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言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概念不清,表达有误。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的基本形式。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把所有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学生在概念使用表达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模糊、混用概念、曲解概念、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等现象。(二)形量不分,表述有误。图形与数量常常存在包含的现象,图形可以蕴含数量关系,数量可用来揭示图形的本质,它们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统一的。有些学生往往会出现数量与图形不分的错误表达。(三)乱造术语,读法有误。术语是指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学生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中常常出现乱造术语的现象。(四)分类混乱,表达不当。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有些小学生会出现分类不当的现象。(五)增减条件,表述不清。数学语言具有准确、精炼的特点。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有精确、完整的描述。但小学生在描述时常常会出现增加、减少条件等现象。(六)自相矛盾,表述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互相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假。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往往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七)重复啰嗦,词不达意。数学语言具有简约性,它不像自然语言那样繁琐、冗长。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词汇匮乏,存在表达不简练的现象。(八)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混淆。数学表达自然离不开生活语言。但是有些词语在生活中数学中含义不同,要加以区分。
二、如何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一)提高语言教育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要完善小学语言教育,教师就需要提高其规范性。首先,教师在备课或课堂教学活动中,都应力求语言的精练简短,时刻保持明确的语言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书本中的思想知识,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不断深入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另外,还需要提高小学语言教育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语言词汇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作业对错也好,都应通过语言表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原则,尽可能多地给予中下游学生一些鼓励,对优异学生的独到见解给予表扬,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们,课堂发言时要给予他们鼓励的目光,再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渐进的方式来指出他们回答的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积极参与并举手回答问题。(三)注重批评语言的幽默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视野范围内的事情都比较好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时刻集中注意力听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不认真听讲时,要注重语言的幽默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周末或节假日归校后,学生会上课走神、课堂纪律混乱,这样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种委婉的批评方式来间接或直接的改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不良习惯。(四)注重生动形象的语言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把数学中一些抽象简短的定义转换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不仅不会觉得难懂,还会觉得很有趣,从而会参与其中,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述逻辑性强且抽象化的数学概念或定义,以此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的目的。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和完整性作为数学表达的四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们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兴趣,不断锤炼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带动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迟雅卓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一机三小
参考文献:
[1]冉红梅.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3(60).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学前儿童语言观、语言发展观、语言教育观,把发展幼儿的言语态度、言语能力放在首位,总体上提高幼儿的语言素质,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日后学会学习打下基础。在进行幼儿语言教育时,要注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人到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语言教育既要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又要专门组织相应活动使之落实到所有的幼儿身上,从而提高语言教育效益。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使幼儿不仅从中获得愉快体验,而且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二、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城中
(一)在音乐活动中渗透
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幼儿普遍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可在大班开展听音乐、学语言的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幼儿歌曲中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旋律,能使幼儿积累许多精练、优美、富有感彩的语汇,产生自编自唱的冲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使幼儿体会到运用语言(创编)的快乐,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语言既丰富又牢固,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在观察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以词汇为建筑材料的,幼儿容易掌握的是那些熟悉、经常接触的词汇,而幼儿周围的生活及环境恰恰是他们最了解、最热爱的,因此要指导幼儿细心观察,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让幼儿在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前提下掌握语言、理解词意、积累词汇。外出郊游、日常散步、科学观察等都是发展口语的良好活动。教师应注意发现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对事物的最感兴趣的时机,用富有诱发力的语言启发孩子去探索、思考、交流,为他们多多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得口语能力不断提高。
三、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正规、专门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学习情景,根据语言发展总目标,制定出相应的、科学有序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一)通过儿歌,训练幼儿的语音
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第一步,儿歌教学是练习幼儿语音的较好方式,它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容易接受,学习积极性高,经常性地朗诵儿歌,对于纠正幼儿的语音见效较快。朗诵诗歌、念绕口令、猜谜语等都能较好地训练幼儿准确地发出一些困难的较容易发错的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述”活动
讲述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新的教育观念中,讲述活动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述行为的发展为主,注意幼儿参与进述实践,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的语言经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幼儿园语言教学讲述活动中,较常用的方法有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景讲述、图画书讲述等观察讲述。此外,还应该注意听声音讲述,即听各种声音后的讲述,听任务对话后的讲述、听音乐讲述等,以及操作讲述,即操作玩具、用具等所进行的讲述如排图讲述、拼图讲述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述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将以前过多的注重幼儿的语言知识转变到当今的注重技能教育上来。
