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英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核心,而在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所以价值也是群体性的价值。传统的西方文化比较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有的时候甚至是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获取自身价值。英美人信奉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理所当然地把寻求个人发展和谋求个人利益作为人生目标。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集体利益不应该也不能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因此,他们主张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丝毫不受外界的干预和限制。而中国人则比较侧重于整体价值和集体利益,识大体、顾大局、集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应服从于集体利益。中西方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能够看到,比如常见的“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而中国汉语则有“众人拾材火焰高”等说法。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我国和西方国家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学习英文作品的翻译。
2.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主要是指贯穿于交际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风俗文化的不同在中西文化中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以及好运等,其中像汉语中的“事业红火”主要是指事业兴旺,并且红色也象征着进步和革。但是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得知英语中的“red”除了表示颜色之外,习语中“seered”则指的是大发雷霆、气得发疯等意思,“paintitred”指“把某些食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等等。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用法是大相径庭的。针对上述可以得知,同样的字词,因为存在不同的风俗背景下,所产生的意意思和象征也是不同的。因此,大学英语文学翻译学习中,如果仅仅根据字词进行翻译,则很可能误解作者的意图,正确的做法就是首先应该了解不同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含义,将字词本身引申义翻译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准确的翻译,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
3.非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的途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其中表情、眼神以及身姿等在交际的过程中也占据着中重要的作用,甚至在特殊的场合下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比如西方人见面喜欢拥抱。而中国人见面时则都是以握手视为礼节。并且在中西方人际交流的过程中,眼光的接触两个国家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西方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如果目光不看对方,则表示对方对所交流的话题不感兴趣,而在中国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眼睛盯住对方则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由于国家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学习英美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正确性。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交流的频繁,大学英语教学深入改革发展,在当前英语学习中,对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逐渐转向文化间的比较,其中翻译中文化的转换主要有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这种翻译思想主要是受德国哲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的启示,其也表现了两种翻译策略:一种是让读者靠拢作者,而另一种方法就让作者靠拢读者。而下面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
1.直译和意译语言。
直译也就是不但要对原作内容进行保留,也要对其语言形式进行保留,其中包括词语、句子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等等,简而言之也就是要对原作的语言风格进行最大化的真实呈现。意译则也就只要单纯的对原作内容进行保留即可,不需要保留原作的语言形式。关于这两种不同翻译方式的优劣点则不能统一来讲,则需要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进行具体的分析。
2.原作作者语言风格和译文对比。
对于译文质量的判定,就是看其是否和原作的格调是否完全相符。在学习英语翻译过程中,其翻译风格如果想要和原作相同,就要详细的了解原作写作风格,对原作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性格、创作风格、生活年代等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要对原作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把握,以求能够在原作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将原作作者的审美情绪和想要传达的东西,进行准确表达。
3.归化。
所谓“归化”是指向读者慢慢靠拢,按照目的语言的价值观、文化寓意而采用相对保守的方式促使译本本土化,或者无限趋近于本土语言。但当今文坛的很多学者对于归化这种补偿方法存在质疑,他们认为归化方法固然可对文化缺省、审美的缺失进行补偿,但却走入了补偿误区,让目标语言变得非常枯燥单调。尽管传递了原来文学作品的意思,但是读者却不能很好地领会外国文化寓意,严重损害了原著作者的艺术美感,导致原著中的历史文化韵味丧失殆尽。但不能以此否定归化法应用的应有价值。现代人们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借助预设本族文化,也就是说读者常常会应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知识来理解其它陌生国度的文化。当原文学作品所用的修辞方法、语言基调、内涵的意义不是焦点问题,且在目标语言中可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词语时,采用归化法可以说是一种良好的补偿法。
三、结语
文学类英语论文结构有哪些呢?我们在文学类英文论文的写作中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本篇主要就是向大家来讲解文学类英语论文结构和范例欣赏,希望学术参考网小编整理的这些可以在大家今后的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论文各部分写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1.Abstract
标准摘要五句话,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
1.1Introduction: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现状中本项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
1.2Method:用什么方法做这个研究;
1.3Data:用什么样的数据来验证你的方法;
1.4Results:从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
1.5Implication:得出的结论对研究领域和实践有什么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
2.Introduction
2.1Researchbackground:
目的是证实该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如这一类问题造成的损失很严重,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很重要。
2.2Researchproblem:
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么问题(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
