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创业选择成本机会成本收入预期收入社会收益创业环境
1创业: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创业正是创业者利用机会整合资源为社会提品和服务时,不断积累个人财富,满足个人追求财产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客观上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国经过“”,在改革开放初,中国人没有多少财产,财产观念也十分淡薄,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瞧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通过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献。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这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2003年个人资产407亿美元,仅该年度的社会捐资达十几亿美元。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险的同时尽力规避创业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自由地选择创业,享有创业成功的快乐时,同时必须承担着创业失败的责任,而且他个人财富、价值与他对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呈正相关。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许个人自由地选择,那么他必然要承担选择的风险,并且,他因此所得的报酬肯定也不取决于他们目的的好与坏,而仅仅取决于对其他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二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决定成本。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使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尽。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2创业选择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们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总费用,一般包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创业者决定创业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项目,并且围绕这个项目要投入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向社会提品或服务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实际费用,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者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有的职业,失去原有收入,同时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创业项目就不可能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由于创业丧失从事其他固定职业可能挣得的收入值就是创业的机会成本。
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成本高创业的障碍就大。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资源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的可能性间呈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敢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SocialMarginalng)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少,个体放弃现有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增大,创业也成了“社会边缘状态”者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者大多是难找到工作的回乡知识青年、城市无业游民、政府中几乎没有提升机会的公务员、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的中年退伍军人、预计无法晋升的大公司职员或极端个人自治主义者。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些,他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小、顾虑少,他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正如同志在研习中华古典时所言:“贫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业精神。
创业项目的会计成本形成了对创业者选择的项目的预算约束。“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会计成本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制约。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长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创业者,纵使是大企业内的创业,也是先成立研发小组从小做起,这说明,控制会计成本,对创业和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3创业选择的收益分析
创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表现为八个方面: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内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来自企业内部利益斗争的压力。据统计,新创企业能活过一年的仅占60%,从创业到成功上市仅占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尽管这样,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新创公司的数量每年翻一番,从每年30万家左右增加到60万余家。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创业。创业是“经济人”的理,创业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是创业者热心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由可以说上千万条,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一个钱字”。新经济的代表人物,网络英雄张朝阳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最高理想。商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创业的收益一般指创业者投入资源后的实际产出核减会计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一般来说,创业者投入越大,产出越高;创业的会计成本越低,创业的实际收益越高。尽管创业成功率低,但创业一旦越过盈亏点,收益会大大超过工薪阶层。邱君8年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省城办事处主任,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湘味酒家。由于定位准确,有特色,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一年纯利润有6万元,第二年他索性辞了工作和爱人一起打理酒店。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买了小车,最近又买了复式住房,个人资产逾百万。如果他仍然留在厂家上班,现在可能已经下岗。
预期收入是创业者创业的主要动因。按照西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创业者作为“经济人”,设法规避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因此,在创业决策作出之前,必然会搜寻一切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测算,来形成对创业收入的理性预期。尽管这种预期是心理的、主观的,但由于这种预测的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等于主观概率的分布期望值,因此,这种主观的预期仍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抉择的客观基础。预期收入与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和进入的行业相关,与其能控制的资源相关。不同的项目和行业、不同的资源收入,带给创业者的预期收入是不同的;同时,创业者所在环境中其他创业者的示范效应也影响创业者的预期收入。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财富状况,客观上会左右着创业者对收入的预期。因此,好的创业环境是提高预期收入、促进创业活动的要素。不断改善创业环境,有利于招资引资或自主创业。
社会收益是创业者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贡献给社会的财富,也是创业家们回报给社会提供的创业环境的酬金。个人的创业成就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体制和环境的优劣。创业者个人收益和社会财富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体制环境和商务环境越优,创业成功者越多,该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就越多,社会收益越大。据统计,全世界有476人拥有10亿美元以上个人财富。在美国,有222人,占总数的47%,总价值达7030亿美元;欧洲134人,占总数38%,总价值3940亿美元;亚洲61人,其中日本19人,香港11人,财富总价值1450亿美元;中东和非洲财富价值690亿美元。不难看出,创业者个人财富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社会财富越多,福利越好。同样,那些个人创造财富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创业体制和环境最好、创业社会收入最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8
3Knight,F·H,Risk,uncertainty,andprofit,A.M.Kenlly.NewYork,1921
4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如果说创业者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是创业企业的发动机,那么创业营销就是传动装置和车轮。
1999年初,在清华读大三的邱虹云回家过春节,看到家中落后的电视,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才智来改善家中电视的效果呢?而一种能接收电视信号的投影机将使家庭影院的梦想成真!返校后,邱虹云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台可以接收电视信号的投影机,效果不错。4月初,这一发明参加了清华校外科技成果展,引起了同校同学王科的注意。王科以他特有的商业眼光看到了这一发明的市场前景,并邀请即将毕业的清华MBA学员徐中参与,3人共同成立了第一家真正由在校学生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年7月,他们首期获得了上海第一百货公司250万元的风险投资,2000年4月,又与澳柯玛签订协议,成立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2001年初,第一台可以接收电视信号的多媒体投影机投放市场。到2002年第二季度,公司已经实现盈亏平衡,新款产品销售良好,估计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尽管视美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创业的角度来看,邱虹云等人是非常成功的。
视美乐的创业故事与联想、四通、用友、华为等企业的创业故事完全不同。邱虹云等人的成功既不是技术的成功,也不是产品和市场的成功,而主要是创业营销的成功。所谓创业营销,就是创业企业家凭借创业精神、创业团队、创业计划和创新成果,获取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崭新的创业模式。今天,对于大多数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既缺乏资金和社会关系,又缺乏商业经验,所拥有的只是创业激情和某种新产品的原始构思或某种新技术的初步设想。要获得成功,除了勇气、勤奋和毅力外,还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创业营销来获得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积蓄来创业,并通过滚动发展让公司壮大,但如今,以下几个因素使这种创业方式变得更为困难:
首先,与20世纪相比,目前的市场更成熟,竞争更激烈,在每个市场上都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而且很难找到空隙市场;其次,消费者更成熟,对新产品的要求很高,不太会容忍厂家犯任何大的错误,因此,开发畅销新产品越来越难;第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而同时技术进步和变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导致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如果新创意、新技术不能很快推向市场并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就会胎死腹中;最后,将一个创意开发为成熟的技术并将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需要的资金大大增加了,即使是一个小产品,也需要上百万的先期投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创业企业,技术、管理和投资的起点要高,行动要快,只有迅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才有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走低起点和滚动发展的老路就难以成功。
另一方面,以下几个因素为企业家以新模式——创业营销的模式——进行创业提供了机会:第一,各种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了产品创新和技术改进;第二,市场成熟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新的细分市场迅速涌现,而消费趋势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浪潮则创造了许多崭新的市场机会;第三,国内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交通、办公、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场规则更加透明合理,分工协作体系也更为健全,使创业企业的市场进入障碍大大降低;最后,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包括风险资金)和专业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可以为创业企业服务。因此,只要创业企业家善于发现机会,敢于创新并学会吸引、调动和利用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就能像视美乐一样找到成功创业的新路。
创业营销4阶段
成功的创业营销一般需要经历4个阶段:创意营销阶段、商业计划营销阶段、产品潜力营销阶段和企业潜力营销阶段。
