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贫困大学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
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2]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发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超级秘书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1)有的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家庭收入很难满足学费以及生活费的需求,父母为了能够让子女完成学业,采用借款或者是贷款的形式。这样一来,贫困生心中的压力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其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心理的发展。而且,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攀比的心理也使得有的贫困生产生一定的自卑感。时间久了,贫困生就会出现烦闷、压抑、内向、沉默的状态,严重的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有的存在情绪障碍问题
通常情况下,从大学贫困生的行为方面来看,较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大学贫困生所经历的往往是其他大学生无法理解的,因此,在其心里会存在着过多的忧虑。这样一来,贫困生考虑问题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会有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有的会认为这个社会对其不公平,进而形成抵触情绪。
(3)有的环境适应能力弱
但是到了城市之后,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明显不同于以前。每个地方对他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同学们之间缺少了亲切感。而且大学的教学方式和高中还存在着差别,因此,教师和同学们之间也显得生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之间很少有共同的话题,交往存在着严重的障碍。这些方面,使得贫困生很难适应。因此,环境带来的影响将直接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
(4)有的人际交往能力差
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没有共同的交往话题。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而且经济状况减少了贫困生的活动范围。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贫困生出现自闭的现象,他们有意将自己隔绝起来。这样一来,贫困生的心理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怕提及经济情况和生活情况,有些贫困生在大学毕业之后还不会与人相处。
二、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不健康的金钱观的驱使
对于大学贫困生来说,有的认为金钱非常重要,对金钱的渴望程度较强。因此,可能会受到利益的趋势,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金钱的不正确看法和观点,导致其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
(2)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不当
在学习方面不懈努力。而且还有一些勤工俭学的方式,贫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样的资助方式,是较为合理的。同时,社会上存在一些公益组织,他们热心地对大学贫困生进行资助,不过,有时所采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科学型。资助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他们虽然家庭条件较差,但是也不想直接接受施舍,这样对其自尊心的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3)分配制度的改革
可以说当今社会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待完善,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有时也存在。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贫困生的就业。使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敢直面社会现实,没有勇气走出去,焦虑、紧张以及自卑的心理会更加强烈。因此,社会的相关部门要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要照顾到大学贫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帮助贫困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要让他们了解到贫穷并不可怕,更不可耻,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2)利用“赏识”教育,发掘个人“闪光点”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供方逐渐压倒需方市场,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日趋显现,矛盾更加突出,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步履维艰,而贫困生又是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就业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据某高校对856名毕业生进行调查显示,家庭经济能完全满足和支撑毕业生学业和就业的仅占46%,基本能支撑的占35%,完全有困难的占19%。由此可见,大多地方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较大,其就业问题更加值得关注,贫困生对就业形势持不够乐观的态度占48.8%,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的占20.5%,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8.2%,51.6%的贫困生选择希望就业前能得到职业生涯、就业技巧、创业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同时希望学校能开设就业和择业方面的课程教育。总之,在市场竞争机制基本健全及育人用人模式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无论是学生、社会、家庭还是贫困生本人都需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依靠自身的综合素质,摒弃他人社会背景和家人的因素,争取实现理想的就业和择业。
(二)就业思维和择业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贫困生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履历,急需寻求满意的用人单位以获取理想的薪酬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从而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他们择业观念传统而单一,比普通家庭的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思想包袱较重,就业定位不合理,择业期望过高,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和意识,导致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就业难
地方高校远没有名牌、重点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专业设置和学科的选择上会受到排挤和影响,学科建设滞后,专业设置陈旧,甚至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竞争力自然就处于弱势。笔者对某医科院校进行调查后发现,近五年社会需求量与毕业生总数比排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口腔医学4.24,麻醉学为2.62,护理学为1.58;而排在后三位的专业是医学英语为1.28,社会体育为0.78,社会保障为0.42,由此可见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等专业需求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这些专业毕业生人数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8%,而医学英语、社会体育、社会保障等专业供大于求,就业压力非常大,而占据60%的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也不尽乐观,可以想象贫困毕业生就业是何等之难。
(四)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空间狭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效毕业生就业由“分配制”向“双向选择”模式转变,毕业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应试技巧获得用人单位的喜爱和青睐。但是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及综合素质等先天不足导致他们择业面更加狭窄,他们的就业心理促使他们急需寻求相对稳定和收入颇丰的职业来改善面临的窘境,大多贫困生既无经济条件,又无心理准备去从事自主创业工作。
二、破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策略和心态,适时降低就业期望值现阶段,高等教育已慢慢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突显,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普通的一员,更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激烈竞争的态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和理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给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合理定位,打破“一次就业定终生”的旧观念。同时,要积极参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树立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避免走向自负和自卑,以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走上社会就业大舞台,参与社会公平的竞争。
