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行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分析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的消费行为理论模型,结合人员访谈,分析总结得到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模型,进一步设计出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预调研量表;通过小范围调研,对原量表进行适当修改,得到最终的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量表。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研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定性结论。
(一)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模型有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理论模型有很多,被广泛应用的有科特勒行为选择模型,尼科西亚模式,恩格尔模式,霍华德—谢思模式及D•I•霍金斯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这些模型基本上都是从内在因素(包括心理、动机、学习、态度和经验等),外在因素(包括文化、经济等)以及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它们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过程的。鉴于模型中有些项目不适用于本文研究,因此结合大学生深度访谈,构建了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二)问卷设计依据构建的衬衫消费行为分析模型,结合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的大学生对衬衫消费行为的态度,确定问卷初稿。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后,对问卷进行适当修改,再经3位专家评审,得到最终问卷。问卷主要是从衬衫消费基本信息(由个人基本信息、外在因素及部分内在因素组成)和态度量表(由另一部分内在因素组成)两方面展开,基本信息包括价格区间、信息获取渠道、购买场所等方面;态度量表部分包括经验描述、衬衫属性、细节部位和面料功能四个维度,问卷具体项目指标见表1。问卷共设15个题项,项目12-15采用五分里克特态度量表来设置A1-D5,选项分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及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太重视、很不重视两种表达方式,分别赋值1分、2分、3分、4分、5分。
(三)问卷发放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220份,得到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为93.2%。对问卷数据进行SPSS描述统计分析,男女比例分别为49.8%和50.2%;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26.3%,大二21.6%,大三20.0%,大四32.2%。性别和年级数据分布均匀,有助于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二、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分析量表的可靠性。运用频率分析、方差分析、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多独立样本的K-W检验法和相关分析对各变量进行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测试信度分析主要采用Cronbachα系数作为分析依据,项数为24,测得信度系数α为0.870。Cronbachα系数在0.8以上,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因此,问卷信度可以接受。根据KMO检验对问卷进行效度测试。由表2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显著概率为0,因子载荷在0.3以上,因子有效,因子KMO值均大于0.5,因此,问卷的有效性比较高。
(二)大学生基本信息描述统计分析将衬衫消费基本信息部分采用频率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a)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801~1500元;b)几乎所有大学生都穿着过衬衫,说明该品类是大学生日常服装消费的重要单品;c)大学生对衬衫的可接受价格主要集中在130元以下,这是因为大学生的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所以消费水平有限;d)大学生对于购买过的衬衫基本上存在不满意度,最不满意于衬衫的面料,接着是款式、做工、质量方面,其次是衬衫的尺码、价格、颜色,说明大学生对衬衫的细节部分比较在意,希望获得价廉物美的衬衫产品;e)传统的逛街发现仍是大学生获得衬衫产品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衬衫产品的版型很重要,需要亲身穿着后才了解是否适合自己。其次网络搜索也是大学生获取产品信息的主要渠道,说明网络购物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认为网上购物非常方便,不用出门就可以对衬衫产品货比三家,产品信息非常丰富;f)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衬衫是非常易于搭配的单品,对消费者本身没有太多要求,适合自己穿着。部分大学生选择购买衬衫是由于穿着正装需要,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时候要参加党团会议,或者其他一些正式场合,需要他们正装出席。对于衬衫购买场所的选择,前6位排序分别为商场50.2%,专卖店25.4%,网店15.1%,超市6.3%,批发市场4.9%,批发市场5.9%。表明大学生最喜欢去商场购买衬衫,其次是专卖店、网店、超市和批发市场;男大学生对于衬衫面料的选择:棉质68.8%,牛仔23.9%;女大学生的选择是棉质63.1%,雪纺24.3%,牛仔15.5%。因此,棉质衬衫是男女大学生消费的主体产品,另外,牛仔面料的衬衫在在男大学生心目中排名第二,雪纺和牛仔衬衫在女大学生群体中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三)大学生基本信息相关性分析计算衬衫不满意点与大学生统计项的皮尔森相关系数Y,得到款式、面料、质量与性别的皮尔森相关系数Y分别为0.146、0.200和0.189,为显著相关,说明在衬衫消费过程中,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更容易对衬衫的款式、面料和质量表示不满意,影响其购买行为。计算衬衫产品信息获取渠道与大学生统计项相关性,发现逛街发现与性别的皮尔森相关系数Y为0.234,为高度相关,说明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逛街来购买衬衫。分析衬衫购买场所与大学生统计项的相关性,网店、超市、批发市场与年级的相关系数Y分别为0.182、0.203、0.184,为高度相关,说明高年级学生更愿意到网店、批发市场等相对低价的场所购买衬衫。通过分析得到流行、特殊情况需要与年级的相关系数Y分别为0.225和0.200,为高度相关,说明高年级的学生购买衬衫时更易受到流行因素的影响,具备更高的时尚意识。而且大三与大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正式社交场合中,并且他们也慢慢开始接触社会工作,因而有需要准备工作衬衫。
(四)基本信息和各维度的相关性提取基本信息中的性别、年级以及月生活费作为自变量,探讨它们是否对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有影响:了解男女大学生在衬衫消费中对细节在意的差异性,使企业在生产男女衬衫时有不同的侧重点;研究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衬衫消费行为差异,目的是探讨高低年级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变化,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今的大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同时研究不同生活费水平对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此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如果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接受原假设,认为无显著影响[11];反之,则有显著影响。SPSS分析结果见表4。由分析可知:a)大学生对大部分衬衫相关因子的重视程度与性别、年级以及月生活费没有显著相关性。大学生购买衬衫时比较看重品牌,他们普遍认为品牌衬衫的质量更能够得到保障。多数大学生表示购买衬衫时会遇到尺码不合适的情况,希望企业能够调整衬衫的固有版型,开发出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另外大学生也比较重视衬衫的细节设计以及材料的功能属性;b)不同性别大学生,衬衫穿着的喜好,衬衫版型,口袋设计,袖口设计,面料抗皱功能,吸汗排湿功能,防污功能均为显著差异项;不同年级大学生,衬衫穿着的喜好,门襟设计,面料吸汗排湿功能,防污功能,抗菌功能为显著差异项;有着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品牌重视度,面料差异,衬衫版型,门襟设计为显著差异项。对显著差异项在不同消费者特征条件下进行均值差异分析。从表5可知:a)女大学生对衬衫产品属性的重视度相对男大学生更高,说明女大学生更在意细节;b)三、四年级学生对衬衫产品属性重视度比低年级学生高,这是因为很多大一大二新生的衣物都是由父母购买,离开家庭的时间越长,他们的独立性变强,自我意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增强了。c)生活费水平越高,大学生对衬衫的版型要求也更高。
(五)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从表6可知,衬衫属性与细节部位有相关影响。大学生对衬衫属性的重视度越高,对细节部位的设计也越重视。因此,企业开发衬衫产品时,不仅要设计出好的款式,也要关注细节部分的设计。从表7可知,衬衫属性与面料功能有相关影响。大学生对细节部位的重视度越高,对面料功能也越重视。因此,企业开发衬衫产品时,在注重衬衫细节部位的设计时,对于面料的抗皱、吸湿排汗等功能方面也要做好严格把关。
三、结语
在调查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文献调查、访谈法、实地调查这四种方法对襄阳三所高校(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护士学校)的在校女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此次调查问卷共计发放了300份,实收275份,有效问卷数为247份,有效回收率为82%,超过80%,所以此次问卷调查是有效的,此外,还实地访谈了50人。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使用化妆品主要以润肤、保湿、营养、健康等功能居多,而且使用的次数比较频繁,说明女大学生比较注重皮肤保养,而这一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大学生在购买化妆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功效、品牌和价格等因素,在对功效的选择上又主要以保湿与美白为主,这些都给化妆品生产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一)女大学生使用化妆品的类型从饼状图可以看出,最多是洁面类有82.5%的女学生使用,最少的是粉底类产品17.5%使用。可见女学生主要消费洁面类、面膜、水乳和面霜的护肤品,辅消费眼部护理和粉底类等其他护肤品,比较注重面部的清洁与护理,着重管理洁面类、面膜、水乳和面霜的营销。
(二)女大学生选择化妆品的依据选择化妆品的依据有许多,比如: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品牌知名度、价格等。这个柱状图显示,各种依据的差别不大,选择的依据元素较多。女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还是最看重使用的效果和品牌的知名度,结合朋友的推荐,综合进行分析考虑选择产品。
(三)女大学生期望化妆品的功效女大学生使用护肤品都有各自期望的功效。通过调查,有69.78%的同学比较重视自己皮肤的保湿,这一类型的人数最多,人数最少的一种类型重视产品的营养功效,占调查人数的31.67%。根据女大学生在化妆品功效选择上的偏好,经销商在宣传与销售上可以有所侧重,“对症下药”。
(四)女大学生接受化妆品的价格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3.33%的学生能接受每件护肤品的价格在50-100元,占调查比例最多。这说明学生的生活水平有限,不能支付很高的护肤品价格,由此就要考虑护肤品的定价和护肤品的产品定位。通过调查结果我们还可以发现,女大学生对护肤品的消费还是偏理智的,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会在护肤品方面过度奢侈,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五)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渠道对于理想的护肤品购买场所,所选渠道的差别不大,但大学生对化妆品专卖店的信赖程度稍多。还有一些认为是由于其他原因选择的,如服务态度好,便宜,省时省力等。女大学生个性独立,想法独立,受自身个性的影响,对渠道的选择也就不同。
(六)女大学生偏爱化妆品的促销从图中看到,打折对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吸引力最大,是一种直接的促销方式。其次是购物送赠品,因其能满足女大学生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再者就是代金券和积分的促销方式,还有少部分的学生则愿意换购的方式。通过这次调查,提供了化妆品消费市场的认识,让商家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环境下及时了解并抓住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的需求,开创出化妆品行业中女大学生市场。
二、营销策略分析
营销方式的选择、营销活动的实施都能直接影响营销效果,这就需要根据上述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调查的基本情况来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具体如下:
(一)“一见钟情”的产品策略针对女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自身的特性,化妆品企业要想为其量身订制适合的产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洁面类产品。在校女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17岁到23岁之间,由于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爱美的天性,总希望自己给人的感觉是清新靓丽,光彩动人的,所以特别在意面部的清洁。其次是护理产品,即水乳和面霜。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洁面和日常护理类产品逐渐成为女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从2009年百度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在化妆品类关注度排行中,护肤品类位居第一,关注度占比为68.88%,护肤品成为关注的重点。再者是面膜,面膜就成了女大学生们修复肌肤的必备神器,一旦感觉肤色不好时,她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面膜修复,而且在敷面膜的过程中心情也会很放松。由此可见,市场上这三类化妆品的需求量最大,生产商在可以在这些方面扩大生产。
(二)“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价格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女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是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对高档产品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购买力相对较弱,而且女生都有爱占便宜的心理,她们在消费过程中往往会货比三家,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调查说明了价格在50-100元的产品比较受女大学生的欢迎,所以,化妆品企业在制定价格时应充分考虑价格的弹性作用,产品的定价应该倾向于中低档价格,结合差别定价法,最好是先做相应的营销调研工作,在综合衡量各方面的情况下制定出合适的价格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学生群体对不同价格的选择,在同类产品之中才能有竞争力。
