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范文

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化学与人类社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 特点 案例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①。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模拟和探索实验才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笔者认为,了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具备的特点。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1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突破书本和试卷的限制,从理论走向实际,成为有用的化学。作为基础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能够“通过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对化学的本质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

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获得知识、开发自己的思维,还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视化学实验的无污染性突出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些化学试剂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实验之后将实验器具等乱丢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的。

1.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操作者,学生只是围观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其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很少进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只是简单模仿,目的是获得与教师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单纯模仿和重复的过程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凸显探究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1.4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紧密联系。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仅仅是被当做巩固“双基”的手段和工具,其应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视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仅仅是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定理验证和假设的,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强化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化学实验,从中获益提高。”

2.高中化学实验案例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在设计时要注重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应用性及密切联系生活等特点,从而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CuSO■和NH■・H■O的配合实验”介绍配合物的性质及其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通过简单的实验仪器比较CuSO■・5H■O固体、CuSO■固体分别与氨水溶液培养产率的高低,比较Cl、H■O与Cu■的配合能力的强弱,测定CuSO■溶液和氨水溶液配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许多物质都能够与CuSO■配合,而且反应过程也是比较明显的,易于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试验技能的同时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探究该实验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注释:

①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②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参考文献:

[1]白春礼.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大学化学,2000(4).

[2]吴琦.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实验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2篇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人文性这一概念的剖析,并结合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论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现以解读文本为主,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这是对语文学科属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阐述,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学科 人文性 本质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其性质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百余年的时间内,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说、思想说、人文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说等。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近十几年来,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当是多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探讨的总结的体现。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阐述只是停留在一个较含糊的一般认识上,缺少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的实证分析,也就是说对这一命题还不能作出明晰、系统、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指导语文实践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另外,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语文人文性的层面、语文人文性的时代特征等,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将其解决。

所以,探讨语文学科人文性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建设、对于语文教育,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写成此文,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所体现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人文”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轻。成书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代西方的“人文”来源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概念,是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审视世界的文化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控制。

有学者把“人文性”定义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充分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极不健全的方面,因为文化毕竟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这种解释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他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浸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三)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层含义,主要包括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两方面:

(一)物质形态性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学设备、作业、语文读物等语文教育资源;

(二)关系性质的,如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制度规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关系、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汉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系等;

(三)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研活动、语文实际活动;

(四)观念性的,如语文知识、思想、心理活动、伦理观念、语文审美、信仰等。

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义,哪一种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呢?很显然,前三种只是揭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应属于广义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通过文本来反映人类生活中物质形态的人文性、制度形态的人文性、行为文化形态的人文性,同时也反映人类观念形态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其他形态的人文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观念性。第四种含义,即语文是一种体现在人类观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观念形态的人文性,这类形态的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质特征。

总之,语文学科正是由于其观念的人文特征,从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负起体现、承载、反映人类文化的任务,使语文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本质特点是指语文主体在从事以解读和创造文本为主的语文活动过程中接受、感悟、体验透过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观念性活动。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包括语文主体自身对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以语文主体解读文本为主,还包括语文主体所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倾听等等。

第三,语文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反映,正因为此,决定了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彦 蔡名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饶杰滕编 《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该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长远发展看,中学阶段的教育不应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出发,应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要着眼于未来,重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正是能体现这一目标。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活动。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到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敢于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恩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两种形式:1.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一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寻找答案;或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验室,走向资料室,通过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2.学生自学教材,提出问题,由老师解答,两者互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富有创新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回答,给出最佳答案,并注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的挖掘,更有助于创新教育。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中涉及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就是化学方面的成就,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社会化。现代化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和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可结合化学知识向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必务的自觉性,增强环保意识。造福后代子孙。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第4篇

一、从一般文化看数学文化

我们先站在数学外考虑什么是数学文化。这就是从文化本身出发,“演绎出”数学文化来。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人类文化的诸多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是数学文化而不是别的文化,在于数学文化是数学相关者在从事数学活动(如研究数学、教授数学、应用数学、学习数学或作数学游戏)时的“内环境”,数学文化是人类适应数学活动的环境与创造数学活动自身及其成果的总和。通常认为,文化由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因此作为其子集合的数学文化也是由这三个层面构成的。数学文化的器物层面是各种算器,例如算盘、算板、算图、各种计算器,特别是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成为数学以及其他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文化器物;数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指的是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社会建制,如数学研究机构、数学学术团体、数学论文出版发表制度、数学创新制度等等;数学文化的观念层面与文化观念一样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因素,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等。我们思考一下,无论器物、制度还是观念都是一般文化的概念,知识、思想、方法、精神也是一般文化共同具有的观念因素。所以从数学之外即从人类的一般文化的角度看数学文化,可以说数学文化就是一般文化在数学上的投影:数学文化是一般文化的特殊体现,应该蕴含一般文化的所有方面。因此所谓数学文化研究就是从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数学进行的探索。

二、数学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不同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日趋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群体意识等等。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站在理论和严格的高度,学者们给文化下的定义多种多样,文化的界定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西方文化学者克罗伯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中说:“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有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而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普通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

三、数学文化的特征及启示

对现代教育条件下,数学教育如何进行改革,许多学者把注意力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之中。例如,张奠宙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数学就是一种“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无法使中国的古代数学形成进一步的理性建构。同时,学者们认为儒家文化鼓励人们读书是“为今生建功立业奋斗”,有兴趣学。没兴趣也要学,中国古代数学是“计算”及实用的传统。儒家文化本身的“封闭思想体系”不鼓励创新,自然会扼杀一切创造,包括数学上的创造。著名的数学史学者克莱因M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克莱因M的著作及西方的哲学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西方数学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使我们对数学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征:1)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形式;2)数学文化包含着人类所创造语言的特殊形式;3)数学文化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一种工具;4)数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数学文化具有高度的渗透性。

克莱因M说:“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及其重要的因素”。数学文化研究的兴起,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数学、理解西方数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原来西方的数学并不只是作为方法和工具与坚船利炮相联系,数学还是深入民族精神中的一种理性。数学作为理性正是中国文化所缺乏的,同样这些也正是我们的数学教育所缺乏的。由此可以认为数学文化研究的兴起,使我们在学习西方数学100多年后,重新审视我们过去与现在对西方数学的理解与学习。

