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科研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跳离治学误区
体育科研专题讲座,人们习惯以“体育科研方法”称之。这种称谓本来并无大错,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常常 引起极大误解。来听“方法”讲座的人,多急于学得一个二个甚至更多个成熟的、完整的、有效的科研方法; 而讲授科研方法专题的人,也总是尽力地按自己的理解对有关教材资料巧加增删扩简,以图满足学员的所需。 这样的供需心态,似乎亦属正常,然而,如此运作的结果每每却是,学员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听那些初看上去与 “方法”系列似无关联的内容,越来越率直地要求教员立即给出现成的、实用的、甚至“拿来就能用,一用就 见效”的具体可见的方法;而敢来讲授科研方法的教员,也都自称备有速成的、可靠的、并且适合于每一位学 员或大多数学员也适合于每一个体育项目或许多体育项目的具体可摸的科研方法。——这里的破绽是显而易见 的,遗憾的是,一遭遭期待落空和承诺无效,并没有使人发觉是认识偏差在做崇,大家仍旧不知灰心地一回回 重新期待和承诺下去。
为什么“体育科研方法”这个称谓会导致认识偏差?对“体育科研”一词暂无须究诘,因为它只是指一个 待发之矢。问题的症结只在于“方法”一语。以往至今,无论将“方法”释为门路、程序,还是将“方法”说 成方式、手段,只要是挂在嘴上或印在纸上的方法,无论是成熟的、完整的、有效的方法,还是现成的、实用 的、普适的方法,其实均属预先给定的方法,而任何预先给定的方法,毫无例外地都是未赋生机活力的方法, 需有人的参与才能予以激活,也恰恰就在“需有人的参与才能予以激活”这一关键环节近前。人们止步了。这 并不奇怪,这是相对论思想尚未普及而经典时空观仍居主导的社会环境中的必然现象。既然看不到人的参与在 方法激活上的决定性作用,既然此类讲座的主题醒目标明是讲方法,那就怪不得在科研方法讲座中大家一同“ 炒买炒卖”具体方法,尽管紧接着的就是无从兑现的怨尤。
那么,回避使用“方法”一词是不是可以纠偏矫枉呢?有人做过尝试,例如用“体育科研新论”、“体育 科研元理论”来取代“体育科研方法”作为讲座标题。但是,讲座标题中若没有“方法”两字,讲座主题的属 性还能算是明确的吗?所谓新论,能维持多久?讲过1、2次之后的内容还能算是新论吗?所谓元理论,原是指 以研究现象世界的科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虽然“体育科研方法”本身也具有体育科学无理论的意义,但 若启用这样一个更为概括更为抽象的术语,是不是会徒劳地增加一层理解负担呢?而且,元理论概念的引入, 还会激发无限上溯的意识,元元理论,元元元理论会相继提出,这于基础建设时期的体育科研理论的基础构建 又何益之有呢?所以,思辨磋磨再三,回避使用“方法”一词,并非上策。
方法讲座确实容易产生治学误导,但细细忖度,误导产生的根源却不在“方法”词语本身,那是一个更为 深层的理论课题,我们将另文专论。这里应强调指出的是,不论如何称谓体育科研专题内容,其真实内含只能 是对一般科研方法的深入认识,而一切具体方法均不过是无可原样重复但可供适当参考的实例。作为教员,一 般都无暇真正了解众多的学员,即便达到真正了解的程度,真正负责的作法,也只能是讲清楚他本人对体育科 研方法的认识,用以启发学员,以有助于学员最终也能形成属于学员自己的方法认识体系,然后再由学员自己 去运思筹划其独自的具体方法的操作。在讲述方法认识的时候,作为教员,理当列举他自己具体运用特定方法 而成功完结科研课题的实例,其目的仍在于启发学员的思路而不是提供成熟方法的模板。特殊情况下,作为教 员,也可能一对一地帮助学员从事科研活动,例如导师与研究生,但只要不是包办代替的作法,那么,教员也 只能更多地在某些具体方法的运作方面提供更加细微的参考意见;假如学员自己尚不具备相应的认识水平和方 法积累,这种帮助或任何帮助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如此强调对于方法的认识,其实已经进入方法论的语境。在体育科研讲座中,方法一词既回避不掉又 易致误解,如果将讲座主题改称体育科研方法论,很有可能,这个两难问题即刻迎刃而解。从方法论的视角望 出去,体育科研方法连同一切其它方法,都只能是最终产生于求学者的自身而不是从外部被给予,正如吃进食 物长出肌肤而不是贴上馒头人可变胖。从方法论的视角望出去,每一个体育工作者连同其它领域的人士都自有 或将有一个属于个体的方法库,库中的所存不论是盈多还是匮乏,均不可让与他人,不是风格之高下所致,恰 是存在于个人知识结构中的方法储备的不可让与性使然。从方法论的视角望出去,在方法求索道路上的大块误 区便晰然在目,略转位向便不难跳离。当然,虽说不难跳离治学误区,但若干必要前提的思考功夫还是不可缺 少的。
2 问究科研其事
何谓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劳作,它是专为高效助推一般劳作而进行的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 。与科学研究相对应的是技术操作,技术操作是按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手段对事物状况进行改造的表层活动。技 术操作属于一般劳作,只是它有特定的程度和手段。为了认清科研其事,将技术操作用来对照比较,是为简捷 办法。
科学研究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总是处于更为基础的深层,故而对实践的进展常常更具制导作用。技术操作则 基本处于实践活动的表层,故而也更容易为人们所关注并发挥可见可感作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操作各有所长及 所用,绝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贬抑,不过,更为重要的问题可能是,不宜将科学研究和技术操作等质齐 观。在人类史上,科研和劳作这两类事物并不是从来就有且同时产生的。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人类没有 余力去做那些与其果腹御寒眼见无关的事,因而也不可能允许存在科研其事;劳作,劳作,为了生息繁衍,就 只有紧紧把握劳作。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且当人类社会的局部基本达到不再为隔夜粮 遮身衫而忧心忡忡的境界之时,那些与吃饭穿衣全无直接关系的科学活动以及艺术活动才得以萌芽。科学事业 的发展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技术操作的立见功效与科学事业的久蓄缓发,形成鲜明反差,时时都在影响着 人们对科学事业的予夺取向,靠远见灼识而大力支撑科学事业的情况毕竟不多。但是,科学事业自从萌发问世 之后,就再也不能回到其与经济实力直线对应的因果律上去,而总是凭倚人的意志努力在顽强地寻求生机。当 然,科学事业最终也确以其巨大的精神及精神变物质的力量真实地回报着那些敢于投资于它的人。科学事业每 前进一步,技术操作的效率就成倍地增进一层;而技术操作的有效成果,又为实现一次次社会分工铺平了道路 。由于社会分工的进步,社会实体已经越来 越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脱离技术操作层面而去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活 动,所以,是科学事业而非技术操作的发展程度,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社区领域发达程度的突出标帜。
