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范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预期理论揭示了人们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它将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应该在职业指导中采取相关措施来减少这种认知偏差。

每年的冬春季节,潮水般的大学毕业年级学生就开始涌向各类人才市场,大学生们在这股潮浪中咀嚼着求职的酸甜苦辣,诉说着求职的困难,有人抱怨招聘单位过于挑剔,有人埋怨今年的毕业生怎么这样多啊!那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除了有各种客观原因以外,是否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呢?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是否也存在认知偏差呢?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预期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一、卡尼曼教授的预期理论

大学生所进行的职业决策,是要在各方面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寻找自己最满意的方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家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先后有西蒙和卡尼曼两位教授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西蒙教授的研究表明,在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时,人们不可能搜索到最优方案,而只能寻找到满意的方案。

卡尼曼教授对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和特沃斯基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预期理论(或称前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由于感知觉和思维加工能力的缺陷,不可能对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概率推断,他们通常只是按照经验或直觉来进行判断,其结果有可能偏离理性的假设,从而出现下列的认知偏差,它反映出人们在决策中的非理性成分。

1.代表性启发式错误。这是指人们在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只考虑到它的典型特征,而忽视了它在总体中出现的概率。例如,卡尼曼从由工程师和律师组成的百人团体中随机抽取若干成员,将他们的性格特征简单地介绍给被试,每介绍一个人时,就要求被试判断其属于工程师的概率。在该实验中,卡尼曼将被试分成两组,告诉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70人是律师,30人是工程师;告诉另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30人是工程师,70人是律师。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对所介绍成员判断的结果是基本相同的,并没有受到百人团体中工程师和律师基本比例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考虑了对象是否符合工程师的典型特征,而没有考虑他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显然判断的结果就可能和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2.锚定现象。这是指人们根据某些初始信息所作出的初步估计(被称作锚定)对于最终的决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最初的锚定不切合实际,那将给进一步的决策造成麻烦,但人们又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让两组学生凭直觉分别推断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1×2×3×4×5×6×7×8和8×7×6×5×4×3×2×1,学生对于第1个算式的估计值明显要低于对第2个算式的估计值,这是因为两个算式的起始值(1和8)在估计中产生了锚定的作用。

3.框架效应。这是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那么,决策者作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即问题的构造方式不同会影响决策者的选择,例如,在手术前征求病人意见时,告诉他该手术成功的概率为80%,或者该手术的失败概率为20%,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一样的。

4.小数定律。这是指人们在对期望值作出判断时,往往会忽视样本的大小,认为小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总体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相接近。例如,在抛投硬币的游戏中,人们都知道如果抛投次数足够多的话,那么,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显然这是在大样本时的结果。但是,如果在某次游戏过程中,连续出现了5次正面,许多人会认为下一次将出现反面,其实由于硬币是质地均匀的,每一次抛投硬币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0.5。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判断错误呢?就是因为人们把小样本看作和大样本具有相同的期望值。

5.损失敏感。这是指在不确定决策中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性要大于对收益的感受性,例如,被小偷盗走200元造成的痛苦比单位发放200元奖金带来的兴奋要强烈得多。

6.可获得性偏差。这是指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往往对显著的、易于记忆的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例如,你的某个朋友在某城市被抢劫了,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你就可能认为该城市的社会治安是很差的,而不管该城市有关治安情况的统计数字究竟如何。

二、职业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卡尼曼的预期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的一些认知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也是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那么,出现认知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职业决策中的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对于某些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岗位,许多毕业生都认为是非常典型地和自己的兴趣、个性及能力相匹配,认为自己最适合这些岗位的工作,于是都涌向这些单位。而实际上这些岗位所需人员很少,在人才市场上所占比例也很小,因此,大学生求职的命中率就很低,这正是由于代表性启发式错误使得大学生在投递求职信时忽视了该岗位在总体中的基本概率。

2.职业决策中的锚定现象。大学毕业生在开始寻找工作时所设定的目标,对于整个求职过程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某些心理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就把目标设定在到条件较好的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的几个高校,但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岗位毕竟有限,因此,就在所难免地屡屡碰壁,这就是锚定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如果他们能够跳出高校这个圈子,尝试到其他领域去寻找心理咨询的岗位,就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求职空间。

3、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大学生进行决策时,对于每个职业和岗位都有自己的不同表征,这对于职业选择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工作,有人认为是国家的需要,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有人却认为那里条件太艰苦,又很难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不是自己的理想岗位。对于同样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正是由于框架效应产生了认知偏差。

4.职业决策中的小数定律。毕业生在寻找工作岗位时,往往会搜集有关企业的业绩状况,如果近年来该企业的业绩较好,就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实仅仅根据该企业“近年来”的信息所得到的只是小样本的数据,是不能像对待大样本数据那样进行推断的。毕业生之所以从该企业近年来的较好业绩就断定这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正是小数定律发挥了作用。

5.职业决策中的损失敏感。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于待遇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愿意去,主要是认为在这些地区工作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并且过分地看重了这些损失,这正是损失敏感造成的认知偏差。

6.职业决策中的可获得性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总是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来自于亲戚朋友或媒体宣传。例如,熟悉的朋友经常说起某个岗位的工作条件比较好,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岗位。再如,演艺界的明星们经常被各种媒体大肆宣传,使人们很容易获得关于大牌明星的各种信息,于是人们就误认为演艺界到处都是明星,在那里获得成功的概率很高,于是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他们成为明星的概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高,只是人们很容易就能得到有关的信息,并且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卡尼曼预期理论对职业指导的启示

根据卡尼曼的预期理论,大学生和所有的人一样都可能发生认知偏差,在职业决策时也不例外。那么,学校的职业指导者怎样帮助大学生减少这些偏差呢?

1.尽量多地掌握有关的信息。在进行职业决策时,首先要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单位和岗位的各种信息,不仅要了解该岗位的典型特征,而且要知道在人才市场上该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在了解信息时,不要以偏概全,不能仅仅根据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就作出判断,也不要从小样本的信息来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在初始判断时特别要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可获得性偏差、小数定律和锚定现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

2、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预期理论认为人们在确定效用值的时候并不是以绝对值为参照标准的,而是以某个相对值为参照标准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于是我们对于该相对值的选择就非常重要。是以那些大腕明星为参照标准,还是以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参照标准?这将给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对问题形成了正确的参照框架,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2篇

摘要:大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明确的工作思路.由于东西方经济成熟水平和文化的差异,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心理特点,为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前高校职业辅导工作主要存在经验主义和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两种偏颇。经验主义是指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特别是匹配理论,表现为过度依赖基于匹配理论的各种职业测验,并直接根据测验分数进行职业辅导。这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西方职业理论提出的背景及适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理解,更缺乏能够有效解释和理解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有效的职业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中国人心理特点,尝试阐述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生态模型构想,以期对改进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有所启示。

西方的职业决策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围绕职业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归纳为5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5)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研究。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

早期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强调个人心理属性或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论为代表的匹配理论都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决策模型。

根据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匹配关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设是:(1)自我是稳定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认识自我;(2)职业或工作世界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径获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能够有效地了解这种关系。而事实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并且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对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2)现代社会的工作职业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径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变化将导致工作所要求的与之匹配的个人属性的变化。因此,尽管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辅导领域,但该理论总体上是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从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适合与匹配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

总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它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理想职业的目标,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深人的自我了解和对工作社会的了解。并且它所强调的能力和兴趣与职业属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人们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没有价值感的,即缺乏兴趣的。

二、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

第3篇

论文摘要:采用测量法对373名大学生的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2)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的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

1问题提出

当今的社会要求个体既要有积极的竞争精神,又要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作为个体差异的合作与竞争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对过度性竞争进行研究以来,合作与竞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Kelley和Stahelski(1970)认为合作与竞争是同一维度中的两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实中存在着合作者和竞争者两种稳定的个体差异,他们具有不一样的世界观,而且对于别人的合作竞争倾向也有不同的态度。后来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扩展,认为个体存在从利他主义到竞争取向的动机连续体,由此区分出四种类型的个体:竞争、个人主义、合作、利他主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合作与竞争可以看作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倾向。受经济学领域关于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而且能够实现双赢的启发,谢晓非等从人格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合作与竞争是独立的二维结构,它们相互交叉之后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人格倾向,即高合争者、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低合争者。他们编制量表进行测量并验证了理论假设,对四种类型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合作竞争倾向与其它心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在理论上,合作与竞争倾向和个体的社会适应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适应的概念、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评价工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在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个体因素。其中的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三是前两者整合起来的自我应对策略。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个体的适应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就形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当今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要完成复杂的任务,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团队。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个体需要具有既合作又竞争的特质倾向。至于这些特质倾向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Taylor和Betz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与职业决策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以及职业决策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研究发现,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品质的员工中,管理者比一般员工多,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多。虽然个体差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合作与竞争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鉴于以往的研究大多把合作与竞争分开进行各自的相关分析,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谢晓非等人编制的量表,对合作与竞争倾向的四种人格特征在社会适应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广东省选取三所大学共400名本科大学生作为被试,得到有效问卷373份,各年级学生数相当,其中女生237人,男生136人。