有效教学在越来越受到教学界关注的今天,作为一种新兴的观点,目前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简明看来,就笔者对国内外有效教学定义的总结,主要有:教师成功实现教学目的,即能使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并在课堂后能够从事课堂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活动。笔者探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教学即:幼儿园教师在科学的幼儿语言发展观前提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师幼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知理解教师所教、学会初期的语言交际传递、能互动交流并兼具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针对性,难以凸显幼儿发展特点目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起着统帅、纲领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都由班级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统一进行施行,而教学大纲内容是有专门教科研人员及优秀教师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特定区域平均水平统一制定的有效性高、可取性强的课程标准。但在部分幼儿园,有些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虽然对大纲内容进行积极内化,却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总体水平进行目标的适宜调整、二次设计,即未能形成生成性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有时过多过难,幼儿回答积极性不高,出现低效教学的现象。这种一味地盲目遵循大纲目标的做法,不是迁就幼儿语言的自然发展与成熟,降低了水平值,就是偏倚了幼儿言语的最近发展区,抬升了心理预期,且未针对幼儿整体水准进行二次设计的教学活动,确实难以凸显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及发展特点。
(二)内容远离生活,难以体现幼儿兴趣需要教学要能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能力。而在幼儿园实际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只从故事篇幅、时长上做出考虑,而未能斟酌内容的文化背景、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语言习得水平,这种不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致使儿童无法理解,耳听得多理解少,使得有效教学大打折扣。比如讲述类故事,没有考虑到内容的启蒙性与教育性是否符合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是否满足儿童兴趣等等。只是经常从教师思维的角度出发来选取所谓趣味性故事,这样低效的教学效果对幼儿欣赏与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另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以讲述童话故事书或观看幼儿影片来指导教学,教师自身讲述技巧性的缺乏,以及讲述过程中有效提问过少,导致幼儿经常只能用“是”或“不是”或者“不知道”的无效答案来回应。如果教师一味只是注重讲述技巧运用,而轻视幼儿语言要素的学习、完整句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将不利于幼儿言语建构过程及语言能力的获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教育内容把握不到位,幼儿兴趣需要把握不明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组织形式集体化,难以反馈幼儿实际情况首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强调“灌输”故事,单单采取叙述的方式教学,却没有在讲述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让幼儿自主创新的构建故事情节。其次,语言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单向“输出”。幼儿的听话、阅读的印入性语言来自教师单方的授受,语言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主导刺激幼儿听故事,一对多的形式让幼儿缺乏交流回应。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常以群体形象与教师互动,教师精力、教学时长有限,只能在交流过程中对部分幼儿做过多沟通,而其他幼儿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教学整体效果有效性低。教师在指导评价即课堂提问时,没有给幼儿充裕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忽视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言语“输出”发展不利。这种单向互动的教授形式不利于全体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言语技能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局限化,难以昭示幼儿全面特征幼儿园语言教育评价需要教师客观对待,要对教学整个环节、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衡量、判断。很多教师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时,针对活动内容本身进行评价过多,而对于活动结束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清,没有依据客观的幼儿发展水平及语言上的最近发展区规律进行评价,造成主要从教师主体出发评判教学效果,渠道缺乏变通性,局限化。尤其在幼儿园大班显现的语言活动“小学化”问题屡见不鲜。基于大班语言活动课的关注点主要在幼儿拼音读写、识字能力培养上,导致评价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难点是否完成,而未能全面的从幼儿兴趣、需要角度出发考虑幼儿语言发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倾听、表述行为是否得到运用,早期阅读兴趣、技能是否得到培养。这种主要从教师主体“中心化”方面作出评价的方式,对幼儿口语表达,讲述、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不利。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针对目标二次设计,彰显动态化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大纲进行知识学习,而学前幼儿的学习则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据此,教师首先要准确定位幼儿言语发展敏感期、言语最近发展区,辨别全班“学情”。在具体规划每课目标时,针对全班幼儿年龄阶段语言水平、接受能力,让教学目标的制订分层化。不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纵向结构设计时还应横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分层教学目标融于教学内容之中,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方能使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其次,教师应该对既定教学目标进行二次设计,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调适。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目标设计时有高度应变性与前瞻性。语言课堂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动态变化、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进行预设目标动态化调整。如幼儿对超出目标预设的某一故事情节的人物感兴趣,可以依据幼儿兴趣需要设定特殊情景故事情节进行二次设计,适时地将预期高层次目标转化为理性的低层次目标,以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激发其语言学习动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据此,可以使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创造性结合,从而高效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
(二)设计内容贴近生活,达到儿童化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教育要坚持兴趣性和多途径的原则。因此,教师在内容选择上更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自身感兴趣并愿意表达交流的阅读故事书,比如贴近幼儿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的,对幼儿价值观有启发性、教育意义且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故事、绘本读物。要避免让幼儿让接受那些难以达成共鸣的、充满疑问的,有着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外童话故事。此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这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的心理动力,刺激其语言表达的欲望,增加其语言运用的机会。另外,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要求教师有敏锐捕捉教学切入点的能力。对幼儿兴趣点的启发式设计提问,不仅应着力于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语言知识的“流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实行多样化语言教育活动涉及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各层次各方面,因此教学形式也应该是贯穿于各科课程之中,形式多样的。班杜拉说过“儿童的语言教育不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以及社会训练和时间而构成的”。幼儿园语言讲述教育活动包括故事、诗歌教学,在方法上,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活动贯穿于语言游戏、早期阅读与谈话中去,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幼儿更有兴趣的表达讲述,更能提高其口头书面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创造一定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采用分小组交流、个别辅导、重复式集体讲读形式进行教学,在师幼共同读书、讲故事交流过程中,幼儿能对教师示范性语言中语法结构和规则进行选择性模仿,拓展其学习经验同时,强化其倾听、表述能力,激活其阅读兴趣,培养其早期阅读习惯。其次,多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增加亲子间互动的同时可令教学模式多样化。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户外活动,让语言教育形式贯穿于随机教学游戏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另外,不同活动类型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如讲述活动,就可为幼儿提供图片让他们以边看边讲的形式进行;如是表演活动,就应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法让幼儿亲身参与、大胆表达。这样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强化幼儿语言表达大有裨益,他们在感知、理解、体会这些语言材料时,也在观察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对提高其集体社交技能、倾听能力也有一定效果。
