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一年级语文论文范文

一年级语文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一年级语文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年级语文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2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第2篇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第3篇

一、 识字内容的选择 

教材的每篇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字都在10个以上,再加上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最少也有20个。这么大的识字量,要求学生在课上全都认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或在家里认字,这就要求给学生创设识字的环境和氛围。我们首先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他们把学生要认识的字做成生词卡贴在床头、墙上等位置,学生可以随时在家识字。在学校里除了利用黑板报丰富学生的识字环境外,我还精心布置好教室环境,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贴上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词语或图片,借助这些字词的具体运用情节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识字意识。 

二、识字能力的培养 

内容的选择,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容,也增加了识字量。而识字教学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还需提高识字能力培养。识字能力是运用知识技能以及智力过程中,经过经常的识字训练而获得一种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培养: 。 

(一) (一)利用有趣活动提高儿童记忆字形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识字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活动来达到了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减、拼、画、猜、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喜欢汉字。 

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部首的增减,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 

所谓“画”和“猜”,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画”就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这种手脑并用的方法,在识字教学初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水等等。而“猜”则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00个左右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 

(二)利用生活经验来提高识字能力 

汉字来源于生活,那么作为识字的教学也应该回到生活。 

这就是要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字,通过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当然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并给予表扬肯定。如:名字、路牌、广告牌、超市里物品名称等等。 

(三)反复练习巩固识字能力 

根据遗忘规律,识字必须要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 

为了避免学了就忘,就要让学生回头复习,温故而知新。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了对字形的记忆。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同时,字词在反复地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教师利用组词以及说话写话,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目的。 

三、识字方法的多样化 

(一)用归类识字的方法来多认字 

利用偏旁相同从它们的意义上进行分析认识,比如:“捡、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动作有关,我们可以同时来记住相同偏旁的字。又比如,:“狗、猴、猫、狼”等字都偏旁一样都表示一种动物。还例如,关于树林名的字“桦树、杨树、桃树”等都有相同偏旁木字旁。从它们的偏旁以及字义上很快地掌握了这些生字。 

利用比较法对形近字进行归类识字。在二年级开始,就把形近字归为一类进行同时认识,这样识字效率就大大提高。比如,认识“晴、清、请、情、蜻”可以放在一起认,“晴” 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清” 三点水,和水有关;“请”言字旁,和说话有关;“情”竖心旁,和心情有关;“蜻”虫字旁,和昆虫有关。 

归类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是学生很好的识字方法,也是老师很好的指导方法。用归类的方法高效率的掌握了文中许多生字。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二)利用汉字的结构加快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从结构上可以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可以从字的结构来进行分类归纳进行认字。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等。把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来进行认识,这也是一种方法。 

(一) (三)通过语境识字提高识字效果 

学习语文的一句老话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所谓“语境识字”,就是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创设语境条件结合汉字运用来强化学生识字效果。一首先是要读准字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在语境中来认识这些字,这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理解字义。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时时注意有意识的把握汉字音、形、义的整体性教学,就是要做到在辨字音时结合辨字形,在辨字形时结合辨字义,在辨字义是结合组词造句等加深理解。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决不能将识字成为学生的负担,应该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对不同的字进行科学有趣地教学。以“趣”为前提,让学生开心识字。自然而然增强了识字的欲望。认识的字数量多了,兴趣有了,孩子们自然就有了尝试的欲望。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大胆地进行识字。识字教学也就不难了。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年级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虽然充满好奇心,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但自控能力较差,很难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此外,大多数小学缺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的认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下的英语交际与课后的学习反馈寥寥无几,这严重影响了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中年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艺术浅析

1.利用课堂实景进行教学。

比起单纯的知识讲解,课堂实景教学对学生而言显然更容易理解,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加真切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名词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名词类的单词又数量繁多,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识记这些单词,教师可以事先从网上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再将这些图片做成单词卡。在学习之前,教师向学生展示带有图片的单词卡,在图片下方注明该图片所代表的单词。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对单词进行强化记忆。可以遮挡住单词中的一个重要字母,让学生回忆应该如何填写;或者遮挡住整个单词条,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单词。最后还要让学生对所学单词进行回顾,并且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还能对巩固学习成果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2.综合运用各种趣味教学法。

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小学中年级学生对事好奇、玩心较重,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当宽松的学习环境,此时,各种趣味教学法便派上了用场。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开火车、找朋友、打电话等比较简单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乐在其中,通过寓教于乐来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目的。另外也可以采用“歌谣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歌谣要难易适中,既轻快活泼、充满童趣,又词汇丰富、容易掌握。在趣味教学法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都要符合这一年龄段孩童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变动规律,努力找到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作为切入点,制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案;同时要不断优化教育内容,设立明确的教材目标,要切记“玩”是手段,达到教学实效才是最终目的。

3.创造语言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对于外语学习来讲,唯“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既不会产生语言交际的欲望,也不会真正达到掌握一门语言的效果。因此,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仅仅依靠课上的外语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用,使之真正成为一门交流的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创造出语言实践的机会。可以从小处入手,保证师生之间每天的正常问候。“Goodmorn-ing”、“Howareyou”这些简单的问候语是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第一步。同时,学习还要定期举办校园英语角,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他们充分享受到运用外语交流的喜悦。另外,还可以开展一年一度的“英语文化周”,面向全校师生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为学生搭建良好的锻炼平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在这种语言环境下得到历练的学生,往往拥有出色的语言敏感度和综合实践能力,也能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而这正是一位语言工作者希望达到的目标。

三、结语

第5篇

一、二十世纪人类国际私法理论之嬗变轨迹

(一)美国国际私法理论之演进:功能主义勃兴之后的概念主义复苏

无可否认,人类二十世纪的历程是美国强盛的历史见证。在二十世纪人类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美国国际私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与欧洲国家国际私法一起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国际私法发展的两大中心。

1、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的理论渊源

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的主要理论渊源来自于欧陆的“国际礼让说”(十八世纪),与英国的“既得权理论”(十九世纪),「3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斯托雷(Story)为代表(十九世纪)和比尔(Beale)为代表(二十世纪前叶)的美国国际私法理论流派。斯托雷认为,一个国家在其自己的领域内享有绝对的和管辖权,所以一国的法律只有在其该国的领域和管辖范围内才有效力,只有在“国际礼让”的情况下,才能让外国法在内国领域发生效力。「4比尔的思想体现在以其为首编撰的1974年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RestatementofUnitedStates,ConflictofLaws,First,1934)中,其认为,跨国(州)民事纠纷实际上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之争,内国并不承认外国的法律在内国的效力,内国仅承认根据礼让可以获得承认的外国的权利。「5

2、传统美国国际私法理论的特征: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

“美国冲突法是美国法中少有的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法律部门之一”,「6因此,传统美国国际私法理论同大陆法系国际私法理论较为近似,都体现为概念主义的特点。所谓概念主义,以法国民法典的冠名者拿破仑的名言最有代表性:“将法律化为简单的几何公式是可能的,任何一个能认字并能将两个思想联系起来的人,就能做出法律上的裁决”。「7因而德国法学家耶林批判此种观念所指导的法学理论为“概念主义法学”。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1934年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中,根据该示范法,为了使外国的权利根据礼让可以在美国法院获得承认,建立了一套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的冲突法规则体系,其通过连结点这一抽象概念将某一权利固定在某一地域(该地域必定是该权利得以产生的地方),形成了一种概念化的系属公式以及固定的冲突规则来解决适用何国法律的问题。“毫无疑问,概念主义占据了比尔在《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中所采取的方法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既得权理论基础之上的……”「8美国法学家庞德曾经指出:“十九世纪的法学家曾试图从司法中排除人的因素,他们努力排除法律适用所有的个体化因素。他们相信按严密逻辑机械地建立和实践封闭的法律体系,在他们看来,在这一封闭的法规体系的起源和适用中承认人的创造性因素是极不恰当的。”「9尽管庞德的评论是针对十九世纪所有法律领域而言的,但我们仍可以将之视为对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理论的精辟论述。

3、美国“冲突法革命”-概念主义的衰微与功能主义的勃兴

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指导下的传统冲突规则具有明确性与稳定性的特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机械地抽象预设单一连结因素以供做选法之媒介,法院依此模式机械的操作,往往将导致不符合个案公正(individualjustice)之判决结果。”「10传统的冲突规则“过于僵硬和机械,使得法官必须运用一切可行的例外条款,如识别、公共秩序、程序问题与实质问题的划分甚至反致制度来寻找公平的判决结果,《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也因为这些例外条款而受到重视。由于频繁而广泛地适用例外条款,《第一次冲突法重述》渐渐地被认为不足以实现它的制定者所肯定的法律确定性及可预见性目标。反过来,这样的结果进一步促进和刺激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冲突法革命……”「11

