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遗产。传统文化中蕴含和积淀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一直以来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世世代代的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具有制作、掘垦、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于物质生活相关的意义,引申出对人的性格的陶冶及品德的教养之意。而今天的“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 而“传统教育”作为一般的日常概念来说,是指历史上延传下来的教育现象而言的,相对近代教育而言有封建的传统教育;相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有近代的传统教育。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创造的文化,具有中国本土特色。从夏、商、周一直延续到清末前,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的作用下,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积淀,逐渐形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

德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的核心。从孔子开始就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言论。再到后来的孟子又把德育加以发展。《大学》开篇也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德主教的教育观。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

仁爱的德育思想主要是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他认为社会中出现的很多争斗,不公都是因为缺乏仁爱造成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彼此之间缺乏同情心。所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在具体的实践中,孔子坚持“一贯”和“忠恕”。“一贯”就是要坚持做,持之以恒,“忠”就是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恕”就是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自己不愿意做或接受的东西,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爱人的基础。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为别人谋之,这是爱人的高层次要求。所以,“仁爱”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即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不加害他人。只有做到“仁爱”,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宽恕,社会才会和谐。

2、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孝悌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处于起点、核心和根本的地位,其在于“仁爱”是德育的基础,而谈仁爱必然先要谈孝悌,且孝悌是仁爱之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又何谈兼爱他人。孔子故曰:“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基础,也是“忠”的基础,从爱父母,到亲人,到朋友,到他人,再到国家和民族,只有调整好自己一父母家人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调整好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孝悌”是“仁”的根本,也是仁的实践,所以它在中国伦理规范中居于重要核心地位。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育

古人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其较多的贯穿在《论语》、《学记》中。

(一)孔子《论语》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1、温故知新

孔子开篇就说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然后能按时复习,这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而能在其中获得新的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学习要按时温习,并要从就旧的知识中总结提炼,得出新的体会。

2、思考与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这说明了思考与学习的辨证关系,即学习时要思考,思考的同时也要学习。

3、因材施教

来自于《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件事情以后就要马上去实践它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够听到以后就要去实践它。冉有又问听到一件事就要马上去实践它吗?孔子说是的,听到以后就去实践它。另外一个学生听到后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答案。孔子就说,冉有退缩不前,我教导他要勇于进取;而子路勇猛过人,我教导他要谦退。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方面的区别,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盲目性和一刀切。

4、启发诱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心中渴望通达而自己不能实现的情况,不去开导;不到他想说却无法恰当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不能做到告诉他一个方面,他就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时候,就不再教导他。即教师在进行启发诱导的时候要注意时机,要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发挥积极的主动性,教师要适时、适当的进行施教。

(二)《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1、“预、时、孙、摩”

《学记》中说,:“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就是说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教学,要循序渐进,按照次序进行教学,要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这是教学的四大原则,掌握这些原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2、教学相长

“学,然后能知不足,教,然后能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深刻的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长善救失

《学记》中说,学习者有四种过错,教师是必须知道的,即“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就是说有的人学的不好,要么是因为贪多,学的太过繁杂,要么是读的太少,知识过于狭窄,要么是不够专注,见异思迁,要么是不能坚持,浅尝辄止。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的不好的原因,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美育

(一)乐

中国古代教育很重视音乐和音律的教育。其教学内容六艺就有“乐”,到了汉朝,董仲舒大力倡导以学校、社会与家庭为场所的乐教,汉朝随即设立了乐府机构,确立了乐教的重要地位。

(二)诗

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他的出现和繁荣不得不归功于古代的诗词教育。《诗》是六经之首,诗教为各教之首位。在太学生的培养中,诗就是不可缺少的美育课程。在汉代还设立了五经博士,自此之后,各朝个代都把五经作为教学内容,诗的学习也作为传统沿袭了下来。

(三)书

书法可以抒发和表达人的感情和素养,能达到静心养神的功效。而六艺的教学内容中也有书法。唐代设六学,书学便是其中之一,宋代书学更加完备,有篆、隶、草三体,而历代帝王多擅长并倡导书法,致使书法成为古代学者必学科目之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也在这个文化大潮中传承沿袭了几千年,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才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2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第2篇