第5篇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化学与社会》课程是高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选修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高等教育更多的机会。教育改革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如今的素质教育成为最主要的内容,其核心在于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作者所在的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化学与社会》。本论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形势,阐明现代社会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本人讲授《化学与社会》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了如何在独立学院提高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呼吁应加强三本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选择。我国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偏重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以及素质修养则鞭长莫及。公共选修课在帮助学生完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方面大有可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复合型。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且必须的课程结构模块,是独立学院因时制宜地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1]。且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可以不拘于专业和年级的限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主讲教师,这一方面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素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渗透到了环境保护、新材料、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离开化学科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相对于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化学知识的普及远远的落后了[3]。相反,由于各种传播媒体无意或有意的宣传,在大众的心中,化学却越来越多的与一些负面影响相联系,例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等。固然,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必须正视这些已经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道,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化学知识,使其全面客观的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科学的进步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随着我国独立学院数量的增加,独立学院亦如此。通过《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大大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为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大有帮助。本课程的特征是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统一。

二、《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开设对象是全校性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三类本科大学生,考虑到三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内容的安排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课程内容不宜涉及到过于专业的化学知识,而应结合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拟订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力求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补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重点讲述有关化学发展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不再遵循以往教科书按章节进行教学,笔者按照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课程分为5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化学与能源、环境、日常生活、材料、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课程所涉及对象从全球变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大的方面,到空气、食品、能源等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用品,以具体而有趣的实例讨论化学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经验常识,尤为重要的是为非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开了一扇了解化学世界的窗口[4]。

三、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

为三本学生讲化学,重要的是要引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真正学到有关的化学实际应用的知识,同时要注意到其在中学时的化学基础。所以讲授的基点不是放在大量的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式、化学原理上,而是从化学角度来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大量素材的归纳和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国家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增强人民体质的关系等。所以,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途径。例如:(1)我们在讲化学能源部分,首先从最近的油价上涨开始,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尤其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开采利用的历史;然后介绍了世界当前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化学在缓解这一危机中所做的努力,其中不但讲解了电池的发明和应用,还包括了最新的生物柴油技术和扩展的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对未来的能源开发进行了展望,其中更详细探究了核能与矿物能之间的比较,并引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氢能源汽车。(2)在讲化学材料时,我们讲到了“神七”太空漫步时穿的太空服的特殊化学合成耐高温材料芳纶1313。(3)在讲化学与日常生活时,在讲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介绍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然后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着重介绍微量元素与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氟中毒营养饮食与键康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当前学生营养、体质状况的调查材料以及饮食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引导学生要正确树立平衡营养观念;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了皮肤的结构、护肤品中常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护肤品中有毒成分以及防晒的基本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讲解了日用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洗涤剂与环境、人类健康的关系;同时还讲了“三鹿奶粉”事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的化学检测法,西安市场出现的硫磺生姜事件中硫磺生姜的危害与辨别以及硫磺熏制食品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等。

2.利用不同课程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第一,以专题讲座为主,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再好也不及多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直观和有效。对于《化学与社会》这种公共选修课程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图片和图表使得学生理解更为便捷。此外,笔者还根据课程的安排精选了多部科教影片,在课程讲解完成后播放,学生看完后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从而增加知识的容量;

第二,摆脱传统习题模式,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制作成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班上作口头交流,这种方式特别受到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对于化学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不可否认近现代的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是巨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增加他们在环保方面的知识素养,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课程中专门安排了“化学与环境”一节,从环境污染的源头、现状、后果以及目前的应对办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除此之外,在其它内容的授课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与建议

化学科学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较全面的介绍化学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内容丰富且浅显易懂,适合全校性文理科学生扩大知识面,对学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努力提高各类人员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建议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尽可能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提高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37-38,42.

[2]郭娟.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6(2009):39-40.

[3]阚春.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

第6篇

目录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第7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方法,对中国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体现出的经济、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在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促进社会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不可或缺的因素。

1、引言

体育是渗透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可以说,体育文化看似是一种体力和物质成果,其实是一种智力和精神财富。

从文化层面来看,体育文化是一种从属于社会文化和体育活动的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是依附和依赖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受社会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从文化历程来看,体育文化既是一种亘古未绝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不断增值的现代文化。体育文化的现代性和群体性特点决定了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现代体育文化、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已经成为建设现代文明,实现现代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体育的文化价值。

2.2文献资料调研。在该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和书刊等途径,搜集、阅读、整理了有关社会体育学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相关著作和文献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3.1.1体育文化的概念。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体育文化对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有着重要的作用,又因为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体育文化需求的与日俱增,因而使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体育文化,人类社会也离不开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价值体系。

3.1.2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尤其值得特书一笔的是当代体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辉煌一面。以代表世界先进文化方向的奥林匹克文化,不但引领着全人类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世界顽强拼搏、奋发进取,而且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朝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活动,已经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人们的共同节日,它以特有的魅力丰富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急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前进节奏。如今,体育已经发展成为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3.2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价值

3.2.1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把体育活动作为文化来认识,把体育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使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商业化不断深入,给现代体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社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新世纪,我们相信中国的体育文化将发展地“更高、更快、更强!”

体育文化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大开发、大建设和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据国内外专家分析预测,体育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把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转化成为体育文化资本,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既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随着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我国居民对体育和健康消费表现出相当积极的态度,2008年我国的体育消费总额就已达到几千亿元。特别是受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近几年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在我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的农村地区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社会消费和投资热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体育产业的这种高产值性将更加令人瞩目。 转贴于

3.2.2体育文化在建设精神文明中所体现出的独特价值。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给人带来的精神刺激是独特的无以替代的。体育文化所产生的精神效应是正面的、向上的,即使是以健身为目的体育活动也让人感知到健康的幸福和生活的充实。可以说,体育给人们带来的是全方位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竞争拼搏的生活理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体育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还表现在它直接为科学教育服务方面。文化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体育文化建设实质上也是人自身的建设问题。以人为本,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不仅有赖于体育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体育文化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正如《体育文化论》一文所言:“文化是创造力。文化是对古今往来的历史认识和把握,是对大千世界的比较和借鉴,是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探索。体育文化同样如此,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是一种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它更是一种生生不息和无可替代的原创力。面对构建和谐社会中继续加快科教进步的重要目标,体育文化当以人本理念为先导,追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大力弘扬和创新我们的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更好地为科学教育事业服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3.2.3体育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文化。我国体育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诸如武术、气功、龙舟竞渡、踢毽子、舞狮等,且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习俗以及审美观念。我国体育文化之所以如此千姿百态,是国人审美思想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结合的最好验证。

