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视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顶层设计的概念。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强调一项大工程的完成,要以一致的理念、协调的功能、统一的结构和标准化的部件,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十二五”规划中,该理念被首次引入改革领域,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点对制约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再度引发关于诸多领域“顶层设计”的畅想,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关注的焦点。凝练地讲,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以有效的资源,系统地统筹和规划某项任务,从任务的各个方面、层次、要素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设计。
2.校园文化活动顶层思维。
本文论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的狭义概念的行为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激励引导、规范约束等功能,既体现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也体现在技能提升、素质拓展等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要站在顶层高度,以顶层思维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确保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有成效,消除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便于形成长期的文化积淀,成为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阵地。
二、威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1.我院的有益做法。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三、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分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
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四、结语
近年来,无锡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广,将无锡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吴文化底蕴加以融合,打造出了一批精品旅游路线,设计出了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但是,无锡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旅游景点的文化特征体现不明显。
当前,无锡的旅游景点产品的开发偏重的还是自然景观,比如,浩瀚的太湖美景、秀丽的江南园林、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打造这些景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却忽略了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才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力量,没有文化特色的景点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无锡作为吴文化和工商业的发源地,应该充分反映出无锡的文化特征。
(二)文化旅游突破创新不足。
无锡的文化旅游还停留在文化景观的陈列、观光这个层面上,形式比较陈旧,激不起游客的兴趣,游客往往走马观花,快速浏览一下就一经而过。要想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开发游客可以参与和体验的产品,比如泥人博物馆,可以让游客亲手来参与泥人的制作,这样比单纯地欣赏泥人作品效果要好很多。
(三)“吴文化”品牌体现不明显。
无锡的旅游没有充分体现吴文化的特色,游客对无锡最大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太湖上,没有用吴文化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这是因为无锡的旅游景点没有从“吴文化”的视角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只是对原有景点的修修补补,无法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文化震撼。
二、无锡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途径
(一)历史文化街区开发
1、修就如旧,修旧创新。
修旧如旧是指按照原有的旧有的样子修缮,修完后面貌与原有设计面貌相同;修旧创新是指在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等进行改造时,不仅仅对建筑外观进行改造,更引入创意文化、经济模式等新的内涵元素,使三旧在修旧的同时,更达到创新效果。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名片和文化象征,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变迁,因此我们在修建的时候,要按照“修就如旧,修旧创新”的原则,在尽量还原原貌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进行创新改造。
2、打造主题商业街。
主题商业街,即整条商业集中在一起反映一个主题,并根据这个主题所设置的衍生类商铺,每个业态均为主题的一个部分。城市街区,无论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还是全新的建设,都要体现个性化,凸显主题化特征。以南禅寺为例,南禅寺作为市中心商业核心片区之一,2009年以来政府已投入上亿元经费,进行环境升级改造及业态调整提升。如今,新兴特色商业街区硬件上去了,环境变美了,美食一条街上的店铺也在创新合作模式的运作下渐渐成市,但如何摆脱过去小而散的格局、重新聚人气,成为摆在管理方和经营方面前的新课题。早前的南禅寺小吃店数量少且一直处于分散格局,难成气候。但经过近年来的整合、改造,南门头上美食街如今人气已渐渐回升,由众多口味组合成的“新派小吃”也开始在年轻人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3、开发主题旅游纪念品。
目前在无锡历史街区看到的旅游纪念品大多缺乏新意,很多旅游纪念品在其他景区随处可见,因此要开发出具有无锡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比如吴文化系列产品,以产品来加深游客对无锡的印象,以旅游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古运河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打造
京杭大运河贯穿无锡城,充满历史文化内涵,人文景观也颇具江南特色,因而应该重点进行打造。经过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造:
1、打造无锡运河的文化内涵。
每个运河沿线城市都在打造独具特色的运河地域文化,无锡应该召集相关文化专家、学者一起出谋划策,提炼无锡运河的特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运河沿线旅游景点的打造上,在保护、保留运河景点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出新的具有无锡特色的物品,增加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2、美化运河环境。
近年来,运河的水质由于污染、建筑等因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河段的水质很差,甚至臭味扑鼻;运河两岸的现代建造物也使运河的古朴面貌受到了破坏,新开发的建筑杂乱无章,缺乏文化氛围。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我市古运河,应确立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的原则,重点打造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复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打造中国丝业博物馆、古窑群博物馆和古运河博物馆,鼓励沿运河人家创办旅游服务业。同时在古运河段搭建“生态长廊”,开展水面“种植”实验,把美人蕉、睡莲等花草固定在水面的生态浮床上,通过植物对水中污物的吸附作用,平衡水域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美化河道。
3、开发运河旅游系列产品。
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来开发系列运河旅游产品。充分借助沿河景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比如沿岸美食游、沿岸特色主题酒店入住、民俗风情游等活动,在游船上增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表演项目和讲解,全面提升旅游观光的文化层次,带动无锡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博览园开发
无锡有八个博览园,分别为,中国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中国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园、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成为展示无锡产业特色、文化内涵、生态文明、休闲旅游的亮丽窗口。在博览园打造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文化特色。
特色是文化产品的生命,文化产品如没有特色,就失去了竞争力。无锡的八个博览园要根据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宣传无锡的特色文化,在每个博览园旅游项目的设计上,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无锡独有的文化资源。如吴文化博览园,就要彰显吴地文化内涵、体现生态景观效应、集聚休闲度假功能,要打造在海内外深具影响的吴文化品牌,向世人展现一幅清新雅致的吴地风情图。
2、把握创新理念。
博览园在很多城市都有,那么如何打造出无锡独具特色的博览园呢?这就需要把握创新理念,用创新理念来整合无锡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每个博览园的特色旅游产品。比如位于灵山的佛文化博览园,通过创新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理念,于1997年以当时世界第一的灵山大佛立像迅速成为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2003年,以国内首创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空灌浴”,开创了全新的旅游互动模式,给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2009年,建成了堪称当代旅游奇观的传世精品——灵山梵宫,同时依托灵山梵宫开发的系列互动体验式旅游新产品也相继推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有力地推动了无锡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重视休闲功能。
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认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环境的综合,涵盖了反映学校传统和风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就目前而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群体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凝练而成的文化,它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学校的具有不同特质、不同内容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指标。
二、民族类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对民族类学校而言,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必须利用多民族文化这一特点,充分挖掘、提炼并形成自有的特色校园文化。目前,多民族视野下的校园文化普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性,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文化结构的多元性
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的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多元化、民族、种族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及价值多元化。和其他学校相比,民族类学校校园中文化结构的多元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其特征是校内学生结构普遍具有多民族性,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他们在文化知识和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这些学生由于接受自己文化的洗礼,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在心灵中根深蒂固,进入校园后他们仍然会自发形成“民族群体”,以便在校园同一平台上继续展现、传承各自民族文化,这就形成了校园文化的多元性。
2.宗教文化色彩浓厚
一般情况下,民族类学校在学校建筑、教学模式设计、学生活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能体现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当中或多或少地搀和着各民族的宗教文化色彩。例如藏族学生的寝室或教室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同为藏族,但是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藏族同学具有不同的,仅就四川阿坝藏区而言又分为苯波教与藏传佛教。所以民族学校庞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宗教工作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与国际性五大特性决定了该类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3.校园文化差异较大
首先,少数民族多来自边疆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造成他们的意识形态、文化程度与来自经济和文化沟通交流顺畅的汉民族相比相对落后;其次,由于各民族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他们急于在其他民族间寻求文化认同但又希望保留各自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民族文化更好地相互融合、交流和沟通,这使得校园文化具有显著的派系性;最后,鉴于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倾向性,加之多元文化主义学说的成熟,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民族学生自发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从而造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所以,民族类学校因种种因素造成校园文化差异较大。
三、民族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在教育快速发展环境下,众多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不是校园文化的大发展,而是校园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基于上述情况,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学校要增强自身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培养信得过、靠得住、留得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依据自身特点,挖掘内部潜力,利用多民族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就目前而言,该类学校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特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不清