(四)评价以儿童为本位,促进科学化
1.评价要区别对待每个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她们有不同的智力、言语发展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异。因而教师不能仅根据一堂课的表现以偏概全的去评判幼儿智能的优劣,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层次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从阅读活动、鲜活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幼儿,让他自主地产生对语言丰富的表达兴趣。
2.评价要正向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越是对胆小怯懦的幼儿报以赞扬,强化其成功的语言表达经验,他们会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对幼儿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还能激起幼儿更多的语言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其交际、思维、学习的能力。
(二)实践性
在语文教育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淋漓尽致,同时,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也在更好地践行了知识。读读写写,阅读写作就是一个学习加实践的过程。实践分为直接实践与间接实践,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实践的间接过程,生活语文是实践的直接体现。语文从来不像其他学科,缘木求鱼式的进行生硬教学。这也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提高了成功性。
(三)人文性
语文课程中的材料文章是经过严格选择出来的典范文章,无论是在写作技巧,还是文化思想上都是优质兼得,这些文章本身就是人文性的,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素材又是以其为基础的,所以说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只有A,才有B这样的条件逻辑。因为两者相互渗透,且无需条件也在进行中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学习思想政治的过程,反之亦然。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素质包括两个基本的概念: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文化素质来说具有双重益处,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时,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得到了双重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而非只是学习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3]。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根本目的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崇高理想。一个有文化而没有道德的社会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危害性的,最近几年发生的众多知识分子犯罪的新闻事件,也验证了曾经说过的伟大名言。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则
(一)文道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仅仅强调“渗透”二字,关键之处在于对度的把握,能否把握到一个合适的度便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了。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过度的强调“文”的重要性,就变成了传统语文的教育方法,说教生硬的知识传授;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过分强调“道”的重要性,那便成了本末倒置,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语文课堂的全部那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教师在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求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同一时态的统一,并非两个不同时态的统一[4]。
(二)无痕原则
顾名思义,无痕原则讲求的艺术关键在于无痕,这也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职业素养。在运用中,切不可将其表现得过于浓重,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导致学生的被动的结果,就证明了教育效果的失败。所以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该借助相关性、合理性的教材,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设计在其中,并无痕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与领悟,使得学生主动接受学习。
(三)实际原则
针对高等教育中的实际原则,在表现内容方面涵盖两个概念,一是与社会大背景实际原则,即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着社会实际,当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后,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是内化与外化统一的过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缺乏合理性与社会实际性,那么将是教授现代人学习古代生活模式的错位教育;二是与学生个体的实际原则,这主要是说在进行思想诊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因材施教,找到合适的契合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效率得到最大化[5]。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自我统一度差、社会适应性差、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困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过程中要找到这些契合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额原则,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目前处境与心理状态,做学生的指引者与解惑者,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解决自身思想等问题上创造条件。
(四)针对原则
针对性的原则也就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是发展中的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特别的,所以不能以一育百,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要辩证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6]。所以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进行运用时,也要采取这一针对性原则,具体的情况给予具体分析,对学生现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后,选取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选取合适的渗透方法,在合适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学生感觉到及时就医的舒畅感。
(五)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与素质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的表率与领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求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认真细致的同时,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更要以身作则。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时身为教师必须履行了的行为准则之一,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内涵,只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也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渗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于素养方面的教育,所以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力量。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人,可以信任的人。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校园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良好文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文化气息浓重的校园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因为社会风气各路熏染,现在的学生在文化上也就受到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偏差与误导。校园文化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所以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对于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的渗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7]。