1933年,凯佛斯(Cavers)教授于《哈佛大学法学评论》发表了《法律选择过程批判》(ACritiqueoftheChoice-of-lawProcess)一文,「12拉开了冲突法革命的序幕。作为这一场大批判运动的第一人,凯佛斯以其冷静的思维、敏锐的视角揭示了传统规范的痼疾所在:传统的冲突规范是一种管辖权选择规范,并不是对实体法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方法根据一个机械的冲突规范,通过单一连接点的盲目指引,确定某一国法律具有管辖权,将其实体法用于审理案件的是非曲直。「13到了六十年代,美国国际私法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更为激进的柯里(Currie)教授指责传统国际私法理论是“概念式的”、“毫无用处的”,“是一个诡辩的、神秘的和失败的领域”,「14他极力鼓吹要彻底抛弃旧的冲突法,取而代之以政府利益分析方法,即“冲突法的核心问题或许可以说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州的利益存在冲突时,确定恰当的实体法规范的问题,换言之,就是确定何州利益让位的问题。”「15他的学说中新的视角、独特的分析方法是国际私法学说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他揭示出一切法律冲突背后所隐藏的实质,而在传统的理论几乎全“用一些被普遍适应的抽象的规范来掩盖法院实际上最先考虑的问题”,即选择什么法律才符合本国对内对外利益,其作用影响深远。与之同时,还有艾仑茨维格(Enrenzweig)与利佛拉尔(Leflar)提出的“法院地法说”与“较好的法律规范”等大量学说先后涌现,「16目的都在解决传统冲突规范只指引管辖权法律的弊病,试图从实现实体正义的最大化出发来重构理论体系。

可以看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实质是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对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的革命,所谓国际私法的功能主义,是指“通过对案件中涉及的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立法者的目的和政策的考察,更确切地说,就是考察立法者对于其法律在该案件情势中适用的期望和意图以及在其适用中的利益,确定是否适用该法律,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就在于排除冲突规范的运用。”「17

4、“冲突规则的回归”-概念主义的复苏「18

冲突法革命之后的各种美国现代冲突法学说虽为美国各州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公平解决个案纠纷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纯粹功能主义的美国现代冲突法学说运用于司法实践,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造成法官在选择法律上的擅断,致使所追求的实体法上的公平目标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各种灵活的现代方法实际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恋家情节”(homewardtrend),即扩大法院地的适用,以至有损于内外国法的平等地位;其次,过犹不及,美国现代冲突法方法一味追求以功能主义的“政策定向”解决法律冲突,使得法律选择过于灵活,再加上各种方法五花八门,同一种方法又有不同版本,而且新方法层出不穷。方法上的混乱使得法律选择的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及可预见性荡然无存。此外,这些功能主义方法的运用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析过程复杂,适用这些方法的结果,使得法官不堪重负。

因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各种激进的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缺陷的日渐显露,以及面对不断遭到美国司法实践冷落的现实,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检讨纯为法律选择“方法”的功能主义学说,逐步认同概念主义的冲突“规则”在解决法律冲突中所具有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理论上的转型导致了七十年代以来冲突规则在美国回归倾向的出现。1971年,美国法学会公布了由里斯(Reese)教授负责起草的《第二次冲突法重述》(RestatementofUnitedStates,ConflictofLaws,Second,1971),该重述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理论基础,将传统的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与现代的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协调起来,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冲突法体系。

(二)二十世纪欧洲国家国际私法理论演变历程:功能主义对概念主义之改良

1、传统欧洲国家国际私法的理论沿革-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

传统欧洲大陆国家的国际私法理论源自德国法学家萨维尼(Savigny)的“法律关系本座说”。萨维尼从普遍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为了使涉外案件无论在什么地方,均能运用同一个法律,得到一致的判决,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只应是依其本身性质确定的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在萨维尼看来,每一个法律关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总是与一定的地域的法律相联系,联系所在地即法律关系“本座”,该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即是其本座法。「19萨维尼及其后来的学者在法律关系“本座”学说的基础上,抽象出每一种涉外民事关系的“本座”,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冲突规则体系。萨维尼的学说是典型的概念主义思维方式的体现,即将法律关系与“本座”的联系固定化、机械化、公式化,唯心地认为每一个性质的法律关系只有一个本座法与之相适应、相联系,并将它作为一种硬性的冲突规范,以为就可以解决国际私法中法律适用的所有问题。「20“他们最终都以构造基本相似的普遍适用的抽象的冲突规则来解决各种法律冲突。可以说国际私法在几百年的发展史中,学者们追求的是法律适用的明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普遍性规则的统一适用。”「21自十九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受到萨维尼的影响,根据法律关系本座说,人们只要通过对各种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就可以制定出各种双边冲突规范去指导法律的选择,因而该学说对各国国际私法立法乃至制定国际私法法典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立法都明显地出现了对涉外民商事关系进行集中、系统、全面、详细规范的趋势。「22

2、二十世纪后叶欧洲国际私法新动态:规则、方法并重-功能主义对概念主义之改良

六十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革命浪潮”波及到了欧洲,1964年,德国国际私法学者克格尔(Kegel)在海牙国际法学院作了题为《冲突法的危机》的著名演讲,「23揭开了欧洲传统国际私法改良的序曲。与美国学者完全摒弃冲突规范的作法不同,欧陆国家国际私法的改良(而不是革命),「24还是以冲突规则为主来构建国际私法法典,只是在其中引入了功能主义的方法。对此,美国国际私法学者西蒙尼(Symeonides)的评论颇为精辟:

“旧的冲突法规则不是被彻底摒弃,而是逐步得到改进。此外,欧洲国家对于落后规则的主要反应不是以立法取代它们,也不是在司法实践中抛弃它们。通过立法方式干预冲突法的变革是少见的,即使有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辩论。司法领域对冲突法的修正是谨慎并且尊重现有规则的存在价值和功能。欧洲国家的国际私法从来没有倾向于抛弃冲突法规则而采取美国国际私法意义上的‘理论’方法-即开放式系属公式。此种系属公式并不明确指定准据法,而是规定法院确定法律选择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指导原则。实际上,大陆法系国际私法的长处在于其认为所谓的方法与法律法典化的观念格格不入。因此,对于法典化的国际私法体系来说,由里斯教授提出的困扰美国国际私法的‘规则’与‘方法’之间的选择问题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压倒性地倾向于规则而不是‘方法’。另一方面,正如几个世纪以来法典化实践所表明的那样,采用成文冲突法规则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排斥司法裁量权。相反,司法裁量权在新的国际私法立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反映。理论上倾向于法律灵活性的国际私法立法者可以选择多种立法工具实现法律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可选择连接点(alternativeconnectingfactors),弹性连接点(flexibleconnectingfactors)和例外条款(escapeclauses)。”「25

西蒙尼教授所指出的功能主义的工具集中体现在最密切联系原则当中。以1999年通过的德国国际私法改革法案为例,该法案在传统的冲突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的功能主义的新方法,出现了由“规则”向“方法”转变的趋势。「26例如在非合同债权关系上,其接受了“意思自治原则”,其第41条采纳了“例外规则”的规定,“只要另一国的法律比本法所确定的法律存在实质性更密切的联系,则适用一国法律。”这就是最密切联系原则。事实上,二十世纪晚期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国际私法改革立法及国际立法均采纳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如1978年奥地利《国际私法法规》第1条的规定,1989年《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第15条的规定,1992年罗马尼亚《关于调整国际私法法律关系的第105号法》第73条、第77条的规定,1996年列支敦士登《国际私法法规》第1条第2款,第19条第2款的规定等等。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欧陆国家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对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进行改良的重要手段。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功能主义与概念主义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上文之论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国际私法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是功能主义与概念主义的交互作用,而这两种理论的斗争与妥协的重要结果之一便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一方面传统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由于呆板、机械的缺点,已很难适应变化中的形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种种现代学说又由于‘矫枉过正’而使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运而生。它对传统国际私法并未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对其进行了扬弃,即它吸收了‘法律关系本座说’的合理因素,但同时指出:‘本座’不是只有一个,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密切联系原则不象‘本座说’那样希望人们接受其结论,相反,它本身并没有结论,而只是试图告诉人们走到目的地的途径。这种合理的改良主张是为那些习惯于历史渐进沿革的人们所乐于接受的。「27同时,这一学说又借鉴了‘结果选择说’、‘政府利益分析说’等学说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现代、当代国际私法理论各派的学说,凝聚了它们的总体力量。显而易见,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在‘法律关系本座说’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它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它们之间反映了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因此,可以说,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国际私法传统法律选择方法与现代法律选择方法的融合与折衷,是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原则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目前已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立法所效仿,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运用,呈现出勃兴之势。”「28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形式渊源与实质渊源

1、密切联系原则形式上的渊源来自于概念主义国际私法理论

根据通常的理解,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在选择某一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时,要综合分析与该法律关系有关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一个地方(或国家)与案件的事实和当事人有密切的联系,就以该地方(或国家)的法律为法律关系的准据法。”「29用规则表述就是“某某法律关系适用与该案件的事实和当事人有密切的联系的地方的法律”,因此从形式上看,这与传统的概念主义的国际私法观指导下的系属公式-“某某法律关系,适用某某地方的法律”是一致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将最密切联系看作一种新型的连结点,一种新创的、并列于传统的国籍、住所、物之所在地、行为地等的又一连结点,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还存在着分歧,「30有人认为最密切联系是法律选择适用之原则性指引规范,而不是连结点。对此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应从分析连结点概念入手。所谓“连结点”是指一种把冲突规范中“范围”所指的涉外民商事关系与一定地域联系起来的纽带或媒介,从而在实质上反映了该涉外民商事关系与一定地域之间存在的实质性的联系。而最密切联系原则要求通过对具体案例中各个连结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利害的抉择,其注重的是争议问题与选择法域法律的实质上的利害关联性,体现着实质上的“最密切”。虽然在具体的连结因素上不确定,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在具体个案中取决于法官对其司法经验、理性认识的把握来权衡确定,但这一过程本身是一个确定连接点的过程,即在诸多连接因素中选择出最为反映本质利害冲突的连接因素,完成客观媒介指引准据法的作用。从其形式到实践应用都应当认为“最密切联系”是作为连接点在产生具体的作用,而不是一种概括的宏观的从思想、认识上的指导原则性规范。

