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会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会计理念的创新,也实现了内容的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有用而充分的会计信息,做出更加英明的决策。新会计准则同时也和理论一样,体现中国的国情,适应了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化的产物。新会计准则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有经济方面、政治文化方面、法律方面、社会方面还有企业自身方面。也正因为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复杂性。然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有重大影响。第一,新会计准则具有利益导向性,这对会计政策选择有深刻影响。会计准则的利益导向性是指会计准则选择维护哪个集团的利益。在以保护某个固定利益集团为重心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想做出维护其他集团利益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还容易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第二,新会计准则具有约束性。会计准则的约束性是指会计准则自身的弹性约束大小。会计准则约束程度松的国家,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机会就越多;会计准则紧的国家,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机会越少。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约束性变得更松,使得企业自我发展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体现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第三,新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更多合理选择。新会计准则有更高的质量,充分体现了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和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在制定时充分吸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并遵守公开、民主的原则,透明度更强。这些都有利于为会计政策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2.新会计准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注重企业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但也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的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质量不好易毁损市场秩序,阻挡消费量的增长。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具有规范作用,让上市公司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得以避免。新会计准则等于是给上市公司提高了门槛,使得上市公司的质量有了最低的要求,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
3.新会计准则对走出去、引进来的积极作用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有利于全球投资的透明化,有利于与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平台,让全球的投资者在这个平台中发挥自己的商业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会计准则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推动全球化的发展。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相趋同,使得投资者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投资,规划自己的资产,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结语
第一,通过以及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可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可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需要。我国在搞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搞好对外开放。会计不仅与诚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法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同步性的发展。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平台,降低了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交易成本,最终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以前的会计准则不够全面,从整体制度层面来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讲,不同的国家对会计准则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通过以及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终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利益的具体要求。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是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需求出发,从信息披露方面来讲,更加注重充分披露的原则。新的会计准则对现在的财务报告披露要进行改进以及梳理,并且要创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与此同时还要规定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以及内容等,这样做不仅使得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更好的维护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最终能够建立公开以及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影响
第一,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阶段,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高低不同,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是非专业出身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还没有弄明白会计科目、账本以及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从而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随意记账以及手续不清等问题。再加上内部管理较为懒散、记账的原始依据与财务整理制度不相符合、不健全的手续,最终使得财务数据失真。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了职业道德,没有行使会计监督的职权,在实际工作中随意记账,并且还有违法乱纪的行为。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不注重继续教育,也不注重新的业务以及学习新的知识,不重视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这就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会计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这就开始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才能够在新的会计准则环境下满足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要求。第二,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与社会、经济以及金融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通过颁布以及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这就使得会计凭证、账表的格式以及审核的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断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凭证不认真审核以及填制,还有就是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来进行财务处理的工作。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不断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从业人员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换句话来说要按照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其他记账凭证必须要附上原始凭证,从而可以将新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体现出来,最终也能够满足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其次,不断规范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主要是指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会计科目主要是以客观存在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并且在设置过程中药按照核算以及管理的需要来进行。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要对投资性房地产以及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新业务来进行增加,通过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从而可以将新的会计准则的全面性体现出来。最后,不断规范记账以及结账。各个单位在发生经济业务事项的时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设置会计账簿,并且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定期结账,在结账之前,要将企业本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入到账簿中。第三,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就是指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要按照自身的特点来满足会计目标的内在要求以及外部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规范会计程序以及方法标准。通过制定以及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从而可以促使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结束语
1.1会计要素理论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与企业的发展相关的要素也比较单一。因此,当时的企业会计要素一般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所有者权益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力资本等。这些变换需要在会计要素中加以体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本需要纳入会计要素体系。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相应的社会功能。
1.2会计假设理论会计假设是各项会计活动实现的基础和保证。传统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期间等。在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会计假设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首先,计量方式应该逐渐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支付等业务更加方便地进行。单一的货币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应该实现非货币信息会计假设。然后,会计期间应该更加具有灵活性。传统的会计活动基本上是纸上作业,进行一次会计期间的财务计算非常麻烦。在当今的财务管理多采用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地反映的财务信息,使财务报告能够随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1.3会计核算理论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假设等的改变使得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也要发生改变。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各种会计活动都加入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重要的会计要素。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另外,对于经营成果的体现,新的会计核算需要更加看重增值因素。在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上应由全方位效益和社会资产替代财务效益的评价。最后,在企业职工利益分配上,会计核算应该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知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
