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高校扩招导致供过于求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数据表明,1998-2009年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7.22%,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幅。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从供需的角度而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用人岗位需求量远低于高校扩招后所输送的人才数量,这将会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产生。自2008年至今,国内外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用工数量减少,加重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就业难题愈加突出。同时,由于扩招之后,大部分的高校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科研经费、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教师授课任务加重,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等,进而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教育体制弊端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严格地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年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还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式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模式,继续以高层次、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导致学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依旧是“一学定终身”的培养方式,学士、硕士、博士不出校门一气贯通,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旦找不到工作,不仅给社会压力,还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学生就业能力欠缺《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离职的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欠缺,也反映了学生在校教育期间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当前用人单位主要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目标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不足、品格养成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阻碍其求职就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1.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就业质量问题,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将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比重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这三大效率变量的正向关联性表明,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沿着效率提升的方向延伸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增长路径上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增长的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相互背离,那么其他的政策举措有可能是徒劳的。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许多还只是权宜之策,只能解决当前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教育体制,降低高校招生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3.资助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高校招生、专业培养设置要依据经济市场要求来调整,但是不能忽视了特殊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因为某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而取缔该专业的招生。高校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能力差,而是专业的就业面太窄。因此,特殊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资助其成才就业,在市场不认可或市场需求量少的情形下,保持对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二)高校层面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从供需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供需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的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我国高校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专业的招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一致、进度一致,而应有差别地对待。在专业设置和各个专业的招生上应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还是市场统计,学校自身也有预测。此外,扩招还要理性看待专业冷热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加大就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首先,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容。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应将就业政策贯穿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深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因地适宜地做出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再次,还要及时研究改进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与内容,组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3.注重职业生涯教育高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工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我,更好地规划求学和生活的方向,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应当设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如一年级,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二年级,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三年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四年级,加强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
(三)毕业生层面1.注重个人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更容易。在学习期间,应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培养科研学习能力。同时大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素养,如诚信、道德、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2.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力毕业生要明确自身定位,注意调整心态。一般来讲,刚入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设想存在落差。因此,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定位。这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还需要学习以恰当的心态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四)用人单位层面1.增强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就是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高校信息畅通,使双方能及时地做出反应,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2.承担培养企业精英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能因为应届毕业生能力稍微欠缺就拒招。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精英的社会责任,学校是理论基石,而企事业单位是实践的基地,人才的培养都是经过经验能力的日积月累方长成参天大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不拘一格,方能为自身、为社会输送精英。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等消极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笔者系省某人才中心的人事部的主管,对此深有感触,现借此文谈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应从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查找。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 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是面试成功的绊脚石。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在双向选择和接受面试时,或缺乏自信,发挥失常;或过于傲慢,言过其实;或不修边幅着装随便,缺乏职业形象气质,与企业氛围不协调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把已经用简历打开的企业大门,却因为个人修养偏低难以通过面试而关闭。
2. 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已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逐步下移。同时,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3. 团队合作适应性差 ,不适应当前企业的要求。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而绝大部分企业都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并作为是否录用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4. 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参加招聘会,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二十多岁仍然离不开父母,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离开父母寸步难行。尤其是让家长陪着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能力,一个需要人才的招聘单位怎么会录用他(她)呢?
