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诚信政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文化力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涵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转化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其中资本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
城市文化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又是人类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土壤。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文化力不仅是城市竞争力中的一个重要分力,而且是对其它分力进行优化、强化、整合的要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城市文化是影响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的根本因素。作为价值观念形态的文化,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直接介入具体的社会活动。文化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活动。
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经济手段,更需要逆向、发散思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
城市精神是城市竞争力的源泉。作为城市文化核心的城市精神,日益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城市精神的讨论成为各大城市的热门话题。先进而发达的城市精神文化,将转化为巨大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量,推动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精神是第一竞争力,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城市精神,谁就最具有竞争力。
首先,价值取向影响城市的资源配置。一个城市如果商业气氛浓郁,社会看重商业成功,将使居民更倾向于把从商发展实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资源向实际产业倾斜,将使城市创造价值的产业规模增大。其次,创业动力是城市竞争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创业动力影响城市产业规模、生产规模、企业创新、劳动效率、生产成本、工业租金,从而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富有创业精神的移民文化是深圳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经验。海内外一批批渴望自由、不安现状、敢于冒险、充满梦想、勇于创业的年轻人聚集起来,形成了宽容、自由、效率、进取、合作、竞争的创业精神,使深圳迅速崛起。一座没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动力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第三,道德操守良好,对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道德操守会激发城市居民的工作热情,能树立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商业上的成功,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打造“诚信政府”对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根本性作用。多年来,苏南各城市政府致力于坚守诚信原则,打造信用品牌,降低了外来企业“本地化”成本和投资风险,吸引了外资和内资的大量聚集,大大提升了当地城市竞争力。第四,创新型文化是城市保持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标新立异、开放宽容、无拘无束、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业者敢冒风险、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其倡导和支持创新的社会意识和精神文化。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是外化了的文化。城市形象也是一种竞争力。良好的城市形象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投资力,形象可以带来资源。但没有文化的形象是单调的、低水平的,也难以吸引人。城市形象工程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外表装饰一下,搞几条大道,搞几座漂亮建筑,种一点花草。关键要在弘扬城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富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城市人文文化是城市凝聚力的灵魂。高文化含量是城市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以先进的城市人文文化来凝聚人心,聚集资本,吸引人才,稳定社会,促进发展,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一个城市的辐射和吸引力,主要是靠人文文化。人文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先进的人文文化犹如一面旗帜,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快捷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城市资源实现最佳组合,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她能鼓舞人、激励人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自己的家园,并且尽力为其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文环境”主要是指城市社会的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完善性。所谓开放性是指一个城市应当营造起一种对外来文化敞开胸怀的博大气概:所谓包容性是指能够建设起与各类文化并行发展相互兼容的宽厚环境:所谓多样性是指在发扬建设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营造出适合不同人所需的文化环境,使其有宾至如归之感:所谓完善性是指健全的文化服务设施、良好的文化氛围、鲜明的文化特色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文化产业是新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是现代城市的支柱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的开发成为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趋势,大量的劳动和资本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等活动中。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量的七成左右,收入占外贸的38.5%。新的文化产业门类还在不断增加,电视业、策划业、网络公司、翻译公司、猎头公司、各种中介服务行业、宣传包装广告业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产业中所没有的。我国文化产业前景广阔。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国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文化占领。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经济是高技术与高文化相结合的经济。有学者把知识经济称之为文化经济。高技术含量、高文化含量提升了商品、服务、社区、城市的竞争力。越是有高品质文化附加值的商品,就越可能拥有较高的经济含量,其实现的经济价值就越大。一个成本一元的磁盘,注入文化内容就可卖到十元、百元、甚至上千元。商品如此,城市更是如此。文化一旦与经济、科技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的经济意义,可以使一种新经济资源迅速进入显现经济价值,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
文化引导传统消费,创造新的消费领域。人类观念变化带来的新产品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变化日趋增大。绿色消费观念带来绿色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对传统污染产业的遏制和取代,自然和谐观念带来退耕还林,现代人文观念带来观光农业、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寻根旅游等等。
正确评价和把握城市文化经济和人文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如何对城市
文化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力进行评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从城市文化的功能看,城市文化具有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二重性。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创造了多少产值,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实质上就是指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是生产、需求和环境这三个经济因素互动的产物。具体地说,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应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文化生产: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收入: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文化精神动力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影响其他产业。二是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三是文化环境,文化体制能否促进文化的发展,主要包括政府的文化政策以及非文化环境对文化发展的促进和支撑。
