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商务交际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商务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商务谈判,如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发货时间、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都会涉及谈判,谈判不仅需要商务英语的使用规范得体,而且要求语言的使用符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及饮食文化等,不能触到对方的禁忌,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交际,最终促进交易的完成。此外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企业间加深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更多的客户。但是受高职学制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过于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缺乏文化的教学,使文化和语言知识脱节。这在表面上看确实是集中全部力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出的人才只掌握了语言这个交流的载体,却缺乏引导交流顺利进行的内容,会说英语,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交流的不恰当严重时会影响商务关系的建立。因此不了解对方的国家情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俗、商务文化,就无法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虽然通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确实培养出了许多有非常高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在商务活动中,因为对对方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导致贸易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给公司带来贸易损失的现象也很多。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
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关键词]商务活动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及贸易不断发展,国际商务往来活动频繁密切,因此社会对从事商务活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从事涉外的经济贸易活动,如何在外商经营的企业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语言差异无疑是商务工作人员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而商务英语又是现代外资企业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那么,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呢?有时关键也在于我们说话的方式,所以,如何在话语中运用礼貌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既懂得一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又能在商务交际活动中熟练得体运用商务语言的人才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语用礼貌原则的知识及运用。
一、国际商务交际的主要形式—语言交际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交际活动,交际活动则必须通过语言媒介来完成。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出色运用语言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语言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以及它的实用性和客观性。所以商务语言不只是简单地提高商务人员的外语水平、能力,传授专业外语知识。它更多的是传授一种西方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商务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务语言强调在掌握提高外语语言运用技能的同时,了解各种商务活动,获取商务信息,提高商务交际技能。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使用商务语言时如何注意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的运用以达到商务交际的目的,从而取得商务活动的成功。
二、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礼貌原则的语用功能体现
1.礼貌语言策略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在交际中通常被用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礼貌语言是符合礼貌原则而使用的语言,以体现说话人对别人的礼貌行为,如友好,尊重,不伤害别人面子等行为。礼貌原则分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不同礼貌程度差异。语用理论家认为人们交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威胁面子的行为。恰当地对待威胁面子行为,从而尽量地保留交际双方正、负两方面的面子,都需要恰当地运用礼貌和礼貌语言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需要相互的文化认同来消除彼此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交流沟通障碍。因此在商务活动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才能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从而达成交际的最终目的。
2.礼貌语言行为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把握语言得体这一礼貌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标准的差异性,所以在沟通中要求谈判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而且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式。中国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因此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就礼貌语言表达而言:模糊语言能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我们可以运用模糊性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模糊表达对调节双方紧张关系体现对对方的礼貌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适当的称赞对方也是国际商务谈判中保持人际关系融洽的主要形式,既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又可以融洽谈判气氛,有利于达成协议。保持言行举止得体,建立与对方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不能总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断直言不讳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双方完全是一种“我”对“你”的关系并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也应该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考虑对方的立场,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仅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而且也更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注意语言交际的策略和技巧,充分利用语用礼貌策略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做到言行举止得体,把握好这些起积极作用的语用策略,我们就可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获得圆满成功。
三、结束语
总之,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礼貌策略,包括保证对方的正面面子(positiveface)不受威胁的正面礼貌策略(positive-politenessstrategies)和保证对方的负面面子(negativeface)不受威胁的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polienessstrategies)。在国际商务沟通中不仅仅要注意如何运用不同的礼貌策略来维护对方的面子,而不伤害到对方的面子恰当地对待面子威胁行为。另外,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文化沟通中如何得体运用不同的表示礼貌的方式,从而顺利地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礼貌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体现形式,我们只有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正确运用礼貌原则才能确保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商务活动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蔡苏勤:商务英语教学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卷,(3)
[2]张红梅:浅谈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4,(1)
关键词:商务活动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及贸易不断发展,国际商务往来活动频繁密切,因此社会对从事商务活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从事涉外的经济贸易活动,如何在外商经营的企业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语言差异无疑是商务工作人员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而商务英语又是现代外资企业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那么,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呢?有时关键也在于我们说话的方式,所以,如何在话语中运用礼貌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既懂得一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又能在商务交际活动中熟练得体运用商务语言的人才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语用礼貌原则的知识及运用。
一、国际商务交际的主要形式—语言交际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交际活动,交际活动则必须通过语言媒介来完成。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出色运用语言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语言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以及它的实用性和客观性。所以商务语言不只是简单地提高商务人员的外语水平、能力,传授专业外语知识。它更多的是传授一种西方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商务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务语言强调在掌握提高外语语言运用技能的同时,了解各种商务活动,获取商务信息,提高商务交际技能。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使用商务语言时如何注意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的运用以达到商务交际的目的,从而取得商务活动的成功。
二、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礼貌原则的语用功能体现
1.礼貌语言策略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在交际中通常被用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礼貌语言是符合礼貌原则而使用的语言,以体现说话人对别人的礼貌行为,如友好,尊重,不伤害别人面子等行为。礼貌原则分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出不同礼貌程度差异。语用理论家认为人们交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威胁面子的行为。恰当地对待威胁面子行为,从而尽量地保留交际双方正、负两方面的面子,都需要恰当地运用礼貌和礼貌语言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需要相互的文化认同来消除彼此由于文化差异而存在的交流沟通障碍。因此在商务活动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才能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从而达成交际的最终目的。2.礼貌语言行为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把握语言得体这一礼貌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在国际商务沟通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标准的差异性,所以在沟通中要求谈判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而且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式。中国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因此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就礼貌语言表达而言:模糊语言能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我们可以运用模糊性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模糊表达对调节双方紧张关系体现对对方的礼貌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适当的称赞对方也是国际商务谈判中保持人际关系融洽的主要形式,既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又可以融洽谈判气氛,有利于达成协议。保持言行举止得体,建立与对方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不能总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断直言不讳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双方完全是一种“我”对“你”的关系并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也应该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考虑对方的立场,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仅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而且也更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注意语言交际的策略和技巧,充分利用语用礼貌策略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做到言行举止得体,把握好这些起积极作用的语用策略,我们就可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获得圆满成功。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本国和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与扭曲,要想方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去除。
自从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对精通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沟通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已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不同领域的专业英语,例如财经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尸:English for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英语的特点是它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语基本语法、句法结构和词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研究其语言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掌握其翻译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
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各国商人的相互商贸往来即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以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在各国经济、文化、军事等交往中,英语是首选语言。英语的词汇量丰富,它不断吸收各国语言词汇,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须特别关注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奈达博士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也说过:“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
上述这些权威的观点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仍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根深蒂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特别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具体到翻译就必须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
例如我国在评比企业的等级时不少企业为自己是“国家二级企业”而自豪,但有的广告却把“国家二级企业”译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在英语中“Second-class”含有"below a standard; inferior"(低于标准的;劣质的)这里有“差的”含义,与中文原意有很大的差异,不如译成“Statelevel II Enterprise”更贴切些。
语义信息等值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起码的对等。在这基础上,假使原文具有某种文化信息,翻译人员必须尽可能把原文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入语中体现出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译入语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对等。在具体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语言翻译转换过程中这种文化信息的扭曲、丢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在翻译:“我们希望产品的图案和色彩能照顾到欧洲人的心理。”有译者译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这句译文的偏差出在理解上,译者把“心理”译成“psychology".粗一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在汉英词典中也是这么对应的。但通过细细推敲原文,我们会发现此句中的“心理”更有一种人的“偏爱”和“情趣”的含义,而“psychology”这个词则侧重于指“心理学”或“人的心理过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比如:“本协议及附件用中英文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译者译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这里译者把“两种文字”译成“bothlanguages”值得探讨,通过仔细分析原文,这里的“两种文字”应理解为“用两种文字写成的文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哪种“文字”享有更高法律效力或更低法律效力。因此译文似应改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
二、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引起的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