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既继承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宝贵遗产,又吸收了西方体育的精华,建立了一条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以它的博大精深和坦然自信走向世界,中国当代体育也在这一时期与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全面融合。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着一个更加繁荣的发展时期,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这一世界性文化盛会,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是前所未有的大看点,将人文奥运的主题突出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这一交融,将开辟人类文明的新纪元,让10多亿人民有机会接受代表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奥林匹克运动,这在奥林匹克的史册上将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珍贵文化遗产。

3.2.4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进一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人民生活的殷实,除了体现在社会的丰衣足食方面,还在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方式上。让人们持续积累的心理紧张与焦虑得到了宣泄,享受运动的乐趣,感悟生命的意蕴和人生价值,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满足,建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激发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综上所诉,体育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必将进一步被彰显出来,并且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迈克尔利兹,体育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9,(19)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人文精神 拜金主义 科学技术 物质欲望 功利主义 社会责任 道德伦理

人似乎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社会缺乏人文精神!

有不少学者指出,我们都是在一种缺乏人文关照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开始接受教育到走向社会一直如此。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我们也开设了文史哲艺等培养人文精神的学科,但不少老师迫于升学压力,把人文学科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来应付考试,而科学课程如数理化生等又专注于理性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两类知识在传授中都忽略挖掘知识的深刻内涵而成为空洞的教条,也就失去了价值导向功能和启迪益智的功能。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自由。成长于这种环境的人,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认识到人文在整个社会中应该具有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使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其健康成长?如何让人文精神教育重回校园?我们认为,除了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程利国教授认为,在心理科学中,人文精神应该优于实证精神而居于主导地位。“我们人类之所以需要心理学,不单单要通过实证的手段去获取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让人们感悟到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在当今世界,关于人的价值、人的命运、人的需要、人的创造力、人的自由解放和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已日益成为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聚焦点。这些聚焦点,正深深地嵌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折射出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把人看作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肯定作为精神性的存在的人,他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它既包含狭义的科学精神中所存的求真、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又包含狭义的人文主义中的求善、求美、自由、本真的超越精神。它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它追求一种“全人化”,它是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就不知该走向何处;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就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感和羞耻感。可见,任何时候缺失人文精神,必会丧失人所应有的一切生存意蕴。

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是人文世界特别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人文精神的目标指向是使人“真正成为人”,使人更富于人道精神。人文精神本身就包含一种德育观念,一种教化倾向,这是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与德育,无论在内容方面(如怎样做人),还是在形式方面(如教化功能),都是直接相通的,甚至是直接同一的。德育作为育人的一门学问,是对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最自觉的精神阐释和守护。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又正是德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建立的现代德育更强调的是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即在思想政治品德等部分德育精神之外,还要包括非认知心理因素,如良好健康的心理品格,如善于适应环境、承受困难,开创精神,善与人处等。要让学生具有端正的志向,健全的心理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才能。实现这些培养目标仅靠说教是不能实现的,必须用人文精神去化育。这些,都涵盖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

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体现和实践人文精神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发展整合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素质。它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

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身就具有发展的功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倡一种发展的理念,提倡全人发展,全体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潜能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帮助他们度过成长中的危机,为其终身发展和最终的自我实现奠定内在基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具有为人服务的倾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辅导者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丰富与充实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精神心灵的需求与人格发展的需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好地实践人文精神呢?

1.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

人文精神以人为最高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视为价值世界的核心,强调人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一个社会要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发展人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人们的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就无法贡献自己一份独到价值。所谓个人的个性发展,即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主体意识而又富于真才实学的人,它是个人独特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天资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端正教育者的人性观。人性观是指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教育观念,它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在学校中,要建立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强调教育民主,强调尊重学生;要坚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则,教育工作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不断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使个性不断完善。

2.强化养成性,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人文的自觉

养成是一个非认知心理过程的内化过程。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强化学生在其非认知心理发展过程的自我完成作用,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养成”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人文环境作为无形环境或隐性文化在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精神养成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无形的、不易形成,形成之后又不易消失。人们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在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爱惜周围的一切,文明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只是接受暗示的能力有差别。正是这种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品质,才使得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挥作用,更有助于内化。

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人文的自觉,使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养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环境、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优美的艺术、意味深长的语言、优良的行为、可敬的榜样、多彩的活动,这些有形无形的环境,都可以使被教育者带着快乐的心境自然地受到感染,在感染中受到教育,逐渐养成一种人文的自觉。

3.树立民主、平等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文精神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民主、平等的精神。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表现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这一内涵时,首先应表现在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个性,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精神,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严格界线,用一颗平常之心、平等之心与学生交流。“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使学生乐意亲近并视之为楷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师性”。这种“向师性”对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潜移默化性,学生在教师人格唤醒与鼓舞下,能逐步确立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崇高的理想、信念等,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表现出智慧的进发、道德的判断和审美的追求。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人学;体育改革;学校

论文摘要:本文从人学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学校体育改革与人的内在关系,并从人性思想和入学干预进行全面审视,提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并向人文教育升华。

前言

所谓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价值、需要及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学说的总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现实基础和出发点去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成就人的思维方式和主体性实践价值哲学…。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和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人的发展,随着1995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发出的呼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值体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于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的改变,而“以人为本”是人学的核心理念,反映在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承认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第二,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发展人的社会性,实现均衡发展。第三,自由与创造,没有它就无法奢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所需的“完人”。

一、学校体育改革欠缺人性思想的关照

1.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人本观的同时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本观:以人为本,注重个人的权利和发展,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成就入,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的需要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因而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2.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重理轻文”的现状

科学如果失掉人文的内核,就如人类学家所说的,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昌盛”。人类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自身的进步,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出现偏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书”而不育“人”,满足于技术的灌输说教和技能的进步,忽视对学生内在精神的教育和人文关怀。这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教育方式,其育人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要真正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教学就耍回归到其自身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他律到自律的重要转变。

3.学校体育教学方式改革与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过程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教育者的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对象的主观积极活动,尤其是自我教育才能的发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过去的体育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漠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错误的认为教育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随意改造,没有考虑到作为个体的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形成在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的今天,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才是主体,不应该再把学生当作雕塑的对象而按照雕塑者的主观意志进行雕塑。

