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开放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循环;学习情景;互动;协作
一、教学信息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存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作用和对学习和,对不同的学习理论来说有不同的解释。但相同的是,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对这些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
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中,教师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和控制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美国认识心家维特罗克的“学习生存模型”提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核心。认为学习生成过程有六个步骤,在这六个步骤中,有关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感觉信息都是承载于人脑和学习情景中的信息。也可以看出知识的构建过程就是信息传递、加工和存储的过程,也就是由学习者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认为学习过程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从上面可以看出,教学信息是教学模式的起点和归宿。而教学研究应该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研究,也就是要着重研究学习信息的产生、流动、变化的过程。从认知建构主义来看,在构建教学模式时,首先,分析在特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的各种教学信息,弄清楚各种教学信息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条件下对学习的作用。然后以各种学习信息载体为骨架,以信息流动为线索来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其次,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为目的,以教师和管理员调控信息的流动、造成信息的潮差、促进信息的平衡、管理信息的输出为手段来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
二、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学信息分析
教学活动其实我们可能把它看成教学者和教学环境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教学者和教学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教学信息之间的交换,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在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学信息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掌握了教学信息的特点和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就可以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来进行教学活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学要素有教师、管理员、学生、网络和媒体,那么它是由那些生态因子组成的呢?
1、教学物质因子。也就是所谓的教学设施,包括网络环境、现实环境、媒体等。这些因子是由各教育的承办实体的实力来决定的,它们组成教学环境的骨架,为教学信息的流动提供载体和通道。
2、人为因子。包括主管领导、教师、管理员和学生。他们是具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掌握了一定的认知工具和具备一定学习技能的,并且决定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学信息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的因子。
3、信息因子: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教学信息都存在于人和学习环境因子之中,它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它的表现形式、流动方向和速度、互通互动的状态等对学生的知识意义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
物质因子、人为因子和信息因子相互联系组成教学生态网,并且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根据其组成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单一学生和物质环境形成的星型结构,如图一:在这个系统中,单一学生处于信息的中心地位,只有一人独立面对各种学习信息,完全自主进行知识的构建。学生靠自己的能力来获取和处理信息,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或信息吸收的不完整,进而造成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出现偏差,所以学习稳定性差。
二是,由多个学生和环境组成的结构,如图二。有许多学生共同在一个环境中进行学习,逐渐形成一个协作会话关系,能实现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共享,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构建的目的。在这种学习系统中进行学习,学习稳定性较好,学习效率高。
三是,教师、管理员和所属学生与环境组成的网状结构,如图三。这个教学系统就是现在远程开放中比较稳定和教学结构。因为有了知识比较全面的,懂得教育学和心的教师和管理员融入其中,学生学习将不会迷失方向,在其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下,学习信息的航路将近永远畅通。
3、教学信息
(1)物质因子中承载的原始信息:一是,互联网上各网站的信息,特点是信息量大、庞杂,要经过查询、过滤、筛选、分类才能利用。二是,上级平台的信息,特点是各学科混杂,信息量小,针对性弱,很多都是针对教学方向性的指导信息。三是,媒体信息,特点是信息格式比较固定,针对性强,但信息量小,扩展性和交互性较差。这类信息的特点是,属于公共信息、初始信息,其类型、数量、和质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人为因子中固有的信息。教师、管理员和学生所固有的认知结构,教学、管理和学习的能力信息等。
(3)人与教学环境或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信息。教师教学信息有:对教材知识结构理解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媒体当中;教学策略信息,包括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设计、开放性任务、WebQuest教学信息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评价信息。这些信息的特点是,属于私有信息,具有时间性、针对性、触发性、周期性。其作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学生学习信息有:学习过程信息,包括自主学习计划、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学习反馈、测试信息等;学习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信息。这些信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绩效。
从上面可以看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学信息交换过程,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在认知建构主义教学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充分协调和处理好它们之间关系,就可以结合分校的教学实际,构建一个以教学信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特定的情景中,利用认知工具,自主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以此为指导,以学习过程设计为核心,以教学信息的流动为根本,以开放性教学任务为契合点,形成WBL-3C(Informationbasedlearning---3Circulation)教学模式。
本模式由三大循环组成,一是教师教学设计大循环,另一是学生学循环,再一就是管理员学循环。
教学设计大循环过程是,教师一经接受教学任务后,自己的长时记忆受到刺激,形成的动机进入短时记忆,再利用以有的认知工具,进入上级电大平台和环境中去探究,然后结合对媒体材料和学生情况的,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设计出开放性的教学任务,以此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出形成性过程评价标准等。教师将开放性教学任务数字化后进入教学平台,完成第一次大循环。如此反复,循环不已。每一次循环时各节点的信息都会因学习循环系统的而有所变化,教师就是通过对学习循环的不断监测、控制、评价来调整开放性教学任务和对学习情景的再创造,从而达到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
学生学循环过程是,学生准备学习时,首先,进入学习平台,开放性学习任务就会对长时记忆产生刺激,激发学习的动动,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任务,进入短时记忆。其次,带着和任务进入问题情景,利用已经掌握的认知工具,选择适当的学习,并利用所提供的资源或者网络其它资源,进行主动探究,从而产生感觉印象。再次,将感觉印象和长时记忆进行比较,从而达到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如此反复,循环不已。
管理员学循环是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搜集、分析和整理各接口和信息,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和调控机制,以促进各教学信息而有序地流动。
教学活动以开放性教学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将通过教学活动在开放性任务中碰撞,在学习情景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信息交流,以此不断地调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促进教学系统中各种教学信息达到良性循环。
四、教学
(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在是知识爆炸、知识共享、即时查询、即时通讯的,信息素养是对一个人能力考量的重要参数,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自主知识建构能力的总要指标。所以,学生要进入我们所设计的开放性教学系统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
1、通过入学前辅导,使学生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有关知识和提高信息素养的重性。
2、进行机操作和网络应用的培训。
3、养成将学习信息改造成数字化信息的习惯。
4、养成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习惯。
5、养成利用电脑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完成自己认知结构的再造和学生学习信息的量身定制。具体的环节应该有:
1、教学信息的搜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学生情况、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有用的教学信息分类存入教学数据库中。
第一、分析教材和相关的各种媒体,从中获取知识信息。首先,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知识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用思维导图把整体结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其次,对知识进行分类,具体分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类型,为问题情景设计和教学资源的提供作好准备。
第二、分析学生,从中获取学生认知结构信息。主要从信息素养、认知结构、人格特征、学习工作条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虚拟聊天、水平测试等办法。
第三、通过网络搜索,获取有关教学的知识和情景信息。从上级平台中直接读取有关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多媒体素材等信息。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找出有关教学信息,根据它们的位置、信息量、类型、与教学的关系、利用的方法等相关信息做成索引,或者直接将其改造后放入教学数据库中。
第四、教学目标分析。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习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长期和短期目标之分。在制定目标时也要注意目标的科学性、开放性。
2、教学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把所搜集的教学信息结合学生学习的要求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多媒体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为了更好在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就应该对其作进一步加工处理,可以用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aver、DV、DC等认知工具它们转变成文本、图表、幻灯片、网页、视频等一个个独立的知识体,以引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源。
3、将多媒体信息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信息搭建成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孵化器。具体完成的任务有: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开放性教学任务的设计、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资源的设计等。这些任务都是动态的任务,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变化的的。
第一、拟定教学实施方案。教师可以上级电大的有关信息,根据分校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拟定一个教学实施方案,上传到相应学科的教学计划子栏目内,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参考。在教学实施方案中要求准确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中所能提供的教学信息的类型、数量、位置、获取方式、有无时间性等。
第二、制定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在开放式教育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传统的基础教育而来的,基本上都是通过刺激—反应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并且已有的知识结构也很不科学和完整,自主构建知识的意识还很淡薄。所以通过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其能愉快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去。当然有些认知结构较完整,自主构建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不以开放性学习任务作为自已学习的开端,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在学科知识链条上一任一个节点进入学习。
开放性教学任务的特点主要是开放性、探究性和挑战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时应该注意自上而下的学习特点,将有结论性问题、可能性问题、以及现实性的问题作为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即时上传到平台上,放于相应学科的教学辅导子栏目内。
第三、创建学习情景。是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是设计或推荐的真实的情景,它是为学生学习搭建的学习平台,其中分校教学平台就是较大的学习平台,在其上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建立一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如:根据设计WebQuest帮助学生进行网络探究;分类论坛,使学生能在思想上、方法上和知识上进行分类讨论,使学生随时保持清晰有序的思路;学习作品和成果展示区,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通过这些学习情景的搭建,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能尽快地进入知识的殿堂。
第四、资源信息库的创建。是教师自主设计或提供推荐的相关学习资源。
4、深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交互学习,对学生形成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监控,由此来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信息。
第一、推式服务。通过信息交流工具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分析、学习建议推荐给学生,这种主动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进程,修正学习方向。
