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共享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目前对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侧重直接效益的计量。对公路项目的分类,只是研究分析的需要,是否把某一类别作为计量的重点,应视其是否是公路项目的根本效益。即/分析运输项目对经济的影响,必须抓住项目带来的基础的、重要的效益,是运输系统潜在的可操作的效益,这些贡献可以被叫做直接的主要效益。基于运输需求公路项目经济效益计量的角度应为运输需求的满足程度。按运输需求状态分类,可分为现实的运输需求、潜在的运输需求和诱发运输需求。对于现实的运输需求,就在于如何由“运得了”而达到“运得好”,“运得好”体现在运输费用的节约、时间的节约、资金的节约等,即节约效益。对于潜在的运输需求和诱发的运输需求,就是要把一定数量的资源配置到优势地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长,体现在产出效益。
公路项目满足运输需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即将资源分配到优势地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出效益,公路项目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益是运输效益的根本效益,经济增长的多少,预示着公路项目效益的好坏。与产出效益相比较,节约效益是公路项目在促进各产业发展时,所派生出的效益。由此可看出,目前的公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所计量的内容是本末倒置。
目前,国外已经开始重视公路项目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的研究,提出与成本效益分析相对应的经济影响分析。如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的观点是把经济影响分析作为成本效益分析的补充。国外部分学者还提出,对公路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进行重新研究。总之,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目前的公路项目相当大的一部分效益没有纳入评价中,在国外建议对公路项目进行广泛影响分析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根据公路项目的特性,公路项目经济效益计量范围的原则,考虑公路项目评价的目的,认为对公路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其经济效益的计量应包节约效益、产出效益和传递效益,这三个效益中,产出效益是根本效益,节约效益是公路项目直接带来的,传递效益是由节约效益和产出效益通过乘数作用带来的。
2节约效益的界定
目前节约效益计量的内容包括降低运营成本的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及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现有研究中,如刘南(2003)提出公路项目节约型效益除核算上述三项外,还研究了货物在途时间节约效益、缩短里程的效益,减少拥挤的效益。刘听(2007)提出了减少货物周转时间所产生的效益,减少仓储和中转环节形成的效益,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运输质量形成的效益,相对增加运输能力形成的效益,加速车辆价值流转形成的效益。公路项目效益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在确定具体的效益计量内容时往往容易产生两种错误,一是内容划分过细,产生重复计算,增加了工作量;如原交通部1988年6月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中,将公路建设项目的直接效益划分为:公路晋级效益;减少拥挤效益;节约旅客、货物在途时间效益;缩短里程效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和减少货损事故效益六种。二是划分过粗,而漏掉一些较大内容的效益。对项目效益的划分应遵循合并效益、不重复计算、不遗漏数量较大的效益及可行性的原则。中国目前公路项目计量的内容包括降低运营成本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及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国外如美国、英国等都计算了货物在途时间节约形成的效益,笔者认为对于货物运输时间节约的效益应当核算,遵循效益合并计算的原则,将其与加速货物周转节约的资金成本效益一并计算。对于有项目后里程的缩短、减少拥挤节约的效益,从客运看,这两部分效益已经反映在旅客时间节约效益中,从货运看,这部分效益也已经在降低运营成本效益中反映,如再进行计量,会出现重复核算的问题。根据确定公路项目计量经济效益的原则,将公路项目节约效益计量的内容界定为:降低运营成本效益,旅客在途时间节约效益,货物资金成本节约效益。
3产出效益的界定
产出效益是指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劳动的价值实现,产出效益的前提是产品量或服务的增加。因此,公路项目的产出效益是指有项目后,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社会产品增加,再通过货物和人的位移,而使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有项目与无项目相比,社会总产品(或服务)的增加量而带来的效益。根据运输对象的不同,公路运输可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产出效益可分为货运产出效益和客运产出效益;根据公路项目对未实现运输需求的作用程度,可分为“有运输障碍”的运输需求和“无运输障碍”的运输需求,由于这种分类方法对被动位移的货物运输更明显,在此只讨论货物运输的情况。对这两类运输需求的满足,可带来运输量的增加。运输量的增加,从物的流动规律来看,增加的这部分运输量大部分具有商品属性,其内涵的价值因物的流动(被运输)得以实现。对于旅客运输而言,由于旅客运输量的增加,使区域消费增加,从而拉动区域的旅游、餐饮及当地交通等行业的发展而带来的效益。
4传递效益的界定
传递效益是指经过某一媒介而产生的效益。公路项目产生的节约效益和产出效益,会带来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而波及到区域的各个行业。节约效益和产出效益的增加,使相关部门人员收入增加,人们收入的增加后,必然将所增加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消费,使社会的最终需求增加。社会最终需求的增加必然刺激各部门进一步扩大生产,从而导致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在以上的每一个环节中,均会给有关部门带来效益,通常把这一系列由于消费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生产部门效益之和称为消费乘数效益。
5结束语
一、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
有管理,即有控制。控制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空间,对应的是某具体经营活动产生的各种数据;一个是时间,对应的是过程。也就是说,健全的管理,是在每个时间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控制标准,并且通过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现代管理手段使项目经济指标在各个时间点始终在控制标准内,最终达到我们的管理预期目的。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步骤,一是经济数据采集、整理,二是经济数据处理、分析。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实质是把施工各个过程抽象成一个个生产经营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比对等一系列技术处理,找出当前阶段项目隐藏的问题及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下一步合理分配与安排项目生产资源的建议,以确保项目达到各项既定目标。因此,收集数据及分析处理数据能力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反映了项目经济管理的水平的高低。
二、当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面临的困难
1.数据维度不完整导致经济管理存漏洞。由于工程项目每个施工过程产生的每个数据具有多个维度的复杂性,粗放的经济管理很难将数据的各个维度采集完整。例如浇筑混凝土这样简单的工序可以描述为:2017年2月8日,由某高速公路项目部3分部2工区下属A分包队伍负责施工的1号大桥桩基工程第3排架左幅1号桩成孔完毕,成孔过程无异常,当天在施工员刘某的监督下,由1号拌合站的3号混凝土搅拌车浇筑10方C30混凝土、4号混凝土搅拌车浇筑10方C30混凝土、7号混凝土搅拌车浇筑8方C30混凝土,共计浇筑28方C30混凝土,浇筑过程无异常,而该桩的设计混凝土用量为25方,分包合同约定桩基工程混凝土的合理损耗为5%(无异常状况下),超出部分在分包进度款中扣除。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仅一个灌注桩混凝土用量数据,就包含了:实施单位(项目分部、工区、分包单位、施工员、拌合站、混凝土搅拌车)、实施部位(桥梁名称、排架号、桩号)实施过程(成孔、浇筑有无异常)、实施时间(成孔、浇筑时间)、标准(标号、设计量、分包合同条款)等多个维度。如果数据某个维度统计不全,就无法分析这个维度的管理过程,就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如:在实施单位这个维度遗漏了混凝土搅拌车,就分析不出罐车的使用效率。2.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经济管理效率低。现阶段,工程项目数据的采集集与数据的分析是各个管理部门独立进行,对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标准也是按各个部门的管理需求来制定的,往往未从整个项目的经济管理需求来考虑,经常出现数据相互衔接不上,各个部门不得不做大量重复工作。仍以混凝土浇筑为例,物资部门在分析混凝土节超时,以设计量为标准、工程结构部位为对象;而合约部在分析同样问题时,却以分包合同约定为标准、分包队伍为对象,两个部门都必须各自把当月的混凝土数据梳理一遍,才能达到各自的经济管理要求,无形中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降低了经济管理效率。3.人员配置与经济管理要求不匹配。现阶段,项目经济管理工作量十分巨大,又要负责各种数十种统计报表、又要负责对业主计量、又要负责对分包计价、还要负责变更索赔、签证计价等。若人员配置不合理,事多人少,经验不足,精力都用于疲于对付各种数据大山,要么出现数据造假,时间来不及,就编数据;要么数据缺失,时间不够用,就简化数据维度,造成管理空白。4.管理制度与经济管理要求不匹配。一种管理制度是对经济数据分析不作要求,或要求很少,按项目经济管理水平能分析出什么就分析什么。这种制度过粗易造成某个时间阶段或空间维度上经济数据缺失,导致经济管理不够细化。如物资管理制度只要求对混凝土使用总量节超的分析,那么各个结构部位的混凝土超耗情况就无从得知,如果长时间内这些数据缺失,企业对自身各个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就无法精确判断,在新工程投标竞争中,就不能根据自身水平进行准确报价,从而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另一种管理制度是对经济数据分析要求非常细致全面,什么数据分析都要,但是不告诉项目具体应该怎么采集数据。这种管理制度对各个维度的数据分析要求很全面,但没有规范的数据采集、归类的操作流程及方法作支撑,每个经济管理人员的数据采集、归类水平有限,达不到分析要求,只能凑数据、造数据从而使经济数据分析失真。
三、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应加强标后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标后预算作为项目最全面的总收入、总成本及效益情况的预计,对下达项目经济责任指标、编制总成本预控方案等经济管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避免出现:①标后预算编制办法与项目部实际人员配备、管理水平不符,导致标后预算编制时间过长,边施工边编制标后预算,项目预算控制有空白期;②标后预算与项目预计总成本、总收入息息相关,但实际情况与项目预计总成本、总收入发生变化,财务不做调整,导致账面收入、成本与确认利润不准确。2.应加大项目开工阶段的策划精度。工程开工阶段,项目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好一切施工的准备工作,迅速进入全面施工状态,时间紧、事务多,常常会出现忙乱的现象,也容易出现管理控制空白,需要重点对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应避免出现:①前期策划中无实施性施工方案,导致便道、便桥及大小临无预算控制,签单价分包合同,施工后按实际施工工程量结算;②前期调查不准确,实际签订合同单价高于策划单价,导致标后预算指标受影响,需进一步制定完成指标补救措施;③实际分包方案不合理,导致工序交叉,工序衔接段合同约定不明确、不细致,导致分包队伍间推诿扯皮较多,产生大量合同外工作,直接影响分包结算。3.应加大分包合同风险防范。在当前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人往往扮演组织、管理者的角色,而分包商领用项目物资、使用项目机械,是真正具体实施者,而承包人通过分包合同对其进行管理、约束,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因此,控制分包合同风险是项目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应避免出现:①无统一制定合同授权委托书格式导致授权委托书授权范围不全、分包商、供应商负责人无授权委托书;②审批制度不完善,无相关重要职能部门审批签字、分包合同未按审批意见修改;③先签合同后审批、先施工后签合同、未签合同施工;④未制定统一合同范本,导致合同条款过于简单,存在较大合同风险;⑤无履约保证金、风险保证金、甲供材料及机械的约定、无超用甲供料扣款约定、无清工签证结算约定、无分包进度节点及履约奖惩约定4.应加强物资基础管理工作。材料物资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了半数以上成本,房建、桥梁等结构工程甚至能达到70%,因此,材料物资成本的把控,对一个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起着确定性的作用。应避免出现:①甲供物资采购申请、发放流程设计不合理、不完善,与物资采购台账未形成统一、匹配的系统,不利于数据提取,不利于开展精细化物资采购管理工作;②无物资采购中期结算或结算不规范,无法按分包合同约定扣除由分包承担的材料超耗量、水电费等;③分包人甲供材料领用人无授权书,或有授权书但签认管理不规范存在代签现象;④未按期整理物资采购台账及物资采购中期结算数据,形成分析数据。