(二)学校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 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
3.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 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的。
2.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 “重男轻女”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 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毕业生方面
1.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2.树立科学就业观
第一,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异常难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在大背景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应降低求职要求、勇于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继续教育深造等多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化,高校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吸纳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国家进口产品数量明显下降,我国出口量减少,企业效益降低,市场观望心态加剧;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学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找到就业的出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
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1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3.僧多食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根据记者在一次人才招聘会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1个岗位居然有20多名求职者争抢。
4.公务员考试,招录比例创历史新低。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今年有77.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比2008年度参加考试的人多了13万。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公务员局数据,上海2009年考试招录3618名公务员,共有约4.8万人报考,录取率约为7.5%。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2.观念误区。
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来源于/
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在金融危机之下,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毕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毕业生经历了多次面试的失败,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受挫,部分学生已对就业完全丧失信心,形成了放弃就业的心理。有些更是不堪重压,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家人痛苦不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就业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在此特殊时期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就业部门应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其端正心态,转变其就业观念。同时,就业服务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各类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实现顺利就业。在指导与服务工程中,要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要以人为本。2.降低求职要求。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不能再以“天之娇子”自居,在就业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量,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今年,浙江省重点中学基本已经饱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和部分初中以及培训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还有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的需求也较大。中心城市的需求有限,缺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基层。毕业生要有“从低处做起,向高处攀登”的勇气。要考虑从就业门槛低、综合要求较少的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选择有利于自己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岗位;同时,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要认识到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勇于自主创业。
2009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4项优惠政策,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加入自主创业的行列。有些城市为帮助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浙江杭州在去年12月份开办了创业实训师资研修班,学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在现实情景中建立虚拟公司(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模拟创业过程,进行创业实践的演练,为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当然,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应具有敢于拼搏,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4.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在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价值的本领。所以大学生只有具备或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同时具备在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有效地向雇主推销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5.继续深造。
金融危机之下,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那么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能在将来知识经济大潮中立得更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深造的时间回避当前不良的就业形势。期待几年后整个市场回暖,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者,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读研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与优惠政策。
据上述分析与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存在主观的多种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企业就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不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而要考虑吸收新鲜的血液,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学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学生要摆正自己心态,认清当前的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
[2]田栋栋.社会资源极度倾斜让大学“考碗族”迅速膨胀[N].中国青年报,2008,(7).
[3]杨泰.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学位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力 问卷 信效度
一、引言
现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两难”,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这种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结在于就业力的缺失。回顾以往大学生就业力的相关文献,对就业力都没有一个统一明晰的定义。Harvey(2011)指出,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内涵。但是无论哪种定义,学者大多赞同就业力指个人能受雇于组织、保有职位并获得职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能力(Knight & Yorke,2002;Boden&Nedeva,2010;Zhu,2009)。所以,研究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从文献数量分析来看,我国就业力研究相关文献从2004年开始增多,2004年至今,理论研究有164篇,实证研究有32篇,其中以就业力影响因素为主题的仅为7篇,占论文总数量的3.3%,说明运用定量方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未能明确阐述影响大学生就业力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从四所本科院校随机抽取部分2011届大学毕业生被试。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97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8.2%,具体人口统计学指标见表1。
表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指标
■
