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机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疲劳磨损
由于长时间的载荷交变作用,零件的材料就会发生破裂,我们称之为疲劳磨损。破裂通常都会开始于在金属晶格结构中发生极微小的裂纹,随后就会发生逐渐增大的情况。解决方法:应当留意,要尽可能预防零件应力集中的情况,以便能够根据要求来限制配合零件的间隙或紧度,将附加冲击力消除。
2.塑性磨损
在工作中,过盈配合零件会同时受到压力和扭力的作用。在两个力的作用下,零件表面很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减小配合紧度。甚至很可能变过盈配合为间隙配合,这就属于塑性磨损。如轴承内的套孔和轴颈之间是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在塑性变形之后,就会导致轴承内套和轴颈之间发生相对的转动以及轴向的窜动,进而导致轴及轴上的很多零件之间改变了彼此位置,而且会恶化技术状态。解决方法:在对机器进行修理的时候,需要对过盈配合零件的接触面认真检查,确认其有没有很均匀,是否与规定相符。无特殊情况的话,不能将过盈配合的零件随意拆卸。
3.磨料磨损
零件经常会有较小的硬质磨料附在表面,导致零件的表面发生擦伤或者是刮削,我们通常认为这是磨料磨损。农机机械零件的磨损主要形式是磨料磨损,如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农机机械的发动机中往往会有空气中的很多尘土混进进气气流中,而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就会夹嵌着磨料,在进行活塞运动的过程中,磨料往往就会将活塞和气缸壁刮伤。解决方法:可以借助防尘过滤装置,将空气、燃油、机油滤清器及时清洗干净,要求使用的燃油和机油是经过沉淀、过滤和清洁的。在进行磨合试车之后,需要对油道进行清洗,对机油进行更换。在保养和修理机械时,将积炭清除干净,在进行制造时,选用的材料就是要有较高的耐磨性,从而促使零件表面提高自身的耐磨性。
4.机械磨损
不管机械零件具有多高的加工精度,或者是多高的表面粗糙度。若是用放大镜来检查,就会发现表面有不少不平整的地方,在进行零件的相对运动时,就会导致这些不平整的地方发生相互作用,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不断剥落掉零件表层上的金属,从而导致零件的形状、体积等也会持续发生变化,这就是机械磨损。机械磨损量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诸如负荷量、零件摩擦力的相对运动速度。两种相互摩擦的零件若是材料不同,那么最终也会导致产生不一样的磨损量。机械磨损的速度是持续变化的。机械使用之初,存在较短的磨合期,此时的零件磨损非常快;在经过这一时间段之后,零件的配合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标准,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机器的功率。在较长的工作期内,发生的机械磨损较为缓慢且相对均匀;在机械运转过较长时期以后,零件磨损量就会超标。磨损情况恶化加剧,零件较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损坏,这就是故障磨损期。解决方法:在加工的时候,就要对零件的精度、粗糙度和硬度等进一步提高,且安装精度也需要提高,从而促使使用条件得以改善,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应当确保零件能够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如此在起动机械时,先低速、轻负荷地运转一些时间,充分形成了油膜之后,再去正常运转机械,以便零件的磨损量能够减少。
5.抓粘性磨损
抓粘性磨损是十分危险的,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机器损坏。若是两个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太大或者太小,出现较大负荷时,油膜却不能形成,这样零件表面的金属就会因为干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所熔化,这样零件表面剥落的现象就会大面积出现,最终必然会导致零件之间被咬死。诸如烧瓦抱轴、如活塞粘缸等皆为抓粘性磨损。解决方法:要确保零件之间可以有较为合适的配合间隙,和负荷都十分良好。
二、结束语
1.人为因素如果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或在装配零件时使用不合格的零件,或没有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修复,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就会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质量。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指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受到自然不可抗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设备的内部与外部受到损伤。如农业机械在冬季使用时出现的故障率明显高于夏季。
二、农机故障的主要诊断方法分析
(一)主观故障诊断方法
农业机械额故障通常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及询问操作者的方式进行故障的检验,但是诊断结果会因人而产生一定的差异。
1.视觉上的检验直接观察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漏油、排烟颜色、部件的松动及明显断裂等。另外,为了更加正确地检验出机械的使用情况,可以借助放大镜对部件损伤部位的磨损、裂纹等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利用小手锤对机械的铆钉等部位的松动进行检查。
2.听觉上的判断、检验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利用机械发出的响声对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检查。注意机械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的声音,同时注意机械响声与转速、温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正确判断机械出现故障的部位。
3.嗅觉上的检验在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注意可能出现故障部位的气味情况,包括排出的烟气的气味。
4.用手摸触觉上的检验用手触摸机械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如果出现发烫的现象,或是其他异常的情况,则说明机械出现故障。
5.询问操作人员,利用经验检验当农业机械出现故障时,询问使用者关于机械使用时间、使用状态及机械使用时出现的故障现象,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二)客观故障诊断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带有科技成分的检测设备相继问世,其准确可靠便携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耳听眼看的传统检测方法。
1.工、量具检验法检验在对农业机械进行故障检查的过程中,利用专门的量具对机械的部件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技术标准规定的许用值进行比较,确定部件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2.物理方法检验在对农业机械进行故障检查的过程中,利用电、磁、热等物理量,对机械部件进行探测。利用这类物理方法测量,一方面能够准确检验处部件内部的隐蔽缺陷,另一方面又不会对零件造成损伤,如磁力探伤法、射线法等。
3.仪表、仪器检验在对农业机械进行故障检查的过程中,利用仪器、传感器等故障诊断仪进行检测,对出现故障的源头进行诊断。
三、农业机械故障的防治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农机维修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妥善解决农业机械出现的故障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体系,在交通便利的乡镇,建立专门的农业机械维修站,便于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大技术支持,提高维修人员专业素养