(三)“心动行动”的促销策略折扣、赠品等促销手段能够诱发女大学生进行冲动消费,这已经成了经销商惯用的手段之一,而且,女大学生还处在校园中,社会阅历少,对市场了解不够,却喜欢消费,也热衷于消费,同时也有着传统的节俭意识,而折扣赠券、降价促销无疑是较好的解决之道,但是降价必须有个限度,因为降价过高会引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怀疑,降价太低则难以起到促进消费的目的。此外,女大学生们热衷于购买套装,所以商家要提前对套装产品进行合适的定价,计算成本然后给予顾客适当的让利,同时,可以满足一下女占小便宜的心理。
(四)“多重选择”的渠道策略如今的化妆品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卖得更好,必须重视网络渠道。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渠道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利润。与大众市场相比,高校市场具有独特的特征,因此,企业在开发高校市场时不能生搬硬套大众市场的营销模式。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设立校内专营点,专门推广公司产品;第二,设立校内代售点,招聘校内,构建校内销售网络;第三,赞助校内举行的大型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
(五)“明星效应”的品牌策略在此次调查中,专一品牌忠诚型的人群比较少,她们往往喜欢尝试不同的品牌,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所以在品牌竞争上,化妆品经销商基本处于同意水平线上,但女大学生又是个狂热的追星族,她们喜欢自己偶像使用、代言的一切物品,所以,在构建品牌策略时要充分注意到当今的明星效应。
(六)“与时俱进”的创新式营销女大学生群体是相对特殊的群体,她们受教育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又有90后的冲动。企业要针对女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不同于一般市场的营销方式。比如:文化营销、娱乐营销、教育营销、游戏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化妆品市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女大学生也日益成为化妆品市场中的活跃组成部分,化妆品企业要想抓住这块极具潜力的市场,仅仅依靠传统的营销方式远远不够,还需要了解女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再结合市场的发展,运用新颖传播手段和创新性营销手段,塑造有文化内涵和值得信赖的品牌,充分吸引女大学生们的眼球,抓住她们的心理,才能在开辟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优势。
三、结语
1.1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特色的调查研究,将信息不对称、法制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这4个因素作为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相关影响因素[5]。(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员对有关信息的掌握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一般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缺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3]。(2)法制健全程度。在我国有关互联网上的消费的法律法规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因此在商品信息上大学生消费群体就属于了信息拥有量少的群体,而商家就能够利用其足够的信息进行谋利。由于法制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不能让大学生消费群体和商家形成公平的交易。(3)风险感知。风险感知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因为无法预料这一消费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由于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同,使得感知到的风险也会不同。风险感知的差异可能使得大学生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不一样,最终导致消费行为的不一样。(4)广告宣传。由于商家的大量的广告宣传,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误导,为消费者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使得消费者做出了不正确的消费行为。
1.2模型的假设根据以上因素的分析,从而提出信息不对称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H1:法制健全程度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相关关系;H2:法制健全程度与广告宣传存在相关关系;H3:广告宣传与风险感知存在相关关系;H4:风险感知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相关关系;H5:法制健全程度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相关关系;H6: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2问卷调查及量表设计
2.1样本选择本研究的对象是长三角地区的大学生,由于数量多、范围广,笔者仅在学校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以及学校周边地区发放问卷,还有一部分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发放,主要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合肥、镇江、扬州、盐城等城市及地区。正式问卷共3部分:①问卷简介,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②被调查者个人因素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③影响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因素调查,包括信息不对称、法制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4个方面。问卷第三部分采用5分法调查大学生消费者的态度,分别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态度层次。
2.2问卷测量量表根据前面提出的假设模型,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各变量的测量指标。
2.2.1信息不对称的指标体系对信息不对称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我非常关注那些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消息;②信息不对称不会影响我的正常消费行为;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会选择信息更加完全的商品进行消费。
2.2.2法制健全程度的指标体系对法制健全程度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网络管理制度相对健全能够保障商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②我国的法律制度保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③我国的法律制度削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2.2.3风险感知的指标体系对风险感知的测量分为4个测量题项:①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仍然进行网上消费;②商家的对商品信息的描述都是真实可靠的;③信息不对称是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④在网络消费前会先调查商品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麻烦[5]。
2.2.4广告宣传的指标体系对广告宣传的测量主要根据网络广告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为4个测量题项:①被商家的大幅度广告宣传吸引而进行网上消费;②被虚假的广告信息吸引而进行消费;③广告宣传加强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④广告宣传削弱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
2.2.5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测量分为3个测量题项:①我和周围的人经常在网上进行消费;②在经济条件允许下我不在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③进行网络消费时我通过商家描述了解商品信息[6]。
3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1样本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一共发放800份问卷,其中320份问卷是现场发放,还有480份问卷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进行调查的。最终一共收回722份问卷,剔除其中无效问卷12份(无效问卷主要是问卷中至少有一题没有做),有效的问卷是710份,录入的有效数据也是710份。本次有效调查人数有710人,调查区域在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地区。从性别上看,男女比例接近对半,女性稍多了一点;就学历而言大部分是本科,占66.5%,专科占26.8%,居第二多,硕士35人,博士学历的16人,比较少。
3.2信效度分析
3.2.1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该值越大表示信度越高[7]。本研究中各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见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在0.703至0.784之间,均大于0.7,这表明本次问卷调查所设计的测量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
3.2.2效度分析根据Kaiser的观点,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信息不对称的KMO值为0.655,适合做因子分析。关于信息不对称的3个测量题项落在一个因子内,所对应的因子载荷超过的题项的总体特征,信息不对称可以归结为一个因子。除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KMO值只有0.591,勉强适合做因子分析。经过效度检测,信息不对称、法律健全程度、风险感知、广告宣传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相关测量题项都落在一个因子内,5个方面都可以各自归结为一个因子。
3.3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3.3.1初始模型检验常用的拟合度指标有以下几个: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CMIN/DF、拟合度指数(GFI)、AGFI调整的拟合度指数、IFI增加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得到初始模型的拟合度见表3。可以看出,CMIN/DF略大于3,其他各指标的值也都略偏小,RMSEA的值偏高,模型适配度欠佳,可以看出初始模型的拟合度还不是很好,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3.3.2模型修正后的检验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后,各项拟合度指标值见表4,可以看出修正之后的模型卡方与其自由度的比值为2.274,这说明适配情况优良;GFI、AGFI、IFI和CFI的值均落在最优值趋向内,模型拟合度良好;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73,在0.05至0.08之间,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在SEM方法中,判别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的标准是临界比例,简称C.R.,当C.R.的绝对值≥2时,回归系数数值即可认定为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见表5。其中,广告宣传因素和风险感知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这一变量,广告宣传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是间接的;法制健全程度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大学生消费这一行为,但是法制健全程度通过广告宣传因素和风险感知因素,也间接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影响[6]。
3.4假设模型验证结论总结以上数据的分析结果,现在将所有假设及其验证结果进行汇总,见表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法制健全程度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大,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维权等法律方面的因素;②法制健全程度对广告宣传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广告传递给大学生消费者的虚假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③广告宣传对风险感知的影响较大,广告宣传力度的加大,就可能致使大学生风险感知度减小,大学生还是处在信息的劣势;④风险感知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风险感知能力越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就越小;⑤法制健全程度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较弱,法律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生网络消费的影响;⑥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网络消费行为的关系较为显著,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大学生对在网络上消费还是有所顾忌的,商家的诚信、商品的质量、物流的速度都是大学生网络消费所要考虑的问题[8]。因此,信息不对称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4总结
一、爱国型网络舆情
爱国型网络舆情一般是大学生群体因为对国外的、宗教势力的某些行为不满,在一些论坛中发表相关言论、表达情绪形成的网络舆情。爱国型网络舆情是“群体”心理特征的反映,在这个群体中,没有地域、性别、民族的限制,只要大家都满怀着对国家的热爱,都可以参与进来,在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因为某个事件而引起高校联合游行示威的情况。例如家乐福事件,2008年,一条关于“家乐福大股东支持达赖喇嘛,号召大家共同抵制”的短信在大江南北迅速蔓延,这个在中国拥有112家门店的法国公司顿时成为众矢之的。学生、市民纷纷加入了抵制法国货的行列,重庆各大高校派出代表,举行联合游行示威活动,游行活动在整个华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爱国型网络舆情最容易发生重大和民族暴力事件,尤其是在一些留学生比较多的高校,需要引起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
(一)社会互动行为