四、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未来发展趋势
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工程经济管理体系是集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如何完善、发挥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好各个分支体系间的相互完善及整合。
1)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组织机构是实现政令畅通,落实到位的前提保障。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应该责权利明晰,分工明确,协调到位。目前铁路项目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跨度大,层次多,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张,联合体中标的综合型大项目已经取代了以前的单一型小项目,成为目前铁路市场的主流,有的甚至是总公司中标,随之而来的便是管理机构繁多,职责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因此,集团公司应该根据不同模式的项目建立职责明确,协调到位,高效运营的管理体制。
2)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及进一步强化落实。一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责任成本管理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责权利是否明晰,决定着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成果的好坏,而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果将关系到一个项目乃至整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应继续强化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部门、班组和岗位,以及其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是分段对成本的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是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是认真加工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是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即在实际工作中,堵住工程盲目分包、材料采供、设备采购管理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在管理中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制以及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从而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就是对合同策划、谈判、评审、订立、交底、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性、安全性(风险性)、时效性进行评价,并因之而采取权宜之策,施以控制措施,以实现合同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完善、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防范、规避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而风险和效益是共存的,根据追求项目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原则,在项目一接到手,应该召集计经、财务、技术、物资、机电等部门相关人员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进而拟定风险回避、转移、转嫁等预案,以尽可能地降低潜在损失。因此,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应不光是合同签定和执行过程,也不光是项目上的合约部门的工作,而是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合同策划开始,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
4)完善劳务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工待遇,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力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已经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首要任务。构建和谐企业从很大程度上讲是要做好外部和谐,而劳务管理将是外部和谐的重中之重。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将关系到决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就要明晰职责、明确准则,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由谁去做、怎样去做、以何等的尺度去把好关,有了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也就形成不约而同、政通人和的局面,大家都按照同样的准则去执行,各守其土,才能作好精细化管理,才能把好关,才有效益可谈。结合目前铁路市场的劳务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局(处)等集约型管理机构要对外部协力队伍持欢迎、扶持态度,积极引进,对外部劳务队伍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例如提供年审、颁发合格证书等,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力开展,劳动力紧缺已成为遏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只有相对有利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劳务队伍。二是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使用要经过集体研究审批,杜绝拖人情、走关系,只有选用了合格的、优秀的外部劳务队伍,才能实现风险规避、降低成本,实现效益,因此,施工一线的项目部在劳务管理体系中要贯彻执行劳务队伍的选用关。三是严格按照合同支付相关费用,防止超付、多付、支付不到位的现象,企业经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经营活动,最终才获得效益,如果在劳务队伍结算或者支付问题上出了差错,导致企业效益流失,那等于是白忙一场。另外,在对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的监督上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协力队伍负责人拖欠劳务人员工资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这样的纠纷一旦发生,企业方将承担连带责任,并且处于被动位置。四是重视对劳务队伍的培养,增加感情,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营造廉洁勤政的内部环境。
二、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做好投标人员与现场经济管理人员的交底脱节问题。企业从事一系列的经营活动,首先是开发市场,也就是投标,只有拿到了标,才有可能经过精心的经营管理从中取得赢利。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中标可能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先亏后赢法、突然降价法等非常手段,因此,此举将为项目的后期经营埋下了伏笔,也就是中标后要重点经营的环节,而目前对项目的投标和管理没有达到有机结合,投标人员在投标后将项目交付与其他人员进行管理经营,这将有可能对我们投标时的有利因素和重点经营环节造成信息丢失,没有达到或者没有理想达到投标的期望值。
2)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工程项目一上手,就应牢固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集约经营、精细耕作和挖潜增效的经营理念,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整体重视、全员参与、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应该首先从制度入手,制定在管理中便于实施、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部分自购材料采购中,严把质量价格关。通过货比三家、利用时间差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材料的入库验收,一律采用严格检尺的办法进行,绝不能让进库材料出现亏空;领用材料一律按施工设计要求提前算好用量,用多少领多少,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如果一个项目已经开工,甚至接近尾声,但依然没有对责任成本进行核定,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大量资源流失,责任成本没有起到指导性、约束性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设计;工程经济;问题
一、与公路设计相关的几个工程经济问题
工程经济是高速公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其工作主要表现在估算和概预算编制等方面。由于公路设计与房屋建筑、桥梁隧道、交通安全以及路线等工程设计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公路设计对应的工程经济中的概预算编制不管是从设计思路,设计时间,还是考虑问题的角度等方面,都与其他的工程设计有所不同,因此,从事其他工程设计的人员对于公路设计中的概预算编制在理解上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目前,在公路设计的工程经济方面,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公路设计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提高对工程经济的观念认识,加强工程中间量的复查审核工作。
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公路的适用性以及结构的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是充分的,并且也足够重视从文件中提取所要求的工程量,然而,由于工程设计周期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基本结束后就应该把中间工程数量表提供至概预算编制人员,而概预算编制人员往往对这些表不够重视,因而导致了复核工作的深度降低,进而造成了出版图纸数据与概预算编制数据不统一,前后数据不符等问题的出现,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大量概预算工作的无效或是返工。所以,公路工程设计人员应该提高和加深对概预算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复查审核工作,并将概预算编制工作看成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对其产生任何的负面情绪,同时,在公路工程设计的初期就应该建立起全局的概念,从整个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和进行局部设计工作,从而使得公路设计工作能够尽量取得技术和经济的完美结合。此外,工程单位也应该提高对中间数据的管理,将中间数据形成体系的文件形式,从而确保中间数据传递的可靠性。
其次,在新材料的使用以及工程设计方案的比较时,应该加强对经济因素的考虑,但是又不仅限于经济因素。
对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比较,设计人员除了要首先考虑经济因素外,还应该从更加高层次的角度进行权衡,比如要考虑社会影响、天气以及地质等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
对于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使用,设计人员也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看待,而不能只考虑通过求新来降低工程的造价。比如,公路工程上存在的一个难题就是钢桥桥面板与沥青混凝土的结合问题,该问题往往会导致一些大桥的定期养护和频繁维修的工作,进而造成交通的拥堵。所以,在进行公路工程的设计时,对工程质量的考虑应该优先于工程技术,进而再考虑工程腐败等其他的问题。
再次,在进行房屋的拆迁时,不遗漏对废弃物拆除工作量的考虑。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中,房屋的拆迁工作主要是由各地方部门来解决,因此公路设计工作中对此也不够关注,只是在概预算编制的第三部分中给出拆迁费用,以单价乘以房屋面积的形式计算,这部分的费用主要用来补偿被拆迁的沿线百姓。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百姓们拿到拆迁补偿费用后,往往会拆除原建筑中可用的物品,而无用的废弃物则将被遗留下来。此时就需要施工单位来进行打扫清理,而这些清理费用在概算中是没有考虑的。目前,随着高速公路路线的不断加长,需要清理的污垢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清理费用的数额也就越来越不容忽视。所以,设计人员在在进行造价预算时,应该将废弃物的拆除工作量考虑在内,保证没有遗漏的部分。
此外,在概预算编制中,临时便道和电力设施以及拌合站的建设也逐渐成为了施工中的焦点矛盾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临时便道和电力设施的考虑不全面,导致长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以及拌合站的建立位置不能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
二、关于概预算定额的相关探讨
当前正在使用的公路概预算编制方法和定额是交通部在2007年进行的,其从2008年的1月开始实际实施。至今,该方法和定额在这几年的学习使用过程中,与实际的情况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2.1 大桥、特大桥的便桥设置问题