2.2研究工具

2.2.1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

采用谢晓非、余媛媛等编制的《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合作、竞争2个分量表,其中合作分量表共有13个项目,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个维度;竞争分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过度竞争、自我成长、超越他人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23个项目,均按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点评分。该量表把合作与竞争看成是两个垂直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交分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以被试得分的上下27%为界限,将高低27%合作倾向与竞争倾向的被试分为高合争者(高度合作倾向且高度竞争倾向)、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与低合争者(低合作倾向与低竞争倾向)这四类人群。合作与竞争分量表信度分别为0.85,0.71,同时该量表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2.2.2社会适应性量表

采用卢谢峰等编订的“社会适应性量表”阎,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值为0.88;内部一致性良好,均在0.58-0.78之间,而量表的a系数为0.89;分量表与总量表同质性较好,量表的预测效度值为0.74。总量表由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组成。量表除了七个维度60个题目外,还加有6个社会期望性题目。

2.2.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由赵冯香对Betz和Taylor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一简式”(CDMSE-SF}进行修订而成,将量表命名为“职业决策量表”,包括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正式量表有25个项目,每个维度5小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0。

3结果分析

3.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3.1.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表明,过度竞争维度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3.1.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比较

以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其七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之外,其它的维度及总分上不同合作竞争类型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其它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包容性、合作意愿和自我成长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自我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过度竞争与自我评价、目标选定及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2.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合作竞争类型在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及总分上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各维度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其它类型上的事后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

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遵守社会规范,能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的和谐关系。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包容性和自我成长这两个因素与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包容性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共同活动中,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意见,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竞争中的自我成长主要指个体重在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现实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具有包容心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特质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的作用,当个体的某些特质与现实社会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相应地,本研究中竞争维度中的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也说明这个问题。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就认为社会适应中的过度性竞争是一种病态人格—神经症。过度的竞争或病态的竞争是指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过度的竞争心理与正常的竞争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过度的竞争者不断将他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和衡量,即使是在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二是过度竞争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独领或者鹤立鸡群。三是过度竞争者对其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一个竟争者的胜利就是另一个竞争者的失败日。显然,过度的竞争者是我们不提倡的,这种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可能在短期内会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但在长期的社会适应中对自己和社会都不会带来好处。

社会不仅需要积极的竞争者,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高合作者在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是最高的。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合作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高竞争者,同时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合争者。无论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还是角色适应及环境认同,我们的社会还是比较认同善于合作的人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毕竟与更广泛的现实社会有所差别。他人所参与的竞争活动没有社会上的激烈和残酷,相反,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如何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如何适应大学生的一些角色转换,如何安排学习之外的时间等。具有高合作倾向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4.2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合作倾向中的包容性和合作意愿及竞争倾向中的自我成长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我们知道,自我效能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评价或信心。它主要受到自我成败经验、他人替代性经验、社会劝导、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合作意愿是指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个体能够享受共同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当个体意识到别人的付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他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与他人共同努力。无论是互惠性、合作意愿还是自我成长,这些特性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也会增强对未来职业的信心。Ryckman等人经过研究认为个体的竞争性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即过度性竞争和个人发展性竟争。具有个人发展性竟争这种良好竞争倾向的个体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并不过分夫汪结果的输赢,!角是更关注任务本身的乐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以及任务本身的完成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向往的是个体成长而不是通过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其他人并不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相反的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学习和友现自我的机会。虽然个人发展性竞争的个体也渴望成功和胜利,但他们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显而易见,个人发展性竞争正是本研究所认为的白我成长兑争维度它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一个人不但要敢干竞争,还要善于竞争。这样的人格倾向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度竞争,它与自我评价、目标设定和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前面已经论述,过度竞争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压力。

从合作竞争倾向的类型上看,除了未来规划维度之外,高合争者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一于低合争者。从现实需要出发,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特质的个体应该是社会所期望的。这样的人既能顾及他少、与团体的利益,并从中体验到合作而带来的愉悦感,又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力图超越他人而表现得更加优秀。同时我们也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体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竞争者,而且高合作者在总分上也显著高于低合争者、由此是否说明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上,合作因索比竞争因素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呢。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实际上,与职业决策效能相关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已进行研究的因素有情绪特征、一般能力、社会地位、种族认同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中,本研究只从合作与竞争的维度进行探讨,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系进行更深人的探讨。

5结论

(l)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2)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

第4篇

关键词:职业选择 新社会阶层 大学生群体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分配方式的变化,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社会阶层。所谓新社会阶层,是指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学生群体如何认识新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哪些影响?两者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通过访谈调查的方法提炼大学生群体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和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第一手数据作为论文分析的基础。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均是针对北京市八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调查对象比例基本与当前北京高校在校生比例一致: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比例为2/3、男女比例为3/2。共发放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9份,回收比例为81.8%。

二、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群体职业选择的分析

职业选择又称职业选择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1.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先就业后创业”的经历和观点影响他们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在不同家庭收入背景的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家庭(根据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标准,我们界定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经济困难家庭。——作者注)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社会阶层“先就业后创业”观点。来自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生中,家庭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认为受到影响的达到86.02%。这些学生多来自农村和中小城镇,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本科毕业后没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条件可以依赖,只有先就业维持基本的生存。

2.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工作期望,但是影响的比重是不同的。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影响比重为66.13%,家庭月收入在1201元到4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影响比重为62.37%。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期望程度是比较高的。不同年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期望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清晰。

3.新社会阶层影响大学生工作地域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36%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在二线城市取得成功的行为会影响自己对工作地域的选择。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职业选择地域的影响,比重达到了40.32%。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大学生群体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成长视野比较开阔,加之有一定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支持,有一定的能力去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想法,在思想行为上更接近新社会阶层的观点。

三、结论

1.大学生群体对新社会阶层主观认识模糊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产生的新的群体。而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对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和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方式做出辩证的判断。对于新社会阶层人士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予以肯定,并乐于学习;对于部分新社会阶层人士通过违法违纪手段进行发展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但大学生对于新社会阶层这个新兴社会群体的关注度并不高,在一些问题上对新社会阶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2.大学生群体与新社会阶层客观相互需要

大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储量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工作技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必然会受到新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新社会阶层作为一个有利益需求和话语主导需求的阶层,会主动寻求大学生群体加入。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形势严峻,需要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岗位。新社会阶层所涵盖下的行业和企业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和现实就业中最为集中和最为主要的去向。

3.大学生群体与新社会阶层长久相互影响

新社会阶层的职业选择模式影响着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新社会阶层的行业。大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新社会阶层的行列。现在新社会阶层的中高知、高资群体就是由当年的大学生群体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进入新社会阶层行业的大学生大部分必然会成长为新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社会适应 大学生 福州市

1 引言

“适应”来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将“适应”定义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备受全社会的关注,社会适应状况如何,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研究较多。大学新生面临着环境的重大改变,适应成为首要任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等方面,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相对比较薄弱(陶沙,2000)。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越来越丰富。那么,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否随着年级增长而越来越好呢?另一方面,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也存在着争议,有研究认为男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不存在差异(赵富才,1999;马莹,2002等),也有研究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杨青,2000)。那么,男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是否存在差异?其社会适应的发展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是本研究欲考察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以福州市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卢谢峰(2003)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结构划分,即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7个方面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随年级增长的发展变化。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福州市4所大学抽取被试学生697名,其中,大一154名、大二160名、大三225名、大四158名。

2.2 研究工具

采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展开调查。该量表共有66个项目,包括7个适应性维度:学校适应性8项,人际适应性11项,角色适应性9项,职业选择适应性9项,生活自理适应性6项,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7项,身心症状表现10项,效度量表6项(没有参与具体分析)。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978,分量表α系数的范围在0.5790~0.7759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799,分量表分半信度范围在0.5443~0.7745之间。该量表同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各维度的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7个维度的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7个维度球形检验的结果为:Mauchy’s w=0.469(df=20),p=0.000。因此,这7个维度是有关联的,应进行多元分析。经多元检验,发现7个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这说明福州市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存在不均衡的状况。

从7个维度的均数(见表1)可以看出,福州市大学生适应水平最高的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接着依次是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人际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和学习适应性,最差的是职业选择适应性。

3.2 福州市大学生适应类型分布

根据每个被试在每个适应性维度上的得分,对所有被试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将大学生的适应类型分为适应性水平较强(强型)、适应性水平一般(中间型)和适应性水平较差(弱型)三种(其各适应维度的均数参见表2)。这三种类型的总体分布及在不同年级中的分布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福州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适应性水平较差的仍占总体的35.3%,这部分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从各个年级适应类型分布的皮尔逊卡方检验得知,四个年级在适应类型的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皮尔逊卡方值为15.837,P=0.015)。

3.3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分别以社会适应的7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大学生的年级和性别作为自变量,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随着年级增长所呈现的变化。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对于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均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性别只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主效应,年级对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存在显著主效应(具体结果见表4)。

由于学习适应性仅有性别主效应,因此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进行差异显著比较,结果发现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优于男大学生。

由于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既存在年级主效应,又存在性别*年级交互效应,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年级主效应已包含在年级*性别交互效应中了,可不做单独考虑。接着以性别变量分割文件,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4个适应维度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女大学生却在上述这些适应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见表5)。