网络和硬件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也给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形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埋头于手机世界的学生,走路、吃饭、寝室甚至是课堂上都会看见一群群的手机玩乐一族,一条条新鲜出炉的消息就是通过那些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互相传递,形成巨大的信息网络。有学者认为,网络在今天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隐喻和象征,它正在逐渐形塑一个以内在期望、需求与恐惧为内涵的虚拟社会[3]这样的社会使大学生游走在虚拟和现实间,每天,他们会花费比学习书本知识还多的时间来了解资讯、抒感、交友谈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在以积极的心态了解外面的世界,积极与外面的世界互动、沟通,而互联网以新的电子关系形式提高和补充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互动活动,使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广度变得更大更宽。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问题,网络的社会互动行为也增加了大学生们的自我隔绝,增强了他们与社会的隔离和原子化,使社会显得没有了人情味,网络怒火、语言暴力和言语冲突时刻充斥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渐渐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使得大学生变得冷漠、无情、多疑、压抑,最终形成了一批性格孤僻、复杂的社会边缘群体。Kraut等人通过对玫瑰果匹兹堡地区家庭网络使用的研究,发现使用网络越多的人,通常其社会网络规模越小,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反而越少,越容易感到孤独、压力等消极情绪[4]。另外,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关于互联网在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方面功能(如下表)的研究,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络的社会隔离功能在今天已经不可忽视。
(二)民主参与行为
通过维权型网络舆情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网络社会无限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们自发选择了一种既便捷又通畅的民主表达渠道即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以此来影响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工作,学生的民主表达和民主维权意识得到了新的发展。通过网络维权,实现了学生对学校管理和发展具有均等影响力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平等地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和反馈工作,学生对学校中出现的重大管理漏洞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短期内,具有相同或者相近意见和想法的学生们就会达成一定的共识,在网络上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就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无形中就参与了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发挥了学生民主参与的巨大功能。可当我们去考查学生民主表达的质与量时就会发现,由于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独特,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就使得网络舆论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理智的现象。网络谣传、流言盛行,使得整个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陷入流言蜚语和无序的世界中。总有那么些人在愉快地享受表达自由的感觉时,忘记了他的本来目的,忘记和淡化了自己的责任。由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解构,所以在网络世界里,真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法律等拘束力就显得不那么明显,部分大学生就开始在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行事,自己做自己的真理审判官,也不管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一名辽宁女大学生因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玩不了游戏,竟对四川灾区人民发表了长达4分40秒的辱骂言论。有的学生网民在网络上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信息或其他在道德上令人反感的内容[6]。我们认为,这样的缺乏外在约束力的民主表达方式,已经失去了言论民主表达本身所蕴涵的民主价值,转而成为了一种破坏校园和谐、冲击校园管理秩序的反面力量,它已经失去了民主表达的魅力,是伪民主。
(三)爱国行为
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日渐增加,我国高校近年来在不断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虽然我国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一些学生根本无视应该遵守的最基本行为习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仍然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就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职业院校很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与此同时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凸显。(1)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缺乏明确目标,对前途和未来处于迷茫状态,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淡薄,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讲话、看小说、早退等现象屡教不止。(2)一些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家庭责任感等,崇尚实用至上价值观,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组织纪律观念逆反心理较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抽烟、喝酒、打牌、沉迷游戏还说脏话、撒谎、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3)还有一些学生生活自由散漫、行为懒散,不管对学习还是大学中其他活动都缺乏主动性,正值青春时期却毫无活力。(4)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屡次损坏公共设施却不愿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5)此外,很多大学生都比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不懂礼仪,放纵自我,对学习自暴自弃,不仅不好好学习还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情况。造成当前大学生这些行为习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对其原因有所明确。
二、大学生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方式不当,在教育中忽略学生全面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毕竟时间较短,当前的大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多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一味地追求,在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全面发展。且80后、80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比较手冲,家长对他们往往一味地满足,很少对其实施严厉的规范。本来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不是很重视和强调,再加之回到家中家长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也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们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偏离,使不良行为逐渐累积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二)学生对良好习惯认识不足,养成教育方法滞后。
大学生对良好习惯的认识严重不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都是十分正常的行为,或者自己进入社会后再改;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一些学生将个性培养和学生自主性看作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一些高校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其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对其他科目教师则不作确切要求,致使专业教育与学生个人道德教育分离。其次,高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比较之后,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和时效性,德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学观念和模式比较传统,与当前学生特点不够贴合。
(三)从众之风盛行,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教育合力。
大学生目前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十分开朗,爱交接朋友,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但有些学生交接的朋友可能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较缺乏,具有各种不良嗜好,学生的从众心理容易将自己带入与这些朋友一样的境地,即俗语中的“近墨者黑”。其次,我国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整体比较浮躁,转型时期的功利性比较突出,一些学生父母和教师本身受社会影响就会带有一些不良生活守则和行为习惯。比如,有些家长在学校指出孩子的错误后不是教育其改正而是维护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良行为持纵容态度。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但很明显在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这三者缺乏教育合力。
三、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途径
(一)与家长加强沟通与配合,营造良好的行为养成氛围。
环境氛围对人的教育有重要影响,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基于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大学生行为养成规范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学校应于家长加强沟通与配合,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环境,为大学生们营造良好的行为养成氛围。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心理逐渐成熟,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原则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在依赖家庭的同时往往希望摆脱家长束缚。家长们应了解和理解大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变化,不能对孩子们独立后的一些失败冷嘲热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能一味地惯着他们,以免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形成更多不良习惯。(二)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养成习惯的认识,强化行为规范教育。朱熹曾说过:“论先后,知为先。”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前提也必须立足学生的认知,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的规范。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们对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高校应通过教育让学生对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作用有详细了解,认识到错误行为习惯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强化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经常化。除了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外,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等方面的学习,规范学生学习、生活、卫生等各方面的行为,及早制止或纠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完善和创新德育工作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要做好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完善和创新德育工作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首先,应对大学生行为习惯标准进行制定,制定范围除包括课堂、图书馆、校内公共场所外还应包括食堂、宿舍等各个领域,规范标准应涉及大学生言行举止、仪容仪表以及内务管理等详细内容,并通过不断宣传和教育将其贯穿至整个大学教育之中,使学生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习惯。其次,应立足各院系和专业自身实际,对学生宿舍、班级及日常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对特色鲜明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另一方面,学校应提高管理水平,德育工作只有结合学校管理,在一定规章制度管理保障之下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四)全面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养成教育网络。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是连续的,学生在成长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都会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发生作用。大学生在成长路程中,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都必不可少,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全方位地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高校教育应将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始终放置在重要地位,同时应与家长建立积极地联系,从内而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则应对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为子女带来榜样作用,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严格矫正孩子不良言行举止等习惯,将学校教育延续在家庭生活中。社会方面媒体等应积极宣扬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给青少年以正面的社会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最终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养成教育网络。
