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文化渊源 东西方 跨文化交流

1.东西方文化渊源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且这些文深深地影响了一个国家,更确切地讲,虽然很多国家的具体文化不同但是他们的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来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来研究,东方文化主要来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文化和印度流域文化。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于浓郁的怀旧思想,浓厚的神秘色彩以及重感性轻理性。然而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的特点在于对人的尊重,对个人自由,独立,平等的追求和强调个性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

2.文化来源引起的东西方差异

文化来源的不同引起了众多的差异,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作用。在此,我们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差异:社会行为,工作习惯,时间观念。所有的相互影响和互动的行为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中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东方文化强调曲线性思维方式,西方强调直线性思维方式,这种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就来源于文化来源的差异。东西方的公司员工在思维方式,交流习惯,工作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对这些差异处理不好,在工作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摩擦和误解,这就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关系,公司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天,美国总部派来的项目负责人‘Frank’ 想要听项目进展报告,小李就带来了厚厚的一叠项目文件和内容丰富的演示文稿,准备进行精彩的讲解,但是在这过程中,小李不断地被打断。Frank想要小李讲解重要的部分并且给出直接的建议,显然他对小李的讲解很不满意”。在这个例子中双方都没错,只是作为中国人的小李想要尽可能充分地详细地解释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这完全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然而,Frank的讲话方式也符合西方的文化特点。正是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个人交流过程中的不愉快。东方传统的农业文化和西方的工业文化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和农业是传统中国文化构建和形成的基础。他们认为时间是个循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回到原点,循环的时间观念强调重复和标准化,比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等。由于缺乏线性时间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观念不是很强。相比之下,西方人具有积极,敏感,准确的时间观念,在西方的哲学史上,有关于时间的纯理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句名言“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以西方的思想强调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东方社会相比,西方社会很少受过去事情的影响,整个社会在单向时间的影响下迅速变化和创新,但是,同时人们也面临着时间的压迫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压力。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引起的东西方的差异。

3.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以及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失败的原因。这些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日常生活,跨国公司的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很多跨文化交流的例子,“一位意大利的项目经理来到中国的分公司考查,中方派了一名助理全天陪伴这位经理,这位助理尽心尽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融洽”。其实问题在于,这位助理的全天陪伴让她没有了个人空间。在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国有企业,大部分的员工都是上海人,公司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但是不久后这家公司与一家外企合并,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起初员工们都有些不习惯,但是慢慢的大家都适应了,生产效率确实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里的问题在于,员工们并不了解西方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在此之前对西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方式有所了解,他们就不会不习惯了。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发展,在商务活动中,文化多样性的程度在不断增长。所以文化差异将不仅影响谈判双方对于各种行为的解释,还将影响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无意识地将这些东西带到谈判桌上,所以是它们使得谈判变的复杂。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谈判风格和技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或者说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书目:

[1]Cao Jianh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1996.

[2]Song,Li.Gateway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Harbin: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Press.2004.

[3]江波,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J],广西大学梧 州分校学报,2002,(03)。

第2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第3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第4篇

关键词:语言;思维碰撞;思维差异;学习效果;制约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方法,是决定文化形式的最为深层次的内涵展现。正是由于思维方式因人而异的特性,导致了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明显的差异。所以,世界上多种多样文化主体的存在,成就了人类特有的思维规律,有的是在固有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将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一、思维差异的体现模式

思维模式几乎体现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它包括物质、行为、精神和交际文化。且思维模式差异恰好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思维模式的体现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使其成为了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反过来,语言又促使思维模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作为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构成思维模式的主要元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所以,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连淑能,2002)。思维模式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和习惯等要素组成(陈新夏等,1988:504)。也正是这些要素导致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产生差异。Whorf认为人们的母语模式毫无疑问会影响其惯常性的思维模式。所以,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化——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时就非常容易导致误会的产生。

1.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碰撞

所谓的形象思维就是指人类的大脑对记忆表象所进行的分析及加工,然后形成一种全新的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是思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想象。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就非常发达。这一点充分生动地体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比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个非常精典的范例。中国人形象思维的突出与象形文字的存在可能有着密切关联。如:日、月、山、川、水、火等汉字都具有象形的典型特征。这或许正是汉语的早期文字被称作象形文字的原因。但是,英语国家的英、美人却擅长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通常也被称作逻辑思维,指的是运用概念所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又如:英语词汇中具有大量的抽象名词,它们的使用频率远超出汉语词汇中的抽象名词。经常习惯于运用各种思维模式。由于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对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运用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差异是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必须了解的内容,否则将极易造成思维混乱、理解困难等局面。

2. 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碰撞

所谓的综合思维即从思想上将思维表象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将其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相结合。而分析思维却是从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思维表象分解成各单个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进行区分。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中国人倾向于综合性思维,英、美人倾向分析性思维。这种差异在文学艺术领域体现得更加明显。如,中国的京剧是我国戏剧中的国粹,它的表演方式主要体现在:唱、念、作、打上。那么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是:歌剧是歌者不舞,舞剧是舞者不歌,还有话剧的表演者是既不歌也不舞,芭蕾舞就更是只舞不歌的表演了。所以,明辨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之间的差异,避免发生文化冲撞是准确把握英、汉语语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3.“统一”与“对立”的思维碰撞

中国有史以来一直非常注重事物对立面之间的和谐共处,即对立中的统一。相对而言,英、美文化则过多强调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与转化,即统一中的对立。虽然传统的中国哲学并不否认对立,但是却非常注重和强调 “统一”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一位著名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说过的一句话,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这句话非常准确地道出了东、西方在“对立”与“统一”上存在的思维差异。教学者与学习者只有熟悉这些思维差异现象,才能避开碰撞的发生,学好地道的英语。

4. 大、小程序方面的思维模式碰撞

在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与英、美国家的人同样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大、小思维方式上,东、西方两种文化,尤其是中、英两种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中国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是从大到小,自上而下;而英美人思考问题是从小到大,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对地址的排列顺序。如:中国人写信址时,按汉语习惯:国名—省/州名—城市名—街道名—住所的门牌号—收信人姓名书写,可美国人的地址书写顺序却与中文的顺序完全相反,即从小到大。在姓名的表达方式上更是大相径庭,汉语的姓名是先姓后名,英美人却是先名后姓。而且中文的许多双音节词的组合排列都是从大到小。如:大小、高低、长短、宽窄、高矮、年月、分秒等。还有中国人或学生在写文章或论文时往往偏爱选择大题目。比如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题目,中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的题目通常为“如何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等大题目;而英美学生的论文题目会更具体化,他们所选的文题常常倾向于“如何处理本地的污水”、“本地区废弃物的处理办法”等。

二、思维差异碰撞对英语学习的制约

思维模式形成于人们所生存的区域及其特殊的文化环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来自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博大而精深的悠久历史。在儒教、道教、佛教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中国人形成的思维模式所崇尚的是审慎、谦虚和温文尔雅,倡导遵守“三纲五常”、宣扬“理乐教化”。在行为举止方面“服从”和“接受”远多于“抗拒”和“挑战”。而隶属于西方文化的英、美文化主要渊源在于长期受到古希腊的文明及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形成了西方人性格中善于“挑战”和敢于“创新”的思维模式。正确引导学生明了这些差异是英语学习中避免发生碰撞及影响学习质量的必备知识。

1. 思维碰撞对英文写作的制约

只有充分了解中国人倾向于“统一”,英美人倾向“对立”的思维差异的存在,才能有效提高英文写作能力。这种好与坏、对与错的“对立式”的思维模式,使美国人往往把世界看成是非黑即白的两色世界。他们通常依据这种美国标准对所有的事物做出他们的评价,这种做法在东方和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傲慢的表现。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倾向于“统一”,对于主观与客观不像美国人那样分得那么清楚。因此,中国人写的文章或学生的作文常被美国人评为概念不清,中国人的“统一”思维模式在西方人眼中更是缺乏明确性和准确性。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导中国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差异在汉、英句子结构、语句重心和语篇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特点。了解中文的写作特点是以语义为中心,重视事件的结果而忽略对它的推理过程。以往的英语作文测试题目大多是三段式作文文体;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习惯按照中文的行文思维把开篇、主体及结尾放在一个整段中完成,使英、美人读来有种混乱、堆砌、层次不清的感觉,这一点也是中国学生在写英文作文时出现的普遍现象。反之,英语的段落写作必须是一个语义表达的完整体,要求运用语义直接表达中心思想。同时,段落间的语句、语义必须形成一个流畅的文体。每段都要有一个主题句、一个中心思想,要求段落结构必须严谨,内容必须以主题句为中心,每个段落都必须由话题、主体及结尾进行首尾相接。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避免用汉语的写作习惯写英语文章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