接着对四个年级男生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的得分进行后续比较,比较结果发现了较为一致的发展结果,即在四个适应维度上,大一大于大二、大四;大三也大于大二和大四(p

4 讨论

4.1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发现,福州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适应性水平较差的仍占总体的35.3%,这与江巧瑜等(2009)的调查结果比较吻合,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适应、职业适应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具体的适应维度来看,福州市大学生适应水平最高的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接着依次是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人际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选择适应性最差。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社会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源是就业压力(王峰,2008),就业压力与职业选择适应性有紧密关系,因此表现出大学生们在职业选择适应性上相对其他适应性最差的情况。另外,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就业压力与自身的专业学习密不可分,学习适应性较差也间接影响了职业选择。连榕等(2006)、郭彩琴等(2009)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中反映出来。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如何将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有机结合、如何理性对待择业现状、如何提高职业适应就成了当前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4.2 福州市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类型的分布不一致。这说明随着年级增长,大学生们社会适应性并非呈简单的稳定或直线变化。从7个维度具体的分析来看,男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的适应性发展轨迹: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呈现稳定态势,而男大学生则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呈现大一强、大二弱、大三强、大四弱的波动态势。这种发展过程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本身的性别角色有关: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工具性”,更重视对外在世界的开拓,因此对于学习环境和社会要求的变化可能会显示出更大的适应方面的改变。刚进入大学时,他们怀抱着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积极调适自己,融入大学生活,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他们意识到大学生活并非如他们所期盼的理想状态,适应性也出现下降的波动;进入大三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随着调适的加强而减少,大学生们的适应性也随着提高;而面临毕业的大四则重新面对新的抉择――择业、走向社会,就业的压力又使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出现波动。另一方面,性别差异还表现在学习适应性上,从总体上看,男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更努力、学习目标更明确。这些性别差异都提醒我们去探索适合男生和女生不同发展轨迹和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

5 结论

5.1 福州市大学生适应水平最高的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接着依次是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人际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和学习适应性,最差的是职业选择适应性。

5.2 所有大学生被试的适应类型可以分为适应性水平较强、适应性水平一般和适应性水平较差三种,且4个年级适应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5.3 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优于男大学生。

5.4 男女大学生在社会适应的发展上呈现差异。男大学生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出现出大一强、大二弱、大三强、大四弱的波动态势;而女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在各项适应维度上表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 心理学大辞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2):81-87.

[3]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王峰.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的相关研究――基于苏北淮安地区高等院校调查[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连榕, 等.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6] 郭彩琴, 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93-95.

[7] 马莹.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神经生理特点及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6):425-426.

第6篇

【关键词】评测指标; 职业认知成熟度; 对比分析

一、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的概述

职业认知成熟度,是指个体本身实际水准与自己相对应的职业发展的水平,是个体本身与相应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决定与应对适应性职业发展任务的把握程度,当代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职业态度的认知,包括职业选择的唯一性、实际性、独立性等;二是对于职业能力的认知度,包括职业的技能要求和实际经验等。

二、国外的大学生职业认知成熟度的现状

职业规划的先驱者Westbrook通过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自我反省,定义为了导致职业选择成功与满意的核心,提出了大学生对于职业认知的外在表现主要为对于职业的认知、对于工作条件的认知、对工作职责的认知等方面,初步的从而侧面的评测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Super通过改变思考的角度定义不同的参考维度,从职业选择取向,职业基本信息,职业的规划,职业的爱好度判断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职业成熟度研究的集大成者Crites`,1978年他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模型。该模型与智力层次模型类似,模型的顶端类似于一般智力因素,是职业发展的总体程度;第二个层次就是概括,主要有两个因素构成:职业选择过程、职业选择内容。职业选择的稳定性和现实性是职业选择内容的两个特定因素。稳定性是指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选的的职业领域是不是一致;现实性是指个人性格与所偏爱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类型是不是匹配。现在已经有许多量表可以用来测量职业成熟度, 其中较为成熟的是Crites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简称CMI)。整个量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态度量表》及《能力测试》,它们的目的主要是测量个人在进行职业决策时的态度和个人作出可靠职业决策时所运用的能力或技巧。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认知度研究状况

和西方国家相比而言,我国的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量表的制定以及对一些普遍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1.理论研究

2000年,在国内职业成熟度的概念首次出现于龙立荣[1]等发表的《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文章以及同年沈之菲[2]编写的《生涯心理辅导》编著中。朱云立[3](2003)《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文章的发表,才标志着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实证研究的开始。郑海燕[4](2006)研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构成和发展特点;臧刚顺[5](2006)作了关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影响的方面的研究。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职业成熟度的具体内涵、影响因素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成熟度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

2.评测方式

在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评中,虽然已修订、自编或修编出了很多信可度和效用度较好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但目前仍然没有统一而且被广泛使用的测评方式。

(一)问卷修订

我国的研究者根据我国现状和已经发表且应用较广的职业成熟度量表,重新进行修编。所修订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例如,吴宏和马蔷(2010)在台湾学者孙仲山的职业成熟度的问卷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可作为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评工具。

(二)问卷自编

我国研究者以国内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构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自编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比如,郑海燕初步构建职业成熟度的理论并编制出信效度较好的《职业成熟度量表》,但该问卷取样局限于西南地区。我国研究者自编的问卷结合了我国大学生特点,构建了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并且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由于编制重复较多,选用的对象有地域性的特点,因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自编问卷在构建理论、选择被试、信度和效度等方面都待于提高。

(三)问卷修编

部分学者在其他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编。例如,李晨(2012)对刘利敏的问卷进行修编,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部分地区抽取编制有较好信效度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四、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的反思

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涉及理论模型的建构、测评工具的编制等方面。但研究数量和质量方面仍有不足。第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研究者仍主要以西方原有理论为基础,缺少适合我国国情且广泛运用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第二,测评方式方面,研究者修订和自编了很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但是样本具有局限性等问题,使得这些问卷有待于接受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检验;第三,出现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其它特殊专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仍是空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职业成熟的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和创业,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不但对高校就业指导计划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建议和方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23(5):595-598.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朱云立.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3.

第7篇

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自身和导游行业都有重要意义。国家旅游局今年10月8日,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341312人,同比增长0.3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43393人[1],可见在导游行业大学生参与到这个行业的增长率很低。本论文以社会职业认知理论和SCCT 模型来辅助研究分析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的形成,解剖出其中的个人背景因素、职业兴趣因素、职业选择因素和工作绩效因素来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了解,设计对策,以期实现引导大学生导游就业方向,从而达到扩充高素质导游队伍的目的。

1、研究意义和方法

1.1研究意义

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自身和导游行业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让学校调整针对性教育,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在导游行业的就业,增加大学生在导游行业的就业率;同时,对导游行业而言,根据调查作出一定调整,吸引大学生就业,增加行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从而更好发展,创造更多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1.2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考文献资料法。

1.3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根据论文选题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整理经验和资料,写文献综述;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并做问卷调查,访谈等,收集整理调查数据资料;最后根据对调查的资料,得出结果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期望和改善。

2、研究综述

2.1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大学生职业认知即大学生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某一个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2]。而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也就是大学生在自身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

21世纪以前,班杜拉 ( Bandura) 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是这一研究趋势的起源之一,这一理论强调在人的职业认知行为过程中,各种因素均参与了这一作用的过程[3]。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学者通过对社会职业认知理论的研究来进行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形成研究,其中包括宋一兵通过借鉴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 ,以在校大学生这一导游职业特殊的从业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创建SCCT 模型以研究[4]。

2.2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

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背景因素、职业兴趣因素、职业选择因素和工作绩效因素,宋一兵的SCCT 模型,其利用了班杜拉的三因素的互为因果模型,强调在职业发展中起作用的三种个人变量―――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个人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三个子模式[5]。为了研究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的职业选择因素和职业兴趣因素,这里借鉴宋一兵的SCCT模型,建立了以下模型:职业兴趣模式、职业选择模式。

3、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3.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重点就是要将调查内容操作化为可观察的测量指标。本次问卷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个人背景因素的设计。因为在大学生就读期间,父亲、母亲、主要亲戚与高中同学等对其就读专业以及未来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期待,将深刻影响其职业认知,其中也包括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学习生活经历等;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职业兴趣因素的设计;第三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职业选择因素的设计,大学生选择从事导游职业的因素可能有专业对口、工资薪酬高、受过相关培训等;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职业认知形成的工作绩效因素的设计,大学生在导游工作实践中,自我得到提升,抑或是升职机会多等等因素。

3.2影响因素分析

3.2.1个人背景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入学前专业选择的调查,41%的大学生是因为学校调剂,33%的大学生是爱好旅游而填报了旅游专业, 11%的大学生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填报,剩下的是因为和朋友一起报考或者其他原因。说明本身就有很多人不是热爱这个行业,同时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爱好旅游并不是将来从事旅游。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学生才懂得旅游行业工作需要面对的是很多突发事件、复杂的局面,去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时,因为这个行业工作的复杂性、重复性、突发性并且辛苦,所以学生门对这个行业的好感度不高。又因为服务行业的性质且入行门槛低,导致有学生认为从事这个行业社会地位低,不愿将来从事该行业。