(五)将遵守“规范”纳入大学生评价标准,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单纯地依赖道德约束及学生自觉遵守是很难达到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预期目的的,高校必须将遵守“规范”纳入大学生评价标准,将是否遵守规范与学生评选先进、入党、综合测评等挂钩,才能起到一直提醒学生自觉遵守规范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完美人格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另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文化素养这一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能大大提升大学生情感智慧,提高学生自我把控能力,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前提。
(六)对“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进行建立。
当今大学生的高校生活和学习比较自主,学生一时激起的意愿通常很难持久。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克服自身不良习惯,高校应对“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进行建立。可由学生代表成立有关学生生活行为规范的“监督小组”,比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经贸管理学院,为改善学生边走边吃的不良习惯,成立专门的学生小组在学生的早上上课时间段监督学生,发现边走边吃的现象便会制止。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开展行为规范方面的讲座,也可以表彰行为规范良好的学生,树立其示范作用。此外,班级可以自行组织行为规范集体学习,定期检查学生对行为规范内容的理解等。只有建立了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持久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结语
【关键词】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存在问题;对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促成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英国对个别差异的研究以及法国对不适应者的临床关心,这三种研究催生了心理测验,进而形成了1900-1930年轰轰烈烈的教育测量运动――教育评价的‘测量’时代。”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中,量化评价在教育上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既定的体系。
当前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还对政治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利用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来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佼佼者。
一、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内涵
1. 量化测评
“量化测评是指将测评内容化为可以量化的数量,经过测量这些相关数据,并以量化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果数据,最终达到评价目的的一种方法。”
2.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含义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是高校根据当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结合本校实际对大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来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
(二)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是高等院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影响着高校培养出学生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不完善的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体系不能达到对学生测评的目标效果。甚至会导致学生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急功近利的心态、消极的学习状态等都是不完善的学生行为量化测评体系的表现。因此,对“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利于学校管理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具有准确、高效、易操作的优点,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对于学校来说,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有利于管理者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它是各项评奖、评优等的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评价人才的一种尺度。”
2.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状况和改进教学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包含各级评价指标,通过对行为量化测评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状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现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正确的教育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通过以加减分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量化测评。” 对学生来说,它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靠拢,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提升,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
二、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存在的问题
1. 分值设置不合理,抑制了学生的实践精神
“每个学校都有关于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加减分标准,在此标准之下,各系拥有自主制定一些符合本系实际的加减分项目的权力。”据大多数同学反映减分非常容易且分值大,一般是1-2、2-3分。然而加分却是异常困难且分值小,一般是0.5-1分。例如我院(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参加学院迎新晚会节目加0.5分,而如果学生考过英语四级则加4分。这严重打击了学生主动参加实践的积极性。
2.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条例范围宽泛,不易界定
量化测评是以量化分来测评学生的日常行为,因此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必须明确相关行为的严格界定。例如某高校的行为量化测评条例规定:(1)不尊重老师,在语言和行为上有不礼貌的每次扣5分;情节严重的扣10分;(2)在校园内男女同学交往不得体的每次扣5分,在自习教室及课堂上男女同学交往不得体影响他人上课及自习,情节严重的每次扣10分;这个条款在行为上做出了规定,却没有说清楚语言不礼貌程度和行为不礼貌及男女同学的交往不得体到底体现在那些方面。面对这样的条例,可能导致测评人员根据主观意志判定,迷失量化测评的客观性。
(二)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教师责任感低下
在教学管理方面,特别是在学生出勤方面,教师承担着监管监督的重要职责,然而,由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常常省略了课堂考勤这一环节。导致学生潜意识认为去不去上课都是一样,反正老师也不考勤。再者,教师对于和自己关系好的学生有一些特别“照顾”,容易让其他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该学科老师,减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无视学生应有的日常行为规范。
2. 个别测评人员自身素质偏低
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它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演绎者学生们的各种生活。它不仅教会了大学生怎样与人交流,怎样适应社会,“同时也使使学生学会了市场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念。” 在整个测评过程中都存在一些想不劳而获的同学为了取得量化高分而与参与记录测评的学生干部拉拢关系,同时,一些学生干部因违规者是自己的室友或是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就不记录其违规次数。到了年度测评开始的时候,还有学生“孝敬”老师的奇怪现象。
3. 管理力度薄弱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包括教学及日常行为方面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及各种大型活动和集会的管理。“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会由于管理监督不到位影响测评结果的公正性。”比如宿舍日常管理条例中规定,学生不允许在寝室赌博、吸烟、喝酒等,但是在测评的时候由于管理人员配置不够,巡查不理导致部分学生违反上述规定并没有被扣分。
4. 被测评者对测评环节不明确
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过程不透明主要表现在:首先,行为量化测评标准不为同学们所熟知,因此,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违规范。其次,采用终结式的方法进行测评。一般是学年末公布测评结果,致使许多同学对所违规项目毫无印象,疑是测评人员或记录人员有意为之,使量化测评举步维艰。
5. 参与测评主体单一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家庭、社会的参与。学校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工作的沟通与配合,倡导社会和家庭随时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反馈给学校。但是从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反馈机制来看,很少有学校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了家长,社会也缺乏对学生的监督。这样一来教育任务便都全部落在了学校身上,在加重学校的单方责任的同时,也阻断了参评主体之间的交流。
三、对策研究
(一)强化测评结果的激励和引导价值
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对于学生和管理者来说不仅是评奖、评优的依据,学校管理者还应利用这种手段来完善修订测评标准,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反馈给家长,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共同承担对学生教育的责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可以据此完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运用测评结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肯定,达到全面发展。“学生作为日常行为量化测评中的主体,更应该利用测评结果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调整自己,确定发展的方向。”
(二)完善测评标准内容并赋予合理的分值
从各高校学生及测评人员的意见来看,测评体系的很多问题是由于量化测评标准的不严密所造成的,此外也有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原因。因此有必要在学年测评工作开始前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进行宣传,广泛收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各种角色人员的意见,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细化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使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及其评价标准,让工作人员在进行测评时有标准可依。更为重要的是制定标准人员应该意识到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学生养成好的行为规范。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反映减分容易加分难。因此,应多方取证,为量化标准赋予合理的分值,尽量减小加减分的差距。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深受社会尊重。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形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指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一个对学生放任自流,只会培养庸才的教师,当然谈不上是一个好教师。因此,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更重要的是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高度尊重上。再者,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具有优良的教师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加强对测评记录人员的培训和督查
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公正性、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测评记录人员的测评过程中,测评记录人员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日常行为量化测评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其所属的院系测评记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达到全面提高测评记录人员素质的目标。同时,为避免测评人员,学校应强化对行为量化测评工作的监督检查,不定时对测评记录人员的记录进行抽查,以凸显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客观和公正。
(五)强化阳光测评,增加测评透明度
量化测评的结果直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在测评过程中增加测评的透明度,每一个阶段的加减分数及原因都应该向同学们公布,杜绝暗箱操作。测评记录工作人员应端正自己的态度,抗拒外界诱惑,对学生负责,严禁、收受贿赂。
(六)端正学生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的认知
量化测评分数是学校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学生对量化测评结果十分看重,从而导致在测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评分数,学生之间相互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甚至出现变相贿赂学生干部和“孝敬”老师的行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背离了量化测评的本意。因此,应加强学生对日常行为量化测评体系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清实施测评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生依据大学生日常行为量化测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其志.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
[2] 熊懿.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9:28-29.