世界各国每年至少有数万种商品被介绍到全球市场(其中多数被介绍到美欧市场),但这些商品有五分之四销路不佳,究其原因,盖因许多广告正文错误叠出,有拼写错误,也有句法错误,.还有用词错误及文化错误,出现“胡译”、“死译”等,所有这些错误都有损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售,“国际营销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错误营销和广告战役中失败的废墟之上,他们中大多数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错误”。这些交流的错误和失败或者是由于忽视文化差异,或者是对文化差异的无知造成的,因此为避免这些差异引发的失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就要探究了解这些差异的起因,力争在翻译时尽可能避免。
比如,有人把“白酒”译成“white wine",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语中,"wine”一般指以水果汁为原料酿造的酒,如apple wine, cherry wine,如果在“wine”之前没有添加某种水果的名称,则专门指葡萄酒,有人把“老白干”译成“Old dry white wine",但是既然指液体的酒,用dry(干)显然是矛盾的。其实在英语中,dry还可以解释“不含糖分的”,"dry white wine”的汉译应是“千白葡萄酒”,而“老白干”似应译成"white spirit”或“strong liquor"。
又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人把它翻译为“FourAsian Dragons”这样翻译似乎不妥.虽然在国人的心目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常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汉语成语中常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来表达正面的含义,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但是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却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在中世纪,“龙”( dragon)被视作罪恶的象征,圣经中恶魔撒旦被认为是“下he great dragon",这样,我们在翻译亚洲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四个在上世纪七、八+年代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和地区时,似应译成“Four Asian Tigers”较为妥当。
上述错误之所以出现盖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或无视所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似应从地理位置引以的文化差异,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颜色的文化差异等处引起重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时造成原文文化信息不易翻译到译入语中,等值的标准有时也较难完全做到,通常文化差异会引起以下几种不对应的情形:
1.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不存在或少见或不被重视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明并推出的新药层出不穷,如penicillin,aspirin ,amoxicillin等,由于我国药学界也无相应的中文产品和术语,于是只能采用音译法来分别译成“盘尼西林(青霉素),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用的久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又如国人这些年穿的名牌鞋子“耐克”( Nike ),Nike原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西方人会从这一品牌联想到吉祥与胜利,但中国人却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把其音译为“娜基”,在国人的心目中也不会有什么联想,但译成“耐克”就大不一样了,人们穿鞋子总喜欢它能结实耐穿,取名“耐克”会使人产生一种联想,即这种鞋子耐穿牢固,“克”有“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意思,这是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根据其音节和鞋类产品应该具有的特点而独具匠心的一种译法,但也不得不承认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现象,因为原商标“Nike”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想起了Nike女神,同样汉语中的“鸳鸯”常被用来指代夫妇,但译成“mandarin duck”则不会使洋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2原语文化在语言中有明确的指代,而译入语则须另行处理
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六六大顺,八一八(发一发),但在英语中666却是魔鬼的象征,“八”也不具有发(财)的内涵,而西方人看中的却是“7”这个数字,比如有一种碳酸饮料叫“seven-up",在译成中文时似不应译成“七上”,因为这会使人联想起汉语中的成语“七上八下”,于是把它译为“七喜”则较为合适.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本国和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与扭曲,要想方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去除。
自从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对精通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沟通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已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不同领域的专业英语,例如财经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尸:English for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英语的特点是它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语基本语法、句法结构和词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研究其语言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掌握其翻译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
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各国商人的相互商贸往来即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以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在各国经济、文化、军事等交往中,英语是首选语言。英语的词汇量丰富,它不断吸收各国语言词汇,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须特别关注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奈达博士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也说过:“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
上述这些权威的观点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仍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根深蒂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特别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具体到翻译就必须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
例如我国在评比企业的等级时不少企业为自己是“国家二级企业”而自豪,但有的广告却把“国家二级企业”译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在英语中“Second-class”含有"below a standard; inferior"(低于标准的;劣质的)这里有“差的”含义,与中文原意有很大的差异,不如译成“Statelevel II Enterprise”更贴切些。
语义信息等值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起码的对等。在这基础上,假使原文具有某种文化信息,翻译人员必须尽可能把原文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入语中体现出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译入语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对等。在具体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语言翻译转换过程中这种文化信息的扭曲、丢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在翻译:“我们希望产品的图案和色彩能照顾到欧洲人的心理。”有译者译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这句译文的偏差出在理解上,译者把“心理”译成“psychology".粗一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在汉英词典中也是这么对应的。但通过细细推敲原文,我们会发现此句中的“心理”更有一种人的“偏爱”和“情趣”的含义,而“psychology”这个词则侧重于指“心理学”或“人的心理过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比如:“本协议及附件用中英文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译者译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这里译者把“两种文字”译成“bothlanguages”值得探讨,通过仔细分析原文,这里的“两种文字”应理解为“用两种文字写成的文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哪种“文字”享有更高法律效力或更低法律效力。因此译文似应改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
二、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引起的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
世界各国每年至少有数万种商品被介绍到全球市场(其中多数被介绍到美欧市场),但这些商品有五分之四销路不佳,究其原因,盖因许多广告正文错误叠出,有拼写错误,也有句法错误,.还有用词错误及文化错误,出现“胡译”、“死译”等,所有这些错误都有损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售,“国际营销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错误营销和广告战役中失败的废墟之上,他们中大多数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错误”。这些交流的错误和失败或者是由于忽视文化差异,或者是对文化差异的无知造成的,因此为避免这些差异引发的失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就要探究了解这些差异的起因,力争在翻译时尽可能避免。
比如,有人把“白酒”译成“white wine",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语中,"wine”一般指以水果汁为原料酿造的酒,如apple wine, cherry wine,如果在“wine”之前没有添加某种水果的名称,则专门指葡萄酒,有人把“老白干”译成“Old dry white wine",但是既然指液体的酒,用dry(干)显然是矛盾的。其实在英语中,dry还可以解释“不含糖分的”,"dry white wine”的汉译应是“千白葡萄酒”,而“老白干”似应译成"white spirit”或“strong liquor"。
又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人把它翻译为“FourAsian Dragons”这样翻译似乎不妥.虽然在国人的心目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常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汉语成语中常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来表达正面的含义,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但是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却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在中世纪,“龙”( dragon)被视作罪恶的象征,圣经中恶魔撒旦被认为是“下he great dragon",这样,我们在翻译亚洲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四个在上世纪七、八+年代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和地区时,似应译成“Four Asian Tigers”较为妥当。
上述错误之所以出现盖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或无视所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似应从地理位置引以的文化差异,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颜色的文化差异等处引起重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时造成原文文化信息不易翻译到译入语中,等值的标准有时也较难完全做到,通常文化差异会引起以下几种不对应的情形:
1.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不存在或少见或不被重视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明并推出的新药层出不穷,如penicillin,aspirin ,amoxicillin等,由于我国药学界也无相应的中文产品和术语,于是只能采用音译法来分别译成“盘尼西林(青霉素),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用的久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又如国人这些年穿的名牌鞋子“耐克”( Nike ),Nike原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西方人会从这一品牌联想到吉祥与胜利,但中国人却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把其音译为“娜基”,在国人的心目中也不会有什么联想,但译成“耐克”就大不一样了,人们穿鞋子总喜欢它能结实耐穿,取名“耐克”会使人产生一种联想,即这种鞋子耐穿牢固,“克”有“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意思,这是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根据其音节和鞋类产品应该具有的特点而独具匠心的一种译法,但也不得不承认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现象,因为原商标“Nike”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想起了Nike女神,同样汉语中的“鸳鸯”常被用来指代夫妇,但译成“mandarin duck”则不会使洋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2原语文化在语言中有明确的指代,而译入语则须另行处理
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六六大顺,八一八(发一发),但在英语中666却是魔鬼的象征,“八”也不具有发(财)的内涵,而西方人看中的却是“7”这个数字,比如有一种碳酸饮料叫“seven-up",在译成中文时似不应译成“七上”,因为这会使人联想起汉语中的成语“七上八下”,于是把它译为“七喜”则较为合适.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本国和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与扭曲,要想方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去除。
自从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对精通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沟通各国经济交流和商务活动的语言工具—商务英语,已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不同领域的专业英语,例如财经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尸:English for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英语的特点是它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语基本语法、句法结构和词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研究其语言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掌握其翻译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
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有其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各国商人的相互商贸往来即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以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在各国经济、文化、军事等交往中,英语是首选语言。英语的词汇量丰富,它不断吸收各国语言词汇,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须特别关注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奈达博士在谈到翻译问题时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也说过:“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
上述这些权威的观点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仍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文化根深蒂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特别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具体到翻译就必须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
例如我国在评比企业的等级时不少企业为自己是“国家二级企业”而自豪,但有的广告却把“国家二级企业”译成“State Second-class Enterprise"。在英语中“Second-class”含有"below a standard; inferior"(低于标准的;劣质的)这里有“差的”含义,与中文原意有很大的差异,不如译成“Statelevel II Enterprise”更贴切些。
语义信息等值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起码的对等。在这基础上,假使原文具有某种文化信息,翻译人员必须尽可能把原文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入语中体现出来,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与译入语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对等。在具体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语言翻译转换过程中这种文化信息的扭曲、丢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在翻译:“我们希望产品的图案和色彩能照顾到欧洲人的心理。”有译者译成“We hope that the design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s would suit European psychology.”这句译文的偏差出在理解上,译者把“心理”译成“psychology".粗一看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在汉英词典中也是这么对应的。但通过细细推敲原文,我们会发现此句中的“心理”更有一种人的“偏爱”和“情趣”的含义,而“psychology”这个词则侧重于指“心理学”或“人的心理过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比如:“本协议及附件用中英文书就,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译者译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language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这里译者把“两种文字”译成“bothlanguages”值得探讨,通过仔细分析原文,这里的“两种文字”应理解为“用两种文字写成的文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哪种“文字”享有更高法律效力或更低法律效力。因此译文似应改成:This Agreement and Appendix are rende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oth texts shall possess the same legal validity.
