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移动营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语音增势不断放缓,增值业务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促发展的重点,但增值业务具有产品繁多、价格低、用户分散等特点,通过短信、语音营销都过于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业务发展。所以,尽快改善用户对增值业务的感知,消除使用防备心理,拓宽营销空间,才能使得用户和业务量更上规模。
1.产品类型多用户难了解。移动增值产品形式有语音、文本、视频,内容包括娱乐、功能、服务等,运营商主推的手机报、音乐、视频、阅读、游戏涵盖的服务和内容颇为广泛。随着3G/4G高数据传输时代的深入推进,手机应用已跨入一个以应用和服务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用户个性化需求强烈。如此多的产品如何让用户了解?
2.营销方式单一营销能力低。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各类手机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时随地用手机查公交线路、打折信息、现场办公、购物等,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手机应用来丰富和方便生活。用户需求越多,推出的产品越多,直接营销能力不够,如何知晓用户对产品的反应?
3.用户的抵触态度。固有的营销方式,多是让用户被动接受,再加上一些商家的不良营销行为,不会用、忘记用、资费模糊、功能不清等都导致用户抵触情绪增大,长久以往形成营销的恶性循环。
4.服务方式过于分散。产品应用服务提供方式各异,门户多,平台多,各扫门前雪。信息泛滥、信息分散,用户无所适从,不便记忆,不便口碑相传。
5.营销缺乏支撑。渠道竞争越来越重要,因增值业务在运营商自有渠道上的发展比较受限,社会渠道的利用更是零,丰富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移动增值业务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思路
建设和完善全渠道营销体系,重点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延伸,实现增值业务营销在全渠道和各个触点的全过程覆盖。线上营销以增值业务营销门户为主,创建一个集各种应用资源、服务和数据的窗口。线下营销以社会渠道、体验营销为主,组成全渠道营销体系。线上营销建设依托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手机应用统一专业门户网站。汇聚了手机电视、手机音乐、阅读资讯、应用软件等网站资源,整合客户受理、计费、鉴权、终端、网关等多个业务系统,开办个人空间,创建体验区、套餐区、活动区,实现体验、订购、分享等一站式服务,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线下营销建设则以渠道营销、体验营销为主。渠道营销平台以规范佣金激励政策为基础,与统一门户、分析平台、辅助营销平台、数据系统等建立接口,整合用户分析、业务展示、促销活动、体验等功能,体现便利、全面、透明。体验营销平台建设重点实现二维码识别、应用下载服务站等在各营业网点和渠道的全覆盖,高效订购手段,协助体验,引导培养使用习惯。
三、建设效果分析
(一)线上营销平台实现了手机业务门户的统一,支持多类型智能机型适配,做到了统一品牌、统一数据、统一编排、统一营销,用户一点登录获取一站式服务,用户活跃度提高,手机流量增加。因为实现了产品从宣传、体验、定制、分享到退订的全过程网上操作,有效简化了业务订购流程、降低了用户体验门槛,用户感知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积分、推荐、好友管理等服务,全面承载手机视频、音乐、铃音等基础产品和精品应用,创建活动专区,逐步将营销方式扩大到网站营销、传播营销、热点营销和推送营销。自助服务区,开办手机个人空间产品、资费、活动查询,透明界面降低用户抵触情绪,可为时尚达人、商务人士、青年学生等不同用户群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试运行一年注册用户数可达到60余万,PV值超过1000万,随着访问手机用户的增加,影响力逐渐扩大,线上营销可进入良性运转。
(二)线下营销平台增值业务渠道营销平台重点实现了智能营销、佣金核算、渠道管理等功能,覆盖到所有社会渠道,充分发挥触点营销优势,实现了增值业务在社会渠道的全面落地。结合完善的佣金激励政策,有效提高了营销队伍的积极性。同时,积分管理、佣金结算等功能也便于分析管理并实现多渠道资源共享,结合互动式产品体验、智能化精准营销、规范化佣金管理,线下营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除完备的平台搭建,线下营销还需针对不同客户群不同产品,提高产品使用频率,在连锁门店、大卖场、专营店面向用户推广应用下载,在合作厅、校园、点面向用户推广流量、短信、铃音等包月产品。渠道营销平台月服务客户数量已达到几十万户。线下营销另外一个重点是体验营销。用户层面的业务体验通常需要诱发,但诱发不意味着用户被动,需要营销人员/队伍通过媒介主动引导用户进行。目前被广泛利用的媒介是应用下载服务站和二维码应用。应用下载服务站聚合了各类热门手机应用(软件)、游戏、视频、音乐、阅读、主题、图片及实用增值业务的共享平台,可充分满足了用户多类型终端进行实时手机下载,同时通过短彩信、邮箱、SNS等工具进行分享,实现用户间的传播营销,方便用户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单个或者批量的应用下载。二维码记载图片、网络链接、视频、游戏等复杂数据,制作成海报、二维码墙及手册,在营业点和社会渠道推广,既帮助用户轻松下载安装应用软件,又大大节省了查找时间。目前应用服务站和二维码应用在自有厅、商场的覆盖率已很高,安装应用超百万,用户流量得到辅助提升。
四、建设总结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的数字电视实际是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的一个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的是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的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方式: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是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容的扩大和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影响。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媒介自身的趋利性促使其不断地寻求新的经营增长点
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兴的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广电经营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广电经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新的经营突破口的战略姿态。当前的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一个已经恢复自主经营意识的个体,向一个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的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的户外流动人口,他们大多处于无事可做的空闲状态。传统的电视针对的是在某一个地方相对“静止”的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的人群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这个群体不仅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变化,为移动电视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积极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化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虽然只是充当了广电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的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的优势是对营销的有力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我们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的“盲区”中挖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它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是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的根本所在。
1、受众群体的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这个时间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不同时段内,乘客的人员结构呈现明显的一致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的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以上班一族为主,收入水平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的上班族为主。因此,不同时间段的观众结构是可控,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3、对受众的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的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的流动也导致电视广告能不断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的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有效的击中目标受众。但另一方面,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的心态也更浮躁不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注意力,虽然关注屏幕频次高,但是单次连续观看时间短。
4、无竞争传播空间
移动电视将电视媒体从户内搬到了户外,搬到了一个低干扰的环境里,抢占了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空间。但同时,观众也要求伴随在身边的移动电视能提供更实用,更有效更贴近的资讯。观众是媒介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媒体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把握,要从规模和观众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为特定受众服务,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五、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
环境威胁。环境威胁是指市场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对企业发展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对移动电视而言,环境威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目好坏是影响其经营的关键所在。由于乘客在车内停留时间不长,在公交车上的收视常常呈现为一种伴随性的行为,移动电视的覆盖率和渗透率相对大众多媒介而言,还是小众媒体。如果不能根据自身传播条件及特色来生产节目,将很难维持市场优势。要把握目标受众,移动电视应该按营销学的思路来组织和设计自身的传播产品,有效吸纳受众注意力,使观众获得满意的心理报酬,从而更有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
第二,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收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音量的大小,人声与车声的嘈杂程度,乘客的密集程度,人群的流动性,移动电视图象信号的接收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视的传播效果。
第三,模式是运营中实际的问题。在模拟电视经营模式当中,主要是媒介、广告公司、客户之间的三角游戏。作为广告经营的重要依据,数字移动电视收视效果检测机制的建立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此外,数字移动电视该如何赢利,依据什么样的价格体系,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才能赢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拓用户市场等问题,仍具备一定挑战性。
市场机会。市场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第一,媒介产品的质量是根据受众满意来定义的,数字移动电视可提供的实用性信息包括:时政新闻、交通路况、出行气象、车位引导、消费资讯、商场促销等,这些信息看似平常,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提供,但因为移动电视在户外实时传播的媒介先天优势,使这些信息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也使用广告的传播更有效,人们可以根据实时交通路况选择出行路线,可以根据消费资讯改变吃饭的地点,可以根据商场的促销信息决定逛街的去向等等。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视已经实现了在手机终端梦想成真,实现了面对面的商业传播。所谓“得终端者得天下”,拨开趋同认识的雾障,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赢得市场。
六、结论
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移动电视作为营销系统整体,是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的部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同时又存在于一个由人口、资源、社会文化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它既受大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又反作用于大系统。
广告媒介市场营销环境直接影响到广告传播价值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移动电视在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时,必须把与自身有关的环境和营销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统筹兼顾各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个构成部分,才能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的数字电视实际是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的一个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的是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的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方式: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是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容的扩大和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影响。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媒介自身的趋利性促使其不断地寻求新的经营增长点
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兴的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广电经营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广电经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新的经营突破口的战略姿态。当前的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一个已经恢复自主经营意识的个体,向一个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的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的户外流动人口,他们大多处于无事可做的空闲状态。传统的电视针对的是在某一个地方相对“静止”的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的人群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这个群体不仅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变化,为移动电视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积极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化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虽然只是充当了广电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的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的优势是对营销的有力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我们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的“盲区”中挖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它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是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的根本所在。
1、受众群体的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这个时间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不同时段内,乘客的人员结构呈现明显的一致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的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以上班一族为主,收入水平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的上班族为主。因此,不同时间段的观众结构是可控,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3、对受众的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的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的流动也导致电视广告能不断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的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有效的击中目标受众。但另一方面,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的心态也更浮躁不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注意力,虽然关注屏幕频次高,但是单次连续观看时间短。
