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虚拟货币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于虚拟货币的含义,学术界经常引用的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做出的对电子货币的定义,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机制。但是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也从其它角度对虚拟货币做了新的界定,他们认为虚拟货币是指一定的发行主体以公用信息网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网络或有关电子设备中,并通过网络系统以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网上等价物。本文观点正是基于这种定义而阐发。
随着网络技术在国内的普及,虚拟货币因其便利性和时尚性得到大量应用,逐步成为虚拟产品和网络增值服务提供者实现利润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网络上存在的较有影响力的品种主要有Q币、POPO币和狐币等。
金融危机中的虚拟货币消费
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显示,受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GDP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0.6%,10.1%,9.0%和6.8%,尤其是在第四季度,由于金融海啸已深入我国有关行业,国民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按照腾讯、搜狐和网易三家的财报披露,其虚拟货币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各期的GDP增速(见表1、2、3)。
但综合2008年全年走势,虚拟货币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有了显著提高。与整体经济水平的下滑程度相比,虚拟货币还是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业务的效用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在线游戏收入和其它服务性收入,如QQ会员、QQ秀等。因为这些网络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不是其它活动可以轻易取代的,即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服务,所以这两部分收入水平受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较小或者说影响传导得较慢。只要网络公司能够适时推出新款网络游戏或者及时优化服务水平,提高“享受特权”,就可以牢牢抓住消费者,维持并增加此部分的营业收入。
消费者构成特定。由于网络虚拟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年轻人“自我认同”和“追逐时尚”的心理需求,所以25岁以下的青年人就成为其消费主力。这些消费主力的生活费用全部或大部分由其监护人提供,排除一些不可抗因素,在其生活水平维持不变的条件下,用于网络消费的部分也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因而网络虚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总是存在。
此外,虚拟货币购买具有“单向性”,使用范围具有“锁定性”。单向性决定了虚拟货币的消费者不能通过虚拟币发行方将虚拟币换回人民币,即虚拟币“一经购买概不退还”;锁定性指虚拟货币只能在发行者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即某种虚拟币只能应用于发行者提供的产品池。当产品池中的产品足够丰富时,虚拟币的购买能力就得到展现,从而形成一种网络范围。发行者通过这种网络范围逐步建立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网络品牌,随着品牌深入人心,发行者的有关业务对危机就会产生一定的抗御能力。
业务所需的平均支出较低。虚拟货币消费一般情况下为小额消费,所以大多数网络消费者不会太过于缩减这部分支出。因此互联网增值业务虽然不能完全抵住全球性经济萎缩带来的冲击,但相对于网络广告业务等大额交易来说,它对金融危机有更强的抵御力。
金融危机对虚拟货币风险防范的启示
加强发行过程的管制,遏制信用危机于萌芽。降低信用标准,鼓励房地产金融机构向低信用等级的借款者放款;同时放松金融管制,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不断设计结构复杂的高杠杆衍生品用于出售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祸根。而虚拟货币的发行人为网络公司,其发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由于虚拟货币发行量由公司利润最大化决定,所以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通货膨胀,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贬值风险”,也会给货币市场带来强烈的信用冲击。因此国家应对虚拟货币的发行实施严格的管理,如设立一个专门的虚拟币发行机构,这样一来虚拟币的发行量虽然还是由公司经营者决定,但国家可以在其数量上加以控制,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的产生。
加强“二级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抑制风险的传导。次贷危机的传导根源是成熟金融市场条件下的资产证券化。因为缺乏可靠的价格信息参照,所以美国监管部门允许对冲基金按照内部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作为资产评估标准,吸引大量不知情的投资者购买。但基于次级房屋贷款的衍生品都高度个性化,流动性很差,当基础资产面临信用风险时,危机会沿传导机制产生连锁反应。同时由于对冲基金的信息不透明,危机产生后,市场无法清楚判断对冲基金在冲击中的受损程度,由于对风险的自然规避而产生赎回风波。
虚拟货币的二级交易市场即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如国内的我有网、和美国的GameUSD、等,消费者通过这些平台将多余的虚拟货币进行交换或出售。一般情况下,虚拟货币不能被全额交换,这样就出现了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所谓的“汇率”,普通的虚拟货币消费者就要承担全部的流动性风险。但是,由于虚拟币交易双方的信息量严重不均衡,信息量占优势者倒卖虚拟币从中获取价差而牟利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国家已开征虚拟货币交易税,将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并加价出售”所获得的收入列入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然而虚拟币及其交易形式的不可见性加大了监管难度,也不能从本质上分担虚拟币普通消费者的流动性风险。
健全赎回体制,及时消除已然风险。次贷危机产生后,为了避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变现相关资产导致更大的损失,个别基金甚至停止对基金净值估值并拒绝了投资者的赎回申请。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投资信心低落,产生了空前高涨的市场风险规避倾向,从而由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了市场信贷危机直至发展为整体的经济危机。
建立虚拟货币的赎回体制,统一规定其赎回价格和赎回单位(网络公司)不但能完成虚拟货币“发行——流通——赎回”的标准生命周期,使其运行过程更科学化,也可以规范二级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有效地消除挤兑风险,降低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对法定货币流通体制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怀琴.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分析[J].商业时代,2007(10)
2.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7)
3.尚文静等.中国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2)
关键词:网络虚拟货币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在线支付
广义上说,网络虚拟货币是指由一定的发行主体以公用信息网(Internet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形式(二进制数据)存储在网络或有关电子设备中,并通过网络系统(包括智能卡)以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网上等价物。而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专指由大型商务网站或网络游戏提供商发行的用于完成网上小额支付的网络虚拟货币,即时下非常流行的“网币”。作为一种全新的货币形式,网络虚拟货币在网络无形商品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常见的网络虚拟货币有五种表现形式:
Q币。Q币是在QQ程序以及腾讯公司网站中流通的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借助它客户可以获得腾讯公司为其提供的各种收费服务。这是目前普及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网络虚拟货币,同时,其所能购买的增值服务也最多,有发展成为网络硬通货的趋势。
POPO金币。是在POPO里面消费时使用的网络虚拟货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获取途径同其他网络虚拟货币不一样,网民只能凭借POPO经验值获得POPO金币,使用POPO金币可以下载多彩的POPO表情,还可以参加POPO不定期举行的各项活动等。
联众币。在联众世界的网站,主要是使用联众币消费。使用联众币可以获取联众世界的会员资格,还可以获得一种类似于游戏币的财富,这种财富可以在联众游戏里使用。此外,联众币还可以用于购买联众秀等。
U币。U币是新浪公司提供的在其网站平台上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是在享受新浪公司提供的各种付费服务时进行支付的一种手段。使用U币可以下载新浪开发的各种小游戏,还可以在线制作精美的贺卡送给远方的朋友等等。
G币。是在17173网络平台上使用的网络虚拟货币,使用G币可以购买17173的游戏服务、阅读电子书刊、享受高速下载和在线杀毒等等。
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特征
高风险性。相比较于传统货币,网络虚拟货币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性。传统货币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法定货币,而网络虚拟货币则由于是不同机构自行开发设计的,其担保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那么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又如何呢?在网络市场这个竞争强、风险高的新兴领域,即使是类似于腾讯、联众这样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社会信誉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行机构的无组织化。一般情况下,一国的货币是由央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的,国家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对货币发行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具有很高的组织纪律性。而当前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机制与其不同,发行机构几乎是清一色的网络服务提供商,而且发行机构众多,其发行网络虚拟货币的目的和原则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即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各自为政、各行其责,几乎不需要接受任何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具备最基本的组织纪律性。
形式多样化。在各大商务网站中,网络虚拟货币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单一的。综合起来,网络虚拟货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虚拟等级,这是一般网站给予活跃会员的奖励,等级高的可以享受更高级的服务;虚拟货币,有些网站是通过向积极会员发放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奖励,会员在享受收费服务时用虚拟货币进行支付。此外,还有积分、游戏装备、虚拟头衔等奖励形式。
兼具存款特性。由于网络虚拟货币可以按照客户指令在不同账户上转账划拨,网络虚拟货币就能够随时成为各种存款的生息资产,这是纸币无法比拟的。
地域无限性。一般来讲,网络虚拟货币只要双方认同,可以使用多国货币交易,而传统货币一般都只能在一定地域流通。
使用成本低廉。网络虚拟货币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流通,故其造币成本和发行成本较低。而且客户进行交易结算的成本也远远低于其他结算方式,如信用卡、现金等。
网络虚拟货币的生存方式探讨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我国的网民正以近20%的增长速率在增加,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付费用户。据估计,国内每年的网络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百亿元。目前,像盛大(泡泡点券、点卡等)、腾讯(Q币)、联众(游戏豆)以及门户网站网易(POPO币)、新浪(UC币)、搜狐(BB卡、校友录卡)等互联网巨头都拥有各自的网络虚拟货币。但这些网络虚拟货币的生存方式却不容乐观:它们基本是各自为政,各种网络虚拟货币大都只能在自家领域内使用,“发钞机构”都是清一色的网络运营商,没有一个类似与央行这样的统一机构来发行及管理这些货币,各网络虚拟货币不能通用,更不存在“官方”的相互兑换等等。
笔者认为,随着网络虚拟货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无政府主义的网络虚拟货币发行流通体系将会严重影响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1.4%的人期望出现“网络硬通货币”。2005年,百度率先与盛大、网易、银联、支付宝等24家公司签订协议,推出“百度币“作为可以在网络世界使用并且可自由兑换的通货,意欲构筑一个以百度币为中心的网络虚拟货币体系;而Q币、网易币已经凭借其雄厚的用户基础及受众的广泛性部分地充当了“虚拟货币硬通货”这个角色。
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功能
解决了网上小额支付问题。为了进一步挖掘每天巨大流量蕴藏的潜在商业价值,成千上万的ICP们大力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而绝大多数的网络增值服务都是1到2元的小额支付,如果选择通过网上银行完成支付,网民都普遍担心安全问题,而网络增值服务“小数额、高频率”的特点决定了网民不愿意选择邮局汇款的方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大门户以及网络游戏提供商均推出了自己的“币”,这极好地解决了网上小额支付问题,网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网络虚拟货币,轻松完成在线小额支付。商家吸引人气的有效手段。对于商务网站来说,拥有人气是拥有利润的前提。为了留住老会员,吸引新会员,商务网站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虚拟货币,通过向积极活跃的会员免费发放虚拟货币,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这对网站来说是划算的,同时还能满足会员的荣誉感。
商家掌握主动权的利器。虚拟货币或者虚拟奖励是吸引会员积极的在网站里进行各种活动的力量和激励,是会员忠于网站的动力,从网站的发展过程来看,首先是吸引会员,吸引到会员后,就是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因为网站制定了虚拟货币后,会员就会积极地参与到网站的操作和活动当中,那么网站就能够把握主动权,并增强了会员对网站的忠诚度,使网站与会员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
充分调动会员积极性。通过虚拟货币或者虚拟奖励,可以刺激会员在网站里进行大量的操作,虽然流量仍然是大多数网站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但是会员在网站中的活跃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阶段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困境
法律缺失。当前网络虚拟货币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央行发行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及《电子支付指引》均没有涉及网络虚拟货币方面的内容。没有法律的界定,整个网络虚拟货币的价值链根本不能建立。例如,如果一家网络运营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该运营商已经发行的大量网络虚拟货币将怎么处理呢?如果化为泡影的话,大量的网络虚拟货币也就一文不值,这样对网络虚拟货币持有者显然是不公平的。可见,法律对网络虚拟货币的认可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隐患。同现实世界一样,虚拟世界也存在通货膨胀问题。对于网络虚拟货币中的游戏币这种问题广泛存在,其主要罪魁祸首就是遍布于全国各大城市的“造币工厂”,所谓的“造币工厂”即为玩家提供虚拟角色升级服务的“代练公司”,他们雇人专门打游戏“制造”游戏币,然后自己不用而直接将“打”出来的游戏币卖给其他玩家,这种没有上限的生产必然导致游戏币的贬值。而对于那些使用黑客手段生产的游戏币更是直接导致了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至于由各门户网站发行的专用货币,只要能有效防止线下交易或者用虚拟货币购买现实商品,则发生通过膨胀的概率要小得多,因为这种网币都是在自家网站内使用,并且虚拟世界的“商品”供应几乎是无限的,只要人为设置一下就可以了。
