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学期刊论文范文

医学期刊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期刊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学期刊论文

第1篇

1.1样本来源

样本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由浙江省出版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共有25种,占浙江省科技期刊总数(115种)的1/5。涉及基础医学、内、外科等13个学科,数量最多的为综合类(4种),其次为学报类(3种)。刊期以月刊为主(12种),其次为双月刊(11种),半月刊和季刊各1种。

1.2统计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为数据源,统计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3项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同时,为客观评价期刊的水平,对以上指标用本期刊的指数/学科平均指数来进行纵向的比较,比值>1表明该指标高于学科平均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它表征期刊有用性或显示度,与期刊影响力、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直接关联,是目前公认的衡量期刊尤其是同类期刊影响力大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表2显示:浙江省医学期刊总体的影响因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因子/学科平均比值>1的期刊仅有5本: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303),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612),护理与康复(1.243),肝胆胰外科杂志(1.203))和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1.190),其余都在本学科的平均水平之下。从以上结果来看,除了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外,其余4本杂志均具有鲜明的专业学科特色,表明专业特色对提升杂志的影响因子具有较大的帮助;而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虽为综合类期刊,但其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背景,使杂志的成长有了有利的环境。总被引频次可以显示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浙江省医学期刊中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201次/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2次/刊),说明浙江省医学期刊在学术交流过程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高于本学科平均水平的并不多,仅有4本期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3.659),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581)),浙江预防医学(1.187)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162)。有学者认为总被引频次与载文量相关,本文总被引频次/学科平均>0.6的13种期刊中只有2种是双月刊,因此浙江省医学期刊整体的总被引频次较高是否与其载文量较多有关,有待探讨。

2.2浙江省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情况

基金论文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期刊吸收学科前沿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因此也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的基金论文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8本期刊与学科平均比值>1,分别为: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温州医学院学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浙江医学和口腔材料器械杂志。一般来说,高校学报或者由高校主办的杂志依托高等学府,基金来源丰富,拥有较高的基金论文比的几率比较高,本文中除了《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和《浙江医学》,其余6种杂志均由浙江大学或者温州医学院主办,这2所大学均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医学》作为一本地方性的医学杂志,拥有较高的基金论文比,充分说明其在浙江省医务工作者中的地位。

3讨论

3.1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评价

目前,期刊的评价指标有10余种,其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虽然这些指标各有局限,但还是能够基本反映期刊的总体状况。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医学期刊以上3种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水平偏低,影响力较弱,虽然在学术交流中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吸收前沿学科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与国内的优秀期刊相比还有待提高,这与浙江省期刊的总体情况相似。但是也不乏亮点,一些期刊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在其自身的学科领域内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3.2提升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力的建议

3.2.1找准定位,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

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要在国内的众多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寻求鲜明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有着自身特色或者学科优势明显的期刊影响力均较强,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各项指标名列前茅,这与其是为数不多的医学领域中涉及高等教育的杂志密切相关,独特性和稀缺性导致了高影响力。另外几种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除了浙江大学学报,其余几种也都具有明显的“小而精”专业特色。因此,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需要编辑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管理部门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引导和支持。

3.2.2探索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2011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已明确科技期刊出版体制的改革的”路线图”,期刊的集约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集约化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如国内中华医学会的“中华”系列杂志,在医学领域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浙江省主办的3本“中华”系列杂志中,除了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因办刊时间较短,一些指标略低之外,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在本学科领域中名列前茅,充分显示出“中华”品牌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今后可以结合浙江省医学期刊的特色或者学科特点,逐步整合横向和纵向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医学期刊集群,通过集团优势提升期刊整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刊名带有“浙江”的地方性医学期刊,因其强烈的地域特色,普遍存在影响力偏低的现象,而且一些杂志的学科和内容也趋于雷同,这些杂志是否可以尝试联合经营,优化配置,取长补短,通过团队的力量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集群,进一步带动期刊的整体发展。

3.2.3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

第2篇

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的基础,而医学期刊的发展也会助推学科建设。可以说,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医学临床或科研以及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认识到甚至不知道医学期刊编辑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而医学期刊编辑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发挥或挖掘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或角色。作为医学编辑,我们只有更好地理解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才会对医学编辑本身应担当的学科角色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1.1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和孵化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都是通过学科建设层面的提升得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评价的诸多指标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而医学期刊的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发展不能脱离本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建设中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医学期刊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将是无源之水,其未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期刊的发展形成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学科领域中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该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为期刊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医学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才能寻求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突破点,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径。总之,医学期刊发展不能游离于相关学科建设。

1.2医学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医学期刊多以反映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成果为主,是刊载学科创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发表者、推广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担负着发现和培育医疗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的责任或使命,医学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期刊作为发现、扶持、培养学术新秀的媒介,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以期刊为窗口和纽带,加强和扩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医学期刊见证和记录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积淀中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基础。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为例,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的关系可窥一斑。神经免疫学是19世纪中期崛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横跨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当时医学学术期刊众多,但尚无一本较权威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杂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于1994年创刊。《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坚持以神经免疫学为办刊特色,紧密配合承办学科发展的需要,将期刊的学术发展方向与医院(学会)的学科发展相呼应,刊登了大量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检索“知网”1994~2012年发表的典型的神经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的文献共901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关文献40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59篇,在30多种同类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我国从事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神经免疫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学期刊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而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个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除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人员认可和支持专职编辑的工作外,编辑在二者的互动共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医学编辑应该将自己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学科意识,切实融入学科建设的浪潮当中。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除做好传统编辑角色和具备编辑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注重适当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编辑学者化是大势所趋,在学者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层的职业化。如此,医学期刊的编辑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才可能辨别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使刊物成为反映高水准学科研究成果的园地,才能真正融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而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育和成熟。

2.1参与学科临床活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对日新月异的临床知识没有基本的认知,即使在高学历人才纷纷加入到医学编辑行列的今天,也很难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医院的大环境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编辑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可以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和病例讨论会,这样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更新知识库,同时锻炼了临床思维,及时了解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关键问题。《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值得借鉴。该期刊编辑们结合自己分管的学科,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定点与科室联系,参加医生查房及门诊诊疗等临床实践活动,及时把握学科的新进展,发现新的报道课题,积极从事组稿活动,发现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人,邀请他们对其专业中疑难临床问题作综述,或展望,或制定标准,极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2参与学科科研

编辑亲身参与学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时地跟踪学术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多具有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仍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洞察力,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依托医院的医学期刊,具有与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的优势,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为医院编辑参与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较多可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资源。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学科课题申请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掌握更多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编辑对学科热点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否则,很容易陷入“见玉不识玉”,守着聚宝盆却不能为我所用的尴尬境地。作为医学期刊专业编辑,可从事的科研活动途径和方向非常广泛,例如参与编辑类科研项目、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等的申请和实施。医学编辑在充分了解相关学科专家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学科研究项目牵线搭桥。因此,医学编辑可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多尝试,锻炼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质。

2.3参与或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密切关注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是医学期刊编辑掌握学科研究动态和热点的重要渠道。编辑应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首先,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而且有机会和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感情,进而有利于进行组稿和约稿工作。其次,医学编辑在长期的编审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设计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编辑经验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学科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加强学术期刊与一线学科的联系,也可以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时应注意要广结善缘,充分与本学科专家学者交流,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期刊是由学术团体或协会为主办或协办单位,期刊可利用协会或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展学术会议,不少知名学术期刊甚至亲自策划组织此类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对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为医学期刊打造品牌,同时也可以推动该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学科交流与碰撞,也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提供大量优质的稿源。

