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业智能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过去20年,互联网是改变社会、改变商业最重要的技术;如今,物联网的出现,让许多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能力和数据传输的表达能力;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生产制造领域将具备收集、传输及处理大数据的高级能力,使制造业形成工业互联网,带动传统制造业的颠覆与重构。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2012年提出的,随后联合另外四家IT巨头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工业互联网”主要含义是,在现实世界中,机器、设备和网络能在更深层次与信息世界的大数据和分析连接在一起,带动工业革命和网络革命两大革命性转变。
工业互联网联盟的愿景是使各个制造业厂商的设备之间实现数据共享。这就至少要涉及到互联网协议、数据存储等技术。而工业互联网联盟的成立目的在于通过制定通用的工业互联网标准,利用互联网激活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促进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
工业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使制造业的数据流、硬件、软件实现智能交互。未来的制造业中,由智能设备采集大数据之后,利用智能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现,形成“智能决策”,为生产管理提供实时判断参考,反过来指导生产,优化制造工艺(图1)。
智能设备可以在机器、设施、组织和网络之间实现共享促进智能协作,并将产生的数据发送到智能系统。
智能系统包括部署在组织内的机器设备,也包括互联网中广泛互联的软件。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加入工业互联网,实现贯通整个组主和网络的智能设备协同效应成为可能。深度学习是智能系统内机器联网的一个升级。每台机器的操作经验可以聚合为一个信息系统,以使得整套机器设备能够不断地自行学习,掌握数据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往,在单个的机器设备上,这种深度学习的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从飞机上收集的数据加上航空地理位置与飞行历史记录数据,便可以挖掘出大量有关各种环境下的飞机性能的信息。通过这些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可以使整个系统更聪明,从而推动一个持续的知识积累过程。当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连接到一个智能系统之中,结果将是系统不断增强并能自主深度学习,而且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是通过大数据实现智能决策。当从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采集到了足够的大数据时,智能决策其实就已经发生了。在工业互联网中,智能决策对于应对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机器的互联、设备的互联、组织的互联和庞大的网络来说,十分必要。智能决策就是为了解决系统的复杂性。
当工业互联网的三大要素——智能设备、智能系统、智能决策,与机器、设施、组织和网络融合到一起的时候,其全部潜能就会体现出来。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和节能减排所带来的效益将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所以说,“工业互联网”代表了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升级,增强了制造业的软实力,使未来制造业向效率更高、更精细化发展。
“工业4.0”中的智能制造
2009到2012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依然坚挺。德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产业——制造业所维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德国而言,制造业是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工业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基于这一共识,德国政府倾力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其关键词是“工业4.0”。
“工业4.0”中,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造成颠覆性、革命性的冲击。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使智能生产、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工业4.0”所描绘的未来的制造业将建立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之上,将更多的生产要素更为科学地整合,变得更加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而生产制造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新常态。
自动化只是单纯的控制,智能化则是在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海量生产数据,通过互联网汇集到云计算数据中心,然后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些决策附加给自动化设备的是“智能”,从而提高生产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增强顾客与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关联度,并提升工业生产的商业价值(图2)。
生产智能化。全球化分工使得各项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市场趋势变化和产品个性化需求对工厂的生产响应时间和柔性化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4.0”时代,生产智能化通过基于信息化的机械、知识、管理和技能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着手生产制造之前,就按照交货期、生产数量、优先级、工厂现有资源(人员、设备、物料)的有限生产能力,自动制订出科学的生产计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同时实现产品多样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最终实现工厂运营的全面优化变革。
传统制造业时代,材料、能源和信息是工厂生产的三个要素(图3)。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工厂利用材料、能源和信息进行物质生产的历史。材料、能源和信息领域的任何技术革命,必然导致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演进,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智能设备以无线方式实现了与互联网或设备之间的互联。由此衍生出物联网、服务互联网和数据网,推动着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方式相融合。也可以说,是这种技术进步使得制造业领域实现了资源、信息、物品、设备和人的互通互联。
通过互通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以前的自动化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生产工序实现纵向系统上的融合,生产设备和设备之间,工人与设备之间的合作,把整个工厂内部的要素联结起来,形成信息物理系统,互相之间可以合作、可以响应,能够开展个性化的生产制造,可以调整产品的生产率,还可以调整利用资源的多少、大小,采用最节约资源的方式。
“工业4.0”时代,在智能工厂中,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管理系统可能都将互联。届时,接到顾客订单后的一瞬间,工厂就会立即自动地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到货后,将被赋予数据,“这是给某某客户生产的某某产品的某某工艺中的原材料”,使“原材料”带有信息。带有信息的原材料也就意味着拥有自己的用途或目的地。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一旦被错误配送到其他生产线,它就会通过与生产设备开展“对话”,返回属于自己的正确的生产线;如果生产机器之间的原材料不够用,生产机器也可以向订单系统进行“交涉”,来增加原材料数量;最终,即便是原材料嵌入到产品内之后,由于它还保存着路径流程信息,将会很容易实现追踪溯源(图4)。
设备智能化。在未来的智能工厂,每个生产环节清晰可见、高度透明,整个车间有序且高效地运转。“工业4.0”中,自动化设备在原有的控制功能基础上,附加一定的新功能,就可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性、可追踪性与节能性等智能化要求。这些为生产设备添加的新功能是指通过为生产线配置众多传感器,让设备具有感知能力,将所感知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决策进一步使得自动化设备具有自律管理的智能功能,从而实现设备智能化。
“工业4.0”中,在生产线、生产设备中配备的传感器,能够实时抓取数据,然后经过无线通信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对生产本身进行实时的监控。设备传感和控制层的数据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形成了信息物理系统(CPS),使得生产大数据传到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分析,形成决策并反过来指导设备运转。设备的智能化直接决定了“工业4.0”所要求的智能生产水平。
能源管理智能化。近年来,环境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制造业最重视的课题之一。许多制造业企业都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能耗进行管理,以最具经济效益的方式,部署工业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的智能化系统架构,从资源、原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处理,形成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循环。
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在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模式中,无论是工厂还是供应商,都需要为制造业的零部件或原材料的库存付出一定的成本支出,由于供应商和工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非自动的信息交换,生产的模式只能采用按计划或按库存生产的模式,灵活性和效率受到了约束。
“工业4.0”时代,复杂的制造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传统的大型企业集团掌控的供应链主导型将向产业生态型演变,平台技术以及平台型企业将在产业生态中的展现出更多的作用。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重点将不再是做大规模,而将是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获得和保持动态的供需协调能力。
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将统一工厂的零部件库存和供应商的生产流程,从而保证工厂的零部件库存的最小化,降低库存带来的风险,降低生产成本。供应链管理智能化要求企业间的信息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方式交换信息,信息的交换是实时的,并且对方同样可以做出实时的反应,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的运作效率与在同一个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运作一样敏捷,具有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的适应性。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将为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协同制造将为降低制造成本、物流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
实现上述四个智能化体现了“工业4.0”的宏大愿景。“工业4.0”认为实现上述四个智能化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将大量的有关人、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物体融入到信息物理系统(CPS)中,在制造系统中,利用产生的数据为企业服务,协同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智能制造的内涵
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其实质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广的“两化融合”战略大同小异。某种程度上说,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或许对于我国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能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
工厂内实现“信息物理系统”。德国“工业4.0”其实就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智能工厂,最终实现的是制造模式的变革。CPS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在2006年提出,被认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
CSP是融合技术,包括计算、通信以及控制(传感器、执行器等)。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指出:“CPS,从广义上理解,就是一个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它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来增加或扩展新的功能,以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方式监测或者控制一个物理实体。CPS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完全融合,构建一个可控、可信、可扩展并且安全高效的CPS网络,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构建工程物理系统的方式。”
目前所说的制造业信息化,首先强调的是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工业软件和PPS(生产计划控制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由上而下的集中式中央控制系统。
而信息物理系统(CPS)则通过物体、数据以及服务等的无缝连接,实现了生产工艺与信息系统融合,形成了智能工厂。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分别位于智能工厂的三层信息技术基础架构的底层和顶层。最顶层中,与生产计划、物流、能耗和经营管理相关的ERP、SCM、CRM等,和产品设计、技术相关的PLM处在最上层,与服务互联网紧紧相连。中间一层,通过CPS物理信息系统实现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控制、调度等相关功能,从智能物料供应,到智能产品的产出,贯通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最底层则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控制、执行、传感,实现智能生产(图5)。
智能工厂的产品、资源及处理过程因CPS的存在,将具有非常高水平的实时性,同时在资源、成本节约中也颇具优势。智能工厂将按照重视可持续性的服务中心的业务来设计。因此,灵活性、自适应以及机械学习能力等特征,甚至风险管理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智能工厂的设备将实现高级自动化,主要是由基于自动观察生产过程的CPS的生产系统的灵活网络来实现的。通过可实时应对的灵活的生产系统,能够实现生产工程的彻底优化。同时,生产优势不仅仅是在特定生产条件下一次性体现,也可以实现多家工厂、多个生产单元所形成的世界级网络的最优化。
工厂间实现“互联制造”。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新要求出现了变化。一方面,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地基于网络获取信息,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将各种资源集成与共享,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互联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制造企业快速重组、动态协同来快速配置制造资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增加市场份额;能够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设备投资费用等,减少经营风险。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内部、外部的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协同管理,实现商业的颠覆和重构。通过网络协同制造,消费者、经销商、工厂、供应链等各个环节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流程参与。传统制造业的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而未来制造业通过与用户互动,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然后开始部署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制造。
另外,作为一个未来的潮流,工厂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内、外服务的网络化,向着互联工厂的趋势发展。随之而来,采集并分析生产车间的各种信息向消费者反馈,从工厂采集的信息作为大数据经过解析,能够开拓更多的、新的商业机会。经由硬件从车间采集的海量数据如何处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服务、解决方案的价值。