[3] 张立荣等.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J].山东省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4] 文婷.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
[5] 张琼.试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J].惠州学院学报,2004 (1).
[6] 杨海斌,徐慧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及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7] 赵文远.我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现状及其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8] 林清华.当代大学生个人崇拜问题探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1,28(2).
[9] 杨肖.浅议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测评[J].发展研究,2003(5).
[10] 杨海斌徐慧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问题及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论文摘要:在诸如大学生住宿安排方式等管理决策上,大学管理者应结合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管理决策的现实考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针对大学组织结合的特性,大学管理者应突出会共决策过程中对公共性维度的把握。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看,突出人的主体精神(如心学)、道德人格(如理学)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只不过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变奏;而中外哲人对人的道德和主体精神的探究,无疑对现实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大学管理者进行理性决策的又一个思想基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就突出了“作用于物的心”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主体改造客体、心对物的改造,包含一种立足于现实、发挥每个个体的主体精神作用和自觉创造性的意蕴,体现出“进去向上”的人生观和新的人文精神。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律进行了论述,人能够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就是意志自律,就是“自由”。人比自然界更高就在于人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讲,即使把大学生当作了大学的客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不完全是环境的产物,还应有人格意志和精神力量,要发扬“颜回精神”。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住的是茅草房,头顶上还有日本的飞机和炸弹,依然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这些事例集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逆境和贫穷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困难,但是一旦当你克服它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巨大的财富。住宿方面的贫富差距的不平等并不是成才的实质和关键,能够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机遇中得到“有教无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是在目前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教育平等”了。
论文摘要:在诸如大学生住宿安排方式等管理决策上,大学管理者应结合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管理决策的现实考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针对大学组织结合的特性,大学管理者应突出会共决策过程中对公共性维度的把握。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活动不断出现新变化,产生新问题。以大学生的住宿方式为例,“校方如何安排和管理才合适”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校方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按同一班级人住,而不考虑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要么打破院系和班级编制,按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不同收费档次的公寓或宿舍。这类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如马斯诺所谓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推而广之,实际上关涉大学管理者如何理性决策,而其关键在于大学管理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中的公共性维度问题。
就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来说,管理决策至少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判断:
一、管理对象的属性认定
为什么会产生大学生到底按班级住宿还是按经济能力安排的纷争,这里首先涉及大学生的身份认定问题,即管理对象的属性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性质不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既带有教育性质,又带有服务行业商品化的性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是这种商品化服务、经济性质的体现。我们通常在探讨教育的基本属性时,会说教育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基于此,大学生相应地就具有双重身份属性—既是大学的客户,又是高等教育的对象和产品,是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对于大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视角和侧重点不同,相应的价值观和采取行动的抉择也不同。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认同
对于大学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认定,由此也引导出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平等和效率的矛盾对立。
教育平等和民主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我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平等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教育平等的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含义;第二,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理想,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高等教育的各种权力和资源,任何人为的障碍(个人的经济收人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进人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结果平等。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然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目前,任何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理想的平等,高等教育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的事实:城乡之间的不平等、贫富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等等。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平等”的实现程度可以不断提升,但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绝对的平等。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平等主张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享受教育权利(包括人学机会、各种教育资源等),而教育效率又涉及到投人和回报的比例关系,教育效率它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投人与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显然这两种价值取向总是处在相互矛盾之中。把大学生当作客户,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把大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必然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平等。是高平等低效率,还是低平等高效率?面对这种矛盾,到底是更注重其一还是兼顾两者,如此,抉择就需要依据。
三、管理抉择的依据选判
上述大学生的住宿方式问题,就管理对象的公众性、管理目标的社会性特征,无疑使对其管理成为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英国政治哲学家戴维·米勒在《社会正义原则》一书中谈到了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问题。他按组织、社区、群体和共同体的结合紧密程度,划分如下三种“公共性维度”:第一种是团结型社区(家庭、宗教团体、职业协会等紧密结合的小团体),其正义原则是按需分配;第二种是工具性联合体,如公司、社区等经济性关系,其正义的标准和原则是“应得”—所得与贡献相等;第三种是公民身份的联合体,如国家、民族等,其正义原则是“平等”,特别是“法律上的平等”,对应的主体是“公民的主体。”
戴维·米勒的理论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共性维度”是进行“公共决策”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根据这个“公共决策”的原理来看大学,大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公共性维度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既有“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又具有“公民身份的联合体”的特征。相应地,大学在对学生的住宿安排和收费方式等问题上,是更注重“应得”地效率原则还是教育平等原则,取决于该大学的“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如何。
我们知道,国有大学和私立民办大学在“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由大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社会的投人,更多地反映为社会公众的共有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在创立之初主要依靠私人资本的注人,并依赖于办学维系其滚动发展,社会公众性较低;其二,尽管两者的培养对象都是未来国家社会的公民,具有“工具性联合体”的一致性,但国有大学的工具目地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其“工具性联合体”的特征实际很大程度上具有公众性,而私立民办大学因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比较偏重于办学的工具性效益。而当大学的工具性特征比重偏高时,其“公共性维度”或公益性程度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可见,大学的公共性维度不同,进行公共管理的抉择和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国有大学来说,应注重高等教育平等的考量,特别是精英大学,它的“公共性维度”的瞩目性及其自身作为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强化了高等教育平等的要求,一则是社会公共资源的倾斜要求公正、平等地分享国有精英大学的高等教育机会;二则是作为社会教化的重镇,也理应将公正、平等的理念落实于平常的管理活动中,熏陶现在的学子,未来的公民。而不能按家庭出生背景、经济条件等将尖子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私立民办大学,它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效率的追求来获得紧缺的办学资源,这也无可厚非。
四、管理决策的现实考最
然而,理性的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的考量。决策的过程关键是达到一种合理与现实折中的平衡。对两种相互矛盾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抉择时,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要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等具体国情而定: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都还相当落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国际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些都必须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二,要正视高等教育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的现实,兼顾“平等与效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平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因而对于不平等的地方,则只能用现实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而高校收费制度(住宿费只是其中一项)可以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因此,现实选择与总的趋势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也是大学作为一种复合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其“工具性联合体”的效用要求偏重于其公民身份联合体平等诉求的妥协与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看,突出人的主体精神(如心学)、道德人格(如理学)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只不过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变奏;而中外哲人对人的道德和主体精神的探究,无疑对现实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大学管理者进行理性决策的又一个思想基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就突出了“作用于物的心”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强调主体改造客体、心对物的改造,包含一种立足于现实、发挥每个个体的主体精神作用和自觉创造性的意蕴,体现出“进去向上”的人生观和新的人文精神。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律进行了论述,人能够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就是意志自律,就是“自由”。人比自然界更高就在于人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讲,即使把大学生当作了大学的客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不完全是环境的产物,还应有人格意志和精神力量,要发扬“颜回精神”。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住的是茅草房,头顶上还有日本的飞机和炸弹,依然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这些事例集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逆境和贫穷首先给人带来的是困难,但是一旦当你克服它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巨大的财富。住宿方面的贫富差距的不平等并不是成才的实质和关键,能够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机遇中得到“有教无类”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是在目前社会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教育平等”了。