3结语

第3篇

1.1策划实施者

为使期刊顺应时代的发展,编辑要有调研、策划和推广实施的能力。首先要对自己刊物有清晰的认识,并与同类型的期刊作对比分析,结合时展的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刊物的发展目标,与同伴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科技期刊的网络出版是多媒体出版时期出版者的共同目标。编辑应不再满足于借助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而应策划、研发集网络投稿、在线审稿、网上办公、同步出版等服务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现在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仅是纸质阅读,如网络阅读、光盘阅读、手机阅读等方式也层出不穷。编辑要顺应潮流,不断进步,适应出版新形势的发展。医学期刊编辑不但要策划全局,细节也不容忽视,要制定一些策略,更好地促进期刊发展。如为科研项目作者开设绿色通道;与优秀作者保持联系,鼓励其多写好文章,争取稳定稿源;对部分潜在的作者要热情、耐心,加强沟通,取得其信任,增加稿源,扩大影响力。医学期刊编辑平时要利用文献检索及时捕捉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积极联系相关潜在作者,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鼓励其撰写相关文章,以求期刊在内容上处于优势。另外,栏目具有导读、分类和索引功能,医学期刊栏目的策划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应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策划出个性鲜明、适应作者需求的栏目,以求期刊的更好发展。总之,医学期刊编辑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及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在选题策划、栏目策划、经营策划方面下工夫,不断创新,推进期刊的发展。

1.2学术审定者

编辑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维护作者权益的责任,所以编辑是科技期刊的“把关人”,既是传统角色,也是主要角色,是整个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医学期刊作为医学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其编辑人员要做好把关工作,在明确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的前提下,除了把关医学论文的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还要正确应用网络产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杜绝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要以敏锐的判断力,判断稿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能够发掘其真正科学价值,最后结合专业科学领域专家的外审意见,对稿件给予准确公允的评价。进入全媒体时代,网络出版的低成本和开放性、便捷性以及人们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通过网络论文与成果。在网络海量信息增长、市场经济影响以及目的不纯洁性的促使下,出现了许多“非审定性”的“发表”,导致科学论文良莠不齐,使其科学性与权威性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文章进行学术审定的编辑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编辑要增强学习意识,积极累积专业信息资源,了解最新发展成就,以专业的鉴定能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伪存真,坚守科技论文的把关职责,保证科学研究的纯洁和公正。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分科越来越精细,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在审稿过程中,医学期刊编辑要借助于学科专家的审稿意见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决定稿件的取舍。循证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新学科,在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中,医学期刊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医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最佳来源,因此医学期刊编辑的学术审定身份起关键作用。编辑要对其临床资料的准确性、试验方法和治疗方法的合理性、统计学方法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准确评估稿件的价值。随着伦理医学对医学临床的影响,医学期刊编辑要依据医学伦理学的规范,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问题,避免影响期刊的内容质量。

1.3技术加工者

技术加工者是编辑主要传统角色之一,优秀论文在与读者见面之前不但要经过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把关,更要经过编辑工作者的技术加工。编辑的技术加工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内容上要在尊重论文原稿前提下,对学术论文价值进行再创造,对语句成分残缺或表述不清进行修改,达到用词准确、表述精炼,要把好语言文字关。形式上要调理论文的整体格式与体例,规范表达方式与书写方式,调整图表格式与编排等,保证文章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媒体时代不仅带来期刊出版模式的变革,由纸质出版变为网络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工作也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挑战,由传统的单一、静止、平面的方式转变为复杂、立体的形式;由传统纸质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熟练应用Word、WPS文字编辑软件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求编辑具有在海量信息中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搜索引擎以及专业数据库中的信息,查证论文的一些内容并能正确给予修改或指正。编辑可通过计算机的画图功能或简单的制图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提高其质量以达到刊物的要求。对于稿件的加工而言,医学期刊与其他期刊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编辑应结合这些特性进行编辑加工,以提高期刊质量。医学期刊的专业性较强,对作者的修改意见和专家的审稿意见,编辑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发送校样给作者,充分沟通后再定稿。医学期刊要注重文章科学的严谨性,对内容增删、医学术语、剂量和单位、标点符号、参考文献等要认真校正,及时与作者沟通,以免发表错误信息,给科研和临床造成危害性的后果。医学期刊编辑要正确处理医学伦理问题,包括医患关系、医学进步、卫生改革、医学教学等工作领域中的问题,编辑在加工处理稿件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例如对于临床医学类文章,患者有权了解自身接受治疗及预后情况,因此文章中是否签有知情同意书是加工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总之,医学期刊编辑要掌握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编辑技能,不断提升自己,适应全媒体时代带给“技术加工者”这一传统角色的内涵变化。

1.4产品营销者

医学期刊作为出版商品是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需要受市场的制约和支配,为保证期刊自身的发展,编辑要成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营销者角色。在市场经济时代,编辑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要坚决维护自身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品牌,仍要坚持以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为首位。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方式立体化,对期刊编辑“营销者”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期刊的经济利益主要取决于期刊影响力的深远与否,而期刊的影响力又取决于期刊出版的内容、出版形式以及读者群等。首先,医学期刊作为医学论文的载体,它包含着先进的医疗技术、疗效好的用药方案以及严谨的科研成果,这些本身就会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利益,编辑要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挖掘这类文章,医学期刊应该采取优秀论文绿色通道等方式吸引优秀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作为医学期刊编辑要有经济意识和危机意识,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审稿,提供高水平的修改意见,增加稿件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优秀论文,在以“内容至上”的全媒体出版的大潮中,以内容优良使期刊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全媒体时代使期刊的出版形式发生了变化,医学期刊编辑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跟随市场趋势,以多元化的方式出版期刊,提高网络营销能力,以网络为平台,以一定的网络宣传技巧,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读者是期刊的上帝,在期刊与读者的需求之间,体现了编辑营销角色的重要性。随着网络的发展,读者多采用网络搜索和手机阅读等方式获取信息,编辑要建立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来吸引读者,例如,借助免费阅读部分内容,以吸引读者购买全文。网络传播有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优势,编辑要利用此优势结合营销策略的运用,与读者交流互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稳定读者群,吸引更多的读者。

全媒体时代的医学编辑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医学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架构好读者与作者之间桥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是为其提供优质、高水平、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全媒体时代,读者获取参考文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单一借助于纸质期刊,而是更多地通过电子介质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读者多通过网络和数据库中的检索功能,通过检索题名、关键词和阅读摘要来判断文章的价值,因此编辑要本着对作者负责、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谨慎对待,要在题名、关键词和摘要上下工夫。题名和关键词要符合规范、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摘要要抓住全文的核心,使读者能够真正了解文章的价值和创新之处,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高水平的文章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学期刊编辑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与作者的互动机制,构建编辑与作者的和谐关系,保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编辑更好地为作者服务。编辑可以通过期刊网站、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QQ,MSN)、网上论坛、微博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与作者沟通,实现与作者的即时沟通,倾听作者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编辑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文稿处理周期,提高优质稿件的时效性,方便学术交流。医学期刊编辑要培养“作者至上、读者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为作者和读者服务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及时向作者反馈读者的建议和需求,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起到桥梁作用。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上海翻译》 副标题 翻译

