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学信息工程论文范文

医学信息工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信息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学信息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艺术史、教学

一、艺术史教育概述

艺术史经过多年的发展,除了由于考古学的新发现偶尔会加以添加或者更新以外,从内容上说是基本稳定的,因此历史的讲授又是容易陷于枯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针对传统艺术史课程的教学中所存在的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等问题,从教学手段上加以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合理、科学地应用于辅助教学中,建立师生易于交流、互动的艺术史教学环境。

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到信息化应用的实施,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堂现实互动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集光、声、色等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以往的艺术史教学大都是教师多数时间是强行灌输,只求完成教学任务。有研究表明,这种理论课程学生听讲超过20分钟,必然有疲惫感,剩下的时间基本上是等着下课,这种上课方式与教学环境不利于师生之间产生交流与互动,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更多的多媒体信息化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分两个步走: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自主制作有着充实知识内容和高质量画面效果的多媒体课件,以备课堂教学时放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不要仅限于Powerpoint等常规软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产品制作工具Adobe Director。Director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藉由同步整合图形、声音、文字、动画、及影片功能制作出多媒体产品,能够更好地综合各种视频、音频资料。为课堂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和互动环境,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可以全方位、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点。其次,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学生也从课桌上解放出来,师生围坐在一起进行授课、鉴赏作品,这样可以消除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障碍,学生也就可以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想法与评价,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网络虚拟互动教学环境的营造。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虚拟互动空间。具体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是艺术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多年高校扩招的影响,公选课的学生人数通常会比较多,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缺乏现实可行性,好在很多大博物馆都有利用动画及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网络虚拟博物馆,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访问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弥补了现实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建立艺术史课程QQ群或公共邮箱,定期就艺术史上某些重要问题或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集体讨论,一段时间以后,将这些反馈的信息收集整理,建立艺术史课程站,并将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优秀的学生作业实现网络共享,还可以制成课程教学视频上传网络,促进了多媒体授课的普及和深入应用,解决了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视频自主学习的问题,并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有兴趣的同学之间进一步展开交流与讨论。

针对目前高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艺术史公选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师生易于交流、互动,实现学教同步的教学目的,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非艺术类学生艺术史公选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接受人类优秀艺术文化熏陶和塑造健康人格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海霞.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实践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4)

第2篇

实践教学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内容,实践教学突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专业型、技术型、应用型都很强的专业,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实践教学的不断培养训练而形成的,因此电子专业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电子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必然途径。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一个财经类的高校,身处在这样环境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力相较对薄弱。我校在推进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短缺落后,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落后。

长期以来,我校的电子实践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大多实验设备都未得到及时的更新,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实训模拟场地限制了学生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现有的实训设施还远未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2.教学计划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当前在教学计划中,尽管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已有较大提高,如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一直加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精心设计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學内容。增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比例,但除去一定量的停留在计划中的名义实习课时后,实际可用于学生实践、或动手的学时仍显不足。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校企间的合作更是匮乏。

许多校外实习基地常常依赖老师们个人在社会建立起来具有较紧密关系的亲朋好友关系,勉强维持、勉强接受。有些学生甚至需要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效果堪忧。

三、实践教学改革总结

针对我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关键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改革。

1.结合专业特点不断改革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根据电子专业特点,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在传统电子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了最新的电子技术发展及电子技术应用情况介绍。例如在万用表、直流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功率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习基础上,还适当增加了单片机、电工、设计、嵌入式设计等实践教学单元,并不断紧跟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突出创新训练的重要地位,以满足新形式下创新教育的要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实践教学质量源泉。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首先,学校制订了相关政策,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力度,加强对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引进等工作。其次,建立实践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并分批安排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和素质拓展,为我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3.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对大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势,我们广泛与周边相关电子企业和公司建立联系,不断健全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大学学习期间创造更多进入企业公司实习锻炼的机会,我们与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研究,大大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专业的发展建设。也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4.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积极性,使学生较早的参与到竞赛和科研活动中。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科竞赛的指导和投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活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程序设计、电子设计、飞思卡尔智能车和机器人、全国数学建模等竞赛为代表的国家级及省级竞赛活动,并给与一定的奖励。学生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和激发。

5.充分利用我校特有的素质拓展周教学安排,不断改革素质拓展周的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初步具有电子电路系统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有工程实践能力,软件编程能力,硬件电路设计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在素质拓展周期间安排了元器件的认识、实用电路的设计、制作与焊接、电路板的制作、程序设计竞赛、走入企业实训等充分的实践环节,让每一个同学都切身的参与进来,体会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拓展。

第3篇

关键词:医学信息工程;课程体系;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39-03

地方高校转型改革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为指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实施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个背景前提下,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产业,高校如何应对信息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开发信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达成产教实质性融合,我们认为制定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基础,也是核心。其能从培养方案的多方面体现出“以人为本、质量领先,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人才质量理念[1]。

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只有10多年的历史发展记载。2003年,四川大学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在全国首次开办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育。2010年,教育部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隶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2014年8月统计,全国现有24所院校开办本科专业教育。其中,一分类是大学牌头15所,学院9所;二分类是综合院校13所、中医药院校7所、其他类院校4所。从表述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来看,许多院校认为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具备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医学信息技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能力,能在医院信息化、公共卫生工程、医药电子商务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及维护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自发稿前,笔者到中国知网搜索文献,关于专业课程研究论文报道仅有6篇,表明医学信息工程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还是处于初期,权威性报道少见。

二、新兴产业视野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新定位

工程教育是当代中国技术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新兴代的信息产业则是振兴技术经济的重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化解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明确专业规模体系,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中,质量与规模、质量与资源的矛盾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选择上与有效实施的矛盾仍然突出,要勃兴新一代信息产业,必须做好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工程、制定发展战略。

专业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标准及其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制约教学内涵的核心因素,也是国家、社会、行业及高校内部评估的基本标准。作为新兴产业视野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借鉴高校转型发展机遇,做好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人才“定位”,以适应国家、社会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突出人才规格与行业岗位的对接,应用技术与教学服务相融,体现地方性、行业性、产业性需要及其特征。

从直观角度上看目标的解析,目标是被“活化”的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的素质要求与融合点。在知识结构方面涵盖专业学科的知识、技术、技能的规定性。教育者应学会在目标内涵中找发展机会与优势,在专业特色中找差异性,在共性标准中,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这就是活化目标的主体路径,也是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点。

三、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课程体系如何改革,涉及两方面。一是改革方向问题;二是如何定位,是规范、标准问题。也就是说,课程体系改革以定方向为先,以定位为本,明确课程理性,以人才培养战略为课程体系的主导定位,以专业目标定位为课程体系的主体定位。面对信息产业,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笔者从四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研究。

一维在国家教育宏观维度上,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育司新增的本科教学目录中列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范要求,奠定了本科专业的方向标。

