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施工技术探讨论文范文

施工技术探讨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施工技术探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施工技术探讨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骨料的选择。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二、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大体积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以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

(一)计量。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每工作班正式称量前,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二)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拌制时间,驻站工程师每一班抽测2次。搅拌完成后装入运输车时,即要求每车测定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分层等现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三)运输。根据路线的比短、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车离开搅拌站后不得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混凝土坍落度在运输过程中损失超过40mm或混凝土到达浇筑点温度大于25℃,不得浇筑到作业面。要求从每个搅拌站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一辆混凝土罐车,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因大体积混凝土方量较大,要求搅拌站派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指挥、联络、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

(一)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二)混凝土振捣方式。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三)泌水处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四)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

(五)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四、加强混凝土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五、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就可以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工程建设,2006.

第2篇

关键词:抹灰装饰高级抹灰

0引言

抹灰工程是指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饰面,装饰抹灰的主要内容有水磨石、水刷石、斩假石、干粘石、假面砖、拉条灰、拉毛灰、喷涂、滚涂、弹涂等墙面、顶棚饰面抹灰。建筑装饰工程的抹灰工程,不论采用何种材料,一般抹灰都应按高级抹灰的要求进行施工。

1材料要求

1.1胶凝材料

建筑石灰:石灰膏或生石灰粉,陈伏期要大于15d,用于罩面的大于30d,已风化冻结的石灰膏不得使用;通用水泥:水泥品种标号,需按设计要求选用;建筑石膏:要求无杂质,且磨成粉。

1.2细骨料

普通砂:中砂或中粗砂混合使用,使用前须过筛,炉渣:粒径≯1.2~2mm,使用前过筛。

1.3纤维材料

纸筋、麻刀、稻草、玻璃纤维等材料,在抹灰层中起拉结作用,提高抹灰层的抗拉强度,增加抹灰层的弹性和耐久性,使抹灰层不易裂缝脱落。

1.4有机聚合物

有机聚合物的品种:聚乙烯醇缩甲醛(107胶)和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

2施工方法

内墙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灰、中灰抹窗台板、墙裙或踢脚板抹面灰清理。

天花抹灰工艺流程:弹水平线洒水湿润刷结合层抹底灰、中灰抹面灰。

2.1找规矩、做灰饼

用一面墙做基准先用方尺规方,如房间面积较大,在地面上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再按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在地面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100mm处吊垂线并弹出垂直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确定标准灰饼厚度。

做灰饼方法是:在墙面距地1.5m左右的高度,距墙面两边阴角100~200mm处,用1:3水泥砂浆或1:3:9水泥石灰砂浆,各做一个50×50mm的灰饼,再用托线板或线锤以此饼面挂垂直线,在墙面的上下各补做两个灰饼,灰饼离顶棚及地面距离150~200mm左右,再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两头墙缝里,用小线拴在钉子上拉横线,沿线每隔1.2~1.5m补做灰饼。

2.2抹标筋

上下水平冲筋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阴阳角的水平冲筋应连起来并应互相垂直。

2.3护角

必须在抹大面前做,护角做在室内的门窗洞口及墙面、柱子的阳角处。护角高度>2m,每侧宽度≯5cm,应用1:2水泥砂浆抹护角,采用的工具有阴、阳抹子,或采用3m长的阳角尺、阴角尺搓动,使阴、阳角线顺直。

2.4抹窗台、踢脚板

应分层抹灰,窗台用1:3水泥砂浆打底,表面划毛,养护1d刷素水泥浆一道,抹1:2.5水泥砂浆罩面灰,原浆压光。踢脚板应控制好水平,垂直和厚度(比大面突出3~5mm)上口切齐,压实抹光。

2.5抹底灰

待标筋有了一定强度后,洒水湿润墙面,然后在两筋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木抹子压实搓毛,底灰要略低于标筋。

2.6抹中灰

待底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中灰。

抹灰厚度稍高于标筋,再用木杠按标筋刮平,紧按用木抹子搓压,使表面平整密实。

2.7抹面灰

待中灰干至6~7成后,即可抹面灰。如中灰过干应浇水湿润,常见的罩面抹灰有以下几种:

①石灰砂浆罩面、混合砂浆罩面:石灰砂浆先在墙面上用钢抹子抹砂浆,再用刮尺刮平,然后再进行抹平。

②纸筋、麻刀灰:一般抹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面上,先用钢抹子将灰浆均匀刮浆于墙面上,然后再赶平、压实,待稍平后,用钢抹子将面层压实、压光。施工时通常两人合作,一人抹灰,一人赶平、压光。罩面抹灰厚度约2mm。

③石膏罩面:同一墙面脚手板上下各站两人,同时操作,从墙面左侧开始,先用水湿润底灰,第一人用铁抹子将石灰膏由下向上抹,再从上向下刮平,第二人紧跟其后,左手洒水,右手用钢抹子由下而上,再由上向下压抹光,最后稍洒水压光至密实光滑为止。墙面较大时,最好三人作业,即抹平、抹光、压光连续进行。

2.8清理:抹灰完毕,要将粘在门窗框、墙面上的灰浆及落地灰及时清除,打扫干净。

3质量预控及控制要点

3.1质量预控

①抹灰工程进行之前结构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政府建设主管的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②抹灰前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以下检查和修正: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过梁、梁垫、圈架、组合柱及其他需抹面部分剔平、对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等做好修补;管道穿越的墙洞、脚手眼、模板洞和楼板洞用相应的材料嵌实;各种管道已安装完毕,电线管、消火栓箱、配线盒用纸墙严。③所采购和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已正式报验,色泽、质量,除应有产品合格证外,还应自检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④正式大面积抹灰前应先做样板间,经鉴定合格和确定施工方案后再安排正式施工。

3.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①注意检查处理基层上的残余砂浆、灰尘、污垢和油渍应清理“毛化处理”,基层面必须充分淋水涸透。②基层垂直宽、平整度较差,抹灰厚度局部应分层衬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③注意巡视成活后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部位联系处理,必要时以书面通知提出修改意见。④注意成品保护和湿润养护。

4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4.1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①抹灰前应洒水,砖墙吸水大应浇两遍,砼墙吸水小可少浇一些。如果底灰干透了,应在中灰前浇水湿润;②明显的凹凸部位应分层填抹找平,太光滑的表面应凿毛;③不同基层交汇处应钉钢板网,每边搭接长度>100mm;④门、窗框与洞口接缝派专人填塞。

4.2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

①抹灰前应洒水,砖墙吸水大应浇两遍,砼墙吸水小可少浇一些。如果底灰干透了,应在中灰前浇水湿润;②砂浆保水性差,可加入适量石灰膏或外加剂;③要分层抹灰;④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膏等不能前后复盖混杂涂抹。

4.3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

①待砂浆收水后终凝前进行压光;②底灰太干,应浇水湿润,再薄薄地刷一层纯水泥浆后进行罩面。罩面压光时发现面层太干不易压光时,应洒水后再压;③严禁使用未熟化好的灰膏。

4.4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均,显抹纹

①施工时把接槎位置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并注意操作时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②为防止有抹纹,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用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形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

5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中、高级装饰工程日益增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定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方能确保装饰抹灰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迎尔主编.建筑装饰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04月.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施工测量、路基土方施工和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并讲述路基施工过程中一些病害的现场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路基填筑施工

⒈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在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核实工程数量,编制土石方调配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其次,施工测量及放样,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导线点等。放出路基边缘、坡角、边沟、路堑坡顶、取土坑、弃土场等位置。施工放样所用仪器须经标定,满足精度等级要求。

最后,结合永久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保持路基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⒉路堤基底的处理

清除树根、草皮。路堤基底清理后要进行压实。填前压实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深耕地段,应将土翻松、打碎、再整平、压实。经过水田池塘、洼地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确保路堤的基底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在稳定的斜坡上,挖成台阶,以便填筑和压实时机具操作。

⒊填料的选择

(1)对路堤填料进行以下试验

①液塑限、塑性指数;

②颗粒大小分析;

③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

④土的重型击实试验;

⑤土的强度试验(值);

⑥土的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

(2)不适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材料有

①沼泽土、淤泥、泥炭;

②含有树根和易腐蚀物质的填料;

③有机质含量大于的材料;

④液限大于及塑性指数大于的材料;

⑤含水量过大的材料。

⒋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段长度100~200m在左右。试验段所用的材料和机械应与将来全线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械基本相同。通过试验段来确定不同的压实机具不同填料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对于填土路堤、填石路堤、土石混填路堤应分别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⒌土方路基填筑