2.材料。本研究取样的一个基本方法学取向是事实驱动,大学生的就业力影响因素与时代特点、当下大学生能力特点等紧密相关。具备应聘工作经验并在同层次人群中取得相对较好工作岗位的学生更能反映影响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开放式问卷、人物访谈、小型会议等形式邀请60位即将毕业并取得相对较好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开放式就业力影响因素设定。初始收集就业力因素109项,经过基本文字整理,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确定整合就业力影响因素相关条目89项,例如:参加过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获得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等,结合测量基本人口统计学变量问题,形成正式施测问卷,总计问题数为110项。就业力影响因素测试问卷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记分,包括“极其重要”“比较重要”“ 一般重要”“较不重要”“极不重要”5个等级,条目采用正向叙述的时候,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然后对毕业后工作半年的学生进行问卷施测。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指出毕业半年后的学生,其就业状况已经趋于稳定,且只有在工作几个月后才能评价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要求水平。
3.数据处理本研究将有效问卷随机分成均等的两份,其中一半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半做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SPSS13.0和AMOS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对199份初始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值为0.913,Bartlett球形检验值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可行的。用主成分分析法(PC)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Varimax)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子,抽取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13个。旋转后的因子负荷情况见表2、表3。
表2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
分析结果(一)
■
表3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
分析结果(二)
■
注:因子负荷小于0.5的没有显示
由表2、表3可得知,该问卷经分析后,剔除了38个题项,一共得到51个题项,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在0.525~0.823之间,总贡献率为65.883%。该问卷由13个因素构成,依据所包含项目的内容,分别命名为个人基本情况(S1)、就业基本素质(S2)、个人特质(S3)、个人特长(S4)、家庭状况(S5)、外语能力(S6)、实践能力(S7)、就业技能训练(S8)、就业期望(S9)、就业适应性(S10)、就业主动性(S11)、学习能力(S12)、学校因素(S13)13个因素。即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为S={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基本素质,个人特质,个人特长,家庭状况,外语能力,实践能力,就业技能训练,就业期望,就业适应性,就业主动性,学习能力,学校因素}。
2.信度检验。本研究以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来鉴定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4。
表4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
由表4可知,该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8,除了个人基本情况(S1)这个因子稍低外,其他因子均在0.7~0.9之间,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高,作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3.效度检验。(1)内容效度是(content validity)反映测量工具内容的范围、广度和丰富性的适切程度,可作为外在推论的主要依据(张厚粲,2005)。本问卷的大学生就业力的理论构想是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物访谈、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反映意见,使测试项目不局限于以往研究的内容,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反映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测试内容的准确性。而且问卷经过预测、修订,保证了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得一个抽象概念或特质的程度。近年来,学术界通常经过检查测量工具是否存在合理、稳定的因素结构来验证其结构效度。从表5可以看出,13个因素之间绝大部分相关在0.3~0.5左右,因素与总分之间相关在0.536~0.699之间,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且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明显低于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这表明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得到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模型,可以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从而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应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模型的适合性时,主要考虑以下检验标准:①χ2检验,以考察理论模型与观察模型的拟合程度,适用于模型的解释力。一般以χ2/ df 作为替代性检验指数。公用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标准χ2/ df的值小于3比较理想。②拟合指数,常用的拟合指标有“拟合良好性指标 GFI”“比较拟合指标 CFI”“增量拟合指数IFI”等。GFI、CFI、IFI 等拟合指标的数据值一般都局限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理论模型越能说明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GFI、CFI、IFI 等指标>0.80,认为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达到统计要求。此外,若 RMSEA 取值在0.05以下优良,在0.05~0.08之间良好。
四、讨论
1.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本研究结果表明,所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经过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心理测量学的结果值接近理想状态。研究中所使用的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较好地综合收集了可能的就业力影响因素,然后对编制问卷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和修改,从而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问卷的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并且各个观测变量在潜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合理。
2.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完全以大学生的实际感受为根据,开放性收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有13个维度,51个条目,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性别、生源地、学历、专业),就业基本素质(性格、举止、品德、心理等),兴趣习惯(兴趣、习惯等),个人特长(文体等特长),家庭状况(父母职业、受教育水平、家庭关系等),外语能力(外语水平等),实践能力(参加科技、演讲等竞赛、担任学生干部等),就业技能训练(接受过就业课程训练、相关教师指导、参加模拟招聘活动等),就业期望(行业前景、符合个人兴趣、意向环境等),就业适应性(工作岗位、薪酬匹配等),就业主动性(投递简历、主动询问、耗费时间等),学习能力(专业成绩、毕业论文质量、奖学金获取等)、学校因素(学校声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
参考文献:
[1]万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万珊,吴泽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研究综述.教育学术月刊, 2012(2).
[3]徐琴等.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学评价, 2009(4)
[4]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 2005(2).
[5]包颖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张厚粲.实用心理评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蔡敏.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探新, 2012(32).
[8]马子媛,李春梅,张殿君.中学班主任胜任力问卷的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2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地方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这些政策收效不明显。笔者认为,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效应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其中大学生就业难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一)国家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递增,其择业标准随之降低,相同就业岗位的竞争性必然随之提高。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费用大幅度增长,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降低择业标准,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这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信心受挫。从长期来看,大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就业,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不能收回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这势必影响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信心,在社会上可能营造出“上大学无用”的舆论环境。