1.4会计平衡理论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人力资源因素和知识因素受到特别重视。因此在会计平衡等式中这两方面的内容需要得到体现。首先,会计平衡等式需要反映知识产权的制度和特征;然后,充分重视知识等增值因素。因此,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该改为“资产=负债+投资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
1.5会计资产计量理论在新世纪,企业会计理论创新体系中,企业的资产包括财务资产和人力资源两部分。人力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专有知识。采用传统的会计资产计量理论,不能明确人力资产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清晰地计量企业的人力资产,新的会计计量应该把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范围从传统的单一货币信息转换成非货币信息。如人力资源为企业增加的利润和效益可以采用货币计量方式计量,对于人力资源的增值计算采用非货币信息,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企业的人力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是越来越明显,理所当然应作为会计资产予以确认。除了以上的内容,我国的会计理论创新体系还包括会计资产记录理论、会计资产效益理论以及会计资产报告理论等。从一定程度来说,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理论的创新,在这些方面的创新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人力资产以及知识等因素。它们与普通财务资产不同,具有一定的增值性。合理的企业会计核算方式能够充分反映其增值性,这对于企业经营和融资都具有一定益处。
2.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的途径
2.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我国的企业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纸上作业的会计方式,这为新的会计理论的实施带来了很多限制。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业务逐渐拓展,产品线逐渐增多,每天都有海量的财务数据需要处理。如果仍然采用原来的财务管理方式,那么财务管理的效率将会大大下降。财务数据管理不善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新的会计理论需要打破原来的会计周期进行制作财务报告等活动,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记账方式会非常复杂。因此,企业要想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投资建设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等相应的硬件和财务管理软件等。充分地采用这些技术能够使得会计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财务数据更加标准化。财务数据的标准化使得企业能更好地披露自身的财务数据。
2.2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由于企业长期采用传统的会计体系,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出现脱节。很多年龄较大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先进理论的认识以及先关的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无法胜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而年轻的会计,虽然熟悉计算机技术,然而缺乏实际的会计经验,工作效率比较低。为了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首先,企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得原有的财务人员能够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人力因素和知识因素。然后企业在雇用新的员工时,也要严格把关,尽量录用那些能够掌握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予以优先考虑。此外,企业可以采用新员工与老员工相互合作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经验以及新技术的操作能力,充分地扬长避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2.3企业组织创新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主缺乏全局性的眼光,没有进行相应的组织重构和创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方式,那么企业无法真正地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企业组织创新是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使会计理论体系在企业得到落实,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创新。组织创新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力资产的因素。组织创新需要考虑到员工的需求以及员工才能与岗位的相匹配。另外,组织层次要保证员工具有一定的晋升空间,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组织还要确保员工之间的沟通,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组织效率。
3.总结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记账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的记账包括记录账目、计算账目以及上报账目的方式,记账的内容只要是事后对账目进行管理,而不是在资金使用前进行安排,没有发挥事前控制的作用。在旧的会计制度当中,事业单位的资金占用与资金来源是相等的,或者资金结存的总额往往是资金来源总额减去资金的运用,这种会计等式的记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事业单位资金来源通道简单,这种简单的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能够适应事业单位的财务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模式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鸡肋。在会计制度改革后,构成新的负债与净资产构成资产的会计等式,或者资产与支出等于负债、净资产与收入的和。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事业单位的记账功能不仅仅约束在传统的记账内容上,反而更应该注意资金的灵活调动和使用。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上级拨款的单位,资金的使用流动金额通常比较大,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就要做到把资金在账户上进行登记规划,明确资金使用状况。
(二)会计要素的变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分别核算和反映其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要求各项收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在财务报表组成中专门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通过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科目,进一步将非财政补助资金区分结转和结余分别核算,并对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其分配情况设计了科学的账务处理流程。由此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精细、科学,将为财政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发挥更好的基础性作用。新的会计制度把会计要素明确清晰地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种,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在会计制度改革后,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构成新的负债与净资产构成资产的会计等式,或者资产与支出等于负债、净资产与收入的和。
(三)会计报表体系的改变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状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传递会计信息主要手段。在新的会计制度下,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结构,既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全貌,又分资金类别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余”,同时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年度非财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分配情况。这些改进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为协调,增强了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更为有用,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改善的措施
(一)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新的会计制度颁布后,事业单位为了发展必须要转变对自身内部各机构和部门的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认真领会新制度精髓,全面学习新制度内容,不仅要重点学习新旧制度变化,还要深入了解相关的修订背景、意义和实施要求。事业单位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在体制上实行对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强化会计人员的法治理念和财务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落实。
(二)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事业单位要建立起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意识,增强会计核算的观念,加强财务法律法规观念,真正从意识层面重视起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事业单位的每个部门的资金收支状况,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需要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一起努力。要求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做到优化配置资源,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事业单位要避免一成不变和因循守旧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其他单位优秀的管理方法,为自己所用。
(三)转变事业单位会计职能实行新的会计制度后,为了破除旧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职能的局限性,这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要从报帐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不仅要落实好算账和报账的工作,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预算和资金配置计划,做好事前控制,把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更好地参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从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