在的概预算定额中,要求便桥中的钢管桩要依据施工时间进行实际的摊摊销,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钢管桩一旦使用后,就很难在,即使使用一些机械设备可以将其拔出,然而所需要的相关费用也很大,其大大超过了概预算定额中的摊销量。因此,施工单位对钢管桩往往会进行一次性的摊销。
2.2 路基防护排水砌筑工程定额的人工工日数量大
最近几年来,由于物价飞速上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造成了施工人工单价的大幅度上涨,然后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定额站收到各地方定额站的上报情况后进行备案实施。在人工单价上涨后,由于路基防护排水砌筑工程定额的人工工日数量较大,进而造成了砌筑工程单位的造价也比较高,所以使用定额计算的砌筑工程造价与实际的工程情况严重不符。
2.3 调整交通运输网的整体布局,改善区域内交通运输条件
对于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的地区,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其交通运输的投资,改善其交通运输情况,进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并适当的降低大城市在交通运输投资中的比重,提高对落后地区交通体系的全面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在更多地方建立起更多的交通运输干线,降低交通运输对少量主干线的依赖,尽量减轻甚至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加强对交通运输业的长久规划,使交通运输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促使交通运输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2.4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减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将高科技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交通工具的实际研发中,提高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价值,减少传统交通工具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加强和推动绿色交通运输和绿色交通工具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该借鉴国外对于公路交通管理的成功经验,大量完善交通服务和设施,加强人们对于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车俩驾驶人员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重视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从而将低公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保护公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进而推动公路交通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对于估算新指标和新编制办法的探讨
2011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再次了新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这两个文件从2012年的1月1日起进行实际的实施。
由于这次估算指标和编制办法的修订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改动较多,所以不仅需要加强工程估算编制人员和可行性研究编制人员都要对这两个文件的学习,而且公路工程设计人员也需要加深对此的学习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其之前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思路,从而使得对设计工作更加有把握。
此外,在新的这两个文件中,工程量的提取方式和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动。比如,土石方运输将采用独立的指标计算,不再使用计价土石方的相关概念,即其不再综合在挖方的指标计算中,以及隧道不再用系数乘以长度来计算等。
最后,由于人工工资以及绿化指标在各省或直辖市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将其综合起来的难度比较大,即使综合起来编制,其实际使用性也不是很高,因此就需要各直辖市、各省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这两个指标进行独立的编制。
四、总结
公路交通和经济之间具有辩证的关系,只有保证公路交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协同进行,才能够取得比较完美的结局,从而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全国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学习工作环境。因此,在公路的设计工作中,不应该忽视经济问题的存在,一定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考虑,从而保证公路设计工作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确保国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驻马店达远路桥勘察设计院)
更正声明
《商》2012年15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0510,国内统一刊号: CN51-1019/F)作者:陈文波,文章题目:《TPM协议下的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一文,因杂志社疏忽,导致:把参考文献的课题编号,排成作者的课题编号。特作出以下更正:
参考文献:
(一)变量检验
将CD生产函数转化为线性模型,能够有效抵消时间序列数据自身的差异性和异方差,使数据更加平滑;同时凸显参数估计意义,使估计结果更准确。被解释变量和部分解释变量均为增长趋势,可以初步判断这些数据属于非平稳,因此要对数据进行ADF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各个变量的t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各变量都存在单位根。对各变量取一阶差分后再进行ADF检验。各变量一阶差分后的t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后的变量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的序列。同时,也表明解释变量即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至此,模型已经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
(二)模型确定
运用计量软件Eviews6.0输入新疆1998-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算。拟合优度可决系数显著,说明新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较好;DW值=1.635179,基本接近于2,而且变量转换为平稳的数据。因此,该模型是稳定而可靠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农村公共产品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变化状况。
二、研究结论
文章通过对新疆1998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在文章研究的新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要素中,农用机械动力的影响对新疆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效应最大,随后是化肥使用、农田水利和农村电力。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说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直接促使农业经济增长,实质是反映农业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已不能真实反映农村从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当前新疆农村地区受高水平教育的人员的净流出,导致农村智力水平有效实际供给严重不足。
关键词:工程项目;重点难点;效益审计
1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涉及工程项目本身,而且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信誉,甚至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我企业前几年也曾先后启动过两个工程项目,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因管理经营失误,投入资金无法收回,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制约企业的发展。这些事例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需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又能帮助我们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管理,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控制制度,减少经营管理失误,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和完善指标评价和法规体系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
(1)正确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对于真实反映、合理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我们在近三年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中,所使用的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大多数是沿袭财务分析指标,如投资回报率、资金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材料利用率和资产报酬率等等。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单靠财务指标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财务分析报告而非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指标评价。因此,我们迫切希望通过借鉴国内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我们已有的实践成果,建立适合我行业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科学的、规范的、权威的指标评价体系。
(2)规范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为使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条不紊,依法依规的进行,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现在《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早已颁布实施,但针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极少且不健全。如有关工程项目审计方面的法规、管理条例、工作程序、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特别是缺乏以工程项目各施工管理环节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法律法规实施细则。
(3)完善财务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对应的材料、费用、效益,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及科学的开支标准和程序,经营者随心所欲,工程效益就无从谈起,经济效益审计也无从下手。针对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与问题,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工程市场管理、内部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了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和程序,即规范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开支,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打下了基础。
3工程项目各施工管理环节和相应经济合同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审查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及投资效益水平高低等。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是各施工管理环节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可分成三个阶段:项目开工前、建设中和决算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每个阶段的审计都应有相应的经济合同。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决定了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经济合同是工程施工管理和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合法依据,在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质操作中,对每个阶段的审计不仅局限于各施工管理环节的审计,更重要的是对相应经济合同的审计。我们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过程中,对前几年遗留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从审计的情况来看,都是在项目决算完工后,项目经营失败后才进行审计,而且更多的是从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对各施工管理环节和经济合同没有进行审计与监督,这也是个别工程项目经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要特别注重把握好各施工管理环节及相应经济合同的审计,缺一不可。
