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

体育理念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理念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体育理念论文

第1篇

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应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模式,要做到在国家统一大纲的指导下进行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安排。主要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传授科学训练方法和监督加强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升中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科学的体育教学中学习到正确的体育健康知识,培养出积极的体育意识,并形成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习惯。

二、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贯彻“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学校的体育教学并不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量化体现,而是应该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从而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也能为未来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传统的体育教育一般都局限于呆板的课堂教学活动,知识陈旧且技能单一。体育运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仅有强身健体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缓解疲劳消除压力的重要手段。而现阶段中学体育的课程安排确都是机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本质作用。在中学体育的教学活动中,课程的设置应利用起学生爱“玩”的心理,使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如在技能实践课上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球类、武术和健身操等趣味性的群体游戏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一项可以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既能。而在教材的选择和体育知识传授的时候,要注意知识内容的时效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在课堂知识传授时,要打破传统教师填鸭式的讲课方式,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有效手段,进行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知识传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体育竞技项目的赛程录像进行观摩,将理论与知识结合在一起,对于比赛规则和技能技巧同真实画面的结合,使得学生对于体育知识有更加深刻和立体的认识。从而培养出学生对于体育健身持久的意识和兴趣。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变

在体育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营造出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又被动进行体育锻炼而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去。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十分重要。要改变体育课上单一的田径类体育项目教学,而结合舞蹈、瑜伽等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从而使得体育课程更加有趣和活泼。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师可以采用多样花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可以根据对体育赛事的讲解与回访组织学生对进行赛程模拟的方法,设置运动对抗组、裁判组和观众组,让学生群体自发地组织一次体育赛事。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将丰富课堂的传授内容,将营养学等内容引入体育教学内容当中去,采用竞答或者心得分享等方法提高学生保持健康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兴趣小组”的模式,以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和心得分享的模式,提升学生的自助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离开学校后仍能进行体育锻炼和掌握体育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体育活动

第2篇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积极思考,并有所创造。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有的教学都是为“学”而服务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思考、大胆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思维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快速运动过程中不小心摔倒,一般应采用怎样的自救方法?”学生回答:“用手撑地”、“在地上滚翻”等。教师继续引导:“对,当我们在快速运动时不小心摔倒,可以采用滚翻的方式减少地面与人体的摩擦力,降低受伤程度,这一点我们在很多功夫片中就能看到,有的人从高处落下,一般都采用在地上滚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动作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当学生兴趣大增时,教师再适时引导:“通过滚翻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而且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护性技能,能有效避免因偶发事件而引起的伤害,还能培养同学们坚强、勇敢的意志力,现在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鱼跃前滚翻的水平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作为体育教师,要为动作要领的讲解做好铺垫,采用不同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及时捕捉动态资源,以使教学充满灵动

在教学瞬息万变之间就会有许多的动态课程资源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机敏的教学机智和敏锐的捕捉力,及时捕捉动态资源,挖掘其中的生成价值,对信息进行引导、补充、重组和加工,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灵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将“奇思怪想”归结到“节外生枝”中去,而是要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行为的调整优化,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练习健美操的时候,有些同学喜欢模仿其他同学,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老师并不急着去批评学生,而是因势利导,设计了一个“照镜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反方向动作,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这些教学生成资源都是具有价值的,我们要及时将其作为宝贵的教学财富补充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人格统一发展。

三、关注课堂后进学生,实施有效分层指导

生本教育思想下的中学体育课堂就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体育后进生,需要老师实施有效分层指导,让这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快乐和进步。

1.用科学方法加以指导。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表现,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给予学生有的放矢地指导和点拨,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掌握能力。例如,有的女生在做“仰卧起坐”时,往往做了几个就体力不支了,而且呼吸变得非常急促,此时教师要仔细观察,看看学生是因为动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呼吸急促,还是因为学生的耐力较差,一定要准确找到问题根源,一旦发现问题本质,就要提出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帮助学生尽快纠正,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

2.针对性设计分层练习。

例如,在引体向上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适量减少“后进生”的完成数量,切忌采用惩罚性训练的方法对待后进生,这样只会取得相反的作用,让学生越来越厌恶上体育课。因此,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后进生找到问题原因,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改进课堂训练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对于同一技术难度的动作,对于后进生,教师应适当降低练习难度,或者减轻重量、或者放慢速度,让学生感到练习就有收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只要学生稍加努力就能通过考核。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查阅相关的技术参数,并灵活掌握技术难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制定不同高度、不同重量、不同远度等标准。比如,针对身体情况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考核标准。除了进行正常的标准化考核以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互评、自评等多样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完成技术动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四、结语

第3篇

“健康第一”的理念是诸多教学理念中最具体育本质特征、最能引导体育教学向学生健康方向发展,最能将学校体育阶段效益与长远小于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健康第一”的理念是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中,其理念内涵体现“大体育”意识,本质在于针对中学学校教育过分追求升学率等功利性效益而忽略人才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学生能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且在此过程中达到体技学习与自身健康向统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的目的。

二、以多种手段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学校体育教学要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一)从教学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证”,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把“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作为新的体育教学目标。所以,在校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主动从亊体育活动,养成体育緞炼的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终身进行体育的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全方位“健康第一”的总目标。

(二)从教学内容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被动地安排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新的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基本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使教和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以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从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三)从教学模式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从系统的观点看,体育教学模式是“按照某种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程序”。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利用体育教学优势,制定走班学习,选项学习,采用模块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走向体育,走向健康,同时根据学生自已的强项、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所喜欢的体育項目进行学习。发挥学生充分的自,为他们所喜爱项目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空间,为体育课的有益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从教学评价体系贯彻“健康第一”理念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往往把评价内容的中心放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考评上,对教学其他的目标,如体育态度、体育意识、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少兼顾,而这些都会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评价一定要对学生有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已学校状况,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学采用的形式,制定出自己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热爱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直至终身体育,达到“健康第一”的目地。

三、贯彻“健康第一”理念对教师要求

(一)思想重视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教师必须牢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适应的新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达到体制将抗标准。

(二)转变观念

教师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健康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建立新型教学结构

新课改理念要求体育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不知不觉学会体育技能,使学的开心、学的有趣、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以“健康第一”实施体育课程教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学校体育教学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一)精选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特别是游戏性教材内容。如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性的游戏活动,因为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形成情感互动,行为互动,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第4篇

现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材是按读写训练组的形式编排的,每一个训练组又是一个什么特点呢?从编写来看,读写成对,相互对应;从训练来看,有一个训练体系,前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发展的结果;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有导读、预习、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六部分,包含着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它是重点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既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当然应该按这样的教材特点来教。我觉得,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过去,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是多元化的,由于主攻方向不明了,多是只完成半个阅读过程,只能是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训练,而读写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该由一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来定向,这是因为一组教材中的导读、预习、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是受读写训练重点所制约的。导读,介绍该组重点训练项目;预习,提示学生怎样学好重点训练项目;课例,是举例、感知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理解重点训练项目;基础训练,运用重点训练项目发挥其功能。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指向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种整体功能。从这一点来考虑一组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所当然的是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共有的教学目标,共有的训练重点。