过去的制造业只是一个环节,但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向制造业环节渗透,网络协同制造已经开始出现。制造业的模式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它会打破传统工业生产的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构成了闭环,彻底改变制造业以往仅是一个环节的生产模式。在网络协同制造的闭环中,用户、设计师、供应商、分销商等角色都会发生改变。与之相伴而生,传统价值链也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破碎与重构。
工厂外实现“数据制造”。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一方面需要制造业企业能够生产或提供符合消费者个性偏好的产品或服务,一方面需要互联网提供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由于消费者人数众多,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导致需求的具体信息也不同,加上需求的不断变化,就构成了产品需求的大数据。消费者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交互和交易行为也将产生大量数据,挖掘和分析这些消费者动态数据,能够帮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等创新活动中,为产品创新作出贡献。
因此,大数据将构成制造业智能化的一个基础。大数据在制造业大规模定制中的应用除了围绕定制平台这一核心之外,还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订单管理、智能化制造等。定制数据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就可以实现大数据应用,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实现流行预测、精准匹配、时尚管理、社交应用、营销推送等更多的应用(图6)。同时,大数据能够帮助制造业企业提升营销的针对性,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生产资源投入的风险。
“数据制造”时代,互联网技术将全面嵌入到工业体系之中,将打破传统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深度集成,将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灵活配置,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从而,将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毫无疑问,“数据制造”将会改变制造业思维,给制造业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想象空间,也或将颠覆制造业的游戏规则。
对我国的启示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将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劳动就业问题将日趋突显,人民生活难以普遍提高,国家稳定和安全将受到威胁,信息化、现代化将失去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经历了接近10%的高速增长阶段,而制造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贡献了出口总额的90%,未来几十年制造业仍将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的关键词。进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为了寻找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出路,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欧盟整体上开始加大制造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美国于2011年提出“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旨在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2月正式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于2013年4月推出《工业4.0战略》。我们应该通过比较研究《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等资料中的先进制造业关键词,进而来定义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图7)。
一是软性制造。大规模制造时代,传统的制造环节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所以,从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中均可以看到,制造业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断从硬件向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等无形资产转移。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如今的制造业是软件带给硬件功能、控制硬件、对硬件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与以往的硬件商品所不同,目前的制造业中,对商品附属的服务或者基于商品上面的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所谓软性制造,就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因为相对于硬件,产品内置的软件、附带的服务或者解决方案通常是软性和无形的,都是“看不见”的事物,所以称之为软性制造。
软性制造不再将“硬件”生产视为制造业,而认为“软件”在制造业中不断发挥主导作用,商品产生的服务或解决方案将对制造业的价值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未来的制造业需要放弃传统的“硬件式”的思维模式,而要从软件、服务产生附加值的角度去发展制造业。软件、服务在整个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未来制造业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各种应用软件与服务形态集成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是从“物理”到“信息”的趋势。以往,每当提及制造业,恐怕都认为是各种零部件构成硬件产品的核心。随着封装化、数字化的发展,零部件生产加工技术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这样,零部件本身的利润就难以维系。因此,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更加注重通过组装零部件进行封装化,将部分功能模块化,将系列功能系统化,来提升附加价值。
模块化是将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组装,以此来设计产品。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各项差异化需求。以往,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成本,如果将复杂化的产品通过几个模块进行组装,就能够同时解决多样化和效率化的问题。
但是,模块化本身不过是产品的一项功能,未来制造业将更加重视在通过模块化和封装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拓展新的应用与服务。如果以系统化为主导,就能相对于“物理”意义上的零部件,获取更多的带有“信息”功能的附加价值。相反,如果不掌控系统的主导权,无论研发出的零部件的质量和功能多么好,也难以成为市场价格的主导者。
三是从“群体”到“个体”的趋势。在发达国家,以规模化为对象的量产制造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以定制化为重点的多种类小批量制造业渐渐成为主流。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将有能力将自己的需求付诸生产制造。也就是说,“大规模定制”随着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的技术革新,将制造业的进入门槛降至最低,不具备工厂与生产设备的个人也能很容易地参与到制造业之中。制造业进入门槛的降低,也意味着一些意想不到的企业或个人将参与到制造业,从而有可能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
“个性化”首先是美国大力推进的。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个性要比组织色彩强烈。制造业的“个性化”趋势不仅仅是美国制造业回归,还将带动旧金山等大城市制造业的兴盛,一些专注于通过信息技术使得生产工程高效化、专业性的小规模手工制作的制造业将在市区内盛行,它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柔性的定制化服务,凭借独特的设计,与大量生产形成差异化竞争。
四是互联制造。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新要求出现了变化。一方面,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地基于网络获取信息,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将各种资源集成与共享,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互联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制造企业快速重组、动态协同来快速配置制造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增加市场份额。另外,作为一个未来的潮流,工厂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内、外服务的网络化,向着互联工厂的趋势发展。
美国因为有Google、Apple、IBM等IT巨头和无数的IT企业,所以在大数据应用上较为积极,非常重视对社会带来新的价值。Google不断将制造业企业收购至麾下,就是希望掌握主导权。同时,作为美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一个代表,GE公司也开始加强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从车间采集数据,进行解析,提供解决方案,开拓新的商业机会。德国将“工业4.0”视为国家战略,将工厂智能化视为国家方针。通过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工厂本身的能力(表1)。
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两化融合”工作,通过信息化的融合与渗透,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工业4.0”本质上是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与我国的“两化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未来制造业中,我们应该将“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着力点,进一步继续加快推进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首先,研究部署信息物理系统(CPS)平台,实现“智能工厂”的“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在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而信息物理系统(CPS)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使得未来制造业中的物质生产力与能源、材料和信息三种资源高度融合,为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提供有效的保障。美国、德国等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信息物理系统的构建,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的部署,并已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而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迫切需要通过智能生产、智能设备和“工业4.0”理念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其次,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转型的同时,同步推动制造业的模式和业态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革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革新、从集团式全能型生产向网络式协同制造的革新、从两化融合向工业互联网的革新。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明确了为用人单位培养输送能够适应岗位和职业实践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与专业无关,而且教材内容也缺乏专业背景,这也造成了高职公共英语与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教材内容的职业性并不强。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为目标的指导思想,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应该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更新以前惯用的普通英语教材辅导资料。比如,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是依靠普通英语教材并不能满足其对专业的需求;市场营销学的同学也不能轻易阅读该专业的相关书籍;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专业的同学同样对涉及该专业的国际书籍望尘莫及。这样的结果最终让学生们产生了英语无用论的心理。
二、评价标准欠合理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为社会提供满足产品生产、工程建筑、机构管理、商务服务等高等技能实践性职员,这样的员工不但专业技能高人一筹,职业素质也很高,不仅可以处理专业事务,也能够参与商务社交活动,综合考虑,髙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责任重大。2000年我国最高教育机构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其中重点强调“务实、实践”的意义。“奠定好英语基本功底,同步提高英语的实践应用技能;强化口语技能和写作技能的培训,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由于旧式的教育观念影响深刻,各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只是本科英语教育的简化版。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普遍是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更多注重学术上的学习,建立理论体系,强化词汇和语法的练习,而没有认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真正用途和意义所在,造成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偏差,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我国的英语等级测试机制也只是测试了学生的理论应用方面,主要是单词,语法和词组等,一张全国一样的英语试卷,就评定了该生的英语水平,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够科学的,完全忽视了英语的实际交流沟通意义,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能力测试方式单调,通常是统一的试卷考试形式,以笔试为重,将笔试成绩简单的认为是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忽略了英语的应用技能的测试。
三、结语
企业工商管理的含义就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过程。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企业工商管理能够规范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企业工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管理质量,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以往的工商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改善公司管理的方式,发挥各职能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不同职能之间的关系