(二)作文教学教育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作为是检查阅读效果,写作功底以及分析学生思想状体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学生目前的情感与思想所处在的位置,能够分辨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高低。作文又是语文实践的重要表现,所以通过选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审阅学生的作文来了解学生的目前状态。为以后进行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提供准确、针对性的方向。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有教书育人的条件。包括了专业技能、经验素质、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践行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关键的。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其次,可以进行培训或者参加交流会,这些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四)加强网络教育
现在的大学中,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这是社会信息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因此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也要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工作。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措施是加强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网站建设,在语文教学网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通过网络进行积累知识时能够获得双丰收。
五、结论
学生知识内容则包括了诸如学生年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由于学科知识并不是最容易接受的,学科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这也是PCK的核心内涵。所以,外语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外语学习情境既有广义上的概念,即一种综合了有关社会中各个方面的知识比如政治、文化等其他环境等的所有知识。狭义则是在学校范围内的环境知识,在教学当中,教师不应机械的传授知识,而要结合当时周围的情境,把社会中和身边的一些知识都结合进去,学生在学习中也同样如此,不能只是一味的接受书本知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社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英语教学也要呈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一面,英语的教学目标也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不能过于单一。PCK是多个知识的融合,它不仅包括了学科知识,同时也包括了为了能够将学科知识进行有效传授所需要的知识。比如外语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对外语教育理论个人观点等等。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外语教学体现的是两个过程,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语言技能的形成过程。在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力求知识能够被学生所容易接受,运用了多种手段,比如PPT、视频等。
二、基于PCK理论框架的外语教师教育发展路径
1.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学科知识水平和能力
教学信念的含义是指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主体概念的看法,包括教育、教学、学习和学生等。教师的教学信念对于他们的教学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课堂中教师的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其教学理念的体现。PCK就是将教学中所必需的所有知识进行融合的统一,其中也包括了教师自身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所以,这些看法和观点都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教师的观念也会影响到PCK的产生。在教学当中,教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疑问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进而根据这些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最后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使得自身的PCK更加的丰富。教师的信念不论是非系统的还是带有隐性性质的,都会对于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其影响。为了能够将这种信念改变成为更加系统、显性的信念,外语教师应该对教与学和心理学中的相关原理进行相应的学习,掌握其原理,使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外语PCK知识当中,学科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师要想能够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自身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曾经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的学科基础知识非常扎实,那么他就能够不断地构建出新的教学活动,同时能够发现一些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对于目标内容的学习,可以选择放弃,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了解英语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锻炼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另外,外语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语言背景文化的了解,以应对在教学当中学生们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提问,从而也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是外语教学能够高效进行教学的前提。
2.强化学习教育知识,促使教育知识转化成PCK
在进行PCK的构建过程中,教育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缺少了教育知识PCK知识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为了能够有效地将PCK进行构建,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教育知识的学习。学习教育知识,教师能够获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掌握教学中的策略。一些外在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逐渐发挥了作用,因此也引起了外语界的重视,比如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的知识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知识,能够是外语教学达到更加有效的效果。“从内到外”与“从外到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从外到内主要是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并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知识,教师在这些过程中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通过接受专业的教育,对于教学当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认识,学习到一些教学当中需要具备的策略,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更深层次的研究一些教育问题是有非常积极的帮助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讲,专家所传授的知识往往都是理论性的,公共性的知识,并没有实践性的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实践为主,这样二者之间没有能够很好地联系。从内到外的视角注重从教师的实践为出发点进而促进教师PCK的发展,让教师成为了知识的建构者。所以,对于教师,其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应该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共同构成的。虽然“外在”的知识理论培训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较少,但是它却对教师教学问题的探索有指导作用,外语教师要将外在培训跟内在的实践相结合,接受培训之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反复的实践,互相补充两种模式。外语教师虽然积累的大量的学科知识,拥有丰富的教育知识,但是这并不能够促进教师的PCK体系的丰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想能够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将理论的知识能够跟教学的情境相关联,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PCK的形成。PCK知识的形成并不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能够实现的,必须要进行实践,获得一定的经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教师的PCK的获得是带有经验性和实践性的。教师只有带着理论的知识,在教学当中进行反复的实践,不断地思考,最终形成个人认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应该能够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进行反思,进而能够促使教育知识变成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够促使PCK的真正形成。
3.外语教师要掌握PCK的形成方式