2009年湖北及重庆地区出现了高考罢考的现象,其主要原因都在于大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事实表明,大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初始阶段遭受坎坷,会对个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均将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高等教育的规模化。1999年以来,相关决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扩张,中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为23.3%。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二元化体系之中,农村城市化水平偏低、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落后,农村和城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差别巨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依然选择毕业后留在城市发展,这势必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因而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2、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高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三本”等一些非正规化民办学院以营利为目的,师资力量、校园内各种硬、软条件略逊一筹,学校内整体学习氛围较差;高校管理体制科层化,部分高校老师比较功利,把大部分经历倾注到追逐经济利益和职称地位上去,重科研轻教育,课程设置不与时俱进,课堂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明显与当今社会脱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均偏重理论学习,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
3、大学毕业生供应与需求错位。单位用人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准则,企业行为以节省成本为基础,过于注重就业者的工作经验。而我国现行的高校体制培养出的人才多注重理论素养,忽视了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另外,单位用人常对应聘者的专业进行限制与求职者的需求形成错位。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首先看重专业,忽略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在大学生层面看,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主观原因
1、大学生自身能力欠缺。高等教育的扩招为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原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在大学期间又没有努力学习,在竞争激烈的求职浪潮中被淘汰下来,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有些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后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娱乐,荒废了学业,最终在竞争中成了失败者。
2、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薪酬预期偏高。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本科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大学生也不是过去所说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不应该有上了大学就能找到稳定、体面、待遇好的工作那种过去的观念。以往的研究者针对大学生的工资预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薪酬预期普遍偏高。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注重选择一个有利于培养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即使起薪并不高,但如果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应该考虑选择。可是绝对部分大学生如果对薪水不满意宁可选择自愿性失业。
3、择业时盲目的地域限制。很多毕业生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从长远角度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一味地追求沿海发达城市,有些同学“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这种盲目的地域限制也增加了不少就业困难。其实相对东南沿海等一线城市而言,很多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急需人才,而且这些地区由于急需人才,也有很多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如果能脚踏实地地将个人所学应用于这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其实也大有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保障现实困境
2006年中央14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2006年9月1日起,仍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将发放就业服务卡,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将纳入重点帮扶范围。这说明,该《通知》已将大学生纳入到失业救助体系之中。我国已初步形成有关大学生失业保障体系的雏形。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由于没有完全考虑大学生择业心理和就业需求,领取低保金使大学生群体感到尊严受辱,低保金的领取过程繁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低保金杯水车薪。这一失业保险制度并未达到大学生就业的保障效果。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等。
这些政策的执行确实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使得原本意愿良好的政策收效甚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问发现,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优惠政策,但是真正还只是很少毕业生会选择去中西部就业。他们不是怕吃苦而不去中西部地区,而是认为那里的工作不利于其今后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申请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并没有为了清偿助学贷款而去中西部地区工作。也就是说,政府利用代偿助学贷款和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作为刺激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和边远艰苦农村地区还不是非常有吸引力;将大学生应征入伍,从表面上看确实减轻了整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实际是等于把压力转嫁到几年以后,并未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部队吸纳大学生的总量有限。由于国家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求职的首选还是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著名企业和外企,有很小一部分人选择中小企业;政策虽然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一定优惠待遇,但大多数大学生有赚钱的心理,但缺乏冒险精神,加上创业环境差,创业的比例不高。
另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观点值得考证。事实上,小规模的创业无法吸纳更多大学生,无法带动就业。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显,国家出台了许多短期治理政策,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应该建立制度化的大学生就业保障长效机制。健全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已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失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纳入社保,既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还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功能和公平性原则。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应注重大学生就业保障的长效性和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合理性及制度性。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问题可以这样尝试:
(一)我国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时应纳入缓冲和激励机制。缓冲是指应该在大学生就业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保障措施,让他们从心理和物质生活方面平稳过渡;而激励是指促进就业,要将物质补助与培训结合起来,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应充分考虑申请者的尊严问题,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要使大学生能够接受给予他们的就业保障,又要让他们觉得领取就业保障不丢失人格尊严。给大学生的就业保障要限定其名称,不能以“低保”命名或是不能以参考“低保”名义发放大学生失业金,低保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应将失业大学生作为相对弱势群体或一般失业者。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保障观念教育。大学生也应从转变自身观念、认清形势、将自身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认清在市场的竞争中同样存在优胜劣汰的风险。
(四)大学生就业保障金应该适度。就业保障金水平过低,将不能实现保障的功能,大学生就业保障水平过高,则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就业保障金的额度应该参考当地失业保险的金额,略比一般失业保险低一些;就业保障等待期应在3个月之内较合适,就业保障金的领取时限不应过长,应限制为6~12个月。
五、结语
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很多客观原因。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从社会保障视角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宣杰.大学生失业问题探讨[J].经济技术与管理研究,2005.2.