(一)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管理职能属于工商部门对企业行使的主要职能。但行使该项职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总体来说,工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引导所管理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展开工作。此外,还要带动弱势产业共同发展,引导企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产业;另一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发展饱和的产业进行分流,拓展外地市场。为弱势产业积极引进资金,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工商管理部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对象主要是处于困境和发展受到阻碍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对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由此可见,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是为监督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状况,还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新时期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按照地区划分,很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工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还减弱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为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标准,规范企业的工商管理行为。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工商管理是一项相对具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且涉及内容较多,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很多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培训时,只是单一的传授书本理念,且教学内容陈旧、考查方式单一,还忽视了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真正的将掌握的管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在培训时,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引导管理人员区分现代的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市场和企业两方面,还是我国依法治国的直接体现。然而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相对薄弱,执法手段也比较缺少。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得出,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强制执行权进行了分离,很大程度的削减了执法的权威性。此外,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地方保护现象,限制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甚至出现私自规定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当地政府的认可才能对企业开展管理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公正,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带来了不利影响。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遵守依法行政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运用依法治国的方针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
(四)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有待完善
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也是影响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其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效率。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可以协调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会从根本上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无法发挥管理职能。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不完善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职能划分不明确和内部审计职能不健全。因此,为了完善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就要根据管理范围和内容划分职能,为审计建立健全的部门职能,从而达到各司其职的效果。
四、结束语
关键词:传播;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传播
一、公共关系传播成为职业培训机构宣传的一种有效手段
公共关系产生于西方工业社会,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关系。对于公共关系的认识,学界对其也有不同的界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里,我们把公共关系理解为: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在充分尊重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
传播是连接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运用一定媒体或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分享。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公共关系活动就是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主要方法的一种组织与公众交流行为。
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终生学习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迫切需要,职业培训日益成为人们再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面对竞争激烈的培训产业,传统的宣传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职业培训机构纷纷采取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加强组织的宣传。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关系传播存在着信息的个性与共性等方面的矛盾。
二、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关系传播的矛盾性
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关系传播的矛盾性影响到职业培训机构形象的传播,这些矛盾包括:公关传播信源的全员性与个别性矛盾,公关传播信宿的广泛性与单一性矛盾,公关传播着眼点的长远性与近期性矛盾,公关传播信息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矛盾。
1、公关传播信源的全员性与个别性的矛盾
信源,即信息的者、传播者。从职业培训机构公关传播的角度来讲,笔者认为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应当具有全员性的观念,即公关传播的信源应该是职业培训机构的全体成员。这一观念对内能提供职业培训机构的凝聚力,对外能表现职业培训机构的良好组织形象。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职业培训机构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客户对机构形象的认知,影响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在实践中,职业培训机构公关传播信源的个别性现象比较突出。有些职业培训机构看不到良好的公共关系传播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领导不重视,员工不参与。大多数人认为公关活动是可有可无,即使要开展,那也只是专职公关部门或专职公关人员的分内事。这些现象显示了职业培训机构全员公关意识淡薄。
面对公关传播信源的全员性与个别性的矛盾,职业培训机构需要采取灵活措施,积极培育全员公关传播意识,并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言一行中,从而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职业习惯,树立机构良好的精神风貌。职业培训机构全员公关意识是一旦形成,将会给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带来长期的、深远的和积极的影响。
2、公关传播信宿的广泛性与单一性的矛盾
信宿,是指接受并利用信息的人。公共关系传播的信宿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以数量不等的群体或个人形式存在,并形成对组织以不同影响的环境。如果把社会公众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系统是由内部员工、消费者、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区居民、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其它利益团体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动态稳定的统一整体。因此职业培训机构在开展公关传播过程中,必须善待社会公众中的每一位成员,注重公关传播的广泛性。
然而在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实践中,有的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对象过于单一,主要选择政府和知识消费者,而对媒体、社区居民、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其它社会公众缺乏关注,致使公关传播活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公关传播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一矛盾,职业培训机构在公关传播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公众因素,加强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达到公关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公关传播着眼点的长远性与近期性的矛盾
在当前培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态下,传统的广告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宣传的需要,因此很多职业培训机构也热衷于公关传播。然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培养才行。特别是在职业资格培训市场,虽然我国教育部、人事部、信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务院各部委都做了职业资格认证相关方面的规定,但是持证上岗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其次,用人单位对持证上岗的认识也不够。因此,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不能一味考虑眼前的利益,而应注重传播的长期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职业培训机构的领导或者工作人员认为开展一两次大型的公关传播活动就能迅速地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客户就会迅速认可自己的培训项目,过于注重公关传播的近期利益。这就造成了公关传播的长远性与实际操作中的近期性的矛盾对于职业培训机构来讲,公关传播活动不仅是一项近期的活动,更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充满艰难与坎坷的系统工程。每一次具体的公关传播活动都只能看成是通往长远目标的一个环节。用公关传播活动来塑造组织形象的道路是没有尽头、没有终点的。职业培训机构要将每一次活动,每一天工作都看成是公关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踏实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情,立足长远,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任务。
4、公关传播信息的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以及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当今时代也是一个多元化或者说是个性化、差异化的时代,如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等等。两种趋势同时并存,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面对这一趋势,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不仅需要遵循职业培训行业的相关政策,而且需要不断创新,善于塑造独特的组织文化,从而提高职业培训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实践中,有的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形式过于呆板,缺乏特色,难以引起职业培训机构内外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职业培训机构公关传播方式中,“物质公关”相对较多,对人性的关注则相对较少。另外,有的职业培训机构也狭隘地认为公关传播就是迎来送往,喝酒干杯等等。在公关传播活动中,有的职业培训机构甚至采取有违社会公平竞争秩序和伦理道德习俗等手段,刻意贬低竞争对手,欺骗社会公众。
面对这一矛盾,职业培训机构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精神对机构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强烈,但职业培训机构众多,竞争激烈,任何一个职业培训机构唯有创新,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首先职业培训机构的职能部门要鼓励创新,奖励创新,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其次,要在职业培训机构内部形成一种善于学习、积极学习的组织氛围,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第三,要采取灵活措施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的平行沟通,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碰撞思维的火花,分享创新的乐趣,从而在职业培训机构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
总之,目前职业培训机构的公关传播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矛盾。面对这些矛盾现象,职业培训机构要善于承认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更好地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达到塑造职业培训机构良好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既然职业核心能力是跨越具体专业和职业的可迁移的通用的能力,那么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并且应该承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任务,公共基础课程也不例外。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能增加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和努力程度;93%的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持乐观态度;87%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能胜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这一工作。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
1)专项活动行为训练。专项活动行为训练以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能力因子为培训目标,以预先设计的活动任务为载体进行专项培训,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国外职业培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方式。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借鉴这样的培训方式,结合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现代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紧扣课程内容的同时又拓展出去,设计突出某个职业核心能力因子又兼顾其他几个职业核心能力因子培养的专项活动“任务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督促和指导下进行专项行为训练。如: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西方人经常出现的大型超市、大型购物商场、公园、大学、展览会等场所用英语采访他们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感受和体会,返校后分类、归纳和整理,编辑成访谈录,通过PPT展示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点,最后展开全班讨论。这个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兼顾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专项活动任务包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该任务包与职业核心能力因子、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关联度以及可操作性,要能支撑该任务所有能力点的训练需要,能贯穿训练的始终。专项活动任务包是将职业核心能力因子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连接起来的桥梁,是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2)体验式教学。课堂永远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增长的主要场所,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忽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增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遵循“课程任务化,训练模块化”的理念,通过项目实践这一环节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供了平台,将交流、合作、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等职业核心能力因子渗透于任务教学的情境,包括下达项目任务书、制定项目方案、方案评估、实施计划、项目施工、成果展示、评估总结7个步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合理并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发现个体的能力盲点和能力增长点并加以调控。