PCK知识的形成最大的特征就是通过实践,所以,教师要想能够不断地增长PCK知识,就要不断进行教学的实践,增长教学实践的知识。PCK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的结构是在不断扩展的,带有个体的明显特征。与此同时,PCK知识并没有好的传授方法,它需要教师在自己所创建的情境当中去进行积极的摸索,并进行自主的构建。外语教师要想促进PCK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实践的知识,具体的措施是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只有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外语的教学工作当中,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较强的动力,积极的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同时也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这就包括了外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处于哪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等,与此同时还要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另外,教师也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外语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要学会合理取舍和拓展。在外语教师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并且进行深刻的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些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并且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教学反思有效的有教师日志等,教师通过日志的方式记录教学中发生的一些情况,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而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对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相互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和学习,一些外语教师由于经验较少,教学能力低,应该及时的学习经验丰富教师的策略,不断地加强学习。对于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而言,相互之间的交流恰恰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对策,帮助教师深化对教学的认知。即便是交流中存在一些分歧,也能够通过教师集体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效地解决,这样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PCK。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机构要针对外语教学中的案例建立PCK资源库,把这些内容作为外语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教师通过对特殊案例的教学方式学习,结合自身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推动了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三、结语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言语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
在中国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语言”的重要表现方式,教师借助于这些表达方式,实现和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逐步的鉴赏阅读能力,在增加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所以根据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来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来展现。
第一、课堂教学的内容。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实现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新课改以后,课堂的教学内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增加了教学技巧和教学灵活性以后,整个课堂教学的“语言”就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多媒体、小组合作、引导式教学帮助教师提高的教学“语言”传播和交流,利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教学内容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过程。第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前面已经讲过,“语言”主要的工作就是交流的工作,所以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的单方面教学过程,同时还包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仅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作业布置、班会总结、主题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习的过程,都是师生交流的媒介和方式,简单点来说,就是师生交流的“语言”。这些“语言”没有固定的方式,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和实现的,总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而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语言”交流的作用。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言语”
“言语”主要的重心在于“说”,所以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言语”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教师课堂上言语的引导,这是教师语文教学中“言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的引导,实现“语言”表达的作用。前面已经讲过“语言”主要侧重的是“话”,而“言语”主要侧重的是“说”所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语言”表达发挥的作用,主要依靠“言语”来实现了。
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学不仅要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表达方式和接受技巧方面也要有所创新,不仅是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教学技巧所要实现的目的。所以在中学的教学技巧中,教师往往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不论是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表达,还是含蓄生动的书面语表达都是教师表达技巧的不同体现。
我们知道“言语”具有个人性和活动性,是一个变化的状态,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不管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作业的布置,都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来实现的,而且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但是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必须保证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使用普通话。在现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通话的普及已经是非常广的,而且教学过程中使用普通话,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准确的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字正腔圆的言语表达,实现语言交流的最大化。第二、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论采取那种教学方式,都要保证与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当,不能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说中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还有些欠缺,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限制,开展教学过程评价或者教学过程赏析,因为学生的个人能力并没有达到这方面的水平,教学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即使是再灵活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到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就类似于“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依赖于“言语”的表达。而“言语”又构成“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这就是“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活动的实现都要依靠教师的“言语”表达,我们常说,语文老师有“舌灿莲花”的口才,就是形容“言语”的丰富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选择不同的“言语”。比如说在中学诗歌的讲解过程中。利用动人的音乐旋律和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读,让学生从听觉上感悟诗歌的魅力,教师利用特殊的“言语”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这种“言语”将教师的教学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用“言语”来表达“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的“言语”表达会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生动幽默的表达以及渊博的学识都是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言语”,学生能够能加容易的接受教师的“语言”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表达。