3.2.2职业兴趣因素

职业兴趣的因素相对复杂,社会评价、教育环境、家庭影响等都有可能成为职业兴趣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践得到的效能评价影响最后的结果--职业认知的形成。

在实际调查中, 65.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评价、教育环境、家庭等影响了自身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例如题8: 大众对导游职业存在误解,新闻媒体对导游的报道常常是负面的,比如“坑害消费者”、“拿高额回扣”、“以次充好”,这一问题得到了67%的大学生认可;题9中:46%的人认同,“大众对导游职业的误解影响着其对导游职业的认知”;还有题13:50%的人认同,“从业过程中,他人(游客和其他)的评价对自身的职业兴趣有较大影响”;题10: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导游职业也与“高收入、高自由度、增长见识”等相联系,这一问题得到了13%的大学生非常认同的回答,还有31.7%与20%的大学生是认同和一般认同,这充分说明了,社会评价对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的影响。在题11的调查中,问到了受调查大学生是否因为有过导游培训教育的经历而对从事导游产生兴趣,53%的大学生选择了答案“是”;通过题12的调查发现:40%的受访者是因“家庭因素而对从事导游产生兴趣”。由此可见,职业兴趣因素对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的影响。

3.2.3职业选择因素

职业选择模式是大学生在进入导游职业前的一个初步目标作用下,通过导游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相应的绩效成绩,作用于最后导游职业认知的形成。又因为一般做出目标和实践的选择时都是在非理想状态之下,所以背景因素与环境因素也同时发生作用。

根据选择模式得出三个流动性阶段结果: 一是大学生在进入导游实践之前的选择或目标设定,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受到先前背景因素即自身的文化素养、培训教育、性别等因素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由于旅游专业的关系,他们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比其他人更先接触和学习到一些导游基础知识,得到过老师的导游培训等。二是大学生在采取导游实践行动过程也一直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共同作用于导游职业认知的形成,这其中就有前背景因素和当前背景因素的影响,例如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等。最后,通过导游实践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效能即职业实现情况又与后来的职业再选择构成一个反馈回路,影响大学生新的职业选择行为。

以上分析也在实际调查中被证实,例如题14: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职业选择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例如题15、16:46.7%的大学生打算选择从事导游的原因主要有工资薪酬高、专业对口,同时希望在这个行业大干一番并有所发展,这就是他们入职实践前的选择和目标;与此同时受到先前背景因素即文化素养、培训教育、性别角色社会化等因素影响,例如题1、2:是对文化素养和性别调查,有大专的、也有本科的,也有男有女,总的来说还是女性相对较多。题17:是培训教育因素的调查,31.6%的在校大学生因为专业原因,在参与导游实践前有过相关的培训教育,也有部分大学生是有过旅行社相关工作经历;例如题18-20:在调查导游实践对大学生自身择业的影响时,51.1%的大学生表示影响大,但是只有45.2%的大学生达到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预期目标。于是调查了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导致他们不愿从事导游行业的原因,主要是社会负面评价、机制不健全、工资不稳定、奔波不固定,也有少数人为其他原因,这也就是反映了大学生在实践之后,职业效能即职业实现情况又与后来的职业再选择构成一个反馈回路,影响新的职业选择行为的现象。

3.2.4工作绩效因素

根据职业选择相互影响因素的图表分析,知道也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工作绩效因素,这一因素的前背景因素和当前背景因素则由个人能力、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认知与绩效目标得相互作用,从而绩效结果最终作用于职业认知的形成。

在调查工作绩效因素对大学生的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时,15.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认同工作绩效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35%的大学生是认同工作绩效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

题22-23:调查结果表示53.2%大学生觉得他们导游职业经历中,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20%的大学生认为导游的薪资高,大多数都觉得是一般。通过访问了解到,导游的工作比较辛苦,有大学生夸张的形容了导游职业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吃的比猪差,睡的比狗晚”,从而让大学生觉得导游的薪资只是一般高。同时,题24-25: 60%的大学生认为导游职业的社会地位低和很低,还是在他们认为导游人员对旅游业的贡献大的情况下,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是消极的。于是题26做了关于大学生对导游实践的旅行社满意度的调查,41 %的大学生选择了对旅行社工作不满意, 但是调查在处理与应对时,只有38.7 % 的大学生表明了较为积极的应对态度( 自我总结或与旅行社沟通),更多的46.2% 的大学生采取了较为消极的处理方式( 不理睬、换旅行社等) ,更甚至有15.1% 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逃避,放弃导游工作。这也就是导致了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消极的原因。

4、大学生导游职业认知改善建议

4.1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

不管是大专还是本科的同学,虽然进入导游职业的起点不同,但是后天自我的努力更重要,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尽职尽责的为游客服务,积极协调旅游团队与游览过程中各个旅游接待部门的关系,认真照顾每位游客的安全以及饮食起居,还有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灵活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大学生相比其他人的优点就是学习能力更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点,要做学习的海绵,主动去吸收“水”,而不是等“水”自己钻进“海绵”。同时要学会理性的看待和判断事情,不要盲目跟从,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

4.2学校应当营造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导游职业认知的环境

学校要认识到教育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导游职业认知形成有驱动作用,要引导和培养好学生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感知。要重视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对环境因素的正面感知、降低或消除负面感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产生良好的旅游职业形象预期与能力拓展预期。因此在执行专业培养方案、指导良好的专业学习风气形成的过程中,教师是可以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专业课教师更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评价旅游行业的地位,使学生的职业认知朝良性化方向发展。例如举行“导游之星”、“最美的导游”等活动,丰富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的导游职业认知形成积极方向发展。

4.3政府要完善导游保障机制和对旅行社的监管机制

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旅行社的进入门槛,比如:提高旅行社进入的资金要求、规模要求等。另外,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制度控制旅行社的低价团,价格战导致了导游的收入变少,导游工作积极性也会相应减弱,从而使游客不能更好的接受导游的服务,降低了游客的游览质量,政府应该鼓励旅行社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与同行进行竞争。

政府应建立强有力的导游保障机制,导游的生存需求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加强导游工作的积极性。劳动、人事部要给导游有导游等级、职称的认可,防止人才的流失,让导游也能成为终身的职业 [6]。 在完善的导游保障机制和旅行社的监管机制下,导游的生存生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保护,那么对导游职业感兴趣,甚至热爱的人会越来越多,也带动大学生对导游职业的价值、内容的看法和态度向积极方向发展。

5、研究结果与展望

综合上述内容研究表明,大学生通过导游实践对自身的导游职业认知有很大影响,当然不止这一个原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所以干预与改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导游职业具有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特点;从职业选择的来看,导游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更早的进入和了解导游行业的机会,这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与效能评价存在相同结果,他们的实践经历,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门户网站. 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的公报.旅发〔2015〕219号[EB/OL]http:///zwgk/tzggnew/gztz/201510/t20151008_748708.shtml.2015-10-08

[2]柯林,完善导游员职业培训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 George B. Cunningham,Alison J. Doherty,Melanie J. Gregg. Using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to Understand Head Coaching Intentions among Assistant Coaches of Women’s Teams[J]. Sex Roles . 2007 (5)

第8篇

[论文摘要]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择业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选择风险。在职业风险约束下,部分大学生选择等待性或自愿性失业以暂时规避职业选择带来的风险,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追求个人职业价值最大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市场呈明显的分割状态,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元分割状态,许经勇和曾芬任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分割、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任,2000)0李健民(2002)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即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借鉴赖德胜的提法,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包括农村集体企业(乡镇、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内部,又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工资水平较高,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既包括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一部门工资相对较高,待遇比较好,但职业风险比较大,还包括一些小型企业和社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工资较低,待遇比较差,没有社会保障,工作亦不稳定,属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由此,我国分割劳动力市场具体可以体现为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分割。

为了弄清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在职业风险约束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选取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各4所高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涵盖教育学、外语、社会学、计算机、经济学、广告、化学、机械等多个专业。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1.职业价值判断标准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从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看,其择业标准依赖于对职业价值的判断。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从工资收入、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及职业地位和声望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效应和职业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收入效应,指的是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影响收入的其他利益。职业效应,是指某一种职业为就业者带来除经济收益外的其他利益,比如地位、声誉、精神享受等。

为了很好地揭示职业选择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个体收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趋同性较高的“职业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职业声望”和“职业环境”4个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构成的主要指标。

2.城乡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体现城乡择业行为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统计显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并不高,仅占21.9,而不考虑去农村或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比例占24.5。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有较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占到了总体比例的53.6 % 。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中,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依次为:没有发展前途(42.6 % ),环境不好( 39.8% )、待遇差(39.3% ),信息不灵通(32.8% ),户口障碍(27.2% )。调查结果和大学生择业特点基本符合,即“个人发展前途”或“单位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一要素,“工作环境”及“待遇”紧随其后,“户口障碍”因素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是影响大学生去西部、农村及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3.行业性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性分割体现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上,本文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以及“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为选项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最想去的工作单位”:包括6个二级指标,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前三个单位属于收入一般、风险较低的职业,后三者属于高收入高风险的单位,其中乡镇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认为乡镇企业收入一般,且风险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从大学生择业行为看,30.3%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40.1%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选择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斗匕例持平,分别是14.1%和15.0,虽然党政机关工作较为稳定,但进入相对不容易,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不高,但职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职业风险较高,但收入也较高,是大学生青睐的类型之一。乡镇企业收入低,环境差,大学生对该类部门的认同比例较低,仅为2.6。