监管缺失。作为在虚拟世界里代替现金流通的等价交换品,除发行不是中央银行之外,网络虚拟货币的实质同现实货币几乎没有区别。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虚拟货币的使用将会越来越频繁,如何对网币发行商进行信用管理?要不要对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商进行资格认定?各网络运营商要不要对网币流通量有一个总量控制?怎样实现网币与现实货币的对接等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合理解决,当网民及游戏玩家手中的网络虚拟货币达到相当规模时,其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及传统金融业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显现出来。因此,将网币纳入到现有的货币监管体系之内势在必行。
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的对策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怎样突破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困境呢?笔者认为,国家在保证现实世界金融秩序避免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加快相关法律及规则的制定。尝试运用现实世界价值体系的方法来建立网络虚拟货币的相关法律及规则。
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受信息和通讯产业发展水平所限,我国目前还没有能力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网络虚拟货币,如广为盛行的利用“私服外挂”大量生产非法游戏币,众多的游戏服务商对此几乎是无能为力。因此,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以弥补网络虚拟货币的安全漏洞,是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的当务之急。
Q币。Q币是在QQ程序以及腾讯公司网站中流通的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借助它客户可以获得腾讯公司为其提供的各种收费服务。这是目前普及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网络虚拟货币,同时,其所能购买的增值服务也最多,有发展成为网络硬通货的趋势。
POPO金币。是在POPO里面消费时使用的网络虚拟货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获取途径同其他网络虚拟货币不一样,网民只能凭借POPO经验值获得POPO金币,使用POPO金币可以下载多彩的POPO表情,还可以参加POPO不定期举行的各项活动等。
联众币。在联众世界的网站,主要是使用联众币消费。使用联众币可以获取联众世界的会员资格,还可以获得一种类似于游戏币的财富,这种财富可以在联众游戏里使用。此外,联众币还可以用于购买联众秀等。
U币。U币是新浪公司提供的在其网站平台上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是在享受新浪公司提供的各种付费服务时进行支付的一种手段。使用U币可以下载新浪开发的各种小游戏,还可以在线制作精美的贺卡送给远方的朋友等等。
G币。是在17173网络平台上使用的网络虚拟货币,使用G币可以购买17173的游戏服务、阅读电子书刊、享受高速下载和在线杀毒等等。
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特征
高风险性。相比较于传统货币,网络虚拟货币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性。传统货币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法定货币,而网络虚拟货币则由于是不同机构自行开发设计的,其担保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那么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又如何呢?在网络市场这个竞争强、风险高的新兴领域,即使是类似于腾讯、联众这样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社会信誉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行机构的无组织化。一般情况下,一国的货币是由央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的,国家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对货币发行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具有很高的组织纪律性。而当前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机制与其不同,发行机构几乎是清一色的网络服务提供商,而且发行机构众多,其发行网络虚拟货币的目的和原则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即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各自为政、各行其责,几乎不需要接受任何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具备最基本的组织纪律性。
形式多样化。在各大商务网站中,网络虚拟货币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单一的。综合起来,网络虚拟货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虚拟等级,这是一般网站给予活跃会员的奖励,等级高的可以享受更高级的服务;虚拟货币,有些网站是通过向积极会员发放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奖励,会员在享受收费服务时用虚拟货币进行支付。此外,还有积分、游戏装备、虚拟头衔等奖励形式。
兼具存款特性。由于网络虚拟货币可以按照客户指令在不同账户上转账划拨,网络虚拟货币就能够随时成为各种存款的生息资产,这是纸币无法比拟的。
地域无限性。一般来讲,网络虚拟货币只要双方认同,可以使用多国货币交易,而传统货币一般都只能在一定地域流通。
使用成本低廉。网络虚拟货币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流通,故其造币成本和发行成本较低。而且客户进行交易结算的成本也远远低于其他结算方式,如信用卡、现金等。
网络虚拟货币的生存方式探讨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我国的网民正以近20%的增长速率在增加,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付费用户。据估计,国内每年的网络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近百亿元。目前,像盛大(泡泡点券、点卡等)、腾讯(Q币)、联众(游戏豆)以及门户网站网易(POPO币)、新浪(UC币)、搜狐(BB卡、校友录卡)等互联网巨头都拥有各自的网络虚拟货币。但这些网络虚拟货币的生存方式却不容乐观:它们基本是各自为政,各种网络虚拟货币大都只能在自家领域内使用,“发钞机构”都是清一色的网络运营商,没有一个类似与央行这样的统一机构来发行及管理这些货币,各网络虚拟货币不能通用,更不存在“官方”的相互兑换等等。
笔者认为,随着网络虚拟货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无政府主义的网络虚拟货币发行流通体系将会严重影响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1.4%的人期望出现“网络硬通货币”。2005年,百度率先与盛大、网易、银联、支付宝等24家公司签订协议,推出“百度币“作为可以在网络世界使用并且可自由兑换的通货,意欲构筑一个以百度币为中心的网络虚拟货币体系;而Q币、网易币已经凭借其雄厚的用户基础及受众的广泛性部分地充当了“虚拟货币硬通货”这个角色。
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功能
解决了网上小额支付问题。为了进一步挖掘每天巨大流量蕴藏的潜在商业价值,成千上万的ICP们大力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而绝大多数的网络增值服务都是1到2元的小额支付,如果选择通过网上银行完成支付,网民都普遍担心安全问题,而网络增值服务“小数额、高频率”的特点决定了网民不愿意选择邮局汇款的方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大门户以及网络游戏提供商均推出了自己的“币”,这极好地解决了网上小额支付问题,网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网络虚拟货币,轻松完成在线小额支付。
商家吸引人气的有效手段。对于商务网站来说,拥有人气是拥有利润的前提。为了留住老会员,吸引新会员,商务网站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虚拟货币,通过向积极活跃的会员免费发放虚拟货币,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这对网站来说是划算的,同时还能满足会员的荣誉感。
商家掌握主动权的利器。虚拟货币或者虚拟奖励是吸引会员积极的在网站里进行各种活动的力量和激励,是会员忠于网站的动力,从网站的发展过程来看,首先是吸引会员,吸引到会员后,就是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因为网站制定了虚拟货币后,会员就会积极地参与到网站的操作和活动当中,那么网站就能够把握主动权,并增强了会员对网站的忠诚度,使网站与会员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
充分调动会员积极性。通过虚拟货币或者虚拟奖励,可以刺激会员在网站里进行大量的操作,虽然流量仍然是大多数网站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但是会员在网站中的活跃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阶段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困境
法律缺失。当前网络虚拟货币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根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央行发行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及《电子支付指引》均没有涉及网络虚拟货币方面的内容。没有法律的界定,整个网络虚拟货币的价值链根本不能建立。例如,如果一家网络运营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该运营商已经发行的大量网络虚拟货币将怎么处理呢?如果化为泡影的话,大量的网络虚拟货币也就一文不值,这样对网络虚拟货币持有者显然是不公平的。可见,法律对网络虚拟货币的认可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隐患。同现实世界一样,虚拟世界也存在通货膨胀问题。对于网络虚拟货币中的游戏币这种问题广泛存在,其主要罪魁祸首就是遍布于全国各大城市的“造币工厂”,所谓的“造币工厂”即为玩家提供虚拟角色升级服务的“代练公司”,他们雇人专门打游戏“制造”游戏币,然后自己不用而直接将“打”出来的游戏币卖给其他玩家,这种没有上限的生产必然导致游戏币的贬值。而对于那些使用黑客手段生产的游戏币更是直接导致了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至于由各门户网站发行的专用货币,只要能有效防止线下交易或者用虚拟货币购买现实商品,则发生通过膨胀的概率要小得多,因为这种网币都是在自家网站内使用,并且虚拟世界的“商品”供应几乎是无限的,只要人为设置一下就可以了。
监管缺失。作为在虚拟世界里代替现金流通的等价交换品,除发行不是中央银行之外,网络虚拟货币的实质同现实货币几乎没有区别。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虚拟货币的使用将会越来越频繁,如何对网币发行商进行信用管理?要不要对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商进行资格认定?各网络运营商要不要对网币流通量有一个总量控制?怎样实现网币与现实货币的对接等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合理解决,当网民及游戏玩家手中的网络虚拟货币达到相当规模时,其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及传统金融业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显现出来。因此,将网币纳入到现有的货币监管体系之内势在必行。
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的对策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怎样突破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困境呢?笔者认为,国家在保证现实世界金融秩序避免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加快相关法律及规则的制定。尝试运用现实世界价值体系的方法来建立网络虚拟货币的相关法律及规则。
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受信息和通讯产业发展水平所限,我国目前还没有能力研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网络虚拟货币,如广为盛行的利用“私服外挂”大量生产非法游戏币,众多的游戏服务商对此几乎是无能为力。因此,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以弥补网络虚拟货币的安全漏洞,是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的当务之急。
规范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对于如何规范虚拟货币的发行,笔者认为可以作以下尝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允许甚至鼓励中国人民银行或国有大型商业银
行正式介入网络金融体系,依托其强大的社会信用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统一发行网络虚拟货币,这也是目前网络虚拟货币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在网络虚拟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国家可考虑允许信息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货币产品,以增强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形成真正的网络一般等价物;由信息企业单独发行,它是在网络虚拟货币市场完全成熟之后,在中央银行的监管下由信息企业独立发行的一种虚拟货币发行体制。
综上所述,网络虚拟货币的主要作用是充当网上小额支付的中介,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解决了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网络游戏服务的买卖难问题,并且降低了支付成本,提高了支付效率。当然,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回避,笔者认为,若能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管理,网络虚拟货币完全可以成为在线支付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贯生龙.论网络货币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广西金融研究,2005.6
[关键词]虚拟货币 通货膨胀 劣币驱逐良币
一、虚拟货币的概念
1. 虚拟货币发展现状
根据艾瑞咨询即将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79.2亿,同比增长28.7%,环比增长9.1%。预计到了2012年整个产业收入将达到686亿元,每年增长率在20%以上。按照全球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市场占有率还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达3.84亿,宽带网民3.46亿,网站数323万个,域名数1682个。CNNIC《2010中国网页游戏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大型网页游戏用户规模达到2384万,其中44.3%的大型网页游戏用户在游戏中产生过花费。而从用户使用年限上看,使用年龄在3年以上的用户比例达到60.9%。目前虚拟市场存在的货币有:腾讯Q币、百度币、网易泡币、盛大点券等,下图是部分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与现实货币的兑换比率及充值方式示意图。
2. 虚拟货币的特征
(1)虚拟性。虚拟货币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虚拟货币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用来作为信息商品的交易媒介以及作为虚拟财富的储存手段。
(2)流通速度快。面对日益增长的网民及虚拟货币使用者,商家会疯狂造币,而互联网提供便捷的支付加快虚拟货币的流通速度,使得虚拟货币具有无限扩张能力。
(3)流动单向性。虚拟货币可以通过声讯电话、银行卡、手机话费和人民币到商处购买进行充值。正常情况下,官方渠道只允许单向流动,不可以将虚拟货币币兑换成人民币。
(4)不同虚拟货币之间的非互换性。虚拟货币的发行方是各家网络公司,各虚拟空间如各类网站、聊天工具、游戏平台、网络游戏的虚拟货币单位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大部分不能相互兑换。例如:腾讯Q币只能在腾讯的网站上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虚拟货币对现实货币流通的影响
1.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在虚拟货币流通中,各虚拟空间的虚拟货币单位不同,现实中大部分人存在于多个虚拟空间,但是各虚拟空间之间的各种虚拟货币不能完全进行相互转换,为了减少转换虚拟空间的转换成本,各种虚拟货币的线下买卖悄然而生,产生了新的矛盾,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两种货币法定比率不变,而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的市场价值随市场劳动生产率和供给关系变动而变动,从而导致两种货币的法定比价和两种货币的实际比价的背离。这样,当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人们倾向与将足值货币收藏起来,则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以Q币为例,人民币和Q币的官方兑换比率为1:1,但是像Q币这种热门的虚拟货币,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Q币与人民币进行双向兑换,在些网站上,Q币的兑换价格一般是150Q币按120元人民币进行买卖,既Q币在“黑市”上兑成人民币会贬值,在这个市场中,Q币的实际价格低于法定价格则为“劣币”,而人民币则为“良币”。两种货币并行,便是虚拟货币驱逐人民币的后果。
2. 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