结语:本文主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和表达,语言主要是“话”,言语主要是“说”,在具体的阐释过程中,充分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相信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能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如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描述画面、一问一答、复述课文、续编课文等形式,也可以将口语交际课的形式搬到教学中。如《比尾巴》这课的扩展活动,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并围绕小动物尾巴的样子、颜色、功能以及小动物的有关知识等方面进行介绍或提问。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情境,丰富交际内容
1.问题探究。这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我会拼图》一课,教师在指导交际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这个小朋友拼的是什么?(2)他是怎么样的?(3)它长得怎样?吃什么?生活在哪里?……教师示范之后,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针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提出问题进行交际。
2.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表演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使学生进入交际情境。如《有礼貌》一课,可假设几种情况,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礼貌用语的对话练习,还可带两部电话机进教室,让学生在表演打电话中进行交际。表演过程,既是创作过程,又是交际过程。
3.猜谜激趣。让学生根据某一个动作、声音、谜语等生动具体的直接感观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进行口语交际,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我会拼图》一课,可让学生上台做自己所拼动物的动作,学其叫声,出简单的谜语等让其他学生猜一猜他拼的是什么动物,这既能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想象创造。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有一个学生拼出的小狗,头上多了一个半圆,同学们看了都莫名其妙。在交际时,有的同学就向他质疑。他说:“我拼的是小狗。因为小狗的头痒了,它用脚去抓痒。小狗头上多的那个半圆是小狗的脚。”同学们听了都恍然大悟。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
此外,还可创设动手、评析、联系生活、电教再现等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丰富交际内容。
【论文摘要】本文就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体育的美育功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应从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场地与器材等方面实施美育。
体育教学体育和美育都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于社会现象,它们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培养人的角度上来讲,体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健壮体格,美育主要是形成人的审美风貌。所以说美是体育的内涵,体育始终与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是育人为健,而健是美的物质基础,美又是健的生动客观反映,健和美两者犹如形和影一样不可分离。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把形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等美育更好地实施于体育教学之中,并通过体育教学这块育人之美的阵地,教育与培养人的形体美、心灵美和美,从而增强青少年及广大人民群众表达美、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和体育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也参与并渗透于体育之中。在体育中,人体和人体的运动以其美的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使运动者在亲身操作的运动中,积累了审美经验,形成并发展了审美心理结构。同时,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都含有教育的因素,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
2.体育的美育功能
2.1强身健体的锻炼功能
体育运动可以从形态与技能上完美身体,使人肌肉发达,举止大方,青春焕发,使人体魄健康强壮,体形匀称健美。
2.2精神美的升华功能
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可以锻炼人的思想、意志和道德品质。
2.3技巧美的激励功能
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这些运动中的技巧、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无不诱发青年学生对技巧美的向往,使他们产生模仿的欲望。而在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完美、正确、成功的动作技术示范,也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不拘一格的创新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是“硬道理”。新则趣、新则美、新则灵。世界跳高记录的不断刷新,与跳高技术从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直到背跃式的创新密不可分。体育运动创新产生的美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接受新经验,改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进而向往体育运动的创新美,产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新动力。
3.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3.1教师应是教学中美的使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魅力美将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教师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象美。二是着装典雅仪表美。三是内在修养美。四是心灵美和行为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求教师有高度的涵养,优美的风度,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真诚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情感,并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尊重。
体育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致力于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新课题,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1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现,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人类生存需要所反映出的客观性,人不得不受到由人们的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从目的来看,体育教育应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人的发展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应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
我们不仅仅在理论上认清身心培育的教育属性,而应在身心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反映出具有教育属性的身心培育活动。那种在实践中单一的运动性和活动性用来达到身心培育目的的做法以及把它简单地看作也是一种体育教育性质活动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只能反映出我们某些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体育教育本质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具有不完全性和不深刻性,仅仅看到了体育的特殊性,没有看到教育的普遍性。
人们知道,当婴儿开始伸展四肢,幼儿开始学习走路时,表明每个人都具备基本活动的能力,它仅仅是运动的原始状态,包涵了体育运动要素中的一些而不是全部,这还与婴儿自发的本能需要有关,并未构成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它的本质理应是让人们通过一般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去掌握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学会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某些生活能力和本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
体育教育过程应是一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实践的过程。需要把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和技能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去的,这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特征。
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融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平衡、短期与长远需要的兼容等问题。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其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无疑对于学生适应生活,更好地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体育教育在人类生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过程包含着两个重点,一是人的内发性自尊、自强、自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二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则可通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