第二、拉式服务。学生在开放性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和触动下,通过自主探究,产生的问题、体会、成果等将通过平台或者是信息交流工具呈现出来,教师就要即时获取这些信息,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明确而有针对性的答服。对于学生发表的学习体会和学习成果要做到准确的评价和鼓励。
第三,通过WebQuest平台和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
第四,情感交流,修练心智。除了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信息交流而外,还要注意安排在现实环境中的学习交流,如设计一些专题讲坐、专题讨论、专题考查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缩小大家的距离,建立更加民主、平等的学习份围。
5、即时作出阶段性。教学活动进行一月后做一次总结,对师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痕迹作出统计、分析和评价。作出统计图表,以指导师生后一阶段的学习进程。
通过以上教师所作的大量工作,为分校教学平台注入了鲜活的教学信息,为学生不断创造新鲜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融入其中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学习信息,这些信息的产生就会打破学习信息环境的平衡性,造成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差异,促进信息的流动。这样,在学习信息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的循环过程中,学生逐渐在形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要由学生完全彻底地自主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教师制定的教学信息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较大的影响,使其不至于偏离学习的航道。所以,一经学生受到开放性教学任务的触发后就很快进入学习情景。
学生的信息环境和教师学习和创设的信息环境是重叠的,师生双方的学习信息都是相互透明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环境中的所有学习信息进行选择性利用,或者通过内化再造成为自己独特的学习信息体系。
1、进入平台,启动自主学习进程。
第一、学习准备。首先,进行三级平台注册,找出虚拟的学习场所。其次,设计好自己的认知工具,如:E_mail、BBS、word、powerpoint等。再次,约定好学习小组和交流方式。
第二、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依据平台提供的教学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在拟定自主学习计划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对所学科目的所有知识进行分类,是把客观存在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对比,,判断出那些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能直接或间接产生联结,那些是为能产生联结的知识。对不同的知识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对能产生联结的知识通过同化—顺应的过程构建自己的新知。对那些不能找到联结的知识,就通过学习信息渠道,首先找到能与之产生联结的下一级知识,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新知,或者通过请求教师帮助来获取知识。
第三、选择好自主学习和方式。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成长过程、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和管理者就应对可能存在的学习方式进行,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即时收集到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对其进行引导、帮助。
一种是对教师依赖性比较强的学生。他的学习往往是跟随教师的步调呈线性展开的,这种情况下开放性任务驱动这类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师和管理者就要密切注视学习过程中的负反馈,这些信息会在BBS、E_mail、和电话记录上反映出来。只要做到及时调整纠偏,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种是自己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并且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和利用各种认知工具的能力。这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可能不照教师所设定的程式进行自主学习。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进入学习过程的环节,制定自己的学习思维导图进行多点学习和多向交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产生很多对其它学生很有用的知识信息,产生正向反馈。教师要通过BBS、E_mail、和电话录音即时收集到这些反馈信息,充实到平台环境中去,并即时作出评价和鼓励。
一种是意志力较弱的,知识结构和信息素养都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学习感到很困难,也找不到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这类学生是很难维持自主学习的,并且教师通过刺激都很难使其发生反应。那么要使这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要求教师对其实行点对点的帮助和辅导,进行规定动作的演练,使其逐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知识的学习。
2、在学习信息环境中实现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
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学会的认知工具,如:搜索引擎、office办工软件、netmeeting、E_mail、BBS、电话、传真等工具进行学习。同时,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利用教师设计的探究平台(WebQuest)进行网络—探究学习;根据教师的安排或者自己设计协作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师生互动学习等。具体可能以下学习模式:
第一,“情景—探究”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借助开放性学习任务,在情境中以教师所提供的资源为支架,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出现的疑问,通过信息交流工具即时向教师询问。或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以求其他学习者帮助。对于自己容易理解的知识,可以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如Powerpoint,Forntpage,office等)进行意义建构,并且经过整理存放入自己的知识库中,同时在平台学习成果展示区中进行展示,以获取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对此评价的信息。
第二,“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式学习
对于一些重难点的学习环节,可以通过设立学习主题,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攻关的目的。(1)确定主题,并制订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2)组织合作学习小组;(3)根据教师提供的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进行相关信息搜集,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第三,“小组合作—远程协商”式学习
(1)建立学习小组,并对小组同学进行内部分工,分别进行问题探索,同时形成相关讨论主题。
(2)在网络环境中寻找相关主题信息,并通过各种认知工具进行处理,分工合作,建立小组网页;
(3)各合作学习小组定期浏览其他合作学习小组的网页并进行讨论;
(4)通过网络通讯工具(BBS、E_mail等)发表各小组的意见,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5)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知识—团队—实践”研究式学习。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挥团队精神,到实践中去探索发现,为生产生活报务,为地方建作出贡献。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培养自己在经济建中的责任感和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的民族情感。
3、适时总结和评价
第一,作好形成性测试。学生以每月为时间单位进行自主学习,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对本阶段的学习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每一学月对学生作一次形成性测试。主要以在线测试和上级电大发放的形成性练习题来测试。通过对测试情况的分析,教师和管理员要即时作出分析报告,并即时反馈到学生,以指导其下一阶段的学习。
第二,作好阶段性的总结。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进行一个月的时间后进行一次学结,主要对所学情况和设定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出弥补措施。以电子文稿方式通过E_mail提交给管理员和教师,以便准确掌握学生学习信息,对症进行帮助和引导。
第三,学生互评。协作学习评价、小组讨论评价、社会实践评价。
五、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信息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延续而不断地变化着,这些信息的相关管理者就要随时跟踪它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并对各种信息的类型、数量、质量、时效性、准确性以及与教学环境、人为因子的相关性作相应的评价,同时以时间为线索建立学校教学信息数据库,为教学作好准备。监督和控制的流程如图五。相关责任人要即时对相关教学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同时会同有关方面督促和实施。
1、专业责任教师通过平台对教师信息的监控
平台上的教学信息是否构建完成,是否符合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要求。
在辅导中为了突破重难点而制作的课件和提供资源的情况,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专业教师进行评价。
师生互动情况统计。包括利用BBS、E_mail,提出、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对学生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指导情况。
形成性测试的性和有效性。
实践和课程整合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评价。
学科期末情况作为评价专业教师的依据之一。
2、专业责任教师对管理员信息的监控
检查一月一报情况。
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情况。
对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信息搜集和分析情况。
与教师、学生的互动情况。
学生学习档案建立情况
3、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信息的监控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留的痕迹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学习计划、学习笔记、知识系统的建立、学习互动情况、协作学习情况、心里反应过程记录、学习、形成性测试、学习成果展示、社会实践成果记录、毕业论文等。
六、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多向流动性,把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作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作出评价,反馈给学生,以便实时调控。管理者要即时研究各交换接口的信息,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机制,把三大学习循环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教学信息畅通,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良性循环。
【】
1、《试论远程开放中教学模式的研究视点和建构维度》徐皓上海广播电视大学
2、《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基础》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3、《基于多媒体的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陈琦、张建伟北京师范大学
4、《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美术创作人员在得到一个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的任务时,酝酿最初的想法和形象化的概括,抓住对设计的独特理解,逐步形成它所塑造的演播空间外部形象的具体想法和意向.意在笔先,避免机械地按照节目规定的空间提供一般化地环境设计,才能提炼与节目有内在联系的造型因素,使空间成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创造出仅靠人物语言动作无法充分表达的深遂意蕴。
在这里,我暂把演播室空间的设计分为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假定的空间
假定性系美学概念之一,假定性是一切艺术创作所共具的属性,空间艺术中以抽象象征虚拟引喻,间接表现艺术的时空感。
演播室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假定的空间场景,通过不确定空间的指定性,体现节目风格,例如:凤凰卫视的“杨澜工作室”,是一档以讲述历史长河中种种发人深省的故事、轰动的事件、才子佳人的传奇,回顾历史,给人以启迪的栏目.,整个节目开始摄像机由上自下,由右向左缓缓移动,象征历史文化的罗马石柱屹立在运动着的蓝天白云下,每一个柱子的中间都有一个电视屏幕,不断播放着珍贵的历史资料,主持人从柱子间慢慢走进镜头讲述一幕幕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假定的空间定位在一个变化的历史长廊中,把一个古老的历史废墟景象搬到演播室,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环境中,让观众能更好地去了解过去的各种历史。
二情感空间
不同类型的节目体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不相同的,一般节目的开始往往通过一段音乐,几组画面,几行字幕,就可以让观众了解整个节目的风格,环境的设计同样也从背景到环境空间道具无不体现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用语。亚洲卫视的[V]频道,几乎所有演播室的空间设计,都采用极度夸张的色彩,奇异的道具,再加上主持人新潮的发型及服装,体现出先锋音乐的存在空间,在这样的气氛中,肯定不会有严肃的故事发生。
三交互式的空间
谈话式的节目中,演播室的空间设计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与节目中进行参与。“实话实说”栏目,演播室为圆型空间,观众嘉宾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在观众嘉宾中来回穿插,打破了空间的两面或三面的传统组成结构.这种开放的空间构架,能更加轻易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让主持人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从这一点来说,演播室空间的美术设计,已不是简单地独立出现的,它是通过空间这个媒介与节目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搞装饰装修的设计人员,在搞电视演播室的空间设计时,为什么显得有时力不从心了。失败的设计只能体现在独立的空间变化,独立的背景空间,与节目本身相差甚远。
四空的空间(通用性演播空间)
一些演播室不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关键是画面的整体和清晰,再配置简单的道具,这种布景也称为通用性演播,常用中景和近景,全景仅仅起到穿插作用。例如:凤凰卫视的“铿铿三人行”栏目,整个演播室只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幕布,以此体现“人生大舞台”“幕后休息室”的意象,以再简单不过的背景突出节目调侃诨谐的风格,是典型的后现代舞台风格,把三个人物放在一个简单的中性背景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性格更加突出,这种空的空间设计可以使观众唤起某种形象感触,也就是所谓的形象联想,形象联想也就是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契机,是塑造形象的基准。
五装饰性空间
如果是中性节目,不需要表明人物的特定环境,只需要有一个优美的背景来提高画面的艺术欣赏性,比如:音乐舞蹈节目杂技表演节目就需要在通用性的空间背景基础上,给予特意的精心设计,这也称为装饰性布景。这种装饰性空间场景,要考虑演员上下场的变化,利用色彩空间的变化,传统或现代的图形变化使节目本身更加充实漂亮,甚至可以利用机械装置增加演播室的空间变化,让节目更有可看性。
六虚拟空间