4.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与以学生为基点

体育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对象是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它包括-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和进行体育课程评价。

4.1 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过去我们对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学生体育课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不仅限于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他的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否,而是看他是否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快乐。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了解一定的体育知识,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态度和团队精神。所以我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局限于校内,而且要延伸到校外。

4.2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过去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主要是看体育课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不仅要看体育课成绩的高低,还要看掌握了多少体育知识,是否养成了体育锻炼意识和掌握了多少体育技能。

4.3 体育课程的评价

我们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就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考核标准以每个学生的个体水平为基点,看其进步了多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潜力。这样我们对学生做出共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掌握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学校体育改革的人学干预

“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人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学校体育工作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工作的且的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过去传统的学校体育虽然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时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的目标和要求。基础教育追求升学率,使学生以身体为本钱,健康为代价,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和实践中都必须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都获得和谐发展。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学校体育教育向人文教育升华

“人文”这个词源于《易·贲》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一化成天下。”《辞海》中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经常用到的词语是“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等。人文主义最早是指促进个人才能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发展制度,而现代社会提倡的人文主义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教育,主要是让他们学会正确的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培养对群众和社会的责任感并学会做人,使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貌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美国学者博伊呼吁“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和教育精神,学校和教师应在每一节课中,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体育不仅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而且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威部分,必须时刻把握好教育的旗帜方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教育,即培养完善的人格,并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人文教育不仅是一种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而且是一种人性教育,是把“自然人“变为“现代人”的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人,并使其灵魂得到进化,情感得到陶冶,品格得到完善,心智得到充实。

三、结论

1.学校体育改革要“以人为本”

在人学视野下学校体育改革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2.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方式和评价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快乐,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了解一定的体育知识,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态度和团队精神,而且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他律到自律的重要转变。

3.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摈弃过去的传统观念,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都获得和谐发展。

4.学校体育教育要向人文教育升华

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和教育精神,学校和教师应在每一节课中,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学生,使其灵魂得到进化,情感得到陶冶,品格得到完善,心智得到充实。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完人”。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邹诗鹏.入学[H].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米德,代沟[H],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6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H]北京:人民出版j生,1979:124.

[4]入学——A的问题的当代阐释[H].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8.

[5]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H].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第10篇

论文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1.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治疗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1.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1.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教育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2.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2.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教育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限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主要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川.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经济条件和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

2.2.1经济条件的限制经济能力对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贫困,有人因饥饿而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等待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无钱医治而在病痛煎熬中挣扎;因为贫困,有些地区不计后果地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因为贫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因此,贫困不仅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其实也是最大的健康问题!经济条件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的限制主要在三个方面:<1>对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居环境(如住房条件、卫生条件、生态条件)的限制;(2)对公众满足健康需求(如营养物质、药物资源、保健资源、卫生资源)的限制;(3>对与改善公众健康状况有关的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的限制,因为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投人.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 环境 环境利益 环境权

一、人与环境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或状况。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其他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中心、为主体的环境,围绕生物界的并构成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为“生境”。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生态学中的环境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以人类为中心。环境法中的环境应以“人类”为中心还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学术上没有一致的答案。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使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的概念,认为环境是以人或人类为中心的自然因素总体,人与环境的关系,实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伴随人和人类始终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从而获得尽可能丰富的生活资源的历史。在人类早期,人与动物没有根本的区别,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根本的区别。人出于生存的本能和需要,按照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和生态规律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全部受自然生态规律的控制或调整。人这种对自然的依赖性及由此形成的原始的和谐的秩序,达尔文概括为“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在人类社会进入“人类文明时期”后,特别是经过第一次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后,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空前发展,人类树立了对自然界的绝对权威并占据了主宰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人类以“万物之主宰”的绝对优势对自然界无节制的利用、征服、掠夺与破坏,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

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经济利益对环境利益的强势挤压产生了环境问题。为洞见环境法与环境权的本质,有必要对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加以辨析。何谓利益?利益就是好处,就是能够满足或实现人们的需要、愿望、要求的东西。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人类的生存、繁衍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哺育”,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自然界首先或主要是给人们带来生产、生活利益。生产是人们依靠自然界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通过生产,自然界给人们带来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同时,自然界提供自然人生活(生命存活)的基本条件、审美满足(如优美的风景)与生态平衡,这就是自然界带给人类的环境利益。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首先,环境利益是经济利益实现的前提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载体,如果没有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必需的能源和原材料,人类将无法最终实现其经济利益。其次,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活动必然导致程度或轻或重的环境污染,损害人们或人类的环境利益。再次,如果由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的环境污染不能有效解决,会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人的物质财富造成危害,导致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皆不可得、甚至为负。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环境利益就是环境带来的利益。环境带来的利益应该包括经济利益与纯粹的环境利益(以下称环境利益)。自然界带来的利益是环境利益还是经济利益需要辩证的分析。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可以为家庭与企业谋取经济利益而无偿利用。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也可以仅供人们基于生命形式而享受。前者属于环境带来的经济利益,后者属于环境利益。森林、矿藏、水流等可物权化的自然资源可以有偿或无偿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创造物质财富,给人类以直接的经济利益。森林、矿藏、水流等自然资源也有维护生态平衡、审美愉悦等环境利益。自然界容纳着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承载着自然界自身变迁所引致的各种破坏,并且依靠其自身的力量不断重新塑造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过程,把有害于人类的环境逐渐转变为对人类无害的环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自净能力。环境自净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利益,但环境自净能力也可以用之于生产而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各种污染超越了环境自净能力的承载限度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法所要保护的利益是环境利益,环境法要求经济利益的实现不能损害环境利益。