传统体育教育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上,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学会生存,在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存环境的各种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现代人。
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由此可见,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是长远和近期目标的统一,今后大、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有效实用的。
3未来体育教育对人们生存方式的影响
(一)中学体育教育技术的应用基础
现代中学体育对体育科学技术有继承、积累、传递、和保存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以新兴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并对其不断进行强化与发展,使其与中学体育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现在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训练与管理过程中,能够将其广泛引用,并且不断进行改善与发扬光大。此外,很多中学并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并没有引入创新的科学技术,即便是引入了科学技术,也没有相应的教学队伍。因此,能够将科学技术引入到中学体育教育中,使其与之相结合,并且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定能够不断改善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中学体育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对体育教学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在发生和即将发生一系列变革。认志科学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依靠科技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完成体育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体育教育事业中主要因素是人,是从事体育工作的老师和教练员,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文化科学素质水平,培养科技意志,运用科技能力的手段。对从事的教学、训练工作能得到创造性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效益。在现代,体育工作者掌握体育科技知志与方法是充分发挥其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随着社会迈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长,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观念意志开始的转变,学校体育也相应面临各种问题,如何在学校体育中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提高提高全民族素质,这将给予我们体育工作者提出更大的挑战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中学体育教育技术的应用形式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创造能力
中学生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教师可以对此加以鼓励和制造机会,进而开展科技小制作的活动。教师可以搜集资料向学生描述高科技体育用品。比如向学生介绍自行车运动员骑用的由六家公司花三年时间研制的超级自行车;最新式的密织合成泳衣:各种各样帮助训练的网球机器人、柔道机器人,来鼓励学生有大胆的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兴趣,和为未来奋斗的理想。开动脑筋,反复设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收集乒乓球的器具。这种器具结构简单,设计却很巧妙,一根木柄,一个箱子,几根结实的尼龙绳,构成了一个不用弯腰便能收集一百几十个乒乓球的工具。这起中学生体育科技的成功实践活动,是和教师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分不开的。
(二)注重培养使用高科技教学的习惯
教师应该是掌握科技、指导学生运用科技的带动人。在当今电脑、录像、电视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应把这些作为改进运动队训练的手段之一。我国48公斤级举重选手张祥森的挺举动作,从发力到举起杠铃,身体重心前后移动15厘米,从俯视角度看,重心左右移动也较大。根据这一诊断提出改进意见,使挺举成绩大大提高,取得了奥运银牌。在学生的训练中,教师要有意志用科技手段进行指导,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在中学生篮球队观看CBA联赛的教学中,学生得出个人运球时间70%是在一个队的组织后卫手,而接到球的第一反应是观察本队队员是否有更好的进攻位置。从而减少了队员的盲目运球,增加了队员传球的连续性和进攻的流畅性。这种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使学生掌握篮球技战术的科学合理方法,并且印象更加深刻。
(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实时综合地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人机交互、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且具有强大的数据量,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情引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利于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在感知、想象、理解、应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重点,降低难点,增大教学密度,节省教学时间;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师手中的重要教学工具。
(一)引入其他学科教学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思想出现,体育观已从生物观发展为生物、社会和心理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观,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潜在功能和长远效益。中学体育目的就不仅应是只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应从教育、体育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技术出发,去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效益,尤其应注重学校体育的长远效益。使学生在离开学校教育以后仍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从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二)引入健康教育教学观念
中学体育课应该在采用多种技术的基础上,多采用各种趣味娱乐性强的活动游戏、教学竞赛、教学评比等形式,让学生直接对某项体育活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产生一种渴求趋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直接体育需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形成爱好,养成锻炼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体育兴趣,通过体育活动娱乐身心的同时强身健体。尽可能使学生从促进大众健康的角度考虑,在学习中引入技术的概念,多选择那些难度不太大、易于开展、人人或少数人即可进行、能延续到社会适合于成年人的、对终身增强体质实用性大的终身运动项目,如,武术、太极拳、游泳、网球、乒乓球、舞蹈等,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自己有兴趣、有一技之长的体育项目。
(三)引入心理教育教学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本身所蕴藏的创新特点和教育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负责。除培养学生学习知志、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习惯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取人性化教育方式,当学生有不良情绪出现时,体育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多采用目光暗示,走近提醒,沉默警示,侧面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认志错误,淡化对立情绪,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而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确定、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患有偏执、抑郁、自卑、敌对等不良心理症状的学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四)引入师生互动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我要学生练”的教师主宰代主导、“教师要我练”的学生主体成客体的被动体育教学倾向,扼杀了学生的锻炼自觉性和主动性,削弱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认志。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育”、“导学”、“导练”、“导规”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锻炼的方向和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学生放到主置,充分发挥学生“我要练”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锻炼的自觉积极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逐步使体育教学整体改革向着俱乐部制、按兴趣分等级教学的授课方向发展。