一、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历次讲话中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指明方向,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曲、散文、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也蕴涵着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仔细研读、剖析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使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更有助于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也应该是文化的阐释者。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推介和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

2、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包含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对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词语的表层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词语深层意蕴的渴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词语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帮助于学生拓宽传统文化知识,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3、积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精神。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大体相同,但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4、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5、重视课程文本阅读,扩大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量

第3篇

一、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成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以下特征: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辉传统的民族,从古至今诞生出许多爱国志士。中华民族在坎坷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爱国主义民族气节。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伦理性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是儒家文化,其独特的价值定位使其更加注重个人内在修养的塑造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思辨性智慧。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荀况认为自然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自有的规律。对于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追求上,中华传统思想也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传统的思辨智慧,也是与哲学思想深刻接轨的。

第四,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不仅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归到传统价值的教育中,并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这样,由此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鉴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成人教育客体的特殊性,成人教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目的,应该是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来促进这些已经形成一定形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人受教育者的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具体来讲,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1.“格齐治平”与“自强不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架构

中华传统文化规划了人一生的奋斗途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就要学会“为天地立心,为民生请命,为天下开太平”。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信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先贤“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等,皆充分反映了中华英烈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精神。

“格齐治平”的思想能促使成人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小我”置于国家、社会这个“大我”当中,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发展中重新确立和再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涉足于社会,承担了相应的社会义务,需要这种精神再次重建自身理想信念;“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磨砺成人教育学生的意志,增强其化解挫折的能力及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培养其竞争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加适应现有工作的磨砺和年龄所带来的压力。

2.“允执厥中”与“天人合一”:处世观与宇宙自然观的建构

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推崇“礼之用,和为贵”,并把“中庸和谐”之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在此基础上,又强调“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追求一种超然旷达的情怀。在对待自身上,中华传统文化追奉淡泊名利,以平常心来看待万事万物,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而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即在强调天地人相统一的同时,又强调人的能动性和特殊性,推崇用理性的眼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交际圈,因而“允执厥中”的处世之道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和平时工作中的不同意见,懂得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知晓对持不同观点的人要学会宽容、理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让学生们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身,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和超越。

3.“仁爱礼智”与“夙夜在公”:道德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塑构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德育,孔子以仁、义、勇为达德;孟子以仁、义、礼、智作为四基德。可见道德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能量源。而中华传统德育的归旨,则在于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从而对人的内心进行启迪。中华传统文化还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及爱祖国、民族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便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写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道出“举公义”。如此意念历代经久不衰,如屈原、范仲淹、陆游、岳飞、文天祥、于谦、顾炎武及林则徐等皆高唱出一曲曲为国家和民族无私捐躯的慷慨之歌。

“仁爱礼智”的思想有助于提高成教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其相对的成熟性和自知性,解决他们已有固定路径依赖的道德和心理等方面难题,需要这种更深层次的德育教育,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夙夜在公”精神能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由于他们已经步入社会,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先义后利”与“求真向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重构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讲求道义,弘扬仁德,遵循“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和“以义制利”的道义原则,是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体现。另一层面,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历代文学作品间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真求实的理性态度及各种宽容仁厚、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美德善行等长期以来也是人们所反复称颂的对象。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先义后利”观能促使成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他们已经接触了许多社会现状,所以这种思想的教育能使他们对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茫然、不盲从,不在利益面前丧失信念,不在道德面前成为矮子。同时,人文教育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成人”。“求真向善”的审美观能使成人教育学生从悠久绚烂的传统文化中受到感染、鼓舞、感动和启发,利用古代文学艺术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商领域,宿就高雅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层次,精神追求的提高也可以缓解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压力。

三、 结语

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也包含着许多对人生和教育有所启迪的思想。针对我国的成人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育的倾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加强成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和巧妙地运用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启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深层次上升华他们的道德修养,从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功地完成再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任务,从而更好地融入和回报社会与国家。

参考文献

[1] 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冯进.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成人教育,2004(9).