(二)努力学习,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竞争中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始终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正如“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需要加倍和提前付出,在进入大学“象牙塔”时就做好全方位学习的思想准备,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性选择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择业技巧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认真学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高校应遵循市场规律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与时俱进地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高校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扎实研判市场经济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及其趋向,来规划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等。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进行优化和调整,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适当扩大规模,调整或停办社会需求量小、毕业生就业难的专业,有针对性地确定招生计划和方案。整合教育资源,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校风和学风,同时要挖掘贫困生的特长和优势,鼓励他们踊跃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使贫困毕业生有较强的实力参与竞争。
(四)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首先,要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根本”,“名师出高徒”便是这个道理,一定要建立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并愿意奉献于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就业工作队伍;其次要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分析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引导毕业生到偏远、贫穷、落后的地区就业。第三,适时就业指导课。通过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择业技巧教育无非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引导贫困生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问题,调整就业择业的心态,争取实现顺利就业。
(五)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生实现就业贫困生就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及贫困生本人共同努力。作为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给予贫困大学生以特殊待遇和关照,以确保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最大的一次蜕变,尽量提供用人窗口,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作为高校应加强内涵建设,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引导毕业生拓宽就业思路,引导贫困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作为社会应为贫困生就业创造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环境,各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坚持公开录用程序的同时,还要为贫困生给予倾斜,帮助贫困生实现就业。社会各单位应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贫困大学生能尽快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才智和知识回报社会;就贫困生来讲,应该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让社会认识、了解自己,同时也给自己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自己被社会的认同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问题;帮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281
1引言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急剧攀升,降低了大学门槛的同时,也使许多的寒门学子犯了愁,很多人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学。得益于国家的资助政策,许多贫困大学生通过了“绿色通道”解决了巨额的学费问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进了大学之后,家庭贫困却永远成了这些学子心中无法抹去的心伤,不少学子甚至面临着辍学的风险。勉强能维持正常学业的也会因贫困,滋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这部分的学生的成长成才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的完成学业,就显的尤为重要。
2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本身并不是属于贫困大学生的“专属问题”,而是大学生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表现就是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考试成绩无法达到合格的标准,甚至学业难以完成。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学业,属于客观原因。另一类即是自身没有尽力的原因,属于主观原因。很明显的这里所指的“学业问题”是指由众多的客观原因引起,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贫困生由主观原因引起。
造成贫苦学生学业问题的原因很多,最基础的原因还是家庭经济情况艰苦。没有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所需要缴纳的学杂费都是家里通过借钱等方式东拼西凑而来,有些甚至是通过高利贷而来。另外,家里筹集来的学费交清了一年,接下来的几年内,学杂费仍然是这些家庭的阿喀琉斯之踵,从而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学业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随时面临着辍学的风险。特别是现在充斥着“读书无用论”和“寒门再难出贵子”等论调,使得部分家庭没有持续送孩子上学的动力。此外,纵使部分学生通过“绿色通道”进入了大学,但是还是面临着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一部分同学忙于兼职来解决自己的生活压力,从而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受到了限制,导致学业、成绩等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22生活问题
生活问题也是困扰贫困大学生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是引发其他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生活问题主要是这部分学生指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困难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生活费用的问题。对于家困生来说,如何有效解决大学中的生活费用,是一个长久困扰他们的问题。因此,不少大学生因为生活费用的拮据,不得不选择节衣缩食,一天只吃一两餐、每餐只吃不超过5元。有些地方的高校消费高,甚者每天都只能吃包子和馒头度日,对于正常的鱼肉类等只能是奢望,所有的种种对这些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此外,由于大学生的贫困程度不同,家困生与周围其他相对富裕的同学朝夕相处中,难免会出现攀比现象,或者不排除某些贫困大学生一味追求高消费,但是又缺乏可靠地经济来源,入不敷出,导致另类贫困,贫上加贫。
23人际交往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着人际交往,就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普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不同的人群中表现也是大同小异。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除了因一些常见的原因引起的人际交往问题之外,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贫困。因家庭贫困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为不敢与人交往,与人交往过程中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自尊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强,有什么苦衷一般不会跟人透露,缺乏主动与人来往的动力。也有因吃的、穿的都不如人碍于面子而不愿意与家境比较宽裕的人交往。尤其是同学聚餐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选择不去参加,拒绝与人发生金钱上的往来,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面。
24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也是现在大学生面临的普遍的和严峻的问题,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情况则变得更加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则为自立、自强意识弱、自卑心理强、悲观、厌烦以及焦虑心理,独来独往、过度自尊等。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社会因素,比如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家庭环境的因素,比如单亲、离异家庭。以及个人因素,比如青春期、个人性格以及个人心理调节能力的强弱。
就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来自于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权重比较大。在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就是家庭的出身和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出身的话,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贫困大学生是来自于农村、贫困地区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以及遭受家庭变故的,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造就了部分学生的消极和自卑等心理。另外,在个人因素等方面,性格方面占了很大的部分。一般而言,内向性格比外向性格更易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3重视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切实提高帮扶的实效性
31重视和完善奖、勤、助、贷、补、减等工作
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已成为助困工作的主渠道, 获贷学生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1]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当鼓励贫困生利用贷款来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要加强诚信教育,避免产生信用不良记录。国家助学金作为解决贫困生生活费的主要措施,目的也是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但是指标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这就要求学校和辅导员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同时妥善解决矛盾和分歧,切实使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来自国家和学校、社会的关爱。