(1)填方作业采用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公分,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应超出每层路堤设计宽度厘米,以保证修整路基刷坡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2)填筑土方时,应均匀地把材料摊铺在路堤的整个宽度,用平地机整平,并做出的横坡。

⒍石方、土石混填路堤的填筑

(1)石料饱水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值。

(2)填石、土石混填路堤要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填料要连续铺筑其整个断面宽。

(3)不允许将爆破的混合料直接填至路堤,只能将符合尺寸要求的混合料运至填筑层上。

⒎挖方路堑基底的处理措施

(1)挖方路堑基底有渗水等病害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进行换填、做盲沟、加深边沟深度等。

(2)土方地段及石方强风化地段,必须超挖,然后进行回填,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

⒏路基填筑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同性质的填料要分别分层填筑,不是混填,以免内部形成薄弱面,影响路堤的稳定。

(2)填方相似作业段交接处若非同时填筑,则填筑地段应按∶坡度分层留好台阶;若同时

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迭衔接。

二、路基压实工艺及质量检测

⒈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分析

(1)填筑路基的材料,由于不同填料的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须根据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

(2)填筑材料的含水量是影响路基压实的重要因素。在填筑材料中,除填石及含石量大于的土石混填料外,其它各种材料均与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方可得到最大密实度。

(3)狭窄面积和一些特殊部位的压实。所谓“特殊部位”是指施工段的交界处,构筑物的台背、墙背,施工机具不可达到的薄弱环节。在施工中一定要引起重视,在填筑时,要选择适宜填料。一般采用小型设备进行碾压,如平板振动夯实机、手扶双轮压路机等,这些部位的实厚度控制在-之间,压实时严格控制含水量。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

(4)碾压机具和方法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填料性质和要求达到的密实度,选用和配置碾压机具。然后根据机具性能,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⒉压实机具的配置

每一施工段配置:自重以上、振动力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台、拖式凸轮振动压路机台。

⒊土方路堤的压实和质量控制

施工时每填料做一次重型击实试验,准确掌握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等控制参数。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洒水车,路耙等设置用于控制含水量。

土的松铺厚度,在碾压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将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根据气候情况确定),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遍。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当压实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⒋石方及土石混填路堤的压实和质量控制

石方及土方混合料填筑时,必须严格控制石料的最大粒径及松铺厚度。要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出一个较密实平整工作面。所有填石孔隙要用小石料和石屑人工填满铺平,填料不得离析。压路机碾过程中,继续用小石料或石屑填隙,一直进行到重轮下,石料不出现松动,表面均匀平整为止,一般需碾压一遍即可。压实质量控制,采用压沉值来确定。压沉值即相邻两遍碾压所产生的相对沉降量。

压沉值测试方法:在测点上设置个直径钢球,用压路机将其压入路堤,使钢球顶面与路堤表面平顺。用精密水准仪测出钢球顶面标高,用总压实力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后,再次测出钢球顶面标高,从而求出相邻两遍各点的相对沉降量,即为压沉值。

三、路桥过渡段施工控制

1.预设处理的技术措施

(1)预设反向坡度,在可能产生沉降的范围内,根据沉降的经验值设置一定的纵向路面超高,以抵消在运营过程中的路基沉降,从而达到消除桥头跳车的目的;

(2)预设过渡段路面,过渡型路面可采用水泥混凝土六棱块、条石铺砌,半刚性过渡层或沥青过渡层等类型。当发生大的沉降出现跳车现象时可及时铺砌新的路面,确保行车顺畅。

2.减少刚度差的技术措施

(1)桥头搭板,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的搭板将桥台与路堤衔接处进行刚柔缓和过渡,从而消除桥头跳车。

(2)柔性桥台,柔性桥台类似于加筋土挡墙,能使路基与桥台衔接处刚度差缩小,固结沉降均匀过渡。

3.减少土体蠕变的技术措施

(1)用砂砾石代替土填充台背,台背一定范围内采用模量较大,易于压实。排水性能好的材料换填,减少路基自身的压缩变形量;

(2)挤密型桩,采用生石灰掺碎石依靠振动沉管钻机的挤土作用,向土体置入形成生石灰碎石散体桩,使土体形成复合土体从而提高了整体密实度;

(3)土工格栅,利用锚固隔栅的张拉作用,在台背分层阻止填土顺台背沉降,材料本身的作用,使土体部分应力得到扩散和转移提高土体抗变形能力;

(4)无砂混凝土填充台背,无砂大孔混凝土是指少量水泥、粉煤灰和粗骨料组成,依靠其自身重量成型。其固结后自重轻沉降量小。

4.减少地基沉降的技术措施

(1)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用水泥、粉煤灰、碎石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可以加固土压减少地基沉降;

(2)采用较质材料,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筑桥头路基,不但可以降低地基。

第4篇

一、科技人员与成本管理现状

1、成本管理将科技人员排除在外。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参与人员,大多数只限于财务部门及其下级成本核算人员。因为成本管理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科技人员很少参与,他们更重视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生产质量控制等。这种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合作、沟通的方式导致相当多的企业成本分析意识淡薄,成本构成分摊失实,成本信息失真,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者决策。

2、成本控制忽略产品设计阶段的决定性作用。

一般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仅仅限于生产过程,忽略了产品设计过程对成本大小的决定性作用。在整个产品成本控制过程中,产品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产品在设计时就决定了材料、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等。不同的产品结构、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制作过程,其产品成本的差异会很大。其次,一个新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水平基本上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决定了。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产品技术的先天性不足,是用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所无法挽回的。要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依靠科技人员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等。

3、财务透明度低,限制了科技人员参与财务分析和管理。

这里的财务指成本核算的账目,包括总账和各种台账。除财务人员和管理当局了解之外,其他人无权过问,从而导致科技人员历来就以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生产质量控制为主,无权参与财务分析和管理。同时科技人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也不具备参与成本管理的能力,因此不太关心企业成本核算。

4、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培养制度。

激励机制的强弱与成本控制力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但大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只有惩罚制度,而没有激励制度。工程技术人员无论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还是变废为宝,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技人员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国有企业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和贡献极不对称,严重影响了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正是以上原因导致了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落后,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为此,笔者提出,必须重新对科技人才进行定位、培养和管理。应在国有企业实施“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人才体系,这对成本管理大有裨益。

二、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参与成本管理的设想

1、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内涵。

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是指既精通本行业技术,又懂科学管理,同时熟悉财务工作的一种复合型人才。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应具备如下素质:①精通专业技术知识。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首先是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是研发新产品的带头人,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力量,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②熟悉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在带领科技人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好科技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和协调问题。同时,还能参与成本管理,开展成本分析等。③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熟悉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法律等学科知识。其中财务会计知识包括会计学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尤其熟知企业成本的组成、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并能熟练地将财务会计知识应用于技术成本管理之中。

2、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职责。

(1)协助财务人员将传统成本的管理范围进行扩张。美国学者指出,现代产品包括了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它们构成了产品整体。同时生产环节重要性的下降及产品成本知识含量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研发成本、服务成本或后援成本的比重日益上升。在这种成本结构中,非产量驱动的研发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比重已上升到了重要程度。此时,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可以协助财务人员对传统成本的管理范围进行扩张,从单纯的生产阶段成本核算扩张到研发阶段成本核算及服务阶段成本核算。

(2)将技术革新同降低成本相结合。任何企业都涉及大量的技术,有优势的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成本优势。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应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运用价值工程手段控制产品设计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设计方案。在新产品的开发中,设计者必须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通过价值工程分析,确保产品的基本功能,合理保留为实现基本功能而添加的辅助功能,坚决剔除过剩功能。为此在开发与设计新产品时,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只考虑技术问题,还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开展价值工程分析,追求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组合。

(3)参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①参与成本降低目标数额的制定和调整。新产品的现行成本是指没有采取任何降低成本措施,并且对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变化情况予以调整之后的现行制造成本。这个数字完全通过经验估计而来。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数额必须通过总工程师、产品设计者和财务人员的协同努力来确定。当供应商价格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也主要依靠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和财务人员对成本降低目标数额进行调整。只有成本降低目标数额制定恰当,才能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正确考核经营者业绩。②参与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不能仅由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管理当局制定,还要有科技人员参与,否则该标准可能有失偏颇。③参与成本差异的分析。在实施标准成本的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一定要由责任中心的生产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标准成本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便于管理当局根据差异分析情况作出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决策,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当局针对标准成本的状况,作出销售经营决策。

