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舞蹈鉴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舞蹈鉴赏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以多彩多姿的感性形式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教学建议,并探讨其意义。

现如今,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不再是各校“装点门面”的可有无的课程,它将会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现状

当前全国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课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课程设置上不够重视

虽然大多数院校已将舞蹈鉴赏课程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实际上却要求学生任选一门以上的艺术类选修课。而对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多门艺术类课程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程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视这类课程为可有可无。

(二)教学方法死板

在舞蹈艺术鉴赏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生兴趣不高

学校的舞蹈鉴赏选修课,到课的人往往一开始特别多,到后面越来越少,就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教师点名,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说到底,还是学生对这个课程不够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课程困境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开展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题材上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地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能对学生胃口的元素;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语汇。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在于理解不在于盲从。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投学生所好。

(二)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一方面,要丰富鉴赏的审美知识储备。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其鉴赏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从文化内涵上领略舞蹈艺术的美。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如藏族的《龙鼓舞》是青海省原始祭祀舞蹈,每年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驱灾避邪。离开这个一层文化内涵,便无从知道此舞蹈美在何处。

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舞蹈意境想象的训练,掌握舞蹈的动律与构图。舞蹈构成有三个:动律、构图和舞情。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动律和构图是为舞情而存在的。原始图腾崇拜的舞蹈所以不朽,是因为它的每一个节律都充满了极端狂热的,而又无比虔诚生命情调。因此,在对舞蹈意境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

(三)舞动肢体,结合实践领悟舞蹈魅力

与单纯鉴赏的传统模式相比,师生间进行互动显然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是“动”是舞蹈的精髓。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三、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与世界的交流。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能充分展示人的生命与心灵之美,是无国界的语言。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本土民间艺术的慧眼,保护本土民间艺术,形成关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良性氛围,从而促进本土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而了解外国舞蹈,又能感受到异国风情,增长见识,促进彼此的了解。

2.体现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育范畴,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个体意义

1.培养审美能力,完善文化修养

人类的文化包括文字文化和非文字文化。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使专业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却成了新一代的文化弱者。君不见高校文艺演出时演员们激情飞扬,而台下的观众却一片麻木。这并不是他们不热爱艺术,而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而舞蹈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缺陷的最佳科目。

2.增强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斯佩里博士对人的大脑进行割裂研究发现,人的左脑负担抽象思维活动,右脑掌管形象思维活动。开发右脑可以提高智力水平。我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者平心先生研究发现,热衷于舞蹈的大学生的智商明显比城市一般人口的智商高很多。

3.净化心灵,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操

舞蹈通过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以舞蹈《中国母亲》的欣赏为例。一开始,那形体的张力、那音乐的激愤,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地重温起那个年代的国仇家恨的苦难。中国妈妈对侵略者恨入骨髓,却最终收养了敌人的婴孩,那种反复的矛盾和挣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音乐又低沉转为轻快,慈爱而勤劳的中国母亲终于辛辛苦苦地把日本的婴儿拉扯大了,她告诉孩子身世,含泪送她回去寻找亲身父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懂得博爱和宽容的力量。

4.促进内外美统一和举止得体

舞蹈是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懂得舞蹈美的人处处都能体现姿态美。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应该是有更高的审美修养的,他们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都应比一般人更得体。当教师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着美丽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时,学生步入舞蹈艺术的世界,就明了了人体语言的美妙,促进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以多彩多姿的感性形式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教学建议,并探讨其意义。 

 

现如今,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不再是各校“装点门面”的可有无的课程,它将会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现状 

当前全国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课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课程设置上不够重视 

虽然大多数院校已将舞蹈鉴赏课程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实际上却要求学生任选一门以上的艺术类选修课。而对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多门艺术类课程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程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视这类课程为可有可无。 

(二)教学方法死板 

在舞蹈艺术鉴赏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生兴趣不高 

学校的舞蹈鉴赏选修课,到课的人往往一开始特别多,到后面越来越少,就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教师点名,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说到底,还是学生对这个课程不够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课程困境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开展高校舞蹈艺术鉴赏教育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题材上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地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能对学生胃口的元素;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语汇。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在于理解不在于盲从。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投学生所好。 

(二)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一方面,要丰富鉴赏的审美知识储备。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其鉴赏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从文化内涵上领略舞蹈艺术的美。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如藏族的《龙鼓舞》是青海省原始祭祀舞蹈,每年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驱灾避邪。离开这个一层文化内涵,便无从知道此舞蹈美在何处。 

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舞蹈意境想象的训练,掌握舞蹈的动律与构图。舞蹈构成有三个:动律、构图和舞情。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动律和构图是为舞情而存在的。原始图腾崇拜的舞蹈所以不朽,是因为它的每一个节律都充满了极端狂热的,而又无比虔诚生命情调。因此,在对舞蹈意境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 

(三)舞动肢体,结合实践领悟舞蹈魅力 

与单纯鉴赏的传统模式相比,师生间进行互动显然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是“动”是舞蹈的精髓。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三、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与世界的交流。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能充分展示人的生命与心灵之美,是无国界的语言。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本土民间艺术的慧眼,保护本土民间艺术,形成关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良性氛围,从而促进本土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而了解外国舞蹈,又能感受到异国风情,增长见识,促进彼此的了解。 

2.体现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育范畴,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个体意义 

1.培养审美能力,完善文化修养 

人类的文化包括文字文化和非文字文化。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使专业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却成了新一代的文化弱者。君不见高校文艺演出时演员们激情飞扬,而台下的观众却一片麻木。这并不是他们不热爱艺术,而是他们缺乏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而舞蹈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缺陷的最佳科目。 

2.增强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斯佩里博士对人的大脑进行割裂研究发现,人的左脑负担抽象思维活动,右脑掌管形象思维活动。开发右脑可以提高智力水平。我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者平心先生研究发现,热衷于舞蹈的大学生的智商明显比城市一般人口的智商高很多。 

3.净化心灵,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操 

舞蹈通过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以舞蹈《中国母亲》的欣赏为例。一开始,那形体的张力、那音乐的激愤,使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地重温起那个年代的国仇家恨的苦难。中国妈妈对侵略者恨入骨髓,却最终收养了敌人的婴孩,那种反复的矛盾和挣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音乐又低沉转为轻快,慈爱而勤劳的中国母亲终于辛辛苦苦地把日本的婴儿拉扯大了,她告诉孩子身世,含泪送她回去寻找亲身父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懂得博爱和宽容的力量。 

4.促进内外美统一和举止得体 

舞蹈是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懂得舞蹈美的人处处都能体现姿态美。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应该是有更高的审美修养的,他们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都应比一般人更得体。当教师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着美丽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时,学生步入舞蹈艺术的世界,就明了了人体语言的美妙,促进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 舞蹈艺术鉴赏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74-03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社会而言,艺术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剂和奠基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效及作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而医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和亟待有所突破的领域。从医学行业的特征上来说,这个行业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医生被看作是与律师、经济学家、教师等职业并列的社会精英角色。而从现代文明构成的角度上看,医乃仁术,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这就要求,医学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以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世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就应当以艺术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突破口,实施科学、艺术的交汇与融合,使学生逐渐从医学长期被认定为自然科学的片面认识中走出来,明确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种性质,补充并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

