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概念隐喻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种解释说,概念隐喻是以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主义语言观为基础,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前者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概念,而后者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这是由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即以表述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建一系列隐喻;实体隐喻,即人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结构隐喻,即借助一种事物的概念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种事物。另一种解释说,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即通常以具体的常见的事物A代表抽象事物B。而这些概念有的来源于人类对世界认知的直接经验,有的来源于人类对世界认知的间接经验,有的来源于人类主观感知的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这些抽象的和具体的概念储存在人们的概念系统里。也就是说,概念隐喻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基础上,由人们已存在的意识自然认知的过程。
1.2概念隐喻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就中国而言,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研究。渐渐地,随着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意义。从此不再认为隐喻只是一种单纯修辞手法,而是对它有了新的认识---隐喻也是一种认知机制。一些应用学家和外语教师开始尝试寻求一条用概念隐喻促进日常语言以及多义词学习的通道。虽然,概念隐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切实的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却不是很多。整体看来,大学词汇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机械模式,一个一个单词,手把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词汇义项的内在关联性以及逻辑性,无法让学生系统牢固的掌握英语词汇,不仅浪费了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可谓“费力不讨好”。
2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使用概念隐喻学习新词汇
隐喻词汇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例如,英语中,stone-hearted意为铁石心肠的,snow-white意为雪白的等。中文里,微博上发帖子的称为楼主,偶尔在qq群里说话的人称为冒泡等。这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喻词汇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它的背景意义,单单考量这个新词汇,是怎么也无法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的,只有培养并运用这种隐喻思维,结合当时的情境,才能充分理解这个新时代下新词汇的现实意义。可见,使用概念隐喻学习新词汇是当下时代的要求与需要。
2.2使用概念隐喻理解多义词
大家都知道,英语词汇中一个单词往往被赋予好多意义,这在专业术语里被称为一词多义。本来大家对于生疏的单词就很难对上号,而一词多义更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单词的难度。但是,如果你知道概念隐喻理论,并且知道运用这种隐喻思维。这时,概念隐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词的义项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义,一种是引申义。而引申义就是根据原始物通过隐喻延伸出来的,从而有了一词多义的存在。
2.3使用概念隐喻理解词汇运用
学生对于词汇的把握不清,不仅在于词汇的一词多义,还有词汇的词性。如fly作为名词意为“蝇子”,而作为动词具有“飞”的意思。如果单独来记,这就好像是两个词,可是如果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这就简单多了,完全可以看作一个单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但是很多人都不会这样轻松地联想到这一个单词的两个义项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者逻辑性,更不会想到将这种内在联系性或者逻辑性挪用到其他词汇的学习。如此看来,培养一种隐喻思维并使用概念隐喻来理解词汇运用是有必要的,它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基于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思考
3.1注重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学方式应不同于往日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如英文词汇也有着基本义与延伸义的存在,应在学习它的基本义的同时,更注重对引申义的理解与分析,也就是它的隐喻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应通过讲述隐喻义从基本义的引申过程来帮助学生认知词汇的多项含义,引导学生采用概念隐喻理论联想一个单词的引申含义,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学起来更加快速有效,而且乐在其中。
3.2注重隐喻理解,记忆英语多义词
语言是人类智慧创造出的一种产物。这种创造性与人类的认知互相促进与发展,使语言丰富而富有规律性的变化。认知语言学指出,多义词的义项之间的联系是以概念的隐喻与概念转喻的关系为基础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出隐喻性思维,对于记忆英语多义词是很有帮助的。
3.3注重中英隐喻异同,切实理解词汇意义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理论英语写作
Abstract:Metaphorisnotonlyarhetoricdevice,butamatterofthoughtandaction.ThepaperattemptstoapplytheconceptualmetaphortheorytotheteachingofEnglishwritingandfurtherproposesthatimportancebeattachedtodevelopingstudents’metaphoricalthinkinginEnglishwriting.
Keywords:conceptualmetaphor;metaphoricalthinking;English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WeLive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domain)和靶域(target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areatacrossroad.
例2.Therelationshipisn’tgoinganywhere.
例3.Ourrelationshipisoffthetrack.
例4.Theirmarriageisontherocks.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ISA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ISUP,SADNESSISDOWN;MOREISUP,LESSISDOWN;HIGHSTATUSISUP,LOWSTATUSIS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amfeelingup.”,“Pricesaregoingup”,“Thetemperaturehasgonedown.”,“Benicetopeopleonyourwayup,becauseyouwillmeetthemonyourway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ISABUILDING;ARGUMENTISWAR”,“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building,frameworkofabuilding,constructabuilding,collapse,the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fiercewar,attacktheenemy,winthewar,bedefeatedinthe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gottheframeworkforasolidargument.
例6.Ifyoudon’tsupportyourargumentwithsolidfacts,thewholethingwillcollapse.
例7.Withinthegroundworkyou’vegot,youcanconstructaprettystrongargument.
例8.Heattackedmyargumentfiercely.
例9.Joesparednopainstodefendhisargument.
例10.Joewontheargumentwithher.
例11.Joewasdefeatedintheargument.
又如:“IDEASARE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canbedigested.
例13.Foodcanbeswallowedordevoured
例14.Foodcanbenourishing.