一般情况认为,学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能表现学校精神的优秀文化,他能反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精神。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凝练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有的文化。学校传统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学校传统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石,一般情况下,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它是对学校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同时,学校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特色文化体现。特色校园文化要体现特色和发展,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效地继承学校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传统文化走特色化建设是其提高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学校在构建校园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摈弃传统文化而专攻特色文化建设,更不能为发扬传统文化而忽视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2.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民族性不突出
由于多民族文化特性,民族类学校具有与一般学校所不同的性质、服务对象和任务等特点,所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方面也应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该类学校无论在建筑风格、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面,抑或是在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和校园文化作品方面,都缺乏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比如不少民族类学校在建筑设计、办学理念、校训、管理制度、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学校相似或雷同,这就脱离了民族类学校办学实际,缺乏特色,使校园文化的民族性不突出,缺乏亮点。
3.民族文化的融合、挖掘和创新不够
多民族视野的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先进性、传承性、创新性,因此,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已有各民族文化成果这一层面上,还必须担当起挖掘、融合、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并把它整合成既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又与主流文化相协调的文化形态。民族类学校想要构建区别于其他普通学校的富有竞争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开展多民族视野下的多民族文化的挖掘、融合和创新工作,但实际上这方面做得不够。一是对多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停留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而忽略了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整理、修复工作;二是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度不够,各种文化交流、碰撞较少,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校园内自为阵营,具有明显的民族派别性;三是对现有的民族文化创新不够,在诸如过于保守、崇尚继承、畏惧失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使各民族文化停留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缺乏创新性,不能体现新时代的要求,墨守陈规,生命力不旺盛。
四、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1.充分挖掘、融合、发展多民族文化
民族类学校由于具有多民族文化背景,所以多个民族文化在校内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排斥、相互激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类学校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要充分挖掘、融合多民族文化,发展多元文化。要发展多元文化,使其更好地融合、碰撞和交流,就应该通过在校内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来实现。这一格局具有以下特点:(1)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成有机统一体,并且都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即中华民族文化;(2)在多元一体格局中,汉文化既是多元中的一元,同时又发挥着凝聚多元结合一体的作用;校内的多元文化一体化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作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管理者,一定要在校内营造全面协调、主张多元、强化一体的氛围。全面协调、主张多元就是要挖掘校内各民族学生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提供平等、公平、透明的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加强合作,提供各民族学生自身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以实现校内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的格局;强化一体就是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和碰撞,依据校内实际,立足学校传统文化,提高内聚力,培育多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承学校已有核心校园精神,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园多民族文化一体化格局。
2.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目前,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做好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保护工作,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教育体制以汉文化为中心,以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类学校则必须留给民族文化足够的生存空间,挽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民族文化,这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该类学校的重要社会功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规避上述不足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上,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族人民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等引进教学活动,并在适当时机将其设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是通过挖掘、整理、发展民族文化,对其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作用;二是显著提高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与质量;三是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兴趣,从侧面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当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3.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
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境界、活跃校园生活的有效形式,为学校的师生所共同喜爱和关注,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类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艺术活动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为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利用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发挥特长,积极开展诸如学生艺术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少数民族舞蹈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不仅能更好地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而且能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唯一性,从而提高竞争力,更能促使次流的少数民族文化向主流的汉民族文化渗透和交融。例如藏族舞蹈———锅庄,原本是藏族人民在茶余饭后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以应对恶劣环境。由于创新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了舞蹈内容,在每年举行的锅庄文化节中得到各民族学生的追捧并盛行于民族类学校校园中,现已成为节日、招待重要的宾客的一种通用舞蹈,更因此而凝练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分支———锅庄文化。
五、结语
德里达认为,蒙太奇和拼贴是后现代话语的主要形式。众所周知,“蒙太奇”是源自法国建筑设计界的一个概念,就是按一定的构思、方案和计划,把建筑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形态,这可以被理解为建构的建筑学概念。这一概念运用到电影中去就变成了电影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和拼贴的奥妙早已被人们认知,由此可见,建筑和电影的亲缘关系是缘自二者的生命语汇。当然同时作为空间的传播媒介,它们在展示内涵时,前者可能更侧重行为逻辑,而后者侧重视觉逻辑。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建筑与电影应该有着广泛关联,它们在文化与视觉符号的相互建构中合作得异常紧密。蒙太奇与拼贴异常的关联无疑促使建筑与电影走得更近了一些,然而这两个概念是否真的那么相似呢?作为技术层面二者的内涵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代表了一种组合的手段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例如,解决不同空间与形式的共处与和谐。然而作为思维方式层面二者却大相径庭。拼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强调了对待实现乌托邦的一种方式,暗示了看待问题的某种意识形态。
这种做法就可能完全不同,但却不适用于蒙太奇,也就是说对于拼贴的分歧未必导致对于蒙太奇的分歧,因为前者更加侧重于理论思维而后者则侧重于技术思维;或者说前者所考察的对象更加侧重于文化与文脉,而后者的对象则侧重于元素的内在逻辑。以上从一条概念性的线索,简略浅显地分析了建筑和电影的一组对话,似乎从概念、技术、思维层面,建筑和电影早已相互渗透。也许有更多类似的概念性线索可以探索它们之间的共同语汇,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关联性的文化视角去认知建筑和电影。
二、电影角色与建筑形态美
20世纪早期,电影本体语言没有现今丰富,而建筑作为布景的主体成为了电影中重要的部分。但是电影对于建筑的需求只是实体形象“有”,而建筑的使用部分“无”恰恰是电影的再创造部分。正如Ingersoll认为的那样,建筑布景几乎是每部电影的潜在主题。建筑被安置于电影创作实践的基础部位成为电影必不可少的真实主体和“思想矩阵”。而具体空间的营造往往是电影的再创作而成必然的;也就是说电影和建筑对于同一议题的理解在那个时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倒置现象,也许这种内在的不和为日后的巨变埋下了伏笔。当建筑领域由现代主义时期逐渐转向到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时期后,电影和建筑的关联也发生了一场革命。在现代主义的学说中,空间及其含义常常被认为是确定的、凝滞的、无辩证法可言的和一成不变的。而电影对于建筑的关注自然受到其影响,二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简单而重要。随后60年代兴起于建筑界的后现代风格激起了空间本体理论的多元化发展,诸如符号、解构、自治、女权等话语的介入进一步解放了建筑的创作和电影中建筑的再创作的束缚。
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建筑的文化属性和电影文本的互动,空间也不再具有凝固的内涵。这也从一个侧面促成了后现代电影的产生。接连出现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一系列后现代电影的声音。Furst认为她自己只是转换了建筑空间的意象而非建筑本身来设计电影场景。电影只需要建筑场景的信息来构筑场景的含义和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不是需要建筑场景本身,同时建筑也无法控制电影与其结构。至此电影与建筑较之简单而重要的关系,变得不那么重要却更加深层与复杂了。当然这样的系列转变有着更深的缘由,正如Derrida所描述的“不断的断裂与重构”。艺术家的力量要视观众对其解读和体验的力量而定。亦如罗兰巴特所说,读者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与作者意图无关。时代的声音告诉我们确实不能再以现代性的观念去理解电影与建筑了。当然当代电影研究学派早已超越了原有仅对建筑自身文化专注的狭窄视域,并已经进入对后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心理分析、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意识形态及方法论的关注,也包括对视听的流行文化研究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范式。
三、文化语境中的统一与分离
在当今电影与建筑的后现代语境下,其一个重要的关联体现在文化评论的兴起。建筑批评与电影评论逐渐趋向于成为各自学科中的完整领域,成为重要的分支学科。可以说当今世界文化评论的兴起,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在建筑理论历史当中后现代的死亡在其产生时就开始了,结构主义从未真正获得过立足点。另外新城市主义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福音主义的想象仍未能脱离早年霍华德式的悲惨乌托邦。缺少“Grounded”的建筑理论被MichaelDear认为是理论停滞的症结。所以,建筑以及电影领域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在这一趋势下产生的历史趋势。而文化评论的介入揭示了:建筑和电影的深刻关联正在于其文化属性把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批评和分析,也体现了二者理论与实践进步的需求。以下就从文化评论的角度去考察二者的异同。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2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
4对策和建议