创意营销最初,创业企业家萌发了一种创业冲动或创业构想,但这种冲动或构想还停留在大脑中,创业企业家必须将其转变为一个清晰的概念或开发出某种产品原型或技术路线,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当这些工作完成时,他最需要的是寻找志同道合者组成创业团队。因为一个人很难精通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所有技能,也不一定拥有创业所需的关键资源。优秀的团队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团队成员最好在信念、价值观和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又具有献身共同事业的强烈愿望,而且在资源、技能、经验、个性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在视美乐案例中,邱虹云成功地吸引了王科,王科又找到了徐中,3个人志同道合,而且知识背景和特长也正好互补,相得益彰。
商业计划营销创业团队形成之后,就要着手撰写详尽的商业计划。通过商业计划吸引投资者尤其是风险投资家的注意并获取风险投资。成功的商业计划除了要有概念上的创新外,重要的是进行现实的、严谨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如果商业计划营销获得成功,创业团队获得了风险资金,就可以正式建立创业企业,进行商业化的新产品开发。这一阶段表面上营销的是创业企业的商业计划,实际上也是对新产品和创业团队的全面检验。在视美乐案例中,邱虹云等3人与30多家企业进行了投资谈判,在创业团队组成两个月后就获得了风险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产品概念的独特性、创业团队的优良结构、创业者的清华背景、踏实的商业计划书以及当时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他们还得到了清华兴业投资顾问公司的协助。
产品潜力营销当商业化的新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创业企业就需要大量的投资来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大规模销售。而创业企业一般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供应商的支持,而且也缺乏丰富的商业关系和经验,因此它需要再次从外部投资者那里获得支持。这时外部投资者最好是企业的战略投资者,他们不仅可以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管理经验和商业关系,为将来的公开上市做准备。战略投资者看重的是产品的市场潜力、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创业企业如果能够吸引战略合作伙伴的加入,就可以利用新资金将新产品大规模推向市场。视美乐在2000年初开发出可以商业化的产品,2000年4月又获得了澳柯玛的战略投资。澳柯玛有资金,有家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验,在它的协助下,视美乐产品在2001年初得以正式上市。视美乐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不到300万元,而在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上的投资则达到3000万元。
企业潜力营销在许多情况下,新产品上市并不能迅速盈利,但产品和企业的市场前景已经相当明朗。这时创业企业可以寻求公开上市,以获得快速扩张所急需的资金,同时也使风险投资家得以顺利退出。公开上市可以打通创业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渠道,它是创业阶段的结束,也是规范经营阶段的开始。在视美乐的案例中,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为创业企业开辟二板市场,因此他们暂时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资金,通过降低发展速度来确保盈亏平衡。
创业营销障碍
实际上,即使在美国,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顺利经过上述4个阶段而实现上市。除了环境因素之外,重要原因在于创业营销存在着许多天然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业营销的营销者往往是创业者,他们虽然具有创业精神或掌握某种新技术、新产品,但一般并不是营销专才,缺乏商业知识和专门训练,在创业初期也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协助,身兼数职,难免会犯一些简单错误或陷入某种误区,如不善于沟通、固执己见、不愿意与人合作、重技术不重视市场等等。因此,创业者需要克服障碍,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和营销。
其次,创业营销在不同阶段的目标顾客并不确定,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要吸引潜在的团队成员、风险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的注意并不难,因为他们也在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但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则很难。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利益冲突(主要是股权分配)问题,而且合作各方都有大量潜在的其他合作对象,使表面上看起来容易的事实际上困难重重。
第三,创业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合作伙伴,从而获取创新企业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其成本是未来公司的股权、控制权或潜在的市场控制权。但评估创业企业的未来价值并不容易,何况环境因素的变化又会随时影响到这种评估。这会大大影响决策效率,从而影响到创业营销的效率。
第四,创业营销的各个阶段,其目标和任务都不一样,因此要在不同时期迅速调整营销策略。即使在同一个阶段,针对不同的目标顾客(如拥有不同资源和合作目的的合作伙伴),营销策略也会大不一样。创业营销策略既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又需要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难度很大。
受国际和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大学生就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创新能力正成为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日益成为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的主要指标。据笔者对唐山市某高校经管类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的调查,对影响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因素评价中,87.5%的毕业生认为创新能力很重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组织协调、时间管理、分析能力、信息处理、抗压承受挫折能力、执行能力、情绪管理、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的评价之中创新能力得分最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复杂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毕业生创新能力的缺乏正在严重影响着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影响着其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2会计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创新能力不足同样存在于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之中,形势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对影响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因素评价,只有50%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认为创新能力很重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同样是比较缺乏,用人单位给学校的建议集中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人文社科素养的培养方面。会计学专业学生本身对创新能力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在今后处理会计实务、进行财务分析与决策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缺失。造成会计学专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影响,主要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当今的教学制度和教育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大学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理性养成,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教学方法使用程度不高,教学评价手段单一,往往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标准答案限制了师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满足于单纯的知识识记和基本技能的机械重复。大学会计教育应强调对终身学习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及富有创造性。
3培养会计学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讲,创业不仅包括创办自己的企业,也包括在原有的岗位上创建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不单纯是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培养少数企业家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更具灵活性和适应力,另一方面它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创业训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能力,有助于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业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4会计学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
4.1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和完善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而言,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不用说将其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了。创业教育是适应时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种素质教育,必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列入常规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调整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开展全员化系统化创业教育,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渗透,这是会计学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创业学》、《大学生创业导论》、《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普及创业知识,同时加强对创业有很大帮助、实践性强的原有课程,例如《审计实务》、《审计案例分析》、《财务会计案例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灌输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4.2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主体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校外实践、小组讨论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团队合作、顶岗实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主体性,形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程度和实际效果,可以有效激发会计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计案例、审计实务、企业营销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理性思维。
4.3依托第二课堂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计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会计专业课内教学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发展,主要注重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性质,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实现学生的创业活动面向现实需求创造了条件。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塑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举办会计信息化比赛、会计案例大赛、点钞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学科技能竞赛,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意作品大赛、营销策划大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其自信乐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创业品质。
1、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理念较落后
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各高校迅速发展并普及起来。虽说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对其目标和理念仍然存在着狭隘的认识,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倾向于对其进行功利性的商业价值评判,把多培养几个自主创业的“企业家”看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却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此同时,社会上对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的价值判断也局限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没有在专业教育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导致他们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是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途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挣钱养家糊口、创办新企业的肤浅层面上。殊不知,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是一个“涉及远见、改变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就业能力。与商业创业相比,社会创业更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社会创业作为一种创新社会价值的活动,更有助于解决市场和政府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社会创业不排斥市场的力量,即利用市场的规律去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由此可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存在的狭隘认识,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绩效难以提高。