随着虚拟货币流通范围和流通速度的不断增大,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的双向流通会使得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波及到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也存在需求推动型的虚拟通货膨胀,网络游戏玩家随着游戏中虚拟人物等级的提高,对各种游戏的道具、装备等物品的需求也会大大提高。其次,有些游戏玩家为了节省练级的时间,一般会购买装备,用金钱换回时间,将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等级提高。由于对虚拟物品的需求增加,势必会造成必需品供小于求,物价上涨。
3. 货币推动型通货膨胀
在虚拟国度中,也会存在货币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如网易的POPO金币,2004年4月POPO推出金币换免费短信活动,网易为了扩广POPO软件,扩大POPO金币帝国的“公民”数量,POPO推出“好友分成”的货币政策,通过好友的金币数量分成得到一定量的金币。通过好友的时间累计在短时间获得非常可观的金币数量,使得POPO金币的供给量疯狂增长。这政策影响了POPO金币的价值,2006年POPO调整其政策,用POPO免费发短信给手机好友扣2000个金币/条,而POPO好友之间发送短信为1000个金币/条,限制1个月600条。POPO公民发送短信所需的金币数量从2004年10月20日的1000个金币/条上升到2000个金币/条,发送短信所花费的金币数量翻了一倍。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0Q1中国网游市场规模达79.2亿 产品同质化趋势引发激烈竞争,2010年5月24日
知识企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企业是以知识为对象,对知识进行直接生产、加工和分配的企业。广义的知识企业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对信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和知识进行生产、存储、作用和传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服务等领域。知识企业以员工的知识及其商品化为利润源泉,具有资金更多地投资于知识和信息活动,以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为经营目标,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对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的高度依赖性等特点。
2知识企业财务管理的比较分析
知识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不同于传统企业。首先财务管理服务于知识管理的观念,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知识企业应转变传统企业中流行的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而代之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观念,故财务管理要服务于知识管理;其二是指知识管理中知识资产的开发、利用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都需要财务管理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其次,高收益与高风险相配比的观念。知识企业表现为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要想取得高收益就必须接受高风险的存在。为此知识企业必须突破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中保守的消极规避风险的观念,而应树立在高收益与高风险合理配比前提下勇于承担风险的观念,这也是社会和历史赋予其的使命。知识企业的风险主要源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果技术创新停滞不前或反应不够敏捷就会导致企业覆灭。因此在等待死亡与可能获得高收益的高风险技术创新之间,知识企业只有选择不断的技术创新。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通常有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等内容。在知识企业中,这些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筹资管理方面,筹集足够的资本是企业实现生存、发展、获利的管理目标的前提之一。在传统企业中,筹集资本主要指筹集资金;而在知识企业中,知识在企业基本中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筹集资本不仅包括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包括了资本的筹集。在Intel公司生产的芯片价格中,原材料与能源只占3%,设备与设施费占5%,直接人工占6%,而85%以上的价格为知识、专利与技术占有。对企业而言,如何筹集各种能唯我所用的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起点,“筹知”与筹资相结合将是一种必然。事实上,货币资本筹集和人力资本筹集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货币资本的筹集为人力资本的筹集创造条件,只有筹集到一定量的货币资本,才能吸引人力资本,购买或研发无形资产;而人力资本的筹集反过来会有助于货币资本的筹集。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有发展前景,并非决定于实物资产、多少设备,而主要在于是否拥有杰出的经理人和科技人员,是否具有专利、技术诀窍、商誉、知名商标等无形资产;是否具有一个或若干个能够随时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的虚拟组织。人力资本是组织的“灵魂”,而物质资本只不过是组织的“躯体”。所以,组织的筹资能力大小,基本上取决于组织拥有上述无形资产的能力。换句话说,拥有了优质的人力资本,即使没有任何实物资本,资金持有者也愿意提供货币资本给你支配;相反,如果只有实物资本而没有人力资本,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提供货币资本。所以,企业在筹资阶段,财务管理应实现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通过筹集货币资本为人力资本的筹集创造条件,通过财务管理的其他功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创造更大价值,为筹集更多的货币资本!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打开通道。在投资管理方面,传统的财务管理着重于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模型。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把重点转向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并研究无形资产投资可行性的决策模型。固定资产决策模型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也可以用于无形资产投资决策,但要作较大调整。特别是无形资产的净现金流量、贴现率和时间长度如何确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由于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变化节奏非常快的社会,对于一项无形资产投资价值的计算,一是时间宜短不宜长;二是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因素,系数宜小不宜大、贴现率宜高不宜低;三是可以季度甚至月度为时间间隔单位。而且,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包括范围宜大不宜小。
在收益分配管理方面,传统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利润分配也要按出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是,在知识企业中,这一基础发生了变化,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力资本而不是货币资本,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掌握在经理人和科技人员手中,高智力的人类劳动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人力资本决定了知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也必将是决定财富形成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收益分配的重点要转向人力资本的拥有者,而不是货币资本的拥有者。人力资本的大小如何确定、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分配等是收益分配管理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知识企业中,知识所有者统帅资本股东、职工以及各相关利益者共同拥有企业,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但是都向企业投入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才能,同样为企业剩余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知识企业为适应这种变化,应改变投资分配的收益模式,而应按“资+知”的模式进行分配,即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按其贡献大小,并结合各利益主体所承担的风险大小进行分配。这样,既能促进效率也兼顾了公平。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知识企业在人力资本定价和分配形式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股票期权制度、员工持股计划、剩余利润分配权制度等,总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参与者。
3知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除上述财务管理内容的改革以外,知识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如下创新之处:
(1)风险管理成为知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知识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和更大的挑战。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的大大加快,如果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就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及其员工如果不能及时对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适应,就会加大企业的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险;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投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增强可预见性、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搞好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投资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2)改进无形资产价值补偿方式。在知识企业中,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中的主体部分,在企业发展中居支配性地位。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投资收益取得的时间很难准确预测,超额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相对来说,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要大些,其计算方法也无法确定,无规律可循。可考虑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财务管理的对象由“资金”延伸到“信息”,知识企业受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客户、供应商和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变化。因此,由若干法人企业组成联合体,形成松散型的网络合作关系的现象极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信息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在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增高,企业管理活动更多地集中在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上。因而企业财务管理对象不再局限于“资金流动”,已延伸到“信息资源”。
(3)财务柔性管理更加普遍。知识企业柔性管理包括生产、人员、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是从财务的核算、计划、控制、分析角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业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全面的经营管理。
[论文摘要]虚拟货币在网络金融交易中扮演着毋庸置疑的重要角色。将虚拟货币分为三大类别:以虚拟金币兑换虚拟物品的货币,以人民币间接兑换实物的货币,以及以人民币间接兑换虚拟物品及服务的货币。通过对三者发行、流通特点的分析,结合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虚拟货币通货膨胀、违规汇兑、安全漏洞等问题,得出现实冲击的结论:前两种虚拟货币的冲击有其有效性,存在发展空间,有待市场进一步自我完善及跟踪观察;后一者存在市场失灵、制度约束缺失的现实问题,可能造成冲击现实金融世界的不良后果,应及时建立“硬约束”。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意见。
一、虚拟货币的分类及其特点
不同范畴的虚拟货币,有着大相径庭的属性与用途,在对现实金融世界的冲击方面自然有着不同的影响力。根据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与性质,笔者考虑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某一种网络游戏(或虚拟社区)中通用的、可用于交易虚拟物品的游戏币,典型代表是网游、BBS及虚拟社区中的“金币”(以下简称其为金币)。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发生交易,标的物可以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也可以是由用户自身创造的,在同一范围的虚拟游戏世界中具有类似于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第二类是服务商发行的专用的虚拟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代表是腾讯公司的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增值服务(以下简称其为网游虚拟货币)。与第一类相区别,该种货币是由互联网运营商单向提供服务,用户与之发生交易而使用的,标的即为服务本身,用户需要用人民币购买这种虚拟货币。虽然随着网络交易的发展会带来用户之间交易的可能途径,但由于受运营商控制,这种货币必须以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交易为基础。概括言之,这种单向服务的网游虚拟货币是介于游戏时间、游戏币与人民币的中间媒介体。玩家用人民币兑换成网游虚拟货币,再用网游虚拟货币兑换成游戏时间或游戏内的“金币”。而网游虚拟货币也可购买其他网络服务。
第三类是用于交易实物的网络虚拟货币,它建立在更为真实客观的经济平台上,作为媒介钩稽起法定真实货币和真实物品的交易(以下简称其为实物虚拟货币)。如消费者向美国Paypal公司提出申请,就可以将银行账户里的钱转到Paypal之中。直观地,可以假设一种“支付宝”发行的货币,通过人民币与支付宝币兑换、买卖阿里巴巴旗下网站物品,十分典型的说明了此类货币运作的模式。
二、虚拟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现实货币的发行受到国家的控制,而虚拟货币则往往由作为网站经营管理人员的个体来决定其产生。具体而言,虚拟金币的供给与人民币并无挂钩,且只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流通,随着时间推进走向贬值崩溃或是币值稳定的道路,可以看作市场竞争的有效运作;网游虚拟货币的问题比较多,其通货膨胀问题涉及到与人民币的兑换,用户间的交易又影响用户与运营商的交易,关系比较复杂,政府缺位的呼声也比较集中;实物虚拟货币的发行与普遍使用就中国的市场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能否发展壮大要视其是否与我国国情、制定相符而定。
三、虚拟货币的现状及影响
(一)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
法定货币在相当长的时期看来都存在贬值的趋势,更何况虚拟货币这个发生在供给不受控制、需求波动很大的市场中。在对各大币值的观察中不难发现,币值不稳定的游戏币种很大程度上存在惊人的贬值现象。网络游戏公司为创收等目的进行的大肆发行,却造成了游戏玩家花钱买来的虚拟财产频频贬值,使玩家的利益不断受到损害。现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论是金币、纸币、银行券,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作为其购买力的基础,而物质财富的增长是相对较为缓慢的。但是虚拟产品开发出来以后,用户的所谓购买仅仅是在其帐户信息下做一个电子标记,故而可无限“复制”。考虑到虚拟货币的流通及其与现实货币的联系,就能推测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可能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危机。虚拟产品无限增加时,单位虚拟货币可获得的效用就会下降,由此导致虚拟货币需求量不断增多。而虚拟货币又是通过支付现实货币得到的,进而将使得现实货币的需要量增加,产生反作用而增加现实货币发行。这种需求增加是针对虚拟产品的,称为“需求虚增”。服务提供商得到现实货币后,仍然在现实世界使用,而现实的物质财富并不能迅速、大量增加,由此将引起现实世界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但是现实中并没有发生这样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方面,因为货币需求信号的传递存在过程,其中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互联网服务的单向提供商数量、规模有限,且它们通过虚拟产品获得的收入并未完全用于购买现实产品。