1. 引言

随着我国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的发展,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术期刊逐渐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举措之一就是论文题目和摘要翻译。标题是论文主旨的凝结和内容的概括,具有信息功能(提供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美感功能(简洁明快,新颖醒目)和祈使功能(诱发读者的阅读欲)(周永模,2002),其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质量。国内一些学者就论文标题翻译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对误译原因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研究对象基本上限于正标题。副标题的使用可以缩短正标题的长度,增加信息量,对正标题起补充或解释说明作用,并通过形式和结构的改变使标题更为醒目。副标题翻译研究对于信息检索、中外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建设等意义重大。笔者以《上海翻译》为例, 对其2000―2006年载文副标题的翻译进行研究,寄望于为期刊论文副标题翻译提供参考性规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国内影响巨大的《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标题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文体特点、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方面探讨副标题的翻译规范。

3. 分析与结果

《上海翻译》(2000―2006)共24期刊载学术论文568篇,其中含有副题的论文数量为94篇,比例为16.5%。具体信息见下表:

在不同的年份,《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中含有副题的论文数均占一定比例,2006年的比例达到28.4%。可见,副标题的使用和翻译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学术价值的。

3.1 语体特点

学术论文采用论述文文体,副标题翻译用词倾向于使用正式语体的词语,因为论述文文体用词比较庄重、典雅、规范、严谨。(刘宓庆,1985)同时,由表三分析,英译副题的结构极少使用句子,而是大量采用短语,尤其是名词化结构。从句法功能个讲,短语,尤其是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使用人称主语,从而防止表达过于冗长;同时,名词化结构的组合方式多,意义容量大,具有简洁确切,严谨客观的修辞功能。

3.2 翻译原则

周永模(2001)将“忠实通顺、简洁地道”周围标题翻译的准绳;刘明东(2001)提出学术论文标题英译应以准确、易懂、具体、简洁和规范的原则。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和《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题翻译资料,笔者认为论文副题的翻译主要把握的原则有三个:忠实、简洁和规范。

忠实是副题翻译应遵循的第一原则。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翻译理论历来强调一个“信”字,也就是将“忠实”视为翻译的基本标准(孙致礼,2003)。当然,保证副题翻译的副题翻译必须以充分理解原文为前提和基础。

其次,作为论文主题提炼和内容概括的副题的翻译应遵循简洁原则。“翻译要求忠实于原文,是指精神或实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不是要求机械地、一字对一字地翻译。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结项语言转换时,常常需要改变语言形式。”(徐亚男,李建英:1998)因此,英译副题时,应发挥英语表达灵活的优势,用短语取代句子,同时将实质性的内容译出即可。如2005年第四期中的论文题目“‘对等’?‘相当’?‘对应’?―关于‘equivalence’译文的选择”用合译法表达为“More on Equivalence”。

副题的翻译遵循忠实、简洁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规范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方面。依照《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标题的翻译信息,副题首字母和实词首字母大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就标点而言,副题前普遍使用破折号,或主、副题间使用冒号;汉语书名使用书名号,英语用斜体;英译副题为短语或陈述句,句末不用标点,如果是疑问句,也可将问号省略。当然,根据需要,副题中还可能出现引号等标点。另外,主、副题均采用居中排列方式。

3.3 翻译方法

何恒幸(2003)提出了标题翻译的三种方法,即自足法、相关语篇内容结合法和翻译目的结合法。笔者结合《上海翻译》(2005―2006)载文副题翻译信息,具体将翻译方法分为对应译法、合译法、增译法和省译法。

对应译法又可分为正、副题对应译法和译副法。当正、副题均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时,应同时将正、副题译为英语,但正、副题应搭配得当,避免重复、分离和矛盾等现象。有时,正题只是概括性评价等信息,而副题体现了主题,则省译正题,采用译副法。如2006年第一期的论文标题“定静安虑 而后有得――《黄帝内经》英语翻译随想” 译为“Reaction to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合译法即将正、副题合并翻译。如2006年第四期论文标题“加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国际接轨意识――提高口译人员素质迎世博”译为“Deeping Cross-communication Consciousness to gear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XPO”。

增译副题是为了补充正题信息以反映和突出论文主旨。如2006年第三期论文标题“‘博客’,还是‘部落格’?”译为“‘Boke’or ‘Buluoke’--On Translation of ‘Blog’"。

如果正题足以体现论文主题,副题可省译。如2006年第三期论文标题“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限问题”译为“The Chinese Names and Natur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四种翻译方法中,对应译法和省译法较为常用,尤以对应译法为主。同时,副题翻译并不苛求字句对等,而应依据论文内容灵活变通,在保证准确反映实质内容的前提下,符合英语表达规范。

综上所述,基于《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标题的翻译研究,副题翻译应以充分理解原文为基础,倾向于使用正式语体的词语并多采用短语以体现其语体特点,遵循忠实、简洁和规范的翻译原则,以对应译法和省译法为主,辅以合译法和增译法。《上海翻译》载文副题的语体特点、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为学术论文副题翻译提供了指导和参考规范。

说明:论文数量统计不含英汉互译赏析、学术信息、书讯、简讯、通告和会讯等非学术文章;《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中含有副题的论文共39篇,由于2006年第一期的论文“政治词语翻译应当讲政治――对《国家法》英译的思考”无英译,故表中的论文数为38篇。

参考文献:

[1] 周永模:《忠实通顺 简洁地道:标题翻译之准绳》,《中国科技翻译》,2002,(3)。.

[2]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刘明东:《试论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4]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6] 许建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标题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5,(4)。

第5篇

写摘要的目的,通常是用一两句话来概括“Whydidyoustart?”,即向读者介绍本研究想要证明或说明什么,真实反映作者的研究意图和研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夸大研究能解决的问题或重要性,所以要避免提及“第一次或首次”等类似的表达,或者缩小要解决的问题,将文章中的观察指标一一列出,重点不突出,目的不明确[3]。通常看到的研究目的是非直观性的,通常会通过生理、病理等一系列指标来间接反映,所以目的部分应力求简明扼要,直接阐明研究者期望评估的内容,如采用何种干预、干预的对象、干预后的结果(有益、有害)、相关性等。例如,(1)观察枸杞多糖(LBP)对神经突起生成的作用,探讨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抗衰老的再生性保护机制。(2)研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可能相关性。

二、方法部分写作规范

摘要的方法是对研究目的所展开的描述,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地点、干预对象和方法以及观察指标等,即前文中提及的“Whatdidyoudo?”和“Howdidyougetresult?”,有学者将方法部分归纳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的研究方案和具体的技术手段。在写作和编辑审稿时也需要着重从这两个层次来分析方法是否说清楚和全面。对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类文章,在进行文献筛选时,摘要阅读是收集研究信息,纳入、排除文献的重要依据,方法部分的撰写可参考改进的扩展版PRISMA声明[6]。1.研究设计:一般医学研究涉及的研究设计名称和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临床随机对照实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实验对照研究、Meta分析、系统评价等,需明确指出采用的研究设计方法名称。例如研究是前瞻性还是回顾性,是随机研究还是非随机研究,随访需告知随访时间。对于随机研究,是否采用单盲或双盲,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各组的干预方法,是否采用安慰剂等。对于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则需交代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检索方式、实际纳入的文献篇数、样本量,以及评价标准。其中随机对照研究中,建议作者及编辑采用CONSORT声明来逐条核对摘要的必备条目是否齐全。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范围,从个体到群体、机构、社区、社会群体,甚至全球范围;同时也让读者可以判断是否该研究的报道可以推广到自己的医疗环境。研究对象的特征通常伴随着研究设计的介绍就呈现出来了,比如研究对象的例数、基本的人口学特征、患病或健康,分组标准和名称等。另外如果是病例对照研究,需要明确两组或多组的可比性;随访研究需要明确失访情况;药物或其他治疗的干预性研究需明确因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退出研究的情况等。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通常包括干预方法和观察方法两大部分。干预方法如果是药物试验,需介绍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如果是物理方法,需介绍刺激频率、强度等,如果是心理、行为干预,需要介绍干预人员资质、干预方法名称等。观察方法部分需要介绍采用的方法和观察的指标,如采用量表进行评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因子表达、采用WestonBlot方法评估蛋白表达水平等。干预使用的药物和方法最好是医务人员耳熟能详的常用名称,同时一定要给出干预方法的时间和进行各指标观察的时间点。例如,本研究为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对上海市北新泾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2个基本抽样单位,正式现场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轻度视力损伤的定义采用国际眼科学会理事会的标准:最佳矫正视力<0.8,且≥0.3,计算单眼和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判断导致轻度视力损伤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影响因素。