2、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
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同样需要诸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和保障。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难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其原因在于:一是没有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许多高校是在其原有的学生工作部门增设此内容,致使能够用于创业教育的财务资源时常捉襟见肘,甚至挪用;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一般都应具有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且热爱创业教育,而各高校具有这方面能力的师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3、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老套
创业课程的宗旨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效的创业教育需要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游泳知识”能够转而应用于课堂之外的商海或工作中,培养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的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高校“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大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小组教学优化培养,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恰恰是要改变这种现状,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毫无疑问,想要取得有效的预期学习成果,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去感受创业者的生活状态和做事方式,使学生转换为知识的发掘者、学习的主导者“、创业者角色”的扮演者。可见,老套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会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提高。
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对策
1、科学定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其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新发展。因此,推进全校性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育人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贯穿于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育人过程中,要拓展到全校每个学院,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这是因为其融合了创新、创意、合作和敢于承担风险这几方面的能力,对各门学科人才培养与发展都很有价值。事实上,并非只有商学院的学生热衷于创业活动,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的甚至从高中就开始着手创业,其中也不乏大量成功的创业者。高校培养具备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并不需要他们都成为企业的创建者,只是因为受过创业精神“熏陶”的大学生在进入传统行业入职时会推动这些行业创新创业理念的更新。
2、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全校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的关键。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丰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实践经验丰富,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学者+企业家”的素质,自身要有从事创业的经历或经验,能在学生创业中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要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选聘具有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担任创业教师。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二是要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以积累实战经验;三是要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四是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
3、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延伸到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大学生磨练意志,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一是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实践平台。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素质拓展教育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为他们的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物资帮助,积极整合“高校—企业—创业学生”等各方面的优良资源,采用“大学生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小组”等形式进行管理,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开展创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在创业基地的运行中,应当在场地、资金、实训、技术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对条件已经成熟的创业项目,创造机会促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真正的企业。同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网站,加强创业信息的交流,提供政策咨询,推介好的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和校友创业管理培训工作。二是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即主要通过拓宽校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服务平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企业和感知企业家精神。要鼓励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和假期尝试与社会的对接,设立和参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创业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研究表明,由于创业的过程往往是将某一构想或技术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几个基本的、相互联系的缺口,它们是上述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有限性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创业风险在给定的宏观条件下,往往就直接来源于这些缺口。
1.融资缺口。融资缺口存在于学术支持和商业支持之间,是研究基金和投资基金之间存在的断层。其中,研究基金通常来自个人、政府机构或公司研究机构,它既支持概念的创建,还支持概念可行性的最初证实;投资基金则将概念转化为有市场的产品原型(这种产品原型有令人满意的性能,对其生产成本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识别其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创业者可以证明其构想的可行性,但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其实现商品化,从而给创业带来一定的风险。通常,只有极少数基金愿意鼓励创业者跨越这个缺口,如富有的个人专门进行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以及政府资助计划等。
2.研究缺口。研究缺口主要存在于仅凭个人兴趣所做的研究判断和基于市场潜力的商业判断之间。当一个创业者最初证明一个特定的科学突破或技术突破可能成为商业产品基础时,他仅仅停留在自己满意的论证程度上。然而,这种程度的论证后来不可行了,在将预想的产品真正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大量生产的产品)的过程中,即具备有效的性能、低廉的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在能从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复杂而且可能耗资巨大的研究工作(有时需要几年时间),从而形成创业风险。
3.信息和信任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存在于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投资者)之间。也就是说,在创业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是技术专家;二是管理者(投资者)。这两种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对创业有不同的预期、信息来源和表达方式。技术专家知道哪些内容在科学上是有趣的,哪些内容在技术层上是可行的,哪些内容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在失败类案例中,技术专家要承担的风险一般表现在学术上、声誉上受到影响,以及没有金钱上的回报。管理者(投资者)通常比较了解将新产品引进市场的程序,但当涉及到具体项目的技术部分时,他们不得不相信技术专家,可以说管理者(投资者)是在拿别人的钱冒险。如果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投资者)不能充分信任对方,或者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那么这一缺口将会变得更深,带来更大的风险。
4.资源缺口。资源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就如颜料和画笔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没有了颜料和画笔,艺术家即使有了构思也无从实现。创业也是如此。没有所需的资源,创业者将一筹莫展,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者不一定也不可能拥有所需的全部资源,这就形成了资源缺口。如果创业者没有能力弥补相应的资源缺口,要么创业无法起步,要么在创业中受制于人。
5.管理缺口。管理缺口是指创业者并不一定是出色的企业家,不一定具备出色的管理才能。进行创业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创业者利用某一新技术进行创业,他可能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却不一定具备专业的管理才能,从而形成管理缺口;二是创业者往往有某种“奇思妙想”,可能是新的商业点子,但在战略规划上不具备出色的才能,或不擅长管理具体的事务,从而形成管理缺口。
二、创业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来源的主客观性划分,可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主观创业风险,是指在创业阶段,由于创业者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客观创业风险,是指在创业阶段,由于客观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如市场的变动、政策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出现、创业资金缺乏等。
2.按创业风险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和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导致创业者或创业企业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战争、国际关系变化或有关国家政权更迭、政策改变而导致创业者或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管理风险,是指因创业企业管理不善产生的风险。生产风险,是指创业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从小批试制到大批生产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大幅度波动或调整而使创业者或创业投资者蒙受损失的风险。
3.按风险对所投入资金即创业投资的影响程度划分,可分为安全性风险、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创业投资的投资方包括专业投资者与投入自身财产的创业者。安全性风险,是指从创业投资的安全性角度来看,不仅预期实际收益有损失的可能,而且专业投资者与创业者自身投入的其他财产也可能蒙受损失,即投资方财产的安全存在危险。收益性风险,是指创业投资的投资方的资本和其他财产不会蒙受损失,但预期实际收益有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方的资本、其他财产以及预期实际收益不会蒙受损失,但资金有可能不能按期转移或支付,造成资金运营的停滞,使投资方蒙受损失的可能性。4.按创业过程划分,可分为机会的识别与评估风险、准备与撰写创业计划风险、确定并获取创业资源风险和新创企业管理风险。创业活动须经历一定的过程,一般而言,可将创业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识别与评估机会;准备与撰写创业计划;确定并获取创业资源;新创企业管理。
机会的识别与评估风险,指在机会的识别与评估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如信息获取量不足,把握不准确或推理偏误等使创业一开始就面临方向错误的风险。另外,机会风险的存在,即由于创业而放弃了原有的职业所面临的机会成本风险,也是该阶段存在的风险之一。准备与撰写创业计划风险,指创业计划的准备与撰写过程带来的风险。创业计划往往是创业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依据,因此创业计划是否合适将对具体的创业产生影响。创业计划制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与制定者自身能力的限制,也会给创业活动带来风险。确定并获取资源风险,指由于存在资源缺口,无法获得所需的关键资源,或即使可获得,但获得的成本较高,从而给创业活动带来一定风险。新创企业管理风险,主要包括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的选取与创建,发展战略的制定、组织、技术、营销等各方面的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经费有保障