2. 思维碰撞对句法的制约

作为形态语言的英语语法主要是通过语句时态的变化以及一定的虚词来表现的。英语词汇普遍具有形态功能和词性标志,使语法结构特点鲜明,具有通俗易懂的表象形式。而汉语的词汇不具备上述的条件。汉语的方块文字在结构上是彼此孤立的,字与字的结合并不发生形态变化,而是直接的对接。汉语作为一种孤立语,语法关系的表达方式直接依赖于语义、语序和逻辑。中式思维模式突出体现在汉语的句法中,尤其是在日常会话中,很多会话既不需要主语,也不需要谓语。如:“下雪了”,“刮风了”,“亮/黑天了”,“十点了”等都是没有主语的句子。所以说,主语、谓语可以省略是中文有别于英文的最大的行文特点之一。但是,读来仍会使人感觉到亲切、自然、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但在英语行文中,必须明确区分开主语和谓语,句子中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如:“下雪了”,就必须说“It snows”。“十点了”,英文必须是“It is 10 o’clock now”。因此,中国学生在翻译上述汉语句子时习惯按照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语义表达方式,使英、美人感觉概念不清或语意不明。根据上述汉英句子结构存在的根本差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英汉互译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层次和自身特点,避免思维碰撞带来的混乱,才能准确表达句子的文化含义。

3. 思维碰撞对文化习惯的制约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具有其民族独到的表现形式、内容及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和词汇是传承文化、展示人类生活的最简单而又直接的工具。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其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都是鲜有的,所以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思维差异也就在所难免。这些差异在词汇的比喻、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体现得比较多。在成语及习语的学习和英汉互译中,由于习惯的不同和思维差异的存在,有些英语成语在汉译中就需要做出相应的修改才更便于理解,比如: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beard the lion“虎口拔牙”,ass in the lion’s skin“狐假虎威”。在以上的成语里,英文中使用的是“狮子”,而中文译文却是“老虎”。两种动物在中、英文化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在美国的文化中,人们把狮子定义为百兽之王,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虎才是兽中之王。在翻译类似的成语时,由于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句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以很难准确地把它们翻译成中文。由此可见,准确把握东西方的文化习惯和思维差异才能避免因碰撞而产生的混乱现象,领会成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

4. 思维碰撞对当代教育的制约

在教育方面,东西方对学生的教育重点也有很大差异。中国的中小学,乃至大学均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德。而西方教育则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个性化能力和特立独行能力的培养。英、美的教育宗旨奉行“以自我为中心”的信念。所以西方的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独立性和竞争意识。他们注重个性发展,独立自我,勇于挑战。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在人格塑造和自我修养方面,如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差异对比点播,极易造成学生们思维困惑、迷失自我的严重后果,导致一些人盲目崇拜和照搬西方的一切事物、接受西方的一切思想,从而产生人格及素质上的偏差。有鉴于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把握好体现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思维差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要培养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在学习中汲取西方文化中独立思考和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为我所用,真正体现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教书育人的宗旨。

总之,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先了解其语言文化,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尽管现代通讯日益发达,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普及,使得学习和信息了解变得方便快捷。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却相对贫乏,从而也就导致了英语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进步缓慢的后果。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多年的付出却得不到预期回报的主要原因与他们对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及思维差异认识不足有关。如果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汉、英两种文化的对比和渗透,我们的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进行英语学习,既增加了文化知识又加深了语言文化的本身印象。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关世杰. 试论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及汉字在其成因中的作用[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1.

[2] 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

[3] 吴友富. 国俗语义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

[4] 杨自俭.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

[5] 卢植. 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260.

[6] 张宏萍. 浅议培养英语思维 提高英文写作能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4).

第5篇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

第6篇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涉外商贸谈判中跨文化沟通,是国内企业谈判者难以把握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涉外谈判中的文化沟通,如何避免谈判中的误解……,是国内许多涉外谈判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论文从谈判中常见的中外商务谈判的文化冲突分析出发,结合东西方思维方式、商业习惯、社交禁忌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涉外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商务活动开展必须依跨文化沟通来实现。跨文化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这些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融合。

三、选题的学术前史

跨文化沟通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层次及文化差异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和谈判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基础有着重要影响。肩负跨文化沟通任务的跨国管理者们应该认识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协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沟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

四、选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的重要意义。

2、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语言文化差异。

3、商务谈判人员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难点: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计划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资料,10月整理资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将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论述。既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论述,又结合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谈判的具体工作中去。

六、论文纲要

目录

第一章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流学

第一节内容

第二节文化交流学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跨文化交流学的基础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三章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语言修养

第一节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七、参考文献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⑶王兴孙,陈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编著:潘雪辉、滑本忠、刘肖云、张季芸,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三方面的专家共同认为在国际商务沟通方面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学号:

专业: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高职英语;英语教学

一、 高职英语与跨文化交际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专业英语教育都缺乏自己的特色,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即使通过了AB级,甚至四级考试,步入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面仍然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能脱口而出地道的英文,说出的英语往往是Chinglish, 即Chinese English,而对外籍人士的英语,理解也容易出现偏差。这样的学生,远不能满足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汇结构和语义结构体系反应了该语言使用者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应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因此,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流和生产实践。

二、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本人未能取得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何自然、陈新仁,2004:168)。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虽然使用了符合语法、语义的句子,但由于说话不合时宜,或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或者没能获取说话人通过话语希望传递的交际意义或隐含信息等,从而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交际行为中断或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语用语言失误指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的语用失误,它是由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既可表现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能充分理解自己而表达不当,致使听话人误解话语含义,又可表现为听话人做出错误的语用推理,导致误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用意(何自然、陈新仁,2004:169)。

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何自然,1997:207)。语用失误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人们可以宽容语言形式不好的话语,继续交流。但语用失误必然导致Thomas(1983)指出的结果:违反语用规则的人会被认为是“举止不好”,“不真诚、存心欺骗或居心不良”,从而交际失败。

三、将跨文化交际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减少学生社交语用失误,就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解英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更得体地与人交流,不至于失礼于人,甚至闹出笑话。比如诸多学者曾用过这样的例子: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你吃了吗?”,如果按字面意义将其翻译为:“Have you had a meal?”西方人是很难认同这句话的真实意图的。因而可以直接翻译成“Hello”或者“How are you”更为得体。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学习语言,仅仅学习语法和句式是远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的,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电脑等手段,通过介绍西方文化知识,观看电影,听英文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方文化,比如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稣蒙难的日子,你不会了解“Black Friday”的内涵,更无从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脸”),与此相似的还有“Sunday”,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也会理解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为什么“Sunday”要做礼拜?因为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星期天”是没有这样内涵的。再如讲解语法的时候,如汉语说“一块面包”,而英语说“a piece of 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有时还会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鸡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文化能力,只有充分了解了文化,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从而让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骆晓玲.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工科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天下,2009

[4] 徐萍,徐臣蕊.浅议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论文天下.2009

[5]王志宏,宋高玲.口译中的语用对等与语用失误[M].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第8篇

关键词:间距;张力;比较文学;变异学

一、“间距”的提出

法国著名学者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12月16-17日召开的“思想与方法:全球化时代中西对话的可能,国际高端对话暨学术论坛”会议①上,提出了“间距”理论。朱利安教授在《间距与之间:如何在当代全球化之下思考中欧之间的文化他者性》一文中分析了时下流行的“差异”概念所引起的弊端,从而提出与之相反的“间距”(écart)概念。他尝试以“间距”打开“之间”,并以“之间”为工具,重建自我与他者对话交流的可能。这一途径可归结为:通过构建外在他者,从而达到解构目标文化的目的。朱利安指出:“那“差异”与“间距”的区别何在?简而言之,“差异”是以认同为前提和导向,带有主观价值判断的概念,而“间距”则主张拉开对话两者的距离,尊重双方的独立性,采取的是不带偏见的超然立场。差异是一个认同的概念;我们在观察到这一点的同时也注意到一个与之相反的事实,那就是不可能有文化认同(il n’y a pas d’identité culturelle possible)。认同(l’identité)事实上至少用三种方式围绕着差异:一,认同在差异的上游,并且暗示差异;二,在差异制造期间,认同与差异构成对峙的一组;三,在差异的下游,认同是差异要达到的目的。 因为差异首先就暗示一种更普遍的认同(une identité plus générale)——就这么说吧:一种共同类型(un genre commun)——在其内部差异则显示为一种特殊性。那么,这个更普遍的认同会是什么呢?它一开始就给出,是我们一开头就知道的,正如我们可以在文化多元性的开端,特别是那些这么长久以来在语言上和历史上互不相干而彼此漠然的文化,譬如在中国与欧洲之间,这个更普遍的认同会是什么呢?”

