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绘画教学论文范文

绘画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绘画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绘画教学论文

第1篇

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内在的结构,这些结构或复杂,或简单。认清物体的结构,便于我们以更加清晰的角度欣赏这一物体。因此,教师在进行素描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练习结构素描,将一些物体的基本结构用画笔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结构特点及转折表现在画面中,完成塑形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学生绘画,如一个瓷瓶。过去,很多学生学习素描都是在画出瓷瓶的简单外形后就直接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但在结构素描练习中,教师可以不让学生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只让学生进行比例分配、转折练习即可。当这方面练习好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摆上一些静物组合,让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单个物体的结构,还能将组合物体的结构清晰地描绘出来,这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了解物体的结构,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对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把握。最后,当学生掌握了基本静物组合的结构素描后,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较难的任务。如,让学生画自行车零件,将自行车零件的局部细节结构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不断分析自行车形体结构的同时,也在不断感受形体自身所存在的美感,其内在审美情感也会不断增强。

二、巧妙选择线条,发现质感美

线条是素描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学生要想画好素描,必须灵活掌握素描线条。素描中的线条类型非常多,有粗线条,也有细线条,不同形式的线条对形体的塑造有着不同的表现力,学生只有学会选择线条,才能更好地完成绘画;在进行素描形体塑造时,才能更好地将物体形体处理得更加符合实际。因此,在进行素描绘画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学习一些线条的特点及表现技巧,使学生对形体塑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塑造美感有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线条的分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铅笔打一些直线,然后再让学生练习打一些曲线,打完线条后让学生利用不同线条画同一个物体,如一个黑色的瓷瓶,当学生绘制完毕后,让学生思考不同线条画出的瓷瓶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直线打出的线条比较坚硬,利于表现出瓷瓶的质感,而曲线打出的线条比较柔和,不利于表现瓷瓶的质感,从而总结出应结合物体本身的质感选择、运用不同的线条这一原则。这样学生在进行形体绘画时,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形体质感,提升对于形体塑造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应让学生结合直线和曲线的原理,自己尝试练习打长线、短线、细线、粗线等不同组合的线条,并进行相关的形体塑造,使学生不断总结如何根据不同形体的质感进行线条的选择和运用,这样在进行一定的练习后,学生对形体塑造的审美能力自然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理解明暗关系,发现空间美

形体之间的明暗关系决定着物体本身的空间关系,明暗关系对比强的形体,其空间关系就比较强,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前;而明暗关系对比弱的形体,其空间关系比较弱,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后。理解了这一原理后,学生绘画时便能更好地处理空间美感,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形式关系更加明确,整个画面更加具有真实美。在进行明暗对比练习时,教师先要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巨大作用。所谓明暗对比,就是明与暗的对比,对比越强烈,在整个画面中的地位就越突出,相反就不会被人轻易发现。在学生理解这一原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一原理。首先,在塑造形体与背景的关系时,如果物体本身是暗部,为了让其更好地融合在背景中,可以将背景调子上得与暗部调子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使物体很好地融入背景;而对于亮部,如果想要突出它,就可以将背景调子上得深一些,从而将亮部更好地表现出来。其次,在处理物体结构转折时,如在进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时,转折最明显的地方与周围的明暗对比应处理得较强一些,这样才能表现出其转折的坚决性;而转折较为柔和的地方可以尽量与周围的明暗对比处理得较为柔和一些,甚至获得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它是明暗交界线的效果,这样整个形体的处理才更加真实。当学生对整个素描的明暗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后,学生对事物之间的空间美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看待事物时,学生就能利用明暗对比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发现事物的美。

四、总结

第2篇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还存在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无论在教材的选择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都缺乏创新意识,这就使美术课堂缺乏活跃的氛围。小学生的课堂实践是按照固定的形式开展的,长此以往会严重束缚小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设备不够健全,导致教学手段落后一些学校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美术教学方面,这就导致美术课堂没有完善的教学环境,同时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以教材中的范例为学习道具,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完并听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成为当下基础美术教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3.受固有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受固有教育模式的束缚,即使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科目,但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思想依旧是一些教师的主流教学观念,这就使教材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轨。同时,固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中心的,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开展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这就使美术课堂毫无生趣可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途径

1.创新课堂教学设计,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明确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并为其创造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完美融入小学基础美术教学,就要求美术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创建美术课堂情境,从而提升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只有不断丰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才能突破以往美术课堂教学的局限,将现代绘画艺术融入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丰富绘画的具体内容,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3.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更好地将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融入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现代绘画艺术要有深刻的认识及见解,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为提高自身专业美术功底而持续“充电”,真正掌握现代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完成美术课的基本教学任务。第二,小学美术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并关心学生,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第3篇

多观察,多试验各种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素描表现技法。画作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和艺术认识的窗口,从画中能够发现绘画者综合表现力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指导绘画,是学生艺术水平提升的关键。在学生素描课程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画画过程中,调子越来越多,观察和思考越来越少。学生不自觉地陷入用已有的思维方法和经验完成画面,不考虑每一张画的独特因素,根据学过的素描理论和经验表现描绘对象,并麻木地进行完成画面的反复操作。这种为了完成画面而完成画面的根结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画画之初就没有对描绘对象进行整体的认识、分析与把握,只是凭经验、机械地臆造或复制表现对象。对此问题,教师不能采用简单指出不当、直接指示学生修改画面的方法,而应让机械描绘的工作暂停,再次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描绘对象,再述自己的绘画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带动学生自省达到教学目的。当发现学生的型不准或者光影与实际不符时,不是直接指出,而是和学生谈谈作画前观察时怎么想、怎么看和计划怎么画,想通过画面表现什么,而现在画面上有什么,与预期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画面问题出现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思考方法。

二.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拓展学生思路

利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发展学生艺术探索能力,拓展设计思路。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用素描因素分析法进行教学。首先,针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之初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形体、结构、透视、构图等,教师必须先将基本概念逐一梳理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认识到各种因素的主次地位,理解因素间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第二阶段:空间换位、多次组合教学法。这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拔高与提炼,也是建立学生设计思维的主要阶段。通过一些设计手段改变物象的基本性状,如打破物体的正常摆放规律、重新设计物象色彩、切割现有物体、改变物体造型、突破物体空间规律做悬空或失重动态等,使学生对物象做全方位的再观察、再剖析,再次获取直观感受,拓展视野空间和思维空间。空间换位、多次组合教学法的素描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石膏几何模型和随机堆放的水果静物,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在想象中对眼前的静物等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学过的构图的形式规律,利用现有的物象,自己设计构图、形体、光线、明暗等因素,在画面上表达出通过设计而体现出的艺术情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能力。学生根据思考和草图中形成的有自我设计意识参与的意象,运用具体的、传统的方法进行表现。学生在这种具有设计思维的练习中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的同时,让设计思维参与到绘画中,进而为日后的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多种评价方法

巩固学生学习成就感,锻炼学生阐述和表达作品思想的能力,学会虚心与探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1)教师的鼓励与评价

学生需要一个观点独特而不偏颇、修养深厚而不卖弄,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兼容并蓄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更应该像是一个年长的朋友,给予他们诚恳、中肯的评价,告诉他们“这样做会更好”而不是一个只会挑出毛病,告诉他们“你要这样做才行”的监视者。

(2)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