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实际帮扶贫困生的覆盖面。首先,争取学校的勤工俭学的岗位,让贫困生课余去帮忙, 在锻炼自己能力之余获得助学金, 缓解经济压力;其次,联系校园内其他的就业岗位,如饭堂打扫卫生、小店帮忙等,为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开辟了途径。除此以外,寒暑假联系工厂,为学生寒暑假打工提供机会,更早地让学生走入社会去了解社会,更储备下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多种渠道的勤工俭学活动, 既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又为贫困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最实际的困难,让学生更好地去完成学业。[2]
同时,鼓励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争取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家庭比别人贫困,但是学习成绩可以比别人优秀。此外,学校根据不同家庭、不同地区的贫困生,可以设立资助基金、采取补助和减免学费等措施,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例如娄底职院财贸系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库,设立了贫困生基金,并倡导和鼓励师生们捐款,这既是对贫困生们物质的帮助,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系部的人文关怀。
32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之惑
困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物质和经济问题,由此引发的或存在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只有与高校各项教育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因此,高校应寻求多种途径,积极探索最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3]例如: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选修课;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4]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任课老师以及辅导员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解贫困生的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思维方式。
此外,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全社会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吸引全民参与。学校要重视并开设相关的指导课,任课老师、辅导员要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学生。同学之间也要形成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并积极主动得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4结论
贫困大学生群体历来都是国家和社会重视和关注的一类群体,国家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千方百计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国家的温暖和关怀。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贫困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形势依然严峻,需要社会、学校和各方人士携手并进,共同面对、方是长久解决之策。
参考文献:
[1]杨志远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探讨[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53.
[2]袁雪花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探讨[J].考试周刊,2010(51):200.
[3]张智勤,周芳华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帮扶措施研究[J].大学教育,2006(10):63.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
兼具“民、独、优”特点,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相比,独立学院贫困生因学校体制、就业压力、家庭条件等因素呈现一定的独特性。正确分析并掌握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特点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在学费昂贵、有“贵族学校”之称的独立学院,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更为突出。贫困生大多来自城镇下岗失业家庭、农村和偏远地区,与同班级、同宿舍内家境富裕、出手阔绰的同学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对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差距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刺激。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8%的贫困生因家庭贫困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或“难堪”,36%的贫困生不愿意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46%的贫困生在与同学相处中“怕被同学歧视”。
2、过度的自尊心理
独立学院贫困生家境贫寒,但困难的环境磨练出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性格,渴望成功,希望自立自强、自食其力,非常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更加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生活困难羞于启齿,抗拒学校师生、社会善意的同情和帮助,更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这种过度的自尊心理,使得学校和一些党团组织想伸手帮助他们,却不得其法。
3、持久的焦虑心理
某些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经常面临生活危机,每花一元钱甚至几角钱都要精打细算,每年勉强交上学费后,又要为下一年的学费大伤脑筋;有的贫困生在求学的同时担负了家庭对自己过多的期望,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
4、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往往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公开自己的贫困身份,也不希望被别的同学察觉自己的贫困处境。由于经济压力无力支付与同学一起游玩、聚餐、过生日等活动的费用,只好在各种活动中悄然隐退,不敢与同学有更加深入地交流。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客观环境因素
1.1经济压力
独立学院是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国家不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学生的学费均按照办学成本收取。调查显示,东部地区独立学院学费均在1.5万元以上,中部地区独立学院学费也在一万元左右,即使在学费较低的西部地区,也要万元左右,这就使得独立学院贫困生与其他家庭条件优越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得多。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2就业压力
首先,独立学院仍是新生事物,其毕业生还没有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其次,很多用人单位仍把有无奖学金视为毕业生是否优秀的衡量指标,而独立学院贫困生在校期间为解决生活问题忙于兼职打工,学业往往不够优秀,许多奖学金也因此与他们无缘。再次,当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仍极不完善,任人唯亲、关系效应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3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要求和期望是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自立自强,但社会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给贫困生造成了严重困扰,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冲击着积极的主流意识与价值观,使贫困生的心灵受到摧残和侵蚀,造成贫困生对社会寄予他们的积极意愿产生了怀疑和误解,易产生叛逆情绪,甚至出现了道德的滑坡,如恶意欠贷、考试作弊等。
2、自身因素
2.1性格特点
长期经济困难很容易造成某些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外界事物不关心或缺乏兴趣,表现为孤独、冷漠等,自然会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他们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敏感、孤傲、猜疑,久而久之必然在自身与他人之间造成心理隔阂。
2.2自信与自卑的矛盾
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所有大学生一样,充满了理想,敢想敢为,但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一本、二本大学,认为独立学院档次低,感到失落、自卑,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而优则仕”、“学习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以及周围人通过考入重点高校而取得成功的实例再次抨击着他们尚不成熟的心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有不甘却又不可奈何的矛盾,极易对他们形成困扰。
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高昂的学费、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父母终日劳作,极少与子女深入交流,更无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这些贫困生无法为自己的苦闷和迷茫找到好的宣泄对象,终日淤积在胸,久而久之,极易形成自卑、冷漠等性格。
综上所述,要帮助独立学院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健康的人格,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课程,加强贫困生自身修养;(2)完善教学建设,树立良好学风;(3)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自下而上”的贫困生档案,确保经济、心理救助落到实处;(4)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5)与贫困生家庭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援助,扩大心理辅导范围。
参考文献:
【1】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121-123.