4.1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生态安全是人幸福生存的生命线,当代人在单向度追寻财富与发展中,遭遇到的是生态环境破坏、生镜丧失和心灵生态失序的艰难发展困境,这种“发展困境与生存安全”的时代境遇,充分彰显着当代人已经不可能把金钱财富以外的东西放在心上,人的高层次生存安全性被迫建立在流沙之上。人类生活的生态危机成为直接制约人类一切高层次自我实现的瓶颈,呼唤生态治理就成为社会最具公共性价值的文化理想,因为当代人已经在物的增殖和人的贬值中深刻地体验到人之生态生存的艰难性“,生态人”的价值信念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符号。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就像巴赫的奏鸣曲:没着没落,漂浮如云,备受蹂躏,昏暗无光,尽管每个人一听这首奏鸣曲都马上觉得大受启发,其核心部分却是奥妙莫测的。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时展目标和人文哲学形态的价值性异化体验方式,呈现了一种线性发展观和世界观,人已经忘记了自己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共生共荣的互生关系。理性确定性之世界观主导的发展进步模式的普遍性展演,让人类成为世界的孤独存在者,人的自由自觉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效果,则完全被忽视了”。重视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彻底性地遮蔽了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变得如此的严峻,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同人类精神心灵痼疾同步性出现,导致社会出现新的整体性状况:一边是现代性进步文化价值的真切体验,另一边是生态危机价值性的恶性体验。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心灵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构成了人之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危机。
人之生存安全性的公共性危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让普通民众真实地体验到了一种社会公共性价值危机的现实存在,而生态危机则是社会公共危机的一个客观方面的显性呈现。近一二年,“雾霾”现象创下很多新的历史记录,居生活领域十大流行语之列,全国主要城市居然都有被雾霾严重笼罩的日子。民众真切地体验到了生态性生存的危机,人之生态性存在成为人的一种价值实践奢望,因为人类正陷入一场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锐减,具体表现为森林滥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地占用、能源短缺、水资源紧张、粮食匮乏、物种消亡……。二是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为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酸雾、飘尘、有害气体和光化学烟雾、河流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三是人口激增,四是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多发、刑事犯罪、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等。这些显性的环境生态危机和隐性的心灵生态危机在社会场域中的并场出现,证明了人之单向度的占有人格的根本性缺陷,这种缺陷将把人类安全性生存引向一个生态危机价值体验的逻辑结构之中。在此种结构之中“,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了生态危机,也在危机的价值体验中成为化解危机的合理观念之一,这种逻辑的背反成为常见的观念出场逻辑,因为任何观念都难以全面地深刻洞见现实生态危机本身,在莱易斯看来,控制自然的观念不仅造成对自然的控制,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更可怕的是它也带来了对人的控制。它把全部自然(包括人的自然)作为满足人的不可满足的欲望的材料来加以理解和占用,直接造成了“生产无限地扩张”,也导致“评价它的成果对于人的价值的一切合理标准却遭到了破坏”。生态危机在物质需要而发展生产和人之消费逻辑中成就了自身的多重特质,一是现代性社会以科学理性、发展进步建立自己的社会价值观时,追求数量消费为根本目的的生活方式就成为其衡量幸福与否的尺度,“消费满足”的幸福价值观一直占据着工业文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生态危机空间向心灵空间的挪移,导致生态危机更具有文化公共性危机的特质。这种认知逻辑的转换直接引出的是一个心灵生态的危机现象,心灵生态的危机让人的心灵空间呈现出一种无序化的存在结构。三是生态危机存在总是在人的心灵或心智逻辑运演中呈现出特有的行为序列,这种行为序列建构了心灵的异化集合逻辑。
二、生存的环境生态与生存的心灵生态: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的交互维度
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是自身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的深层领悟与转向的结果。卡普拉认为:“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而非部分。深层生态运动却已看到,生态平衡要求我们对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的认识,来一个深刻的变化。简言之,它将要求一种新的哲学和宗教基础。”新的哲学的出场的基础就是要在现实理论的实践中运用治理思维,寻求多元共生之文化存在的优化证成逻辑。“治理”一词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起来的,和“全球化”一样富有弹性,可以被不同立场、不同语境接受。“治理”是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背景下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的,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性所导致的复杂场景,传统的统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多元文化主体的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性诉求。“治理”是作为一种前景光明的现代化运动所出现的新的公共性观念形态,成为经济、政治、社会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一个聚焦性理念和话语。治理理念的出场正是对现代性所造就的权力世界的全新性、多样性、多中心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治理在哲学上本质是一种差异共在基础之上的文化公共性视域中的多元、共生逻辑的理性选择与优化证成。“治理并非是由某一个人提出的理念,也不是某个专门学科的理念,而是一种集体产物,或多或少带有协商和混杂的特征。治理的最初(或再次)出现也是多极的(或多领域的),这一点和它的研究对象———决策过程———是一样的”,治理产生的多极性正是对复杂化和复杂性一种自我适应和集体决策逻辑的优化关系的选择。
治理在加速了复合现代性中之前参考物的衰亡过程中,也作为新的参考物确立起来。生存的环境生态与生存的心灵生态是生态治理的生存安全性逻辑的交互存在的不同纬度。人之生存的环境生态与心灵生态是共生、共存、共进的意义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破坏自然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因为“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体,更是构成自然界整体的客体,所以必须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理解”。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以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生命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是主客统一的一个方面,它具有不可分割的性质。这种人、生命和自然的统一必然要求人自身把握自己的生存生态,进而实现安全性生存,人之自身的生存生态的合理性就是正确处理人的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此种旨趣需要在二元或多元的生存生态中确定和选择优化的实现路径,寻找治理的共生逻辑和优化培育的增长点。生态治理维度的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
灵生态的多重共生逻辑的优化生成包括以下几层意蕴:首先,是指对生态治理的人之生存安全性逻辑的本源性澄明和回归。所谓生态治理的本源性,不是因果关系的简单排序,也不是多元结构序列的平列,而是指人生态生存自明性、基础性的选择。在人的多元存在与生存样态中,生态治理始终处于文化公共性的优先位置,彰显的是人之生存安全性逻辑所具有的基础意义。把生态危机性存在的样态纳入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治理范式之中,回应环境生态对人的现实性存在的客体性作用,进而体现出对生态治理的载体性的实践把握。其次,超越简单的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的二重性,在多重映射共生逻辑中回归和澄明生态治理的生态安全性。现实中人的沉沦状态直接性的表现就是人之环境生态的变异,对这种外在性的超越就是确定人之心灵生态的正当性和正义结构,进而限制外在性的无限膨胀和扩展。证成着人之生存安全性存在的境界绽露,以及对一种人之生态存在的内在确定性的认同性回归,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在生存论上就是它在其能在中尚不是的东西。只因为此之在通过领会及其筹划性质获得它的建构,只因为此之在就是它所成为或所不成为的东西,所以它才能够领会地对它自己说:‘成为你所是的’”最后,生态治理是对人之生存安全性逻辑的整体性培育,以整体性对抗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的单向度寻求。环境生态是一种以客体的姿态去认知生态,并寻求治理生态的理性表达,这种方式把生态还原为客体原则支配下的实践方式。心灵生态是从精神空间的维度,非实体化地把生态作为一种心灵化的理念来探讨,进而,从心灵优化或心灵生态化的视域达到人之生存安全性或人的幸福价值的体验。这两种向度都在一定意义上分裂和瓦解了人的全部生态存在的本真面貌,把人的生存安全建筑在单向视位的导视图景之中,让人难以还原一种整体性的生态存在。生态治理就是要超越人之生态危机的存在状况,彰显本源性和整体性基础上的人之生存安全性,唤醒对生存安全性的本体境界之“生态人”的文化理想的价值尊重。在人的安全性生存意义上成为人,是生态治理的一般性、本质性诉求。落实到当代中国话语和中国道路的实践叙事中就意味着,把“美丽中国”作为一种文化公共性的价值理想和实践路径,在中国梦的制度性和精神性逻辑中培育出来。唤醒和呼吁广大民众去获得和保存不同生态存在的生存安全性境遇,澄明和解蔽当下中国生态危机的严峻性,消除一切对生存的环境生态和心灵生态分化治理的逻辑结构,切实地彰显和照亮没有个体存在的生态维度。祈向对生存安全性的本体境界之“生态人”的文化理想的价值尊重,是基于中国现实和理论二重语境所获得的智识。这种智识让处于生态焦虑状况中的中国民众有了理性的认知,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只有切近时代精神的智识才能把握时代,才能在时代中培育文化之活的灵魂。
三、生态治理逻辑的人文价值本质: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
人之生存的高阶形态就是对精神生活领域心灵生态的生命价值与伦理形态的优化,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核心性地澄明了人的精神世界价值本质,是从人的生存境遇的外在性向生存境遇的内在性转接的必然之途。生态治理自始至终都面临着科技和人文的治理维度的分化与融合,生态文明的建设本质上就是要从科技生态治理向人文的精神生态治理转换,此种公共性的转换能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实现一个内在性的认知回路。生态危机的治理是根源于理论和现实双重忧思的反思性活动,这种反思就是在人的生存境遇的历史性中实现的。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之所以成为生态治理的人文价值本质,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就诞生于自然界之中,也生活于自然界之中。实践活动的推进,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使自然界成为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每时每刻都在同自然界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换。环境生态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建构着人之生存安全性的时代境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治理的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二者的共生合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文明形态,其核心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价值,承认自然界的道德地位,确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生共荣、互利互惠,环境生态作为生态治理的起点正是合理地确定了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存在载体。二是心灵生态秩序的培育是生态治理的精神性本质。
心灵生态从人文价值生命的本质处关注环境生态的治理,唤醒了人对自己和心灵存在的环境的特殊性珍视,生态治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环境生态向心灵生态构建的公共性转换,着力培育心灵生态秩序,建立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进而生成新的代表新生态秩序的文化价值。可以说,在自然生态的根源处和心灵生态的失序处,找寻化解环境生态危机的实践方案是真正能够治本的治理之道。心灵生态治理之历史性彰显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的发展是一个智力的活力的显著体现,只有在心灵生态的自治与共治之中才能展现时代的精神价值之维,心灵生态治理的逻辑有其自治性,此种自治性是一个在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文化价值中重要的概念,自治不等于任意性,而是心灵生态有某种约定和选择的公共性逻辑,心灵生态的治理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心灵失序、心灵污染的任意性的限制。对于心灵生态的治理和实现人类的生态优化一样,没有心灵生态的治理人就不会有心灵的优化了吗?显然不是,但是,正是心灵生态治理的确立才使得心灵生活秩序有了新的形态,或曰重塑了心灵生活和谐的新形态。就像互联网时代一样,没有互联网人也能交流,有了互联网,人就是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中交流,和起初的交流维度有了性质的区分。人类各种实践活动都要有治理的维度。治理在新的层面规定了心灵生态的质态。但是心灵生态在现实性的层面需要外部的存在目的,就是说有社会现实性的一面即环境生态的对照。这里所彰显的心灵生态的自治主要还不是与既定秩序的紧张关系,而是指一种内在的、独立不依的精神立场,一种基于环境生态基础之上的人文向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形成,不断地对现实的环境生态的优化作出敏锐反映。同时心灵生态的自治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和生长的可能性,没有这种心灵生态治理的立场和能力,就没有现实维度的环境生态的可能性。因为市场在现代人的心灵秩序中具有巨大的力量,人们看重价格表不是为了经济问题,而是在追求某种价值,精神和心灵无政府状态的文化价值秩序就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起来,所以生态治理的文化价值逻辑的本质就是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此种转换意味着对生态治理不仅要从环境生态入手,同时要更加注重唤醒人的心灵生态,通过治理的逻辑确立心灵生态的优雅秩序。存在的生活世界不仅创造性地处于历史的建构之中,同时也处于精神生活的心灵生态秩序创造性的建筑之中,生态治理维度中的心灵生态的培育就是对环境生态的构型和心灵秩序的再构型,进而推动社会存在在积极意义上确立一种生态生存的文化逻辑。此种文化逻辑的“这种态度就是更富有弹性和更折中的批判理论,重新将历史的构建与社会空间的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将历史的创造与人文地理的构筑和构型结合在一起。
一、企业本性概说
企业的发展,从原始作坊到跨国集团经历了几千年,几千年的尘埃将企业的本性重重覆盖。为获得真实的认识,我们从企业最原始,最简单的形态来分析:
当原始群落形成后,人们劳动以"规模"进引,三五成群的狩猎,三五成堆的加工,形成了"规模经营",因此,人类社会最早的"企业"不是一种独立社会之外,或者与社会对立的利益团体,而是完全融于社会,包含于社会之中,与社会完全一致的功能性组织,即为社会发展起到独特作用(提供物质力)的部门。他们之间表现的是高度的克已奉公的牺牲精神和和谐一致的合作品格,因而这种企业才是真正的企业,企业的真实本性便是如此,也应该如此。