例15.Foodcanbespoon-fed.
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hasahardtimeswallowingnewideas.Hehastostewthemoverfordays.
例17.Wedon’tneedtospoon-feedourstudents.
例18.Hedevoursthebook.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FIELDSARE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shipiscomingintoview,Ihavehiminsight,he’soutofsightnow,that’sinthecenterofmyfieldof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AREFOOD,IDEASAREPEOPLE,IDEASAREPLANTS,IDEASAREPRODUCTS,IDEASARECOMMODITIES,IDEASARERESOURCE,IDEASAREMONEY,IDEASARE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Thestakeswerehigh.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takeherchancesandhavetheoperation.
例20.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Shecouldloseitall.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anteupandhavetheoperation.
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ISAGAMBLING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gotontheridewhenhedecidedtocampaignformayorofhissmalltown.Afterflipping,rolling,andshakingforthepublicforeightweeks,hefinallyfeltlikehewasincontrol.ButashewatchedtheexitpollsreportedonTV,heplummeted.Hehadlostina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ISA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flipping,rolling,shaking,plummeted,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professortoldmemyargumentwasshaky:asastudentofphysics,youhavetoconstructstrongerfoundationsforyourtheoreticalmodels.Usefactstosupportyourtheory.
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ARE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26,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8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表达;文化术语;英译
1 引言
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语境等。隐喻与文化之间具有
不可分离性。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论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把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并揭示了蕴涵的中国文化模式,本论文同时也对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2 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专项,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意象图示结构(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与隐喻翻译相关的研究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规则性限定,即要求隐喻的翻译依据特定的规定性方法进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几种隐喻翻译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它们包括:直译、明喻;对等议、意象重现、解释性翻译等。第二类研究将隐喻翻译方法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Newmark(1995)将隐喻分为死喻、标准隐喻、改喻、新隐喻及创新喻等若干种,译者可依据它们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处理方法。第三类研究将隐喻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概括来讲,第一类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而后两类研究则涉及隐喻翻译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条件。隐喻的翻译既受到语篇的制约,也受到文化差别的限定。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国内也有较系统的评述,如林书武(1997,2001)的《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束定芳(2000, 2002)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李福印(2000)的《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等。束定芳(2011在《论隐喻的运作机制》一文中谈到: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王斌(2002)在《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中从交织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隐喻结构,通过对隐喻结构源语(域)与目的语(域)的整合分析,论证了隐喻结构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在于泛化个别整合模式;若能发挥其动态整合功能,为翻译的全面解释提供契机。
3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表达研究中,作者发现隐喻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不对称极为明显,时而丢失、时而变换、时而添加,形成一种有趣现象。根据 Newmark(1980)的隐喻翻译理论,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中国文化术语翻译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对等译法、意象代替翻译法和意象转换法。
(1)直接对等翻译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这意味着在目标语中重造一个相同的意象,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的喻体和比喻手法,条件是让译语读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译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译法:不是所有的隐喻都可直译,毕竟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大量特有的隐喻.隐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遇到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隐喻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的常用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意象。例如:“红人” 译为:sb’s man of hour;“台柱教授”译为:star professor;“交际明星”译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胆”译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转换翻译法:在处理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时,也会遇到意象转换的情况,会使用意译。意译是直译的一种补充手段.这种译法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这种译法多运用于一些文化标记鲜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隐喻.例如:“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译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翻译如果没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实达意。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并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个较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习语,框架理论,概念隐喻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中国社科院词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
论文关键词:习语,框架理论,概念隐喻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中国社科院词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
[1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将语法隐喻主要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形式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隐喻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人们不再仅仅把隐喻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把隐喻看成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把它看作是“介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人类智能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
语法隐喻的提出触及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语法隐喻中主要构成部分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影响,从而揭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称为“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Halliday (1995)指出,对人类经验意义的描述在语法层面上有两种方式,即直白式和隐喻式直白式是我们表述经验的典型方式,一般情况下,语义层的实现是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的,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称为一致关系。因此,直白式就是一致式。在一致式中,名词表示实体(Thing)或参与者,动词表示事件(Event)动作过程,形容词表示属性(Property),副词表示方式(Manner),连接词表示逻辑关系。
(一)及物性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喻,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每次选择变化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例如:
(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a是物质过程,是表达此种语义的基本式,符合人类认知的表达式。b是心理过程,是隐喻表达式,将物质过程隐喻成了心理过程。
一种语义过程用另外一种过程来体现,该过程的参与者、环境成分等功能成分也发生相应改变。各种语义功能可以相互体现,构成隐喻表达式。再看两例:
(2)a. It lightened and then thundered greatly (物质过程).
b. The lightning was followed by a great crash of thunder (关系过程).