第4篇

一、古代心理文化

在一些古诗文的内容中还体现出了古代的心理文化,特别是一些将作者内心情怀表达出来的文本,学生通常都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而感受到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怀和他们的风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对古人的一些典型心理状态以及古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更好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古代心理文化教育渗透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文本核心思想的理解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的一个难点,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古文人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强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古诗文的有效教学。对于一些非常典型的古代心理文化,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这方面背景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找出相应的文本范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古代酒文化在《醉翁亭记》和《水调歌头》中很好地表现出来;还有隐士文化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陶渊明的隐士情趣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就反映出来,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之情表现了出来。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课外的古诗文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古代心理文化的认知得到拓宽。比如,古代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学:介绍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的《口技》,还有具有浓郁民歌气息的《木兰诗》。这些内容都值得学生去认真学习,也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的优质素材。

二、把握精髓

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懂得把握其中的精髓,不仅要了解古诗词和诗人的精神,还应该品味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气息得到提高,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方式的变化来更好地体会和品味诗词中的情感。对于古诗词中的情感,教师通过节奏、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和品味,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对《渔家傲•秋思》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就要引导他们体会词中征夫的艰苦生活和将军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卖炭翁》的教学,对于诗歌中描写的卖炭老翁为了将炭卖一个好价钱,大雪天早早起床烧炭卖炭,最后却被抢走的辛酸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卖炭翁的艰难和辛苦进行体验,了解当时平民百姓的悲惨情况以及当时社会对平民百姓的压榨,最终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心情。又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词时,该词表现出的忧愁之情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怎样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进行思考,使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诗词情感,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介绍创作背景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所以,这些诗文中就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特殊的情感。想要对古诗文的主要内容还有诗文所表达出的情感进行更好的了解,教师就应该将文章创作的背景内容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出来,在这个教学的环节中,针对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师可以借助背景介绍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时代环境的同时,明确这个时代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比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诗时,为了将南宋慌乱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就要着重介绍作者李清照在后期的生活状况,所以,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对作者借助诗歌表达出的凄凉之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在对比不同环境和文化发展路径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柯鹏飞 单位: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功底薄弱

文言文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讲,文言文的教学、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文言文在当前语文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文言文本身的艰涩难懂,青少年学生对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造成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较低,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语言文字的背叛与创新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让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交流工具。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促进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影响语言文字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一)夯实古诗文基础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在构建初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中,应该自然融进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在内容选择上,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据此来说,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选择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二)鼓励传统文化写作素材积累

在写作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多,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积累相关素材,从而起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形式了新的“课标”和“教材”结构。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教师就应该按照教材编写的固有模式,通过资源的整合,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地重点讲解,从而使之积累和积淀了文化传统的素材,就为其写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挖掘课文的传统文化精髓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古文是一个重要领域。现代文中同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比方说,曹文轩《孤独之旅》一课,文章讲解的是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文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杜小康的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文章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本文中所体现出的坚韧、执着、勇敢,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现代文的讲解,一样可以推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期间孕育出了辉煌璀璨的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四大发明、二十四史和唐诗宋词等等,每一项曾经让世界为之震惊,每一项都彰显出了一个时代的独特魅力,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瑰宝。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当前正面临着众多的网络垃圾、快餐文化等低价值含量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塑造。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要有所突破、有所变革,而积极地回归传统文化无疑是一项值得探索和尝试的重要举措。通过在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尽可能多地得到传承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强化仁、义、礼、智、信等修养和情操,而这些都是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指引他们完成院校教育和人生规划的指路明灯。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

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是当前中职院校学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方面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很多学生或许知道孔子、了解一点儒家文化,但是却鲜有人知道法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墨子,知道其重视法律、主张锐意改革的文化观点。而且大多数学生仅有的一点传统文化知识也只是“道听途说”或是无意中在网上浏览这些附带的方式获取的,很少有人是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掌握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主观上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当前中职语文教育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涉及太少,老师没有刻意地营造氛围,学生没有刻意学的意识,这两者构成的恶性循环使得中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渐行渐远,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越来越严重。

