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市场需求论文范文

市场需求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市场需求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场需求论文

第1篇

目前,针对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课程设置的依据研究。2.对比研究,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西方大学课程设置进行对比。朱望(2008)将中国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西方大学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中国大学的必修课多于西方大学,所开设专业课课时和数目多于西方大学,跨学科课程少于西方,中国大学没有独立学习的课程而美国有独立研习的课程。3.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杨凤军(2011)提出建立“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立足英语本位,突出体育特色。王正胜和丁素萍(2010)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中提出英语专业考虑开设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类、专业技能类、专业知识类、专业方向类、实践环节类等课程。还应该重视隐性课程,根据教育学、语言学、语言教学等理论开设课程。提出了融合渗透式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式,课程体系还应该根据各方面的变化适时调整,并对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评估。王雪玲(2010)在“关于就业导向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提出了“英语+专业”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专业为基础,使外语作为技能、工具与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常俊华在(2011)“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提出“专业+特色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成为当前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专业平台+特色模块+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体系。

二、西安英语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本着使民办高校英语人才真正顺应时展需求,积极为西部特别是陕西地方经济服务的精神,对西安市场英语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分析得出:80%的企事业每年都有引进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计划,其中翻译公司和社会培训机构需求量较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需求量较小。

三、课程设置理念及设想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

根据社会需求和院校发展现状分析,陕西民办高校应该培养服务陕西经济和适应陕西就业市场的应用型/实用型英语人才。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教育或商务知识技能,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教育、商务、经贸、旅游等工作的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

第2篇

1珠宝的需求函数及预测

本文引入经济学中常用的弹性分析预测法,对我国珠宝首饰市场的消费情况、需求潜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5],用以预测珠宝首饰市场未来的需求量和需求情况[16]。分析数据来自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有关2001—2013我国珠宝首饰销售额的资料[1-4]。国民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等数据引自2002—2014中国统计年鉴[6]。计算用数据列于表1。从图2可以看出,2004、2009、2011和2013这4年间我国珠宝首饰的消费增速快于国民总收入的增速。且从2002年到2013年,平均E1=11。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5]分别计算出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列于表3。依据表3的数据进一步计算出珠宝首饰消费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弹性系数E2和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弹性系数E3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2004、2005、2009、2010、2011和2013这6年,我国珠宝首饰消费增速高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而2002、2004、2005、2009、2011和2013这6年,我国珠宝首饰消费增速也高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且从2002年到2013年,E2=13,E3=13。如果不考虑人口增长对全国居民收入的影响,仅2014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2%[17]。由E1、E2、E3和公式(3)就可以计算出2014年三个弹性系数对应的我国珠宝首饰消费额分别为5222亿元,5249亿元和5384亿元。以此类推,就可以计算出未来5年我国珠宝首饰消费的增长趋势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预计2020年我国珠宝首饰消费额有望达到12006亿元。由上述计算和分析可以作如下推论:在未来的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珠宝首饰的消费还会不断增长。特别是国家政策和投入对农村的倾斜,我国广大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将成为珠宝首饰消费的主力军,农村市场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珠宝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2对我国珠宝市场发展的一点建议

第3篇

首先,本科翻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通才,熟悉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知识。因此,所有的翻译专业课程设置都应该注意进行学生的通识教育,包含相应的通识课程,这样学生才能具备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常识,为学生理解今后所接触的相应材料,并能进行后续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本科翻译专业既然是一个专业,那么其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就必须包含其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既应该包含相关的抽象理论及其发展史,也应该包含进行翻译所需要用到的相关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翻译理论素养,提升翻译实战能力不可或缺的知识。因此,在前期的基础课安排过程中,应该予以保证,不能偷工减料,舍本求末。

第三,在具备了扎实的社会常识与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后,工程类院校应积极利用自身工科类专业的优秀师资与课程体系,酌情为本科翻译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学校的特色类专业课程,积极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对原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工程类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并能够慢慢地“术业有专攻”,在后面的学习与工作中喜欢上这类工程类科目的翻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专业同样如此。因此,我们不能够强求本科翻译专业的学生必须完全地学习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达到该类专业的课程要求与毕业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入向前推进,我国急需大量的翻译专业人才,特别是有特色的工程类专业翻译人才。现在我国所培养的大部分翻译专业毕业生通常只具备翻译通识内容的能力,但对于水利土木类专业程度比较深的内容则望而却步,无法下手。我们所应该做的应该是让学生慢慢接触这种他们心目中避之不及的课程,慢慢在脑海中对这些课程产生一些感性认知,并逐渐熟悉这些工程项目中的专有名词或相关术语,在脑海中能产生具象的认识,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活学活用,而不再是闭门造车。第四,除了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设置这些通识课与专业基础理论课外,翻译专业的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译是一项实践性质非常强的工作,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较强的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顺利理解原文并表达译文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能够迅速而又无误的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为该类实践课程既应该包含校内的模拟仿真翻译练习,也应该包含学生的社会专业认知实习。在走向社会之前,鼓励学生在校内熟知翻译工作的各个流程,加深对翻译工作的了解,灵活运用给类翻译技巧与策略,切实提高学生在真实条件下利用各类辅助翻译软件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学生相关工程类专业知识的社会认知实习。带学生到相关的工地或者车间与走一走,看一看,无形之中可以提高对课本上枯燥乏味的工程类专业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帮助学生增加对这类工程类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翻译速度与准确度。第五,强化工程类院校本科翻译专业优良的师资团队。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我们应坚决杜绝因人而设课以及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从提高学生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开设任何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必要课程。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强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师资是任何优秀专业的必要保证,构建工程类院校特色的本科翻译专业就必须配备具有较强工程翻译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构建工程类院校中翻译专业的特色课程,有利于推动该类工程特色人才教师的培养,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提高了整个本科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也就无形之中提高了本科翻译专业人才的实力,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第4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的金融业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金融人才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宁夏金融在宁夏建立内陆开发型经济实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两区”建设的推进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和宁夏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推进下,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显著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成效,金融人才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