在人文艺术领域中,舞蹈作为“艺术之母”,从人类原始时期的祭祀、求偶、邦交等功能演变至今的具有健身、教育、娱乐并集音乐、肢体语言、服饰、风格、舞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育人价值。舞蹈鉴赏的最高境界是对于生命的孕育、人类的发展、历史的演变(最高境界的理解)、人格培养和完善给予人文艺术的外化,通过舞蹈艺术鉴赏课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特殊的)育人价值。更何况,舞蹈与医学并非两个领域的平行线,两者既有历史渊源的交织,亦有实操融合的价值。而目前,部分医学类院校选修课程虽设置了舞蹈鉴赏课,但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符合医学生特点的修养体系。本文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特殊性出发,结合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舞蹈艺术鉴赏课开展情况从中探讨舞蹈艺术鉴赏课针对医学生开设的意义及其教学方法。

二、舞蹈和医学的历史渊源和内在关联

(一)舞蹈和医学相融合的历史渊源。舞蹈是一种深刻的形体文化,由古至今,人类用舞蹈进行宗教祭祀、国家典礼、传承文化;医学则是对生命终极关怀和追问的科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学在存续人类生命、探究生命奥义的各个领域飞速前进。舞蹈和医学,两项文明传承的精髓,虽一直伴随人类发展,却似乎是两条平行线,从未交织。然而事实上,舞蹈和医学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大禹治水时期,为了治疗风湿疾病,大禹所创的禹步一方面起着治疗病痛的功效,另一方面,其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转折的步伐,在后期也成为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对舞蹈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依据。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形体动作,创造了“五禽戏”,可算是古代的“保健操”,当然也是一种舞蹈。发源于古印度的瑜伽之术,在现代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和艺术修养项目,更是公认的在医学意义上有利于健康的保健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舞蹈疗病法”,算是对医学和舞蹈之间关联的一种认定。

(二)舞蹈和医学内在关联的社会背景。当然,以上探讨的是舞蹈与生俱来的健身功效(对于治疗的意义),那么加强舞蹈这种人文性质的艺术修养对于医者本身,又是否有现实意义呢?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人称“医侠”的吴一龙曾说:“医乃仁术,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一位顶尖的“圣手”对医者的人文艺术修养如此看重,可见,无论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都是跟科学领域相关联的。尤其在当代社会,面对患者形成的医学行业体系,不仅仅是技术和科研体系,更是一种社会保障体系,是支撑现代文明的基础社会功能。因此,医者具备舞蹈等现代人文艺术素养,也是医者群体提升医患关系和谐度、塑造行业美誉度的重要条件。

三、面向医学专业学生开设舞蹈艺术鉴赏课的现实意义

(一)在国家政策方针层面上有导向和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而舞蹈鉴赏课程是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的8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

(二)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现代医学更加关注人,更加关注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质量,医学比任何别的学科更强调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因为服务于人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因此,医学院校需要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热爱生命,这就要我们在新形势下找到能使医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舞蹈艺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鉴赏者除了能直接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之外,还能自觉地在脑海展开舞蹈画面所带来的丰富想象,直接与心灵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钱学森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应该让学科学的(人)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修养。”舞蹈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培养人的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而且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完美的健康人格。笔者认为,开设舞蹈艺术鉴赏课程,对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三)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修养途径之一。医患关系是当今最为敏感的几种社会关系之一。医患关系一定程度上的紧张,既有整个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缺陷的原因,也与医患关系当中的主动方―― 医护从业者的素养有关。从医患沟通的角度出发,医者不应当仅仅是个严谨刻板的唯物主义者,更应有对患者的生命关怀和情感关照。但如果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医者必定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也不能很好地释放自己的压力。舞蹈作为释放身心、用肢体创造沟通空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医护从业者增强感性思维和同理心,从而对患者形成更深切地关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如下:

1.有利于医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所谓医者仁心,仁即道德情操,医术可以在实践中提高,但医学生在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阶段,未能树立一定高度的道德情操,则很难在职业生涯中形成对拯救生命的高度责任感。舞蹈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突出作用,舞蹈的综合性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艺术体验,健康的舞蹈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医学生通过舞蹈鉴赏课程的学习,感受舞蹈演员表现的喜与怒、哀与乐,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不同的情绪,情感在优美的舞姿中得到放松,在舞蹈音乐中得到升华。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表演舞蹈的课堂练习过程中,从舞蹈艺术的真、善、 美,升华到对生命感悟的真、善、美,树立起人文情怀。

2.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文化素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到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舞蹈艺术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必不缺少的。医学生通过欣赏舞蹈作品,透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形象了解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学背景,民族精神和情感通过肢体的抒发方式,从中获得大量课外的知识信息和人文知识。特别是各个民族独具特色舞蹈表现方式给医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和感受,既可以满足他们欣赏美和感受美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激发他们寻找美、创造美的欲望。

3.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医学生作为理科学生,在科学严谨方面的训练非常系统,但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相对于文科学生要弱。这一劣势看似对职业生涯影响不大,但整体而言,会影响医学从业者的想象力―― 医学和与之关联的生命科学领域,一直如同我们探索的宇宙般浩瀚无垠,对生命秘密的探索不仅需要大量实践,更需要大胆的设想和丰富的想象力。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爱因斯坦,他对于世界的改变,基础虽然是天才的演算,但原动力却是宇宙级的宏伟想象。医学跟所有学科一样不是停止不前的,每一次科技的更新都离不开创造者扎实的学术知识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在舞蹈艺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医学生可以发挥感悟力和想象力、在舞蹈创作的参与过程中,可以提高创造力和形成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为医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4.有利于医学生强健体质,塑造美的职业形象。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通过参与舞蹈形体训练还有助于强身健体,甚至可以医治疾病。舞蹈对形体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可以通过舞蹈抒发和表达感情,提升个人气质和外在美感,调节个人的情绪,使其在艺术修养和气质上得到提高和加强。例如时下风行的各种广场舞、健身操、瑜伽训练等等,不仅仅在运动医学意义上有助于健康,更带来时尚、阳光的正能量体验,这也是医学生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提升职业抗压能力的一种良好方式。

参与舞蹈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动手能力、记忆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舞蹈技能训练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更灵活的掌握护理技能操作,培养严谨科学思维和创新性结合有很大促进。学生在舞蹈中对音乐、动作、队形、画面感的统一协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求新求变的精神正是当今医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由于医学院校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对在医学院校所担任舞蹈赏析课的任课教师也有着特殊的要求,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量、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及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医学院校舞蹈鉴赏教学有了初步的探讨。

四、医学院校舞蹈艺术鉴赏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适宜的舞蹈作品,引导学生鉴赏和感受作品的魅力。针对舞蹈基础差,甚至是没有舞蹈基础的医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不能一味地使用艺术院校的专业教材,可按舞蹈发展史中各阶段的形成特点、舞蹈表演形式、以及提炼优秀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选择风格鲜明、具有时代意义以及符合当代学生流行审美趋势的并容易引发学生共鸣的作品。

(二)在授课过程中,可分为认识、分析、阐述三个部分。通过认识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结构、阐述自身观点层层递进的三个学习方法,让教师从单一的灌输性教学上升至讨论式教学,让学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同时,在鉴赏作品过程中渗透美育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舞蹈演员的肢体美、线条美以及从中了解一个优秀舞蹈演员为艺术作品做到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辛勤付出,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培养自己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

(三)寓教于乐,快乐学习,逐渐理解和体会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在教学中设计了模仿展示环节,在舞蹈形成的初期,各类舞蹈也是从模仿而来的,例如原始时期祖先们为了狩猎模而仿动物体态;各个部落为了人丁兴盛以模仿图腾而舞,民间舞中的傣族舞、壮族舞都具有典型的图腾形象。在鉴赏戏曲舞蹈时,可让学生来模仿其中的舞蹈角色,不仅使课程更生动,也使学生对欣赏曲目有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让学生参与课堂,给出音乐,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确定主题,用动作表现音乐,增加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处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在技能操作过程中,要求科学、规范、严谨的同时,对护理人员动作的流畅、娴熟以及美感也提出了新要求。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护理工作人员在给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同样展现着职业的形象美,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授舞蹈鉴赏课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肢体表现力,在让学生从有认识美的意识逐步提升到有表现美的能力。