三、结束语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体系;盈余管理;利润操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各国会计准则都允许企业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来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的需要,这就是所谓会计准则的弹性。企业通常都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是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需要,也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恰当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当局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相应的利润调节方式,使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或者管理当局所期望的态势,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避税的考虑
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国家,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个人业主为了避税需要,也会在既定的会计准则及有关的法规下,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为,从事盈余管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债务合同的约束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之一。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意在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而企业借款则是为了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两者目标不一致,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债权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往往规定了许多限制条件。企业违约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当企业觉察到其会计报表数字已经违反或接近违反规定条件时,便会对盈余数字进行管理,以便减少违反债务合同的可能性。由这一动机激发的盈余管理获利者往往是管理当局和股东,潜在受害者则是债权人。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调整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就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他们会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等。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直接关系到期末存货发出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到企业当期损益。
(二)操纵收入确认的范围和时间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对各种常见收入的确认都进行了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是概括性的,并且各种收入的确认只给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会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准则存在的弹性,操纵收入的确认以影响各期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滥用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如果会计事项或金额不重要,不会对信息使用者产生重大影响,可以不予披露或揭示。利用这个原则,企业管理人员通常借口个别事项不重要故意错记或漏记,进行盈余管理以调节盈余,从而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真实记录。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考虑到企业的风险,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的预计,尽量降低经营风险,而对可能取得的收益,则不予预计或入账,以求谨慎。这两项原则的运用明显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结果中就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这就增加了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四)利用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某种形式的利益关系,往往以不公平的价格进行交易。虽然关联交易与会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如果关联方进行的是不正当关联交易,则会对交易双方产生异常影响,因此成为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
三、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基本准则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关于公允价值的引入,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按照公允价值法,对资产的评估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所以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二)新债务重组或者非货币易准则可能使公司盈余管理成本降低
新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交易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非货币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并确认置换收益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或者与上市公司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易,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降低了对当期利润的冲击
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并允许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即将开发支出归入无形资产中定期进行摊销,和以前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相比,大大降低了对当期利润的冲击。虽然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定义进行了区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将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因此,公司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也就决定了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从而达到了操纵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准则给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扩大了空间
新准则规定,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许计入资产。据此,公司可能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打主意。例如,企业如欲提升业绩,需要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则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这样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的时间,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四、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一)存货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中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使得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很好的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二)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新会计准则规定,除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及未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以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新会计准则的这一规定,限制了企业会计人员在使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观随意性。
(三)合并报表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杜绝了企业利用缩小持股比例,分离若干子公司的方法,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做法。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新准则还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账面价值计量,这将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操纵利润。按这些规定编制的合并报表将能真实反映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构成的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很好的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母子公司的控制关系在合并或重组时利用不正当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四)谨慎采用公允价值
对每一项会计要素,基本准则都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虽然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但基本准则强调企业“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时才能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
五、规范盈余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正面效应
1、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这种调节盈余的行为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允许适度盈余管理的做法,也是对有关利益主体的尊重。如何把握这个“度”,要看措施运用得当与否。如果盈余管理的措施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2、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订约成本。从有效契约论的角度说,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签订契约时要花费订约成本,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
3、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相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公司的管理人员总是有更多的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认知,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来不易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适度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盈余管理在必要时采用利润平滑手段向与企业有关的其他人士传递稳定的信息,增强外界对企业的认知,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和原材料的供应以及销售方面少受干扰。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设法降低报告盈利,以避免受到公众或政府的过多关注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被施加额外管制。