教师要抓住三点,即课程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行动化和学习结果具体化,控制进度和方向以及提供指导意见。从总体上说,与人交流的能力嵌入语文、思政等课程;数字应用能力嵌入数学等课程;外语应用能力嵌入英语等课程;信息处理能力嵌入计算机等课程;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嵌入就业指导等课程。但这并不排斥某一门课程突出某种能力因子培养的同时兼顾其他能力因子的培养。由于体验式教学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所以可将相当一部分内容并入隐性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扩展性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体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3)隐性课程。由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跨行业的属性,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因此渗透式的培养方式非常重要。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一种相对间接式的教育媒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能离开课堂,但又不能局限于课堂。隐性课程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即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职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促进其附加值最大化,进一步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由公共基础课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牵头,讨论、设计、指导校园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包括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赛事规程、编写评价指南,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突出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处于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预见性、计划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弱项能力因子得以提升,而强项能力因子得以强化,整个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实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1)制定测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应遵循“真实性、有效性、充足性和与标准相关性”的测评原则,以考生实际活动中完成某项或几项任务的证据为评估依据,以能力点为观察点,对照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综合评估学生某个能力因子所达到的程度。根据该项任务在各活动阶段能力点评估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业绩成果证据。证据内容可以是某项任务的成果(包括产品、作品、文件、报告、计划、设计方案、研究成果等),也可以是活动完成的资料;证据形式可以是原始实物资料,也可以是记录成果或任务完成过程的文字或照片音像、电子资料等。可以先尝试在过程性考核这部分运用以上所述的测评方法,以定量纪实性评价为主,然后逐步扩大比例,延展到终结性考核这部分,最终形成将知识、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融为一体的考核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2)加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背景,还要具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方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此外,还应努力建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点,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和测评师资质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中的覆盖率。
3结语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社会岗位进行岗位职业培训,根据岗位工作的要求进行定向培训,主要是加强就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能力、业务技能培训。所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不只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业务工作技能,还应该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锻炼,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放下思想包袱,热情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不过,当下不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生产技术培训比较重视,而对就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育却没有不怎么看重,即在培训中有重业务轻思想的问题,不利于工作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要正确的认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
1.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党的教育方针是要全社会认真而全面的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针对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而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应该努力提高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适应社会政治思想发展形势。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会受到社会思想政治的影响。由此看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重视就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形势教育,树立就业人员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袭,不然就会对就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塑造不利,不能培养出负责任的就业人员。
3.有利于提高就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从社会岗位需求的角度来看,每个职业都有自身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作为社会岗位工作人员,就应该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将职业道德培养作为重点的培训内容。
4.有利于促进就业人员的全面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加强就业人员的思想道德、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的培训。如果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做好,都可能让就业人员片面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对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而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就可能降低他们的道德水平。对于就业人员来说,不努力学习,不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就算工作很努力,也难以真正获得发展。
5.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培训效果。具体来说,要引导就业人员加强学习,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做好就业人员的思想工作。就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低下,那么他就很难正确的认识自己和所要从事的岗位,不能够做到爱岗敬业,那么对其所进行的岗位培训效果也难以变得明显。岗位从业人员的的人生价值观是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对职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岗位培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社会就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有着针对性、直接性等特点。社会就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在校学生的培训方式是不一样的,社会就业人员有着自身的思想政治阅历,他们的教育过程有着明显的自主性,就是所谓的自我教育。所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在工作内容,还是在工作的形式方法上,都要有创造性的做好。具体来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应该根据就业人员和社会岗位需求来把握好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在思想政治以及形势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突出的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岗位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在岗位上能够根据企业的行为价值机制来引导自己的思想动态和行动标准。在教育方式上,不能空洞说教,流于形式,必须根据就业人员的岗位来制定灵活的培训方针,在岗位培训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三、根据就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肩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岗位培训人才,而经过培训的人才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度的岗位责任感,有通过完善的培训教育体制,为社会岗位输送人才,积累培训经验。当前,我们的企业急需专业而全面的、责任感强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就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培训,并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力度。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根据就业人员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解决,让他们能够专心的做好技能培训,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当前,不少就业人员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受到了社会消极思想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工作中不能全心全意。有的就业人员有着较好的业务素质,但是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责任心不强。还有的就业人员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大,思想障碍较多,这也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就业前途。所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应该及时收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有效的引导、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就业人员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竞争、跳槽、下岗、待岗等问题日益增多。所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加强就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将二者统一起来,切实解决好就业人员的思想包袱,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打破形式主义,让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打动就业人员的思想,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忽视行业企业竞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出现白热化现象。众多高职院校对国家级或省级、市级举办的,具有官方性质职业技能比赛给与过多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及实验设施,认为官方等级的荣誉称号分量重,有利于提升院校知名度,便于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等一系列目的,这种带有功利性竞赛心态,严重违背了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意义。因此降低行业企业竞赛的参与积极性,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即使参与了业竞赛,认为获奖的荣誉分量轻,对院校没有实质性帮助,因此会在竞赛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降低支持力度,这种重视官方级竞赛,忽视行业企业竞赛的态度违背了高职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市场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这种缺乏企业行业竞赛技能型竞赛,会对校企合作产生诸多影响。
2、工业设计参赛的积极性低院校学生在职业院校所有的学习科目、实训项目等都是为以后职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能力,发现自身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培训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人员并无明显增加,甚至导致有些竞赛项目因参赛人员少等缘故,无法组队。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企业工业设计技能竞赛的深刻认识,不了解竞赛对于自身的意义,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热衷于各个项目,缺少参赛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利于选拔职业技能强、职业技能扎实的优秀人员;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工业设计竞赛不重视,抱着不端正的态度,不遵守比赛纪律,怕吃苦的态度,对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乏。
二、参与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1、健全技能竞赛制度所有的工业设计教学项目均是围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这也竞赛中打造以人才培养的理念,把学生从对荣誉的关注度转移到对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的重视。对于国家举办或省级举办的官方性竞赛以及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给与相应充足的支持,结合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理念、学院特色有选择性的参与职业技能经常赛。以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来说,其行业企业竞赛更有利于职业道路拓展,通过这种形式,提前接触工作岗位,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目前,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企业加快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步伐,许多官方性质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不仅仅局限在了国家、省市单位,现如今逐渐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承办。因此,进一步促进了参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竞赛的积极性。