三、环境利益与环境权

环境法怎样保护环境利益?为了保护环境利益,环境法怎样约束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环境法约束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的正当性何在?这些问题的解答依赖于环境权理论的成熟以及环境权在立法、执法与司法上受到重视。环境利益只有上升为环境权才能够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因此,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了更为深刻地洞察环境权的概念与属性,我们需要对权利概念加以必要分析。何谓权利?这是让学者们深感困惑的一个难题。即使在法理学领域,权利也是一个受人尊重而又模糊不清的概念。康德在谈及权利的定义时就感叹说,问一位法学家什么是权利就像问一位逻辑学家什么是真理那样会让他感到为难。尽管如此,学者们还是对权利的概念与本质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形成权利本质的诸多理论。张文显在《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中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最具有代表性和主导性的八种权利概念与本质学说,即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说、可能说、规范说、选择说。在中国学界,学者们大多从要素的角度来揭示权利的本质,认为权利由多种要素构成。如夏勇在《人权概念起源》一书中把权利归结为五大要素:利益、主张、资格、权能、自由,认为以这五个要素中任何一种要素为原点,以其它要素为内容,给权利下一个定义,都不为错。程燎原、王人博在《权利及其救济》一书中把权利最重要的要素归纳为自由意志、利益、行为自由,认为权利是由自由意志支配的,以某种利益为目的的一定的行为自由。笔者认为权利的本质在于人们的利益,所谓权利就是某种规范体系所保护或保障的主体的利益,所谓法律权利就是法律所保护或保障的主体的利益。人们的自由、意志、行为、主张、选择等权利要素只有指向利益、以利益为目的才可能纳入权利之中或上升为权利。

第12篇

论文摘要: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人类进化的深入、拓展。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用新石器代替旧石器、用铜器代替石器、用铁器代替铜器、用水车帮助灌溉、用纺车帮助织布,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都印证着人类社会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实践能力之间的关联显得尤为突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用机械能(蒸汽、石油、电和原子的能源)替代生命能(动物和人的能源)以来,科学技术就一路高唱凯歌,拓展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空间。射电望远镜、雷达、卫星及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与利用,使人的视力不仅能穿越银河系,望向宏远的外太空,而且还能深入到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宇宙飞船和深海潜艇使人类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高速发达的交通和便捷的现代通信,使人类不再惧怕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能够轻松地越出地区、越出国界,在世界各地穿梭往来;克隆技术的发明、无性生殖技术的兴起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使器官的培植和生命的复制易如反掌。累累的科技硕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够逃脱成为科学技术对象的命运。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作用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造生活中原有的一切,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一切。在科学技术的佐助下,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傲心态逐渐膨胀,欣欣然以为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甚至对曾经依赖和恐惧了几千年的大自然无所顾忌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科学技术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真正的王者。

然而,在浩瀚宇宙中,人类真的能凭借科学技术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吗?看看人们越来越麻木的表情,越来越颓废的情感,越来越丧失的肌体机能;看看那些越来越古怪的病症;看看周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就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由人创造又独立于人,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向了情感和肌体机能崩溃的边缘和家园毁灭的悬崖。

二、科学主义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异化作用

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来说,就是某种事物不幸沦为自己的对立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改造了自然,获取能量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人类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环境的扭曲,人类自身精神、肉体的病态等。异化在自然、社会与人生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要克服异化,超越异化,真正做到“人不为物所役”,在现代社会还是很不容易的。

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以范畴、定理、定律、法则等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讲,科学本身不规定自己的使用目的,它是价值中立的,我们无法用价值判断来判断科学的价值。技术是一种操作体系,它往往是一种机械或某种装置,它凝聚着技巧、技能、知识,也凝聚着人们的目的。人们用科学技术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科学主义对科学作形而上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现为形而上的信念和追求。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把科学泛化为普遍化的形而上的东西,并相应地将科学引申为构造的原理。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世界似乎可以被还原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同时又成为以科学构造世界的前提。在科学主义者的视野里,科学是被泛化的,科学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化了。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现象和本质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则是人们在运用科学、研究科学、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一种精神,如公正、客观、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等。所以,我们反对、批判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对、批判科学和科学精神。我们所反对、批判的是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

当代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人们对其的错误理解与运用所导致的工具理性的猖獗和价值理性的迷失所造成的。科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产品,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也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认识与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肌体机能的丧失,甚至是人类物种的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给人类带来一块新天地,然而,在这块新天地中,人类却发觉他们所得甚少,所失甚多。

第13篇

关键词:森林;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105-01

生态系统是与生命相联系在一起的,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会有生态体系的存在。这里所说的生命,包括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人类。因此,生态系统的范围十分广大。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之别,故而生态可以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系统。其中陆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居住在陆地上。

陆地生态按生物的种类和地域,又区分为许多不同等级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疏林生态、灌木生态、草地生态、荒漠生态;每个生态系统之下,又可以细分为许多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按气候带可以分为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热带雨林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一地区常常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如森林、灌木、草本植物)共生在一起,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往往处于主体地位,这是因为森林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果森林遭到砍伐破坏,原先林木的灌木和蒿草,往往会不断地走向衰落。

野生动物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主要生活在森林中。野生动物多以树叶、果实、草本植物为食,称作食草动物。另一类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作食肉动物。没有食草动物,就不会有食肉动物,因此,归根结底食肉动物的食物,也是来源于森林中。森林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微生物也是独立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细菌、霉菌、单细胞的藻类等等) 的生命力很强,多喜湿,阴暗潮湿的森林,特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在森林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多。在森林中各类野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占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生物的多样性在森林中最为明显和典型,森林是陆地上最主要的生物基因库。

土壤是动物、植物、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植物扎根于土壤之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没有土壤植物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土壤与生土不同,它具有孔隙和有机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森林树木。树木落地的枝叶和林下的灌草枯萎腐烂以后,成为腐殖质。腐殖质浸入地表土以后,即改变了生土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将生土变成了土壤。天然形成的土壤,可能在第三纪就已存在,它与乔木的大量出现和温度的回升有直接的关系。人类很早就发现,生长森林的地方土壤特别肥沃,适于农业耕种,于是砍伐森林开垦耕地。当土壤肥力减弱以后,便弃而不耕,去开垦新的林区。这是古代森林不断减少的原因。

迄今为止,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农作物,粮食、蔬菜在食物结构中占有主要地位。这样,农田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农田是在人类影响下产生的生态系统,森林具有保护农田的作用。田边或田间的森林的蓄水功能,可以滋润农田,提高农田的墒情,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森林中栖息的飞禽,可以捕食田鼠,减少病虫害。在林间栖息的昆虫(蜂、蝶),有利于传播农作物的花粉。高大的森林树木,可以防风固沙,减少风沙之害,避免农作物的倒伏,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多风沙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森林对农田的保护作用特别重要。在农民中流传有“要想富、多种树”的民谚,清楚地反映了森林保护农田的生态作用。