(4)其他职责。企业有时候会出现资金的暂时困难,除了正常的筹资渠道外,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设备和科技力量承接外来加工业务,获得加工收入。同时对企业的废料进行再加工利用,变废为宝,节省原材料资金,也是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职责。

3、实施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优势。

(1)连接了科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传统职责的断层,在成本管理中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使双方能更好地协调、沟通,避免成本降低措施的盲目性;在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努力下,能实地解决成本项目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化成本状态;进一步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2)在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参与下,成本核算能够实实在在地反映成本实际状态,成本信息能够真实反映生产耗费状况,成本控制更有针对性,成本分析落到实处,成本考核更加合理;增加成本核算的透明度,通过了解成本状况,更能让广大科技人员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提出技术革新措施,降低成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施和培养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途径。

(1)大集团、大企业可走后续培训之路。制定对在职科技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包括技术培训计划和财务知识培训计划。给他们重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实现永不满足、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勇于挑战的愿望,打造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第5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主体;材料控制措施图纸会审工作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到了施工技术与方法、施工资源调配方式、安全监管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题。本文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从研究施工图纸审核到进度管理再到技术管理,逐层深入由浅入深的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有效与全面的管理。强调建筑施工能够依照实际情况协调好施工环境、技术管理、材料管理、人员管理等各方面的要素。通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做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责任明确、资源调配调整及时、安全生产监管严谨、采取措施准确到位。使得建筑施工能够达到成本低、效率高、工期短、质量好的目标。从而为我国建筑工程提供有效地施工技术保障。

1.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限于对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控制欲管理,而是能够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针及政策,利用系统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与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组织、资源调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涉及到人力、物力以及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起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与决策、控制与调节的作用。促使建筑施工技术与生产工期、成本、质量、安全达到辩证统一的目的。所以可以讲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总结为“三个有利于”。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施工团队的工程特点与技术优势,选取较为适宜的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通过质量监管、材料选取、资料分析等管理手段达到最优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施工资源配置优化。通过人员组织、资源调配、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能降耗。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以及必要条件。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达到施工预期任务。

2.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已经逐渐重视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如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等。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仍然出现一些问题。根据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①施工技术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少建立专门的技术组织机构以分析施工各个分项、各个环节的技术不足,考核施工的完成质量,制定下一步的技术、资源调配、人员管理等方案。所以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技术需求、材料供应、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人员制度松散、质量不达标等后果。②材料把关不严、设备管理松懈。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仅将重点放在调整各个阶段施工技术规划方面,并未对原材料、设备引进进行严密的管理。造成进购原材料收回扣、设备引进资金不足的局面。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格过高、用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设备较为落后等不良现象。往往会造成施工工期过长、质量不达标的严重后果。③建筑施工资料管理不正规,图纸会审工作不重视。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中为了追求工期,不断的修改图纸或者还没有完全领会图纸的情况下进行经验施工。不能实现建筑图纸设计,最终达不到施工目标。与此同时项目负责人很少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对于能够简化的施工工艺或者方法比较排斥。由于规定图纸会审需要多部门进行签章,所以一般都是在施工之后进行图纸会审记录补充。不能达到及时发现施工问题、优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3.强化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根据以上

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的详细分析,结合本人多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措施以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3.1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要制定全面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使得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且成立领导小组对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促使项目负责人员能够负责尽职,及时的发现施工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具体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此制度可以促进施工人员深入的了解设计需求,以便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保障施工质量。②施工资料技术管理交底制度。此制度方便施工验收,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施工顺利进行打下基础。③施工技术变更审批制度。任何与设计规定不符合的施工技术或者材料等都要进行逐层审批制度,并且应当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会议讨论。最终制定技术变更方案,以防止技术不符合建筑要求的现象发生。④工程质量检验与评级制度。施工完成后应当首先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制定工程质量检验方案,按照我国规定的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等现象发生。

3.2明确施工技术管理主体,建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要确保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施工中明确各级别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抓好人员管理与调度环节,管理层要引入精通项目管理并且技术扎实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并且明确施工技术管理主体,从而在施工中可以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资源调配等进行统一的部署,防止由于技术交底工作执行不到位发生的安全、质量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利用制定方针制度对施工进行严格的约束。在制度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与设计方案,明确各个工序的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标准、工程验收标准等。并且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技术交流与学习,逐渐的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团队的业务素养。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及时的处理施工安全、质量问题。

3.3推行材料控制措施,狠抓图纸会审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与成本具有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材料包括施工的原材料、成品、配件等,如果材料不符合设计的要求,施工质量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加强材料监管力度势在必行。在施工中要编制材料购买方案。严格的将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以及数量等信息进行规定,并且在进行采购过程中应当实施多方询价,相互比较的措施,购买材料应当按需购买,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材料的购入次序以及保管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购入次序应当根据施工的进度,优化材料的进场次序与间隔时间来制定。而材料保管应当按照材料的材质等进行分类保管(易燃易爆品应当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好药严格遵守材料的抽查审核制度。将抽查与检验结果及时的汇报给业主以及设计单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还要加强对图纸会审工作的落实力度。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完成施工要求。具体措施是要检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与法规,图纸的总说明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内容,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对于存疑之处,设备安装图的标高尺寸是否符合土建图等问题。如果以上的问题存在或无法解决,应当及时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童明达;周庆夫,议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完善[期刊论文]-中国对外贸易,2009(01).

[2]王石.陈丽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住宅设施.2010(12).

[3]梁峥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35).

[4]凌海雄建筑施工项目技术管理要点探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文化.2010(8).

第6篇

关键词:路基施工、管理控制、技术控制、质量控制、全过程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ur country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subject as roa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ntire process control principle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to ensure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highway roads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subgrad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control, technical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路基施工的特点

路基是公路的主体,是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路路面的基础。坚固、稳定的路基是减少路面变形、保证行车安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基础不牢,必然会导致大厦的倾覆,同样,路基不牢,路也就不通畅了。重视路基质量,就是重视企业的质量。它的施工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案,虽然技术不复杂,但较其他工程施工,难度较大。

2、工程量较大,占到整个工程量的一半以上,施工工期较长,投资规模大。

3、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人员较多,设备的型号也是多种多样,人员的配备必须合理,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4、路基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天气、温度以及设计都会对工程产生影响,同时,一旦路基产生缺陷,它的修复较难,时间也比较长,不良后果及影响大。

二、路基施工的全过程控制

㈠路基施工的管理控制

根据路基施工的特点,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要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能反映出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施工的难度、复杂性最能展现企业的实力和经验,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找到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路基施工的管理要点有:

⑴统筹兼顾,细心规划

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路段,不同条件,制定出比较完备的施工方案

⑵明确施工标准,完善施工方法

根据有关设计文件、合同和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施工的标准,确保施工人员按标准进行施工,完善施工方法,制度作业指导书,尽量做到与现场情况相适应,保证施工工艺先进、施工方法妥当。

⑶合理分配资源

对于施工所需的器械、人员等资源,要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争取做到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⑷明确责任范围,将工作落实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做到分工协调,层层把关,在施工中,关键还要抓好施工方案、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并且最到及时总结、汇报,通过不断交流,总结经验,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㈡路基施工的技术控制

不断加强路基施工方面的学习、研究,对路基施工的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有利于提高路基施工质量,提高公路行驶舒适度,从而延长公路寿命。主要讨论以下几点:

⑴公路软土路基施工

公路工程中的遇到软土路基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承载能力低、压缩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公路工程施工中难点的出现。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如果不采取措施处理或处理不恰当, 必然会发生路基失去稳定或过度沉陷的病害, 从而导致了公路不能正常使用或提前损坏。

在路堤填筑期间,必须观测每个填筑层,当发生沉降或位移超过规定标准的情况时,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当接近极限填土高度时要加强观测,为了避免由于加载过度造成地基破坏,必须严格控制填土的速度。如果超过规范规定,要停止施工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路基的安全。

⑵路基填筑材料的压实

对于填筑材料的选取,应考虑填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影响因素,确定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合理选择路基的填筑施工工艺。

规范标准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 95% ,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也应该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标准进行。此外,路基施工要求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标准的规定。

⑶路基的防水、排水施工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及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水,由于水的侵蚀,导致很多路基损毁,从环境保护出发,也应当做好路基的防水、排水工作。在路基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排水工作,防止因不同原因造成水患,影响路基施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⑷路基施工防护

由于路基的填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使路基暴露在空气中, 而且不断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这就需要对路基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措施:

(1)冲刷防护:沿河路基边坡防护大多采用直接防护。

(2)支挡防护:目前主要是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地基条件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扶壁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其墙身圬工体积小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