2宁夏金融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

随着宁夏金融业整体实力的持续增长,金融、经济呈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态势,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2.1宁夏金融人才市场需求总量日益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工具不断丰富,资本规模日益壮大,金融市场呈现出银行占主导,证券作补充,担保有发展,保险大提升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金融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大。首先,宁夏引进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13年年底,宁夏全区共有银行业机构42家,营业网点1204个,从业人员21590人,资产总额576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153家;上市公司12家,证券分公司25家,期货营业部3家;省级保险分公司16家,分支机构38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5家,保险从业人员1.66万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62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59家。根据2014年宁夏金融工作思路,政府将进一步壮大地方金融,培育资本市场,引进金融资源,扩大金融开放。宁夏金融业以此为契机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将稳步增加。其次,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宁夏金融业发展落后,各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尽管近几年加大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力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国有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仍然存在一半以上年龄大于45岁的基层员工,随着这些员工的退休,金融机构对基层员工的需求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2.2金融改革创新需要中高层金融人才

宁夏市场的典型特点是银行业一业独大,其他融资则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银发[2011]18号文《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的预测,到2015年,全国金融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从业这比重分别达到6.4%和4.4%以上,2020年分别达到9.6%和6.9%以上。宁夏属于西部落后地区,金融实力比较弱,金融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比较低,中高端人才非常缺乏,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随着“两区”建设的推进,依托中阿博览会的平台,宁夏需要在现有金融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2014年宁夏发展金融业的对策和建议,宁夏将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产品创新,建设“阿拉伯海外货币离岸中心”,开展国债海外承销发行试点,试点“石油美元”资本项目。探索创新的实施金融风险的防范都需要更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比较强,掌握金融产品开发和风险防范能力的中高层次金融人才。

2.3金融发展需要大量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宁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借助“十二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提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对基层金融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随着宁夏经济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到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市场体系,2013年“外资银行宁夏行”活动中13家外资银行来宁夏考察表示将争取早日在宁夏设立分支机构。银行服务向微笑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转变,从营业网点服务向电子银行服务转变,银行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对近几年金融机构基层人才招聘的调查不难发现,思想品德好,熟悉金融业务又兼具营销技巧及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备受青睐。其次,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基础扎实且具有较强市场营销能力的服务人才。据宁夏保监局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宁夏保险公司资产总计153.48亿元,是2007年的3倍,保险收入62.69亿元,同比增长13.2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28个百分点。自2008年以来,宁夏保费收入年均保持22%的增长速度,目前保险从业人员是2007年的1.4倍。保险业规模的扩大和服务领域的拓宽需要熟知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现代营销服务理念,能够拓展销售渠道、维护客户资源、满足客户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后,农村金融的规范和发展需要风险意识强且熟知金融产品的综合人才。近几年,宁夏大力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中南部地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并通过发展枸杞、硒砂瓜、大枣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手中的闲置资金越来越多,然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良,农村金融人才匮乏,投资理财渠道不顺畅。2013年自治区政府通过了《金融服务“三农”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着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需要熟悉金融产品、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特点、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结论

第5篇

第一段受料臂的前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回转钢结构的中心线上,后端支撑在两履带支撑车上;第二段受料臂前端通过轴承铰接在第一段受料臂尾部吊挂梁上,后端支撑在轨道或履带支撑车上。因此,图1和图2的受料臂称为一段式;图3受料臂称为两段式。因此,排土机又可相应称作一段式排土机(简称为“排土机”)和两段式排土机。为获得合适的设备重量、可靠的重心位置以及合理的经济性,排土机的受料臂长度与排料臂长度之比取2/3的关系;同时,对于排料臂小于60米的排土机而言,通常取受料臂与排料臂等长。因此,排料臂长度不大于60米的排土机一般采用一段式的受料臂;排料臂长度不于60米的排土机一般采用两段式的受料臂。两段式排土机的作业范围比一段式排土机要宽泛,因为,两段式排土机的第一段受料臂相对于两履带支撑车有一个回转角度;第二段受料臂相对于卸料车还有一个回转角度;而一段式排土机仅是受料臂相对于卸料车有一个回转角度。

2卸料车型式

卸料车分为履带式和轨道式,如图4、图5所示。履带式卸料车和轨道式卸料车均可与标准型排土机和紧凑型排土机配合使用。但两种型式的卸料车使用差别如下:(1)当与卸料车配合工作的地面皮带机长度超过1500米,宽度超过1.8米时,应采用履带式卸料车。小于上述值时,通常采用轨道式卸料车。(2)采用履带式卸料车还是轨道式卸料车:一是地面皮带机的张紧力非常大。履带式卸料车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保证卸料车和地面皮带机的正常工作;轨道式卸料车的车轮是在轨道上运行,摩擦力小,易滑移,导致卸料车和地面皮带机不能进行正常工作。二是地面皮带机张紧行程大。履带式卸料车具有比轨道式卸料车更大的结构空间和良好的刚性,可布置出多种型式的张紧装置来满足地面皮带的张力要求。(3)履带式卸料车比轨道式卸料车在移设时有更多的优势。设有司机室的履带式卸料车可以在地面自由行走,操作人员驾驶它既可以完成排土场之间设备的转场移设工作;还可以完成排土场内随地面皮带机的移设工作。轨道式卸料车仅能完成在排土场内随地面皮带机的移设工作;如果在场地间进行转场的话,需对卸料车进行拆卸、运输,然后在新的工作场地重新安装,占用了生产作业时间。(4)轨道式卸料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车轮掉轨、啃轨及闷车问题,减少了设备的生产作业时间。(5)履带式卸料车需要操作人员实时掌控与地面皮带机的对中。可采用雷达系统(微波定位技术)和GPS系统辅助定位技术实现自动对中;也可以在物料转载点配备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操作人员在司机室操作实现对中。