第二,要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训练组的结构不同于单篇教学的教学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它发挥整体功能,旨在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二)结构形式。以重点读写训练项目作为核心和依据,贯穿于一组教材的全部内容。(三)整体训练。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在一组教材的阅读过程中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出现。(四)整体效应。整个教学是一个学生由悟到懂到实践的自学训练过程,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悟”的阶段。这是第一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对所学的重点训练项目有所领悟。其主要活动为:(1)由导读引出教学目标;(2)由预习导出操作步骤;(3)由课例中的思考、练习找到默读思考的“纲”;(4)以思考题为导向,自学阅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那么第七册第二组的教学,就是先要知道本组学习的目标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再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的步骤,然后按照提纲边读边想。经过反复揣摩,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个初步认识,最后按照课后提示,用学到的方法去学习阅读课文。(二)“懂”的阶段。这是第二大教学环节,也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例”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这一环节先是重温课例有关内容,分析其特点,然后再归纳其共同特点,最后达到理解的境界。(三)实践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是放手让学生练习,这个练不是盲目地练,而是按读写训练项目的要求定向练;这个练也不是少量地练,而是大量地练。通过练,将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化为技能技巧。由上述各环节的教学安排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结构是一个以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以练为主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适应训练组教学的一种训练结构,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第三,要重视时间的再分配。要把教学课时变为可用课时,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随着教学组训练的需要,教学课时要进行一个较大的调整。总的趋势是,压缩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增加第二阶段的课时,即减少教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练的时间,做到真正的由扶到放。在实验班里,教师根据其经验强调讲读课从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的教时不超过一课时,强调要打通课时,统筹安排,并且对课时进行一个原则规定。如一课时教完的课文,上半堂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下半堂为第二阶段;两课时教完的课文,第一课时为第一阶段,第二课时为第二阶段;三课时教完的课文,第一课时教第一阶段,第二、三课时教第二阶段。这样的安排,为读写训练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如第七册第二组的教学时数由11节压缩为7节,这7节中,用之于第一阶段的只有2节,用之于加强读写训练的就有5节。时间宽裕了应该怎样利用?我认为,只有按照训练组的过程来练,才有可能使这些时间成为有效时间,达到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的目的。

第5篇

创新创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战略。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意义。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旧处在起步的阶段,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着从教育理念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培养计划、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氛围等。但是教育的理念却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

理念是指对目标及实现方法的基本观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宏观和全局的认知和把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理性理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已经自然地融入到了教育中去并且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反观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极低,成果效果不明显。现在,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很多创新创业竞赛,开设不少创新创业课程,推进各种创新创业研究,但与当前世界水平比起来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积累、经验和实践都还不到位,对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还缺乏深度认知和把握,在研究队伍、平台、内容、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缺乏体系。其根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存在着问题。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功利化、简单化倾向严重是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创新创业形式主义严重

虽然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但很多校主管部门以及学生本人都把创新创业功利化的局限于创办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被简单地与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就业指导课划等号,被简单地理解成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被当作减轻来自就业方面压力的手段,形式主义严重。举大学生创业园为例,它应该是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始创业的平台,但被资金和其他条件限制,大多数大学生被排除在外。再举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为例,虽然其已经作为高等院校都开展的课余活动内容,但绝大多数创新创业计划缺乏可行性、实效性、操作性。

误区二:狭隘化倾向严重

中国当前的创业教育体系是薄弱的,很多的人错误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现在,除了中国少数的一些省市,中国政府没有出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鼓励政策,基本没有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主动推进与大学生的合作。大学生在创业之前的实习基地还有模拟演习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全社会的支撑。很少有用人单位愿意提供让学生学习实际经营管理的机会。高校、企业、其他组织、政府都还未形成一个多极互相协力的配合模式。形成了高校中狠抓创新创业之风,学生创业以后在社会找不到立脚点的局面。

误区三:简单化倾向明显

将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就业培训,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高校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这种面向创业革命的创新人才培养与训练,实际上是开发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简单是使应届毕业生可以成功创业的教育,并不是社会上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对比国外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大多数大学都没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高等教育主流中的一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这些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在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基本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而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创业能力的教学方式还很不够。在师资队伍这样的方面也1顷向于守旧,缺乏实践的经验,负责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本人都没有在企业任过职或者进行过其他创业活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也不够系统化、深化。举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的例子,大部分高校仍然使用课程实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三样陈旧的方式,没有把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内进行管理。从学生自身讲,他们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理解也主要是“经营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多数都把锻炼才干和盈利作为事创新创业活动最主要的目,并没有从发展自身的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业的角度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入的理解。

误区四:与义务教育脱节严重

从小学开始的升学考试不包含创新思维内容,到了高等教育突然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中考与高考的考试方式注重分数,注重考查基本能力与概念,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教师势必无法将时间和注意力分给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信息的教师,比照连体育课的时间都用来补数理化的高中教师,其学生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势必分数偏低。高考分数与高校录取又是社会和家长群体对学生考量的唯一标准。在义务教育忽视创新思维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基础是为必然。高等教育突然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也是不可能的。

三.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如果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1世纪就不会被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刚刚兴起,并且日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领域,但与很多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还是非常非常明显的。所有的观念都先于语言和行动,必须在思想上端正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深入、才能成功,因此必须要重塑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正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高等学府人才培养和教育引导的根本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具体实行到每所高校,是指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确定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国内有些大学借鉴国外的成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方式。如北京大学的“方正科技创业模式”、清华大学“同方科技创业模式”、南京大学的“学生科技创业中心”和“学士后流通站”等。

再如由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徐君创立的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旨在打造东北最大的高校电商社群,构建一个集创业经验线上分享、思维碰撞线下交流、项目指导支持、项目运营托管等多元化的社交平台。众所周知,东北的创业氛围远没有北上广地区那么浓厚,不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敢冒险去创业,而是整个创业环境的影响,使得绝大部分创业者选择离开东北,在北上广开始创业。创业环境的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样一个圈子。首先得能够吸引对创业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其次能够给予那些初创者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再者需要能够实现资源对接,最后对于成形的创业项目能够提供场地之类的支持。有了这样的一个圈子之后,圈子就像一块磁铁,创业者们就像金属铁屑,凝聚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目前沈阳高校电商联盟的社群用户已经突破3000人,覆盖了沈阳21所高校,定期举行线上分享会和线下交流会,对刚刚有创业想法的新人也都提供了答疑,另外已经帮助了上百人对接资源。大学生创业,第一没是有资金,第二是没有经验,这样会很难开展下去。而一个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也是沈阳高校电商联盟的初衷。目前而言,东北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给创业者们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和支持,所以沈阳高校电商联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某一个方面讲,沈阳高校电商联盟和北京中关村的创业大街、3w咖啡相似之处,做创业项目孵化只是沈阳高校电商联盟里面一个很小的业务。在沈阳,和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性质比较靠近的平台有4u青年空间、青创空间、校等,竞争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不过不论是规模,还是运营时间,沈阳高校电商联盟都走在他们前面。

2.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深化、具体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适应了国际竞争的新环境,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修正。“应试教育”由于重教不重学、灌输不启发、复制不创新,其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提高受教育者各种自身素质的教育模式,包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在努力专注于建设自主型创新型国家的当下已成为我国教育的目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最有效方法,综合体现出多种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是以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必然性的选择了创新创业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理念;本体论承诺

医学教育为什么要体现人文理念,或者进一步说,医学本身为什么要具有人文属性,这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直接、无需证明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具有十分重大的悖论性问题。一个最鲜明的论证就是:现实的许多医疗实践,处处体现着非人文,甚至是人性异化,重物轻人,看不到人,严重伤害人,等等,这不得不使我们去深度的反思:医学以及医学教育,其最原初的出发点、立足点、渊源、根据、原因、前提、基础,到底是什么?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与解答,则需要哲学形而上意义的探本,也即需要从哲学本体论的维度上,为医学奠定一个坚实的本体论依据和承诺。唯有为医学以及医学教育奠定一个坚实的本体论承诺,在这个坚实的本体论承诺的基础之上,医学以及医学教育才能够真正体现人文,才能够有效贯彻和落实人文,最终实现对人自身价值和意义的肯定。