4、无竞争传播空间
移动电视将电视媒体从户内搬到了户外,搬到了一个低干扰的环境里,抢占了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空间。但同时,观众也要求伴随在身边的移动电视能提供更实用,更有效更贴近的资讯。观众是媒介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媒体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把握,要从规模和观众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为特定受众服务,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五、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
环境威胁。环境威胁是指市场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对企业发展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对移动电视而言,环境威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目好坏是影响其经营的关键所在。由于乘客在车内停留时间不长,在公交车上的收视常常呈现为一种伴随性的行为,移动电视的覆盖率和渗透率相对大众多媒介而言,还是小众媒体。如果不能根据自身传播条件及特色来生产节目,将很难维持市场优势。要把握目标受众,移动电视应该按营销学的思路来组织和设计自身的传播产品,有效吸纳受众注意力,使观众获得满意的心理报酬,从而更有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
第二,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收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音量的大小,人声与车声的嘈杂程度,乘客的密集程度,人群的流动性,移动电视图象信号的接收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视的传播效果。
第三,模式是运营中实际的问题。在模拟电视经营模式当中,主要是媒介、广告公司、客户之间的三角游戏。作为广告经营的重要依据,数字移动电视收视效果检测机制的建立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此外,数字移动电视该如何赢利,依据什么样的价格体系,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才能赢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拓用户市场等问题,仍具备一定挑战性。
市场机会。市场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第一,媒介产品的质量是根据受众满意来定义的,数字移动电视可提供的实用性信息包括:时政新闻、交通路况、出行气象、车位引导、消费资讯、商场促销等,这些信息看似平常,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提供,但因为移动电视在户外实时传播的媒介先天优势,使这些信息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也使用广告的传播更有效,人们可以根据实时交通路况选择出行路线,可以根据消费资讯改变吃饭的地点,可以根据商场的促销信息决定逛街的去向等等。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视已经实现了在手机终端梦想成真,实现了面对面的商业传播。所谓“得终端者得天下”,拨开趋同认识的雾障,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赢得市场。
六、结论
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移动电视作为营销系统整体,是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的部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同时又存在于一个由人口、资源、社会文化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它既受大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又反作用于大系统。
广告媒介市场营销环境直接影响到广告传播价值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移动电视在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时,必须把与自身有关的环境和营销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统筹兼顾各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个构成部分,才能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尽管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增速喜人,但不可否认,现阶段的互联网保险存在诸多问题。
1.互联网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多样性需求互联网保险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用户对保险的需求层次是立体、丰富的,而目前,互联网保险主要以易于销售、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同质化严重。对寿险产品而言,大多是个人意外险、医疗健康险以及部分简单的长期寿险产品,各家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责任单调,尚且不能适应互联网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产品的附加服务也未能有效挖掘。附加服务是一种差异化服务,是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的除基本保险责任外的额外服务,能够体现保险公司的服务特色和水平,其目标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电商平台建立客户信息库,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制定出适合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2.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客户服务来看,现有互联网保险主要集中在投保流程和相关服务,后续的部分保全、理赔还需要通过保险公司柜台来完成。保险公司也未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尚未实现精准化,不能按单一客户需求来推送服务,也未能实现和客户的完全互动。保险公司把自己能提供的服务发送给客户,而客户却无法直接按自己的想法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向保险公司定制服务。
3.技术水平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消费行为越来越多的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处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而保险公司的技术水平尚难以与之匹配。无论是网销平台功能、准客户数据获取、客户数据深度挖掘、精准分析,还是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均不够理想。
4.商业模式未能与互联网保险需求相匹配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保险销售途径有两种:一是保险公司自建电商平台,二是保险公司“借力”第三方平台。自建平台推广范围窄,宣传渠道有限。第三方平台虽能够较快捷地获取目标客户群,但会损失一定的销售控制权且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通过自建销售网站,保险公司可以对营销方式、产品定价、费用收取等有完全控制权,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贴近消费者,但网站建设、维护、产品推广、客户培育等都需要企业付出较多资金和精力。完整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意味着将保险产品真正搬到互联网的大环境中,细分保险标的和风险因素,实现产品责任及定价的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使线上线下无缝融合,达到全流程覆盖,并能切实解决各类风险问题。
5.尚未能有效应对来自互联网自身及保险的双重风险互联网保险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互联网保险的风险主要来自互联网自身和保险两方面,集中体现在信息安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在保险公司追求速度,依赖技术的同时,对数据的精准性的要求更高,需要用金融知识和数据分析技术来对描述客户的数据进行精细摸索、严谨验证。随着数据越来越多,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算法越来越复杂时,风险也越来越大,人们容易相信算法而忽略算法的缺陷,特别是风险控制、成本估算等算法出现疏漏时,就会产生严重问题。
二、移动互联网保险营销模式创新
目前传统保险营销模式依然占据主流,但却不能与变化的市场相适应,更不能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技术水平相匹配。为有效顺应市场,必须创新保险营销模式,引领消费者,不仅要将保险做成综合金融服务与生活保障服务的必需品,更要将其做成每个家庭的首要选择。
1.创新理念秉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借助动互联网应用,利用大数据优势,以多元化、差异化营销模式,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保险业务的飞速发展。像众安在线这种新型保险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正在向多元化发展。行业中加入了新鲜血液更能激发各大保险公司的热情,有助于保险业整体向上发展。众安保险的优势在于“三马”三家不同业务公司的强大背景,有效融合了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搜索门户三巨头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庞大的用户数据、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专业管理,来实现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创新发展。如今的市场格局已重新划分,传统保险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营销模式创新,提升自身的精准营销技术和应用水平,突破现有僵局。
2.内外环境在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传统销售体系遭遇高成本低利润瓶颈;互联网催生消费者的新需求,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保险公司寻找新的增长点,需要市场突破;以个人人为主的销售模式需要移动技术支持;互联网已得到成熟发展的内外环境作用下,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构互联网服务模式与生态环境,并成为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宏观环境。(1)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成熟工信部《移动互联网白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移动互联网可同时提供语音、数字、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能让用户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各种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成熟。目前,手机使用率已超越传统个人电脑使用率,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牢不可撼。移动用户规模也已远超传统互联网用户。而移动应用已渗透各行各业。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已渗透至社交、搜索、定位服务、电子商务、金融理财、支付、阅读、音乐、电视、多媒体互动等诸多领域,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沟通交流类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已催生更多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移动互联网优势明显移动互联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其自身优势密不可分。①入口便捷,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②聚合资源,实现了社会资源更自由、更广泛的调配和更快速、更便捷的流通。移动互联网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不断丰富,已融合了包括运营商、系统集成商、移动终端厂商、平台供应商、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广告商、支付提供方、用户等多层次的节点资源。这些资源经过融合聚合,影响和改变着信息社会中人们数字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会产生蝴蝶效应。③大数据为风险控制和个性化定价提供了可能。随着对大数据分析、应用的逐渐成熟,精准控制每个投保标的风险成为可能。丰富、多维度、低成本的数据被系统的提供给保险行业,让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可以把保险标的颗粒化,分散成可单独定价、单独核保、单独理赔的最小粒度,以便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和费率,从而掌握市场竞争优势。
3.移动营销构建全流程的“移动营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讲求实现裂变的链式反应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保险营销需要重点考虑好以下几方面内容:(1)确定业务模式。包括渠道策略、合作模式、产品设计、盈利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支付模式、财务预算等一系列关键点。传统企业尚不具备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无法以互联网的视角来从事保险业,而要打造具前瞻性的移动营销模式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2)重新搭建架构。移动互联网销售和传统销售渠道差异较大,因此重新搭建架构尤为必要,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公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既可以避开原有庞大架构的阻力,克服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弊端,又能够以全新的视角、优秀的团队和专业的技术来做到最好。新搭建的架构还能够帮助传统渠道加快完成技术的升级改造,培养移动销售专业人才,使电子商务公司与传统销售公司实现“双赢”。(3)完成流程再造。移动互联网平台颠覆了传统渠道的客户选择方式,是由平台带来客户数据,据此开发产品并衍生出销售队伍,再配置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流程限制,打造适合互联网销售的新流程。(4)选定合作伙伴。要想在移动互联网吸引众多客户眼球,获取丰富的客户资源,仅靠保险公司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势必要选择拥有广大客户群体的成熟的社交类、购物类或信息服务类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例如BAT,百度拥有强大的用户搜索数据,阿里巴巴的买家数据及其浏览轨迹、购物偏好颇具价值,腾讯的QQ、微信用户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通过合作伙伴,有效利用LBS和SNS,可快速广大目标客户范围。(5)扩大宣传渠道。将企业形象、产品、促销活动、销售网点、销售专员、售后服务等信息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在互联网移动应用上展现。渠道应包括除保险公司自身之外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形式与内容则应根据合作伙伴的特点做针对性设计。例如,和携程等旅行网站合作时,可重点推出短期意外险、责任险产品。(6)甄选销售人员。至于销售人员可来自两方面:一是在传统渠道内挑选合适的销售队伍,授权经营;二是根据需要招募新的符合条件的销售人员。对于销售人员的素质、能力,专业性、可靠性,商家都应有较高要求。在以客户为中心的驱动下,可以将销售人员分类分级,供消费者进行菜单式选择。还可将历史客户评价作为选择参考,使客户掌握主动权。(7)创新产品设计。大数据时代,用户行为、个体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数据均能被有效记录、分析,这就使得基于大数据进行保险产品定制化设计成为可能,从而根据一类人群的特征,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产品。互联网保险产品应有别于传统保险产品,可实现产品责任的定制化,产品定价的差异化,产品组合菜单化。此外,保险产品在营销设计上,要充分使用易于吸引用户眼球的设计,抓住消费者的心理。(8)实现个性定制。提供菜单式下单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包括服务网点、销售人员、服务要求、售后等相关配套服务内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在于便捷性,和传统寿险营销的区别在于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传统保险营销主要靠保险人上门服务或保险产品推介会来实现主动销售,但由于信任度问题,相对于广阔的市场空间,保险展业还存在着较大阻力。而互联网移动营销则能在线定制服务,将主动权完全移交给客户,实现客户的自主选择,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是一个双赢的局面。(9)实现精准营销。“精”,即科学细分,包括市场、客户和服务的细分都要精;“准”,即准确把握,包括信息采集分析、品牌培育划分以及服务投放量都要准。移动营销能把最准确的营销信息以相对准确的时间投放到准许的、愿意接收的移动用户的手机上,用户可随时查阅,故基于手机的精准营销最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精准。为实现精准,就需要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对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找出有价值的数据内容,建立目标客户群体,细分市场,进行精确定位。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密切沟通,不断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建立稳定的企业忠实客户群,实现客户链式反应,从而达到企业长期稳定高速发展的目的。(10)完善客户体验。移动互联网时代,保险产品更注重用户体验。移动终端的发展使客户和保险公司的互动变得简单高效,再配合视频采集、语音呼叫等技术平台,可很方便地收集到客户需求,完善客户体验。此外,销售人员也能够参与到客户的社交网络,以朋友身份,关注客户的日常生活,淡化销售色彩,捕捉客户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11)完善运营支持。互联网移动营销需要完善的在线服务与之相适应,保险公司应从客户角度出发,针对移动营销建立、完善承保、退保、收付费、保全、理赔服务的电子服务流程,使得客户通过移动终端购买保险产品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体验。(12)提供金融服务。和合作伙伴实现跨界融合,纳入健康、理财、游戏、社交等元素,并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从而构建保险生态圈,促进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为客户管理和关注各类风险。(13)评估销售成果。包括流量分析、访问点击、用户黏性、用户来源、搜索关键词、访问与下单比、下单与支付比、服务满意评价、客户推荐率、销售人员动态与收入、合作伙伴收入及盈利等内容,详细、全面的评估有助于逐步改进、提升和巩固销售成果。(14)加强信息安全。保险公司应提高信息安全能力,有效应对安全风险。包括提高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抗压能力;构建强大的IT架构,提高硬件可用性及数据灾备能力;提高鉴别客户身份的识别能力,解决客户认证与法律保护问题;提高客户信息和业务数据的保护能力;搭建全面的互联网防护策略、严格的网络隔离与监控策略。