3内排土场采用的排土机

露天矿内排土场采用连续开采工艺,即采用斗轮挖掘机—直排式排土机的设备配置方式。该连续开采工艺与外排土场采用的连续开采工艺的区别在于:一是没有地面皮带机设备;二是直排式排土机不配备卸料车。内排土场开采工艺属于一种特殊的连续开采工艺。直排式排土机有两种型式:图6所示为带配重臂的直排式排土机,图7所示的A、B两种型式排土机为另一种形式。带配重臂的直排式排土机受料臂位于配重臂的下方,属于标准型排土机。该排土机排料臂和受料臂均可以进行俯仰和回转动作,排土机可随着履带走行装置在地面进行移动。图7中,A、B型排土机共同特点是没有独立的配重臂,受料臂充当了设备的配重用,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其中A型排土机的受料臂和排料臂共用一条皮带机,且受料臂和排料臂与所在的钢结构一起进行回转运动,排土机可随履带走行装置在地面进行移动。B型排土机的受料臂和排料臂各自配备一条皮带机,受料臂既能回转运动,又能进行俯仰运动;排料臂仅能进行俯仰运动;排土机可随着履带走行装置在地面进行移动。直排式排土机的最大特点是其排料臂长度至少在150米以上,目前世界上直排式排土机排料臂最长的是SANDVIK公司为美国一家露天矿公司组装的,整个排土机的长度达350米,其中排料臂长度有270米,直排式排土机也称为跨坑式排土机。

4国外排土机制造商情况

露天矿连续和半连续开采工艺设备的生产和发展已近百年的历史。欧洲是这些设备设计制造的发源地,以德国的KRUPP公司、MAN•TAKLAF公司、FAM公司及瑞典的SANDVIK公司为代表。KRUPP公司分别于1991年和1995年为德国TagebausHambach露天煤矿公司设计制造的Abset-zer760和Absetzer761排土机是世界的“排土机之王”。2006年两台排土机的年排土量均超过了惊人的6500万立方米,创造了排土机领域单机年排土量的世界最高纪录。

5国内排土机制造商情况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设计制造排土机的主导企业。1984年,大连华锐重工为我国第一个露天煤矿开采系统—云南小龙潭煤矿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套PLK1000•40+18型排土机,30年来,大连华锐重工共设计制造了23套排土机。近几年,国内部分企业也开始涉猎排土机的设计和制造,但还处于排土机设计的起步阶段。目前,国内企业设计制造的排土机已投入运行的设备能力均小于3000m3/h,排料臂长均小于50m,属于“小排土机”级别。大连华锐重工目前正在研发的设备能力为5000m3/h(10000t/h)左右,臂长不小于60m的第“1~2”级别的大型排土机,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6结论

第6篇

(一)学生因素中职生是一个很尴尬的群体,他们大多是因文化成绩不好在初中时被忽视,自卑感严重,渴望得到认可却又不懂与人沟通,思想活跃但学习的积极性不够,自我意识强却又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学习没有目的性。

(二)教师因素目前中职学校的旅游教师大部分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旅游专业本科生,他们刚毕业就来到中职学校,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缺少实践的教学素材,只能照本宣科地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他们在教学中没能打破常规,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一直沿袭旧的教学模式,教学缺少吸引力,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一部分教师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中,但是没能综合知识点的讲解,纯粹地讲述案例,没能使学生明白知识点在整个案例中的作用,不能使学生透彻掌握知识。

(三)教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都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沿袭“以课堂教授为主的理论灌输”,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很多县级学校都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市级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虽然拥有小规模的实训室,但设施不够完善,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解决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课程设置中职学校应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明确目前旅游服务行业所需旅游人才标准,立足中职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而要培养出整体素质良好、知识结构合理、工作适应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优秀旅游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合理配置,既不要理论知识“满堂灌”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只重视应用训练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相结合为教学导向并体现现代化教育的特色。

(二)改变观念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被认为是青春行业,是阶段性工作,一旦上了年纪就不受用人单位喜爱。要改变这种观念,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让学生明白所有通过劳动服务社会的职业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受到尊重的。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人才要求中职学校有具备综合能力的教师。中职旅游教师应以旅游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为核心,熟练掌握旅游行业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自如,再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正确的指导。中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基础”“导游业务”等都是操作性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这些专业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真正学有所成,毕业之后能马上进入岗位角色,胜任岗位工作。所以,中职学校应组织旅游专业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鼓励其考取国家旅游局或者劳动部门组织的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另外,尽量让旅游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业实践,积累行业知识。

(四)建立校内实训室,加强校企合作旅游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就要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立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训练场。另外,应加强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的窗口,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7篇

1.实践环节的考核流于形式。

因为酒店管理专业需要设计很多实训的内容,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所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课程考核方面就难以实现有效化。例如对酒店的前厅服务模块而言,一些高校并不具备酒店前厅的运营软件,因此对学生进行考核只是进行模拟对话、填写单据以及礼仪礼节等方面的项目,而没有掌握酒店的前厅服务所需的真正技能。教师在考核学生的过程当中也难以做到严格要求,同时学生也抱着得过且过心理,导致实践考核分数基于教师感性认知而缺乏公平性。

2.教师实践技术的业余化。

目前高等院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都比较高,但是高院招聘的高层次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未接触过实践性比较强的那些服务技能课程,反而是侧重于学术栽培有着较强的科研力量,所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实现真正的专业化。例如酒店管理的实践课程教师当中,真正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一些教师由学校组织到酒店进行相关的培训,有些教师则是直接上岗,而面对需要实践经验的学生在教课时只能纸上谈兵,一旦在遇到实际问题就会因为经验不足以及知识结构的偏差而无法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合理建议。这就导致高学历以及高素质教师队伍却无法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当中发挥作用,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教师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教学工作顺利得开展进行。