水,是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水、旱灾害的发生,与森林的破坏有直接的关系。森林影响降雨、森林的蓄水作用,都可以减少干旱,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洪水。历史上黄河的水患,1998年长江的大洪水,都是河流沿岸森林遭到破坏的结果。自20世纪以来干旱的加剧,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迅速增多,引起“温室效应”的结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则是大量砍伐森林,焚烧林木和煤炭(煤田是由树木演变而来)所引起的。

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人类长期居住在森林中,以山野果、野生动物为食。人类在走出森林以后,则不断地砍伐森林、破坏森林,其结果是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威胁了人类社会,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教训。人类必须迷途知返,深刻地反省过去的过错,必须明白人类永远离不开森林,保护森林便是保护人类的家园。我们的先人只知道森林可以提供木材,却不了解森林的巨大生态功能,这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技术落后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森林的生态功能,早已被科学家所研究清楚了。我们不仅要看到森林的经济价值,还要看到森林的生态价值,努力保护森林,建设森林。森林的保护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世世代代不断地坚持下去,才能看见成效,出现青山绿水的大好局面。这不只是林业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绿化祖国的大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潘相文,金剑,等.海伦市资源演化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01):215-220.

[2]濮春雨,侯印敏,杨君.科学地评价黑龙江省柞蚕场地的生态效应[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05):75.

[3]郜峰.我国森林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黄金平.森林资源管理的价值定位与法律制度完善[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14篇

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从我们选取的几所开展通识教育有代表性的大学来看,可以看到大家仍然在探索中,

每家的设计也都体现出了各自学校的特色。

上期我们介绍了大部分学校通识教育是在两个层面开展的:

实验班(院系)和全校,

本期我们也从这两个层面来看看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 全校层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的通识教育领域可以分为四大块: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各个学校大致都按这些领域来开设课程,但有着差别。

上海交通大学的设置最接近这个模式。从2009级开始,上海交大推出四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共一百多门课程。

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让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数学或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复旦大学则偏重于人文社科,人文社科的内容也分得更细更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其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复旦大学根据人文精神之传承和学问基础之展示的要求,构建了包含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涉及中国文学经典和中国历史经典方面的研讨性课程。“文学经典”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历史经典”指中国历史上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是关于哲学和思想经典的研讨性课程。进入此模块的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和西方哲学经典。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思想境域的门路。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是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开阔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培养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精神。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是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等。第六模块是“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类的课程。进入此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以上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向本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并帮助学生获得在祖国语言实践中的生命体验,以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近似,核心课程四大类中文科类占了四分之三。

中山大学通识课程,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包括“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每个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每一类都不能落下,一共16学分。比如“中国文明”大类,包括中国古今的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课程。“全球视野”大类,包括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与国别冲突、国际法等。

浙江大学则偏重于理工,四大模块中理工数学模块占四分之三。

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创建本科生院。新生按大类招生,入学不分专业,并按照专业相关性修类平台基础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粒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以及数学模块课程。

二、 通识教育实验班(院系)的课程设置

既然肩负着探索实验任务,这些实验班或者院系的课程设置就比全校通识教育的设置更深入,难度更大,还有些特殊的要求。

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很想闯出一番天地。它的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透露出学校教学上的雄心,学生读下来,应该要很花些功夫。

除了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之外,博雅学院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学习”。开过的课程包括《荷马史诗》《史记》“四书”等,这都是最经典的经典学习。第二部分是“古典语言”,包括一年级的拉丁文、二年级的希腊文以及贯穿始终的古代汉语的学习。学院有时候会开专门的古代文字的课,有时候会借助经典的学习,比如通过《诗经》、《左传》,学习古代汉语的课程。这是博雅学院比较突出的特点,非常强调古典语言的学习在博雅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博雅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最基本的英语研究能力,所以在学校的公共英语之外还特别为学生开设了学术翻译课程,作业量是每周翻译五页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改。第三部分是“古典研究”,开设过的课程包括“古代希伯来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典政治哲学”“佛教治国与教化传统”等课程。第四部分课程是“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开过的课程包括“民主与”等。另外博雅学院非常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有许多艺术修养课程,比如书法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书法作业,有老师批改。另外还有“外国美术史”“绘画技法”“电影欣赏”等修养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很有雄心,它和中山大学一样,有一些致力于通识教育探索的老师,而且它的课程设置显然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做法,极力按照通识教育“应该”的样子来设置的。

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最核心的课程特别强调最经典的阅读、阐述和读书报告的书写,可以概括为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知行文科实验班一年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是各4学分的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个整体的理解;第二是各16学分的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需要读8本经典著作,每学期中西各一本,经典著作的选择偏古典时期和近代早期,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和书写的能力;第三是4学分的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以中西绘画为主,旁及摄影、建筑、陶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想象力。

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院系新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则透露出浓浓的文史意味,也许是为了给占学校大多数的工科同学熏陶些人文气息吧,但这些课程的难度并不低。

新雅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新雅书院拟在两年内开设20门左右通识课程,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培养清华学生对文明和价值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每学期要求学生选修1门,两学年内修完4门(每门3学分,共12学分),同时学生还需完成所在专业自身的培养方案。

2014年秋季学期,新雅书院开设了“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法律与文学”“艺术的启示”4门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的通识课程则是“西方经典与现代社会”“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器物与生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等。新雅书院认为,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当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总数比较少时,通识课才可能有高要求并达到一定强度,也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 北京大学

北大的通识教育独具特色,与上面的学校都不太一样,它的“元培计划”,实际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第15篇

关键词:文化;人化;化人;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4-0128-05

本文试图从实践唯物主义视角,对文化的本质特征进行探索,简要地从以下方面阐明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实践过程。

一、文化是人的世界的对象性存在

文化存在于人的世界,动物与人的分水岭就是有无文化。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类是文化存在物,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网络系统。任何脱离人的世界的文化研究都是无意义的。在人的世界之外,自然的存在和变迁,生物的存在和繁衍,不纳入人的活动即人的世界,都算不上文化和文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通过人类实践活动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成其为人的对象世界,并经过人的创制,才有可能成为人类文化。有云:“物不自美,因人而彰。”这种人对对象世界的彰显便构成人类的情感、习俗、信仰和思想,但当它尚未投射到对象物上,在实践中得到反馈并显示其功能时,由于它不具有对象性,也不构成文化。文化是人的世界的对象性存在,只有将其纳入人的世界才具有了科学意义。这是研究文化的一个最低的起点。