1.广告营销的商业模式。
广告是利用媒体的传播让大众对产品和商家的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诱导人们的消费。目前我国的移动广告传播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他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并且能够向全世界进行有效的传播。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使更多的人了解,增加消费群体。移动广告的传播还具有非强迫性的特点,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广告进行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移动终端背景下广告的传播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包含的信息体裁较多。传统的广告主要靠收视率来了解广告的效果但是网络广告是可以看到用户的查阅次数和时间,更好的让商家对自己的广告产品进行受众方面的把握。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商家自己进行代言也可以是朋友圈等的广泛传播。因此说广告的多种多样是现代移动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方法。
2.手机电子邮件的营销模式。
手机电子邮件是企业利用电子邮件把产品的信息文本或者多媒体信息发送到客户的邮箱的一种营销模式。这样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营销模式成本要比广告模式低并且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方便快捷。电子邮件的营销方式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可以将产品的信息制作成动态的带有祝福语或者卡通形象鲜明的动画发送给客户,这样更易于让客户接受。还能挖掘潜在的客户群体。电子邮件的形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它能够不需要人工每一件的发送,它可以进行自动的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也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的成本。减少成本的投入也是经济增加的一种体现。
3.网络社区的电子营销方法。
网络上各种社区的出现给商业的营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社区包括论坛、聊天室、讨论组等。这些是网友们在网上进行上所欲言的地方,群体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社区里的网友多是兴趣爱好基本相似的一种群体,这样就产品的传播有较好的效果,一人喜欢即多人喜欢。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稳定,基本互相信任。自己人传播自己人购买从而达到营销的速度和营销的广泛性。
4.博客的营销模式。
企业建立博客,为消费者与企业的沟通开展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售前售后问题,解答消费者的疑惑。博客营销的方式有三种。第一,企业自己建立自己的博客来进行有效的网络营销宣传。增加企业同客户的沟通。博客的内容都是与自己产品相关的展示。使客户能够从侧面更好的对产品进行了解。第二,利用其它的博客宣传自己的产品,也就是第三方博客。这是对于没有自己博客的商家提出的对策。这样不用自己投入更多的技术和经历。访问量大的第三方博客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的提升。第三,利用名人博客效应对产品进行宣传。因为名人本身就是广告宣传最好的代言。
二、我国当前网络市场环境的分析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无非就是关系到我国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政治制度和形式以及成文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方针的扶持能够带动企业经济的腾飞发展,还能够利用法律法规制约不规范的企业活动。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我国目前对于网络营销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着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网络的营销创造一个优异的环境。
2.文化环境。
网络站点的形成是基于人们对于网络的热衷,是以自我的意志为导向的。人们在网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值观,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和道德意志都有体现。网络是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尽管人们存在种族的、文化的、语言的、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但是网络对人们的生活的逐步改变却日益突出。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企业面对的受众不同,这就要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己的网络推广进行完善。
3.网络消费的特性。
网络群体的消费具有主动性的特点,一般使用户自己主动对产品进行搜索和了解。在短时间内搜寻到产品的信息,来为消费者购买进行决策的分析。满足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达到省事省力的特点。目前网络市场样式繁多,消费者部分的心理追求个性那么就要求企业丰富自己的产品,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因为差异性的增大导致网络销售的滞后。网络营销的互动性要强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借助网络手段跟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为用户答疑解惑还能够使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以此来增加消费者对于网络营销的满意度。
三、移动终端背景下网络营销新的形式以及如何调动消费者购买力
1.网络营销的新的手段。
首先,微信的出现时人们对于智能化时代最直接的体验。微信的出现不仅仅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节省了传统电话的支出费用,更加简洁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因此商家也不例外,利用微信营销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各种商业微信平台的出现,为客户对产品的了解和企业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微信是集了语音、文字和图片为一体的智能软件,因此微信营销更能够符合商家和大众的需求。微信传播的受众群体关系更加的密切,是一种全面的社交软件这样有利于产品的营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移动终端支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的兴起使网络营销成为营销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这就要求商家积攒口碑,口碑的完善是销售量增加的重要条件,口碑好的产品更容易被客户所接受。商家还可以利用随手拍的模式进行自己产品的宣传。走到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与区域进行匹配。完善购物者的购物体验,使更多的买家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产品的用途及其代表意义。也能使新手很顺利的完成电子购物。
2.如何调动消费者的购买力。
首先,引导消费动机,激励购买行为。那么就要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网络消费者都是对网络有很大兴趣的群体,好奇心的驱使和自然感觉的力量。这就要求企业在网络营销中设置能够引起消费者好奇心的东西。让消费者顺着自己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其次,网络受众多数是聚集体。群体是销售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能够使购买力上升,聚集体的沟通交流蕴涵这大量的信息就是产品丰富的建议和意见。这就让企业在销售中思考自己的销售行为形成群体性的购买力。第三,优惠活动。优惠活动能够引起,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冲动。企业还应该对自己的营销做周期性的调查,查看群众的满意度及其不满意度。形成消费者为导向的销售行为。
四、结语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的数字电视实际是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的一个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的是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的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方式: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是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容的扩大和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影响。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媒介自身的趋利性促使其不断地寻求新的经营增长点
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兴的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广电经营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广电经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新的经营突破口的战略姿态。当前的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一个已经恢复自主经营意识的个体,向一个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的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的户外流动人口,他们大多处于无事可做的空闲状态。传统的电视针对的是在某一个地方相对“静止”的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的人群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这个群体不仅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变化,为移动电视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积极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化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虽然只是充当了广电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的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的优势是对营销的有力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我们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的“盲区”中挖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它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是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的根本所在。
1、受众群体的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这个时间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不同时段内,乘客的人员结构呈现明显的一致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的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以上班一族为主,收入水平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的上班族为主。因此,不同时间段的观众结构是可控,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3、对受众的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的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的流动也导致电视广告能不断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的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有效的击中目标受众。但另一方面,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的心态也更浮躁不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注意力,虽然关注屏幕频次高,但是单次连续观看时间短。
4、无竞争传播空间
移动电视将电视媒体从户内搬到了户外,搬到了一个低干扰的环境里,抢占了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空间。但同时,观众也要求伴随在身边的移动电视能提供更实用,更有效更贴近的资讯。观众是媒介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媒体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把握,要从规模和观众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为特定受众服务,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五、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
环境威胁。环境威胁是指市场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对企业发展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对移动电视而言,环境威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目好坏是影响其经营的关键所在。由于乘客在车内停留时间不长,在公交车上的收视常常呈现为一种伴随性的行为,移动电视的覆盖率和渗透率相对大众多媒介而言,还是小众媒体。如果不能根据自身传播条件及特色来生产节目,将很难维持市场优势。要把握目标受众,移动电视应该按营销学的思路来组织和设计自身的传播产品,有效吸纳受众注意力,使观众获得满意的心理报酬,从而更有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
第二,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收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音量的大小,人声与车声的嘈杂程度,乘客的密集程度,人群的流动性,移动电视图象信号的接收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视的传播效果。
第三,模式是运营中实际的问题。在模拟电视经营模式当中,主要是媒介、广告公司、客户之间的三角游戏。作为广告经营的重要依据,数字移动电视收视效果检测机制的建立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此外,数字移动电视该如何赢利,依据什么样的价格体系,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才能赢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拓用户市场等问题,仍具备一定挑战性。
市场机会。市场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第一,媒介产品的质量是根据受众满意来定义的,数字移动电视可提供的实用性信息包括:时政新闻、交通路况、出行气象、车位引导、消费资讯、商场促销等,这些信息看似平常,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提供,但因为移动电视在户外实时传播的媒介先天优势,使这些信息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也使用广告的传播更有效,人们可以根据实时交通路况选择出行路线,可以根据消费资讯改变吃饭的地点,可以根据商场的促销信息决定逛街的去向等等。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视已经实现了在手机终端梦想成真,实现了面对面的商业传播。所谓“得终端者得天下”,拨开趋同认识的雾障,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赢得市场。
六、结论
市场营销环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移动电视作为营销系统整体,是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的部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同时又存在于一个由人口、资源、社会文化等组成的大系统之中,它既受大系统的影响和控制,又反作用于大系统。
广告媒介市场营销环境直接影响到广告传播价值和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移动电视在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时,必须把与自身有关的环境和营销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统筹兼顾各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个构成部分,才能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移动通信经营策略
一、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8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移动通信系统以来,即以一发而不可收的态势迅猛发展。全国移动通信网逐步完善,移动电话用户成数量级地增长,使得传统电话业务币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移动通信系统就市场占有率和电话普及率而言,虽然尚不及固定电话,但它的增长幅度,却超越了固定电话。