随着私有制产生,人们的独立性增强,利益独占欲上升,企业的本性也开始异化,企业老板受到熏陶,除了迫不得已的交税外,已基本独立于社会之外,把社会各色人等作为剥削、占有的对象,社会共同利益被置之度外,唯一的目的就是攫取利润,手段不强、社会后果不负。这种企业本性的异化程度随历史发展不断加剧,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时发展到顶峰。
资本积累完成后,企业主像饿狼吃饱了肉一样,露出几许平静和满足,并有了示爱的欲望。到了20世纪初,经济发展,产品相当丰富,人类第一次有了选择的余地。企业被选择便处于被动地位。企业要生存,企业老板们就不可能无限制的剥削,损害他人,否则损害的只是自己,客观现实迫使企业开始自我反省,重新认识企业的真实本性,并逐渐回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到了现代社会,出现了一种一心想赚钱反而赚不到钱的奇怪现象。很多人为之不明。这就把企业的社会性和经济性提上日程。企业的立足点不同,产生的效果就迥然不同,其实企业的社会性和经济性并不矛盾,一个企业要尽心尽力的做出贡献后,社会自然对企业有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简单相加的效果,而是超值的效果,所以企业的社会性和经济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以社会性为主,经济性为辅,经济性是社会性的延伸功能,并为社会性所制约。
二、企业文化的概说
许多人对企业文化感到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感觉这也是那也是,到底怎么讲,这里对企业文化作简单介绍: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即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点,与人类行为的理念是哲学一样,企业的文化理念亦即企业的经营哲学思想,企业活动从事什么,禁止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做,走这个方向而不走那个方向,都是有个想法的,有大想法,有小想法,一时之念长期之思,而企业一贯性活动必定是在一个长期形成的较深层的想法支配下进行的,不可能是盲目从事,即使是盲目行事也有一种文化理念支配,不要正确的文化理念就是盲目从事的文化,长期形成而深层的那个想法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它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企业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企业文化越强有力,越用不着巨细无遗的详 尽的规章制度。
2、提升功能。先进的文化理念可提高企业形象的美感度,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万宝路的文化比登喜路明显高出一筹,万宝路立意于一种人格力量和一种人类审美的局面,而登喜路仅仅着眼于烟的口味,固而万宝路的形象价值是登喜路的几十倍。
3、凝聚功能。被企业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如同一面大旗,使员工自觉簇拥其周围,并吸引后者跟入,同时对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4、激励功能。崇高的文化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力,让企业职工有盼头,有奔头,让企业外部的合作者产生合作的动力,对消费者激发其信心。
5、稳定功能。正确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同化力量,对一些消极的"亚理念"起着消弱、改造的功能,从而使正确理念"一统天下",企业处于有序状态,以利平稳而有力的运行。
三、企业形象定位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成果所给予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形象设计是CI总体性工作,它是CI三大系统一致性目标和共同结晶,而企业形象定位是关于企业形象设计的前提性工作,在企业形象确定后马上就进入了企业形象定位价段。以正确的企业文化为标准,为企业总体形象在社会中谋取一个最佳位置,然后将这种企业社会形象视觉化,并通过企业行为加以具体表现塑造。所谓企业形象定位,即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把握竞争对手实情,依照消费者需求,确定本企业独特而富于竞争力的形象,并契入社会一个最佳位置。
企业形象即社会对企业印象的总和,企业形象的分类很多,我们根据企业实情和实用出发,将欲推向社会形象从纵向角度来进行划分:
1、原形象。即企业最本质现象,或者说企业欲给大众最根本的印象是什么,就是从企业正确的本性出发,将企业真实性质传达给社会,即要告诉社会,本企业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亲善性企业。
2、基本形象。即社会企业最基本或一般性印象,当大众都知道企业是为自已服务的,就会产生好感和依赖感。这种好感和依赖感是一种综合性,概括性的感受,即企业给社会基本形象,基本形象是派出的原形象,原形象是基本形象的高度浓缩,二者关系密切,有时可合为一体,有时可互换
3、辅助形象。即对企业各个方面的具体印象。一个企业由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企业形象亦是由许多方面组成的。如技术形象、销售形象和视觉形象等。技术形象又包含产品质量技术实力,人才素质等,销售形象包括价格、售点、服务、市场调查等。视觉形象有标志,名称、代表色、广告口号、广告音乐等。消费者从这些具体的细节中来感受,认识企业,久而久之形成总体企业形象。
辅助形象对基本形象和原形象的分解细说,基本形象、原形象是对辅助形象的概括和总和,从这三个层次来把握,企业的社会形象是怎样的,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也就可制定相应的形象定位。
四、企业哲学思想
涉及哲学范畴,必须提出这个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或说必须明确根本的原则。市场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企业和顾客的关系。企业与竞争者是不是市场哲学的基本问题呢?不是,因为当有了市场需求时才有生产者,生产者开始只有一家,以后逐渐增多,当供不应求时,只有生产者没有竞争者,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变成了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都属于一个范畴-生产者,不同的竞争者共有一个共同的依存对象-消费者,没有消费者,所有的竞争者都随之消失。因而市场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对于这个哲学问题的观点,对二者认识关系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哲学思想。
哲学道理是枯燥而浅显,难的不在于认识理解,而在于承认和运用,因为顾客至上,就意味着自己是子民,那么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有规有矩,必须取悦顾客。现在都拿的是国家的钱,都是主人翁,谁比谁差,谁愿低三下四低眉颔首?"作践"自己多难受啊,于是谁都明白顾客至上的道理,但谁都不能做。可以说中国百分之百的企业都理解这个理,但理睬这个理的人不到一半,能够真正做到的又不到一半的一半,做得实在好的企业实在数不出几家。现代企业中还有种典型的表现就是主体意识中心论和客体意识中心论,对各行业对这两种意识论的运用不尽相同,对于不需要售后服务的企业,也切不可偏离客体意识中心论,因为企业抓哲学的精典就是企业和顾客的关系学,一切不承认顾客决定企业,或承认而不运用这一原理都将犯原则性、战略性错误。企业哲学我们无法说得很精彩,只有靠人做才能做得很精彩。
五、企业精神和企业口号
企业精神是企业行为实质或企业行为本质特征与企业风貌意思一致。与企业面貌、企业风尚、企业时尚有一定联系,此二者体现都是企业行为的本质特征。企业口号即体现企业精神,鼓舞员工士气的警句短语,企业精神极为相似,都是对内部员工发生作用的,一般不直接针对消费者。一个企业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有的是大家心中有数,有的是口头流传,有的形成文字固定下来,因为企业精神只有一种,而表达形式都是多种多样,当全体认定这种企业精神后,便形成了共同的行为特征。如有许多企业的精神是团结、求实、拼搏、创新等。这些都是企业整体行为的本质特征,当企业精神形成后,领导者认为其十分重要,以鼓舞斗志,激发士气,增强凝聚力,并将企业精神书写在公司内外醒目之处,有的要求朗诵,这种书写出来的朗朗上口的企业精神便是企业口号。因而企业精神和企业口号有时完全一样,可以合二为一。
但他们又有一定的区别。企业精神具有稳定性、内隐性,长效性等特点。即一种企业精神是在一种较长时间内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发挥作用,消除它亦需一定时间。企业口号具有阶段性、外显性、时效性等特点,即一个口号由于是为鼓舞士气而设计的,因而根据企业所处不同时期,不同任务而提出不同口号。总之,企业口号一般是企业精神的直接体现,有时二者完全一致,有时语句不同,企业口号间接体现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内容,企业口号是表现形式。
六、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效果,具有积极的示范效益和强烈的感染力。
第一,职业神圣无比,懈怠就是缺德。这份职业使你能够安身立命,还能养家糊口,还改善了你生存的社会环境,乃命所依,神圣无比,不可能有任何懈怠,必须恭恭敬敬的对待职业,做得一丝不苟。如果亵渎神圣的职业,就是戏弄自己的生命,就缺乏人性,更缺乏良心了。
[论文摘要]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呈现出两种角色,一是对应于物质的符号,一是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就数字化的文化传播而言,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整体性,弱化了物质性,使传统的物质与符号关系让位于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物质与精神在数字化符号的基础上整合于意义之中。但数字化的符号对文化传播也有其无法完全精细化的局限,纯粹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问题,认识到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的真实与虚拟的双重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字化符号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一、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文化即人化,同时也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的结果。广义的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物质文化是人们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既具有形而上的层面,也具有形而下的指向。物质是精神的载体,同时也体现出精神文化的内涵。
在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很明确的,物质文化基本上等同于器物文化。精神文化依赖于物质基础才得以传播与发展,但物质之于精神成果的作用仅在于承载与续传,至于物质本身对于精神的作用并不被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物质具有最大范围内承载和传播精神文化的特质。例如纸张,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精神文化的传播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物质本身的实存性对这种传播具有约束,精神文化的传播并不能随心所欲。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只不过是人类文化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它们本质上应该是一体的;但是从传统物质与精神层面之间的关系来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未能融为一体,它们之间的界限仍然很明显,且易于区别。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这种界限不利于文化整体性传播,要使文化整体性传播必须需要另一种方式的出现,这种方式能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其界限最小化。但是,在传统的技术范围内要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的方式只能是一个梦想,这一梦想在上个世纪}o年代才开始出现现实的内容。信息技术成为时代的一种带有主导性的技术取向,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显露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特质,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文化正在形成。”信息技术带来的符号化与数字化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这一愿望成为可能。其中,符号化主要是针对器物而言,数字化则主要是针对符号的转化而言。
如果说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使符号化与数字化具有技术的可行性,那么随着信息化技术兴起的一系列文化认知方面的变化则为人们整体化审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阿诺德认为一个民族最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纯粹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在于文化与文明的调和,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共存。斯图亚特·霍尔把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历史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文化的概念集中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抽象的价值和具体的规范,物质的和精神产品,都被纳人了文化研究的视野”。这种“文化主义”的观念带来的文化认识是:文化的意义在于集体而不是个人。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种最为深刻的心理暗示:必须从整体的观念来看待文化的意义,这种整体最主要的层面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样的暗示也来自于f·r.利维斯对“大众文明”的担心,他对于现代技术,特别是传播媒体在精神文化方面弱化的批判,昭示出他对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失衡的担忧。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认为对文化的理解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作为文化本身而言,则是由具体的人的意义与实践构成。文化在他那里不仅具有物质的基础属性,而且在物质的基础上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由此可见,无论斯图亚特·霍尔、利维斯和威廉斯对文化的理解有多大的不同,但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即对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整体化考虑的诉求。他们的这种暗示式的诉求,以及哈贝马斯、利奥塔等人的理论,在客观上都让人们意识到了:在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主流技术的背景下,人们应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文化本身,这就为在信息化基础上整体化考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当代文化观念的认识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之中,而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信息化中的数字化技术则从方式上确定了上述关系整体化考虑的途径,即符号化与数字化。符号化是一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方式,而数字化则是信息化时代中的一种新的符号化的方式。符号与器物比较起来,它们都可以承载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们也有显著的区别,器物是具体的东西,有着实体的存在。而符号则不同,它可以承载实体的意义,但是对于物质本身并不替代,它的存在基础在于人们对物质实体的了解。因而符号化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即人们有可能从这些符号化了的对象中进行交流与分析。器物基本上不具备大范围内的交流,但符号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具体的器物而言,器物的符号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其文化内涵。但与此同时,对于器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却无法传达。因此,不难发现,传统的符号化虽然带来了一系列认识事物方式的变革,对于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这就从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这个新的技术一定要满足符号化的传播优势与器物本身实体特征的要求,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这个要求。