2、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实质内容上的渊源来自于功能主义的国际私法观

最密切联系原则从其诞生起便在于打破传统冲突规范的僵化,媒介连结点的单一化,在选择法律时要求突破旧的框架局限,从一个新的浮动连接点“最密切联系”出发,以功能主义的灵活的法律选择方法取代概念主义的传统国际私法规则的机械与盲目,无论是从范围到视角、还是思维过程,最密切联系原则都对传统进行了革新,赋予社会公正理念的追求于其中。因此在看待最密切联系原则本身性质时,也不可拘于旧有“连结点”的框架,不可否认最密切联系的具体实用的媒介指引。

不仅如此,最密切联系原则还标志着人们对国际私法功能的传统认识的改变。国际民商事交往需要有序的法律规制,但各国均将其纳入本国法调整,使得国际民商事关系没有一致规则可循。在各国实体法律无法统一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企图在适用哪一国国内法上达成一致,从而间接实现法律适用及法院判决的一致,以实现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这就是国际私法产生的缘由。此外,由于长期以来无法寄希望于直接协调国内法,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于认为只有冲突法才能在国际民商事关系调整中起作用,渐渐将国际私法等同于冲突法,将其功能局限于在各国立法管辖权之间统一分配案件,而忽略对相关实体法(实际上后者才直接决定案件的结果)的关注,不管这种分配是否适合于案件的实际。于是人们十分强调冲突法指引的确定性,对同一类法律关系往往只规定一个连结点,以确保案件无论在何处诉讼都适用同一法律,取得相同的判决,不得已时,不惜削足适履。传统国际私法的种种不合理性如机械性、僵化即根源于此概念主义的理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则与此相反,它认为国际私法不应只起到路标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公正的行为规则才应成为其宗旨,也就是说,合理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才是其功能,在个案中,公正的解决才是首要的追求,其价值高于确定性、可预见性及一致性等目标,而这就要求对案情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适于解决案件的相关法律,以对案情的全面分析代替“闭门造车”的演绎过程,有效地克服传统国际私法之盲目性、机械性。另一方面,最密切联系原则又通过对传统冲突规范的改造,增强其适应力,在冲突法范围内尽可能促进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合理调整,将其从激进的美国“冲突法革命”的炮火中挽救出来,并为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作为“革命”成果,它终于成了美国国际私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理论,《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便是充分的证明,并且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理论也得到广泛的承认与运用。「31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之不同立法模式「32

1、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为主导的模式(美国)

功能主义国际私法观在美国目前还是占据主流地位,这从《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解释可以看出,其第6条规定法官在进行法律选择,判断何地的法律是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时,要考虑“州际和国际制度的需要;法院地的有关政策;在决定特别问题时其他有利益州的有关政策及其相应利益;公正期望的保护;构成特别法律领域的基本政策;法律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统一性;法律易于认定和适用。”「33综合“革命”的各派学说所总结出的这七条联系因素,并不强调其先后优先顺序排列,相反起草者只希望法院在冲突法的不同领域分别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特定因素或某些因素的重要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即赋予法官以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以求实现所选择出的实体规则的具体个案功能,达到功能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2、概念主义国际私法观为主导的模式(大陆法系国家)

第一,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冲突规则的一般原则。以奥地利为代表,在其国际私法典中第1条便开篇名义地提出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其法典的普遍性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有着一般指引的意义。其规定:“与外国有连结的事实,在私法上,应依与该事实有最强联系的法律裁判。本联邦法规(冲突法)所包括的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则,应认为体现了这一原则。”这条规定明确指出,最密切联系(最强联系)原则是整个奥地利法规的基础,法规在确定每一项法律适用时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第二,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冲突规则的补充原则。以瑞士为代表,其在立法之初便考虑到法律本身固有的滞后性,为了防止这一缺失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立法时便早先为之预留余地,其在《瑞士联邦国际私法典》的第15条的例外规范中规定如下:1)、如果从全部情况来看案件显然与本法指定的法律有很松散的联系而与另一法律却有密切得多的联系,本法所指定的法律即例外地不予适用。2)、前款规定在当事人已进行法律选择的情况下不予适用。可以发现,瑞士的做法是界于美国与奥地利之间的,较为合理的处理了稳定与灵活的矛盾,形成较为客观的统一。

第三,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一个具体的冲突规范。如中国《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此外还有《民法通则》第145条、《海商法》第269条等类似模式的规定。在这种立法模式中,最密切联系被当作一个连结点而使用。

三、功能主义与概念主义之互动:最密切联系原则于当代国际私法之意义

首先,最密切联系是功能主义的产物,其本身是一个不确定概念,其外延界定是一个浮动框架,有着弹性的伸缩机制,与传统的以国籍、行为地、物之所在地等明确概念界定,相对固化的双边或单边冲突规则相比,前者的灵活性优势明显,其突破了条块局限,为选择法律提供了一个充分、完整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律的公正性实现,有利于案件中实体权益的保护即“结果最优”。在当代社会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环境中,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而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问题仅以传统的单一、封闭体系来解决问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发展的动力便在于不断的变革,“变则通”,最密切联系原则便是对传统的变革,在面对具体个案中个别、例外的情形,旧有的连结点指引相关的准据法将导致案件处理不恰当的情况下,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运用便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最有可能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秩序追求。

其次,在最密切原则的具体运用、法律选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法官的司法判断,这就赋予了法官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法官能在整个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充分运用其司法实践积累的经验与法律逻辑思维,本着法律公平正义理念来实现法的社会价值能动追求,这一特色是受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地-美国的判例法特征影响的。因为在英美法系国家中,注重于司法审判的实践,判例也成为其司法制度的正式渊源,为司法审判所援引,在他们看来,司法审判过程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法律条文运用操作过程,而且为法官在法律精神指引下运用法律进行再创造性劳动提供可能。「34正是基于这一观念,最密切联系原则也得以在其国内最先予以确立并为司法审判所运用,成为对旧有概念主义国际私法的突破。

再次,法律冲突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冲突,因而以最密切原则来解决冲突,就是通过对于当事人意思、当地政策、案件的性质以及不同的法律领域等各方面客观影响的考虑,来把握其关键的、不局限于表象的、本质的利益上的矛盾因素,即要求法院对不同连结点在具体案件中的相对重要性做出认定,从而确定最密切联系。从利益冲突本质来把握问题,便不会在一些细枝末节问题纠缠,法律的最高价值是公平正义,但也因具有效率性追求,有限的社会成本应力求其效用最大化,运用最密切的联系原则,就是在把握“主脉”,寻求利益争端焦点,以期最迅捷化解纠纷。

最后,最密切联系作为功能主义对传统规则的变革,其出发点便是在于对旧有封闭冲突法的突破,摆脱简单的静态的公式化模式,以期实现在制度层面的弹性化、体系的开放化、个案的公正化等社会功用的价值目标。将此问题上升为法理学的思考,将演化为对于法律的秩序与公平价值的衡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秩序束缚而牺牲个体利益的作法日益为人们所抛弃,相对于概念主义的传统冲突法模式的简单的、静态化的统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突出其灵活性,其要求从多个连接因素中,权衡确立决定因素所指引的准据法,即由偏重于秩序、稳定而转向注重具体个案中的正义公平的追求,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秩序与公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有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龃龉,如何平衡两者成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实目的。

四、功能主义的矫枉过正:最密切联系原则之隐患

第一,如何避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如何实现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考虑最密切联系原则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灵活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自由裁量权力本身,使其有了随意适用的空间,这对法律内在的稳定秩序、追求可预见性目标构成威胁。设立司法制度目的便在于追求法律公正目标的实现,在此存在着一个预先的假定前提,即法官能本着客观公正的观念,毫无偏差的领会法律的精神,并具有高度的技巧,能妥善的处理面对的案情。然而,“由于最密切实际原则本身没有提供必要的严密而精确的分析方法,就使得它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官的分析和判断。法官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对发生冲突的有关法律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根据这一印象确定法律的适用。这种做法潜在的弊端是:缺乏精确性;无法排除法官的地域偏见;比较适合于判例法国家而不太适宜于法典化国家。”「35所以为了使法律制度的运作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偏离其原有的初衷,为了避免学者们以上批评所指出的问题,有必要形成一些原则性规范来对最密切联系原则进行补充修缮,即有必要进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