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上。与固定电话相比,移动通信更适于全球个人通信的发展趋势。
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信息经营方面。信息的本质是流动的。与固定电话相比,移动通信更适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动,从而开发更加广泛的信息业务。
这种变化,是邮电分营、电信重组为移动通信带来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即移动通信系统从分支地位一举成为主体通信企业之一,使得它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更多的主动权。移动通信面对的市场有更大的潜力和可塑性。
邮电分营,使原来那种政企不分的混合体变成真正独立经营的企业,邮政和电信各自走上独立发展之路。它使得中国电信可以轻装上阵,得以摆脱以往那种相互依赖自我迁就的局面,增加危机紧迫感,刻苦寻求经营之道。电信重组后,移动通信尤为如此。
邮、电、移三分天下,同是信息产业的骨干力量,但它们在信息产业中的基础不同,表现不同,信息经营地位自然有所不同。
信息经营是指,邮政、电信和移动通信企业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从事信息采集、编制、传递、传播、中介、、合作开发等经营服务活动,利用信息资源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的过程。
邮政企业似已意识到依靠单纯信息、实物传递已经不能摆脱在通信市场上的被动局面。他们利用邮政网络,在传统信函业务基础上变换花色品种,办起的商业信函、广告速递、明信片。礼仪通信等业务,带有一定的信息经营色彩。但他们在信息采集、编制、传播等方面创新不足,保守有余,并没有取得信息经营的长足进步,使得很有发展前途的几项新业务起伏不定。他们的经验教训应当引以为鉴。
电信企业从单纯信息传递(传输)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步伐稍快。程控电话异军突起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业务竞相崭露头角。数据通信、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等业务本来是从事信息经营活动的极好手段,只可惜应用不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果。好在计算机通信(如互联网)后来居上,但仍未摆脱单纯信息传递的巢日,多半起“桥梁”“公路”作用,而没有大踏步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只有电话信息服务台(160、168)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信息经营的大雅之堂,取得了信息查询和广告通信方面的诸多收益。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在信息经营方面尚属白纸一张,暂无经验可谈。一方面,在电信重组以前,受电信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移动通信没有在信息经营方面得以施展;另一方面,拘于移动电话组网。放号、维护等诸方面的压力,尚来不及将信息经营摆上议事日程。但随着移动通信系统日趋完善,移动电话新业务陆续推出,信息经营不仅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有了一定的精神准备。
综上所述,总体来看,名为信息产业的邮、电、移三支骨干力量,在整体营销策略方面,尚未调整到信息经营方向上来。从上至下强调的是“放号”多少,“能力”多大,主要靠“邮资”、“话费”来维持收入水平。打破单纯信息传递的固有模式,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正确地估量自身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趁着其他通信方式在信息市场遗留的大块空白,将信息经营纳入移动通信主体经营战略目标,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二、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营销策略
信息经营之所以要摆在移动通信企业的战略地位上,这是因为信息经营与单纯信息传递的性质是不同的。
单纯信息传递源于传统的邮电通信性质。“邮电通信业:承担信息传递、办理公众通信业务的生产部门,由邮政和电信两部分组成。邮政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传递实物载体的信息为主的产业;电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的产业”“邮电通信业通过信息传输和邮件传递产生一种特殊的效用,这种效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社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直接为社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传统邮电通信性质将邮电通信定位在一个阶段——信息传递阶段。而实际上,信息从产生到消费何止一个传递阶段。单纯信息传递概念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产生的,那时的“社会分工”注定要求邮电通信只管传递信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地为党政军民服务,而对于信息内容不必涉及,也就没有必要去组织开发信息资源。信息传递是信息经营的一部分,这部分就是“通信”。当然通信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囊括信息经营的全部环节。
信息经营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表现。社会生产生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得信息事件源源不断地产生。有的信息可以就地消化,有的信息则需要流通和传递。这就为信息经营提供了用武之地。信息经营和单纯信息传递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仅注重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注重于信息来源的组织、素材的采集、资料的编辑、内容的扩散和信息消费的反馈等等。如果说,单纯信息传递传递的是个别的即时的原装的实用信息,而信息经营传递的信息,则是能用的,预设的,包装的实用信息。
移动通信为用户提供通话服务,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个别性、即时性与实用性。移动通信承载的传真、数据、语音信箱等项目,是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和通信服务功能的增强。而信息点播、短消息服务等项目,则是信息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增强。这是因为,信息经营已经将个别信息转为通用信息,随机信息转为预设信息,原装信息转为包装信息了。
据了解,移动通信短消息服务开通以来,受到一部分用户的欢迎。这是在其业务功能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积极效果。
鉴于移动通信尚处在基本建设初上规模时期,将主要经营目标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为此而加速放号,让更多的用户尽快进入网络系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放号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放号提高收益水平。放号只是产品营销即信息经营的前奏,更精彩的演出还在后头。谁能保证通信性能好,服务质量高,谁就能拢住老用户,激励新用户。网上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只能提供话音服务而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不仅是对移动通信技术功能的浪费,而且是移动通信企业的一大缺憾。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加速放号和信息经营并重的营销策略,向厂褒的信息领域进军,抢占通信和信息两大业务市场。3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方式方法
结合移动通信基本业务和各项新业务的开发开办,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信息营销手段,建立适于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占领信息业务市场,有如下方法可供研究参考。
(1)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调动一切信息营销手段
移动通信系统有其他系统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它不仅可以提供近、远程移动通话服务,机随人便,话随人走,而且具有一系列新业务功能。基本通话业务与各项新业务紧密配合,十分有利于向信息领域发展。
可以作为信息营销手段的新业务功能有:
信息点播:将预先编制的各类信息格式化,供用户随机点播,随启即发,内容简捷清楚。它是真正的“快易通”和“文曲星”,而且其信息源和信息流是不断扩充的,可以适时更新演进,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短消息服务:利用手机显示功能,借助于信息台的接转操作,用户之间可以互发短消息。公司方面,将时效性很强的信息节目变成短消息分区分片向用户传播。办理商家客户、机关部门短消息广告和通知业务,有针对性地短消息新闻广告和通知通告,收取广告通知费用。利用短消息开展公益和礼仪性业务宣传服务,提高公司信誉和凝聚力。
语音信箱:当用户来话不通时,将主叫用户留言存入信箱,供被叫用户随机听取,这是补充通话的一项功能。除用于个别通话接续外,可将主被叫留言转化为通知广告信息,形成广告信箱业务。将语音信箱与短消息服务相结合,每发短消息缀以广告信箱号码,则可将短消息扩展传播,变成长消息服务。
客服中心:建立客服中心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方便用户联系,处理不必当面即可解决的某些通信服务质量和业务手续问题。如业务咨询、资费查询、帐务查询、障碍申告、服务投诉、业务办理等。如能将这种与通信业务有关的联系扩展成无关的查询,就会通向直接的信息经营。
综合业务平台:以智能多媒体方式,将各种特服业务手段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同时具有人工受理和自动查询两大功能。利用规模宏大的数据库,存储和交换可供查询和交易的各类信息资料。此平台所以能够包罗万象,一方面是它自身的聚集能力所致,另一方面它是多路网源接口,可以汇接各路信息流,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广涉博猎,精心编制,扩大信息来源
在信息服务方面,移动通信系统可谓白手起家,要想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广涉博猎。社会信息来源十分广泛,要有组织地开发采集。
①独立开采,特色经营
针对不同的信息特征,采取独立开采,特色经营策略。如利用短消息与语音信箱相结合的信息传播,可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登门采集。将广告受理办到家门。初期可做优惠广告信息传播试验,积累经验,逐步规范。
②互通有无,综合利用
先期发展的160、168电话信息服务台,是我们最佳合作伙伴之一。一方面向他们学习业务管理经验,同时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转用他们的信息节目。利用其提供的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为我所用再加工,形成适于短消息触发和语音信箱记存的综合信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其他信息台。
③分门别类,广开节目
将信息节目分门别类进行编制。编制信息节目应以真实、简练。适用为原则,切忌虚假、空洞和冗长。根据不同信息的不同价值,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制定信息目录和节目价格清单,方便用户随机查询和选择。
④以微促定,个性发展
信息经营涉猎对象不仅在于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而且要面向个人与家庭。移动通信一方面是个体化通信——手机持有者通信:同时它也是一种连体化通信,非手机用户可以进入移动通信网。利用这种性能,开办虚拟手机业务,进而为无手机用户开办语音信箱和信息专页,实施个性化信息中介传播服务。
(3)集中优势,合力开发,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实施信息经营战略,必须建立适于信息经营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移动通信某些新业务之所以推广不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集中优势力量,各个击破。另者,没有将某些新业务功能提到信息经营的高度去发挥作用,使新业务淡化在主体业务之中,不能得到经营者的重视,怎能引起用户青睐。
开展具有移动通信特色的信息经营活动,至少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利用现有专业管理和生产人员,在经营维护主体通信网络的同时经营信息业务;二是组建专门从事信息业务的企业集团(公司),使信息经营企业化。可资借鉴的是,原辽宁省邮电实业开发总公司所属省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专业生产形式走上企业化道路之后,集中优势,联网运营,信息业务得以迅速推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以多种经营方式发展信息产业的一个成功尝试。电信重组以后,移动通信系统增加了人力资源,不妨调聘懂经营善管理的得力人员,组建“移动信息公司”,实施股份制集团化联网运营,将移动通信信息产业推出地平线。
以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移动信息产业,有如下好处和优势:
第一,有利于将基本通话业务以外的经营项目集中起来,变换花色品种,以信息经营的面目推向社会。
第二,有利于合理调动和使用人力资源,为主业减轻人事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技术层面上讲它是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终端的定义上讲它是用户使用的上网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兼具PC强大的计算功能、互联网强大的连通功能、无线通讯强大的移动功能。它不再受时间地点对信息传播的限制,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随地性。人们可以利用一切碎片时间传播信息,与需要在固定地点接收信息的其他媒体相比,其信息与信息接收的时间非常短,基本做到即时、即时接收,不仅可以实时获得信息,同时也可以实时向别人传递信息。
随着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移动终端和手机操作系统的激烈竞争,带动互联网产业走向从桌面互联到移动互联的变革。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在2013年手机网民将会超越PC网民,手机网民的规模将会达到7.21亿,将会超过互联网网民的7.16亿。新浪预计,未来移动终端的规模将是PC互联网终端规模的10倍。正是基于对移动互联网前景的看好,传统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等纷纷凭借其热门产品布局移动互联网。新浪凭借新浪微博强势进军移动互联网;网易全产品线谨慎布局,将其优质PC资源平移至移动互联网领域。广告模式当今用户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以用户为核心的营销方式势必要随之而变,移动互联广告也正在成为企业营销中的重要选择。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测算,到2012年,移动显示广告开支将超越目前的市场领头羊短信广告,成为全美开支最大的移动广告类型。在全球市场上,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已达到27亿美元,预计2015年这个市场会增至240亿美元的规模,接近9倍的增长空间。
APP广告。APP广告具有精准性、互动性、位置化、强用户粘性等特点,它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到达率的广告服务。有研究显示,新型智能手机的应用在用户手机使用总时间中的占比最大,达到47%,而单从下载量方面衡量,中国已经成为苹果应用服务AppStore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平均每一个用户在手机上已经超过20款的应用程序。因此,很多品牌制造商、广告公司、移动运营商和媒体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移动媒体,以实现他们的营销和广告目标。在移动应用的广告中,品牌可以通过体验的创意,让消费者愿意点击它们,甚至它还能帮助消费者解决购买的困惑。比如,对于不少女性白领而言,对O.P.I.指甲油品牌可谓并不陌生甚至倾心有加,但却常常因为不知道选择什么颜色的指甲油适合自己而苦恼,又没有时间或无法亲自去各大卖场逐瓶体验。聪明而细心的O.P.I.洞察了目标客户群的这一困惑,随后正式推出针对其产品消费体验的互动式移动广告。在此广告中,用户可方便地通过手机任意调整手机广告里手模的肤色,寻找到与自己肤色最接近的模板,然后即可通过广告里提供的色盘或者指甲油的编号来选择不同颜色的指甲油,直至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搭配效果。此广告一经推出,O.P.I.品牌好感度急速攀升,同时也树立了在目标受众群体心目中的品牌领先形象。
互联网信息背景下的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与传统意义电子商务价值链具有本质上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是以通信互联网移动运营商为起始点,通过相应的移动客户终端制造商、移动技术平台支持商、销售服务商、金融、物流服务供应商,最后链接到实际的消费者,构建出科学逻辑合理化的产品价值产生和服务系统平台。这种营销模式使得传统意义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改变,使得价值链体中的企业之间破除行业上的区别化限制,形成一个具有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链条价值增值动态,实现企业间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由3G向4G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更新和执行效率以及数据的安全性都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为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环境支持,移动运营商、终端制造商、技术平台支持、服务供应商在价值链条中的独立性地位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性的调整。同时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变化也促进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促使各相关企业积极有效的参与进移动电子商务的营销服务中来,价值链系统的价值增值不再依靠各个企业之间独立的自身发展,而是成为一个更加强调协调互补多赢的各企业协调市场自由竞争。
2.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价值链整合