2.3研究现状:
别人已经做了哪些东西,别人已经做过什么,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2.4现存的研究有什么问题与不足:
别人有什么没有做过?为什么别人没有做得更好?并说明这些研究不足会带来严重后果。
2.5本研究的目标(objective)和研究范围(scope):
本研究弥补这些问题中(这些没做过或者做过没做好的问题中)的哪些不足,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去弥补不足。陈述本项研究的范围局限,并高度概括本论文研究结论。
2.6文章结构:本论文的后续部分的基本内容架构。
3.Literaturereview
目的:Literaturereview证明与说明两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标的设定是有意义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3.1对选题(你找到的研究问题)的justification。即对做过没做好或者没做过的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领域,针对researchproblem而言,让读者明白本项研究是有意义的;
3.2现存文献中对本文值得参考并可借鉴的东西(包括分析工具和成果);
3.3非相关或者相邻研究领域值得借鉴的东西,侧重于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3.2与3.3就确定了研究方法。
补充说明:注意introduction2.5中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范围的区别。Scope:如洪水发生后带来10个后续问题,本研究只考虑了6个关键问题。在Literaturereview3.1与3.2中应该对scope进行说明和辨析,即说明我为什么留下这6个问题,去掉其他4个问题。
小结:文献综述不是综述文献,而是去找到问题,不是为了综述而述。并不在于对所有的相关文献作详尽描述和总结,应该是对相关研究现状的高度概括。至此,已经把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明确了,并且对它们已经证明了、辩护了。
4.Method
此部分主要是对方法的描述。
该部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4.1研究策略(Researchstrategy)
总概研究过程。要做这样的一个研究采用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策略:即所采用的研究思路。
4.2数据采集的方法
建立在对研究问题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需要采集什么样的数据(变量)。这里的数据的概念是泛泛的,不是指具体的数据,而包括数据结构、变量(考虑的因素)。
4.3数据的分析方法:如数学分析、逻辑分析(推理)、统计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统计模型(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验(模型计算)、模型推断(在算的过程中所推断出的一些结果)、模型评价与对比)。
5.Data
主要围绕data,对你所收集的数据做一个简要的描述,描述所收集的数据的特点。如从哪个机构得到一个数据,有什么样的特征、变量的期望值、方差、中位数、最大与最小值等。
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5.1数据的来源、采集数据的时间周期、描述性的统计值
5.2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初步的处理方法。
6.Results
运用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即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验(模型计算)、模型推断(在算的过程中所推断出的一些结果)、模型评价与对比)得到的模型分析结果。应该着重对所得出的重要结果进行描述,不需要对所有的结果进行描述。
7.Discussion
Discussion就是针对所得出的结果做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和讨论,包括自己的结果之间的比较、自己结果与别人结果之间的比较;如果结果存在差异性,并对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的成因作讨论分析。这样的差异性分析进一步加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地验证:对所提出的观点做数据方面的支持。
注意6和7的区别:Results强调清楚地陈述研究结果,受制于数据分析方法(模型建立、模型校验、模型推断、模型评价)的框架制约。而Discussion强调把结果打乱,提出最值得讨论和有意义的结果,是对本项研究所得出结果(results)高度抽象的产物。
写discussion的三重境界:一是得出与人家相同的结果(意义不大);二是得出不同结果,但是不讨论差异性成因(需要升华);三是得出不同结果,并作差异性成因分析(较高水平)。
8.Conclusion
标题可以叫conclusion,但是实际包含四个内容:
8.1Conclusion
8.1.1研究过程:对研究过程的综述。在期刊论文中可以不写,但是在学位论文中一定要写。
8.1.2该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个研究成果不是Results和Discussion的复述,而是对Results和Discussion的更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
8.2Implication:从研究结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对该研究领域的贡献以及启示,更侧重于启示。
8.3Limitation: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的局限性。Limitation与scope是两回事,但两者相关,有差异性,其差异性体现在scope针对的是研究范围,在该研究范围内,你的研究结论是成立的,有效的,在scope内是绝对不能被人家挑毛病的;limitation要承认即使在scope内,由于数据的有限性和方法的不完备性所导致的局限性。总之,limitation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scope所造成的limitation;另一方面是由于数据、方法所造成的limitation。
8.4Futurestudy
基于两个认识(一是对limitation的认识,二是对本文结论的implication的认识)所提出的后续研究课题。
9.References
就是一个字:consistent,文献列表和标注的一致性。应该与刊物格式要求一致,不同journal格式要求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论文格式前后要一致,包括标点符号等。
文学类英语论文范例欣赏: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点,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希望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学素养
在我国教育领域深入改革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如此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行素质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素养得以提升。基于此点,本文笔者将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出发,重点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点教授学生英语学科知识以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如此才能使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由此可以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1.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语语言学习就是英美文化的学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可以对英美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化体现、文化渗透等方面予以了解,如此才可以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感知。2.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口语等方面之外,还要模仿英语运用的情境,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而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质,则要通过各种英语语言的情境运用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对策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呢?