(3)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地表水流的冲刷以及与环境的协调。

㈢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路基的质量要求是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它的控制主要是路基压实厚度、宽度的控制,含水率的控制,施工及检测的控制。

路基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整个路基施工过程,对于施工中的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用料质量、完成质量都必须严格的把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合格、过硬的质量,才能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使其能长久发展下去。

结束语

运用全过程控制原则,对路基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技术、质量的控制,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技术,使投资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路基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必须严格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面对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视野,完善自己的施工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忠玉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 2010(16)

2.贾云天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期刊论文]-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23)

3.任浩营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2010(8)

4.王越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8(13)

5.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12)

第7篇

【关键词】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

在现阶段的市政工程中,桥梁工程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是施工质量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市政工程控制能力,做好市政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在提升城市道路承载能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预应力施工一直是市政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其施工能力影响桥梁质量,但从当前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的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质量问题,并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做好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质量控制工作,切实提高桥梁整体质量。

1.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对市政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讨论。

1.1布置边跨主梁预应力

边跨主梁采用纵、横双向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采用19-φS15.2、4-φS15.2 钢绞线和直径 32mmPSB830 高强精轧螺纹钢筋。19-φS15.2 钢绞线采用塑料波纹管(SBG-100Y)制孔,4-φS15.2 钢绞线采用塑料波纹管(SBG-72B)制孔,精轧螺纹钢筋采用塑料波纹管(SBG-50Y)制孔。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群锚锚固,预应力粗钢筋采用 YGM 锚具锚固。

纵向预应力按张拉顺序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随主梁分块现浇逐段张拉锚固、逐段接长的预应力束,一类是主梁 1、3 号块浇注完成后交错张拉的预应力束,一类是全部边跨主梁浇注完成后张拉的预应力束。张拉方式有单端张拉和两端张拉。

横梁内布置有横向预应力,采用 12-φS15.2、9-φS15.2 钢绞线,塑料波纹管(SBG-75Y)制孔。部分横梁预应力在主梁分块现浇完成时张拉,其余部分待边跨主梁全部落架后再张拉,所有横梁预应力均采用两端张拉。

1.2确定施工流程

统计预应力施工中的基本流程,具体资料见图1。

1.3人工穿束、钢绞线下料

钢绞线经检查确认合格后,计算其下料长度,用砂轮切割机分批下料,编号成捆,运输至现场由人工穿束。在确保锚垫板位置正确、孔道内畅通、无杂物后进行人工穿束。

1.4张拉

①张拉前准备工作

千斤顶、配套油泵、压力表必须配套标定;搭设平台;检查锚具位置。

②张拉注意事项

张拉设备设专人保管使用,并定期检验、标定、维护;锚具应保持干净,不得有油污。张拉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张拉时要注意安全。

③张拉程序:0初应力(10%бK)100%бK 持荷2min(锚固)。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预应力束的张拉顺序为:从顶、底板中部向左、右对称张拉各顶、底板钢束(顶底板离桥轴线同距离的预应力钢束对称张拉)。

张拉时以张拉应力和张拉伸长量进行“双控”控制,并以伸长量控制为主。张拉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对张拉中出现的滑丝、断丝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进行处理以确保质量。

1.5孔道压浆、封锚

预应力束在张拉后24小时内需进行管道灌浆,预应力管道拟用真空吸浆工艺进行孔道注浆并封锚。

(1)真空吸浆的步骤

在真空吸浆前,用真空泵试吸真空,当真空度检测达到要求的标准后,即可开始真空吸浆。

启动压浆机,当所排出的水泥浆稠度及流动度符合要求后,暂时关闭

压浆机,并将压浆喉管通过快换接头接到锚座的压浆端快换接头上。

关闭压浆端阀门,打开出浆端阀门,启动真空泵。当塑料波纹管内的真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保持真空泵启动状态,开启压浆端阀门将水泥浆压入管道。

开动压浆机,保持预定的压力,并持压1分钟后,关闭压浆机及压浆端阀门,完成管道压浆。

(2)封锚

真空吸浆或压浆结束后,钢绞线在离锚头30mm处用砂轮切割,然后封锚。

1.6预应力管道施工

(1)为确保结构耐久性及减少预应力损失,本桥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管节连接平顺,位置准确,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混凝土振捣时,注意不能损伤波纹管,且不允许波纹管移位。

(2)预应力管道应准确定位并用定位网钢筋固定牢靠,预应力束直线段定位网钢筋片基本间距为50cm,弯曲段定位网钢筋片间距加密至25cm,定位网钢筋需同主钢筋牢固焊接。

(3)当预应力管道与普通钢筋相碰时,应将普通钢筋适当挪动,但不得任意切断取消钢筋。

(4)预应力管道在接头处不得有毛刺、卷边、折角等现象,接头处要封严,不得漏浆。浇注混凝土时,管道可内衬硬塑料管芯,待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拔出,以防止管道变形。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通孔清孔,发现阻塞及时处理。

1.7预应力施工

(1)除设计文件中有明确规定外,预应力钢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且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85%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如无实验资料,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龄期不得少于5天。

(2)所有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均要求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即当钢束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其实际伸长量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误差应控制在6%之内,钢束实际伸长量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要求同一断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1%。

(3)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应立即进行压浆。应确保管道压浆密实,要求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浆体强度不低于梁体强度,浆内掺入阻锈剂,允许外掺一定量的膨胀剂,以减少水泥浆的收缩。

(4)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如遇特殊原因不能立即压浆,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管道及锚具不受外界环境腐蚀影响。

(5)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应遵循先长索、粗束,后短束、细索,对称张拉的原则。

(6)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封锚,对所有封锚处梁体外表面均须涂刷防水层。

2.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其具体施工流程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在整个桥梁的预应力施工中,要将穿束、张拉、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作为工程中的重点,并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在开展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要认识到原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实现以保证相关措施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李军锋.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研究与探讨),2013(02):327-328.

[2]张克双,赵东彬.论述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1):46-47.

[3]盛荣兴.市政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施工技木肋应用探讨[J].门窗(施工技术),2013(06):127-130.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水暖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建筑朝高层化、多功能化、大型化、地下化方向发展,住宅楼层的高度在不断增加。具有结构复杂而又多变,新技术、新工艺种类繁多、施工工期紧、施工作业面窄、工序间穿插交叉频繁等特点的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密切水暖与土建等各专业间的配套施工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整个施工的进度,而且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在进行高层建筑水暖工程施工前,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措施。此外还应认真贯彻水暖工程的每个环节,确保高层建筑水暖工程质量。从调究结果来看,笔者认为在高层建筑水暖施工前必须要做到下面几点:

1.审查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

水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基础。所以,在施工前,施工人员一定要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清楚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此外还必须熟悉相关国家规定,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者一道探讨得出统一意见,从而为高层水暖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

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工序构成,其各个工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完成所有的工序需要精确的施工操作。在施工开始前,企业应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依据施工人员对水暖工程的熟练程度来分配任务。与此同时,公司还应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

在水暖工程开始前,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为了节约和降低成本而购入质量低劣的材料。管理人员还应把好材料的入场关,弄清各种材料的来源途径。在高层建筑水暖施工中,对进场的大规模建筑材料要进行现场查验,把握好材料的质量关。对供暖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等水暖施工所必须的设备,要有标准规范的质量鉴定书,例如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备案证、生产许可证等,上面还应记载详细的产品名称、型号、代号、规格、生产地、生产日期。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水暖管材的政策,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暖工程主材。

三.高层建筑水暖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经大量研究表明,目前高层建筑水暖施工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洞口预留问题

高层建筑水暖工程是建筑结构的辅助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预埋、预留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要预先留出水暖管线铺设的孔洞,并且注意控制预留口的标高,让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孔洞预留问题在水暖工程中经常会被人们忽略,例如笔者在考察某个高层住宅工程的施工情况时发现,由于施工人员和水暖工长更换频繁,导致原本应该预留的孔洞和套管没有预留。而还有一些预留口由于控制标高不到位,存在数据偏差,导致水暖工程在后期施工时不得不进行庞大的的剔凿结构工程量,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洞口的预留问题对水暖工程的后期工程十分重要,所以承包企业要与设计人员之间做好校对工作,严格控制水暖工程质量。