任何理论的成熟都必须经过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进入实践的不断循环前进的过程;在一开始并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直接运用,便应在不断实践中去发现、归纳、总结、完善,然后提升为结论予以确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萌芽、发展与推广,已日趋成熟化,也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的富德法官是在司法实践中引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的第一人,其在1963年审理的贝科克诉杰克逊案(Babcockv.Jackson)「36成为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经典判例,在该案中富德法官采用的是一种抽象的最密切联系原则,而到了1972年在同为富德法官审理的纽迈椰诉库切纳案(Neumeierv.Kuchner)「37中,便明显的体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从任意性而渐渐转化为规范化的趋势。该案从性质上同于贝科克案,亦是关于免费乘客遭受交通事故侵权的案件,在该案中富特法官提出了三条规则:1)、如果免费乘客与驾驶者在同一州有住所,且汽车是在该州注册登记的,那么该州法律就应支配和决定驾驶主人对其客人的注意标准。2)、如果驾驶者的行为发生在他的住所州,而该州法律不要求给予赔偿,一般情况下免费乘客就不能因为其住所地法规定其可以获得赔偿,而要求驾驶者承担责任。3)、如果乘客与主人位于不同的州,一般应适用事故发生地法。此三条规则成为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规范,从而避免了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的随意性。

由于法官自由裁量的扩大而导致法律判决的随意性,是片面关注个案“具体的公正”而对法律普适性、秩序安全性的最大破坏,从特殊正义为出发点而最终导致普遍不正义的做法将为社会最终淘汰。判决的随意的恶果是严重的,是对法律根本价值目标的违背,人们之所以在社会治理模式中选择法治、舍弃人治,其原因便在于相对于人治,法治更为稳定,使人们可预见自己行为结果,从而维持心理的安全感,秩序与安宁是与公平并存法律价值追求。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最密切联系原则予以规范,这种规范更应偏重经验上的归纳总结性,即选择法律的管辖范围有个大概构架,而不是重新将法律选择问题置于固化,否定灵活机动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本身。规范最密切联系原则绝不是建立于对概念化国际私法规则简单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观念的不断的超越、重构、充实与完备。

第二,如何避免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片面强调法院地利益的“返回家去的趋势”?富特法官在审理“贝科克案”中,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政府利益分析方法相结合,从此这两种理论似乎结成不解之缘。在今日推崇“至上”,政治国家林立的现实世界中,法官虽然是司法运行程序中的“中立者”,但亦绝不可忽视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施加的影响,权力对司法的干预从来便不曾间断过,尤其在涉外案件的处理中,涉及争议的是本国或与本国相关的利益与外国利益之争,法官基于其主观前见,在法律选择中不免有所偏重。这样一来,最密切联系原则有时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成为了一场虚假游戏的道具,这是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精神实质的违背。在当今这样一种经济全球化局势下,以政府利益分析方法为根本出发点,片面强调法院地法优先,来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作法将被唾弃。随着各国经贸往来的增加,相互间经济上的依存性也日渐加深,在目前这样一个利益日渐复杂化的网状结构中,司法的透明、公正成为必要,否则引致的负面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经济冲击的压力下使政治干预威势在日减,“市场是天然的法制经济”,相信在市场一体化的大潮中,政治权力对于司法的渗透将得到排除。

第三,如何避免最密切联系原则颠覆整个国际私法规则体系?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适用范围的过于宽泛化,最终可能导致这样一种后果:即从整体上抛弃旧有国际私法规则体系,而忽视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性的积累,最后所有的国际私法规则全部变成了“某某涉外民事关系,适用与其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这样一条规则。这种全盘推倒重来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在法律选择这一本来就比较混乱的领域中希求以模糊不易把握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来解决一切纷争,无益于在浑浊的池水中再搅拌几下,使得更为混浊不堪。批判的目的只应为更好的继承。因而,最密切联系的适用不可过于宽泛化,而应量入为出,即在适时必须时运用,而不可凡是都援用,而将经历实践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有冲突规则搁置。综观历年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软化传统概念主义国际私法的弹性规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充斥变量因素的侵权法、合同法等领域发展迅速,并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历有革新。这是因为,传统冲突法以法律关系的“本座”为出发点,单一化的强调侵权行为地在法律适用中的绝对化作用,而在今日随着法律关系变化的迅捷,行为地的支配性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尤其网络经济中大量存在的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地的分离,再简单地以静态的行为发生地作为指引规则将不合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合同法领域,由于合同本身的技术性,意思自治便不再是简单地以单边或双边规则机制可以解决,因此在这样一些领域内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突破成为必然。然而并非国际私法所有的问题最密切联系原则均可包办,在一些传统领域如婚姻、家事领域,概念化的传统冲突规则更具有市场。

总之,新生事物往往在一开始,由于寄托了人们过多的热情而感情化,不可避免的存有隐患之处,只有经历实践的不断磨砺,新理论才能在不断的提升与总结中形成理性化的成熟形态,最密切联系原则亦是如此。

第6篇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小学教育是与幼儿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他们彼此联系,但也相互区别。一年级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所以,本文结合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与拼音方面,旨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并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教材安排

1.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汉语拼音”一共有十三个小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汉语拼音,并且能够准确地区分并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学生也要能够准确、规范地写出这些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八个小节。人教版教材会在书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第一个生字表是要求学生全部认识的汉字,第二个生字表是总结要求学生会写的汉字。整体来说,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四百个汉字,其中有一百个汉字学生应该会写。另外,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汉字的书写笔画。

3.阅读

人教版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汉字与拼音,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人教版为了增加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本中加入了一些十分生动的图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口语交际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也是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识字”或者是课文后面,都会安排一个“语文园地”,这个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比较抽象,记忆这些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生性好动,而且善于形象思维,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儿童的特点都为学习符号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挖掘书本中的趣味因素,并且可以制作一些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汉语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拐杖,在拐杖朝下的时候,演示“t”,在拐杖朝上的时候,让学生看到“f”,然后再示范这两个拼音的读法以及写法。再如,在讲到b和p;d和t;g、k和h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嘴巴旁边放一张白纸,通过发音时,是否呼出气体进行区分。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老师可以把这些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编成一些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学习活动。要想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学好识字、好写字,就必须要激活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汉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根青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有的学生会回答:“青菜。”随后,老师可以出示“青”字的拼音以及书写顺序。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青菜,也经常吃到青菜,所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有趣。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出“晴”“清”等相似词语的教学。

针对阅读教学,老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1)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阅读教学比较少,注意力很难集中。老师要帮助学生专心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接力,通过比赛选出发音最准确、朗读最有感情的一队。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读准生词的发音。(2)养成勤奋、善问的习惯。老师要教导学生认真阅读书本,对于课文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发问。(3)让小学生爱上阅读。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小学,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第7篇

关键词:阔叶树类;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苗具有培育时间短,造林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因而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立足于实际生产,着重在苗圃选择、苗床整地、基质配制、种子处理、苗期管理、成品苗出圃及造林等环节介绍一年生容器苗的育苗技术。

1、育苗地点选择

为了便于运输和管理,在选择苗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交通、水利条件;其次,整个苗圃要求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好。注意不要在低洼地、易被水风冲击地、易积水地、菜园地及林下育苗。

2、建遮阴棚

由于阔叶树幼苗一般有喜阴的习性,在育苗前需建好遮阳大棚。材料可用毛竹、遮阳网和铁丝。先在苗圃地固定好毛竹桩(桩高一般为2.5~3m,根据苗圃地形和阴网的宽度布成方形的桩柱阵),将铁丝架在桩柱的上端,四周边桩用铁丝斜拉固定,盖上遮阳网将其两端用铁环扣在铁丝上可以自由拉动,便于晴天和阴雨天的管理。高温天气拉上阴网遮阴降低温度,利于苗木生长。低温天气(包括阴雨天)拉开阴网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苗木生长。

3、容器基质配制

基质配制是培育容器苗的重要环节,基质的配比直接影响容器苗的生长。为节约育苗成本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笔者选用经筛选过的细黄心土、废菌棒(经腐烂)、腐殖土和焦泥灰等物做基质。配制比例:细黄心土40%、废菌棒20%、焦泥灰20%、腐殖土17%、基肥(鸡粪、过磷酸钙、钙镁磷等)3%。将配制的基质喷洒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充分搅拌后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7d备用。基质pH值应控制在5.5~6.5之间。

4、平整苗床

育苗地块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后平整土地。选东西朝向将土地划分成1~1.2m宽的苗床,苗床间保留40cm的步行道,苗床高出步行道约20cm,并在圃地四周及中间开40cm深的排水沟。

5、基质装袋

育苗容器常选用塑料容器。考虑阔叶树苗木根系生长特点和减轻重量,一年生苗用口径小、有一定深度的容器(如口径6~8cm,高度13~15cm的容器,重复使用需消毒),将消毒过的基质装入容器中,在装基质时要注意填实装满(约低于容器上口1cm)。防止施肥浇水时流失基质和肥料。完成后将容器整齐地排在苗床上,尽量减少容器间的空隙,防止高温时基质干燥,同时用湿土垒边以防容器倒翻。如发现排水不良的容器,要及时用竹签在底部技术扎1个排水孔。

6、种子消毒催芽及播种

6.1选种大颗粒种子以手工选种为主,而小颗粒种子则可以用竹筛等工具或通过一些溶液进行选种。

6.2消毒种子消毒采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灵溶液浸种5h;或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h;也可用石灰水等进行消毒。种子消毒后用清水漂洗阴干备用。