一、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本体论依据

哲学本体论思维,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探究存在背后的存在、原因背后的原因,即总要为现实具体事物的存在,寻找其最坚实的存在依据,最深厚的历史渊源,最能够成立的前提和依据。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第一哲学,是研究“是者之所以为是者”,“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1]那样,本体论哲学总是要不懈探究、形上探本,直至获得一个最终的有说服力和有信服力的依据。遵循本体论的这一思维理路,那么,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最深厚的原因、最终极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来说,医学教育之所以存在,是源于这项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要素的存在:有着专业的医学教师,有着渴望学习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有着必要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场所,以及借以展开医学教育的图书、资料、工具、途径、方法等中介性因素。这是就一个完整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存在要件而言的。目前来看,各个医科院校实际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可谓如火如荼,有着强劲的活力和鲜明的特征,这是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具体的存在样式、活动状态。但是,这仅仅是医学教育实践活动获得独立化,形成自身独特特征和存在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所谓的独立化、专业化、分工化,还意味着医学教育实践活动有着独立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甚至脱离既有的轨道而偏离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医学教育实践活动越是独立化、专业化、分工化,可能越是离医学教育最初发生、最早起源、最原初的渊源,有着和最原初的始因越拉越火大的趋势。甚至在医学教育发展到一定时间和一定历史阶段之后,和最原初的发生始因、建立的初衷,相背离、相异化。试看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特别注重医学知识、技能、重大发现、医学前沿热点、焦点的教育和教学,这不仅会造成人们的关注,社会影响也巨大,而且也是医科院校着重培育的亮点,甚至是着重打造以获得出彩的着重点。但是在这些所谓非常热点、焦点、出彩的背后,试问,能有多少人认识到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呢?难道医学领域的高科技就能对人自身有着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么?难道就不想想这些热点、焦点、前沿的背后,到底对普通的广大民众有着多少切实的功用和效果呢?能够在社会广大普通人群中实际推广吗?是现代医学教育所陷入的最大困惑与实在窘境。所以,重新思考和回溯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最原初的依据、最初始的动因,应该把医学教育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求上,是人类社会本身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延续下去,需要维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人自身的健康,需要对人自身所产生的各种疾病、病痛有所缓解、有所治愈,这才是医学教育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一味地追求高科技、一味地追求前沿热点,仅仅是满足富裕人群的健康需要,不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对生命健康的需求,那么,医学教育就失去了其最深厚的社会根基、群众基础,就会带来国家、社会对医学教育投入的巨大浪费。一切的医学知识、医学技术的教育教学,其初始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回归到社会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上,都要真正地为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所着想,并以此为最根本的存在依据。医学教育不仅是真理性、知识性教育,而且更是价值性、人文性教育,要时时刻刻围绕人自身的生命健康而展开,任何与人生命健康相脱离的医学知识、医学技能的教育和教学,最终都将是无法存在和延续下去的,都会失去其存在的依据。所以,医学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厚的原因、依据,是广大社会民众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维护,这是医学教育得以存在,并且长期存在的始终不竭的渊源。任何医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任何专业的医学生,以及医学教育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等,都要始终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最坚实的本体论依据。

二、医学教育得以有效展开的本体论根基

哲学本体论,不仅要回溯存在背后的原因、依据,而且还要探究存在自身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即存在最本原的实质、最内在的根本属性、最客观实在的规律。任何具体的存在,都要以一定的存在方式来表征自身的存在,但具体的存在方式是始终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但无论其怎样运动和变化,都需要围绕自身的内在本质、根本属性和客观规律而运动和变化,任何脱离内在本质、根本性质和客观规律的运动变化,都将会趋于灭亡,或者演变为其他形式的运动和变化。而一旦演变成其他形式的运动和变化,那么也就意味着该事物就不是该事物自身而变成其他事物了,因为事物的根本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本体论之所以能够给人做出一个坚实的承诺,最内在原因就在于:本体论总要把握有形背后的无形,具体运动变化背后的稳定,以及千变万化背后的永恒。这样就能为人类在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中找到稳定、根本和长远,实质就是抓住了事物内在的本质、根本属性和客观规律。那么,医学教育得以展开的内在本质、根本属性和客观规律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医学教育能够实质地带来最终的效果,能够为广大医学生所接受,能够体现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作用,以及能够彰显医学教育自身的功用和效果来,这一系列的要求和指向,一定是要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凸显了人,而不是淹没了人,要充分体现人的地位和作用。医学教育切忌忽略了人自身的能动性因素,要深深的明白,医学教育虽然围绕着医学专业知识、医疗技能等方面而展开,但内在的基础、核心、动力、活力则是医学教师和医学生,是二者作为人的因素而展开的,人的因素是医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永恒的活的因素。医学生是医学教育的对象,没有医学生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整个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都将陷于空谈,最终的效果也将是难以为继。任何的医学教育,其形式、方式、途径、手段、方法,都要从医学生中来,到医学生中去,唯有医学生真正内化了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并外化为具体的医疗实践活动的能力,这样的医学教育和教学才能够真正取得实际的效果。而现实的医学教育实践活动,则是特别凸显医学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甚至来说,是医学教师权威性、霸道性、强制性的绝对发挥。往往是医学教师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整个的医学教育教学活动,看似绝对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但却非常严重地埋没了医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陷入了单向式、直接性、机械式的模式,进入到了一种十分僵化、老套、凝固、停滞、沉闷的状态。医学生本身作为人,作为人自身所拥有的积极能动性,被严重扼杀了。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医学教学课堂上的分散、凌乱、凝固,教师与学生严重脱节,教师与学生“两张皮”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医学教育得以有效展开的本体论根基,或者说其核心精髓、根本性质、客观规律,一定不是就医学而医学,就技术而技术,而是就教学而教育,从教学上升到教育,是真正在培育人、教育人、塑造人、提升人,是对人性深处求知、发展、提升的引领与塑造。正所谓“优良的教育并不是为了人生在世各种现实成功的资本,而是为了人自身的完满,为了人格的健全。我们需要越过种种阻碍,回到人自身,澄清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2]这意味着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要想取得实际的效果,一定要以人为本,真正地贴近医学生,遵循医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够真正带来医学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医学教育得以未来发展的本体论诉求

哲学本体论不仅要回溯过去、把握现实,而且更要注重未来,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终极信仰和价值追求。哲学本体论总要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渴望、求索,使人们不懈探究、矢志不渝,为人们提供一个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向和心灵归宿。“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溯本求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是一种理论思维的无穷无尽的指向性,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终极关怀。”[3]因为,“人是一种从不满足于既有存在,总在追求未来理想存在的一种存在。这通常被称作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本体论就是以探寻对象之外和之上的本真存在这种方式,来表达人的形而上学追求的。”[4]142所以,哲学本体论总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未来追求的指向,形成精神诉求、价值理念,使人的思想、精神、理想、信念达到一个高级的境界,成为人自身生存发展的精神源泉和信仰动力,更是人自身的精神追求与最终归宿。医学教育要想能够持续不断地延展下去,要想真正成为社会的一种需要,广大民众的一种期盼,作为医学教育的主导者———医学教师,肯定是要在具体的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所追求,有所理念,有所超拔的。或者说,要从具体的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并从中获得存在感、幸福感、满足感,使得自己的医学从教生涯,医学教育工作,获得某种超越的境地,得到某种幸福的体验,获得某种心灵的慰藉。那么,医学教育对未来的本体论诉求、追求,终极的价值理念到底应该是什么呢?难道是医学知识的具体传授,还是医学教学的有效展开,以及具体医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其实这些都是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的直接性目标。但在这些具体的直接性目标的基础上,医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一定是有着一个更高级的、更终极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那就是对医学自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求索,即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终极关怀,更进一步说,要最终体现在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维护,对人的生命的崇高理解与深刻认识上。世界上没有什么其他方面能够比得上人的生命的重要,人的生命具有最崇高的价值与地位。身为一名医学教育职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医学生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无论是自己的职业目标,还是培育优秀的医学生,以及塑造未来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都要尊敬和维护人的生命本身,要形成对人这一独特物种的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所以,医学教育工作者是伟大的、是崇高的,是直指人的生命的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的,是真正在做着最能够让人感动、最能够让人尊敬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并未把其主要的精力、价值诉求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仅仅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而已,没有真正起到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转而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价值诉求,理想目标放在了科研、学术论文、课题、职称、职位等上面,在这些事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不免带来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压力巨大、精神心理紧张、焦虑等怪现象。这造成的结果是:没有精神活动的家园,没有崇高精神理念的价值追求,更没有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幸福感严重缺失。其实,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其最本真的存在样态,或者说其最真实、最现实、最实质的价值与意义,就存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真实的生命存在、生活写照、本真面貌。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够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存在感,获得学生的认可,特别是获得学生内心世界的肯定、尊敬,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这句话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性理解,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广大学生思想心理的深处,能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达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同一,能够真正震撼、启迪、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灵魂,能够得到他们从心往外的相信、认可,直至信仰,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高级的教学境界、最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感、最终极的精神归宿。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幸福感、价值感、归宿感,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灵沟通、灵魂提升更高级的呢?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医学教师的终极追求,一定是教育境界的提升,一定是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证明了自己,实现了自己。借用马克思本人的职业观点来总结和概括:“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5]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正是在培育着为广大民众健康福祉而操劳的医务人员吗,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也是最能够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吗。所以,医学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而且能够更加伟大而崇高的存在下去。在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医学教育工作者最可以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与人生意义,最能够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归宿,能够在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参考文献】