城市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城市文化提升人类精神状态和人文水平的能力。城市文化的人文价值应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文化发展是否符合普遍的、公认的道德标准。二是文化发展是否促进城市公众利益,是否增进了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三是文化发展是否增进了公众精神上的满足感和艺术欣赏需求。四是文化发展是否有助于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从价值量上看,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一部分可能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衡量,而另一部分只能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来衡量。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可以比较的。实施一个文化项目前,应当考虑它能够带来多少收入,同时也应当认真考查这个项目是否会带来城市人文方面的负面影响。经过比较权衡,如果发现负面作用比较大,就应该放弃该项目,不管其经济价值有多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化产品实现人类普遍利益的程度来确定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制定对某一城市文化项目和文化范畴的态度和政策。因此,高人文价值和高经济价值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
论文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一、会计舞弊行为的理论基础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艾伯伦奇特(W.SteveAlbrecht)提出的企业舞弊三角理论,是对舞弊行为进行分析的一个代表理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压力(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这三个条件具体表现为:
第一,压力。压力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是直接的利益驱动。事实上,任何类型的企业舞弊行为都源于压力,只是具体形式不同而已。企业舞弊的压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其中,经济压力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或者个人为了达到特定的经济目标或是为了掩盖某些经济事实而产生的舞弊动机;工作压力包括失去工作的威胁、提升受阻、对领导不满等,它也会促使当事人通过舞弊的手段来应付考核或者从公司的资产中进行补偿。
第二,机会。机会要素是指舞弊者进行企业舞弊,而不被发现,或者能够逃避惩罚的条件。机会要素的存在,使得舞弊动机的实现成为可能。它主要有六种表现形成:内部控制的缺乏或低效、信息不对称、会计和审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惩罚措施、无法评价工作质量绩效以及无能力察觉舞弊行为。
第三,合理化。合理化实质上是一种个人的道德价值判断。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意图来判断自己,而通过行为来判断他人,对于自身而言,意图总是比行为要好得多,因此为舞弊行为为寻找借口就非常容易。企业舞弊者常用的理由主要有:别人都这么做,我不做就是一笔损失;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肯定会归还的;这是公司欠我的;我会通过其他方面予以更多的回报等等。
二、会计舞弊的理论分析
(一)面临的压力。压力要素是任何舞弊行为的直接驱动力,会计舞弊也不例外。对于会计舞弊而言,它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有其特殊之处。
1.经济压力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筹资压力。
在许多企业、许多人看来,发行股票实质上是“圈钱”,而公司股票上市往往又会给个人带来极大的好处,所以许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十分强烈。然而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可以发行和上市股票的。根据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但在近几年经济效益整体滑坡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连续三年盈利的企业很少,于是许多企业为了发行和上市股票,便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如四川红光在发行上市材料中,将1996年的亏损1.03亿元做到盈利5400万元。
新股发行公司除了存在“圈钱”的想法外,还面对着“圈钱”多少的压力。一家公司能够募集资金的多少是由股票发行额度和股票发行价格决定的,其中股票发行额度受公司的影响较少,能做手脚的只有股票发行价格了。在我国,1996年12月26日以前,股票发行价格是根据发行当年预测的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计算的,由于市盈率同样是证券主管部门所确定的,所以,许多公司就高估盈利预测,而实际完成数远远低于预测数。1996年1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对股票发行价格做出调整,按照发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计算,于是,为了获取理想的募集资金,许多公司便在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上做文章。1997年9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又将新股发行价格改为:股票发行价格=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其中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前一年每股税后利润×70%+发行当年摊薄后的预测每股税后利润×30%.在这种发行价格的定价模式下,新股发行公司们又在上年会计报表和盈利预测报表上同时做文章了。在这些以利润数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下,公司为了缓解圈钱思想带来的压力,必然会以各种舞弊手段虚增利润数,以期达到抬高发行价,圈入更多资金的目的。
除了IPO外,配股或增发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再筹资工具。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上市公司要求在股票市场上再筹资的欲望更加强烈。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有严格的要求。例如1999年以前,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6%.为了满足该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行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如果本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则在配股压力的驱使下,会采取各种舞弊手段来提高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
2.工作压力源于上市公司的处罚机制。
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的处罚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批评、谴责以及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而被特别处理、停牌等等。例如,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凡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要公开做出解释和道歉外,将停止发行公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中国证监会还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果发行公司有意出具虚假性盈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基于这一规定,以及前述企业多募集资金的动机,一方面公司在上市时高估预测期间的利润,在预测期间利润无法实现时,又不得不对粉饰其会计报表,以避免公司上市头一年就受到处罚,进而丧失以后配股的资格。
同时,根据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有一年的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公司将被处以特别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上市公司一旦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公司以及其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这显然是公司及相关利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出于逃避惩罚,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附近的公司不得不用舞弊手段粉饰其会计报表。(二)存在的机会。机会是舞弊动机实现的前提条件。会计舞弊的机会主要体现为: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信息不对称、会计政策的缺陷、审计的不足和缺乏适当的惩罚机制。
1.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各种信息的记录、归类和汇总等过程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各种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目前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即使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公司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致于既定的内部控制失控。二是偏重事后控制。内部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之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进行惩处,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无法有效地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2.信息不对称