以往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价值链模型通常情况都是基于通信移动运营商、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单一中心化模型。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进入到这个领域的行业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的主要参与已经不仅仅是通信移动运营商、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商,一些金融服务商、物流服务商等也不断的把资源投放到移动电子商务产业中,并成为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与竞争者的加入使得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和成熟,但由于利益关系这些参与者之间又存在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交错复杂的关系。基于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适应市场自由优化配置的竞争模式以及实现社会经济价值的有序增值的需要,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整合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系统控制方法策略对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进行以移动服务运营商、供应商和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价值链进行整合,构建完成后的价值链整合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一是企业多维共赢成为价值增值目标,企业不再以自身价值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在实现价值链整合模型之后,通信移动运营商、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商依靠不断地提升自身优势为辅助,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价值链体中的企业能够在企业之间的信息化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和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和产品生产服务,实现整个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价值链的系统化增值,构建起企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二是基于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电子商务营销价值链增值,市场决定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用户对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成为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获得用户成为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价值链条中的最终目标,整合通信移动运营商、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构建各企业协调统一有效资源优化配置下的满足客户需求之际实现产品价值增值的价值链条,促进整合后价值链中的各企业协同共赢;三是坚持以运营商为主体,供应商和服务商为客体,移动通信运营商是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核心主体,其提供的创新化技术平台为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商提供关键环节支持保障,而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商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价值得以实现增值的手段,以及市场需求状态的重要反馈通道,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价值链整合,建立运营商为主体、供应商和服务商为客体的系统分层双向动态自适应控制反馈网络。综上所述,建立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营销模式整合,对于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各企业之间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3.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创新
在分析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价值链整合模型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客户需求及满意度为价值链中各企业价值增值的主要标准和目标,以移动通信运营商及产业链条为主导,结合各金融行业、生产服务企业及商业销售企业进行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建设性提出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营销模式:
3.1生态经济学的跨行业博弈共赢模式
中国梦实现需要坚实的经济发展成果基础,也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目前产品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和标准化,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上各组成部分进行生态规划,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实现多元化的行业融合和价值共赢。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价值链整合后,将会促进价值链网络中各行业交互式的协同发展,减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各行业的产品服务价值增值再不是孤立于整个价值链网络体系内,而是相互的协调共生的关系。需要建立生态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跨行业博弈共赢体系,一是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价值链网络中的不必要价值损失,树立起信息互动、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生态圈理念,实现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二是有效推进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网络的创新式发展,更加关注人民的基础性生产生活,实现多领域背景下应用拓展,尤其是在智能交通、物流和基础商贸,实现多元化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价值增值;三是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跨行业和领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合作模式的选择,通过生态经济学博弈权衡利益均衡方法,在跨行业和领域的业务拓展初期,要实现通信运营商业务链条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选用现代管理模式下的股权合作方式,广泛应用契约式手段,价值链网路中实现利用共享和风险共担。
3.2构建产业联盟集合体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价值链整合网络中,应积极推进构建通信移动运营商、产品供应商和销售服务为主体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产业联盟体。始终坚持现代计算机信息互联网技术、管理模式、系统控制理论等多学科多技术融合,强调保持信息资源的共享,完成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核心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依据市场主导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推进产业联盟,基于用户需求服务为价值目标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生产服务业手段,进行产业联盟至下而上的产品销售、生产和研发网络化整合。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网络中的各企业进行集约式的发展,利用产业园的独特优势和发展体系,凝聚内外部优势资源,科学合理的围绕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产业价值链的主体地位,通过现代企业发展模式中的融资、兼并和重组方式进行相应联盟式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建立起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服务战略联盟的产业集群。
3.3行业的准入模式
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营销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为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应结合我国市场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在政府政策性法律法规指导下,进行合理行业准入规范化制度制定、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的行业准入统一管理机制,才能更加有序进行各企业产业化的持续稳步发展,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满意度服务。一是结合目前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子商务行业准入规范,对于电子商务营销的整个价值链网络所应用的相关POS付款终端的开发和产品制造商、电子商务营销的财务开发软件平台及通信射频芯片的供应商,进行企业自身质量服务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手机支付金融支付便捷手段,更加需要依据移动通信供应商和行业规范,进行严格的技术应用和业务审核工作;二是依据国家关于科研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要求,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实质合作,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例如移动核心芯片、交换业务等规范标准的相关制定工作。借鉴国外标准的同时,结合国内实际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逐步推进和实现电子商务标准的统一。三是始终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严格建立电子商务企业、商户的准入机制,实现市场的合理规范化,维护好企业与用户的合法权益,鼓励开展积极的自由市场竞争,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的准入机制,形成一种动态良性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新模式。
3.4商业安全服务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服务的目标是用户,企业的长期有序发展需要用户进行反馈评价和推进,移动电子商务营销需要建立基于用户商业安全的保障服务体系,设计用户信息数据安全、技术支持及资金管理,一是要确保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用户数据源安全性。移动电子商务企业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在业务的分类子平台中建立责任负责机制,对于能够获取用户信息的人员,签订合法的保密协议,通过对数据的定期动态循环计算机维护和运行检测,推进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机制;二是通过移动电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更加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的及非金融行业产品支付的手段和标准,建立起分层次化的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用户安全性,做好企业服务底层的用户信息使用管理,可以建立基于智能手机摄像头下的安全验证机制,实现使用移动电子商务产品用户的抗风险能力;三是用户的资金安全,该问题也是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关键点和难点,以用户信息数据的安全和网络层次安全管理为基础,实行移动电子商务企业和用户的资金风险权利和义务共担的模式,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指导下,提高用户的资本风险控制机制及企业对用户的资本补救机制,真正将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有利于推动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长足进步和提高,建立其用户和企业的良性循环机制。
4.结论
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在2011年2月把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和Mobile(移动)整合在一起,提出了SoLoMo概念。(4)So是社会化的意思,从Facebook到人人网,这样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无处不在;Lo则代表着以LBS为基础的各种定位和签到,它是Foursquare或者街旁,也包括FacebookPlaces和“人人报到”;Mo则是拜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SoLoMo就是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再融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结合,构成全新的社会化、移动化和本地化服务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营销模式。其社会化模式可以大大提升电影的营销效果;其移动化模式非常适应受众移动阅读的需求;其本地化模式则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即时信息需求,增加移动服务使用的频度。所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影营销,需遵循SoLoMo营销理念,最大化利用电影内容,结合各方技术资源,在扩大电影品牌影响的前提下提升作品的附加值,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进行新媒体营销传播,以使用户最终产生购票消费行为。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策略:
开发电影专属手机应用(APP)
为电影营销推广开发手机应用,相当于把电影装进了用户的手机,用户打开手机就可以了解信息,参与电影线下的推广活动,用手机分享海报给好友,用手机购票等,一切尽在用户掌中。电影专属手机应用通常包含以下功能:首先,QR二维码:让海报变成真的电影,让路人变成真的用户。小小的QR码包含了影片信息和链接,从而使得用户从平面宣传上就可以激活线上营销。将含有影片视频的二维码放入线下海报及其他印刷品中,用户只要用手机摄像头轻轻扫描二维码图片,就可以轻松连接到手机端打开链接,下载应用程式、在线购票。例如,麦当劳海报使用QR来做营销推广,用户凭手机扫描二维码会获得相应的优惠券。而对电影推广来说,二维码便于传播、节约印刷成本、提供用户准确信息。将电影预告片、微博等信息的二维码置于地铁、公交站牌的海报上,引起用户参与。只要使用手机解码就可以抢先欣赏预告片并分享微博或者好友,给用户带来新体验。而且用二维码可以收集用户地理位置、推送优惠信息和打折券,可谓线下连接目标受众的渠道。其次,增强现实:用摄像头为现实世界套上信息的“外套”,使受众产生浓厚兴趣。电影《阿凡达》以3D技术型塑了外星人的神奇场景,演绎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爱情故事,更宣告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进行营销的新时代。这部影片与可口可乐合作的营销活动中,将摄像头对着印有“AVTR”字样的可乐罐海报,片刻神奇的飞船伴随着轰鸣声从远处飞来,就如同飞船从神奇的潘多拉星球飞行到屏幕上一样,完美的3D效果让用户如置身于电影那神奇梦幻的场景中,用户可以随意调整瓶子的角度、方位来控制这个外星飞船。这种神奇的穿越技术实现的就是增强现实功能,即通过电脑技术,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并同时借助移动终端传播给受众。(5)对于电影推广而言,增强现实技术可以重现电影画面,展现特定画面信息,让人产生更多的信赖感,并且可以与用户互动。借用3D效果电影海报给用户以超越现实的虚拟震撼,吸引他们不断尝试,增加购票几率。比起通常的电影海报,这种营销手段更加有趣和有效。电影《灵魂战车2》通过开发一款适用于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手机应用来发挥其增强现实功能:打开手机应用,对准电影海报片刻,伴着呼啸的火焰和音乐,尼古拉斯•凯奇骑着燃烧着火焰骷髅头魔鬼坐骑,挥动着长长的冒着火焰的铁链跃然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此情此景,与电影内容和主题不谋而合,彰显了几分大片的气魄,3D效果使用户体验更完美。再次,LBS位置服务广告:随时随地找到客户,让客户也能随时随地找到你。即掌握用户真实位置动态的地理服务:通过移动设备发现用户此时此刻所在的位置,围绕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提供信息服务,比如用户具置附近有关的美食、衣服、饮料、游乐场所、租房、售房等信息;还有用户通过移动应用记录其当时所在的位置;服务商通过签到次数多寡授予勋章,商家根据勋章给用户消费优惠等。对电影推广而言,我们可以利用LBS对用户进行定位,为其推荐附近影院、电影,发送影片使他们签到获取积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开发比较有创意的位置广告,等等。例如,一部影片只有你到达某个位置,才可以打开隐藏的视频内容并且获得奖励。这样,营销会有意义并且能持续下去。此外,手机购票是手机应用在营销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线购票可以随时随地和用户产生交易,极大地增强了目标效果。只要用户愿意,可以随时交易。购票与各大票务网站合作,安全性更强。当然,在线购票功能可以使用户手机付款。APP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行,使用移动终端呈现、以APP(客户端应用)形式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移动终端的出现确立了一种自主的尺度,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阅看,自主订阅打破时空线性结构,确立一种新的人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APP分享之社会化媒体营销