[1]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

[2]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1.

[3]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28.

[4]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142.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教师;教学话语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师角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活动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新标准、新要求、新方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对教师话语产生影响。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改进教师话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师话语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话语(教师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凭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良好的语言应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只有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启迪、引导他们掌握知识,从而激感,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教师话语,把握教学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才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中学教师话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中学教师话语做过长期、大量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语言不规范。教师的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晰,普通话不标准。第二,语言不鲜明。一些教师用词不通俗,长句子太多,条理不清,令人费解等。第三,语言不生动。教师语言空洞、抽象,缺乏语言技巧。语言没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不能声情并茂,没有节奏感。此外。还有语速过快,课堂话语多直白式、命令式、机械式、灌输式、评判式,评价语单一,缺乏商榷式、引导式、互动式、多元化的语言,提问语封闭、死板不当,话语量过多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一定同时存在于同一位教师的课堂语言中。一位教师可能会存在上面问题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三、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师话语的措施

针对中学教师话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师话语呢?

(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文化知识是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的主要内容。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的目的是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广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如:较为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改革及教育科研等)。

(二)加强语言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水平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到他对词句的选择、语段的构成、语境的适应以及表述时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表达水平和表达效果,决定着教学语言的质量。叶圣陶强调: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教育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师知识的多寡,同样也取决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具有较强的语言规范意识,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加强语言学理论修养。

(三)加强语言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语言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是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体系中首要的基本技能,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包括语音、吐词、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和语法训练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正确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就必须加强实践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发音用声训练、朗读训练、听说训练、模仿训练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师教学语言设计

基本素养有了,语言表达技巧有了,教师还要对教学语言进行设计。

(一)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词一定要规范,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要恰当,平时要注重词语和课堂用语的积累。教师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口语化的词语,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使用;要尽量使用长短适中的句子,并在课堂上常常变换句式,以免过于单调;避免使用长句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理解水平,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听懂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理解教师的意思。否则,就谈不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二)注意把握语速

课堂上教师对语速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语速过快,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作出有效反应。教师语速过慢,上课没有激情,不能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所以,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低效或无效课堂教学。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或表达的需要,教师会有意加快或放慢语速,使语言抑扬顿挫,更富有节奏性,以渲染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完全可以的。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让学生在低忧虑的背景下听课

新课标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忧虑的状态下,或者说带着不愉快的情绪听课,他们就不愿意听或很难听进教师说的话,还能谈得上理解教师话语吗?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才能有良好的交流互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意问题设计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端和求知的起点,提问是互动语言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教学语言进行互动就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发散式问题,鼓励学生自己作出回答,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要明了、具体,为回答者提供清晰的回答模式;问题能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课堂对话;有效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概括、解释,给学生提供加深对学习材料理解的机会;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回答的时间。

(五)重视课堂反馈语的设计

教师的反馈用语通常分为肯定的反馈和否定反馈两大类。教师应该清楚,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掌握在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而不能成为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因此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表扬。学生即使回答不对或不完全对,教师也应用婉转的语气给予评判。例如:当一个学生问题回答错了,教师可以这样说:“不要紧,你能说出错误的答案,表明你是有勇气的。仔细考虑,你会找到正确答案的。”否定的反馈往往使学生感到羞愧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反馈。

(六)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情感、思想、学识、灵感的结晶,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幽默诙谐、风趣高雅的语言可以密切关系、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点燃激情、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若要言之有趣,教师要树立和强化幽默意识,善于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潜心阅读,积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储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吃透教材,认真准备,根据实际灵活地设计幽默情节,生动地介绍、描述、评论课文内容,机敏地穿插使用幽默的格言、警句、故事等,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飞白等修辞方法,辅以幽默的动作、表情,开发利用好幽默资源,创建和谐课堂,实现师生思维共振。

(七)运用适当的课堂身势语

课堂身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教师需要一面讲课,一面与学生交流情感,沟通思想。适当的表情动作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课堂身势语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能使讲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上课的效率。所以,教师上课前不仅要设计好有声的课堂话语,还要为自己设计好一堂课的手势、动作及表情,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容易理解上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富有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能随心所欲,胡乱表现。教师的身势语要适度协调,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动作过多、表情过于夸张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主次不分,影响效果。

(八)增加学生话语量,减少教师话语量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进行填鸭式教学,大搞一言堂,甚至是一堂课从头讲到底,教师主宰课堂,几乎“垄断”课堂语言。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评估者和协调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支配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就像一个导演。这些理念反映在教师课堂话语上,就迫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减少自己的说话时间,增加学生的说话时间,即:减少教师的话语量,增加学生课堂话语的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多参与讨论,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九)采用行动研究法,分析教师话语

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与行动研究密切相关联的是“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实践——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模式,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制订计划,确定行动研究的周期(如:以一周、一个月或一学期为一个周期),列出行动研究的步骤,选择操作方法。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按计划实施研究。一开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课型,不要对自己的课堂话语进行设计,按照自己平时的、一般的语言进行授课,课堂上留意观察,课后SBT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绪状态和反应。随后,选择和前面同样课型的一节课,进行研究。课前对自己的课堂话语精心设计,课堂上边上课,边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变化。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教师话语的感觉和看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请同行听自己的课,观察、记录自己本堂课的课堂话语及学生的课堂听课情绪和反应。并请他们对本堂课的教师话语做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如果要继续研究,便可进入下一个研究周期重复以上步骤。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贯彻新课标精神,认识到教师话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和语言修养,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尤其要认真对待课前的语言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反复探索并仔细分析自己的课堂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表达技巧,逐步改进教师话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尊.应重视中小学教师的语言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08-23(2).