二、基于市场需求建设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具体措施

1.强化基础职业教育。

本科的酒店管理可以考虑增加心理教育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行业心理素质。除了旅游饭店服务心理学这方面的课程外,还可以增加同酒店管理相关的心理及沟通能力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专业好感,将其纳入到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当中。此外,教师要高度重视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训练。从学生入学之后就培养其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其中低年级学生可以以参观有一定知名度酒店以及模拟训练为主,例如餐台准备布置、厨房备料、初加工、餐具洗涤、酒水鉴赏以及现场督导管理,高年级的学生则开设拓展课程,例如艺术欣赏以及民俗等。通过各种训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酒店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技术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2.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首先可以增加交互式的实验课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主要讲授过程性的知识,所以要将学生置于核心,而强调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酒店运行需要的知识能力来设置现场项目情境实训同时进行分析总结。其次是鼓励课外的学研实践,从而提高行业的感知感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到酒店实践,增加同行业的接触,提高专业学习目的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职场的实践经历增加,可以熟悉掌握行业的职业要求,对职场能力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这些实践经历以及职业感知能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在毕业后的职场表现力。最后是要设置实习的分享课程,从而培养管理能力。本科酒店管理的毕业实习长达半年乃至1年,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阶段。出于利益考虑,学校以及酒店方都不会投入太多资源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学生缺乏目的性。教师就要设计实习分享的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对酒店服务的流程、对客服务以及酒店经营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为将来管理奠定基础。

3.更新教学内容,从而保持教学同酒店行业的发展接轨。

因为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往往开设的时间不够长,大部分的专业教师是从别的学科转行过来,因此缺乏酒店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同行业的联系也不够密切,并且对酒店行业发展的趋势也不够了解,从而导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也变得流于形式,未能达到专业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尝试通过驻店调研以及辅助管理等不同的形式来深入了解酒店行业的第一线,从而掌握酒店经营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那些新问题,最终有针对性更新专业教学的内容,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聘请著名的酒店企业管理人员来讲学或者作为兼职的教师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以及实习培训等专业教学的过程当,确保本科酒店管理的教学始终同行业保持接轨,最终保证学校的专业建设可以处于酒店行业发展的前沿。

三、结语

第8篇

1拓展基础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对艺术知识方面的积累沉淀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在设置相关课程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锻炼学生造型基础以及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等能力,而忽视了与环境艺术设计息息相关的建筑设计,空间比例的美学,以及对结构关系的理解等多方位的知识。应该适当的增加与之相关的关于环境,景观,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接触面,更好地了解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在艺术知识这一短缺面做好积累和沉淀,培养自己的艺术眼光,因为眼光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到一个人的作品中,让别人很轻易地分出优劣,而市场所需要的也正是有想法,有创意有眼光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绘图设计的技术宅男。

2改变机械的你教我记的学习模式,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尤其所具备的相互研究讨论的特点,所以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除了在做基础的讲解示范之余,也要注重实践,注重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培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优化和改善教学设备,无论是硬件抑或是软件,增加图书以及资料库,以供学生作为课外的拓展阅读资源,用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此外还可以设立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或是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办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训实操的机会,增强其动手和创新的能力。在结束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机会组群来讨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其创造能力。

3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接受知识

传统填鸭的教学方式显然以满足不了市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老师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及创新思维,尊重和理解学生的独特见解,努力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变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知识。

4总结

第9篇

近几年来,3l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快速发展胶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得到学校、企业、社会和政府的认可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的内在要求。要做好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必须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市场需求对接真正走向规模化、模式化、制度化。提高职业教育认知抓住机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近些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逐步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培养技能人才的模式。高职高专院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教育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焙养出适用的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目标。

二、校企双方要诚信合作增加合作意识

1、职业院校要慎重选择目标企业。校企合作双方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合作关系。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寻找合作企业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合理选择合作学校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而不可走形式化道路歪曲校企合作的真正内涵要求。

2、合作双方要立足于长远利益城信合作。学校与企业都要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寒暑假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方式,以极其真诚的合作态度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学校要秉着诚信办学、真诚守信的态度与校外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合作项目双方一旦达成合作意向就要诚实守信、坚持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书。合作中若出现问题学校作为合作一方更应该坦诚面对针对出现的问题秉着诚信的原则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合理解决出现的问题。

3、双方在合作协议中要明确双方义务与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协议、或者校企合作合同等书面形式确立学校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秉着公平的原则使双方的责任与权力相统一。双方合作协议的条款越明确合作才越顺利。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不仅签署了实训基地协议书而且在校园里还悬挂有‘某某企业实训基地”牌匾还设立了相关负责人,专门管理合作事宜跟踪合作事宜。。每一个合作项目开展前双方应就具体的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等签订合同洪同遵守。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参与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协议。

4、加强双方间有关合作方面的管理。任何一个项目的管理都非常重要。合作双方应本着双赢的目标制订相关的的合作管理规定或制度增强对寒暑假学生实习及管理工作。在实习中要加强学生的安全工作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10篇

我们对“企业传播”这个概念做了一个界定:企业传播是企业依据总体发展战略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内对外沟通、展示等一切传播活动的统称。对内传播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导入和员工关系的沟通、管理,对外传播包括企业新闻、广告宣传、公关传播、活动策划等。企业开展传播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内部信念、吸引公众关注、创造良好舆论、促进产品销售、树立公司形象、获取竞争优势、提升公司价值、维护公司声誉。企业传播是一个大箩筐,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何通过细分和定位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并办出特色?基本的思路是按行业细分和按职能细分,按行业细分即从行业需求出发,采取“行业知识+传播知识”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如房地产企业传播、汽车企业传播、金融企业传播、医药企业传播等。这种细分方式考虑到了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但分得太多太细,没有必要。按职能细分即从企业传播岗位需求出发,培养适合所有企业的通用性传播人才,如企业新闻、广告宣传、活动策划、媒体关系管理、舆情监测、危机公关、企业自控媒体内容采编与制作等。根据这个思路,确定企业传播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前提是调查清楚该专业方向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这样可以使专业定位更加清晰准确。考虑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性,工作岗位确定要以多数学生就业后3~5年内能达到的“预期岗位”为标准,最终确定本专业方向所面向的具体工作岗位。通过对国内外部分设置了企业传播相关岗位的企业调研,企业传播的岗位职责大体上分为两大块:企业对内的文化建设、传播和对外的新闻、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策划。与企业传播相关的岗位主要有:企业文化建设专员;企业品牌管理专员;企业新闻发言人、新闻秘书、新闻专员;企业内刊采编、制作、发行专员;企业网站的设计、制作、管理专员;企业广告策划、设计、专员;企业公共关系事务专员;企业媒体关系专员、媒体调查、监控专员等。根据企业对传播的需求及岗位设置,我们将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各类企业以及为企业提供传播咨询服务的市场机构,培养兼具现代传媒人和现代企业人的专业视野和职业素养,懂企业经营、懂市场运作、懂媒体规则、懂传播规律,熟练掌握企业传播各项业务技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传播人才。专业方向定位非常清晰,不是为各类媒体培养只擅长采、写、编、评的新闻传播人才,而是为企业培养兼具“现代传媒人和现代企业人的专业视野和职业素养,懂企业经营、懂市场运作、懂媒体规则、懂传播规律,熟练掌握企业传播各项业务技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传播人才。”专业方向培养要求:具备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媒体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新闻传播理论前沿,熟悉党和政府关于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传播问题的能力;了解企业运作机制以及企业传播的方法与发展趋向,具备全媒体应用能力;掌握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业务技能,兼有一定的创意、策划、设计和制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造性整合能力;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原理和工具;具备良好的商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拥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英语四级以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满足全球化背景和国际视野下企业对外沟通传播的基本要求。