二、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引起的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
世界各国每年至少有数万种商品被介绍到全球市场(其中多数被介绍到美欧市场),但这些商品有五分之四销路不佳,究其原因,盖因许多广告正文错误叠出,有拼写错误,也有句法错误,.还有用词错误及文化错误,出现“胡译”、“死译”等,所有这些错误都有损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售,“国际营销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错误营销和广告战役中失败的废墟之上,他们中大多数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错误”。这些交流的错误和失败或者是由于忽视文化差异,或者是对文化差异的无知造成的,因此为避免这些差异引发的失败,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就要探究了解这些差异的起因,力争在翻译时尽可能避免。
比如,有人把“白酒”译成“white wine",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语中,"wine”一般指以水果汁为原料酿造的酒,如apple wine, cherry wine,如果在“wine”之前没有添加某种水果的名称,则专门指葡萄酒,有人把“老白干”译成“Old dry white wine",但是既然指液体的酒,用dry(干)显然是矛盾的。其实在英语中,dry还可以解释“不含糖分的”,"dry white wine”的汉译应是“千白葡萄酒”,而“老白干”似应译成"white spirit”或“strong liquor"。
又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人把它翻译为“FourAsian Dragons”这样翻译似乎不妥.虽然在国人的心目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常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汉语成语中常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来表达正面的含义,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但是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却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在中世纪,“龙”( dragon)被视作罪恶的象征,圣经中恶魔撒旦被认为是“下he great dragon",这样,我们在翻译亚洲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这四个在上世纪七、八+年代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和地区时,似应译成“Four Asian Tigers”较为妥当。
上述错误之所以出现盖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或无视所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似应从地理位置引以的文化差异,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颜色的文化差异等处引起重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时造成原文文化信息不易翻译到译入语中,等值的标准有时也较难完全做到,通常文化差异会引起以下几种不对应的情形:
1.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不存在或少见或不被重视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明并推出的新药层出不穷,如penicillin,aspirin ,amoxicillin等,由于我国药学界也无相应的中文产品和术语,于是只能采用音译法来分别译成“盘尼西林(青霉素),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用的久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又如国人这些年穿的名牌鞋子“耐克”( Nike ),Nike原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西方人会从这一品牌联想到吉祥与胜利,但中国人却不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把其音译为“娜基”,在国人的心目中也不会有什么联想,但译成“耐克”就大不一样了,人们穿鞋子总喜欢它能结实耐穿,取名“耐克”会使人产生一种联想,即这种鞋子耐穿牢固,“克”有“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意思,这是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根据其音节和鞋类产品应该具有的特点而独具匠心的一种译法,但也不得不承认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现象,因为原商标“Nike”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想起了Nike女神,同样汉语中的“鸳鸯”常被用来指代夫妇,但译成“mandarin duck”则不会使洋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2原语文化在语言中有明确的指代,而译入语则须另行处理
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六六大顺,八一八(发一发),但在英语中666却是魔鬼的象征,“八”也不具有发(财)的内涵,而西方人看中的却是“7”这个数字,比如有一种碳酸饮料叫“seven-up",在译成中文时似不应译成“七上”,因为这会使人联想起汉语中的成语“七上八下”,于是把它译为“七喜”则较为合适.
又如国产“雄鸡牌闹钟”原译为“Golden cock alarm clock",“雄鸡”在我国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一唱雄鸡天下白”,以“雄鸡”作为闹钟的商标比喻闹钟早上像雄鸡一样唤醒沉睡的人们。但在英语中cock也可以指男人的性器官,cock up在英国理语中则有“一团槽糕”的意思。这种效果恐怕是生产厂商和出口商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把其改为“金鸡牌”闹钟,译为"Golden rooster”则会使中国消费者和国外客户都能获得类似的美感。
3.原语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是由字面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取代
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在其撰写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这本著作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在书中他还指出“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他的观点对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的对等语义信息是基础,没有语义信息就不会有风格信息或文化信息。因为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必须通过语言的的基本含义体现出来。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假使语言没有传递信息,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也就谈不上了。一般来说风格和文化都是通过语义信息所反映出来的。语义信息包括表层语义信息(surface structure semantic message)和深层语义信息(deep structure semantic message)。表层语义信息一般是指话语或语篇的字面意思。例如英语中的“dry goods”应和汉语的“纺织品”(textile)对应,而不能译成“千货”,“干货”则应译成 "dry grocery"。
又比如中国人历来推荐“东风”,古人诗句中有“东风送暖”字样,诸葛亮借的是“东风”,上世纪五十年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是“东风”牌汽车,而在英国人的心目中,“西风”( zephyr )是温暖和煦的,这是因为大西洋在英国的西边,西风从大西洋上吹来,在英国有一首专门颂扬西风的诗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It’ 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译成:“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由于英语中西风含有特殊的文化信息,我们出口到英国的商品,在商标上就应考虑入乡随俗。
三、如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进行文化信息的调整
各国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现实,作为商务英语翻译人员便应了解这些差异的存在,通过适当的翻译达到文化信息灵活等值,要做到这一条,就必须在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当中找一个切合点,就要把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比对,具体体现在在译入语中找寻“对等语”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人员必须对文化上的差异进行适度调整,以实现文化信息上的对等,上文提到的把“亚洲四小龙”译成“Four Asian Tiger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对等。对下列这些情况,文化上的差异似应作出调整,A:原文指称对象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曲解。日:原文指称对象乍一看好像毫无意义,C:译入语出现“语义过载”现象使读者不易理解,指称对象是词语句子及文章反映出的客观世界:英语和中文译文所指事物往往类似,反映出客观外界的相同事物或相同现象,体现出相同的语言功能,然而,东西方人有着不同的人文,地理,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肯定存在,从而使文化翻译的可译性产生一定的障碍,语言文化的这种特殊性使得中文的某些词语在英语中只能找到部分的对应语,有时根本就找不到对应语,反之亦然,例如“五保户”,“五七干校”等中文词语在英语中存在“意义空缺”,故其文化负载沉重,翻译时必须进行文化信息调整,通常翻译界对汉英词语指称意义的翻译一般采用四种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与意译结合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在不违背译入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译入语中完全保留原文语言词语的指称意义,由汉语直译成英语的例子有: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铁饭碗(Iron Rice Bowl)、纸老虎(paper tigers)、丢脸(to lose face)等等。由英语直译成汉语的例子有:iron curtain(铁幕)、chain reactions (连锁反应)等等,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符号意义的完整传递,可采用直译加注的办法,例如:“拳头产品”( fist products),有学者认为,如果把它翻译成“competitive products"、"quality products”或“key products”恐不能充分表达原文含义,如直译成“first products”又担心外国人看不懂,于是采用“直译加注’,的办法,比如‘·拳头产品”直译成“a fist product",然后再加注“a fist product, literally, like a clenched fist, used to refer to the product which is excellent and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among similar products(拳头产品,字面上的意思是像握紧的拳头,用来指过硬而又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直译加注,即对词语的指称意译做了清晰的说明,又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传递了近似的语言文化信息。
2.意译法
意译法指的是翻译人员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力争译文与原文的大意相符合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一种方法。由于地理、风俗、历史等差异、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直译有时晦涩难懂,有时会引起歧义,有时则不能充分传达原文的神韵,由此我们只能采取意译,意译保留了原文的特点和形式,一般来说意译可有两种形式:直接意译和转换意译,直接意译是指将源语言在词典中的意思译为目的语。例如:talk shop all the time(三句话不离本行),a land of honey and milk(鱼米之乡),四川成都的“紫薇酒店”译成英语为“户RIME HOTEL",紫微星在中国星相学中其星宿排名居首位,而英语PRIME含有“首位的、首要的、最好的、第一流的”意思,因此这可看作是成功采用意译法的典范。
转换意译是指翻译人员不按词典中词汇的解释释义来翻译源语言,而是在了解了该商品的特点并考虑到本国消费者消费心理习惯后采用另一个译名来取代原名原意,使其与商品的特点有关联,例如:Walkman(随身听),safeguard(“舒肤佳”香皂)、Whisper(护舒宝)、Coca-cola“可口可乐”饮料),Benz(“奔驰”轿车),这种译法如使用得好,可以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产品的特点及性能,从而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音译法
音译法指的是用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发音以便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以突出l}文主要语言功能的一种翻译方法,常见的有“humor(幽默)、logic(逻辑)、sofa(沙发)、nylon(尼龙)、sonar(声纳)、whisky(威士忌)、Sony(索尼)、Casio(卡西欧)等等。
音译法看似简单,却也有很多讲究,翻译人员在下笔之前似应反复斟酌比较,比如“Benz“奔驰”轿车)本来是译成“本茨”的但后来采用谐音联想法,译成“奔驰”显然要比“本茨”好得多。
音译商标也须有一定的技巧,其原则是尽量简短,省去某些非重读音节,比如将“Rolls-Royce”译成“劳斯莱斯”,而不是译成“罗尔斯.罗迈斯”。
如果是中文商标译成英语,有两种情况:一是谐音造词,二是按照汉语拼音,这里须注意如用汉语拼音做商标,最好事先查一下英汉词典,看看英语中是否有与该拼音一模一样的词、如有,应该搞清它的词义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与该商品是否适宜?例如,我国曾有一种“芳芳”牌的化妆品系列被译成“Fang Fang",但“Fang”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意思却是(“毒蛇的“)毒牙、(“犬、狼等的”)尖牙。
4.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音译和意译结合指的是在英译.中保留原文的发音同时又体现出原文的指称意思,是一种兼顾音译和意译、谐音又谐意的方法。例如“X-ray”译成中文是“爱克斯光”,“爱克斯”是字母X的音译,“光”是ray的意译,又如“Cambridge”译成“剑桥”,"Uncle Sam"(山姆大叔”,指芙国政府或美国人),New Delhi(新德里,印度的首都),ice-cream(冰淇淋)等等。
1.1项目组模式