【2】侯占伟.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A] .西北医学教育,2008:83-85.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H].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H].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黄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成才之路2008:72-73.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校企合作,精神资助
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的贫困生数量逐年增加,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贫困生的资助与教育是项政策性很强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事关高校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免费论文。本文主要分析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试图通过企业与贫困生的互动的方式,就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方面作些探索。
一、贫困生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以广东药学院为例,据2006年初步统计,该校56%的学生来自经济不发达的粤北、粤西、粤东农村。免费论文。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8%,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
分析造成学生生活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多子女家庭,上学的多,且家庭收入较低; (2)父母双亡、单亲家庭;(3)下岗职工子女(4)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开销较大,而家庭困难;(5)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逐步建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贫困生比例。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贫困,使这些学生在物资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举步为艰。据有关资料报道:有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1]。江苏大学孔永明老师对该校贫困生和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一次测查,得出结果如下:
1、焦虑自评结果(SAS)显示:在有焦虑的大学生中,贫困生和普通学生的比例分别是13.4%和5.9%。
2、抑郁自评结果(SDS)显示:有较重抑郁倾向的,贫困生为20.92%,普通大学生为2.4%。
3、人格调查结果(UPI)显示:贫困生中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的为32.8%,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8.3%。[2]
从以上调查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分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的矛盾性。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三、校企合作,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一直在探索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广东药学院在开展贫困生精神资助工作中深深体会到:1、助困容易助心难。2、帮助贫困生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信心,确立健康的心态不能单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的层面上。如何加强贫困生的精神资助?该校主动寻求企业的帮助,试图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新模式,加强对贫困生全方位的资助。
企业在广东药学院设立助学金,并在科研、实习、就业等多方面,展开细致、深入的合作,以建立一种更深入、持久、互利互惠、互动双赢的合作关系。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援助和支持,也在于精神上的鞭策与激励。
1、企业的专家可被学校聘请为客座教授,为学校学生定期不定期举办讲座。内容涉及到企业的创业历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企业的要求等。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员工中曾经的贫困大学生与贫困生进行座谈。通过现身说教,教育他们要积极对待人生,将贫困化为一种动力,奋发图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企业定期分批邀请贫困生参观企业,与企业职工联欢。在企业的互动中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促进其社会心理的发展。同时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激励他们“立志、成才、奋斗、报国”。免费论文。
3、企业为广东药学院学生提供见习机会、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学校优先推荐优秀贫困生到企业实习,乃至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消除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其一诱因。
贫困的家庭无法选择,但人生价值可以创造。作为高校,对于贫困生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要育其精神,是他们在贫困中奋起,在逆境中成长,自强不息,顺利学业。
参考文献:
[1]陈斯邦.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与调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2-143.
【摘 要】大学生村官法律地位不被
>> 社会支持视域下就业支持网络的建构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大学生求职社会支持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研究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文献综述 大学生网络依赖与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对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贫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分析 社会支持对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分析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压力应对机制研究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自尊和网络偏差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和社会支持的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吴越,《我国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理性分析与解决对策》[N],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11期。
[3]牛芳,《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基本看法,家庭、社会、学校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及大学生在学业、经济、社会方面诚信现状三个方面,选用了三个维度共21个指标,各项分析数据分值满分为5分;收回有效问卷1113份,有效率为95.37%。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总体上诚信状况良好,不存在诚信严重缺失的问题,但在部分领域和部分具体行为上存在一定诚信缺失状况。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我校学生普遍认为诚信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品质之一,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诚信,但完全诚信在学校还没有成为普遍现象。这可能与我校诚信宣传力度不够或诚信教育缺乏创新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因素,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二)大学生诚信水平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我校学生整体上诚信状况良好,但不同群体间存在着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诚信状况不同,其中一年级学生最好,其次是二年级学生,而三、四年级学生状况较差;学生党员诚信状况明显好于非党员学生;各专业学生诚信状况也不相同。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学业诚信、经济诚信和社会诚信上。
1、学业诚信现状。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总体的学业诚信水平较高,通过对各分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对学业诚信几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学生在学业诚信方面最容易发生缺失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日常上课、考试和写论文三方面,最严重的问题是一稿多投,其次分别为旷课、迟到、早退,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翻译外文作为自己论文,论文抄袭,论文署名虚假,替考或找人代考。
2、经济诚信现状。我校大学生经诚信得分均值为4.01分,在优秀水平以上,总体上经济诚信水平很高,通过对各分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我们得出了关于经济诚信的差异性分析,并对能够反映经济诚信的7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学生在经济诚信方面最容易发生缺失的问题是拖欠学费,其他问题依次为拾金据为己有、拖欠班费、为申报贫困生而虚报家庭情况、逃票、拖欠或避缴助学贷款及借钱不还。