在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73.0% )、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71.6% )、单位发展前景(51.1%)分别排在前三位,工作的稳定性(35.8% )、工作所在地及其环境(31.7%)、解决户口问题( 24.8%)紧随其后。

三、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分析

(一)分割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面临的收入风险

1.城乡及行业收入差异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我国城乡收入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几乎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现价计算,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1578元,2004年高出6486元,2006年高出8172.5元。也就是说,在过去17年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近10倍。

从城市内部各行业部门收入水平看,由于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其工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体可以从城市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来分别加以考查。首先,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完善。其次,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以外企、软件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其管理体制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较为明确,就业者普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不高。

我国城乡及城市内部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己经构成了一定的劳动收入风险。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为了分散城乡及行业部门间的劳动收入风险,大学毕业生不会选择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城市体制外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愿意进入收入水平较高,风险性较小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2.职业转换成本及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职业转换成本,也称工作转换成本,是指一旦就业后想要离开原单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在我国乡一城职业转换中,职业接受成本和职业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在农村和乡镇,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就业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让其流失,通常以漫长的工作年限和高额的违约金等显性或隐性的约束,防止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农村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锁定”在农村,风险成本较高。

由表3所示,我国带户籍人口流动的比例非常低,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和从城到乡的流动等。可见,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大学毕业生一旦将户籍迁到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风险相当高。

在城市内部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转换的接受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那些交通费、邮费、电话费、报纸的广告费等。间接的成本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作搜寻所花费的时间内一个人可能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或收入:另一方面的机会成本更加重要,这就是决定放弃当前的工作机会继续进行搜寻时所放弃的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越高,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风险性也越高。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效应的比较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1.职业声望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会因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威望、权力和财富,故社会成员谋求职业地位较高、职业声望较好的职业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风险观,不同职业选择为个人带来的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亦不相同。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选择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选择去乡镇企业的仅占2.6%。同样地,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地区,而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连1/4都不到。除了收入差距的原因之外,职业的社会声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才层次中较高的一类,去乡镇企业或者农村、西部等基层单位工作难以让大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旦选择在该类地区或行业工作将面临较高的社会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

2.职业环境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环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其为个体所带来的效应看,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单位的硬件设施、环境美化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条件等;人文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礼仪、人际关系和安全环境等。

在我国,农村一直都是落后的代名词。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环境、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乃至文化氛围的建设依然较为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密度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不仅基础设施良好,硬件设施完备,而且城市中多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并存,文化交融速度较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视野更加宽阔。

城市内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以国企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以外企等知识技术部门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外主要劳动力市场,其工作条件较为优越,企业文化氛围良好,完善的培训体系能为个人提供不断向上发展的机会。

第9篇

论文摘要:目的:对Gati Krausz和Osipow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项目与结构进行修改;方法:抽取武汉10所大学近10个专业的330名本科毕业生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结果: = 1 \* GB3 ①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特征; = 2 \* GB3 ②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α系数在0.68到0.84; = 3 \* GB3 ③对职业选择有、无把握群体的测验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问卷的测量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但是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修订。

职业决策困难(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y)是职业心理学和职业辅导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标准化决策理论(normative decision making)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并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Gati,Krausz和Osipow依据该理论,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模型,即最好的决策就是最有助个人目标实现的那个决策: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能够意识到做决策的需要,并且有愿意,同时还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任何阻碍理想决策状态达到的因素,都被当作是有决策困难:困难以两种可能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决策:一是阻碍个体作决策;二是使个体更少的做出理想的决策。

Gati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贯穿于个体在做职业选择的整个过程中,并依据导致困难的原因对职业决策困难分类:缺乏准备,缺乏信息和不一致的信息。Gati等还结合对大量的职业辅导工作者与来访者的访谈和调查,编制出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本研究试图修改CDDQ,检验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1方法和程序

1.1确定预测问卷

CDDQ原采用9点记分,根据心理测量理论和研究结果,量表的测量信度随点数增加而提高,辨别力也随之加强,但点数超过5点,反而无助于量表信效度的提高。因此修改问卷采用5点记分(从1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CDDQ原有3个维度:①缺乏准备;②缺乏信息;③不一致的信息。“缺乏准备”又可分为: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合理的信念;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缺乏信息”主要涉及:职业自我;职业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一致的信息”包括:不可靠的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每一小类又包含2至8个不等的具体困难,构成44个项目。

1.2预测

选取武汉4所高校的275名学生进行预测。预测阶段,详细记录学生对项目的反应。同时,还对大学生做深人访谈,为进一步修改项目提供依据。

1.3确定正式测试的问卷

1.3.1题总相关分析计算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删除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共9个项目.其中包括“缺乏动机”和“不合理信念”两个小类的项目。

1.3.2项目通俗性水平分析将被试在“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两个选项上反应的频数相加作为低分组,“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两个选项上反应的频数相加为高分组,以此作为通俗性水平分析的在指标,删除低分组中低于10%,高分组中高于90%的项目,共4个项目,如:“不了解职业决策的步骤”。

1.3.3项目鉴别力分析将高分组减去低分组,以此作为鉴别力指数。删除鉴别力指数小于0.2的项目,共4个,如:“不愿妥协,想坚持自己的决定”。

1.3.4访谈结果的分析依据访谈结果修改其中不适合我国大学生以及意义不明确的项目,将语义较接近的10个项目合并为5个,例如涉及到“培训”,“职业”与“职业特征”的项目。

经过以上步骤,最终形成7类职业决策困难,22个项目的问卷。

1.4正式施测样本

正式施测选取武汉地区4所高校330名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样本:总共发放330份问卷,收回302份,有效问卷272份。其中男生130人,占47.8%,女生142人,占51.6%;文科161人,占58.5%,理科111人,占40.4%;职业选择完全没有把握15人,占5.5%,有一点把握59人,占21.5%,有一些把握98人,占35.6%,比较有把握83人,占30.2%,完全有把握12人,占4.4%

2结果

2.1量表描述性统计及信度

CDDQ各分量表的描述统计及信度结果见表1。从数据分布来看,各分量表的均分适中,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2结构效度

本研究采用Sattath和Tversky于1977年提出的ADDTREE聚类方法对量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Gati等在验证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时,也是采用ADDTREE聚类方法二这种聚类的方法不同于SPSS,SAS等统计软件提供的聚类分析需要确定使用的各种方法因此结果更为准确[t6'1图1为量表聚类分析结果:

2.3辨别效度

本研究中要求被试对自己职业选择把握的程度做一个评估,分为五个的等级(从1表示“完全没有把握”至5表示“完全有把握”)。以平均分为标准将被试分为“有把握组”和“无把握组”,进行差异检验对职业选择有把握和无把握的被试在“缺乏决策过程知识”、“职业自我”、“职业信息”、“内部冲突”的得分以及问卷的总分上,差异显著。见表3

3讨论

3.1问卷修改中职业决策困难类型的问题

经过预测后,最终问卷保留了7类职业决策困难,删除的3类困难分别为“不合理的信念”、“缺乏动机”和“获取信息方式”。 整体看来,在择业中当前的大学生比以往大学生的观念要务实,并没有突出的不合理想法因此,原版的CDDQ中“不合理的信念”这一类的职业决策困难可以不包含进去。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卷中的不合理信念未必就是我国大学生在择业中真正的想法,比如:“只要有兴趣,就一定能成功”,“工作一定要在大城市”而不合理的信念对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同样也是由于就业压力以及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即使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也是为了日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因此,“缺乏动机”这类职业决策困难在我国大学生中并不突出“获取信息方式”这一类的困难中的两个项目在项目分析时都被删除:这也许是我国大学生大多职业自我效能感较高,对于认识职业的方式也不重视所造成的。

这三类职业决策困难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它们对于职业决策影响都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突出这方面的中国特色,真正反映我国当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

3.2结构效度问题

第10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具体影响,以及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教育中的几个重点。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乎其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大学不但意味着“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份的跃迁。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计划的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形式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已成历史。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显得尤其重要。而确定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在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核心和驱动作用。高校的职业指导应当重点帮助学生确定一个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择业,并促进其一生的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

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经济成分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经济增长点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诸多因素,就业趋势也呈现了多元化、全面化。这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并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的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心理圆。本文引用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的范巍、冯颖的研究。他们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此调研样本来自浙江大学四个校区,按文、理、工、农、医五个科类分别取样,样本全部由三、四年级本科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4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样本包括男生112人,女生89人。涉及专业有数学、心理、信息电子、中文、新闻、农建、农化、旅游、建筑、临床医学、建工、机械等。对调研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其价值取向和择业的参照标准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强调自我实现,重视经济利益,自我意识增强。具体分析如下:

1.择业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其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8.84%),“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20.9o%),“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5.92%),依次排在职业价值取向的前三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意识的形成,是随着他们的文化知识的迅速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和社会接触面的日益扩大,而从内心萌发出的强烈的成才渴望。但是,在社会上,虽然将他们称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可他们实际接触社会的经历告诉他们,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并非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大学校园中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成才意识亦逐渐加强。择业时,大学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择业标准: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主要参照因素排前三位的是:“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64.68%),“经济收人高”(64.68%),“能实现个人抱负”(23.88%)。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更为注重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希望尽快从对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早日实现经济上的自主、自立,自己创造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并尽可能争取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深受社会变革的冲击与震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把自身素质的高低看作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在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在这种务实的择业心理上,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是择业的基础,因此职业自我概念教育是大学生择业前的必要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在职业自我概念上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在择业心理上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对职业的正确选择。

1.自我评价过高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些毕业生自认为自己读的是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将求职目标定得很高。他们在择业时,非外企不去,非知名大公司不去。希望找到一个职业,马上职务就能得到提升,立刻就能拥有丰厚的经济待遇。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能力很强,因此对择业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一旦被用人单位拒绝,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

2.由自卑导致的惧怕竞争心理: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常常过分贬低自己。常用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对竞争产生畏惧心理。过于自卑的学生,常常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怯于竞争,而坐失了择业的良机。

3.择业价值观上的模糊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个人的内部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决定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评价和选择职业,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某种职业特点如何满足人们个体的需要。每个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体系。例如,经济待遇,个人发展,进修机会,人际交往,个人休闲需要等等。清楚自己的价值需要,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哪一些对于自己最重要。这种对职业价值观的模糊认识,常常使他们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定。另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急功近利,过分看重经济待遇和某一职业暂时的物质条件,对个人的长远发展考虑甚少。

4.对自我缺乏全面了解而产生的盲从心理:由于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有的顺从于父母长辈的意见,有的追随于社会潮流。这种盲目选择的结果,常常在从业之后,因为所选职业不符合个人的特点,使自己不能获得自我的认同。有的人则频繁跳槽,难以在职业中获得个人发展。

5.因遭遇挫折而产生的自我挫败心理:职业选择本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次应聘就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少。不被用人单位看重、遭受拒绝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但是一些毕业生则因为一次应聘失败,便对自我产生了否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甚至一蹶不振。这种自我挫败造成的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行为,常常使他们陷入一种“选择不成功——消极情绪——再次选择不成功”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培养正确的择业心理

由于职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核心和驱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中的职业自我概念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物欲满足、只重视眼前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应当对广大毕业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和艰苦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在职业选择时能够自觉地将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拥有很高的爱国热情,愿意为国家的现代化奉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毕业教育中,我们应当继续强化这种正面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体系。同时协助毕业生进行价值观的澄清,使其能够清楚自己价值观体系中各种需要的权重,使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并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2.提升毕业生的自信:积极的自信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择业的重要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要首先重视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我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对自我苛求完美的心理。一些人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盲目与别人攀比,他们时时担心自己的失败,不敢参与竞争,所以常常给自己的职业选择带来许多压力和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协助他们克服完美主义影响,使其能够正确地接纳自我,在择业过程中,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长处。要鼓励毕业生大胆尝试,提高自己的自信。

第11篇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核心因素,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包括职业价值定义、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等方面。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定义不确定、研究工具单一、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存在争议、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阈狭窄等问题。今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将向方法综合化、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和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的核心心理因素,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具有导向作用,对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对于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职业价值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学者陆续开始研究,90年代开始,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总体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1.职业价值观定义

国内学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辁等认为,职业观就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金盛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些是当前职业价值观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定义。

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

职业价值观并不是单一的结构,它是一个多元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许多成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是目前此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1)方俐诺等人通过对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进行修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题目进行增删,也将中国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六种。(2)舒伯(Super)提出了职业价值观的15个维度,分别是利他主义、美的追求、创造力、智力的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威望、管理权利、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3)凌文辁等1997年从22个职业价值观条目中通过因素分析抽取了三个因素,把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这三个因素与人的四种需要相对应。声望地位因素与尊重需要相对应,保健因素与生理、安全需要相对应。发展因素与自我实现因素相对应。(4)金盛华等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为目的性价值观和手段性价值观。目的性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动机性标准,包括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手段性价值观是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条件性标准,包括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等六个方面。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

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大都结合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角度针对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大学生作了许多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1986年,詹万生等人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调查显示,“经济收入高”被排在第四位,而“学习条件好”、“社会地位高”被排在第一、二位,表明80年代的大学生更看重知识追求和职业声望,而经济收入并非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因。(2)1996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显示,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高达73.3%。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考虑最多的因素”调查中,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70.24%的人最关心权力、地位、升迁机会,65.88%的人希望工作舒适、地点好。61.39%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只有12.37%的人表示不在乎职业风险:同时绝大多数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这些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是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3)2000年,阴国恩等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有很大的不同,且与其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男大学生心目中最理想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高级职员、工程师、律师、法官;女大学生最理想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律师、法官、高级职员、记者。而且,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自主程度”是大学生择业三条最重要的标准。(4)吴谅谅等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年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则降低了。(5)丁大建、高庆波在“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首选”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中的33.1%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27.4%选择大型国企,19.7%选择科研、学校、医院、新闻等事业单位,13.5%选择政府机关,2.5%选择自己创业,1.6%尚未考虑好,0.4%为其他。同时发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已从“干一行。爱一行”向“爱一行,干一行”转变,在择业中如果职业不符合自己的愿望,他们敢于放弃,重新选择。(6)喻永红等2003年利用自编问卷在全国7省市13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年级上,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注重福利待遇,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注重社会贡献,这一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现实。对东西部学生的职业动机研究表明,西部学生注重发展前途。在“不同性别职业选择自主性研究”中发现,71.76%的男生在选择职业时倾向自主,且较有自信,而女生的比例只有59.48%,且自信心比男生低,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

1.职业价值观定义不确定

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有十几种,表述不一致,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2.研究工具单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通过因素分析确定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或维度。同时作一些比较研究。由于受取样的局限,研究的结果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维度,只能代表一个区域或特定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另外,有些研究直接采用国外翻译的问卷,对问卷没有进行本土化验证研究。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测验只能体现中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中包含的部分,对于未包含的部分很难测查,因此测验存在误差。金盛华等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并采用质性研究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进行编码,这一研究方法将成为今后类似研究的重要参考。

3.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

阴国恩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不因他们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性别等不同而不同,尽管在一些具体的职业价值选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的研究从修订到验证性研究,学者都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进行独立研究。既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就应该大范围取样,构建统一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编制统一的职业价值观量表。

4.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阑狭窄

目前,多数研究中,在研究群体的分类上主要有科类(文理分类)、性别、年级等分类,而对于高职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残疾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使高校就业教育更有针对性。

三、职业价值观研究发展方向

近20年来,国内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尤其是当社会改革时,职业价值观会发生迅速变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必将引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相对于社会变化又存在滞后性,转变需要一段的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为引导大学生、家长和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念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职业的真实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目前,有些学生愿意到一些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迫于父母、亲朋的压力而提高择业标准。前者是大学生真实职业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是外在强加的价值观,这就要求结合深度访谈方法了解大学生择业的真实标准。

有些方法得到的数据不易于量化,因此要做好非量化资料的科学统计工作,从庞杂的资料中寻找出意义所在,并为其实质内容建立出理论架构。当前质性研究的分析软件主要是NVivo,这套软件全名为NUDIST Vivo,其中NUDIST为Non—numerical Unstructured Data by techniques ofIndexing Searchingand Theorizing的简称,意指可供非数值、非结构性数据的索引搜寻系统及帮助建构理论的辅助工具,是目前质性研究最新、功能最强大的软件之一。

2.研究对象

目前关于不同性别、不同科类(如师范类、医学类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研究者都是从各自的取样出发进行研究,因此得出的结果在职业教育领域缺乏针对性和普遍性,缺乏对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层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同样,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专科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就业形势的反应存在差异,择业观念大不相同,需要针对这三个教育层次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应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外在的意志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这样,就能更清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真实性,为高校职业教育提供借鉴,为职业咨询提供参考。

第12篇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择业务实和功利并存,择业的灵活性和理性并存.择业意识增强和职业认识模糊并存等特点。因此,应加强对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创业技巧的传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学院的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其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职业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已成为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2010年2月,教育部向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文别强调“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为此.本文就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几个概念的诠释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是指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也可称之为择业观。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高考成绩低,学习费用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他们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是他们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这意味着独立学院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政治观、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法制纪律观为主要目标。”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职业价值观决定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他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他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考察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十分必要。那么,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有什么特点呢?

