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改革方案,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地开展、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文明病,人类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健康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青少年的健康及意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十分重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响亮口号,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身体提出要求,也为全民健身提出了目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市在校大学生随即选取150名。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遵循社会调查问卷原则,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50份,回收率95.5%,有效率93.5%。
(3)访谈法
通过与高校大学生以及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来了解情况,搜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
(4)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高校的体育设施以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并把实际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论文的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较成熟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终身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人生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学时代受到良好的体育指导和培养,特别是对体育的本质与价值有积极和正确的认识,会对其享受运动的权利意识、对运动快乐的体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使学生成为主动从事体育运动的实践者,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精力旺盛,除了上好体育课,还需要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来满足其爱好与需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对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调查显示,有40.3%和45.7%的男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有32.1%和49.3%的女大学生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尽管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无所谓”和“不重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6.3%,但从以上结果总体反映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对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指学生们切实参加到活动中的主观因素,通俗的讲就是他们为什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兴趣爱好、消遣娱乐、体验体育乐趣,同时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健美减肥,扩大交际等相联系。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在缓解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同时在体育对身体自我形象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提升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体育锻炼功能的多元化正在逐渐被了解和认可。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比较客观、全面,有希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女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上和男生略有不同,有72.3%的女生偏重于形体健美,而有76.5%的男生偏重于强身健体、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这说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有了明确的目的大学生就能更踊跃地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2.3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且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也不愿意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学习任务重、缺少场地、缺少器材和缺少指导等,特别是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上网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使其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运动,另外还有部分人体质弱,技术差,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怕丢人”的思想,形成心理压力,致使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渐失去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一项喜欢或擅长的运动项目,更谈不上什么喜爱了,影响了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使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逐渐降低。对体育的热爱作为体育锻炼的动力,与学生的体育需要密切相关。直接的体育需要强调的是体育锻炼本身的吸引力,间接的体育需要强调的则是体育锻炼的意义与效果,二者都是产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础。可见,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运用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重要性认识的教育,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从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3.结论
(1)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较明确,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较积极,其中男生好于女生,但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不参加。
(2)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学习和就业压力过大、体质弱、技术差,还有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体育;体育课外活动
在教育竞争的主流影响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专业课学习,关注学生就业率,却往往忽视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培养,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无法安排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而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多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制约
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锻炼时间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且在课余缺乏活动的放松时间,种种强压学习,成为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在高校,虽然对学生的早操、课外活动时间有明确的要求规定,从制度上强制确保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真正利用这些课外活动时间的可能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安排得紧凑,实训时间安排得满,想要进行适度的课外体育活动就需要等到下课之后,可是一般下午下课就已经接近吃晚饭的时间,学生想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就只能利用晚餐的时间了,或者更多的学生情愿放弃活动,去寻求更多的学习时间。
2.场地设施和器材不完善
受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所有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虽然教育部每年都会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高职院校发展上,但由于全国高职院校数目众多,基数大,因此分配到各个院校的支持资金数额就很少;而院校需要维持学校各方
面的提升运转,因此会对资金进行多方面划分利用,重点一定是在教学方面,从而不难设想,投入到体育设施建设上面的费用肯定少之又少。现有的体育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护理,只能任由公共体育器材老化和损害,报废在一旁,无法被学生使用,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在近几年中,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为了保证在现有条件内,能够满足学生的教室和住宿需求,有的院校不得不去占用体育课锻炼场地、场馆,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资源和体育锻炼设施又一次
被强占使用,直接从基础条件上影响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也严重打击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
3.缺少教师组织和指导
受院校教学任务安排的影响,专业体育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的缺乏也成为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已经进行了小学、中学、高中等十多年的体育学习,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需要专业的
体育教师进行组织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却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人数不足,教学工作量重,在很多时候,只能在早操和课间操期间能够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其他
时候,尤其是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教师都在忙于课程教学,因而很难看到专业教师出现在锻炼场地上进行活动组织和指导;还有
部分高职院校体育部师资中存在着兼职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无法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指导,从而在另一方面也制
约了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兴趣。
二、课外体育活动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建议
(1)学院领导应当重视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以院级领导为首设立专门的小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评价。组建由领导、教师、学生组成的监督管理体制,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活动内容落实、评价措施落实,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效益。
(2)学院应建立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制度和奖罚措施,
推动体育教师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
外体育活动的热情。教改委应制订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评价体系,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设情况,应作为高职院校评优考查
的必要条件。
2.对策
(1)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同时,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结合自身能力和爱好,参考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同时,我们还应该始终秉承“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动学校树立以适应学生生存发展、强身健体为主的体育锻炼机制,打造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局面。
(2)场地、器材、经费是体育活动开展实施的首要问题。为此,现有场地、器材的利用效率要充分提高,同时,各级领导要重视体育经费的投入,使场地、器材逐步完善。
(3)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院校可以从学生社团方面入手,成立一些专项体育社团,由社团牵头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体育才能的舞台,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同时还让学生体验尝试了“社会角色”,将体育锻炼与社会生存技能培养充分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赵金凤.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4.
[5]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02).
[6]徐玉娟.南京市高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03.
作者简介: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