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就要把这学期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下达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个学期要完成哪些任务,有什么具体要求,如何进行考核,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由于一个大任务就是一个项目,包含若干小任务,工作量大,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很难完成,这就需要学生按小组来实现。要求每组即要做到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还要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促进学习,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在各小组间也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小组间良性竞争,激发大家学习和完成任务的兴趣。教师下达任务后,要按照一个电子商务大项目包括的要素进行理论讲授。同时,还要辅以实践教学,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完成下达的任务。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核心,教师只是起引导支持和帮助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过程,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电子商务现象,掌握计算机电子商务知识,学生在已有只是结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牢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学生的主动探究力、表达能力、协助能力都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
1.2项目分析模式
首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学生带着问题开发,通过项目的开发发现问题。然后由老师处理项目数据、模拟项目过程,使学生对思路和结论都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从而强化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得到激发和培养。
1.3讨论模式
讨论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或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想法,利用检索工具无法自己很好地解决,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利用真实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案例更详尽、更真实的介绍知识点,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后时间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软件,如QQ建立讨论小组来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功能的建设。
1.4综合评定
学生完成任务后,对任务的评定也是重要环节。将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即注重结果评价,也注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即学生平时的考勤、上课表现、平时参与任务的表现,以及完成阶段任务的情况。过程表现的成绩不仅包括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而且还包括各个小组对组内每个成员的评价。
二、利用多媒体、网路等先进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校园网搭建网上课堂,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维护、教学,将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参考资料、习题等进行网上公布,供学生学习。学生可直接的在网路环境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作业批改,作业情况自动反馈出来,供师生分析。
三、电子商务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该课程导入项目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如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来看,下达任务后,学生兴趣盎然,表现积极。一改原来那种被动做作业的态度,主动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的学习兴趣。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应用能力。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掌握了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且对以前所学的商务知识进一步进行了巩固。锻炼了创新思维,提高了自信心。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真实的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信心,对于未来走向社会充满了信心。
四、结论
【关键词】国际商务;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改善策略
0引言
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商务活动,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开展,因此常会受到各国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存在的不同的文化理念。这些构成了当地独特的价值观,从而指导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文化差异也会对国际商务活动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非常必要了解开展国家的人文文化,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从而保障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1国际商务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
1.1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组成,它在各方面影响着该国人民的行为举止。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价值观是一种潜在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人更为注重道德、伦理等,因此崇尚和谐、和平之道,鼓励团结合作。西方人民更为注重公平竞争,具有浓烈的法律和契约意识,因此更为崇尚英雄主义、自由和个人意识。
1.2语言与非语言差异
由于东西方文化起源和传承方式不同,导致中西方之间存在语言与非语言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讲究含蓄谦逊,因此用语一般较为含蓄。西方文化热烈奔放,因此其语言更为直接简短。除此之外,在各种国际商务活动中,还存在着非语言的交流,他们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而这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应文化差异而大不相同。例如一些国家用摇头表示反对,点头表示赞同,但一些西方国家的习俗却恰好与之相反,因此常常使得商务活动沟通存在困难。
1.3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也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信仰的不同,使得不同国家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最为显著的思维差异在于它们对于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倾向性不同。其中,西方国家更为认同逻辑思维,中国人民更为认同辩证思维。在西方国家看来,世间万物都存在关联,它们对人类造成影响,我们应当从科学角度进行探索,分析事物的自然规律,因此它们更为追求事物的客观有效性,而中方思维属于明显的辩证思维,更为感性和复杂。
2应对国际商务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2.1从文化冲突到适应新文化
文化冲突是不同国家商务合作时必然遇到的现象,因此从事文化工作者以及商务活动中的工作人员都应对中西方文化冲突具有清醒的意识,避免对文化进行优劣划分,从而使自己对于其他文化的了解不够充分或存在感情冲突。应当清醒意识到的是,文化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对于商务活动并不一定全无好处。只有了解双方的文化冲突,不断适应文化冲突,才能为国际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打下基础。
2.2增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许多人谈到文化冲突就色变,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商务活动工作者,我们应当明白的是,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应为我们的不适应而消失。因此我们应当客观看待文化差异。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影响并支配着我们做出的行为决定。因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存在不同观点属于极其自然的F象,不应因此而恼怒。其次,为了更好的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我们应当逐步培养自身的跨文化理解能力,避免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来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减少对文化差异的歧视和偏见,尽量站在对方的文化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只有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才能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相互进步。同时在商务活动中应当学会尊重对方的同时尊重对方的人文文化,,建立文化认识的共通性个,如此才能有效的沟通,最大降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阻碍。
2.3恰当使用语言,提高交流效果
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精华。它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使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良好的使用语言,可以使双方的沟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学习掌握一门语言时不能只单纯的理解字面意思,而要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进行学习,避免语言中隐含的特殊含义。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与会人员一定要清晰的了解当地哪些词语是合适使用的,哪些是不合适的,避免不合适词语给双方造成的误解。同时需要以简单、清晰但热情的方式来表达商务活动的中心思想,避免对于语言的卖弄使得活动冗长无聊。如果活动双方所采用的语言都不是双方的母语,就一定要避免采用俚语、成语等,以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3结语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人们开始清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商务活动开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为了使国际商务活动更好的开展,我们就要尽量消除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活动的影响,以取得良好的活动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球化;商务英语;实践性;跨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市场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国际业务交往的密切往来,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与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不同,商务英语更加强调英语在国际商务往来中的运用。除了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交流方式外,商务英语由于其对象都是外国人。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概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地理、风俗、历史、法律、习俗、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因此跨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问题是需要注意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就是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如何避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商务英语在实际运用之中,大部分时候面对的是商业交往,其主要目的是要为自己所在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更加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减少误差。
二、商务英语中跨文化问题的表现
商务英语交流中跨文化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而跨文化问题在商务英语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交流方式差异
正常的商务往来活动一般包括两种交际行为,一种是语言交际行为,一种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国的语言交际行为与很多国家的交际行为都有一定的区别。中国的传统交流方式一般比较委婉,而且在进入正题前双方会聊一些看似与商务活动无关的话题,继而慢慢的将话题引入到商业活动交往之中。但是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最明显的是欧美国家。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开放、追求自由的文化,并且受到“人文主义精神”中探险思维的影响,使得大部分欧美人习惯于直接引入正题,在商业活动交往中亦是如此。这就导致在于中国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尤其是当我们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对方会觉得我们没有诚意,交流过程拖沓、浪费时间。还有就是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在发现对方错误或是有不满意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一种比较委婉或者看似开玩笑的方式来解决。但欧美人一般语气、用词比较直接,会直接说出自己的不满。双方在交流方式上的差异是商务英语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