二维在社会行业中观角度上,要求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满足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等,借鉴国内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体系的建设经验,力求解决好知识、能力与素质,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2]。同时吸纳陈娜[3]、蔡晓鸿[4]、张颖[5]、肖晓霞等人[6]研究的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主干核心课程与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平台课程,突出应用技术型本科与应用技术产业型本科教育相结合。最终以突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现代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差异化特点,倾注于应用技术本科专业转型实质性改革。

第4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淮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1098

国内刊号:34-1220/N

邮发代号:26-13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刊登理、工、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为主的自然科学类期刊。1981年创刊,名为《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7年4月淮南矿业学院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本刊于1999年3月改名为《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4月淮南工业学院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本刊于2003年第1期改名为《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期仍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4―1220/N)。

该刊旨在总结、交流本校基础理论研究、专业技术应用、医学等领域具有创新性、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加强与兄弟院校及有关设计、研究、煤炭生产建设等单位的学术经验交流,为不断提高我院教学、科研水平服务。

第5篇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 健康体检 智能终端

当前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无线传感器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借助于现在日益发展起来的无线传感器,建立起不受环境和距离高度限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建立起健康体检系统数据库,可以实时对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和记录,并且提供健康常识的查询,通过数据分析反馈健康状况并且给予药物治疗的方法的功能。对提高我们健康提供便捷,准确的监测数据,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希望成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私人医生”。

1 无线传感器在国内外应用现状

最近几年,尤其是无线通信、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批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无线传感器占据了大量的市场。而随之发展的还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近几年来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它不仅仅是在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等传统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医疗和护理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罗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根据室内的微尘来测量居住者的重要征兆(血压、脉搏和呼吸)、睡觉姿势以及每天24小时的活动状况。英特尔公司也推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庭护理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并且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护理,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基于无线传感器应用优势及其发展大潮,为我们研究的健康体检系统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健康体检系统

2.1 功能及设计

本系统主要是通过无线传感器进行健康监测。通过表面粘贴的传感器作为神经系统使用,来对使用者的重要征兆(血压、脉搏和呼吸)进行测量。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获取和整理,系统对用户提出帮助和解决问题。根据已经检测的数据分析健康状况并给予合适的意见,可以通过图标等形式显示在智能终端。

2.1.1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获取和整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大量密集部署在某个监测区域的传感器节点以及一个或多个位于区域内或区域附近的数据汇聚节点组成。这些传感器节点体积小,但配备有传感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器等器件,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于一体,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和自组织方式形成网络,可以检测和处理监测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数据或目标信息,并将所监测到的数据和信息传送给汇聚节点,从而协作完成指定的监测任务。同时,传感器节点还可以通过汇聚节点作为网关,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如互联网、卫星网、移动通信网等)建立连接,使远程的监控中心或终端用户能够使用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该系统以智能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用户通过手机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立联系,将无线传感器处理后的数据反映到手机中,让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健康状况。

2.1.2 无线传感器进行健康监测

通过表面粘贴的传感器作为神经系统使用,来对使用者的重要征兆(血压、脉搏和呼吸)进行测量。该系统在腕环设备中嵌入半导体传感器,帮用户随时了解自己的状况,利用无线通信传递必要的信息,来感知和预报身体状况。

2.1.3 无线传感器系统对用户提出帮助和解决问题

根据已经检测的健康状况,在后台数据库进行对比查找,针对不同用户的各项身体指标反馈不同的健康建议,并显示在手机客户端。

2.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健康体检系统实现

2.2.1 系统设计

系统首先提示用户进行注册,并设置账户名和密码。注册成功即可利用已经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健康体检系统中心,与数据库中存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返回错误信息,要求重新输入;只有在匹配完全成功时,进入系统的页面,页面设计如图1所示。

2.2.2 系统三层结构

系统三层结构表示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是处理数据,进行转换,执行通用数据转换的功能。控制层主要是进行函数间参数传递。业务逻辑层为了实现业务接口函数,符合系统的功能。分层系统架构设计已成功在软件系统被广泛应用。分层设计可以使系统分工,有利于系统修改与维护,增强系统灵活性。总会出现业务流程改造的情况,然而接口的功能。在系统的需求下,转换调用顺序可以实现不同功能,不用对接口进行再次开发,体现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细化系统三层把它们分为表示层、应用层、服务层、实体域、数据层。各层之间相互连接相互贯通,体现了系统的连通性。表示层划分为表示层和应用层。功能是显示系统的页面情况,应用层功能是进行信息交换,通过参数传递并成功发送信息。服务层用XML语言,为业务类服务提供业务功能接口。实体层是数据实体,通过数据验证和封装完成数据。

其具体工作原理见图2。

3 结论

本系统借助于现在日益发展起来的无线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收集和分析各项数据,建立起健康体检系统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检测身体健康状况,并且提供健康常识的查询,通过数据分析反馈健康状况并且给予药物治疗的建议。

对于创建这样一套健康体检系统,基于所学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及其容易开发出来,但是在系统推广上还有不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完整性问题、传感器成本问题及能源供给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宋吾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及安全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2]何帅.无线传感器网和无线IP网[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朱佳鸽.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设计与实现[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2013.

[4]贾洪东.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陶圆博.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6-177.

[6]李海阳.“掌上医院”成为移动医疗新宠[J].中国数字医学,2014(09).

[7]李斌.基于WSN的分层路由算法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宋吾力.煤矿安全检测技术及其监控系统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张晓丹(1995-),女,现为泰山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孟凡燕(1994-),女,现为泰山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王浩淼 (1994-),男,现为泰山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

乔晶(1982-),女,山东省莱芜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泰山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信息管理。

通讯作者简介

宋吾力(1978-),男,山东省汶上县人。现为泰山医学院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

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 双导师制

【中国分类法】:G642.477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对本科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验。学生在该环节中要完成文献检索、方案制定、软件硬件设计以及调试等工作,最后通过论文和答辩的形式阐述所完成的工作。毕业设计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熟练程度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选派校内和校外企业两门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理论和实践型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指导的一种培养模式。“双导师制”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加大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力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2独立学院工科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由于民营资本的注入,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高等教育加入了新的元素,在校学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着眼于技术型、实用性人才培养,因此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更高。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现阶段工科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实践性少,所以把“双导师制”引入到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中,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的传统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传统模式的毕业设计没有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课题进行创新研究,做到“真题真做”。学生在毕业设计只是纸上谈兵,接触不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形成应用的概念。传统的毕业设计阶段没有更好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与传统模式相比,“双导师”指导机制强调的是由校内外两名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两位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也有一定的分工。校内指导教师侧重学术指导,而校外指导教师(即资深的工程师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则强调实践工作能力。

2 “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改革的计划和实行

为了加强毕业设计规范,保障“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改革的顺利进行,学院及电气系分别制定了《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和《电气信息系关于2012届毕业设计工作的总体安排》,在此基础上,电子教研室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实施“双导师”本科毕业设计的试行方案》。对毕业设计要求、选题原则、过程指导、毕业设计文本规范要求等做了全面的规定和要求,保证了整个过程的规范性。