4、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又符合税法所蕴含的政策导向。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二)负面效应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分就在一个“度”上。如果盈余管理运用不当,或者没有把握“度”,不仅不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还会使企业的经营困境进一步恶化,对管理者本人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在一定的时间内,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数量,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与分布。所以,管理者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如果不追求长期目标,只顾短期利益,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提高经营业绩,最终将导致企业收益下滑,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在坚决杜绝盈余造假的同时,应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正确加以引导,使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正面作用。在我国目前审计、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素质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牺牲一定的相关性,增强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会更加符合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应该对关联交易、资产重组、报表的信息披露程度等易产生不当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管理。尽管盈余管理运用不当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只能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规范和引导,是可以防止盈余造假的。
参考文献:
1、伍李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一)[J].2006(5).
2、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宏观来说,新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信息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两个层面,一是削弱了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二是降低了收支信息的真实性。
1.1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资产信息的负面影响新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资产信息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根据医院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基金的购置,以满足医院固定资产修缮、维护以及更新要求。这一规定显然借鉴了企业会计中的折旧方法,唯一的区别在于医院固定基金的账面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备抵科目。这项规定增加了医院会计项目的专项基金,却不会作为固定资产的减少项目而进行记录,换言之,医院的资产总值并不受基金的影响,相关的会计账目无法切实反映医院资产的变化,如此,则造成了医院的资产虚增问题。
1.2新会计制度对医院收支信息的负面影响新会计制度中将医院药品收支从资产和其他收支中分离出来,规定医院必须要独立进行核算和管理[5]。这一规定对医院收支信息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医疗人员的开支应纳入全部开支中,如此,这就导致了不仅医疗人员为患者甄选药品或对治疗方式进行选择方面的价值难以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更导致开展会计工作时相关核算与收支核算也可能会存在着不配比问题,从而导致医院收支信息不准确。此外,新会计制度还规定在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管理费用应分摊到医疗以及相关药品的支出中,而现阶段公立医院的收支主要产生于两个渠道,一是实质性的管理费用,二是间接产生的管理费用。那么,如果管理费用是以间接形式产生的,则应按照活动中参加人数比例进行分摊。而医院各部门产生的费用与参与人员并没有相应的分摊关系,按照这一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的分摊,必将造成管理费用分摊比例过高的问题,在无形中由于人为关系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医疗机构的成本,夸大了药品的结余,难以如实反映医院的收支信息。
2消除新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信息负面影响的对策
2.1增强医院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是公立医院开展会计工作的必要前提和依据,公立医院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离不开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信息的核实及确定,同时也需要灵活应用新会计制度,构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会计体系。首先,医院应尽快对固定资产依照企业会计模式进行折旧处理,并将项目记录到财务报表中,从而让医院资产与负债项目更清晰。同时,医院还应当在有效的使用年限中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分摊,明确应收款帐,对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及时作坏账处理。如此,则不仅能够分清医院的欠债责任,同时还能够加强医院会计部门对资产安全的监管,确保资产的安全。
2.2整合医院资产信息新会计制度中规定将大型基建费用进行单独核算,这种核算办法容易导致医院财务报表难以准确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对此,医院可通过在建工程账户增设一个关于基建工程的项目,并在长期借款账户下再增设一个关于基建借款情况的项目,最后把与基建工程相关的会计信息与医院总会计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增强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2.3建立统一核算体系综合来说,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了医院成本管理效能,并规定了管理方法和要求,但对于成本分摊和核算对象等问题却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公立医院在落实新会计制度时,应注意加强对成本范围及相关核算对象的管理,统一核算体系,对于管理费用的核算不再进行分摊,而应作为针对行政管理等部门成本活动的单独反映,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条理性和真实性,增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效能。
社会经济新闻从其发展前景来看是很有前途和潜力的,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必然,也是新闻现代意识的体现。客观形势要求新闻报道在反映社会性经济问题时,增加理性的思考,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考察经济事实的内在与外部的联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层次多因果的描绘和剖析,以揭示、回答经济改革进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社会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与发展。于是,社会经济新闻便成为一种较好的反映时代气息的报道方式。
社会经济新闻兼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两家之长
1、社会经济新闻在经济报道中越来越强烈地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和魅力。
它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兼收并蓄,既具备了社会新闻的某些特征,又蕴藏着经济新闻的丰富内涵,可以说是经济新闻同社会新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衍生体。与社会新闻相比,社会经济新闻更有深度、有思想。与经济新闻相比,社会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贴近性更强。它以社会新闻的笔法写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入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如当前对下岗问题的报道,多从宏观入手,介绍其概况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再引入对部分下岗职工的介绍。而《经济日报》2000年7月5日第三版的《下岗工人的福地 未来老板的摇篮》一文则从人入手,以人为本,以近似纪实的手法,看似报道深圳一家商场在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时发生的故事,却透过这些新举措反映了下岗再就业面临的困难、个人的心态及社会环境,手法朴实却很有感染力。
2、社会经济新闻以经济新闻的深度来理解社会新闻。
如曾获得中国好新闻一等奖的《外国留学生站柜台》。“留学生为企业站柜台推销产品”这是一件新鲜事,当然可以划入“社会新闻”之列,但记者却透过这一表面现象,通过采访留学生、采访顾客、采访雇请留学生的中国企业负责人、采访经济学家等等,继而点出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生活注入新活力的这一重大主题。如果不是从经济新闻的眼光来理解这个新鲜事,这则好新闻可能就以“花边”新闻的形式从人们身边逃走了。可见,社会经济新闻由人们身边的社会新闻入手,揭示深藏其后的经济规律,对新闻事件的解释也更为到位,更加深刻。
社会经济新闻题材广泛
社会经济新闻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经济改革、社会生活中复杂矛盾、重大经济事件的演变、发展、趋势,有着丰富的报道题材。
1、可选择跨越社会和经济的、高信息量、集社会与经济问题于一体的题材。如《经济日报》2000年7月5日的《发展经济切莫竭泽而渔》,报道了苏锡常地区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而出现大面积地面沉降的事情,这类题材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重大影响。这样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2、抓经济生活中的事件。一般正常经济活动社会性不强,而有些经济事件本身就会成为社会事件。像工厂爆炸,油库失火之类既是社会事件又构成经济事件,都可以用社会经济新闻形式,如《经济日报》2000年6月21日,在其社会周刊显著位置报道的《海南发生一起恶性毁林案件》。用社会新闻的笔触,既讲明其在经济领域里的重大影响,又加强了可读性和感染力。
3、从社会、政治、经济结合的角度,概括社会经济现象加以报道。这多用于宏观、大跨度或较为宏观的经济问题。《广州日报》发表的《盲目的洪流》一文,将带有全国性的“民工”问题,从改革的大背景上,纳入治理与整顿的大环境中,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剖析,颇具深度,发人深省。
一、失真信息是否等同于“失去真实性的信息”
把会计信息失真定义为“丧失真实性”,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公允信息之中仍有可能包含着部分丧失真实性但不失公允的所谓“失真信息”。而只要不失公允的信息就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其二便是如何找到失去真实性的信息。不少专家学者均提到了“真实性审计’。的确,真实性审计是比抽样审计更为可靠,然而面对当今业务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现实“真实性审计”根本不可能成为主流。现代审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意见,根据公允性定义可以看出,“真实”的要求是高于“公允”的。真实要求丝毫不差,现代审计只能检查出“低层次”的公允性,无法企及“高层次”的真实性。而现实的情况是,除了通过审计,我们没有其他方法来检查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丧失真实性”的失真信息是不能最终消灭而将永远可能存在的。既然这样,把失真信息界定为“丧失真实性”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其三是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强调真实是为了有用。对会计帅而言,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以万元甚至亿元为计量单位就具备了真实性,而在计算股东的每股盈余时,只有精确到0.01元才具有真实性。可见真实性存在着一个在不同情况下取不同标准的问题。显然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实的要求是不同的,真实性存在着多重标准,而唯一的标尺应该是有用,即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帮助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应该真实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真实。真实是相对的,真实也并非会计的目的。单纯地罗列真实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从国内生产总值与每股盈余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中不难看出,对真实性存在着一个主观判断与取合。我们依据判断决策时的需要,对它们各自的真实度作出了选择,显然经过这样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如实精确地反映实际了。然而我们依旧认同它们的真实性。可见我们在判断真实性的时候,也下意识地把不影响决策的差错也包容了。既然是这样,所谓的失真信息显然不能定义为失去真实性。
其四在于会计中也有重要性原则,它与真实性、谨慎性并存。所谓重要性是指对于不影响决策者的不重要信息可不予以披露。如果把失真信息定义为失去真实性的话,那么符合会计重要性原则而提供的信息一定会“失真”,因为这样的会计信息已与真实有偏差了。对决策者来说是摆在他们面前一堆繁冗的真实会计信息重要,还是符合重要性原则且不影响他们正确判断的这样的“失真信息”有用?且不提能否依靠现代会计找到失真信息,即使找到又如何?在花费大量审计成本后决策者还是作出了相同的判断,这样追求真实性,是否违背了成本与收益的原理和会计重要性原则制定者的初衷呢?