二、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企业传播相关岗位群需求调研开始,经过岗位资质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以岗位就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核心来进行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定位及培养要求,我们将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架构为四大模块。1.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创造性思维、语言艺术与写作等。2.商业管理类专业课程。包括企业组织与文化、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危机传播与声誉管理、整合营销传播等。3.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史、传播学概论、新媒体导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传媒伦理与法规等。4.企业传播实务与技术类应用课程。包括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商务新闻策划与采写、新闻发言人实训、大数据商业应用、企业内刊采编与制作、企业网站制作与管理、平面设计与制作、影视创作等。企业的每一类岗位职责和需求都有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务技术类课程相对应。这一课程体系既符合“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培养理念,又充分体现了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于传播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培养方案的设计还要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在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中,我们还增设了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就业帮助大、与企业传播专业技能相关度高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供学生选择,包括新闻采编职业资格证书、网络编辑师资格证书、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证书、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商务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在大学四年期间至少选择并考取其中两个证书,准备把它规定为获得学历证书的前提。职业资格培训既是对专业技能的强化,也是在专业资质上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

三、企业传播专业方向在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改革方面的尝试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具体的每一门课程上,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是影响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企业传播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内的实务技术类应用课程基本上都是与企业合作,在课程专家、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认真、细致研讨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责、任务群与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同时,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把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比如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根据企业所涉及的日常公共关系的“实际工作”设定内容,打破常见的学科理论框架,采用任务式结构,分为10个任务,包括召开公共关系活动策划预备会议、开展公共关系调查、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实施与评估公共关系活动、处理内部公共关系、处理外部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处理公共关系危机、塑造公关人员形象、运用公共关系沟通工具。这种体例安排便于教师以实际工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也有利于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中各项具体任务的理解和把握。当然,课程体系中实务技能课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排斥必要的系统知识学习及单项技能训练。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我们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即知识与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职业技能)。在教学上对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由职业技能决定。但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K,A,S三者的关系。在“实用,够用”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对应的岗位能力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整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生有限的精力尽可能的集中到本专业、本方向的核心课程、核心技能的学习之中去。另外,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我们也在尝试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课程知识与岗位需求的吻合度。将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学习过程来说,要始终贯穿“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指导思想,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实践者、参与者,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比如,《企业内刊采编制作》课程,是企业传播专业开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内刊这种自控媒体在企业传播中对内培养员工认同、对外传播企业文化的意义,掌握企业内刊采编制作的流程和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企业内刊的价值?如何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样的企业内刊的内容是符合员工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单纯的教师讲解和举例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指导同学们去调研,搜集大量企业内刊,分析版面设计和内容构成,面向员工调查了解企业内刊各版面的阅读率、喜好度、在培养认同方面的价值实现程度以及内容改进建议等,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本企业内刊。学生根据真实的调研分析制作的企业内刊更符合企业实际需要,这个过程既能够深化他们对企业内刊价值的认知,同时又让他们掌握企业内刊采编制作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无论是操作实践还是创作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在感受和体验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企业传播专业方向未来改革的方向

第11篇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和环境,计算机技术都已经不断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和市场对于高质量的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本应带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让很多人开始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方式产生质疑。为何已经毕业的学生找不到符合自身专业的岗位?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否真正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过于机械化和形式化,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不仅导致学生持有技能跟不上时代,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每一个单位和企业需要的都是拥有真材实料的,且真正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想要培育出真正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从市场实际需求角度切入,以顺应计算机时代现状作为首要条件,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让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

2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困境

2.1教育方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和市场需求及时展步调不一致,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授课方法落伍。国内计算机教育课程建立的时间还不够长,部分在中职院校任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因为毕业时间晚且缺乏社会相关岗位从业经验的关系,使之还没有足够的具体实践经验来为学生授课。其次,时代的进步会不断的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教师对新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及时地跟上步奏,依旧将一些比较老旧的专业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2.2办学条件匮乏,硬件设备陈旧。计算机学科教育和其它类型的学科有所不同,理论知识的讲解只是辅助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运用和操作。因此,就必须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来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一些中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无法购置足够多的计算机来为学生们提供充裕的实际操作练习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接受纯理论教学,并没有能够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失衡,自然达不到就业单位需求的岗位人才标准。这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无法找到相应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

2.3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即便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已经达到了教学标准,但仍旧存在问题。例如教学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够合理,以及教学方向偏离,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等问题。中职院校是为企业和单位输送岗位人才的重要渠道,现如今企业对岗位人才要求高,而当下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立上存在缺陷,并没有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使得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形式化。

3如何构建市场需求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

3.1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中职院校首先应该重视师资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授课能力。大力支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闲暇时间投入到社会当中去,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去不断摸索和学习,目的是让教师们适应自身专业变化的节奏,了解当下计算机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获得的信息来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为学校提供可行的教学参考,使之研究出一种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方针。