为对农业机械的故障进行妥善的维修,一方面要加大物质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智力方面的投入。增强政府在资金方面对农机维修站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维修仪器;要对机械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
(三)建立农机使用者培训机制,提升使用者的维护、保养能力
1做好农业机械的推广
工作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显著提升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效果。首先需要构建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完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并将其作为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部分。该类机构的人员需要将机械推广作为工作的核心,要全面掌握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的分布、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实力等,山区或者偏远地区还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及技术进行推广。另外,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及技术,如果条件适宜,可以积极引进,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2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意识
农业机械的管理不仅是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发挥出基本功能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也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因此需要深刻的认识到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促进作用,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意识,积极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农业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基层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从农业发展资金中专门拨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养、管理等工作,保障设备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基层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使得农民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机械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积极参与到设备的管理中。
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机制
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其对于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性等,均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机制。农业部门可以将企业引进到农业机械维修机制中,引导企业合理的设置维修站点,保障分布的全面性、均匀性及合理性。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量极大,劳动强度大,且运行时间长,容易出现各类故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而现代教育体制中对于该类人才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不仅人才数量不足,技术实力不佳,且缺乏实践的经验,需要联合教育部门即相关的技术学校,强化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培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二结语
1.1农业机械的应用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的使用改变了传统式的农村耕种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农村机械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以人力为主的工作量,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农村机械的使用扩大了农业种植规模,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的不断扩大能够带动农业机械的全面推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1.2农业机械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从农业机械使用情况来看,农业机械的推广越广泛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越快,农业种植产量就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应提高,农业机械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农业机械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们会把剩余劳动力用到其他产业中,这样不但调整了生产链,而且使人们在其他行业得到更多劳动收入。农业机械广泛使用优化了农产品市场,大大提高了农业市场,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质量。
1.3农业机械推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机械不断推广很大程度上对农业产业的不断调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农业机械推广不断扩大,促进了机械生产企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连锁反应;2.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剩余劳动力会进入到企业或者服务服务行业中去,为其他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农业机械的推广极大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2农业机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1农业机械是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农业机械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比如,一台中型农业机械每天可以进行农田作业的面积在5.3万m2,生产成本在12元/667m2,如果是人工进行作业,每667m2需要1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需要120元。农业机械作业价格在40元/667m2,每667m2将会节约80元,同时还能抢抓农时,不误节令。这不但能够节约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为剩余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给予了很多时间,使人们能够利用第二产业为自己创收收入。还吸引了剩余劳动力从事一些和农业有关的工作,比如农机维修、农机运输和农机作业等,扩展了人们的就业空间,大大促进农民增收。