我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很快,现在有腾讯网、人人网、微博、即时通讯、视频分享等。手机APP可以分享至微博、“人人”等,使得单一的传播模式得以范围扩大。内容分享至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粉丝、影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内容、分享转发信息。在帮助APP扩大到达率的同时,还为官方微博带来大量的用户自发内容,增强电影与影迷的互动关系,帮助用户深入了解电影的台前幕后。这也就是SoloMo营销模式,即对电影或者本地信息用手机APP巧妙地运用植入技巧传递,引起微博互动热议聚集起大量的网络人气,产生叠加效应,以达到电影营销的目的。电影《大追捕》开发了一款应用,其中有个追捕令的功能,可以绑定用户的新浪微博。用户只要在界面姓名处中输入要追捕的友人的名字或者微博ID,在罪名栏输入一些罪状,例如贪睡、贪吃在罪状一栏输入具体的行为,然后点击生成按钮,就可以生成一张通缉的海报图片。这款电影应用的趣味性以及互动性凸显,互动转发状况异常火爆。新媒体营销的法则是AIS-IS-AS(其中,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Involved,参与;Share,分享;Action,行动;Share,分享),即是通过媒介传播让消费者产生兴趣,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搜索合适的到达路径,让消费者与广告、活动或产品进行互动,使消费者对信息分享传播,从而消费者产生购买与再次分享。(6)《大追捕》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冒险及搜索动作结合起来,完全符合新媒体的营销法则,结果未映先红。这种APP分享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是SoloMo营销模式的深入应用。随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逐渐融合,为了发挥营销平台的聚集效应,社会化媒体也有必要和报刊、广播电视或个体、事件等进行整合营销、整合传播。在共享资源的同时,电视能给顾客一个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视听空间,而社会化媒体则能突破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容量限制,提供一个全天候开放式的互动平台,让观众与节目能有零距离接触。通过多元化媒介的多通道互动模式,会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赢的目标。像《达•芬奇密码》在全球首映拿下2.24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这和它的营销策略有关。索尼哥伦比亚国际影片发行公司除了用传统媒体做宣传广告,还借助爱立信品牌把《达•芬奇密码》的电影海报带到了各个手机零售店。这种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使《达•芬奇密码》的宣传无孔不入,和手机、互联网、出版社等多个行业捆绑在一起。当然,这种营销方式对于小制作、小成本的电影来说就不适合。小成本电影没有足够的费用做电视广告或户外广告,只能选择营销成本低、见效快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比如,《失恋33天》用不到1500万元投入带来3.5亿元票房,其中社会化媒体营销起到了重要作用。《失恋33天》运用微博、博客、论坛等设置话题,产生了很好的口碑效应,再加上剧本来源于网上一个热门帖子,最后变成了小说,本来就拥有一百五十多万忠实粉丝,拍成电影后更受到强烈的关注。该影片上映一周后,新浪微博直接搜“失恋33天”找到约六百七十多万条消息,腾讯微博直接搜索找到了约三百三十多万条消息。关注者的年龄、性别方面,从比例上来看相对比较均匀。关注的年龄分布也是以年轻人为准,更加从侧面印证了《失恋33天》在网络营销中的精准定位。
增值电子商务
这是对电影产品资源的深度挖掘,例如影片中的玩偶开发、纪念品开发、四格漫画的开发等。这类增值产品适用于手机的电子商务服务,易于产品展示和传播,也便于在线支付。尤其是四格漫画比较适于智能手机的阅读体验。这一营销过程是电影内容的二次营销,然后又将反过来帮助电影提升品牌和影响力。例如电影《亲爱》提供了递送明信片的服务,用户可以从手机应用上在线填写明信片送给亲友,选择的明信片内容可以使用电影的海报图片。营销方会将真的明信片寄送给收信人手中,最为精彩的是,这个明信片可能就代表的是一张电影票的预售码,持此码即可兑换成电影票。电子商务增值服务还包括电子邮箱服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VoIP等,这些渠道都可以成为电影营销的载体。
广告植入式banner
广告banner植入形式的投放相对于应用广告要常见得多。主要是将电影的横幅广告投放在相关手机应用、网页的顶部或者下方,尺寸小不影响用户阅读,又能引起用户的注意使得他们主动去点击。投放的手机网页选择电影网站、影评类网站、票务网站、读书网站等等媒介,以及读书类、生活类等手机应用上。用户在浏览相关信息的时候看到推送来的横幅广告,对感兴趣的信息直接点击。例如,用户登录“豆瓣”手机应用后,查看最新的电影时,看到了位于页面顶部电影banner广告条,点击后,可以实现自动拨通票务咨询电话、播放视频文件、玩flash互动游戏、进入电影网站、进入购票网站、进入影院地图等。点击banner后丰富的效果帮助用户看到广告条就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信息,甚至在线购票。
关键词:成本管理;动态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成本是指在工程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包括管理^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临时设施费等。项目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有组织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结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也弄不清盈亏原因。尤其是有些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或者因没有较大切身利益关系,要钱不着急;有的虽然意识到要找建设单位办理签证手续,但遇到建设单位不愿签或有意拖的情况,无及时采取措施,干完了活甚至多干了活因无完善必要手续和证据而收不回工程款。
1.2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瓶颈,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有部分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另外对于项目,特别是小型项目,人们都有一种临时观念,即挣一笔钱走人的思想,组织结构不稳定,只要干了活按月领到工资就行,公司好坏、项目成败与个人关系不大,所以干活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质量低下。虽然项目也有责任制,但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则滋长了员工的(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消极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不连续,责任心也难以到位。项目盈利了,人人有份,但没有奖励,项目亏本了,人人有责,但没有处罚,还可以前后推诿,这正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者的借口。
1.3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约占60%,是成本能否有效控制的关键。因此,在测算过程中必须慎重合理,考虑到影响成本的多种因素,不仅要保证国家、企业的利益,而且要充分挖掘项目潜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新技术,促进增收节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核算机制,是实施成本控制的中心环节。应采用量化的方法,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分解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具体落实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分项负责人身上,最终确保责任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正确合理地界定项目的责任成本范围,并保证分解目标的落实,才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化,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返还无验收;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也是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1.4成本核算流于形式,指导意义不大
一般来说,每个项目虽配有预结算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只是按图按现场指令算量,作为结算依据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没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无直接挂钩,因此。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2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2.1必须强化施工项目成本观念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管理并以项目经理部作为核算单位,要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班子和作业层全体人员都必须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成本观念,对项目的盈亏负责,这是一项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必须首先对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人员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教育,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培养强烈的成本意识,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一个人员都意识到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利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2建立项目施工成本责任制
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来完成的。为有效控制成本,项目经理一方面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要少而精。而且工作期限上要合理安排;另一方面应将成本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并且努力使项目经理部的每一位成员尽可能在追求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取得一致,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约束和指导个人的行动,保证整个项目各项施工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根据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奖惩办法,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以便对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体系,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
2.3抓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必须健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计量和验收制度以及各种分类账,按劳动定额签发施工任务书。尤其应当制定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因为这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成本的基础。更是企业班组成本控制与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各企业应根据体制、管理机制、施工技术水平,制定符合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出施工图预算,项目竣工后要按规定时限准确及时提供竣工决算。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据物相符。为下步项目管理人员制定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奠定了合理的基础。
2.4抓好项目成本计划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出的计划,它即是对项目施工成本的预测,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项目成本计划编制优化的过程,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寻求降低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过程,在制定第一次成本计划时,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按分部分项落实成本,项目人员根据项目成本的总汇,将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成本分离,把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改良,把施工措施性消耗降到最低水平,在落实了项目成本计划后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使每个参与此项目施工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明确的成本目标,这样项目成本的计划对于生产过程中耗费控制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项目成本计划为项目管理层考核施工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以后对项目的实际成本分析核算提供了参考。
2.5做好项目实施中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要对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进行成本的动态管理,对于施工项目成本来说,应当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由于成本盈亏基本已成定局,即使发生了误差,也已经来不及纠正,因此,应当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主要施工阶段上,对成本实行动态管理,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做好成本控制中基础性工作,制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只是成本管理的前奏,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还是在施工过程中。
2.6做好施工项目成本分析考核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法管理手段。
由于工程项目千变万化,很少雷同。因此成本分析应以分部分项目工程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对于工程项目影响成本的可变程度,作出影响程度大小的分析。这样,在工程项目未开始时,可以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影响因素的种类与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其成本的变动程度,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工程成本。不但使成本计划编制有了很好的依据,对于工程招投标工作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还要按月或按进度进行工程成本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同时,按进度进行分析工作为工程的工期成本摊销可以按实际进度确认工程总成本费用的耗用程度,对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有比较明确的估计,并且随着进度的开展,一步步地接近实际总成本。
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时,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在确定劳务费基础上,与实际中发生的奖励与惩罚费用相结合,再与计划人工费用相比较。把人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后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了人工费对比分析差异。在材料使用中主要考察周转材料和主要材料的费用。分析费用变动的原因,从而对项目管理工作做出分析与评价。
成本分析的另一个重点是对采用新工艺先进施工方法的评价,通过成本分析,对项目管理人员计算出降低的成本,并通过这一手段找出可以持续操作的固定流程,将新工艺优化后固定为生产工艺流程,在优化新工艺成本后,找出稳定的工艺成本耗费,以充实基础资料。
摘要:近几年来中外移动商务呈现快速发展势态,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用户迅猛增加。B2C移动商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和使用。为此,从消费者接受问题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B2C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模型,研究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影响因素,并从操作层面上提出相关成功因素的具体内涵。
关键词:移动商务;消费者接受;技术接受模型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07年7月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的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其中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入网民数达到4430万,占总数的27.3%。移动应用在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来,学者们和行内人士开始关注移动商务的研究。在1999至2002年期间,出现了很多关于移动商务如何给商业带来利益的研究观点,目前的研究重点更多的是转向用户,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因此,本文在消费者接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其成功因素。
一、消费者接受理论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消费者接受问题所基于的理论有多种,其中包括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InnovationTheory)、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创新扩散理论
Rogers在1995年提出,该理论预测了媒体以及个人交往中如何提供信息以及影响他人的观点和判断,并试图解释影响用户如何以及为何接受某一新信息媒介的因素。其包含五个方面:(1)创新的特性;(2)决策过程;(3)个人的特性;(4)接受创新的结果;(5)沟通渠道。Rogers将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认知、产生兴趣、评估、尝试、接受,相关研究表明创新的相对优势、复杂性、兼容性等与该创新是否被接受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理理论
源于社会心理学,由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提出。社会心理学家试图解释态度如何以及为何会影响行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执行此项行为的意图(Intention)决定的,而该意图是关于行为态度(Attitude)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的函数。然而理理论是基于行为受意志力控制时进行假设和解释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计划行为理论