第一,课堂教学开放,实施动态教学。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变动。如教学计划的适度调整、空间位置的随机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对化学科来说,可充分发挥实际的优势,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索。例如,进行化学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把实验室的球棍模型发给学生,专人保管,课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结合概念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如:实验室有KMnO4,KClO3,双氧水,MnO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观察它们放出O2的速率,同时计算同量的物质,哪一个放出的氧气多?在学生实验时,给学生操作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发问的机会,给学生判断的机会,比较实验方案的优缺点。总之,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疆化,一切都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
第二,教学内容开放,实施动态教学。高中化学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有些内容平铺直叙,单调、枯燥。而现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科技日新月异。因而,教师必须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以适合动态课堂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适时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成果,如在介绍碳及其同素异形体时可插入C60的介绍,在讲环境保护时,可插入居室污染与防护以及介绍可持续发展这路等。并且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社会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能源枯竭等。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如,互联网中的很多课件利于引起学生兴趣,可下载化学实验,三维分子结构动画等,结合计算机课,让学生观看,使化学课与计算机课相结合,这也是动态教学的一个新方向。
第三,教学方法开放,实施动态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变的,灵活多样的。其中动态型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态型化学教学应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讨论”为手段,以“试验”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的策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定义、新结论、新鲜思路及新实验方法的探究,在探究中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进行实验,验证假说。对发现的结论进行应用、总结等。下面是以离子反应内容为例实施动态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尝试。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由于较为抽象,学生较难以理解,为突破难点,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演示]同浓度同体积的HCl、NaCl、NaOH、CH3COOH、NH3水溶液导电性的对比实验。
[提问]据演示实验,在并联电路中,与盐酸、NaCl、NaOH溶液相连接的灯泡较亮,而与醋酸、氨水溶液相连接的灯泡较暗,说明在溶液的导电性方面存在着何种差异?
[回答]HCl、NaCl、NaOH三种溶液的导电性强,而醋酸、氨水溶液导电性弱。
[提问]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导电?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又有什么决定的?
[回答]电解质溶液是靠离子的定向移动传递电荷而导电的,当离子的电荷相等时,其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依次推断上述五种溶液中HCl、NaCl、NaOH三种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而醋酸、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小。
[提问]上述五种溶液中的浓度都是相同的,且其它条件均相同,为什么离子浓度却不同呢?
一、多认少写
尽早大量阅读是发展语言的最重要、有效的途径,而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照原大纲的规定,1、2年级识字量只有1100多个,这样少的识字数量既不能满足儿童阅读、写作的欲望,也不能适应语文教学进度的要求。
另据研究发现,儿童识字能力的强弱存在年龄差异,一年级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可见,低年级是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为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能力上的优势,满足儿童阅读、写作的欲望,新课标增加了低段识字量,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为1600~1800个。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几套教材,1、2年级的识字量都有明显增加。
识字量增加了,但写字量基本不变。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要求800~1000个字会写,,这样,学生的负担并未增加。相反,许多字因为多次接触之后再要求学生书写记忆,学生往往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记住,难度相对降低了,学生反而感觉学得轻松。因而,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关于两类字的不同教学要求进行识字教学: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认识,不做书写要求;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致了解意思,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
二、把握规律
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往往有着一定的联系。如会意字,其”语义”与”符号”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看到”采”就让人想到”手在树上采摘东西”;象形字、指事字,其”图像”、”符号”和”意义”有密切联系。如”马”字,本身就像一匹骏马,”上”,多像一人立于地平线上;形声字的”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都有联系,”蚂”,左边是形旁,表示意义,右边是声旁,表示读音,联系生活,一只只可爱的蚂蚁就浮现在眼前。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把握这些规律,就能实现”多识字、快识字”的目标。
1.”图———字”对照,学习象形、指事字利用象形、指事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语文教学如教学象形字”鱼”,我以多媒体显示一条挂着的鱼,并在图下依次写上”鱼”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借助图画,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鱼”这个符号,而且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
再如教学指事字”本”时,学生已学了象形字”木”,知道”木”就是”树木”,我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棵树,然后在下面加上树根,告诉学生:”木”下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于是,树及树根的图像与”本”这个符号联系起来,牢牢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识字实践:学习”飞”字,学生说”飞”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飞鸟;学习”竹”,学生说它像竹子上的六片竹叶……
2.分析”部件”,学习会意字
在教学会意字时,我们常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学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如教学”看”时,我告诉学生,”眝”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学生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
以后,学生十分喜欢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学习”泪”字,学生说,眼里流水是泪;学习”休”字,学生说,一人靠在树边休息……
3.形声归类,学习形声字
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
形旁归类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记得学生在初学”褐”字时,经常将其写成示字旁。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让学生查字典了解:”褐”不光指”褐色”,还指”粗布或粗布衣服”。从此,”褐”在学生脑海中就与”被、补、裤”等归为一类,再也不会写错了。
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学习”晴”字之后,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青”的字+清、睛、请、蜻,,帮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目是眼睛,昆虫蜻蜓。
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把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
三、开放识字
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机是6-12岁,而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言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因而在小学一二年级,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克汉字上,而应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接触大量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营养,及时开发其语言潜能,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读儿歌识字。儿歌生动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儿童十分喜欢。在入学教育、拼音教学及看图识字教学中,我们采用补充儿歌的方式,让学生听儿歌、背儿歌、读儿歌,利用学生的无意记忆识字。
譬如,学完复韵母”ai、ei、ui”之后,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背了儿歌《小燕子》:”小燕子,飞呀飞,一把剪刀身上背。飞来又飞去,剪刀挥呀挥。剪得桃花红,剪得柳枝翠,剪出大地披绿袍,剪出祖国山河美。”学生听了,兴致盎然地跟着我背。我在大部分学生会背之后,让学生看着这首儿歌,带有拼音-,用手指着读几遍。最后,再让他们用笔圈出这首儿歌中带有”ai、ei、ui”的音节。就这样,学生在背儿歌中积累了语言,在读儿歌中认识了汉字,在圈圈画画中巩固了汉语拼音,可谓一举三得。
3.读故事识字。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如,在教学集中识字《合起来,认一认(二)》,我是分这样几个步骤组织识字教学的。我先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了一个故事《小晶晶漫游大森林》。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于是,我让他们带着一些问题,如:小晶晶在大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反复听故事,听懂内容,听熟语言。然后,让每个学生自己试着讲故事,讲给同桌听,讲给好朋友听,讲给大家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将故事的语言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丰富了语言仓库。
在此基础上,我将学生听过和讲过的故事打印好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用手指着故事,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在读故事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与故事中的汉字多次见面,无意之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为进一步掌握这些汉字打下了基础。认汉字我将故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生字,如:品、众、鹿、熊、兔、洞,写在生字卡片上,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认读。写生字根据教材要求,让学生书写”众、森、品、晶”四个生字。
实践证明,读儿歌识字、讲故事识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释放孩子们语文学习的潜能,也为孩子们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心理科来讲,患者家属的陪护是非常重要的,家属陪护是心理疾病患者的一种心理寄托,家属陪护对于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对患者重返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家属对患者衣食起居的照顾以及患者各种出行的带领和安全监护架起了患者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很多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后生活照顾缺乏精神卫生知识,患者对家属的过于依赖使得患者丧失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患者家属对坚持服药意识的淡薄会造成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进而不愿意服药的后果,这些错误的精神卫生意识和管理思想都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负面影响。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家属精神卫生方面的培训,让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方面的知识有所把握,进而可以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工作。面对这一个心理与行为异于常人的特殊群体,心理科护理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具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心理构造并不健全,心理构造的残缺会导致思维发生紊乱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而脱离现实,对客观事物不能正确到位的理解与认识,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受病态支配的心理科患者不仅对自身疾病缺乏自知力而且行为不受到大脑的支配,因此日常生活中十分容易发生譬如自杀、伤人、破坏公务或者走失等意外。由此可见,针对心理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必须是全方位的,不仅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发药和输液等基础护理还要对心理患者进行开放式护理,开放式护理包括对患者的行为约束、心理疏导护理工作以及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几方面内容。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的展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要依据不同患者的状况提供一套科学的、个性化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尽快康复。
2.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方法
2.1患者管理
患者的自我认识十分必要,到位的心理护理工作不仅能启发患者正视自身的疾病,还能认识到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起精神病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打消悲观消极的生活念头重新振作起来。只有彻底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内心的恐惧不安才能避免患者出现自弃的现象。护理人员应当正确的引导患者表达出内心痛苦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帮助患者减少自身的焦虑感并且重新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患者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及时传授给患者缓解危机的方法。