2.渗漏、堵塞的问题

渗漏、堵塞问题可以说是建筑物难以根治的顽疾,是令用户难以摆脱的噩梦,特别是住宅工程的水暖渗漏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安装散热器、管道前,应彻底清除内部杂物,确保管内通畅,在实施安装工作时,还应做好临时封口,防止杂物掉到管内。在水暖施工过程中,承包企业还应确保在穿越楼板处设置钢套管,大约高出地面5cm,避免地面积水渗入到下层房间。一定要在地面与套管结合处进行严密的捣实,或者将穿越楼板管道的四周抹出一个高出原地面2cm的混凝土阻水圈,防止结合部位出现漏水、渗水现象。例如,某高层建筑水暖工程屋面及穿楼板面的处理措施如下图:

3. 安装给排水管道、采暖管道的问题

3.1 在安装室内给水管道时要多选用符合国家饮水标准的无毒PP-R管,排水管道要多选用质量合格的UPVC双壁螺旋消音管或铸铁管。

3.2 当散热器支管的长度超过1.5m 时,应在只管上安装管卡

3.3 安装采暖管道应选用焊接钢管,确保在其管径不大于32mm的时选用丝扣进行连接,当其管径大于DN40mm的时候,选择使用焊接。

与此同时,承包单位还应注意在安装完毕所有的管道后,还应进行检验工作,测试采暖管道的水压,排水管道还应做灌水测试,确保所有的管道都畅通无阻。

四.高层建筑水暖施工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

1. 贯彻技术管理措施

监督单位和承包单位等应成立专项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各分项工程质量,做好相关检查的记录工作,收集水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采取有效解决方法,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2.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施工工地一直以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倡导按安全守则来进行操作。

3.控制好工序活动中的关联因素

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由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工序所构成,正确的水暖施工流程是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除了在施工期间做好预埋配合外,还应控制排水立管、给水管道、喷淋干管、给水立管的安装进度,减轻后期的施工压力。

4.及时检验各个工序活动的施工效果

从预留水暖开始,再到安装水暖,在试压的整个过程中要切实加强质量的检验工作,及时掌握动态的质量信息、收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确保土建和水暖工程的相互配合,防止出现返工现象。

5.积极预防质量通病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依项目部的安排,成立水暖安装工程预埋、预留小组来全面负责安装与土建工程的具体工作。②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技术交底的规定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③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从施工、设计、监理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从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的实际出发,对洞口、套管、管道等预埋、预留位置及预留标高不准等问题,要加以高度重视。④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6.制定合理的高层建筑水暖质量管理制度

公司应明确高层建筑水暖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且制定合理的高层建筑水暖质量管理制度,落实部门负责、领导负责、岗位负责的责任管理体制。此外,还应确定各级评分标准与质量管理检查办法,从物资采购、现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来加以规范,防止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控制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最佳途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还应该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用以激励员工,增强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防止出现操作失误。

7.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做好质量记录。

严谨、科学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会促进提高工程的效益。建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的过程所形成,因此要将质量控制重点放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并且加大日常检查的频率与力度,在质量检查的过程中汇成摩天大楼的质量完美。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在下班前对产品进行认真的质量复合,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马上返修。在下班之后,应由班组长以及班组质量人员来共同检验产品质量,在检验时发现质量不合要求的产品,应该由先的原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如果发现重大的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机关进行相关处理。

质量记录工作是在和工程质量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记录。质量记录工作是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包括材料检验记录、技术交底记录、交接检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工程预检记录、质量验收记录、审图记录以及施工试验等,它是水暖工程质量活动留下的重要凭证,也是在施工过程中上下工序交接的依据,起到真实反映施工过程的作用。

施工过程中强调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尽管水暖施工没有像土建施工技术那样复杂,并且施工方法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在实际的高层建筑中水暖系统冒、跑、漏、滴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其质量好坏的意义一点也不逊色于建筑物外观的美丽。只有努力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增强实用性强的水暖施工的质量,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社会实效性,而且还能满足居住者生活安康的要求,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乃至城市形象都产生重要影响,相关施工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所以,要确保高层建筑水暖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执行高层建筑水暖施工的每个工作环节。相关人员要在深刻理解图纸的基础上,严格遵照技术流程来展开工作,从而全面提高高层建筑水暖工程质量,为住户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矿军 浅谈水暖工程的管理与控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7)

2. 刘建英 浅析高层建筑水暖施工的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3. 王荐新 关于水暖工程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4. 李妮娜 浅析水暖施工中常见问题[期刊论文]-科技风2011(5)

5. 周智源 探讨高层建筑水暖施工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6. 张清海 浅谈水暖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期刊论文]-民营科技2011(2)

7. 张本军 试论高层建筑的水暖施工技术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8. 张强 浅谈建筑水暖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第9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钢结构施工 施工技术 安全措施 建筑施工 钢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要求,高层建筑在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材质均匀、重量轻、制造简便、施工快等较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在钢结构体系施工时,要注重通过技术应用,来控制工程质量,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强化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要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工程图纸与项目有关的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同时,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其次是认真审查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镀、进度。因此,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针对性和重点,主要内容有:①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②特殊工种的培训合格证和上岗证;③新工艺的应用;④对工程项目的针对性;⑤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⑥施工计划(工期)的安排。

三. 塔吊的选择、布置及装拆。

塔吊是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施工,对塔吊起重能力和幅度要求不像采用附着式塔吊那样苛刻。另外,采用附着塔吊的造价要远高于同类型起重能力稍小的内爬式塔吊。假如工程设计高度为150m,采用附着式塔吊的塔身高度约180m(其中考虑钢结构3层柱12m,吊索4~6m,吊钩滑轮及小车全高4m,安全操作距离2m等),加上地下部分高度共200m,而采用内爬式塔吊的塔身约为40~50m。附着塔吊的租赁成本要大于内爬式塔吊。因此,从经济上考虑,为节约成本,优先选用内爬式塔吊进行钢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吊装是钢结构施工的龙头工序,吊装的速度与质量对整个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结构吊装前应根据结构平面和立面形状、结构形式、塔吊的数量和位置、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吊装分区与吊装顺序。

在主体钢结构施工中,通过采取“区域吊装”及“一机多吊”技术可以解决工期紧张与工程量大的矛盾,从钢结构施工流程可以看出,各工序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选择何种测量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测量精度与进度。在测量施工中,采取“预先控制”与“跟踪校正”相结合,即在吊装前对楼层柱标高及定位进行测定,并对构件进行标线控制,吊装后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将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时纠偏,形成单元体后进行最终校正,这样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并实现了区域施工各工序问良性循环的目标。

四.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

流水段划分(立面施工流水)由于高层钢结构制作和吊装的需要,对整个建筑从高度方向须划分若干个节,一般以钢柱的分段作为节的划分依据。 它既具有总体设计的各项结构上的要求, 又有其固有的单体特征。在吊装时,除须保证单节框架本身的刚度外,还须保证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特别是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在爬升过程中的框架稳定,因此立面施工流水划分必须注意下列条件:(1)塔式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起重量、起重半径、起吊高度)应满足流水段内的最重物件的吊装要求。(2)塔式起重机爬升高度能满足下一节流水段的构件起吊高度。(3)每一节流水段内柱的长度应能满足构件制造厂的制作条件和运输堆放条件。每节流水段(每节框架)内标准节框架和特殊节框架的施工。

高层钢结构吊装一般需划分吊装作业区域,吊装按划分的区域,平行顺序同时进行。在吊装第一节钢柱时,应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加设保护套, 以免钢柱就位时碰坏地脚螺栓的丝牙。钢柱吊装前,应预先在地面上把操作挂篮、爬梯等固定在施工需要的柱子部位上。钢柱的吊点在吊耳处,根据钢柱的重量和起重机的起重量, 钢柱的吊装可用双机抬吊或单机吊装。双机抬吊时,钢柱吊离地面后在空中进行回直。单机吊装时需在柱子根部垫以垫木,以回转法起吊,严禁柱根拖地。钢柱就位后,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度。柱子要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进行校正,标准柱子的垂直偏差应校正到零。当上柱与下柱发生扭转错位时,可在连接上下的耳板处加垫板进行调整。为了控制安装误差,对高层钢结构先确定标准柱。正方形框架取4根转角柱,长方形框架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时取6柱,多边形框架则取转角柱为标准柱。

钢柱的安装方法:(1)钢柱安装前应对F一节柱的标高与轴线进行复验,发现误差超出规范的,应立即修正。(2)安装前,应在地面把钢爬梯等装在钢柱上,供登高作业用。(3)钢柱工厂加工时应按要求在柱两端设置临时固定用的连接耳板, 上节钢柱对准下节钢柱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与连接板做临时固定。待钢柱对接(指电焊)完成,且验收合格后,再将耳板割除。(4)钢柱一般采用两点就位,一点起吊。