1.引导学生搜索学习资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在课堂中应当开展一些实践性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英语文学的问题解答中,如此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而在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搜索学习资料是非常有效的,促使学生在学习资料搜索中观看英语文学、解读英语文学、利用英语文学解答问题,如此可以使英语文学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大学体验英语”主题教学活动中,提出莎士比亚的名言,并通过情景演绎来说明名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这句名言,找到英语文学名言的出处、背景及相关文学知识,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其中,那么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将得到提升。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学素养培养,还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接触更多英语文学作品,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示、文化体现等,如此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对于多种形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在英语课堂中提出一个阅读主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学读物,进而编制诗歌;也可以要求学生选取读物中某个片段来进行话剧演绎等。通过此种生动的、愉悦的、轻松的阅读方式的呈现,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提高自身英语文学素养。
3.开展课外自主学习活动。
因课堂时间有限,很难系统的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所以,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则是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文艺类英语电影的观看、参加英语文学论坛、英语文学专题讲座等,要求学生将自己所体会或感悟出来的心得或总结性的话语运用英语语言表达出来,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进行各种阅读活动、自主学习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为使学生更加灵活的、标准的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谭雅素.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42):96-98.
[2]王孝会.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5):126-12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学习英语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历程,当然也是一个可以不断开阔视野充实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而且应该培养优良的文化素质,做到学以致用,用得恰当。因此,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学习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与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侧重点。
一、确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辞海》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地区差异,因此具有传播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承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不同语言从表面看是形式的不同,即语言规律性、稳定性和脱离语境而单独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不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语言功能的不同,即其表现的交际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这种差异。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单纯学习语言,是不能保证有效、无误的沟通和理解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融语言与文化及人文精神为一体,应该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文化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这种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AwarenessorInterculturalAwareness),也称文化敏感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因素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1.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导入
众所周知,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语学习理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在大学里,不少学校已经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有《英美国家概况》、《美国社会与文化》和《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而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也应主动发现,逐步积累,慢慢去熟悉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weather''''’这个词时,英语论文可有意识的举这样的例子:“weatherthestorm”(战胜暴风雨),“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修帆趁天晴),这些都是英语中的习语,学生会觉得比较有兴趣去学习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习语都是和海洋及航海有关的,而且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海洋及航海有关的习语,这样就会启发学生联想已有的地理知识,顿悟原来英国是个岛国,所以英语才有这个特点。如此一来,学生无论对英国、英语还是“weather”这个词,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英国国家概况的了解,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讲解翻译时,遇到“像头蠢猪”这样的话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做,相信很多同学会翻译成“asstupidasadonkey”,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从字面看,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pig在中国人心中是好吃懒做、愚笨的代表,所以有“笨的跟猪一样”、“猪脑子”等等说法表示对猪的蔑视,然而,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对pig偏爱有加,甚至以pig做宠物,认为它们聪明、温顺、通人性,所以英语中往往用“asstupidasadonke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学生经历了把donkey和pig搞混的笑话,就避免了在以后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这类尴尬。还有“Heworkslikeadog"这样的英语句子,如果学生不知道英美人士对狗钟爱有加,就会把这句话译成“他像狗一样工作”,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不雅,也不知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这句话是对一个人工作的极大肯定。由此可见,正确的运用一门语言必须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可逐步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习惯,比如在英美国家,每日与熟人见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寒暄,通常点头打招呼,做告别等,这被认为是最简便、礼貌的致意动作。在听报告时,中国人喜欢低头倾听,而英美人士会注视对方鼻子以上的部分,这是在表示礼貌和倾听。人们常说“出国问禁,入乡随俗”,这都是跨文化意识的体现,了解了这些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轻松应对,做到礼貌得体。2.重视英语变体
虽然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但随着英语全球化发展,它都带有了本土文化特点,出现众多英语变体,发展成_门体现多民族文化的语言。例如黑人英语(Black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dialects)。还有社会结构引起的语言的层次变体,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在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异的,比如ain’t是居住在美国南部的黑人的方言,如果在纽约等大都市里听到这种语言,我们就会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大都处于社会底层,遭受歧视。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留学生论文英语学习是国际通用语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在汉语文化和汉文化之外的文化现象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文章和题材涉猎广泛,其中不乏有英语变体的出现,尤其是黑人英语(BlackEnglish),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遇到这些变体时要特别提及指出,并向学生简单介绍英语中存在的各种变体,鼓励学生去接触不同变体的英语,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比如推荐给学生难度适宜的不同民族的英语原著,建议学生去听不同英语国家的音乐,看他们的影视作品等等,这样在以英语为媒介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才能使学生从容面对文化差异,顺利进行交际。
3.合理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弗里斯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只有强调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异域文化,也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被渗透异域文化的同时,不能忘了对汉语文化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工作总结不仅要结合自己所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兴趣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异域文化知识扩充,还应进行文化间对比与分析,与汉语文化知识及表述方式进行比较,留给学生辨证思考的空间,不至于盲目全盘接受或否定。通过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相反,不管是在群体间还是个体间,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习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协调的情况下,达成谅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有效吸收外来文明,并努力把中国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