6.3催芽常规方法用40℃的温水浸种24h,中间需换1次温水,然后捞出种子摊开,等种子破口露白即可播种。

6.4播种容器苗的播种期要根据培育期限、造林时间、育苗树种特性、当地气候、容器规格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对于阔叶树种(一些速生树种除外),由于它们生长相对较慢,基本采用春播(2~5月)比较合适。播种时,可根据种子的大小采用点播、芽苗移植两种方法。

6.4.1点播。点播适用于大颗粒种子。在装基质的容器中,每个容器播入经催芽的种子1粒(如是小颗粒种子,每只容器需放2~3粒),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覆盖好营养土后再覆盖1层细土等,以起到遮阴保温作用。

6.4.2芽苗移植。对于一些需精细管理的幼苗,不论种子大小,一般采用芽苗移植法。①苗床制作:就近选择排水和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点,按1m宽、自然长的标准制作苗床(如有必要,可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以干净粗沙盖面,厚度一般为5~6cm。②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苗床上,大颗粒种子可适当深埋至平沙土面,再用细沙覆盖至不见种子为宜。同时需建成小拱棚,用薄膜、遮阳网覆盖。雨天用薄膜,晴天用遮阳网。注意保持苗床湿润,如遇连续阴雨天,需翻开小拱棚两头的薄膜以便通风。③移植:当种子发芽出土侧根初形成时即开始分期分批移植,移植时间一般在3~5月份。移苗时,先用水浇透苗床,用小笔签帮助挖出健壮芽苗,同时保护好芽苗,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干,未栽的芽苗可存入脸盆等大容器中,并用湿毛巾等遮阴保湿,以防芽苗生理性缺水。移植前2d内将容器内营养土淋透。栽植时用长20cm左右的尖头竹签在容器营养土表面中间开1个孔,其深度相当于芽苗主根长度。放入芽苗后,再用竹签从其两侧回压,使根系能与营养土紧密结合,并在移植结束后即用喷雾状浇水。要做到边起苗边栽植(晴天早晚移植)、苗直根舒。在移植后的1~2d内,如芽苗还不能舒展就要进行补植,以减少容器空置率。成活芽苗在移植后10d左右可长出新根。

7、苗期管理

7.1保湿、遮阴管理在容器育苗中,保持土壤湿润及芽苗遮阴是确保苗木成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移植后的10d内,除阴雨天或土壤潮湿外,每天需喷雾状水1~2次,以土壤湿透为止。如在高温天气,要用遮阳网(遮阴率≥75%)遮阴,有条件的,使用悬挂式微喷设备,在中午前后喷雾,以降低大棚内湿度,增加棚内温度。

7.2施肥管理坚持先淡后浓、量少次多、多磷钾少氮肥的原则。初次施肥在芽苗成活且有新叶长出时进行。肥料以稀薄腐熟人粪尿进行喷施为宜,浓度掌握在1%~2%。施肥后结合保湿喷雾,清洗芽苗叶面。以后可逐渐增加浓度,肥料可用2%进口复合肥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忌用化肥干施和高温或高浓度施肥。

7.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以早中期危害较多。病害以茎腐病等为主,可用敌克松1000倍液喷洒。虫害以蝼蛄、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为多。蝼蛄等地下害虫,可在晴天晚上用敌百虫5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毒饵诱杀;其他害虫用马拉硫磷1000倍液加敌百虫800倍液喷洒。

7.4除草容器育苗一般不会有大量杂草生长。如有杂草,应及时采用人工拔除,或用23.5%果尔600~750ml/hm2对水600~750kg/hm2喷雾,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7.5其他措施

7.5.1防冻、防干旱。在春、冬季

节要注意苗木的防冻,可用叶面施肥等方法提高苗木抗低温能力。在夏季要注意苗木防日灼、干旱危害,要保证水分供应,同时充分发挥遮阳网的作用,以降低苗木叶面温度。

7.5.2填补基质。发现容器内基质流失或下沉的,应及时填补,以免积水或损伤根系。

7.5.3促进根团形成。为促进容器苗根团形成和防止根系向苗床生长,在平时管理中应经常搬动容器。在搬动时可适当用手轻揉容器,能起到松土、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如另有炼苗场地的,可以在炼苗场地上使用断根剂,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7.5.4间苗。1个容器中如有2株以上苗木的,在苗木生长稳定后,及时进行间苗,保留1株壮苗,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7.5.5炼苗。对于上半年特别是4~5月份培育的容器苗,炼苗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在撤去遮阴设备时,不能一次性撤去,而是先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逐渐增加苗木的日照时间,使其能适应全天候生长。

8、苗木出圃及植苗中的注意事项

8.1出圃规格容器苗以具备形成根团完整、径干粗壮通直、叶片色泽正常、整体发育整齐、无虫害无损伤为优质苗。苗高按培育期的长短而定,笔者培育的苗木分为半年苗和1年苗。半年苗平均高度不低于10cm,1年苗平均高度不低于15cm。

8.2出圃准备在苗木出圃前2d左右,要进行1次施肥并浇透水,两者可结合进行,先用磷钾肥喷施,再用清水浇洗叶面直至基质湿透。

8.3运输为减少运输成本,在装车时可将容器苗横向垒叠,这样能使装苗量达到最大,但注意车厢边缘层苗木全部朝内,以免擦伤。此外可以用塑料箱等器具进行分箱装运。

8.4容器在造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薄膜型容器,只需用小刀片将容器划破即可栽植。硬质容器苗分离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苗圃时分离,便于容器回收和减少运输费用,但不利于保护苗木根系;二是在造林现场分离,可以更好地保护苗木根团。苗器分离时,要一手拿住苗木根基,一手拿容器,轻轻外提,即可将苗木与容器脱离。栽植时,要注意保护根团完整,全部埋入泥土下。

参考文献

[1]胡睦荫,蔡庭付,吴夏华,等.工厂化容器育苗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099-4100.

[2]朱锦茹,江波,袁位高,等.阔叶树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728-733.

[3]俞建国.南通地区观赏苗木容器育苗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43.

第8篇

关键词:设计理念;文化;传承;创意

世界文化艺术设计各种流派主张的理念源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和艺术精神的弘扬。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乘中国经济强劲发展之东风,海纳中外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着力打造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之品牌,建设一流设计团队,以跻身世界现代艺术设计高峰阵容。

设计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美化生活的活动,其艺术价值在于创造。设计源于生活,以艺术的形式、美学的观念和技巧来表达蕴藏的思想和创意。同时也是一项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需要发挥创意。“艺术”是为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的创作。设计和艺术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中国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文化和艺术的造诣。艺术设计理念受西方设计影响至今。反观西方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精神的包豪斯设计理念,主导西方设计的现代化进程,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思想。包豪斯设计理念掀起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革命,使西方设计理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包括现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古希腊哲学强调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

文化是历代人类文明积累的精髓,代表着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度的精神面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包容了不同时代的新观念,在不同的时代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角度看,西洋艺术现代派产生之前的流派为“传统”,属于不同时代的西洋文化传统。工业革命之前,属于传统设计。西方现代工业的变革和发展催生了现代设计。而现代工业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外来文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自然将设计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理念涵盖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和新设计的思想。

时至今日,中西方文化的艺术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导致中西方设计理念存在着巨大差异,怎么摆脱日趋西方化设计理念的影响,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寻求属于中国人的现代设计理念,笔者认为要在文化与设计两个方面传承创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现代设计理念。

不同的地域由于其发展程度的不同,思想观念必定会形成差异。文化冲突显而易见,比如东西方在表达同样的含义用不同的方法,西方人在表达意思时非常直接,开门见山;东方人在表达意思时则比较含蓄迂回。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吹祖宗,美国人吹自己。中国文化蕴涵包容的思想,强调和谐的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中国人特别是搞艺术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总是津津乐道,对现代事物,特别是做人做事很低调,个人意识淡薄。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人做人做事则很高调,自我崇拜,对现实的人和事高调且张扬,个人意识很强烈。究其原因,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文化艺术的主张。中国人认为艺术家的人品好才能创造好的作品。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品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人们欣赏的角度。中国儒家思想形成传统价值的理念是“以德为本”,评价艺术作品首先注重的是设计者的德行,其次才是作品艺术性、经济性等情况。设计者首先注重的德行出现问题,其作品肯定是不被认可的,于是乎中国一部分从事艺术的人群开始追求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希望“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因此,许多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很在乎政治头衔,显示出想跻身社会上层的政治企求。一部分颇有成就的学术带头人也弃艺从政,成为政府官员。一部分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则追求个人的仕途,而荒废了艺术。从而从整体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形成,以至于好的文化艺术设计作品不多。由于落后的理念,生疏的技艺,缺乏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的作品大量出现在文化产业的市场。相反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突出的艺术造诣,凸显的创新意识,好的文化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西方设计伦理道德认可和法律保护流行的先进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则带动其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人特别是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多数具有崇洋与固步自封的双重潜意识。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是大多数中国艺人追崇的目标。中国的设计作品被西方化的倾向比较普遍,且被视为高水准的艺术。另外,设计者长期受其文化的影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进取意识薄弱,安于现状的心态导致不少抄袭模仿,剽窃别人艺术成果的事件发生。由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化的转轨变型,功利性变强,学术性相对弱化,极大地制约和影响艺术设计好的作品问世。拜金思潮导致文化产业秩序比较混乱。从中外艺术设计发展看,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但从人文精神和经济活动的角度看,从事艺术设计的观念趋向融合,呈现世界文化兼容混合的趋势。