3.2构建基于现实需要的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分类教学。例如图1所示,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分类。

3.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学科极其强调实践操作,但理论教学也不可少,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才是计算机教育的核心。首先,计算机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更新速度的迅猛,新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中职院校必须让计算机教学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新的技术不断的渗透到教学方案当中去。其次,跟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有很多,层次不一,每一个工作都需要能够纯熟应用相关技能的操作者,这就需要探究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达到理论知识引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实践过程的重要性,有条件也可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如图2),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环境。

3.4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企业需求为原则定位教学方向和目标才是职业院校培育技能人才的先决条件。这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学生与企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现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的关系,以对接的方式联合培养教学,学校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操作环境;企业也可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考察和指导教学,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方针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能让企业对学校形成一个督促作用,从而改善学生们学习效果。

4结束语

第12篇

笔者学校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有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和建筑可视化设计三个方向。由于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可能涉及到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图像处理、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网页设计和景观设计等就业方向,因此,在六个月的时间内,课题组成员选择了上海、南京、苏州、芜湖等不同城市的30家相关企业进行调查,收集到各城市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招聘职位、人才需求量、岗位技术要求、职业综合能力要求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调查采用了定量分析(30家企业)和定性分析(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深入调查)的研究方法,课题组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和与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获取了大量重要信息。

二、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1.招聘职位岗位需求分析

我们把所有的职位综合分为几大类:设计师、实习设计师、绘图员、美工和其他。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设计公司,对各类设计师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而一位合格的设计师,不等同于单纯的作图人员,他应当能够独立地承担设计职责,对设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招聘职位的学历要求分析

除了个别规模较大的公司,对学历要求相对较高之外,在这些招聘职位中,基本都是以专科为起点。由此可见,在艺术设计行业,学历并不是衡量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各公司更注重的是设计人员的自身能力和客户对设计作品的满意度。

3.招聘职位的工作经验需求分析

各公司往往都要求有至少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工作经验越丰富,待遇也越高。由于设计公司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一个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加入,不仅无法独立为公司盈利,公司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所以他们更青睐直接能够上手的“熟手”。

4.其他调查结果分析

(1)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必须能熟练使用photoshop、AutoCAD、3DMAX、coreldraw、Il-lustrator等软件操作,具有良好的手绘能力,特别是动漫专业擅长卡通绘制者优先。

(2)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要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具备良好的美感,出色的配色和编排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从岗位职能要求来看,需要十分熟悉本岗位的工作要求,可以独立完成业务,富有工作热情,能吃苦耐劳,谦虚乐观、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三、分析现状与改进措施

(一)从“学徒”到“设计师”的道路

1.现状

所有艺术设计类企业招聘职位中,各类设计师占了半数以上,说明企业需要的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反观我们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多的功课是做“作业”,拖到老师要求的最后时间能完成“作业”就好,真正涉及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品”的机会很少;同时由于时间宽松、作业量小、外界压力小,当突然遇到高强度的设计工作时几乎无所适从,因此,许多学生毕业初期只能从待遇低、机会少的“学徒”做起,在走向“设计师”的漫长煎熬过程中,往往有人坚持不了就做了逃兵。

2.改进措施

首先,从学生入学初期就大幅度提升基础部分训练强度,使他们从一开始就适应高强度工作;其次,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开学生自己去发挥,去表述自己的想法,当然在这过程中老师的正确引导必不可少,因此,初期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需要老师做合理地安排,而当学生的能力迅速提高之后,老师的工作量也会逐渐下降;再次,增加实战训练,把每一次的实训都当作是就业的战场,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出作品、出成果,没有成果就没有成绩,反复训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具有一定的独立设计能力,会大大缩短从“学徒”到“设计师”的距离;最后,很关键地是要告诉学生即使身为“学徒”也并不可怕,学会坚忍,沉住气,默默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早日蜕变成优秀的“设计师”。

(二)较短的学习时间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率

1.现状

虽然各企业对学历的要求大多是以专科作为起点,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机会。但是毕竟高职毕业生是处于最低学历要求,如果没有出众的专业能力,在与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竞争中,依然处于劣势。可是如何能让两年多的学习时间获得大于三年的学习效率呢?

2.改进措施

首先,调整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去除冗余的项目,针对市场需要开设必需的课程;其次,不断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承接关系,努力让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最优化,尽量不做重复的工作;再次,边学边练,以实战巩固理论知识,省略掉抄板书背课本的过程,大幅度提升高职生的学习效率;最后,从开始就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训练,尽可能的不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如果在初期就让学生培养了集中注意力的意识,那么这两年多的高职学习将会给他们带来远远超过其他学生两年多的知识储备,在毕业后的竞争中也会得益很多。

(三)学生时代“经验值”的积累

1.现状

企业对工作经验都有一定要求,有经验的设计师与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待遇要相差数倍,甚至在很多室内设计公司,实习生有长达数月的“零工资”待遇,这对于工作后就想有收入的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大多数企业也只是需要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我们的高职生在大二下学期主要专业课程已经全面开展,此时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外出实习或者做本专业的兼职,毕竟学生时代的“零收入”从心理上来说要远好过于毕业后。不过由于受学生自身条件(时间、地点、经验)的约束,想大面积地寻找到实习机会比较困难。

2.改进措施

首先,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孙爱武院长在讲座中曾经说过,他的学校每年都大力栽培几十个各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然后等过了数年之后,这些优秀毕业生都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所在的公司即成为了后面学弟学妹们最好的实习基地,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值得所有高职院校推崇;此外,学校应当定期邀请企业的相关专家为学生讲座,让学生在出校门前就知道校外一些不同的情况,懂得如何应对,前辈们的经验也是后辈们最好的学习榜样。通过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经验值”的积累,等到毕业的时候学生们不再是一无所知,相信他们的就业门槛也会降低很多。