(四)启发思考,升华思想,有所感悟。开设舞蹈鉴赏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因此在欣赏作品之后,要对作品的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概括,使学生在欣赏优秀舞蹈作品之余,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引发对于人生的思考,从而得到人格的提升。

作为拥有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应以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为首要目标,以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为重要途径。在医学院校设置舞蹈鉴赏课的核心目的便是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综合素质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渠道。总之,在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舞蹈赏析课程,要从医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规划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提炼出即达到人文艺术熏陶又符合学生喜好的舞蹈作品和鉴赏方法。

【参考文献】

[1]岳金莲.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J].艺术教育,2008(8)

[2]周楷,邱振声.艺术欣赏[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

[3]李源.高职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群文天地,2013(12)

[4]张扬扬.高职高专《舞蹈鉴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11)

[5]涂频.浅谈普通高校《舞蹈鉴赏》教学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6]商玮娜.医学院校中舞蹈普及教育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

第4篇

论文摘要: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实施,要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品与技能相结合、训练与实用相结合三个原则,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幼儿文学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语文教学向专业教学的延伸。幼儿文学课程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以下是笔者对这门课程的几点教学思考。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范院校的幼儿文学课程都大同小异:从任教者角度来看,大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从课程内容来看,大多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几个板块。虽然教材也结合一些审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在这些文学范畴之内;从教学形式上看,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由于幼儿文学课程主要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更对路一些,但对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则不适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近些年,课程改革昭示我们课程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应该把“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定位在这一点上,幼儿文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找准自己在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精准定位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囿于“文学”视野的局限,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发展”为主线,以幼儿文学的文本和幼儿发展的规律为情境脉络,从多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吸取丰富的学习“给养”,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是启蒙教育,它要求幼儿教师是通晓人文、自然知识,在音、体、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任教者应改变自己在课堂中单纯的讲解者身份,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积极合作、主动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剖析,让学生领悟幼儿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范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创作出贴近生活、质量较高的好作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过程,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作品与技能相结合 

现在很多幼儿文学的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阅读欣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它们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色。 

对教材中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赏和运用。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分析情节、语言、写作技巧等,而应该从实用出发,让学生学会吟诵、讲述、编排、表演。比如幼儿童话和幼儿生活故事,要求用幼儿喜欢的、能接受的语气、语调,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5~10则;教师推荐一些经典的、受幼儿喜欢的绘本,让学生阅读并讲述出来,在学生已有的美术基础上创编绘本;让学生创作和改编幼儿戏剧,以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不同规模的表演。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兴趣,在学会鉴赏、创编的同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加强了幼儿文学课程的实用性,锻炼了学生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3.训练和实用相结合 

首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完成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另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比如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周见习、月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幼儿的语言运用方法和习惯,进行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在幼儿园带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请幼儿听、赏、观、看,然后再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只有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到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确实有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社会实用性。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实施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讲解变为活泼的表演,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堂,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索与积极思考,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幼儿文学的知识与理论,更主要的是学会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独立选择幼儿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改编、创作幼儿文学作品,或者将幼儿文学的构思表现方法迁移到其他教育活动的设计之中去。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实施,要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品与技能相结合、训练与实用相结合三个原则,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幼儿文学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语文教学向专业教学的延伸。幼儿文学课程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以下是笔者对这门课程的几点教学思考。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范院校的幼儿文学课程都大同小异:从任教者角度来看,大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从课程内容来看,大多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几个板块。虽然教材也结合一些审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在这些文学范畴之内;从教学形式上看,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由于幼儿文学课程主要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更对路一些,但对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则不适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近些年,课程改革昭示我们课程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应该把“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定位在这一点上,幼儿文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找准自己在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精准定位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囿于“文学”视野的局限,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发展”为主线,以幼儿文学的文本和幼儿发展的规律为情境脉络,从多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吸取丰富的学习“给养”,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是启蒙教育,它要求幼儿教师是通晓人文、自然知识,在音、体、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任教者应改变自己在课堂中单纯的讲解者身份,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积极合作、主动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剖析,让学生领悟幼儿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范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创作出贴近生活、质量较高的好作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过程,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2.作品与技能相结合

现在很多幼儿文学的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阅读欣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它们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色。

对教材中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赏和运用。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分析情节、语言、写作技巧等,而应该从实用出发,让学生学会吟诵、讲述、编排、表演。比如幼儿童话和幼儿生活故事,要求用幼儿喜欢的、能接受的语气、语调,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5~10则;教师推荐一些经典的、受幼儿喜欢的绘本,让学生阅读并讲述出来,在学生已有的美术基础上创编绘本;让学生创作和改编幼儿戏剧,以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不同规模的表演。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兴趣,在学会鉴赏、创编的同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加强了幼儿文学课程的实用性,锻炼了学生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3.训练和实用相结合

首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完成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另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比如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周见习、月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幼儿的语言运用方法和习惯,进行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在幼儿园带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请幼儿听、赏、观、看,然后再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只有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到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确实有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社会实用性。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实施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讲解变为活泼的表演,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堂,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索与积极思考,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幼儿文学的知识与理论,更主要的是学会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独立选择幼儿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改编、创作幼儿文学作品,或者将幼儿文学的构思表现方法迁移到其他教育活动的设计之中去。

参考文献

第6篇

课题名称:

舞蹈艺术欣赏

—— 一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文学活动以及艺术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

我之所以会选择《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我关注的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多彩的社会中,我们这些正处于毕业阶段的高师音乐系学生应多学习专业以外的多面知识,以不变应这万变的复杂社会。

虽然《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并不成为我们系的一门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课程。“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对舞蹈中各种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音乐系不同专业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舞蹈艺术欣赏对学习舞蹈专业很有帮助,对舞蹈艺术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欣赏能力,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坐标,而且对舞蹈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变化万千的舞蹈世界中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还要多看、多听、多鉴赏,因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更要成为我们音乐系的一门核心课程。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一、开头

⒈由学习者在《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中的课堂表现引发我对学习者的调查;

⒉学习者的态度是由于《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本身的几大特殊性所导致,分别是:

① 学习者——本系各个专业学生;

② 课程时间的安排——大四的第一个学期;

③ 课程的性质——非必修(选修)的专业课程;

二、⒈ 舞蹈艺术欣赏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⒊ 特别提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⒋ 从感知方面来谈欣赏舞蹈的三个层面 :

①形象感觉 ②体验想像 ③探究领悟

⒌舞蹈艺术欣赏的审美价值;

三、结尾

呼吁全系学生要用更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为什么《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得到重视?

2. 什么是舞蹈欣赏?

3. 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有没有关系?