2.1 毕业设计指导的总体计划

电子教研室共承担了2012届电子信息工程1、2班,通信工程1、2班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教学任务。借助湖北工业大学本部的师资力量以及长期建立的校外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将以上本科4个班分成2类进行培养。

通信工程1班、电子信息工程1班采用A类,及选派校内本部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优秀教师指导;通信工程2班、电子信息工程2班采用B类,一个学生由两名导师指导:聘用校外企业高工和校内青年专职教师,双方导师明确校方指导教师要做好校企间协调及学生管理工作,严格按教学要求把关;企业指导教师由公司聘用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当,负责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使教学与研发有机地融为一体,保证毕业设计的工程应用性技术含量。

2.2 校外指导教师的选派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气信息系与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作园、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武汉虹翼信息有限公司、湖北省广播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发射台、四川华迪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秦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湖北卫星地球站等十多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工业大学工程学院选择这些技术业务相对稳定的单位为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这些企业选派业务能力强的资深工程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做外校外指导教师,培养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

校内外导师要熟悉学校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的情况下,选题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并报教研室审批合格后,对学生公开,召开毕设动员双选会,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导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大四下学期开学第四周,要求导师在本小组举行开题,并进行指导。要求:(1)选题应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2)选题难度和份量应适度;(3)结合工程实践;(4)一生一题,且不重复;(5)每位老师指导学生不超过8名。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或横向实际技术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设计或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开发课题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这些科研和开发项目大多是该学科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或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

2.4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指导教师对论文指导每周两次以上,并进行记载。同时集中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每个学生都要汇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交已查阅到的参考文献、已获得的实验数据、应完成部分的论文初稿等。校内导师要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外导师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提供工程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校内外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从毕业设计的题目到毕业设计过程最后到毕业设计结束都要有两位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校内外导师既要有分工又要合作。

2.5 毕业答辩管理

在答辩分组时,充分考虑了个答辩组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以利于从不同角度对毕业设计进行全面的评判,并制定了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论文的内容、创新点与答辩情况给出答辩的量化评分。学生最后的成绩由校内外导师的综合评价给出成绩,要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难度、工作量大小、课题的工程实践性价值、完成的质量等多方面考虑。

3 实行“双导师”毕业设计改革的效果评价

“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指导制度从2012届开始,实施周期2年,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3.1工程实践题显著增多

以2013届毕业论文选题中,其中真题选题占46.8%。工程实践题占71.6%。本毕业设计(论文)更加注重了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的选题,真题真作,设计性题目比重大;公司提供给学生的设计课题涉及面广、量大,进行毕业设计调研必须了解最新技术去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还获得了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科研项目或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2指导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参与本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6.7%;中级职称占43.3%;中高级职称参与论文指导比例明显增加,另外首次采用双导师毕业设计指导,工程人员占20%。校内青年教师在参与工程人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从专业理论课堂深入到企业,了解电子通信行业最新应用技术,既促进了自己的科研动力,又能将工程实践运用到教学中,提高课堂质量。

3.3学生的就业信心和能力得到提高

承担公司课题的2013通信工程2班和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生在企业经过14周的毕业实习与设计,了解了目前电子通信行业项目设计开发流程,得到了实战的机会,使得学生的编程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们一致认为,这种形式的毕业设计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收获,改善了人才培养环境,缩短了就业适应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并较快适应毕业后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小结

独立学院实行“双导师制”毕业设计后,学生在实地基础企业新制度、新规定及新的实践,通过理论实际,可以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实行“双导师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有利于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吕芳.工科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156-157.

[2] 王建方,吴文健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3] 孔令乾.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09(6):142-143.

第7篇

特色专业是办学思想、科学研究、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较高声誉、个性风貌的专业,是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个性化专业。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分批在全国本科高校立项建设了337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特色专业310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自筹)、湖北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其中的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1]。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我国现有127余所高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96余所为综合性或单科性理工类院校,31所单科性医科院校。所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都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医学类基础课程、理工类基础课程、工程类核心课程及其与其相关选修课程,不同院校在学分、学时与实施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一般来说,多数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偏向于电子类、计算机类等理工方向,多数医科类高校侧重于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等领域。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与湖北科技学院为例,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原咸宁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和学院主页及其它查询调研;南方医科大学资料来源于该校提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电子版及其该校专业建设点主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参照作者前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思路[2],收集研究文献材料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对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多维要素质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措施和建议。

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有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检测、医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办学方向,还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多门,出版国家级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群

主干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与程序设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信号与系统、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原理、CT成像原理与技术、MR原理与技术、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决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机构、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三甲医院的设备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从事仪器检测、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段式课程构架模式。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为14分/2644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183:461/1:0.21。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04:45/1:0.43,学时比例是1820:824/1:0.45。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折合成32周,1280学时,其中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医疗仪器综合课程设计2周,80学时。毕业实习4学分,160学时;生产实习4周,160学时;毕业设计(论文)14周,560学时;军训与劳动2周,80学时;创新课程4学分,160学时。

三、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湖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有医学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信息工程、听力学、眼视光学、医学信息工程(注:医学信息工程、眼视光学、听力学方向没有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6个培养方向。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出版医用传感器、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1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多次获得湖北省部级、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群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基础医学概论、医用传感器、医用检验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二级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从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营销策划与推广,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段式五层次课程构架模式。课程中总学分/总学时为158学分/281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200:475/1:0.2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17:42,学时比例是2180:630/1:0.34。见表2。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共47周,其中专业实习26周,毕业设计(论文)10周,就业实践8周,军训3周;而劳动教育,医学仪器等课程、模电、数电课程设计教研室分散实施,没有载入训练周,这也是与南医大的不同之处。

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比较分析

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段式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其他每段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段内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在一起。而湖科院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段式、五层次课程结构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均设有必修课、选修课两层次。南医大没有开设医用化学、电子工艺实习,是为数不多的院校,未开设医用化学课程显示远离生物与高分子材料类。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可能是因为该校属于单科性医科院校,将其列入所有专业的公共课之故。南医大公共基础课程没有选修课,湖科院是学科基础课程未开设选修课。这意味着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段建立大一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创新,适合于发展专业培养方向,南医大更能体现出平台宽口径。