2.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农业机械作为现代的生产工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它在无形中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现代化方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区别,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处于集体化和规范化;二、农业市场化。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广泛应用使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市场化;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不管是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是环境保护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机械来保障。首先,农业集体化和规模化就预示着有很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这就使少数农民得到了规模效益,就需要以农业机械代替人工生产来提高效益。规模化和标准化只能靠机械作业。农业产业要合理利用资源来满足农业市场需求,使农业商品化,让农产品立足于市场走向国际,在国际市场中提高我国农业产品影响力,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要,质量和加工依然需要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来保证。农业机械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很好的保护了环境,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比如农业机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使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工业化的环境污染;小麦收割之后剩余的麦秆会被焚烧,严重增加了环境的健康指数,农业机械进行收割之后会把秸秆粉碎之后进行还田,这不但给土壤增加了养分,而且大大降低了由于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农业依然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在其中的地位相当高。很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虽然道路不相同,但是都是实现了机械化之后随之进行现代化。
3结语
1.1畜牧机械拥有情况
积极做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2014年用于购置畜牧业机械的各类补贴资金510万元,使我县的畜牧业机械新增303台,到2014年为止全县拥有畜牧业机械1156台。
1.2畜牧业机械化作业完成情况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饲用玉米的机械化种植,2014年初及早维修保养、调试了90台玉米点播机,使饲用玉米的机械化播种面积达100%。收获时积极协调周边各县大型饲用玉米青贮收获机,2014年秋收期间共投入大型饲用玉米青贮机12台,割、搂、捆机械500余台,收获玉米面积2万亩、天然草场机械化收获完成3.91万亩。
2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县的特色农业主要以马铃薯、大露菜为主。马铃薯产业在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也是县委确定的优势产业。2014年建立马铃薯、露地蔬菜、玉米、小麦四个标准化作业示范区,其中:饲用玉米标准化建设完成面积1.2万亩;全县种植马铃薯1.3万亩,马铃薯标准化建设完成0.5万亩。
2.1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拥有情况及机械化作业情况
巴里坤县人民政府在前几年出台了对购买马铃薯种植及收获机具的农户给予惠农补贴。农机部门进村入户做了大量宣传,并做好机具对比选型,购进的样式在各乡镇召开现场演示,经试验及改进,各类机械已基本满足巴里坤县的种植习惯和模式。几年共购进马铃薯种植机具113台,马铃薯收获机104台。2014年巴里坤县种植马铃薯1.3万亩,机械化种植0.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6%;机械化收获0.3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7.7%。
2.2建成大露菜推广示范面积3500亩
2014年在巴里坤县实施露地疏菜种植、贮藏、保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根据巴里坤县露地蔬菜种植分布情况,在石人子乡建成露地蔬菜推广示范面积1000亩,4月底在种植区石人子乡大泉湾村二组做好露地蔬菜种植的耕整地作业,5月份开始铺膜播种,截至6月10日全面完成1000亩蔬菜种植任务,种植了小颗粒种子窝笋、莲花白、红萝卜、花菜。在5月初召开蔬菜机具现场演示会,培训种植户及技术人员210余人。在6~7月引进一台旋耕机,并通过改进后进行除草,除草效果较好。蔬菜自8月份陆续上市。经测产,花菜亩产量2t、莲花白4t、大白菜5t、西兰花1.8t。
3存在问题
(1)天然可利用草场退化严重,从而降低了草料收获机械的利用率;(2)饲草料基地不能形成规模,导致畜牧业收获机械的利用率太低;(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程度高,但机械化收获有待提高;(4)大露菜的生产一直靠人工点种、除草、收获,费时费力,种植规模小,生产的露地蔬菜量尚不能满足本地需求。
4意见和建议
1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耕种、收获、植保、运输等方面,极大地解除了农村劳动力,使得70%的农业人口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劳动而获得经济收入,对农民的致富也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可以增加耕地的复种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可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专业化发展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政府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补贴政策,也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强劲动力。第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农机手在农忙季节都有很可观的收入,年收入大约可达5万元左右,还有收入更高的农机手成为农村的新贵。农业机械的推广,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作物在耕种和收获时节的损失。
2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种植中的作用
农作物生长是有周期的,从播种、田间管理、生长、收获等过程。在耕种和移苗及收获时节可以普遍适应农机作为辅助。在我们罗平县,为了提高复种率和生产效率,我们实验了在玉米苗移栽过程中使用机械移栽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应用机械进行青苗移栽提供了证据和先例。本次试验参试育苗的有3个品种,浸种8小时后于6月13日开始播种育苗至6月18日结束育苗;于6月17日出苗开始出苗至6月22日全部出苗;3个品种不同种子处理于6月25日全部苗齐;6月23日达到二叶一心,6月27日达到三叶一心,平均出苗率达91.6%,平均苗高在15-17厘米,移栽苗达到了移栽时的要求基本条件,苗壮、苗龄苗高适宜、苗齐,露天育苗的生育进程与大棚相同,无明显差异,表明6月下旬气象条件对玉米苗期生长比较适宜,没有必要非得在大棚内育苗,完全可以在露天环境下育苗,可以有效节约成本。移栽机械采用田耐尔二行秧苗移栽机配套40马力以上拖拉机,采用同样的株行距模式,移栽深度几乎相同,空植率福来威在13~16%之间,直立度百达92%以上。不同品种玉米在原产地的生育期为100天,试验时将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后播种,观察其生育期的变化,由表4观察记录表明,出苗、移栽、缓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各品种不同处理之间无较大的差异。根据试验品种设计2个处理,处理一:不同移栽株数的对比,每亩理论移栽株数为6100株、6400株和5000株,行距为宽窄行模式(宽行距70厘米,窄行距55厘米)和等行距模式(行距60厘米),株距为17.5厘米和22厘米,定植苗数为5724株、5413株和5186株,收获穗数为5524株、5186株和5083株,平均成穗率达96%以上,空秆率低于4%;处理二:不同种子处理的对比,即玉米种子在育苗前进行种子等离子处理和不处理,参试3个品种,每亩理论移栽株数为6400株,平均定植苗数为5760株,收获穗数为5500株,平均成穗率达95%以上,空杆率低于5%。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更加确定了农业机械在移栽苗的过程中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我们更广泛地应用农业机械提供了大量的依据。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机械,好处多多,其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解除农民劳动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尤其是在青苗移栽中的实验成功,为农业机械在我县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我们农机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加了信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能缺席。