科学研究的成果,其实并不直接作用于现实活动,毋宁说科研成果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而有思想的人是 迟早要参与变革现实的,所不同的是他究竟能以什么方式和多大力量去变革现实。科学研究活动恰恰就是为人 提供一种最好的变革现实的方式和尽可能大的变革现实的力量。
由此可以想到,数据测量及其统计,仅只是对事物可见因素的把握和度衡,它并不是科研其事的主成份, 充其量也不过是技术操作活动而已。举例说,医生是科学家,护士是技术员,这种分工层次之差,与职业贵贱 并不相关,但确实是与价值梯度紧密相联的。医生诊断病因,开写药方;护士按照药方,给药打针;医生 指令,护士遵令操作。不难看出,医生的责任是首要的,在医生做出诊断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护士的作用。当 然,护士的作用也不可少,但毕竟,医生的责任是难以替代的,而护士的工作是正常换班的。看不到这一点, 就不能算是真正理解科研其事;而由此偏斜出去,错认技术操作为科研运作,误将测试报告当成科学论文,都 是可能的。
3 慎言方法分殊
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将经典力学中相互矛盾的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统一起来了,这使我们更加确信:世界本 来是统一的,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也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人们自身的时空局限,只能接触少量事物 ,所以才把自己对有限事物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习惯性方法,称做某某专门的或独特的方法,例如,体育科研方 法。这是误解。其实,科研方法是有的,用科研方法来研究体育现象的活动也是有的,但基本分辨不出哪一种 是专属体育的所谓体育科研方法,更不必说会有某一体育单项的科研方法。凡称体育科研方法者,其内里必有 一般科研方法之原型。所以严格说来,“体育科研方法论”这个称谓,也是有误的。不过,这样地误用一下, 或许是必要的,否则,单讲“科研方法论”,不是显得更为抽象了吗?当然,“误用”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容 易搅乱思想,将本来是为理解方便而做的观念上的分殊,错当作事物的本原状况来理解。所以,在实际论说体 育科研方法的时候,我们应当拓展并保持一般科研方法的视野广度,注意把握体育科研常用方法的原型特质。 这并非自陷繁琐,却是体育人士科研入门的真正捷径。
4 明辨教材用场
讲述科研方法的书很多,其中有不少值得一看。传授科研方法的课也有,其中某些话也值得一听。不过, 真正的科研工作是没有照搬书本去做的,也没有听从别人的指令去做而成功的。这其中的原委说复杂却也简单 :书是宝贵的,给人以营养,但书又是外在的,务须经由人的内在转换方派用场;前人的经验是宝贵的,给后 人以启迪,但任何经验又都是独具背景的,无法原样重现。百岁寿星不是对照食谱去吃饭的那种人,诸葛孔明 不是拿着兵书去指挥打仗的某军师;同理类推,一个成熟的科学工作者也不会循图索骥地去做任何一项课题。
有人会问,诸葛亮初出隆中的时候是不是参照着某些训典而巧布兵阵的?史书上并未这样记载。大家知道 ,孔明熟读孙子兵法,尤其善用火攻,但想想看,火烧博望坡,建立第一功的运筹过程中,诸葛亮是不是亲自 察看地形,是不是充分探知曹兵的骄横心态,是不是巧妙调遣关张赵这仅有的三员虎将?这些细情在孙子兵法 上可没有写到呀。再后来,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上方谷,哪一次不是相机变通而出奇制胜的?同理类推 ,我们也不要对科研方法的成规抱存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你还只能对照书本上的条款依样画葫芦的时候,你仍 须继续就学而不必急于出徒立灶。当你独立承担某一课题的时候,你应当已经做到心里有书而眼前无须有书。
5 界定学科类属
关于体育学科的属性问题,早在70年代后期就有争议,观点不外有三:一是自然科学属性观,一是社会科 学属性观,一是自然社会综合或双重属性观。论争持续10余年尚无公断,80年代末却不期然偃旗息鼓了。这是 学术领域里的不正常现象。
由于学科属性问题没有搞清楚却又放弃了思辨之机缘,近10年来的体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在严重扭曲状态 下进行的,其结果是有目共睹的:那些与其学科属性相一致的研究,例如将生物化学当作自然学科所做的研究 ,尚取得一定进展;而那些与研究者所理解的学科属性明显矛盾的研究,例如将体育教学当作自然学科所做的 研究,非但没有进展,反而大步倒退了。
说体育学科的属性是综合的,不对!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综合”一词并不表明属性。说体育学科具有 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不好!一种事物的主导属性绝无“双重”之理,需要再做甄别。其实,这类综合说、结 合说及两重说是十分有害的,表面上看煞有一副不偏不倚的公允姿态,似能统摄全体,实际上却给不出任何有 效信息,只会令人茫然不知所从。
说体育学科是自然科学属性的,狭隘!这是生物体育观的论调,而生物体育观终究不能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若用之指导体育实践,那就什么也不要做了。例如,竞技体育伤身费钱,首先就得废止;而一旦取消竞技体 育,整个体育也就失去了主导和灵魂。
说体育学科是社会科学属性的,对路!但要把问题说到位。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只有能说服人的理 论才会有力量。所谓体育活动,必定是人的活动,既然是属人的活动,就必定要受到社会科学法则的激励,尤 其是当两类法则发生冲突时,必定是自然科学法则向社会科学法则做出退让。这是因为,人有情感,有心理活 动,有价值判断和意志倾向,这些内在的因素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迫使自然进程发生偏移甚至逆转。为什 么会有如此变异?因为说到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为自然立法。那么,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因素贯穿于体 育实践,体育学科的类属问题难道还不清楚吗?
认清体育学科类属社会科学,这对于体育科研尤为重要,因为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避免简单套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而误入歧途。体育学科系列中也有将体育活动作为生物现象来认识的操作性理论,但那是必须最终 回归到社会科学大背景中才能秉赋意义的较低层次的研究和理论。体育学科系列中还有一些更具宏观决策意义 的将体育活动作为社会现象来认识的制导性理论,如教学理论和训练理论,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则必须力戒还 原论的倾向,不然,何止会贻笑大方。有人试图对体育课上整班 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以及情绪表现分别评出 1分2分3分—1分—2分—3分,而且是在全课45分钟内每隔3分钟即评定一次。 这种作法不仅仅把学生们当成机 械运动的刚体,而且也把评分人自己当成计算机器了,因为若不是机器就做不到如此精细运作而无意念疏失。 用这种方法以采集科研素材,将会给体育科研带来多大的误导!