五.高层钢结构焊接

焊接高层钢结构具有工期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而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其焊接顺序与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施焊水平对工程的“安全、优质、高速”的完成影响重大。一般可以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完成超厚钢板焊接的施工(最厚可达100mm)。

高层建筑钢结构焊接的主要顺序为:(1)平面内:应从建筑平面中心向四周扩展,采取结构对称、节点对称和全方位对称的顺序焊接。(2)竖向上:L层框架梁压型钢板支托下层框架梁玉型钢板支托中层框架梁压型钢板支托焊接检验(柱--柱焊接可在梁焊接前进行,也可于之后进行)。(3)柱一柱焊接应由两名焊工相对,两面等温、等速对称施焊。(4)柱梁节头的焊接,一般先焊H型钢的下翼缘板,再焊上翼缘板。一根梁的两个端头应先焊一个端头,待其冷却至常温后,再焊另一端。

六.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是高空、悬空作业点多。在施工过程中,高强螺栓较多,这些零件虽小,但如果从高空掉下去,后果可想而知。针对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采取事前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即事先采取防护措施(如防坠板、防坠器、安全梯、缆风绳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坚持日安全巡视制度。在吊柱子时外墙设安全网,吊框架梁时架设临时活动式走道,并随框架吊装逐层升高;拧高强螺栓时在梁端挂设吊篮,焊接时搭设操作平台,另外做到及时铺设楼层压型板以确保施工安全。

七.结束语

高层钢结构施工较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合理制定施工工艺,充分理解节点深化图,能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情况来选择机械设备,结合不同结构特点,选用合理的焊机工艺,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羊庄 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年2期

[2]李建楠 刍议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1期

[3]张世军 浅谈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4期

第10篇

关键字: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 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建筑工程日常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促进施工技术工作的开展,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地方性法规以及行业内部的施工管理条例进行施工。组织良好的施工团队综合各项技术工作,严格规范各项施工技术,以便顺达到利竣工的目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根据客观的地理环境和现有的建筑水平与技术水平相结合,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以及恰当的技术工种,致力于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和对建筑施工的方案优化,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行业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革新着,并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在传统的施工技术基础上,不断迎合市场的需要,创造并完善新的施工技术和水平。

1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是一个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制常会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上的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是施工过程管理中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很多建筑单位已经进入了商品混凝土施工的阶段,但是仍然会有部分施工单位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如在搅拌的过程中因为距离的问题而导致密度过低,水灰比例控制不当,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常会出现振捣不严和节点相对复杂等情况。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1由于施工方法导致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振捣不实、浇筑速度过快、模板走动、施工缝做法不当等原因形成的裂缝归纳起来就是施工过程不规范、不标准。这时应该参照《混凝土施工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规范混凝土拌制、浇筑、运输、振捣的行为。

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构件,要根据造成裂缝的原因,区别对待构件的修复。这时需要观察的时构件裂缝出现的位置、程度、受力特征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补,主要有:一般混凝土裂缝补强措施或采用充填混凝土材料、粘钢板加固、钢锚栓加固、预应力加固等。

1.2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取的策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通常采取总体分层,然后2次振捣的方式,混凝土初凝之后,要防止振动。但是混凝土还没有初凝,震动在技术上是允许的。2次振捣能够克服1次振捣的水分和气体上升在混凝土中所形成的微孔,同时克服了1次振捣后混凝土的下沉和钢筋的滑脱,最终保证了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确保了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耐渗度。总体分层2次振捣方法简单来说是下层混凝土即将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恢复和易性。这个方案技术层面上虽然可行性很高,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很有利,但是人力和振捣设备的投入会相应的增加,所以选用方案是需要技术经济比较。浇注过程要同时振捣以保证密实性,振捣持续时间必须保持均匀一致,到达表面泛浆停止,间距要保持均匀,通常需要振捣力波及范围重叠的一半,浇注完成后,表面作压实和抹平处理,预防表面裂缝发生。

1.3混凝土的配比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的计量和拌合,保证适当的坍落度,特别要注意的时候在钢筋分布比较集中的部分要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进行密实;在预留孔的两侧要保证同时下料,防止发生漏振;砂石中如果混有粘土块或者其他杂物进入混凝土内要及时做好清除工作。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基本厚度,在钢筋比较密集的地方要采用砂砾直径比较合理的砂石进行混凝土拌合。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以确定实际需要的拌合时间和需要添加的拌合剂,同时再次对钢筋的位置、保护层厚度等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在混凝土铺设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浇筑落差过大,如果落差超过三米需要设置下料串筒,不足三米可以通过使用尼龙袋进行缓冲,以此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同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间距,振捣要能够保证表面出浆,在钢筋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采用人工插钎振捣或者采用带有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中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当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就需要在施工时留出足够的施工缝,防止出现温差导致砌块变形从而导致墙体发生形变。

1.4养护阶段注意事项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要注意温度控制。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

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

2.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3.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4.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5.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掌握住它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2新型防水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普通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不仅能承受一定压力,也具有防止渗透和围护的功能,而且还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和耐热耐冻性。防水混凝土与普通卷材防水层相比起来,不仅来源广泛、施工作业简单,工期随之缩短,也改善了劳动条件,使工程造价降低,方便维修,因此在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中使用普遍。

在我国,传统的防水施工技术是沥青防水,但是这种防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对防水技术的需求了,因此,通过科学家不断研究努力,研发了新型防水涂料、高分子卷材以及密封膏等高效防水施工措施。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提高,工业防水施工逐渐向冷作业方向发展。新型的防水施工材料是由特殊的活性物质和微硅粉在将高强度水泥作为施工载体之后,经过变性而成。后来的性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施工材料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等施工材料都是在此基础上研发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千差万别,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制订的标准有必要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才能更好地指导日益变化和发展的生产实践。伴随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基础建设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出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产生质量有时难以保证,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晖;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J];硅谷;2011年09期

[2]张荣辉;浅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J];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09期

[3]陈显;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简介[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第11篇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桥梁混凝土结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理论性、抽象性,因此,目前使用的教材都力求综合性,扩大知识面,以适应教学、实际应用的需要,满足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但是,在教学中发现,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在培养目的和教学方向上与教学实际存在着现实的矛盾。

2 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2.1 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规范充实教学内容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施工技术迅猛发展。近年来,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国家、地方、企业的标准、规范不断做修改。现有的教材内容仍然比较陈旧,有些知识内容已经跟不上工程实际施工的需要,如何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掌握新的知识,使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寻找较好的措施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关键,需要我们授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把一些新的、实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既了解传统的施工方法,也掌握新的施工知识,为将来快速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施工技术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综合性强,仅用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 “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加强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

2.2.1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把课堂案例分析与课后作业练习相结合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的方式,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贯穿各章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际工程的讲解过程中掌握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线、设备工程等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程序,并通过课后大作业练习相辅助的方法,实现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一章的讲授中,一方面实例讲解混凝土的分类、配料组成、运输、搅拌、养护、检查,一方面又通过作业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实验室水泥、砂石和水的配合比与实际施工中配合比的区别及计算方法,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混凝土运输振捣以及养护条件等,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2.2.2 通过实物教学加强感官刺激

对于材料、施工设备、构筑物、建筑物等,小规模以工程实物、大规模以工程照片为实例,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的距离拉近。实物、工程照片具有生动、形象、信息量饱满等优点,可以充分展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特点,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施工知识点的理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

2.2.3 通过现场教学加强知识的讲解与理解

在有良好的实习基地时,将教室搬到实习基地的施工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知识、增长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好施工技术的关键,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现场与课堂的紧密联系、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认识到课堂理论知识对于现场实际施工的基础性作用,现场实际施工是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2.3 改革教学手段,把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桥梁混凝土结构》知识点多,为了使课程讲授形象鲜明、立体感强,多媒体技术因其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现场感强等优点在教学中被采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作为教学主要手段,所有课程内容都制作和引进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内容用生动的图像、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其次,建立了网上平台,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向学生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学会网络查询,培养自学能力,教师都向学生公开了自己的E-Mail地址、QQ号,可以通过“群”来进行师生间知识的交流,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询问各种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2.4 考核手段综合多样化

为了加强学生自学、创新和能力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我们也相应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制定整套的考核办法,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而更加关注自身提高的过程。考核包括:课内讨论、课内提问、课外专题大作业、实习和期末考试,其中,课内讨论占10%比例,对能在课外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学习;课内提问占10%左右,有利于学习的衔接、巩固学习效果;课外专题大作业占20%,专题内容以实际工程实例为主,让学生利用课内学习内容和课外资料解决工程问题;期末考试占60%,通过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实习成绩单独计算,作为一门考察课进行考核,增加了课程的学分,鼓励学生学习。

3结论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将继续探索并完善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使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为国家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的创新性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60-62.