2.2家属管理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要对患者病情有着及时的认知,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认真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用药以及其他的重要事项。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向患者家属交代好注意事项,尤其是药品监管与监服这一项目,患者家属一定要及时向医院汇报患者的情绪变化、异常言行以及药物引起的各项副作用等状况,护患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可以确保患者的顺利康复。除此之外,护理工作人员要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时指导纠正患者陪床的陪护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给患者家属进行一些简单的护理培训,要重视起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病况的一些反应,做到及时进行处理。还要教育患者家属一些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譬如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稳定病情以及哪些食物患者需要忌口等各项问题。
2.3护士管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管理,要考虑患者自身存在的不同情况,从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并且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切利益为了患者,要有着明确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为患者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并且医院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素质考核。护理工作人员在上岗工作之前,医院一定要统一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工作人员对护理安全有着正确的认识,减少由于自身言语或者行为上的过失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再度影响或者生活当中的不安全感。护理工作人员的医疗技术和职业素养一定要过硬,医院要对那些技术水平低下或者不熟练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者淘汰,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数目一定要充足,要给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要对每一床的患者及时做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
3.结语
创新实验室可以供教师及学生进行各种实验预习、复习及科学研究,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的运行的保证。为了使实验室更好的服务于师生,创新实验室成立了管理机构,实验室以社团的形式每年从涉电类专业招聘管理人员与普通成员,招聘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值班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及图书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保证实验室高效的运行。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是本实验室管理制度中效果较显著的制度;实验经费统一由管理部管理,指导教师组负责制,实验室通过对外家电维修、网络承接电子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每年创收约6万,其中百分之50%用于学生工作报酬,20%用于采购耗材与实验设备维修及购买图书资料,20%用于对外交流培训学习,10%作为社团活动经费。
二、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开展的主要活动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够得到技术的培训与锻炼,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并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总结:创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开放管理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舞台。近年来,在创新实验室的影响下,我院学生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专业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的成果有:
(1)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主要体现为学生在创新实验室通过提前预习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准备时间减少、实验设备损坏率降低、实验正确率提高。
(2)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成果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项目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创新实验室成员2013年申请新型实用专利2项。
(3)对口专业就业比例提高。据历年7月份就业统计,2008年对口专业就业率为25%,2010年为42%,2013年达到了61%。
(一)选题背景
自从2001年9月,我国的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立以来,我国的开放式积极的发展相当迅猛,无论是从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其增长速度都相当快。开放式基金的快速发展为我过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并且为我过的基金产品的进一步创新开拓出了相当广阔的空间。虽然我国对于基金的管理还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在积极的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如今已经初步的建立起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但是发展时间上的不足使得自身所具有的经验过少,在面对开放式经济管理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自身管理和外部环境方面。同时开放式基金能够进一步的发挥出证券投资基金所具有的服务优势。在费用模式上,我国很多开放式基金都已经推出了后端收费模式。同时在申购赎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基金都推出了网上委托、电话委托多种交易的方式,很多较为成熟的服务项目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基金管理公司所采纳。
(二)研究意义
开放式基金的出现虽然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变得更多,但是在开放式基金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便是:开放式基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证券市场所需要面临的风险增多,并且这些风险会间接的传导给开放式基金的本身。从开放式基金自身的本质上来看,开放式基金所拥有的功能中并不包含稳定证券市场、降低系统性风险这些作用,反而具有助涨助跌的功能,容易使得证券市场的波动变得更加的剧烈。从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如果市场不健全,那么就需要合理的避险工具来规避风险。但是在我国,这一领域中却是空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自身所学习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对开放式基金当前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效的控制相关风险的方法,能够快速的识别、衡量和控制风险。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学以致用,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使得人们能够对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于以后能够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治理。
(三)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在众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进而系统、全面、深入的考察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当前所存在的风险,并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治理方法进行思考、研究。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开放式基金的概念、特点
1.开放式基金的概念
在我国,开放式基金指的是基金的一种运行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基金的发行份额并不固定,并且基金的份额能够在基金合同所约定的时间以及场所内进行申购或者是赎回。
2.开放式基金所具有的特点
集合理财,专业管理。开放式基金是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委托基金管理人进行共同投资,表现出一种集合理财的特点。通过汇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积少成多,有利于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基金由基金管理人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
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一些国家的法律通常规定基金必须以组合投资的方式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从而使“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成为基金的一大特色。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是基金的所有者。基金投资收益在扣除基金承担的费用后的盈余全部归投资者所有,并依据各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进行分配。为基金提供服务的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只能按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托管费、管理费,并不参与基金收益的剩余分配。
易于变现,流动性强。由于开放式基金的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持有人可以按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因此,基金管理人需要保有一定的现金流资产,以满足基金份额持有人随时进行赎回份额的需要。
运营成本及交易费用低廉。由于大量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资金以开放式基金的名义来管理,其基金运营成本及佣金可以平均分摊给每位投资者,使得基金的运营成本及佣金较低,降低投资者个人的基金投资费用。
(二)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市场风险是指开放式基金在市场运行中面临的所有不确定性。狭义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一个或多个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开放式基金净值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如:股票价格、利率、汇率等因素导致的基金净值变化。开放式基金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基金资产价值面临的所有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是最常见、普遍的风险,它属于系统性风险。
2.流动性风险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投资工具都存在流动性风险。所谓流动性风险就是投资者在需要卖出所投资的投资对象时面临的变现困难和不能在合适的价格上变现的风险。与股票和封闭式基金相比较,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有所不同。由于基金管理人在正常情况下,必须以基金资产净值为基准承担赎回义务,投资者不存在由于在合适价位找不到买家的流动性风险,但当基金面临巨额赎回压力或暂停赎回的极端情况时,其基金投资者有可能以当日基金单位净值全额赎回。如果投资者选择延迟赎回,则要承担后续赎回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风险,这就是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3.申购、赎回价格未知的风险
由于我国采用未知价法,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以基金交易日的单位资产净值加减有关费用计算。投资者无法知道申购或赎回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是多少,以什么价格成交,这种风险就是开放式基金的申购或赎回价格未知风险。
4.基金投资风险
这种风险包括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风险。基金的投资目标不同,其投资承受的风险也不同。
5.机构运作风险
(1)、系统运作风险:当基金运作各当事人的运行系统发生故障时,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2)、管理风险:基金运作当事人的管理水平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3)、经营风险:各基金运作当事人因不能履行义务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6.不可抗力风险
指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发生时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7.道德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道德风险是指基金的管理人或托管人等为了自身的利益或其股东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基金作为一种“受人之托、专家理财”的投资方式,是以信任为其存在基础的。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将资金委托给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之后,由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并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作为受托人,对基金投资人负有信赖义务。但由于存在委托-关系,受到信息不对称因素影响,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违背基金宗旨、妨碍基金业健康发展的道德风险的发生。
8.信息披露风险
开放式基金信息披露要求较严,单位资产净值基本上是每个交易日连续性公布,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按此净价出售或赎回基金份额。对比封闭式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一般半年公布一次,较长时间的信息对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只要在半年公布的业绩令投资者满意就可以了,不必在意每个交易日是否有令人满意的表现。而较短时间的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资者监督基金经理人的行为,对基金管理人的要求更严,基金管理人必须关注和考虑每次信息披露会否影响到投资者信心,导致大规模的申购与赎回行为发生产生的风险。
三、开放式基金实例分析
本章主要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对开放式基金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
(一)公司简介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发起、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人民币。公司秉持“专业创造价值、客户利益为上”的经营思想,致力成为诚信、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收益。公司目前管理广发聚富、广发稳健增长、广发小盘、广发货币、广发聚丰、广发优选、广发大盘、广发核心、广发强债九只开放式基金。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377.4亿元。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简单、透明、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成为品牌突出、信誉优良、特色鲜明的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收益。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吸收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公司员工具有丰富的证券从业经验,平均从业年限4.5年,其中投资管理人员的平均从业年限都在8年以上。
(二)市场风险案例
通过对开放式基金市场风险规范的研究,分析出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和资产配置可以规避系统风险和化解非系统风险。而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又是实务操作很强,需要与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下面就从资产配置的视角对广发基金公司非系统风险进行案例分析。
1.基金持仓资产配置分析
(l)基金持仓比重的计算
根据基金季末的数据,股票持仓比率二股票市值/基金净资产值*100%,债券及货币持仓比率=债券及货币市值/基金净资产值*100%。
(2)进行基金间比较,基金内部趋势和投资策略的分析,如广发优选、广发聚富.