2、营造了学院学习氛围各种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促使学生掌握的大部分技能提供了一展才华的机会,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眼界、锻炼抗压能力、增长技能知识,发现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弥补自身技能的缺陷。行业企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对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提前接触工作环境,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了职业竞争能力,通过对自身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为以后在岗位的适应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这一层面来说,对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技能学习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实现。
3、深化指导工业设计教师的专业性学院教师对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直接推动了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自由教师自身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以及教学方式,才能高效的发挥教学工作,易于学生对专业性质高的学科理解、掌握。许多企业岗位要求的技术能力,在职业技能竞赛中都有体现,这需要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当下就业形势及要求所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全面了解竞赛项目、规则、注意事项等做好赛前准备,这既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也是对学院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的考验,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面貌的形成。促进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与关注,为高职院校的技能人才给与高度认可和接纳。
4、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改革各种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业设计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于以往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当代教学水准,让学生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注重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融合的教学特色;在工业设计课程专业的选择方面,逐渐重视学科的应用型、岗位实用性;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规范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三、结束语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价值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1 企业安全文化基本组成部分
1.1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
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工具、设施、材料、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例如,防毒器具、护头帽盔,防静电、防辐射的特制套装等个体防护用品护具;各类超限自动保护、引爆装置等安全设备装置;阻燃、隔声、隔热、防毒、防辐射、防电磁材料及其检测仪器,本质安全型防爆器件、光电报警器件、热敏控温器件、毒物敏感显示等安全防护器材、器件及仪表;有害气体报警仪、瓦斯检测器等各种预警预报装置。
1.2 企业安全制度文化
指企业为了保障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人、物和环境的安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和完善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以及其他涉及安全的厂规、厂纪等。另外,也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原则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特点,是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物化的体现和结果,是物质文和精神文化遗传、涵化和优化的实用安全文化。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企业自身的安全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
1.3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
包括企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思维方法、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心理素质;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心态与环境、企业安全风貌、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科技水平、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机制、安全文明氛围;安全文学、艺术;安全自然科学、安全社会科学等。从本质上看,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文明生产、经营活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员工对安全认知能力与辩识结果的真实体现,是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心理和思维的产物。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反映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对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态度和自觉性上;反映在企业的安全形象的塑造、安全目标的追求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反映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障安全操作和产品安全的安全质量上;反映在自觉学习安全技能、对自救互助应急训练的热情、对企业安全承诺以及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和行动上。
1.4 企业安全价值及行为规范化
包括员工对安全的价值观及其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是一种或明确或隐含的观念,是对事故的真假、好坏、善恶、美丑等方面所做出的倾向性表现,以及对其实质问题在内心所形成的习惯性主观判断。这种潜在观念制约着人在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一切愿望、选择、目标以及行为方式。安全价值观反映在人的外在行为上,形成公认的安全价值愿望,反馈于心、溶于思想、引导思维、制约行为,逐步形成了社会化的安全行为标准或原则,并进一步演化为社会及大众公认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行为规范表现为安全理论观念、安全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标准、科学的习俗和风貌,甚至包括企业安全生产对社会应负担的道德责任等,它是企业安全精神长期作用于员工的结果。企业安全价值及企业安全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特质和核心。
2 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价值
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
2.1 导向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具有明确集中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企业的最高理想及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提供了价值取向,具有导向功能。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观,为企业大多数职工所认同,他们将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将企业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目标。这样,个体目标、价值观、理想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理想有了高度一致性和同一性,个体的行为被集中导向到同一目标,使全体员工朝着同一的方向共同努力。
2.2 约束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作用与传统的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制度约束不同,它虽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但更强调不成文的软约束,它通过文化的作用,使这些制度在员工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有诱导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约束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员工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更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
2.3 凝聚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当它们被企业职工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后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而强大的群体意识,将每个职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职工之间不仅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且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语言,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将成绩归功于集体并愿共同承担受失败带来的后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保持一个企业的稳定性,保持其独有的风格和活力,不因企业员工的更替而大起大落。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有着畅通与完善的传播渠道,因而它有足够的力量同化一批又一批新来者,使他们接受这种文化并继续坚持与传播它。这正是世界上一批优秀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因。
2.4 激励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奋发努力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安全文化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内”激励来实现的,它主要是通过精神激励而不是物质激励。这种激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首先,企业的安全文化,特别是企业的价值观向人们展示了工作的意义,人们在理解工作的意义后,会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这一点已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所证实。其次,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充分发挥调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一旦职工真正感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他就会更好地工作,并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再次,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对职工进行目标激励。它一方面用企业的宏观理想和目标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它也为员工个体指明了成功的标准与标志,使其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并使用典型、仪式等行为方式不断强化员工追求目标的行为。
2.5 辐射功能
企业在社会中存在,企业安全文化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它反过来也会对社会大文化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企业安全文化大都重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益关系,使二者共同繁荣和发展,它能促使企业在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目标,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主动承担起自己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时为了长期利益和大局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企业安全文化还通过对自己员工的优良培养和教育,而影响整个社会。所以安全文化辐射到社会上,会对社会大文化产生良好的影响。
3 结语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概括地说就是将企业决策层、管理者及企业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和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力和文化人。企业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德蜀等.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关键词】数学;文化素养;如何培养
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高度概括,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我们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要通过数学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柏拉图在他的哲学学校门口贴了一张公告:“不懂几何的人不许入内”.为什么哲学学校要学习数学呢?柏拉图认为:不经过严格数学训练的人是难以深入讨论他的课程的.数学的缜密、逻辑、归纳、概括等品质,在任何领域都在发生着重要作用.在英国,律师在大学里仍要学习很多数学知识.这是考虑到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养成一种坚定不移而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种严格而精确的思维习惯.这对律师事业取得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对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也有其深远意义.虽然“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的功夫就忘掉了,但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其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着眼点,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受益终身.”这无疑是对数学文化素养的一个精彩注释.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数学课堂阵地,对中职学生进行数学的文化素养培养呢?
一、从规范学生笔记入手,训练其细致、规范的品质
中职学生,其文化功底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字都写不好,更谈不上规范的安排格式.我们就从训练其记笔记开始,不求多,但求工整,持之以恒.可将其作为评价学习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常检查,给予评价.数学笔记,不同于其他学科,会经常参杂数学符号、图形.每个符号,要检查同学们写得规不规范,教他们正确的认知,领他们诵读,有条件还可以介绍符号的由来.对于图形,应该要求尺规作图,横平竖直.像坐标系,如何标注箭头,都应该提出要求,从小节入手,细节入手,训练学生细致、规范的品质.
二、从解题的格式入手,训练其逻辑、归纳能力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导致其数学思维是很发散的.在论述一个观点、论证一个结论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缺乏基本的因果推理.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一个问题的论证过程,要将论证过程放大、细化,让学生在论证中锻炼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妨从模仿开始,甚至背诵.这是有意义的.对于反复记忆获得的东西同样能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做题易从简单入手,先让学生自己论证,可以展示几个不同的书写格式,让大家讨论各自的特点,再由教师板演,让学生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再予以矫正.这样既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方法,又及时将其出现的问题予以指点,做到有民主,有集中.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比如学生不配合等.所以我认为数学课的好坏有时候不能通过一节两节课来判断,应该研究它的阶段性意义.任何一堂漂亮的课程其实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只要认真准备,谁都可以.就像一个工程,不仅要看当下施工有无问题,还应该考核其有无长远规划,如维修、更新怎样打算.数学课堂也一样,它不是一个技能的掌握,而是根植于学生内心的优良品行的培养,训练,需要一点点、一步步渗透.需要耐心、需要设计、需要无功利.