2.学习意识淡薄,思考能力欠缺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使得中职院校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地获取到更加直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现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没有意识去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学生意识上的淡薄可以看作是时展带来一个必然结果,而我们当前的中职语文教育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根本性的变化,从而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许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等社交工具能够比较直接满足学生最现实的需要,但是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却要远远逊色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夫祸患常集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生活细节教育;这些引发人深层次思考的东西更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但是很遗憾,这些也正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的短板。

三、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1.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文化思想相结合

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为什么却在中职院校学生的眼中一点点地被淡化,主要原因在于其知识载体或者说是其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现代思维相距甚远。学生大多不喜欢文言文,对古人一些古板的套路和格式心生厌倦,使得他们首先在主观上产生了一种排斥感。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们首先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文化思想的结合,也就是说尽量站在用现代人的角度来阐述传统文化,正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

2.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对于现代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或许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用视频、课堂小短剧等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还可以尝试借鉴博客等讨论式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更深层次的思想精髓。以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现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动力。

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传统文化又是解决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困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要坚决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生栋,孔德凤.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及其成因探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

第7篇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3.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

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第9篇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2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中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上文中主要介绍了加强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为了更好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可遵循“激发兴趣打牢基础促进学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采取的方式有雕塑,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的雕塑和文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悬壶济世的名医,可将这些医德高尚名医的经典名句展示出来;打造中医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建立中医传统文化网站,将有关中医理论的古典书籍、文化常识和视频资料等上传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中医本科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对于本科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模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懂深奥晦涩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典籍。当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个中医院校均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了经典名著、古代散文等课程,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说,传统文化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典文学、哲学、训诂及音律等方面,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应着重加强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史哲课程比例,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道德伦理、逻辑及人文素养,充分了解和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精华和精髓。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专业课的教授效果

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取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远取诸物体,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奇百态和变化莫测的现象、事物中思考事物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家名医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经历,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均干系重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结语

第10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然而,近些年来,许多 中国青年学者虽然英语水平很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却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于是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再次成为焦点。

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 的英语教学为例,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并反思大学 英语课的教学历程,借鉴本校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及教师等方面的导入途径,并提出了可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失语;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导入

1 .引言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

从深层次来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大学英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欠缺以及大学各类英语过级考试中以西方文化为导向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被挤压到了一种边缘的尴尬境地。

2 .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纵观当前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现状,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交际者熟知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然而却不能很好地以目的语来介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词汇或文化现象,造成了交际间的不平等。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分布了最新的《大学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列入目前大学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研究成为一个具体 而现实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增强当前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成历史文化的传承。

(3)有利于引起英语教育者和专家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

(4)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创新。

(5)有利于教师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途径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授中国文化和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去释义中国文化。因为教材中没有有关内容,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既无大纲,亦无教材,全凭师生们进行自我传播,随意性较大,也不够准确。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没有系统地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训练。针对这一问题,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五位英语教师对本校一年级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实践研究我们自编一套听说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导入为主。为实施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客观基础依据。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 英语听说 教学中的导入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

3 .1 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 ,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 。 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刘润清 、戴曼纯 2003)。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Charles Fries(1945)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指出 :“最有效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 :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的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 ,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相应的描写 ,并加以仔细的比较” 。

我们编写的教材内容涉及到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哲学、经济、宗教、伦理、历史、民俗、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3 .2 教学方法

a.对比法 :中国学生所学外语与母语之间语言本身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是掌握所学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但差异同时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将差异适时地导入,能使学生避免交际中因文化迁移所造成的失误,使语言表达能够更加生动得体。

让学生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熟悉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国文化教学中可采用对比原则,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

b.引导法: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主题内容相当丰富,诸如社会、历史、文学、制度、风俗、传统、宗教、艺术等方面均是介绍相关文化的绝佳素材,英语课堂教学绝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型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因素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兴趣,再结合课内外的文化导入加以适当的训练,引导他们他们利用身边的各种媒介来获取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指导学生养成由被动输入变为主动汲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c.实践法:通过情景会话,小组讨论,做报告及辩论的形式来学习中国文化让学生在练习所学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场景。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故事复述、角色扮演等。