从表3.1能够看出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的这两种基金在2008年年初、年末的平均股票持仓均在60%左右,随着深沪股市大盘指数下跌,股票持仓减少(其中第四季度略涨),与深沪股市大盘指数下跌形成同向走势,而同期债券持仓比例增加,与深沪股市大盘指数下跌形成很好的反向走势,及时增加债券持有量,减少股票持有量,从而减少受深沪股市大盘的影响,从而相对跑赢大盘。但是由于二者的股票持仓比例都较高,对于股票减仓的调整都不四、对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进行治理的对策分析。及时,因而全年下跌幅度都较大,都超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从表3.2能够看出从绝对收益看,只要是涉及到股票方向投资的基金,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但是从相对收益看,总体上看基金的收益还是以微略的优势跑赢了大盘,它们跌幅都小于上证指数的跌幅)。而相对于广发聚富(平衡型基金)来讲,广发优选跌幅要高点,这与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很大关系,广发优选作为成长型基金投资目标是长期资本增值,而成长型基金往往有很强的投机性,因而波动也比较大。
2.基金投资行业资产配置分析
(l)基金投资行业集中度的计算
根据基金季末公布的数据,前三行业股票市值/基金的股票市值*100%
(2)广发优选的行业集中度从两个期间的考察来看,均较集中。
从表3.3能够看出,对广发优选两个时期的行业集中度比较可以看出制造业为投资行亚集中度最高的一个行业,持筹比例较稳定,但趋势略增。2008年6月末,广发优选行业集中度极为明显,重仓在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保险、采掘业,且周期性行业比重较高,在国内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策略将会冒相当大的风险,事实也证明,2008年广发优选上半年错判经济形势,资产配置方向出现较大失误,基金净值下跌较大;而在下半年,广发优选对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的持筹比例下降,相对于6月底,分别下降了60.90%、52.11%,对房地产行业投资比重也下降,对医药行业和有技术特点及发展空间的中小板公司进行增持,说明广发优选下半年适度优化持仓结构,谨慎操作,配置具有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下跌空间不是很大的行业,从而避免了全年更大的损失。
3.基金公司集中持股资产配置分析
从表3.4中能够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整体不是很高,优质蓝筹股稀缺,基金管理人难以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股票投资组合,其结果是多家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重仓持有一只股票或几个相同的股票。
在2000年到2008年度的证券市场,为规避风险,基金管理公司纷纷集中持股,行业高度集中,投资风格、投资策略雷同。在2008年第4季度,受4万亿政府刺檄计划、家电下乡、医改等投资主题的影响,基金公司对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房地产、建筑和公用事业等投资都有所增持,但是投资均显示出一个规律:即多只基金重仓持有同样几只股票。过于集中的投资组合,虽然可以分散非系统风险,但却使投资品种的流动性下降,基金的流动性也随之下降,并可能加剧市场的动荡。少数基金重仓股的表现极大地影响了大盘的涨跌波动,非系统风险被人为放大,另外投资理念的趋同,使投资行为趋同,影响投资风险的规避,也放大了非系统性风险,只有理性的、差异化的投资才是投资取得较好回报的保障。
(三)流动性风险案例
由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及基金份额持有人投机心理,若基金公司所持有的资产流动性不强,那么这些很容易引发赎回危机。下面就从开放式基金公司流动性资产持有对广发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案例分析。
流动性资产比重=(现金+国债)/总资产*100%。流动性资产的比重这个指标体现开放式基金的特性,这个比例越高,说明基金的资产流动性越强,应对赎回压力的能力也越强从表3.5中能够看出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其流动性资产在基金净值中的比重也不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广发聚丰、广发优选、广发大盘、广发小盘、广发核心流动性资产比重均在15%左右,而广发稳健流动性资产比重较低仅为8.7%,广发聚富与广发强债却高达30%以上。
总的来说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8个开放式基金流动性资产比重较高,8只基金平均水平为19%,这说明各基金赎回压力比较大,基金管理人对投资者的赎回行为都保持了较高的警惕,因而都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资产比重。
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为避免基金赎回对现金需求的增加,基金经理要做好基金的持有人结构分析,增加流动性高的股票持有比例;合理配置流动性高的债券及现金的比例等。
四、开放式基金风险治理对此分析
(一)构建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预警体系
从近两年我国证券市场的走势来看,我国的股市一直都没有摆脱政府政策性干扰的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各方面亟待完善。要想构建一个透明度高、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放式基金作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在我国复杂的资本市场环境中运行也步履蹒跚,但它的出现却极大地调动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它的存在能够吸引储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起到稳定和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开放式基金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需要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基金各类风险,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还需要更深刻地认识到基金风险之间的联系和传导。为此,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来监控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对重大风险做出预警。
风险预警体系主要适用于可度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从开放式基金管理人的角度来说,可度量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层作为一级指标,度量基金管理公司整体的风险情况,对基金总体风险进行预警,根据风险状况制定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政策;二是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二级指标,对其所管理的各只基金进行具体的风险预警。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预警体系要由上及下的方向进行构建。两个层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另外,从监管角度来讲,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层要设立总体的风险预警指标,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体系,对各部门的风险进行监管,风险管理部门对基金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并有效管理。
(二)加强外部监管
针对我国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应加快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法律体系。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执法。一是加强对基金产品诚信责任的监督,使风险收益关系相对固定,避免无法引导大规模资金入市情况的发生。二是完善基金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中权利、责任的划分,公司董事会要保证公司业务平稳进行,独立董事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避免违法违规现象发生。三是完善基金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这对于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投资者理性决策、强化基金监管等均有重要作用。四是完善并强化基金自律监管体系。行业自律组织是各国基金监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政府监管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也应尽快完善类似的自律组织,在基金行业内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自我协调、相互制约的自律机制作为国家监管的补充和完善。可借鉴国外经验,由中国证监会授予其某些监管权,以提高其权威性,发挥行业自律、自我管理的作用,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经营运作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公司组织机制、运作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内部控制是为维持基金管理公司正常有序地运行而制定出来的制度规定。近年来,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实践充分表明,一个基金管理公司,若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不可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就是纸上谈兵。只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基金管理公司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从而有效防范基金的各类风险。为了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诚信、合法、有效的经营,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基金管理人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建立科学合理、控制严密、运行独立而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基金管理人想要加强内部控制,还需要培养公司文化、价值观与员工职业道德,同时公司的组织结构要相互制衡,明确公司内部权责的划分和管理层的职权范围,从制度上来构建基金管理人的内部控制体系。基金管理人应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内部监管职权与管理层之间要相互独立,形成相互制衡、运行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四)加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教育
我国基金管理人应加强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教育。由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时间较短,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和错误观念。例如:把开放式基金作为存款或保险,或把开放式基金当成是股票进行频繁买卖,认为基金越便宜越好,只关注基金的过往风险,却忽略基金的投资风险,喜欢频繁分红的基金等。为了加强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教育,基金管理人应当通过管理人网站、座谈会、柜台现场的讲解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的目的是使投资者充分了解开放式基金、了解基金风险、了解基金管理人,改变投资者以往存在的误区,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开放式基金进行投资。
总之,通过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教育,向投资者普及开放式基金知识,充分揭示基金投资的风险,使投资者充分理解基金长期投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特征,及其风险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引导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决策,自主投资,自担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使投资者队伍与开放式基金市场的发展同步成熟。
五、结语
中国股市的持续走强使得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销售火爆,发行数量和发行数额持续增加。这使得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我国开放式基金高速地发展,在证券市场上己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而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的规范,基金经理们面临的竞争和风险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来强化基金的风险管理,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近两年,我国开放式基金以几何增长的速度高速发展,在证券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的规范,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来强化基金的风险管理,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本文在遵循风险管理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的前提下,对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是建立在对现实市场简化基础之上,同时都隐含着理性人假设和市场有效假说。但是现实的市场中各种风险变化莫测,并且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理性的;并且,很多市场因素是投资组合所无法包含的。因此在遇到市场系统性风险时,市场的恐慌情绪可能使投资组合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放大。
一、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
充满生机、有序、发展的事物,无不是开放的。
系统论认为,由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成的系统,一般均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的交流。发生交流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不发生交流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事物的进化与发展是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要走向有序,系统的开放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必要的条件。自组织理论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有普遍的意义。
宇宙在向无限的空间膨胀着、开放着。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教育从古代走向现代,教育对象从贵族到平民及至全体公民,教育场所从家庭到校园发展到社会,教育时段从胎教到青少年、成年、老年的终生教育,教育方式从面对面的师徒相承到群体课堂,再向离散的个体学习回归,教育手段从口耳相传的面授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远距离交互式教学。教育从对象、时空、方式、手段都大大扩展,以惊人的速度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教育的分支——化学教育同样如此,化学教师应当树立开放的现代教育思想,把化学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生活,把生活引进学校,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形成开放的学习方法去认知、去设计、去操作、去探究、去实践,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场所。