(3)a. The boy cried loudly (行为过程)
b. The boy let out a loud cry (物质过程)
及物喻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语法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的物质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心理过程,如例(1);本来的物质过程也可以隐喻化为关系过程,如例(2);本来的行为过程可以隐喻化为物质过程,如例(3)。
(二)名词化概念隐喻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最强大的资源。名词化主要是指将体现“过程”的动词和体现“特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变成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实物。在名词化过程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意义不断被转化为名词的范畴意义。例如:
(4)a.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b.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例(4)a中的动词expose, deteriorate被隐喻化为b中的名词exposure, deterioration; 例(2)a中的动词lighten和thundered被隐喻化为名词lightening和thunder。名词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有力手段,是雅式文体的重要特征,广泛用于科技语体。
三、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教学中意义
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实,教学中仅靠被动感知的词性转换练习或课文内容的体验是难以获得主动的认识和理解的。对语法隐喻加以适当的讲解认识和练习可以加快这种语言现象的掌握。毕竟,我们读的科研文章不大可能是直白式的,我们写科研论文时也要学会合理应用语法隐喻表达方式。就大学英语,乃至研究生英语教学而言,如果要学生今后能阅读或撰写科研论文,语法隐喻表达方式的认识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对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理性学习,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的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不同的语篇的不同表达方式获得理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应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从而提高外语的输入和输出水平。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不单纯是以记住多少单词量而定,是否具备了英语语法隐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也是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论文摘要]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们熟知的语言信息载体。概念合成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一、引言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联想。隐喻也正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得以创造并被接受的。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从公元前300 年到20 世纪30 年代的2000 多年中,隐喻一直被仅仅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由于情感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为了准确理解生动表达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
二、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过程,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三、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是目标域,说明的领域叫源领域。其意义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英语中的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
(一)空间隐喻
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 is up ; bad is down 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
(二)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Time is money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 limited resource 又蕴含了a valuable commodity。
(三)实体隐喻
即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分为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1.通感隐喻,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如:汉语中“冷言冷语”赋予言语以温度(冷热)显然是通过各感官之间的沟通,不同感知域的相互投射,产生的隐喻式表达。
2.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满腹惆怅”。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最后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它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直立的姿势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则相反。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
(四)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故可以量化。如描述经济现象的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并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不同文化中一件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想意义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汉语中“鸳鸯”指恩爱夫妻,但按字面意思译成“mandarin duck”,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怎么可能把它与恩爱夫妻联想到一起呢?
情感隐喻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为了更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类有些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将它们隐喻化。如关于爱情就有:“爱情为旅程”,“Love is a journey”等。
四、英语隐喻翻译对策
(一)直译法:
笔者认为:英语隐喻的最佳翻译方法当属直译法。如Low wages are the country’s trump card at this stage ofits economic development.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 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由于文化、社会、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例What foreign businessmen find encouraging is that ideology is no longer inthe driver’s seat.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
(三)换喻法:
当英文隐喻所内涵的意思与中文的另一隐喻相对应时,转换隐喻译法则是最好的折中办法True enough , but teething pains are natural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teething 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问题,是改革初期所必然经历的。按中文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
五、结束语
自然界如此复杂,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人们用隐喻思维,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或情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机制制约着情感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可见,概念合成理论对情感隐喻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谭震华,英语隐喻词语的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2002 (4)
关键词: 隐喻研究 观点概述 研究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束定芳认为(2000)“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构建主义的隐喻观强调隐喻的普遍存在性,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固有属性,对隐喻意义的理解是通过表面的矛盾性领悟出双方的相似性。正是隐喻所揭示的相似性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隐喻研究历史