三、结果部分写作规范

结果描述是摘要中的重要部分,主要介绍“Whatdidyoufind?”。需要采用简短、清晰、不加评论式、富有逻辑性的语句,多采用语言陈述、数据呈现、统计学描述和比较分析等形式,结果应有数据支持,而不是用结论性语言来说话,描述的顺序与方法部分一致。一般摘要中存在的问题有:(1)过于简单描述,只见统计学结果,不见关键数据;(2)正文结果部分的机械性转移与堆砌;(3)结果与方法部分不一致,出现方法部分没有提及的指标;(4)没有给出具体的统计学检验值和P值。因此对于定性数据,多进行简单描述主要数据,若进行统计分析则给出统计学结果;对于定量数据,应将主要结果的具体数据进行简要描述,并给出统计学结果,对于次要结果,可改为定性描述,这样既做到了简明清晰,又没有丢失重要信息,便于读者阅读。例如,(1)本组因原发病加重死亡21例,病死率为32.81%。64例发生108处压疮,多发压疮(2处以上)25例,占39.06%,单发压疮39例,占60.94%。院内压疮高发科室为ICU,最常见的部位为骶尾部和足跟。院内压疮分期最多见为Ⅱ期压疮,其次为Ⅰ期压疮。主要对象为≥60岁、Braden评分有高度危险和中度危险、APACHE评分提示病情危重、禁食>3d、贫血、低蛋白血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者。96.87%的患者使用了减压装置,56.25%的患者2h翻身1次,43.75%的患者无规律翻身。(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手术后3h体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术后早期(术后24h内)发热发生率为63.5%。发热组(≥38.0℃)和正常组(<38.0℃)两组患儿仅在主要疾病诊断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1,P=0.001),其他基础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组和正常组患儿ICU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8.50h和46.00h,20.00h和16.00h,16.00d和12.00d,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971,-1.998,-3.700;P<0.05)。

第6篇

Subject headings Subject headings; indexing

潘伯荣.医学论文主题词的选用.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2):126

主题词是医学论文中代表主题内容最重要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它是从论文内容中抽出来,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叙词. 叙词是规范化的主题词,是专门为标引或检索医学文献而设计的一种人工语言. 在国际医学界,人们习惯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简称MeSH)收录的经过规范化的主题词,便于国际间互相检索,共享知识资源.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发表的温哥华格式明确提出,文稿在摘要下方应提供3~10个主题词或短语. 要求使用MeSH中的词,如在MeSH中没有恰当的新词汇,则可直接用新词,即自由词.

1 主题词的作用

我国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学术论文每篇选取3~8个主题词,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其主要用途如下.

1.1 反映论文主题 对读者而言,主题词可使读者对论文主要涉及的内容一目了然,以便确定此文是否需要阅读. 另外,当读者需要更多地阅读有关该主题的论文时,可借助主题词从《医学索引》或其他检索类期刊中查找有关论文,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或满足工作或科研的需要. 此外,还可利用主题词编制个人的读书文献卡片,以备今后检索用.

1.2 编制论文索引 对各类医学期刊,为便于读者利用,往往要在每年(通常为卷)之末编制主题词索引,利于查找所需文献. 有关情报服务部门还可利用论文的主题词编制专题文献索引,供读者查找,如Index Medicus,全国报刊索引、中国科技资料目录(医学)等.

1.3 计算机文献库 近代科技发展迅速,为方便文献检索,多采用电脑. 为了使期刊论文进入数据库,所有论文均应提供主题词. 例如,美国Medline光盘就收录全世界著名的医学期刊3000多种,其中包括我国的医学期刊35种. 为了提高论文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词已成为当代医学期刊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将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

2 主题词的选定

主题词的选定首先从论文的文题中选择,因为文题是论文的中心,是高度概括、凝练而成.文题中的专业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主题含义. 因此,在选择主题词时,首先可从文题中选出. 例如:胃粘膜组织脂质过氧化与胃粘膜损伤(解放军医学杂志1990,15(7):8)一文的主题词为:胃粘膜、胃肿瘤、脂质过氧化物. 其中1,3两个来自文题. 胃肿瘤一词则来自论文本身,因为该文研讨的主要对象是胃癌(自由词),按mesh词表审核,其规范化叙词是胃肿瘤.主题词的选定,首先由作者从文题,其次从全文中选出反映论文中心内容的名词. 通常按gb7713-87的要求,选出3~8个常用较定型的名词,可为单词或词组,其概念要精确,一般用原形词而不用缩略词.然后,按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要求,逐个用mesh词表核查,进行规范化. 例如肝癌,规范化后为肝肿瘤;超微结构,规范化为显微镜检查,电子;慢性肾炎为肾小球肾炎,慢性;溃疡病为消化性溃疡,呋喃硝胺为雷尼替丁等. 因为mesh词表每年有增减或改变,故应从当年新出版的mesh中查找,其汉语译名应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的译名. 有少数新词汇,在当年mesh词表中尚未列入,而不用该词又不能更好的反映论文的主题时,可作为自由词选用. 这类词汇仍应按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准. 药物名称应按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中医中药方面的词汇,被mesh词表收录者尚少. 在选定主题词时可参照国家中医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以及《汉语主题词表》选定.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每篇论文选定主题词3~8个,即至少3个,不超过8个为宜. 凡有摘要的论著,通常列于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 如为临床病例分析,个案报道等而无摘要者,列于正文之前,文题和作者的下方. 主题词之间采用空格或加分号分开. 带有形容词者,为突出主要名词,宜后置.

3 选用主题词举例

例1 胃癌单克隆抗体丝裂霉素c结合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特征.