显然,“间距”是一个理论新词,笔者认为新词往往意味着新的方法,朱利安教授为何提出“间距”这一新概念?我认为恰恰是反思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学界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或对话时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中西之争,有主张中体西用,有提倡洋为中用,更有鼓吹中国全盘西化,等等说法不一而足。然而,争辩的结果却是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没用了。朱利安在研究东西方文化对话时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这使得中国人无法读懂中国文化,日本人读不懂日本文化,因为一切都被重新结构了,中国古代思想正在逐步变成各种西方概念,”“其实中国思想有它自身的逻辑。” 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在用西方概念遮蔽中国概念的过程中,各种文献文本都同一化为西方文化范本的注解,差异性思想在这种转述过程中不断失落,也使得中国文论已愈来愈难为今人所理解。比如“风骨”概念,时至今日,学习古代文论的人甚至相关的专家学者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香港大学的陈耀南先生在《文心雕龙风骨群说辨疑》一文中梳理了当代百余篇研究“风骨”的学术论文,清理学术界关于“风骨”的解释,最后对“风骨”二字却仍不得要义,只能无奈地说,干脆请《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字彦和)自己站出来讲清楚,究竟什么是“风骨”:“请彦和回来示观,以破迷惑而广知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根源便在于东西方文化对话中,人们大多注重同一化的研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视西方概念为普适性楷模,例如阐释“风骨”,往往用西方文论的概念“内容/形式”、或“风格”等等,而忽略东方文化或中国话语的独特性,只一味地向西方文论话语靠拢。在这样以西释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中国话语的“异质性失落”,甚至得出一些有悖常识的结论。例如:素有国学大师之称的王国维,用叔本华的生命悲剧意识哲学解释《红楼梦评论》,得出《红楼梦》一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然而他又认为中国文化整体精神是乐天的,是没有悲剧精神的;在自相矛盾的无可奈何之下,于是乎他竟然推导出《红楼梦》是“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结论 。显然,这个结论实际上完全是谬论!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红楼梦》怎么可能“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怎么可能成为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天外飞来峰?更有甚者,、朱光潜等学者认为中国艺术的“神庙里没有悲剧之神的祭坛” ,如果说中国完全没有悲剧,那怎么解释《赵氏孤儿》这部连西方人都承认是悲剧的元杂剧?这些尴尬都是完全以西方概念为普适性范式来分析中国文学得出的荒谬的结论。朱利安教授之所以提出以“间距”代替有同一化导向的“差异”概念,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对追求同一性反思的背景,这是很有见地的创新性的提法。

类似的,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史上,几乎所有的学科理论也都是从求同性出发的,视相同性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以法国学派为首的影响研究注重事实的联系,实质上是求同性的同源影响研究,它仅仅关注同源性文学的关系。以美国学派为首的平行研究虽然突破了影响研究仅注重事实联系的局限,提倡跨学科研究,拓宽了比较文学的比较领域,却集中于同一文明圈的文学比较,相对忽略了异质文明文学间的比较。无论是影响研究或是平行研究,甚至是俄苏学派的类型研究,所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都强调共同性,同源性或类同性成了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基础。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理论缺陷就在于:几乎所有人都完全忽略了比较中的异质性问题。通常,没有学过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比较文学是既求同又求异的,比较就是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这种直觉,实际上是正确的。但是在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求同而不是求异。不管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其研究基础都是“求同”,是求异中之同。具体来说,影响研究求的是“同源性”,即渊源的同一性;平行研究求的是“类同性”,即不同国家文学、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类同性。对于不同国家文学的差异,欧美学者不是没有看到,也不可能没有看到,因为这是一个仅凭常识和直觉就能够意识到的问题;但是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角度来看,欧美学者认为,差异性是没有可比性的,对差异性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正如巴登斯贝格所说:“因为事实上,任何实际上的巧合都不能造成一种从属的关系”,“正如同一位十八世纪大胆的生物学家把一朵花与一个昆虫之间的形象和色彩进行精巧比较那样。”韦斯坦因也认为,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文学不可相比较,他说:“只有在一个单一的文明范围内,方能在思想、情感、想象力中发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维系传统的共同因素。” 也就是说,只有在同一文明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学才能进行比较。但是,对于比较文学理论而言,这种“求同”的理论模式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在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中,都存在着许多异质性因素,其变异性往往要大于“同源性”和“类同性”的因素。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之初,采用的也多是求同性的比较方法。钱钟书先生虽然认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但其东西文明文学的可比性仍是建立在人性共通这一相同性上。也正因如此,朱利安教授才批评了钱钟书。他指出:“他(钱锺书)的比较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一种不断接近的方法:一句话的意思和另一句话的意思最终是相同的。我觉得这种比较收效不大。”

对同一性的侧重造成了比较文学的一种研究怪圈,越是想要通过求同性的比较弄清东方或中国文论话语,却越是读不懂,中国文学在这种比较中面目其越来越模糊。同时,这种片面求同、不看差异的观点也导致比较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流于表面的X+Y式的浅度比附。“间距”概念的提出是对这种同一化模式的反抗,也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启发出一个新思维、新角度。中国学者习惯套用西方理论,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殊不知如果不把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的文化土壤相结合而盲目地套用,这么做是会出现问题的。我们在引进西方理论的时候,不应该把它当作绝对的真理,而应该注意它的异质性。我们知道,跨越异质文明对于不同文明有着互相补充、互为参照的现实意义,所以突出异质性,有利于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更有利于我们建构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这也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如上分析,“间距”是基于对同一性的反思而提出,那么,它又是从何而来?

朱利安教授原本是研究希腊哲学的,他将中国作为与希腊拉开距离的观察点,采取一种远离而又不断返回的迂回式研究方法。因此可以断言,“间距”概念是深受中国文化启发而来的。他指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时眼中无全牛,只看到各关节间的间隙,故刀刃才可恢恢乎游走其间,也因此即便“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便是间距存在的方便。

也许中国的另一说法更直观地体现间距的重要性——“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中国和谐观念的重要阐释,孔子将其应用于人际关系中,是指君子与人相处要保持距离,思想上不盲从,才能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如若只是一味跟风,最终只能沦为小人式的同流合污之同。因此,所谓“和”,不是一味的“同”,而是要保持各自的独立姿态,是有差别、多样性的统一,惟有拉开间距的思想才不会在对话中被对方淹没,所以“和”区别于泯灭了间距、差别性的“同”。这就要做到不人云亦云,不迎合别人心理或附和他人言论,而要有自己独立的姿态,必须与他人保持距离。中国古代文论呈现与西方文论相当不同的异质性特征,它从知识谱系和知识展开等方面都全然异于西方的理论式话语。然而从五四时期开始,中国学界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国文论话语系统进行生硬切割,力求以逻辑性、理论性、系统性的西式理论方式诠释、规范中国具有体验性、品味式的文论话语,结果西方范式全面取代了中国范式,造成了中国文学文论传统与现代之间出现断裂和失语。失语的同时,中国文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蕴含多义性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失落。没有间距、一味附和的求同最终只能是“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观念更早出现于《国语·郑语》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由此可见,“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凝滞的和,而是有着丰富孕育能力的、具有生物丰长功能的和,这也正是朱利安教授所说的“有生产力的”(productif)是间距的本性。因为有了间距,有了差别,所以思想不会在对话中被淹没,对话的两者间的张力也才得以突显,进一步,间距的孕育新本质也才能得以实现。

事实上,人类文明史上很多有创造性的东西都是在间距形成张力以后创造出来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是基于印度文化的产物,东汉末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这一异质文明国度的传播过程中,中印文明的间距促使佛教在这两者的张力间不断自我更新,慢慢中国化,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禅宗。不仅如此,佛教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语言、词汇、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天文、医学、科技以及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佛教更是为中国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所未有的新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素材、新的创作手法。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是佛教在中印文明的张力中新生的,体现了在保持间距的对话中张力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创新能力。