4.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专业学习者有没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黄平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选题,写开题报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3月6日——3月20日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论文阶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田静主编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艺术特征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选自《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中黄小明著《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编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与中学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提出改革的建议,以寻求可能的应对策略。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成效究竟如何?本文基于笔者带学生实习的经验,对当前的中学音乐教育问题作一再度审视,并据此从与中学音乐教育直接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寻求可能的应对策略。

一、新课改下的中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一)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被视为“副科”,有的学校不开音乐课。稍好一点的学校,音乐课程也开,但挤占现象严重。

(二)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教师资源匮乏

“我国初中音乐教师6.7万人,学历合格率为55%”,多数音乐教师的备课,确切地说就是抄写教师参考用书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上课不够灵活,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有许多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同时由于中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师待遇不好,而不愿意去做一位中学教师,这使得中学音乐教师人才匮乏。

(三)“一专多能式”综合型音乐教师缺乏

一部分音乐教师所上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其伴奏都是单一的和弦伴奏,使曲目的风格韵味一扫无余。自弹自唱也是薄弱环节,唱了就不能弹,弹了就唱错。这些音乐教师只能做些最基本的教唱和基本乐理的讲授,至于音乐欣赏方面,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尚不透彻,更无法给学生讲授。相关问卷调查显示,84%的学生认为,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唱歌、感情处理得好;74%的学生希望老师除能弹一手好钢琴外,还能会一两件其他乐器,能伴奏好,能自弹自唱,能指挥学生处理好歌曲,82%的学生能够欣赏老师优美的舞姿,并希望老师能为学生编排简单舞蹈。而事实上,现在的音乐老师是不能满足学生这些要求的,“一专多能式”综合型音乐教师非常缺乏。

(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不科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填鸭式”“、接受式”教育教学模式仍然严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对音乐的兴趣。有的教师甚至仍然以培养一两个高考生而沾沾自喜。还有的一些教师甚至仅以能否参加地方文艺演出来衡量教师的水平。当然,以上所谈大多指农村等落后地区的状况。尽管是一些农村地区,但仍然不容忽视,这与我国80%地区是农村的特点决定的。只有解决了这些地区的问题,特别是看起来是最基本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才能说有进展。

二、对策思考

不容否认,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一般研究者能解决的。如,一些领导不重视问题等。笔者仅就与培养中学音乐师资密切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谈一点看法,以便从一定层面间接地去改变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导致以上现象的众多原因中,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与中学音乐教育脱节、与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相脱节是主要原因。因此,应及时加强对高师音乐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应包括:

1.音乐感受与欣赏方面,开设如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等课程。

2.基本技能技巧,表现方面,要开设视唱练耳课程,以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识读谱和听辨能力。另外,学生在学好钢琴、声乐、即兴伴奏、舞蹈、指挥的同时选修两件以上的中外管弦乐器,在钢琴必修2年基础上加修手风琴。有些学校条件不好,没有钢琴,有时演出排练钢琴不如手风琴携带方便,此时手风琴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同时还应加强自弹自唱这项重要技能的训练。

3.在音乐创造方面,高师可开设诸如歌曲作法、复调、曲式、作品分析、配器等课程。

4.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相关学科的内在和外在综合。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学校综合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这要求高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的改变,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功的同时选修一些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戏曲鉴赏、影视文化鉴赏等课程,注意音乐与人文社会科学、历史、社会、自然的综合。加强“三字一话”的训练。 转贴于

5.音乐教学法,“中学教材教法”、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等重要的应用课程,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所必须掌握的。在当前中学中,经常有一些音乐教师钢琴弹得水平很高了,但教起学生来却不知从何教起,歌唱的不错,却听不出学生歌唱的毛病,听出来了也不知道怎么纠正一些错误。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 “中学教材教法”、“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等等重要的应用课程。加强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以中学音乐教材为内容,使学生尽早熟悉中学音乐教材,开设一些“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讲授课。同时,应该加强教育实践能力,课堂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6.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也是高师学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有趣。简单的投影以及课件省去许多麻烦的板书,从而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同时,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很多学习资料和音像资源,从而节省教学资源用费开资!

7.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对民族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高师音乐教育应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本土文化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比重。要开设诸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理论、民族舞蹈、民族器乐等课程。

显然,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中国中学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确实也应该清晰地看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中学音乐教育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同时,在考虑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接规时,不能仅考虑与先进地区接规,更多的要考虑如何如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接规问题。惟有这样,才能使理论落到实处,政策走向基层。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与中学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提出改革的建议,以寻求可能的应对策略。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成效究竟如何?本文基于笔者带学生实习的经验,对当前的中学音乐教育问题作一再度审视,并据此从与中学音乐教育直接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寻求可能的应对策略。

一、新课改下的中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一)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被视为“副科”,有的学校不开音乐课。稍好一点的学校,音乐课程也开,但挤占现象严重。

(二)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教师资源匮乏

“我国初中音乐教师6.7万人,学历合格率为55%”,多数音乐教师的备课,确切地说就是抄写教师参考用书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上课不够灵活,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有许多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同时由于中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师待遇不好,而不愿意去做一位中学教师,这使得中学音乐教师人才匮乏。

(三)“一专多能式”综合型音乐教师缺乏

一部分音乐教师所上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其伴奏都是单一的和弦伴奏,使曲目的风格韵味一扫无余。自弹自唱也是薄弱环节,唱了就不能弹,弹了就唱错。这些音乐教师只能做些最基本的教唱和基本乐理的讲授,至于音乐欣赏方面,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尚不透彻,更无法给学生讲授。相关问卷调查显示,84%的学生认为,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唱歌、感情处理得好;74%的学生希望老师除能弹一手好钢琴外,还能会一两件其他乐器,能伴奏好,能自弹自唱,能指挥学生处理好歌曲,82%的学生能够欣赏老师优美的舞姿,并希望老师能为学生编排简单舞蹈。而事实上,现在的音乐老师是不能满足学生这些要求的,“一专多能式”综合型音乐教师非常缺乏。

(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不科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填鸭式”“、接受式”教育教学模式仍然严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对音乐的兴趣。有的教师甚至仍然以培养一两个高考生而沾沾自喜。还有的一些教师甚至仅以能否参加地方文艺演出来衡量教师的水平。当然,以上所谈大多指农村等落后地区的状况。尽管是一些农村地区,但仍然不容忽视,这与我国80%地区是农村的特点决定的。只有解决了这些地区的问题,特别是看起来是最基本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才能说有进展。

二、对策思考

不容否认,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一般研究者能解决的。如,一些领导不重视问题等。笔者仅就与培养中学音乐师资密切相关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谈一点看法,以便从一定层面间接地去改变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导致以上现象的众多原因中,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与中学音乐教育脱节、与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相脱节是主要原因。因此,应及时加强对高师音乐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应包括:

1.音乐感受与欣赏方面,开设如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等课程。

2.基本技能技巧,表现方面,要开设视唱练耳课程,以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识读谱和听辨能力。另外,学生在学好钢琴、声乐、即兴伴奏、舞蹈、指挥的同时选修两件以上的中外管弦乐器,在钢琴必修2年基础上加修手风琴。有些学校条件不好,没有钢琴,有时演出排练钢琴不如手风琴携带方便,此时手风琴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同时还应加强自弹自唱这项重要技能的训练。

3.在音乐创造方面,高师可开设诸如歌曲作法、复调、曲式、作品分析、配器等课程。

4.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相关学科的内在和外在综合。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学校综合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这要求高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的改变,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功的同时选修一些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戏曲鉴赏、影视文化鉴赏等课程,注意音乐与人文社会科学、历史、社会、自然的综合。加强“三字一话”的训练。

5.音乐教学法,“中学教材教法”、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等重要的应用课程,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所必须掌握的。在当前中学中,经常有一些音乐教师钢琴弹得水平很高了,但教起学生来却不知从何教起,歌唱的不错,却听不出学生歌唱的毛病,听出来了也不知道怎么纠正一些错误。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 “中学教材教法”、“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等等重要的应用课程。加强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以中学音乐教材为内容,使学生尽早熟悉中学音乐教材,开设一些“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讲授课。同时,应该加强教育实践能力,课堂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6.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也是高师学生所必备的基本技能: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有趣。简单的投影以及课件省去许多麻烦的板书,从而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同时,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很多学习资料和音像资源,从而节省教学资源用费开资!