提起大学生,人们普遍会认为是一个高素质群体的代名词,而大学校园也被认为是广大有志青年追寻梦想的地方,然而在大学校园里却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最近网上一些专家针对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作了一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学生活中存在最常见的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主要包括厕所门、墙壁、课桌上乱刻乱画;校园内乱写广告;上课迟到早退;在教师、自习室接听电话、聊天、打闹;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校园公共设施;沉迷网络;抄袭作业、考试舞弊;在公共场所与异性有不得体行为等。那么为什么如此的“高素质”群体却表现出以上“低素质”的行为呢,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的文明意识淡薄,正是由于大学生文明行为意识的淡薄,才使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大学生文明行为意识淡薄的主观原因:主要由于大学生处于生理成熟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他们探求人生真谛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苦恼和彷徨,对于有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常常百思不得其解,当遇到挫折和苦恼时,心理上的强烈不适感便会产生,在这种暂时性的不适过程中,如果自我调节不当,甚至还会衍生成变态心理。当代有些大学生往往会片面的认为只要学习好技术过硬,道德和文明简直无足轻重,只要自己舒服,不犯大错误,照样走遍天下。因此自身从思想上首先放弃了文明意识的建立。
造成大学生文明行为意识淡薄的客观原因:造成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现状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独立的思想意识还处于未完全形成时期,所以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不文明行为和意识每天都会伴随左右,那么必然大学生自身会受到不文明行为的侵害,加之学校对学生文明意识培养的力度不够,惩罚措施模糊不清,使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文明教育受到严重的抵销;其次,腐败现象动摇了大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培养文明意识的信心。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难免会比较片面化,这就使得他们容易走极端,在看到一些,等不良社会现象未得到有效解决时,就会产生动摇心理,认为讲文明和有道德只是一些表面的空话,只会限制他们前进的步伐,进而产生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心理;第三,是高校自身的文明教育软弱无力。从当代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们普遍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始终为就业等问题做准备,从而忽视了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人海茫茫,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个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大学生虽然知识结构相对完善,但内心发展状况却各不相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学生文明意识的培养应从两方面着手。
1.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文明良好的行为意识。其次,要时刻注意社会道德和不良现象对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由于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每天都会与外界进行十分密切的接触,他们容易受到外界正面的影响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影响的群体,此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很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造成行为意识的偏差,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教会学生分辨事物与现象的好与坏,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第三,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第四,要注重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善于利用舆论的作用,教会学生抵制不文明行为。
关键词: 功能派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 理工科学生
一、引言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赫尔兹・曼塔里(Justa Holz-Mainttari)、汉斯・弗密尔(Hans 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为代表的一个翻译理论分支,是“迄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译学流派”(谭载喜,2004:255),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一支劲旅”(杨晓荣,2001)。该派理论自1987年被介绍到中国以来,译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据考证(卞建华、崔永禄,2006),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我国学者对其引进除综述、评价外,借鉴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翻译批评和翻译策略研究,而运用到翻译教学则少之又少,相关论文论著寥寥无几。本文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出发,联系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这一特殊群体翻译教学的意义,认为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翻译功能,重视译者的社会性,符合理工科英语翻译教学期待。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因此又称为功能目的论。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其对教学的意义,因此下文将分功能派理论和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两部分来阐述。
(1)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翻译对等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其产生预示着翻译理论从静止的语言学研究类型向重功能、重交际的翻译分析途径转变(Munday,2001:77)。四位代表人物中,尤以弗密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和诺德的功能主义途径(functionalist approach)著称。
弗密尔在同行赖斯的基础上发展了“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Vermeer,1996)。其论述也早于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但两者可以说是同一理论,都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行为。原文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协商,作,不同的目的产生不同的译文。“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则:(1)目的原则。弗密尔(1996)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了相应的目的而产生,为特定的目的而服务。翻译的目的涵盖了时间、地点、环境、交际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它将译文接受者考虑了进来。(2)连贯原则。连贯原则是指翻译必须在目的语读者的环境中是可以理解的。翻译的任务即在已知目的语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得出一个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有意义的译文。(3)忠实原则。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和源语文本之间的语际连贯。在“目的论”看来,翻译是把之前的信息(源语文本)再现(目的语文本)。那么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目的论”的这三大原则是按等级排列的,目的原则居首,语际连贯又重于语内连贯。另外,弗密尔还认为,翻译的本质主要由目的和委托/要求(commission)共同决定,在衡量翻译行为时,充分(adequacy)比对等(equivalence)重要。
弗密尔目的论的一大优点是它允许同一原文在不同的目的下可能存在不同的译文。但也正是这一点受到了一些学者批评,认为目的理论对信息来源的原文本重视不够。诺德、弗密尔的弟子,在老师及几位功能派前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功能翻译观,探讨了以翻译为目的的语篇分析理论,把原文分析列入了理论范畴。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主要立足于翻译培训,认为功能主义途径的三方面对译员培训十分有用,即翻译要求,原文本分析和翻译问题的分析(Nord,1997)。这三方面也正是诺德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目的论”和“功能主义途径”理论的阐释打开了翻译理论的新视角,使翻译理论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因此在翻译教学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见解(杨萍,2008:121-122)。首先,它强调译者的社会作用。翻译被看成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着手翻译前,译者须充分领会翻译目的和委托/要求,在发起人,委托人,原作者,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使用者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其次它还主张翻译要首先明确译文的功能,然后才是源语文本的分析,这实质上可归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即翻译前,老师先让学生明确翻译在目的语使用和文化层面的预期功能,如译文的受众,译文文本的传播媒介,译文生成的动机,译文文本接受的时间、场合等。这样做是因为交际情景可以决定文本的语言和非语言特色,而清楚地了解译文文本的使用场合和应达到的目的与高质量译文的产生息息相关。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功能派翻译理论对高校理工科英语翻译教学的一些启示。
三、对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
“翻译教学”,或“翻译的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学者,尤其是翻译方向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教授罗选民(2002:56-57)对其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翻译的教学”是大学生翻译教学的通用术语,由“大学翻译教学”和“专业翻译教学”组成,前者针对的是非外语的人文社科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本文探讨的对象将缩小到理工科专业学生。
“理工科专业学生”涵盖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翻译教学作为他们英语学习的一部分,意义十分重大。事实上,不论是他们在校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学生毕业后在公司从事相关工作,涉及外事联系,合同翻译等,无处不见翻译的重要性。因此很多理工科专业学生感慨,“语言就是力量”(Language is power.)。对英语,尤其是翻译学习热情高涨。另一方面,理工科专业学生在我国高校学生人数总和中占绝大多数,其中有一部分在学习阶段,除了有良好的专业成绩外,也奠定了夯实的语言基础。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通晓英汉双语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前景十分可观。
理工科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十分重要,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相比(更不用提英语专业),尽管理工科学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这一群体的英语底子相对薄弱。传统翻译教学的“金科玉律”,即严复的“信达雅”只是美好愿景,难以企及;其二,高校学习的目的之一即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准备。因此,鉴于理工科学生日后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更注重效率、效益,这也反映在翻译上;其三,理工科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面临的翻译社会性更强。无论是国外学术文献还是工作中技术资料的翻译,目的都十分鲜明。因此,翻译时,译者应在构成翻译这一行为的各要素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综上所述,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被赋予了一些特殊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四、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是一种技能,又是一门学科,不是英语学到一定水平可以自然掌握的(蔡基刚,2003:61)。因此随着大学英语教改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高校针对非外语专业学生,除了加强基础英语的教学外,开始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笔者于今年上半学期承担了学校理工科专业大三英汉互译(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中,联系学生选修翻译课动机,采用了德国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期末考查成绩和笔者对部分学生的调查证明课堂效果较为明显。下面将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总结如下:
(1)注重翻译理论的讲授
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但传统的翻译课基本围绕翻译技巧讲解,老师认为翻译理论晦涩难懂,因而在课上往往避而不谈。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在独立开展翻译实践时,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他们无法从本质上认识文本,进而不能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策略,往往事半功倍。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胜任高质量翻译的任务。
(2)采取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
国内传统的翻译课一直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即上课时老师先讲授翻译技巧,联系一些独立的词、短语、句子来阐明技巧的应用,然后再回到篇章。而且篇章的分析一般重点放在原文的风格,作者的语言偏好等内在因素的说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原文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把翻译限制在语言层面,忽略了翻译的社会性,忽视了真实条件下翻译的特征,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实用教学的目的。而功能派翻译理论主张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不足,能督促译员在影响翻译行为的各因素间进行协调,最后得出有效译文。
(3)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文化”不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它也反映在语言上。在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的语言或语言的喜好倾向都不一样。刘学明(2006)教授通过自己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总结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用法上如综合语和分散语、聚集和流散、形合与意合等十二种宏观差异。只有真正掌握了两种文化,并能在两种文化的语言习惯用法中游刃有余才能译出好的译文。