(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①工程项目的立项审计,主要审查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合法性,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投入资金是否已到位,预测的经济效益目标是否科学合理;②设计和施工的招标审计。通过招标审计,促使设计者和施工者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总体造价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监督工程项目质量和核实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工程项目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寿命和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如果工程项目质量合格或者达到优良,就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效率奠定了基础。因此,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审计要注重:①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②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③结构层次、施工工艺等有可能牵涉到工程造价的情况;④审计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⑤审计工程质量;⑥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转移资金的现象;⑦审查索赔的合理性,对索赔事件的起因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赔偿,拒绝不合理赔偿;⑧审查影响项目成本造价变动的事项,如设计变更和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等;⑨审查现场签证及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工程项目决算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工程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是否达到设计能力、投资回收期长短、投资利润率高低等方面。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要求,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投资回收期短,利润率高,说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好。通过对工程项目决算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以评价企业领导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并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途径,促使被审计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企业改善管理。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遇到的难点
我们初步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近三年,曾用大量精力对前几年遗留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反映出许多问题,遇到一些难点,这些问题与难点主要集中反映在审计介入难;审计确认难;缺乏专业人才等。这些问题与难点阻碍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应予重点解决与研究的问题。
(1)项目开工前和建设中审计介入难。这即有认识问题,也存在法律空白。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往往容易用财务审计的思维方式解决处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财务收支审计一般均在年底、期末或项目完工后进行,因此,由于存在这种认识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导致目前我们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几乎均在项目完工后或经营失败后进行,开工前与建设中两个重要施工管理环节的审计几乎没有介入。另外,工程项目开工前和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审计还存在法律空白,针对这两个重要施工管理环节的审计,目前还缺乏具体的法规操作细则和有关政策规定。
(2)流动性资金审计确认难。①债权债务确认难。工程项目债权债务往来频繁,应收应付款等债权性资金在工程项目中所占比重较大,拖欠时间较长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已影响到工程项目资金的周转,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主要原因:一是开工前、建设中的审计均未介入;二是企业与行业特点,导致工程项目类型多、数量多且复杂,相应经济合同不配套不完善,审计工作深入难;三是应收应付款等债权性资金量大,回馈率低,审计确认难。②存货审计确认难。工程项目决算完工后,账面都会反映有较大存货,经过经济效益审计会发现存在许多账实不符的现象,其中盘亏较多。一是管理不善出现跑、冒、漏现象;二是通过存货这一会计科目人为调节成本和利润,造成存货与利润虚增。虽然账面反映有存货价值不少,但实际存货价值出入较大,甚至是年久存放的报废物品,因而形成审计确认难。影响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与评价。③货币资金审计确认难。工程项目的货币资金是经济效益审计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企业与行业特点,受工程项目类型多、数量多且复杂等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项目货币资金流动性强,收支业务频繁,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游离正常使用渠道,而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这是目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值得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难以审计确认的问题。④材料成本审计确认难。目前材料市场及价格不规范。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较大。⑤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结算计价审计确认难。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内容未逐一填写,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现象,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为竣工结算计价埋下伏笔,使得原本十分严肃的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失去约束作用,容易造成决算价格偏差,给工程项目结算计价审计带来难度和风险。
(3)专业人才寻找较难。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全新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创新审计方法等。目前,我们内审队伍总体状况是对财务收支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工作技能与基础,但对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即懂财务收支审计又懂工程管理的专业审计人才较难寻找。再加上目前我们内审部门的审计人员与工程管理部门的预算审核人员全部分设在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这即不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也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的使用培养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人才的培训与选拔,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更好发挥经济效益审计作用的重要保证。
5注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运用的科学、合理,能够较为顺利的解决审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处理好各专业审计关系;突出审计重点和难点;提高审计成效和质量。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重视审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不断创新技术方法、促进审计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1)把握财务收支审计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关系。财务收支审计是目前内审工作中的主要类型,其主要内容是对财务的真实、合法进行审计,其目的是通过审计,确定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利用是否节约、有效,抓住典型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原因,提出意见建议,促进规范管理。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入和发展,必须与财务收支审计等其他审计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途径。财务收支审计主要从审查会计账簿,财务报表数据。分析财务指标着手;而我们认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更注重施工环节及其经济合同的审核,审计的范围更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更注重从决策、分析、评价等环节进行审查,对反映的问题要突出重点,有说服力,须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
(2)突出重点难点,规范作业行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范围广,审计标准更严,审计难度更大。因此,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规范审计作业行为,确保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是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而展开的,可能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问题,就应该成为审计关注的对象,成为审计工作重点。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主要以货币性资金或流动性资金为主,抓住各阶段各环节及相应经济合同的审计,注重资源投入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还没有现成的操作指南及作业规范。对此,我们要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大胆实践。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经验和做法,做到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质量。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注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立足于整改,堵塞漏洞,切实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
(3)选择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成效。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要灵活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方法,掌握重要性、时效性、可行性原则。要重视运用审计调查方式,对一些共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迅速地作出反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解决我们在审计工作中的滞后性和单一性问题,增强超前性和综合性,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助于企业领导做出重要决策。要加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技术方法的利用,有选择地利用好审计实践中使用过的各种方法,提高工程项目审计效能。
总之,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重心,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内审理论,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加速企业经济发展,扩展工程市场,承揽工程项目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巍.浅谈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审计[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2).