除了语言交际行为外,非语言交际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商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所在方获得利益最大化,因此除了语言交际外,非语言交际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非语言交际能力可以给人提供一些更加真实的信息。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交流方式的差异。例如在欧美国家的交流方式中,他们认为直视对方是礼貌和尊重的表现,而中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如果一直直视会带来一种压迫感,甚至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也有可能认为中国人不敢直视双眼是因为缺乏自信,从而对商务活动成功的信心大打折扣。
(二)思维方式不同
思维方式是我们在跨文化问题中最常见的表现,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成长环境的限制,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及时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文化的精髓仍在影响着国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一定时期内,还出现“儒商”一说。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是“一个注重形象思维、综合思维、整体思维的国家。而英语国家恰恰相反,他们更加注重个体思维,习惯先从个体出发仔细考虑,以小见大,从而掌握整体。”这种差异告诉我们在商务交往中除了灵活运用英语外,还需要学会用对方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问题,以此探究对方的真是想法,继而尽可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并且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对参与商务活动的相关人员的策略应用产生影响。例如对于中国和美国公司来说,中国的公司在商务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大局为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适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但对于美国公司来说,他们更注重细节问题,认为细节决定了一切。这就导致在一些国际合作中,中国公司往往注重最终的合作成果,而对具体的合作过程不太注意。但是美国公司往往会更加注重商业合作合约中的各项条款,逐一核对,确定万无一失后才会拍案定论。这就要求在商务交往活动中,需要和对方一一解释各项条款的具体内容,以增加合作成功的保障。
(三)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国家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必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是商务英语在交往活动中需要格外重视的。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众,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工作和朋友的界限不会分的那么清,甚至经常出现“熟人好办事”的情况。但在很多英语国家,参与商务活动交往的人们会将工作与朋友的界限划得很清晰,工作就是工作,不会因为之前认识或者合作过就会更加偏向你。这就导致在很多时候,中国的商务人员在于外国商务人员交流时,常常会显出十分热情的样子,却没有受到对方热情的回应,而猜测对方是否对自己某方面不满。因此商务活动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商务交流,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为商业合作的成功奠定基础。
(四)习俗差异
习俗的差异是商务英语中最常见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各国的习俗和风土人情当然有所差异。
例如在时间方面,很多中国公司在时间上并没有过于注重,然而很多外国公司对时间尤其看中,目的性强。在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不能迟到,而且在双方谈判一开始就会直接切入主题。其次,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衡量标准的不同,很多中国公司更愿意从常规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去解决问题,但很多英语国家更愿意直接走法律途径,通过法律来决定谁是谁非。这是很多中国公司在交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而且在一些日常交往的习惯中,不同国家的习俗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印度人的习俗中,点头表示否定,摇头表示肯定,这与中国的习俗正好相反。那么如果在于印度公司的交流过程中,就一定要注意,与对方沟通好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以免造成商业误差,带来损失。
三、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目前存在问题
跨文化差异问题在商务英语的交流过程中频繁出现,但是很多时候,无论从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公司中的人才培养来看,大多不注重对跨文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英语实践能力的掌握。这就导致很多商务人员可以熟练的用英语与国外公司人员交流,但却有时候因为忽视跨文化问题而带来一些误差,继而导致合作不顺利或是直接带来损失。
(二)具体培养方式
首先从高校的专业培养来看,现代很多高校已经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为商务英语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然偏向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跨文化交际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高校中的专业培养来看,应当加大对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课时教学,在学习跨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更多的课堂情景式教学,模仿现实中的商务活动交往。并且教师可以把跨文化交际容易出现的问题融入到情景教学中,增加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深入理解。
从现实的人才培养来看,很多公司中的商务英语人才并不完全都是相关专业出身,有的是英语水平较高而进入公司,但商务英语专业出身的人员也有可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对人才进行再培养,强调跨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将实际的案例展示给相关人员看,让他们感受到由于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包容不同的文化环境,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平等的角度来看待跨文化交际问题。“想要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就要对使用目的语的人们的思维与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导致对语言的误解,才能够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过去人们认为商务英语只要熟练掌握英语沟通技巧即可,但是在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往来中,我们越来越发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共识。”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在增加文化认同感的前提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际间商业合作增加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宏.商务英语谈判中跨文化交际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
一、引言
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依托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兴旺普及),货物、资本与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产生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需要使人们日益注意到,无论是商品的跨国销售、企业的跨国经营都要跨越文化的鸿沟,国外奔波工作的工商界人士需要培养跨文化技巧和增进跨文化认识,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商务风格。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在中美商务活动中,因为经营者不了解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和商务风格而导致投资失败或铸成大错的事例屡有发生。要了解探讨商务风格就必须先要探讨两国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二、中美商务风格的差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T.Hall撰写的《超越文化》中提出“高语境”(HighContext)和“低语境”(LowContext)两个概念,并且据信息传播依赖语境的程度将各种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根据Hall的观点,高语境是“绝大部分的信息或存在于有形的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被编码的清晰的被传递的信息中”,即信息的传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高。相反,低语境是“大量的信息蕴含在清晰的编码中”,即信息的传播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很低,交际双方需要通过清楚、直接明了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欧美文化则可归为典型的低语境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自我交流和心领神会,说话喜欢绕圈子,不会直截了当。中国文化着眼于伦理本位,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长期的农耕生活导致家族制,而建立于血缘关系之上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带来等级制,注重面子、中庸,正如所言,我国社会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呈波浪状扩散的差序格局,由此形成亲疏有序、远近有别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highpowerdistance),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而美国则刚好相反,其强调言语的明确表达。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人种、多文化的社会,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人员组成复杂,人口流动较大、较快,人们很少有机会长期生活在同一的社会环境之中,彼此之间交流较少,人际关系较淡,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而且不同种族文化群体之间缺乏共同的经历,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言其所指,以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最终逐渐形成了“低语境文化”。美国人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并且主张发扬个性,因此其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lowpowerdistance),人与人之间是横向的平等关系。
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跨文化商业行为的模式:关系导向型文化(中国)和生意导向型文化(美国)。关系导向型的人们则以人(先建立关系后做生意)为导向,而生意导向型的人们主要以任务(做成生意)为导向。今日国际社会学中新的核心概念—“社会资本”,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有条件转眼间成为中国式管理的一个新的世界典范。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好拉“关系”,精通“关系学”,拥有“关系万千重”。关系,可说是中国商业精神中的土特产。社会资本被理解为人际互联网,在新经济中大放光芒。来自关系导向型文化和生意导向型文化的人们要进行商务往来就会存在一些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的建立
在建立业务关系阶段,中国人往往不与陌生人做生意,而是通过“关系”,即安排合适的人或者组织来引见,理想的引见者是双方都熟悉的权威人士或者组织。中国人不太适应通过邮件或者电话来讨论重要事情,他们希望和生意伙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中国,打电话、发邮件推销一般是行不通的,即使打电话也是给关系客户打。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地理位置频繁地迁移,所以多数美国人习惯与陌生人做生意,美国可谓是地道的“打陌生电话推销之乡”!与美国人建立业务关系,你可以用英语发一封信或电子邮件,介绍你的公司和产品的基本情况,陈述你希望有进一步的接触,并进行约定。之后打电话请求两三星期之后会晤,对方如果对你的公司和产品感兴趣,就会和你约定时间和地点。第一次和商务伙伴会面后,美国人通常马上就开始谈生意。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方对美方企业和组织有业务意向,就可以试探着发信、发邮件或者直接打电话说明情况并约定时间会晤。
(二)语言风格与超语言行为(对话轮换与对话穿插)
在谈判时,美国的谈判者注重直接评价,使用坦率、直接的语言,生意导向型文化中,直接和坦率就等同于诚实和诚恳。美国人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对话穿插)。美国人还会说“Ieducateyou”,可能仅仅是认为在某一件事上他更有经验,从而更有发言权,所以他可以教你,其中没有低估你价值的意思。而中国的谈判者常常会采用一种间接的、微妙的迂回方式,以确保不冒犯每一位与会者,为了保全大家的面子,他们不希望有粗鲁的表达、生硬的话语。因为在和关系导向型高度相关的文化中,直接和坦率等同于不成熟和幼稚,甚至是傲慢自大。中国的谈判者好像把“不”字看作是一个不妥的词汇。为了避免侮辱对方,他们会小声地说“我们再研究研究”、“下次再谈”。最常用的变通语是“可能”和“如果方便的话”。中国人在听别人谈话时遵守秩序,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不轻易打断别人说话,以表示礼貌和谦逊(对话轮换)。在与美国人的商务活动中,为了应对美国人的直率,避免被动的局面,有人提出中国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学会说“不”:“当卖方的时候,不应该说‘不’,当买方时就可以说‘不’,因为不说‘不’就会引起很多麻烦;求人时不能说‘不’,而被求时就可以说‘不’;自己着急时不可以说‘不’,对方着急时就可以说‘不’,以增加自己的要价;别无选择的时候不能说‘不’,有备选时可以说‘不’。美国人则该说‘不’就说‘不’,因为他们习惯如此,如果他和你说‘不’,你为什么不能说‘不’”?[4]#p#分页标题#e#