体育学科类属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却有一大弱点,就是同一课题由不同人来研究,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这是社会科学不甚成熟的表现,或者严格地说,社会科学还不能算是真义科学。但这并不妨碍有关社会现象 的课题研究,因为各种研究结论终将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做出真伪判别;即便在近中期内无缘提交实践检验 ,那么,对于这类课题成果,还有一个中继性的逻辑检验标尺。在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必定首先被淘 汰;逻辑链上的大小破绽,还将自行瓦解一批理论。这样,经过逻辑标尺严格初检之后的所剩理论,必定也会 具有成功通过实践终检的更大可能。
参考文献
1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关键词 体育科研;论文;撰写要求与格式
一、论文准备
1.确定论文论点、选择论证资料
论点就是作者的新见解与新观点,它起着统帅论文各部分的作用,也决定着论文的水平高低与质量优劣,论点应是作者从许多材料中通过加工整理,分析,概括与提炼而得出来的,因此,论文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与新颖性至关重要。真实性是指不能用虚假的材料来论证论点。典型性是指其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普通性。新颖性则是指其具有突出的时效性。
2.按照论文格式分配材料
其实,在合理分配第一手资料时在我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文章的大概。只是,在具体撰写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小的重新分配和再次切分。
二、撰写格式要求
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通篇格式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前文、正文、辅文。具体项目内容和写作要求分述如下:
1.前文部分的内容与写作要求
(1)论文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拟写论文题目,要求主题鲜明、准确得体,便于检索分类;用词严谨无华,简短精炼,不宜过长;内容宽泛的大题目,可用副标题限制。
(2)作者及工作单位。论文作者的署名,不仅是辛勤劳动的体现和应获得的荣誉,而且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表示对论文负责。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合作的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可按贡献大小,先后列名。署名的先后不应以职称、资历的高低来排列。对于研究工作或论文撰写予以帮助、支持者不应署名,可在致谢中说明。
署写作者所在工作单位既是对论文负责的表现,也是为了读者与作者联系,便于加强学术交流。
(3)摘要。它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一是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以补充文题的不足;二是提高论文可读性,读者往往以摘要来判断论文的阅读价值,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的任务;三是便于体育科技情报的检索和贮存。可见,写好摘要是很重要的。至于摘要应该摘取哪些内容,这应根据摘要的性质来决定。摘要分为指示性、报道性、资料性等多种形式。目前国内外体育期刊的论文摘要多属于指示性摘要。
(4)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供贮存和检索之用,一般放在摘要后面。关键词是研究和论述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关键词的提取要准确、充分反映研究成果的性质、便于检索分类。关键词不宜过多,一般要求3―5个即可。
2.正文部分的项目内容与写作要求
(1)引言。或称前言,其写作内容与要求同序论。即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目的、意义,交待背景材料、研究范围及任务等。 (2)研究对象与方法。其内容包括实验研究所观察到的对象、 选用的材料和仪器,以及运用的研究或测试方法等。一般应按实验步骤逐步列出,要求详细具体,特别是新的有创见的方法应交待清楚,便于读者能根据说明去重复本课题的实验(如属保密规定的,另当别论)。介绍材料与方法时既要具体,又应简要,常用的方法则不必详细说明或不作介绍。
(3)研究结果。是指实验研究所得到的情况和数据。是研究结果的直接反映,以不加任何叙述的评论为宜。在写作中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其中的主要情况和数据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应加以说明。要忠于事实,注意数字符不能抄错。
(4)分析与讨论。这是论文的精华和核心,是连接结果与结论的桥梁。要求紧扣实验研究结果与前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加以逻辑论证、正确推理、明确立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观点,充分体现本论文的创造性和理论性特点。写作时应注意避免离开实验结果大加发挥,以及重复结果和文献材料、隐瞒缺点、循环推论的毛病。文字措词应协调得体,讨论的态度要正确,如果是争鸣,切忌感情用事。
(5)结论。是对实验结果经分析讨论后升华提炼出来的总观点。其写作内容与要求前面已作交待,不作赘述。但对于实验型论文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不要根据不充分的数据得出过大的结论,也不要轻易放弃应坚持的观点;二是不要将研究结果与结论相混淆。结论与结果不是一回事,结果是实际调研的各种信息直接反映的全部罗列(只为记录),而结果是将实验结果经分析综合提炼后高度浓缩的主要成分(只是观点)。
3.辅文部分的项目内容与写作要求
辅文是体育科研论文通篇格式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理论型论文还是实验型论文都应有这部分的内容。
(1)致谢。是指对论文写作或研究工作给予主要指导、帮助和便利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的文字表达方式。一般放在结论之后,另起行撰写。致谢要真诚,实事求是。
(2)参考文献。这是所有论文必有的一项内容。它反映了写作科技论文的严肃性。凡是文中引用的文章、专著、数据、论点、材料以及方法,均应列出参考文献的出处。一般集中列在致谢栏后。
(一)过分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对立性
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体育学科的发展、进步首先要从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入手。现代体育教师必须承认的是,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又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一个学科发展与进步的主体要素,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指导者,只有不断研究先进的技术、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才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潮流,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正视科研与教学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体育科研经费投入少
科研仪器不足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体育教学也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传统的教学思想过于重视文化课程的教育,体育这种偏于素质训练的学科往往或多或少地被忽视,并且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学不需要科研,因此,在体育科研方面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仪器不够先进,书籍太过陈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使得很多科研工作无法进行或者流于形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所谓的科研只是为了、评职称,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并且使科研脱离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实践。
(三)教师知识结构有漏洞
科研信息闭塞,拿不到课题在我国很多学校的体育科研中,教师对科研对象研究不深,课题的可行性较低,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由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另外,体育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足。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学校的发展依赖于科研,科研则依赖于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虽然体育教师一般都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在网络上获取需要的信息,但由于缺乏信息资源的搜索技巧,因此,得到前沿学术信息的可能性较低。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体育科技信息的滞后,信息的时效性不尽如人意,加之体育科研获取信息的渠道问题,使得我国体育科研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四)缺乏高层次研究人员学校缺少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一些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更是稀缺,这对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影响非常大,学校没有真正发挥出传、帮、带的教学优势,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也差强人意,这些都有碍于体育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促进体育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路径
(一)树立科研意识体育教师要明确科研的目的、过程与必要性
真正做到对科学研究有较强的认同感,有想要进行科研工作的欲望,这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体育教师还要知道科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打持久战的毅力,有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的心理准备,更要在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时坚定信心,绝不退缩。
(二)确立正确的科研方向科研方向的确立是体育科研的重点
在确立方向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寻找适合的方向。最好立足于教学实践,选择自己在专业方面所擅长的科研项目,当然,这个研究方向必须具有可行性。现在许多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条件比较差,缺乏必要的设备与资金支持,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训练各种体育队伍,此外,还要参加必要的群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时间和精力有限,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因此,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只有这样,科研时间与教学时间才可以统一,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与实验成本。
(三)确定合理的科研实验方法与研究手段
上文说到,体育领域的科研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在进行科研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预测所需要的实验手段、机械或科学仪器,做好实验记录。
(四)体育教育管理者要转变思想
信息多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用正面的宣传、信息占领阵地,使青少年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要学会筛选,学会鉴别,学会吸收,学会抑制。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接受教育。
迎接新挑战,解决新课题,必须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必然要求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实现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教育价值的科学定位,不是定在专业知识上,不是定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未来青少年一代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与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是合格的未来一代的重要标志。塑造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的。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观念。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必须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据调查,目前青少年尽管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但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在现代社会,开发非智力因素尤为重要和突出。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因此,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致力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
“友情式”分组的特点是学生之间心理相容、志趣相投。因为这种分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之间坦诚相待地说出“心里话”。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因教师组织形式的失当而导致学生评价失控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随机分组因操作简便使用率较高,教师倘若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互评往往演变成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总在不停地训斥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场面。这种现象在分组竞赛之后尤显突出。这样的学生互评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地干预,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当然,严格地说,“友情式”分组只是更适合于对话式互评的教学实施,并非不可变通调适。具体而论,以这种分组方式组织互评通常容易显露学生之间相互吹捧、言过其实的弊端。因此,对话式互评时的分组方式要求体育教师依据教材的特点与班级具体学情等方面而定。
二、体育课堂心理氛围
体育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等。体育课堂心理氛围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它是逐步形成的,而其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畅通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学生意义对话式互评既需要“友情式”分组的“心理小环境”,更需要积极的班集体课堂心理氛围的“大气候”。
三、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是学生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敏感的组成部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正当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自尊,那么学生就很难具有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好感。学生正确评价的态度与能力的有效形成也是新时期考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艺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一种“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从而有效规避了互伤身体自尊的教学评价现象。“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后针对同伴在课中的学习态度、拼搏精神、任务完成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不伤身体自尊的书面评价。实践表明,学生经过长期的评价训练,正确的评价态度与能力得以提升,反映在课堂中的相互评价也逐步趋于规范和精彩。
四、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一堂好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如何去导入这堂新课,在这一堂课设计的几个环节教师应如何去进行衔接,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去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怎样去自主练习、合作练习,学生如何去创新、如何去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如何去处理意想不到的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备教材、备学生"。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课的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制定好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不大不小,学生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太低,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那么就激发不了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制定太高,学生经过努力也达不到目标,那么就会打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要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且要确切,要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相结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行引导,如何去组织学生练习,如何去正确的评价学生,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主要过程。