[2]金怀远.关于当前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浙江审计,2003,(3).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与环境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正成为现代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必要性,探讨了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除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一、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二、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2.1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2.2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2.3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三、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3.1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3.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3.3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黄杨球、桃树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
参考文献
[1]王蜀南,王鸣周.环境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论文摘要:薪酬公平问题是影响企业并购整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组织公平理论,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三个方面来阐述薪酬公平的内涵,并提出薪酬公平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整合组织公平薪酬公平
一、企业并购整合态势及产生的薪酬公平问题
近些年来企业并购活动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作为扩张发展之路。然而,尽管企业懂得通过并购来获取竟争优势,但是并购后的成功却并一定能够如期而至。企业常见的一个困境就是:员工的激励不足,满意度低,甚至消极怠工、跳槽等,而这些往往是“薪酬公平”问题所导致的。企业薪酬激励不公使得具有不同利益的员工之间出现矛盾,有时这种矛盾会激化,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经历了企业并购的组织,这种薪酬公平问题尤为突出,不同的企业文化、人员的变动、岗位的重新配置、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等等都使得员工更容易产生对薪酬公平的感知冲突。
二、薪酬公平的内容
1、薪酬分配公平。分配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对分配结果的公平感受,亦称结果公平。员工将自己所获得的回报与个人投人的比率和他人进行比较,如果比率大致相等,则感到公平,如果发现自己的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如减少投人。企业并购中的薪酬整合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薪酬公平体系的建设是人人关注的焦点,如果员工认为薪酬分配结果不公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工作积极性也将受到严重打击。
2.薪酬程序公平。程序公平关注的是决策程序或工具的公平性,关注的焦点从“决策的结果”转到了“决策的方式过程”。程序公平能够增加员工对薪酬分配结果的公平性感受。程序公平满足了并购企业中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下的一致,代表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避免个人私利和偏见等因素下的不公平行为,通过程序的公平,可以抵消可能的分配不公平导致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3.薪酬互动公平。互动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人际公映的是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上司对待下属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尊严和是否尊重对方等。信息公平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或分配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解释。当企业的制度与运作方式发生变化时,员工会更依赖管理人员来解决问题、处理纠纷,管理人员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尊重员工价值和劳动成果,关心员工利益,向员工提供有关企业薪酬决策的信息,会有效增强员工的薪公平感知。
三、薪酬公平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1、宣传合理的薪酬文化。“薪酬文化”,就是各种影响员工心理状态的贯穿企业薪酬管理整个过程的文化因素,是全体员工对企业薪酬分配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对薪酬公平的看法。由于员工个人对薪酬管理是否公平的理解五花八门,企业必须建立并宣传统一的薪酬文化,以使全体员工对薪酬公平有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进而对员工心理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有不公平的现象,领导层应该广开言路,鼓励员工多提建议,这样自然容易在员工心中建立公平的价值观。
2.建立科学的岗位评价系统。岗位评价在薪酬设计中引人了理性分析方法,克服了不同岗位之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造成的价值对比障碍,使得岗位薪酬的制定可以处于同一标准之下,从而为克服其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奠定了基础,对保证员工程序公平有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岗位评价方法有: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配对比较法、市场定位法、评分法等,企业在实际中应选取和设计适当的方法,通过注意一些关键的事项和原则来避免评价的不准确性,根据各种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来支付薪酬以实现公平。
3、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企业应建立一套与绩效考评相匹配的薪酬体系一一绩效工资制度,让员工的薪酬与业绩相挂钩,这才有利于企业薪酬激励公平性的实现。当用绩效考评决定一个员工的薪资水平时,其公平性体现在考评的合理性、利一学性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建立组织内的绩效考评体系时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考核对象,考核标准,考评者,绩效反馈。完成绩效评价过程后,对考评结果加以有效的利用和处理,并与员工的奖惩、薪酬挂钩,薪酬激励机制制度化,保证员工的薪酬与其对企业的贡献成正比,促进企业薪酬激励的公平性。
4、确定适当的薪酬水平。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发展阶段,制定合适的薪酬水平政策,体现薪酬的公平性,减少员工流失。在薪酬体系设计之初进行详细的薪酬市场调查,确定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社会平均水平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薪酬水平。企业可能采取的薪酬策略就是以各类岗位的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对供过求的人员可以采取低于或与社会平均水平持平的薪酬政策,而对紧缺人才采取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政策,从而留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薪酬体系的激励性和吸引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015年1月4日,沈阳数千辆出租车集体罢运,造成节后首个工作日不少上班族打不到车的现象。9日至10日,南京多个区域发生打砸出租车、殴打司机、阻挠出租车正常运营的情况,打砸事件起因是从8日开始的南京出租车停运事件。12日,济南出现部分出租车停运,同一天,成都出租车集体罢工,排长龙绵延千米。各个城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导火线均是出租车司机不满近来迅速崛起的专车服务。尽管出租车联合抵制专车的同业竞争,也不能阻挡来势汹汹的专车。2月14日,也就是西方的情人节,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联姻,两大专车软件公司正式宣布合并。接踵而至的事件和或褒或贬的评论将专车服务一次又一次地推上了风口浪尖。专车和出租车难道真的是水火不容?正处在市场培育、用户习惯养成阶段的专车服务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全国多个省会城市接连发生的出租车停运事件。表面上看,是出租车抵制专车分食出租车司机的奶酪,但实际上,是触碰到了出租车垄断经营的体制。
二、 专车的理论基础共享经济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是专车发展的理论基础。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共享经济列为十大改变世界的创意之一。所谓共享经济,也叫分享经济,指能够让商品、服务、数据以及才能等有共享渠道的经济社会体系。共享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那时学者们就已经对汽车共享进行了研究。2010年,这种经济模式在雷切尔布茨曼的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协同消费的崛起》中,也被称为协同消费。雷切尔布茨指出由于人们越来越不满市场将其作为机械的消费者来对待,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私有价值,共享性而非独占性,持久耐用性而非新奇性。共享经济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书中,她把协同消费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再分配市场,比如二手交易市场;第二种是协作生活方式,这是对类似金钱,技术和时间等资源的分享,比如工作间的共享;第三种是产品服务系统,当某种产品服务你的时候,你相应地付费但是不必永久拥有这种产品,比如租车网、房屋短租网。共享经济允许人们分享资源,而不影响她们自身的生活。其逻辑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和切身体验。共享经济的优点显而易见:成本低、浪费少。共享经济颠覆了企业所有与个人消费的产业模式,使每个人都可以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成创造者。
共享经济可以降低某项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成本。共享经济的去工业化和去中心化降低了产品供给的成本,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共享经济有了规模效应。闲置的车源如果从理论上已经是沉没成本时,汽车拥有者通过专车网络平台出租,让闲置的资源物尽其用,既降低了单次使用的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共享经济通过合理配置闲置资源,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同时形成了新的供需产业链。
三、 专车的安全保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专车以个性化的服务、无底线的补贴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乘客对此喜闻乐见,但专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尽管易到、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专车公司在对外解释运营模式时,都给出以互联网公司作为信息服务平台,汽车租赁公司提供车辆,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提供驾驶员的三方合作模式,但私家车混迹其中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然而,私家车并不具有运营资格。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未取得运营资格却擅自从事非法运营的车辆,与黑车的性质无差,是应当被取缔的。但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专车公司对车源的控制并不严格,现在依旧有很多私家车浑水摸鱼。而租赁公司的车与私家车所提供的保险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各不相同,然而这恰恰关系到乘客的切身利益。
专车,你安全吗?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专车无资格购买客运保险。那么乘坐专车发生交通意外,乘客的利益如何保障呢?保险专家表示,乘客的利益是否能得到保障,关键看该车有没有购买乘客附加险。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若私家车参与专车运营发生交通意外时,即便是购买了乘客附加险,经查实,其是以营运为目的,比如借专车平台拉活儿,那么乘客所遭遇的伤亡,保险公司也有权拒赔,最后只能向肇事方和租赁公司进行索赔。
当然,专车公司也纷纷出台政策保障乘客的安全,比如:选择与保险合作的方式成立赔付基金,或者为客户提供免费出险产品等,即用户在下单成功之后,手机会收到专车发来的短信,称专车保障意外险为乘客提供用车全程的保险,短信里还有保单号。但是,一些乘客提出质疑,用户仅有一条短信订单作为凭证,而车子行驶的路线和时间记录大多保存在专车公司的系统里,如遇交通意外,需要高额赔付,付诸法律程序时,乘客仍会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关键词:加工精度;误差;工艺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而加工精度是衡量零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来了解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产生各种误差,这些误差与工艺系统本身的结构状态和切削过程有关,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一、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过程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传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1.1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造成的误差
在许多场合,为了得到要求的工件表面,必须在工件或刀具的运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理论上讲,应采用完全准确的运动联系。但是采用理论上完全准确的加工原理有时使机床或夹具极为复杂,致使制造困难,反而难以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有时甚至是不可能做到。如在车削或磨削模数螺纹时,由于其导程t=πm,式中有π这个无理因子,在用配换齿轮来得到导程数值时,就存在原理误差。
1.2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造成的误差
用成形刀具加工复杂的曲面时,要使刀具刃口做得完全符合理论曲线的轮廓,有时非常困难,往往采用圆弧、直线等简单近似的线型代替理论曲线。如用滚刀滚切渐开线齿轮时,为了滚刀的制造方便,多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蜗杆来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从而产生了加工原理误差。
二、机床几何误差及磨损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2.1主轴回转误差