西方关于隐喻研究的历史,最早可回溯到古希腊时代。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意为“carrying across”,即“由此即彼”之意。由此不难看出,所谓“隐喻”,其本意就是指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涉及两个事物,一是出发点,二是目的地,也就是我们汉界修辞研究通称的喻体和本体。
三、西方隐喻研究的五种主要理论
1.替代论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的出发点是从哲学角度谈论语言修辞中的隐喻,因为一切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而作为修辞中的隐喻显然是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隐喻的本质问题,他提出“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这一番论述看似简单,其实却道出了对隐喻实质的独到看法,即隐喻是一种替代。
公元1世纪古罗马语言修辞研究者昆体良(Quintillian)明确提出了隐喻的“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他认为,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他的这一看法其实是对亚氏关于隐喻“借用”观的一个精要归纳和总结,隐喻研究的“替代论”也由此而形成。
2.比较论
“比较论”也可以称作“相似论”(Similarity Theory)或“类比论”(Analogy Theory)。这一理论强调,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特征比较是构成隐喻解读基础的基本过程,是对分别源于两个不同义域里的词彼此之间的相似性经过比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
“比较论”其实也是亚里士多德隐喻观的另一个衍生物。“比较论”的影响并不亚于“替代论”,其影响之深之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超过了“替代论”。到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之初,仍有学者坚持隐喻的“比较论”。Abram认为“隐喻是一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比较”。Harris在本世纪初依然声称“隐喻是一种比较,极具想象力地将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不相似的事物认同”。
3.互动论
20世纪30年代,Richards(1936)发表了《修辞哲学》一书,动摇了“替代论”“比较论”的统治地位。他明确指出“我们的大难题是需要发现我们是怎样使用隐喻以及我们所认定的词义固定的词是怎样发生意义变化的”。隐喻是两个概念的并置,通过彼此的互动产生一个新义。Richards总结:隐喻表达,就是“二合一”,即“两个概念,一个意义”(“Two ideas for one”),是两个共现概念之间的互动形式。由此可见,Richards是将隐喻从传统的修辞术中解放出来并提出隐喻互动论的第一人,他对隐喻的这一独到看法由此改变了隐喻“替代论”和“比较论”长期把持隐喻研究的局面,给隐喻研究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隐喻是语义变化的发酵剂,其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两个域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隐喻意义的达成有时取决于语境的作用,有时取决于百科知识和规约性信念的作用。这些观点发前人所未发,由此突破了“替代论”和“比较论”的局限。
4.映射论
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以隐喻为聚焦点,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及隐喻的本质,用大量的英语隐喻例证来证明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隐喻概念”。这种隐喻概念能生成许多日常语言的表达式,而且往往是独成系统,他们因此将这种成系统的隐喻称作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隐喻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修辞手段,在多半情况下是一种思维、经验和行为的方式。Lakoff & Johnson认为,人类的共同经验应是人类思维之所以有意义的促动因素,因而,表达人类思维的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若没有这一基础,任何隐喻的表达都是不太可能的。尽管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可隐喻却关涉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这两个概念又是怎样形成这种互动关系的呢?于是他们提出了隐喻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Map”一词原是一个数学概念,表示“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与另一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联系起来”。他们认为隐喻映射,就是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简言之,隐喻映射就是从一个源域映射到一个目标域。1989年,Lakoff与Turner在《超越冷静的理性》一书中对“映射”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映射就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一个对应集。隐喻是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而映射的动因就是人类的经验。
5.概念合成论
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隐喻及一般言语意义在线构建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束定芳指出,概念合成理论弥补了“映射论”的不足,不但将源域和目标域都看作是“合成空间”(实际上就是互动的结果)的“输入”,而且提出了一个“类指空间”的概念,认为这一空间也是“互动”的输入之一。
四、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
根据李福印(2006)《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中的分析:
(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深化。含有“metaphor”,即“隐喻”一词的论文占总论文的87.5%,依次包括“隐喻的分类”、“隐喻的理解和加工”、“概念隐喻”、“隐喻的功能”、“隐喻的使用和表达”、“隐喻的鉴别”、“基本隐喻”及“隐喻模式和结构”。(2)对隐喻的语义研究。该范围的研究紧随上文提到的“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比例中位于第二,主要涉及诸如“隐喻的意义表征”、“隐喻意义的理据”等问题。这些研究都和意义直接相关,因此归为语义学范围。(3)对语篇中隐喻的研究,主要是隐喻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特点及作用等。这些语篇包括文学作品,如诗歌、政治语篇、科技语篇、广告宣传语篇等。(4)隐喻在范畴及范畴化中的作用。隐喻是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扩展。尤其是Lakoff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更使我们看到了隐喻在范畴重构中的作用。(5)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该研究属于正在兴起的应用认知语言学(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范畴,旨在寻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教学中的应用。
除了以上占比例较大的五个方面以外,研究还显示以下问题也是隐喻研究者关注的对象:(6)隐喻与认知;(7)隐喻与概念及概念化;(8)隐喻与文化;(9)隐喻与成语;(10)隐喻与换喻;(11)隐喻与意象图式;(12)隐喻与语用。
五、结语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渗透于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中,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同时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理解与经验另一种事物。这是和对隐喻进行语用研究的方法相对立而又相共存的一种方法,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解释语言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仅从语用角度对隐喻研究难以揭示隐喻的全貌。而且,隐喻的理解过程还涉及隐喻的识别、隐喻意义的认知推理、意义的转换等,这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J].外语研究,2003,(4):9-12,16.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 写作质量 名词化 动词化
一、引言
Halliday在1985年创立了语法隐喻理论。与传统的修辞词汇隐喻不同的是,语法隐喻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这两个类别分别代表了一个给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变异,即直白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Halliday(1994)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类。本文将重点分析概念语法隐喻。
二、研究方法
1.语料来源与收集。本次研究所需的30篇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写作样本选自文秋芳、梁茂成(2008)《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体裁议论文,作文题目为“Nowadays,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rent apartments and live outside.Is it appropriate? State your opinion about it.”。随机选择30篇,然后参考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的评判标准对这30篇作文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30篇作文分成好作文组和次作文组。