[2]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
[3]林毓铭.大学生失业的政府保障模式与市场保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大学生 就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两大难”怪状,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一些企业招工难,这种不对称的“两难”多少反映出高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就业需要的脱节,在新形势下,如何探索一条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教育模式,已是目前结果就业难的迫切工作,本课题在对鸭绿江流域一些用人单位和学校教育体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点分析。
一、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体制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情况较好,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工科毕业生中只有10%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而比利时的比例在75%以上。据普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程度只能达到70%,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自身能力不强,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模式单一、培养方案雷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手段落后、实习实验环节薄弱,“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社会”等问题;教育和就业基本上属于两条平行的轨道,各走各的边,在高校理论培养和企业实际需要技能方面出现断接。致使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知识难以适合企业的需要,造成了一边到处奔波找工作,一边纳贤困难的尴尬局面。同时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差异性,没有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与企业需求上存在极大差异。
(二)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体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目前为止,大学教育提供的知识,确实很难全面适用市场的需求,市场是变化多端的,需求是日益更新的,而大学的理论知识教育往往是滞后一步,另外,有些专业已是社会淘汰的专业,但是为了将就学校的教育资源,常常被迫继续招生,结果,这些学生毕业后,马上面临就业难问题,常常是被迫继续考研究生。
(三)大学就业技能与社会需求存在不协调。
大学生上大学的初衷是能够学得一技之长,但最后往往都演变为为了获得一纸证书、学历证书就业的观念,真正拥有实际技能的学生并不多。学生所拥有的技能与社会需求并不协调,相对于眼高手低的大学生,企业更愿意雇佣一些一技之长、有经验、肯实干的低学历人员。
(四)高校就业培养和信息传导与社会需求存在障碍。
目前中国大学教育中知识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呈现出树状的学科结构,这已深刻影响了大学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使得学科生产力的下降,也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此外,大学课程中只是教学生如何去学,而未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一味地栖息于“象牙塔”之中,对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式,学校的教育内容未能做到及时更新,学生也疲于应付应试教育的种种考试。
(五)师资队伍建设不尽人意。
一是有些学校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忽视对学生能力、品行、实践阅历培养的要求,有些教师学历很高,但教学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一般;二是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真正体现,教师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三是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缺乏责任心、事业心,敬业精神不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帮助、指导的不够,个别教师的学术品行不端,造成很坏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高的思路与对策
课题组在对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适应鸭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人才招聘方面,用人单位首先注意的是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和责任心;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团体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五个因素;最后阶段,创新精神、实践经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因素将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应用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工程。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对策,切实抓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一是树立人人能成才的观念,要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尊重个人选择,承认个体的差异,鼓励个性发展,挖掘个体潜能,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二是树立联合培养的观念,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方式,积极探索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二)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人才培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完善、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弹性学制,促进跨学科、文理交叉融合,不断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你教我学、你讲我听,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挑战教师、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参与科学研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投入的力度,增加学生实习、实验的课时,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实验、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开发好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是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经历,推进分层、分类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提倡个性,在跳级、转学、转专业以及选修其他学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创造有利条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千人一面人才培养方式。
(三)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从调查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和第二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时均居第一位,也就是说,毕业生首先要具有基本的技能和基本的素质才能进入用人单位的视野。尽管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因为任何单位都不会录用一个连基本素质都不具备的学生的。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不仅有一些学生甚至有一些教师,都存在轻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认为那些知识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学的讲坛下教授。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是需要学校统筹考虑的方面,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但是,受了多少教育并不单靠获多少奖、参加多少活动来体现,而是学生个人学的知识是否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四)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平时教学课程设计中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减弱的具体情况,建议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在增加一个实践操作平台,仿真式的业务案例,让学生们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好的融入实际,以缩短在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的差距,毕业后在就业岗位时,能很快上岗操作,增加企业用人单位的信任度和欢迎程度。
(五)构建全程式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西方的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就业辅导,已突破了毕业生安置辅导的范畴,成为学生在全部就学期间及毕业后找到工作前的一种全过程职业生涯辅导和教学安排。在我国,高校就业辅导过于重视毕业前夕的指导,忽视学生求学整体过程的指导。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大学四年的合理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做好四年规划项目。通过规划辅导,让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生,明白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二是做好课程设计。学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列入学计划之中,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内容落到实处;