7.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对民族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高师音乐教育应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本土文化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比重。要开设诸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欣赏、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理论、民族舞蹈、民族器乐等课程。

显然,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中国中学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确实也应该清晰地看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中学音乐教育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同时,在考虑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接规时,不能仅考虑与先进地区接规,更多的要考虑如何如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接规问题。惟有这样,才能使理论落到实处,政策走向基层。

参考文献

第9篇

当前高校有不少人文课程拘泥于专业知识的抽象传授,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尤其缺乏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艺术素材,教材的内容和方法抽象、空洞、僵化、死板,很难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创造灵感,因此,建设本土化的特色人文课程教材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受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正在淡化、失传,民间艺术人才发生严重断层,因此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并建设成本土化的特色课程教材加以传承发展之,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任务。

1.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存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及其教材,更未存在有关这方面建设的研究,然而,在挖掘、保护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已成为全球热点和国家策略的大好形势下,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改革蔚然成风———如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学论》课程负责教师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美术方面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课程及其教材;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负责教师也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及其教材。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董春雷在《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上发表题为《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的论文认为: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民族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民间美术的原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胡俊涛在《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也持相同的观点———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但该文更进一步地指出,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爱与重视,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领域。为了能更广泛、更深远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该文就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课程设置意义、教学方法等问题,力求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的思路。

事实上,许多高校艺术类或人文类的教师都已经开始投入这一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尤其是尚保持完整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来整合艺术类课程或人文类课程,掀起一股强劲的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创新之风。最为典型的成功范例是原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王杰先生从1997年起,牵头申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改革项目“文艺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跨学科交融”,接着又组织文艺学、民俗学、民族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硕士点,联合向自治区教育厅申请“审美人类学系列研究”,获得立项后,他们便深入地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审美人类学田野调查,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搞科研与教学,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为一条红线,把中文系相关的人文学科的研究贯穿成为相互关联的学术整体。在他的带动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审美人类学课题组积极探讨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方案以及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及其学理依据等等,自觉形成一门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人文课程———审美人类学,该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很快,由王杰先生主编的《审美人类学概论》作为“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开始了立项建设。

2.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开展高校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是一项具有时代性迫切要求的教学改革任务。然而,面对广西11个少数民族许多不同族群或支系,分门别类地去挖掘、收集、整理其中的民间艺术资源,并形成一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庞大而繁难的教学改革“工程”。因此,在立项建设研究方面,必须选择这样的思路:从壮族开始,逐个对这11个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研究,并逐个形成相关的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以壮族为例,具体研究内容为:整合并利用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资源———侧重于壮族神话、山歌、舞蹈、戏曲(壮剧)、乐器、服饰、工艺美术等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在具体的建设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

2.1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为基础,展开多种学科理论及其方法的运用。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研究理论及其方法,对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研究,但要求在严谨的调查研究———深入壮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以及进行相应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民间艺术鉴赏”中的“鉴赏”来展开教材建设研究,这一“鉴赏”要求从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以及从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充分揭示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尤其是审美方面)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意义。

2.2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影视、录像、摄影、多媒体等,制作相应的课件,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教案或讲义,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教材内容的编撰工作。众所周知,如果一门课程的教材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无效的,则说明这部教材并非从扎实的教学实践中来,而是凭主观想象得来,而适合教学实践并能够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的教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材,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当前,我们必须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相应的受学生喜爱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或通过网络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这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总之,以壮族为例,我们对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的建设研究,将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意义

在高科技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危机四伏———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人的精神危机等等,造成人本身的许多焦虑和不安。人们开始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怀念过去,在无所适从的时候,这只能更增加精神的焦虑和不安。为了解决危机,人类学家们引导人们关注处于“文明的边缘”的少数民族———那些还没有被现代文明同化的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族群,深入到其中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以寻求解决人类危机的“原生态文化方案”。在这样的情形下,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田野调查,展开对当代广西共计11个少数民族———壮、瑶、苗、侗、彝、水、回、京、仡佬、仫佬、毛南———民间文化艺术的比较研究,收集整理其中已经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经过提炼加工,形成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事实上,这是一种解决人类危机的“原生态文化方案”。因此,该课程所讲授的“民间艺术”,专指“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指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存活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所谓“原生态”,是以自然生态之义喻指这些艺术均由该少数民族某一族群集体创造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尚保存完好的活态艺术,是非官方的、非现代的、非个人的元文化。其艺术表达可以变化发展,但其所蕴涵的该民族精神和基本话语结构没有改变,比如作为壮族族群之一的那坡县黑衣壮的山歌艺术中的“过山腔”,依然用黑衣壮话演唱,尚保留着古代完整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押韵风格,传达着古代黑衣壮特有的精神风貌。#p#分页标题#e#

毫无疑问,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一旦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就明显表现出两大相互矛盾的特性———当代性和原生态性。所谓“当代性”是指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当代的特征,反映当今时代的个性和追求。所谓“原生态性”,是指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保持有自古以来的精神内涵和话语结构,由民间集体传承着,具有原始原创性和集体传承性,任何个人或官方都无法改变。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当代性”,是因为处于“文明的边缘”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高科技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或多或少地受到当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和都市文化的“侵入”或“渗入”而产生了“当代性因素”,与此同时产生了“对抗性”因素———“原生态性”。“原生态性”“对抗性”的接纳或反利用这些外来的“当代性因素”,在碰撞与交流中发生聚合性的“杂语共生”的文化景观———“原生态性”和“当代性”矛盾统一而和谐地构成了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象。在这里,“当代性因素”获得了另一种表达,而“原生态性因素”也逐渐发生了当代性转型,当代性危机或原生态性危机因此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化解。正因为这样,学习和研究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以及开展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便具有了以下意义:

3.1保存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艺术的需要。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保存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艺术,有助于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促进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在人类全面危机和异化爆势下,提供给人类消除危机和异化的精神武器,抵制现代文明和工具理性的侵害。

第10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曾提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其中所谓“关心”是指关心人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高校人才培养强调培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与内涵。

1.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老师的尊重,对父母的感激,亦或是对朋友的珍惜等等,这些作品能够带来思想上的鼓舞以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电影《上甘岭》中《我的祖国》,独唱部分抒情委婉,一唱三叹,合唱部分气势磅礴,增强独唱部分情绪。聆听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背景下人民对祖国的深情歌颂,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保卫祖国的果敢决心。通过不同题材的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文学、历史、戏剧、舞蹈、绘画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引导学生欣赏分辨不同文化传统下产生的世界音乐,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与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音乐,感受东西方音乐在文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用“平等”与“差异”的人类学视角去看待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如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楚汉之争,古琴曲《广陵散》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的聂政刺杀韩相,这些作品都蕴含了大量的文学、历史知识。

3.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拓宽学生思维上文中提到,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世界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起全新的文化研究视野,从多元文化视角多维的去看待世界。聆听音乐的过程是人们在头脑中对音乐形象的在塑造过程。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思维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学习与训练。音乐欣赏在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同时,也有益于人们对于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使大脑功能得到更广泛地开发和利用。二胡曲《赛马》中具有许多对现实世界的音响模仿,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音型的听觉联想,进而展开创造思维。李岚清同志说:“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不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对他们进行这方面普及的教育,给他们补上一课……使得这批跨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能够有这方面必要的修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人的思想意境和高尚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1.量化教学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指标,应该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作为重点。教师能否融汇本学科前沿知识、能否将跨学科知识贯通与课堂,实现教学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较少。因此,增加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可操作性,能使教学评价体系制度化、标准化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

2.完善音乐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构建完善的音乐教育考核评价系统,从课程教学工作量、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及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成果、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设立相应指标,更为符合音乐教育的本质特点,能够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活跃丰富教学气氛。