因此失真并不能解释为失去真实性,而是应有其自身的内涵。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只要是公允的信息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失真的信息进行重新界定:所谓失真的信息也就是会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简单用等式表示即为:
失真不等于失去真实性,失真=不公允。
二、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重要性”
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个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足以改变或者影响任何一位理性决策者依赖这些信息所作的判断。
根据重要性的定义,可概括出其基本特征:
(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判断会计事项是否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若对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无关紧要,则不是重要的,否则就不能遗漏或错报。
(2)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因为财务报告是为信息使用者而编制的。这个信息使用者应该是一个理性人,是对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
(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判断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
评价重要性的时候,通常分两个层次,即财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而在讨论信息失真的时候也应分层次——整个报表层次的信息失真是属于显性的,而账户余额层次的失真则可能是隐性的,只有通过验证各个账户余额,才能得出整体结论。
假设财务报表中所含的错误,不论从单项考虑或综合考虑,其影响都很重要,也就是这份报表会引起任何一位理性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判断错误,那么该份财务报表存在重要的错报,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失真的,但并非所有错报或漏报我们都认为是重要的,只要不会引起使用者发生判断差错,那么,该错报信息不属于重要的错报,也既并未失真。
从重要性的要求看,判断—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既取决于该经济业务的数量,也取决于起性质。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或审计准则都还没有明确地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然而实务中经验积累所得也有一些数额可以用语判断重要性。如:
(1)税前净利5%─-10%(净利较小时用10%,较大时则用5%);
(2)总资产的0.5%——1%;
(3)权益的1%;
(4)总收入的0.5%——1%;
(5)根据总资产或总收入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其次是根据错报的性质来判断其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使某项错报的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它是舞弊或者违法行为造成的,那么仅就性质而言,该项错报也是重要的,这种错报也属于信息的失真。
根据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失真信息的特征,比如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或是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质的改变,例如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净资产由正数变成负数等;或是其性质比较严重或比较敏感,例如现金、有价证券盘亏等。对于频繁发生的单项额度较小的经济业务通常应根据总发生额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来判断是否会引起信息使用者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失真信息。
另外,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对于重要事项除了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外,还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方式对其性质、原因、影响等作适当说明。
尽管我们认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失真信息的判断都带有主观性,但这并不妨碍其具有客观的一面。重要性是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其判断要受到会计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制约,它不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就此而言,重要性是客观的。此外,重要性的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注意前后一致。也即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同样的业务所适用的重要性标准应一致;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业务的重要性标准应相同。总之,应使不同的理性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结果相同或相近。
由此可看出,失真的信息也就是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断被误导的信息,两者密切相关。
失真=超过重要性水平临界点。
三、会计信息差错、虚假与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无造成虚假的主观愿望;
(2)差错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比较明显;
(3)差错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
(4)差错的纠正比教顺利。
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或甚至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虽然都不是以个人的利益为目的,但显然会破坏会计信息真实性,歪曲财务报表内容,具有欺诈的意向以使利害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就会计信息差错的后果来看,信息差错未必会达到影响使用者判断的程度,凡差错超过重要性水平的才能算作信息失真。
而会计信息虚假则一定是有关人员出于种种原因故意弄虚作假,以达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的目的。所以虚假信息一定是失真信息。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
失真信息=虚假信息+一部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信息。
四、信息失真与认定
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时,其实对表中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等都作出了认定。美国《审计准则证明书第31号——证据事项》确定了财务报表有以下五类认定:
(1)存在或发生,即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的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定生;
(2)完整性,即在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3)权利和义务,即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
(4)估价或分摊,即各项资产、负债、业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这不仅取决于金额确定是否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数学上有无错误:
(5)表达与披露,即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1.1教学内容现状。随着生产的发展、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突显出内容不够完整,实用性、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1.1.1核算目标缺少现代制造环境的适应性。传统成本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核算目标,是“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适合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当今市场需求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产品生产也向小批量、个性化过渡。呼唤成本会计核算和教学,适应现代制造环境,补充相关内容,增强实用性。
1.1.2成本核算缺少对现代产品制造环境的把握。现代产品制造环境中,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使人工成本急剧降低,而制造费用却剧增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工时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传统成本会计出现了核算方法不足的问题,成本核算与教学都急需补充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制造环境的新变化。
1.1.3成本会计缺少事前、事后管理内容。成本的事前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的事后管理包括: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现代制造环境中,生产成本在制造费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产品研发、供应、服务、销售活动产生的成本却不断上升,贯穿生产的事前与事后整个过程;成本会计核算急需开展成本的事前与事后管理,教学领域相关内容有待补充。
1.2教学方法现状。
1.2.1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成本会计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和“单向灌输”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感觉乏味、教学效果不佳。
1.2.2教学方式简化。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中也开展实践教学,但过于简化,停留在:见凭证、摸账本、套公式、算算术的初级水平;学生不能针对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成本核算、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1.2.3教学手段单调。传统成本会计教学的教学手段以自然媒体(黑板、粉笔)为主;教师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很难将成本核算的所有资料、所有表格、所有关系,向学生逐一展示;教学停留在看课本、听讲解、反复翻页、解释表格数据的初级阶段。
二、改革与创新
2.1教学内容的创新。
2.1.1以用户满意作为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用户满意包括:依赖性、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成本核算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是“市场导向型”的成本管理,适应现代制造环境;可以实现价值控制与实体控制并举;可以实现生产前、生产后,各阶段、各要素的动态控制。
2.1.2以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补充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以“生产作业”为基础;制造费用按成本动因进行多元化标准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多元化分配,适应现代制造环境,可以避免以工时单一标准分配的传统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成本扭曲问题(产量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成本反而高),避免生产经营决策失误。
2.1.3增加战略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的教学内容。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引入质量成本后,对成本实施全过程的预防性控制,针对不同职能,分别核算,从而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职能和工作范围,完善了成本的事前、事后管理,使成本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以科研促教学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定期开展调研、教改活动,安排教师定期深入工厂,开展成本核算的调研活动;了解成本核算实际应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就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梳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从“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向以“生产为中心”、“双向交流”转变。