目前,创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政府部门支付,项目经费开支实行报账制,国家免收培训学员学费和书本费,并且每培训一位SYB学员,政府将给予培训机构720~1200元的补贴,并对有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无息贷款。此外,2013年3月,迁安市就业服务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市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对经营一年以上并雇佣2人以上就业的创业者奖励3000元,毕业两年之内高校毕业生取得营业执照的,另外再发放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助。优惠的政策提高了学校的信誉度,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人员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
2.针对性强
SYB项目是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群体的非学历性培训,培训任务坚持以学员为本,教学目标与学员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为了掌握培训者的需求和特点,多次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对学员的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和创业条件等进行统计分类,根据学员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员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3.学习资源丰富
企业能否创办成功除了要符合创业者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外,还要选择那些发展前景好、社会需求度高的行业。通过对市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发展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掌握迁安经济发展的热点,迁安职教中心紧紧围绕创业培训目标,设计出短小精悍、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块。丰富教学资源,建立贸易、服务、制造、农林牧渔四大类小微企业创业案例库,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培训效果。
二、SYB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培训学校组织学员到企业参观学习,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带来实际、直接的利益,有部分企业将参与创业培训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甚至把即将创办的企业看作将来的竞争对手,排斥学员来企业参观、学习。因此,培训学校“一头热”现象突出,在已形成的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
2.乡镇政府合作范围窄
职教中心的“送教下乡”“送培训下乡”中与乡镇政府的合作仅限于该乡镇劳动保障站,其他政府部门如农机站、建设站、财政所等少有问津,缺少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整体安排,造成培训活动的影响范围小,活动实施灵活性和自主性差等问题。
3.师资力量薄弱
每年,政府部门都会制定专门的师资培训计划,目的是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培训质量。但从现实师资状况来看,任职教师大多是由普通文化课教师转业而来,缺少创业的经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而且培训内容大多涉及经济与管理类知识,部分教师缺乏相关教育背景,有时往往对教材把握不准,教学上显得吃力。
三、提高SYB项目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教中心SYB创业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扩大培训规模
目前,中职学校SYB项目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SYB项目是增强劳动者创业意识和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的学员群体还应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返乡创业人员,另外,高校毕业生也逐渐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该市每年毕业生数量近千人,其中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自主创业。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一资源优势,利用区位有利条件加强宣传,与高校逐渐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2.加强师资建设
SYB项目培训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传授创办新企业或选择新职业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对学员制订的创业计划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开业后还要进行跟踪辅导、咨询、促其巩固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学校自身培养骨干教师外,在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同时鼓励教师到高校进修,弥补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还要广泛聘请成功企业家、校外培训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3.进一步提升后续跟踪服务质量
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创业素质和创业实战经验。创业教育优质师资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没有成功创业的亲身体验,创业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容易误导学生。
(一)培养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强、同时又有创业实践的指导教师。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一部分教师以身作则,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际关系资源,开办小微企业,给双师型教师增加新的诠释,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我校建工系教师就有多人入股专业公司,他们的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鼓励一部分教师到新型企业兼职,学习先进的商业理念,积累实战经验,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内容。
(二)整合社会资源,聘请商界校友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知识,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企业。国外一些名校除了由一些教授和一批企业的优秀科研人员承担创业教学任务外,还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人到学校演讲,鼓励学生参与风险投资,经常与高管人员及创业成功人士接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自信心。这种办学的思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校企合作,开门办学,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积累人脉、培养创业素质与能力,为将来创业打下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大胆探索课程改革,在德育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部规定中职校必须开设四门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生涯规划》,并无创业教育内容,只有在《生涯规划》有所涉及,笔墨微乎其微。针对职业教育的现状,有必要增设《创业实务》之类的课程,集中介绍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二)注意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如能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商机,会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们的烹饪专业和淮安主要产业-淮扬菜产业密切相关,有许多教师是大型餐饮集团的顾问,他们在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开一家小餐厅或加盟连锁店的条件和具体做法,针对性强,效果好;建工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很强,社会资源丰富,许多人在外兼职,有人还有自己的公司,他们不仅懂专业,也懂管理,经常让学生业余时间到自己公司见习,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的学生毕业后不久,就创业做了小老板。
(三)注重实践,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多安排讨论课、专题汇报、参观、调查和相互交流等教学形式,采用大量的实例、情境和活动、开放式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调查、情境设置活动设计等教学策略,有些课堂直接搬到企业,教师和企业人士共同授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观察与反思,操作与实践等活动来全方位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
(一)让学生多参加各类活动,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学校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型人格,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通过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经营小店铺、暑期打工、促销商品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中职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幸福,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我校机电系一些男生创办了汽车之家,解决了教职工的汽车保养需求,同时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模拟创业平台,让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可利用自己资源,设立专项基金,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创业园或创业中心,如校内小超市、餐厅内部分营业窗口、快递服务点,可完整模拟整个创业过程,让学员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行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何创建公司、如何管理公司、如何进行产品研发及营销策略制定;学员可以在真实商业环境下实践和完善商业计划书,从而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财贸系学生和快递公司合作,自办学校快递服务点,为同学提供服务。
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某些特定技能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习惯于找稳妥的工作、稳定的收人。创业教育就是强调对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来推进和提升素质教育,职业学校应以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时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职业学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自觉将创业教育融合于学校整个的教育教学中,在校园内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营造积极进取、充满乐趣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创业的精神。可以利用橱窗、宣传栏和校园电视台等校园文化媒介,宣传创业精神、宣传创业人士的典型案例;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与成功企业家对话,专题研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举办策划大赛,设立奖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创业设想,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我校不少学生开办网店,利用业余时间做网商,卖文化用品、服装、化妆品和小食品,每月净赚千元以上,已经能养活自已。
当前研究文献中的指标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分强调财务指标、结合我国创业投资实际不够等,鉴于此,本文运用徐绪松[15]提出的探索图工具,把复杂科学管理的系统思维模式运用到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中来,吸收其系统化、模块化和视觉思考的思维方法,找到影响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的因素,构建了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初步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到修正的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系统模型,以期为推行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探索图是利用CSM系统思维模式,由研究者通过对整体环境的考察,依据自身的经验、拥有的知识和信息以及创造想象力,使用更大环境考虑问题的观点来创造出的一张图。这张图的形成是一个集体创造的过程,它展示了所有会影响或可能会影响研究主题的因素[16]。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探索图的形成步骤如下:(一)初始:按决策问题需要,召集风险投资家、创业管理者、研发人员、外部专家等有关专业人员对决策问题进行探讨。(二)提问:会议主持人提问,请各专家根据自身背景进行思考,影响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的因素有哪些。(三)各抒己见:每个专家成员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发表看法,主持人根据每个专家的观点和提议,画出诸多影响主题的因素,用椭圆表示,形成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的初始探索图。(四)综合分类:待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后,针对椭圆表示区,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对所有的提议进行视觉分析,从整体出发,剔除多余的、综合相同的,将同一类的因素用连线连接,然后再用无规则的圈圈起各类因素,对删去的因素的椭圆加个标示。(五)命名:深入进行视觉思考,结合其他因素,对闭合曲线命名。该类别的命名并非定名,只表示为初始名,最终名由互动分析决定。(六)互动分析:互动分析使用双向箭头表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图的创造过程是将主观意识的形象思维与客观意识的逻辑思维相结合形成辩证新思维的过程。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分类互动探索图如图1所示。经过整理,形成了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的探索图,也即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初步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三、系统模型修正:因子分析实证研究本研究中,应用大样本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探索图中19个椭圆因素构建19个问卷调查题项,对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初步系统模型进行调查。首先通过专家评判和采用克隆巴赫系数及Item-to-TotalCorrelation值计算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合相关阈值剔除不合格的题项,达到精简量表的目的,然后使用因子分析降维数据,提取关键属性因子,信度效度分析得到修正的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系统模型。