3.多元化教育与教学评价音乐教育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人文学科的特殊性,在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更为侧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建立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与教学评价机制,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察,可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课程论文、笔试及相应的实地调查等形式完成,并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将教学重点更多的关注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做出整体性评价。

第11篇

关键词:宗教艺术;原始美术;史前浮雕;洞窟壁画

从法国和西班牙发现的原始洞窟壁画,这些距今两三万年以前的原始绘画,大都表现的是原始人类向神灵祈祷他们狩猎成功意思的一些活动场景,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画有众多的动物形象,马、猪、鹿、牛、羊等形象频频出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受伤的野牛图”。这幅原始壁画画得充满了动感与力量,牛头深深低了下去,前肢曲了起来,后肢前翘,显出牛的野性与受伤后痛苦的挣扎。牛眼睛的刻画简练而传神,使牛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论文附图: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

这并不是原始人单纯为了艺术而作的画作,它其实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愿望,盼望着神灵能够赐予他们力量来征服野牛,还有一种说法,这些画能够使他们的猎物如同他们所描绘的那样倒在他们跟前。

在法国的拉塞尔出土了一尊大约有两万年历史的浮雕――《手持牛角的妇女》,上面刻有一位拿着牛角的妇女形象,据人们推测,她可能与主持某种狩猎活动有关的宗教仪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艺术角度来看,这是一件相当简练的作品,只雕刻了一些大概的人的四肢,甚至我们连五官都可不清楚,但是我们并不仅仅认为这是一件艺术品,同时,它也有可能也是记载宗教祭祀的一件礼器。

另外,在舞蹈方面来说,很多的舞蹈也是一种崇拜形态,是宗教庆典期间礼仪的一部分,从中国马家窑出土的土陶罐上就画有一群人相互牵手,一起跳舞的图案,马克思说:“原始部落的舞蹈,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原始时代,原始人类的所有艺术活动都离不开宗教崇拜,他们与宗教崇拜仪式活动乃至部落的生产活动常常是融混一起的,原始人的世界就是那个神秘的让他们变的虔诚而令他们畏惧的宗教的世界,原始人的思想从他们的现实世界而来,也都充满着宗教思想。“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总的纲领”。

从绘画和舞蹈两个方面来看,因为原始人类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宗教,所以我们说原始的艺术也可以称之为宗教艺术。然而,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要混淆和模糊了原始人类的物质生产与意识观念的界限,来论证所有的原始艺术,原始宗教崇拜活动与生产活动没有明确的界限。

原始人的经济生活决定着他们思想意识的产生,实际上原始宗教仪式或者原始艺术的各种形式,都只有为了促进生产这一个目的。从原始人的思维特性看,原始人在宗教方面把握与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基本采取与艺术的把握世界相一致的方式,马克思曾经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

总之,我们对不同的艺术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孟佳.“视觉教育”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6,4: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6,1:1.

第12篇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包含鉴别与欣赏,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在具体要求上 ,比美术欣赏要更高一些,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教学,使学生们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主要有两点:

1、要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如:“什么是美术”这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就要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找到“美术”这个词演变的轨迹,并综合有名学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可以对“美术”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了。

2、从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除了关注经典美术作品外,还应该关注当代的发展动向,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思考其原因,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也可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此外,还应积极思考,加强交流,在与他人思想火花的撞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堂结构

传统的课堂结构是由“组织教学——检查知识——讲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组成的,在这五个环节中,没有一个不是教师在指导的,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导演”下完成的。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不重学的教学模式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来说或许是有效的,但对于美术学科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实在是过为死板,更何况是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针对美术特点,应该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课堂结构,建立“赏、问、议、讲、练”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互相之间并无固定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优化组合)相结合的新课堂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转贴于

三、教师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条原则

1、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理解某一件艺术作品,而是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他们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对作品的重要性是不能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学生在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

2、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课堂情景,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如:在上西方现代绘画欣赏时,以著名油画《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临摹好了的一张全开的《蒙娜丽莎》油画挂在教室里,虽然学生们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过这幅画,但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大的、真实的画面,许多同学站在画的面前,津津乐道,甚是惊奇,在学生们止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之际,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这时教师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的特点和技法。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感受,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学生有了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注意平时的搜集整理。在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教学中可要求同学们到农村、街道去搜集旧的年画、剪纸、民间玩具、草编、竹编等,从报刊杂志搜集有关图片资料,并按类别、作者、创作年代、风格等整理出来,加以文字说明。同学们在搜集过程中亲眼见到民间艺人熟练的剪纸工夫,不用草稿,一幅代表喜庆气氛的《五谷丰登》和一幅生动活泼的窗花《喜鹊》跃然纸上;还有质朴自然的草编的虫、鱼等玩具;皮影戏和春节时期张贴的年画等等,这些都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能获得甘醇美酒般的民间艺术的熏陶,而且被劳动群众的质朴、热情和醇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

第13篇

[关键词] 大学生;接受美学;艺术鉴赏;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71-2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都在大力提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还存在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之间的矛盾,太多的求知欲望与文化素质课课时较少等矛盾。如何在艺术鉴赏课教学课时稀少的情况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真正短时高效并得到提高,这必须有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方法。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和功能

艺术鉴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艺术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感知、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鉴赏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开展艺术鉴赏课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懂得什么是真、善、美。通过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心灵。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是指一定时代、社会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鉴赏、读解、阐释和评论艺术作品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选择性认同和创造性实现。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等心理活动。

按照接受美学观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创造主体生产的文本――未经读者鉴赏的艺术家的“一度创造”的产品;另一极是审美的,即接受主体对文本的具体化或实现――经过读者阅读、品评、鉴赏等检验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产物。接受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并现实地鉴赏作品和实现作品的过程,就是艺术接受。

解读艺术作品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必须了解各艺术门类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的语言是点、线、面和色彩;雕塑的语言是空间中形与形关系和质感;音乐的语言是声音、节奏和韵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譬如欣赏水墨画,你必须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是气韵、神韵、淡、味、妙、意境等具有想象性、精神性的一些范畴,熟悉中国艺术一直秉承的理想,比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讲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传达,讲究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味,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对艺术作品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内容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

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程度,将决定艺术鉴赏能力的高低。在这一点上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如鉴赏古希腊艺术家阿耶桑德罗斯等3人创作的雕像《拉奥孔》。如果你从作品中得出:人物刻划非常逼真、比例协调,作品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这只是对古希腊雕塑的再现性和形式感的表面认识。如果你能在充分了解希腊神话故事,再运用雕塑、美学等知识进行鉴赏。你就会发现雕像中的拉奥孔虽然遭受巨大痛苦,但并不号啕大叫,而是节制着自己的感情,口仅微张,显示出希腊艺术所特有的古典理想:“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并发现由于作品过于强调人物极度痛苦的外在形态,缺少更深刻的心理刻划,所以并非是艺术上极臻完美之作。但《拉奥孔》鲜明又突出地显示了希腊化时代雕塑的激情特征,从而成为该一时代的典型代表作品。如果能得出以上评价,说明你的鉴赏能力比一般的欣赏者要高了一层。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细节;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形式语言的表达方式,比如对比、均衡、节奏、韵律;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人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容意义。

三、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途径

艺术鉴赏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要开展首先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客体方面的条件;主体方面的条件;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大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在客体方面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艺术作品

审美活动的开展在客体方面的条件,首先要有审美对象的存在,而且对象要有鲜明生动的形式和吸引人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授课时,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多媒体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形象生动。在授课方式上要有互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更有利于欣赏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欣赏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感受