(二)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互兑风险
以Q币为例。正常情况下,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Q币只能实现人民币Q币游戏币增值服务的单向流通,即在正常渠道中用人民币兑换成Q币之后,不可以再将Q币兑换成人民币。然而尽管腾讯一再表示,腾讯的产品和服务不允许Q币转换为人民币,腾讯也坚决反对并致力于打击非法的Q币贩卖行为,不现实中将Q币兑换成人民币并不鲜见,甚至还出现了专门销售这种“虚拟货币”的网站。
有关资料显示,随着网络虚拟货币使用量的增大,使用领域的增加,流通速度的加快,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网络货币具有人民币账户充值性质却得不到有效保护,由于网络虚拟货币的充值和实际提供服务的过程是分离的,运营商在用户充值网币时就取得了销售收入,用户的网币即使被盗也不会造成运营商的直接损失,因此运营商对保护网币安全的态度往往比较消极,造成具有人民币充值账户性质的网络货币,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容易造成用户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运营商通过非常优惠的促销活动鼓励用户多充值网币。当网币不是在账户中沉睡,而是超越运营商的体系之外,在网民之间互相流通,购买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时(发网币给版主就是购买劳务),就等于增加了货币供给量。更有甚者,不少网络游戏厂商都选择了网络赌博这样灰色的产品作支柱。使得非法赌博的非法所得可以兑现成人民币,进一步滋长了网络赌博行为。
目前国家对虚拟货币也没有明确的监管办法,但是在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里明确了其他形式的代金券等,不能与人民币进行反向兑换,这就等于明确了不允许Q币这样的“虚拟货币‘兑换成人民币。“虚拟货币但凡跟人民币发生联系,就会跟现实中的银行一样,可能面对挤兑等现实风险(陈进,2007)”,而在厂商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恶意挤兑的情况,即有用户事先大量收购某种虚拟货币,之后在某一时间集中兑换成人民币,这可能是对手恶意竞争的手段,也可能是某些个人或企业的投机行为。这种基于虚拟货币互通之间的挤兑一旦发生,将会引起像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这种反应一旦开始,其速率将会越来越快,影响面亦将越来越大,最终影响到与之挂钩的人民币,冲击到社会正常金融秩序。
四、政策分析及解决途径
从我国虚拟货币市场的现状及其对现实的冲击来看,政府约束的缺位是问题频发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市场失灵的范围中,只有政府以有形手控制无序局面、合理配置资源,才能使市场走上健康稳健的发展轨道。而在市场效率发挥良好的领域,政策应以鼓励为主,减少直接介入,以达到市场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选择。网游虚拟货币的市场由于虚拟货币不是“硬通货”从而难以形成稳定的汇率,以及虚拟货币没有形成金融交易闭环缺乏官方退出机制等问题,存在自身难于克服的失灵局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呼之欲出。
首先,虚拟货币的发行应当进行限制。具体而言,是对纯虚拟产品的“生产限制”。对于服务提供商开发出的虚拟产品,可以考虑规定销售数量来遏制其无限复制导致的虚拟货币需求激增,或者要求其设置相应的实际资产作为准备金。对于存在实体基础的服务,例如服务器空间使用、网络电话拨打等等,不在所述之列,对其监管主要应在价格上。
其次,虚拟货币的流通渠道应当规范化。一方面,非官方的流通交易构成了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循环机制,使得网络赌博、虚拟偷盗产生显示影响;另一方面,小规模的地下交易不能体现虚拟货币的真实价值,而普遍以官方价格为基准,使得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有可能影响现实货币需求。笔者认为,现阶段完全正式化虚拟货币向现实货币的转化为时尚早,且难以保证能够形成价格规律发挥作用的自由汇兑机制(即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间形成反映真实情况的汇兑市场)。因此,目前需要先建立起有监管的虚拟货币规范流通渠道。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对虚拟货币、现实货币的兑换比率进行备案,及时掌控相关信息,必要时规定虚拟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对于游戏币这一特殊的虚拟货币,要防止赌博行为的发生,可以考虑游戏中允许“负”资产玩家的存在,并且限定每个帐号参与游戏的虚拟货币数量,从而减少与真实货币的联系。
同时,建立虚拟货币回笼机制是渠道规范化的必然要求。虚拟货币本来是用户支付给服务提供商人民币的凭证,但是当其作用与流通远远发展时,就应该考虑建立回笼制度。例如考虑建立虚拟产品回卖、退货等,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起到抑制虚拟产品无限“生产”的目的,避免服务提供商利用“虚拟世界”获取高额实际利润。当然,对于游戏币而言,回笼的不能包括通过虚拟“赌博”行为所增加的部分,而应当仅以初始投入的游戏币数量为基准。目前虚拟货币的回收机制还几乎没有产生,并且存在着许多顾虑,而建立回笼机制将有利于虚拟世界真实化,进而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此外,还应严格区分虚拟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实物交易,加强相关立法,打击虚拟财产的盗窃和欺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区分好市场的职能和政府的职能,在能不介入的地方就不要介入,以督促者的身份引导市场自身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现实状况来看,还是对未来的展望分析,“政府还是市场”的经典问题尚待商榷,但对于网络世界虚拟市场的法制规范是不可少的。只有公平有序的经济环境,才能保证市场健康发展,才有“统一化”的畅想可谈。
参考文献: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一般来说,会计基本假设具有客观性、难以正面证明和独立性等一些特征。离开了会计假设,其他会计理论都无从谈起。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会计基本假设只有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才有助于会计人员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实务环境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正确的处理。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假设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传统会计假设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以保证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正常发展。
一、信息化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为会计信息的传播提供条件,同时也使企业的组织形态、经营方式等方面呈现外在虚拟化状态。企业外延不断变化使会计主体的概念呈现模糊性,这就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但是,会计信息化只是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范围进行了拓展,其内涵既包括原来意义上的会计实体,也包括各种虚拟的临时组织。会计信息化虽然极大的拓展了会计主体的外延,但是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无论会计主体的外部形式和存在介质如何变化,今后的会计服务对象仍旧为某一特定主体,并以其客观存在或发生的经营行为作为处理会计信息的唯一依据。因此,也就不可能动摇会计基本理论的根基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信息化依然要以这一特定主体所客观发生的经济活动为唯一依据。
二、信息化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会计期间的损益确认问题,一方面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描述。虽然各种新型媒介主体的诞生、发展、消失都难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又常呈现某种短期性,或者说是瞬时性,但是其设立目的始终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为了破产。只有保证了这种稳定性,虚拟组织才能以相对不变的整体形式与外部进行合作,促进自身的发展。许多虚拟主体在成长过程中也在不断向实体企业转变,以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提高信誉或者降低风险,这也就要求其保持自身的持续经营。因此面对信息化进程带来的影响,持续经营应当被赋予更多的新内涵,在遵循的前提下更多的从动态上对其进行把握。
三、信息化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会计信息化不仅使企业与外部实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小,而且也为信息使用者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提供了可能。因此会计期间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网络通讯在线、实时反馈的功能可以进一步细分。信息化提供了更为迅捷的方式以供决策者了解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横纵向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执行统一的会计期间核算为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客观可比的标准,有利于国家加强宏观管理,进行经济决策,信息相关者也可以在相对稳定的期间了解企业的经营和效益。所以坚持会计分期的假设和信息化的发展完全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四、信息化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网络通讯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电子数据的交易记录,丰富了货币计量的形式。例如,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经济业务和各项交易的实现更为便捷。然而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无论什么货币都需要计量单位,如此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价值。因此会计信息化带来的是对传统的货币计量的丰富和进一步发展。
五、总结
“虚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虚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近两年,国内部分高校在不同的教学领域中引进虚拟公司,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可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旨在对这种虚拟公司能否在市场营销教学领域进行应用做一些思考。
二、虚拟公司参与市场营销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虚拟公司在市场营销教学的必要性,可以从如下的两个方面考虑:
1.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要求
绝大多数的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要求的必备的能力包括:(1)基本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规范地书写各种专业文本;有较强的计算机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强的社交、公关能力,能沟通和协调用户、中间商、政府部门、新闻媒介等各方面的关系;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人际关系和谐。(2)业务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首先要具备市场调查、预测与分析、市场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公关关系、商务洽谈、客户管理等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同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特别是对企业产品的技术性能、结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要非常熟悉,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还要了解生产制造和商品流通方面的知识。(3)创新能力。市场营销的使命就是不断发现市场机会,不断创造自己的市场,因此,它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更表现为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里取向、一种对新思想、新技术、新市场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2.现有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然
现在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一板一眼地讲理论,讲概念,讲得很系统,很清楚,但学生能否听明白,能记住多少,有没有完全消化、吸收,有没有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否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往往考虑得比较少。这种在教室里做“市场”,在黑板上搞“营销”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三、虚拟公司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受王延青,焦大光,苏醒,赵雁平几位教师的一个关于软件工程教育的生存游戏模型的启发,本论文也提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虚拟公司教学模型。这个模型由四种角色组成,它们是虚拟公司、门户公司(一个真实的公司)、学院或教研室和校外的真实公司。(其结构如图1)
1.角色设置与功能:(1)学院或教研室的角色:学院的管理层应该制定一个支持政策,作为实施整个模型的坚实的政策基础。(2)门户公司的角色:应该建立一个真正的公司,充当所有虚拟公司对外门户的角色。虚拟公司和外界真实公司之间便可以通过门户公司进行商务往来。这个真实公司的成员由老师及全职工作人员组成。门户公司的职能:一是解决虚拟公司无法有效解决的诸如财务、合同等法人方面的问题。二是为虚拟公司提供一些业务活动,比如以专业营销研究公司向企业接市场调研的订单,然后向虚拟公司发标,虚拟公司竞标获得业务。三是为虚拟公司进行业务上的引导,提供业务信息,给与虚拟公司力所能及的支持。(3)虚拟公司的角色:所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都被要求加入到虚拟公司中,这些虚拟公司作为门户公司的子公司。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去加入任何一个公司,当然以那个公司愿意接受他(或她)为前提。每个虚拟公司的规模没有限制,这完全取决于该虚拟公司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在学院和门户公司的保护下,这些虚拟公司可以作为门户公司领导的战略联盟中的成员而逐渐成长起来。(4)环境.在这个模型中,外界真实的公司和市场构成门户公司和虚拟公司运作的外界环境。2.货币的使用
一个成功的公司应该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系统,虚拟公司也应如此。为了对每个虚拟公司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就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系统。这项任务应该由门户公司来完成。门户公司负责管理可以在整个模型中流通的货币。
货币一是用于门户公司和外界进行沟通,而是用于向虚拟公司支付虚拟公司完成项目后的所得,由学院或者门户公司管理者负责。
当然,为了保证门户公司的财务安全,虚拟公司自己没有资格跟外界公司签订协议,但是可以寻找业务,最后由门户公司把关决定是否交易。
3.虚拟公司运作周期
公司构建:由学生以小组形式申请,分工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门户公司备案。同时获得门户公司的认可,有资格参与门户公司的竞标和其他业务活动。公司解散:一种情况是学生自愿解散。但是学生会失去这个学习和被评估的机会,后果由学院政策决定。第二种情况是学生需要重新组合,先解散原来的,在构建新的。以前的业绩按照一定比例在虚拟公司成员之间分配。第三种情况是学生毕业,申请解散。
由于虚拟公司的最差结果是没有业务,但是由于没有支出,虚拟公司仍然可以存在。
4.对模型参与者(主要是学生)的评价
检查或评估一个虚拟公司运行状况的好坏,该公司拥有资本(货币)的数量可以作为一个主要参考。除此之外,当前员工人数、近期发展计划、所研发产品的竞争力都应该作为参考。在这些参考标准的基础上,学院甚至可以为这些虚拟公司排序,从而一些运行状况良好的公司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一些公司由于糟糕的管理而不得不面临整改。
四、总结
本论文所讨论的虚拟公司在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中,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是一个新的设想。总之,这个方式对于培养面向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算是一种新的方法。
【摘要】虚拟公司是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把它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不仅是市场营销专业本身教学的需要,也很好的克服了传统市场营销教学的弊端,以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体验到现实中市场营销的氛围,并通过自己的经营,大大提高对市场的敏感性。本文还提出了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引进虚拟公司参与的一个可以运作的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公司市场营销教学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虚拟公司 市场营销教学 应用方法