代表印度文明的佛教与中国文明间的交流无可辩驳地体现了间距和张力的创造性。只有拉开距离形成张力,文明间的交流才更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否则便会在求同的范式要求下泯灭自身的民族特性。由此观之,“间距”既是“和而不同”,更能“和实生物”。

三、变异学与间距

在全球化语境下,全世界学者都不得不面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然而,固有的比较文学学科还停留在以同一性为基础的理论阶段。实际上,文学在如今跨国、跨语言、跨学科甚至跨文明的流传影响过程中,更多的是变异性。影响研究注重同一影响的一面,而忽视接受变异的一面;平行研究则忽略了不同文明文学的异质性,导致“异质性的失落”。不论影响研究或平行研究都已无法满足当今比较文学的发展需求,时代在呼吁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国学派在提倡跨异质文明比较的实践中提出了变异学理论,这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思考角度,也是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围。

弗朗索瓦·于连认为,文明的异质性非常重要,“这是一个要害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中国古代思想正在逐渐变成各种西方概念,其实中国思想有它自身的逻辑。在中国古文中,引发思考的往往是词与词之间的相关性、对称性、网络性,是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如果忽视了这些,中国思想的精华就丢掉了。” 所以,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就是要从中国文化自身的逻辑出发,在与西方的对话中,坚持一个自身的基本话语规范和价值立场,不能盲目用“比较”一词来否定文明之间的异质性。而于连的整个思想体系也就是围绕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差异性”与“无关性”来展开的,也可以说是用“差异”来进行比较的;朱利安在中西比较中主动求“异”,通过“异”的比较来还原文明自身的原生态,让这些独立性、自主性的文明用自己的话语规则来言说,继而进行优势互补、对话融通。他指出:“文化的本性在趋向同质化(s’homogénéiser)的同时也不停地异质化(s’hétérogénéiser);在趋向统一性(l’unification)的同时也不断地多元化(se pluraliser);在趋向融合与顺应(se confondre et se conformer)的同时也不停地标示自身的特色,去认同而再认同(de se démarquer, de se désidentifier et de se réidentifier);在趋向自我提升到主流文化(s’élever en culture dominante)的同时也不断地让异议发挥作用(d’être travaillé par la dissidence)。这就是为何文化肯定是复数的,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不过是其典范例子,我们今天要一起思索这两种文化的面对面。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为了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和差不多的领会;也为了避免使我们相信我们通过现在的标准化语言而彼此理解。然而,人们以为从此之后是大家的共同用语,却继续传递着分歧的含义。因为我们没知觉到这种情况,所以它更加危险。唯有付上这样的代价,才可能进行一场在中国与欧洲思想之间真正的“间谈”。”

变异学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现象在影响交流中呈现出的变异状态与异质性的研究,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相互阐发中出现的变异状态的研究。主要从跨国、跨语际、跨文明文化和文学的他国化等几个层面进行,通过研究文学现象在影响交流时呈现的变异,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因此,文学的差异性存在样态成了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基础,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个新的重要理论转折。

从以上对变异学的简略分析,也可以看出间距思维在变异学中的体现。首先,变异学跟间距一样,超越了以往比较研究求同的思维,解决了跨文明比较的合法性,两者反思的基础都是同一性(类同性);其次,变异学要求比较双方在相互尊重、各自保持文化个性的前提下进行平等对话,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这同时也是保持间距对话的前提要求;实际上也是一种“间谈”,是注重异质性的“间距”;最后,间距要求主体走出自己所属的文化圈,从不带主观倾向地对此加以观察发现,避免种族中心论。同样的,变异学一开始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既不是东方问题也不是西方问题,更不存在东方学者站在东方的立场纠正反驳西方的问题,变异学思考的是整个比较文学学科原有理论所具有的缺憾,并试图加以解决。

因此,变异学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间距态度,比较的双方在保持间距的同时,通过不断对话交融,然后逐渐形成新的东西。上文所举的禅宗例子,用变异学的理论解释便是一种“文学他国化”的现象。禅宗是外来的印度文化与本土中国文化相融汇以后所产生的文化新枝,这种异质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使佛教在历史上日益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结合,形成为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禅宗,表现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特殊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特征。同时佛教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论——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钟嵘的《诗品》,两书皆以佛教思想诠释他们的文艺批评理论;《诗品》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是缘于佛教思想。禅宗更是把批评重点从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转向为对主观心灵世界的感悟,南宋严羽作《沧浪诗话》便是运用禅宗的顿悟之说提出“诗道亦在妙悟”的“妙悟”说。 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往往能够激活冲突双方文化的内在因子,使之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亢奋的状态,从而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差异学同间距观一样,在以“和而不同”为目的的同时又“和实生物”。

需要注意的是,变异学虽然重新为东西方文学的比较奠定了合法性,肯定了差异也具有可比性。但变异学强调的异质性的可比性,是要在同源性或者类同性的文学现象之间找出异质性和变异性。禅宗与佛教尽管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但它依然可以回溯到源头的印度佛教。变异学需要做的首先是在研究对象之间找到类同性然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变异性,并阐释类同性背后的差异及其深层文化机制。也即是说,差异学认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不仅包括异质性、变异性,也包括同源性、类同性,这点是区别于不承认一个预设共同价值追求的间距观。间距观认为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普遍认同,因此,它竭力否定差异概念,它所诉求的既非同一性也非差异性,它基本不做比较,而是通过一个独立的外在他者反思自身。这也是间距与变异学的分野之处。

四、结语

有间距才能有张力。有张力的存在,才会有真正的既有独立品德,从而才能有所创新。双峰对峙,风景才好。当然,一个新词的提出总会引起学术的争议,关于“间距”的概念内涵、名称合法性及间距的角度等问题都有待学者们进行进一步探讨。但新词往往意味着新方法,间距对于同一性的警惕,对于独立的异质性价值的重视,不仅是对当前全球化语境下对话原则的探讨与思索,也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变异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变异学与间距观之间有着许多异曲同工的诉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视野分歧。不论是间距观还是变异学,都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西方学者常常发明新词,正是因为新词中有新方法、新观点的形成,也唯有如此,学术才能常辩常新、保持活力。笔者支持朱利安教授提出的“间距”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12JZD016)

作者简介:曹顺庆,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

第9篇

【关键词】东方人;西方人;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Abstract】Aiming at the differences btweem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inking mann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mad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curve and beeline, resolution and integer, middlebrow and deflec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each parties even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oriental; occidental; thinking manner; difference; comparison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予以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2]。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 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由于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仅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就是说,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在注重整体性的优势上,多训练解析性或分析性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会占有双重优势。

3 东方人偏模糊,西方人偏精确

美国的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试验者要求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水下景物的录像,让他们说出看到了什么。他发现,美国人的眼光直接奔向那些最亮的在水中运动最快的物体,例如,三条游来游去的鲑鱼;而中国人更有可能说他们看到了一条溪流,看到水是蔚蓝色的,水底有岩石,然后才提到水里有鱼。研究发现,中国人从这个试验中掌握的背景和前景物体的信息量是美国人的两倍。这个研究发现,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似乎更善于集中注意力,也更具有分析性[4]。心理学家解释: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生活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

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但是没有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在近代受到了精确性的否定。因而直到现代,中国思维虽然吸收了西方思维的精确性,但是模糊性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种思维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全面把握事物,通观全局,但是所得到的认识不深刻,不能对某一方面做更仔细、更精确的认识或研究,对事物之间的界限不能分得很清楚。相比之下,西方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数学和逻辑,因而具有精确性的性质。精确性是西方近代思维的一大特征,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因而促使了数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虽然思维对象是模糊的,但是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却是相当精确的,这就导致了精确思维的习惯。近代以来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更精确活动的严格性、明确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相比于东方农耕文化重视生活背景与人际关系而言,西方工业社会更多表现为对于时间与效率的把握。这种差异造成了两种社会截然不同的民族种族个性与发展模式[5]。

然而,西方人也发现复杂的世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现象和事实,如在程度、关系等方面,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具有精确的结论,反映在思维中就产生了模糊性,由此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学科。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6]。