实践活动是人进入人的世界的根本路径,文化的产生和变迁是实践过程的外部表征,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二、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过程

人的世界图景是什么样式,人的活动是什么样式,文化的样式就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古代中国人用两极相通相融的太极图,提出了阴阳五行说以解释世界的变迁。古希腊有赫拉克利特等提出世界是燃烧的火,是流动的过程。近代科学萌发时期,黑格尔将过程思想集其大成。当近代科学成熟期到来的时候,恩格斯在科学的基础上确认:“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9至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认识从宏观领域进入到微观和宇观领域。面对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的急剧转变,怀特海提出,我们的任务是重构一种以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新发展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当科学发展进入到系统科学时代,邦格的系统世界的图景逐渐被接受和认同。1979年邦格出版《系统世界》,认为“宇宙不是一堆物,而是由相互联系起来的物组成的系统”。系统哲学家波维进一步强调世界是过程:“过程可以定义为系统的状态系列,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变化有近似的意义,知识更强调变化的有序性质。”系统总是处在相互关联的不同层次上,处于某种状态的过程之中。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能量、关系、结构和层次,呈现为动态过程,事物性质通过过程得以显现。既然世界是过程(或事件或动态系统)的集合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就可以理解为过程及其动态样式。事物不是文化,事件才是文化。人类文化是事件的集合体,某种文化的特质只能在某种文化事件中得以体现和确定。关于文化的哲学研究,过程论是无法绕开的基频。从文化的生生不息的演进过程中寻觅和确定某种文化的状态、特质及其意义,是文化研究的根本途径。

三、文化是社会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相互交汇的过程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协同人与环境的关系,谋求生存发展的时空,开拓自身不断演进的道路。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改造外界环境,使外在世界人化以满足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人构建了一个人化世界的同时,这个世界又作为人文环境濡化人自身,即化人。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双向过程及其产物,人、社会和文化在实践过程中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同时性。有学者认为,“大约700万年前,有了体质形态上的人,240万年前有了文化,4-3.5万年前,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这种将人、文化和社会分割开来,区分为不同时段产生的说法,实际上分裂了三者相依的关系。文化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出现,并伴随着人类演进的全过程。随着文化的繁衍,人类不断从野蛮走向文明。人、社会和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在不同的维度上的展开,三者相互连理,相互融通,始终处于同一整体中不断向前演变。

长期以来,人们在对文化的解读中往往采取物质与精神二分的方式,将文化也区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际上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不存在纯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任何物质文化都贮存了精神的内容,任何精神文化都必须以物质为载体。这种二元论拒斥了一个活生生的、活动的、具有内在价值的世界,而走入一个死气沉沉的、被动的、没有价值的世界,是不可取的。四、文化是社会交往实践过程中的产物

人类文化的创造和人的世界的创造,从发生学上说是同一的。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类学,人是劳动创造的,人的世界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建构的,因此,人类文化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所以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着物质(材料)、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交换。这三个东西是我们迄今认识到的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所进行的一切物质资料生产活动,都可称之为这三大类东西的组合和变换。人类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的根基,也是探求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社会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是最为基本的唯物史观。现代工业化进程从实践上进一步支撑了这一基本理念。

人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精神的和物质的)并非都是文化。这和商品有类似之处。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只有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才能成为商品。人们制作的各种器物,当它还是个人的制作品的时候,即未被他人认知、认同其价值的时候,这些制作品不是文化,即文物本身不是文化。一个人有很多奇妙的想法,没有通过语言(口头的或书面的)表达出来传达给他人并为其认同,或未化人时,这种奇妙的想法也不是文化。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换,才有可能成为文化。交往中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心灵要相互沟通,必须采用可以通约的符号体系,在相同的语境中才能实现。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思想不能用语言作出准确的陈述,别人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交流,必须经过转换、翻译,也是这个道理。同样我们称之为文物的东西,无论是实物和语言文字,不为传输对象所破译,也是不能构成文化的。文化符号之间的转换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人类文化创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社会交往的实践,不仅创造了自身所特有的符号系统,而且培育了实现符号变换的能力,使文化能得以生成和繁衍。交往是人类社会构成和活动的基本前提,文化是人类运用符号系统进行社会交往的产物。

五、文化繁衍是符号系统的演化

文化通过一定的载体而存在,通过载体发送、传输和接收,通过载体而显现和传播。载体不存,信息何存,文化何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运用和识别符号系统,才能创制文化和解读文化内容和意义。符号所充当的是所表达对象的代替物。要认识对象,必须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发生符号的交换,即接收者必须和发送者处于相同的符号系统中,或存在类质同晶关系,才能接收和解读发送者的思想和思想内容,因此符号系统的运用和识别是文化交往(流)的先决条件。文化是用符号系统对人的世界的表达。人们交往的目的是协同行为,调适社会生活有序性。当人类学会了用符号来表达事物并能相互识别和解读其内容和意义时,交往的时候就到来了,文化也就产生和繁衍了。

当代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语言符号和传输方法高度发达,运用符号系统进行交往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特征,人已成为符号动物,社会已经成为符号编织的网络。这就使当今社会的实践空间,浓缩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到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L.格罗斯伯格(LGrossberg)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将文化定义为是人类创造的第二信号和以第二信号为载体的生存智慧。他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以第二信号为基础和核心的一切人类创造活动以及创造物,包括精神和物质世界,包括整个人工世界,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生存智慧及其产物。文化在符号系统的演进中急速前行,信息时代更为彰显了文化繁衍是符号系统的演进过程。

六、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

笔者曾在《江汉论坛》1997年第12期发表《略论文化及科学技术文化》一文,提出“文化说到底,就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时至今日,进一步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样式和过程的表征,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

人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对象物作出符号化的陈述和表达,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二是人的心灵智慧凭借实践活动的力量改变外在世界,对环境实施重构,创造新事物、新环境,使环境人工化。人通过实践批判的感性活动,把自己的心智外化到对象上,实现对环境的创造,就是人化。文化是心智的外化和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通过实践批判而揭开的关于人的世界的长卷史书。实施对象的人化是有条件的,其必要条件有二:首先,作为人化的主体,大脑思维健全,心智发达,具有深厚的文化并具有实践的能力。文化的创制与人的思想、心智的发育、发达程度和拥有的认知成正相关。其次,对象世界的客观存在并可塑、可化。思想、心智不能简单地在自身中与自己同一。对象物是文化的载体。对象物的可塑性和主体能力的生长性,是文化产生的逻辑前提。