本次大样本问卷调查通过各种创业投资机构渠道共发放了120份出去,回收102份,统计整理得到有效问卷84份,计算可知问卷回收率为85%,问卷有效率为82.4%,从而保证了因子分析数据基础。通过专家评判和计算克隆巴赫系数及Item-to-TotalCorrelation值,将初步模型中的19个椭圆因素题项精简为16项,其中将项目毛收益和项目净收益合并为“项目收益”,技术可靠性和适用性合并为“可替代技术”,删除了“售后服务”。接下来对剩余的16个题项数据进行充分性检验,KMO的值为0.902,巴特利特球体实验的卡方值为565.486,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该调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16个题项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简化操作,将16个椭圆因素分别用x1-x16表示),再使用因子分析,得到的解释总方差结果,选取特征值大于1.0以上的共同因子,为前6个主成分,这6个主成分可以解释16个指标的85.842%的信息量。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如表1所示:接下来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分析。SPSS工具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6个公因子对变异的解释能力是85.842%,且各指标的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4,说明该问卷的设计符合特征有效性。数据的内部一致性由Cronbach'sAlpha系数测定为0.867,说明所使用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根据之前的结果,得到修正的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的系统模型如图3。
创业投资项目的特点是风险高同时收益也高,但是投资的成败难以把握,因此首先要对导致风险产生的因素加以识别和分析,将这些因素作为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指标,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或者避免盲目投资或经营不善带来的损失。在模型的初步构建过程中,复杂科学管理的探索图工具在面对决策问题中的大量复杂因素时,能有效地梳理影响因子间的因果关联关系,从而为后续的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本研究首先运用探索图工具,充分利用专家的智慧,构建了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初步系统模型;然后,采用大样本问卷调查,结合专家评判及因子分析方法,得到修正的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测评系统模型,为推行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支持。
作者:石黎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创业营销”课程以创业营销活动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创业市场环境分析、创业战略选择、创业商业模式和创业规划、创业企业的营销策略等理论与实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创业营销基础理论和创业营销的方法;同时,强化创业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创业营销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所具备的营销技能。“创业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创业管理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需要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具体包括建立营销团队、筛选营销创意、设计创业营销方案、评价与讨论等环节。
(一)建立营销团队
营销团队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人是营销的核心资源,将上课学生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 10 个左右的营销团队,每个创业营销团队大约 4-5 人。建立的营销团队民主推出营销经理,在营销经理的领导下将团队内同学进行分工,建立自己营销团队的名称、团队组织结构图,初步选定该团队经营项目,该项目必须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者产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成立营销团队是创意营销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二)筛选创业创意
创意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后面方案设计的基础。筛选创业创意的过程大致是:第一,搜集与整理资料,主要包括产品大类选择、市场二手资料的搜集,一手资料的设计和整理,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创业营销的产品;第二,提出产品创意: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每个团队成员根据选择的产品自己考虑2-3 个创意;接着评价创意,团队成员一起把各个成员提供的创意进行评价,排出先后顺序;第三筛选创意,将创意里面大家认可的前 3 个创意进行深入讨论和论证,教师可以参与这个过程,选出最优创意;第四形成创意概念,团队成员对创意进行深入分析,反复验证,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确认各个营销团队的产品概念。
(三)设计创业营销方案
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① 营销战略的选择,战略是创业的方向,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宏观分析工具 PEST、行业分析工具五力竞争模型、微观分析工具 SWOT 以及 STP 战略工具,形成阶段性成果,随之进行讨论和确认,注意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例如 SWOT 分析中学生经常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弄混,优势和机会放到一起等。STP 战略工具也是目前营销中应用最普遍的工具,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来确认该产品的市场位置,也是后面营销策略设计的基础。② 营销策略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创业营销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设计,一步一步让学生掌握策略的具体应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成的创业营销计划书。
(四)评价与讨论
评价是对前面所做工作的总结,采取各个营销团队现场 PPT 演示演讲的形式,由营销团队做出讲解和说明,其他营销团队对该方案质疑,现场讨论,该团队回答其他团队的质疑,教师根据演示和现场回答两部分对各个方案打分,做出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营销团队。学生对自己创业选择的产品进行总结,总结得失,提高其应用能力。创业营销的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参与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挑战赛以及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大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且有很多学生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大奖。
二、创业营销课程设计
实践的效果创业营销作为一门应用实践性课程,课程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我们的实践,在试用课程设计的班级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掌握所学知识帮助较大;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6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帮助。从统计结果来看创业营销应用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同学们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表现在: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②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③ 增进了学生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⑤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问题
课程设计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程设计的产品和创意千差万别,对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提出挑战,指导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企业运营知识,指导老师要对很多行业和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怎么判断的问题,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师掌控进度问题
教师应掌控各个营销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创业营销课程时间教学周期(18 周)较长,课程设计只靠课堂时间没法完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讨论,而阶段性的成果就能看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营销团队的合作情况,根据运行情况来调整营销团队的分工情况。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做到课程设计的完成进度与教学同步。
四、结语
[摘要]全民创业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出路。目前,推进全民创业的关键在于创业文化的培育。各级政府在推进全民创业,打造区域创业文化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政府应切实转变观念和职能,营造最佳的创业环境,以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
[关键词]全民创业创业文化“官本位”意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出路。推进全民创业的关键在于以建设创业文化为突破口,形成全民创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的最紧迫任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创业文化。
一、全民创业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全民创业文化是指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意识心理等,是一种鼓励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创业文化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观念文化,是人们对财富的创造和追求的看法;另一个是制度文化,是社会为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提供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
创业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氛围、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之所在。创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观念,塑造人们的精神,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一个有浓厚创业文化的地方,经济发展就有活力,始终占有先机,走在前头。温州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就得益于其勤劳务实、敢为人先的创业文化。只有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才能为全民创业提供力量之源。
二、政府在培育创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政府在推进全民创业,打造区域创业文化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是“领头雁”。政府在创业文化建设中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全民创业的鼓动者、机会的创造者、规则的制订者、服务的提供者、秩序的守护者和利益的保护者、创业理念的引领者,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解读“温州模式”,最值得研究的是政府行为,尤其是政府角色定位。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一度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发祥地。对此,温州政府的做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由“先放后导”逐步变为“边放边导”、“先导后放”,抓管理促发展,抓基础促生产,抓有序止无序,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对消费资源进行合理调控。特别是当民营企业有什么需要时,政府给予积极的帮助解决,而不是设置障碍。温州政府角色定位与其经济发展的背景有着很大关系,总是根据其经济基础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适应了经济基础并促进经济发展。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政府也在不断矫正自身“坐标”,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特别处理好了发展与规范的辩证关系,扮演着“服务员”、“导航员”和“裁判员”等角色。