(二)课程体系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分析

1.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比较分析。两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见表1、表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湖科院学分、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高出南医大分/166学时,比例高出1:1:0.07,但差异相差无几。两校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学时比较,总学时1831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43,占总学时13.3%[3]。两校均高于上海交大,这数据显示出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既重理论教学,又重实践研发、自主学习之缘故。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时比较分析。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的优化和适时、适宜性补充和调节,弥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不足,调和、衔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医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分别是1:0.43、1:0.45,而湖科院是1:0.34、1:0.34。数据显示,南医大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高于湖科院而偏高的现象,且选修课偏重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容易造成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方向性不明,建设稳定性差。由此建议,开设选修课学时数应以不超过必修课的10%为宜,有些课程还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4]。3.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数据从表1、表2看出,学科基础课开设门数、学分、学时及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与全程教学课程总学分、学时基本平行,基本上分析内容要素都是湖科院高于南医大,只有一项有意义的数据是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差异性大,湖科院高出南医大的1:0.13,显示出湖科院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差异性说明,从总体上看湖科院更重视实践教学,反映出其是综合性院校,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组建17个教学院部,给实践教学创建了良好条件和宽厚的共享资源。4.医学课程学时比较分析,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开设情况与比较。南医大开设医学课程4门,总学时是212学时,分别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湖科院开设医学课程也是4门,总学时是297学时,分别是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和临床医学概论。从学时比较看,湖科院医学课程学时高出南医大85学时,高出率约占9%。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南医大是单科院校,医学基础条件好,该偏医的却偏工;而湖科院是综合院校,有较强的理工教学条件却偏医。两校与赵娜等人报道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的论点不相符合[5]。从邓军民等人报道资料看[6],首都医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设的医学课程有6门共472学时,远高于同类的南医大260学时,也高于综合类的湖科院175学时。

(三)专业课程与就业方向比较分析

从课程与就业的关系看,从整体上讲,主要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很大程度就决定、支撑着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两院校对就业方向总体的表述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与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医疗器械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南医大就业方向偏重仪器设备的检测、质控与研发,而湖科院则偏重于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仪器设备营销策划。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是集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32周,与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47周相比,从总体上少15周,由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各校各异,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但要说明的要素是,湖科院的医学仪器类、模电、数电等课程设计在操作层面上由教研室分散安排,生产实习实际上是名义,也未开设创新课程。而两校的共性不足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开设工程实践(金工实习)训练课;南医大未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的湖科院也没有做好集中训练。实质上两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不符合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五、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建议

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析,参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引导建立国家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工程评估,配合专业认证制度与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办学理念创新,探究专业培养前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理念创新与目标要求可参照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拟综合利用中外优秀的办学资源,发挥国内外企业、集团公司的科研、教学和市场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与合作教育,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前沿的科技领域发展需要,精通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外,高校可利用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条件探索与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计划”。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构架

第一,课程体系改革宜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建议建立新三段式九层次课程结构,每段课程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分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科技与竞技活动)[7];第二,未来的任务是积极探索面向市场营销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方案,其专业课开设医疗器械管理、经济、营销类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分、总学时的35%—40%;三是学习清华大学,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夏季小学期制,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选修,拓展实践的时间、空间,采用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设计。

(三)优化课程体系,规范课程主导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可参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电路设计、传感器与及仪器设计、信息与图像处理、生命科学类等五大模块[8]。要求在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之间应该设置合理比例,淡化学科自身的重要性,打破学科界限,避免体系出现较大的偏颇局面,也应避免面向市场、就业岗位的选修课而冲淡学科基础或主干课程,对开设的选修课一定要突出个性化。鼓励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引入主要课程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新视野。

(四)谋划课程体系策略,适应控制学时比例

第8篇

今年6月27日上午,法国图卢兹大学脑和认知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Caroline Fonta教授应邀为三峡大学师生作了题为《大脑皮层的发育》学术讲座,受到了广泛好评。这是继去年年底,法国图卢兹大学首次在中国大陆首次招生以后的再一次亮相。

著名的综合性公立大学

图卢兹是法国最大的大区南部比利牛斯大区的首府,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74.1万,其中市区人口39.85万,是法国第四大城市和著名的大学城,也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大学城。现有大学生11万人。此处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拥有4所大学,25所高等专科学校。法国国家理工学院,医学院,文学院和法国最重要的三所航空航天大学SUPABRO,ENAC和ENSICA也均设于此。法国每年约16%的工程师毕业于图卢兹。

坐落在图卢兹的法国图卢兹大学,是法国著名综合性公立大学。图卢兹大学起源于13世纪初,是为了反对异端而成立的一所教会学校,后来由于教皇霍诺留三世1219年禁止在巴黎研究罗马法,导致巴黎大学的学者迁往图卢兹,增强了该校的师资力量。10年后,在结束阿尔比派战争的和平条约签订之后,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将这所教会学校改为大学。这是第一所由一个教皇创立的大学。这所大学通过斗争,摆脱了镇压和迫害人民的工具的名声之后,就逐渐以法律学校而著称。法国大革命关闭了这所大学,而为各自独立的法学院、神学院、理学院和文学院所取代。1808年,又设立医学院。这些学院于1896年重新组成为一所大学。

学校教学严谨,师资雄厚,覆盖所有学科。其教学质量为外省之冠。图卢兹市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岸之间,城市环境优美。图卢兹更以尖端科技(空中客车工业公司,航空航天中心,国际气象中心,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地许多学生来此求学。

图卢兹第一大学一直以来都是外国学生的理想选择院校:留学生占总人数的12%,目前与学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的有80所外国机构,欧洲交流项目占主要部分。每年有20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加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学生到外国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提高外语水平、了解外国文化和积累工作经验的难得机会。

三所大学,各具特色

从创建到现在,图卢兹共创建了三所大学,三所大学各有特色。

图卢兹第一大学:图卢兹社会学大学又称图卢兹一大,是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建于1229年,位于图卢兹城的历史中心,紧邻圣・塞尔南教堂及加农河。另外,还有400多家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人数达10500人。以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技术和经济学研究著名。同时图卢兹也是个旅游、商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达到7500万人次。以社会科学著称,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信息管理、社科应用数学和专业外语。大学与欧洲、非欧洲大陆的各国都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往来,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学校包括法律、经济、管理、历史、信息、语言、数学、政治、社会学与体育学十多个教学项目。图卢兹一大在很多领域都处于研究的理论前沿,特别是工业经济学方面享有盛誉,教学工作密切关注社会经济现状。图卢兹一大为适应本地区对航空领域人才的需求,在自己擅长的经济、法律领域之外,不断加强空间技术、电信通讯、新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47万多件学术著作和3000多册不断更新的期刊,两个大型书店,5个图书馆和25个研究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备有400多台计算机,设有20个多媒体教室可供学生使用。

图卢兹第二大学(勒米哈伊):首创于13世纪,具有悠久的历史,19世纪初(1808年)成为皇室大学,包含了天主教和耶酥教的神学院、文学院、法律学院、科学院及医学院。于20世纪中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勒米哈伊・图卢兹第二大学体现了一种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在十六世纪时就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20世纪,这所文科大学更是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学校于1968年搬离图卢兹市中心,并在1971年在勒米哈伊新区正式落户。

图卢兹第二大学设有专门为非法语国家留学生教授法语的外国语法语系。学校的远程教育服务处为法国所有综合大学中最为发达,它使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远程授课修读完学士课程,有的甚至还可延续至法国制硕士(maitrise)课程。

专业设置:

档案管理, 艺术创作及应用, 历史, 艺术史及考古, 语言学, 外语, 旅游, 音乐, 哲学, 心理学, 地理及规划, 数学, 计算机, 教育学, 通讯及网络工程, 机械及生产工程, 销售技术, 多媒体, 应用艺术, 经济和管理学, 现代文学, 企业信息新技术, 环保, 图像与环境设计, 数学与信息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及维修, 古典文学, 企业经营与旅游, 媒介传播, 工业与维护工程, 信息工程, 商业化技术, 社会学等。

图卢兹第三大学(保尔・萨巴梯埃):图卢兹第三大学成立于1969年,校园位于法国东南部的图卢兹市。采用了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尔・萨巴梯埃(Paul Sabatier)的名字作为校名。今天,保尔・萨巴梯埃-图卢兹第三大学(简称图卢兹三大)校园遍及整个南部比利牛斯大区,并在理学、医疗健康、技术与体育等学科领域设有丰富多样的教育专业。学校拥有29000名学生、5200名继续教育学员及1300名行政技术图书馆等教辅人员。

在科研活动方面,图卢兹第三大学参加以下学术中心的研究活动:空间、地球科学、气候/计算机信息学、电子学/生命科学/水、工艺工程、化学/材料、材料物理、航空技术。

此外,学校拥有99个研究团队,其中86%受专门资质认可;在研究及研究实践训练方面,学校共有9所博士研究生院,每年平均答辩博士论文300篇;2800篇经编审委员会审阅的发表文章;2900篇会议学术论文、摘要、讲座;50次学术会议。

专业设置:理学、体育与工程学学士及硕士。

学校网址:

univ-tlse1.fr/(图卢兹第一大学)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办学主体、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样化的转变过程。广州大学(以下简称为“我校”)作为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一直以来从未放弃过对人才培养的深入研究,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实际,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学、客观地将人才培养的主体目标定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1],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等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在学校的倡导支持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为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等。其极大地丰富了校园学术氛围,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因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备受各高校推崇,也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在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一、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特点及内涵

传统的“学术性、理论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按学科范畴设计,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系统理论的传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相对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也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往往倾向于忽视学生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创业素质等综合素养的培养[2]。而高职高专所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则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偏重于依据岗位技能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突出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调“上手快”和能即刻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是介于“学术性、理论型”的研究人才和“职业性、技能型” 的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创新性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我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特质是“广适应、擅应用、敢创业、能创新”,其培养目标与规格糅合了理论型人才与岗位型人才的综合性特点。

二、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

(一)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建设创新性教学平台,促进应用能力培养

依托我校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为“实验中心”)及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机电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等实验环境,基于我院优秀师资,建立创新性教学平台[3]。同时,积极推进示范实验中心建设,一方面开展课外实验教学,增设开放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独立开展实验设计,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技能,使实验中心成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我院逐步建立了新型的课外实验室开放管理体系,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建立部分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通过科技竞赛和论文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我院一直重视实践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一方面,以科技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重点,以学生社团科技活动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自2008年起,学院每年举办一届“机电风”文化节,至今已是第四届,成为了学院的品牌活动,在校内外引动广泛影响。“机电风”文化节由一系列校内科技竞赛及体现学院专业水平和特色的社团科技活动组成。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技能特长为每个学生课题组至少配备一名指导教师,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活动的全程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提升学生的应用研究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从选题到课题实施实行严格监管。选题要求既符合专业方向,又体现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整个课题的执行过程进行规范管理,选题、立项、中期检查、评选等环节都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指导和审查,并推选优秀的课题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我院几乎每年均有学生获得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这也是我院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的佐证。

(三)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项目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广东省自2010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实验项目”)建设,我院至今已获得创新实验项目立项达9项,其中,笔者负责指导的项目达4项。在创新实验项目中,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方案的实施,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制度和奖励措施,对立项的创新实验项目,按省教育厅划拨的经费总量给予1:1配套,并给学生记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做为创新实验项目负责人,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项目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使学生尽快明白如何进行科研,如何实施项目,为学生毕业后开展企业项目提供良好的预演平台。

(四)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4]。结合我院的专业特点,通过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确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在机器人项目活动中,需根据分工的需要组建具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甚至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专业方向的团队,通过发挥团体成员各自的专业特点,在合作中完成实践设计与作品制作。在课外学术活动中,一个团队把每个成员的机智、耐力、毅力、自信、知识集结在一起,使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彼此坦诚、信任,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沟通和交流,树立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加强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能力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在各相关专业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增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与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亲身体验、了解本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我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我院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工程专业人才,他们在珠三角区域机械、电子电气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效果显著。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近三年,笔者指导的学生在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屡获佳绩,曾获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季军等国家级奖项8项,第十一届 “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类“特等奖”等省级奖项17项,市级奖项2项,获奖学生达140多人次,同时,笔者指导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4项,申报专利5项,撰写科技论文3篇。具体情况详见表1。

(二)社会反应满意

通过实习基地的学生毕业实习调查显示,实习单位对我院专业的毕业实习生满意程度较高,部分实习学生由于表现优异受邀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就业。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并于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三)不断涌现优秀人才

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科技活动,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仅笔者近三年指导的学生当中,有5名考上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学生进入南方电网、广州本田、日立电梯等著名企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禹奇才,张俊平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2]邵波.创新性应用型工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8-92.

第10篇

【论文摘要】医院信息系统是借助现代的数字技术,引进现代管理概念,对落后的经营模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内涵和质量,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是医院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文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阐述了如何规划、构建医院信息系统新模式,列举了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几个条件。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网络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第12篇

追梦――各具魅力的研究院校

几十年来,为了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的追梦人坚定地做项目、搞科研,研发出一个个新的医疗技术,更培养了一代代的生物医学人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院校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从最初建立院系学科到分专业发展科研,再到如今培育人才做实际项目,每一步都走得精彩。

重点名校

清华大学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理工科高校,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得天独厚,生物医学工程系也不例外。该系强大的师资力量不可小觑,教授就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院院士。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硬件设施优越。院系所在的医学科学楼拥有7个科研实验室和4个教学实验室,各实验室设施齐全,更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供师生研究所用。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自创立以来,在医学信号处理、生理系统建模仿真、超声成像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系统地研究,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神经工程、分子影像等新兴方向有明显特色。毕业生中既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也有国内医疗仪器产业的领军人物,更多的是国内教学、科研、国防及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总数在30人以内,具体到校内校外是1∶1的比例,考研招生的人数大概在15人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建于1979 年,同样是我国最早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院校之一。正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起步早,发展也较为成熟。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旨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需要,重点建设生物医学仪器、神经科学工程、医学影像信息、生物纳米材料4个学科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端研发人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实施精英式教育,从一年级开始就实行导师制,进行全方位的导航。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夯实数理生基础及专业基础;三、四年级根据领域方向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拓展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方式让该学科的毕业生更出类拔萃。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