1961年,泰勒和索伦森提出了“文化包”这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文化对比讲解或讨论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获得文化敏感性。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需求选择讨论的中心议题,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有选择地融入课堂,并将其与西方文化做鲜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让学生印象深刻。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礼貌现象入手,如交际语言、餐饮和服饰礼仪等,将中西方礼节进行对比。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能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了解并认识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原则。这里要特别补充的是,文化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之别,教师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仍可借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据笔者在学期初对大一英语新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的成语典故、民间神话故事、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先利用这些潜在元素,逐步引导学生对儒家思想或中国文学等较深奥内容的关注。这里分享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许多学生都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可是当教师把“Moment in Peking”写在黑板上并告知他们这就是《京华烟云》的英译书名时,同学们都惊叹不止,深感中英文互译的奥秘。于是教师顺水推舟把林语堂先生的生平介绍和部分作品推荐给他们,还给他们开了一份课外阅读的书单: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浮生六记》、《中国的智慧》等。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部分学生的喜欢阅读的译作,就是来自林语堂、辜鸿铭等中国文化大师的著作。这种阅读兴趣是对综合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一种肯定。

3.3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黄宗羲也曾说过“古之学者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千百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英文化和汉文化素养。教师在脑海里应绷着一根文化琴弦,通过广泛阅读、知识培训等不断充实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4.存在的问题

学生大多是第一次面对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基本是被动接受,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有效运用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现成的英文素材较少。要把中文译成地道的英语,难度系数很高。文化翻译,存在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东西方价值观差异,以及语言文化差异,因此要做到精准十分困难。课题组教师所编写的教材中可能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有待纠正和提高。材料的内容也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如第三册第16章健康饮食,第四册第13章,老龄化,这两个章节和中国传统文化关连不大,不具有中国特色。

由于中国文化的书,英语中较少,表达也往往不到位,汉语中同样的东西,在英语中有不同的书,不同的措辞。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在整个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因此,课题组成员面临了巨大的挑占。

5.结语

全球化语境下,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使学习者在世界舞台上与中国之外的人更有效地交流,促进了解和理解。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保留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民族特点,才不会被异质文化所淹没,才能永远保持中华民族在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振兴民族与重建中国文化精神之重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使教学更加有趣,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以及翻译能力。本课题为英语课堂提供了最真实,最生动,最新颖的教学素材,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广泛阅读和加强培训,提高了自身的国学修养和丰富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融入思维并服务于语言教学。与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相比,教师将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教学境界大在升华。

[参考文献]

[1]Fries ,C.1945.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2]陈少锋、曹小云《从传统文化的缺失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滁州学院学报 2007(2).

[3]陈俊森.2006.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从丛.2000.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10\19):05.

[5]刘国正.1985.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刘润清、戴曼纯.2003.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毛丽.2007.高中英语测试与教学相脱节现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8]赵贤洲.1989.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

[9]赵海滨《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1)

第11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从本质上讲,人们所受的教育,主要指的是文化的教育。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提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丰富而视角深邃的传统文化背景相联系,通过汲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是塑造人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们理解人与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的能力。所有这些都符合今天我们所大力倡导和追求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与今天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的活水源泉。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信仰,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题材广泛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源泉。