主题词 胃肿瘤;抗体,单克隆;丝裂霉素类;抗体-毒素合物

例2 低功率毫米波对小鼠肝脏作用的实验研究

主题词 微波;辐射损伤,实验性;线粒体;肝

例3 原发性腹膜炎40例分析

主题词 腹膜炎;细菌感染;诊断;治疗学

例4 肝硬变患者血清锌、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维生素a的含量

主题词 锌;肝硬化;视黄醇结合蛋白;维生素a

例5 直肠平滑肌瘤5例报告

主题词 直肠肿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例6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病理学观察

主题词 幽门螺杆菌;胃炎,萎缩性;胃粘膜

例7 亚砚咪唑的临床应用

主题词 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瘤

例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因素和治疗探讨

主题词 胰腺炎,急性;预后;治疗学

参考文献1 潘伯荣,蔺崇甲,郭凌,等. 实用医学论文写作手册. 西安:天则出版社,1990:16-18

第7篇

【关键词】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问题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1]。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刊物的都要求刊载论著时须附有英文摘要,便于国外检索机构收录,让国外相关科技人员了解我过科研进展,促进国际交流。因此,英文摘要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必要,然而很多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英文摘要存在诸多问题。现对于国外杂志摘要常见惯用格式及国内杂志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1.英文题名

英文题名要求准确、简洁、清楚,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者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2]。李平和曹雁通过对4492个标题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名词短语占绝对优势,达到84.5%,该统计远高于张桂萍等所做的统计数据44.7%[3]。

例:The Analysis of the Self-Perception for Job Satisfaction among Nurses in a Hospital

分析:

1.1 题名要求简洁,中心词突出,因此,中文题名中常用的分析、研究、观察、评价、思考等,在英文题名中如Thoughts on,Study of,analysis of等,应尽量避免使用。题名中起始处的The Analysis of 可以省去。

1.2 近年来题名趋向简洁: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2],尤其题名起始处的应该省去,题名中间的视情况而定,泛指的可以省,特指的则不能省。因此题名中Self-Perception 前面的the可以省去。

2.英文摘要正文

2.1 时态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期刊要求论著作者撰写结构式英文摘要,由“目的”、“方法”、“方法”和“结论”四部分组成,有些国外医学期刊要求有背景。

2.1.1 期刊英文摘要目的部分多用不定式短语,然而国外有些期刊目的是包含在背景中的,这样,需要用句子来表达,目的部分的句子的时态多为一般过去时,如:“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smoked cannabis on this symptom.”(CMAJ, 2012, 184:1143)

2.1.2 期刊英文摘要方法部分说明课题的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

例: Methods By the way of multiple iteration, boosting will change the weak classifier (decision trees) into a strong one.

分析:句子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应改为一般过去时,will改为would。

2.1.3 期刊英文摘要结果部分介绍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时态为一般过去时。

例:Results A ~ I represents the medical quality total efficacy coefficient of nine hospitals respectively 68.7, 79.1, 71.9, 86.5, 86.0, 79.5, 87.6, 83.3, 90.3.

修改后为: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coefficient of the medical quality of nine hospital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by A-I were 68.7, 79.1, 71.9, 86.5, 86.0, 79.5, 87.6, 83.3, 90.3. (中国医院统计,2011,1:48-52)

2.1.4 期刊英文摘要结论部分大多用一般现在时,表明该实验结果具有一般性,可以推广。作者在很有把握得出此结论时,多用一般现在时,在第一个例子中属于此种情况。而在第二个例子中,针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用了一般过去时。

例:Interpretation: The WHO growth curv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scriminatory advantage over the CDC growth curves in detecting cardio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aged 9-16 years. (CMAJ, 2012, 184: E539-E550)

例: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guideline-based usual care, exercise training resulted in a modest reduction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lthoug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improvement is unkown.(JAMA, 2012, 308:465-474)

2.2 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说明。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2]。丁茂平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国内外摘要在目的和方法部分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描写目的时,国内医学期刊仅用不定式,国外原版医学期刊多采用第一人称复数主动句。描写方法时,国内期刊几乎全部采用被动句来表达,而国外期刊多用第一人称复数的主动句[4]。学者们在语态的使用上意见不一,笔者现就几个实例进行分析。

例:The perception of pathogen or 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molecules by plants triggers a basal defense response analogous to animal innate immunity and is defined partly by the deposition of the glucan polymer callose at the cell wall at the site of pathogen contact. (Science, 323:95-101)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starting July 18, 2000, and randomized to 4 popular diet groups until January 24, 2002.(JAMA, 2005, 293:43)

分析:在英文中该使用何种语态,并无一成不变的规定,需根据作者表达需要及句意特点灵活掌握。

2.3 其他易出现问题

2.3.1 标点符号的误用问题

例:Seasonal trend model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a model based on the data of diarrhea syndrome obtained from the sentinel hospitals during 2006 - 2009 in Xuzhou city。The mean season index of every season were 98.77%、100.58%、100.43%、100.18% respectively, ……

分析:汉语的句号(。)和顿号(、),在英文中不存在,英文中应分别用(.)和(,)代替。

2.3.2 词的搭配问题

例:Chronic Esophagitis: Report of 57 Cases with Emphasis on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ype

像这样的词语搭配问题,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特别容易用错。

3.结语

医学论文作者需要积累英语词汇,熟悉英文结构及习惯表达外,还可以通过语料库来查找语言资源比如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可为我们提供比较权威的答案[5]。近年来,很多网站开发了免费电子词典比如有道词典,内容选自Cobuild语料库和英汉、汉英词典,也为我们寻找专业的英式表达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

[2]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平,曹雁. 科技期刊论文标题抽象名词短语结构分析与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22-324.

第8篇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科技论文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与思考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第9篇

由于我国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因而当前我国的医学期刊网站在可下载资料量和内容更新速度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据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国内的医学期刊中,有自主版权独立网站的仅有78家,占总调查数量的15.6%。而在这些医学期刊网站中,仅有34家能跟上网络期刊发行的脚步。总之,国内当前能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的医学期刊网站极为稀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学期刊网站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就目前国内医学期刊的发展现状而言,其无论是在规模、信息量还是服务水平方面,均无法与国外医学期刊网站相比肩。具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国内学术体制的影响。在我国,医学期刊大多数依托于科研院所或是高校,这样的研究主体极易让部分学术期刊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服务作者的期刊。加之部分作者仅是将之视为获取学历、评职称、晋升的工具,忽略了读者的需求。其次,受经营与推广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多数医学期刊尚未建立独立的网站,且即便建立了网站,其功能也仅仅局限于刊物的介绍、投稿以及免费阅览等。单一的功能与超低的信息量,让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建设浮于表面,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再次,受互联网经营许可制度的影响。在我国,投身互联网需同时满足许多限制性条件,以致国内医学期刊网站大多都未能获得独立法人的资格,从而无法获取互联网的经营资质。而在一些其他国家,网站可提供网上销售、咨询、独立版权以及使用权限等各项服务,再放眼国内的网站经营模式,经营效益难以体现也就可想而知。

二、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所谓的开放存取,就是一种基于学术信息共享理念的出版机制,其宗旨是利用网络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免费保存与获取。由于该机制运行成本低廉,且能有效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加之其便捷的获取方式,使该机制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学术界、出版界以及信息传播界的广泛青睐。

1.开放存取期刊的现状

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最早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创建,其内容不仅涉及所有学科,还包含了各种语言。此外,该网站所搜集的开放存取期刊大多都进行过质量控制。截至目前,该网站仍然称得上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开放存取期刊网站之一。就该目录所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而言,除涵盖农业、科学、生物与生命科学、历史、考古学、政治学、文学、语言以及化学等17个学科主题领域外,还包括多学科与多语种。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开放存取期刊网站,其在收录开放存取学术期刊方面有着极为严苛的选刊原则。如针对目标刊物的信息覆盖面,要求该刊物的出版内容必须包含与学科相关的研究性或评论性文章的全文;而在刊物内容的获取途径方面,则要求其必须可以免费获取。当然,若刊物本身有禁运限制,则不将其视作可收藏的期刊。收集刊物后,该网站还会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评审,以确保刊物的质量。

第10篇

近年来医学期刊刊出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被国内外的重要检索刊物收录,有的在国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中国科技院文献情报中心统计,国外重要检索工具SCI、EI、MR、ISP、ISTP、CA等中国期刊论文量在逐年上升。因此作为知识产权一部分的著作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对保护知识产权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医学期刊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也必须注重知识产权,特别是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的著作权。