主轴的回转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可分解为径向跳动、轴向跳动和角度摆动。由于存在误差敏感方向,加工不同表面时,主轴的径向跳动所引起的加工误差也不同。例如,在车床上加工外圆或内孔时,主轴的径向跳动将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但对于端面加工没有直接影响。车端面时,主轴的轴向跳动将造成工件端面的平面度误差,以及端面相对于内、外圆的垂直度误差;车螺纹时,会造成螺距误差。主轴的轴向跳动对加工外圆或内孔的影响不大。主轴的角度摆动对加工误差的影响与主轴径向跳动对加工误差的影响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主轴的角度摆动不仅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圆度误差,而且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圆柱度误差。
2.2导轨误差
导轨在机床中起导向和承载作用,它既是确定机床主要部件相对位置的基准,也是运动的基准。它的各项误差直接对形状精度产生影响。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将直接反映在被加工工件表面的法线方向(误差敏感方向)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会使工作台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摆动,刀尖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空间曲线,使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2.3传动链误差
切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成形运动,是通过一系列的传动机构来实现的。传动机构的传动元件有齿轮、丝杆、螺母、蜗轮及蜗杆等。这些传动元件由于其加工、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磨损而产生误差,这些误差就构成了传动链的传动误差。传动机构越多,传动路线越长,则传动误差越大。机床传动链误差是影响表面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刀具(如车刀、镗刀及铣刀等)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没有直接的影响;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及槽铣刀等)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成形刀具(成形刀、成形铣刀以及齿轮滚刀等)的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而刀具的磨损会直接影响刀具相对被加工表面的位置,造成被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有很大影响。夹具的制造误差由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夹具的安装误差、导引误差、分度误差以及夹具的磨损组成。夹具的磨损会引起工件的定位误差。
四、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是一弹性系统,在加工时由于切削力、夹紧力和传动力等作用会产生相应变形破坏了刀具和工件间的正确位置,从而产生加工误差。
4.1切削过程中受力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
切削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刚度随切削力着力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引起系统变形的差异,使被加工表面产生形状误差。
4.2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
工件的毛坯外形虽然具有粗略的零件形状,但它在尺寸、形状以及表面层材料硬度上都有较大的误差。毛坯的这些误差在加工时使切削深度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切削力的变化,进而引起工艺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形,使得零件在加工后还保留与毛坯表面类似的形状或尺寸误差。当然工件表面残留的误差比毛坯表面误差要小得多。这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规律”,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称为“误差复映”。除切削力外,传动力、惯性重力、夹紧力等其它作用力也会使工艺系统的变形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加工误差,影响加工精度。
五、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机械加工中,工艺系统在各种热源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热变形。由于工艺系统热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各环节结构、材料的不同,使工艺系统各部分的变形产生差异,从而破坏了刀具与工件的准确位置及运动关系,产生加工误差。尤其对于精密加工,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占总加工误差的40%~70%。
5.1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受热源的影响,各部分温度将发生变化,由于热源分布的不均匀和机床机构的复杂性,机床的各部件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破坏了机床各部件原有的相互位置关系,影响加工精度。不同类型的机床由于热源不同,对加工精度影响也不同。
5.2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尽管在切削加工中传入刀具的热量只有3%~5%,但由于刀具的尺寸和热容量小,故仍有很高的温升,从而引起刀具的热伸长并造成加工误差。粗加工时刀具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于加工要求较高的零件,刀具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使加工表面产生形状误差。例如用高速钢刀具车削时,刃部的温度高达700℃~800℃,刀具热伸长量可达0.03mm~0.05mm。
5.3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件的热变形主要是由切削热引起的,热变形情况与加工方法和是否均匀受热有关。
5.3.1工件均匀受热
对于一些简单的均匀受热工件,如车、磨轴类件的外圆,待加工后冷却到室温时其长度和直径将有所收缩,由此而产生尺寸误差;加工盘类零件或较短的轴套类零件,由于加工行程较短,可以近似认为沿工件轴向方向的温升相等。对于较长工件(如长轴)的加工,开始走刀时,工件温度较低,变形较小。随着切削的进行,工件温度逐渐升高,直径逐渐增大,因此工件表面被切去的金属层厚度越来越大,冷却后不仅产生径向尺寸误差,而且还会产生圆柱度误差;对于轴向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如精密丝杠),其热变形引起的轴向伸长将产生螺距误差。
关键词:加工贸易地位作用转型升级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阶段:自1987年至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
第三阶段:自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8.7%,仍然是最大的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3%,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1.4%。同时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进口额高出近580亿美元。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此外,在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73%。
(二)目前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986年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更是达到6207.9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9.62%。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自1978年党的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199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1.1%。加工贸易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自1996年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以后,1997年占52.2%,1998年占53.4%,1999年占51.1%。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是1986年56.2亿美元和67.0亿美元的20倍和11倍。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21.7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5.2%,高出全国贸易总体增长速度3.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进口1222.3亿美元,增长30.1%。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77.1亿美元。(见表)
表: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比较
贸易统计年鉴(2003年)》
(三)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用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8至1990年间的16.1%提高到1997年的41.9%,2000年1至6月份则达45%,这表明加工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进口差额总计为6.27亿美元,到1995年为47.68亿美元,1999年的达188.78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据初步计算,减去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和企业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则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实际使用的国内配套原材料、零部件价值:1990年约为5.3亿美元,1995年约为40亿美元,1999年为160.46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
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
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这反映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
4、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45.39亿美元和526.7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67.2%和71.6%。199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得72.9%,比1998年增长8.32%。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5、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2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加工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
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未能起到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条短,因而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中上游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瓶颈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因此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加工贸易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第三,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我国出口货物在香港特区的增加值,也被美欧等国统计为从中国进口,势必扩大其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和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双边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数量过多且价格过低,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到2000年底,已经有29个国家(地区)对华输出产品提起反倾销,共达412起,金额达到数百亿美元。
第四,加工贸易走私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加工贸易走私给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家应征税款的大量流失,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冲击了国内市场,特别是敏感商品走私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直接冲击国内一些支柱行业和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加工贸易的走私现象还极易造成社会腐败的滋生。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对加工贸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且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也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条件。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政府在“梯次转移”中要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三)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企业的产业链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从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
(四)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五)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六)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六、结论
20多年来,加工贸易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上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它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清醒的认识。事物在运动中前进,矛盾在解决过程中化为动力,认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建.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正确认识我国的加工贸易,特区经济,1999,[8],26—31
[2]对加工贸易的几点思考,中国商务报,2003
[3]洪滢.试论90年代前期我国的加工贸易,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胡峰.试论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师专学报,2002,[2],97-99
[5]汪五一.从经济全球化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经济问题探,1999,[10]