4 东方人喜中庸,西方人喜偏激

“中庸”来自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指处理事情要不偏不倚,后来引申为平庸、妥协、保守。“中庸”内容十分广泛,它是人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的自身内在规律,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诸方面,对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中庸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基本上还是过大于功,障碍了历史发展。所以对于“中庸”之道,鲁迅是极力反对的:“惰性,……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鲁迅是最不中庸的人,他一贯的旗帜鲜明就是对“中庸”的抗拒,把“中庸”当作中国人的惰性。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激烈的批判立场,鲁迅在反对“中庸”的道路上已经走向了偏激。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维,一种思维、观点总是先全盘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一鸣惊人,在争论中再逐渐纠正自己的偏激之处,最后被人们接受,成为流行的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如存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等,莫不如此。他们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往往好走极端且有意言过其实,尤其喜好只“击”一点不及其余。待理论建立起来后,再来进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学派,新行为主义,如此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东西是没有市场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个是非曲直,绝不含糊。在国际关系中也如此,经常使用偏激语言或偏激行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为典型事例)。

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对于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但缺陷是求全求稳,善于调和,缺乏创新精神。

如何解决中庸与偏激的关系?可以打个比方:比方一棵大树,根虽偏,却从大地吸取营养与水分。树梢虽偏,却能不断生长。中庸之干,可抗风雨。中与偏紧密配合,保证大树屹立天地而不倒。我们不仅能做到为人处世的中庸,也能够保持激进的思想,中庸与偏激运用得宜,这样的思想,是不是光比中庸要进步呢?而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 任军莉. 试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 江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9期

[2] [美] David G. Myers. 社会心理学[M]. 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 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46-253

[3] 徐晓丹. 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融合趋向[J]. 理论探讨, 2005年第3期

[4] [法]科学与生活杂志2005年10月号, 美国人和中国人以不同方式看世界. 参见参考消息,2005年10月26日第8版

第10篇

从《报告》中不难看出,国际学校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学校创办于2008年,自创办起,学校便坚持实现东西方教育的融合优化,立足培养兼具东西方气质的国际型精英人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短短的9年时间,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创新之路。

培养大视野人才

“致力于不分种族、肤色和国籍,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的服务。”

――枫叶国际学校创始人、枫叶教育集团董事长任书良博士

围绕这一使命,枫叶教育集团风雨历程22载,让加拿大高中课程在中华大地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融合并落地生根,既而“蔓延”向全国。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改变更多的人,使他们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终结冲突。”任书良博士站在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角度来阐述枫叶教育的使命,“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作为一个优质的特色教育体系,其办学宗旨不在于训练学生英语的考试技能,而在于通过系统而经典的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完成东西方文化的跨越,成为具有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人。因为具有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人,才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在任书良博士看来,枫叶培养的人才,能顺利融入国际社会主流,逐步成长为未来世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并具有成长为未来的政治家、科学家、未来世界500强CEO的潜力。枫叶培养对象的大视野,培养目标上的国际化定位,是由枫叶学校中西优化结合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属性决定的。

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在课程体系、育人体系两大体系的建设中,适时地把最新的教育成果和最适合枫叶学生成长为精英人才的范式建设了起来。在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坚持在小学实施快乐教育,在初中落实养成教育,在高中进行理想教育。针对目前国内基础教育的现实,学校还明确提出了“尊重,责任,诚实,勤奋”四大价值观,为培养精英人才制定范式。

与理念相配合,学校各部门也在工作实践中研究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落实方案:在领事课程开设相关模块,明确个人与社会、理想与梦想的关系;坚持落实“一生一案”,从高一入学开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短中长期目标;与加拿大BC省“生涯规划”课程整合,加强该课程与领事课程的协调;中方课程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做好价值引领,注重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思想的时代意义的探索;通过中加社会课程的整合,使学生理解价值观念差异,共享人类文化成果,从而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任书良博士表示,“枫叶教育的从业者必须做‘仰望星空的人’。因为我们意在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就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只有我们成为‘仰望星空的人’,才能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规划成长路径;明确社会责任,理解生命价值’。”

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中西结合的教育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沿用,必须寻求或自主构建切实可行的学历制度和课程体系。加拿大BC省与天津开发区政府的教育合作备忘录和办学相关问题批复中明确指出,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高中部开设中国和加拿大的高中课程,学生毕业后将获得天津市和BC省高中毕业文{。因此,学校高中课程一直是按照中国高中学生必须完成中加双重学历来设置和安排的。

然而在课程的实际运行中,学校也意识到,实施双语双学历课程并不意味着必须平行开设中加两套课程。因为如此一来不仅教学内容会有所重复,学生的负担也会过重。

所以,经过两国政府教育专家的调研、论证,认为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在内容上中国和加拿大大体相当,而有些科目(如生物),加方强于中方;在教材理念和学习模式方面,加方总体上先进,值得认真学习、借鉴,因此不必重复或平行开设中方的相应课程。

根据上述解决方案,学校高中在系统开设加拿大BC学历课程的同时,坚持开好中国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课。之后,在加方艺术和体育类课程中又注入了中国文化内容(如京剧、太极)。至今,学校已经形成了8个课程区域,包括语言、数理、社会、艺术、体育、健康、英语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等,其中有必修课,更有数量众多的选修课,如公民与社会、地理与环境、音乐、戏剧、视觉艺术、比较文明发展史、商业管理、数字多媒体、统计学和微积分等数十种。

这些差异化的课程,在教学上也细分出各种层次。高一学生根据英语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必修+英语强化+选修”课程;高二、高三学生可根据个人规划,选择“必修+个人选修”课程。三个年级都实行“一人一课表”走班上课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走进枫叶,走廊里都是学生的习作,各种有趣的图片、感言、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科技模型,无不展示着学生灵动、丰富的内心世界。此外,学校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文体技能比赛,自办刊物。

当然,中西融合的教育和中加双语双学历课程体系决定着,枫叶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作为“二语”而不是“外语”存在的,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BC省高中课程,这就需要学生有相应的英语语言驾驭能力。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在枫叶教育集团体系内率先设立“大英语工程”项目,从体制上解决此问题。那么“大英语”大在何处呢?

首先,“大”在课时设置上。小学、初中的课时设计每周10节英语正课,由具备资质的中外优秀教师各承担50%的教学任务。学习时间有保证。其次,“大”在课程资源利用上,从教材的角度,国本教材、《典范英语》要学,临时选编的资料要用,但更重要是利用体系内组织国内外专家自编的《枫叶英语》,从而保证小学毕业词汇量达到2500个,初中毕业词汇量达到5500个且具备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要求。再次,“大”在学习活动与模式上,大英语中心策划了诸如英语趣味赛、筹集善款、微电影制作、编辑年刊、创办英文报纸、录制微课堂等许多创新活动项目。最后,“大”在大英语中心研讨出了有效的“整进整出”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国际教育本土化

“能够融入国际社会主流并保留本民族优秀传统的人,才能赢得不同族裔人群的尊重。”

“中国本土开设的国际高中,应该具有民族化的特点,服务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任书良

“百育德为先”,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力求每个孩子都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因此,学校除优化中加课程体系之外,还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并推出系列举措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我们首推体现中西教育优化、融合的‘枫叶文化’。诚信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精神、执行精神是‘枫叶文化’的核心。”任书良博士表示,建设中国的枫叶、世界的枫叶、枫叶人的枫叶已成为“枫叶人”的共同愿景。因此,枫叶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

为推动学生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还专门设有一支专门的德育团队――领事老师,全面负责学生德育工作。他们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还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跟踪评价。更特别的是,领事老师还负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生规划和出国留学进行全方位的精细指导。领事德育制度的设立,使远离父母的学生在走向成熟和自立的同时,感受到家一样的关爱和温暖。

另外,枫叶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生活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枫叶学校要求生活老师懂教育、懂管理、有责任心,还要爱孩子。他们不但教会学生诸多生活本领,还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意识。生活老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全放松、快乐的休息环境。

让枫叶的学生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认为:一要学会做人:秉承快乐天性,胸怀豁达开放,感恩悲悯慈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二要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勤于反思,勇于展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三要学会合作: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勇于担当,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和社交能力。四要学会创新:激发兴趣,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这四项都是未来国际型精英人才必备的素质,而这也是天津泰达枫叶国际学校追求的育人目标。

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动力

教育评价是撬动学生发展的杠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力、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枫叶教育遵循导向性、激励性和科学性原则,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价学生。高中学生平时作业表现得分+阶段性作业和测验成绩,占学年成绩的60%,期末会考卷面成绩占40%,教师评定各种成绩,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各占比例,平时学生保证出勤、课上积极发言、作业质量好,包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活动、社团活动的原始记载、论文或报告等,这些“过程”积累起来,都能增加分数砝码。这就大大激活了学生自我发展和追求成功的动力。

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培养出能融入世界的人才、改变世界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任书良