我国的版权立法的宗旨体现了以下两个原则: ①确定要保护作者与传播者因创作与传播作品而依法产生的正当权益,调动其创作和传播的积极性,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与广泛传播,以达到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的发展与繁荣这个目的;②协调作者、传播者与广大读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本文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条例,概括阐述了期刊编辑在执行《著作权法》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著作权的保护

我国新《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著作权法事实施条例》第12条还规定;“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创作,提供资金或者资料等创作条件,并承担责任的百科全书、辞书、教材、大型摄影书画册等编辑作品,其整体著作权归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所有。”

2 保护作品的完整性,限制编辑的修改权

保护作品的完整性,是作者的基本权利。《著作权法》第10条3、4款规定:“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编辑在处理期刊稿件的过程中,审阅加工修改稿件是自己的职责,但应掌握好修改的尺度,否则有可能侵犯到作者的著作权。因此《著作权法》第33条规定:“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的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目前,有很多期刊出版社在《投稿须知》中做出声明: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者应在来稿时声明。这种声明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1],因此医学编辑应特别注意。

3 严肃对待“一稿多投”问题

《著作权法》提到,作者向出版单位投稿,不得一稿多投,否则可能给出版单位带来损失,影响期刊社或编辑部的声誉和经济收入,作者应承担适当赔偿损失的责任。与此同时,很多编辑部对于此问题在稿约中就特别提出作者应专稿专投,并在稿中注明为“专投”,否则不予使用。

4 适当引用原则

在大多数医学期刊文章都或多或少地要引用别人的技术、科技文献的数据和观点等,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是允许的。著作权中的引用,是指作者对已有作品的自由摘引,通常是为了阐述或强调某一观点,进行说服、评论和教育。而引用他人作品不超过2 500字或作品的1/10即被认为是正当引用。原则为:①引用的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文章或者说明某一问题;②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文章的主要或实质部分;③不得损害被引用文章著作

权人的利益。

5 维护作者的专有使用权

编辑部若要发表文章,必须经作者同意,并予以报酬。不得侵犯作者的专有使用权。

6 关于稿酬问题

编辑部一般需在论文刊登后1个月内以30~100元/千字的标准向作者支付稿酬。《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2]。”

7 履行告之义务

编辑部一旦决定不采用投稿人的稿件,3个月内必须告之投稿人,否则对投稿人造成的一切损失由编辑部承担。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2-0028-02

0引言

神经医学期刊作为神经医学领域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是代表一个国家神经医学领域的医疗与科研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目前以计算机互联网方式检索生物医学科技文献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传播可以扩大期刊的受众面,提升了期刊的知名度,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加快神经医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进步,同时提高了期刊审稿、编辑工作的效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神经医学期刊逐步实现了网络化,提供了比传统纸质期刊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完善多样的服务。科技期刊上网已成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编辑工作也由此进入了网络时代。然而,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进展缓慢。本文在回顾18种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著名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特点,提出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对策。

1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状况调查

本文将主要分析2005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统计的18种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状况,其中包括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等。目前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途径主要分为三种:利用主办单位网站、被权威性科技期刊网站收录、建设自己的独立网站[2]。这18种神经医学期刊中,9种通过上述三种形式实现了期刊网络化(50%)。在已实现上网的期刊中,通过主办单位网站上网的有2种,通过独立网站上网的有8种,此10种期刊全部被权威科技网站收录。

通过主办单位实现期刊上网,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降低了期刊运营成本。中华医学会网站对其主办的几十种杂志实现网上投稿、介绍等业务,还开拓友情链接等多项功能。但是读者必须先登陆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的官方网站,在主办杂志的子目录下查询相关期刊情况。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上网的期刊的网络阅读量及使用受到主办网站的功能与设计的制约。这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期刊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内权威科技网站主要包括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这些期刊均可提供全文检索服务。期刊通过权威数据库网站收录,可以方便更多的读者检索和浏览文摘,扩大期刊的受众和影响。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独立网站通常都是以纸质期刊为基础建立的。期刊网站除了提供期刊的相关基本信息外,还可以承担网上远程稿件处理、作者编辑信息沟通等服务。由于不同神经医学期刊独立网站的建立时间和内容侧重不同,网站设置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为方便调查,所有期刊网站栏目分为基本信息类、网上投、审稿系统,读者服务类,广告、期刊订阅。实现了网络化的9种神经医学期刊中,所有期刊网站都提供了期刊简介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4种杂志设置有期刊动态、新闻栏目(44.4%)。8种神经医学通过网站实现了网上远程投、审稿操作(88.9%)。在读者服务方面,7种神经医学期刊提供在线文摘(77.8%),3种神经医学期刊提供检索服务(33.3%),4种期刊可以提供电子期刊服务(44.4%)。此外,3种期刊设置有广告征订栏目(33.3%),6种期刊提供网上期刊订阅服务(66.7%)。

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的特点

通过回顾分析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的上网方式及网站栏目设置特点,不难发现这些期刊网络化具有以下特点。从网站栏目的设计上看,在线稿件管理栏目、信息类栏目已经成为神经医学期刊网站的重要内容,共有8种神经医学期刊实现了网上远程投、审稿操作(88.9%),所有网站均设有专门的信息栏目,其中涉及期刊简介、联系方式等,四种期刊设置有期刊动态及新闻服务栏目(44.4%)。从上网期刊的内容看,所有网上的内容都是纸质版期刊的简单复制且在时间上有滞后性。内容大多与纸质版期刊相同,并无网络化特色。而期刊的网络版应是印刷版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或简单照搬。纸质版和网络版应该发挥各自的特色。并且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站栏目上的信息更新较慢,使得网络化期刊的信息时效性大打折扣。从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的功能来看,读者服务功能的缺失。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站缺乏交互式的栏目设置,因此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即从期刊网站到读者。而出版工作的应是“为读者服务”的,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向读者提供科学、新颖、实用的信息。很显然,单向的信息传播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在网络化经营方面,本文调查的18种神经医学期刊中,仅有30%的期刊涉及到了网上期刊广告征订,大部分期刊的经营仅限于跟期刊编辑工作相关的费用收入以及主办单位资金支持,并没有形成完全的独立自主经营。超过半数的期刊设置网上订阅栏目,但这些栏目也只是停留在纸质版期刊的网络宣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订阅。

3国外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

据统计,在2007年,全美60%的期刊就已经实现了在线阅读,并可以为读者提供如视频,个性化服务等网络服务。而各大优秀的神经医学期刊更是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平台或是通过Elsevier,Springer等大型出版商的网络出版平台,实现在线投稿、审稿等编辑工作网络化,还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服务。本文将以JournalofNeurosurgery为例,对比分析国外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的状况,以期提供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的发展策略。

Neurosurgery杂志的网站除了基本的在线投稿、审稿与查询功能外,还设置了当期文摘浏览、过刊文摘浏览、印前网上出版(Publishedaheadofprint)文摘浏览栏目、播客、手术录像展示、期刊各种相关信息等。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相应栏目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章信息。网站的最醒目位置罗列当期全部特色文章的条目,包括文章题目,摘要,作者信息等,部分文章会提供免费的PDF格式的全文下载服务,这样可以保证不同收入水平的读者都可以浏览到杂志刊登的最新文章。并且重点文章会标明编者推荐字样,以方便读者查阅或购买阅读。在印前网上出版栏目可以浏览纸质出版前的网络出版的文章条目,并且可以提供文摘浏览。播客(Podcast)栏目中展示了可以下载到最新移动播放设备(如,iPod)并可通过相关软件随时收听和阅读的期刊文摘,而且提供了各种语种的版本,包括英语、中文、法语等,方便不同语种的读者进行收听和阅读。这样可以激发读者对纸质版期刊的阅读兴趣。