三、从解题的方法入手,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
一、大力开发现有人力资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企业资源方方面面,管理内容繁多,而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才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关键。造就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开发队伍是企业产品开发、适应市场的重要环节。
企业发展离不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无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市场机制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企业生存发展要靠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来赢得市场,确保优势,就需有一支具备持久的创新能力,拥有丰富想象力、观察力的技术开发队伍。目前,我省大多数国有企业均已从组织形式上设立了各类新产品开发机构,然而许多机构存在技术开发人员士气不足,产品开发水平低,科技含量小的现象,这与这些企业缺乏对科技人员的潜能开发有密切关系。
二、成功的企业激励机制,从提高员工自信心开始。艾科卡说过:“我们使全体人员与我一样相信自已是在世界上最好的机构中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会创造奇迹”。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靠全,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于企业来说,最具活力的是人的因素,是职工饱满的热情、高效工作,积极创新的意识,令人振奋的工作效率。这些不仅是组织得以维持,发展的基础,更是任何蓬勃向上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内在机制。
自信一这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员工潜能开发的前提。企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需要一批饱含热情、充满激情、拥有自信,富于创新的优良员工。帮助员工建立自信的内心世界应首先从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开始。资料研究表明,成功与非成功的员工其显著的不同在于是否有明确的个人奋斗目标,凡是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都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懂得工作的意义,更能以高效率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些认为自己无能,并且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的员工只能在较低层面上从事难有作为的简单劳动。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良影响,大锅饭思想严重,平均主义思潮泛滥,企业不重视或根本没有开展员工自信心教育培养,造成了企业员工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动力不够的状况,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使企业管理的各种措施难以顺利实施。当前企业应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员工自信心培养教育体系,提高员工的自我心像,使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企业组织和个人所面对的各种挑战。
三、运用现代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教育体系。激励理论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开始,给员工激励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绩效。为让员工树立人生奋斗目标,企业应告诉每个员工,企业的战略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产品开发目标、创新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到每个基层组织,直至员工个人,让广大员工事业有奔头、工作有干头、经济收入有想头。通过构造企业员工共同的目标体系和价值观念,将全体员工的潜在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强大动力。
四、建立科学的职工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激励教育的组织保证。不论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是中层干部,甚至普通职工都迫切希望自己所创造的成果,能被组织或社会所认同,成为有价值的东西,只有这样,企业职工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工作热情才会保持下去。然而,现阶段有的国有企业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从而不能科学合理的评估员工的工作业绩。这些情况的发展,在一事实上程序上损害了那些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员工的积极性,挫伤了企业精英的个性发展。可见企业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切。
建立绩效评价系统的程序和步骤是:
第一,帮助职工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使职工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企业人事决策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使那些优秀人才得以重用和提拔,让他们成为骨干和先锋,从物质条件和精神荣誉方面,让他们与碌碌无为者拉开档次和差距。
再次,绩效评估体系应当是具体可衡量的,应将评估标准用各种参数加以数量化,使职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一目了然,知道应怎样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要求。比如,对科研部门进行考核评估时,可以用计划期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市场价值来加以评估。对办事人员,可以用处理文件的份数,所用时间长短、发生错误的次数等做出具体数量指标规定。
五、强化激励教育,促进潜能开发。国外许多成功企业一,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般均已建立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经营理念奋斗目标的完整激励教育体系。应用心理学的成果,通过培训会、成果分享会、成功心态教育等多种形式强化员工的成功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训练和磨炼。
关键词 英语应用文 企业职工 创新教法 BFT测试
在企业英语培训中,教师普遍重视听说练习,忽视读写练习。写作作为英语的输出部分,被认为难度最大。在2011年的英语培训中,决定对如何提高职工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的意义在于:随着企业外部市场的推进,在对出国学员的回访调查中,发现英语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在现场工作中运用频繁;写作有助于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表达能力,并有助于锻炼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及论点的能力,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发相应专题课程,满足企业深层次培训需求。
1 英语应用文评分标准及学员现状分析
学员在培训结束前,参加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usiness Foreign Language Test),简称BFT。此测试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国家级标准化外语水平测试,是衡量出国培训人员外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其中作文部分包含10分的应用文写作。具体评分标准为:(9~10)分: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包含所有内容要点;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自然流畅;有效地使用多种衔接手法;格式恰当贴切。 (7~8)分: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允许漏掉一两个要点;使用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基本准确;采用了恰当的衔接手法,层次清晰;格式与语域较恰当。(5~6)分:虽漏掉一些内容,但包含多数内容要点;应用的语言和词汇结构能满足任务的要求,有一些语法及词汇错误,但不影响理解;采用了简单的衔接手法,内容连惯;格式与语域基本合理。 (3~4)分: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1~2)分: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回顾从2008年至2011年五次BFT测试应用文写作得分,成绩几乎都分布在3至6分,平均成绩在5分左右。学员应用文写作能力较弱,平均成绩偏低,并且进步不明显。
2 调查结果分析及原因汇集
通过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学员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入学写作摸底测试,结合以往学员的测试结果与反馈信息,列出以下三个问题。
(1)缺乏应用文写作环境。学员在国内岗位不从事文字撰写工作,语言与文字组织能力欠缺,在国外工作中,过于依赖写作模板,疏于应用文写作的练习。
(2)课堂教法不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写作的评价方式和态度等概念模糊,教学缺乏信心。教师对写作专项训练的指导不够理想。
(3)写作练习方法及批改方法不正确。学员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时易出现几种错误,如受母语表达方式的干扰过大。重视量的积累,忽视练习文章的质量。教师批改方法单一,纠正错误不明确。
3 对策制定及实施
3.1 营造英语应用文写作练习环境
传统课程安排:写作课程普遍重视议论文的练习。应用文写作处于附属地位。在工作生活中,应用文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繁。应用文体有相应的格式和内容要求,需要专项的练习和指导。
创新课程安排:在最近一期英语班中,加大应用文专项练习。改变以往写作课“一把抓”的形式,议论文写作与应用文写作分别进行。制定应用文写作课时计划,授课教师严格执行。采取分阶段测试,以分析学员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方法。
3.2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员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单项交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学员不能从教师的评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以致学员觉得英语写作枯燥无味,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教师也因为采取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难于看到学员写作能力的进步,从而疏于写作教学能力的摸索。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实质,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完成与现实生活的活动存在一定相似性的交际任务。
(1)任务前活动。教师根据不同的应用文篇章,设计、组织不同的准备活动。如词汇“大脑风暴”活动,应用文范文讨论与学习,为拓展思路而做的口头调查活动,为后阶段做铺垫的句子写作。任务前活动既可以是为写作而做的激活知识或学习知识的活动,也可以是主任务前的一个子任务或任务链的一个部分。
(2)任务中活动。教师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包括单词、短语、句子、段落、文章、表格等各种难度,各种类型的应用文写作,把握好写作的意义与交流,使写出来的应用文具有意义和交流的必要。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如班级集体写作、小组集体写作、个人写作、社会实践写作、课题写作等。
(3)任务后活动。此阶段主要有修改,教师点评或总结,写作知识或写作技巧的归纳,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做练习等活动。修改采取个人修改或集体修改两种方式。写作知识或写作技巧的归纳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后活动也是任务链中的一个任务或新一轮写作过程的任务前活动。
3.3 改变写作练习及批改方法
薄弱环节归纳:开学时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期望以及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认识。学员认为自己在写作的词汇量和组织结构方面较弱 ,比例分别为41.5%和29.2%,故最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过程式练习法:即教师批阅与学员合作批阅相结合。教师批阅采用将错误分类的方法,通过数据向学员直观地展示写作中存在的不足,让学员明确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认识到过程式练习法要求反复修改文章,并非单一追求写作结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学员合作批阅,要求准确判断出别人作文错误处的性质,并写出评语。每篇作文要求学员写初稿、修改稿和终稿,并经历学员互批和教师修改过程。随着反复修改及教师讲评,学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在一封商业信函中,学员犯了两个句法错误( SYN ),两个格式上的错误( FMT ),一个标点符号错误 (PUNC)。
练习的重点在于使学员的主动学习最大化,提高英语实用能力,能够运用英语准确、流畅地表述自己思想和观点。即使工作中碰到没有学习过的文体,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方法去应对。
4 教学效果
2011年7月23日,学员参加BFT考试。24名学员应用文写作部分最高得分9分,最低得分5分,平均成绩为7.2分。平均成绩比以往提高2个百分点,学员平均成绩显著提高,整体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从学员的反馈中发现,本教学研究一方面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使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这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对于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那么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条件如何,中国距离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还有多远?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