1.择业务实和功利并存。

独立学院大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综合素质相对不高,能够意识到自己学历层次低、文凭不过硬,市场竞争能力弱,对自身的择业定位比较实际。对职业的期望值也比较低。和那些优越感较强的一本、二本院校毕业生相比,独立学院大学生择业期望更加低调务实。他们择业时大多抱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找到一份工作先做起来,待自己的实力有所提高后,再进行择业,找到理想的单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已经习惯于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实现的标准。据调查,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职业动机中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个人特长发挥、单位发展前途。他们认为最不重要的考虑因素依次是:社会地位、社会贡献。可见,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趋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个人眼前价值的实现,较少考虑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理想信念的实现。

2.择业的灵活性和理性并存。

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独立学院所招学生大多数知识基础差,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独立学院突出一个“独”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因此和一本或二本学院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实用技能得以培养。更能满足一般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很多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表示.在就业时不会一味追寻与自己理想相匹配的岗位而浪费很多机会。可以接受“临时过渡的岗位”.以增加自己的工作阅历。不会过分看重本专业对口,职业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待遇,但不会拘泥于待遇的高低,更多的是立足于进入职场接受锻炼.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在择业过程中这种心理无疑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选择“自主创业”正越来越被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认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中,很多人有着创业当老板的梦想,其中部分学生还在读书期间尝试了摆地摊等创业。但真正在毕业选择时,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却选择了就业.因为就业容易创业难。因此“自主创业”还不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选择的主渠道,显示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的理性和冷静。

3.择业意识增强和职业认知模糊并存

双向选择就业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就业方式,这种就业方式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资料显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双向选择”表示“赞同”的占大部分,相信自己能找到工作。独立学院的大学生首选的就业途径主要是自己参加人才市场的招聘.靠亲戚朋友介绍的占少部分。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方面,独立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喜欢通过网络媒体、学校就业中心公布的就业信息,表现出了较强的自主意识,这反映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善于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运用现代通讯手段.积极主动择业。

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崇尚自我,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又不能全面认识自我需求和职业环境,因而对职业认知模糊。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深人细致的认知,只是大致了解就业人员的薪金待遇、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而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自己将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规划等情况了解肤浅。有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学生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需要拿文凭才来上大学的,对进入独立学院学习有一种挫折感、自卑感和失落感.学习积极性差;他们对所学的专业满意度低,学习动力不足,对将来将从事的职业认知度低,这就导致他们中的许多人择业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积累。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适对策

1.加强对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树立长远意识。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负面效应。其次,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社会关系。为了帮助孩子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家长“托人情”、“走后门”,参与择业甚至包办择业。这不但弱化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独立学院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借助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自身价值需求,列出自己的核心职业价值观及其他职业价值观的详细清单,立足通过自力更生完成职业选择和发展。而且,在有了明确的职业价值观作为方向性的指导和判断取舍的标准之后,还要把握政策法规,了解就业大环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鼓励和帮助年轻一代去拼搏、去竞争而且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拼搏和竞争对于自己存在和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学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这种导向功能,帮助学生就业过程争取到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具体择业时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片面以福利待遇为择业第一考虑因素,忽视了职业与个人专长的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前途等职业价值,从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这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这需要学校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关系,树立长远发展意识,做一个志向远大的人。

2.注重对学生的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创业技巧的传授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大都在高考中遭受挫折,具有程度不同的心理伤痕:他们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向往个人创业的自由,却又缺乏自信,不愿也不敢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所以,独立学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与个性,又要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为了成功,“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同时.学院还可以现身说法.邀请创业有成的校友或成功人士回校座谈创业过程等,营造出创业有为的风气,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传授创业技巧,鼓励从小事做起,“白手起家”,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第13篇

关键词 跆拳道教学 社会适应能力

一、前言

中国高校全面开展跆拳道运动只有7年时间,历史虽短,但发展速度却很快。自2000年雅典奥运会上,陈中在跆拳道比赛中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罗微、陈中又一次创造了神话;及2008年和2012年小将吴静钰脱颖而出,为中国跆拳道在世界又创下了新的历史。中国跆拳道姑娘的竞技水平和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震撼着世界,这无疑推动了中国大众对跆拳道的认识、喜爱和接受,从而使跆拳道逐渐普及。无论是体育总局跆拳道管理中心,体育产业公司还是各个高校的跆拳道社团、协会及个人都积极组织跆拳道赛事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跆拳道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为其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焦作大学参加跆拳道学习的86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有关跆拳道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资料,掌握大量能支撑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基础素材,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参考依据。

2.教学实验法

在焦作大学新校区中心体育馆对受试者进行16周的跆拳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礼仪、技战术、品势、竞赛规则、跆拳道操、特技等方面。在教学开始前一周及最后一周对随机选取的86名学生发放《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试,即学习跆拳道前的测试(前测),和学习跆拳道后的测试(后测)。

3.数据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得出与本文相关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变化

经过16周的跆拳道教学,对学生进行测试,与实验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跆拳道后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水平的变化。由表1所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角色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的变化甚微,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有较小幅度下降,而学习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身心症状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实验组前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的差异

采用配对T检验得到实验前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呈现显著性差异(T=-18.425,P=0.000

(三)实验组前后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的差异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跆拳道,之所以选择跆拳道课程是因为跆拳道技术动作炫酷,想学一些防身技术;也有一些学生因看了《旋风少女》、《出彩中国人》、《我看你有戏》的跆拳道表演,对跆拳道产生了兴趣;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不了解跆拳道,不知道跆拳道是一项怎样的运动,才选择跆拳道课程。根据实验结果T=-8.206,P=0.000

(四)实验组前后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差异

通过配对T检验得到T=-35.098,P=0.000

(五)实验组前后大学生职业选择适应能力的差异

通过调查学生的就业动向发现以下问题。一、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意识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学业较重,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发展。二、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当代大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有的沉迷网络游戏,有的我行我素,有的自私自利,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三、学生的择业意识。有学生表示,离毕业还早,没有考虑过;还有学生对自己毕业后从事哪一种工作目标不是很明确,表明如今工作不好找,最好和自己所学专业相近。根据得到的结果T=-0.450,P=0.655>0.05,说明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前后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跆拳道教学对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影响力并不大,这是因为跆拳道运动与学生本身所学专业相差甚远。

(六)实验组前后大学生生活自理适应能力的差异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生活自理适应能力偏低,其原因在于家庭的溺爱。其次学生将时间用在学习上,对于有关的生活技能方面的学习接触甚少,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因家境贫寒,而参加勤工俭学。还有学生表示现在的社会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出门在外就餐都有人服务,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自私自利,眼里没活,缺乏责任心。

通过对比前后大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得到T=-32.232,P=0.000

表明跆拳道教学对大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跆拳道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几种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一、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道服,道服要干净整洁。二、学生必须光脚或穿规定的道鞋进入场地学习。三、采用轮流值日制度,值日生不仅负责当天教学活动,还复杂安排教学场所的保洁,使每个学生都是领导者,培养学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自我调控等综合能力。

(七)实验组前后大学生对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的差异

实验前后大学生对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有显著性差异(T=-4.153,P=0.000

(八)实验组前后大学生身心症状表现的差异

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身心症状表现呈显著性差异(T=-32.535,P=0.000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实验前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身心症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角色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的变化甚微,但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有较小幅度的下降。

2.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前后,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角色适应训练、学习适应能力、生活自理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身心症状表现呈显著性差异。

(二)建议

1.教学中加强团队协作训练,通过跆拳道团体竞赛,合理的安排每个学生的位置,明确任务,让学生体会相互协作、相互理解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人际适应能力。

2.在教学中推进团队文化建设,针对学生设计相应角色的教学活动方案,使学生在团体文化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增强学生的归宿感和责任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

3.教学中采用自主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时下跆搏操、跆拳舞成为一种流行的运动形式,增设表演类的项目,促进学生对社会环境与行为规范之间的思考,从而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环境认同及评价能力。

5.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跆拳道所学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设想,培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思考的意识,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得到初步引导和培育。

参考文献:

[1] 田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吕慧,张涛.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搏击(武术与科学).2009(10).

第14篇

论文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的新兴研究思潮,主张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职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提出有益建议。

1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等;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如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等;三是积极的机构,如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等。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并根据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

我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基本没有接受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绝大部分学生到大学才刚刚接触职业教育和辅导。当前有很多高校都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咨询服务,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仍存在一定问题,规划意识仍较薄弱,需要继续加强。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趋向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也追求快捷高效的发展模式,在职业规划方面相对浮躁,功利化。学生普遍希望到发达地区工作,希望就业的单位名声好、社会地位高、待遇高、福利好。以笔者所在金融类高校为例,学生都希望进入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上班;对于银行等招聘信息积极回应,递交简历、排队面试者众;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招聘则反应冷淡。虽然这种选择也有一定的道理(专业对口),但是其强烈对比还是透视出学生在职业选择取向上的功利化。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学生们自我规划意识的增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知识及能力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是因为课程起步较晚,课程设置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虽然大多数高校将职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是课时较少,不足以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制定职业规划书的技巧;课程设置的时间较早(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展职规课程,学生刚结束高中生活,对于大学生活还属于茫然状态),学生的自我认识尚未成熟,其规划也必定是粗浅而不成熟的。

3.4 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职业规划课程起步较晚,教学硬件建设不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一般都是课堂讲授,人数较多,实践环节较少,导致课程效果不佳。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的教师一般都是半路出家,实践经验不多,很多老师未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培训,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灌输,轻实际操作”的现象较为严重。