网站还安排了文章相关的手术录像展示,这项服务是纸质期刊无法提供的,可以说是网络版期刊的特殊增值服务产品。所有手术演示录像均来自期刊刊登的文章。期刊读者可以观看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手术录像展示(Video),方便读者更加直观、详尽了解手术过程和手术技巧;而网站读者如果对录像显示的手术技术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等问题,也可以购买全文进行阅读。在期刊信息栏目可以查看期刊基本信息,编委会成员,广告展示,订阅服务等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外网站专门开设了一个板块,方便读者通过智能手机(如,iphone等)进行文摘搜索、浏览、特色文章的全文浏览等。期刊网站还提供了语言编辑服务(languageeditingservices),投稿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联系相关的公司帮助自己进行语言润色,这样极大的方便了非英语作者的投稿工作。

4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比国外的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快我国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

1)完善神经医学期刊网站的功能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发行,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一个功能完善的期刊网站可以承载期刊所有相关的重要信息,成为期刊内容、读者服务、期刊发行、广告征订、品牌宣传的良好平台。读者、作者、编者是神经医学期刊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可以大大加强三者的联系与沟通。另外,期刊网站的内容应增强时效性,有专门负责更新网站内容的编辑,及时更新网站的最新动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期刊网站向读者提供期刊论文信息,实现文章检索,充分体现网络化的特点。通过网络可方便快捷的查阅论文的文献,也可通过与其他检索数据库的链接,了解文献的出处。

2)加强编辑工作人员的网络技能

神经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要适应期刊网络化的趋势,提高对未来网络化工作的适应能力。信息化时代的编辑面对的是一个新的技术操作环境,期刊编辑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期刊网络信息处理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服务创新,为读者、作者提供完善、全面的远程服务。

5结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网络实现发展是神经医学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我国神经医学期刊应不断完善网站的功能,加强期刊编辑的技术水平,借助网络传播技术的优势,加快神经医学期刊的发展。

作者:孙凌

    参考文献 

[1]王虹.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优势和作用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67-968. 

[2]钟海平.论信息传播网络化信息组织智能化与编辑出版学研究[J].编辑学报,2002,14(1): 12-14. 

[3]段咏慧,王征爱.广东省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56-1459. 

[4]曾建勋,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J].编辑学报,2008,20(4):283-285. 

[5]秦娟.国内外医学期刊网络化状况及发展趋势[J].青年记者,2010,9(下):91-92. 

第12篇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修养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也是创新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医学期刊在医学领域发展中重要和突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编辑现代化、高新技术、多元化出版市场、信息量大等一系列挑战也不断向医学科技期刊趟来,在挑战中求生存与发展要以人为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医学编辑队伍[1-4]。提医学编辑素质是实现医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1.1 高尚的道德情操 情操是比情感更高层次的一种人类感情,是情感的一种升华。爱岗敬业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是深刻的敬业认知、强烈的敬业情感和坚定的敬业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作为医学期刊编辑要以爱岗敬业为基础,具有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医学编辑所面临的是医学科研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相比较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想当的差距,如何面对这种差距造成的种种心理负担,这就需要认识问题,就要有一种精神,一种崇高的不计个人得失的敬业精神,深刻认识医学编辑事业与医学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联,提高自身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深刻而持久的爱岗敬业道德情操。

1.2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精益求精的精神,实质上则是一种对待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它不仅是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更是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媒介,作为精神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编辑工作又是一个繁琐,需要极强耐心的工作,因此,要做到精益求精,医学编辑必须对工作严格要求,细心谨慎,细节决定成败,应本着为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努力。把握组稿审稿校对等各个环节以优质高效为标准,并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编辑加工,严格把关期刊论文的学术性与科学性,兢兢业业地做好编辑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5]。

1.3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业务素养 医学科技论文通常是指作者或其团队在自己的医学专业领域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进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从而撰写而形成的作品,以论文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工作经验,学术思想、科技成果和学术观点。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编辑修改作者稿件时应坚持遵循这样的原则,尊重作者,保留风格,只能“锦上添花”,不能强加于人。书稿毕竟是作者所呈现的作品,是作者的思想活动和个人风格体现的综合产物。因此,修改稿件时应谨慎,做到尊重作者的文字本色风格,如需重大的修改应征得作者本人同意[6]。编辑在稿件修改上经常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大篇幅改动,要么宽容缺陷。对原稿改动较大时,要及时和作者沟通并送作者复阅。总之编辑修改加工稿件应在尊重作者,保持原作品思维,脉络和行文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应该树立尊重作者的观点,把握稿件编校过程的“度”。

1.4创新的科技意识 医学编辑创新素质是推动医学期刊创新的原动力,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编辑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只有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才能开创科技期刊业的新局面。

1.4.1创新过程要树立超前意识 作为医学编辑,应该对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要有职业上的灵敏嗅觉,学会随时随地捕捉信息,即用超前的眼光准确地把握该医学专业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抓住作者和读者市场。国家医学科研基金立项时,都是经过了该研究领域众多专家的认真审核及评议,只有那些选题新颖、有独创性、对基础、临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且研究者有研究能力才能得到项目资助。医学编辑在分析处理相关的稿件时,可建立绿色通道,争取第一发表权,促成知识创新的实现。我们还应去发现具有创新思想的作者,因为作者的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素质与其取得的成果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SARS(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非典型肺炎)时期,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有关SARS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促进科学防治SARS,同样是每个医学编辑的责任与任务。“5.12”汶川大地震后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相关医学问题,同样需要医学编辑及时准确的在医学期刊上刊载和报道,以总结地震灾后医疗救护经验和推动医学科技发展。

第13篇

1、《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是国家出版总署批准,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期刊。ISSN1673-7555,CN11-5547/R,邮发代号:80-600。2、主要栏目:论著、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临床经验、卫生论坛、综述、病例报告、护理论坛、医学教育、管理等,适宜于医疗卫生行业各学科人员订阅及投稿。3、为加快文稿的刊用速度,本刊实行网上投稿、审稿及修稿,要求作者尽量通过网络投稿及修回稿件。4、作者对论文刊用时间或栏目等有特殊要求时可与本刊编辑室及时取得联系,本刊电子信箱有专人答复。5、论文刊登后,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杂志1册。本刊专用电子信箱(E-mail)syyy6666@126.com,电话:010-64291813,81674222(主编室)。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A室,邮政编码:100013。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一般不超过200字)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该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言该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投稿注意事项

1、通过信件投稿请在信封的右上角处注明“投稿”字样,通过电子信箱投稿请在主题栏目上注明“投稿”及第一作者姓名,以免与修回稿相混。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准确,并一字排序。3、作者请自留底稿,保存好电子版。地址: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A室,邮政编码:100013,电话:64291813,投稿信箱:。

引用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1、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文献。2、著录格式为①期刊:作者(列出前三名,多于三名后加“等”).文题.刊名,年,卷(期):页.②书籍:著者(列出前三名,多于三名后加“等”).书名.出版者,年:起止页。3、文末参考文献

的序号按照在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标注,并在正文的引用处以上角码加方括号形式标注。4、参考文献

数量研究类稿件宜在5~10条左右,综述类稿件宜在15~30条左右。

第14篇

英文名称: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英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1275