1.1在已有的基础上部分工种实现了机械自动化
在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以及收割这一阶段内,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在播种的初期所要进行的耕地就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拖拉机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目前正在研究的微机或者是电磁操向控制阀,来提高位调节以及力调节的可控制水平,这样可以提高耕作时的作业精度。现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日本普及。而在农作物的收割方面,在一些长势较好以及没有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时间内,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简单的机械自动化。
1.2从已有的农业机械向无人的自动化操作转变
田间操作机械里主要有两种方式的无人机械自动化操作。一种是利用无线遥控来操纵机械的间接性的无人自动化操作,主要是农药喷雾直升机、割草机、插秧机等。还有一类是直接进行的无人机械自动化操作,例如将耕地、割草、收割集为一体化操作的。而在目前来说,也在积极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无人自动化对土壤干湿状况、土壤肥力状况等等各方面的研究。在固定机械方面的无人自动化操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例如在农作物收割后,进行全自动烘干技术,以及在对农作物质量所进行的分拣技术。主要是通过光电传感技术、照相机以及X射线等各种方式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挑选,从而使农产品根据自身的不同品质卖出不同的价值,换一句话来说,在同一条件满足了不同种类的人的需要,是一箭双雕的办法。
2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
在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尝试新的方案并进行总结,争取在尝试不同的方式中取得进步。在推进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组织方式,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其他的因素。例如,当前农业生产的条件,还有生产的技术条件等,这些都是在机械自动化的推进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而只有我们提前进行充分地考虑,才能确保在推进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1机械自动化模式的选择
首先,要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的现实条件,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作业的精度以及作业的效率,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质量,节约能源。同时,要正确评价这些模式在推进机械自动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这些作用的大小按先后顺序进行选择来推动机械自动化模式。
2.2机械产品的质量(耐久性、可靠性)的增强
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变化,特别是它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往往是最大的挑战,大多数时候是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作业,而此时机械的质量(耐用度的问题)往往会对工作效率产生绝对影响。特别是目前机械大多数采用微处理机或者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所以提高这些机械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2.3树立正确的机械自动化理念
在推进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要转变理念,不要仅仅考虑那些大规模的农户,同时还要考虑到那些小规模的农户,毕竟中国大多数还是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而这些也是我们在推动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所要面临对象,所以在机器的研究过程中开发和投入一些价格相对较低、多功能且是针对小规模的。而在机械的改进上,要根据土壤以及农作物出发,来开发一些适合实际生产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不能停留在到对原有机械的改装上。
3结语
1.1防止电机受潮
由于冬季相对寒冷、漫长,如果农业机械的发动机不常用,就应该把它们放置在干燥、清洁的房间里。其中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不能将发动机和那种容易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农药、化肥等。同时,还应该防止雨水的侵蚀,否则,一旦农业机械的发动机受潮,不但会影响到自身性能,还会很容易引发漏电、短路现象的出现,情节严重时,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费用。
1.2防止弹簧变形
农业机械中的手扶拖拉机中的离合器是常结合式,当将其停放入库后,应该将手柄放置在“合”的位置上。否则,离合器弹簧就会长期受到压制,失去自身弹性而导致变形,甚至提前报废;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门,也应该设置在关闭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弹簧受到的压力,并防止灰尘的进入,提高自身清洁度。
2加强农业机械保养
由于冬季比较寒冷,将会对农业机械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农闲时对其进行保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否则,将会影响到春季耕种的正常使用。所以,这就需要在冬季对农业机械进行保养,并针对机械的使用进行培训,通过各种手段向农户宣传农业机械保养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减少机械使用故障的发生,提高农业生产力,使农业机械成为人们真正发家致富的主要因素,以便推进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
2.1当使用农业机械进行作物播种前
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刚刚购买新农机的农户,更是应该进行指导。因为,农户对于新买农具并不是很熟悉,如果贸然使用,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还会严重影响到该农具的正常使用。通过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问题,更好地确保农具的工作效率。
2.2播种期间