中学体育教育是关系整个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能够将现代科技引入到其中,并且在教学中不断注重各类技巧,中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将会不断改善。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理论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学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很好的融入其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可操作的实际实施阶段。事实上,审美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因而,我们利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来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行得通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体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而又跟随时代步伐的专业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来服务社会,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也能通过塑造自身的优秀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来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理想是美好的,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问题,其课时显然不够,授课形式也不够先进,从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实践课时间不充足而使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当前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却能顺利毕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纰漏,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还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该专业,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从内心里喜爱这门课程,导致了他们缺乏强烈的课程认同感,影响了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使命的光荣感,从而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不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他们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挖掘各种审美因素。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美。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
2.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通过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应该来说,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来激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并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具体来说,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利用作品的文情并茂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得文学作品能够发挥打动人,感染人的作用,继而使得学生产生美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
(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当今人类社会对“现代”的解释是:当时正在发生和存在的。我们可见的新的教育技术和新出现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②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③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
2现代教育技术
特征现代教育技术主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点。确立教学目标既要考虑是否与社会与时俱进,又要考虑是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3C语言程序设计
现代教育理念研究C语言是我院计算机类所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C语言是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并是所有后续专业程序课程(Java,C#)的基础,C语言培养学生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传统C语言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点讲授辅助相应章节的实验。内容的安排知识点比较全面,学生通过学习64个学时的C语言程序设计可以基本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但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普遍存在研究性学习不太适用的弱点。传统的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理论研究型学习略微显得枯燥,长期的学习使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从高职岗位需求分析,学生适合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强动手能力和先进的技能应用。
4C语言程序设计
现代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以培养程序设计思想为教学内容的主线,围绕技能培养的中心,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化主动解决被动接受的局面。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设计教学主线贯穿知识点,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案例,如学生信息成绩管理程序,细化模块和功能,循序渐进,逐渐延伸、拓展,随着带领学生不断提出新的用户需求并主动设法解决,引出能满足新要求的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学生从熟悉到掌握,从掌握到理解,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5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方法研究
5.1教学内容合理知识点以案例驱动强调语法熟悉度和敏感度,大量练习知识点讲练比例在1:5,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5.2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方法以“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板书”+“现场演示编程”为主体,穿插案例分析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等,实验为主体内容分层教学等。
5.3教学手段先进常规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借助于教学网站搭建师生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如C语言评测系统,建立题库系统。例如我院目前已经建立了TOP训练营以及C语言评测系统的平台。
6教材及需求的改革
6.1教材特色———针对性、先进性本教材理论知识讲解详细,适合学生自我学习本教材以“工学结合”为理念精选各种典型应用的项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适应岗位。
6.2教材运用原则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内容具体,并具可操作性。
6.3教辅使用原则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或者下载相关辅助参考书,题量充分,让学生可以课后练习。
7总结
一.审美性的语言,更多的彰显美学价值
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语言更高的美学价值。这一特点是很重要的。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 都是富于审美性的。例如于漪老师在讲《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月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无怪乎她的学生要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了。
二.美的语言,能达到深入学生心灵的效果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讲述《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这两篇课文时,我带领同学们挖掘文中的美景,深情的感受温润柔美的江南冬景,感受那气势雄浑、撼人心魄的西部落日,把她想象成正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油画,一种是含蓄朦胧的美,一种是浓墨重彩的美。在课堂上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终于明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同时对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有了切肤的体会。因此,很自然的,我做出有力的挥手状:“让我们走进自然,谛听天籁,感受大自然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描述江南美景的真实存在,让学生心中被一种深情所填满,然后再声情并茂的泛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上深情打动了他们的心,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课文永留心中,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在讲《“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课时,用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样一些生动浅显的比喻,来阐明“文学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