2.概念语法隐喻的认定标准。概念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和评判标准目前尚无统一定论。Halliday(1994)指出名词化是唯一有效的创造隐喻的方式。但是,胡壮麟认为名词化这种唯一性只存在于词汇层面上。黄国文(2000:27)认为隐喻也可以通过动词化、形容词化和副词化来实现。朱永生(2006)进一步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不仅指的是名词化,也包括形容词名词化和动词名词化。本研究采用朱永生对概念语法隐喻的评判标准,即概念语法隐喻在写作中体现为名词化和动词化。
a.名词化(nominalization)。朱永生(2006:84)认为名词化指的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做事物,具体包括动词名词化(verbal nominalization)和形容词名词化(adjective Nominalization)。
b.动词化(verbalization)。语义层看,动词化指的是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做过程处理;形式层看,是通过用动词替代其他词类表达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朱永生,2006:86)。动词化具体形式包括副词短语(adverbial phrase)和形容词短语(adjectival phrase),这二者指的是用非限定分词短语替代原先的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每篇作文中语法隐喻数量的统计为人工完成,然后将统计结果输入到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首先,这30篇作文按分数高低划分为好作文组和次作文组,划分标准是将分数在中数之上的划分为好作文组,其余为次作文组,两组均为15篇。通过均值比较,两组在质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
然后把这两组样本每T单位中所使用的各类概念语法隐喻手段进行对比。
好作文组写作中名词化和动词化出现频率均高于次作文组,SPSS均值比较的结果显示,两组样本在名词化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5),在动词化这一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670)。
上述结果表明,好作文组使用概念语法隐喻的频率明显高于次作文组,本研究假设得到验证。二语学习者遵循了从直白式到隐喻式的发展规律,这也体现了个人认知水平的提高。在概念语法隐喻的两种表现形式中,学生使用名词化的频率最高。名词化在直白式向隐喻式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唯一最有效创造隐喻的方式(Halliday,1994:352)。
此外,概念语法隐喻还有增加语篇客观性的功能(朱永生、董宏乐,2001)。直白式表达中动词体现过程,有其参与者。转化为隐喻式之后,过程参与者会被省略,语篇客观性增加。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30篇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法隐喻与写作质量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写作质量高的作文中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频率高于写作质量低的作文。这验证了学生使用语法隐喻的频率与写作水平呈正相关这一假设,说明概念语法隐喻是影响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次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这种语言现象;了解语法隐喻的概念、种类和语篇功能;认识到语法隐喻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对比分析法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使用隐喻表达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最后,本次研究只限于议论文体,且抽样样本仅30篇,对于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2]董宏乐.概念语法隐喻与作文能力的提高[J].国外外语教学.2002(3):30-34.
[3]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274.
[4]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非范畴化,机制,理据
1. 引言
语言中的非范畴化现象进入到从认知角度统一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为理论目标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当中是必然的结果。而从认知出发研究语言现象的认知语言学也对非范畴化给出了基于认知的适当解读。将非范畴化置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然不少(沈家煊,1998;吴福祥,2003;胡壮麟,2003;王寅、严辰松,2005;刘正光,2005;刘正光,刘润清,2005;朱永生,2006;刘露营,刘国辉,2008)。在认知上与非范畴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是隐喻和范畴,而关于隐喻和范畴的研究成果在认知语言学逐渐兴起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来(林书武,1997;束定芳,1998,2000认知语言学,2001,2002;刘振前,1999;文旭,2002;吴世雄,陈维振,2004;)。本文旨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隐喻和范畴化的视角出发,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做出描述,分析其背后的认知理据,并探寻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各自的地位。
2. 何为非范畴化
本文所谈及的语言演变现象――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与另一概念“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相关,二者的关系作则认为应视作前者包含后者。沈家煊(1994)对语法化给出了一个定义:“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文旭(1998)《<语法化>简介》一文中曾引用法国语言学家A. Meillet(1912:133)关于语法化的说法,称研究语法化就是为了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其后在下文中,文旭又解释道:例如名词和动词可能变成像格标记、连接词、助词这样的语法成分。这种变化过程就叫“语法化”。语法化所包含的语言变化范围可以从汉语文法中的“实词虚化”很清晰地看出来。
而非范畴化,相较于语法化对于词语作用转化的关涉范围有所扩大,或者说,已经包含了任何在语言中出现的词语作用转化的类型。刘正光,刘润清(2005)曾将位于语言层面的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由此可见,语法化和非范畴化虽同为一种语言“过程”,但非范畴化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并包含了一切的语言范畴成员。
3. 隐喻和范畴
隐喻和范畴化都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在非范畴化的过程当中也起着核心的作用,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或者说谁是谁的基础的问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隐喻和范畴对人们的认知所起的作用论文怎么写。
在“论隐喻的认知功能”一文中,束定芳(2001)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作了如下归纳: 1、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2、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3、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4、隐喻作为类推说理的手段。Ortony(转引自刘振前,1999)认为隐喻有如下功能:1、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2、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3、增强表达形式的形象性。
关于范畴,Croft& Cruse (2004)认为有以下几项认知意义上的功能:1、学习 (Learning);2、计划 (Planning);3、交流 (Communication);4、经济 (Economy)。
由上观之,我们不难发现,隐喻和范畴化这两项认知工具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隐喻和范畴在认知功能上又有相似和重叠的部分。如上面所列隐喻的认知功能之一“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和范畴化的认知功能之一“学习 (Learning)”就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叠。“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交流 (Communication)”这两项认知功能亦如此。那么究竟隐喻和范畴化哪个是更为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由于凡是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找到的的事物或事态都已经是被我们的意识接触到的或者说被认知到的,而没有被我们认知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存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的,是不能够被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当中提取的,所以在我们的过去的经验当中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个我们不曾接触到的世界,以测试隐喻和范畴化的不同的认知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假如我们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那里的事物都是我们未曾见过也未曾想象过的,唯一可以辨认和确认的只是这些事物的物理空间形状。