就化人而言,当文化一经产生,便成为人自身作为人存在及其发展、进化的不可或缺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培育着人从野蛮走向文明。每一个人都必须受到既有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塑造和改造人自身。人一来到人世,就承受着文化环境的洗礼,同化和异化既有的文化,才能成为社会的人,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人既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又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文化使人从动物性的人,提升为社会性的人,从有文化的人提升为有文化境界的人,这就是文化化人。化人是通过社会教化来实现的。教化有无言和有言之分,特别是某种文化通过制度强化后的教化,形成社会的一种强大力量,可以将其化成天下,使社会按照文化人所希望的方向和轨迹有条理有秩序地运行,从而建设一个理想的世界。

人化和化人是同一实践过程的两个方面。当人对对象物实施人化时,同时也在对人自身进行着改造,改进人们的思想方式,提高人自身对外界进行人化的能力和素质,即化人。当运用文化去化人时,本身就是实施对外在环境的改变,使其对象符合主体的需要,即人化。人化和化人只有向度的区别,没有纯粹的单一的人化和化人,二者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过程中。在文化的视野中,任何个体生命的生活中都充满着人化和化人的互动和互补,这就是每个人的生活实践的全部内容和根本特质。

七、文化是人化和化人连续不断的积淀过程

文化处于持续运动状态,凭借其动能处理人类面临的三个基本关系:一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牵涉到生计、经济、工艺和物质资料的制作(人工制品)。二是处理社会与人的关系。其中涉及到社会的组织、结构、制度、习俗等;三是处理人与自己心理的关系。它涉及基于知识、思想、观念、信仰、态度、价值等所显示(或隐示)的行为及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与心理实情的关系。因此一般将文化划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习俗文化是合理的。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由于处理上述三方面的基本关系所创造的文化,一经产生便固化为特定符号,作为社会存在物而永不消逝,世世代代传习而积淀成为后代人进行文化选择的宝藏。人化和化人过程的不断延续就是文化的积淀过程。

人类积淀的文化有两种:一种是显文化,现实中的活文化。它是正在人化和化人的文化,文化的建构功能在社会活动中得以显现。一种是隐文化,历史中的静态文化。由于离开了文化活动过程,文化功能暂时无法显示。隐文化只有当其重新被激活,纳入文化过程之中,方能恢复其人化和化人功能,成其为现实的活文化。

实践批判是推动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每一种文化都不断繁衍自身,力求为实现其价值而顽强地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表现自身的力量。然而文化是一个整体,各种文化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文化呈现为网络状。每一个时代、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存在差异而构成文化的多样性,每一个具体的时空中形成五光十色的文化丛林。文化自在和自为的运动状态,正是文化内在的人化和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化世界和世界化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时都会遇到阻抗,需要不断地进行调适,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这一过程实施调节的是社会实践,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对文化进行选择,去伪存真、优胜劣汰,拒斥与主体价值相悖的文化,涵化相融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

文化是人化和化人无限循环上升的进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化与化人的互动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生成和运行的共同机制和规律。人通过实践,将外部世界对象化——人化,创造出千差万别的文化形态,与此同时,人在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过程中自身也得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化人。文化作为人化与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一体的、一致的。实践为文化的人化和化人提供动力机制,文化标示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准,是人类在从野蛮走向文明道路上的里程碑和旗帜。文化融入人类实践,其人化和化人的功能得以彰显,不断创造社会的新面貌。人化和化人不断往复循环上升,造就社会文明,引领社会发展。

每一具体时空的文化都是暂时的,在特定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中习得的。当时空发生转换后,它们人化和化人的功能可能逐步衰竭,脱离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因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化。然而它们是历史和现实相互连接的环,它们不会消失,都会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调适自身,以求重新获得人化和化人的功能,成为现实中的活文化。

八、文化价值在人化和化人的实践过程中追求和实现

文化是人类实践和社会生活历史地凝结成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至大无外,以实体性、弥散性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又至小无内,以机理性、渗透性的形式成为一切人类活动的基本图式、历史传承的内在基因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征。在不断累积、相互摄人的文化层级中,有一个内隐的、形上的核心,这就是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生命力的根基。文化价值观植根于文化产生的源头,它规定着文化活动的方位、性质和范围,是文化生产、文化创造的深层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系统与其它文化系统区别开来的关键。美国文化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指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这一综合性的文化概要,凸显了文化价值的核心意义。在当前东方儒家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东伊斯兰文化的对话与冲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文化价值观在各自背后的支撑作用。

文化价值观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符号,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跃动精灵,它具有本原性、支配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在历史性的文化活动中不断得到丰富和优化。文化价值观由于集中表达了人们的利益、兴趣和需求,因而成为实践活动的内在精神动力。人类实践活动并非纯粹机械、沉寂的物质相互作用,它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价值蕴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人类在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凭借生产工具改造客观世界以实现人文化成、化成“天下”的过程。反过来,通过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人们甄别、继承、吸取那些历史地保存在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意义,将其转化为自身进一步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并逐步升华为具有统摄性的文化价值观。这既是将外在世界化之为人的文化活动过程,也是文化价值观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丰富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文化价值观是人们进行价值定位和实现文化选择的指向。文化是开放的、动态的,只有在多方位的交往交流中,文化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无论是面对外来的、异质的文化对峙,或本土的、传统的文化眷顾,还是把握未来的、理想的文化冲击,都需要以文化价值观为指针进行合理的价值定位和有效的价值选择。只有恪守文化价值观中的民族、地域独特性,才能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切准自己的文化根脉,接续自己的文化历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形成自身鲜明的文化个性;只有秉持文化价值观中的人类共通性,才能走出文化“夜郎主义”的自闭误区,找到与其它文化形态的交接点,从而在与不同异质文化的互动中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时代性和生命力。

人类对文化的追逐,是由文化的价值使然。文化价值在人化和化人的实践过程中追求和实现。文化价值理应成为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核心。

九、坚持唯物史观建设当代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