1、准备活动要充分,要有针对性,要为课的内容打好基础,最好在配乐的形式下进行练习,内容要以游戏化与韵律舞蹈相结合,准备活动不但要做好学生的生理准备,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练习难度和要求要适度,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创造和谐地练习气氛与环境,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教学手段要变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游戏化,或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一节课的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学生的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练习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队行调动要少,学生在课堂上要多想多练。
3、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放的开,收的回,要收缩有余,有些课教师虽然放开了,但放的不够大,学生的练习也是在教师的思维下进行活动,根本体现不了学生的自主,有些课教师放开了,学生练习气氛也活跃了,但教师又很难收回。课前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进行练习,在练习当中通过学生的实践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主性练习。
探究与合作要运用恰当,有些时候教师为了达到合作这一环节,就提示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其实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自己完成任务的就不必要进行合作,当学生自己完不成的,就一定要进行合作,合作不是一种形式,而要真正为教学服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
4、过去的教学方式,统一要求、一刀切,好的同学吃不饱,差的同学吃不了,严重打击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在练习当中必然会存在差异,教师如何去面对这种差异,如何去解决这种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投准练习当中,有的学生投的比较远,可以击中目标,这样的学生可以向后退几步,有些学生投不到,可以向前走几步。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这就是教师改变练习方法与要求,注重学生差异,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当中,师生互动。转5、体育课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是通过学生的身体活动,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课改初期,一节课花样百出,课堂气氛活跃,无运动量,无运动技术,学生只是积极的在参加体育活动,这样的体育课怎么能称的上是体育课呢?一节体育课要有学生的身体练习,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要有一定的密度,学生的心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过去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兴趣是手段,技能是目的,课改不但不淡化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发展,并且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就是社会适应。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对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及时做出的相应的语言指导和激励,是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定,传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单纯地进行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课程改革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方法与要求,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学习态度、情谊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学习评价要通过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评价,不能夸大,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或凭空夸大。
三、放松活动
一、有关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新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新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关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凡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探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和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探究德育何以可能的新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索这样一些新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新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有关德育哲学的探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和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和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和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和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和“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和“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重德育环境建设,注重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有关市场经济和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有关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探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新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功能?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新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有关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重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索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本文针对目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热情不高、自觉主动性不足、体育意识薄弱、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展开讨论和分析。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双流中和中学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从双流中和中学随机抽取285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通过对部分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表明,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少、规模小,运动水平不高,运动力缺乏,参加体育锻炼呈不平衡状态,没有形成较好的运动习惯,大多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淡薄。而对这种消极锻炼的原因暂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的阻碍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而探讨促进其积极参与的对策。
对待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中有两极分化的趋向:重视的学生很重视,在操场上经常能看到他们运动的身影;不重视的学生除了上学放学时步行外,基本上都看不到他们有其他的运动方式;除了重视不够外,也有更广泛的社会原因,从小学开始,学生在考高分的指挥棒下一直围着课桌转,读书、读书、再读书,在休息时间忙着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去锻炼。可以说,忽略体质培养的思维模式已经控制了社会的每一根神经。在这种社会普遍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大背景下,中学生们更是难以对自己体质的下降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调查中,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百分比最高的是出于兴趣爱好,占29.5%,其次是为了更好的掌握体育专项技术技能,占22.1%,调节紧张学习占15.8%,磨练意志的百分比最底,占13.7%。也就是说他们将体育锻炼作为磨练意志为载体的认可度相当低。同时,按动机内容可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直接动机
直接与体育锻炼本身相关联的外部活动称为体育锻炼的直接动机。为了掌握体育专项技术和技能持肯定的学生占22.1%,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表明当前大多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与掌握体育专项技术和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有较高的认识,对学习体育专项技术和提高技能的态度是比较主动的。由于这类动机比较具体,且有实际效果,学生掌握了体育专项技术和技能,既能提高运动成绩,又能强身健体,这符合学生的身心要求和自身需要。
(2)间接动机
间接动机是体育运动的结果或间接兴趣所决定的动机。出于兴趣、爱好的学生占29.5%,所占的比例最高,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比例也最高。锻炼好身体、服务社会持肯定的学生占64.4%,表明多数中学生对锻炼好身体与肩负起服务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磨练意志占13.7%,这表明当前有近半数的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多元功能和终身为体育服务有了一定的认识。
2.3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影响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一事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对这一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取决于对这一事物的浓厚兴趣。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对体育活动非常有兴趣的仅占23%,有兴趣的占35%,而没有兴趣甚至是厌恶体育活动的占到41%。这说明接近一半的中学生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甚至厌恶体育活动。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不仅包括锻炼者的体能因素,也包括兴趣、动机等情感因素。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可以是稳定的、广泛的或专一的。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体育锻炼而言,兴趣是学生正确认知体育锻炼动机的重要标志之一。33%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受到场地与设施不足的影响不能满足需求,有16%的学生受到体育锻炼氛围的影响,13%的学生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35%的学生受到与文化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影响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反映出重学业轻体育的思想。以上这些因素,客观地影响了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
3提高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兴趣的具体对策
3.1改善体育硬件设施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学校的场地没有扩大,设施没有增加,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必须扩大体育场地,增加体育设施,改变目前体育场地紧张、体育设施缺乏的局面,以满足广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3.2注重学生锻炼习惯培养
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体育锻炼的观念,逐步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这样会激发学生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地进行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
3.3加强学生课外锻炼辅导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得、体育能力的提高、锻炼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与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发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课外锻炼的辅导,发挥学生课外锻炼的独特效果,使学生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掌握现代化体育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全面发展的观念,更好的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充分体验锻炼的快乐,成为终身体育运动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106-107
[2]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0。
但是,我们也发现“校本教育科研”领域中的“浮躁”、“跟从”、“虚空”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明显。也许是由于受社会其它因素的影响吧,中小学教科研自身的价值及广大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因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严肃与“宁静”,表现出科研缺少针对性、创造性、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究竟该如何定位?如何使学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趋“实在、管用、有效”,使之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应有的、正确的引领和促进功效?这必须引起广大实践工作者的正视和反思,也需要我们缜密思考并认真解决。
一、在启动和组织“校本教育科研”的动机上,必须淡化“功利”
学校启动和组织教育科研必须先端正并明确目的。中小学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发展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代表性的三个特征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也就是说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必须从身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来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命“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定“题”。只有这样,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才能渐进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才会使中小学教科研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在符合“科学性”与“方法论”的前提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浓厚。