第8篇

1、老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改革—主要立足于市场与社区

在中国范围内,老人体育市场应该主要是伴随着中国的体育市场一起迈入宏观上全国大市场体系中去。并且,老人体育市场应在大市场体系里汲取营养以期去寻求资源配置的最佳搭配方案。综上所述尤为我们注意的是,因为老人离退休之后,他们的活动的范围已经越来越狭小了,从单位而进入了社区。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个科技管理视角来看,当代社区应该是老人体育锻炼与市场的主要经营场所。

2、老年人体育事业的成效关键在政府的制度安排

(1)针对管理权责问题的处方

培育体育市场尤其是老人体育市场是目前体育事业改革的主要转向。当前环境下,老人体育组织从单位化被引导走向了社区化与市场化,更加便于创造老人适宜进行体育活动的条件与环境,从而帮助老人解决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改革创新深受老人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和项目,并引导、协调老人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健康的晚年时光等。

(2)针对经费不足问题的处方

目前,根据调查政府财政对老人体育投入还远远欠缺,换而言之,发展老人体育事业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肯定是杯水车薪的。因此我们应主要着眼于老龄体育事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使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发挥宏观调控的指针作用。大力应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推动老年服务业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的康庄大道。

(3)针对场地不足的处方

解决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必须依赖于对市场机制的运用。可以基于“投资、所有、收益”三位一体的市场体制原则,以优惠的经济政策、执政政策高度吸引私人所有制、合作股份制等融资形式,用来兴建现代化场馆和场地。这样有利于节省公共财政支出,减轻国家的负担,与此同时还可以更有效率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馆和场地。

3、政策保护与优惠辅助—老人体育事业

客观地说,老人是一个真实的弱势群体,究其实际是他们一般在各方资源方面都不占有优势。因此。政府从道义上需要给予其补偿,去弥补这个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这个弱势群体从制度安排方面诉求尤为突出,应该给予切实的经济救济。

(1)道义补贴。笔者指出所谓道义补贴实际上指的是政府应该从宣传力度方面加大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性宣传,金额日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提高其知名度,以增加老人能够成功获取社会大资源的道义性支持。

(2)财政补贴。当前社会各个管理阶层与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补贴券的发放办法。即通过代金券的给予形式,给老年人发放一种专门的体育代金券。老年人只要持此代金券,他们到任何付费的体育场馆和场所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时候,可以享受减免费用的优惠经济政策。一定时间阶段之后,该场馆和场所人可以凭此代金券去政府财政部门兑换人民币的经济补贴。

第9篇

在“一体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把措施概括为“明确一个理念,做好一份计划,执行一个标准,丰富三个文化,开好三个会议”,使管理呈现科学化、标准化、严密化、具体化特点。

“明确一个理念”是指向年级教师明确“咱的年级咱的班”理念,明确地告诉年级中的每一位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年级里的管理者,在一个年级里,各位教师之间要统一标准、步调一致,要优势互补,为年级的进步与发展献策出力。

“做好一份计划”是指每学期初,年级所有教师都会在上级和学校总体安排的基础上,在广泛听取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集中研讨,确定学期工作重点与目标,制定每月、每周的工作活动计划,使年级发展有规划可依,有步骤可循。同时努力形成初中三年发展整体序列,使学校教育形成既连贯又阶段特色鲜明的整体。

“执行一个标准”是指年级对教师、学生各项管理要求提出统一标准,宽严度减少差别,有效防止教师教育管理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学生攀比等现象的发生。

“丰富三个文化”是指丰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个人文化。努力丰富以“尊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使“尊重”意识深植每一位师生心中,尤其要使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坚信,坚定地相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同时,努力打造“和而不同”班级文化和个人文化,班级文化班班都搞,个人文化人人都搞,这是“和”;重点要求创新,尊重学生不同的志趣和追求,这是“不同”,使学生既懂得维护群体又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开好三个会议”是指开好每周一的班主任会、每周末的年级教师会、每周各班的主题班会。每周一,年级主任、班主任要坐在一起,结合学校的目标与要求,对本周的任务和措施进行讨论,研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要采取的措施,确定哪些标准等等,达成统一的认识后不打折扣的执行。

二、“年级一体化”的精神内核

从字面去理解“管理”两个字,我们把“管”理解为“约束、控制”,把“理”理解为“捋顺、疏通”。管理不仅仅是限制、规范,更多的是沟通、理解、疏导、激发。

“年级一体化”从表面措施看侧重于“管”,但是要顺利实施必须侧重于“理”。以“尊重”为根本,以“正心诚意”为出发点,以“向上向善”为激励目标的精神内核,才是“一体化”顺利实施的保证。

“尊重”体现在尊重人的天性与个性、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师生成长规律三个方面。只有兼顾这三个方面,才能实现学生健康、快乐、自然的成长,才能使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化发展。“一体化”管理绝不是“压制”,而是“放飞”。它外在要求师生举止有礼、进退有度,内在核心却是让师生心平气顺、向上向善。

“正心诚意”由《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概括而来,强调了做人做事应采取的态度。从结果来看,“心正”才会“意诚”,“意诚”能证“心正”。教育是浸润,是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与交融,出于“心正”,方法就会多一份科学与理性;出于“意诚”,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理解。

“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有“向上向善”的教师群体,才会激励学生也“向上向善”,朝更高的理想迈进。而教师的“向上向善”,根于学校对教师付出、成果的尊重和认可,成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群体的“正心诚意”。

三、年级一体化的成效及反思

实施“年级一体化”管理以来,在教师层面,教师在合作中专业化获得极大发展,大大提升了业务素质与能力;在学生层面,不仅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培养了习惯,真正获得了自然、健康、快乐的生长。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年级一体化管理是这样一个事物———它的正面是严格的管理,它的背后是对“人”的关注,是人性、人文、人心。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探索教育的真正意义,也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引导人性,培养人格,凝聚人心,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第10篇

【关键词】体验式理念;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一、文化体验策略的选择

英语教学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体,采用何种策略来矫正学生漠视英语及其文化的偏执心理,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这种心理的产生既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和学习观念等主观因素相联,又与他们的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等客观因素有关。

在外语学习中要使用一定的策略,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direct strate-gies)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有直接关系。间接策略指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关系,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其中,情感策略涉及降低焦虑程度、鼓励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社会策略关乎询问问题、与人合作、同情别人。部分大学生对英语学习及英美文化的偏见心理和抵触情绪成了教学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此类问题的解决必然离不开情感策略、社会策略的支持。策略的使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学习者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前者是与学习者本人有关的因素,如性别、年龄、外语水平、文化背景和学习者观念等;后者则是与语言学习环境有关的因素。研究证明,学习者因素中的学习者观念,即学习者对如何才能学好外语的看法,与运用外语教学策略的关系尤为密切。英美文化乃西方文化的代表,而我国文化则是东方文化的翘楚,有自己的文化特质。东方文化有向内的思维趋向,通过体验、直觉和自我调控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具有重感性轻理性、重亲情轻制度等特点。据此,我们选择了体验文化的策略,来矫正具有典型东方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偏执心理。语言学习是一种领悟过程,英语学习也概莫能外。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一种是显性的,学习者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另一种是潜意识的、隐性的,学生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什么,譬如应该如何运用语言方面的知识,如何接受认同异国文化等,这种学习靠学生自己去体会、概括和归纳。英语学习的这种特性,成为我们选择体验策略来纠正学生文化偏执的又一依据。

二、文化体验活动的实施

为消除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成见和抵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英美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探索并实施了文化体验活动,尝试以此去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差,矫正他们的偏执心理。

首先我们从规范课堂教学入手,在利用和挖掘教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知识、特别是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以文化束的形式向外辐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比较能力。在坚持正规教学之外,还采取了下列措施:精心组织丰富多

彩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定期举办有外籍教师或骨干教师参加的英语之角活动;集中学习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分期开展文化专题讲座。突出认识和情感的文化体验,将Tomalin和Stemleski的设计贯穿活动始终:

1 、识别和比较具有文化特征的标志、形象和实物。各国都有代表自己文化的标志、形象或实物,如名人、建筑、风光等标志与形象,又如货币、报刊、邮票等实物。此项体验旨在使学生熟悉最能代表英美文化的标志、形象和实物,引导学生把它们同我国文化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

2、认识和比较文化行为及日常生活模式。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多不相同,有些甚至大相径庭。这种体验能够使学生了解英美人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言行,并认识受不同文化影响的各种行为方式的含义,提高对这些行为的意识和敏感性,同时增强对它们的理解和宽容。

3、了解和比较交际功能模式。交际方式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特别是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非言语交际信号,因为这些辅助语言方式是最易受有关文化影响的。通过这种体验,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言语交际方式及其不同,还熟悉了不同文化传情达意的非言语交际信号。