(三)谈判与合同
美国商人高度重视书写协议的合法性和细微处。美国人在谈判过程中重具体胜于整体,谈判一开始就直奔正题讨论具体款项。许多美国公司都会带一份冗长的合同草案和一名律师到谈判桌上。然后,逐个条款进行谈判。当发生分歧和争论时,随时请教律师,采用一种非个人、尊重法律的合同方式。美国人认为合同的签订是谈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其个人价值利益的体现。但是,在关系导向型文化中即中国,这种方式可能就不会奏效,因为中国商人更多地会依赖人际关系来回避困难、解决问题,而不是律师和详细的合同,律师通常处于幕后。“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的谈判策略是中国人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中方谈判者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谈判目的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的合同代表着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在签订合同时,用英文起草合同也是商业活动中的惯例。美国人会特别注明,合同一式两份有中、英文版本,但是他们会要求如果出现争议,以英文版为主。这样如果争执起来,主动权就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因为他们对英文商务条款的理解,往往比中国人深入,他们甚至在商务条款中埋下了伏笔,用词都是有利于他们的,合同也都被他们的律师审核过,又经过多次签订,尤其是当他们向中国出售设备和技术时,中方如果接受了“商业文本以英文版为主”这个条款,就实际上给自己带上了一副多余的枷锁。针对这种差异,中方为了能够跟美方谈判,就要相应地改变策略,“入乡随俗”,要重视合同文本的拟定并按照条款进行谈判的过程,并且坚持一旦发生争议,中、英文商业文本具备同样法律效应。建立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重视合同条款的美国人来说,先做成生意才是关键。
(四)称谓
在称谓方面,中国人贬己扬人,自己用谦称,而称呼别人时使用姓名加头衔。因为中国人重视等级、地位和关系,因此“王经理”或者“张主席”的称呼就表示了对相应等级身份的尊敬。在汉语的称呼中,对待年长者常加称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先生”、“老同志”等。甚至在姓氏后面加一“老”字以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如“刘老”、“张老”等。美国人因为注重平等,因此他们的称谓很简单,喜欢直呼其名(firstnamebasis),甚至是刚刚认识的人,一般在首次见面时会说明身份,但之后的交往中只要称呼Mr.Smith和MsOliver就可,不需称呼职位或职称。除非你是医学博士或政府高级官员,否则多数美国人不习惯使用尊称和头衔。在美国,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年老的事实,即使涉及有关内容,也总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clerk(资深职员)。
(五)商务礼仪(宴请和送礼)
在商务交往中懂得必要的礼节与礼仪是商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着装、见面的礼仪、身势语、用餐礼节等等。商务交流中还应该重视对方的禁忌与,忽视这些细节,极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失败。商务宴请是重要的交际场合,商务谈判谈的是事,最终落实的毕竟是人,相互产生信任很关键,而聚餐就是增加双方信任和了解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通过聊家常拉近双方的距离。在中国,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注重座次的安排,尊者坐在上座。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圆桌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宴席间会频频敬酒。在美国则是以右为尊。“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你应邀参加美国人的鸡尾酒会,会和许多完全陌生的人在一起交流,并且没有人引见。接近别人和团体的适当方式就是微笑和自我介绍。中国人敬他人酒时,自己的酒杯往往低于对方的酒杯,而美国人则是高于对方的酒杯,目的都是表示对别人的敬意。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请美国人吃饭前可以事先征求一下有无禁忌的食物(比如你不能吃什么),在点菜时不要点多刺的鱼类。他们也不喜欢切得很碎的肉丝之类,但是对牛肉则有特殊的偏好。美国人还喜欢生吃蔬菜,吃菜的原味,不宜点太多油烧的炒菜。请美国人吃饭要少而精,忌大吃大喝。美国人喜欢简单的饭菜,花大价钱请客反而不领情。从这点上看,一些地方政府在宴请美国人时那种铺张浪费的行为,酒席上要剩一半菜的宴请常常会吓跑投资者。在宴请美国人时要根据情况,不可按照我们的标准大肆宴请或者频频举杯敬酒。另外在席间或者谈判期间,中国人该避免向美国人敬烟,而且自己抽烟前应该得到他人许可。送礼:同大多生意导向型的文化相比,关系导向型文化中的人们更看重礼物的交换,因为这是一种建立和巩固加强个人关系的认可方式。中国人非常重视给客户“送礼”,以为礼物越重情谊越深,关系越铁,因此经常挖空心思怎么用礼物来投人所好,特别是在业务关系建立阶段。但是美国人在商务活动中一般没有送礼的习惯,特别是个人之间或者业务伙伴之间如果送贵重的礼物就有受贿的嫌疑,因此如果要给美国客户送礼,不必太贵重,可以选择有品位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以示友好。在选择礼品时应该注意下列五点:突出礼品的纪念性、明确礼品的对象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体现礼品的民族性、关注礼品的时效性、重视礼品的便携性;还要做到在接受礼物时欣然接受、启封赞赏、拒绝有方、有来有往。
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建立信用体系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各地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和规范。这些法规的先后出台,提出了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务、失信惩戒、信用管理等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设想和指导意见,在政府立法规范信用征信领域做了一些探索,但这和征信幸捣⒄沟恼逍枨笙啾仁窃对恫还坏摹T谡餍欧裥幸档淖既牍芾怼⒋右等嗽钡闹耙底矢窆芾怼⒅匆导际踝荚颉⑿幸当曜嫉确矫嫫裎共⒚挥谐鎏ń先娴墓芾砉娣丁?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电子商务和信用服务都是发展很快的新兴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从二者的关系看,一方面,电子商务需要信用体系,而信用体系也很可能最先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并体现其价值。因为电子商务对信用体系的需求最强,没有信用体系支持的电子商务风险极高;而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又很容易建立信用体系,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再加上电子签章四者相互呼应交叉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上,只要稍加整合分析,进行技术处理,就可以建立信用体系,并且该信用体系对电子商务是可控的。于是,整合电子商务与信用体系,或者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就成为一种需求,一种目标,一项任务。
那么,电子商务及信用体系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环境将对信用体系的建立完善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信用体系大象无形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人们确立了几种基本模式,那就是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与信用保障。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发展的初期,人们更多地偏重于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如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但很快人们就认识到了过于依赖技术手段解决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存在着弊端,便开始更多地考虑行政管理和法律制裁。而信用保障与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相比,又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从一定意义上看,信用保障主要是创造一种可信赖的商业环境,尤其是与法律制裁相比较,它既是一种“软环境”,具有法律制裁所难以具备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又不会面临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交易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矛盾。电子商务的生命就在于其快速和便捷性,如果过多地利用技术手段和行政干预手段对网上交易进行管理,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但却恰恰限制了网络交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优势丧失殆尽。所以,总的来看,在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四种主要措施中,信用体系可以说是一种最为灵活且最有可能与电子商务本身实现良性互动的规范模式,它可以无处不在却同时能做到大象无形。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由于电子商务与信用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所带来的效率和便捷正是电子商务所必需的。而在行政管理及法律制裁中,我们发现,要实现它们与电子商务的无缝连接还是十分困难的。
2四种信用模式的利与弊
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其生存和发展都将十分困难,个人和企业的交易风险都将提高。比如,买家付款后不能及时得到商品、卖家卖出商品不能保证收到货款、商品质量问题、网上重复拍卖等等问题,都难以避免。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四种较为典型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中介人模式是将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中介人,达成交易协议后,购货的一方将货款、销售的一方将货物分别交给网站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当网站的办事机构核对无误后再将货款及货物交给对方。这种信用模式试图通过网站的管理机构控制交易的全过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欺诈等商业信用风险,但却需要网站有充足的投资去设立众多的办事机构,这种方式还存在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担保人模式是以网站或网站的经营企业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为特征,试图通过这种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这种将网站或网站的主办单位作为一个担保机构的信用模式,有一个核实谈判的过程,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适用于具有特定组织性的行业。网站经营模式是通过建立网上商店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权后,让购买方将货款支付到网站指定的帐户上,网站收到货款后才给购买者发送货物。这种信用模式是单边的,是以网站的信誉为基础的,这种信用模式主要适用于从事零售业的网站。委托授权经营模式是网站通过建立交易规则,要求参与交易的当事人按预设条件在协议银行中建立交易公共帐户,网络计算机按预设的程序对交易资金进行管理,以确保交易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这种信用模式中电子商务网站并不直接进入交易的过程,交易双方的信用保证是以银行的公平监督为基础的。
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所采用的这四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要克服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包括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使交易双方在政府信用作为背景的基础上建立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3信用体系是法律的辅助环节
通过近几年来对于解决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的实践,我们发现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在解决办法上,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其一,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只要尽快进行立法或修订法律,就基本可以解决问题,典型的如电子签章的法律效力问题;其二,目前对于该问题还没有成型的解决方案,需要更多地从理论层面进行探寻,较为典型的有网络的管辖权问题、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其三,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类,就是即便是出台或修订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其中的法律问题也难以马上解决,需要相应的法律辅助机制的配合,或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的作用。这方面的例子有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电子商务的安全可靠保障问题、电子商务的法律救济问题等等。也就是说,在这一类法律问题中,我们看到,尽管相应的法律规定十分明确,但是还有大量的违法行为存在,我国刑法对于信息安全的明确规定并没有杜绝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而我们的著作权法也难以使那些“拿来主义者”却步。造成这种“令行禁不止”的原因很复杂,既与互联网本身非中心性、虚拟性、跨地域性和高度自治性关联,也产生于网上违法行为的隐蔽性、低成本和便捷性。而解决这种难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立法与修订法律之外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律辅助机制,形成完善的法制环境,从各方面杜绝和制裁违法行为。而信用体系的建立就是该法律辅助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4电子商务是信用体系在中国发展最快的领域