目前,在创业实践中,政府中一些领导干部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吏责任认识不够,对创业行动重视程度不高,抓创业工作力度不大,工作墨守成规、应付了事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要兴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服从服务于全民创业的意识,要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抓住目标,明确角色定位,坚持用大发展的眼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推进创业行动向纵深发展。
三、政府培育创业文化的思路和对策
(一)政府切实转变观念。全民创业中,干部创事业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创业文化,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从政理念。我们要破除“官本位”意识,要引导各级干部把从政看成是一种普通职业,把职务看成是一种崇高责任,把履行职责作为一种应尽义务,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法治观念、公仆意识;牢固树立所有机关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工作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服务员的观念;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干部服务创业的作用,当好全民创业的领头人、组织者和服务员,在推动全民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管理创新,打造科学的政府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正确引导,高扬创业文化的主旋律。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创业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一,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开辟电视台专栏、创意性的公益广告等形式,深入持久地宣传创业文化,造浓宣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转变传统观念。要通过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树立“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观念。
第二,典型带动。善于发现和挖掘敢为人先、敢闯敢冒、成事立业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创业成功典型宣传。通过解剖各类型的典型事例,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示范作用,使创业精神深入民心。
第三,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首先,要发展创业教育。政府教育部门可考虑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材,让创业教育成为义务教育的内容,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次,在全社会进行创业培训。依托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创业知识技能培训,也使有创业欲望的人了解一些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工商税务、创业资源的利用等各方面知识;为特困、低保、失业人员和农民免费提供创业培训。
(四)营造最佳的创业环境。为全民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层层落实治理责任,使创业环境真正得到优化,吸引投资者,保护创业者,为兴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第一,打造优惠透明政策环境。要制定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并保证政策的透明性、稳定性、突破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坚定创业者的信心,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
第二,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府要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要规范执法行为,改变工作作风,减少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打造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要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要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加大立法力度,建立全民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第四,形成适宜创业的文化环境。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创业,以相应的容错机制保护创业,形成适宜创业的文化环境;尤其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机关干部通过离岗、辞职、退岗、提前退休等途径,采取出票子、出点子、出信息等方式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带动创业。
第五,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尽快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市场商机,提供赚钱机会,为他们施展才华,创业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摘要]全民创业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出路。目前,推进全民创业的关键在于创业文化的培育。各级政府在推进全民创业,打造区域创业文化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政府应切实转变观念和职能,营造最佳的创业环境,以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
[关键词]全民创业创业文化“官本位”意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出路。推进全民创业的关键在于以建设创业文化为突破口,形成全民创业氛围。推动全民创业的最紧迫任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创业文化。
一、全民创业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全民创业文化是指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意识心理等,是一种鼓励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创业文化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观念文化,是人们对财富的创造和追求的看法;另一个是制度文化,是社会为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提供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
创业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氛围、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之所在。创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观念,塑造人们的精神,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一个有浓厚创业文化的地方,经济发展就有活力,始终占有先机,走在前头。温州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就得益于其勤劳务实、敢为人先的创业文化。只有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才能为全民创业提供力量之源。
二、政府在培育创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政府在推进全民创业,打造区域创业文化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是“领头雁”。政府在创业文化建设中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全民创业的鼓动者、机会的创造者、规则的制订者、服务的提供者、秩序的守护者和利益的保护者、创业理念的引领者,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解读“温州模式”,最值得研究的是政府行为,尤其是政府角色定位。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一度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发祥地。对此,温州政府的做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由“先放后导”逐步变为“边放边导”、“先导后放”,抓管理促发展,抓基础促生产,抓有序止无序,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对消费资源进行合理调控。特别是当民营企业有什么需要时,政府给予积极的帮助解决,而不是设置障碍。温州政府角色定位与其经济发展的背景有着很大关系,总是根据其经济基础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调整,从而适应了经济基础并促进经济发展。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政府也在不断矫正自身“坐标”,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特别处理好了发展与规范的辩证关系,扮演着“服务员”、“导航员”和“裁判员”等角色。
目前,在创业实践中,政府中一些领导干部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吏责任认识不够,对创业行动重视程度不高,抓创业工作力度不大,工作墨守成规、应付了事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要兴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服从服务于全民创业的意识,要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抓住目标,明确角色定位,坚持用大发展的眼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推进创业行动向纵深发展。
三、政府培育创业文化的思路和对策
(一)政府切实转变观念。全民创业中,干部创事业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创业文化,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从政理念。我们要破除“官本位”意识,要引导各级干部把从政看成是一种普通职业,把职务看成是一种崇高责任,把履行职责作为一种应尽义务,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法治观念、公仆意识;牢固树立所有机关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工作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服务员的观念;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干部服务创业的作用,当好全民创业的领头人、组织者和服务员,在推动全民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管理创新,打造科学的政府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正确引导,高扬创业文化的主旋律。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创业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一,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开辟电视台专栏、创意性的公益广告等形式,深入持久地宣传创业文化,造浓宣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转变传统观念。要通过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树立“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观念。
第二,典型带动。善于发现和挖掘敢为人先、敢闯敢冒、成事立业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创业成功典型宣传。通过解剖各类型的典型事例,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示范作用,使创业精神深入民心。
第三,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首先,要发展创业教育。政府教育部门可考虑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材,让创业教育成为义务教育的内容,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次,在全社会进行创业培训。依托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创业知识技能培训,也使有创业欲望的人了解一些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工商税务、创业资源的利用等各方面知识;为特困、低保、失业人员和农民免费提供创业培训。
(四)营造最佳的创业环境。为全民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层层落实治理责任,使创业环境真正得到优化,吸引投资者,保护创业者,为兴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第一,打造优惠透明政策环境。要制定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并保证政策的透明性、稳定性、突破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坚定创业者的信心,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
第二,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政府要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要规范执法行为,改变工作作风,减少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打造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要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要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加大立法力度,建立全民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第四,形成适宜创业的文化环境。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创业,以相应的容错机制保护创业,形成适宜创业的文化环境;尤其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机关干部通过离岗、辞职、退岗、提前退休等途径,采取出票子、出点子、出信息等方式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带动创业。
第五,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尽快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市场商机,提供赚钱机会,为他们施展才华,创业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关键词]创业投资;外资模式;创业企业
一、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内涵