(4)要在翻译教材、译文评估标准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翻译教材方面,目前我国翻译教材繁多,但专为理工科专业学生设置的几乎没有。现有的很多科技类翻译教材也往往遵循传统的编排模式,重微观技巧,例证不新,涉及面较窄;理论常常与译界最新观念脱节。其次,对学生译作的评估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态度。传统的翻译评估一直遵循“纠错”模式,老师和学生注意到的只是个别语言层面的错误,而忽略了从宏观翻译目的和功能出发来考虑译文的充分性。功能派学者认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译文目的功能失误,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下决定功能的各因素失误,文本失误及语言层面的失误,而这四种失误的严重性依次降低(Munday,2001:83)。由此可见,在强调译文“充分”多于“对等”的理工科翻译教学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固有的翻译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改革,以使定性评估能更好地反作用于翻译实践。
五、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主张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与传统的“求信论”并不矛盾。恰当地将译文“充分”标准应用于理工科类翻译实践事实上也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国际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能在双语间自由转换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仍很匮乏。因此,今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大翻译人才培养的力度。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教学改革,在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加强传统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2]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Manchester:St Jerome.
[3]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M].Heidelberg:TEXTconTEXT,1996.
[4]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于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5]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6]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8]穆雷.中国的翻译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科学、规范、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任务。作者从当前现实出发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就业指导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内容形式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高等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对策?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申一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毕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学校的义务。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加强和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是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学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
一、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土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动卜得到促进和发展但是总体上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仍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卜几个方而。
一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形成
山于我国高等教育还属于稀缺资源受民期的计划体制影响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近几年高等学校中才逐渐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多数机构人员少工作量大就业指导工作大多为简申一粗放式的。高等学校普遍没有完全建立起以学生为木的教育理念和市场竞争意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工作不得力。新形势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另外就业指导机构在人员配备、经费、设备等方而的缺口较大观念落后、认识偏差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力的思想根源。
一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家化的程度较低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教师在做他们大多是党政干部不仅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而日‘关于就业指导方而知识欠缺很少接受过就业指导方而的专业培训有的虽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有的有理论水平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距.’z’}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指导内容和方式上也比较申一1}‘随意性较大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多样化需求。因而造成就业指导工作的钊一对性差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力量薄弱
目前有些高等学校还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而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短缺就业指导课教学力量不足教学内容还不够丰富教学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教材C乏教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尤其实践经验与具体技能方而的内容史显不足难以满足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
四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和对象有局限性
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随意性大形式和内容比较申一基木上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能、调整择业心理、做好择业准备等方而。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把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顺利就业看作惟一目的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重服务、轻教育的短视行为。山于过分强调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和专门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这一核心使得就业指导工作者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及其大学生就业拓展功能的有效发挥3。
四树立服务观念拓展就业指泞服务职能
1.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毕业生能不能充分就业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就业需求信息。就业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而信息化于段是最重要的就业服务于段之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所有行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依托加强就业信息网站建设自然而然成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5。为此各高等学校应尽快建设就业信息网站充分利用就业网站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信息化服务平台使就业信息网站成为完善学校毕业生无形就业市场的信息于段之一。少}二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在网上及时、准确和快速公布进一步扩大就业信息量少}二通过各种途径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性及利用率。
2.积极开展择业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攀比、盲目求高、心理不平衡、自卑、自负和依赖等问题”。而科学而适宜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对学生宣泄不满、排解郁闷、寻求慰籍、健全身心等起到了很好的调剂作用。通过开展心理辅泞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积极迎接就业的各种挑战。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帮助毕业生做好择业上的各种心理准备使他们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人到就业活动中去直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去努力工作。
3.开展职业评价和自我测试服务从大多数毕业生求职中存在问题看首要的问题是毕业生难以对自己作出客观、真实的自我评价和价值定位搞不清楚自己究竟适合于l一么样的职业申一位、从事于l一么样的工作一些毕业生因而在与用人申一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心中无数、犹豫不定有时会因此错过一个很适合自己的申一位的机会。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开始试行的‘学生职业心理倾向测量使用I+}际流行的一套量表结果发现2/3的‘学生的测量结果与自我估价差异明显’a这说明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就业指泞是非常必要的。高等学校应钊一对毕业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毕业生开展自我测试和职业评价服务。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辅泞、电话、网络等形式接待毕业生咨询开展职业兴趣、综合能力和气质性格测试为毕业生提供其人格特征、行为风格、社会能力、职业定向等方而的素质综合评定报告回答如何进行自我认识和职业评价帮助他们客观地评价与定位自我使毕业生就业获得最佳的“人职匹配”最终找到理想的职业。
4.开展择业技能培训服务通过开展择业技能培训使广大毕业生明确如何获取史多的用人信息如何而对众多的人才招聘会如何准备令用人申一位青睐的求职简历如何在招聘而试时充分展现自己的各种才华如何在众多的求职者而前脱颖而出等方而的知识和技巧增强毕业生的求职信心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帮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扬氏避短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走出各种择业的误区从而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五开设就业指泞课建立科学的就业指泞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对待就业指泞课要和其他专业课和基础课一样重视要从社会需求和木校毕业生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与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改节教学方法和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提倡和鼓励教学和科研J}二重的思想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就业指i课程体系全而提升大学生就业指泞课的教学水平和层次充分发挥就业指泞课在大学生就业和择业中的积极作用。
六就业指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新形势卜高等学校的就业指i应山“临阵磨枪型”转变为“氏期备战型”就业指i从毕业班向低年级较射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而即推行大学教育全程化的就业指.r全程化的就业指泞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而是具有明确的钊一对性。钊一对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各有侧重。具体来说大学新生应着重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主要进行适应性指泞和修身养成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树立目标意识确立职业理想规划好大学生活对于一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职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能力完善自己为将来就业扫一牢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引i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理想帮助他们根据各自个性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设计职业发展计划进一步拓宽知识而夯实专业知识有钊一对性地提高各方而的能力。
对毕业生重点进行就业政策、方钊一的宣传和形势宣传开展择业技能培训和指泞等。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土作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泞体系少}二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指泞理论主要有“职业指泞之父”美国帕森斯的“特性—因素论”、美国职业指i专家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与职业指泞专家罗恩的“需要论”、美I+I职业指泞专家金斯伯格和萨帕的“职业选择发展论”以及“行为论”和i+决策论”等’2。其中职业指泞理论中的“特性—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是人职匹配中最受重视的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是认知自我了解职业对人的要求寻找人的特性与职业要求相一致的职业从而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
山于受氏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泞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借鉴国外职业指,,_理论发展的成果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指,,_体系、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生涯发展,,_航系统川3旱日形成以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为根基的以科学研究为先泞的服务学生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指,,_工作新格局实现就业指,,_的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促进}i=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五就业指导工作绩效评价缺少科学性
评价就业指导工作的绩效好坏目前只是通过一次就业率增民多少来衡量2 003年9月《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体系”的研究》课题组专题展开的一项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明473%的学生扫一算先就业后择业表示如果有合适机会会在一年之后.离开现有工作岗位。6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所学专业与自己理想的职业有较大出入。这说明即便就业率较高的毕业生群体其就业的稳定率与就业的满意率也是极低的这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大学生一而签约一而毁约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因此一次就业率是衡量就业指导工作的绩效必不可少的指标但不应是惟一的指标因此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绩效评价应该综合考虑不应采用中一的评价指标。