报 告中称,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优越的条件,然而要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中国还任重道远。中国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都排在世界第 一,但中国在人才总量,以及杰出人才占比偏低。在产业上,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不过,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了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
报 告指出,中国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优化科研环境,培养和吸引顶尖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新基础领域实现突破,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稳固。同时,要大力鼓励产 学研合作,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导力量。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在人工智能未来的技术发展、风险防范、道理伦理规范制定等领域发 挥中国独特的作用。
这份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北京赛时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
论文总量世界第一,杰出人才占比偏低
报告中称,在论文产出上,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高校是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绝对主力,在全球论文产出百强机构中,87家为高校。中国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论文产出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十分出众。
不仅如此,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在全球企业论文产出排行中,中国只有国家电网公司的排名进入全球20。
从学科分布看,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自动控制系统是人工智能论文分布最多的学科。国际合作对人工智能论文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高水平论文中国通过国际合作而发表的占比高达42.64%。
专利申请上中国专利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于美国和日本,三国占全球总体专利公开数量的74%。
全球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以及机器学习等细分方向。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持有数量前30名的机构中,科研院所与大学和企业的表现相当,技术发明数量分别占比52%和48%。
企业中的主要专利权人表现差异巨大,但中国国家电网近五年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在国内布局专利技术量远高于其他专利权人,而且在全球企业排名中位列第四。
中国的专利技术领域集中在数据处理系统和数字信息传输等,其中图像处理分析的相关专利占总发明件数的16%。电力工程也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重要领域。
虽然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用论文数量上中国排名领先,但在人才投入上,中国表现并不突出。
根据该报告,截至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8.9%,仅次于美国(13.9%)。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载体,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成为全球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最大的机构。
然而,按高H因子衡量的中国杰出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企业人才投入量相对较少,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仅有华为">华为一家企业进入全球前20。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个别西部城市如西安和成都也表现十分突出。国际人工智能人才集中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领域,而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研究领域比较分散。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但投融资规模最大
报告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1011家,位列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明显(2028家)。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20个城市中,北京以395家企业位列第一,上海、深圳和杭州也名列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分布主要集中在语音、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三个技术,而基础硬件的占比很小。
风险投资上,从2013到2018年第一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但从投融资笔数来看,美国仍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投最为活跃的国家。
在国内,北京的融资金额和融资笔数都遥遥领先其他地区,上海和广东的人工智能投资也很活跃。从2014年开始,国内人工智能投融资活动的早期投资的占比逐渐下降,投资活动日趋理性,但A轮融资还是占主导地位。
中 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长迅速,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的市 场规模分别占34.9%、24.8%、21%,而硬件和算法的市场规模合计不足20%。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速将达到75%。
涂序彦曾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主要创建人、我国“人工智能”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广义智能信息系统论”为“人工智能”学科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架构,他倡导的多学派兼容、多层次结合、多智体协同的“广义人工智能”学科体系,为现代“人工智能”学科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开发策略,他提出的“广义智能学”促进了“智能科学技术”新学科的诞生。1988年,他编著的高等学校教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77年,他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主持“控制论组”,与北京市中医院合作,研究开发我国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关幼波中医肝炎诊断治疗程序”,这也是世界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1985年,主持“国家经济信息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大型“多级专家系统”新方法,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
1960年,在第一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世界大会,创立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新原理:“协调控制”理论,他提出的升船机多电机同步的“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三峡工程。1981年,在《科技管理与科学学》发表“论协调”,提出创建“协调学”新学科。
1977年,涂序彦发表我国“大系统理论及应用”首篇论文,1985年,创立“大系统控制论”,1994年,撰写出版《大系统控制论》专著,发展“控制论”的新学科。
1979年,根据国情,他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最经济控制”理论,提出天文科学卫星“最经济姿态控制”新方法,在《自动化学报》发表了关于“最经济控制”多篇论文。
1980年,总结有关“生物控制论”的科研成果,主持编著我国第一本《生物控制论》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重点研究“人体控制论”,他提出“针麻-多级协调控制过程”,“经络-人体控制系统”新学说。
1977年,涂序彦发表我国“智能控制及其应用”首篇论文,开拓“智能控制”新技术,1985年,提出“多级自寻优、自协调控制”新方法,1990年,参与发起主办“全球华人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大会,任大会主席之一。2004年,在国际“人工生命与机器人”AROB学术会议宣读论文“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Artificial Life”。
1985年,在IFAC/IFORS/IFIP国际学术会议,涂序彦提出“智能管理”(Intelligent Management)新概念,开拓我国“智能管理”新方法、新技术,1995年,撰写《智能管理》专著,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他和马忠贵博士撰写《协调智能调度》专著,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5年,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涂序彦提出“智能仿真”的概念与系统架构,2009年,应邀在中国计算机仿真高层论坛作“协同智能仿真”大会报告。
2000年,开发“智能信息推拉”技术、“基于公共知识库的智能通信”系统,2004年,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智能通信与智能网络”,2005年,提出“互动智能通信”的概念,2008年,他和马忠贵博士撰写《智能通信》专著,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2年,涂序彦发起并主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人工生命及应用”学术会议,提出“广义人工生命”的概念和类谱,2003年,在国际“人工生命与机器人”AROB学术会议宣读论文“Generalized Artificial LifeRace&Model”,2004年,主编《人工生命及应用》论文集,2005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年,涂序彦与曾广平教授等合作,提出“软件人”的新概念,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虚拟机器人一软件人”支持,2004年,提出“广义软件人”,2007年,总结相关研究开发成果,撰写《“软件人”研究及应用》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主持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umanized Systems,作大会主题报告“Advanced Intelligence,Humanics,SoftMan”。
2002年,涂序彦与韩力群教授合作,提出“多中枢自协调人工脑”的新概念,2004年,在AROB国际学术会议“Study of ArtificialBrain based on Multi-Centrum Self-Coordination Mechanism”,2009年,总结相关研究开发成果,撰写《多中枢自协调人工脑》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他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十届全国人工智能学术大会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的姐妹学科:“人工情感”的新学科架构。2004年,在北京主持召开中日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Artificial Emotionand its Applications”,提出“IntelligentAnimation,Intelligent Game,IntelligentFilm&Television”。
1991年,在全国“智能控制”学术会议的大会报告中,涂序彦提出“智能控制论”新学科架构,2010年,他与王枞教授等合作,撰写出版《智能控制论》专著,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在“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涂序彦提出“拟人系统”新概念,2005年,在中国武汉,发起并主持第一届“拟人系统”国际学术会议,他提出创建“拟人学”新学科,2008年,在中国北京,主持召开“拟人系统”国际学术大会。
2005年,他的诗集《糊涂集》包括:理智篇、山水篇、情感篇等涂诗四百首,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业经济论文2000字(一):对工业经济实施有效监控的若干建议论文
摘要工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管理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科学和不规范等现象,直接产生不良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以工业经济管理阶段的风险为基础,对如何进行监控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业经济有效监控监控措施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以及生产总值的增长关系,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正视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合理处理。在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细节问题比较多,导致工业经济很多方面受到影响。在实施中采取工程经济学的知识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整个实施阶段考虑到经济项目的具体管理要求,要求尽量规避风险,制定合理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工业经济管理的风险