做好指导工作。由于第一次使用较为新型的农业机械,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对播种进行指导,这样可以确保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及时解决,进而保证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3对农业机械进行保养
开沟器的工作主要为开沟,并将种子导入土中,是保证种子发芽生长的重要机构。一个良好的开沟器应符合以下要求:开沟时不会将湿土翻上,也不会让干土落入沟底,以使种子与湿土接触,并保持土壤水分,使种子易于发芽;应将种子播在同一规定的深度;应具有一定的复土作用,使种子易于发芽;在工作时不被杂草或湿土阻塞。
2开沟器的类型、构造及其性能特点
常用条播机的开沟器类型,有锄铲式、圆角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及双圆盘式等数种,其中双圆盘式开沟器使用最广。
2.1锄铲式开沟器
锄铲式开沟器的入土角小于180°,畜力牵引之谷物播种机用得较多,其入土部分为铲形,尖端向前伸出。开沟器为拉杆所固定,导向板的作用为将种子导向钢铲之前端,挡土板与钢铲侧壁的配合作用,就防止了沟壁土壤过早的落入沟中,保证了种子播入沟底,使湿土覆盖在种子上,有利于发芽。此种开沟器构造简单,入土性能好,能在整地工作较差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但它的缺点是入土深度不稳定,随土壤阻力不同而改变,干、湿土亦有混杂现象,工作后地面起伏较显著,如地面杂物较多,则易造成拖堆、堵塞现象,工作时要经常清理。因此,锄铲式开沟器不宜用在工作幅较宽、多行而又高速前进的播种机上。
2.2圆角式开沟器
圆角式开沟器的入土角大于180°,其构造为开沟器的开沟部分为一圆角,相似运动用的铁饼的一角,用白口铁制成,其入土能力主要依靠重力作用,开沟时先压紧底土,再将土壤分向两侧,开成浅沟。此种开沟器需要在整地良好的地面上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质量,它不会将湿土翻上,入土深度也较一致,牵引力较小,但自动复土作用甚差,如地面整得不好,有机杂物较多则不适用。此种开沟器适用于浅播作物,如亚麻及甜菜播种机,亦有用于蔬菜播种机的。
2.3滑刀式开沟器
开沟部件为一滑刀,入土角度大于180°,滑刀的破土部分呈刀刃状,因此较圆角式开沟器易于入土。滑刀后部分开成左右两侧壁,使土壤向两侧移动开成一沟,输种管即从其中下种,使种子落入沟底。侧壁后端倾斜,因此能使湿土先落在沟底的种子上。开沟深浅常以滑板来控制,当滑刀与滑板的上下相对位置改变时,开沟深浅就发生变化。由于开沟器自身重量及弹簧压力的作用,滑板是经常贴住地面的,由此可见滑刀式开沟器的开沟深度是比较稳定的。滑刀式开沟器的开沟质量良好,不会翻乱土层,适用于整地良好的土壤上作播种质量要求较高的播种工作,常用于棉花条播机及点播机上。滑刀式开沟器的自动复土作用较差,其后常装有加强复土的装置及镇压装置。
2.4双圆盘式开沟器
开沟工作由2个圆盘来执行,圆盘相互倾斜成9°~11°锐角,圆盘之交接点系在前下方,交接点在通过轴心的水平线的下方30°处。工作时,与土壤表面接触,故当圆盘滚动前进时,即将土壤向两侧推开,形成一沟,种子则沿圆盘间之漏种管经刮土先落入沟底。为达到复土良好的目的,在开沟器的后部,装有复土环。双圆盘开沟器的正确装配要求是:圆盘能在内、外锥体所构成之间隙内自由旋转,一般要求能以1~2个手指与圆盘面接触推动即能使之旋转。如转不动则说明间隙过小,如很易转动,甚至圆盘在转动时产生幌动,则说明间隙过大。检查时,在2圆盘开口处,用一只手握的力量来加压,圆盘间之距离产生的变化不能超过2mm。为达到以上要求,可通过增减垫圈的数目来调整,绝不允许通过调整螺帽的紧度来达到目的。例如,感到圆盘转动很紧,则应将螺帽松下增加垫片数目,而螺帽则无论如何应该拧紧。安装将完毕时,必须注意检查螺帽之锁片是否被卷折于螺帽边上,以防螺帽在工作中由于圆盘转动及抖动的影响而致松脱,致使圆盘丢失。2圆盘前部接触点应靠紧,但不紧压在一起,以免妨碍转动。前后列开沟器支架的输种管插口大小不同:前列开沟器的输种管插口较大,后列较小,使开沟器升降运动时不致损坏输种管。安装时不能搞错。
2.5单圆盘式开沟器
单圆盘开沟器的构造是:盘形如圆盘耙片,但略小,其回转面与前进方向斜置成3°~8°,能开出一条沟来,导种管紧靠于圆盘凸面,常与开沟器主体联成一体,圆盘在主体的轴及轴承上回转,亦有刮土板。单圆盘开沟器在工作时,由于凹面斜向前方滚动,前进过程中一面以锐缘切开土壤,一面又使土壤在凹面上升起并抛开成为一沟,其作用与圆盘耙片的工作极其相似。种子沿圆盘凸面落下时为散掷,一部分种子与两侧土壤同时落入沟中,因之播种深度不一致,甚至有露在表面的,且因圆盘略有松土、翻土作用,致使干、湿土相混,种子就不完全与湿土接触,影响发芽,且湿土翻上来后又易散失水分,这些缺点在较干旱的地区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单圆盘开沟器故障较少,调整简单,能适用于高速多行的机引条播机上。
2.6适用于宽幅条播的开沟器
由于本文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组件式开发工具,使用支持ActiveX控件的终端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度,所以着重介绍信息采集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想要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定位、监控和信息传输,需要每个农业机械设备安装一个基于嵌入式解决方案的系统,便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互动。由于STM32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所以采用基于STM32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将GPS+GLONASS和CDMA等模块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信息采集系统。
1.1STM32F103VCT6微处理器
本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基于ARMv7架构的32位Cortex-M3内核的微处理器内核STM32F103VCT6。STM32具有产品种类多样化、性价比较高,易于开发等优点,逐渐在众多的Cortex-M3的微处理器崭露头角。其得益于它提出的一种基于固件库的开发方式,可以快速上手,用户只需要根据所需的应用调用库里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就可以迅速地开发出一个产品级程序。调用库忽略了底层寄存器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开发周期,便于一个产品上市收回成本。STM32F103VCT6(见图2)具有72MHz、48kB的RAM,256K的FLASH,100脚,处理速度、存储空间和管脚引用足够本设计使用,不到15元的零售价格极具性价比。另外,该款微处理器还具有各种通信控制器,如I2C、SPI、CAN和USART等,为各个模块之间通信建立良好的硬件基础,且便于升级。特别在本设计中使用了多个RS232通信,而STM32F103VCT6具有3个USART和2个UART接口,方便与各个模块电路通信。由于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在STM32F103VCT6移植实时操作系统也很方便和简单。实践证明,该款微处理器在可靠性、稳定性、处理速度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性能。
1.2GPS+GLONASS双重模式定位模块电路设计
目前,世界最大的4个定位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及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其中,广泛应用于民用的为GPS和GLONASS。GLONASS在2004年完善了定位系统后,性能更加稳定。传统的全球定位系统模块一般只采用单独的导航系统,即只能按照规定获取相应的单独某一个卫星信号,如只能接收到GPS卫星信号。相对于单独GPS和单独GLONASS定位,GPS+GLONASS双重模式定位具有定位速度快的优点,可以搜索到最多增加1倍卫星数量进行精确定位。特别针对峡谷、城市多重路径等复杂环境所设计,增加卫星数量提升优越的定位性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高端的手机、导航仪等民用电子设备当中。本设计中使用的是联发科技MTK的MT3333五合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芯片,便于投入使用,只读取GPS和GLO-NASS的卫星信号;后期可以对系统进行升级读取北斗、伽利略和日本3家的卫星定位系统信号。由于MT3333具备了联发科技独特的AlwaysLocate软件技术,能够通过用户所处状态判断卫星接收模式,使导航更加精确、可靠,更能有效节约系统电力。该芯片出厂设定刷新率为1Hz,通过RS232通信,比特率为9600bps,通过模块电路和STM32F103VCT6连接。