那么为了想要尽快熟悉那里的事物和环境,我们会首先使用哪种认知工具呢?作者认为我们会首先使用隐喻思维。比如当我们初次见到不曾见到过的也看不出来其本质和功能的事物时,我们会说(也只能说)这个东西像以前我见过的什么东西。但是除了二者形似之外,除了我们知道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的本质和功能之外,我们对新接触到的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一无所知,于是也就无从进行范畴化了。我们之前所已经知道的事物的范畴对我们此时认识此事物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最多只能起到提供猜测的参照的作用,正如人们在思维的初期会将牙齿和珍珠视作同一种事物(束定芳,2000)。若由此进一步推论说范畴化其实是隐喻思维的使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隐喻思维是利用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每个范畴中的成员也是依靠相互之间的相似而聚合成一个类别,即范畴。当然,范畴在形成之后有其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这一点不能被忽视,如范畴的“经济 (Economy)”功能,在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隐喻的功能辖域,其起始于隐喻思维,但是后来又超出了隐喻的功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功能,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
下文将要讨论语言现象中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上文曾提到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并不是作出结论说隐喻和范畴化是在其中唯一起作用的认知工具或实现机制。认知语言学将人类的语言能力包含在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总范畴之中,认为各种能力不是自主而可以独立运作的,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会调动一切需要的能力来完成认知行为,并且需要调动的往往不止一种能力,而是会要求各种相关认知能力协调运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想象出我们在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并不止隐喻和范畴化思维,我们的运动神经系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都会在其间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不过,本文囿于篇幅,除隐喻和范畴化外,其它在非范畴化过程中起作用的认知能力将不在本文的重点讨论范围之内。
沈家煊(1998)对什么是隐喻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明: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那么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机制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先从“实词虚化”讲起。前面说过,“实词虚化”或“语法化”是“非范畴化”的被包含的内容。关于“实词虚化”的实现机制,沈家煊(1998)曾用情态动词“may”来说明由实转虚的过程。如句子“May I ask a question?”,这里的may表示允许;如句子“He may be a spy”,这里的may表示或许。沈家煊认为:这“就是由‘行’域投射到‘知’域的隐喻,因为允许别人做某事跟行动有关,而对可能性的主观推测跟知识有关。”
非范畴化除了“实词虚化”外,另一个明显的语言现象是名动转化。刘正光(2000)在谈及名词动用的时候指出,因为名词在指称时可以引起意象,而动词的隐喻用法同样也能引起意象,于是这就为“名词转换作动词使用时隐喻思维的发生找到了契合点”论文怎么写。由上可知,语言自身的特点已经为隐喻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于是由此进一步为非范畴化的实现提供了机制,即隐喻。
除名动转化之外,“副词+名词”的结构也引起了大家从不同角度的研究。下面是在互联网上博客里找到的几个例子,借用一下:
1、西方人更科学,东方人更情感。( 《多伦多之恋》, 《十月》1992、2)
2、他是非常细节、事事上手的人。( 《逆风飞扬》39 页)
3、(她)眼神僵在场地中央做沉思状,很知识女性的样子。( 《赶场》, 《当代》1999、6)
在这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很明显地能够看到原来的名词失去了它们的句法特征,与之搭配的成了副词:“更”,“非常”,“很”。这些名词也从指称范畴进入了特征范畴:“科学”表达的是“理性”的意思;“情感”表达的是“感性”的意思;“细节”表达的是“谨小慎微”的意思;“知识女性”表达的是“精致而有涵养”的意思。这些范畴的转化即来自于隐喻映射。
5. 结语
在具体的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即便我们能够找到某一词汇的非范畴化的历史轨迹,知道了最初(或尽可能的早期)这一词汇的词性或范畴,我们也不能把词汇最初的词性看做始源性的认知语言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很明显的事实便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便已然对外界的事物有了反应,甚至还表现出情感的活动。而至于当人们逐渐掌握语言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则另当别论。这里想要说明的是,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其与部分语言形式(包括词语的词性)的匹配往往具有相当大的任意性,一个词语是首先创造出来形容事物还是描述过程并非有重大原因。正如所称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语言是派生的,语言反映的只是是人类部分的思维。当思维有需要,语言大可为其做出改变,譬如经历非范畴化过程。这也是为了利用有限的语言资源表达无限思想的方便。总而言之,语言是思维的不完全反映,任何语言上的变化和改变都是服务于我们思想表达的需要,而我们拥有大量的认知工具来实现这种变化和改变,譬如隐喻和范畴化。
参考文献:
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J]. 外语研究, 2005(1)。
胡壮麟.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 现代外语, 2003(1)。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刘露营,刘国辉.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刘振前.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4)。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 1998(3).
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 1998(6)。
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 2001(2)。
文旭.《语法化》简介[J]. 当代语言学,1998, (3)。
吴世雄,陈振维.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外国语,2004(4)。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 当代语言学, 2003(4)。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4)。
论文摘 要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隐喻产生于认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总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隐喻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人们不再仅仅把隐喻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把隐喻看成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把它看作是“介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人类智能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
语法隐喻的提出触及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语法隐喻中主要构成部分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影响,从而揭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称为“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Halliday (1995)指出,对人类经验意义的描述在语法层面上有两种方式,即直白式和隐喻式直白式是我们表述经验的典型方式,一般情况下,语义层的实现是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的,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称为一致关系。因此,直白式就是一致式。在一致式中,名词表示实体(Thing)或参与者,动词表示事件(Event)动作过程,形容词表示属性(Property),副词表示方式(Manner),连接词表示逻辑关系。
(一)及物性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喻,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每次选择变化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例如:
(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a是物质过程,是表达此种语义的基本式,符合人类认知的表达式。b是心理过程,是隐喻表达式,将物质过程隐喻成了心理过程。
一种语义过程用另外一种过程来体现,该过程的参与者、环境成分等功能成分也发生相应改变。各种语义功能可以相互体现,构成隐喻表达式。再看两例:
(2)a. It lightened and then thundered greatly (物质过程).
b. The lightning was followed by a great crash of thunder (关系过程).