2.2.2完善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案例:设计要以能突破章节教学难点为原则;内容包含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参与性要强,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案例,提高认识。实践教学:在介绍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相关凭证的来源、去向、明确成本核算目的和过程;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的特点,重点分析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最后,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成本计算、编制成本报表和相关成本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成本核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3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成本会计教学结构化突出的特点,开展成本会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利用PPT制作中的流程图技术,重点突出成本核算整体流程;针对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对反映成本核算各环节前后顺序的表格的频繁翻动的问题,可以在PPT制作中使用超级链接技术,将相关表格、相关凭证等需要参考的文件直接链接到教学课件中,方便实现相关资料的浏览和使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增强。
三、小结
(一)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
新时期,会计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教育的贡献,会计行业的重要性决定了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迫切性。新时期,经济和科技都高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广泛使用,更显现会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会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与会计行业的职业需求差距也比较大,结构性失业情况比较严重。
(二)出现会计教育问题的原因
1、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在会计专业设置上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设置过于现实,过于强调会计专业性和职业性,使得在界限划分上过窄、过细,培养出的人才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知识结构单一,基础比较薄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知识全面性的要求。并且还设置了一些不适用和不规范的专业,使得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关联性不强,教学目标不明确,重视专业课程忽视基础、文化、道德教育课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课程重复内容较多。
2、会计教育学科体系不完善。前期,我国的会计学科体系的设置围绕着相关部门和会计行业,行业制度控制着教学活动的安排,导致了教学活动和内容的重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遵循学科体系设置的结果就是,知识学习过于死板,独立思考、辨析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90年代以后情况虽有改善,确定了以会计学为基本内容的主干课程,但是,学科重核算和理论的体系,不能满足适应会计教育目标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3、教学方式的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满堂灌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会计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缺少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吸收课堂教学内容,专业课程知识长期下来掌握不牢固,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在教学方式上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另外,学校资金在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有限,不能满足会计实训课程的要求,教学方式上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难以适应会计职业要求。
4、缺乏双师型的教育团队。我国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教育工作,具备会计职业职称和执业资格及能力的教师不多,缺少从事会计行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多是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现有的职称评选不注重实践教学的经验,导致教师很少在会计实践上花费时间,长久以来的教育流程使得学生在会计知识的获得上偏向理论。再加上多数教育工作者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不利于会计才人的培养。
二、我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
(一)实现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与会计行业要求的对接。完善会计专业及课程设置要勇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时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增加专业职业道德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的份额,根据会计行业的实际要求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专业层次要具有实用性,以会计教学目标为基础,职业教育设置细化,培养专才,本科围绕会计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等等。
(二)完善会计教育学科体系。会计学科体系的完善,首先要摆脱行业和部门的限制。应该遵循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系统的实现学科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以会计教育教学目标为基础,层次分布明显,比较要重视学科理论层,还要增加基础理论层、实务操作层的比重,全面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基础学科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会计就业信息、前景信息,并且懂得信息使用学科内容,学会自主思考,在学科体系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能够融会贯通。
(三)改进并灵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会计教学实践为目标,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的创兴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专业素养。在课程安排上,不仅要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关注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法规教育,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守法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把会计教学和实训相结合,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加强与企业的实训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讲座,实行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想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双师型的团队,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这就要求一方面教师要自主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学习相关的金融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学习优秀教师和学校的教学经验,增加学校和企业的互动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会计事务所或者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新产品开发绩效分为二大构面,分别为市场绩效及产品绩效;企业社会责不做维度上的划分。平均数越高表示认同度越高;标准差越大表示看法越不一致。从表3结果分析可得知,以产品绩效平均数最高2.8690,表示企业认为其在产品绩效程度较认同。为了检验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的程度。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作为测量信度的指标。由于本问卷技术创新的过程创新、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产品绩效的Cronbach'sα系数低于0.7标准值,故予以删除。删除后的Cronbach'sα系数皆达到标准值,其分别为0.832、0.875及0.708。本研究针对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绩效等变量的构面进行信度分析。
2.回归分析
本研究将探讨控制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联性,其中控制变量是三年内最主要的创新产品开发属于何种类型。分为两类,分别为一般传统商品与已取得有机认证商品、未取得认证商品;公司登记资本额分为1亿元以下与1亿元以上,将上述控制变量数据转换成0与1虚拟变数。自变量为技术创新中的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调节变量为企业社会责任,新产品开发绩效中的市场绩效和产品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与验证假设。Model1为检验控制变量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关系;Model2则加入技术创新的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两构面,探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Model3再加入企业社会责任中经济责任干扰变量进行分析,探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借此分析结果来验证本研究的假说,详细分析结果如表5与表6所示。
3.各构面与市场绩效的回归分析
本部分主要探讨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中两干扰变量分别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由表5可得知,Model3的解释变异量(调整后R平方)为0.336,F值为6.755,P值皆0.000,表示Model3达到显著水平,各变量对市场绩效有显著影响;Model3加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干扰变量后(调整后R平方)变化皆不大,由此可知加入干扰变量对原模型并无显著的影响效果。从Model2可以看出产品创新对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值为0.475,p<0.001),表示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同时也能提升市场绩效;让公司的获利率、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根据以上分析,可验证H1a成立。本部分主要探讨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干扰变量分别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由表6可得知,Model3的解释变异量(调整后R平方)为0.235,F值为6.49,P值为0.000,表示Model3模型达到显著水平,各变量对产品绩效有显著影响;Model3加入企业社会责任干扰变量后,(调整后R平方)变化不大,由此可知加入干扰变量对原模型并无显著的影响效果。从Model2可以看出产品创新对产品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值分别为0.475,p<0.01),表示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同时也能提升产品绩效,从该项假说可以推论出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包装设计能力或推出产品的速度提高同时也能提升产品绩效。根据以上分析,可验证H1b成立。从Model3可以看出过程创新对产品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β值为-0.279,p<0.05),由此可推论出企业在过程创新方面,企业尝试不同作业程序、或引进能改善过程的新技术及设备,会花费不少成本,因此不会提升产品绩效,反而会降低企业的产品绩效。在Model2中为加入经济责任的干扰变量探讨与产品绩效的关联性,从Model2可以看出产品创新与经济责任的交叉项无显著关系;过程创新与经济责任的交叉项有显著正向影响(β值为0.107,p<0.01),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企业在过程创新中越有经济责任的表现,其对产品绩效即越好。