1.3CDMA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本设计使用KS-97嵌入式CDMA模块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终端通信,信号覆盖广,通信简单易于控制。其中,KS-97嵌入式CDMA模块针对仪器仪表或者自动化等产品设计,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电力、农业、工业当中。其内置PPP/TCP/UDP/IP协议,针对工业应用优化网络,CDMA的速率上下行最高153.6kbps,足以应付地理信息的信息传输。
1.4监控系统系统电源设计
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需要安放在农业机械设备上,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12V电瓶电源或者外接4.2V锂电池,而系统使用的电压为3.3V,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宽且压差比较大,故需要设计一个输入电压范围宽的电源电路。本设计采用德州仪器(TI)公司的TPS7A4700低噪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实现输入最小电压为3.0V,最大输入电压为36V,输出电流为1A,足以应付CDMA数据传输最大300mA电流的需求。
2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监控系统采集电路完成了对地理定位的信息的采集、通过CDMA模块向终端传输数据后,系统软件需要对该系统的硬件各个模块进行驱动、信息处理和控制。为实现控制的实时性,本设计采用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
2.1移植μC/OS-Ⅲ
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外界事件或者数据变化时,能够接收并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有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因此,实时操作系统具有严格的事件响应,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能。μC/OS-Ⅲ是Micrium公司开发的微型实时操作系统,因为STM32具备移植μC/OS-Ⅲ的条件,所以只需要修改部分μC/OS代码。本设计中主要从os_cpu.c和stm32f10x_it.c文件的修改进行阐述。μC/OS-Ⅲ的内核使用一个周期时钟中断,以计算任务延时时间和进行任务调度,所以和STM32的SysTick一致,只需要注释掉os_cpu.h中的OS_CPU_SysTickHandler()和OS_CPU_SysTickInit()函数声明即可,修改os_cpu.c的文件和库文件一致,注释掉这两个函数即可。由于使用STM3的中断函数替换μC/OS-Ⅲ的中断服务函数,那么需要对stm32f10x_it.c文件进行修改。首先将该文件中原有的PendSV_Handler空函数注释掉,然后最重要的是编写SysTick中断服务函数。本设计使用IAR编译环境,使用PROBE插件即可对μC/OS-Ⅲ进行调试,为软件调试和系统调试提供很大方便。
2.2配置μC/OS-Ⅲ
配置SSS的系统功能是由一个个宏组成,这类可移植、扩展性强的代码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文件,以一个系列的宏命令,配合子程序模块的条件编译语句实现功能剪裁。
3应用实例
根据以上设计建立的系统,实际应用在农业自动化相对较高的农场。本设计中主要应用在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靠近电瓶位置。由于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的直流12V电瓶维护方便,高达52Ah的容量,每月例行充电一次,平时例行补充蒸馏水即可工作,可以为本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运行稳定。由于农机设备之间通信采用数字通信,传输可靠、隐蔽性强,能够在客户端上实现基础功能,如车辆点名、车辆信息追踪、命令下发、变更命令参数等功能,还能够查询到历史记录,一般采用回放、显示等方式。关键的统计分析中,可对各个农机设备传回的实时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设备之间不同类别主动查询报警记录、使用信息等。应用表明,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运行可靠稳定。
4结论
1.农机试验鉴定必须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
农机试验鉴定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给试验鉴定提出相应的要求,在预示试验鉴定发展方向的同时,促进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的提高,而试验鉴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农机试验鉴定能力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试验鉴定机构应在农机化发展需求的牵引下,做好试验鉴定发展规划,努力加强试验鉴定能力建设,开拓试验鉴定新方法,尽量减小试验鉴定能力不足给农机装备及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农机试验鉴定发展必须源于实践探索
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其发展方向决不能凭空臆断,而应在大量实践探索活动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的发展道路。从关注农机产品安全和性能到对产品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评价的转变,部级推广鉴定“五统一”的实施,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的开展……所有这些,都是实践探索的成果。从农机试验鉴定的发展历程来看,离开实践探索活动,试验鉴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实践探索活动可以淘汰那些不合时宜的试验鉴定方式和思想,推动农机试验鉴定向着更加统一、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3.农机试验鉴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农机试验鉴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专业领域范围广,工程应用性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特性,昭示了科学技术进步对农机试验鉴定发展的推动作用。比如,计量与测试技术、统计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农机试验鉴定活动中广泛应用的测控能力和试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在改善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的同时,还能丰富试验鉴定的手段和方法,促进试验鉴定思想理论和技术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二、强化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途径和建议
目前,农机试验鉴定已经成为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成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初步探讨农机试验鉴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强化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建议。
1.强化公益属性,明确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发展定位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明确将“不以盈利为目的”作为农机鉴定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目的就是保证试验鉴定结论不受研制单位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影响,确保公正性,真正服务好企业,推动支持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真正服务好农民,替农民把好产品质量关,确保农民能用上质量合格、性能优良的产品;真正服务好行政,真正把好产品、好技术推荐给行政,纳入到支持推广范围。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强化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公益属性,明确发展定位,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质量把关作用,真正为农机化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确保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实施、财政资金有效使用,促进全国农机质量保障体系良性发展。