二 、做好新少巨势卜大学生就业指导土作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就业指导工作持续而有效地开展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刁必修课应该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树立以人为木的理念拓展就业指导服务职能积极探索新形势卜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
一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教学2002 18号等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各个高等院校成立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集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形成一个学校领导重视主管部门支持各个学院积极配合的就业工作新局而5。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校应该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和各项工作到位6。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实现就业指导的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一建立起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和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拥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开展高水平就业指导工作的人才保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 2002 18号文件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近期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 500 ’ o”因此应该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配齐具有专业水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就业指导队伍掌握与职业指导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律等学科基木理论与方法熟知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管理业务和就业教育方法真正地组建一个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由于国际法涉及的大多是国家之间的交往,加之存在很多抽象的原则、纷繁复杂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机构,在同学们看来不像学习国内的民商法等与自身生活联系较紧密,所以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国际法产生了质疑。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法、理解国际法的精髓,使学生从被动聆听变为主动“不耻下问”,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尤为重要。第一,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纯讲授“理论”知识,而应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际法专业的教学不仅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包含了经验的属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担当起学生“指路人”的角色,而且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性知识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国际性的审视视野。带着这样的维度去学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对国际法的学习渴望,收获内驱力。第二,从以往在国际法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填鸭式”向强调学生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转变。受传统法律教育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法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运用,教师上课的方式大多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学生也是死记硬背一些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不能理解法律制度背后涉及的法理精神,造成了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层面脱轨。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广泛使用discussion(讨论)、dialogue(对话)、debate(辩论)的3D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师生互动,将教学、研讨、辩论于一体,既注重实践又注重法律事务能力培养,唯有此,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并适应国际潮流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在谈及教学内容时,首先,不免要涉及对国际法教学时所用教材的选择。当前国际法的教科书种类繁多,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特点,笔者比较推荐白桂梅教师主编的《国际法教程》,该书通俗易懂,同时又深入浅出,在讲授国际法上的很多制度时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附带国际司法机构的经典案例,通过案例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其次,学生课后可以阅读由英国的詹宁斯和瓦茨修订的国际法经典读物《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作为扩展读物,该教材内容体系全面深邃,并给出了大量详实案例介绍和评析,尤其注重实证分析研究。国际法教学涉及的知识内容和层次结构庞杂广泛,基本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方面。而且涉及到的相关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习惯、国际案例不胜枚举,同时也涉及到我们国家在相关问题上的实践。笔者曾讲授国际法四年,根据经验,可以将国际法的知识分为五个部分,依次为总论(包括国际法的概念、性质、渊源、国际法效力的基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主体论(国家、国际组织、个人)、行为论(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条约法、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客体论(主要涉及领土法、海洋法、国际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这些都属于国际法的分支)、救济论(主要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包括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在开始先给学生头脑中勾勒一个树干结构,这样以后每部分的添枝加叶学生就能轻松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可以按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知识层次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就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完全知晓,对国际法的总论部分要全盘掌握,例如,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管辖与豁免、国际法上的责任等等。而对于分论所涉的海洋法、国际空间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战争和武装冲突法,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基本制度理解即可。由于这一部分是国际法的分支,基本在研究生阶段会选择方向专攻学习,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学习毕竟不能太专,如果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某个领域感兴趣可以在以后的继续学习中强化这一部分的知识,因此一定要分清主次。在课时量小而课程容量大的情况下,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导致各章都是蜻蜓点水。在讲述上述知识层次的时候肯定会涉及大量的国际法院国际仲裁机构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下去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了解。因此,在选取章节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讲课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过深,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次,将国际关系相关理论引入国际法教学中。国际法的学习和研究不可能脱离了国际社会而孤立。在国际社会中,对国际政治、国际时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国际法的价值。因此,在国际法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国际关系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国际法律规范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知识层面纵横交叉,让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理解国际法制。最后,还要注重国际法和其他部门法知识的互串,平衡好知识层面之间的衔接,使知识过渡自如。在讲授国际法的时候,在很多的场合可以比较其他相关学科。例如,在讲到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时,可以给学生先介绍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战后格局及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庭建立的初衷和目的及审判的结果;在讲到的归属问题时,不可避免要讲到中日关系,包括从1895年后到1972年中日建交直至现在中日建交40年期间的中日关系。只用了解这期间双方围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并结合国际法上关于岛屿有效控制的理论规则,才能从国际法的角度对的归属进行客观的论证。国际间各种制度的构建本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在讲授某种制度规则时,可以引入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模式,促使学生对国际法的规则和理论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跨度,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制度背后的利益和相互关系,避免直线思维。
三、教学方法
受大陆法系影响,我国法学教育重经院哲学和理论讨论而轻实践分析和法律实务训练。因此,应注重将最近的国际热点案例与先进的教学方式综合灵活运用,如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对学生实际参与法律事务、分析解决法律事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1.案例教学法
在课前教师将本节课所需讨论的案例布置下去,附上涉及此案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学生必须事先查阅相关的资料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主要采用对话和讨论方式教学,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掌握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法理。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入比较具有针对性的鲜活案例,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启发学生的继续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选取国际法院的新近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国际法中某项制度的法律适用,又可以了解国际法院的判案过程及国际法院大法官的思维方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讲到国际海底资源开发中关于担保国责任和义务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2011年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所作的关于担保国责任和义务的咨询案件。国际热点时事涉及某段时间在国际社会发生的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如近日的日韩独岛之争、中国和菲律宾黄岩岛事件、中日事件、美国南海巡航等等,这些都和国际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讲授海洋法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最新的国际热点问题穿插其中,国家之间岛屿的争端反映了领土的归属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的发展理论,美国插手反映了国际海洋法中的海洋航行自由的原则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国际热点问题来设计一些案例和问题,同时在班里分组讨论和交流,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对这些问题独到的见解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样就能寓学于乐,同时又能学以致用,一举两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可接受度。
2.多媒体教学法
国际法课程内容庞杂、理论跨度大,还涉及大量的法律概念的比较和分析,单纯使用教师板书、语言、手势等传统方式教学,很多抽象的法律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我们能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图片、声音、动画等综合利用,用生动、直观的资料将国际法知识演绎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在讲授海洋法关于各个海域位置的时候,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海底区域、公海的位置,海湾、历史性海湾的区别,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问题时,通过引入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直观而非仅凭想象去理解知识,不仅增添了学生汲取知识的乐趣,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较短的视频资料组织教学,例如在讲到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时,可以给学生插入部分审判视频资料,同时配合国际法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这样可以将晦涩的审判原则寓于丰富的视频资料中让学生学习,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最初源于医学院对实习医生的培养方式,主要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如接待案件当事人,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社区法律服务、移民法律服务、监狱和矫正机构法律服务、为残疾人和儿童进行辩护、提供法律援助等来亲自体会法律实务。这种诊所的运作模式主要有内设式诊所和外置式诊所。和其他实践性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法律诊所教育注重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认为,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写在书面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学生平时的法律服务工作中通过磨练其判断力来提升。法律诊所教育不仅注重法律基本规则和原理的解释,更注重法律人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同时在缝合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的空隙,把教学内容与职业实际相结合的运作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考试考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