人们对数字化的认识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一条是,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把事物或器物变成相应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以符号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数字化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存储海量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符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可以使器物或者现实中的物体能够实现最为全面的符号展示。在没有数字化之前,人们可以把事物的影像呈现于前,但那是平面的。数字化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符号世界里从立体的角度观察与实物基本一致的状态。通过超链接,与之相关的熟悉与不熟悉的事物,以及关于事物本身的其他非物质信息都得以体现。这种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必然带来新的认识与观念,它把人从现实时空的实践发展为虚拟时空的实践,虚拟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当这种建立在虚拟基础上的实践方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时,当代关于文化观念认识中的焦虑就会得到释放。阿诺德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可以在数字化中得到合理的共存,斯图亚特·霍尔的整体文化观念可以得到实现,利维斯对于现代技术的垢病能够得以改变,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也许可以用虚拟或数字“文化唯物主义”来重新加以阐述。他们对于文化暗示的诉求,在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符号化与数字化的趋势下,可以真正成为一种现实。
综上不难发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三个阶段是很明确的:一是一种基于物质或器物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二是一种基于符号基础上的文化传播;三是一种基于数字基础上的符号文化传播,即数字化文化传播。符号化是文化传播的趋势,不论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符号化,还是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符号化,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内涵的转变,从与物质、符号的对应关系转化为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从一般意义上的符号向数字化意义的符号转化。与之相应的变化是,物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弱化,立体、深人的意义与形体因素得以强化。文化传播的这一方式的擅变所形成一个结果就是,物质本身与文化的关系从来没有如此的紧密,通过符号化与数字化,特别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物质与文化内涵紧密、完美地实现结合,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是实现整体文化传播的必要途径。
二、文化数字化的局限与感知
数字化基础上的物质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并不能代表文化数字化的全部,同时数字化本身也具有局限性。最主要的局限在于数字化隶属于信息化,而信息化对社会文化具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迈克尔·默林的《信息技术革命:益处与危害》中得到较为全面的总结。迈克尔·默林总结了10种信息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危害,它们分为对人的意识的危害、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危害、对生活品质的危害等三个部分。毫无疑问,从社会角度来看,迈克尔·默林的这种担忧以及他对这些危害的认识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符号化的转化方式来看,这些局限并不是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在于符号化与数字化方式与方法上的局限,而具体层面则是物质符号化与数字化以及精神层面文化的符号化与数字化。
除此之外,在符号化与数字化的方式与方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最主要的局限在于“人文精神的悖论”,齐鹏在《当代文化的感性革命》一书中深刻地揭示出了这种悖论的存在。他认为数字化会导致人依赖于技术,成为技术的奴隶,最终形成新的人性的异化。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存在先天性的因素,“悖论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同时也有技术本身的因素,“数字化平台的单一性”,还有符号化与数字化中介中时空关系对人文精神影响的原因。齐鹏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悖论”,必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科技人文化”,二是“艺术手段与审美功能”。不可否认,上述两种解决方式从学理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难完全实现,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其实现的难度更大。
除了信息化技术本身给数字化带来的危害,以及在符号化与数字化过程中所遭遇的“人文精神的悖论”外,在具体的符号化与物质化的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其最现实的间题是,物质及其所代表的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其他大部分文化虽然借助了物质载体,但却是以精神层面的状态存在。这种层面的文化相对于以物质为主体的文化而言,其范围与内容更广,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主体部分。并且一旦数字化以后,对于这一部分的文化了解与传统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巨大的改变,而真正引起巨大变化的,还是物质文化的那一部分。
数字化的过程是一个精细信息化的过程,信息精细的程度直接决定物质数字化的程度。数字化虽然带来了物质全方位的展示,但是并不一定带来精细化,这是文化数字化所面临的主要的局限之一。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有可能全方位展示某个物质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难做到完全展示。尽管人们精细信息化的程度会越来越深,但也无法达到完全精细的程度,因此,这个局限只是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显然,如何消解这样一个最主要的局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可以预知的技术发展的所有趋势中,现代技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也无法找到最终的结果。既然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无法得至昧最终的结果,从别的角度寻求解决途径就成为必然。
从文化传播的技术角度来看,现代数字化文化传播的方式已经在人们可预见的范围内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单纯从现有技术的角度已经无法实现更大的进步。但是从文化理解的角度,特别是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观念上的改变,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变上述的局限。传统对于物质文化的理解是基于物质本身,即便是在一般的符号化理解过程中,也是以物质实际存在为前提的。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同样是以人们对于物质的实际感受为基础。以物质的实存来感受文化本身,是人们传统感受文化的主要方式。但是数字化的符号则是依据人们对物质信息处理后的符号,并不是由符号本身直接而来,也不能直接反映物质本身最为精细的全部内容。尽管这样,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从而造成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与以往符号本身信息包涵量不一样,“从感觉的对象来看,原来的感觉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直接的、形象的”。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的感觉对象则不是如此,“二进制把原来符号系统中无法感觉的对象,无法逻辑化和虚拟化的感觉对象,特别是无法代码化的经验、智力、智慧,都作为自己感觉的对象”。这样一来,对于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的理解方式必然要与传统的方式有所不同,要真正实现数字化基础上的文化理解,必然会建立一种新的观念,即对于文化的理解要脱离纯粹的实物基础,并且要建立在符号本身之上。这种观念的实质就是不再注重实物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而把重点放在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使符号与文化意义建立起直接的对应关系,真正实现符号文化。这种符号文化观念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物质不能实现完全精细化的局限,而且还可以使对物质文化的理解和以对精神文化的理解在数字化符号的基础上实现理解方式的统一,形成整体的数字化基础上的文化融合。在这个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化世界里,没有物质与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一来,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解现代技术无法完全解决信息精细化的问题。
培养目标是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定海神针,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遇冷,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导致大而无当,笼统空泛。因此,制定目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既要顶天立地,又要具体明了。
1.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定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尽管目前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归属还不明晰,还存在争论。但经过十来年的实践,学术界和教育界还是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型的边缘学科,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据山东大学资深教授王育济老师的说法,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既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还要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同时也要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以往大学教育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积弊,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的痼疾。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何种文化产业,这些都属于宏观层面上的共性要求,当然也都应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予以体现。
2.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广泛,有核心层、层、相关层之分,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无用武之地的“四不像”,貌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什么都不精。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专业细分,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产品。这一点对省属高校尤显重要,因为省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省内,将来毕业生就业也以省内为主。倘若脱离省情,忽视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状况,自然难以突破就业瓶颈的制约,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受损。以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省为例,《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新媒体与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与此相应,贵州高校就要及时跟进,以培养立足贵州、服务贵州的优秀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予以充分考虑。
3.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办学母体的优势和特色。
省情与省情各不相同,校情与校情也互有差异。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各高校当初在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时,有挂靠文学院的,有挂靠历史学院的,有挂靠经济学院的,有挂靠管理学院的,也有挂靠新闻传播学院的,虽无一定之规,但基本上都与办学母体长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有关。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也应立足校情,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办学母体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挂靠历史文化学院者可突出文化资源开发与研究,挂靠文学艺术学院者可突出艺术市场经营管理,挂靠理工科类学院的高校可突出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或数字媒体文化产业管理,挂靠传播类学科的高校可突出媒体产业运营及相关产业,挂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高校可突出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近年来,一些高校依托自身优势,根据专业细分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例如,在人文学科方面颇有建树的山东大学依托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了会展、演艺管理等方向,强调文化的培养和积淀;以经济学科见长的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和公共文化管理等方向,重点培养资本运作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则开设了文化经纪人和制片管理两个方向,着力培养影视管理者和文化经纪人。各高校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办学母体的优势和强项,也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效益。