一、虚拟公司概述
“虚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虚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近两年,国内部分高校在不同的教学领域中引进虚拟公司,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可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旨在对这种虚拟公司能否在市场营销教学领域进行应用做一些思考。
二、虚拟公司参与市场营销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虚拟公司在市场营销教学的必要性,可以从如下的两个方面考虑:
1.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要求
绝大多数的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要求的必备的能力包括:(1)基本能力。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规范地书写各种专业文本;有较强的计算机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强的社交、公关能力,能沟通和协调用户、中间商、政府部门、新闻媒介等各方面的关系;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人际关系和谐。(2)业务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首先要具备市场调查、预测与分析、市场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公关关系、商务洽谈、客户管理等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同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特别是对企业产品的技术性能、结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要非常熟悉,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还要了解生产制造和商品流通方面的知识。(3)创新能力。市场营销的使命就是不断发现市场机会,不断创造自己的市场,因此,它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更表现为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里取向、一种对新思想、新技术、新市场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2.现有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然
现在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一板一眼地讲理论,讲概念,讲得很系统,很清楚,但学生能否听明白,能记住多少,有没有完全消化、吸收,有没有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否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往往考虑得比较少。这种在教室里做“市场”,在黑板上搞“营销”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三、虚拟公司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受王延青,焦大光,苏醒,赵雁平几位教师的一个关于软件工程教育的生存游戏模型的启发,本论文也提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虚拟公司教学模型。这个模型由四种角色组成,它们是虚拟公司、门户公司(一个真实的公司)、学院或教研室和校外的真实公司。(其结构如图1)
1.角色设置与功能:(1)学院或教研室的角色:学院的管理层应该制定一个支持政策,作为实施整个模型的坚实的政策基础。(2)门户公司的角色:应该建立一个真正的公司,充当所有虚拟公司对外门户的角色。虚拟公司和外界真实公司之间便可以通过门户公司进行商务往来。这个真实公司的成员由老师及全职工作人员组成。门户公司的职能:一是解决虚拟公司无法有效解决的诸如财务、合同等法人方面的问题。二是为虚拟公司提供一些业务活动,比如以专业营销研究公司向企业接市场调研的订单,然后向虚拟公司发标,虚拟公司竞标获得业务。三是为虚拟公司进行业务上的引导,提供业务信息,给与虚拟公司力所能及的支持。(3)虚拟公司的角色:所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都被要求加入到虚拟公司中,这些虚拟公司作为门户公司的子公司。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去加入任何一个公司,当然以那个公司愿意接受他(或她)为前提。每个虚拟公司的规模没有限制,这完全取决于该虚拟公司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在学院和门户公司的保护下,这些虚拟公司可以作为门户公司领导的战略联盟中的成员而逐渐成长起来。(4)环境.在这个模型中,外界真实的公司和市场构成门户公司和虚拟公司运作的外界环境。
2.货币的使用
一个成功的公司应该有一个健全的财务系统,虚拟公司也应如此。为了对每个虚拟公司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就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系统。这项任务应该由门户公司来完成。门户公司负责管理可以在整个模型中流通的货币。
货币一是用于门户公司和外界进行沟通,而是用于向虚拟公司支付虚拟公司完成项目后的所得,由学院或者门户公司管理者负责。
当然,为了保证门户公司的财务安全,虚拟公司自己没有资格跟外界公司签订协议,但是可以寻找业务,最后由门户公司把关决定是否交易。
3.虚拟公司运作周期
公司构建:由学生以小组形式申请,分工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门户公司备案。同时获得门户公司的认可,有资格参与门户公司的竞标和其他业务活动。公司解散:一种情况是学生自愿解散。但是学生会失去这个学习和被评估的机会,后果由学院政策决定。第二种情况是学生需要重新组合,先解散原来的,在构建新的。以前的业绩按照一定比例在虚拟公司成员之间分配。第三种情况是学生毕业,申请解散。
由于虚拟公司的最差结果是没有业务,但是由于没有支出,虚拟公司仍然可以存在。
4.对模型参与者(主要是学生)的评价
检查或评估一个虚拟公司运行状况的好坏,该公司拥有资本(货币)的数量可以作为一个主要参考。除此之外,当前员工人数、近期发展计划、所研发产品的竞争力都应该作为参考。在这些参考标准的基础上,学院甚至可以为这些虚拟公司排序,从而一些运行状况良好的公司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一些公司由于糟糕的管理而不得不面临整改。
四、总结
本论文所讨论的虚拟公司在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中,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是一个新的设想。总之,这个方式对于培养面向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算是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
[关键词]房地产虚拟经济重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银行抵押资产的90%是房地产)。前者是房地产的自然属性,与是否市场经济无关,后两者则是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这两个功能。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引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产可以迅速通过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总是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而基本的负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带来泡沫经济的风险。可见,房地产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把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的部门之一来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性。
然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房地产(real estate)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real assets),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现实经济中的“房经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等种种“异象”又说明了仅把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当今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出发,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化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部分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应地,虚拟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称呼有很多种,但是它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看法却是共同的。虚拟经济概念的本质意在概括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基础就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它是观念支撑或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而实体经济是成本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房地产的价格形成无疑属于虚拟经济系统。
可见,虚拟经济理论重视预期和心理活动、不确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由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系统和由心理支撑的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其行为基础的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一种资产,不论其有形还是无形,也不论其是金融资产还是房地产,一旦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它就具有虚拟资产的运行特征,就应该纳入虚拟经济的研究框架。虚拟经济中的所有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与资产的这种特殊定价方式有关。对房地产虚拟性的研究也是从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的。有关的研究如下:
1.关于房地产定价方式的研究。刘骏民(1998)指出:如果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狭义的虚拟经济的定义也要包括房地产。随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虚拟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的,房地产虚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房地产存量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等影响房地产虚拟性质的主要制度因素)。
2.关于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研究。郭金兴(2005)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内在机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而房地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对稳定货币发行,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忠(2005)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价值系统的影响是直接而显性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在整个区间内存在双向的影响机制,房地产价格对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价格指标都有着单向的传导机制,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及实物生产价格的波动。这说明作为虚拟经济的子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产部门看成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然后再来考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鞠方(2005)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进而把房地产泡沫放在协调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剖析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三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虚拟经济特征和实体经济特征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这种“虚实两重性”,决定了房地产“异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认识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刘骏民,2003),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这种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①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这是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角度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的研究。 ②对房地产自身的稳定性的研究。首先,从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强波动性入手,然后,对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研究。③从价格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说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④从资金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这种资金流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分析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波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以促进经济稳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
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图大致如下:
三、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意义
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体而言,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从而将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房地产,考察资金在这些领域中转移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第二,强调房地产作为资产的虚拟性质和可能的房地产引发的泡沫经济的风险。这种从市场经济功能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正确解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解释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异象”,只有在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会对虚拟经济的理论出发点是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价值系统而非物质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研究必将极大地丰富虚拟经济的理论。
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产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指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服务。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富分配效应可能加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的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认识房地产虚拟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金融安全、投资决策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alan greenspan. new challenges for monetary policy.before a symposium sponsor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in jackson hole[r].wyoming, august 27, 1999.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杰,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2).