国内刊号:50-1115/R

邮发代号:78-8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15篇

关键词:医疗院所;医学期刊;集群化;集团化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80-02

在国家出版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科技期刊领域正在积极探索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变革之路。医学期刊做为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目前,在我国近千种医学期刊中由医疗院所(或与各级学会、协会联合)主办的占有一定的比例。与社办期刊和医学院校的学报相比,这类期刊的专业特色更为突出,期刊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随着我国出版发行领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院所(以下简称院所)主办期刊的改革时间、改革路径与策略等问题已成为医学期刊出版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仅就此类期刊现阶段如何寻求适合自身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和探索适宜的集群化改革道路略述管见。

一、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寻求适宜的经营模式,提升期刊的自我发展能力

多数院所主办医学期刊的出版单位是不具备市场主体地位、属于非法人单位的编辑部,期刊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被主办单位所取代,编辑部门既缺乏自主的财务权和人事权,又不得不接受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办刊者的经营理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医学学术期刊专业性强、受众面窄的特点又限制了编辑部门的经济创收能力,编辑部在医疗院所的科研行政管理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从属地位。多年来依赖主办单位提供的办刊资源,期刊有着较为稳定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在没有市场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办刊者逐步失去了争取经营自和创新经营方式的勇气和信心。以至于当前还有相当数量的期刊仍然遵循着“组稿靠收发、审稿靠专家、发行靠邮发”的传统办刊方式,品牌意识薄弱,营利模式单一,营销手段匮乏,主要的赢利点依旧集中于常规的广告、发行、版面费收入,没有真正发挥出期刊的自我创收增值能力。面对网络版期刊开放存取的压力以及印刷成本上涨、纸质发行下降的局面,编辑部门既没有精力深入了解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又无能力找寻新的经济增值点。整体上仍处于低水平的经营运作模式,制约了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医学期刊的弱商品和弱市场属性,有学者呼吁应该建立和完善期刊资金的投入机制。新的医改方案确立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期刊,是否也享有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政策;[1]也有专家建议将自然科学期刊纳入非营利性政策性出版事业,做为公益性事业管理。[2]根据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基本要求,公益性出版单位要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推进以事企分开、转换机制、加强服务、改善经营为重点的改革。也就是说,无论是公益也好,营利也罢,医学学术期刊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陈旧的“编刊”意识,开阔办刊思路,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探寻多元化的出版经营方式,使期刊在保证学术导向作用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向学术生产经营型的转变。

现阶段,医疗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在既无雄厚资金保障、又无相关改革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学科发展和读者的需求,适时调整刊物结构,加快出版节奏,不断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可以根据期刊自身特点、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种经营。例如,以编辑出版杂志为主业,利用期刊品牌优势,刊登广告、医药企业参与协办以及开展数字化经营等方式实现以刊养刊;还可发挥出版单位自身知识密集优势,以刊物为依托,根据医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举办相关专业的培训班,召开专题研讨会和科研成果推介会以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出版医学专业交流资料等方式实现以副养刊;有条件的期刊,可探索参股经营企业的方式,获取投资回报,实现以商养刊等。期刊还可通过吸收医疗科研院所作为协办单位,达到资金、学术成果、市场的有效联合,实施社会办刊的经营策略。采用这些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灵活多样的办刊形式,拓展期刊的服务功能,在为读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同时,也为期刊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走集群化、集团化道路,深化医学期刊出版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专业分科更加细化,专科学术期刊的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办刊、出版资源浪费等弊端日渐突出。院所主办的医学期刊多是依靠于具有某专业学科优势的医疗单位而存在的单刊运作。由于区域性分割,相同或相近专业期刊各自为战,导致出版单位资源和办刊力量高度分散,资本弱势,缺乏竞争实力,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经营。加上所存在的出版资源部门化和本位主义思想,使出版单位的法人主体地位难以确定,缺乏积极探索创新出版模式的动力。在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形势下,如果在不具备改革的思想、人才、机制和经济的基础上,要求学术期刊独立面向市场、自负盈亏是不现实的,也会产生降低学术质量、弱化学术导向等负面影响。[2]所以,整合现有的期刊资源和办刊力量,优化结构,探索集群化经营不仅是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所涉及的关键性问题,更是解决出版单位经营乏力、经济规模弱小、独立生存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的根本措施,并且也有可能成为医疗院所主办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笔者认为,医学期刊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探索走集群化和集团化的道路。

(一)以全国性学会为依托,整合期刊资源形成集团化出版模式

在全国性学会内部对主办的期刊进行科学梳理和定位,在条件成熟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有效重组方式实现多刊联合,依靠学会的力量,逐步形成期刊出版集团,实现同一个学会期刊经营资源的整合营销和利益共享。学会对主办的期刊从杂志质量控制、编辑队伍的培训到出版营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这种集群化经营可充分利用期刊资源,壮大出版规模,使期刊摆脱单兵作战的困境;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期刊在合作交流中的谈判地位和竞争实力,维护期刊的利益,为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创造条件。[3]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已成为全国性学会期刊集团化出版模式的典型代表,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二)依靠学科优势,形成以学科为纽带的期刊集群化出版模式

以学科为主线,发挥学科领域内学术名刊的引领作用,将专业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期刊通过强强联合、自愿联合、品牌扩张、以弱附强的形式,实现跨主管、跨主办、跨承办、跨地域、跨层次的期刊合作经营,组成专业期刊集群。通过结构调整、出版合作、市场销售或资本联合,建立新型的集约化资本运营模式,转变众多期刊“小作坊”式的低水平分散运行方式;通过共享专家资源,加快出版节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有效利用各方的期刊信息和广告资源,减少浪费,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专业学术期刊的整体效应和竞争合力,促进医学专业学科领域的技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从而有效实现期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杂志的资源整合为这种集群化的出版模式开创了先例。

(三)由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兼并重组,组建区域性的科技期刊专业化出版集团

为达到合理配置科技期刊资源的目的,鼓励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兼并重组相关行业期刊,集成资源,实现不同主办单位、不同领域的期刊整合,打造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提高规模效益。可以实行股份制形式,打破科技期刊主管和主办单位的行政划分界限,整合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期刊资源,包括医学期刊,成立各省(市)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将现有的“小而全”的期刊经营生产模式整合、转型、提升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规模经营和生产模式,激活期刊发展的潜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市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开始酝酿成立科技期刊出版集团。

因这种集群化经营模式涉及不同的专业和部门,可以采取分散设置编辑部与集中出版统一经营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将期刊的出版权、经营权从现有的编辑单位分离出来,由期刊集团集中出版和统一经营,在分散设置编辑单位的基础上实现期刊出版和经营的集群化。[3]这样,既可以达到合理配置出版资源,促进期刊有序、平衡发展的改革要求,又能保留现有编辑部的基本建制和管理模式,不影响组稿、编辑工作。医疗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通过加入科技期刊集团,由“单一作战”变为“集团作战”,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小 结

我国的出版体制改革已进入到关键时期,医疗体制改革也已拉开了帷幕。院所主办的医学期刊处于两种变革之中,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难得的机遇。当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清除制约期刊发展中体制机制的障碍,积极稳妥地解决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与出版单位之间存在的不利于期刊发展的种种问题,促进期刊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健康发展。改革的方向和具体举措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引导,笔者只是谈几点并非成熟的想法而已。在创新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只要医学期刊工作者明确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市场及广大医学科技人员的需求为导向;以优化结构,走集群化、集团化道路为突破口,挖掘潜在优势,创新办刊运行模式,院所办医学期刊会开创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繁荣我国的医学事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富荣,郝瑞萍,张红.医学期刊论文低水平重复之背后[J].编辑之友,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