4.结论与建议
1.不能明确具体地处理医疗纠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度的加深,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当然,由此引发的纠纷也逐年增加。医院每年在医疗纠纷事故中的开支也不可小觑,但是新制度仍然无法完全解决赔偿费用的相关问题,没有具体规定医疗赔偿项目是否通过“预计负债”项目进行核算。
2.成本核算方面的弊端
一个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够给医院的决策者提供帮助,解决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医院的平稳、健康发展。但新医院会计制度仍然无法做到这一点,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健全,成本的观念没有得到落实。一个好的会计制度应当能够全面核算医院成本,能全方位地核算各项经济活动,控制成本,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率。
3.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合理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却不尽人意,对固有资产的考察还局限于数量方面,核算缺乏质量和使用状况方面的相关数据,导致了准确度的低下、账目和实际的不匹配。减值准备的缺乏更增大了医院在市场经济变化中的风险。
4.医院会计队伍有待加强
新制度在实施之前,医院并没有对熟悉旧制度的医院财务人员进行新制度培训,而新的会计制度又跟旧有制度有很大差别,财务人员不能很快熟悉新制度,在处理事务时由于不熟悉新制度、甚至排斥新制度,仍然在沿袭一些旧的会计制度,导致对新制度的认识迟迟得不到增强。
二、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
1.增设医疗事故科目
为了完善对医疗事故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的是调解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另外,医院还应当增设“预计负债”科目,帮助降低医疗纠纷风险,帮助估算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
2.规范成本的核算
医院应当进一步健全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实现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完善医疗服务的质量。一个健全的成本核算不仅要包括收入和支出,还应当包括成本预算的程序调整、编制、执行等,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此外,成本核算体系还应当确定每一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鼓励医院职工控制成本,尽可能地杜绝浪费现象。
3.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笔者建议增设减值准备科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所谓的累计折旧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转移情况的科目。期末累计折旧科目反映的是企业估计的固定资产已转移价值的金额。将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备抵项,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由此可见,“累计折旧”科目的设立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更能避免医院资产的虚增。另外,医院要定期核实考察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实现固定资产账目与实际的一致性。
4.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
医院会计人员是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实施者,在新制度实施之前,医院要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熟悉新制度。这样,在之后的实际工作中才能避免财务人员沿用旧有制度。
三、结束语
(一)未落实以药养医的收入结构
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还有未将以药养医的收入结构落到实处,其只是将以药养医的收入结构的改变停留在了账目表面,而未相应相应的措施促使人们提高对以药养医结构改变的重视。因为医院收入结构与医院会计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应通过讲座等提高相关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从而彻底了改变原有以药养医收入结构的同时,对新会计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和完善。
(二)对资产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缺乏科学性
新制度规定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余额的一定比率计提坏帐准备。这项规定尚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医院不同于企业,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两个科目期末余额都很大,这一计提方法和比例给盈利的医院创造了增大费用,抵减结余的途径,而对于规模小、盈利少或亏损的医院又增加了经济负担,易使国有资产流失。对于此,医院应实现资产计提坏账准备政策的科学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政策进行完善,进而确保会计人员在工作进程中能采取正确的计提方法,从而保证资产计提坏账准备数据的准确性。
二、新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审计、分析等工作
由于政府职能进行了相应的转变,因此新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应针对此转变对会计报表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变。例如,增加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并且通过政府的权利对会计制度工作进行相应的审计与分析,同时公开医院的财务信息,从而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避免财务信息不实等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政府对会计制度实施《政府公开信息条例》之后,要求医院会计信息必须定期进行年度审计,此行为的产生,有效遏制了会计处理财务时的不法行为,并同时调动的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因此为了实现会计制度的改革,首先应提高医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此,医院可在财务人员进入岗位之前,安排其进行相应的培训,进而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医院领导也应定期安排医院财务人员参加相关讲座,进而为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保证预算编制程序规范、审批程序合法、预算执行合规、预算调整有据、预算考核与评价奖惩分明,并将全部经济活动纳入预算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收支平衡,防范财务危机;有利于强化政府监管,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分析,便与绩效考核,促进医院两个效益的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
1.会计制度不够规范
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制度还不够规范和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致使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了诸多影响信息可靠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制度都比较之后,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无从解决。在不健全的规范制度下,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没有统一的计量方法,致使企业经营者有时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时刻保持前瞻性,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并进一步加快会计制度的建设,规范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方法。
2.委托关系的存在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着委托关系,进而产生了委托成本。企业的所有者希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则希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中获取私人利益,二者的个人利益不同使得追求的目标也大相径庭。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对企业内外部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内部财务会计信息,使得经营者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来操纵企业的经营行为,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社会、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核查和监督体系,但是只有健全的会计工作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部分企业存在对不同部门、对内、对外所提供不相同会计信息的情况,这不仅是企业的不负责任、违反规定,也是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沟通交流、各自为政、各负其责行为的后果,这就无法真实的反映会计核算结果,认为控制会计信息的行为越来越猖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都得不到保障。要想避免这种人为控制现象,就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使国家、社会、企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有序配合,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有效保障监督行为的实施,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保持会计信息可靠性需坚持的其他原则
1.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就是指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评估,对未来的事项进行预测,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因此,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标志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前者是指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测,而后者是指对评价和预测的结果进行纠正。由此看来,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具备相关性,就会导致经营决策脱离会计信息,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引起使用者的怀疑,所以相关性是可靠性的前提条件。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提供相关性,但是,绝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有可能提高了可靠性的同时相关性就会被减弱,两者的变化方向是不同的。总之,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全面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够只反映有利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将全部财务状况如实反映,尤其是对企业不利的财务状况,不能以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改变或取舍,这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全面性特点。当前一些企业对财务信息反映不全面,出现不利时含糊其辞,取得成绩时就大书特书,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盲目乐观,影响企业长期和持续的发展。因此,不全面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一旦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导致错误的财务状况,企业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3.重要性原则