第1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施工质量是每个房地产开发商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建筑施工单位比较关心的核心问题,为了能够获得优质的建筑工程,则需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工作,从而有效增强自身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水平,现本文以下结合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特点、控制原则、控制方法以及各施工环节控制要点等方面,以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进而全面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一、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特点

第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接触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地质地貌、自然环境、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投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第二,容易产生质量变异。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是一项集复杂性、繁琐性等特点的活动,以至于其存在较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与系统性因素,致使给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产生变异情况,因此,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上述因素,从而有效预防施工质量变异事件的发生;第三,质量检查不可解体性与拆卸性。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不同于普通商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的时候,不能够将其拆卸或解体进行检查,因此,这方面的制约因素给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试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原则

首先,需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这是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居住者的生命健康以及公共财产的安全,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时候,需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从而为广大居住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其次,需要坚持预防控制为原则,这是由于施工活动中将会面临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风险因素问题,做好各方面预防控制工作能够为房屋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坚持预防防控原则对整体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坚持项目团队为管理核心的原则,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主体为人,而人为的因素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施工团队工作人员的管理,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以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首先,需要检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以及有关报告等资料,以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例如:对施工方案以及其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核;对施工单位方提供的半成品质量进行审核;对更改的图纸进行审核等;其次,需要现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例如:开工前,检查开工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条件均满足则能够保障工程正常开展施工活动;对隐蔽工程加强检查;停工后再次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以复工等。

四、探讨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关于质量因素的控制。

首先,对施工主体的相关工作人员作为质量控制对象,例如:组织人员、操作人员、指挥人员等,然后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加强其专业技能以及施工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得这些工作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更好地投身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其次,对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物资等进行控制,并且严格加强验收环节工作,待检验合格后才可以将其应用于施工现场活动中,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关于质量阶段的控制

首先,关于事前质量控制。需要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并且做好施工预算工作;其次,关于物资准备工作。需要合理的配置施工物质以及设备,并且检查施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第三,关于组织准备工作,包括施工队伍、管理队伍、监理队伍等;第四,关于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并且做好相关实验工作等。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特点以及原则、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并且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对策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进而有效提高国内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水平,以更好的满足广大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以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继而推动本建筑工程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永书,杨宁,夏定辉.关于重庆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与项目管理的体会[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

第1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0.引言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清水装饰混凝土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不可能有剔凿修补的空间,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迫使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使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

1.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定比例拌和后硬化而成,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类似于天然的石头,所以中国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砼”,也就是人工石。自从混凝土诞生之日起,由于它的革命性、普及性以及其独特的坚固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的表现力,使得混凝土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但长期以来,混凝土这一建筑材料给人以粗糙污溃、色彩晦暗的印象,所以人们总是要用涂料或贴面材料把它遮盖起来。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采用清水混凝土,直接利用混凝土的朴实表观来体现建筑美感。

清水混凝土又可分为完全型清水混凝土和薄抹型清水混凝土。薄抹型混凝土除对结构表面色泽要求没有完全型混凝土那样严格外,其他质量特征同完全型混凝土一样。本论文探讨的有关问题主要针对完全型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比较,必须避免普通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做到无蜂窝麻面、无气泡,平整光滑,结构允许偏差须达到装饰抹灰后的质量标准,表面平整,棱角方正,线条通顺,色泽均匀。清水混凝土建筑风格最佳表现效果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供应、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施工模板、混凝土拌和及浇筑工艺、养护来获得的。此处主要讨论原材料及配合比对清水混凝土的微观作用机理。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目前清水混凝土在我国没有统一、权威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但其质量至少应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其表面色泽、纹理、光洁度等应该有更加严格要求,即一次浇筑成型,外观平滑,尺寸精确,色泽一致,没有明显拼缝和缺棱掉角,观感要达到高级抹灰的质量标准,形成表面打磨效果。

2.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包括摊平、捣实和抹面修整等工序。浇筑工作的完成好坏,对于清水混凝土的密实性与耐久性、结构的整体性以及构件的外观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保证其质里的关键性工作。浇筑时如果倾落的自由高度超过2m,会发生混凝土离析,从而导致清水混凝土表面发生分层、色泽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当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当混凝土厚度较大,振捣机械的性能达不到影响深度,或者混凝土厚度不是很大,但是配筋密实影响振捣时,如果不进行分层浇筑,就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采用分层浇筑工艺时,如果浇筑顺序选择不当,会导致底层混凝土初凝时上层混凝土还没浇筑完毕。此时如果又没有按照施工缝的措施进行处理,清水混凝土表面将会有明显的分层痕迹,影响外观质量。对于大面积清水混凝土板,浇筑方向应从远至近,依次后退,采取“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位”的原则。保证在第-层混凝土凝固之前第二层混凝土必须浇筑。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应不超过2时。其余结构构件的浇筑顺序,可参考有关施工规范。

3.清水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过程,主要是由于养护覆盖物污染混凝土表面以及养护时机和间没有掌握好引起的质量缺陷。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清水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如果拆模过迟,会造成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混凝土会因水化热过大而产生表面裂纹.养护时间-般不得少于14d。若养护时间过短,混凝土成型后会由于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崩落等现象.为避免形成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

4.清水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

清水混凝土要求色泽均匀一致,故施工中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留置位置不合理,会严重影响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另外,如果施工缝处理不当,会造成挂浆、麻面、砂带等缺陷。施工缝留设位置及方法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梁、板的清水混凝土面一般位于梁底和侧面及板底,留设施工缝时应注意这些面的接缝处理。各柱施工缝留设应尽量处于同一标高,其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事先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尽量避开可能遭受最不利局部侵蚀环境的部位,如桥墩中的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U型桥台靠近地表的干湿交替区。

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上。在施工缝施工时,应在己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需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

5.结语

由于我国的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目前对清水混凝土的基本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材料的微观作用机理的角度对清水混凝土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更是少。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助于实验室的设备、仪器,较之于工程实际条件,更易于从理论上分析清水混凝土的微观作用机理,从而对清水混凝土表观缺陷的形成、防治、修补和清水混凝土长期使用维护等方面作出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刚.浅谈多层住宅梁板清水砼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J].安徽建筑,2001,(05).

[2]刘光云,葛勇.清水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措施[J].安徽建筑,2003,(04).

[3]黄可华,牟忠富.大面积清水混凝土楼地面施工[J].福建建筑,2002,(04).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管理;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并且落实到工程实际中,让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

为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技术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决定与指标,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规程、规范以及规律的要求,以便能全面地提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从而使进度与技术、经济与质量、技术与生产达到辨证的统一。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具有涉及面广、制约性强、工作量大、信息流量大等特点。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水平如何,是否做到位,一般得衡量标准是:第一,是否有利于实际施工条件与工程特点的结合,以便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更好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第二,是否合理配置了施工资源和优化施工方案,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第三,是否利于结合实际工程开展技术研究与技术改革,并且能够创造新的施工方法,方便教育培养作业人员,不断提高技术管理能力等。

2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施工任务顺利进行。

(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和分析建设本期工程的要求、特点、进度。了解工地的现状以及工程所需要取得的成果。

(2)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好施工场地总平面图与施工组织设计。

(3)做好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相当重要。部分隐蔽工程与特殊施工的项目应该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该强调建筑材料方面和基础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严格地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4)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5)制定好所有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

(6)完善评定制度与工程质量检验。

(7)制定完整的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对拟用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确定试制试验方案和计划,同时落实开工前其他各项工作。

3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的管理是项目部预定的目标,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按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平面管理。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会审好施工图纸,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以及对施工的要求。

(2)编制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只有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案才能使工程取得更好的成果。

(3)及时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检查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若出现工期调整,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节约成本。

(4)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以便进行后其的管理工作。

(5)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和积累,注重过程资料的收集,确保与工程同步进行。

4 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后期,建筑工程整个形象基本完成,这时候更不可以松懈,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1) 组织各专业的技术人员严格的核对施工与设计是否相符,是否有施工失误和遗漏。

(2) 对所有的隐蔽工程进行仔细检查、对重点工段和设备应进行重点检查。凡是不合乎标准规定的,检查后予以补强或加固。

(3)注意建筑工程现场建筑垃圾的清扫。对于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要进行清扫,保持建筑物内的干净。