多年的实践已证明了任先生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伟大的。如今,国际性多向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国际公民。于中国而言,快速发展壮大的势头对国际人才的需求更强烈。要实现民族的伟大振兴,更需要有足够多的民族精英活跃于世界政治、经、科技各个领域。

为实现快速并高质量地培养国际型的精英人才这一目标,枫叶学校不断推出新举措,探索和创造出更多的与国际对接的条件。从中加学分互认到英语分级教学,再到国际教育展、取消强化年级设置、改学年制为学期制等。坚持创新为枫叶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尤其是国际教育博览会的成功举办。

第11篇

论文摘 要: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者习得第二种语言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诸多因素出发,着重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差异对我院中高职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最后提出几点可以提高中高职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英语听力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英语听力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效果不太好,学生的听力水平亟待提高。我院中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听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措施,期望对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 制约听力提高的因素

1.1 忽视听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听说能力严重低于读写能力,很多人都是“哑巴英语”,与外界沟通的听说能力极差。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听的过程是捕捉、理解信息的过程,是听者运用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对语言信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而我院的学生听力方面极其薄弱,中高职学生词汇量少、基础差,再加上中学时基本上没有听力课,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几乎不具备听英语的能力,以致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极其低。

1.2 听力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听力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听力技巧。中高职学生一方面反应课堂枯燥无趣,类似于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另一方面本身基础就薄弱,最后甚至有时学生对听力课有了逆反情绪,这在学习中成了最大的绊脚石。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加强趣味性教授,便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力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文化差异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1)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词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思维广度、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不了解中西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就会造成语言理解上乃至行为上的障碍,这一点在听力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和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例如:英语中有很多类似的词,如:chicken-hearted(比喻缺乏勇气的,胆小的人)并非“鸡心”;“lucky dog”(幸运儿)而非幸运的狗。

(2)对话在英语听力材料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对话方面,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使人们在话题的选择、问候方式、道别方式、称呼语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对话看似简单,却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许多层面。如果学生不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异就会使他们在遇到这些听力材料理解时作出错误的回答或选择。比如:中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反映着不问的文化背景。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吃饭了吗?”“您这是去哪儿呀?”等等;西方人则通常把谈论天气作为问候的方式,这也反映了他们比较尊重个人隐私,不愿意与关系一般的人谈论这方面的问题。

3 提高中高职生英语听力的途径

(1)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把课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激发中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对学习和生活的认识;注重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提供知识经验的准备。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西方公共场所的女士优先的优雅风范;西方倡导的个人奋斗、自强独立的价值观;中西方对赞同和否定的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思维方式等。

(2)鼓励中高职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经验,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名著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并利用电脑等手段增长文化知识。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看涉及外国生活的影视内容,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知识经验的积累。

(3)了解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流传下来的,因此,许多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不可理解的。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参与性、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比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正好相反。因此,了解西方的节日对于更好的理解会话有很大的帮助。

(4)结合英语影视片,英语影视片是对语言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展示。它通过视、听两种途径将国外的风土人情,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示出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也可以培养中高职学生边观看边学习异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中高职生听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而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听力课堂教学来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水平。相信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辅以合理的教学手段,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断的提高我院中高职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胡文仲.英语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4] 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5] 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6] 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J].现代英语,1996(2).

第12篇

关键词:网购背景,网购趋势,网购动因,文化差异

⒈网购背景

网购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国内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3月18日,世纪互联和中国银行在京正式宣布了这条消息。事隔不久,满载价值166万元的COMPAQ电脑的货柜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抵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是在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网络上生成的中国第一份电子商务合同。由此开始,因特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从概念走入应用。

1999年底,正是互联网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2000年,这些网络公司增加到了700家。但随着纳指的下挫,到2001年人们还有印象的只剩下三四家。随后网络购物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寒冬时期”。SARS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

20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了前几年当当、卓越、淘宝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民数量比20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颈也正被逐步打破。

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C2C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都分别实现了125.2%和92.3%快速增长。

网络购物年均增长50%,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在2009年实际接近1000亿。考虑影响未来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因素,总体而言利好因素更多,影响也更大,因此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

⒉网购趋势

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趋势

中国地域广阔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是被一家垄断,都会有几家进行竞争,通过市场细分和良性竞争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购物的不断成熟时,网络购物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走低价格路线,像超市一样,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种是销售高档消费商品。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生活必需品消费价格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而网络购物也会为这部分需求提供服务。因此,网络购物将会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拥有各自的客户群体,并且都可能会做得很好。论文参考,网购动因。论文参考,网购动因。

虽然目前已经有网络商家开始盈利,但是真正达到规模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经营模式上来说,网络购物会出现两种形式:一种是从传统经营模式加入到网络经营模式中来,通过网络的力量不断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给更多的人提品信息服务并销售产品,获取利润。另一种则是网络商家通过网络商店做出自己的品牌后,通过一些传统方式进行网下交易,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网民有限,顾客群体相对较小的缺陷。论文参考,网购动因。无论哪种形式,中国的网络购物都会发展成为从传统到网络,或是从网络到传统,最终统一于网络与传统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发展到最后,网络购物将不会是在商品品种和价格上的竞争,而应该是在服务上。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将是网络购物商家取胜的法宝。

⒊网购动因

网购在中国的普及率为26.2%,而在美国高达67.8%,在韩国为57.3%,网购规模的成倍增长(2008 年比2007 年增长128.5%,2009 年上半年同比2008 上半年增长94.8%)。

3.1 思维方式

人同源,却有不同的表现,人和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形成了文化文明的差异, 由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物化后形成的一系列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反映到网购上则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例如西方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觉得这东西比较实用时,就会毫不犹豫的拍下。而中国人则会左挑右选,最后也不一定买,我们注重的是挂眼科和精神上的享受。

3.2 信用观念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缺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没有形成透明度高、信息传递畅通的信息环境。二是成本收益失衡,缺乏有效的信用激励约束,守信者得不到应有鼓励,失信者得不到必要惩罚,在客观上形成对失信的纵容。

经过近150年的发展,欧美等西方“征信国家”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信用管理法律框架体系。这些法律,支撑和保障着信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我国作为信用建设的后发国家,理应学习借鉴欧美等西方“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信用立法,完善信用执法,努力实现信用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在西方“征信国家”,信用交易十分普遍,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的消费者,都有很强的信用意识。这些国家信用意识的普遍确立,一方面得益于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则与这些国家行之有效的大众化的信用教育息息相关。论文参考,网购动因。彻底解决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必须借鉴“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信用观念的普及化。如大学教育应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或课程,信用管理协会或信用管理公司应积极开展在职人员的信用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广大劳动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信用观念。

在西方国家,信用管理模式各具特色,但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民间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民间机构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却是所有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论文参考,网购动因。鉴此,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也应坚持正确的取向。欧美等国的先进经验表明,实施信用管理社会化,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有利于防止产生政府信用对个人、企业信用的挤出效应。

不良信用行为无记录,商业信誉不能通过显示系统及时地显示和表达出来,这是导致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的重要根源之一。培育社会信用,应当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商业信誉的显示表达系统,形成真正能够奖优罚劣的社会机制。因此,我国也应借鉴欧美等国有关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的做法,在先行立法的基础上,为每个自然人和每户企业配置一个根本无法伪造的社会安全号码和商业代码,确保政府部门、银行与企业客户都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个号码在网络上查询公民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当一个自然人或企业的信用不良时,其记录上会有所显示,并依规定对失信的自然人或企业实行信用制裁。这种信用记录的公开化操作,使得公民和企业的资信状况总是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查询。很显然,这对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交易效率,有效防范不良信用行为的发生是极其有益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主体对信用交易和信息查询提出了快捷便利的更高要求。采用电子化手段管理社会信用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高速便利的信用信息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征信国家”的通常做法。从欧美国家信用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始向用户提供在线服务,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已经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无疑也应积极采用电子化手段,并实行最大限度的联网。

3.3消费观念

我们说消费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受到现实社会中实体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实体的支撑,这种消费观念的不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那么它终将不能存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比较是说: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刚结婚就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买车,过着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等到她七老八十了,钱也还清了。而中国老太太不同,她拼命的赚钱、攒钱,等到有能力买房买车的时候,她的生命也走到尽头了。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则故事可能是商家为了鼓励人们消费而特意做的比较,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看似一则单一的消费观念的比较,其实在很多方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美老太太之所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是因为她们受到各自所存身的社会的影响,是因为她们受到各自文化的熏陶,我们先说美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这种消费观念要想存在,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得到社会的支持:

① 完善的信贷制度的存在

而信贷机构的存在来自于频繁的商业贸易的刺激。西方人是典型的海洋型性格,具有开拓性和冒险精神。为了方便频繁的商业贸易,信贷机构应运而生,而信贷机构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② 信仰的个人化

信贷机构能够运行,最根本的保障就是放出去的贷款能够顺利地收回,除了用法律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外,就是用个人的诚信做保障,而值得庆幸的是:宗教改革后,西方在全社会范围了完成了信仰的个人化,在整个基督教世界里建立起诚信。

③ 国民对政府的定位

西方人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公意的基础上,按照契约建立起来的,人们把公共权力暂时给与政府,政府要对国民负责。所以政府有责任使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要想方设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政府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对国民的人生从摇篮到坟墓进行了全程的福利支持。所以西方人不用担心防老,不用担心老了没人养,老了生活没着落,他们不用攒钱,有钱就消费,这样促进了货币的有效流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良好的经济又促进社会福利预算的提高,进一步增加国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而中国不同,中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消费观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中国人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型人格,有这种性格的人主静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钱庄,但那大多是富人的专场,没有在社会普及,所以你会发现中国人很少有借钱消费的习惯。另外,中国人讲究“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强调完全通过个人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理想,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认为通过别人帮助实现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

② 传统的伦理道德缺乏有力的约束

儒家文化是个典型的伦理性文化,在历史上,儒家为了约束人民,它对个人制定了广泛而又细致的约束。但它始终未能实现信仰的个人化,伦理道德对个人的约束的一个特点是:它注重宏大的、集体的约束,它强调个人的责任,忽略个人的价值,为了对个人进行有效的限制,它往往把个人和家庭联系起来,使个人经常背负对家人负责,对别人负责的包袱。对人为什么要诚信这样的问题,儒家可能会说:诚信会给你带来个人荣誉,但个人的荣誉对个人的约束是很无力的,它的实现需要个人有很高的自省性和自觉性,它把对个人诚信的约束没有交给上帝,而是交给了人本身。我们说人的修养有高有低,当一些缺乏自觉性的人通过不讲诚信而获得现实的利益时,对那些讲诚信而得不到好处的人就会具有鼓励性,鼓励人们不去讲诚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诚信缺失问题更为严重,信贷机构不会把钱借给那些没有背景的人,这也就出现了借钱难的问题。

③ 中国是一个血缘、宗法观念很重的社会

他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活得潇洒,他强调自己对这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责任,他时刻为家庭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他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他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子孙的生活作打算。所以,他们不只为自己而活着,更要为儿女而活着,他们怕自己百年之后,儿女会为生活受苦,所以他们在世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儿女赚够资本。同时,这种观念也受到他们对国家的认识。论文参考,网购动因。在传统观念中,国家是个人的,国家对个人有无限的支配权利,只强调个人对国家负责,而没有从国家那里得到好处的想法,所以他们要养儿防老,为了防止不肖子孙的出现,他们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赚足钱,他们拼命攒钱,就只老年的安定生活。

当然,每一个集体习俗或观念的形成,都是在社会文化长期的影响下而沉淀下来的,每一种稳定行为的背后都可以看出文化的背影。东西方人民受到不同文化场的磁化,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消费习惯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cnnic.net.cn/.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7).

[2]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8).

[3]伍燕青.浅谈我国网上购物的发展现状[J].华南金融电脑,2007,(3).

第1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72-0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交流逐渐加深,但是由于各国家文化差异以及地域差异,在交流时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将会产生隔阂。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英语教育进行跨文化沟通意识的培养正在不断完善。传统高职院校英文教育环境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障碍,都对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产生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深刻的意识。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产生。并且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教师应丰富自身修养,增加对西方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的W习。教师只有丰富自身文化后,才能更有效地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对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一思想,根据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逐渐渗透西方文化。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西方国家民族知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较为薄弱,所以教师在对西方国家的民族知识进行渗透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可以结合与之相关的电影在播放过程中形象生动地向学生渗透西方国家民族知识,同时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并且,教师在对相关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应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特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促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增强记忆。除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渗透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更具实用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场合的英语口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加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三、丰富教学手段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以教科书为基础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感,降低课堂效率。在新时期,若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应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开始,教师应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完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如播放影片资料等,为同学们展示西方文化。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情境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将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差异在情境故事中展现出来。或是排演与中西方文化冲突有关的舞台剧,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开展跨文化交际优秀论文评选,以及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氛围,使学生通过活动深入了解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总结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传授传统的教学内容,如语法、发音以及词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及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生活习惯等。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西方国家文化,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周鹏.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25-26.

第14篇

2008年4月18~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3届亚太地区道德教育网络(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Moral Education,APNME)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尼泊尔、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公民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近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及摘要近50余篇。本次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成功召开,也必将成为本年度中国公民与道德教育领域与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学术事件。

20世纪以来,以西方的研究为主体,公民、道德与价值教育研究领域“见证”了许多重要而杰出的理论流派的不断涌现。在全球化背景的强劲冲击下,这些理论开始向整个世界的教育实践领域传播。但这种公民与道德教育领域内的“全球化”趋势,正在引起一些教育理论者们的关注与担忧。人们注意到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具体的问题,例如,这些趋于“全球化”的理论到底该如何适应本土化的语境?本土实践该如何甄别与选择这些理论?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等等。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本次研讨会将大会主题确定为:“全球化时代公民与道德教育的本土选择”。

大会开幕式由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檀传宝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10多个相关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这些主题基本涵盖了公民与道德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及其最新进展。例如,公民身份的界定与认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普世原则与价值的多元化、公正伦理与美德伦理、道德认知与道德发展、脑科学及其在德育领域中的应用、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道德情感与关怀伦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利他主义或爱国主义教育等,以及人权教育、价值教育、法制教育、公民身份的话语研究、德育的专业化、行动研究、德育课程与德育范式的变革等。

从研讨会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大会的主旨演讲.还是各个专题中代表们的主题报告或发言.都激起了许多精彩的互动与热烈的讨论。

在会议闭幕式上,本领域内专业学术期刊英国《道德教育杂志》(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常务主编莫妮卡·泰勒(Monica Taylor)女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总结性讲话,她对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了祝贺,并给予了积极评价。大会最终决定,下届研讨会将移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举行。

全球公民及亚太民族一国家的公民身份的认同之间的矛盾、德育理论的实践转化与模式、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及转型社会中公民与人权教育的本土选择等主题.成为了与会代表们集中关注和交锋的焦点。下面仅从公民身份与本土认同、品格教育与道德发展以及公民教育与中国选择等3个主要方面,就本次研讨会中一些重要的报告及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进行简要的概述。

(1)公民身份与本土认同。

国际公民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侯·斯塔克(Hugh Starkey)博士与香港教育学 院 李 荣 安 (Lee Wing-on)教授分别为大会作了题为《公民身份与人权教育:普遍原则的本土化应用》(Citizenship and Httman Rights Education:Applying Universal Principles to Local Contexts)与《 亚洲公民身份的反思:亚洲人的认同 ?》(Reflection on Asian Citizenship: What are Asianand What are Not?)的主旨报告。斯塔克博士认为,人权是公民与道德教育以及全球化过程中正义与和平得以实现和保障的基础,这一理念破除了人权为西方专有的迷信。他提出了两种可以“本土化”的人权教育模式,并得出了教育理论包括学校教育本身都应该关注人权原则在本土语境中的应用问题与机遇的结论。

李荣安教授则从比较的角度,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公民教育的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范式,进行了深入的揭示与剖析。他主要选取了如下一些案例进行了具体的评述与分析:韩国公民身份教育语境转换中的主体观;香港与上海的全球公民身份;中国大陆地区德育中的新方法;日本公民教育中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转型;香港政治上积极取向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现象以及亚洲不同国家与地区推动公民教育的终生学习功能发展的努力。通过这些个案,他概括出了关于亚洲公民身份的基本界定与结构特征:即无论是东亚地区的“强国家”与政治体制传统、民族一国家公民教育中的文化操控、正在出现的关于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折衷主义理念以及亚洲公民身份的流动性与不可预见性等基本趋势与本质特征,还是区域内各国或地区的不同的具体实践模式等,都对广义的公民教育的学术话语与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各自的基本贡献。