4、探讨和比较价值观及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道德准则(values)、信仰(beliefs)、看法(attitudes)和隐含的文化臆断(cultural assumptions),即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通过体验,引导学生挖掘那些已成为自身一部分、却又被自己忽视的文化臆断,其中包括他们对英美文化的藐视、敌视等先入之见(preconceptions),认识英美人士的文化臆断,探讨中西价值观的差异等。

第11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proces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multi-cultural existence and influence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re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In this complex multicultural trend of rendering, value orientation, moral values,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ultural identity, promote and foster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aking "integrated diversity" as the leading,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al environment.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Key words: multi-culture;ideal belief of college student;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53-03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所有制及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影响着思想文化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尤其是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使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统一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正被多种文化同时并存、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所取代。

在我国,多元文化体系的特点为:一方面,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反映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大众文化与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并存。这一发展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这就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探索创新适时的对策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对多元文化的一般性认识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多元文化。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的差异渗透到方方面面,在不同的民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和宗教之间均存在着这种差异。就我国而言,文化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主流文化(正统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文化,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科学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情趣、理想人格等文化观念体系。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的儒家文化是非主流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到了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中国当代文化构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状态。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不同的个性文化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和谐共处的一面。由于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信仰和意义体系,所以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价值冲突。

多元文化其本身的存在对社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其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多元文化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的内容,增强了主流文化发展内在动力,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多种精神需要,有助于社会稳定,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们信仰的迷茫与困惑、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纷繁复杂,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文化主体的多元化,加之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多元文化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其思想的不稳定性和易受影响性使得多元文化既为其提供了找寻更多适合自己个性和趣味的文化的契机,而多元价值标准又冲击着其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2.1 积极影响

2.1.1 在多元文化体系下,大学生的思想来源拓宽,文化丰富多彩,可以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纷纷传入我国。现阶段,我国除了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外,还存在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不断兴起且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如休闲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也存在着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

青年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和吸收各种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的群体,他们热切地渴望知晓东西方各国的文化知识、渴望了解五彩斑斓的文化习俗;而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独立树立理想信念的文化接收主体,不同的人对于文化的需求有所不同,甚至于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于文化的需求都大相径庭。在多元文化体系下,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环境开阔了大学生的观察视野、拓宽了大学生的思想来源,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状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也满足了其不尽相同的各种需求。

2.1.2 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带来了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为大学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多元文化体系的背景,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西方文化随着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渗透到了中华大地。西方文明中诉诸理性、崇尚知识、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先进精神也逐渐渗透进入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意识观念之中;其领先于世界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观点也改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其大力发展科技、注重效率、锐意改革、科学管理的丰富经验在我国也广为流传、掀起效仿热潮。这些先进开明的精神、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丰厚宝贵的经验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可借鉴、可吸收的巨大宝贵财富。同时,通过对这些先进精神、知识体系、发展经验的有意识地批判性吸收,也有利于我国不断地补充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不足,进而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2 消极影响

2.2.1 多元文化碰撞冲突,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迷茫和困惑,进而导致其理想信念缺失。多元文化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年龄以及心理等方面的自身因素,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成为了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他们不仅渴望广泛涉猎各种文化,而且更热切于揣摩和效仿各种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然而,各种价值观及其根源的文化基础内涵有时是不尽相同甚至是有激烈冲突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角逐,引发了大学生在选择价值观时的犹豫与困惑,进而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这一严重后果。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理想信念缺失,往往会表现为奋斗目标缺失、奋斗动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而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日趋加大的生活压力,大学生心理负荷已经超重,但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找不到合适的发泄减压渠道,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纾解,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无所适从,在行为规范上表现为我们所称的“失范”状态,诸如酗酒、斗殴、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

2.2.2 多元文化冲击,使部分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缺失。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和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也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注重的是效率、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经济导向使得国家过热地追求GDP增长,而社会大众对于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已经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卓越”的依据,人格的高下优劣反倒成了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如此的社会观念导向,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生往往在实现人生追求的过程中重物质利益轻道德利益,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高校中,有的学生盲目讲求物质生活享受却不愿付出努力,宁愿冒着道德风险瞒报、谎报家庭收入情况以骗取贫困证明、获得国家补贴而不愿在学习、工作上勇于争先获得奖学金;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大学生往往以短浅的、眼前的金钱收入为依据选择工作,而并没有根据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来确立理想;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总体表现为国家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

2.2.3 多元文化冲击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地位模糊,大学生出现对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危机。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极为深刻。通常而言,文化模式的更替要比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慢得多。尽管有一些观念的改变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体系的建立要比社会经济方面的变迁滞后得多。

我国的主流文化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流价值观念即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弘扬“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旧的价值观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冲击,而主流文化所宣扬的状态与社会现实状态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都远远不够,主导地位日渐模糊,然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思想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动摇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危机重重。

3多元文化体系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使得大学生的成长形势纷繁复杂,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作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意义重大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们应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拓探索出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新思路,利用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影响,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1 积极顺应文化多元化趋势,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古语有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由此可见,多样化对于人和事物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应与时俱进、主动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制定合适、合时的工作计划并及时有效调整,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应对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拓宽视野、拓展思想来源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重视主体性、培养辨别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文化多元化趋势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无疑会为满足大学生多样的需求提供便利,但当前国际环境复杂,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席卷全球的文化产品和强势的网络语言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渗透,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培养主体的辨别力。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辨别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多元复杂变化,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翁。

3.2 利用多元文化契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加强“一元”文化主导地位,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多元文化趋势加强,一方面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选择矛盾化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价值取向特点;另一方面,西方文明的先进开明精神、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与丰厚宝贵的经验也随之而来,对这些先进文化的有意识的批判吸收有利于不断补充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不足,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良好契机。

多元文化的社会,从根本上而言,应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是形式,“和”――即社会共同利益的统一共识才是社会的根本。正视文化多元化趋势,正视社会存在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高校价值观念教育的一元化矛盾与冲突之现状,我们必须重视主流文化和社会共识、共享价值的构建与宣传,以加强大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坚持其政治导向性;加强民主教育,构筑高校德育的制度规范性,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利用现代传播技巧、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形式来诠释主旋律、表现深刻的理论以进一步做好的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其的认同度,赢得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持续认同和忠诚、增强意识形态在当代高校的话语权威。只有对多元存在与一元统一树立辩证统一的立场,才能达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目标,培养出既有宽容和创新能力,又有分辨和选择能力的合格接班人。

3.3 积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相关(价值观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疏导等)课程或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保持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多元文化固然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尽相同甚至是激烈冲突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

应对多元化趋势现实,要求我们积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相关课程或活动,如开设各种有关价值取向、人生观选择的公选课程以指导大学生在广泛涉猎各种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加坚定对主流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的认同;针对全校学生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系列指导活动,使大学生尽早地在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现状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既利于社会发展又利于充分实现自己才能的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重视学校、学院心理咨询室、心理联络员的培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有效机制以及时跟踪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提供其需要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积极应对、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加强“一元”文化主导地位、强化文化认同、构建和谐文化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辅导课程、活动才能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各高校需要继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义禄,王敏,刘带.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8.

[2]汪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与创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郑永廷,聂立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J].思想政治教育,2007.