由Ajzen提出,是对理理论的延伸,解决了原模型在处理那些不完全由意志力控制的行为时的缺陷。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行为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和感知的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l)来预测行为意图,所有的行为意图加上实际的行为控制构成了影响实际行为的解释变量。计划行为理论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
(四)技术接受模型
Davis(1986,1989)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在信息系统领域提出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重要因素:感知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它们决定了使用系统的个人意图,同时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着感知有用性。该模型得到了很多实际应用的验证和支持,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延伸:从相关模型中引进因素,增加或者引进其他的关于信念的因素,验证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前导因素。
二、B2C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模型
近年来,在研究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问题上,学者们大多是在运用前面相关的接受理论基础上提出研究模型的。实际运用中,移动商务在不同的背景下如B2C、B2E、B2B,其用户目标和体验来源是有所差异的。B2C移动商务关心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目标,通过让消费者体验到满意以及个人效能的提高而获得消费者的接受。Lin&Wang提出的基于B2C移动商务的消费者接受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比较高的支持。而Cheong&Park、Lee&Jun以及其他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感知娱乐性也会影响消费者对移动商务的接受。
三、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因素
消费者接受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因素。感知有用性从企业的商业模式、内容创新性获得,而感知易用性从用户界面设计、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互动服务支持获得,感知信任性从企业的信任度获得,感知娱乐性从休闲娱乐支持获得,感知价格水平则主要体现在移动商家的价格策略。“感知自我效能”跟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个人能力等相关,属于个体的微观层面,并非企业所能控制。本文研究的成功因素是针对企业而言,因而感知自我效能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B2C移动商务的成功因素。在这些成功因素当中,“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涉及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国家的政策,属于宏观层面,而企业处于中观层面,因此不作展开。下面对各个成功因素的含义以及其操作层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商业模式
关于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研究,一般都是从其通讯模式、信息服务模式、广告模式、销售模式、移动工作者支持服务模式等进行讨论。I-mode提供的服务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娱乐、交易、信息和数据库,并在日本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具体操作层面分析如下。
1.客户关系管理,即通过在线服务为客户提供在移动环境下的支持。比较典型的是银行业、保险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实时在线交易、信息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
2.移动支付,包括信用卡支付、银行转账、现金交易等多重方式。对用户而言,只需提供手机的PIN码即可完成注册,输入该PIN码登录进而实现移动支付。
3.无线广告业务。广告是消费者获得移动商务信息的重要渠道。商家通过收集完整的用户信息数据库,运用移动技术获取消费者当前的地理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活动。广告的方式包括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基于人口统计信息或区域位置信息进行。I-mode的广告模式包括简单的标题广告、特殊的菜单页、群发式的短信息服务。腾讯公司在近期推出网络广告的精准定向系统。由于移动设备的个性化特征,将“精准广告”运用于移动商务平台将获得更高的价值。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二)内容创新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产品服务不断更新的时代,引发了“眼球经济”竞争潮流,移动设备、移动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又将创造“手指经济”潮流。内容创新,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新颖性和丰富性。本文仅举出两个实操例子:提供位置敏感、个性化书签服务。
在B2C移动商务领域,基于位置的服务(LBS)通过精确定位实现了传统电子商务无法实现的应用而被称为杀手锏应用(KillerApplication),具体内容有:目录服务如动态黄页服务、旅游、表演、订餐服务;追踪服务如资产追踪、个人追踪、物品追踪;导航服务如动态交通信息、路线描述;基于位置的广告和促销策略等。另外,提供个性化书签服务,便于消费者在移动环境下将所需的信息归类和汇总。而移动搜索也将成为业内发展的热点。
(三)用户界面设计
J.Buranatrived&P.Vickers指出:界面设计已经成为用户接受移动商务的重要影响因素。移动商务的终端设备诸多为手机、PDA等,这些设备的屏幕比较小,当搜索信息或者进行交易程序时,容易使得消费者失去信心和耐心。高级的用户界面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输入/输入、空间节省技术、界面适宜。AaronMarcus等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在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重视安全性、避免感官上的超负荷、降低复杂性、谨慎使用图片、提供自然的用户控制、允许信息的定制等。
(四)互动服务支持
目前移动商务应用的平台主要有三种:移动信息平台、移动网络接入平台,IVR(互动式语音应答)业务平台。各平台均可以实现互动服务支持,而且新的移动设备拥有越来越多的交互模块。互动服务支持可以促进交流,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整个应用的感知易用性。
(五)信任
网络信任问题在电子商务领域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在移动商务领域,消费者信任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提高移动商家的信任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良好的声誉。许多新的移动产品和服务推向了消费者,如移动搜索、移动博客、无线广告,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声誉良好的企业为自己提供服务。
2.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以增加消费者对移动服务的熟悉程度。广告宣传、媒体报道、有奖互动参与、适宜的吸引性促销等等是增加熟悉性的有效手段。随着E-learning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移动学习和在线培训也将成为可能。
3.引进第三方认证。在移动商务交易中,引进第三方认证有利于消费者对在线交易、安全支付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产生信任感。
(六)娱乐支持
I-mode的统计数据表明,移动娱乐是移动商务所有应用中最成功、利润最丰厚的业务。据“2006国际移动娱乐峰会”透露的信息显示,2005年全球移动娱乐市场销售收入达17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71%,预计至2009年,全球整个市场将超过590亿美元。手机游戏、音乐、视频、手机电视、数字贺卡等个性化移动娱乐的应用将推动无线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七)价格策略
2005年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开展的相关调查显示,54%的消费者认为“成本太高”是没有使用移动商务产品服务的原因之一。尽管目前无线网络构建和运营成本还是比较高,在价格策略方面亦当合理化。B2C移动商务的消费群体在整体上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群体,其好奇心和追求时尚的心理比较明显,那么可以凸现“增值服务”的运用。在整个移动商务的价值
链上,要强化定价的透明化与规范化。
With the national broadband Chinese and Internet plus strategy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well executed, as of the first half of 2017, Chinas broadband penetration rate has reached 67%, but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whether it is broadband access bandwidth or user penetrationrate is far below the level of them. Therefore, the potential of our countrys broadband market ishuge. The initial completion of 4G network has forced operators to transfer part of their resources tobroadband services, making broadband services stable and continuous investment in recent years.
This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upgrading of broadband business, responding to the call of nationalspeed increase and cost reduc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telecom business incomesaturation, the popularity of home broadband and upgrading of products become one of the mainsources of future revenue for operators. The three major operators are aware of the broad bandMarket after this, making the competitive broadband market more brutal. As the new entry ofbroadband service, XX mobile lacks a set of mature and stable broadband service marketing system.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XX mobile broadband service according tothe 4P theory. First of all focus on external factors fac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ociety andtechnology four XX mobile PES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environment faced by XX mobile using five forces model, and then through the marketing strategyanalysis of XX mobile broadband business target market positioning, through empiricalinvestigation to subdivide the user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ze the marketing strategy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4P. For the specific product design should cover the uneven levels ofconsumption capacity and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consumer groups; the price should be designed toensure that not only can realize the rapid penetration of broadband market, according to marketsegments to achieve differentiated pricing, and also can 4G portfolio pricing; promotion designshould embody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the XX mobile broadband brand promotion, pricepromotion strategy give full play to the mobile phone business subsidies for broadband services;channel design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 sales channels and physical channels, richelectronic channels.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broadband marketingstrategy, the article finally puts forward three guarantee measures to improve broadband networkquality, optimize organization system structure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 China Mobile,marketing strategy,Broadband service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特色与创新之处
1.3.1 论文的特色
1.3.2 论文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综述
2.1.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2.1.2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2.1.3 PEST 宏观环境分析法
2.1.4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2.2 文献综述
第三章 XX 移动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XX 移动宽带业务简介
3.2 PEST 环境分析
3.2.1 政治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2.4 技术因素
3.3 五力模型分析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3.4 替代品的威胁
3.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第四章 XX 移动宽带业务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4.1 宽带业务需求现状调查
4.1.1 宽带业务普及率情况分析
4.1.2 用户使用宽带的主要因素分析
4.1.3 用户选择宽带的主要因素分析
4.2 宽带业务细分市场
4.2.1 按区域分布进行市场细分
4.2.2 按家庭生命周期和生命结构进行市场细分
4.3 宽带业务目标市场选择
4.3.1 不同区域分布的市场选择
4.3.2 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和生命结构的市场选择
4.4 宽带业务市场定位
第五章 XX 移动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
5.1 产品设计225.2 价格设计
5.2.1 竞争性定价策略
5.2.2 差异化定价策略
5.2.3 组合定价策略
5.2.4 体验式定价策略
5.3 促销设计
5.3.1 市场传播设计
5.3.2 资费促销设计
5.4 渠道设计
5.4.1 直销渠道拓展策略
5.4.2 实体渠道拓展策略
5.4.3 电子渠道拓展策略
第六章 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提高宽带网络质量
6.2 优化组织系统架构
【关键词】交互式营销 手机广告 内容分析
2009 年1 月7 日,随着工业及信息化部相继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发放了3G 牌照,这标志着我国电信业正式进入了3G 时代。①2008年至2011年这四年期间,有不少学者对3G 时代背景下的手机广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
在数字时代互动营销这个大背景环境下,本文对有关手机广告研究的文献资料加以梳理,并提出研究不足及创新之处。
一、统计分析方法
1、统计范围
本次样本选取的来源为CNKI中国知网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在期刊、报纸、数据库中所有中文学术文献资料。
2、统计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为了得到全面详实的数据资料,由于CNKI包括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等,收录文献总量达4667 万篇,能够一次检索较为全面的学术信息,因此选此作为检索平台能较为全面的获取论文数据资料,也能基本客观的反映我国手机广告的研究状况。笔者选取了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作为检索平台,以“手机广告+年份(2008
/2009/2010/2011/年)”为检索式,在题名和关键词中进行检索,所得结果相加得到原始数据。
3、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计算机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在检索结果中排除重复的,以及与研究无关的论文后,对数据进行标记和分类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内容分析
1、论文时间
自2008年至2011年,这四年也反映了3G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2008年,数最多,属于初探与摸索,很多都是浅议;第二阶段,也就是进入2009年3G 时代的到来,随着3G发展的日益成熟,对于手机广告的研究也日趋明朗化,许多观点已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倾向性;至第三阶段,2010年及2011年,手机广告在3G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已成为研究重点。