公司管理者实施会计舞弊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流失”,实质上是公司在委托——制度安排下所形成的内生交易费用。由于内生交易费用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欺骗的可能性,而只有在信息不对称时才有可能欺骗。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管理者会计舞弊既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与直接撒谎,当然也是所有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不可避免的内生交易费用。
在知识差别的情况下,授权者和被授权者在行动信息上处于非对称状态,授权者很难对公司的经营目标提出确切的要求。即便授权者有可能对被授权者提出尽可能确切的经营目标,但因管理信息非对称分布,管理者凭借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权威,即因为拥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特殊专门知识从而在有关信息的不对称公布上处于有利地位。管理者披露信息时,会有选择地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藏不利信息——逆向选择;在管理过程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福利而不是最有利于投资者福利的行为——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者具有借助于会计舞弊实现自己机会主义的动机和欲望,会计舞弊就会发生。
3.会计政策的缺陷
任何一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一切,它们只是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原则和规范,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的进行会计处理,滋生了舞弊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
4.审计的不足
首先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依赖的基础,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却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要求。这体现在:第一,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失效,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具有合一倾向,由此制约着审计独立性。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中,一方面,国家作为大股东占绝对优势,但其往往存有多个部门代行职权,结果造成所有者实质上缺位;另一方面,中小股东因为缺乏影响力而忽视自身投票权的使用。由此使得股东大会职权不能有效行使。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个人持股量一般很有限,作为公司所有者而能获取的剩余报酬微不足道,在既缺乏约束机制又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公司董事缺乏维护股东利益的动力,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反而与同为人的公司经理人员更为一致。可见,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名存实亡,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失效,董事与经理人员往往同属内部人。在此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上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第二,事务所的规模偏小导致其在经济上对客户的依赖。由于事务所规模偏小,不仅正常的审计业务难以规范,而且,由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大公司,在经济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客户产生依赖,它们也就很容易被由内部人控制的客户所收买,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独立性缺失,致使其难以独立、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
其次,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作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则非如此,审计收费往往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挂钩、而与审计时间相脱钩,甚至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对资产庞大的上市公司收取极低的审计费用。在此情况下,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审计人员往往存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
最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欠佳。合格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民间审计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尽管目前国内确实存在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国内不少审计执业人员在指导思想上往往过分偏重实务操作,忽视自身理论涵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各事务所对后续教育又往往重视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5.缺乏适当的惩罚机制
目前我国的一些罚则措施有等商榷。例如,按照现行法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的操纵行为造成了公布的信息虚假,最终导致投资者受损,处理方案往往是对上市公司及其负责人道义上的谴责或行政处分或罚款,极少数人被处以刑事惩罚,还没有发生民事赔偿。这种处罚的方式存在弊端,有罪罚不当之嫌。公司被证监会查处、罚款,罚的是公司的钱,而公司的钱是股东投入的资金;而且,公司舞弊行为一旦东窗事发,股价下跌使股东利益在二级市场受损。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其实遭受了双重损失。而对于真正舞弊的管理层或大股东而言,这一微弱的惩罚措施与巨大的非法利益相比,根本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只会加剧他们舞弊的动机。
现在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网页制作课程中,课内项目通过课件展示和真实网站的欣赏,把书本上的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即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在动态网页原理模块中,以动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在课外拓展模块中,教师应将录好的教学视频发到教学平台上,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方便参照与模仿。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模式
1.情境探究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基本模式
现在我校在网页制作课中的应用确定为以下几个步骤。
2.自主学习模式
现在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就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在网站建设课堂中我们将自主学习的研究重点基本流程初步确定为以下几个步骤:
3.协作学习模式
网页制作这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模式,因为多数优秀的网站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在课程中的协作学习模式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4.研究性学习模式把学生作为主体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求异、探索的环境氛围中进行学习与实践。
三、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单一的纸笔测试为评价形式;以老师为单一的评价主体;在评价的技术上,强调量化而忽视质的分析;在评价角度上,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视形成性评价。在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之后,教学评价也应强调实时、动态或基于作品的评价。要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性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网页制作课程中,在以上的几种教学模式中,通过强调参与互动、小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向多主体的多元化转变;同时,评价方式多元化,从网页设计规划到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最终到实习报告的总结,都进行评价,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注重整个学习过程,使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而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评价。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为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下面结合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一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也很活跃,但是如果没有详细计划和教学设计,学生们反而会杂乱无章,不去思考,只是看热闹。所以在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进行整合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重要了,这体现在课前的设计上,每一个提出的问题,学生要解决的任务,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要好好的进行设计,课堂中让学生成为主体,但是真正的导演还是教师,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脚本表演,但这脚本要是隐形的。这样一节课下来,从教师到学生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的整合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更艰难的挑战。