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处于一个确实需要实践工作者研究的阶段。有好多实践性的问题应该说大家都了解,但却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比如择校问题,学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随偶像、考试,还有学生发展性评价方面的问题等。但中小学校又不同于专门的教科研部门,广大教师更不同于专业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走专业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师却有自己的“别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独具优势——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校生活,富有个性的成百上千学生,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绚丽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风景,还有那年复一年常见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活动,以及由此积淀并内化的丰富而厚实的经验体会和感受体验。这些都为广大教师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头,也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点”。“雾里看花”或“玩空手道”,是万万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严肃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淡化“功利”色彩,切实从实际需要出发,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于“实在、管用、有效”上,具体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启动并组织实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从”,注重“创新”,选取“校情”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中小学教科研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育实践”是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应该具有“校本”、“师本”特征。我们如果就学校及教师本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归类,找出共同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修正、提炼,去伪存真,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各学段的中小学,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个性。正是由于各校独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为办学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就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教科研只要致力于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表象出发,并引发进行一些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计划地进行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这本身就是“创新”。
要重视从“弱项攻关”和“强项冒尖”两个维度来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项攻关”就是要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明显薄弱点引导重点研究,全力攻关力求有所突破,由弱变强;“强项冒尖”就是对已经显示出来一定优势或具有较大潜力的优势项目,通过专题组织研究,予以重点强化,使之成为代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产生名牌效应。教科研的选题往往反映整个研究的价值,引导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约着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进新课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择善而从,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等无不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
三、在教改过程中,要做好“生成过程”资料的积累、记录和整理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改过程要重视探究,注重教改的实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范畴,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积累”。一个课题的实施乃至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哪怕是实施中的失误与偏差也是很宝贵的研究成果。因此,在专家论证、名师指导后的“操作过程”、“自我练兵”更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只有扣住“研究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设及成果浑然一体。否则就会给人以无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分析、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对广大教师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过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项研究能解决系列重大的所有问题。我们研究思考的过程,也是自身渐进提高的过程。起码可以使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提高,这种潜在的积极效应往往影响久远、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大教师关注教改过程及资料收集、记录整理,这与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样有意义、有价值。
四、在认定和评价教科研成果时,谨防“虚空”,关注“实效”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并在应用中再进行研究、改进和发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主要为了结集论文、展示成果、获得奖项,而是为了积淀经验、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规律,并加以总结、推广。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应是: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其成果必须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而获得,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社会价值,甚至对教育科学发展有一定学术意义。这样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当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标准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就会挫伤实践者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注意鼓励涉足于科研的教师的坚定信心。
中小学教科研成果的评价认定,我想除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认定外,还应该包括对学校教科研机制状况的评价认定。我们有必要关注学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要在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倡导教师及教研组间的合作竞争方面做工作。要通过机制创新以激励、塑造、发展和凝聚教师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真效。要倡导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专家、教研员结成研究共同体,学校部分教师之间结成研究共同体,在形成浓郁学术氛围上下功夫,这才是中小学教科研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浓厚“校本研究”的氛围,实现“科研兴校”的宏伟目标。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力戒“依葫芦画瓢”,要学会变通、合成和更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项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终结于研究结题报告或得奖。而更要看重该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能得以推广应用并转化为学校或一定区域的教学效益。离开了成果推广和转化为效益这一环节,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实际意义。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目前必须重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变通”。我们对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芦画瓢,照办照套,即使是纯粹本地区本学校的成果,也会因人、因时变迁、由外部环境变化而难以适应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可行吗?二是怎样变通更可行?我们要把变通贯穿于教改的始终。
二是做好嫁接与合成。教改过程是一个灵活度大、综合性强、变量多的动态过程。要比较精细地做好相关成果重新嫁接与组合的工作,不断适时地调整、补充与完善。
三是创新很重要。在课改实验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同类型课题别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给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启发,自己又产生一种创新的灵感,并引发了对相关其它问题的研究兴趣;或者有时觉得自己的教改实践又遇到了全新的问题或障碍,与原来的设计方案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潜下心来苦心钻研,或许通过审视自己设计好的教改课题,在重视认识、反省后,觉得有充实、完善的可能,这就必须进行关键性改进,也许会使教改更趋科学。总之我们要关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创新,这更有利于落实“实在管用有效”。
六、谨防“科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倡导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学校说:“科研教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因为教学科研的内容、教研方式与教学实际“两张皮”所造成。中小学广大教师要直接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可能也不应该走专业研究者的路子。务必要把“教学、学习、研究、推广应用”有机结合。这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是教师的中心任务,而教科研相对次之。同时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又是科研的主阵地,如果离开了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教科研成为无本之木。教师要牢记“教为主,研为辅,研为教服务”,不能只教不研、一味苦干,更不可以研代教,因研舍教。倡导中小学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坚持站在主导的位置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一)可以创建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活动教学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避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科学的语言,突出语言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模仿与表现,以此来掌握体育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好这一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思维能力
体育本身有着极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坚持从基础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还要借助语言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艺术,才能将体育特点凸显出来,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获取到一定的语言刺激,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三)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不论是对于哪一项教学活动来说,都是需要借助教学质量来进行的。且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虽然一些教师的自身能力相对较高,但是却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最终也就不能运用语言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说高质量的语言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缓解学习压力。
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
第一,要保证声势变化上的技巧性。对于这种语言来说,其中就包含语势变化、强调音以及降调技巧等。这样才能运用不同的语言效果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第二,要掌握语言速度上的变化技巧。可以说准确的语言就要结合稳定的语速以及语句,这样才能提高表达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保证自身语气上的准确,避免出现过急或是过慢等现象,同时还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环境,适当地调整自身的语言速度,保证教学质量。第三,要掌握好语调上的变化技巧。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保证语言上的情理性,实现优美与高雅,这样才能确保语言的自然与流畅性。同时应当明确的是,教师想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含义,单纯依靠词汇与发声是不够的,所以就要掌握一定的态势与技巧,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态势技巧的准确。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做好教学引导工作。
三、运用丰富的形态语言和幽默感
对于语言来说,不仅包含了口头与书面上的语言,同时也包含了形态上的语言,如眼神、手势等。可以说充满教育意义的语言渗透是体育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言传身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让学生产生期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好体育知识,教师就要保证学生注意力上的集中,然后通过示范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对于教学语言来说,不仅要正规与详细,同时还要保证幽默与风趣,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如在学生学习排球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在学生出现动作不规范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幽默性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这种语言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同时也活跃了班级的氛围,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教师只有保证自身语言的幽默性,才能创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综上所述,只有保证自身语言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运用语言艺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知识,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满足身心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德育衔接/科学发展/精致化
【作者简介】马化祥,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7-0022-04
一、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
德育衔接是指德育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有机联系和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高校德育工作,又突出体现为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分阶段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德育阶段之间的自然过渡与顺利衔接,使整个德育过程体现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需探索与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然而,当前高校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有人从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内在因素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但在对影响德育衔接的外在成因论述上显得比较单薄。[1]还有人从心理学、经济学和德育本身等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与分析了当前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但在提出的解决方法上仍失之简略。[2]此外,许多从事研究生德育的工作者也认识到,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阶段的德育工作不完善。综合以上内容,关注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具体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已经在德育衔接问题上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但大体都是在宏观方法论和教育学原理基础上进行的对策研究和方法论评述,其研究和探索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究高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实意义、具体成因和解决办法,梳理德育衔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力求在解决德育衔接问题、建立一体化的高校德育模式上形成认识突破。