论文摘要:本文对虚拟货币行业做了简要的介绍,主要根据博弈,针对虚拟货币收购价格竞争进行博弈分析,并探讨了可能避免虚拟货币价格战的两个途径,使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一、 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些网络游戏开始风靡全球。而这些玩网络游戏者为了在游戏中取得较高的成绩,就需要较多的网络游戏币,但他们多是上班族没有时间自己在网络中挣取虚拟货币,宁可花现实中的货币去换取网络中的货币。所以一个新兴的行业就产生 了。这个行业就是在劳动力比较廉价的国家通过专业培训的游戏高手生产游戏币,而一些公司通过网络平台收购他们生产的游戏币,再通过网络平台把游戏币卖给外国人,从而赚取中间的差额。游戏币是通过在游戏中交易,而货款是通过现实中的网络银行交易。这个新兴的行业所经营的产 品就是全球盛行 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但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收购游戏币价格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对于虚拟产品,产品的质量几乎没有差异性,所以各经营企业不断采用价格杠杆作为其重要的竞争手段,而且行业内的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较小,各大经营公司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收购价格愈涨愈高,甚至出现了恶性价格战的趋势。
博弈论(Game 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好比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
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 ,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
二、虚拟货币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一)建立模型
根据虚拟货币的实际情况来构造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各经营企业是进行博弈的局中人,其博弈过程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先后次序的博弈。竞争者之间为了收购更多的货币而引起了虚拟货币市场上的价格战。②完全信息的博弈。企业的定价行为是公开的,通过收购网站是可以看到每款游戏下每个服务器的价格的,价格最终还是要面对供应商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③重复博弈。市场上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经营企业要继续经营,价格战也会持续下去。④零和博弈。由于在虚拟货币领域中企业之 间的合作是不常见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竞争的关系,故而可以看作是零和博弈 。
(二)博弈的过程
首先,假设参与人为X与 y,他们都是虚拟货币的经营商,他们在虚拟货币领域展开竞争,设开始时固定单位虚拟货币的价格都是 Po。X是先进入该领域的老牌企业,实力比较雄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y则刚刚成立不久,是后进入该领域 的,只 占据少数的市场份额。
1.第一轮博弈(见表 1)。
从 X角度看,显然涨价要比降价好。从 y角度看,效果也一样,涨价同样比降价好,其涨价收益为(5+8)/2—6.5,降价收益为(3+6)/2—4.5,y也同样会选择涨价。因此,在第一轮博弈中,x、y都将涨价作为策略,并且各损失 1,整体损失 2,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纳什均衡现象,这里的每个参与人都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整体利益并不是最大,就像所构造的模型那样。
2.博弈后。
在第一轮博弈后,双方都不满意自己在第一轮博弈的结果 ,那么双方就要进行协调 ,彼此认识到收购价格 的上涨只能使得双方受损,所以他们就会权衡利弊,停止涨价的行为。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约定是无法长期存在的,他们会通过变相 的涨价以争取最大 的利益。这样,就使得刚刚建立的平衡被打破,最后双方都要受损。
3.重复博弈 。
从博弈后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企业之间相互涨价的行为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涨价成了不断重复的过程 ,直到价格等于边际利润时,也许会停止涨价。X、y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但在这样的纳什均衡中,整体利益是不断下降的。
三、避免虚拟货币的恶性价格战的策略
(一)改变博弈结构
先前的博弈过程是以收入作为企业目标进行博弈的。我们不妨把收入转为利润,相应的博弈双方的收益就会发生变化,可能就不再符合“囚徒困境”模型的条件,从而避免了价格战。假设选择“降价”策略时,企业的利润率是 35 ,选择“涨价”策略时,企业的利润率是 25%。如表 2所示,双方都降价时,利润都是 6×35%一2.1;双方都涨价时,利润都是5×250/0—1.25;一方涨价另一方降价,则涨价方可以得到8×25%一2的利润,降价方能得到 3×35 :1.05的利润。这样最优的选择就为博弈双方都降价,从而回避了恶性价格战。
(二)行业协会的加入价格战博弈可能会避免恶性价格战现在把行业协会加入到博弈中,作为博弈一方,而把趋于涨价竞争的经营商作为博弈的另一方构建模型(如表 3所示)。该博弈模型分析了行业协会对经营商涨价竞争的影响。在此博弈中,经营商试图在行业协会监控下的市场中进行涨价竞争。在行业协会监控下,经营商涨价会被行业协会惩罚,所以损失C,降价就正常运作不会有损失;而对行业协会来说,无得无失;如果行业协会选择“不监控”策略,对于经营商来说;当涨价后没有被惩罚就相当于得到 E的正收益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一D的负效益,当运营商都降价时,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s的正收益。
加入行业协会后博弈模型就变成了三人博弈,表 4所示的是在前述表 3所示的价格战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协会后的三人博弈模型。经营商 X选择行,经营商y选择列,行业协会选择矩阵,有“监控”和“不监控”两个策略。如果行业协会选择“监控”策略,对于采取“涨价”策略的经营商予以惩罚C,对行业协会来说,则是无得无失,因而行业协会的收益均为 O;对于经营商来说,采取“涨价”策略时收益值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去 C,如表 4中矩阵所示。如果行业协会选择“不监控”策略,对于经营商来说,收益值相对原来没有变化,当经营商都降价时,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 s的正收益;一家经营商涨价时,则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一D的负效益,两家经营商涨价时,行业协会的收益值是一2D,如表 4中矩阵 B所示。
由于矩阵 B中有一D和一2D的存在,此三人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取决于其中的参数 C。令 H=8--C,F一6,一5一C,S:3,取较小的C时,如果满足:(1)H>F>Q>S(2)F>(H+S)/2,则(涨价,涨价,监控)是该博弈模型的唯一纳什均衡,虚拟货币的经营仍然陷入“囚徒困境”,无法避免恶性价格战。当取参数 C的数值逐渐增大时,使得上述两个条件不再满足时,(涨价,涨价,监控)不再是纯策略纳什均衡,当参数 C不同时,有时(涨价,降价,监控)和(降价,涨价监控)是纯策略纳什均衡,有时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此时就可以避免价格战了。
总的来说,行业协会的加入是有可能避免恶性价格战的,但是前提是行业协会必须采用监控的策略,而且对经营商的惩罚 C要足够大时,才会使其走出“囚徒困境”,继而回避恶性价格战。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中,良性竞争是可以促进其发展的,但是恶性竞争只会使双方受损,所以应有效的控制恶性竞争的行为,使其健康良性的发展。通过运用博弈理论来分析从事虚拟货币企业收购价格的竞争可以得出:要控制恶性竞争中的恶性价格战,应避免竞争者在竞争中陷入“囚徒困境”中,继而能回避恶性价格战。或是加强政府的管制和监控,使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112—119.
[2]吴萍.基于“囚徒困境”模型的电信竞价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关键词]房地产虚拟经济重构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银行抵押资产的90%是房地产)。前者是房地产的自然属性,与是否市场经济无关,后两者则是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这两个功能。房地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引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产可以迅速通过房地产信贷的杠杆撬动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这总是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和税收收入);而基本的负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带来泡沫经济的风险。可见,房地产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具有很强的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把房地产作为虚拟经济的部门之一来进行研究更能体现房地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性。
然而,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房地产(realestate)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realassets),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现实经济中的“房经背离”和“房地产泡沫”等种种“异象”又说明了仅把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当今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出发,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对之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化定价方式越来越普遍,整个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部分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应地,虚拟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称呼有很多种,但是它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而存在的看法却是共同的。虚拟经济概念的本质意在概括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基础就是资本化的定价方式。它是观念支撑或心理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而实体经济是成本支撑的价格形成系统。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房地产的价格形成无疑属于虚拟经济系统。
可见,虚拟经济理论重视预期和心理活动、不确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个经济系统划分为由成本支撑的实体经济系统和由心理支撑的虚拟经济系统。虚拟经济是一种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其行为基础的特殊的经济运行关系,一种资产,不论其有形还是无形,也不论其是金融资产还是房地产,一旦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它就具有虚拟资产的运行特征,就应该纳入虚拟经济的研究框架。虚拟经济中的所有运行特征、运行规律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与资产的这种特殊定价方式有关。对房地产虚拟性的研究也是从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的。有关的研究如下:
1.关于房地产定价方式的研究。刘骏民(1998)指出:如果从定价方式的角度来看,即使是狭义的虚拟经济的定义也要包括房地产。随后,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虚拟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的,房地产虚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房地产存量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结构等影响房地产虚拟性质的主要制度因素)。
2.关于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研究。郭金兴(2005)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不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内在机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相适应,而房地产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对稳定货币发行,从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忠(2005)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价值系统的影响是直接而显性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在整个区间内存在双向的影响机制,房地产价格对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价格指标都有着单向的传导机制,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及实物生产价格的波动。这说明作为虚拟经济的子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产部门看成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然后再来考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会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增强的趋势。鞠方(2005)基于对现代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产市场货币积聚假说,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进行新的解释。进而把房地产泡沫放在协调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剖析房地产泡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三者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虚拟经济特征和实体经济特征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这种“虚实两重性”,决定了房地产“异象”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
在认识到房地产的虚拟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刘骏民,2003),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这种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①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研究。这是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的角度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的研究。②对房地产自身的稳定性的研究。首先,从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强波动性入手,然后,对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研究。③从价格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说明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房地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④从资金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这种资金流包括货币资金流和信贷资金流。分析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波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以促进经济稳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
由此,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图大致如下:
三、从虚拟经济角度来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的意义
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大体而言,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功能,从而将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房地产,考察资金在这些领域中转移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第二,强调房地产作为资产的虚拟性质和可能的房地产引发的泡沫经济的风险。这种从市场经济功能视角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正确解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有效解释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异象”,只有在对房地产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会对虚拟经济的理论出发点是把整个经济看作一个价值系统而非物质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研究必将极大地丰富虚拟经济的理论。
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产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指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协调发展,这在客观上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研究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服务。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财富分配效应可能加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的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较强。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不正常的发展,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业衰退,还会对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认识房地产虚拟性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金融安全、投资决策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AlanGreenspa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before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inJacksonHole[R].Wyoming,August27,1999.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与宏观经济稳定[D].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李杰,王千.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6,(2).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能培训;虚拟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1-
Explore the Training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GAO Ben-cai, LIU Guang-r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to formerly any time,Nowadays,China all needs the high quality technical worker who grasps each skill.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 Chinese mechanic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mediate and senior mechanic's proportion has already a very big disparity, this does not tally extremely with the Chines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financial circumstance,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 education has not been able to complete the such huge education projec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es the new training pattern based on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 Virtual Training, Analyzes the sole superiority which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has and pour it into the mechanic development as formidable propelling force, elaborated the virtual training system performance history and attempt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Hoping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the model for the correlation personnel, provide the powerful talented person safeguard to maintains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economy.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skills training; virtual training; mechanic
在当今中国,技工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知识、技能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挥,一个有利于技工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中心,我国要想扮演好这个世界制造中心的角色,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必不可少。现代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周期已经完全的颠覆了一些人所能够承受时间概念高科技产品更是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传统的技工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挑起这么艰巨的任务,亟待开发新的培训模式。
诸多难题阻碍着现代技工教育的发展,至今技工学校还没有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培训或许可以解决难题实现破冰,推动技工教育的良好的发展。