二、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也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只有紧扣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核心课程,强化特色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不断优化提升,才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于核心课程设置。由于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挂靠院系不同,核心课程的构成和侧重也有所区别。例如,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课程涵括文化资源学、文化传播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同为教育部首批试点招生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文化产业概论、世界文化产业概要、世界文化史、文化政策与法规、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研究、音像与多媒体技术、项目策划与管理、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挂靠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挂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其专业核心课程也因此有所不同。尽管各高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上互有差异,但大家对核心课程的总体分类则基本趋同,大致区分为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经济学类、政策法规类、现代信息技术类等几大模块。关于特色课程设置。文化产业范围广、类型多,在横向上可划分为各种不同的行业门类,在纵向上又可拆分为不同的市场运行环节,因此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不同行业门类和市场运行环节而有所侧重,充分体现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细分原则,以增强专业识别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课程设置就是要在核心课程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细分,强化专长教育,避免千校一面。各高校应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自身学科基础、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出发,不断丰富各自的特色课程或课程模块,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专门人才。例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着重于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方向,其特色课程就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等,总体定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办学特色。关于实践课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有精深产业理念,具备较强组织策划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就不能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完善实践课程的内容,丰富实践课程的形式,提高实践课程的效果。凡适合在实践中讲授的内容,都应从传统课堂向实习实训室转移,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和亲身体验,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增强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至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转变观念,不拘一格,充分用足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例,高校可以针对合作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专业方向,按照工作流程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并把课堂延伸到实践领域和生产一线,实施“订单式培养”,使学生走进企业就能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则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放奖学金的形式支持学校共同教育学生,通过定期培训或讲座形式给学生灌输企业文化和行业精神,通过工学结合实习场地完成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当然,高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优秀文化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实践者,请他们走上讲坛,给学生传授最新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操作流程。
三、根据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性很强,重在培养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为继,不仅无法落实既定培养目标,也很难体现新课程设置的核心价值。因此,高校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课程设置为依据,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目前各高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以下方法可资借鉴和参考: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企业实际生产活动的模拟,针对某个基本原理,提供相关案例及背景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经过分析案例、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重视的不是能否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培养一种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不仅如此,案例教学还是一种很好的群体活动,藉此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文化创意与策划》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德尔菲法,也即专家意见法的案例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拟创业项目策划大赛,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方法的同时,锻炼提升自身的创意策划能力。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交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藉此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由主角退居配角,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仅供学生检索利用的资料库,而是一名现场导游和顾问,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老师的地位变化相对应,学生上升为主角,回归真正的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会在观察、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学相长。例如,在《景区规划与管理》教学实践中,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合作企业,针对企业委托的景区规划任务,组建项目小组,按项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再由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论证和文本撰写。
3.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是在老师带领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知识学习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分组教学的关键是把整块教学操作内容通过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交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以《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教学实践为例,纵向来看,一个项目的运作由调查、策划、运营、管理等不同环节共同组成,因此就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式学习,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当然,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避免推诿扯皮,老师也应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加强对各小组的跟踪指导。横向来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有演艺项目运作、影视项目运作、节庆会展项目运作等不同类型的项目运作,因此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分别完成一个整体项目的策划运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有别于传统专业,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属新兴产业,缺乏相应的师资储备,大部分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从相关传统专业转入,还存在一个学科转向问题。至于“双师型”教师占比,也有待大幅提升。因此,现阶段仍需着力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各高校应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教师主动从原有专业转向现在岗位。应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密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内部挖潜,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时,还应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广开渠道,多搭平台,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去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或当地文化企业短期实践、考察或挂职,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参与文化企业运作与管理,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研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和文化产业实践活动。
2.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为解决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各高校还应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打破以学历和资历衡量专业水平的积习,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文化企业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型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应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教师互访、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甚 至实现一定程度的替换式教学,力求达到专业优势互补、相关资源共享的最佳状态。
五、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文化产业管理突出的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特征,要求各高校必须改革原有的评价激励机制,针对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入手,建立健全新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针对学生的评价。
传统评价机制主要通过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而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而言,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一张考卷见高低的评价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双重评价标准。定性指标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察,定量指标则更适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甚至可以用社会认可度部分取代应试测评成绩。
2.针对老师的评价。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学科评估等方面,对所有学科都实行简单的“一刀切”评价模式,忽视各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专业的差异化特点,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导致许多专业教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去,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和专业发展。因此,必须制定一套针对文化产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以稳定军心,激发斗志,促进高校文化产业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1.企业文化的内涵
总览我国成功的企业,哪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否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将关系着企业整体的发展情况。企业文化不但对企业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励员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效率。企业文化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在员工和部门内部之中形成的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制度规范,能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企业文化的产生
企业文化很早就已经产生,中国的企业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理念,在企业文化的精神部分上,注重的是企业群体所达成的共识。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上,侧重的是企业所有人员的创新观念,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文化长久发展所总结出来的企业文化精髓。目前,企业文化已经被各行各业普遍认可,近年来,企业文化更是迎来了新的浪潮。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电视台发展的重要影响