一方面,电子商务本身是信用体系存在和发展最好的土壤,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又很容易建立起信用体系,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甚至物流通过电子签章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上,只要稍加整合分析,进行技术处理,就可以建立信用体系,并且该信用体系对电子商务是可控的、互动的。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消费者成为参与者。在很多已经形成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我们都看到,通过BBS等方式,对于同一类消费,很多消费者可以很快地建立联盟,展开评价和交流,而这些评价,本身就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舞蹈基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想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若能够准确理解并准确的应用赏识教育,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源上而言,赏识教育其实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依据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学习效果。实施赏识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身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赏识教育特点主要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的状态。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二、舞蹈基训课的概述
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基训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训课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接受系统、严格、科学的规范性舞动训练,有助于学生柔韧性、软开度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学生通过基训课就能够达舞蹈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从这就可以看出,舞蹈基训课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形态与优雅的气质具有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在后期的舞蹈学习中更好地学习。舞蹈基训课的开展主要是在教学与训练中训练学生的体态。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用身体语言,实施教学活动。舞蹈基训课的开展无论是在学生舞蹈素养方面还是在教师教学质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舞蹈综合素质。
三、舞蹈基训课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我到基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教育方法的选择不仅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对学生舞蹈的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有效的途径将赏识教育应用到舞蹈基训课,能够凸显课程教学的真正含义。
(一)增强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教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象通常是一种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关爱的心理。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宽容以及激励等。认识和赏识学生,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信心具有重一定的促进效果。教师的素质将会对教学效果的取得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教师在实施舞蹈基训课的过程中,要想实施赏识教育,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教师在具备高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够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赏识性评价
舞蹈基训课程的开展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普遍将舞蹈学习作为一门副科性质的课程来对待,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散漫性。与此同时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都受到严重的挫伤。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舞蹈基训课的过程中应当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使用赞美性的语言和动作。通过教学实践就可以发现,赞扬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促进学生实施有益的学习行为。教师通过赞扬,将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美丑管,促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积极的期待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各学校办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在舞蹈基训课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教师就应当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赏识教育观念。教师赏识教育观念的形成就会促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期待。给予学生相应的期待,将能够促使舞蹈初学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中。在最开始阶段,舞蹈学习是一项较为艰苦和酷造性的课程。学生在开始的阶段由于碰到各种难题会逐渐丧失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鼓励,以赏识的眼光来观察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羞涩感,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语
1.电子商务专家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P13))。电子商务是各种通过电子方式而不是面对面方式完成的交易。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用来增强贸易伙伴之间的商业关系。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商业构想的实现,用来提高贸易过程中的效率。电子商务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电子技术和商务活动。
2.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是一种相对于面授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学生与教师分离;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
从定义上来看,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子商务都需要借助IT技术,只是他们的活动目的和范围不同。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许多技术得以发展。
二、电子商务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它主要借助网络、数据库、知识发现等技术来实现,而这些也正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现代远程教育OLL(OnlineLearning)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ction,CAI)演变而来。CAI直接利用计算机提供教育服务。网络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便捷的多个访问点,将CAI应用系统安装后,可以从多个网络入口对教育服务网站进行访问。网络的发展也使分布式存储结构和检索机制得以实现。后来,CAI系统将管理特征囊括进来,管理特性的引入使管理员可以从中央控制课程软件,如登录、报告、认证等。这种演进的CAI被称为CBT(Computer-basedTraining),即基于计算机的培训。当这些内容通过网络传送时,就称之为WBT,即基于网络的培训(Web-basedTraining)。现在,我们将这些基于技术的培训系统的集成称之为网上培训。
网络入口可以定义为为个人、团体或者公司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网站,OLL入口是这个概念的延伸。OLL为学生和接受培训的人提供单个虚拟的网络入口,从而帮助这些人能够利用基于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工具完成网上教育和培训过程,而这些工具将由内容供应商提供。这些提供者为了传送文本内容、多媒体内容,交互式环境和补习措施而开发了这些工具,其中一些还可以在培训结束时颁发数字证书。这样的入口为用户和内容供应商提供了以下几个好处:私有虚拟空间可以使学生或者其他接受培训的用户在各自的时间内以各自不同的进度完成学习和培训;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以及应用的出现,如视听装置、卡通以及问题的对等回答等,实现了用户学习和知识强化的同步;对内容提供者而言,入口服务消除了创建、维护与更新网站以及可能出现的软、硬件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OLL入口模型可以看成是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学习或者培训的资料可以看成是由内容供应商提供给公司或者个人等消费者的原始产品。而入口为这些用户——内容提供者和受教育、受培训的人提供了服务,服务的范围从提供私人虚拟空间、登录设备到课程材料的追踪和报告以及证书等。
网上课程就如电子商务产品——CD、一本书或水果一样在网络中有序地排列,整个交易过程则是通过安全包完成的,支付的方式主要采用信用卡。然而,网上课程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交易的不同之处在于产品的传送,而且对课程材料的编辑、追索和报告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如上所述,OLL入口可以看成电子商务的入口,而且两者的研究环境是相同的。
三、远程教育中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营造了一个网络环境,能够为远程教育提供方便,表现为:1.新一代的数字图书馆将创造新的业务机会一边经济地利用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对数字图书馆来说就是要承担为顾客制作知识包的业务,以便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和特殊需要将图书馆里的内容加入知识信息包中。2.电子出版社也可以开发知识包,可以根据协议通过数字图书馆出售,或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直接进入市场。3.专门的知识和信息中介公司可以创建他们自己的知识超市,帮助用户机构或个人根据其教学需求定位、评价和选择得到的知识包,或根据特殊的专业设计面向用户的知识包。可以创立独立的学位颁发机构为传播远程教育计划服务,以便提供更好的名称标识,增加有活力的未来教育市场的透明度。4.商业的职业介绍所也可以以网络为基础,帮助那些毕业于远程教育并获得学位的人寻找工作。可见,远程教育本身或与之相关的活动中包含了许多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李琪廖咸真魏修建:电子商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也随之而生,并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应用形式,改变了传统商务的运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商务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然而,由于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安全问题也自始至终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二、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问题
1.信息泄漏。在电子商务中主要表现为商业机密的泄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二是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信息被篡改。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被多次使用,这样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
3.身份识别。身份识别在电子商务中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果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坏交易、败坏被假冒一方的信誉或盗取交易成果;二是不可抵赖性,交易双方对自己的行为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都不能对此予以否认。进行身份识别就是防止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假冒行为和交易被否认的行为。
4.信息破坏。一是网络传输的可靠性,网络的硬件或软件可能会出现问题而导致交易信息丢失与谬误;二是恶意破坏,计算机网络本身遭到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例如病毒破坏、黑客入侵等。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
1.有效性。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因此,要对一切潜在的威胁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保证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刻和地点是有效的。
2.机密性。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维护商业机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预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解决数据机密性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加密手段。
3.完整性。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的差异。此外,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重复或传送的次序差异也会导致贸易各方的不同。因此,要预防对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传送次序的统一。
4.不可抵赖性。电子商务可能直接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商业交易,如何确定要进行交易的贸易方正是进行交易所期望的贸易方这一问题则是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交易进行时,交易各方必须附带含有自身特征、无法由别人复制的信息,以保证交易后发生纠纷时有所对证。