1 虚拟现实概念及特征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1989年美国的J.Lanier(后来曾是专做VR产品的VPL公司董事长)提出的,国内也有人译为“灵境”,国外与虚拟现实同类的术语,还有虚拟环境、人工现实及电脑空间等。
虚拟现实有三个突出的特征: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
2 桌面虚拟现实与虚拟培训
桌面虚拟现实(Desktop Virtual Reality,DVR)主要是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别的工作站上进行环境仿真,依靠计算机的屏幕提供给用户一个虚拟的平台,运用虚拟现实的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世界场景之间的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极为逼真的环境,通过生动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效果以及随参与者的动作而变化的场景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现阶段由于完全的虚拟现实系统价格昂贵目前只用于科学研究,其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简称虚拟培训)采用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系统(也称桌面虚拟现实)改变了原有的培训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友好的图形化培训环境,适应社会需求。使得用户在计算机提供的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中熟练掌握某一装置或某一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大大减少了技工培训中的各种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有助于实现对于危险作业或不具备试验条件的高级培训。
3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考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最重要的生产性投资,也是经济增长不竭的动力。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资本要素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因此,职业技能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教育形式,其良性发展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然对GDP增长带来更高的贡献率。
4 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模式探究与设计实例
虚拟培训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一类适于进行教育培训的虚拟环境,它可以是某一现实世界培训基地或设施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虚拟构想的世界。受训人员通过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获得经验达到学习和培训的目的。
4.1 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模式
在中国知网上以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模式为检索词分别以题名和全文项进行精确查找,查找结果都是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虚拟培训系统的相关论文资料后也没有发现关于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模式的有关论述。通过阅读虚拟培训系统的相关文献,比较各种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结合本人实际的设计经验总结归纳出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
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对将要开发的课程进行系统分析,其中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判断虚拟培训系统是不是内容表现的最佳选择。如果可行就要继续将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分解分成若干的模块和单元,这样有利于将复杂的任务简单化使整个任务比较容易的得以实现;另外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即通过培训要求学习者掌握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并为接下来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在这项工作中还需要明确学习者要掌握预期的知识经验需要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动作要领、技能流程以及必须完成的操作练习。其次,同时进行3D图像建模与交互的设计与实现两个阶段的工作。这两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的两条主线,在3D图像建模阶段依据前期的素材的准备运用3D建模工具开发虚拟学习环境。这个阶段是整个开发过程中工作量最繁重的一个阶段,需要开发人员熟练掌握3D建模工具,通过反复细致的设计修改才能开发出逼真的虚拟环境。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不同群体适应不同的交互方式)依据相关的交互理论运用恰当的交互工具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与实现。交互的设计与实现阶段要特别的引起重视,因为大部分学习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系统的交互功能,交互设计的好坏与最终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最后,是系统的合成与调试,这一阶段能够保证系统顺利的得以实现并应用在教学中。在该阶段中包括了将必要的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嵌入到系统中使它真正成为一个用于教学的工具。在调试是比较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系统不断的得到完善保证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
4.2 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实例
4.2.1 案例简介
数控机床是技工培训中的重要课程,由于数控技术较为复杂所以学习难度比较大,学员往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之后才能够进入现场实际操练或是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设备操练。我们设想开发这样一个虚拟训练系统使学员能够利用电脑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使用这么一个系统学员能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的操作练习。让学员在进入实训现场之前形成必要的知识经验的准备,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
4.2.2 设计构想
该虚拟训练系统首先呈现出的是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此处用带有碰撞的行走动画来表现。围绕数控机床的工作程序来设计活动和交互,在给出零件的所有运动、尺寸、工艺参数等加工信息后学员被要求编制出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学员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编程(APT)或CAD/CAM设计;编好的数控程序学员会被要求输入到数控装置的一种存储载体上,用动画形式抽象表现数控装置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出或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一段或几段数控加工程序,经过数控装置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输出各种控制信息和指令给驱动装置,经功率放大后按照指令信息的要求驱动机床移动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再用动画显示位置检测装置将数控机床各坐标轴的实际位移量检测出来,经反馈系统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之后,数控装置将反馈回来的实际位移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驱动装置按照指令设定值运动;学员在呈现的辅助控制操纵界面中按下按钮后随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刀具的转换、指令交换工件和机床部件的松开、夹紧等动作。在以上几个步骤中适时现实必要的文字补充材料以便于学员理解。
4.2.3 技术实现
本系统的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虚拟场景建模、虚拟动画的制作以及交互的设计与实现三个环节。
在建模方面,3DSMAX的建模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完全能够满足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的建模需求。在虚拟动画的制作方面,可以用普通的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等。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不同格式文件相融合的问题,如果直接用3DSMAX制作的话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在交互方面,较为简单的交互可以将MAX格式转换成VRML格式通过VRML内部的交互传感器来实现。在一些较为复杂的交互实现上编程语言更具优势,但是难度也是很大的。有很多交互我们根据学习任务要进行设计的但是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就要灵活掌握通过对能够实现的交互功能进行有限的组合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交互的设计实现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效的教学设计的使用。
5 结束语
全文主要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技工技能培训的新模式,介绍了虚拟培训系统的开发过程,至于具体的应用于技工教育的虚拟培训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我们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达.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 薛瑞华.腹腔镜手术虚拟现实训练软件开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5.
[3] 历俊丰.数控切割机虚拟训练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4] 徐颖.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改进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6
[5] Andies van Dam,Andrew S.forsberg et.al. Immersive VR for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A Progress Peport[R].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000.11.27
[6] 尹晓.虚拟培训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6.
[7] 段新昱.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3-59.
[8] 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货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经济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1-0020-08
一、引言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是现代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大热点问题。能否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或者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既定的目标,一直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着眼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理论上存在四种类型:高增长高通胀、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其中每一种关系类型都与当时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不同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外部冲击等都会影响到这种关系。当下,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虚拟经济不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经济虚拟化程度也成为影响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从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到内生化货币将货币变量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再到当下经济虚拟化背景下新的探索,学术界对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经验研究。在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不会再仅仅聚焦于实体经济,而是在关注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了虚拟经济领域,针对涌现出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学者们也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本文对相关理论与实证的发展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基于经济虚拟化导致的经济运行变异这一新的背景,指出了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未来研究方向。
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作为研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典型模型,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958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经济学》上发表《1861―1957年英国失业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一文,最早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他发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新经济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更替,各个理论学派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不断的修正,其中也包含对货币中性与否或者两分法的讨论,它们的发展和演进过程构成了研究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见表1)。
为了给宏观经济调控探寻理论依据,我国的学者也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不涉及其理论的发展,集中于通过数据来印证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与否,或更多的是针对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不同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总结来看,主要分为两类,表2就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其中,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性问题,学界有各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点。即使在认为中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中,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采用的数据指标、估计方法不同,对其形状的描述也难以找到相对一致的看法。
三、引入货币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主流讨论都是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货币仅仅是交换媒介,它是多余的并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所谓的“货币中性”理论。“一般均衡”、“经济增长”和“货币中性”这三个理论逻辑一致,贯穿整个宏、微观经济学,它们构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框架。在这个经典框架里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实质上是描述实体经济领域的增长理论,它在本质上将经济增长看作是一个投入资源并利用技术的真实产品生产过程,在模型中不考虑货币和金融资产,所以名义变量不会影响最终产出,而最终产出的增长表现为实际GDP的增长,是相关资源投入的产物,如包括劳动、资本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等。与此同时,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应该是一种大致平行的关系。
然而,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虚拟化的趋势初步显现,货币的广泛应用扩大了市场,带来了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以及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货币在整体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经济中是否存在或者在何种条件下会出现货币对增长的持久性影响?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货币以不同的形式引入一些传统经典模型,基于这些改进的模型,关于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新的认识。根据在经济中引入货币变量的方式和强调货币变量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归纳总结来看,主要有五种类型,表3从引入货币方式、分析工具、主要结论和缺陷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为分析货币在一般均衡模型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工具,以上模型为货币经济学理论的扩展和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同时也为在其他非均衡框架下货币作用和金融市场结构的分析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的参照依据。但是,这些模型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这说明我们尚未完全清晰地认识货币在经济中所应该发挥的确切作用以及所应该承担的职能,因此,关于货币的由各种经济计量检验所提出的所谓“典型化事实”,也根本无法统一地建立框架去验证,甚至连最为重要的实证问题――“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影响关系”,目前也依旧存在多种有争议的结果和结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不断重复已有的争论,增加货币长期中性、短期可以构成货币冲击的计量检验的证据;第二,在此基本理念下,修改理论模型,内生化货币供给,建立一般均衡模型;第三,运用加入货币短期冲击效用的DSGE等模型来研究现实的经济问题。以我国学者的典型研究为例,详见表4。
四、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探索和研究
经济虚拟化是虚拟经济不断扩张、不断深化的过程,它的实质是虚拟资产的数量和交易不断膨胀的过程。伴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虚拟资本迅速泛化进而导致虚拟经济的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从而使得整个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化,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涌现出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这对经典理论框架下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决定理论提出了挑战,国内外学者也从理论、实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这种高度虚拟化之后的经济体,它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利用杠杆的炒作交易以及资产证券化的虚拟经济活动,这与基于资源投入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真实产出增长存在根本的区别,虚拟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主要依赖于整个经济体的货币环境、金融资产数量的多少、资产价格的涨落以及金融杠杆率的运用。与此同时,货币供应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受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质疑。针对经济虚拟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水平的不同比例的变动,主流经济学家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角度做出了一定的解释,得出了货币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的结论,但还是无法解释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所存在的这一长期中的背离现象,因而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尝试着从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在考察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不再将目光仅仅聚焦实体经济,而是在关注实体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虚拟经济领域。但是目前,国外尚无虚拟经济这一概念,他们选取的是这一领域的典型代表――金融。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总结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效应(如Jahfera和Inoueb,2014;Ang,2008)。为了探索哪一类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最大,Montes和Tiberto(2012)、Cole等(2008)等通过研究后指出股票市场的发展对长期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促进跨期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侧重于检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如Akinlo和Egbetunde(2010)等主张金融发展带来经济增长,而Kar等(2011)等却在实证中得出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的结论。