关键词:加工精度;误差;工艺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而加工精度是衡量零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来了解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产生各种误差,这些误差与工艺系统本身的结构状态和切削过程有关,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一、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过程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传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1.1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造成的误差
在许多场合,为了得到要求的工件表面,必须在工件或刀具的运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理论上讲,应采用完全准确的运动联系。但是采用理论上完全准确的加工原理有时使机床或夹具极为复杂,致使制造困难,反而难以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有时甚至是不可能做到。如在车削或磨削模数螺纹时,由于其导程t=πm,式中有π这个无理因子,在用配换齿轮来得到导程数值时,就存在原理误差。
1.2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造成的误差
用成形刀具加工复杂的曲面时,要使刀具刃口做得完全符合理论曲线的轮廓,有时非常困难,往往采用圆弧、直线等简单近似的线型代替理论曲线。如用滚刀滚切渐开线齿轮时,为了滚刀的制造方便,多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蜗杆来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从而产生了加工原理误差。
二、机床几何误差及磨损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2.1主轴回转误差
主轴的回转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可分解为径向跳动、轴向跳动和角度摆动。由于存在误差敏感方向,加工不同表面时,主轴的径向跳动所引起的加工误差也不同。例如,在车床上加工外圆或内孔时,主轴的径向跳动将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但对于端面加工没有直接影响。车端面时,主轴的轴向跳动将造成工件端面的平面度误差,以及端面相对于内、外圆的垂直度误差;车螺纹时,会造成螺距误差。主轴的轴向跳动对加工外圆或内孔的影响不大。主轴的角度摆动对加工误差的影响与主轴径向跳动对加工误差的影响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主轴的角度摆动不仅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圆度误差,而且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圆柱度误差。
2.2导轨误差
导轨在机床中起导向和承载作用,它既是确定机床主要部件相对位置的基准,也是运动的基准。它的各项误差直接对形状精度产生影响。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将直接反映在被加工工件表面的法线方向(误差敏感方向)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会使工作台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摆动,刀尖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空间曲线,使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2.3传动链误差
切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成形运动,是通过一系列的传动机构来实现的。传动机构的传动元件有齿轮、丝杆、螺母、蜗轮及蜗杆等。这些传动元件由于其加工、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磨损而产生误差,这些误差就构成了传动链的传动误差。传动机构越多,传动路线越长,则传动误差越大。机床传动链误差是影响表面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刀具(如车刀、镗刀及铣刀等)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没有直接的影响;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及槽铣刀等)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成形刀具(成形刀、成形铣刀以及齿轮滚刀等)的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而刀具的磨损会直接影响刀具相对被加工表面的位置,造成被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有很大影响。夹具的制造误差由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夹具的安装误差、导引误差、分度误差以及夹具的磨损组成。夹具的磨损会引起工件的定位误差。
四、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是一弹性系统,在加工时由于切削力、夹紧力和传动力等作用会产生相应变形破坏了刀具和工件间的正确位置,从而产生加工误差。
4.1切削过程中受力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
切削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刚度随切削力着力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引起系统变形的差异,使被加工表面产生形状误差。
4.2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
工件的毛坯外形虽然具有粗略的零件形状,但它在尺寸、形状以及表面层材料硬度上都有较大的误差。毛坯的这些误差在加工时使切削深度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切削力的变化,进而引起工艺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形,使得零件在加工后还保留与毛坯表面类似的形状或尺寸误差。当然工件表面残留的误差比毛坯表面误差要小得多。这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规律”,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称为“误差复映”。除切削力外,传动力、惯性重力、夹紧力等其它作用力也会使工艺系统的变形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加工误差,影响加工精度。
五、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机械加工中,工艺系统在各种热源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热变形。由于工艺系统热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各环节结构、材料的不同,使工艺系统各部分的变形产生差异,从而破坏了刀具与工件的准确位置及运动关系,产生加工误差。尤其对于精密加工,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占总加工误差的40%~70%。
5.1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受热源的影响,各部分温度将发生变化,由于热源分布的不均匀和机床机构的复杂性,机床的各部件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破坏了机床各部件原有的相互位置关系,影响加工精度。不同类型的机床由于热源不同,对加工精度影响也不同。
5.2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尽管在切削加工中传入刀具的热量只有3%~5%,但由于刀具的尺寸和热容量小,故仍有很高的温升,从而引起刀具的热伸长并造成加工误差。粗加工时刀具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于加工要求较高的零件,刀具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使加工表面产生形状误差。例如用高速钢刀具车削时,刃部的温度高达700℃~800℃,刀具热伸长量可达0.03mm~0.05mm。
5.3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件的热变形主要是由切削热引起的,热变形情况与加工方法和是否均匀受热有关。
5.3.1工件均匀受热
对于一些简单的均匀受热工件,如车、磨轴类件的外圆,待加工后冷却到室温时其长度和直径将有所收缩,由此而产生尺寸误差;加工盘类零件或较短的轴套类零件,由于加工行程较短,可以近似认为沿工件轴向方向的温升相等。对于较长工件(如长轴)的加工,开始走刀时,工件温度较低,变形较小。随着切削的进行,工件温度逐渐升高,直径逐渐增大,因此工件表面被切去的金属层厚度越来越大,冷却后不仅产生径向尺寸误差,而且还会产生圆柱度误差;对于轴向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如精密丝杠),其热变形引起的轴向伸长将产生螺距误差。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设;经济管理;措施分析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行情。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使相关建筑行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由此,在工程的项目建设中,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对项目建设的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完善人民对其的需求。需要对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方法进行更多的开发、利用。
一、关于对工程项目建设经济管理概念的基本认识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管理工作者以实现建筑企业对经济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并且对一系列经济活动所做出的指挥、计划等流程的操作过程。在项目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也是受建筑工程的业主所委托的意向,对整体工程项目做全面的、规范的管理。以及通过实际的操作方式将工程项目建设在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下将其实际效益放到最大。
二、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影响经济管理的不利因素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的实际操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工程项目在经济管理上的效果。较为明显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作为说明:(一)缺少相关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大部分的工程项目建设中,许多管理人员没有对工程的成本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片面的认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是相关财务部门的一个管理环节,相关的成本管理是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这种意识会使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的相关技术施工人员在工作的同时,只负责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以及工程质量的管理上去。这种局面整体来看,是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但是在成本管理方面没能有效的进行。倘若,在实际的项目建设中,要是一昧的赶工期,随意的添加相关的建设设备和工程施工人员,会使得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如若工程的技术施工人员在对工程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没有选择符合实际工程情况的施工工艺,也会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成本上的增加。(二)缺少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分析。在工程项目建设实行成本管理时,前期的相关招投标活动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能够推进整体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在招投标的活动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只是一昧的追求招投标活动的最终结果,以致于忽略了招投标活动在成本上的消耗问题。在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的社会情况之下,相关的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占有利的地位,没有结合实际的评估本身的劳动水平,片面的降低了工程在招投标的报价,将整个工程的效益投放在了建筑工程的后期阶段。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了经济效益方面的亏损。
三、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运用经济管理的有效举措
从上述的内容中,我们了解在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会因为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在工程建设房中呈现成本的浪费情况。由此,相关的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的情况,对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做一个全面、彻底的剖析。(一)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工程成本方面的分析。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体工程在成本方面进行全面的统计。对在工程中可能影响工程成本的各个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以此来确保在工程项目建设的预算方面更具合理性。并且在工程竣工时,相关的管理人员最好将最初对工程做的成本预算与竣工后实际消耗成本最初对比,找出产生差异的环节,并结合规范、科学性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这样能明确工程项目建设在实际施工中的具体支出。并且在能够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找出可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二)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对投标报价进行合理的设定。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投标活动中,相关的投标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招标报价进行合理的设定,以保障在投标结束之后,其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资质完成。同时也要主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解,对工程项目在盈利及风险系数有明确的掌握。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成本预算的编制,根据编制的实际数据,对投标报价制定高可行性的低价。(三)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在各行各行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安全施工问题的处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中的人身安全,也能提升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的水平。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要秉持着“以安全为首位”的原则,根据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进行合理规范化的施工操作,完善工程项目建设中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并且对一些安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以此来降低施工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四、结束语