四、电子商务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手段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就是在网络边界上建立相应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用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它是一种控制技术,既可以是一种软件产品,又可以制作或嵌入到某种硬件产品中。所有来自Internet的传输信息或发出的信息都必须经过防火墙。这样,防火墙就起到了保护诸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在特定的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等安全的作用。实现防火墙技术的主要途径有:分组过滤和服务。分组过滤:这是一种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它是在网间的路由器中按网络安全策略设置一张访问表或黑名单,即借助数据分组中的IP地址确定什么类型的信息允许通过防火墙,什么类型的信息不允许通过。防火墙的职责就是根据访问表(或黑名单)对进出路由器的分组进行检查和过滤。这种防火墙简单易行,但不能完全有效地防范非法攻击。目前,80%的防火墙都是采用这种技术。服务:是一种基于服务的防火墙,它的安全性高,增加了身份认证与审计跟踪功能,但速度较慢。所谓审计跟踪是对网络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提供一个完备的记录,以便对网络进行完全监督和控制。通过不断收集与积累有关出入网络的完全事件记录,并有选择地对其中的一些进行审计跟踪,发现可能的非法行为并提供有力的证据,然后以秘密的方式向网上的防火墙发出有关信息如黑名单等。防火墙虽然能对外部网络的功击实施有效的防护,但对网络内部信息传输的安全却无能为力,实现电子商务的安全还需要一些保障动态安全的技术。
2.数据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中,数据加密技术是其他安全技术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安全措施,贸易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目前,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对称加密。对称加密又称为私钥加密。发送方用密钥加密明文,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方用同一密钥解密。其特点是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同一个密钥。使用对称加密方法将简化加密的处理,每个贸易方都不必彼此研究和交换专用的加密算法,而是采用相同的加密算法并只交换共享的专用密钥。比较著名的对称加密算法是: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的DES(DataEncryption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对称加密方式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无法鉴别贸易发起方或贸易最终方。因为贸易双方共享同一把专用密钥,贸易双方的任何信息都是通过这把密钥加密后传送给对方的。
(2)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又称为公钥加密。公钥加密法是在对数据加解密时,使用不同的密钥,通信双方各具有两把密钥,即一把公钥和一把密钥。公钥对外界公开,私钥自己保管,用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对应的私钥解密。同样地,用私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对应的公钥解密。RSA(即Rivest,ShamirAdleman)算法是非对称加密领域内最为著名的算法。贸易方利用该方案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贸易方甲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开密钥向其他贸易方公开,得到该公开密钥的贸易方乙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贸易方甲;贸易方甲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私有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贸易方甲只能用其私有密钥解密由其公开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为了充分发挥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体制各自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这两种加密体制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利用DES来加密信息,而采用RSA来传递对称加密体制中的密钥。
3.数字签名技术。仅有加密技术还不足以保证商务信息传递的安全,在确保信息完整性方面,数字签名技术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目前数字签名的应用主要有数字摘要、数字签名和数字时间戳技术。
(1)数字摘要。数字摘要是对一条原始信息进行单向哈希(Hash)函数变换运算得到的一个长度一定的摘要信息。该摘要与原始信息一一对应,即不同的原始信息必然得到一个不同的摘要。若信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信息就无法通过原始摘要信息的验证,成为无效信息,信息接收者便可以选择不再信任该信息。
(2)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实际上是运用公私钥加密技术使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其具体过程为:文件的发送方从文件中生成一个数字摘要,用自己的私钥对这个数字摘要进行加密,从而形成数字签名。这个被加密的数字签名文件作为附件和原始文件一起发送给接收者。接收方收到信息后就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对摘要进行解密,如果解出了正确的摘要,即该摘要可以确认原始文件没有被更改过。那么说明这个信息确实为发送者发出的。于是实现了对原始文件的鉴别和不可抵赖性。
(3)数字时间戳。数字时间戳技术或DTS是对数字文件或交易信息进行日期签署的一项第三方服务。本质上数字时间戳技术与数字签名技术如出一辙。加盖数字时间戳后的信息不能进行伪造、篡改和抵赖,并为信息提供了可靠的时间信息以备查用。
五、小结
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子商务领域所使用的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以及安全协议,指出了它们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但必须强调说明的是,电子商务的安全运行,仅从技术角度防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完善电子商务立法,以规范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现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引导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红燕: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0-358
[2]彭禹皓兰波晓玲: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32):216-217
目前,在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安排实训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不重视内容与内容的关联性,这就会将各个教学模块实践分割开来,无法将这些教学模块实践结合起来。主要表现为,虽然每一位任课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拟定不同的实训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讲,这可以促使学生的各个单项实践模块的训练得以提高,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的结合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弱,最终会遭到企业的拒绝。
二、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实训项目的思考
1.明确实训项目设施的目标
商务英语实训实践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商务沟通能力、丰富学生商务知识、提高学生商务技能的实践体系。实训教学的一个主要运作形式就是实训项目,其目的就是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换为能力,换句话来说在国际商务环境下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同时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商务工作的环境、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等。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实训项目来促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以提高。在设置实训项目的时候,教师要仿真模拟现场的操作环境,促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在制定实训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实训项目大纲的时候,要将设置实训项目的目的作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实训项目方式,防止实训项目过于形式化。
2.设置实训项目应该遵循的原则
设置实训项目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下:
(1)人性化原则。在设置实训项目的时候,要详细的分析学情,全面把握血色灰姑娘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个体差异,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生的认知倾向等。通过实训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可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2)企业参与原则。当前往往都是由高校商务英语任课教师来设置实训项目,然而大部分商务英语任课教师自身的商务背景知识不够全面,并且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设置实训项目的时候往往会与实际需要相偏离。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任课教师要从相应的岗位去实习,不断增加自身的实战经验。此外商务英语任课老师可以去企业参加调研,了解到一线现场对本专业的要求。教师将对企业的各种认识作为依据,总结实习心得,然后再按照实习心得出发来对实训计划、实训内容进行调整。现阶段,有一部分高校开始与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然后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了培养目标,并且制定了合适的教学计划,促使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得以顺利实现。
(3)“一线”应用性原则。当前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那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力”,换句话来说企业希望其招聘的员工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就业作为主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设置商务英语实训项目的时候,要满足“一线”工作的需要,在项目内容上往往要围绕商务贸易活动的技能,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操作流程。
(4)适应性原则。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作为依据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这样做既保证了实训教学的稳定,又更新了实训内容以及形式。
(5)融合性原则。在实施实训项目的时候,要与专业知识所需要的课程融合起来,重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将商务知识与英语技能充分融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有的实训项目应该围绕着贸易过程展开的,但是每一位实训项目应该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6)全方位评价原则。要想了解到教师的实训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正确评价整个实训项目实施过程,所以教师要进行全方位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要将老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评价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慢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高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策略
在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要构建实训教学改革的策略,促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高,并且也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明确教学目标,规范实训过程
在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校的商务英语任课教师应该对该行业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还要将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作为基础,与本校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然而外貌行业中所包括的业务范围包括了交换、售后服务等。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商务知识,还要具备商务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大部分外企都希望都可以聘请到能够直接上岗的毕业生。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将商务英语实训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其一,不断完善课程实训。教师应该保证课堂实训与课堂教学保持同步,尤其是口语、写作等课程,必须要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实训,巩固学生以前所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然而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等技能型课程,应该将商务技能作为重点。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关联式的教学与实训来促使学生的商务操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其二,重视各个技能之间的综合实训。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商务技能。在实际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模拟公司的实际情景,然后有教师来担任虚拟公司的负责人,学生担任不同的职位,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