3、社会诚信现状。社会诚信是学生诚信最重要的体现,是其今后踏入社会后最应该具备的素质,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诚信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学业诚信和经济诚信。对社会诚信维度的6个指标分别进行纵向计算平均数,得到各指标得分并按照降序排列,依次为求职材料注水、入党动机不纯、毁约、不守时、食言及翻看他人信件。其中问题最严重的三项指标中,有两项涉及就业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亟待解决,学校应在就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大学生诚信问题成因分析
总体来看,大学生出现各种诚信问题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传统文化具有局限性,传统的信守道德理想化远大于实际,且仅局限于亲人、朋友间而不适用于其他社会成员;其次是社会形态失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经济秩序混乱、政治腐败和社会不良风气滋生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再次是学校在信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信用缺失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家长只看成绩好坏不重人格培养,只提出高标准而不能以身作则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此外虚拟网络的失控也是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之一。以下是大学生诚信问题具体表现的成因分析。
2、论文抄袭。论文抄袭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理所当然地附庸了这股趋势,但是其思想根源仍在于学生自身对待学术的态度不端正,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没有形成谨慎的研究思维。此外,许多学生认为学校论文审查不严及指导教师不负责任有空可钻,这说明高校论文监督管理和诚信教育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滞后也是大学生论文抄袭问题的成因。
3、欠缴学费。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大学生应在每学年向学校缴纳数千元不等的学费。近年来拖欠学费问题已成为了大学生经济诚信中最严重的问题,虽然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催缴学费,但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按时缴费。拖欠学费行为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在学期初从家长手中拿到数额巨大的学费后难以自控,任意挥霍,导致拖欠学费的发生;二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因为各种原因未被批准,学费没有及时缴纳;三是个别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恶意拖欠。
4、拖欠助学贷款。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无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又未建立健全,部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淡薄,钻国家的空子,到期还贷不积极,还贷率低,甚至有的学生恶意拖欠。为此,很多银行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影响银行放贷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毕业生由于跳槽频繁,逾期还贷更如家常便饭。客观来看目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收入不稳定难以及时偿付银行贷款,但半数以上的学生心态上存在问题,缺乏诚信、不懂得感恩是造成拖欠助学贷款情况频频发生的根源。
5、就业诚信缺失。违约在大学生社会行为中是最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的不诚信行为。调查显示除少数学生因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外,四分之三以上学生因为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为了挑选更好的工作而毁约。不讲诚信的低成本使学生不关心诚信,讲诚信的低利润又使学生不屑于诚信,最终导致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学生职业道德和契约意识的缺失也同学校对毕业生教育和考核的缺失有一定关系。
三、思考和建议
(一)构建校园诚信文化氛围
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如能在校园内积淀、传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道德的熏陶,形成一种文化强势,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舆论氛围,给不愿按照这种方式行事的学生施加无形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构建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可将诚信教育的重要内涵寓于各项活动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中,召开诚信评议讨论会,举办诚信专题讲座,尝试无人监考活动,开展诚信签名活动,将诚信观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诚信文化构建和学风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
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1、以两课为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两课教师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诚信意识与表现,以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丰富和拓展两课教学内容,弘扬中华民族诚信传统美德,借助历史例证诚信在古今中外的普遍价值和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进情景教学法,借助所收集的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从而加深诚信教育的实效;同时保证在课堂讲授、巩固练习、作业批改、课外实践等每一个环节中都随时随地贯彻诚信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就业指导教师及成功企业家校友做专题讲座,向毕业生讲授成才与做人的关系,带领学生切身感受讲求诚信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情感。
3、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当今大学生缺乏诚信很大程度上与其自小生活环境有关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缺少感恩意识。学校应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朋友的帮助之恩,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将感恩之心化作严格规范自身言行、遵守承诺的信念。
(三)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的遵守情况进行认真归纳分析,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加大其失信成本,降低其诚信风险,警示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信用,关注自己的形象。
1、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实施教育的动态管理。根据大学生的信用情况建立起个人信用档案形成并完善一个有效的记录机制。记录内容包括大学生本人承诺书、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及综合鉴定、学习成绩、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以便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
(一)上课缺勤,考试作弊,抄袭成风
学校的选修课或是必修的大班课,老师上课没有点名考勤,学生就抓住机会逃课。如要签到,同学间就相互帮忙签到。就连课堂作业大家也顺便帮忙写然后上交。抄袭作业、论文,照搬失效数据资料、成果,许多学生已经把抄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习以为常。有的同学不经过调查伪造一些数据,有的会直接用别人的论文当作自己的论文上交。有的平时上课不认真,为了考试及格,在考试过程中怀侥幸心理,视作弊为救命稻草。有的是为了高分以达得到评先争优,也加入作弊行列中。作弊手段各式各样:携带文字资料、电子产品、相互传答案、使用通讯设备、找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有些考试,想作弊的同学更是相信不用通过努力,可以花钱买答案以此通过考试,甚至会有大家一起凑钱买。
(二)故意欠交学费,拖欠贷款
为了不让贫困学生失学,由国家、学校资助,在交学费时,贫困生可以申请办理延交学费、免交学费、贷款等手续。但有一些学生会隐瞒、虚报家庭情况,能交学费却不交,而用家长给的学费大手大脚地挥霍,经常更换新款手机、新电脑,有的学生用学费投入股市甚至赌博。家长以为学生拿学费回学校交了,学校又以为学生因贫困无法交学费,两方都被欺骗。现在国家每年都给贫困生补贴助学金,有些不是贫困学生为了获得奖助学金,不惜出虚假证明以获得取助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有些同学家里能交学费的,也要申请助学贷款。贷款后,也不愿按期还贷,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还款意识单薄,不重视;二、有的把贷款当成无偿所得,不打算偿还的;三、毕业以后没有就业或是工作不稳定,就业收入不高,不愿积极还贷;四、因为贷款是无息的,认为超期还贷也是无息,能拖则拖。
(三)简历造假,就业违约
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 毕业生伪造、掺水简历,恶意违约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很多学生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不惜借虚造证书、修改学科成绩提高自己的成绩,虚构假履历方式来夸大自己的能力。毕业生在招聘会中,有的脚踏好几只船,广撒网,不少有约在身抱着找份更好的工作求职心态仍继续投递简历。如一次,笔者通知八名已答应来面试的应聘者来面试,然而到面试时候不出现。也有的是先“草签”,然后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再违约,下家的待遇比签约的待遇好,不惜赔偿违约金马上换工作。