4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启发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如能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便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意识,培养积极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实现积极心理学和职业规划生涯课程的共同目的,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生活。

4.1 树立积极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将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贯穿于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的积极性,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职业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有时甚至是要进行职业的重新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应对困难、及时转变和调整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4.2 挖掘优点,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在职业规划课程教育中,我们也应借助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兴趣、性格、自我效能感;毅力、洞察力、勇气、宽容等,人际交往能力、才能与智慧、创造力等),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通过培养学生挖掘自身优点以提高自信;并学会从自身优点出发去进行职业判断和职业选择。

4.3 重视培养积极主观体验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准备,而是站在自我实现、人生不朽的高度上来探索职业,规划职业。因此,在职业选择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下的职业选择和从业行为,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积极主观体验。将积极心理学所注重的积极主观体验引入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激发学生最大的职业潜能,做一个有利于今后长远发展的选择,便能帮助学生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享受其积极主观体验。

4.4 互动教学,营造积极氛围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取向,并进行职业规划,因此在课程教育上,学生应该是主角,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同时,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能带给个体积极的支持,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能让学生感受集体的积极氛围,在交流中事先互相协助,共同进步。笔者在课堂上曾以“兴趣岛”游戏贯穿“职业兴趣选择”这一主题的课程教学,学生们热情参与游戏,积极发言,在分享中更深层次地与自己对话,在倾听中寻找到积极的同伴力量支持,效果甚好。

参考文献

[1] 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第15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根据彼德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的相关观点,在就业心理上,提出了“就业意向”的概念。尝试性地构筑了就业意向的初步结构,并就此作了实际的调查研究,阐明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及其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强调了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意向”的研究和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尤其是“一次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个高校的社会声望以及招生和办学的前景。从教育经济学理论来看:川这个问题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般性就业问题或总量性就业问题,其表现为职业岗位总量不足;第二.结构性就业问题,其表现为有职业岗位存在而缺乏胜任的人选;第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其表现为既有职业岗位存在,也有胜任的人选,而求职者不愿填补此岗位。第一个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后两个问题与教育本身的关系密切。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来看,部分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和部分用人单位不能如愿招聘,常常使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处于尴尬局面,这样的现象往往是由于结构性就业问题和选择性就业问题交织而成的。一般而言,学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和提高教学质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不容怀疑的。但仅此还不够,学校办学上的努力往往会进一步带动毕业生择业要求的提高,而加剧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虽然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最终将通过实现就业而得到暂时解决,但往往是以毕业生错失最佳就业时机和离校后独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代价的,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一次就业率”。本文对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就业意向做初步的探索,以期共进。

一、基本思路和做法

l,关于就业意向的理论思考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客观的职业岗位条件不符合求职者的择业要求,且未能实现成功的互动造成的。众所周知,职业岗位条件来源于社会,是外在于学校的职业指导机构和毕业生本身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调整毕业生的择业要求人手。行为科学认为,n,行为的实现缘于需要的存在,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激发为动机,而进一步发展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反馈进行调整,影响着行为的最终结果。从毕业生求职过程来看,在就业行为最终实现之前,各种择业要求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需要到就业动机的不断激发、不断强化而产生的(其中也存在着不断转化,甚至消退)。根据彼德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动机的激发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其低级阶段就是.‘意向”,它是一种没有完全明确意识到的需要。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当人具有某种意向时,对吸引和鼓舞自己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它具有不稳定性,或者逐步消退,或者逐步强化为高级阶段“意图”;意向在青年人中是极为普遍的,它们预示着未来的意图。我们认为这在大学生思考和尝试求职问题的过程中,表现是极为充分的。虽然大学生择业要求中也包含着一些已经明确意识到的需要,有具体内容的初步取舍,但是这只是作为进一步调整的基础,当外界条件不能满足或者本身缺乏合理性的时候也可能将被逐步压抑、消退、取代,而表现出低级形式(意向)的特征。因此,影响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择业要求,在理论上是一种“动机系统”。而“就业意向”则是在模糊性和不稳定性上对“就业动机系统”更为确切的表达。

2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初步调查

为了考虑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实际的结合,我们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基本做法是:

}1)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简单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02年1月在安徽农业大学对5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61份。

}2)问卷结构:问卷主要有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的基本构成”两个部分,问题形式全部为封闭式单项选择。“就业意向的基本构成”主要结合平时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和刘美涓}d}等人开展的“大学生对‘双向选择’态度调查”的内容,拟定了8个问题。为了防止选项兼容和就业意向偏高,我们设计了“你最可能实现的就业方式”、“你最可能实现的就业的场所”、“你能接受的最低的月收入”等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做了各种就业意向顺序的排列,就业意向与可能的相关因素的交叉分布的统计,就业意向与相关因素的相关系数计算和相关系数的大小比较,其分析如下:

1各种就业意向的排序情况:(见表1)

2.调查对象能接受的最低月收入的集中情况:

(1)中位数Me二969. 69元;

(2)平均值X二942. 11元。

3.对调查结果的认识:

(1)与原有就业观念的比较‘sl;a.大学生对就业压力已有所认识,他们想通过继续升学和在一段时间内实现就业来加以缓和;b.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主动性已明显增加,自主寻访和集市洽谈已经成为求职的主要方式,两者相加已达到80%以上;c.专业对口的观念已不占主导;d.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已有一定的基础,占32. 41 `/c ; e.“一次就业,决定终身”的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已经很小;f.“通过经济方面的成就来体现职业成果”处于主导地位。

}2)与现实要求的比较:a.在专业对口问题上与农业院校的“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教育有较大差距;b.在期望职业类型上.’为别人打工”思想仍然占主流;c.在就业地点上,期望去省外、去省内大中城市的占绝对优势,去县城及乡镇的只有13. 57%,与省属院校的“服务本省,服务基层”的目标相差甚远:d.在能接受的最低月收人上,44. 32}/r要求在1000元以上,平均值942. 11元。不仅远远高于本省职工平均工资,而且也高于许多省外招聘单位给出的条件:

4、就业意向的相关分析:

为了增加对就业意向形成规律的认识,我们选取了代表性意向指标:期望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与否、期望职业类型、最可能的就业场所、能接受的最低月收入与个人情况,在校表现状况和家庭情况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采用定类变量相关分析的基本方法,!‘古德曼一克鲁斯卡的tau一y系数进行相关比较,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1)从主要意向指标诸因素交互分布情况(见表2):每个指标都存在多个因素上的分布与总体分布形式相接近。

(2)据相关系数(tau—y系数)反映的相关性大小来看(见表3):职业意向指标与个人情况,在校表现,家庭情况相关程度排列顺序表(表3)

a.在专业对口问题上,女性大学生和家长职业类型为自主创业的,倾向于专业对口多一些Ib.在期望的职业类型上,家长职业类型为公务员和企事业员工的,期望与家长职业类型相同的多一些;c.在就业地点上,家庭人均年收入处于中等(2000 - 6000 )元的,更期望在省内城市就业;d.在能接受的最低月收人上,家庭人均年收人在2000 - 4000元的和家长为公务员的选择1000元以内的多一些。

三、对策探讨

1.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在许多高校的总体工作中有所提及,但普遍都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通过调整专业方向设置和提高教学质量来加以解决。实际上,市场经济要求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才”是基本规律。高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关注产品市场是必要的,但是更需要关注人才产品本身,因为人才产品是一种具有主体性、差异性、多变性的特殊产品。他们不仅有自身知识、才能等使用性能方面的差异,而且普遍存在着对自我认识把握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它们进人人才消费市场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效果。这个间题主要通过就业教育和指导才能有效解决,这是一种不同于物质产品销售的,人才产品的深加工。

Z、进一步增加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的力度

从初步调查结果的表现来看,大学生就业观念尚有待进一步转变;占优势的取向与现实条件和就业教育的导向仍有较大差距。从相关分析来看,每个指标都有多因素的分布与总体分布接近(见表2),这既表明了总体分布具有多方面的客观基础,也表明了对总体分布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相关性排序上,家庭因素影响最靠前,学校表现因素靠后(见表3),这无疑是对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的一种警示。

3、进一步增加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的内容

为了合理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意向与现实条件的差距问题,应该在就业教育和指导过程适时地加人客观而尽可能详实的社会现实的内容,如:国家社会经济形势,相关地区及行业的平均工资、计酬方式、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消费水平、发展前景等等。同时应注意引导大学生搞好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方面客观的测评,结合个人状况、家庭状况和可能的机会成本,逐步形成理性的职业意向。并在搞好群体教育的基础上,注意个体间的差异,帮助每位同学找准自己的职业岗位,实现及时顺利就业。

4.进一步关注和促进就业政策的衔接

农业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立足基层,奉献家乡”的教育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和促进打通去基层的通道,搞好“一次就业”和‘’二次就业”的衔接。虽然许多同学有去基层、去乡镇的想法,但是他们对地方上的就业操作,以及对工作能否落实普遍心存疑虑,学校对此也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是一推了之,所以造成了许多人就业的首选目标放在外地和城市。

因此,设法促进地方上相关部门与学校、与学生的沟通是极为必要的。否则,“立足基层”的教育是很难落到实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