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生物学 319 53 6.18∶1

化学工程与技术 43 9 4.78∶1

生物医学工程(83100) 95 30 3.17∶1

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8 21(含推免) 未知

生物工程 7 4 1.75∶1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在业内声名远扬。2000年,在原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该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科学与工程系两个系,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分析技术与仪器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癌症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六个研究所。依托学校的整体实力,学院还设有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三个重点实验室。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在大学中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也是国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命科学学院由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生物化学系五个系级单位组成,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遗传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等七个研究机构。学院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为抓手,力争在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2010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生态与进化生物学 18 6 3∶1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 49 11 4.45∶1

遗传学 90 42 2.14∶1

生理学和生物物理 8 5 1.6∶1

生物化学 128 48 2.67∶1

实力院校

浙江大学

1977年浙江大学科仪系设立国内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相继建成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第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隶属浙江大学信息学部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其生物工程系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业内享有“黄埔军校”的美誉。学院建有生物传感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术研究机构。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广泛,多次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为实力派院校之一,学院办学条件优越,科研实力强劲,现有科研实验用房6千多平方米,历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居国内外领先地位。

学院硕士招生按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医学仪器、生物传感技术、定量与系统生理等方向进行,按下表中的小专业录取。其中免试研究生比例约50%。

2010年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

人数 录取

人数 推免人数

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110 24 未知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 86 46 未知

仪器仪表工程 1 6 5

生物医学工程(430131) 6 14 8

东南大学

作为国内生物医学行业的佼佼者,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以强大的实验平台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见长。该学科设有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另外,在苏州、无锡等地开设科研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践平台,更方便学院与校外公司合作。在教学治学方面,全院师生在韦钰院士的带领下,在追求知识和理想中求实进取,勇于创新,创造了很多卓越的科研成果。

依托强大的学科优势,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学术思想活跃,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大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可到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考研招生时,学科分两个方向来录取。对于初试,考卷一般都不会设置太难,主要是对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

2010年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表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推免人数

生物物理学 15 4 0

生物医学工程 106 61 13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依托学院建立的科研基地包括: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英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中德马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合作实验室等。近三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研究课题234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 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18篇。

学院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成像技术与应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生物传感技术、人工器官等。近两年的考研报录情况未公开,但历年报考人数一直在全国高校内居多。

逐梦――与时俱进的研究分支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各分支方向的发展也日益明晰。那么,经过几十年的科学探索与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如何?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包括生物力学、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成像、生物医学超声、生物材料与微纳米生物技术、分子电子学以及远程医疗与社区保健工程等分支。现今,各分支的发展与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研制出一系列辅助医疗仪器与关键技术,并在人类医疗诊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支简分为四个方向:医学影像学、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和分子生物学。

那么,对生物医学工程怀有憧憬的你,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呢?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医学工程,明白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

医学影像学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世纪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极大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医学影像学由此而生。

不同于医学专业的影像学注重使用影像来诊断病情,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注重研究如何给医生提供更好的图像信息,如何将人体成像的信息更加可视化。近年来,各相关研究机构研发了许多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人体各大脏器、血液乃至皮肤的成像技术,提取出更加有效的医学特征辅助医生治疗。

医学影像的研究对于研究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如在本科阶段学习的matlab/c++等软件是较为常用的编程软件。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目有《医学影像学》《多维信号处理与分析》《信号处理的小波变换》等,主要介绍医学成像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是本科阶段《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深度延续。

这一方向的研究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较为普遍,很多大学都开设相应的课程或实验室。由于各院校发展情况不同,研究方向的名称也略有不同,感兴趣的考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加深了解。典型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医学信息工程

医学信息工程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功能工程、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生物信息获取以及传感生物信息系统和应用等分支。其主要工作目标一方面是为神经科学研究建立交叉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是为临床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生物医学信号是人体生命信息的集中体现,是窥视生命现象的一个窗口。通过检测心电、脑电、肌电和细胞电活动、体温、血压、呼吸、心音、肌肉收缩等生物信号,提供给医生最好的诊疗信息。

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生物系统及建模》《生物医学模式识别》等。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或者是相关课程的拓展。同样,该方向对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有一定要求,在学习或实验中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电子信息和医学信息类的科研院所、医药卫生单位、生物医学电子信息企业等,从事科研、开发、应用设计制造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国内开设该方向的院校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

医学仪器

医学电子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研制成功的各种治疗仪器大量进入临床,最具代表意义的有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高频电刀、激光刀等。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物理治疗类仪器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面向肿瘤诊断治疗的新型设备的研究开发、基于物理方法的热治疗技术、大功率驱动技术及医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面向家庭和社区医疗的数字化仪器的研发等方面。

该方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主要有《智能仪器设计》《高级医疗仪器》《医学仪器原理》等,是本科阶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课程的延续。国内开设该方向的院校有: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以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关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使千千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随着社会多样性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该方向也会研发出新的生物能源、保健、护理产品,甚至是化妆品相关的技术。

第13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设计(Design Centered Learmng)特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以引进外方优秀教育资源Design Centered Learning(DCL)教学模式中一个案例教学过程为例,阐述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产生的积极影响,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模式参考。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DCL;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大学的永恒目标与追求,这一点在当前中国的大学改革和发展中尤显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适时转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使大学生就业困难。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将理工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践相关问题的交叉学科。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涌现出很多具有较强实力的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企业,从而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的、具有实用创新能力的从业人员。因此,如何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 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但是,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与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工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显得比较低,表现在有些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理念和愿望,缺少创新实践能力的毅力与意志;有些学生有创新实践意识但不能很好利用,有创新实践热情但创新实践能力不够;有些学生虽有创新实践灵感但缺乏创新实践技能等。每年毕业生招聘会上反馈的信息表明,有些毕业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企业很难招收到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承担企业继续发展的重任,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的两难境地。工科院校应正视现状、分析原因,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实践教育、课外科技实践、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有利于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已成长和发展了几十年,但是,由于其本身“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特点,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认识及基本定义都还在不断地创新、调整、补充和完善,特别是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高,不大清楚这个学科的性质、作用和地位,相关的产业部门认识也较模糊。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科学的进步,更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数字化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中,相关的医疗器械、医疗技术服务产业也在迅速壮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已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之和及其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此,如何结合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利用产业成长及壮大的时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摆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者面前的当务之急。

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需要。实践是实现、发展、创新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知的标准,也是深刻认识、理解、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最好课堂与老师。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格言: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只有亲自做过的才会真正明白,并深深地刻在记忆中。只有亲历亲为,才能深刻理解、掌握、运用事物的本质、原理、规律,并有新的发现和发展。过去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但与企业工程师相比,他们在综合素质、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验告诉我们:知识≠能力,两者之间有一个传动的链条叫做实践,即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因此要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提高工程师教育质量,充分开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按照其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改革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工程师教育回归工程。

2 引进荷兰特色化教学模式DCL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国际化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从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尝试,并成功探索出“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本土化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开展“学习+研究”的教学模式,引进了合作方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Design Centered Learning(DC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进行研究、面向实践探索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把学生的科技能力培训列入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发挥资源优势。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为中心,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设计方法的课程。以培养能力为宗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问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为核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活动,注重方案设计、过程训练,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运作机制,为学生就业乃至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 DCL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老年人摔倒测试"案例教学过程为例