2.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要应用的恰到好处
信息技术固然好,但它与专业学科的整合重在“实用价值”,没有必要在原本传统手法就能解决很好的内容上把信息技术强加上去,比如在计算机软件的讲授课程中,没有什么比直接演示操作更好的效果了,如果在这时非要去做课件去完成,那就有些画蛇添足了,那就会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五、结束语
1.运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
在诸多教学手段中,视频、图片能直观说明问题、突出观点,让原本枯燥的课变得更生动。
2.正文与辅助文并重。
新版教材比旧版教材相比,除了正文分量保持不变外,还增加了更多的插图和案例及知识链接。正文部分用来陈述基本观点和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正文的观点,帮助初中生理解概念;知识链接则是对正文和案例部分知识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材内外事例并重。
教材中的事例典型且说明指向明确,教材之外的案例更具现实性和生动性。然而在教学中,一些老师只注重书本内容,很少延伸课外知识,或者有的老师只讲课外知识而忽略课内原有知识点的讲授。这两种方式都是行不通的。首先,初中生的学习应当以书本为中心,教师的讲授离不开书本,只重课外事例而轻教材内容,会使学生只记起课外新鲜的事例,对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则理解不深刻,导致教学的又一“大忌”———本末倒置。其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是授予学生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政治的眼光看时事。只重教材例离开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不利于学生新近时事了解,以致学生不能将生活实际、社会时事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
4.课内外练习并重。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仅靠老师教是不行的,还需要一定的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巩固。然而,当前有些老师为避免改作业,教材中的思考题在课堂上就自问自答地给出答案,而且答案都是统一的,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二、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实质是实现师生间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生是不平等的,老师总是权威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地学,难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以生为本”,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我们,从心里爱上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老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导入时,可以有一段精彩的师生对话,或一个风趣幽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手势或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真诚的表扬,帮助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2.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即让学生活动起来,落实课程目标,使二者有机统一,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激“能”激“趣”,又增“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集视频与音频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教师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而变成了多媒体的放映员,这样与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同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师生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理念背道而驰。应当正确使用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而不是仅把它当做放映的工具,重视表面化的东西,把学生放在首位。
(2)课堂辩论
课堂辩论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最好方式。通过课堂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这种活动,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3)小组合作活动
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既需要竞争又需要合作。对于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要培养生存和发展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举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教师在举办小组合作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准备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帮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
三、结语
【硕士论文、职称论文、毕业论文、、、 小编整理如下:】如果你在生活中说你自己有着多么厉害的专业实力,很多人都会说你口说无凭,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职称证书来为自己的实力做证明了。要得到一个职称证书,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国家级核心的期刊上发表职称论文。不过要成功发表的话就要通过专业的审核了。很多人都是没有通过审核而不能顺利成功而没有得到证书的。
这一个行业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随着发展的,这个行业的专业公司一般都是和专业的高级期刊有合作的。只要是专业的人才像要自己的论文能够在期刊上成功发表,那么只要找这样的公司就可以了,绝对能够帮助你成功在指定的期刊上发表职称论文。
在我们国家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都是要有着专业的职称证书证明才能得到承认的。比如计算机人才就要有着一个计算机职称证书,有一个建造人才就要有着一个建造是职称证书。不管是什么样的证书,要想得到首先就是要在指定的期刊上发表职称论文。这样就难倒了一些不擅长写论文的人才了。所以,社会上代替人才在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公司就有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了。
【论文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提问艺术”的运用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教学为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本文拟通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借鉴早期新课改实验学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一、“提问艺术”的重要性
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可见,这种“问题教学法”具有三大鲜明而独特的基本教学特征: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必须重视“问题的设置”,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法”和“提问艺术”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从而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提问艺术”的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开放性。有效性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如检查式、固设悬念式、抛砖引玉式、引导式、创设情境式、反问式、扩展式、层递式、联想启智式。有效性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适度性原则
提问的适度性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问题难度要适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应注意在不同的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所差别,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提问时机要适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多用疏导性、铺垫性提问,注意知识的梳理性,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每一框都有它的逻辑思路。再次,问题数量要适度,提问要适量,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抓住知识关键点、学生的兴趣点,注重突破重点难点,击破考点疑点,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道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问题战”“满堂问”的形式。