结合在工程经济上的学术问题上,我们能够知道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能够使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利用经济管理能够使项目建设中的相关建筑材料能够合理高效利用起来。各个工程项目建设的企业要结合实际的项目建设工程,将经济管理风险削减到最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报价,使其的中标概率加大。
作者:孙婷婷 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产业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生产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种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反映的主要是产业空间布局状况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区域间横向经济关系。生物工程相关产业涵盖医药、食品、检验、环保、农业等领域⑤,产业相关集群的形成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1.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国务院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作为“人口与健康”重点领域的发展思路之一;将生物制药技术列为重大支持方向之一;将食品安全列为民生科技示范重点,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将成为新型公益类重点资助领域。
2.吉林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长春市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等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性投入,使吉林省生物工程领域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已拥有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通化东宝等一批大中型生物医药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生物医药研发和制药企业,以及长春迪瑞、长春汇力、长春博德等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和仪器生产企业。2012年,相关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医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5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4.7%⑥。吉林省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医药产业方面,将吉林省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生物药基地、中药北药基地;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方面,提升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水平,加快补齐医药产业发展短板,重点发展多功能激光治疗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等医疗检验仪器。到2015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7%⑦。
3.吉林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目前,吉林省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发展迅速,但企业创新能力薄弱、仿制药比重较大;高端医学仪器设备、中端试剂和仪器一体化被国外垄断。原因之一是企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缺少足够的优秀创新人才,造成核心技术往往依赖引进,受制于人。生物工程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通过对相关产业调研发现:(1)生物产业飞速发展导致人才数量缺口加大;(2)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导致高端人才匮乏;(3)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差距导致人才流失严重;(4)要突破国外技术壁垒需要生物医学与机电一体化人才;(5)高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攀升。因此,吉林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批高层次实践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重点培养生物产业高端创新型人才、产业链关键环节专业人才;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及人才团队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流动的畅通渠道。目前,吉林省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仅3所,即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3所招生单位为吉林省生物工程产业输送了优秀人才,但在生物、医学、光学、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尚不能满足我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长春理工大学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1.多学科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长春理工大学坚持生物、医学、光学、机电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结合吉林省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工程产业等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生物医学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生物工程优势学科。涵盖三个稳定的、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1)生物医学检验工程,以国产化及自主创新的生物医学检验试剂与配套光电检验仪器一体化技术为研发目标;(2)医药用生物反应器与监测设备工程,侧重基因重组药物的通用载体生物反应器构建与应用技术,以及细胞工厂配套光电显微光电监控设备的研发;(3)食品安全检测工程,侧重食品中雌激素类、毒素、农药残留等污染物快速检测试剂与配套光电检测仪器的研发。为吉林省医药、卫生、食品、商检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探索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与实践优势,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采用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突出知识背景交叉与能力培养并重的特色,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18学分)、公选课(10学分)、方向选修课(6学分)三个模块,模块间遵循“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强化应用”的培养规律。教学团队由企业专家、国外学者和校内教师组成,企业专家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国外专家学者主讲学科前沿性讲座,突出实践与前沿的兼顾。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导师组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校内教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合作单位专家组成。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以实际项目为主要载体,融通基础理论教学、前沿技术和实践教学,构建“学研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5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3年。培养方式为校企(行)联合培养,对于全日制学生,1年在校理论学习,半年行(企)业顶岗实践,1年结合岗位实践内容完成毕业论文;对于非全日制学生,1年在校理论学习,半年企业顶岗实践,1.5年结合岗位实践内容完成毕业论文。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合作单位、生源层次、业界需求的对接,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无缝连接。
3.建立校企联盟,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在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和行业参与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⑧。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和优势互补,建立工程实践基地,实现研究生联合培养,已成为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长春理工大学与相关企业在联合攻关、学术交流、学生就业、本科生实习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校企联盟。目前,与长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形成了以吉林省为中心,辐射北京、上海等地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校内建设的与该学科直接相关的实践教学平台有生命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和吉林省中药生物工程二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学校参股的集生物医学光机电一体化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投入建设经费3000余万元。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读期间能参与企业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全面提升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产学研”联动,以科研合作为纽带,保障学位论文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寻求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现实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解决⑨。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克服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⑩。自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食品检验检疫研究院、长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长春百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紫辰光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7项,累积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以科研合作为纽带,将科研项目立项、研发推广过程与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产学研”联动模式,增进了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结合专业方向、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和企业实际需求,鼓励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实践技术手段,具备了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保障了学位论文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人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行为价值判断的选择都会依靠自己坚持的思想价值体系来认定和评判,而形成这一思想体系的关键环节主要是青少年时期,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的重点,善于引导学生在追求奋斗目标的同时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企业的责任,具备区分是非曲直以及能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面对社会各种经济以及权力诱惑的同时,要做到用正规渠道获取,要有良好的自控力,高职院校需要向学生开展社会不良风尚的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从主观意识层面牢记社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一种良好的环境铺垫作用,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和内容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发展水平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更改,要能够从根本上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性作用
高职院校为社会所创造的主要价值在于培养了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其教学内容偏重于实践技能的操练,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生产力的技术需要。在以政治思想工作为主要层面的教学指导任务中,应该向学生推崇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素养要求的教学任务,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观以及劳动观教育。思想决定行为,人主观能动性的改变会影响其对事物的行为反应。
(三)增强学生自我赏识的主观能动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以及家庭压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落差度比较高,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心理问题较多,其原因在于很多的学生走进高职的校门处于一种被动感,其中成绩不理想、厌学应付父母的学生占大多比重,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处于一种享乐的状态,整体抱着混日子混时间的心态,浑浑噩噩的扎堆玩耍,这种现状也是高职院校整体学生素质教育能力的得不到较大进步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导致自卑感较强,使得在自我赏识层面处于一种低级的状态,这就会对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人际交往活动产生十分不利的因素。对未来生活也缺乏奋斗目标。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其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在思想教育学习中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提升自我赏识,优化心理素质,在增强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注重人格自我魅力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完善学生自我思想观念体系。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