创业投资外资模式主要是指国内创业投资与国外资本合作,共同组建创业投资机构或共同投资于国内的创业企业,或者政府引入国外创业资本直接投资于我国创业企业的合作模式。
与国外资本进行合作,共同展开创业投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并不充裕,投入到创业企业中的资金就更加少,所以,在创业投资中引进国外资金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我国的创业投资公司和基金的管理经验不足,在一些十分专业的创业投资项目上显得无法驾驭,因此,有时会丧失一些绝佳的投资良机。第三,引入国外资本的同时也能将国外创业投资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内,为今后我国创业投资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创业投资的外资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创业企业吸引国外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而且还有中外创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投资国内的创业行业。
二、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有利条件
(一)拓宽创业资本的来源。现阶段我国创业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资金的需求巨大,由于很多资本不熟悉创业投资而不敢贸然介入,所以创业投资的资金缺口很大,许多好的创业项目因为无法获得创业投资而夭折。国际创业投资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创业投资资本——主要包括个人资本以及养老金、大公司或金融集团资本和共同基金等,它们在全世界游走寻找着有最好回报的创业项目。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多新兴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一个成功的创业企业能给创业投资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等待国际创业资本的进入,而是应该积极地将国际资金引入急需创业资金的创业行业,拓宽创业资本的来源。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业投资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比较成熟。而在我国创业投资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发达国家有很多的管理投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创业投资有五大环节:第一,资本募集与组织架构的建立;第二,项目筛选与尽职调查;第三,投资安排与价值评估;第四,项目监控与增值服务;第五,投资退出与收益分配。在这五大环节中有很多具体的管理知识与技巧,是国外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在引进和学习管理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学习与国外创业投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降低创业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利益的有效制度环境。
(三)通过海外市场完成创业投资的退出。我国创业投资市场当今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创业投资没有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即在创业企业发展到成熟期时,创业投资没有方便的退出变现渠道。“投资投到最后变成董事长”——这是创业投资行业中最无奈的一句笑话,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所在。中外合作创业投资的好处是:在国内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善之前,通过国外合作方借道海外市场完成退出。国外创业投资机构通常具有较好的全球证券市场营销网络,他们能够帮助国内创业企业改善公司的财务报告、管理制度,达到海外上市的要求,从而实现创业投资的退出。国外证券市场大多都设立了二板市场,但是,国际投资者对于我国的创业企业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投资。此时,外国合作者就可以凭借其在海外的影响力,向海外投资者宣传我国的创业企业,以实现创业企业在海外的成功上市,进而完成创业投资的退出。
(四)政府推动。中外合作创业投资也是政府积极推动和利用FDI的一种方式,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制定各项政策以吸引国外创业投资基金来我国进行创业投资。2001年8月28日,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工商管理总局就联合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鼓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我国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开展创业投资业务。2003年2月18日,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等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颁布了《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使外资进入国内创业投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同时在设立创业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上增加了非法人制组织形式,为外资创业投资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另外,依据《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创业投资机构也可以在初期以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展开投资合作。这些有关有利于外资创业投资机构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外资创业投资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国家商务部于2004年2月18日了经修订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规定》明确表示创业投资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创业投资活动不受公司注册地点的限制。
三、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创业企业直接引入国外创业投资。创业企业直接引入国外创业投资,是指创业企业自身可以通过中介机构的介绍或直接与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联系引进国外创业投资资本。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一般来说都是创业企业发展到成长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由于缺乏资金,所以引入创业投资;2.创业企业所在行业大多都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这些产业在国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并且培育出多个快速成长的优秀企业;3.创业企业的创始者拥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具有远见卓识和企业家的战斗精神,能够用自己的企业业绩和个人的分析能力说服国外创业投资者;4.这种合作形式由于创业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大大降低了创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所以比较成功。
(二)中外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于某一创业企业。中外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于某一创业企业,是指国内创业投资机构与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于某一创业企业。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合作的方式比较灵活、松散,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而结成战略性投资伙伴,各自主要依据对项目风险的把握程度来决定投资量的大小;2.双方合作的程度比较低,只是在项目公司董事会层面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没有共同组织一个投资管理团队来进行深入的合作;3.这种合作比较简便,相对容易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展合作;4.由于海外创业投资的股权退出基本上来自海外资本市场,同时国内创业投资机构大部分都有国有股份,这种合作办法往往会带来退出操作上的不便利。
(三)合资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合资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中外双方共同出资在国内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并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来共同管理这个合资的创业投资基金。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双方等额出资成立一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再等额出资在境内发起设立一只创业投资基金,由这家管理公司来负责投资管理,具体管理人员由双方委派;2.项目投资决策由双方共同来完成,每个项目投资都必须征得双方同时认可;具体以哪一方的名义实际对外出资,根据项目公司的具体需要而定,但各自的对外投资总额以各自在基金中的承诺出资额为上限;3.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按投资比例收取项目管理费,项目增值退出时还可收取额外收益分成;4.这种合作办法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项目公司的国际化或本土化。
(四)中方将资金委托给国外创业投资机构管理。中方将资金委托给国外创业投资机构管理,是指国内某一创业投资机构(通常是国有创业投资机构)通过专业选择,选定一个国外优秀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并与之签订协议,将资金全部委托其进行管理。不过这种形式通常会要求委托方只能将资金投入到国内的创业投资市场。这种形式的特点是:1.中资创业投资机构一般为政府独资,由政府出面进行谈判,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由政府来承担;2.这种合作模式是在政府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投资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激励机制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目的是提高创业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创业投资资金的最大效能;3.投资决策和管理全部由合作的外资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负责,中方只是通过外资管理团队的配套投资资金进行约束;4.中方在合作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中方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借鉴。
四、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国外借鉴
以色列创业资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业资本大部分来自以美国为主的境外。以PWC公司的调查数据为例,在2000年第4季度注册的创业投资单位中62%注册地是以色列;到2001年第1季度注册地为以色列的比例则下降为56%,境外注册地主要为美国;到2001年第2季度注册地为以色列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为51%。由此可以看出,以色列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国外。目前,在以色列的国外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中,大约有56%来自美国,33%来自欧洲,11%来自亚洲。
英国政府对国外投资者在英国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国外资本纷纷投资于英国的创业投资基金,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外国资本在1994、1995、1996年分别占英国创业投资基金资产总额的41%、45%和43%,到1998年这个比例增加到73%。美国有着全世界监管最严厉的证券市场,因此,其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也是十分健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信息产业的领头羊地位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本投资于美国信息产业的创业企业。
新加坡政府与美国和欧洲很多成功的创业投资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并且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吸引他们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为了更进一步地放开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新加坡政府还帮助本地创业投资机构与国际著名的创业投资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推动他们共同在新加坡进行创业投资。1999年,以新加坡为基地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全球创业投资13.5亿新元,其中有将近30%的创业资金投向了新加坡本地。
五、推动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建国以来,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发展模式,采用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国家认识到单一计划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开始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观念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中沉淀已久,一些政府官员总是带有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些市场可以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有些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等各种目的需要,往往会运用行政权力对现实经济进行干预。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在创业投资领域只要为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环境条件即可。然而,个别地方政府官员总要行政干预创业投资机构,影响了创业投资绩效。鉴于此,一些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望而却步。为了促进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当减少对创业投资领域的行政干预,为创业投资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二)健全创业投资法律法规体系。一些专家认为,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导致了创业投资在具体操作上无章可循,更难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习惯于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环境中运行,当他们在我国从事创业投资时,发现我国的创业投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时总是心存顾虑,或是驻足不前,不愿冒然进入中国市场。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有利于我国创业投资市场的规范发展,而且还能吸引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进入我国,通过外资模式促进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