(3)a. The boy cried loudly (行为过程)
b. The boy let out a loud cry (物质过程)
及物喻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语法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的物质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心理过程,如例(1);本来的物质过程也可以隐喻化为关系过程,如例(2);本来的行为过程可以隐喻化为物质过程,如例(3)。
(二)名词化概念隐喻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最强大的资源。名词化主要是指将体现“过程”的动词和体现“特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变成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实物。在名词化过程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意义不断被转化为名词的范畴意义。例如:
(4)a.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b.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例(4)a中的动词expose, deteriorate被隐喻化为b中的名词exposure, deterioration; 例(2)a中的动词lighten和thundered被隐喻化为名词lightening和thunder。名词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有力手段,是雅式文体的重要特征,广泛用于科技语体。
三、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教学中意义
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实,教学中仅靠被动感知的词性转换练习或课文内容的体验是难以获得主动的认识和理解的。对语法隐喻加以适当的讲解认识和练习可以加快这种语言现象的掌握。毕竟,我们读的科研文章不大可能是直白式的,我们写科研论文时也要学会合理应用语法隐喻表达方式。就大学英语,乃至研究生英语教学而言,如果要学生今后能阅读或撰写科研论文,语法隐喻表达方式的认识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对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理性学习,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的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不同的语篇的不同表达方式获得理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应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从而提高外语的输入和输出水平。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不单纯是以记住多少单词量而定,是否具备了英语语法隐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也是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论文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自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家们对隐喻的阐释不断深化人们对隐喻的理解。隐喻的产生和使用是自然语言的常见现象,隐喻是交际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基于此,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通过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一个可行而又便捷的途径。
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问世。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来进行建构的,而用于语言表达的隐喻则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Lakoff,1980),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逐步得以完善。概念隐喻理论被阐释为包括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在内的认知机制。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意象式结构,即“衡定性假说(invariance hypothesis)”。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空间隐喻(Lakoff,1987)。
人们利用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与隐喻认知能力,便能创造性地运用隐喻语言并能合理的阐释与认知所接触到隐喻语言,通过“隐喻化”的过程加入到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成为我们概念系统的一种固定模式。这些纵横交错的隐喻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体系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体系,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语言,帮助我们共同完成对抽象事物和概念的较为深刻、全面、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对词汇理解有指导意义,词语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隐喻。词语产生的隐喻,是指词语的创造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隐喻产生的。许多复合词和派生词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兔唇、罗圈腿、面包车、钉子户、蝶泳、梅花鹿、鸭舌帽、火舌、雪花、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childlike、mousy等等。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那些用隐喻方式构成的词语;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个词义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概念隐喻的教学并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由于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概念隐喻的不同。
(二)隐喻与阅读教学
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隐喻概念是阅读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隐喻性语言是各类素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语言现象,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与否关乎到提高阅读能力、理解作品的修辞及意境。文化的烙印深深地映射在隐喻中,隐喻的表征隐含了文化的逻辑,隐喻的概念也存在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情况下,当喻体和本体之间无法找到任何相似之处时,语境对隐喻的判别和理解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是这样描写西风的:
to quicken a new birth
thou breath of Autumn’ s being
drive my dead thoughts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要理解这些诗句,没有相应的地理背景知识是不行的。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温暖和湿润,是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对春的讴歌。而汉语中的“西风”却使联想到寒冷、萧瑟、凛冽、凋零等。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获取具有极强的揭示作用。阅读者就应该利用语境因素对言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来解读文本,获取意义。
(三)隐喻与文化教学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就是通过一个概念域理解另一个概念域。例如“LOVE IS JOURNEY”就是通过“旅程”的概念域理解“爱情”的概念域,一般用A IS B的形式表示概念隐喻。
隐喻无处不在,不但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的概念系统建立在隐喻之上。隐喻概念大致可分为三类:(1)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如“TIME IS MONEY”;(2)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3)本体隐喻,指表示实体的词汇表达另一无形的概念,代表是容器隐喻,如记在脑子里、放在心上等。因此,隐喻其实就是用一个领域的经验理解和经历另外一个领域的经验。
二、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概念隐喻的理论进行词汇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将给词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通过隐喻理论,教师可以解释语言意义的发展过程,以及词汇意义之间的联系。扩大词汇量和增强词汇意义认知是词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促进词汇意义的理解,也会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
1.重视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
日常语言中有很多的隐喻,隐喻意义比较丰富的大部分是基本范畴词。它们使用频繁,并且常和其他词语搭配,所以在日常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部分隐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它们扩展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高,对词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例如,heart(心脏)经常被用来隐喻一些相关活动的词语:heartbunrning(嫉妒),heartfelt(真诚的),the heart of a city(市中心),a change of heart(变心),with a heavy heart(心情沉重地)等。所以,教师在讲解词汇基本意义的同时,也要重点讲解基本范畴的词汇隐喻意义。
2.注意隐喻的文化内涵
隐喻是以我们的身体经验和日常知识为基础,所以隐喻映射不是任意的。词汇的应用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隐喻认知的共性可以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都用隐喻理解隐喻语言这一事实中体现出来。
人类社会背景的相似及共同的认知结构使得英汉语言的词汇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汉语文化有“时间是金钱”、“人生是舞台”等隐喻,英语中有“TIME IS MONEY”,“LIFE IS STAGE”等隐喻,但是隐喻体现着各民族文化差异。汉语中,“龙”喻义神圣、尊贵,汉语文化的词汇中体现着“龙”的正面意义,例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英语中的“dragon”却是吞云吐雾的怪物,象征着凶险和罪恶。又如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听别人使唤的象征,有“走狗”、“狗仗人势”等表达,而西方文化中,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于是有“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等。
3.利用隐喻思维理解一词多义
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某些多义词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基于概念隐喻的关系。例如:
(1)He went up the stairs,so that we can see him.