三是选配好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工作热情的教师来承担,确保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推行,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大众化,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全面的应对策略。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方面有三:(1)高等教育跳跃式的发展带来许多矛盾与冲突。表现为:有限教育资源与不断扩大的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高校发展方向的单一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现实就业需求与课程设置方面的矛盾;(2)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表现为:专业、综合素质下降,视域狭窄,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敏感,抗打击能力弱;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没有人生规划;(3)社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对应聘者学历、毕业院校、性别、身高、相貌、婚姻状况、户籍等做出严格规定,尤其是对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也有要求。与此相对,不菲的教育投资促使家庭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在提升。另外,政府机关的政策制定、家庭前期教育以及社会各层面的舆论导向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社会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不论什么原因,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本人、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四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四者之间应该是紧密配合,良性互动的。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是多层面、全方位的,既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种力量参与其中、共同努力,从而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一、高校毕业生应顺应社会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为日后就业准备各种知识和能力,做到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尤其是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就是如何学习,掌握有关技巧,培养各种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学习能力也就是是各种学习方法的能力。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造成学科的细化,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能力掌握所有知识。因此,无论多努力刻苦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一席之地。学习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专业技能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学习能力等。而且,很多知识会随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学生需要从大一开始做起,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大学的课堂、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去获得知识,同时深入实际锻炼自己,如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各项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逐步培养起各种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学习能力,才会在工作中不断进步,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大学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调整好心态。大学的扩招必然导致就业饱和,高校毕业生不能再抱着“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外企”的就业心态,如果毕业生都抱有这种心态,就使得这些有限岗位集中了大量的毕业生来竞争,客观上造成就业困难。实际上,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大学生占中国人口总数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但多数大学毕业生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和待遇优厚的行业,造成“大学生遍地都是”的假象。面对这一现象,一些大城市中的用人单位不断地提高招聘标准,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而处于偏远地区、有发展前景的用人单位则苦于得不到优秀的人才。因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应当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转贴于
二、政府应最大程度发挥调控作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一)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政府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应是政策制定者、市场调节中介人和组织者。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主动地调配人才市场,平衡地区之间、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就业资源配置,扩大西部地区及中小企事业单位的就业渠道。政府应改变就业引导思想,不能光靠传统的思想教育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方法,而应更多地采取政策调控手段,使大学生的供给在各个地区达到平衡,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照顾,如提高工资及生活待遇等。
(二)政府还应该大力发展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畅通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渠道。根据以往的经验,就业信息不畅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政府应大力创建、规范就业市场信息平台,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就业信息,搭建起以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区域合作等多种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提供准确、及时、对口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工作搜索成本,畅通各种就业渠道。
政府只有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配套制度,加强政策落实,建立就业信息中介网络平台,才能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应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培养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指导
(一)高等院校应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未能跟上社会发展变化,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后,也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化,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变化。部分高校为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研,至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配置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上的供需矛盾。我们的高等院校应跟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着力发展面向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积极性、主动性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不盲目追求热门、热点专业、单纯教授知识,而要建设有学校有特色、学科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的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趋势 预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难已经作为研究课题出现在科学理论界,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创新。然而,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呢,而发展形势是怎样的呢?根据我们科研人员调查,大多数大学生提出创业,用创业来促进就业。对此,总理在报告中也强调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就业的机会。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趋势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经济危机的发展致使全球经济持续下滑,许多外资企业经营市场不好,经济效益增长缓慢,企业在招聘量上需求不大。高等院校的过度扩招使经济增长所需人才数远低于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据统计,2013年有70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而根据另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企业招聘计划招聘的岗位人数仅是去年的百分之八十。往年大量企业招聘,可能是在发展期中的企业职工不足,在工作过程中企业自己培养了一批自需的人才,也相应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在经济普遍下滑的状态下,紧缩财务是各企业应对经济危机普遍实行的策略。一方面大幅度减少相关的培训费用,另一方面大幅度的减少人员开资。对招聘过程也是严格把关,对毕业生进行优中择优的选择,这又相应减少了招聘岗位。
(二)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许多因素决定了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正因为就业难,同时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发展的趋势:一是创业二是走基层这两条路线。创业就是自主谋求职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而走基层则主要是从基层做起。鼓励大学生参加基层工作加强锻炼。而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我国主要是采取村官三支一扶特岗、选调生的行式。根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学历越低越好找工作,而知名学校以及学历高的大学生反而不好找工作。学历低学校知名度低的大学生对于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的要求低,许多企业当然会选择相对要求低的人员,这样的这才市场形势展与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是相的。加之,我国许多大学生出国深造,有些回返者人的出现也加入就业的竞争,而农村改革的结构,大程度的也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压力,面对这学生就业供大于求的长期事实、我国政府和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是最好的方法。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薪酬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4%的本科毕业生期望自己的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而实际结果是大部分企业给毕业生的月工资为1600~1700元,从而导致毕业生嫌工资太低,有业不就。此过程可能导致两个问题,一个是初次就业率低,还有一个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后初次工作时间较短,离职较快。这种状态使得不少用人企业将应届毕业生看成了不能胜任工作的代名词,不希望雇佣应届毕业生。
2.缺经验:现在许多的大学生只懂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在面试工作时多数因缺乏工作经验而失败。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大学生有优秀的专业知识,缺乏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因为企业内同事交流的方式与大学中学生交流的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所以,不少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很难适应有同事交流的方式,导致同事矛盾激化,甚至有意或者无意的挑拨了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大学生因为个人工作能力问题,拖累了团队,导致公司团队因为均不希望让这个同学加入导致团队之间的关系恶化。