(三)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就是说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多向后进生提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多向尖子生提一些发展思维的问题,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四)鼓励性评价原则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对一个学生的积极成长,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师鼓励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实事求是,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对那种“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之类的廉价而空泛的表扬并不领情,他们更想要的是充满真诚的、艺术化的鼓励。
(五)生活性原则
教学提问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新课程教学要求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以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事件导人,或以社会热点话题铺垫,或以具有轰动效应的国际爆炸新闻烘托,领悟生活,进人社会,感受现实,引发思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受感染,激发心灵震撼。
三、“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创建活跃的答问氛围
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意味着教师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并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感悟。课堂提问贴近生活,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积极回答教师们的提问。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西方古代哲人所说的: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又如中国古代哲人所说:实践出真知。体验性学习使学生重新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体验性学习使教学效果因体验而更有成效。陶行知先生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原理。
(二)把握提问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必须关注教学中学生不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创新,及时关注反馈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做“文章”,调整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前在判断是否是有效教学时,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
(三)用启发提问实现“撑杆跳”
孔子的“不愤发不启,不徘不发”告诉教师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瓤一在上个学期必修4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中,先是提出问题:“田忌是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然后层层诱导启发学生思考“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必须做到三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三个和尚没水喝”与“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强化。
(四)“金口”少开,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反主为客,答疑解惑,调节学生“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问题意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导致新的问题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新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成功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观点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由继承然后创新。
首先,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低,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备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高,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到头来徒劳无益。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坚决避免“果子”挂得太高或太低,或学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或不用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减少“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这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内驱力,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效提问,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教师应该事先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如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清楚明白。
再次,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要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联系不紧密,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教学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的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共享,作为学习的重点。
(二)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习心理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一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感情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而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他们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现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发言权,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人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欲望。这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同时,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二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不少学者对于模式的创新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这些形式上的创新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轻理论、重表象等种种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与灵魂,是主要方面,教学形式和手段则是次要方面,无论如何变化都要以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为主。如果不能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例如,课堂上讲笑话或播放视频,如果教师能把握一定的度,采用这些形式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也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但是,如果一味地滥用这些形式,也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或笑话连篇以博得学生的注意,或大段时间播放长篇视频,有的教师的故事、笑话或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性不大、针对性不强或过多,就可能会冲淡教学内容的主题,看起来课堂上笑场不断,非常热闹,但久而久之反而会让学生生厌,或者是一堂课下来还无从抓住教学中心内容,出现心理学上的后摄抑制负效应,这样会使这些教学手段适得其反,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各种教学形式无论如何花样翻新都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如故事或笑话应当围绕教学内容而安排设计,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一笑了之,而应当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或被引入教学的主题进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多媒体视频的选取应当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可能真正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反之,过长或过多的视频内容不仅容易使人分心,还无法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最终会失败。关于内容和形式关系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轻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教学具有引人深入思考的特点,成功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有的教师轻视基本概念、原理这些理论基础中重要的内容,片面地强调案例教学的作用,认为只有案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几乎抛弃了理论教学,代之以案例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任何创造性思维都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概念和原理都未厘清,缺乏对理论的透彻学习,那么,案例教学中学生就缺乏深入分析的理论武器,这对案例教学是有害无益的。在开放式学习和案例讨论学习等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将分析推进到一定的逻辑深度,否则虽然引用的案例引人入胜,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引起学生关注的是案例本身,学生参与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而就事论事,而无法真正理解案例中包含的重要哲理,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学形式的创新必须为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服务,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也就失去了教学改革的意义。