关于文化的传承,中国奉行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精神诠释出来古为今用。中国画、陶瓷、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至今享誉世界。对外来文化,本着洋为中用的基点,包容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精髓,将中外传统文化融入设计,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设计源于生活,离不开文化和创意。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衡量设计者创新能力可从心智模式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考察。心智模式指由个人经历、工作经验、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定势思维即习惯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却不利于创新。当面临新情况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枷锁”,妨碍创意的产生。如果能弱化思维定势,就能获得创意。中国艺术设计由于受其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设计中个人主观能动性比较薄弱,特别是创新不够。反观西方现代设计中个人主观能动性则发挥淋漓尽致。中国港澳台地区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因素,融合中西文化,现代设计和创意文化推动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纵观中国现代设计,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大量地优秀设计人才汇集于此,利用地域经济、文化、人才资源及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倾力打造中国内地“设计之都”。在中国现代设计整体水平落后西方现代设计的情况下,北京、上海、深圳的现代设计从理念到产业状况可以说接近或达到西方现代设计的水平。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水准的现代设计对深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当数量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问世,带动内地现代设计产业规模的壮大与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性是中国设计的优势。中国艺术设计走国际化改革思路,形成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现代设计风格,在设计理念上,与国际观念同步。其设计理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现代文化,领会其文化内涵,运用现代设计的各种方法将中国文化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用特色的设计文化,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生活风貌、满足人们需求的高品质文化艺术作品,衍生新时代的文化与思潮,让中国艺术设计这朵奇葩绽放在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靳埭强,靳叔说.设计语录【M】.合肥:安徽出版

社,2009年9月版

【2】李勤.中国国情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

版社,2000年11月版

【3】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09年10月版

第9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语文 课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上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无拘无束。他们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对新老师感到好奇。在课堂上,有时他们还要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自己忽然想起的话。假如我们用强制的手段限制学生的“动”,强制他们听课,到头来,他们的行为是控制住了,但思维却被束缚了。我在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对课堂结构的安排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教得也轻松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从学前班上来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看动画片,喜欢小动物,爱听故事。上课时,讲个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扮演其中—个角色,为故事里的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那兴奋之情真是溢于言表。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我利用图片、音乐,把小朋友们带到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小马要帮妈妈把半袋麦子送到磨房去。去磨房得经过一条小河,小马该怎么办呢?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很深,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小马到底该相信谁呢?小马非常着急。小朋友们,请你们帮帮忙,帮小马解决这些难题,可以吗?孩子们可高兴了,谁都想帮助小马。整节课,小朋友都把自己当成了大英雄,每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成功一次。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掌握了课文内容。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五第一项字词句的训练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年有几个季节人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四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和谐氛围,从而主动地学习。接着,我抓住时机,出示一幅黑白风景画,让他们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孩子们没有束缚,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自由组合、讨论:春、夏、秋、冬四季各是什么颜色?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经历了对四季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但他们没有感到学习的沉重与压力,他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欢乐、思考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对探究学习有了信心。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也便于今后应用。

三、游戏活动,发展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而且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苹果熟了”的游戏:画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苹果上面写着生字,学生念对了就奖给他。这样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

四、激励斗志,增强信心

儿童是娇嫩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不是都说“儿童的脸像天气预报”吗?阴、晴、雨都在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喜欢得到表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一些激励童心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勇敢”、“你比以前强多了”等等。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表扬后,便会信心倍增,更加认真地学习语文,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年级的老师,如果能够把小孩子爱讲、爱动的特征用到课堂上来,抓住这些特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且有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从而达到想学,爱学,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第10篇

1.发展史

朱仙镇木版年画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对中国年画的推动之力是不可小觑的。当时人们将年画悬挂或者张贴在墙上,是一种重要的风俗习惯——每当新年来临,在墙上的旧年画上,人们都会贴上一张或几张预示新年幸福吉祥的新样年画,以表达辞旧迎新的情感。老百姓没有保存旧年画的习惯,故此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收藏就几乎成了空白,至今流传下来且保存完好的年画可谓寥寥。但值得庆幸的是《东京梦华录》、《如梦录》等文人笔记,却留下了一些有关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字记载。朱仙镇木版年画对当代人而言,则是历史的见证,因为它以绘画的形式纪录了唐末宋初直至如今中国的历史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方便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研究、探讨,方便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系列问题的探讨、研究。

2.艺术风格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特色体现在构图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上。对称性的图案特征与主色调配以辅色线条勾勒的绘画技法,为中国民间艺术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朱仙镇木版年画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主次色彩搭配协调、人物动态和画面内容相得益彰等,因而提升了其审美性。可以认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无疑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就其绘画特征而言,最为重要的有五个方面:第一,构图线条粗犷且粗细相间;第二,人物形象夸张且头大身小;第三,整体构图饱满且左右对称;第四,画面色彩艳丽且对比强烈;第五,门神种类繁多且面部表情严肃。

二、艺术精神和民俗信仰

1.艺术精神

(1)形象设计。朱仙镇最早的名称为“聚仙镇”,这当根源于镇内的72个神座。72个神座中有一个“庄王座”,也就是“神戏座”,供奉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按:李存勖爱好戏曲,更热衷演戏)。由于当时朱仙镇的戏曲等演艺活动频繁且发展速度较快,故此戏曲的影响力也渗透到了木版年画的题材与形象设计之中。当时的年画题材大多以戏曲人物、戏曲故事为主,相应的也就带来了人物形象的生动逼真和惟妙惟肖。从那个时候开始,朱仙镇木版年画中人物的服饰、脸谱等都和戏曲、舞台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仙镇木版年画亦以门神、娃娃等造型著称,并伴以夸张的构图而描绘出丰富的人物形象。亦即以张扬的艺术手法将门神、娃娃等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可谓是跃然于纸上,灵动于画中。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设计的最大特点是“饱满”:在形象设计上,构图除了以人物“庞大”为特色之外,是将人物“安置”在整个画面之中,因而形成了清晰的轮廓和精妙的色彩。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造型生动、逼真并且具有鲜活的表现力。人物造型的最大特点是用简练、粗细适当的线条,充分表现人物的外部特征,甚至还具有夸张的意蕴——“夸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即通过扩大或缩小人物的构图比例,使其特征凸显,以增添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造型往往是强壮、彪悍、威武的,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色彩设计。朱仙镇木版年画常常使用原生态颜料,即用名贵的中药材再增添若干种辅药加工而成。由于使用了中药类颜料,所以画面色泽鲜亮透明、图案生动逼真,即使风吹日晒却长时间不会褪色。又由于使用了中药配制的颜料,所以色彩鲜明,对比度强烈。人物造型憨态可掬,浑然天成却不失灵动,再配以精妙的色彩,画面在主次分明之中却十分紧凑、严密,充分展示了色彩构图的对称性、均衡性和装饰性。比如《天官赐福 》、《福寿三星》,制作者借鉴散点透视法,清晰地凸显了画面的主题,而不会让纷杂给人造成混乱的视觉感,反倒能产生一种合乎情理的色彩感受。

2.民俗内容

(1)民间故事。最初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以驱除鬼怪、躲难避灾、祈求福禄祥和等为重要内容的,通过画面人物情态的叙述以表达人物的情感。其重要特点为英雄题材所占的比例较大,即绘制的内容常常是英雄的形象和英雄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英雄或者是祖先的崇拜和信仰之情。英雄是以正直、忠诚的形象展现的,如《马超、马岱对金爪》、《武松打虎》等。其《灶神》、《福寿三星》、《麒麟送子》的故事描述,反映了民众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思想与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憧憬。朱仙镇木版年画以朴实夸张的人物形象赢得了人们长久的关注与喜爱。人物形象不仅生动、逼真,而且故事也被展现得有声有色,这正是憨厚朴实的中原民众品质的历史写照。故事内容又多配以简单的造型和独特的色彩,使得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洋溢着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情。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类题材由于整体形象夸张,有意、无意之间彰显了人物的思想与感情。

(2)崇拜与信仰。朱仙镇木版年画故事的来源、演变与人类早期的信仰和辟邪之说有着较大关系,具体反映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相应的宗教信仰——因受此影响,所以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

第一,自然崇拜。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有一幅经典作品,亦即《天地全神》。在该画中能够见到天地各路神仙聚集一堂、共同赐福的景象。因为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这幅年画,为的是祈求幸福、平安以及生活的美满。人们甚至会面对它进行祭拜,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的年景,粮食丰收,国泰民安,安居乐业。所以就会张贴这幅年画,以表达一种期盼,因而成了重要的情感寄托。

第二,祖先崇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所周知,至少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对伏羲、女娲、黄帝、大禹等人物的崇拜即已开始。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祖先”画,也因此具有代表性,那就是将一位祖先的肖像绘制在年画上,甚至连名讳、姓氏都要写在画面之中,借以表达对祖先的尊崇与仰慕。新春时节怀念祖先,就会面对祖先肖像,通过行跪拜礼等祭祀方式完成对祖先的谢忱。这种习俗对教育子孙、不忘祖宗恩德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宗教信仰。佛教在唐代就备受关注了,因此佛教人物在年画中也逐步占据了重要位置,随后便不断扩展。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大龙排天》、《千手千眼佛》、《天爷》、《天地全神》等均取材于佛教经典,而宗教气息厚重、人物形象生动也就理所当然了。人们将年画悬挂在墙上或者是张贴在大门上,以此表达对佛教人物的爱慕,祈求得到保护,宣示的是一种信仰和追求。除佛教主题外,道教的许多内容也反映在朱仙镇木版年画中,例如钟馗打鬼等内容。