(一)招投标的风险
在企业的招投标管理中,风险比较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在招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资料没有严格审核的现象,招标文件和详细的文件等了解不到位,出现相关错误。部分企业在相互竞争的前提下争取合同,此类竞争形势相对来说比较严峻,在后续的项目跟进的阶段,可能会出现部分的验收问题。项目清单数和测量规则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发展带动了制造行业的进步,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项目验收的问题。此外在项目清单设定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部分项目的业主对招投標项目本身了解的比较少,整体把握不足。此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缺少科学可行的管理方式和体系,企业的招投标地位差异比较大。部分建筑公司当前处在被动的形式下,项目业主的形式变的主动和有利。
(二)生产质量风险
在工业项目中,生产量风险有不确定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其他问题,导致企业的风险随之提升,导致工业生产管理停滞不前。在具体的工业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人员是主体,整体管理水平对效益产生影响。但是在当前工业生产项目建设中,忽视了其他方面因素,预估的投资金额和运行成本产生差异。如果此类现象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导致生产量存在风险。在生产和指导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人因素导致的违规操作的现象,生产量和预期质量差异大,出现其他风险[1]。
(三)业主造成的风险
在建筑市场管理的背景下,部分业主可能没有按照合同条例进行施工,业主产生的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风险比较多,后续施工中,如果没有及时承担责任,可能产生风险,导致整个项目的成本提升,施工难度提高[2]。
二、工业经济的监控建议分析
(一)完善现有防范模式
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针对存在的各种风险,在实施中必须了解风险的类型,及时进行处理。为了守护各方的权益,在实施中签订生产合同,结合现状和要求等实施。此外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情况,需要明确利益分配的问题。施工单位针对资产体系和方案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规章制度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在签订建设工程的合同的时候,需要明确业主的施工资金来源,建设完善的生产管理方式,对其中的标准进行细化。只有强化对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创新,才能保证项目建设和生产的质量。在风险预防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交流和互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经过目标考核和激励制度之后,达到经济管理的目标[3]。
(二)完善规模化方案
工业经济发展中制定制定详细和合理的制度方案,通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协调管理后,强化了相互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在实际管理中矛盾比较多,后续操作中需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积极性,给项目生产和管理提供温馨和和谐的氛围。在精确化管理中,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的关系,落实对应的管理政策,进而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积极性和效率,各项政策的积极落实之后能让施工企业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三)实现工业品价格的监控
工业品的价格参数一般指的是通过调查收集部分代表企业的代表产品,在实施中对价格变动的资料进行计算之后,反应出工业品的变动程度。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指数,主要反应了工业企业出厂出厂商品价格及工业企业中间投入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是验证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现行的工业品价格参数得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消耗的外购原材料和其他费用等进行计算,合理进行管控。
(四)规定工业中间投入
对企业管理而言,企业内部会计需要明确具体的表格的内容,准确的掌握中间投入计算的原则和资料等。其一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等,不涉及到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和自制频的价值。其二是本期投入到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转移的价值。规定工业中间投入,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业经济发展的风险比较多,考虑到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具体要求等,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风险的管控。在当前风险管理中,提供了详细的管理规范。通过完善现有防范模式、完善规模化方案、实现工业品价格的监控、规定工业中间投入等方式进行各项管理之后,对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带动整体进步。
工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工业经济下电线电缆产业的技术发展与融合论文
摘要:电线电缆产业随着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涌现出许多新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电缆制造企业需适应工业互联网下的产业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带来新一轮产业革命,电线电缆产业链作为基础制造业,也需经受冲击和历炼,实现产业升级和突破。
关键词:电缆技术;装备材料;发展融合
0前言
电线电缆产业在国家能源开发、能源传输和能源转换中担负重任,随着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电线电缆产业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新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如何在新工业经济形势下,实现电缆行业制造体系升级,是所有电缆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即使放在当前工业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电缆企业也面临激烈竞争,需要突破发展。本文结合电缆行业近些年发展情况,浅析电缆产业装备、材料、工艺及产业的发展趋势。
1高端制造和检测装备
目前电线电缆行业生产检测装备大部分已实现国产化,但在高端装备领域,国产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制造装备在机械加工精度、工艺稳定性、模块化集成度、生产效率,检测装备在测试精度、稳定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电缆装备供需状况存在错位,一方面国产中低端装备供需饱和,另一方面高端装备进口依赖程度高。电缆制造高端装备以500kV立塔交联生产线为例,目前国内投产生产线以进口装备为主,国产装备多以配套或辅助功能使用。电缆高端装备投资回收周期长、占用资金量大,电缆企业在选用装备时,会慎重考虑选用装备的成熟性和行业使用情况。另外高端装备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小,换代周期长,也片面影响国产高端装备的研发和投用。但未来电缆行业高端制造和检测装备仍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除了需要在基体材料、加工工艺、系统组成上做出突破外,智能化、信息化和高度集成化将成为未来高端装备的普遍要求。目前,电缆行业智能生产、数字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对车间工厂生产、检测数据集采需要另行配置传感器、数据集采装置和工业平板等辅助装备。未来数据集采和网络交互功能将是电缆装备智能化的常用配置。
2电缆新材料研发
电缆新材料研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原有材料体系的改良、改性、配方优化设计;另一方面是全新材料在电缆结构上的应用。目前我国电缆橡塑材料主要应用于中低电压等级。超高压电缆绝缘、屏蔽料存在基础原料整体水平低,核心工艺装备依赖进口,产业化程度不高。高耐压等级绝缘材料对基材纯度、配方工艺、辅助材料的分布状态要求很高,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超高压绝缘料的厂家非常有限。国家已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科研资金和人才投入巨大。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既可以在原有材料体系基础上研制出更高纯度、更细小微粒的基体材料,通过纳米处理、微粒改性等物理化学方法提升材料性能,也可以研制开发出更多实用的复合新材料。未来电缆材料的研发除了注重材料电气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也更关注其环保性能和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在材料研发使用全周期,考量其环保性和循环使用价值。
3制造技术的发展
电缆制造技术发展包括制造方法的改进和电缆新结构、新生产工艺的研发。以矿物绝缘电缆为例,目前矿物绝缘电缆防火性能检测标准以BS6387要求比较全面和严格,该标准要求防火电缆除能经受单纯耐火试验外,还要求耐火测试过程能经受喷水和机械冲击。然而以此为评价标准,电缆企业在采用云母绝缘带材和铜管、铝管、钢管金属套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柔性结构矿物绝缘电缆,并得到了用户和市场认可。而耐火陶瓷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使耐火结构电缆可以向更高电压等级发展。电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配备大量的充电桩,使充电桩电缆发展成单独的电缆系列,而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又需电缆企业研发相应的高柔性、抗扭机器人电缆。电缆新结构与新应用相輔相成,而某些电缆新结构是需要采用电缆生产新型装备来实现。
4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电缆智能制造是采用电缆智能制造技术和电缆智能制造系统进行电缆生产的模式。电缆智能制造装备采用计算网络智能交互组成智能制造系统,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动态管理、决策优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电缆智能制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贯通企业运营管理和工厂生产执行,公司各工作节点在执行的同时负责数据集成,组成大数据管理平台,企业管理层应用大数据管理快速决策,实现智能管理和生产。工厂车间智能生产装备采用数据集采系统,实时采集生产数据,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测、判断和控制。目前电缆企业已采用有SRM、MES、CRM、SAP、ERP等系列电子采购、制造执行、客户管理电子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将进一步加深工厂智能制造和各电子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深度融合。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逐步推进,电缆智能制造边界将突破生产工厂界限,向上下游产业链及客户端不断延伸。随着电缆制造产业链的上游产业电缆原材料制造企业包括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和化工企业,电缆制造产业链的下游产业电缆输配电系统和最终用户,及电缆设计施工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同步推进,电缆智能制造将由企业的单点网络,交互成涵盖电缆原材料、电缆生产、电缆设计施工、输配电系统集成和最终用户的共享网络。电缆智造系统通过接入端口,可以与上下游客户共享数据信息。由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引领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也必将给电缆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冲击和洗礼。
国家已将工业互联网定位为推动工业升级转型的重大工业基础设施。电缆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和信息集采交互系统已日益成熟和完善,如何在工业互联网融合下投入应用,在实践中不短提升和完善,最终发展出工业互联网交互背景下的理念先进、具有标准规范的电缆智能制造系统,是电缆行业整体突破的一个重要契机。
5电线电缆产业链融合
电线电缆制造产业链上游是电缆材料供应企业,下游是线缆设计、施工企业和终端用户。电线电缆作为单独的产品,需与其他供应商产品配套组成完整的供配电和信息传输系统。稳定合格的原材料供应,是生产合格电缆产品的基础。电缆企业运营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很大,许多电缆企业部分原材料例如护套料采用自主生产的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实力强的电缆生产企业向原材料行业拓展,发展成为电缆原材料和电缆供应商。电缆企业生产电缆产品,但电缆制造企业本身不具备电力设计和安装施工的资质,电缆生产交付后,需交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安装敷设。电缆制造企业和设计、施工企业融合,可以发展成为设计、生产、施工一体的电缆系统供应商。国内电网220kV及以上电力系统,采购招标时常常要求制造商提供的220kV交联电缆需有与其配套的220kV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组装成的电缆系统经过型式试验或预鉴定试验,以证明电缆与其配套连接附件的整体可靠性。这样的电缆系统客观上就要求电缆制造企业和电缆附件制造企业预先研制装配电缆系统并经测试验证其可靠性。以上实例,只是电缆产业链向上下游融合的部分体现。无论是电缆生产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向上下游产业拓展,还是通过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网络交互和大数据平台,都必将是一个融合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