(4)健全评比制度。对于高难度复杂的工程,施工完成后,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总结,讨论施工时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取得的效果,并做出评价,寻找出这类问题的规律,提出更好的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安全和质量隐患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 目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综述

5.1人员素质与水平有待加强管理

随着市场发展迅速,建筑企业拔地而起,大兴土木,市场相关工作人员的缺失,导致水平不过硬、素质不过关、知识结构不完善的人员上岗工作,导致建筑施工队伍存在缺少建筑施工基础知识、文化程度偏低、工种技术单一、技术不熟练、技术等级较低的上岗人员,到时施工进度缓慢,影响工程质量,不能合理地应用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施工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降低项目施工进度。施工企业应该大力引进技术人才、技术设备、技术情报、技术标准和规程、技术责任制,规范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和最大利益,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带动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从而引起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剧烈的负面现象。施工企业领导要摆脱传统和局限的思想,不断在实践中创新,第一时间发现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缺陷,把经济效益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化。在工程项目中,从管理人员到从业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施工和管理的想象处处可见,从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5.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不能严格落实,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的安全生产使得安全保障薄弱。有的工作人员只顾利益不顾施工安全,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及时整改。

5.3设备管理有待提高

由于施工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群配置不强等和选用不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不足等,有的企业违规使用报废的机械设备以便节省成本,导致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材料、设备在搬运、调运过程中不注意使用安全,随便堆放、散落、坠落等现象,造成人员受伤和物资受损等事件。

5.4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有的企业为了取得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的利益,松懈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的管理,松懈材料的进场检查和必要的检测,不能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6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施工技术管理就是施工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一系列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即对施工中各项技术活动和工作的各要素进行的科学管理工作,它是实现施工项目控制目标的必要手段。

(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对技术人员的分工进行明确的分配,只有分工明确,组织体系才能有效的运行。

(2)做好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比如建立健全技术原始记录、技术规程、技术标准、计量工作、技术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等。

(3)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其中包括图纸审查必须提前完成,技术交底制度必须健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技术复核制度、设计变更、施工日记制度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

(4)加强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措施,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运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7 结语

第15篇

【关键字】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municipal bridge projects including pile foundation, tie beam (cap), pier columns and cap beam. In addition to the pile foundation, these structures have adopted the basic fair-faced concret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concrete structures, should be controlled not only its strength. And shoul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its appearanc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municipal bridge sub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iscussion.

Keywords: municipal; bridge sub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

1、扩大基础施工

(1)测量放样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然后根据设计单位交付的经复测后合格的导线点和水准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施工放样。桥位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在精度方面能满足桥梁定线放样要求时,应复测用。放样点不满足时要补充。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用精密测定长度外,还要用它来放样各个桥墩(基)的位置,即定出基础轴线、边线位置及地面标高。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2)挖基和排水

挖基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施工前按计划投入劳力、材料、机具,根据工程的施工期限、工地环境及地质情况,基坑拟用机械进行开挖,在机械开挖不到的部位由人工突击挖除,及时检验,随时进行基础浇筑。对埋置深度较大的基础,采取连续作业方法一气呵成。

2、基坑开挖方法

(1)垂直坑壁基坑:对天然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构造均匀、不发生塌滑、移动、松散或不均匀下沉的基土,基础开挖可采用垂直坑壁基坑开挖法。

(2)斜坡和阶梯形坑壁基坑:基坑深度在5 米以内,土的湿度正常、土层结构均匀。采斜坡开挖或按相应斜坡高、宽比值挖成阶梯形坑壁。

(3)变坡度坑壁基坑:坑基开挖穿过不同土层时,坑壁边坡可按不同土质采用不同坡度当下层为密实粘质土或岩石时,下层可采用垂直坑壁基。

3、桥台浇筑

桥台浇筑装模采用钢模装模,斜面和转弯处不好装模处用竹胶板配合装模。浇筑时水平分层,一般浇筑厚度在30cm 内。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蜂窝麻面现象。

4、墩柱浇筑

施工前,凿毛基础和墩柱接触面,并把基础预留的连接钢筋和墩柱钢筋笼进行连接。中低墩柱采用预制钢模板,模板用吊车安装,模板上口高于混凝土面不少于10cm~15cm,柱模四周用缆风绳对拉,浇筑时用输送泵输或吊车送入模内,浇筑时水平分层,一般浇筑厚度在30cm 内。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蜂窝麻面现象。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顶面砼应根据现场环境确定初凝前进行收面并覆盖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0.2MPa~0.5MPa 后,方可脱侧模,采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水养护。

5、桥墩盖梁浇筑

墩柱顶预留钢筋和墩盖梁连接,桥墩盖梁桥浇筑装模采用钢模装模,斜面和转弯处不好装模处用竹胶板配合装模,采用钢管和方木配合搭建脚手架,并搭建工作作业平台,装好底模后便现场绑扎钢筋,再安装侧模。浇筑时用输送泵输或吊车送入模内,浇筑时水平分层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蜂窝麻面现象,顶面浇筑时控制好横坡度。

二、施工技术方法

桥梁基础因其形式和所处环境、地质、水文条件、桥梁结构体系、环保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因素不同要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公路桥梁由于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质、水文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其基础的形式也种类繁多。桥梁的常用基础形式有明挖重力式扩大地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组合式基础等,其中扩大基础、桩基础、组合式基础应用最为广泛。

(1)扩大基础——是将基础底板设在直接承载地基上,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基础底板直接传递给承载地基。其施工方法通常是采用明挖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的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以及砌筑(浇筑)基础结构物等。

(2)桩及管柱基础——当地基浅层土质较差,持力土层埋藏较深,需要采用深基础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基桩按材料分类有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与钢桩,桥梁基础中用的较多的是钢筋混凝土桩;按制作方法分为预制桩和钻(挖)孔灌注桩;按施工方法分为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静力压桩、就地灌注桩与钻孔埋置桩等,前四种又统称沉入桩。应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荷载、施工设备、工期限制及对附近建筑物产生的影响来选择桩基的施工方法。

(3)沉井基础——由开口的井筒构成的地下承重结构物,一般为深基础,适用于持力层较深或河床冲刷严重等水文地质条件,具有很高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这种基础系由井筒、封底混凝土和顶盖等组成,其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圆端形,立面多为垂直边,井孔为单孔或多孔,井壁为钢筋、木筋或竹筋混凝土,甚至由刚壳中填充混凝土等建成。若为陆地基础,它在地表建造,由取土井排土以减少刃脚土的阻力,一般借自重下沉;若为水中基础,可用筑岛法,或浮运法建造。在下沉过程中,如侧摩阻力过大,可采用高压射水法、泥浆套法或井壁后压气法等加速下沉。

(4)地下连续墙基础——连续墙的建造是通过专门的挖掘机泥浆护壁法挖成长条形深槽,再下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形成单元墙段,它们相互连接而成连续墙,其厚度一般为0.3~2.0m,随深度而异,最大深度已达100m。用槽壁法施工筑成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土中支撑单元的桥梁基础,它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分散的板墙,平面上根据墩台外形和荷载状态将它们排列成适当形式,墙顶接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另一种是用板墙围成闭合结构,其平面呈四边形或多边形墙顶接筑钢筋混凝土盖板。后者在大型桥基中使用较多,与其它形式的深基相比,它的用材省,施工速度快,而且具有较大的刚度,目前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基础。

(5)锁口钢管桩基础——由锁口相连的管柱围成的闭合式管柱基础。锁口缝隙灌以水泥沙浆,使管柱围墙形成整体,管内充混凝土。

三、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

1、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执行网络管理,层层把关,分层落实,做到各负其责,责任到人。

2、质检工程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各道工序设立专职质检员、班组质量检查员,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

3、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原材料须有质保书(合格证)并及时见证取样送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检测,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能使用。

4、施工前组织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加强质量意识,分层技术交底,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规定内容,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自觉按施工规范施工。

5、做好现场施工调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协调各工种、工序间的衔接,妥善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6、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自觉执行安全技术规则,做到进场教育、标志明显、防范周密、定期检查。

7、加强施工机械设备、机具的保养维护工作,使之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各类机械设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接零及漏电保护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8、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光脚从事施工作业,闲杂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在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区域内施工时应设置安全警戒范围,现场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负责监护。

【参考文献】

[1]张平桥梁下部结构加固主要工艺[期刊论文]-山东交通科技 2009(03)

[2]赵海云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下部设计的探讨 2010(03)

[3]吕晓红浅谈公路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 2010(01)

[4]高全欣 混凝土检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期刊论文]-科技与企业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