3.怕吃苦:许多企业反映,多数大学生做事好高骛远,责任感不强,不愿从基层做起,怕受苦,但又想有份好收入、工作又轻松,缺少钻研精神,导致大学生“失业”。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挑选工作时,不希望从事户外工作,不希望从事客户走访工作,不希望从事不能按时下班的工作,不希望从事不能双休的工作,不希望从事工资较低的工作,而且不希望受到领导批评,也不希望被指派有压力的任务。这些“不希望”造成了大学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没有岗位可以参与。同时,不少大学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甚至会公开牢骚自己的劳动报酬不成比例,公开牢骚加班问题,公开牢骚其他员工的收入和工作任务,甚至不服从主管和经理的工作安排,公开与主管和经理顶嘴。对于简单的工作觉得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对于繁重的工作或者压力大的工作又嫌过于劳累,或者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迅速离职的原因。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多看一些书籍,增加视野的开阔。要想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就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变通、具有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社会竞争,视困难为坦途,视变化为机遇,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工作、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也要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的体制能改变人才的决策能力,一个人因体力因体力不支而放弃,说明体力和耐力还不够。在培养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是能力,也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
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培养各种能力,例如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处理资源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利用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平台等途径,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机会就在你掌心,只要紧紧的握住他,就能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第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工作,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四,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如果只选择你爱或你喜欢的,那你肯定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你可以先就业,然后再工作中累积经验,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让自我价值得以提升,为之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基础。
同时,建议高校积极开设就业教育,增加社会实践课的比例,聘亲校外辅导员给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校外企业见习的机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将大学应届毕业生转化为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另外鼓励学生创业的工作也需要有条不紊的展开,鼓励学生创业的初衷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去拥有自己的企业,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企业业主的工作,将来在工作中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用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根据就业的形势,趋势来选择工作,多看书籍,开阔视野,积极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累积经验,要有对工作负责,刻苦钻研的精神。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现实的发展现象,而鼓励生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佳途径。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决其他劳动力的方式是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大学生应清楚客观认知这一现实,从而为就业早做规划。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10万,加上历年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70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
三高是指:高就业成本,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购置漂亮的衣服、化妆、拍写真集;高期望值: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高依赖性,即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而这种依赖性与女大学生的学历层次呈反比,研究生最低,大专生最高。二低是指:低就业率,据部分院校统计,女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生的85%左右(个别专业除外),未签约的毕业生中,70%是女生,而且这种男女就业率的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并不大,差别大的是普通院校的就业竞争激烈的专业;低就业质量,有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与专业对口率均明显低于男生。截至2010年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较男性本科毕业生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并且,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
(二)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排斥
“女性生活蓝皮书”《2009—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4)》新近出版,蓝皮书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并首次公开发表。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最觉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就业
第一,解放后我国女性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未实现在政治和制度上的真正平等,在政治上,女性的实际政治地位往往低于男性,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男性的人数大大超过女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决策由于缺少女性的视角而侵害了女性的权益,造成女性机会上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立法方面,国家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形成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具体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第三,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比如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二)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生育和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与男性一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妇女为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按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6个月。但是这种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政策却成了女性就业的难题,因为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职工生育期的工资、资金全部要由用人单位承担,而且生育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看,使得某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三)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度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择业能力的不足限制着女大学生就业
从个人能力来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对于成功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里所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还包括一定专业外知识的积累和一定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但是看看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有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有的所学专业并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暂时性的就业难,所有的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就业的制度机制
目前,我国有关公平就业的法规还只有《劳动法》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以及《宪法》的第4条,公平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并由政府部门履行对就业市场歧视性行为的监管职能。这必然为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市场行为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冲突和择业不良心理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各个院系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并适当提前课程设置时间。
(三)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和结构,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实践的质量,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女大学生人才,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四)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发展,突破和超越了女性生理、体力对职业的限制,女性已在客观上具备了与男性平等就业的条件,而“女性化”的角色教育模式,仍把女大学生就业局限在女性“优长”领域,使就业范围狭窄,而女大学生自身因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与男生竞争就业的实力。女大学生只有走出这一教育模式,才有望扩展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