(2)He spoke up,so that we can hear him.
两句中,up分别是“upward”和“more intensity”的意思。语言学家认为这两个意思是通过概念隐喻MORE IS UP联系起来的。许多词的概念都是利用他们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表达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出现是隐喻化语言表达方式促成的。例如:the hand of a clock(表针),the foot of a mountain(山脚),talks between Washington and Moscow等。
4.利用概念隐喻联系词汇
人们经常用自己熟悉的概念域理解抽象的概念域,所以人们往往就会用一个概念域的词语描述另一个概念,例如隐喻ARGUMENT IS WAR。人们用war这个概念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所以ARGUMENT可以和indefensible,attack,win等词一起使用,通过这种思维的转换揭示属性“争论是战争”,例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通过隐喻思维,两个概念域就相互联系起来,学生更容易记忆这些词汇。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两个概念域,也可以通过表格方式对词汇进行总结对比,帮助他们在语言交际中更准确、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把隐喻理论引入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表层结构下的深层思维模式,促进词汇的深度学习,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及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促进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外语研究,2002(2).
关键词:概念隐喻;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71-01
一、引言
在1980年,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用以思维和理解抽象事物或概念的认知工具。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莱考夫认为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于语言,而是利用一个观念域说明另一个概念域,或者说是概念域之间的映射,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联想。将概念隐喻用于高中词汇教学,有助于解决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加深记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隐喻理论与词汇教学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用以思维和理解抽象事物或概念的认知工具,并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后来莱考夫发表了著作和多篇论文,进一步阐释了他的思想,形成较完整的隐喻认知理论体系。国外概念隐喻的研究者还有 Gibbs,Turner,Grady等。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慢慢从隐喻理论的学术研究转移到外语教学研究,特别是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上。下面是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Hester认为如果对每个单词若追根溯源,就很可能发现他们的隐喻成分。Lazar探讨教授修辞隐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理解和生成隐喻的词汇策略。Goatly提出语言中很多隐喻已延伸或转移到词汇中,并在词汇中留下了印记。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关注隐喻理论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束定芳、蔡龙泉、叶狂等人,他们主要探讨了隐喻用于词汇的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三、高中词汇教学中的概念隐喻
词汇量的多少在某些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效率及语言的运用水平。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词汇研究一直是一个讨论较多的话题。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外语学习的新视角,将概念隐喻理论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
(一)介绍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
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中有70%的隐喻。隐喻意义比较丰富的大部分是基本范畴词,它们使用频繁,且经常和其他词语搭配。一些隐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拥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它们扩展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也高,对词汇教学有重要意义。比如,head(头)常被用来隐喻一些相关词语:headstrong(顽固的),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因而,教师讲解词汇基本意义时,重点讲解基本范畴词汇隐喻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二)灌输隐喻的文化内涵
隐喻的映射不是任意的,因为隐喻它以我们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知识为基础。词汇的使用习惯能体验出一个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及价值观。由于人类社会背景的相似以及共同的认知结构,英汉语言的词汇也有许多的共同点。例如,汉语文化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语中有“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隐喻也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差异。汉语中,“红色”喻意喜庆、美满,汉语文化的词汇中体现着“红色”的正面意义,例如,“红红火火”“红妆”等。但在英语中的“红色”却是贬义较强的词,西方人更多将红色和血的颜色联系在一起。又如在汉语文化中与狗有关的表达通常为贬义,如“狗腿子”,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于是有“lucky dog”。
(三)解释一词多义
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基于概念隐喻的关系。比如:(1) He went up the stairs, so that we can see him.(2) He spoke up, so that we can hear him. 在这两个句子中,up分别表达“upward”和“more intensity”的意思。语言学家认为这两个意思是由概念隐喻“more is up”联系起来的。很多词的概念都是利用他们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来表达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出现也是语言隐喻化促成的。例如:the heart of a city,talks between Beijing and London等等。
四、结语
将概念隐喻理论用于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词汇和语言的理解,提高记忆效率。由于隐喻式词汇学习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