不同的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同,因而要区分会计核算事项的重要程度,即为重要性原则。例如涉及重要资产、负债、权益的、对企业经营状况有重大影响的、对经营者做出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要采取慎重的核算方法,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合理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而一些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不大的次要会计事项,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正确判断的情况下,进行相对简化的处理,但不能够影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重要性原则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某项会计事项重要程度的判断,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概念,重要程度会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中呈现中不同的变化,例如,同一个会计事项如果在规模较小的公司中,可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大规模的企业中,重要程度就要小很多了。同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重要程度也会因为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会计事项每次发生的金额都比较小,但是如果发生的次数很多,就会对企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除了依据法律形式,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核算,从而如实的反映该会计期间内的交易事项,即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宗旨。早期,西方会计就对实质重于形式做出了要求,我国是在后来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了该原则,但是当时没有更多的将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为了使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就要真正的把该原则运用于会计操作中,使会计信息更符合实际。
5.谨慎性原则
在处理会计信息时,不能虚增盈利,避免为领导者带来乐观情绪从而影响投资决策,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例如,要选择较低的价格对资产进行入账处理,而要选择较高的价格对负债进行入账处理。尤其是对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要保持谨慎性原则。
三、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会计行为是需要法律的支撑的,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是企业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基础,会计行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执法程序,以及各种相关规范守则制度的约束,才能有法可依,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才能有力的打击违法行为,引导会计人员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才能在记录、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时,避免不正当行为,客观、真实、准确的进行操作,保障财务信息的良好运行。
2.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约束
为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充分的被领导者利用,就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约束,来严格约束高管等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首先,努力规范会计行业和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对不合符规范的行为要进行严惩,加大内部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部门结构,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建立规范的交易环境,形成健全的、高效的、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能够协调起来,共同监管会计信息。
3.进一步加大部门管理力度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具体说来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通过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得出的最终的数据结果和主要信息,二是指财务会计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比如复式记账、会计准则和审计等都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目前,关于财务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生产结果和盈利状况。
2.信任。
关于信任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很难在统一的定义方面达成了一致,本文认为信任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主体和客体,一般情况下,主体会对客体的行为进行一个评估和判断,然后根据评估和判断的结果来决定是否信任客体,然而主体无法控制客体的行为,却特别希望客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来行动,因此当客体的行为得到主体的信任时,双方能够达成合作,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主体信任客体。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主体对客体的信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体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客体进行连续的评估和判断,最终才会决定是否对客体信任,而一旦信任建立起来,主体将采取一定的行动和客体进行合作。
二、影响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要素
1.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影响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重要因素,一把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有控制机制的问题,那就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的信任机制存在缺陷,这样就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最终会引起委托人对人的信任降低,因此可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严重影响着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它有利于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规范和完善。
2.企业的外部环境。
因为企业不可能脱离大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而独立存在,因此企业的发展不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同样随着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导致了财务会计信任功能深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良好的企业外部制度能够增强经济交往双方之间的信任,相反,如果企业的外部制度较差,那么经济交往双方之间的信任会因之而降低。进一步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的可替代性不断增强,因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由上述论述可知,企业的外部环境严重影响财务会计信任功能。
3.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显而易见,财务会计信任是在委托人和人之间建立的,因此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大大影响财务会计信任功能。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好,双方之间就越信任,相反,如果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差,那么双方相互信任的可能性就很小。另外,因为委托人和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一般是不能同质化的,这样就导致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规则有明显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会计信任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实现
财务会计信息要想实现信任功能,首先要对财务信息的生产过程、内部环境和审计结果等进行披露,最终促成信任主体和信任客体之间的信任,而且要注意这个过程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
1.披露信息的产生过程。
一般情况下。复式记账是信息的生产过程,它可以十分有效地反映出各种经济业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状况,复式记账的基本内容是会计账户。为了真正发挥复式记账的强大技术,防止价值在虚假的账户中流转,企业应当注意采用合适的方式对会计账户的经济含义进行披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业务模式的改变,会计信息已经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会计信息无法控制企业的奢侈浪费和现象,因此企业应当对这方面的问题十分注意,采取恰当的方式对会计账户的经济含义进行披露。
2.披露信息的生产内部环境。
为了加强财务会计信任功能,企业应当根据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定期向外界披露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包含了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此外,企业还要向外界披露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信息生产内部环境的披露。
3.披露外部审计报告。
一般情况下,外部审计不仅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认真严谨的审计,而且对内部的控制报告也要进行一定的审计,通过对外部审计报告进行披露,可以传达出强烈的信号,因为审计报告是来自于第三方的验证和认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财务会计信任功能。
4.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主体对客体的信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体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客体进行连续的评估和判断,最终才会决定是否对客体信任,而一旦信任建立起来,主体将采取一定的行动和客体进行合作。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相关性、及时性和可比性的特征,因此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加强经济双方之间的信任。财务会计的信息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的准确记录,因此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可以使得委托人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出相应的分析和预测。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信息提供者行为的可预测性,从而提高了信息使用者的信任程度,因此可以说,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实现。
5.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财务会计的良好外部环境可以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度,这样就有利于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信任功能,因此促进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会计准则具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因此委托人在做出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对各个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可信度和可比性的不断提高,这样就有利于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实现。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