二、是什么构成大学生的诚信缺失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素质
在现实功利主义的冲击下,很多人往往为了一己私利,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抛诸于脑后,从而作出种种不守信用行为。社会上的一些与诚信背道而驰的行为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思想,如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搞假冒伪劣,掺杂造假,早些年出现的三鹿奶粉、地沟油、到最近的毒胶囊等。同学们由于受错误道德观的误导,而自控能力又不强,就不能严格规范自己行为,也作出不诚信的行为。在大学校园,同学们的交际和认识范围面相对狭窄,不能深刻认识到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一些同学认为不诚信的行为可以获得利益,而不用重视诚信实践,更加不愿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相互不信任,使得大学生不再坚信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
(二)家长错误教导和学校的诚信教育不重视
有些父母在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自己在家里做出不诚信的行为,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给予自己的孩子反面教育。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做人不要太老实,说教现实社会老实人容易吃亏,更不配合学校的教育,有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不诚信行为时,没有指正,而是默许。有的甚至配合孩子欺骗学校,作假造假。有些学校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不注重诚信教育,不监管或者监管力度不够,对学生的一些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纠正或者严肃处理,抱着能放过就放过,不愿投入精力,纵容了学生继续发生类似行为。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诚信诚信意识,是高校教育的难点,同时,提高我国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是整个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对此我谈几点建议:
(一)增强诚信教育
高校教育不仅仅让学生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是要让学生有健全的道德思想和诚实守信的作风。在新生入学阶段, 要组织新生学习高校大学生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同时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诚信的基本道德观念。辅导员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多举行加强诚信教育的主题班会,进行诚信案例讨论学习。如:端正考风,多举违反考纪考规典型案例,让同学获得警示并充分认识考试作弊的危害性,对自己的前程将会带来严重损害。以端正考风为契机,倡导学生在点滴小事践行诚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造诚信环境
学校广泛收集有关诚信的正反案例,供同学学习,营造诚信的氛围,在校园中的宣传橱窗、学校的网页、校园广播、楼道黑板报等宣传载体中,广泛宣传诚信事例。在校园活动中,举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接触各种社会现象。同时,老师们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处处讲求诚信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建立机制
(1)建立档案,在每一个新生入学报到开始建立一份诚信档案。辅导员将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记录,如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个人品行整理出一份档案,如有在校期间出现不诚信的行为,就如实登记在案。利用信用记录,与银行、招聘企业等加强联系,对同学们的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失信市场行为形成有效制约。(2)诚信也在评优评先、推荐奖助学金、入党等时作为评定标准,如有违反行为的,将会以督促学生自觉遵守。(3)签订承诺书:在考试前,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让同学们认真学习和遵守;在学生毕业时候,提醒办理过贷款的要按时还款。
参考文献:
[1]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巫待加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关键词 逆商 贫困大学生 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渐渐凸现。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生比较起来,存在主客观上的心理弱势,面临着叠加性挫折或持久性挫折。关于逆商视角下贫困生思想状况问题的已有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的整体思想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并未实现“精神脱贫”,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精准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精准,也要在思想政治建设和心理健康的培育上实现精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脱贫”。要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从容应付挫折,立于不败之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 国外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逆商(AQ)译自英文 Adversity Quo-tient,全称为逆境商数,也被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保罗・史托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国外对于大学生耐挫能力及逆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主要都围绕逆境的概念展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多拉德的理论“逆境一攻击理论”即“攻击行为往往是逆境的结果”;此外,巴克尔等著名的儿童侵犯行为实验也展现逆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学者们关于逆境商的理论与原理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1.2 国内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能力,以及逆商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张定强,曹春艳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并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反思;龚晓会等人在逆商教育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使逆商教育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唐新华将CDIO 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学生的逆境商教育中,这是逆商教育在实践领域的一次突破;鲁楠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逆商的因素,并提出了逆商提高的建议;吕静提出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开展逆商教育,是逆商教育实践中的又一创新。
1.3 国内外对于贫困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综述
在CNKI中以“贫困大学生逆商教育”检索论文94篇。可见,目前对贫困与逆商之间关系的研究高度不够,在提高逆商措施等方面实践性不强。国内关于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政策、体制、以及多元视角层面上,如杜志丽研究发现,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接触心理紧张和压力;雷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曹旭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敏感、缺乏自信心的作用。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们对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施教对策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 主要研究内容
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从全面的角度,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必要,仍是个新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研究,进行保罗・史托兹编制的《逆境反应量表》(Adver sity Response Profile,ARP量表)测试,并编制《逆商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从个体心理和情绪的角度考察高校贫困生的逆商水平,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挫折源,以及挫折事件发生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并研究其认知结构、归因模式、社会支持系统状况以及个体的挫折应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 薛峰,鲁武霞,余圣陶等.高校贫困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21-123.