(四)培养良好的品格,提升综合素质

1.现状

从其他方面综合素质来看,艺术设计类的企业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因此,对招聘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一个设计师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和良好的美感,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懂得与伙伴之间团结互助,并且能够应对客户的各种挑剔,坦然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而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很难做到如此全面。很多学生只知道埋头作图,既不愿意跟人沟通,也不喜欢欣赏别人的东西,更不能接受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因此,在工作中遇到不顺的时候经常表现出非常抵触的情绪,自己不开心,别人也不满意。

2.改进措施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实证研究

 

一、休闲渔业旅游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1、休闲渔业旅游的概念

中国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人们对于休闲渔业旅游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海洋型休闲旅游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湖泊型和水库型休闲渔业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定义目前尚属空白。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休闲渔业旅游(包括海洋型、湖泊型、水库型)的概念:

休闲渔业旅游是以海洋、湖泊、水库等自身资源为依托,结合市场需求把旅游资源和渔业进行配置优化,使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行业与渔业结合起来, 把垂钓、潜水、赛艇、攀岩、休闲观光、水族观赏等多种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完全涵盖吃、住、行、娱各块内容,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2、浙江省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美国等国家兴起了休闲渔业旅游。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休闲渔业旅游在某些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如:浙江、广东、福建等。

经过多年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旅游产品,逐步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以千岛湖、象山为代表的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当地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别是浙江省分别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发文确定了杭州白马湖休闲渔业基地、象山县北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基地、三门蛇蟠度假村等多家单位为省级休闲渔业旅游示范基地,带动了浙江省各地市开展休闲渔业旅游的热情。

3、休闲渔业旅游研究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国外休闲渔业旅游注重市场研究,对游客进行细分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描述性的定性分析越来越少,较多地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面对面访谈、邮件调查等方法获得资料,运用大量的定量方法,如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而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恰好相反,国内研究对某些问题(如休闲渔业的发展机制、经营管理等)涉及较少旅游论文,深度不够,习惯于描述性的单一研究方法,侧重于理论上的论证和阐述,实际案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不足,休闲渔业旅游研究要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针对浙江省广泛的湖泊型、水库型、海洋型休闲渔业旅游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旅游需求-供给分析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体系,通过旅游需求-供给研究,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水平与供给能力,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最大可能地提高游客对休闲渔业旅游的满意度。我们对来浙江进行湖泊型、水库型、海洋型休闲渔业旅游的居民进行人口特征、旅游偏好、出游方式、满意度等相关性因素统计分析,提出对休闲渔业度假旅游项目新建或改造的相关建议。此外,用LOGISTIC分析方法,将近一年休闲渔业旅游参与情况作为因变量,得到了重要的回归方程,这对政府根据休闲渔业旅游目标市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和降低营销成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实证研究

本次研究于2009年5月一10月,以湖州太湖、杭州西湖、淳安千岛湖、象山黄金海岸、舟山、新安江水库、赋石水库的游客为调查对象。七处市场需求调查问卷各发放150份,共回收问卷965份,有效问卷859份。以渔业旅游从业人员为对象发放140份市场供给问卷,共回收95份,有效卷91份。

(一)若干描述性实证研究结果

(1)消费者人口特征描述性实证结果

从年龄阶段来看, 24%的游客是未婚的单身男女,有37.2%的游客是夫妻两人带着未成年的孩子来进行休闲渔业旅游,应该说大龄的未婚男女和年轻的父母更有机会相携出游。

从职业来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32.5%,企业职工25.7%,教师13.5%,个体工商户9.6%,学生占7.9%。通常“蓝领”需要安静的休息休闲;而 “白领”则更需要运动,象潜水、赛艇、攀岩等极限运动。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休闲渔业旅游的游客大部分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上,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98.2%。高学历的人一般收入也较高,会产生主动希望对外部世界多了解,多看看的旅游需求,目的性较强。

从月收入来看,其中52.8%的游客月收入在501-2000元之间,28.6的游客月收入在2001-5000元之间,4.9%的游客月收入少于500元,这部分游客主要是学生,通常节假日、黄金周或寒暑假,他们会和家长一起出游。

(2) 休闲渔业旅游消费特征总结

表1 休闲渔业旅游消费特征一览表

 

基本情况

类别

人数(人)

百分比(%)

选择合适时间进行休闲渔业旅游

周末

161

18.8

节假日

206

24

寒暑假

217

25.2

带薪假期

180

21

其他

95

11

休闲渔业旅游时间总计

1天

275

31.9

2天

211

24.6

3天

196

22.7

4-6天

119

13.7

一周

34

4.0

一周至二周

17

2.0

二周至半个月

27

3.1

休闲渔业旅游支出

 

 

1000元以下

275

32

1001-3000元

357

41.6

3001-5000元

172

20

5001-10000元

44

5.1

10000以上

11

1.3

支出最多的项目是

 

 

185

21.5

153

17.8

107

12.4

152

17.7

88

10.2

景点门票

163

19

其他

11

1.3

旅游同伴是

亲朋好友

540

84.5

旅行社团友

79

9.2

商务业务伙伴

123

14.3

其他

17

2

休闲渔业旅游方式

散客旅游团

96

11.2

单位组织

173

20.1

自驾出游

201

35.2

公共交通出游

210

24.4

公务旅游

43

5

其他

35

4.1

旅游频率

一年1次

210

24.5

一年2-3次

465

54.1

一年4-5次

第14篇

1.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出现偏差

系统分析员必须要对用户的需求比较了解才能够很好的展开工作,系统分析员能够顺利的展开工作这就要看他们能否理解用户并且要具有较为充足的工作经验,系统的分析结果也对系统设计工作非常重要;分析员如果在分析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在工作中产生问题,最后使得开发出来的系统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而成为一个失败的产品。

1.2“堆栈”现象

管理信息系统是有多个阶段进行开发并最终完成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如果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系统开发失败,并且不同的阶段出现的错误其错误的“潜伏期”是不一样的,错误越早发生就好导致越晚发现,类似堆栈规律。

1.3重编程,轻规划,轻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最开始的计算机被用于电力企业中,主要是处理简单的信息,是单项目系统,这种小型的计算机系统比较简单且功能单一。如果需要将多个不同的单项系统进行整合,并发挥其整体的优势时,就会让整个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系统无法将各个单项进行很好的整合并协调好不同单项之间的关系。