二、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工作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发展,二者本应是有机衔接的两个过程。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将关注焦点集中于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阶段形成了“盲区”。由于教育目标上的短视,使德育在本科阶段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遗留到研究生阶段。因此,应当把整个大学德育视为有机整体,而不是依据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将其人为割裂、孤立看待,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不合理局面。
(一)人为割裂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本应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各自为政”
许多高校在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德育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即把两者割裂为相互独立的教育工作领域,或者将研究生教育看成是本科生教育的简单延续,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高校学生简单划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不同的身份群体。这种表面化、符号化的判定,看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质上割裂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造成德育工作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不能完整地贯彻实施。例如,部分理科院系的五年制直博生,其学业生涯本身就是由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紧密衔接组成,但相应的德育工作却并没有完全契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如,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迅速转换以及教育风格和内容的巨大变化,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失调、成长受挫等问题,也需要相应的德育工作加以疏导和缓和。
(二)本科生德育工作存在短视现象,德育内容体系缺乏可持续性
当前高校对于本科生的德育,往往只着眼于对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生活的教育和引导,而缺乏一个在长时期内逐渐实施的人格、品德塑造机制。作为德育工作的受众,本科生往往将德育简单等同于接受“两课”教育,将德育目标等同于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取得高分。本科阶段德育工作的简单化设置,往往不能使受教育者认识到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涵养的形成需要持续努力和不断学习,因此在思想上缺乏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后续影响,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阶段往往也无法对德育工作形成应有重视。因此,本科生德育工作往往不能在较长时期持续发展,缺乏砥砺学生品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与塑造,高校德育的整体育人环境和机制也容易趋于保守和僵化。
(三)对于本科生德育中的死角和空白,研究生德育缺乏应对措施
目前,部分德育工作者往往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消极态度,认为研究生在思想观念和人格养成层面已经趋于成熟,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于没有在本科生阶段获得良好德育的研究生,只是一味责备和批评学生在本科阶段缺失的精神指导与人格培养,而不重视在研究生阶段适当补充相关的教育内容,因而导致部分研究生的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长期不被重视,德育工作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全员覆盖。在德育工作的实施方略上也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手段,以弥补本科生前期教育遗留下的死角和空白。
三、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不畅的成因探讨
(一)理论认识上,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演进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在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超过了在校本科生数量的增长水平,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分布比例呈现出“倒金字塔”式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高度、研究深度以及同现实工作的结合程度都还处于“低位徘徊”,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实践发展上,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滞后于本科生德育的发展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始于本科生阶段,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和总结起相当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研究生德育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受重视程度不高。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的起步构建从一开始就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1999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200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机制的成熟更是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2002年,硕士研究生学制全面改革,研究生学习年限由普遍的三年制变为两年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经历了较大程度变化,也使得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稳定性较弱,持续性较差,不容易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德育工作体系。这些都导致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历程短、步调慢、水平低,在发展模式上也往往陷入本科生德育工作的窠臼。
(三)教育效能上,研究生自身特点导致研究生德育难度大、见效慢、实效差,影响了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年龄较大,来源较广,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明显,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接受德育的自觉性不高、可塑性不强。[2]受教育者的这些自身因素,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德育本身存在更大的难度,导致高校德育工作者容易将工作重点放在可操作性较强的本科生德育方面,忽视乃至放弃研究生德育工作,形成“避难就易”的工作倾向。
四、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科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过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也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过渡阶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增加衔接性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将会有效促进高校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实现高校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最近几年,北京大学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思想。“精致化”首先倡导“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优势互补,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其次将德育视作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强调不同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最后将德育看作一种“过程教育”和价值追求,提倡教育者应当在德育过程中不断自我激励、积极进取。从教育方法论来看,“精致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出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顺畅衔接的新路径。
(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是将受教育者看作一个个静止孤立的“人”,而是将他们看作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人”。因此,要将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阶段作为紧密衔接的整体,从青年个体出发,促进本科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的紧密衔接;要认识到青年学生是处在广泛社会联系网络中的个体,要充分把握其丰富的社会背景和个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包容性和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广泛适用性,提高德育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整体培养效能。
可以设计一套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揽子”成长方案,应用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整体求学过程,在德育理念和育人方法上实现可操作、重延伸。既为本科生作出宏观规划,关注发展需要,了解思想实际,又不划定德育引导的时间边界,为其在研究生阶段的自我进步和品格提升留足发展空间,增强德育工作的延伸性和发展性,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可以尝试以毕业教育作为德育衔接的重点环节。目前在毕业教育中“一锅端”的教育方式较为明显,毕业教育的关注对象多集中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部分学生群体,较少关注继续深造的学生。与此相对应,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往往是职业意识培养,较少关注继续升学后的品德教育培养。在研究生教育普遍发展的形势下,应当避免这种“片面化”的处理方式,对毕业教育进行“精致化”的菜单式设计,针对不同去向的毕业生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具体到由本科阶段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毕业生,应当设计包括研究生阶段学习方法、学术诚信、与导师关系处理、职业发展观等一系列配套的教育内容。此外,还应在本科毕业生群体中大力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骨干培养,提早做好学生骨干代际传承的工作准备。
(二)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科学原则
坚持科学原则,就是要使德育衔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效率和高产出。
德育衔接的科学性,就是要使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与较为成熟的、经实践验证的科学理论相符合,自觉运用过程教育、人生教育和导师教育等相关理论指导德育衔接的工作实践。要深入贯彻“过程教育”的理念,认识到高校德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教育”,其教育效果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客观评价和充分显现,需要教育者将其视作人生使命,持续不断地倾注全部智慧、激情和创造力,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水平。要普遍贯彻“人生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生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存与生活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育。[4]在“人生教育”的原则下,无论是研究生阶段还是本科生阶段,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评判是每个人的正常教育需求,应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秉持这种理念,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德育对于培育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状态、进而提升人生整体幸福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增强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功能。研究生在研究型学习的起步阶段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导师的教诲,导师在研究生最初的角色转向和自我定位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导师最初的引导教育得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顺畅,则会在人际交往、道德养成方面给学生受用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其思想品德、作风情操和学术水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使导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与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又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引导研究生强化自我约束与管理,既在学术科研上高标准、又在思想道德上严要求。
德育衔接的高效性,就是要实现德育衔接工作手段的现代化。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过渡阶段的学生,要大力加强学生信息化管理,为后续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例如,通过开发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建立学生信息平台,为德育衔接工作的“精致化”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学生短信平台系统,建立与广大学生的良好交流沟通途径,更好地实现信息有效传播和德育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在辅导员中大力推广使用校内BBS、人人网等交互式网络工具,提高基层学生工作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有效掌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手段。
(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坚持德育衔接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这方面,尤其要做好工作方法的推广、成熟经验的传承和工作队伍的持续建设。
在工作经验的推广延续上,要切实将好的教育经验加以传承和延续,保证德育衔接工作经验的代际传承。如北京大学工学院在直博生群体中探索开展的学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宿舍为依托开展的德育工作等,都是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成功经验,应该得到延续和推广。
在工作队伍的梯队建设上,要着力加强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促进新老德育工作者之间、本科生德育工作者和研究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感性认识和理性生经验的共享,加强对德育衔接问题的共同研究和探讨,保持德育工作队伍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整体工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荣.论研究生德育与本科生德育的衔接[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
[2]董秀燕,等.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刍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0).