二、“放”与“收”的关系
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输出模式,不断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开拓他们的思维,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变集中思维为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培养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创新的先导,如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为主动搜集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并对搜集到的各种素材进行综合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学生会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案例讨论教学则让学生们展开头脑风暴,针对某个案例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汇与融合促进了他们对于案例及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放”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其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多元化趋势,文化冲突不断,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都容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干扰,加之由于认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价值观的偏差等原因,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认识上走入误区,出现一些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作为以为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错误思想采用适当地方式和方法加以正确地引导,而不应当纵容错误思想的滋长和蔓延。要做到“放”中有“收”,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拥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崇高精神。
三、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配合,教学相长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传播理论,为学生答疑解惑等几个方面。但当前一些高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精心指导,采取了“放羊”的做法,如案例分析讨论课上让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或点评,指出发言中的优点和缺点甚至是错误观点,这样会削弱讨论课的实效,精彩的点评能对讨论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问题上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一包到底”的现象,即从主题确立、计划制定、活动开展、实践总结、成果汇报,都由教师主持进行,没有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这种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尤为突出,这种教师大包大揽的作法会导致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一项关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主体性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做法还没有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大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还不强,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主体能力还不完全具备。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应当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练习时间,学生才能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享受当学习的主人的乐趣,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其次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只有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才能称为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要启发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探讨索取知识,获得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上,一方面既要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与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积极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来,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和活动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并能在实践中具体地灵活地加以运用,使理论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地渗透到他们的头脑中去。
综上所述,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放”与“收”的关系以及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中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自觉地不断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修养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教育功能,才能做好理论的传播者,大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参考文献:
[1]朱宝荣.应用心理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借鉴早期新课改实验学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一、“提问艺术”的重要性
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可见,这种“问题教学法”具有三大鲜明而独特的基本教学特征: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必须重视“问题的设置”,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法”和“提问艺术”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从而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提问艺术”的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开放性。有效性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如检查式、固设悬念式、抛砖引玉式、引导式、创设情境式、反问式、扩展式、层递式、联想启智式。有效性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适度性原则
提问的适度性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问题难度要适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应注意在不同的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所差别,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提问时机要适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多用疏导性、铺垫性提问,注意知识的梳理性,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每一框都有它的逻辑思路。再次,问题数量要适度,提问要适量,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抓住知识关键点、学生的兴趣点,注重突破重点难点,击破考点疑点,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道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问题战”“满堂问”的形式。