二、开放式化学教学的展开
1.化学教师思想的开放
提倡化学教师思想的开放,很重要的一点是化学教师应当树立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真正摒弃那种师道尊严的传统封建思想,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独立地撍伎紨,独立地摲⑾謹,去创造,去创新。那些思想僵化、孤陋寡闻、不善于学习提高的教师,不仅会误人子弟,自己也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2.化学教育资源的开放
化学教育资源的开放是对传统的教材、黑板、粉笔的升级与挑战,是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于实施化学教育的信息、媒体、载体,实现教育资源最佳配置和发挥其最大功用的必然选择。进入信息化社会,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封闭校园教育的桎梏,将教育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教材、参考书、实物、模型、图表、图书馆、实验室等传统教育媒体的功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化工厂、科技馆、博物馆等社区化学教育资源的教育作用,重视化学声像材料应用、多媒体化学课件开发、虚拟化学实验资源建设,尤其是网上化学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质量。
3.化学学习组控的开放
化学学习组控的开放突破传统组控模式,提倡学习者自行控制、自主学习、独立学习,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会学习”,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主要地、甚至完全地由自己控制。开放的化学学习组控中,教师自己的位置要摆对,要注重“指导”、“帮助”作用,教师的多重角色要扮演好,教师不仅是信息传递者、学习组控者,更应是学习伙伴、辅导员、合作者、服务员。教与学在开放的环境中交互作用并进一步自组织化。
4.化学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化学的昨天、今天、明天——典型元素的发现,物质结构的探索,化学原理、概念、定律的创立,新发现、新发明、新合成、新进展等。还要针对教材内容偏重学术性,缺乏社会性、时代性、生活性、应用性的不足,努力联系实际,渲染化学的时代气息与发展视野。例如:讲同位素知识,可介绍衰变法在考古中的应用;讲铝热剂介绍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定向爆破拆除旧楼;讲氢元素时,展望未来理想的能源材料;讲二氧化硅时,介绍光导纤维在现代通讯中的风采;讲有机化学时,可讲述高分子智能材料形成;讲化学工业时,可介绍发展中尚存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等。
5.化学教学方法的开放
化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化学教学方法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构成为实现化学教学目的服务的一个系统。此系统又可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反映一定教学思想的综合方法(第一级方法)构成课堂教学形式的基本方法(第二级方法)实现课时教学内容的撐⑿蛿方法(第三级方法)。化学教学方法的开放是指子系统内各种方法的选择、组合,结构序列上讲究自由、创新,子系统间更注重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更注重特定方法的研究,开放其内涵和外延。以下仅以二级方法中问题法、实验法、练习法的内涵、外延的开放作简单诠释。
(1)开放的问题法(问题教学法)
开放性的化学问题应当强调答案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得出各种结论。例如,“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NK2CO3),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2)开放的实验法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精华,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化学实验的开放是指弱化演示讲授模式和实验归纳模式,强化实验探究模式,改变传统的“照方抓药式”,主张学生自行设计,独立实验,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请设计实验: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硫酸镁杂质制备纯净的氯化纳。”让学生探索根据什么原理、性质,如何去操作?如何设计操作程序,先除去Mg2+还是SO42-?怎样判断原有杂质已除净?怎样避免混入新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混入的新杂质又当怎样除去,确保氯化钠的纯净?不同的学生可能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但总有一种是最佳选择),通过这样开放性的探索设计将极大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开放的练习法
一、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特点
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这两种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各有利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实与完善。
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企事业职工、科研人员及教师等类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业绩、专长、爱好等经历经验的记载,值得保密的内容不多;同时,这些人员“干部本位”思想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政治身份级别看得并不重要,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出现之后,企业干部任用上出现招聘厂长、经理,企业干部自己可自由择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可转岗下岗,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变动日益频繁,构成逐渐复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按照干部、职工等级由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管理,完全可以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三、意义
在中国,人事档案与户籍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如果某人想调到更适宜于发挥自己专长特点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原单位领导若不同意调走,其人事档案和户口就不能转走,那么,既便是这个人调走了,但在工作、家庭、婚姻、住房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每个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单位人,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与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协调运行,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社会化的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班级的编排、课程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学籍这一环节,可以说学籍管理贯穿于整个教务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学生被学校录取,学籍管理工作程序便开始启动。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目前的录取方式,新生入学需要注册。学生提供相关证件,通过学校的审核才能进行注册,有了学籍才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进入开放大学的学生要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专业规则的要求,进行选课注册,按所选的课程进行报考和考试,达到规定的学分和学制年限要求后才能领取毕业证书。学籍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又和其他部门紧密配合。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1)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教育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的合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远程教育的特色。(2)开放教育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我国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互为补充、齐头并进,对树立全民学习的社会风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社区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远程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便利,帮助西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解决教育落后的问题,解决了师资匮乏的问题,有利于教育公平性的实现。(4)开放教育对学生宽进严出,这是对远程教育的发展负责。学生学习时间弹性化,学籍8年有效,体现了开放教育的灵活性,这是开放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一个重大区别。开放教育实行弹性学籍管理,学生不会因地域限制而产生学习障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就近入学。建立学籍之后,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要出国,就可申请休学,若工作岗位发生了变换也可以转专业。这些都体现了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开放教育时刻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模式
按照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新生入学注册管理的制度规定,凡是报考开放教育的学生都要参加入学水平测试。这个测试由省级分校组织,学生测试程序简单,经考核合格后,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入学审核并注册,每届学生的学籍都要报教育部学生司备案。学生的基本信息录入国家开放大学管理系统,标志着学生基本电子学籍档案正式建成。学生建学籍后,如果因工作发生变化、家庭搬迁等原因申请转学、转专业属于学籍变动。学籍变动只有在学生自己申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由基层教学点报到省级电大批准并报国家开放大学备案,以便日后查询。学生每学期都要进行选课,这就涉及课程注册的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知识需求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一般每学期不超过8门课程,这就是课程注册学习。各基层教学点把学生选课注册信息汇总后上报省级分校,省级分校汇总后上报国家开放大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注册是每个学期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制目前是2.5年,学生经过2.5年的学习,成绩合格符合毕业要求的,进入毕业、学位审核阶段。各教学点将申请毕业的学生名单报到省电大进行毕业资格审核(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来完成),省电大审核后将结果上报国家开放大学进行终审,最后由国家开放大学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将毕业生毕业信息上传到教育部指定的学历查询网站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以备用人单位查询。
三、对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建议
目前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系统运行了多年,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个别化管理的模式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自主选课也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入学的电子注册数据是学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信息以后会上传到学习网,任何信息都不能马虎,但是由于全国教学点分布广泛,操作人员疏忽在所难免,数据的不完整、数据的遗漏、学生信息的不准确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证书的颁发,更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到学历证书的网上认证,会给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学籍制的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在学籍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动态化管理制度,不断研究学籍管理制度的新理念,注重国外先进学籍管理理论的学习,不断探索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新模式,改变以往新系统与旧系统并存的局面。新的学籍系统开发后,一定要经过多次模拟测试,然后在全国推广,否者会给学籍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混乱。远程教育的学籍管理不能单靠计算机软件,还要从学籍管理的制度入手,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学籍管理涉及学校教务等多个部门,任何信息的变动都会影响学生学籍的状况,所以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至关重要。另外,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队伍要尽量稳定,不能经常变动,要对新入门的学籍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使其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四、结语
1、新生入学的注册管理
首先,电大开放教育的指导教师安排学员参加入学水平测试,上报学员现有最高学历证书、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经省电大与中央电大审核通过后进行教育部的审核备案。其次,将审核备案后的学员信息导入“开放教育教务系统”中,并根据学员选报的院校与专业生成学员的基本信息,如:学号、系统登录名、初始密码、课程目录等。
2、学员学籍的异动管理
开放教育的学员多数是在职的,由于学员家庭或者工作的关系,常会出现转学或者转专业的现象,这就是学籍的异动。对于该类学员,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务工作者应该让学员填写相关的学籍异动申请,通过教学点申报、分校以及省电大的审核后,最终上报中央电大进行再次审批。之后,教学点再根据最终审批结果将学员的所有学籍信息进行对应的更改,以确保学员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教育教学的综合管理
教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四大方面,分别是:课程教学、课后作业与毕业论文、对学员学习期间获奖和处分的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开放教育的教学部门会根据学员的专业制定教学计划与教育课程。教师应该指导学员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过开放教育系统平成选修课程的选择。接着,各电大教学点收集学员教育课程的注册信息,并上报省电大与中央电大进行全面汇总。而课后作业与毕业论文对于学员是否获取学分是至关重要的。学员必须通过开放教育系统平台按时提交作业,并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提纲拟定、论文撰写与修改等各个环节。