2. 金融发展与通货膨胀。通过制造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摩擦,高通货膨胀会导致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Keho,2009)。近些年来,大量的实证研究针对金融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的结论是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金融部门的表现呈现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如Almalki和Batayneh(2015)等。作为开创性的工作,Boyd等(1996、2001)基于65个国家的数据发现通货膨胀与金融发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且这一负相关关系不受所选取的时间段以及是否包含高通货膨胀国家的样本影响。另外,还有学者针对单个国家的数据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如Bittencourt(2008)基于1985―2002年巴西的^域数据,发现通货膨胀不利于金融发展,且这一关系是显著和稳健的,不受区域或者金融发展衡量指标不同的影响。
3. 通货膨胀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门限效应。由于高通货膨胀会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从而也会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探索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如Tiwary和Thampy,2015;Huang等,2010;Rousseau和Yilmazkuday,2009;Lee和Wong,2005)。现有的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在低通胀水平下,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在高通胀水平下,这种关系变得不明显。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通货膨胀的门限值并不相同,如Kremer等(2013)发现发达国家的门限值(2.5%)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7.2%)。
(二)国内相关研究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特征的显现,也出现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产出和价格)变化之间的脱节,即所谓的“中国货币之谜”。国内自成思危(1999)提出虚拟经济的概念之后,广大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其中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改进传统的货币数量模型,构建货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模型,而实证方面侧重于虚实背离现象的解释以及引入虚拟经济相关变量后经典经济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认识(见表5)。
五、总结与展望
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这种关系是动态的,不同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外部冲击等都会影响到这种关系。学术界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经验研究,从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到内生化货币将货币变量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再到当下经济虚拟化背景下新的探索,我们发现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不会再仅仅聚焦于实体经济,而是在关注实体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虚拟经济领域,结合涌现出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国内外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但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规范分析,归纳来看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以往对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研究集中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简单直接的实证研究,缺乏经济虚拟化前后对于经济运行方式系统全面的比较。其次,在考虑虚拟经济发展之后,相关研究集中在虚拟经济主要市场与经济增长或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简单实证,缺乏系统考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忽视了经济虚拟化程度对于三者之间演变关系的动态影响探讨,而且在考虑虚拟经济与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互动关系时,由于方法对于变量个数的限制,大部分研究采用固定且单一的某金融市场来衡量虚拟经济,缺乏代表性、全面性以及时变性。
因此,榱烁好地揭示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亟须从经济结构、对外交流方式、就业创造结构、虚拟经济发展现状四个方面充分认识经济虚拟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经济运行变化,探索在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经济虚拟化程度对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影响。另外,对原有经济学框架进行扩展,从理论上探讨经济虚拟化程度及相关因素对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三者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并在构建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政策冲击仿真模拟,从而为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为相应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Akinlo A. E., Egbetunde T. 2010.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Experience of 10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Revisited[J].The Review of Finance and Banking,2(1).
[2]Almalki A. M., Batayneh K. I.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Saudi Arabia[J].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49).
[3]Ang J. B. 2008. A Surve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iterature of Finance and Growth[J]. 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2(3).
[4]Bittencourt M. 2011. Infl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Brazil[J].Economic Modelling, (28).
[5]Boyd J M,Levine R and Smith B D.1996. Inflation and Financial Sector Performanc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Working Paper,No. 573D.
[6]Boyd J M,Levine R and Smith B D. 2001. The Impact of Inflation on Financial Secto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7).
[7]Calvo G A. 1983. 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 Maximizing Framework[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2).
[8]Clower R W. 1967.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onetary theory[J].Western Economic Journal,6(1).
[9]Cole R A,Moshirian F,Wu Q. 2008. Bank Stock Returns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32(6).
[10]Friedman M. 1977. Nobel Lecture: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85).
[11]Gail J,Gertler M. 1999. Inflation Dynamics: A Structural Econometric Analysi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4).
[12]Huang H C,Lin S C,Kim D H,et.al. 2010. Inflation and the Finance-Growth Nexus[J].Economic Modelling,27(1).
[13]Itaya J-I,Mino K. 2003. Inflation, Transaction Costs and Indeterminacy in Monetary Economies with Endogenous Growth[J].Economica,70(3).
[14]Jahfer A,Inoue T. 2014.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Stock Market in Japa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 Papers,10(2).
[15]Kar M,Nazlioglu S,Agir H. 2011.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xus in the MENA Countries:Bootstrap Panel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J].Economic Modelling,28(1-2).
[16]Keho Y. 2009. Infl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 for the UEMOA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7).
[17]Lee C,Wong S Y. 2005. Inflationary Thresholds Effec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Taiwan and Japan[J].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30).
[18]Lucas R E Jr. 1972.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J].Economic Theory,(4).
[19]Mankiw N G,Reis R. 2003. What Measure of Inflation Should a Central Bank Target?[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1(5).
[20]Montes G C,Tiberto B P. 2012.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Country Risk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Evidence for Brazil[J].Economic Modelling,29(3).
[21]Palley T I. 1996. Old Wine for New Bottles:Putting Old Growth Theory Back in the New[J].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35(67).
[22]Phillips A W. 1958.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in Money Wag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61-1957[J].Economica,25(100).
[23]Rousseau P I,Yilmazkuday H. 2009. Inflation,Finance,and Growth:A Trilateral Analysis[J].Economic Systems,33(4).
[24]Samuelson P A, Solow R M. 1960. Analytical Aspects of Anti-Inflation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2).
[25]建宝,乔宁宁.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分析[J].统计研究,2013,30(1).
[26]陈彦斌.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经济研究,2008,(12).
[27]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 (15).
[28]董天仁,程远,王兴.虚拟经济视角下货币长期非中性的实证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29]何问陶,王成进.货币供给、虚拟经济与通货膨胀――对通胀决定因素中货币供给与虚拟经济影响的再认识[J].财经研究, 2008,34(10).
[30]赖小琼,黄智淋.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稳健性分析[J].当代财经,2011,(3).
[31]刘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7).
[32]刘国亮,陈达飞.内生货币视角下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8).
[33]刘骏民.经济增长、货币中性与资源配置理论的困惑――虚拟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3 (4).
[34]刘霖,靳云汇.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3).
[35]刘文倩.技术冲击、货币政策与金融生态系统的DSGE模型及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14.
[36]柳欣,王晨.内生经济增长与财政、货币政策――基于模型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8,(6).
[37]齐佩金,李仲聘.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货币数量论[J]. 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6).
[38]钱宥妮.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经济中的实证研究――基于产出缺口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31,(6).
[39]田凤平,周先波,杨科.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非参数估计及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4,33 (5).
[40]王洪斌,董凤斌.内生货币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与中国经验事实[J].经济科学,2004,(3).
[41]王晓芳,毛彦军.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及其宏观影响[J].经济科学,2012,(2).
[42]许冰,章上峰.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5).
[43]殷波.货币超发是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吗?――基于DSGE模型不确定均衡解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12,(3).
[44]张成思.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回归货币主义?[J].世界经济,2012,(8).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实务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系统被高科技的信息系统所取代,这使得其依据的一些现有的会计基本假设已不适应当前实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会计基本假设。本文从分别从会计基本假设的四个方面对现代信息观下的会计基本假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 虚拟企业
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影响。对此问题,众多学者虽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多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深入地研究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影响的成果少之又少。如庄明来(2009)回顾了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指出了未来的会计信息化是构建业务事件仓库从而将之带入网络化会计模式,其具体内容未涉及会计基础理论的改变。郭道扬(2008)认为在未来的会计设计中应谨慎运用电子标志,必须保持账目的对应关系。然而,会计信息化并非只能在原有的会计理论框架下进行技术实现手段的变革,其对会计理论,特别是会计的基本假设也必然造成一定的冲击,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基本假设的构建基点,应当在信息化条件下对当前会计基本假设进行完善。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在传统的工业时代,大多数企业都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会计主体易于识别且稳定。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一种新的企业主体――虚拟企业将会出现,这种企业由分散于各地的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和销售商通过网络结合而成,他们分工协作,共享利润和承担风险,共同生产某一产品,一旦生产任务完成,企业也就解散。这种虚拟企业投资少,创建和解散都较容易,因此,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会计主体的外延,从而导致会计主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为界定这些虚拟实体的界限,核算和管理这些不确定的实体,就需要拓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以信息使用者为导向来界定会计主体,当然,这只是拓展了会计主体的形式而已。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也就是说,只要不存在明显的反证,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是适用的,而在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介主体的存在、发展和消失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网络虚拟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呈现出“短暂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持续经营假设变得有名无实,因此,需要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其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多元化的会计主体。比如,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假设,对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企业,应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假设,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制原则;而对一些新型的虚拟企业,由于其生产经营的临时性,可以在持续经营假设以外采用“临时经营假设”,企业一旦获得不能持续经营的证据时,会计处理必须按照清算假设进行,历史成本计量将趋向现实价值或公允价值计量,简言之,在信息经济环境下,要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建立多种不同的经营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的经营活动分成若干个较短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为了及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必然需要及时有用的信息。然而按照目前的会计分期,企业提供的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已不能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是一种实时的财务报告系统,在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实时报告系统已经可以成为现实。尽管如此,会计分期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其间隔期应当大大缩小,同时,考虑到经济业务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以及数据的意义,分期又不能过于短。因此,按照季度、月甚至旬为时间单位编制财务报告是较为合适的,这样,中期财务报告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在传统经济时代,货币计量是会计信息得以产生和传递的唯一尺度。然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许多人开始对货币计量假设提出质疑。一方面,企业经济活动的对象和范围不断向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等非资金领域扩展,许多的新生资源无法用货币进行可靠计量;另一方面,网络交易的兴起,使得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成为交易计量的一种新标准。但无论何种资源,其价值都必须以其能为企业带来的预期收益为衡量标准,而衡量预期收益又主要依靠准确的货币计量,基于网络而存在的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计量本质上也仍然是货币计量。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只是丰富了货币计量的形式,并未改变其实质,电子货币的出现可能引发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但无论什么货币都要有个计量单位,以公允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总之,信息经济和网络技术给会计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认真研究发展适应信息经济形态的新的会计基本假设,以完善会计理论,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日趋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彦.试论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会计之友.2008(4).
[2]杜兴强.会计基本假设再认识.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继承与发展.厦门大学学位论文.1998.
[3]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会计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