1.4过低估计信息系统的投资而使开发工作夭折

在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有些投资是能够立马看到成效的,例如投资软件和硬件等等,就能够较快的看到效果。但是还有一些投资是不能够马上看到效果的,例如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某些需要,必须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并且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对系统的一些维护费用等,这些改变所带来的费用是不能够马上见到效果的。

2电力需求预测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

2.1电力市场预测内容

2.1.1年度预测

(1)年度电量预测。全社会口径、本企业口径、统调口径电量,各产业电量,行业分类电量等。

(2)年度电力预测。最大用电负荷、年平均最大用电负荷、最小用电负荷、年代表峰谷差/负荷率/最小负荷率等)。

(3)年负荷曲线预测。

2.1.2月度预测

(1)月度参数的预测或结果获取。月最高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月平均最低气味和降水量的大小以及进行拉闸限电的情况等。

(2)月度电力的预测。月最大的用电负荷、月平均最大的用电负荷、在工作日内平均最大的用电负荷、最小用电负荷、工作日最小用电负荷、月代表峰谷差/负荷率/最小负荷率等。

2.2电力市场预测方法

电力负荷在不同的地区其发展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预测的规律方式都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律。如果预测的方法越多,那么预测的选择性就会越大,也就会更加精确。软件有一个预测方法库,里面有大约50种预测的方法。在这些预测方法中,大部分都是被经常使用的预测方法,并且还加入了一些比较特别的预测方法,如灰色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2.3电力市场预测策略

综合预测模型的技术。对序列号进行预测,在进行预测之前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预测方式进行。其中用数字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是最合适的,在负载发展的过程中,其自然的规律不是简单的数字模型可以进行描述的,一般情况下,单一的预测模型不能够进行精准的预测。所以,之前的预测理论不够完善就是这个原因。

2.4预测决策技术

预测还没有被确定之前,预测系统所预测的结果还没有满足预测的精准度需要的时候,这些都是预测工作者们最为重要的工作。系统为分析提供相应的决策并进行回答。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进行预测,观察越策系统在数据变化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进行稳定的预测,并且观察其精准度和虚拟预测准确度等指标,并通过模糊决策系统,得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

2.5预测过程控制技术

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预测人员必须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将其运用到系统中去,使其主观因素得到有效的发挥。系统还会将预测的过程进行输出,以让预测人员参考使用。

2.6预测过程的用户可控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策略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预测方法。

(2)分析参考,可以通过查阅各种数据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对预测方法进行选择。(3)预测期限,可以对隶属数据和预测结果的起止时间进行自由的设置。

3结语

第15篇

相比高端市场营销人才的较少需求,基层的市场人员需求在黑龙江省内却存在巨大缺口。各大企业对基层营销人员的巨大需求主要由于:一方面黑龙江省经济正在朝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过渡;另一方面,营销人员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在基础岗位,整个社会对市场营销人员有着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技术和学历门槛较低,使得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面对众多激烈的竞争。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经验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巨大的需求却对应着难以就业的尴尬。另外,由于高校毕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在从事基础销售行业时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基础营销岗位在市场营销人才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的劣势。这也与整体就业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有着相同趋势。在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求职者难觅合适岗位与招聘企业难觅合适员工同时存在。改变当前区域经济与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间存在的不协调关系,使此类人才能够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力量需要该区域内的各大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2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措施与建议

2.1黑龙江省高校对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面,黑龙江省高校应在思路和课堂上进行双向的改革,在保证人才数量的同时努力提升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质量。首先,高等院校应该改变现有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思路,以适应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推动整个专业向理论结合实际、技术与能力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其次,在课堂教育方面,当前的理论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理论学习成果难以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造成了整个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高等院校应考虑将部分职业培训课程纳入教学活动中。比如,通过加强教学投入,购置软件设备,可以进行市场营销仿真模拟训练,在改变实践机会匮乏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性、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习效率的可见性。此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应继续加强。营销专业学生入学后对未来择业就开始茫然与担忧,这种状态在设置市场营销专业的工科院校时更加突出。因为工科院校都有优势和主打专业,营销专业是这类学校的边缘专业,因此学生的被歧视被忽视心理更严重。突破与相关就业的心理障碍,使营销专业的学生乐于面对挑战,愿意从基层做起,使得高就业意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2.2不协调状况的改善需要整个区域内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过高期望不但不利于整个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升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过程中急需企业提供足够的机会,但由于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与东南沿海各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相比相对落后。因此当前能够为黑龙江省内高校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企业相对较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靠人才提升竞争力,但对人才的培养却投入不足。同时,新入职的营销人员较高的离职率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隐忧。向其提供更高水平的就业培训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对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改善基础营销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通过协调、沟通解决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保证市场营销人才能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给予基层营销人员不断晋升的机会,以此降低市场营销人员的离职率。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型组织,使营销经验得到充分的交流和传播。由于市场营销工作本身对营销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营销人员不仅需要熟知生产流程,还要了解产品结构;不仅需要了解自身企业,还要谙熟竞争对手;不仅需要了解市场环境,还要揣摩服务对象,因此营销工作的这种综合性复合性特点,要求企业能够为其提供了解企业了解产品、了解工艺、了解市场、了解顾客、了解对手的机会与平台。营销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工作信心,更能提高工作归属感,从而降低离职率。企业也可以通过组织安排营销人员与企业内其他各部门的人才相互学习,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提升从属意愿,以帮助企业营销新员工尽快消除新环境陌生与不适带来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离职率,保障企业运营顺畅。

2.3政府对于众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构应给予指导和帮助推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资源,依靠省内培养和省外吸引来的人才仍需要继续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培养,这不但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更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帮助成人教育机构设置符合市场需要的、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的培训项目。就市场营销人才而言,一方面要规范市场营销人员的上岗认证制度,这是提升营销人员就业认知率,控制营销人员就业良莠不均现象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即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构,要向市场传递需求信号,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当然,市场营销人才自身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把握职业晋升方向,适时调整职业心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