企业电视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传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电视台能够很好的反应员工的生活和共工作情况,能够宣传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良好的企业电视台节目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念,总之企业电视台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宣传和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在员工和家属之间形成良好的氛围。企业电视台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合理的使用企业的资源,把企业的资源充分的利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企业电视台在的推动企业不断发展改革上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和任务。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企业电视台不仅是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也是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平台。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反映了企业成员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凝聚力越强,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越融洽,企业的整体目标和成员的个体目标越容易实现。企业电视台办得越好,企业凝聚力就越强。因为企业电视台的显著特点是在心理上与企业员工非常接近,我们共同属于一个企业,利益相同,荣辱与共,目标一致。电视企业要想在行业站住脚,就必须努力的打造自己的特色形象,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播出让观众满意的电视节目。然后,企业电视台要为观众提供完美的服务,做好电视台的节目服务,提高电视台的节目收视率,做好电视台的技术信息服务,让观众能够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企业电视全可以借鉴产品的的“三包”政策,最大限度的给观众和社会做出承诺和保障。
三、企业电视台做好企业文化的若干建议
面对新的挑战,企业电视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加快开拓与创新的步伐,确定新的产业经济新闻理念,体现强烈的服务受众意识。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发展后劲。摆脱程式化的工作方式,摒弃模式化的思想观念,下功夫提高企业电视宣传工作的质量,充分展现企业电视宣传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1.企业电视台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与新技术融合
在企业电视行业,要想充分地发挥作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将以人为本纳入企业文化之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电视台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建立和优化自己的企业网站,借助网站来宣传自己的企业电视台的节目。可以通过视频,信息等方式进行宣传。为了很好的做好宣传工作,企业要做到电视节目和企业网站相结合,这样企业的精神,企业生产的新产品等信息及时的得到了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推广。不但是对外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企业内部的信息也可以在企业网站上进行。信息和视频及时的上传到企业内部网站,这样可以方便员工查看的同时,做好企业内部的宣传工作。
2.用新闻规律来指导企业电视宣传工作,积极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引导水平
企业电视的主体最终还是企业员工和企业自身,员工在企业电视节目享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在对其作出选择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社会上的反应。企业要想制定出有新意的策划方案,就要充分的把员工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等新鲜元素融入其中,在方案的制定上要做到创新,不能照搬以前的旧方案。创新宣传技巧。不论是在企业的宣传和企业电视台节目的方案的制定上都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为电视节目的制定注入新鲜的血液。具体的要做好一下两个方面:第一,电视的制作项目要做好技术和宣传手段上的工作;第二,电视节目组要规范工作思路,做好日常的节目制作工作,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新闻稿和新闻节目录制的方式和播出方式。这样不断的给企业电视台节目增添新鲜的元素,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四、结束语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艰苦,很多都地处偏僻,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又以能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挥团队作用,作为建设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和富民产业。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业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的作用有显得极其重要。有四方面具体作用:一是激励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二是企业蓬勃向上的内在动力;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最后是企业价值观和先进人物得到正面弘扬的载体。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总结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塑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IT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而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巨变环境之中。企业文化正是应这一新世纪的需求逐渐从后台转移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就是它的灵魂,而失去了灵魂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企业文化的塑造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种社会的需求。
一、企业文化的构成
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公关、企业群体文化等的总和。在实际实施中,不同企业各有侧重,一般都首先抓住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若千方面先行启动,然后再逐一进行完善和深入。具体包括:
1、企业的经营宗旨。企业的经营宗旨.显示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一般渗透在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之中,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起导向作用,能在一定时间内为全体职工指明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的经营宗旨,可以是企业在目前已经达到水平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坚持和超过的目标}也可以是企业目前尚未做到而需要努力争取实现的目标。
2、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观念,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群体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劳动者为人处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至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它是企业精神的核心。一个有成千上万职工的企业,要实现其特定的目标,必须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营自如。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在企业里形成正确的、主导性的价值现,并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3、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具体规定了职工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道德是人们素质高低的反映,是企业精神建设中深层次的东西,与企业的价值观念紧密联系.能够规范、引导企业及职工的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一般可以通过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作风,以及厂规、厂纪、厂风,厂貌等形式表现出来,能在社会上和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缘由
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塑造企业文化,培养和发扬企业精神,正是为了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标志着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由低向高发展。只有植根于企业沃土中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组织相结合。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并获得快速发展。
具体的说,我国企业文化的塑造,其缘由在于:
1、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进入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而通过塑造有自己个性的企业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实践共同的经营宗旨,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可以促进职工队伍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
2、它是把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需要。因为企业文化可以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使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为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只要众多的企业都建立起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化,整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获得了广泛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企业文化的塑造原则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它是有其基本规律的。而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项创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塑造企业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原则。即要明确企业文化塑造的目标和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可依此建立相应的价值标准、企业哲学、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并籍此组织、动员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2、开放创新原则。即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企业文化因具有服务社会、服务消费的广泛性特点,它必然要与其它企业、社会环境、广大用户发生联系,因此,企业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同时,由于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比较的现实,又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意识。
3、价值原则。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内发挥着激励垒体职工的热情和形成凝聚力的关键功能。企业价值观又是深入职工心灵的共同信仰,是企业和职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4、参与原则。主要是指要尊重企业垒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的主体地位、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要求,从而使全体职工能积极自觉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塑造进程。
5、竞争原则。即构建企业文化的总体构思时.要从战略的高度,通过对企业的成品质量、成本、效益、经销,服务等各方面分析,立足竞争中取胜的原则.做通盘计划和部署,务求在市场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个性原则。即应坚持本企业的行业特征,抓住本企业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塑造反映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塑造企业文化应把握的要点
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一个潜移默他的过程和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必须把握企业文化塑造的要点。
1、要分析继承本民族、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管理风格,并赋予它时代的内涵。企业在塑造自己的文化时,不能完全否定过去,要继承过去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管理精髓,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继承中求发展。只有把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与时代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求得不断发展。
2、要在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共性中充分显露本企业文化的个性。社会主义企业在经济目的、社会责任、管理原则、根本利益等方面是一致的.但一致中又有差别性。特别是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基于自身所有制、生产技术、产品性质、经营规模和管理风格等不同,要想在市场竞争的海洋里生存发展,就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体现本企业独特的气质、风格和个性。