[3]王强,等.浅析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08,(2).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英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实施它的主渠道是课堂,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经过多年教学尤其近三年来对新教材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把“多目标层次”这一教学方法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及英语整体性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中的“多目标层次”
高中新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发展写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在身心发展中有着共同特点,但又存在着个体差异。针对我校多年来学生写作能力悬殊性大这一实际情况,在新生入高一后经测试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为优等生约占全级人数20%;B:为中等生约占40%;C:学困生占40%,这样学生找准了位置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及作业布置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使不同层次学生写作素质都有所提高。
二、“多目标层次”教学实施步骤
1.高一入学后的五种基本句型训练。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我将五种基本句型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突破口,要求:A层学生扩大五种基本句型训练,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如:S+V+O句型,Theboyspoketohisteacher学生扩写的句子大致为:Thelittleboyspoketohisteacher.TheboynamedTomspoketohismathteacher.TheAmericanboycalledTomspoketohisChineseteacher.对B层学生要求是能正确地英语互译句子,或完成句子,如:S+V+O,Hemade-_______可让学生自由补充和固定补充、相互结合的办法去完成句子。要求C层学生连词成句并向他们讲清五种基本句型分别是什么?怎么去分析?如何去理解?为联句成文打下良好基础,如:S+V+P、girl、student、the、be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首写字母不大写,不能正确使用be等)要及时纠正。
2.利用课文句型造句、缩写、改写、训练,进而培训学生写作能力。
①根据英国语言学家L、G、Alexander不要鼓励学生犯错误的观点和英语习得规律,我们必须从词、句入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习语,固定搭配和句型结构等,以提高其遣词造句能力。具体做法是:用投影或小黑板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的句型,并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识记理解进而到达熟读句型,然后进行分目标层次训练,以高一上第三单元为例:“havesomedifficultyindoing……”。要求A层学生写出其否定形式及疑问句,并且自编句子加以说明,要求B层学生默写句型并进行操练,要求C层学生写出句型并仿造句子,各层次目标明确后,教师让各层次学生在黑板上按不同要求写出句子,并给予错误纠正及补充。如学生在写其否定形式只定了……don’thave……difficultyindoing……这时应在黑板进行补充,……havenever/no/seldom/littledifficultyindoing.
②缩写或改定课文。
缩写或改写课文的能力与阅读理解课文能力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教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经常指导他们找出全文及段落主题句,在缩写时可参考课后练习并将各主题句柔和进去加以修改便达到目的,改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布置给A层学生去完成。
3.强化训练阶段。
根据两纲要求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材的范文是非常必要的,为高考作适应性训练,具体步骤是范文展示──范文解释──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总结各题材的格式──细读范文(注意其连接词语和句子的使用)。
即使经过两年多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新教材中写作训练和范文学习,在命题作文训练时还应要求学生注意以下问题:①审题是学好文章的前提,注意文章的题材及表达表达格式;②确定主题及编写提纲;③写初稿然后仔细修改,注意内容是否齐全,关联词语用的是否恰当,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字数是否在要求范围内。④要求学生用英语思维,不要写出“汉语式的英语作文”;⑤让B、C层学生尽可能用简单句表达,A层学生可用主从复合句及非谓语动词与简单句相结的表达方式去完成。在作文批改中,把错误复现率高的句子摘录下来,以投影形式让学生做改错练习,以便让更多学生注意到此类错误的再现,同时将比较优秀作文打印给学生或抄写在黑板上,刺激学生的求胜心与成功欲。
在命题作文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限时作文,具体办法是在给了材料及要求之后让学生思考并列好提纲,抽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写作,然后全班公开批改,这样错误处容易被改掉,并且容易进行比较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其它学生在写作的同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对完成的同学及时批改,或让学生对改。
总之,“多目标层次”写作训练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克服了“望文生畏”的现象,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素质作用的主体性。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勇于用英语去表达,如书信、通知、便条等,与此同时英语其它三个素质方面(听、说、读)也得到提高,它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主要参考书目:
一、存在的问题
1.科研队伍断层问题
资深科研人员多个项目在手,应接不暇。而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却难求一个项目。主要原因有:资深科研人员,由于长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能掌握较多的前沿科研动态,在申请项目时能准确把握方向,因此立项率也就相对比较高;而年轻科研人员在这方面恰恰与资深科研人员相反;在年轻科研人员中科研个体化、小型化、分散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这种管理的不完善阻碍了科研院所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其工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被动管理,很少进行有关科研信息的搜集和传递等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申报的课题进行认真的审查咨询和论证,也未能制定出全方位的能够吸引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队伍的科研管理政策。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积极调控手段,难以形成有效地激励机制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3.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他们认为,科研工作关键是看成果,因此,对科研资料的归档的思想认识比较淡薄,甚至还有一些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视为个人成果,忽视了集体劳动的作用,千方百计封锁关键性科研资料。科研管理的创新意识相对落后,科研人员依旧遵循“选定项目—发表文章或验收成果—申报奖励”等传统模式,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暂时还停留在申报课题、、获奖和评职称等方面的满足。
4.科研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
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少,领导却多,且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处理的事物复杂繁琐,不能更好的服务科研人员。
二、院所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建议
1.组建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
组建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彻底改观科研人员中存在的科研个体化、小型化、分散化的现象。要注重团队的组合,最大潜能的开发和挖掘和科研人员的特性,寓个性与共性中,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科研队伍。资深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给年轻科研人员,鼓励他们去申请项目。项目立项后指导他们好好完成,给他们树立自信,为自己和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2.完善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
制定出全方位的能够吸引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队伍的科研管理政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3.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
要充分认识,服务是管理的只能之一,也是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的一个体现,提升科研管理培养科研管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摒弃原有的等、靠、要的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意识,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并运用科研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有条件的可以组织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学习。
4.明确分工
关键词:科研院所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为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3%,“十二五”以来继续高速增长,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9%。面对如此大的科研投入,国家各科研院所在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同时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科研经费。在近几年国家对科研投入加大的同时,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科研经费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也要符合科研单位的内部活动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合法使用资金,不仅是财务管理的要求,目的也是为建立一个健康的科研工作发展环境,创建和谐的科研氛围,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立项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预算未得到控制
科研经费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各科研单位为鼓励科研人员争取课题经费,往往有激励制度,而对经费的后续使用效率,往往没有考核手段。科研经费的管理大多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有着极大的自。项目负责人认为经费属于自己争取来的,只要符合财务报销制度,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使用,而合理的报销票据不一定符合“目标相关性”的原则,造成课题经费未必全部用于科研工作。而同一课题负责人同时承担多个课题的,课题经费相互弥补现象严重。而预算科目与财务核算科目也难以一一对应,也加大了财务部门按预算管理的难度。
(二)横向课题经费使用漏洞大
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推动和科研技术向市场的渗透,横向科研课题经费占科研单位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横向经费的注入,改善了科研经费的结构,为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因为横向经费的拨付单位往往不会对经费的后续使用进行跟踪,各类审计往往也忽视这一部分,大部分单位在横向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管理相对宽松,导致课题负责人开支随意,对招待费的支出没有控制,甚至虚构名目列支其他费用。
(三)人员经费得不到保障