3.1 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二整合各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老年人摔倒检测”是本科生第6学期进行的DCL项目。这个案例针对当今老龄化社会的热点问题——独居老人的健康智能监护,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当今独居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摔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个恶性杀手。如何利用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研发可以对老年人行为动作进行实时监控的仪器设备,设计有效的摔倒检测的算法,能够在老人发生摔倒危险的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和社区医院,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伤害,正是这个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个课题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前序课程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们能够直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总之,从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上,首先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习研究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经验,提炼出能够涵盖本课程主要知识内容的项目或研究设计课题。选择提炼项目的原则是项目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然后成立由中外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小组,编写该案例的教案、提炼项目、讲授工程案例,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对此项目和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研究的问题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

3.2 案例进行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案例描述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信息,通常是这样的描述:介绍一些简单的关键词、主要目标(可以是简单的建议),并给出案例方面的一些暗示。学生需要在小组里(最多不超过8人)完成这个案例。为此,他们需要在助教的协助下每周进行一次会议,每个案例持续10周。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助教的职责是作为一名观察者为学生提供改善方案的建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地传授知识。在每次会议期间,学生需要确认自己欠缺的知识、明确自学作业中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每个学生都需要做这些任务并且需要在下次会议中向整个小组汇报自己做的结果。除了专业知识部分的任务,学生还会讨论到各自的进步,如由于在小组里担任讨论组长、会议记录秘书和板书等角色而学会的相应技巧。总的来说,DCL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组员之间进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组建实验、如何做报告、如何开展一次有效的会议以及如何成为领导者。

3.3 案例完成效果考核方式——颠覆死记硬背的传统方式、改善被动抄袭的学习态度

教学模式、目标改变了,成绩考核方式也改变了——小组、教师评价学习研究成果。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时要用新的方法来评价。要从学习知识转向学习能力转变,从关注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要重点考核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研究的态度和学习研究的成果。小组和教师要结合个人在项目中完成任务的情况、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贡献大小、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态度、创新等情况给出该门课程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观念转变的体现标准是:只要经过学习和研究学会了知识,收获了能力,不看成果和贡献大小,都在合格以上。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就是要解放学生,让其轻松快乐地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研究活动。就“老年人摔倒检测”这个案例来说,最终的考核结果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指导教师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每周的自学报告、会议记录、会议日程完成的情况给定的分数,小组中期答辩的分数,期末答辩时评委根据小组仪器设备展示以及PPT讲述情况给定的分数,其他小组评价的分数,组员之间互评的分数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维度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使考核方式脱离传统,更加科学合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这门课程很受学生喜爱,“老年人摔倒检测”这个案例也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成效。学生们普遍反映,对前序的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对怎么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有很多益处。

4 实践效果

经过多年的中外校企合作、学研产医结合,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势,实施以项目为载体、基于问题的研究,学研一体,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DCL教学改革,使教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学生回归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变成了主导的角色。把学习和研究集合于项目之中,学习知识与收获能力共生并进,用新的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习变成了一种积极快乐的研究活动。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大学4年中除基本实验实践类课程外,主持并实际参与的项目案例达10余项,共计2400余学时,学生的英语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几年来本科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在实习与实训考核中,绝大多数学生被东软集团一类的企业纳入人才储备库。这种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越来越凸显,正在改变着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观。

5 结语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外合作、产学研合作办学、集成优势资源、通过教学培养人才、科研创造成果、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融合、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和创业培育有机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些成果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2]张建勋,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9):4-7.

[3]刘建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2012(3):180-182.

[5]吴凯,吴效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07(9):80-81.

[6]杨永,王莉利,时贵英,等.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153-154.

第14篇

利用微博平台构建幼儿教师移动学习系统是根据幼儿教师的实际应用需求,将微博技术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研究构建一个具有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信息功能的微学习系统。帮助幼儿教师能利用碎片时间,在各种环境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能实时向专家请教,并及时获得解答。帮助幼儿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能随时接受培训,在工作中遇到各类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及时有效地获得相关知识和信息帮助。

一、利用微博平台构建幼儿教师移动学习系统的必要性

(一)从学习方式的发展来看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已经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正在改变获取信息的方式。据最新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过5.2亿,已经超过互联网用户人数。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因此“移动”与“教育”的结合也就是移动学习也就必然会成为现代人们学习方式的首选。移动学习能很好的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帮助学习者克服时间、空间等障碍;能给予学习者以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二)从微博的使用发展来看

2007年中国第一个微博网站出现,2010年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均开设了微博平台。据新浪的新用户数据,截止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同比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微博用户数与活跃用户数还在稳定增长中。正是由于微博操作简便,实时传播,途径多样,能支持多种媒体;同时微博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进入门槛低,互动性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庞大的用户人群又使微博这个平台在新闻、媒体、政治和教育方面具备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力。本项目的研究正是谋求借助微博平台开发幼儿教育的学习系统,利用微博技术的优势实现项目的各项功能,利用微博平台的灵活方便吸引更多的用户,迅速在幼儿教育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为更多的幼儿教师和其他感兴趣的人群带来专业的学习资源。

(三)从幼儿教师的学习培训需求来看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幼儿教师的成长途径单一,成长环境狭窄,没有适合的师资和培训体制、模式;外出培训比例低;教研活动偏少;教师缺乏自我教育;继续教育渠道不够畅通等。那么要进一步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必需增强对幼儿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的开发研究现状

(一)国外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

1.面向在校普通学习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将移动学习作为日常在校学习的辅助。例如:德国几所大学共同进行的Campus-Mobil项目的研究;瑞典Vaxjo大学利用Java和XML技术编制的适用于PDA的应用程序等。

2.面向专业学习者。专业的学习者需要真实的情景,或者真实的实习、实践,这样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有:美国的David Geffen医学学校的电子应用课程在PDA中的应用;挪威奥斯陆大学进行的KnowMobile支持医学专业学生的远程学习项目。

3.面向社会特殊学习者。社会特殊人群,比如辍学的青年、偏远贫困的农民等。相关的案例有:欧洲达芬奇计划,欧洲的M-Learning项目,英国英格兰工艺大学开展的项目:M-Learning解困教育社会问题。

(二)国内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移动学习应用方面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部策划的几个项目,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移动学习实践研究水平还不高,研究规模也不大。

项目一: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承担者是国内第一个移动教育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主要开发了三个版本的移动教育平台。

项目二: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项目的承担者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其核心内容是:一、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二、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和“移动教育”服务站。

项目三: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项目的承担者是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公司。

另外我国目前的移动学习应用有:诺基亚公司在我国正式推出的我国首个具有学习意义的移动学习应用软件“行学一族”;新东方教育集团与诺基亚公司推出一项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的计划,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移动终端访问设定的新东方课程。