(三)加强创业投资信用体系建设。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经济体系良性运行的剂,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保障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创业投资领域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创业投资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在不确定性面前,创业投资机构可能会理性地选择不投资。这样,来自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资金对于中国的情况更加缺乏了解。如果我们有一个完备的信用体系,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就会减少很多信息的不对称,由此才能促进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有力发展。
(四)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创业投资的目的在于创业投资机构能够将创业资本从创业企业中成功地退出,以达到其投资收益回收的目的。创业投资的成功退出,对创业投资行业的持续发展是必需的,唯有这样,才能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投资浪潮,实现资本增值。2004年“中小板”推出,为一些创业企业的退出提供了一条途径。然而,由于种种资格审批依据很严格,数量也严格控制,目前“中小板”仍然不能满足创业企业退出的需求。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在中国的创业投资也面临着在中国当地市场退出难的问题。虽然国外的创业投资机构、资金拥有丰富的创业投资退出经验,可以让中国的创业企业在海外上市,达到退出的目的,然而,这还是增加了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资金退出的交易成本,影响其在中国的创业投资收益。所以,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可以推进我国创业投资外资模式的发展,达到全面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松奇,王元.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5)[J].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3]刘健均.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高正平.政府在风险投资中作用的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王立国.创业投资发展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创业教育为我校的必修课,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并且家庭条件较好,在这一阶段缺乏创业的欲望,对学习创业课程没有动力,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2.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多是年青教师,具有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积极性,但作为创业课的师资,因本身没有创业的经历,只是通过一周的创业课程师资培训,教学中只能做到从书本到书本,是典型的“小鸡教小鸭游泳”。3.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开展的创业项目单一,主要是一些小商店,要买卖的商品都是从批发市场批发,再通过自己店面零卖出去,赚取买卖差价。这些创业实践基本与所学专业无关,不能提供自己的产品或专业的服务,从而体现不了职业学校学生创业的专业技能特色。
二、调查和研讨工作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重点对职业兴趣、成绩评价模式、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跟踪服务等开展调查和研讨工作。
(一)问卷调查
对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五年制高职四年级学生(2010级计算机、会计、商务日语专业)共145名进行了职业兴趣、学习创业课程的目的、感兴趣的内容、成绩评价等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86%的学生的职业兴趣是毕业后做会计、日语翻译、文员等岗位的工作,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占14%,说明就业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83%的学生学习创业课程的目的是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合格,只有17%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和能力;76%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公司初创、游戏等有师生互动的内容,只有24%的学生对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理论性较强内容喜欢;成绩评定有两种选择:一种为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选择该模式的学生为3%,另一种为网上作业占15%,上课回答问题占15%,商业计划书占70%的模式,选择该模式的学生为75%,说明高职生对创业课程还是喜欢课堂训练、作业等成绩占比例大些的成绩评价模式。
(二)召开研讨会
邀请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师一起就在校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生的特点、创业项目选择、职教集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研讨。研讨会达成的共识是:第一,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型人才,主要是依赖技能来进行工作,高职学生的层次性决定了高职学生更多的是进行创业,而不是创新;第二,在校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生的特点是性格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对自己的人生有想法,能踏实地做事,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习与表现常常是班级里的两头,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多,也有少量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由于学生在校内创业基地进行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的选择就成为核心问题,争论比较大的是创业项目是否需要与学校设置的专业有关。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在不断学习中,并不十分熟练,如果选择与专业有关的项目,则可能亏损,而选择与专业无关的项目,如开办卖食品和日用品的小商店,则容易获利。如何看待这种“盈亏”现象?实际上学校创业实践基地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里,创业公司面对的客户是需求比较单一的学生,而真实的市场是开放、需求多样又充满竞争,这种“盈亏”只能看做是对成本、风险意识的培养,而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盈亏”看待。让学生在校内创业基地进行创业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识别风险与机会、整合资源以开创新企业、对企业进行管理等方面的创业能力。这样,学生开办的创业项目就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管理要求,为客户提供比较满意的产品或专业的服务,从而使创办的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可行性对策研究
通过调查和研究,为了职业院校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校领导要重视和支持
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涉及教学计划的制订、师资的选配、创业实践基地的场地、资金扶持、激励政策等多方面,只有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使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得以提高,促进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好地就业。
(二)创业课程的师资应具备创业经历
学校的创业课教师和各专业教师应学习创新创业理论,在取得学校同意与支持的基础结合自己专业开展创业实践,积累创业实战的经验,如开办校园翻译社、旅行社、会计记账公司、动漫动画公司、电脑技术服务公司、淘宝网店等,使自己不仅在上课时给学生讲得好,还能对学生的创业实践给予正确指导,真正做到具有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三)加强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与扶持
学生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创业,如不能提供自己的产品或专业的服务,要成功创业是困难的。因此,学校对学生在创业实践基地开办的创业项目要精心指导,从政策上鼓励、扶持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项目,学校的创业指导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要跟踪服务,使这些项目不但能开办,还能发展。
(四)发挥职教集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晨,魏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4):30~32.
[2]郭昱铄,张秀娥.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6,(11):125,124.
[3]毛文学.高职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5):77~79.
[4]陈航.论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与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143.
[5]孙文新,刘冬梅.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27~28.
参考文献:
[1]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2]吴晓俊.创业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3).
[3]储珩.创业型经济背景下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4,(5).
[4]李燕.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教育研究,2011,(3).
[参考文献]
[1]李儒寿.大学生择业与创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李璐.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对外经贸,2016(10).
[3]汪旭梅.大学生创业动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3.
[4]刘晓黄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与小微企业的合作探索———加拿大高职院校经验借鉴[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5).
参考文献:
[1]韩晗,韩箐箐.基于PEST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J].中国商论,2015(26).
2009级毕业生已有3人独立开设了西点房,延续自己的创业之路。利用系部的“勤工助学亭”,2011级食品专业学生模拟成立了“长沙湘今餐饮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教师科研产品系列方便菜的生产与销售。这些平台的建立,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机会,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优秀的指导老师
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离不开高水平的导师。在学校,这种导师往往比较缺乏,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引入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宽广的人脉,这些在指导学生创业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指导食品专业学生进行焙烤食品的创业,系部从外部企业请来了资深从业师傅对其进行产品制作和销售的指导,帮助他们很快就制作出优质适销的产品,并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解决办法之二是学校的政策鼓励老师做“双师型”老师,不仅仅是拿个证就可以,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胜任的企业家,企业职场人之类的老师。
恰当的锻炼机会
学生创业不能盲目进行,创业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锻炼,这种锻炼在开始就应该视为一生的能力投资,而不是目光短浅的眼前利益。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周末、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等期间进行与其未来事业有关的锻炼,这种锻炼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创业思维的发展。如,2011年假期组织学生赴东莞、南京某果冻公司进行暑期实践,了解到饮料类产品的利润和公司运作特点后,有一位学生毕业后即在家乡开设了饮料店,并逐步酝酿利用当地丰富的椪柑资源开设饮料厂。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这种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锻炼是非常宝贵的。对于创业而言,这只是所需能力的一种。在实践过程中,注意采用与创业挂钩的方式去进行,方可达到培养创业能力的效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创业项目“长沙湘今餐饮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在参与老师科研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在看好方便菜产品的新颖性与市场的广阔性之后,自主进行了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