(2)品格教育与道德发展。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 (Queensl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多利·汉考克(DorrieHancock)女士与美国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教育学院的王晓蕾教授等在品格教育与道德发展研究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女性学者在这一重要领域的独到洞察力与最新进展。

汉考克女士的演讲主题是《美德规划》(Th Virtues Project)。她运用一种批判的视角对当前“风行”于世界各个多元文化中的“新”品格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进行了反思。新美德规划起始于17年前的北美地区.当时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抑制来自北美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暴力现象,及其对家庭与儿童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两年之后,这种教育理念便开始迅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当时,前后约有2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始在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中尝试规划实施自己的美德规划或项目,教师们也明显表示出了对美德规划的兴趣与热情。时至今日,品格教育的理念已经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的家庭、商业与社区教育规划中。广泛传播的现实说服力、多元文化特征的吸引力、草根阶层教育者对其固有的浓厚兴趣,以及学校与教师们正向的实证反馈等因素,均绝对性地压倒了本应在新美德规划实施之前就该有的理性的哲学思考与反思。汉考克女士提出,我们应该沿着著名哲学家泰勒(Chades Taylor)教授的“解释性人文科学观”道路继续走下去,对新美德规划进行较为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应该从两个方面切入,其一是对于作为学校品格教育计划之美德规划的描述与解释,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形成的深刻根源;其二是以叙事的研究方式,在比照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对学校美德规划的实践理论进行清楚的阐释。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就有可能从多个层面,为我们描绘出新美德规划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汉考克女士相反,佩斯大学的王晓蕾鼓授则从微观的角度,为道德发展研究提供了—个新颖而独到的视角。她的演讲主题是《错误搭配手势及其在道德发展中的功能》(Using Miamatched HandGestures as Indexes to Promote Moral Develop-merit)。她明确指出,合理地利用育语中自然产生的错误搭配手势,将为人们确定儿童的道德学习的目标与任务提供有益的帮助,而这一发现也终将“实质性”地推动儿童的道德发展。在研究中,王教授借助著名的柯尔伯格理论,按照道德两难情境中儿童道德推理能力发展的基本原理与路径,分别对处于柯尔伯格发展阶段的“前习俗”与“习俗”阶段的120名参加研究的被试儿童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她的实验表明,错误搭配手势在儿童两种道德水平的过渡期中起到了支架或桥梁作用。这一“发现”为力图提高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中的家长与教师们提供了新的实践视角。

(3)公民教育与中国选择。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金生鋐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檀传宝教授等,则以大陆学者的视角为我们展示和表达了中国掌者在公民教育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本土化这一重要命题的观点与声音。

金生铉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公民教育?》。他指出,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在中国一直没有被广泛地意识到和接受,公共教育体系没有将培养拥有权利、自由与责任的理性公民作为其培养目标,公民教育的系统实践也远未实施和展开。因而,他提出了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适切性问题。他提出公民教育的使命在于公民公共品格与品质的培养、发展和促进方面,公共教育应该按照公共精神、公民美德、公共理性与公民能力等来构建自身的目标与内容。

檀传宝教授则在其提交的《如何理解公民教育?——个中国学者基于中国背景的三点思考》的论文中指出,公民教育是—个老概念,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社会的具体实际如何理解和实施公民教育则是—个新问题。基于中国大陆的社会背景,他认为公民教育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国大陆需要勇敢破除对于公民教育的政治禁忌;各国公民教育都应当具有各自社会与文化的特质,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的公民生活建设同步,应当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课程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的转型、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等主题的“复兴”等,是当代西方公民与道德教育领域中的热点,同时也是西方德育理论“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力”,而道德发展理论与美德规划的巨大影响就是其中的重要例证。客观地来看,这些理论也的确为上个世纪道德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和创造性的贡献,而对这些理论的讨论热情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从本次大会讨论的热点与重点来看,显然这种关注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探讨,而应该积饭地转向教育教学的实践领域.主动地参与实践,并为具体语境与实践中出现的、与理论相冲突的现实问题出谋划策。

第15篇

论文摘 要:自古以来,动物词汇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它们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本论文着重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比较,体现出它们独特的内涵意义,并最后总结出翻译这些动物词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 引言 

中国从原始的氏族社会开始就有图腾文化,图腾信仰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原始的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龙便是很好的图腾崇拜的代表。但是龙的形象在英语文化中则全然不是这样的象征意义,龙在西方表示邪恶和丑陋的意思,其形象在两部动画—《怪物史莱克》和《花木兰》里就有很好的诠释。 

因此“a dragon of woman”是“凶悍的女人”的意思,而不表示“龙女人”。词的人文涵义往往能折射出该民族特定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如妇女的地位和种族歧视等(戴 2001: 1)。英语中的动物类词语用来指女性时,贬义词多于褒义词或中性词,在美国俚语中就更加突出了。如“cat”指“心地恶毒的女人”,“dog”指“”,“pig”指“”等等,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人文性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了对女性的鄙视,反映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胡 2004:64)。鉴于东西方民族人文心理等各种差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处理,照顾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要翻译成“four tigers”, 而不能翻译成“four dragons”。 

二.中英文动物名称的文化内涵比较 

(一)文化内涵基本对等 

在中西方两种民族文化中,猪都有“脏,丑的”涵义,所以肥的像猪可以翻译成为对应的英语“as fat as a pig”; 而云雀都有快乐活泼的意思,所以有“as happy as a lark”和其完全对应的中文“像百灵鸟一样快乐”;猴子在两种文化中都是调皮的玩物,所以“拿别人当猴耍”可以翻译成“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 

(二)不对等现象或文化缺省现象 

众所周知的龙在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还有狗等。狗在西方表示“友谊”,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其褒寓意如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ucky dog(幸运儿)等。但是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带有贬义,所以有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如果你在中国也用you are a lucky dog就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当汉语的 “走狗”译成running dog,西方人感觉这狗很好而且很可爱,活蹦乱跳的。an old dog likes him never barks in vain. whenever he barks, he always has some wise course句中的“an old dog”“老狗”,汉语中是骂人的词,而英语中却指“年事已高,却经验丰富的人”,故为“行家老手”之意,对应过来就像汉语中的“老马识途”中的“老马”。故这句英语译成“像他这样的行家老手,从来不会随便发表意见,一旦发表,总有高见”。 

三.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翻译中英文有关动物的文化内涵词时,有以下几种情况:1. 甲乙语言中有相同的喻意但是设喻形式或喻体略异。2. 甲乙语言中喻意相同,但是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3. 甲语言中喻体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乙语言中只存在与之有相同喻义的表达法(卢 2006:297)。 

(一)直译 

对于中西方文化对等的动物内涵,我们尽量采用中英文中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翻译, 这样既没有歧义,又易拉近中西方人的距离。如前面提到的中英文基本对等的动物词语天鹅,猪,鸭子等等。天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优美,所以翻译是就直接可以说“as graceful as a swan”, 在形容人的姿态笨拙的时候就可以说“as clumsy as a duck”。 

(二)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虽然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相似的表达,文化内涵意义相同的地方也时常碰到,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大多数的文化内涵是不相似的或者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或者相反的词语,要异译或直接取其比喻意。例如,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动物之王, 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狐假虎威”等都表示虎的权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虎恐怕要退居二线,让位于狮子了。所以在翻译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的调整,如“the lion—king of animals.”翻译成中文则是“老虎—山中霸王”。 “深入虎穴 ”翻译为 “ beard a lion in his den”。有些英语短语在中文中很难找出对应的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动物名称时就要去其动物名称的词语,灵活得取其比喻义,如“as merry as a cricket”,“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要分别翻译成“非常快活”,“十分狡猾”。 

四.结论 

本论文从比较分析了动物词汇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内涵,结论得出:文化内涵相等或极大相似的文化内涵词可直译;而对于具有相似内涵的动物文化词,翻译时要做相应调整;最后对于中英文化中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词,要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但是就翻译时是否要考虑受众心理的问题,在我和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交谈的时候,他曾经在提到美国作家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时,非常不解甚至是愤慨。他认为杨宪益的译文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而霍克斯预想将中国文化变成西方人的东西,反而弄巧成拙,既失去了中国文化的原有韵味,也不是完全的西方人的红楼一梦。这位法国作家进一步解释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原本的富有文化底蕴的东西,而读书的期望就是要吸收原本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翻译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不要随意篡改原本的东西;即使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心理也不行。所以对待这些不同内涵词,翻译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审慎处理。 

 

参考文献: 

[1] 戴水姣.《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j] 外语教学16期 

[2]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