(三)微博的教育应用研究现状

1.利用微博的关注和良好的互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例如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销的教授莫妮卡.兰金在微博的环境下讲授《美国历史》时,鼓励学生使用微博进行互动、协作、讨论。学习者可以选择任意移动终端登录微博平台信息,课堂节奏快,互动非常热烈。同时老师在前端大屏幕显示了所有学习者和讨论的信息,教师即时的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回到疑问。

2.利用微博进行移动学习为传统的学校学习提供良好的辅助。微博具备庞大的关系网络和越来越成熟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和功能,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学习共同体,所有用户都能积极参与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学习效率是惊人的。

3.为学习者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并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功能,帮助学习者储备知识。微博以自己独特的信息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即时有用的信息,无论学习者身处何处都能迅速获得这些信息。

4.利用微博可进行良好的协作学习。例如美国马里兰州一位八年级英语教师梅奥利用微博作为平台让他的学生在线协作写作,他创建了一个叫做Many Voices的微博账号,邀请了他的学生和全世界的同龄学习者共同加入写作,通过在微博上不断续写故事,六个星期之内仅仅通过每次140字的写作,来自六个国家的100多名学生协作完成了故事的写作。

总之,通过微博开发幼儿教师的移动学习系统,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有了突发的疑问或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可以随时随地发出信息;微博平台的其他群组人员可以随时接收,一个问题可以在一个庞大的学习团队中迅速解决,这能充分实现移动学习中对问题处理,知识传播和学习的高效性,这是传统学习工具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宋寅;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2] 张颀寅;利用微博支持研究生移动学习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3] 杨婧超;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第15篇

关键词:科技论文;表格;规范化

1前言

表格是为了直观比较数据、快速浏览项目,进行各种运算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在科技论文中表格的出现频率较高,采用表格来表达实验数据,比使用文字叙述更为直观,也更易比较。而表格的编制与编辑排版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读者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因此,表格在科技论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科技论文中的表格主要分为挂线表、无线表、有线表(卡线表)3类,最常用到的是有线表,而国际上通用的是三线表。表格主要由表题、横表头、纵表头、表身、表注 5部分组成。表格的使用看似简单,然而一些作者由于对其相关概念与注意事项理解不清,可能导致误用、错用表格。如适宜用图片时却采用表格、表格设计过于复杂、表中项目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都可能直接降低论文的可读性,甚至影响到论文的学术价值。

本文就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所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表格使用的规范化提出相关建议。

2表格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2.1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对应不当

表1所示为不同熔体超温处理温度下的合金枝干与枝间化学成分。由表1可以看出,表题说的是合金枝干与枝间的化学成分,但在表中,如1500℃时Ni的化学成分分别为66.001 与64.282 ,但仅从表中无从得知哪个值是枝干、哪个值是枝间。在表1中,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对应不当、含混不清,进而影响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将表1稍作改动,就能使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相互对应、一目了然。改动后的表如表2所示,在表题文字中“枝干”与“枝间”加了一个斜杠,而表身中不同温度下每个元素的两个含量值之间也相应加了斜杠。如此改动,即可便于理解斜杠之前数值代表“枝干”的化学成分,斜杠之后代表“枝间”的化学成分,从而较好的体现了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的对应关系,也改善了文章的可读性。

2.2 缺少横表头

横表头是表格中横行项目的名称,一般格式为:项目名称/单位。表3所示为实验用K4648合金的成分。由表3可以看出,“Cr、W、Mo”等为元素名称,而它们所属的项目名称应为“元素”;wt%与at%分别代表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和原子分数值,而它们的项目名称应为“含量”。显然,在表3中横表头的说明不够完善,使表格的自明性大为降低。表4为添加横纵表头后K4648合金的化学成分表。由表4可以看出,此表较之于表3的表达更为清楚和完整。

2.3 表格横向数据栏目太多

表5为Cu72Al26.5Nb1.5合金组成相能谱分析结果。由表5可以看出,纵表头的名称为“Matrix”(基体)和“Precipitation”(析出相),而“Precipitation”(析出相)又包括3类:“Dark”(黑色相)、“Short rods”(短棒状相)、“Irregular shape”(不规则相)。横向栏目数据为各个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数值。此表中所列数据较多,且排列不当、显得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将纵表头改成横表头,则将改善表格的自明性。改换后的表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基体与析出相所含各个不同类型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数值。

2.4 适宜采用表格的数据却使用图片表示

图1为铸带和铸锭工艺制备的磁体性能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图1中横坐标的物理量为(BH)m磁能积、iHc饱和磁化强度、Br矫顽力,而纵坐标清楚的标出了两种工艺下的磁性能值。在这种情况下,图中的柱状图只是起到比较数据相对大小的作用,并无其它含义。而对于同类型数据的比较,通常而言,表格往往比之于柱状图等图片形式更为直观有效。因此,可将图1作改为表7所示。在表7中,横纵坐标物理量之间如果没有线性关系,也应列于表中。在实际应用中,当表述内容既可用图又可用表来表达时,应按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表达形式:当表述内容为具体数值的定量分析时,必须列表而不能做图;当表述内容为定性分析时,就尽量作图而不列表,做成图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2.5 表中内容过于简单

在科技论文中,如果需要说明的数据内容过于简单,则不需要列表,选择直接用文字表达将会更为清楚明白。表8所示为Al-Ti-C的配料比,所要表达的是这种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内容较为简单,即可直接在文中使用文字 “Al的含量为68.61%,Ti的含量为68.61%,C的含量为68.61%” 说明即可。诸如此类相对简单的表达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往往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成为文章的不足之处。

3对于表格使用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于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的几类常见问题分析,希望对于科技论文的作者提供帮助,以期有助于提高论文中表格的自明性,进而提升科技论文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提出使用表格的几点相关建议:

(1)表题文字必须准确反映表身内容,二者应相互对应。

(2)三线表格中不能缺少表头中的各项栏目名称。

(3)表格横向数据栏目过多时,可考虑采用纵表头。

(4)只用于标明具体数据的准确数字或数据量较大时应列表说明,不宜作图表示。

(5)尽量使用三线表,表头不要重复表题。

(6)表中内容务必要与正文保持一致(如单位等)。

(7)表格的排版原则是顶天立地,尽可能将表格置于顶端或底部。

参考文献:

[1]汪继祥等.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 科技出版社,2004

[2]谭炳煜等.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3]刘祥娥,林琳.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 900-902

[4]汪玲,周世慧.医学期刊三线表设计中常见问题例释[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 106-109

[5]马奋华,倪东鸿,王小曼等.三线表设计中栏目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 929-931

[6]葛赵青,杜秀杰,王焕雪 等. 关于三线表的争鸣[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 226-229

[7]钱畅. 三线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 1-702

[8]刘少华,谢桂英.科技期刊表格的规范化[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 96-100

[9]金德年.科技期刊的表格[J].编辑学报,1991,3(增刊): 21~25

[10]杜云祥.科技期刊编排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J].编辑学报,2000,12(2):105-108

[11]陈浩元主编.科技书刊标准化十八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宫福满.对“关于科技期刊表格规范的商讨”一文的商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5): 3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