3、要洼意企业文化的外显形式与内在含义的统一。无论何种事物,一定的内容总要适应一定的形式,但形式毕竟是由内容决定的,企业文化只有富有深刻的内涵,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企业文化只是注重外在形式,而不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加以精心培育,它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探索根据维普数据库,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我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作用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是从企业文化功能、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整体层面,员工个体层面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从企业文化功能角度来研究企业文化作用
第一,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把员工和企业追求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使每个员工产生认同感(袁玲,2002),让员工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形成一种凝聚力。第二,导向作用。企业把建立共享价值观当作管理上的首要任务,对员工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使企业形成一种“文化定势”,进而把员工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使员工把企业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陈国强,2003)。第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周小波等,2008)。第四,激励作用。企业内部形成文化氛围可以对员工精神进行激励,让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潜力得以挖掘(彭华平等,2009)。
2从企业文化的内在结构来研究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内动力。企业文化从外到内层次划分物质力、行为力、精神力。第一,物质力。物质文化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表层文化,是企业行为和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金春奉,2011),通常以企业生产资料、产品、英雄模范人物等为载体,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和面貌直接展示在公众面前,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吸引力。第二,行动力。行为文化以企业活动为载体,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层(尧志刚,2008),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衔接和传递的作用,让员工、管理者能充分释放热情,积极工作。第三,精神力。企业文化让员工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其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从而让其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王利生,2012),这种升华就是与精神文化形成高度的一致。
3从企业整体层面研究企业文化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永不枯竭的能源,是企业的“护身符”。第一,灵魂支柱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共同信仰和精神信念,是实现企业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和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这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企业发展具有保证和支撑作用(武恩太,2003)。第二,汇聚力量作用。企业文化宣传以人为本的理念,能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企业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将员工团结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汇聚各方力量提高企业综合力。在此基础上,企业文化能打造企业营销差别优势和保证企业战略方案实施(袁孝中,2014)。第三,形象塑造作用。企业文化是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健康联结的纽带(杨金柱等,2002),是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关键,而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也就能够帮助企业塑造良好形象。第四,提升竞争力。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核心能力,代表生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影响企业思维方式和战略形成的全过程(陈剑锋,2010),在此之上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方能推动企业内部的凝聚团结,让企业综合实力增加,竞争力增强。
4从员工个体层面研究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当属基层员工,他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同时,企业文化的作用也主要是通过他们展现出来。第一,形成“粘合剂”。企业文化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袁徐强,2012)。这样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对企业的强烈归宿感,形成一种凝聚企业活力的源泉。第二,归属感。当共有认识和价值观被企业定义得越清楚,员工就越愿意把自己和企业任务联系在一起,感觉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吴志强,2012)。而具体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能够让员工不断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基于实证研究的企业文化作用
探索根据维普数据库,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得到快速高效发展,使得对企业文化的探索方法、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证研究成为了主流。对企业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从企业整体层面和员工层面进行。
1从企业整体层面研究企业文化作用
1.1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形成品牌
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战略选择和执行,在企业品牌创造之初和涵养之中都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罗微,2013)。海尔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创海尔世界知名名牌”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近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宇通客车通过构建“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精神等形成企业文化,让宇通客车从一个小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和中国客车第一品牌。
1.2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绩效
韩丽晶(2005)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力量雄厚的企业可以取得较好的绩效。孙剑等(2008)通过长三角地区1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文化的灵活性和企业文化的关注外部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从员工个体层面研究企业文化作用
2.1增加员工认同感
企业文化通过统一员工思想等来获得员工的认同。魏璐(2012)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员工认同感有正向作用。许辉泽(2014)采用文献法与实证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企业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有重要影响。
2.2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企业文化能够通过其自身独特的要素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带来的归属感(刘坤,2013),从而激发员工无限潜能,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积极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满意,然后让员工积极性得到加倍调动。
2.3培养员工忠诚度
郭玉锦(2001)以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的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受均分别有显著差异,企业文化的一致性越高则员工的组织忠诚度越高。孙海燕(2011)实证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影响组织承诺负向影响员工的离职倾向。这就是说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忠诚度。
三.结论
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大部分企业都重视对文化的研究。对于文化设施而言,其建设工作自然也就容易得到重视,在国外企业出资建设文化设施,而且后续的运行和管理都是政府买单。例如企业中的图书馆,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来进行管理,其效率显然是低下的,为此采用了计算机的手段来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其检索工作变得高效,所需员工也大为减少。此外,尽管该图书馆的资源非常丰富,但他们却不允许开展创收活动,只靠企业所给的经费来过日子。有很多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公园等都是当地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档建筑,为这些形形的场馆和建筑在丰富企业文化生活和服务方面发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通常无可替代的,为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当前,我国目前正处于文化建设大发展时期,各地企业的文化产业需要快速建设并应用,这些都应好好学习研究以往的经验。特别提出的是政府直接参与的体育活动,对职工来说是最大的激励;另外,综合内容,为设施资源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设施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对此有共同的认识。文化设施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职工,同时在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自身重要的作用。文化设施通常是由企业投资兴建的,其目的是满足广大职工的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具备很好的文化性与公共性,否则便只能算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建设,而不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设施。文化也一个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文化设施应该要看作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高低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紧密联系,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文化设施具有本身的功能,他还可以成为职工文化休闲娱乐聚集的场所,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更能营造一种社区感和场所的归宿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有文化才有活力。
三、企业文化设施建设的意义
1.紧身胸衣与三寸金莲
紧身胸衣与缠足实质上都是对身体进行变形,这种变形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谴责,并被扣上“刑具”的帽子。然而从性的角度来看,紧身胸衣是以强调曲线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缠足是以强调柔弱美来展现女性的性感的身体,它们都是显示性方面强势的一种服饰。同时也都表达了两个相反的欲望,即在束缚身体的同时又放纵了它。紧身胸衣最早产生于希腊克里特岛,直到中世纪之后的16世纪的上半叶,才在西班牙流行起来。人们以鲸须为骨架制成一种无袖胸衣,这种胸衣呈倒三角形,穿上身后从肩至腰都非常紧身,可调节的系带能将女人的腰肢勒到一个理想的程度,同时又把向上提高得更加丰满。与之相配合的下装则十分的膨胀,一种由鲸骨、藤条、木块或金属丝制成的圆环将吊钟状的裙裾层层撑起罩上长及地面的华丽面料,正面看去是X型,背部却很舒缓,这种曲线形体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但这种完美是残酷的,由改变内在生理机能而使其外在形体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类服饰史上绽放的一朵奇异的虐恋之花。由于当时人们性观念与并不保守,在给外界留下极为得体优雅和明显的性感印象的同时,紧身胸衣还以一种为大众接受的方式,赋予了女人表达自身对性的渴望的权利。并且人们还认为紧身胸衣能掩盖女性身上不够“理想”的部位,从而使她们看上去更妩媚动人。这一点在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贝姨》中有具体的描述:“在这一时刻,一个既不丰满又不苗条的女人,却美的非凡,她的曲线因不经意地遮掩而若隐若现、因闪光的衬裙褶皱和紧身胸衣下摆垂片的衬托而清晰可辨,这一切让她如此的性感可爱……。”和紧身胸衣并驾齐驱的缠足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始于南唐。缠足一般于六、七岁开始,要到十岁左右才能解除。用四尺长的窄布条将双脚紧紧地缠绕,除大趾外,将二趾紧紧约束,以后越来越紧,一直要缠到“小瘦尖弯香正软“才算大功告成。当这样的小脚穿上长三寸、尖锥型精美的小鞋,“三寸金莲”由此而产生了(如图3)。我们可以从南朝潘妃“步步声莲”、南唐后主李煜的窅娘帛步缠足轻歌载舞中看到,那纤小如初月的三寸金莲让女人们步态摇摆不定,身形婀娜多姿是多么的娇弱,让多少男人们迷恋。虽然女子缠足,要蒙受极大的痛苦,即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可是俗语说的好“女为悦己者容”,在这种痛苦中,由于男人的“注视”而使女人们得到。男人的“注视”最终决定女人的着装的趣味,使她们在精神上体味到虐恋的快乐。
2.纹身
虐恋美学现象并不仅仅限于缠足和紧身胸衣,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纹身和穿孔也成为时尚,是一种皮肤化妆,就如同人们穿各种漂亮衣服一样是藉此展现一种美、一种精神。美国著名的服装心理学家弗格博士认为:人的装饰形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肉体装饰和外表装饰,而纹身绣面就是肉体装饰的最古老形式、是人类童年时期对美的一种追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深受人类社会的喜爱,谱写着人类追求痛苦和快乐的传奇。中国的纹身历史悠久,《礼记•王制》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这“文身”“雕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纹身装束之一了。纹身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纹身者也在痛苦中磨练意志,享受着快乐。纹身可以在很多部位进行,如脸部,胸部、背部,或者在性感部位如、臀部、腰部等。当我们进入纹身世界中,不论在哪个部位纹身,都会发现纹身同样是一种精神上的行为,它需要一种信念,就象缠足和紧身胸衣一样,在对人体本身进行改变的同时,精神上获得和满足。这已经不是原始的冲动,是一种思想信念的反映,是痛并快乐着的一种美的形式。
二、街头文化中的虐恋服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