4、学员的毕业管理
学员在学籍有效期内,应完成院校要求的教学任务,并应取得规定的学分。对于教学点审核符合毕业要求的学员,教学点可将这部分学员的相关信息上报分校、省电大、中央电大进行逐级的毕业审核。对于审核结果为合格的学员,教学点应统一颁发毕业证书;对于达到专业学位授予要求的学员,学员可提出学位申请,教学点可在申请审核通过后向其颁发学位证书。
二、电大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不足
1、学籍管理理念落后,学籍管理制度不建全
目前,某些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理念仍以“学校”为中心,所有学员的情况实行“一刀切”,完全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开放教育发展形势,有违科学发展观,影响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另外,由于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经常出现不能适应当前需求的现象,这主要归结于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的不完整、不全面,继而造成学籍数据不健全,学籍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错误率增高。
2、学员入学注册与课程注册等环节存在问题
教育部实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后,开放教育学员入学注册已成为学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员主要数据来源和依据。但是,有些电大教学点由于招生入学时间紧,教学点分散,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造成了学员入学注册数据的不准确性,直接影响学员毕业证书的颁发和学历证书的网上认证,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另外,由于电大开放教育办学层次、专业和课程的多样化,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并不完全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籍管理的选课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难度。
3、学籍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中央、省、市、县(教学点)。有部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不足,而现有的一部分学籍管理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在工作中多少会带有一些负面情绪,对学员的服务态度是敷衍了事,更不用谈花精力去参加一些专业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了。同时,有些学校学籍管理人员经常出现中途换岗的现象,管理队伍很不稳定,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直接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
三、完善电大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籍管理工作的对策
笔者从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多年,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困难程度有着颇多的认识。学籍管理工作贯穿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一旦出现问题,有可能产生无法逆转的后果。所以,作为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下面探讨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经验与方法,以期为同行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注重“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改善服务质量
发展观认为: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的,人与神、物相比,其更具重要性与根本性,切不可本末倒置。学籍管理工作应遵循“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的理念,多向度、多层次地开展,突出学生在学籍管理中的地位,改善为学生负责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手段。同时,学校应将过程监督扩展到学籍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事事有检查、事事有监督,真正营造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2、实现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首先,实现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根据现代化管理原理的要求,学籍管理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经验式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注意与实践经验的相合,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能级机制、领导行为机制等,真正构建稳定、和谐、高效的学籍管理机制。其次,实现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学籍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应在确保每个相对独立功能子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形成一个电大领导统一指挥下的决策、执行、反馈的闭合回路,提高学籍管理运行的质量。另外,实现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应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经验等各个环节依次展开,每项子工作均须有对应的原则与制度。同时,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与考核奖励制。
3、不断强化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电大应该重视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有效调配,明确定岗管理的职责,尤其是学籍信息审核、毕业审核、证书颁发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专人专职,避免出现不良状况。另一方面,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应敬业爱岗、尊重学生、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态度,掌握学籍管理工作相关环节的规范化要求与操作流程,并积极参加岗位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利用多种媒介建立及时有效的通讯网
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员多为不脱产学习居多,学员们主要利用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提升学习,所以在某一具体时间召集所有学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籍管理中却经常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通知,如何确保每位学员均能及时了解各项通知,如何实现开放教育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间的有效通讯联系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如今手机、网络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使人们间的联系变得相当简单方便,所以学籍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如:建立学员联系方式的电子通讯录、建立班级QQ群、利用校讯通、搭建BBS论坛、E-mail等,最大限度地实现通知的及时、准确、全面。
四、结语
一、什么是开放题
在对开放题的讨论中,对于什么是开放题,大家的意见尚不一致,因而有必要对开放题的含义作一个规定。此外,有的同仁把某些探索性问题也归入开放题,虽然对探索题的研究具有公认的意义,但在讨论与研究开放题的时候,有必要把这两者加以区别。
以下是一些学者关于什么是开放题的论述:
(1)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我们称为开放题;
(2)开放性题是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题;
(3)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是开放题。这类问题给予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问题的机会,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各种方式结合,去发现新的思想方法;
(4)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
(5)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解答的问题,称之为开放性问题;
(6)问题不必有解,答案不必唯一,条件可以多余。
考察以上论述,关于开放题的条件的描述有:不完备;可以多余;多余需选择,不足需补充;等等。关于开放题的答案(结论、解法)的描述有:不固定;有多种;不唯一;不必唯一;不确定;不必有解;等等。
从上可知,虽然对问题条件的描述多种多样,但对答案的看法比较一致:答案不唯一。笔者认为:(1)问题的“结论”是在问题系统内部相对于问题的“条件”而言的,不能与问题的“答案”概念混淆,问题的“答案(解法)”是相对于整个问题而言的;(2)对于问题的条件不作太多的限定,对问题的答案给以宽松的环境,但要求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这正是开放的含义所在。所以,笔者认为对开放题可以作出以下简明的描述: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称为开放题。开放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答案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一个问题是开放还是封闭常常取决于提出问题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如何。例如,对n个人两两握手共握多少次的问题,在学生学习组合知识以前解法很多,是一个开放题,在学习组合知识之后则是一个封闭题。此外,对一个开放题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种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层次是两个基本的指标。因而,可以引入问题的开放度(OpeningDegree)概念:OD(相对于知识的时机,方法≥x,水平≥y)。上面,“相对于知识的时机”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注解,说明我们何时用这个问题,可指明是在学生学习了某一知识内容之前,还是学生学习了某一知识内容之后,或者是在某一个学习阶段,例如在初中一年级、整个高中阶段等;“方法≥x”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种数的描述;“水平≥y”是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层次的描述。
在一些讨论中常常把开放题与探索题混同起来,可能会对开放题的研究带来影响,有必要把两者予以区别。一般地,探索题是指条件完备,结论未给出而需要学生进行探索,猜想并加以证明的问题。当然,开放题集合与探索题集合的交集应该是非空的。
在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具体措施中,我们得到了足很多启示:光靠读者办理图书馆证件和年审等费用根本不能够支撑图书馆的正常发展。通过免费开放图书馆这一有效措施,将社会群众进入图书馆做到“零门槛”,真正的做到无障碍。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民众文化水平,促进公平为宗旨的。图书馆文化知识的保障与生活、医疗等保障不一样,图书馆的必须用它特有的文化才能够吸引住社会群众的注意。一个图书馆不想生活、教育和医疗那些没的选择余地,图书馆不是人们必须依靠的条件,它知识人们精神文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图书馆的服务保障了个人与群体的终身知识学习和素质能力的提升,具有可选择性。不是免费开放图书馆就可以,只有优质的文化资源服务,才能够吸引人们走进图书馆。
二、图书馆免费服务是必然趋势
一是:我国群众阅读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并不能证明人们就缺乏读书的热情,遇到节假日,各个大型的图书店也会看到很多读书的人。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各个图书馆在实行免费读书后,办理读书证件和读者流量都大幅度增加,这都表明了读者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希望能够将读书的价格降至最低或者免费的读书;二是:网络文化的冲击。目前社会正逐步走入网络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图书馆也就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源泉。年轻一辈大多数都喜欢快捷便利的计算机网络,现在的中老年也有不少的电脑爱好者。如果图书馆还一味的坚持公共图书馆收费政策,不降低其门槛,做到免费的图书馆服务,就会让那些想看书,却没有条件使用电脑的群众没有看书的机会,而那些有条件上网的群众将会逐渐的遗忘图书馆。逐渐的,图书馆也会走出人们的视线。
三、免费开放中遇到的问题
(一)图书馆阅读秩序
图书馆免费开放之后,肯定会迎来较多的人气,但是图书馆的环境不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增加,再加之图书馆管理也不能够短时间内跟上,导致图书馆的阅览和阅读秩序受到影响,图书馆阅览时的喧闹之声也会随之加重。例如:图书馆作为读书和文化休闲的好地方,因为其环境、条件的优秀,也会成为群众纳凉的好地方。因为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工作者也不可能将乘凉的群众拒之门外。这些人来此不是为了看书休闲,进而会产生足多喧闹嬉戏的声音,一个安静的环境变成了一个喧闹的如同菜市场的地方,也就失去了图书馆真正免费开放的目的。此外,还有的读书习惯长期性的霸占一个读书位置,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侵犯了其他读者的权力。图书馆实行全面免费服务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读者的正确引导。
(二)“滞留书”
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随着阅读流量的增大,对图书馆书刊的要求也必会增加,这对图书馆的资源和管理也是一大考验。随着资源的越来越多,大量滞留书仍然存放在书库当中,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清理,书库迟早会容纳不下。作为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应当针对群众需求,将实际需求量大的书刊存放在流通的书库当中,将一些不常用的放入其他书库,或者将其转化成虚拟的信息存在在网络资源中。但是图书馆的现实管理中,往往会忽略这些地方。
(三)书刊破损等问题
虽然在免费开放图书馆以前,书刊读物也存在也破损,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图书馆都会将其视为书刊的正常消耗。图书馆没能真正的考虑书刊破损的原因,但是随着免费图书馆服务的开放,书刊的破损也将日益严重,其中书刊出现破损的原因有:
1、作为一些比较热门的图书资源,例如公招,等级考试、学生的辅导教材等书物往往成了读者的“练习场”,有的读者习惯在文中重要的部分打上记号来着重强调,写下批注。
2、由于群众素质有高有低,对于像艺术、建筑等类型的书籍经常会出现缺页现象,尤其是其中精美的图案和建筑工艺图案等,而且缺的还有可能不是那几页,有可能是几十页的内容。
3、对于借回家的书籍,做不到爱惜,随意丢放,在还回来的时候,经常看到图书上有油渍、饭粒等,甚至还有被家养宠物啃咬过的痕迹。
4、由于书籍本身的质量不高,读者拿书的方式不对,都容易造成书籍开裂;读者习惯的折书、卷书,容易使图书变形,导致不易收藏和保管。
(四)馆员的工作量
随着图书馆免费服务的全面实施,读者流量和图书馆资源的流量都迅速的增加,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员工和服务的范围都在不断的扩大。相应的,图书馆的劳动强度、管理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而图书馆的人员却不能及时的做到补充。