2.加强技术理论研究,创新试验鉴定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不少新型农机和国外农机不断投入市场,这些产品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农民影响很大。农机试验鉴定在质量把关的同时,也肩负着引领新产品、新技术进步的任务。为适应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要着眼提高农机试验与鉴定的综合能力,加强试验鉴定理论技术,特别是农机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为解决评价指标选取、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综合评定等关键问题提供理论技术支持;要加强对现有试验鉴定模式的分析总结,改进试验鉴定方法,提升试验鉴定手段,推进模式转变,提高试验效能,使试验鉴定适应时展需求。
3.加强系统规划,推进试验鉴定能力建设
农机试验鉴定发展离不开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加强试验鉴定基础设施和试验技术手段建设,首先要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做好农机试验鉴定体系规划,强加整体意识,积极争取支持,统筹开展鉴定检测软硬件设施建设。一方面,要突出区域重点,加大试验场区与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建立特色实验室,提高鉴定检测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试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相互利用。
4.强化监督管理,推进试验鉴定工作规范化
为达到农业机械节油的目的,应当选择设计合理、适应性好、技术成熟的机器,另外,机器的动力性能和作业稳定性也必须考虑在内。在选择时,也要看产品是否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质量鉴定,是否获得实践检验,并且能否满足本地的农业需求,只有选择综合效益较好的节能型机械,才能达到高效、节油的目的。除此以外,市场上正规有效的节油型机械也应当有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便于使用者的维修与更换配件,这一点也是选择优良机械的依据。
2正确操作农业机械
机械的操作过程也是油耗的一部分,正确操作农业机械可以降低一定量的油耗,下面分析几点使用者应当注意的节油操作。在确认装置完好的前提下,启动机器;行驶过程中,操作者应当注意使用合理的油门和档位;在高负荷工作时,及时更换机油,避免机油温度过高而加速老化;如果要长时间停车,必须要熄火,减少发动机的空转带来的不必要油耗;熄火前猛轰油门不仅会损耗发动机零件,更会增加油耗。机械所处的状态不佳也是油耗增加的因素,比如发动机气缸的压缩力不足、空气滤网堵塞等。不规范加油亦是增加耗油的重要原因,应当注意加油不要加太满,油位太高会造成油封损坏、机油渗漏。另外,曲轴箱的通气孔应该保持畅通,以防止油渗漏,同时排出水汽和油汽,避免污染机油。
3农业机械的保养
农业机械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部分部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仅降低了机械的性能,也增加了油耗,更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使用者平时对农业机械的保养是不可缺少的。新购买的机器需要磨合,使用者应当依照机械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磨合,不要一开始就将新机器投入重荷作业中,在磨合时需要控制好操作速度,在加速、减速时都不要太快。在使用前应该将机械用油进行48小时沉淀,避免发动机因机械油中的杂质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在确保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时才运行机器。机械的滤清器也需要经常清洗和更换,据统计,车况良好的机械可以省油15%~20%。空气滤清器的堵塞会导致气量减少,燃油不充分,因此降低了燃油的效率;柴油滤清器堵塞会使得发动机的供油异常、功率下降,从而油耗增加。机械各部位的轴承度应该保持良好,在部件轴承处滴注油,并控制好它们的松紧度,太紧或太松都会增加工作阻力,从而增加油耗。另外,螺丝的松动也会增加油耗,尤其是发动机的支架与变速箱间的螺丝。
4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
使用者对机械的发动机要经常检查,可以定期进行耗油技术的检测,严防燃油滴漏的情况,减少耗油,安全行车。检查与调整气门的间隙,也是必不可少的维护工作。据统计,气门的间隙过大,油耗会增加大约15%~20%。发动机的齿轮和凸轮轴的磨损,会导致配气相位角的减少,应当适当减小气门的间隙,来弥补相位角的减少;凸轮轴的磨损较严重时,要及时更换,否则会降低功率、增加油耗。经常检查机械制动系统的状态,不但能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能减少油耗。如果制动回位状态不好,有拖滞的现象,说明机械处于半制动的状态。另外,检查喷油器的雾化状态,喷油器如果有滴油或者雾化不良的现象,会使机械油得不到充分的燃烧,因此增加油耗。农业机械大多使用柴油作为动力燃油,实践证明,柴油需要经过48小时以上的沉淀,使用效果才有显著的提升,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加油之前,要擦干净油箱,去除灰尘后再打开盖子。加油时最好用软管加油,这样能使燃油借自重流入油箱。
5结语
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和重要环节,是我国绿色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设计农业机械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可拆卸性的设计,将其作为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目标,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可以将农业机械可拆型性设计分为2种类型,在产品回收基础上的设计,是指当农业机械产品已经无法再使用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回收更多的零部件,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能够有效地减少农业机械设计的成本费用;为了方便农业机械维修工作而设计可拆卸性,主要是提高农业机械的维修水平,简化维修技术人员的操作,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
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技术
2.1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为提高农业机械的可拆卸性,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可拆卸性的时候,一定要保障维修的便利性。在设计机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打好基础,以便于将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维修工作,保障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环保性,不可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在密封的时候所采用的液体也必须具备无毒性,以保障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在设计农业机械可拆卸性的时候要确保所设计的农业机械能够被拆卸。要防止农业机械各部位零件表面的再加工。在拆卸零件的时候,要避免对其他零件造成损坏,以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