[4]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云南民族学院等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12篇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理论; 技术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指以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工作。目前,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队伍不断壮大, 监测技术不断提高, 监测成果不断积累, 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但是由于理论基础的局限和部分技术原因, 这一年轻的领域的继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

一、近年来面临的主要理论问题

1.1监测方法

根据监测途径、监测对象的差异, 水土保持监测在我国可以分为微观监测和宏观监测两类。前者的观测以小区样地、坡面和重力侵蚀为主, 后者则主要是基于地表覆盖信息的遥感监测。

近年来,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在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土壤侵蚀调查中获得了大量关于各类、各级土壤侵蚀分布的数据, 但是与各监测站点所获取的地面观测数据基本上是相互独立解释的, 远远不能满足监测部门分析水土流失状况, 支持管理部门规划决策和向社会各界依法公告的需要。宏观和微观监测数据之间相互支持关系的缺失, 使对区域土壤侵蚀与其它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分析也有诸多困难, 如, 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与江河输沙量动态之间关系等, 就很难在现有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支持下研究。

当前普遍应用的土壤侵蚀信息解译方法过多地受到土地利用调查的影响, 还较难反映地形地貌、 植被空间层次类型、近地覆盖(如枯落物等) 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而过多地强调了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因素, 对沟蚀信息的提取也较有限。另一方面, 大规模遥感调查所需要的影像较多, 经常性开展宏观动态监测经济性较差, 发展科学性更强、精度更高的快速宏观监测方法是监测部门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1. 2监测点布设

2002 年, 国家批准水利部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 项目的建设, 将在全国建设175个监测分站, 每个分站直接负责若干个监测点。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监测点是全国监测网络的基础。这些监测点包括进行长期和定位观测的常规监测点、为特定监测任务设置的临时监测点。根据SL277- 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要求, 常规监测点以大江大河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 主要进行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果的监测。在全国土壤侵蚀区划的二级类型区必须设置常规监测点, 并设置观测小区和控制站。 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 监测点的布设难免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 但在全国监测网络建设背景下, 以合理的数据地学分析为导向, 合理选择监测点位置和数量、 监测点内小区和控制站布设的理论依据也基本是一个空白。监测点的布设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空间关系有着密切关系,通过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典型地貌部位土壤侵蚀分析, 研究能较好反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体状况的监测点布设方法,将为保障水土保持监测的科学性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持。

1. 3开发建设项目监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年来水土保持领域的一大热点, 也日益成为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重点。采矿、交通、电力、冶炼、水利水电、城镇建设等重点监测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在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行期间对地表的扰动状况都各不相同, 地表原貌及地表植被的恢复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针对各类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监测方法、拟订监测指标、确定监测时段, 都需要全面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进行理论研究。建设项目对地表的扰动情况变化频繁, 计算弃土弃渣量、 评估植被破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都需要不同于常规地面观测的监测方法。大中型点状、线状、面状工程项目对水土流失有着不同的空间影响, 分析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及其发展和控制需要结合其它环境因素合理地进行综合研究。当前监测部门急切希望, 基于工程类型、水土流失影响类型的分类研究基础上开展开发建设项目监测方法研究能为监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 4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模型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部门很早就认识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模型是定量化开展监测、评价水土流失环境危害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治效益的核心。近数十年以来, 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工作者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等地区开展的大量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研究和应用试验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由于大部分应用模型基本都是经验模型, 推广应用明显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推广应用的水土流失(微观)监测预报模型是近一个时期内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最大和最关键的理论问题。同样由于缺乏实用性的专业模型, 对面源污染的监测更加困难。应用性风蚀监测预报模型也尚待时日。

近年一些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区域性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的研究, 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中国的区域性模型是针对微观监测支持不足、 国家决策机构和科学研究对宏观水土流失数据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的情况下开展的, 在因子选择、数据获取、模型结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研究。

二、主要技术问题

2. 1自动化地面观测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地面监测设施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及时的跟踪监测还比较困难。扩大地面监测点的覆盖面, 增加监测频次和监测内容是我们的长期目标。因此, 发展自动化的地面观测手段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当前地面观测的效率瓶颈包括取样、分析、数字化观测结果生成和地表量测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的径流、泥沙、土壤取样技术, 泥沙样品分析技术, 滑坡和泥石流监测技术,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跟踪测量等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都有所提高, 但大多存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这些技术也是监测部门普遍关心的领域, 自动化地面观测相关技术的发展, 不仅需要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精度, 还需要考虑在人工成本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提高监测经济性的设计。自动化地面观测技术中比较薄弱的领域包括风蚀监测、沟道侵蚀监测等。取样、样地和小区布设的设计等问题也是在提高自动化程度中需要改进的。

2. 2监测信息管理技术

我国未来的水土保持监测将基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开展网络化的综合监测。在全国监测网络中, 微观和宏观的数据将根据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和共享。 新的信息网络专业管理系统, 将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基础数据的采集、传输、交换和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监测信息管理技术将决定我国网络化监测的总体水平。当前亟需根据各级监测机构的业务需求, 发展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物理结构是一个多层C/ S 和 B/S 混合结构, 在全国四级监测机构和监测点中的分布和数据、传输与共享需求较复杂, 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将有较大难度。而监测点内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监测点与监测分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则是难度较大的另两个领域。在这两个领域, 不同环节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要求是不同的, 其分类对待对技术设计和数据收集、处理的经济性和总体效率影响很大。

2. 3调查技术

询问调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等和地面观测一样, 也属于常规监测方法。但相对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而言, 水土保持监测的调查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询问调查、典型调查和地面观测技术差异很大, 所使用的技术需要考虑较多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因素, 调查技术对调查成果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从而影响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评价, 但目前相关研究却甚少。著名国际水土保持技术合作组织——世界水土保持方法和技术纵揽(WOCAT )设计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技术调查表(QT ), 以标准化的方式提供了评价世界各地水土保持技术的依据, 值得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典型调查参考。

第13篇

“互联网+”概念下,市场经济形态不断发生着演变,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与此同时,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的价值也日益凸显,但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个难题。上海律协互联网业务委员会委员、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委员、国际隐私专家协会(IAPP)委员,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春林律师将对《网络安全法》落地实施半年以来,个人信息与数据合规要点进行解读,帮助企业剖析2018年网络安全监管趋势。

2017年,“互联网+”概念下泛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但法律风险与机遇并存。精通娱乐法及知识产权法,在网络游戏、网络视听节目、网络传媒、网络文学等领域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邵烨律师将结合政策解析2018年互联网娱乐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

在本次分享中,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股权投资与资本市场等法律领域的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卫明律师,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管趋于规范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在大数据驱动下显得尤为重要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企业践行合规,进行未来风险性行为的识别与风险防控应对体系的搭建提出务实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平台结合新媒体不断发展,麻策律师作为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全国首部地方电商立法《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立法小组成员,将从顶层设计角度,帮助现场同行把握2018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以及风险应对策略。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理念;融合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模式,注入新的内容,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可见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构建效率,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格,美好的情感,坚韧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实施研究性教学法,打造其乐融融的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集中注意力,沐浴在真善美的人文环境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教化。现笔者将针对“当前形势下应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新课改理念融为一体”进行相关探究。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是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指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尤为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以此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比如,在讲授《雨点》这一课程时,在讲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同学们,为什么雨点从天上落下来的时候大小都差不多,但是当它们落在了不同地方的时候,就发生变化了呢?”这个问题一被提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为什么当雨点落到小溪里的时候就是散步,落到池塘里的时候就是睡觉,落到海洋里的就变成了跳跃,落到江河里就变成了奔跑呢?我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多的讲述,而是先开启优美的音乐,然后再分别配上小溪、池塘、海洋、江河的照片,让同学们通过对动画的观察,来对我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同学们在看完动画后,好像都明白了过来,十分踊跃的举手回答我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显示出了教课的民主性和和谐性,同时,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还深深的体会到竞争、合作、成功的乐趣,进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在授课的过程中,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自身的潜力、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而且在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体会成功的快乐等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把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有着和他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着自己所特有的生活经验。比如我在讲授《春天来了》这一课时,我没有直接进行生硬的讲课,而是首先播放了一段美妙的音乐,音乐中有翠竹在风中摇摆的沙沙声,有泉水流淌的叮咚声,有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鸣叫声。当音乐播放结束后,我让所有的学生都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描述一下出现在他们脑海里的画面,而学生也都踊跃的表达出自己脑子里的画面,回馈给我的也是美丽的春景。在他们学习积极性高昂的时候,我让他们描述一下,他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在经过优美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后的学生,都积极的回答我的问题,有的说春天就是小雨沥沥,万物发芽;有的说春天就是小草发芽、遍地开花;有的说春天是百鸟争鸣、冰雪融化;还有的说,春天就是在草地上放风筝;说春天就是光着脚丫在村口玩耍等等。通过营造出这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把课程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对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进行回忆,对课程内容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整个课程的授课氛围也是非常好的,学生们不仅敢于思考、敢于发现,说出自己心中的不同想法,而且经常会有很多好的创意出现在课堂中。