1.审美活动的进行必须以个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方面的生理能力与心理能力的总和,包括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审美辨识能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充分说明对美的对象的欣赏需要审美主体本身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到美的感受,欣赏美的对象。审美活动的进行首先要通过感官去感知到美的对象的存在,然后才可能做出生理、心理的反映,基本的生理感官的感受能力是审美活动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完全喑哑的世界,完全黑暗的世界,完全色盲的世界,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那样,《梁祝》、《二泉映月》对某些人而言等于不存在,《大卫》、兵马俑也只是虚设。

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爱好也不一样,欣赏水平也不一样。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百分制”的作业评价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鉴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多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参与课外学习和实践,要指导功夫在诗外。

2.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审美需要

审美活动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人具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审美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之一。人有这种审美的需要是审美得以产生的一个前提,因为一个人如果还只是处于低级的生理需要,没有审美的需要,那他就不会去审美,得不到审美感受。这种需要有时又建立在教师的关注和期待以及善意的评价上。这种评价方式可以采用“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模式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太有创意了”、“你的观点很新颖”、“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使他们的学习信心百倍,有助于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3.要展开审美活动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审美态度

所谓审美态度,主要是指一种非实用功利的和非抽象逻辑的态度,即从实用功利考虑和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拟欣赏事物的“形象”本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只有完善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在自由的心态下进入审美。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课堂讲授中真正做到“授业解惑”。比如在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形式美的同时,讲授作者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态度。

(三)创造适宜的审美环境

审美环境是人与世界(对象)能否交往、对话,能否展开审美关系的外部客观条件。这一点有时也相当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人的心境和人对审美对象的看法。学校审美环境,不只限于艺术鉴赏的课堂教学,除此之外,还有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等都需要营造。比如帮扶学生完善艺术社团;组织书画展览、音乐会;举办艺术名家的讲座、演出;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等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总之,艺术鉴赏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我们只有遵循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认识艺术教育的特点,尊重艺术鉴赏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才能获得艺术欣赏教学的艺术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德)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何林军.美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14篇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艺术通识教育长期不受重视,正如丰子恺先生于1940年写的《三十年来艺术教育之回顾》中,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表示的失望:“只有艺术科,三十余年来少有改进。最初生吞活剥地闯进学堂的课程里,到现在还是机械唐突地夹在学校的各科中。游离人生,疏远教育;既不重要,又少效用。今日学校的课程表里添加图画一小时与音乐二小时,犹之中药的药方里添加陈皮两张,甘草三分,可得可失,无关紧要。”

尽管中国大学现在已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但是艺术通识教育在广度和力度上比起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升学的压力下,艺术教育已严重“先天不足”,大学阶段又“后天失调”,由此导致了大学生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的严重缺乏。

关于通识艺术教育的现状

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在校学生为对象,展开抽样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一)缺乏较明确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系统课程

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通识艺术教育中开设了美学概论、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中外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设计艺术鉴赏等课程。在调查中,学生对目前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仅为20%,60%的同学认为一般,20%不满意。调查问卷问及“你最后一次上美术课是在什么时候?”,39%的同学回答道:“在上初中或更早时。”20%的同学甚至都不记得具体时间。在问及对课程的建议时,一些同学在问卷中写道:“希望学校能切实丰富通识课内容,使学生能学到真东西,而不是流于形式。”“应该针对不同需要开设更多的学科。”“希望能开设独立的选修课,所有同学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门艺术课程学习。”“我校对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很低,有必要改进。”“增开此类课,选择有水平的老师,改变上课模式。”“希望能开设舞蹈方面的课程……”从调查看出,课程多停留在鉴赏层次,涉及的门类不全面,缺乏较明确的目标和课程系统。究其原因,主要为目前普通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模式下,艺术教育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通识教育的概念,是“让一个国家的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

它能塑造年轻人强烈的文化归属感,意义巨大。以美国为例,通识教育的核心是西方的人文经典,“它让美国重新认识到自己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意识到它与自己的历史文明的关系。”是美国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如哥伦比亚大学,新生入学后必须先修四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学人文、艺术人文、音乐人文和现代文明。艺术人文(ArtHumanities)教学生如何欣赏、思考,并批判性地研讨视觉艺术,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放在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加以理解,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麻省理工学院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将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其音乐学科是专业的,学生是非专业的,辅修艺术的。

除了复旦等少数重点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全体本科生的核心通识课程之一,多数高校艺术通选课都是在原有专业课不动的基础上附加,学生忙于选课和完成学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直接导致了艺术教育理念的薄弱。在课程名称、课时分配上,都如同蜻蜓点水,没有较明确中心灵魂和系统的培养目标,艺术鉴赏类课程恰似学生课外的“小甜点”,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很难进入到内心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体现不了“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和真正目的。

(二)忽视艺术实践和体验

调查显示,90%非艺术专业的同学希望能在业余时间参各种艺术实践。比如:“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操作乐器、参与舞蹈”、“开设与电脑制作有关的设计课程”等等。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表现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每个人只有在忘我的情境中,才能放松心灵,从而寻找到艺术给人带来的空灵和诗意。否则,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内心的体验,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因此,加强课程的可操作性,给学生适合的实践和体验是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对通识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真正从制度和管理上进行总体规划

丰子恺先生说,“艺术教育是很重大很广泛的一种人的教育”,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不是开设几门鉴赏课程,请几位老师,一本教材、一间多媒体教室,每周二课时站在讲台上,就可以完成全校20000名学生的艺术教育任务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改革,应真正从制度和管理上进行总体规划。自1912年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到朱光潜先生强调美育的根本任务是使人性自由,是“养性怡情”,到丰子恺强调“事事皆可为艺术而人人皆得为艺术家”。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更应当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核心使命是无可替代的。

即便是哈佛大学这样艺术氛围已非常浓厚的世界名校,仍在不断探索艺术教育在大学中的作用。例如,2008年12月,哈佛大学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受哈佛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安德鲁•福斯特委托,出台了历时一年写就的长达63页的《特别工作委员会艺术专题报告》,进一步强调艺术在大学中的崇高地位。她要求工作委员会就如下问题提出建议:“在管理层面或制度方面,怎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哈佛的艺术发展?”“需要哪些具体的组织去推进我们的目标?”《报告》首页中写到:“如果我们希望校园内充满了创新与想象力,如果我们要在所有学科领域教育并培养创造性的心灵,如果我们要为21世纪作出贡献,那么,就必须使艺术成为这所大学认知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与科学、人文一道,艺术——既是体验性的又是实验性的——是无可替代的知识手段。”

在课程学分上,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其全部本科课程中占的比例,通常最少不低于五分之一,而我国通选课目前只占本科全部学分的不到十分之一。例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必须选修13个学分的人文科学与文化艺术类课程,而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在二年级时必须修满8门社科、人文、艺术课程,拿到32个学分才能毕业。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模式,但应把艺术教育列入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使艺术课程既显重要性,也更具操作性。(二)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交互构成,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和目标当我们重新思考艺术通识课程到底该如何开设,如何教?目的、标准、效果是什么?我们就必须回到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上。

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甘阳先生写到:“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等。”什么是人与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呢?应当是我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它们包含在千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里。正如宗白华先生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写道的:“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两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文艺从它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溉,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了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我们对艺术的欣赏是植根于文明、植根于传统、植根于社会多方面的。”艺术通识教育应首先在“形而上”的层面将艺术发展的思想、历史过程呈现给学生,将艺术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关联成一个完整的人文知识体系。它首先不是某种单纯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文化与思想的传承,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说:“整个艺术发展史并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革史。”在课程设置上,如果将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那么可将艺术发展史合理地贯穿其中。比如,讲到西方文化,就会谈到希腊历史,谈到希腊的文化,就必然涉及到古希腊的艺术。而讲到中国古代文人画,又必然离不开诗歌,离不开佛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课程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完整而又关联的。课程需要有精心的整体的规划,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合力承担不同的教学版块,应有严格的教学目标。如此,在有限的课时内较全面地把艺术和哲学、历史、宗教的相互影响结合起来,强调艺术的文化理念,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力求给学生建立一个较完整的中西方的人文思想体系。