2008-2009年是手机广告研究的发展阶段,两年论文量共计有94篇,占总数的84%,2010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明显下降,而到了2011年,发表数量又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依据普赖斯的观点,即当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文献量会迅速上升, 而当学科理论日趋成熟时,论文数量增长便会相对减缓,文献量有一个稳定期。
2、论文期刊源
2008年—2011年,四年期间共152篇论文分散在59 种期刊上,论文分布总体来讲比较分散。平均每种期刊上仅载文2. 69篇,依据核心期刊“80%累计法”,即80% 的论文应该集中在约20%的核心期刊上,而现在关于手机广告的相关研究论文的80% 分散在59种期刊上, 论文分布显得过于分散。
3、研究议题
通过文章梳理与研究,可以将152篇文章归为以下八个研究议题类别,其中以分析广告行业现状的文章数量最多,有33篇,占总数的21.71%,而手机广告的法律规范是2011年开始关注与研究的议题,但是的成果并不多,通过研究对比发现,手机公信力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议题,发表的论文仅为7篇。由此推测,之后研究方向可能以此类尚未成熟的研究议题为主。
4、论文角度
通过对这152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共有94篇文章,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手机广告,占总数的61.84%,而单纯从受众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的,只有28篇文章,占总数的18.42%,因此,今后研究应该更全面客观。
三、手机广告的不足及对策
通过分析,发现手机广告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手机广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对策。
1、手机广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信息盲目发送,传播效果不好。 由于对手机短信广告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导致了手机广告信息的盲目发送,引起受众不满。此外,手机广告往往是在一定范围内群发,其内容可能并不能让受众都接受,这些都会增加受众对于手机短信广告的抵触心理。
(2)广告形式单一,吸引力有限。目前的短信广告,主要形式是以文字为主,内容过于直白,诉求较为明显,而且也限制了广告的信息量。因此,相较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广告而言,手机短信广告吸引力有限。
(3)WAP 流量收费,制约手机广告发展。流量费,是指用户使用GPRS 接入移动梦网等WAP站点时,所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接入费用以其流量为基准进行计算。②虽然运营商采取了很多套餐等优惠手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移动用户而言,除非包月,否则这笔额外的费用还是不愿意接受的,这也成为影响手机媒体广告业务发展的因素之一,制约了手机广告的行业发展。
(4)缺乏第三方监控,手机广告市场未规范。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设立相关行政机构,对手机广告进行管理,因此手机用户的安全存在隐患,并且缺乏第三方监控,而现行的《广告法》中也没有涉及短信相关安全法规,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在起草中,③因此使手机广告整体运营管理显得相对滞后,这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对策
(1)多做市场调研,重视用户体验。应该多进行市场调研,对受众群体应有精确的分析和定位,对于潜在的目标消费群体应有针对性地加以归类及关注,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手机用户体验数据库,④将用户体验与手机广告内容定制相关联,减少对受众的干扰,使受众对手机广告的接受度提高。
(2)丰富手机广告的表现方式及推送渠道。应改变传统以接受手机文本短信为主的广告推送模式,丰富手机广告表现方式,增加多渠道推送方式,如手机视频广告、手机游戏嵌入式广告等,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3)改变收费方式, 推出互动营销模式。手机广告的接受若产生流量费用,势必会降低客户阅读手机广告的积极性。所以,手机广告主应和移动运营商合作,改变收费方式,寻求新的互动营销模式,如看广告送话费等,进一步推进手机广告发展。
(4)增加短信验证服务,提升用户信任度。为了杜绝垃圾短信的骚扰,提升用户对于手机广告内容的信任度,手机用户可以对收到的手机广告进行短信验证,以辨真伪,对于虚假广告,可以及时举报。
(5)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规范手机广告行业的行为及经营方式,随着3G牌照的发放、核准制的制定,以及中国网络大规模的测试,这些将从政策层面上加速手机市场竞争全面升级。⑤因此,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将有利于未来手机广告行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6)完善第三方“监、测、禁”职能, 推动手机广告健康发展。除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当建立手机广告经营实名登记制。对于手机广告的,实行第三方监测,由于其是实名登记,因此对于用户所接受到的手机广告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一旦传播虚假广告,被用户举报,第三方监测部门可以实行其“禁”的职能,严厉打击非法虚假广告,保护受众群体,推动手机广告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君,《大众传播时代的多元化传播格局—传播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体影响力分析》[J].《北方论丛》,2007(3)
②许之敏、徐小娟,《手机广告的兴起与发展趋势》[J].《商业现代化》,2008(1)
③喻国明、张小争:《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④许政,《3G 时代手机广告十大趋势》[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7(1)
⑤那秋明、陈意,《关于手机商业短信息广告发展的法律思考》[J].《北方经贸》,2006(6)
(一)毕业设计选题空泛,不能显现其实用价值
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选题过大,过于理论化;或者涵盖面过广,盲目追求大而全,想从高层次、全方位的角度研究问题,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水平,结果无法深入分析与探究。例如,有学生将毕业论文选题定为“我国现有宏观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这样的题目高职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其次,部分学生选题过于陈旧、空泛,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是从百度搜索到的,就是参照往届学生曾经选用过的,这样既无实用价值,又容易导致重复抄袭嫌疑,大大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例如,有学生将毕业设计选题定为“某某品牌研究”“常用的促销方法研究”等,这样的选题毫无新意,毫无价值,根本无法深入进行分析。
(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欠妥,学生不能充分准备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这个学期既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顶岗实习阶段,又是学生寻找适合的单位准备就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奔波,或者忙于实习工作,几乎抽不出时间来精心准备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安排对毕业设计而言是不妥的,学生难以充分准备,最终会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三)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由于进校时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在校时期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不少学生还是无法熟练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导致其最终的毕业设计没有设计,仅仅是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剪切、复制加粘贴完成毕业论文,几乎很少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从笔者多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来看,有的学生选题盲目,不切合实际,甚至不听从指导老师的意见,最终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对于网上收集的资料自己不加整理,交给老师去删除整合;还有的学生完全抄袭他人成果。这显然与完成毕业设计的初衷相背离。
二、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策略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就是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一)将毕业设计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
“捆绑”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训通常包含市场调查、广告设计、促销设计、销售活动、陌生拜访、产品推介、营销策划等多个项目,一般都可以借助于校内的实训场所开展这些项目的实践活动,通常会集中在第四、第五学期进行。将营销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其所开展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捆绑”,可以结合其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文科毕业设计所写论文无实质内容、无真实感受的格局,通过分项目分阶段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获得感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使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及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
(二)限定毕业设计形式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使得高职教育明显不同于本科教育,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毕业设计更合乎要求。但是毕业设计本身又更加适合理工科专业,这类专业学生可以结合某种工作背景和条件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计或者生产方法设计以及实验设计等,其毕业设计的成果一般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对企业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对于文科类专业而言就不能直接把上述毕业设计完全照搬过来。因此,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虽然还是写毕业论文,但是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所限定,要求学生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实训、实习活动项目来写,强调既要有“设计的过程”,又要有对企业直接有效的“内涵”,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要将曾经完成的“项目成果”作为附件附在论文的后面。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展示了对企业有用的“项目成果”,使毕业设计更加符合高职教育要求。例如,某学生在写《对‘小米’移动电源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的反思》一文时,将“小米”移动电源的市场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以及开展“小米”移动电源市场调研活动的心得体会等文本材料作为附件附在了论文的后面,对论文起到了佐证作用。
(三)重新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
重新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是将毕业设计的进程安排提前,也就是把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五学期来进行,这样做就避免了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弊端。同时这个“提前”还包含将毕业设计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理念提前灌输给学生,通常从第四学期分阶段、分项目进行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训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的“预备阶段”,通过实训项目导师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带着要为毕业设计积攒经验、积累资料的心态去开展综合技能训练。
(四)规范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论文写作
当毕业设计与综合技能实训相结合后,学生的选题就必须围绕实训、实习活动的项目确立,不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其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第四、第五学期围绕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分别进行了市场调查、广告设计、促销设计、销售活动、陌生拜访与产品推介、营销策划等几个项目,开展实训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记录相应的实践资料、撰写相关报告、提交心得感受等文字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接受导师的询问。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选题时必须选择上述实训项目的某项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确立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主题。例如,“对‘蒙牛优益C’乳酸菌饮料广告策划方案的思考”“对‘小米’移动电源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的反思”“对‘雪菲力’盐汽水促销实训活动的探究”“对‘雪菲力’盐汽水产品推介实训活动的思考”“关于‘百事可乐’校园促销方案设计的反思”等都是源自于学生所进行的广告策划方案设计、市场调查实训活动、促销方案设计及促销实训活动和产品推介实训活动。同时在毕业论文写作上,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前期所开展的综合技能实训活动过程而写作,从某一实际活动出发,就自己在前期实训活动中某一个实训项目展开论述,从实际的操作过程写起,在阐述自己的实践步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前期活动的收获与不足,最后再升华到对同类产品或企业开展类似活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避免了论文写作落入俗套,使论文真正有内涵和实用价值。
(五)专业指导教师项目化负责
专业指导教师项目化负责是指专业指导教师既要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也要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常,每个专业指导教师负责两到三个实训小组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实习活动,全程参与学生的所有项目活动,并跟踪负责相应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由于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到学生每一个项目的实践中,对学生所完成的各个项目情况熟悉,对学生的所有活动起着监控与指导的作用,所以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完全得心应手。
三、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注意点
(一)学校制度配套
学校必须有制度配套,规范毕业设计流程,从学生选题、收集材料、拟定论文提纲、写出开题报告、开题、写出初稿、反复修改、定稿到打印并上交资料再到最后的答辩环节,要求具体、规范明确,环环紧扣,层层落实,使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明白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同时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指导检查制度,以系部为单位督查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情况,以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专业实训配齐
必须重视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配齐校内必要的专业实训设施、设备,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专业实习、实训活动能满足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
(三)指导教师配备
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配备上,应该选取有责任心、有实践教学经验、有论文指导经验和学术素养的专业教师,这样的指导教师既能进行综合技能实训的指导,又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当然,学校也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高校进修,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以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力。
(四)学生个人配合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关键是学生的配合,学生是否重视毕业设计,能否很好地参与实训、实习活动,能否自觉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活动,都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成效,所以学生的个人配合很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