2.2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
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可拆卸设计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典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可拆卸性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设计的时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将已经被验证的有效的可拆卸设计方案应用于新的产品设计工作中,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CAD技术与CAM技术有效统一,以提高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实现设计目标。为保障农业机械可拆卸性设计的质量,则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数据库,将典型的设计方案添加到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评价来保障可拆卸性设计水平,以确保农业机械在维修的时候能够被拆卸。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来查询相应的信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3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
在研究小麦精播机中的可拆卸性设计方案的时候,应当对其结构进行一定的了解。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是气吸式小麦精播机,其结构主要是由排种器、开沟器、支撑机架等部件组成。传统小麦精播机在设计的时候,许多地方都需要进行焊接,不可进行拆卸,在对其实施维修工作的时候十分不方便,以至于小麦精播机的许多机械部位都得不到有效的维修,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这种小麦精播机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为此在设计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以提高小麦精播机中开沟器的可拆卸性。小麦精播机的开沟器部位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接种漏斗、开沟铲、开沟器导管和播深调节板。如此一来,在维护小麦精播机的时候,能够将螺栓卸下,然后对播深调节板进行修护。
4结束语
如何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其根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农业的机械化逐渐代替手工劳作的现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以及其他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农业机械化装备与技术产生更新的需求。为了满足农村产业结构的新需求,就要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成熟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就现阶段而言,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用科学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以科技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要与农业机械化协调稳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会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在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要想把生产效率提高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利用农业机械化是很有效的方法。我国的农业只有真正的转型,才能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现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已初步形成了,不仅更加容易操作,还有配套装置,设备经济适用,成本低,实际操作的效益很高,而且还在不断的创新。这不仅开阔了广大农民的眼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而且还能学到很多农业现代化知识。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水平,还能培养一些肯去钻研技术的农机人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从而使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技术保证,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增长主要依靠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和过度利用来实现,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使用量却分别为世界的30%和26%,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使农民更快的创造财富,同时也可以加强村与村的合作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样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
三、结语
1.1机器人技术
工作强度大,且环境复杂的地方,人为操作非常不便。因此,利用机器人成为瞩目的新技术。农业作业的环境及操作复杂、多变,对机器人的要求很高,要求机器人自动收集、处理农业信息和作业。在收获成果时,要求机器人自己辨别成果成熟度,区别杂草与作物。
1.2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图像处理操作技术及传感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学等重要技术,为机械与操作者提供一种交互体验的新技术。农业虚拟技术主要以农作物、市场等为研究核心,利用高科技的先进技术研究如何对产品进行改良,对环境进行改造等。通过虚拟技术,可模拟生产,且生成虚拟结果,将结果用于研究,分析并调整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降低生产损耗,提高生产率。
2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推广的策略
农业办公条件简陋、办公人员不足,对基层情况不是很了解,推广新技术经费不足,限制了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推广。且很大一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的理解程度不高,不敢尝试使用新技术,甚至有抵触情绪,使得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推广存在困难。
2.1确立创新创新技术方针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基石,提高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新技术及新机械研究,并加快新技术在农业机械当中的应用。同时,政府要高度配合新技术的发展,鼓励农业技术的创新。在教育中,灌输创新理念,提高科技、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发展更稳定、健康。从而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力,在市场需求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将加大对科技和农业机械创新的投入,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机械发展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并将科技创新与经营理念结合应用到农业的发展中。
2.2实行低碳技术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