在科研单位中,基本运行费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科学事业单位基本运行费的经费来源非常有限,很多单位完全依赖财政拨款。而现在很多单位的人员经费没有全额保障,有的缺口比例相当大,造成不得不从项目经费中违规列支人员支出,有的科研人员为多头争取横向经费以解决人员经费支出,不能全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四)财务人员自身素质需要提高
科研经费的来源非常广泛,管理要求不尽相同,国家经费管理相关制度的更新也非常快,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及时掌握新的动向,及时调整管理理念。而各科研单位的重心是科研工作,往往以科研方面的人才培养为重,却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二、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培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单位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及纪监审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对重点经费要有单独的管理办法,共同参与管理,如劳务费、评审费,科研管理部门要对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人事部门要对工作量、薪资标准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应把好支付关,尽可能采用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减少现金支付。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找到风险点,对关键环节重点控制,对应地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使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违规行为应有处罚措施,并在单位内部进行通报,在道德上进行谴责,形成一定的震慑效力,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发展。科研经费的使用不规范,除少数属有意为之,很大一部分源于科研人员对各项经费管理办法及财经制度的不熟悉,对政策的不理解而造成,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加强政策的宣讲,单位内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研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课题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项目负责人经费管理意识,促使合理安排经费使用。
(二)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及时结题结账
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贯穿了整个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所有专项经费的支出必须符合预算要求。在预算的编制阶段,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共同参与,以编制更合理的项目预算。当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时,应当在符合制度的条件下,结合课题研究工作实际需要及时进行预算调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已进一步下放预算调整审批权限,除设备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不得调增,间接费用不得调整外,其他各预算科目均有调节的余地,但需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以供中期检查或财务验收时确认。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做好总结,如实编制项目决算,按时提交验收或结题申请,无特殊原因未按时提出验收申请的,按不通过验收处理。如有认定的项目结余资金可留归单位的,应按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并将使用情况报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应制定结余经费的管理办法,不能在项目结题后,由课题组随意使用,或改变科研经费的性质,用于其他方面,脱离监管。
(三)对横向课题参照国家项目进行管理
横向课题在单位内部也必须有预算,在预算编制上可以有别于国家项目,比如可以提高间接费用的比例,可以列支部分在职人员经费,但经费的支出应按批准的预算执行,规范其收支,按财务制度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列支费用,不得将课题经费用于与课题活动无关的活动,比如宴请等方面,对外拨付的经费,科研管理部门要对拨付的必要性以及合作单位的资质进行核实、确认。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将横向课题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作为重点。
(四)加强系统信息化建设
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所有科研项目必须独立核算,专款专用,而且需要按预算控制,这就要求必须加强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既要便于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又要便于科研人员查询,还能满足其他职能部门监管要求。这就需要建立高度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科研项目数据库,对所有科研项目进行统一编号,将项目名称、负责人、结题时间等内容均录入系统,并按预算科目录入预算信息,所有财务报销核算均纳入该系统进行管理,财务核算的会计科目关联到对应预算科目,实现预算控制,组成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组三方共同管理的模式,对某个科研项目的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均可通过此系统进行查询,到结题时间能及时预警,以提醒按时结题。中国科学院的ARP系统即按此思路进行课题管理,已取得不错的使用效果,值得其他单位借鉴。
(五)保障人员经费,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尽管《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已明确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可以作为绩效支出,但这个比例仍无法解决科研工作者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建议提高间接经费中绩效支出的比例,同时,在核定科研单位预算时,能充分考虑人员经费缺口,解决不合理渠道开支在职科研人员经费的问题,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保障科研人员全心致研。
(六)提高财务队伍管理水平
财务人员是管理好科研经费相当关键的一环,必须履行好监管职责,加强审核,让假票据无容身之所,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加强真实性审核,对不规范的行为及时纠正。财经制度、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不仅要加强财务人员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还要提供财务人员总结交流的机会,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使财务人员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以宽阔的视野从事财务工作,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指导性意见,成为真正的“管家”。
三、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科研活动是科研单位的灵魂,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科研活动的核心内容,科研经费的合理、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还是对国家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科研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科研经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保证科研经费有效使用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科研人员,同时也是保障了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霞.浅谈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承担单位的管理[J].河南科技,2014,8,249-251
[2]国家统计局.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2-26
小学体育课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不仅要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在40分钟内有效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认知,技能,情感等目标,语言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新课标下提升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来引导、启迪、激励、评价学生呢?
一、组识语言要有规范性
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但同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该做什么,反对什么;练习中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什么活动在先,什么活动在后,有什么要求等等。这些必须借助语言形态清楚地表达出来,做到界限分明,使学生明白无误地遵循和执行。例如,在训练队列对形的时候,体育教师必须清楚地提示学生按照“四列横队”或者“四列纵队”站的站法,并配以正确的手势。在上课过程中,运用规范的组织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老师口令的目的,做到“令行禁止”,更能在上课过程中合理运用时间,起到过程流畅,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动作阐述要有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是体育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要准确的运用语言,讲述动作要领,阐述动作概念,准确地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强调要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能够形成他们脑子里完整的动作影像,那么清晰、准确的表达,就能够对这个影像作出合理的诠释,从而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例如,在教授篮球原地运球时,手型的动作方法是:五指自然分开,手指触球,手心空出,教师再配合正确的示范动作,学生就会在脑中形成运球时的正确手型,改正以往用手掌拍球的毛病了。
三、启发性语言启迪学生思考
启发性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体育课中很多练习重复性强,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当学生自身没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启发性的讲解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当学生有了潜在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地把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活动状态的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在启发时,往往设置“问题”情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应一口气把话说尽。通过教师的提问,为学生开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极大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启发性语言,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角色地位,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四、激励性语言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我们受到肯定、鼓励和夸奖时,心里觉得很舒坦,增强了信心;但受到否定、批评时,情绪便会沮丧、低落,失去了信心。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肯定、鼓励的教学方式,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肯定、赞赏的口吻来鼓励学生,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评价学生的动作质量时,用“很好”、“不错”、“真棒”、“好极了”等肯定或赞许的语言,就会对学生产生鼓舞的效果,树立学生的信心。相反,如果教师用漫不经心或轻视的语言,就会刺伤学生的自尊,使之产生抵触情绪,甚至精神消沉,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心理,因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五、幽默性语言能营造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