[2] Almeida,A.Development of a Programmed for Enhancing the Adversity Q uotient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 [EB/O L].http://peak .2009(8).
[3] Zhou,H.J.AQ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 [EB/O L].http://peak .2009(5).
[4] 袁满,汪金川.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商培养策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6-47.
[5] 张定强,曹春艳.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6] 唐新华.CDIO工程教育在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
[7] 龚晓会,,付斌.医学生的逆商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
一、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1、舞弊现象严重。抄袭别人的论文与作业,盗用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任意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考试作弊从夹带、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甚至雇佣“”,可谓五花八门,形形,无所不用其极。
2、恶意拖欠学费。部分非贫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贫困”学生不真正贫困,相当一部分同学拒还助学贷款或挪作他用、拒付学杂费、住宿费等诚信道德问题,不仅丧失了个人的信誉,也使学校这项工作因此陷入困境,
3、制造虚假履历。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入党、评优、奖学金、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动机不纯、表里不一,甚至施以欺骗等手段,虚荣心严重。在就业问题上更为突出,许多学生制造泡沫自荐书、虚构教育背景、随意多家签约与毁约等诚信缺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误及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家庭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
1、社会价值体系不和谐对传统诚信伦理道德的冲击。当代中国社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和冲突,以及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严重失衡对传统诚信伦理道德形成巨大的冲击,整个社会恶化的信用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在校青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高校德育力度薄弱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传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精神造成冲击,学校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对完美人格的塑造功能,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大学生对自身从事专业领域的过分关注,而影响了他们视野与胸怀的拓展。
3、高校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应试教育的存在,大学生们很难改变为考试分数而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教育的恶性竞争,滋生大学生的投机心理。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一些学生巧言令色,八面玲珑,为的是积累评优选先、升学就业的资本;另有许多大学生心态浮躁,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努力而荒废了学业,临到考试时又想要个好成绩,只好为怎样作弊费尽心机。
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的教育工作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立身处世之本。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工作,认清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因素,开展针对性工作探索,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郁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促进大学生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协调发展。我们在高校诚信教育中,要贴近广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强调用认识来指导行为,用行为来强化认识,通过知与行的统~使学生把外在的诚信准则内化为自身所遵循的理念,通过自我评价、我监控、自我激励等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在实践中成为言行一致的诚信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
2、教师言传身教的和谐统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诚信建设问题上,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互动关系,切实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先做到身正行直,做到严于律己,并且在是非、苦乐、荣辱、义利等问题上经受住考验,才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出表率。
3、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健全信用保障体系。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构建有效的信用制度,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制度的轨道,才能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使讲信用的人、受到褒奖和赞扬,使不讲信用的人受到约束和惩罚,促进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成因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他们集中表现出来的自卑、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但是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大有不同。调查发现,越是发达地区这种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越显著,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越严重。这个现象背后的现实背景是什么,还需要我们通过软件分析后深入探讨。本论文的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针对陕南的高职院校——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从分析数据中找出当代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焦点所在。
一、调查过程
调查工具:针对此次问卷调查,我采用的是1984年王征宇修订的清单,包括的心理症状共计90项,即SCL-90量表,它不仅效度较高,且还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研究。SCL-90量表包括的症状因子共有以下10项:精神病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抑郁、强迫症状、偏执、躯体化、焦虑及其他。针对这90项症状的评分采用五级制:(1)1分:没有此类问题;(2)2分:轻微有一点问题,偶尔出现但并无大的影响,或影响甚微;(3)3分:时常出现该个体,对受检者产生一定的影响;(4)4分:症状出现频率偏高,已对受检个体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5)5分:症状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对接受有关检查的人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统计工具:用SPSS19.0统计软件最新版本对SCL-90量表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形成分析报告。
调查对象:本论文采用数据的调查对象为作者所在学校——汉中职业技术学院11级护理系6~10班的学生,随机选取其中4个班共计200名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
由于所处地域等因素,为了使所得的结论尽量涵盖各个层次的需要。本次调查问卷在作者所带的4个班级一共200个学生内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为192份。其中贫困生有13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8.75%,由于本人所带班级为护理专业,女生占了全班的绝大多数比例,200人中男生不到10人,所以此次调查分析结果不涉及男女比例关系。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SPSS19.0对上述问卷调查的支撑材料进行专业的软件分析后,我们发现在调查的10项因子中,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因子都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双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只是贫困生呈现出来的问题因子更多一些,无显著差异的心理因子相对集中在影响力不大的心理因子上。具体分析如下:
1、贫困生显著差异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因子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学生中,以上4项因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状况差异指标P均小于0.01,说明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比非贫困生显著很多,极易受到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情绪等心理问题的影响。
2、贫困生非显著差异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因子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躯体化、恐怖、偏执这三个症状因子中差异指标0.01
3、贫困生无差异于非贫困生心理因子分析
表3中的强迫、精神病性、其他这3个症状因子,在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差异指标P上体现出二者无差异,P>0.05。说明在学校里这类心理问题的学生普遍存在,不以是否为贫困生而有差异性。因此一般的同学不论家庭条件如何都不会有大的差异。
三、高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从上述数值对比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信息: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更容易孤僻不善交际、抑郁、焦虑,对人产生敌对情绪;2、身体容易出现不适感,偶尔感到恐怖,惧怕出门及搭乘交通工具等,有些情况下会很偏执,但不严重;3、存在一定的强迫症,但睡眠饮食均不受影响,无明显精神病症状。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们不管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心理上,其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日益增大的同时,高职类贫困大学生这一新兴群体也在不断的壮大着,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还是非常努力上进的学生,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同程度地被贫困困扰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对于贫困学生这个弱势群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尤显重要。用全新的视角解读高职贫困生的复杂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社会科学家,2011.6.
[2] 尹志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3] 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
[4] 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 贠丽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模式研究—以长安大学为例[J].理论导刊,2011.2.
[6] 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7] 梁艳.职业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8] 程坤.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3.
[9] 朱晓斌,李洁.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一、从传统与现实看诚信的意义
从传统来看,诚信既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内核之一,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非常看重诚信二字。《论语》中有一段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在这段话中,一方面孔子把“信”视做为政者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根本,强调只有统治者取信于民,方能赢得民心,这样才有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孔子还从一般意义上把“信”视为做人不可或缺的根本――民无信不立!
从现实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诚信已成为既无国界,又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准则,是社会的道德底线,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人格尊严,起着基石的作用。尤其是在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今中国社会,诚信更是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原则。
二、当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
当今中国社会,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为:
(一)学习方面――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考试是检验和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然而在高校的各级各类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突出,却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呈现出“群体化”“、职业化”“、科技化”等特点。还有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东拼西凑、抄袭他人已发表的论文,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他人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
(二)经济方面――拖欠学费,借贷不还。恶意拖欠学费是部分大学生在经济方面不诚信的突出表现,他们将本应上交的学费用于购买奢侈品和高消费;不按时归还国家的助学贷款,给学校的信用指数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骗取特困生奖学金,目前国家和许多高校对特贫困生有优待政策,某些大学生就千方百计弄假证明谎称特困,骗取特贫困生奖学金。
(三)就业方面――虚假包装,频繁跳槽。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取胜,不少毕业生往往刻意包装自己,在个人简历上下工夫,避实就虚,夸大其词。或是伪造就业材料,虚构在校期间任职情况和社会经历,以此来吸引用人单位。还有的毕业生工作后,不能爱岗敬业,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随意违约,频繁更换工作。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是促使大学生诚信形成、维持和改变的基本依据。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现象。政治领域中个别领导干部、,经济领域中的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随处可见以及商业欺诈,文化领域中媒体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学历上的“注水”文凭、学术上的“学者”论文的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等等不诚信现象,都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学校的原因。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诚信评估、监督体系,是诚信缺失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在教育的方式上重灌输、轻引导,重说教,轻情感。在教育的内容上虽然不断强调教师要“教书育人”,但往往是只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只教授书本知识,而不传授做人的道理。
(三)教育者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邻里、朋友、同事交往过程间存在的不诚信行为,都会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产生深刻影响。其次是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的影响。不少教师自身诚信意识就缺乏,如在评奖、评职称中弄虚作假,有的甚者接受学生的贿赂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种种与教育工作者形象大相违背的事实,影响了被教育者诚信缺失。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相结合,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严重冲击,致使他们虽然也崇尚诚实守信,却又在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面前,不自觉的放弃了诚信的原则,从而造成诚信的缺失。
四、建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诚信度如何,不仅对其本身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空对空的诚信教育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追求。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建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档案要详细反映大学生个人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根据档案定期对大学生的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评估,并依据个人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此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监督。
参考文献
[1]阳瑞珍,吕耀怀.诚信:为人之本,立业之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