三、传播及其社会影响

发展至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更是在逐步加强。每个艺术类别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作为工艺美术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也概莫能外。这种局限性可以理解为艺术自身的特点,即艺术品个性的使然,因此才能区别于其它的艺术品,这种个性化就是艺术品的独特性。比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的天然木头味和木版雕刻技术原生态的韵味等,是其它艺术品所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如今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新媒体等技术的运用,不但丰富了内容表达,而且具有良好的传播效应。今天人们看到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传承过程中,更多的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因而触动了视觉体验之中最原始的基因,达到了共鸣以及传播的效果。朱仙镇木版年画远销海外,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宗旨是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意蕴,融入时代的创新理念,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驻足,从而获得广泛的赞誉。由此,可以通过民间艺术品的交流方式,让更多的外国人感受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国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和艺术设计的中国韵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能够很好地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外宣传,使这种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这对国外的艺术以及朱仙镇木版年画自身的发展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四、年画蕴含的设计价值

1.产品包装的创新设计

朱仙镇木板年画可以分为九大类色彩。视觉上,主要表现为明亮、温暖、轻松、活泼、充满活力与激情。目前朱仙镇木板年画的构图及色彩,常常被运用在商品包装设计上。而其应用,既遵循了情感表达规律也遵守了吉利祥瑞的理念。所以这种包装既不失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市场品质,也不损朱仙镇木板年画的乡土特色。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沿袭了民间传统,表达了中国独有的“色彩观点”,而其独特的民族风韵即黑色、红色、紫色、黄色、绿色为主色调并以辅色调相搭配,传承了年画色彩高度装饰性特点 。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构图巧妙利用了“色彩”的民族风韵和地区风格,通过改变大小、纯度、亮度,以增加相同色系的构图手法,使用黑色、白色、金黄色以及其他中性颜色予以调和,于是清晰的视觉图形设计、主次虚实的绘图技巧,不断推动着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当代创新和艺术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强调自然色彩的使用,这种整体统一与和谐的完美构图效果易于突出主题。而运用到产品包装上也能使民间工艺美术品获得市场的认可。

2.产品包装的创意设计

在产品包装创意中,可以充分运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及构图理念,能够使包装图案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人物形象拉近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主要体现为:

第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构图和色彩元素,运用于产品的包装图案中,因此其创新、创意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认可度。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认为要使中国的艺术设计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即只有保护好传统文化的“根”,才能弘扬中国民间艺术的“魂”。

第二,当今时代创新是要在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因此一要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二要研究产品包装的装饰性属性,使年画的传承在包装世界中找到归属。近年来,年画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在创新领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作出了不少经典且精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以及与年画风格关联的包装品,对推动中国木版年画和衍生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必须发扬成绩,不断进步。

第11篇

摘 要:在《论语・阳货》一则中,宰我向孔子提出把“三年之丧”改为“一年之丧”的建议,二者由此发生了一段甚为有趣的对话。本文试图以“辨名析理”的方式,从文中所暗含的逻辑问题出发来解读该章主旨,并指出孔子只有在处理好“礼”的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之后,方可找到回应宰予的正确门路。

关键词:宰我;孔子;三年之丧

问题思路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上述一段话出自《论语・阳货》,宰我即宰予,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史记》亦称宰予“利口辩辞”,不过,虽贵为“十哲”之一,宰予的辩才机智却不为孔子所赏识,反倒是常遭到孔子的批评。在上述的故事中,宰予质疑三年的丧期过长,要求缩短为一年,这一提议不仅未能得到孔子的响应,宰予本人也被孔子斥之为“不仁”。孔子的态度符合他对“辩者”的一贯看法:“巧言令色,鲜矣仁!”。

发生于宰予和孔子之间的这段对话已被各路学者反复咀嚼过,由于前人对这段对话的阐释多是以范畴或概念为核心的,笔者试图另辟蹊径,更加注重对其中所包含的逻辑问题进行探讨,并籍着此种逻辑的阐释路线,增进人们对这段经典对话的理解。

宰予之问

首先,我们看宰予的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可以说,宰予缩短丧期的建议充满理性和对生民的关怀,并且在他对孔子的询问中,还聪明地运用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归谬法”。所有人都知道孔夫子最重“礼”,宰予的发问便也从这一前提出发,宰予的基本假设或设想是:如果孔子重视“礼”,那么就不应该反对我的提议,因为我的提议本身乃是为了维护“礼”的大局。 大前提:我们都必须维护礼,所有维护“礼”的行动或举措孔子都应该赞同。

小前提:缩短丧期有利于维护“礼”。

结论:孔子应该赞同宰予缩短丧期的提议。 --!>

“礼”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各种制度、仪式及规章的集合,在当时社会并不发达也不复杂的情况下,其作用范围可谓囊括社会的所有领域。在这些庞杂的礼仪当中,丧礼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又在《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当然,儒家对丧祭之礼的重视并不是出于某种宗教上的原因,而是与其关于孝的理论密切相关的,其出发点乃是“孝道亲亲”,这种孝道一直延伸到为死者祭奠、守丧之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之丧”即是在父母逝世之后一种“孝”的延续表达。

那么说了这么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丧礼在礼中的地位,在于作为“部分”的丧礼与作为“整体”的礼所产生的矛盾。宰予很清晰的看到如下这一点,那就是孔子初衷与效果的不统一。孔子出于维护礼的需要必须维护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丧礼,但他把“丧礼”这一环节看得太重,结果使部分的丧礼给整体的礼带来了破坏和伤害。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那就是孔子“大水冲了龙王庙”。宰予看到了丧礼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及其负面作用,并藉着孔子思想中“礼”之部分与整体的摩擦问题向孔子发难,要求降低丧礼在整个礼文化中的重要性,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以用于维护其他的礼。显然,宰予的建议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

孔子之应一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孔子是如何应对宰予的诘难的。孔子没有在逻辑上接受宰予的挑战,而是采取了以感性对理性,以说教对辩论的方式来应对。在宰予抛出问题之后,孔子马上反问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何谓“安”?“安,定也。”(《尔雅》),“安,静也。”(《说文》)“安”这一词还在《书・尧典》中出现过,“钦明文思安安”,《康熙字典》曾注:“安安,自然性之也。”因此,“安”是指一种平静如水的心灵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还要求不掺杂任何杂质,不考虑任何经验因素。也即说,它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先天道德直觉。而在上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宰予要求缩短丧期是出于某种现实利益的考量,即防止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宰予虽然最后表示了“安”,但其得出这个结论是出于维护礼之大局的考虑,是一种夹杂较多理性的考量,这与孔子要他从内心直接来感知其行为是否适当是相违背的。

孔子试图以“安”来“诓”宰予,结果缩短丧期的想法并没有给宰予带来任何的负罪感。孔子的这一失败是可想而知的。“安”作为私人的一种内心感受,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加之每个人的立场和利益不同,在各种现实的考量与理性思维的制约下,想要人们就同一件事情怀有同样的感受是异常困难的,也不符合人类本性具有差异这一事实。

孔子之应二

孔子在意识到“安”的道德约束力在宰予身上失效之后,又提出了另一个论据,那就是“三年之丧”是“天下之通丧也”。孔子要求人们必须“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三年,因为“三年之丧”是大家普遍遵循的、早已有之的规章制度。

这里牵涉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礼”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以“丧礼”为例,我们为父母的离去感到悲伤是其内容,而披麻戴孝三年则是其形式。一般来说,内容要重于形式,不管任何时候,在父母去世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悲痛而不是高兴,但表达悲伤以及祭奠的形式却是随时代而变化的。譬如,我们现在对死者进行火葬而不再是土葬就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代表我们对已故者的尊敬和怀念有所减损。

孔子对“礼”形式的偏执随处可见。譬如《论语论语・八佾十七》中曾载有这样一段生活场景,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在孔子看来,子贡为了一只羊而置“礼”于不顾是不对的,即使这个“礼”已经名存实亡。我们再看下面《礼记・檀弓》中的一则故事: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子路想为其姐姐多服丧些日子甚至都遭到孔子的严厉制止,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整个程序的遵守和执行是寸步不让的。

孔子对礼的形式的执着一直被后人斥为“保守”、“僵化”、“落后”,但孔子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的。试想,如果人人都如宰予那般要求缩短丧期,那么既然宰予可以提出“一年”的建议,其他人也就一样可以提出诸如“半年”、“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的建议,最后谁来统一这些意见呢?还是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呢?显然,如此下去,“礼”也就不成其为“礼”了。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孔子的话中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礼”的约束力来源于它的“通”性。正是大家都这么做,使它具有了某种稳定性和权威性,一旦某个人违背,就会遭遇来自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缺乏这种共通性和权威性,“礼”的道德约束力是无以寄存的。

综上所述,在上述情境中,孔子唯有在处理好“礼”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以及“礼”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之后,方可能找到回应宰予的正确之路。事实上,这两个关于“礼”的逻辑问题同样也为难着21世纪的现代人。我们总是一方面要求制度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强调制度的人性化,而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在笔者看来有赖于我们对上述逻辑问题做出更清晰的回答。(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第12篇

My mom bought two rounds to me today bicycle, after coming home, I push it to square to ride at once, I just went up to stepped on a car to break up, I fell at a draught. There is a lot of child on square at that time playing, see my trip, a lot of person laughed.