总之,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健康发展。否则,丢掉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法绕开的“结”,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优秀的文化成果对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作用,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不竭的资源,人们通过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会使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等方面。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生命机制,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了教育必须以传统为前提、为基础,去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从而根据民族传统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向下一代提供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范型和参照系。”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不断发展,结合时代要求变化而来的,没有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基础,现代文化发展必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教育功能,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和基点,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这些内容优秀而题材广泛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白尊心、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积淀成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高尚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标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等等。这些最优秀、最可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及其宝贵的教育内容。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如下几种教育原则和方法:一是教育注重言传身教的原则。如孔子主张以道德示范为特点的教育方式。“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以身试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二是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心理教化的积极作用,“内省”“慎独”的人身修养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修养方式,为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心里教化方面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三是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认为德育要高于智育,一个人首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知识只有用于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三、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切实的效果,能否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必须充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功能。新形势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切实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通过各种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载体具体而形象的向广大群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群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构建全国性的文化网站,使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到广大青年朋友。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的新的重要阵地。通过构建全国性的文化宣传网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广大青年朋友远离媚俗,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扎根,从而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精华 渗透 家庭教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星光闪耀、熠熠生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崇尚道德的价值观、讲求整体的思维方式、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是现代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注入家庭教育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底蕴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人们立足于天地间确立了标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凭借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个人而言,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家庭教育中就应该让孩子懂得:有了自强不息,才能坦然应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做生活的强者。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赋予孩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孟子就提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然”,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敗和国家的盛衰強弱与是否具备忧患意识休戚相关。正是儒家这种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焕发出人们強烈的入世精神,催生出“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起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志存高远、心系苍生、 以天下为己任这些理念从小抓起,贯穿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在为国家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崇德尚德的家风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儒家文化历来注重道德品格的追求,以期在人格的修养中实现自我完善。古语曰“德是为人之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行为规范的指引,不重视高尚人格品质的健全完善,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培养,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能欠缺。

(四)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和谐理念的养成

基于对自然的敬畏意识,形成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观念,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和自然界的一体化而实现个体生命的永恒化。从小给孩子灌输这种理念,有助于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睦相处,懂得完善自身、尊重自然、尊重他人。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重智轻德教育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等关键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失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与追求,容易导致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是非观念淡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期望值过高教育,使孩子丧失了感受快乐、体验生活的机会,成长容易出现偏差。

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甚至把自身的“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体验生活和感受快乐的能力,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二)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1、溺爱型教育,易养成孩子自私骄横的性格,不利于人际交往。

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部分家长的爱却不够理性,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许多失误。只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养育方式造成孩子习惯了接受,习惯了索取,习惯了只考虑自己的结果,形成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的性格,自私骄横、惟我独尊不利于将来的人际交往。

2、放任式教育,使孩子行为缺乏规范,易造成人格缺陷。

一些家长因为忙于事业或是自身条件限制而无暇、无奈顾及教育孩子,对子女的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自大、目空一切、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

三、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历史的荡涤、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显现了巨大的魅力和光彩,引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为孩子的人生指引前行方向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和集中表现,鞭策着人们为理想而不懈追求、执着奋斗。志存高远的精神从小养成,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个人梦想融入到社会进步中,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发展。

(二)修身养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知识的积累和熏陶。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可以说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应该是家庭中的父母,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为人父母者应做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

(三)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铸就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热爱祖国、敬老慈幼、节俭不奢的传统美德,历经岁月的荡涤,根深蒂固,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理想、兴趣、诚实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培养。培养孩子活泼、开朗、进取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鼓励孩子朝着习惯良好、品行端正、目标远大、意志坚定的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 精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67-02

一、引言

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目标地生活,走不上人生正确的道路,没有正常的人生规律,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在这些道路上,荆棘丛生,暗礁遍布,陷阱隐匿,法网环绕。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直到死,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处于支配地位。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多年来由于人文主义的不被重视,加之西方一些外来思想的不断涌人,对思想活跃的学生们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使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献身精神;以“仁、义”为本,点出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以“百善孝为先”,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格守的传统美德。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对于传统文化主动去接受、举一反三地接受、创造性地发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

2.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对我们的思想进行西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一定要掌握住思想阵地,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引导全学生、教化学生,激起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优秀传统要进行认真研究,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报效祖国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3.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通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而保存下来的历史精华,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心底,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遗传基因”,如果缺乏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就很难有一种广阔的境界和胸怀。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品格道德完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占的成分最大。而讲是非、辨善恶,更是核心之一。凡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较重视人的行为自我规范的。这种态度重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对现代教育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遂,有很强的哲理性。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各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1.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课程

完善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要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要设置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采取措施保证这些学科的学习质量。如举行中国古典文学水平达标测试、设置双学位制辅以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举办有关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等,以引导学生接触古典原着,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要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落到实处。在文化道德素质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了解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他们的思辨水平。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的学习、实践列为重点并贯穿在一切活动之中,以一种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大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内化。