这样,首先可以避免选修课式的泛泛了解,而能真正帮助学生比较深入地进入艺术人文领域。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态势下,对中西方人文思想脉络的认识将有助于中国年轻一代对本土传统文明认识的回归,从而构建中国社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这是社会创造力的源泉。

(三)构建多层次的艺术课程实践

在艺术人文核心课程之外,学校还要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和体验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美国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写道:“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

从图画到音乐,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它是鲜活的,有思想的,是从内心生长出来,有生命力的。它培养了的审美直觉和想象洞察力,艺术实践课堂是释放心灵、享受个人创造力的地方。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需求,营造多方面的艺术环境,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为了避免形式主义和学生混学分的通病,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上细化:

1.可将课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小班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秉承精讲多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清华大学在艺术实践课程体系中,实行综合性分级教学的课程体系,将因材施教的理念与方法贯穿大学本科在4年课程设计中。艺教中心设计了基础艺术实践课,综合性分级教学艺术实践课,高级艺术实践课3个层次,分布在不同的艺术门类教学中。

2.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选择。例如,济南大学在国内首创的短课时通选课。短课时通选课一般控制在16课时以内,最短的8课时,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练,可在1学期内多次开设。

3.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每种艺术社团配备专业教师定期指导,并承认老师一定的工作量。学生则在艺术团通过艺术表演课程拿到学分。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新生在完成大一的美育基础理论学习之后,二、三年级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4次以上课外艺术俱乐部活动才能获得大学美育的2个学分,也才能通过毕业资格审查。

4.课程门类多样化,除了声乐、乐器、舞蹈、书法等传统的课程,还应增加视觉艺术类课程的实践,如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通常,影视、设计等课程以鉴赏为主,忽略了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审美需要的构建。在网络时代,和大众关系最直接的是设计,人人都受惠于设计,并有可能参与设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大众化,设计将不仅仅为专业人员所掌握,很多著名的设计师并不是学设计出身。

此外,艺术学院的师生要加强与其他院系的互动,在校园中举办更多公开的艺术表演、展览等,使人们在校园中能看到、接触到艺术氛围。

第15篇

论文摘要:大学音乐鉴赏课是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使音乐鉴赏课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以求使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音乐鉴赏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正像一位作曲家说的“许多人都在听,却没有听见音乐”。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大容量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鉴赏者根据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课程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全面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并科学有效地指导其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面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不能沿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发展规律以及音乐素养水平,分析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通过对学生现状的调查,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从被动地“听”音乐,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联想,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艺术深邃的内涵和充溢的美感,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养成优雅的品性,高尚的气质,获得至善至真的音乐美的教育。开好音乐鉴赏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授课前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进行调查

大学生进入高校,通常以文化课作为录取的标准,而学生的音乐素质,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面对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音乐鉴赏课授课前必须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进行调查摸底,搞清楚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能力,有多少学生具有演唱能力,有多少学生有音乐兴趣爱好,有多少学生不懂乐谱、不会唱歌、甚至不喜爱唱歌,有多少学生喜欢乐器,喜欢什么乐器,演奏水平有多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等等。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应措施。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将教学与实践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音乐作品的高低、雅俗、难易、中外、古今、类别等,在教学中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视频、音响和史料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如中、外音乐比较,同一作品不同演奏乐队、不同指挥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地区或不同音乐风格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以此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某一音乐作品,通过想象、创造,并结合音响、歌唱、舞蹈、排练、表演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了音乐审美感受和音乐审美体验,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需要。

其次,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浩瀚如海,水平再高的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不可能演唱、演奏完所有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鉴赏教学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进行逐一鉴赏。只能根据教学课时的多少及学生的鉴赏能力,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教学。但是,对选准的作品就不能泛泛而谈,应当精雕细刻,讲透讲深,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特点及风格。对鉴赏过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收获体会,真正听出作品的滋味,得到艺术的享受及美的熏陶。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起到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作用,贪多求全是教学中的大忌。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教学内容往往按照教师个人研究的深浅而准备,研究深的多讲,研究少的少讲,甚至不讲,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应该按照学科规律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自己不懂的相关领域,还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请几个教师一起研究和探讨课程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教学计划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原则、基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效果的考核办法,贯彻计划的措施等。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工作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三、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艺术课,不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既缺乏教学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教学风格上的多样性,更缺乏教学互动及情感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预发式方法

欣赏前,不管音乐作品是声乐曲或器乐曲,也不论作品的规模有多大,授课教师一定要把所要介绍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哪怕仅仅是片断)写出来,弹或唱给学生听,当然如果可能也可组织学生唱一唱。当他们熟悉了作品中的主题或旋律之后,再介绍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性及风络、作品的形式、内容等。通过学生反复聆听,教师的引导、提问以及细致的讲解,指导学生进想和感情体验。例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把《梁祝》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要把贯穿作品始终的爱情主题弹或唱给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一起唱,当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开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的结构,以及协奏曲的形成及特点,这部协奏曲与其它协奏曲的区别等,然后再把每一乐章的结构、手法、标题及内容作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才是逐乐章的欣赏。当学生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及各种乐器和作曲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后,再聆听作品,那音响仿佛把他们带到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乡村,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感人的爱情,以及双双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形影不离的动人画面。

2.采用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在课堂上讲授的音乐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内容充满丰富的感彩,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例如在欣赏相对简单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曲式结构简单地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把音乐分成几个乐章,每组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乐章,最后再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将分析的内容阐述出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思维积极起来,学得主动起来。

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常与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即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或者学生质疑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对音乐作品各抒己见。如学生聆听教师指定音乐作品,对作品的重点或难点的乐章,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发言。

4.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

这是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效果最好、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如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等,将言、行、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例如欣赏作品《伏尔加河船夫曲》,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图片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拉纤的过程。一群衣服褴褛、骨瘦嶙峋的纤夫,胸前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货船前行,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场景的播放,当时会使鉴赏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5.采用快乐教学方法

所谓快乐教学方法,是因乐施教的教育方法,课堂上始终充满欢乐愉快、轻松舒畅、和谐融洽、幽默喜悦的气氛,让学生感到音乐鉴赏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以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乐器的特性时,可以带一些乐器让学生参与演奏,还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用品,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学生用自制的乐器演奏,在演奏和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6.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理论是音乐审美的基础,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是学生提高审美层次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非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才能走入音乐世界,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应在音乐鉴赏课中适当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如音乐的基本特征、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音响要素、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人声的分类与组合、中西乐器的种类组合、聆听音乐的方法,等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7.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人们音乐知识的丰富和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音乐的推广工作也在不断出新,音乐书籍、音像制品、大大小小的音乐会、经典音乐系列片、电视台的戏曲频道、音乐频道、网络等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手段都为上好音乐鉴赏课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开设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在大学校园网络中建立多媒体音乐教学平台,以幻灯、VCD、DVD、电脑、校园网络、宽带网、视频等现代化视听工具为媒体,制作音乐鉴赏多媒体网络课件,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音乐水平,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克服了音乐鉴赏课程课时少的困难,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以上介绍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存在和使用的,应根据作品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灵活使用,往往在一堂课中需要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钻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要。

音乐欣赏能力的养成,关键是要多听、多接触与多欣赏,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才能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因此,音乐鉴赏课还需要不断丰富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音乐,分析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2]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1).

[3]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4]白陆平.音乐鉴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