四、免费开放服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多种形式,招募义工
针对免费开放下,图书馆读者的迅速增加,而工作人员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补充,图书馆可以在读书或者社会中招收一些志愿者或者义工,让他们辅助图书馆职员整理好书库。适当设立一些奖励制度,让他们在帮助之余,还能得到奖励,更能激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发放图书馆的荣誉卡、特殊卡等。与此同时,还要对图书馆的程序进行培训。
(二)抓紧设施设备改造
图书馆在实行免费开放服务的同时,图书馆的设施设备也应当跟上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脚步。比如适当的拓宽阅读的空间,增设桌椅等。
(三)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针对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该联合一些教育部门,定时、定期的对图书馆员工进行素质、业务知识的培训。可以进行图书馆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组织到外出学习。同时也应该为图书馆职工向上级部门更多的福利待遇,逐步缩小行业差距。
(四)加强对阅读的引导
部分读者在阅读室大声玄幻,严重的影响了阅读秩序,换个方面讲,说明了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进图书馆来阅读,只不过需要对其进行阅读引导。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读者引进图书馆后,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处理好读者阅读图书的一切问题。读者在图书室大声喧哗,证明了图书馆的气氛不足引起读者的共鸣。图书馆应当提升图书室的阅读环境,营造出一种引导阅读的环境,这种引导性的阅读方式具有更大的意义。及时的对图书馆的图书做好宣传,利用一些宣传的小册子、电子显示牌等,利用各种方式引导读者阅读。
(五)加强公德意识教育
图书馆的实际受到损耗,除了自然消耗就是读者的一些不良习惯引起的。对于读者不良习惯引起的图书污损,其实质就是社会公德意识不强的表现。在读者当中,开展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有关宣传活动,用宣传教育来减少书籍的人为破坏损耗。整理一些损坏严重的书籍,进行展览,让读者看看不爱护书籍所造成的后果。开展一些关于文明阅读的签名活动,让读者自觉的走入保护书籍的环境中来。
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管理实验课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了更高的参与度,学习积极性相对过去传统的排课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在线预约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开放式实验给管理带来的难题,学生、管理员和教师三方面通过网络平台有机的结合起来,实验相关信息的传达效率相较于传统的发通知传达有了质的提升。
2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面开放”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中,部分实验之间存在相同的知识点和操作,譬如“溶液粘度测定”和“酯皂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使用相同的控温装置,又如“不同外压下液体沸点的测定”和“环已烷-乙醇二元气液平衡相图”则使用相同的恒压装置,在“全面开放”模式下每个同学完成实验的进度和顺序皆不一致,带课教师无法掌握所有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遇到这类情况只能每次重复讲解。另外实验课程在设置时是遵循一定的层次和框架来进行的,学生的自主选课随机性很强,容易忽视各实验之间的关联所在,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课程整体的把握能力。
3“有序开放”管理模式
3.1“有序开放”管理模式的引入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我校物理化学实验中心近年来尝试使用一种“有序开放”管理模式。该模式下各种动作方式于“全面开放”模式基本一致,主要的改变在于以“实验组合”取代单个实验作为选课单元,供学生选择。实验教师可以按照实验类型、操作和难易程度对每学期的实验进行分类和组合,每组一般2~4个实验。实验组中的实验顺序固定,有相同的知识点和操作点的实验尽量分开,而不同组实验间则相互对应。比如某学期开放四个实验A、B、C和D,A和C、B和D均存在相同的知识点,将A和B做为组合1,C和D做为组合2,学生就可以选择先完成组合1,再进行组合2的实验时,教师就能了解到该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可以简要或者更加深入对该知识点进行讲解。其它管理方面仍然依照之前的模式。
3.2“有序开放”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果和需改进之处
这种模式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开放管理模式,因为学生同样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教师,而实验课程经过优化组合后,一方面增加了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次数,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实验进度的把握,教学资源和时间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对实验层次和框架有一定的理解,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校物理化学实验推行该模式迄今已满三个学年了,新模式首先继承了之前模式的优点,包括选课系统的使用和课后测试等特色,对实验进行一定的排列组合则更能体现实验之间承上启下、由简及深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课程结构的把握和实验技能的深层次培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了解,同一实验可以跟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模式随机性过强带来的一些弊端。取其中两个学期学生实验成绩绘制成分布图,如图4所示。由于“有序开放”管理模式实践时间尚短,并未完全成熟,会给实验管理和教学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需要更高的师资水平,每个教师需要掌握熟悉更多的实验课程,并要具备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学生在时间上的自由度和“全面开放”模式相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管理方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协调;另外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对实验的排列组合进行优化,以进一步突出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
4小结
内容摘要:作为系统论的新发展,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企业动态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并建立了企业动态竞争优势形成的模型。
关键词:动态竞争优势耗散结构负熵流
在全球经济迅速一体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普遍应用的形势下,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变化日益加快,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由相对简单和稳定,转变为复杂和动荡。因此在动态环境中,管理者应该动态地考虑如何创造一系列暂时的优势,从而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不是静态地考虑如何维持某一竞争优势。本文尝试性地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企业作为一种系统如何具有持续、动态的竞争优势。
1耗散结构的基本原理
所谓耗散结构,就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它与外界环境不断地交换物质和能量,当这一外界条件达到阈值时,系统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态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作耗散结构。也就是说,在动态演化过程中,它能够使系统长期保持有序并使系统有序程度不断提高。
(一)开放系统原理
所谓熵是度量系统混乱程度的尺度,负熵则是度量系统有序程度的尺度。任何一个系统的熵的变化ds都由两部分组成:
ds=des+dis
式中:dis—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熵流,dis不小于零。
des—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外界引入的熵量,其值可正可负。
按热力学熵增定律,任何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加,即dis,称作“内熵”。内熵永远为正:dis>0。它使系统趋向无序和混乱,系统自身对改变这一过程无能为力,要想达到有序化,只有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负熵。在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系统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给系统带来负熵des,使系统的总熵ds减少,结果使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提高。故开放系统不仅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前提,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生存的基础。
(二)非平衡态原理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远离平衡是新系统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远离平衡时,系统才能不断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而保持它内在的不平衡,而不平衡反过来又维持着交换过程。如此反复,新的结构才能够自发形成。因此,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三)非线性作用原理
在开放系统中,为了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存在某些非线性动力过程。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使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从而使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化发展的内部动力。
(四)涨落是有序形成的契机
随机涨落是有序的契机,涨落是指一些微小的扰动,涨落形成是一个随机过程。从来源看,可把该随机过程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由系统自身产生的,称为内部涨落;另一类是由外部引起的,称为外部噪声。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时,随机小涨落可以通过非线性的相干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形成宏观整体上的“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发生突变,形成一种耗散结构,涨落对耗散结构的形成起了触发和激化作用。
2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形成
(一)企业必须通过开放引入负熵流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只可能增加,而永无减少。因此当孤立系统熵值达到最大时,系统变成一种最无序的死的结构。可见,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只有想办法尽力克服系统内部熵的增加,这就要求企业系统必须开放,并且从外界获得负熵流来降低自己的熵值,从而使企业系统趋于相对有序的状态,形成耗散结构。
外部环境不断地与企业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企业负熵流的重要来源。首先,根据资源与能力学派的观点,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特异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但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特异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有可能不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这就引起了企业内部的熵增,所以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外界输入新的资源和能力,这就是说要为企业引入负熵流,抵减企业内部的熵增;其次,当竞争环境变化时,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敏锐的洞察和预测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把握住各种信息和可利用资源,如果在采取新的策略之前能快速准确地预测到竞争对手的反应,企业所采取的新策略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所有这一切都将为企业引入负熵流。
(二)企业必须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
企业系统不可能稳定在某一个水平的有序结构上,企业系统必须针对时代的特征、环境的变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但只有打破旧的结构才能建立新的耗散结构,这种演化是通过“涨落”来实现的。当企业发生一个“微涨落”时,在企业系统非线性机制作用下,“微涨落”急剧放大,形成“巨涨落”,破坏了企业系统原有的有序状态,形成一种较高级的有序结构。所以,要实现竞争优势的持续并不是只是被动地防止竞争优势被竞争对手获取或模仿,而是应当不断优化和更新,这就必须借助于主动的创新,创新在“涨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减少企业内部的“熵增”
企业内部产生的正熵主要来自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沟通不力、管理混乱等造成的组织内耗,所以要减少企业内部的熵增、提高企业的有序度必然要求能够合理有效地组合和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资源能力学派认为只有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些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是高效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内部熵增并能从企业外部引入负熵流。所以,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当竞争环境变化时,企业的原有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从而引起内部的熵增,企业必须重新识别以及培育内部资源和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构建的动态竞争优势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模型中,企业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引入负熵流,即引入企业所需资源和能力,同时企业内部也在识别和培育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企业通过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具有了竞争优势;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一方面从外部输入新的资源和能力,即从外部引入负熵流,一方面重新识别和培育内部资源和能力,即减少内部熵增,也就说企业要不断更新竞争优势形成的来源;前面提到企业系统的有序是一种动态有序,从低度有序向高度有序演化的过程,主动创新是企业形成高度有序的强大动力,既它是打破旧的优势,建立更高位竞争优势的有效能力。另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要把握住各种有用的信息,抓住各种机会,也是从外部引入负熵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