3.开展经典传统思想文化导读活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通俗化,使其易懂,以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学生阅读和接受。倡导学生读有关经典思想的经典名着,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文艺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表现出来,以提高宣传的效果。

四、 结束语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的传承与发扬是现代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它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必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创新、发扬的过程。学生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新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全面实现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使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我国的各院校更应该从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因此,我们吸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把它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就是更好地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把两者结合起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段丽君.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华励志网[J] 2013,6;

[2] 刘军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2011,7;

第1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她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护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近些年,一些学校因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这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学生们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一、经典蒙学的诵读,默化启蒙教育

《三字经》、《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书,换个说法,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小学教科书。《三字经》根据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深刻的含义。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每日一句,能够理解内在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为人处事的方式与道理。《百家姓》设计了一些活动:“说说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在课前问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给孩子取名字的情况,以及名字的含义。“夸夸我的同姓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同姓名人、伟人的笔名与故事,讲给同学听,增强荣誉感。知识要打基础,要积累,一些古代有名的学者,还有当代一些有成就的老学者,都谈到幼年时期读过的这些启蒙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他们以后一生的学问事业,发生过积极的影响。

二、诵读优秀的古诗词,进行民族文化熏陶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只有让他们从小就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的斗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才让我们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传。比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杜甫的《望岳》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三、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中秋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中秋节有哪些别名?中秋节的来历?哪些著名人物写下了与月有关的诗词?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又有哪些?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吟诗词、赏明月、吃月饼……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四、善于教学拓展,加强传统语文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中国的茶壶常饰以字画,让人们一边细细品茶,一边玩味壶上字画,增添乐趣。有一种茶壶壶腰(或壶盖)上一圈就写了五个字:“可以清心也。”可别小看这五个字,这五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意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还有一个故事: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题纸扇,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类似的训练还有: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39-01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拓展学员的视野,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学员辩证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帮助学员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提升爱国情怀与人生境界具有重要作用,为学员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境界和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人文素质支撑。

二、大学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写作演讲与表达交流等基本应用技能,作为“道器兼容”的学科,大学语文在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丰厚的人文底蕴方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教材中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读,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从“独立不迁”的屈原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带给学生的是刚正勇往、坚毅执着的情操;从“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带给学生的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名士风范;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到“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艾青,带给学生的是关心民生疾苦、仁爱深广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情感、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基因,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芒,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学习内容和素材。

三、加强大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应树立大学语文教学契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注重大学语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广影响,深刻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情感健康、情趣高雅以及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

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以青年人成才为目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加强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实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学员敢于思辨,不仅善于求同,更要善于求异。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培养个性。

其次,教学内容上要重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突出课堂人文性,就是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中力求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浓缩在几个选定的经典文化作品中,通过对作品的全面解读,力求带引学生对其篇章所触及的时代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对于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语文的教学,去重新以人文情怀认识历史和社会,去继承、传播和积淀中国文学以至于世界文化中那些积极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从而达到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高度融合与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导引与教学:

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是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心态,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体现着宽广仁和的民族文化心理。回溯历史,无论是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天下一家”,还是文学上的“大团圆”,美学上的“以和为美”等这些情趣、情怀、情致都无不体现着“中和”思想,而这一思想也正是我们和谐社会至今所重视和传扬的。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亦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修身和做人之道的重要体现。这种儒家推崇的崇高人格也正对于今天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喻于义”而“坦荡荡”的君子精神,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裨益。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无数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的儒家士子的大格局胸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丈夫热血与洒脱的

气度,“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赤子忠贞情怀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学子报国天下的心愿,都包涵着一种兴国利邦的抱负、为民请命的精神和对国家前途命运关心的忧患意识,这些对引导青年传承民族品质都是不无裨益的。

再次,大学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既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将视角延伸到当代中国、放大到世界文化背景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点、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的双重影响等,体现出历史的流动性,传统的延续性,充分体现了贯通古今中外的开阔视野和多元的阐释思路。另外,大学语文课程要历史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包含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辩证分析,特别有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实现以人为本、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