I put the car on square, come home to call Hong Yihan of my little brother to help me practice cycling. I above ride, my little brother is helped up at the back. I ride ah ride, came up against flower bed to go up a little while, bump to the wall a little while. A lot of we two fall to go up often.

Practiced so one afternoon, I learned to ride a bicycle eventually. I help a car up to make Hong Yihan of my little brother experienced again later. To the dusk we can ride a bicycle. Although very tired, but we are very glad.

第13篇

一、直观形象学拼音。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强于抽象思维,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的图片,形象生动的语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可以结合图来教字母。例如教b,图片上画的是小女孩听广播,可以根据图意教b的读音;同时从图形上也可以让学生记住b的形,这样就使字母的形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记忆。还有一些插图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例如教拼读ba。图上的小女孩推这声母b快跑,碰到韵母a,最后拼成ba。这就把拼音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形象地体现出来了。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发音、拼读要领,记忆字母。刚入学的学生学习拼音,往往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利用顺口溜、儿歌学习拼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掌握字母的字形。例如教学a、o、e时、可以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编成儿歌,帮助记忆a、o、e的形,“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这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很快掌握了a、o、e的发音方法,认清了形。

二、竞争上岗,教拼音。

拼音念得标准的同学就有机会充当小老师,他们的心情会异常激动、自豪,更多的是一份自信。小老师的形式,更好地吸引了全班同学。由于角色的变换,学生学起来新鲜有趣,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三、联系实际找拼音。

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声母、韵母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拼音,语文论文《浅谈汉语拼音教学》。将拼音知识放在生活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它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1.· 在人名中找拼音。

孩子们进入一年级一个多月彼此较熟,且有了深厚的友谊。对称呼名字都有很亲切、好奇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在每教一个声母后就积极引导发现。如:教了声母m后,我就告诉学生,m和ǎ相拼,就是马小丽的马,姓马的马。再让他们拼读,学生兴趣浓厚,迫不及待地要找另外同学名字里有没有他们会拼的。以后教复韵母、鼻韵母,我都坚持让学生找。学生也慢慢地开始从课内转到课外;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孩子们成天把大伙的名字挂在嘴里念叨。拼音能力在无形中提高了。

2.在生活中找拼音。

学生学会人名的拼音后,已渐渐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去学校、家庭、马路、商店、大街上寻找他们的拼读对象。孩子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他们的目光把一切都换成拼音来解读。

四、组织活动用拼音。

1.开展购物游戏。专门组织活动,一个买,一个卖,买的人需拼对物品的名称,卖的人才能把东西交给他。

第14篇

一(1)班,作为我第三次重教一年级的班级,在接班起初便投入了大量的汗水与精力,我把它当成了施展教育教学才华的试验班,我倍加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每一天,关心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在与学生磨合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之耐心剖析了第一学期所存在的问题:孩子们纪律意识散漫,课堂效率不高,各科发展不均衡,导致孩子们未能取得可喜的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成为了我本学期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提升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程度也取决于听课率。因此,本学期我特别注重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教学中,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分析的能力,有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情境、开展体验活动,课外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教材内容。老师用心传授还需要孩子们的认真倾听。在课堂上,我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听说读写的规范化,针对学生的突发状况,与以往简单的说教教育转化为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机智处理,幽默风趣的语言让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也让孩子们与我的心灵更贴近了。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适时渗透思德教育,情境交融,相得益彰。

 二、提升教学能力

本学期,我积极参与校内外多个学习培训。在朗晴轩小学,我们有幸听取了三堂道德与法治的比赛课堂,年轻老师们的课堂设计活泼生动,过渡巧妙让我惊艳,在比赛课堂上大胆呈现现场体验活动更是让我眼前一亮,灵动的课堂充分展示出老师们的教学机智。参加“名思教研”活动,当日观摩了几节全国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从名师的身上,我收获匪浅,折服于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同时,更感受到教者不只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人生,窦桂梅老师的逐层递进更是让学生在理解和创造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今后将成为我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向导。另外,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其他课题组的老师们一同认真参与了市立项课题《整合教材,小学语文对联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结题工作,期间积极参与课题的教研活动,论文《课堂实践来引路,字句剖析习对联》获得东凤镇语文论文评比的一等奖。在三年的课题研磨实践中,不断提醒自己的教研水平。

三、加强班科合作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哪里的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哪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一个健康班集体的成长,与一个团结而乐于奉献的班科任教师队伍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和谐的班级更离不开班科任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因此,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班科任的协调工作。一是我非常关注其他科任老师的课堂效率,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主动与科任老师沟通班级存在的问题,耐心倾听并商量解决的办法。三是将心比心,多关心科任老师的生活状态,彼此团结互助。

四、落实扶差工作

一只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桶壁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这个定律对我们教学的启示也是很深刻的。要想班级的成绩全面提升,就要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注重落实扶差工作,对个别的差生,我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例如,我经常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落班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我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学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端正思想,互相学习,互想促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做好家校沟通

第15篇

关键词:语言本体论;翻译“二层次”论;新时期;方言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13-01

一、语言“通译”的质疑:翻译本质的“二层次”论

高玉将语言思想功能的控制力和决定性作用引入中西翻译文学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翻译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但绝不仅仅只是语言技巧问题,同时还是语言深层的思想思维和文化问题。语言既是工具,又是思想本体,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相应地,翻译作为语言问题也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即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在语言作为工具的层面上,翻译是技术问题;在语言作为思想本体的层面上,翻译是文化问题。”

语言本体论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根本上是语言思想层面的差异。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外在客观形式互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关于语言深层本质的思想和思维的问题。翻译的难度并不在于语言形式外壳的转换,而在于不同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之间交流融合的巨大复杂性。所以,“翻译对母语来说,与其说是‘转换’,还不如说是创造”。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和语言一样也存在着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是技术层面,一是艺术层面。在技术的层面上翻译是一种科学的存在,是有客观标准可以依据的。比如英语中“star”就是中文“星星”的意思。在这一层面上,翻译不存在思维的转换与解说。不同的语言系统大都可以实现“通译”。但是,在语言作为思想的层面上,翻译成为了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比如,英语中的“science”与其中文翻译“科学”之间在思维架构上是有很大不同的。类似的词汇在英语语境中,其意义是和欧美人的历史文化语境与思维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一类的西方语言打上了深深的汉语思维烙印,他们在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转换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而不是所谓的“等值”或者“等效”的译介。

总之,翻译作为技术,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工具层面上。而它作为一门艺术,则相对应地体现语言的思想层面上。在技术层面上,翻译可以实现“等值”“等效”的“通译”。而从艺术的角度看,翻译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译性,即不是绝对的不可以翻译,而是相对的不可翻译,就是翻译无法做到“等值”或者“等效”。

二、方言“通兑”的质疑: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方言意识的形成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方言作为一个相关话题再次被提出来,它再次作为一个极重要的语言资源受到许多作家的关注是在新时期。许多作家将其看做一笔重要的资产,力求趋利避害,开掘和利用其潜在的巨大表现力。新时期作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的转变主要得力与这样两个条件:其一是受新时期创作的拉动。其二受到新的语言观念的影响。

在方言问题上,学界一直以来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那就是认为汉语的方言毕竟有着至亲的血缘关系,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的是语音,各方言的词汇以及词汇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是能够通兑的。但是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恰恰是错误的。语言本体论认为,一种语言的概念义通常是人类理性筛选的结果,它在不同语言的译介中不会发生极大的消耗;而语音结构往往是一种语言的特殊性所在,更为关键的是它内在地规定了一种文学的能指形式。而语言所携带的感彩更是依附于理性概念义之上。总之,对文学创作来说,一种语言的语音和情感形式其实正是所谓那种“模子的色彩和线条”,它对文学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新时期有一大批作家追求创造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新的语言理论认为,文学的地域文化氛围第一位的要素就是语言,或者说文学的地域性其实就是地域性的文学语言。语言本体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即语言不是透明的。这一论断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语言是一种先在的符号系统,在创作中作家并不是创造了语言,而是在使用语言,而且是在一种比较有限的意义上使用语言。其二,读者在艺术欣赏中面对的也是语言,而不是直接面向作品所讲述的那种生活。任何地域色彩、风土人情都首先必须是语言的,或者说必须通过语言来彰显。而方言土语就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产物,它与民俗和民情是相互渗透的,或者说他们干脆就是同一个东西。文学中的地域风情其实是在语言中展现的风景线,用来建构这种风情的材料是语言,是那种有意味的地域语言,而不是某一种物质现实。

语言本体论关于语言思想对于文化尤其是文学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20世纪翻译文学的“通译”观点以及新时期之前的方言与普通话的“通兑”理论提出怀疑。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中西语言作为两个截然不同语言体系的差异以及汉语内部方言土语的异质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