三、在阅读教学中让朗读和说话训练有机融为一体

阅读教学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务必改变阅读教学的方法。然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总是一味采用朗读教学法。为了“阅读”而进行阅读教学。很显然这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够清晰。从语文角度而言,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令其谈吐优雅,表达流畅。这本应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可是在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却偏离了这一轨道。而当前教学改革中的新课改理念则一针见血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一再强调: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着重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的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让朗读和说话训练有机融为一体。比如,在讲授《狼和小羊》这篇文章时,讲授到文章结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后,就立即开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对故事的结尾进行续写,让他们通过他们自己的想象写出大灰狼是否吃掉了小山羊?在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极大的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很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路也被拓展开来。而且学生们的想法也真的可以称得上充满创意,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思路也十分的清晰。有的学生说道:“大灰狼太坏了,小山羊性格那么的温和可爱一定不会被大灰狼吃掉的,大灰狼在吃小山羊的时候,肯定会因为不小心而掉到河里被淹死。”还有的学生的想法就更具创意了,说道:“在大灰狼吃小山羊的时候,小山羊的爸爸把小山羊救走了,然后大灰狼在追他们的时候,被猎人打死了”

可见,学生在说话训练过程中不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而且善恶观点十分鲜明,通过这种朗读、说话、情感熏陶的方式既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再比如在给学生们讲授《坐井观天》这一课时,在讲到小鸟要青蛙从井里面跳出来的看看的时候,我突然针对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这只青蛙会不会从井里面跳出来看一下呢?”听到我问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都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抢着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说:“青蛙是人们的好朋友,是非常聪明的,在听完小鸟的话后,就立即从井里跳了出来,然后就看到了非常广阔的蓝天。”还有的学生说:“青蛙不会相信小鸟说的话,不会从井里面跳出来。它会对小鸟说:“你这只愚蠢的小鸟,不要忽悠我了,我是不会听信你说的话从井里跳出来的。”可见,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多么的风趣,却又合理呀!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式的说话训练,不仅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立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朗读训练和说话训练合理的联系起来,才可以真正的发挥出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有一句古语说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说话训练只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进行,否则犹如空中楼阁,毫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对学生实施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法,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此方能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5篇

《弟子规》又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著,文中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处世的基本礼仪与规范,教导子弟要养成忠厚的家风与淳朴的民风,因此该文被当时的清代朝廷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幼学教学必读的教材。《弟子规》充分传承了先圣孔子的智慧与美德,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思想修养,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与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依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弟子规》在现代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弟子规》中讲述了孝、谨、信、泛爱众、而亲仁[1]。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实施起来却实为不易。尤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中,成年人都普遍养成了有悖于传统美德的品格与习性,如此怎能在家庭教育中教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品德?而《弟子规》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传达了家庭教育的信息,从最基本的孝道开始,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家庭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人机关系,家是建立血缘与情感基础的桑田,孩子的性格与品行,会随着家庭这个环境慢慢改变。在环境中,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习手足之爱、母子与父子之爱。很多出现人格障碍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从小在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孩子在家庭中因为没能感受到爱,使得其丧失了原有的价值观。而《弟子规》中讲述的孝道,对父母,子女以及人格的修养与品行都有较大的警示作用,这些行事规矩都有利于家庭形成“真实”、“诚信”、“孝顺”的品质。并且《弟子规》中倡导的秩序,也是当今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中最缺失的,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诵读《弟子规》,能够让孩子增强对家庭的认同,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与道德修养,养成勤奋学习、从小懂得尊重人。而从小养成的品德,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对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处世习惯,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弟子规》中还十分讲究教育的方法,比如“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体现做人做事的先后顺序,教导孩子首先要懂得孝道,然后才有诚心,继而发展为对众人的关爱,将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随着在实践中相互依存,能够将孩子引入到一个正确发展的道路中。 

三、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家庭教育以长期的封建体制与小农自然经济为导向。在古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智能居首位,将家庭视为个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将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及最终目的,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教育虽然能够有效的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家庭教育的教学现状却在限制其应用教育职能的发挥,甚至在某些家庭教育中还出现负面效应与职能错位的问题[2]。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家庭的教育观念上,往往一方面承载着“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的价值观念,出现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而另一方面又受现实社会文化的影響,使得各种非原有道德的文化进入到家庭中,使家庭文化有意无意之间受到某些反文化的影响,让家庭道德教育出现教育方向失衡与教育空白的问题,致使家庭成员畸形发展;第二,在家庭的教育职能方面,家庭成员往往不能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工具,而其传递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使得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发生变化;第三,由于当前社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约束体系,道德标准经常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家庭教育在伦理道德的培养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茫然无措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家庭血缘关系以及家庭教育职能的发挥;第四,受当前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智能在不断下降,这增加了家庭成为利用消极态度甚至反文化的态度来尽可能的在孩子面前塑造自我,成为影响孩子心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现存的家庭教育模式无论在教学观念、价值观以及教育职能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上,借助《弟子规》中所规范的标准与做人原则,进一步剖析古代家庭教育模式,对现阶段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 

四、《弟子规》教学思想在当代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实施策略 

《弟子规》在我国古代就被积极推广,其中所蕴含的通俗、易懂、易行的特点,正好弥补了孩子生性上理解不足的缺陷,并且内容中蕴含的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以及饮食起居规范,是规范孩子道德与品质的重要参考。当前,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就可以借助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作为青少年启蒙教育的重要参考,使之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与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一)在家庭中灌输蒙以养正、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在现代的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青少年能够逐渐养成重视伦理理法的优良品质[3]。另外,家庭教育还应懂得应用之道,因为只重视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教育环境的。 

(二)教导孩子养成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其养成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与日积月累的过程。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贯穿于青少年日常生活与待人处世中。在这两种品德中,《弟子规》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逐步让孩子养成生活有序、讲究个人卫生与珍惜时间的习惯,并且珍惜时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求孩子“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弟子规》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洗手”,正确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性。 

(三)让孩子多诵读经典,熏陶出良好品德 

文学经典是我国先贤与先圣智慧的结晶,这种经典能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必然有其独到以及价值所在,因此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与才艺之余,家长也应教导其诵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学。孩子在诵读经典过程中,能够逐渐被其中的文化所熏陶,主动去思索与理解其中的道理以及观点,达到思维锻炼与品德发展的目的。选择文学经典,应选取那些百读不厌,对孩子终身受用的书,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先贤文学经典,辅助孩子学习,并让孩子的朗诵能力及记忆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导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 

在《弟子规》中,反复阐释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等道德品质,其中“入则孝”属于感恩教育,“出则悌”属于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4]。 

孝是道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教化得以实现的根基,在古代家庭思想中,提倡“百行孝为先”,这不仅是因为孝是一种基本的家庭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往往会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逐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多学生用着父母的钱,却对父母没有一丝的感激,这实则是家庭教育出现畸形,为使孩子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应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 

五、结语 

总之,《弟子规》与当代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探索将其转化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剔除其中的糟粕,取精华,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心中萌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梅,谭英,李庆风.《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1,(04). 

[2]樊继轩.儒家“孝悌文化”与大学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伦理道德教育中融入“孝悌文化”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