(三)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就是说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多向后进生提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多向尖子生提一些发展思维的问题,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四)鼓励性评价原则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对一个学生的积极成长,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师鼓励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实事求是,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对那种“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之类的廉价而空泛的表扬并不领情,他们更想要的是充满真诚的、艺术化的鼓励。
(五)生活性原则
教学提问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新课程教学要求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以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事件导人,或以社会热点话题铺垫,或以具有轰动效应的国际爆炸新闻烘托,领悟生活,进人社会,感受现实,引发思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受感染,激发心灵震撼。
三、“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创建活跃的答问氛围
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意味着教师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并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感悟。课堂提问贴近生活,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积极回答教师们的提问。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西方古代哲人所说的: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又如中国古代哲人所说:实践出真知。体验性学习使学生重新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体验性学习使教学效果因体验而更有成效。陶行知先生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原理。
(二)把握提问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必须关注教学中学生不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创新,及时关注反馈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做“文章”,调整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前在判断是否是有效教学时,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
(三)用启发提问实现“撑杆跳”
孔子的“不愤发不启,不徘不发”告诉教师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瓤一在上个学期必修4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中,先是提出问题:“田忌是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然后层层诱导启发学生思考“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必须做到三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三个和尚没水喝”与“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强化。
(四)“金口”少开,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反主为客,答疑解惑,调节学生“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问题意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导致新的问题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新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成功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观点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由继承然后创新。
首先,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低,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备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高,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到头来徒劳无益。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坚决避免“果子”挂得太高或太低,或学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或不用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减少“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这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内驱力,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效提问,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教师应该事先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如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清楚明白。
再次,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要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联系不紧密,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教学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的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共享,作为学习的重点。
(二)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习心理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一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感情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而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他们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现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发言权,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人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欲望。这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同时,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二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一要转变观念,明确教师新形势下的“角色”。要摒弃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改变教师永远是主角、是支配者,学生是配角、是服从者的陈腐教学模式;改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得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教师的陈腐观念。教师的角色应从信息源和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探索的领导者,学生理智、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指导者。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反思,不断加强自身学科知识基础,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如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组织协调教学能力、校本教研能力的提高等。否则,再好的教学艺术也发挥不了应有的功效。三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要求在运用“提问艺术”时,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开发挖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精心准备材料、巧妙设计问题、适时启发诱导,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这个主体的认识能力、智力潜能、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提问艺术”,既要着力改变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单纯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又要努力克服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指导文本学习、忽视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指导自主学习、单纯追求热闹流于形式的偏向。另外,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看学生的创新程度,即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的要求,对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从而避免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之类的表扬话语,一味地无原则地“喊好”。毕竟,生活不是一路平川,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暴露的缺点和弱点,必须及时指出,并加以制止和修正,否则,只表扬不批评,只肯定不纠错,试问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