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老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老师论文

第1篇

本报讯(记者 高敏)昨天,市教委《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称,大学教师在学术研究中,不得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不得有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不端行为。

如果出现这些行为,视情节轻重延迟1~3年申报。如果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资格,这意味着永远都可能评不了教授、副教了。

你有什么意见或是更好的建议,可发送电子邮件到cqsjwzgbzqyj@sina.cn,或寄信到:重庆市华新街鹅石堡山26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

第2篇

申报教授要求本科以上

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我市普通高校教师申报教授、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外语、艺术学科除外),我市普通高校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教师。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申报高级职务?申报条件包含资格条件、师德师风条件、教育教学条件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条件等四个部分。

据了解,作为申报条件中最基本的“门槛”,申报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同时,正常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须取得讲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或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正常申报教授任职资格须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5年以上。其中,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申报教授任职资格应具有博士学位。

不同任职资格条件有别

对不同类型教师的任职资格(含破格),市教委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的申报条件。教学基本条件、科研基本条件等,是我市所有类型普通高校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要求,比如,申报或破格申报教学为主型教授或副教授应具备下列教学基本条件:平均每学年完成教学工作量280学时及以上。其中,平均每学年全日制本专科生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10学时等。

师德不好申报要受限制

师德师风、学术道德不过关,大学教师申报教授等专业技术职务要受限。市教委规定,申报老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其他重大问题,经查实的,延迟3年申报或按相关规定处理;受党纪、政纪处分的,视情节轻重延迟1至3年申报或按相关规定处理。有不诚信记录的,视情节轻重延迟1至3年申报。

第3篇

(一)法国

法国政府和高校十分鼓励学生参与实习,为保障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不受侵害《法国劳动法典》明确规定:实习学生享有普通劳动者相同的一切权利。2014年2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旨在维护实习学生权益并防止实习单位滥用实习生用以减少正常雇员规避社会责任的《新实习法案》。该法案在三个方面对实习生权益保护及实习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出了修订:第一,根据实习单位的规模对实习单位使用学生工的比例作出了严格限制,且每年雇佣实习生的比例最高不超过员工总数的百分之十,而且实习的期间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二,对实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工作时间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特别地对于实习生,无论其实习期间是多长,实习单位必须从“实习生第一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起”支付不低于436.05欧元(约合人民币3711元)的薪水。第三,加强对实习单位的劳动监管,加大对实习单位违法雇佣实习学生、侵害实习生权益的惩处力度,同时法国劳资仲裁法庭将决定缩短对滥用实习生案件的审理裁决期限。

(二)美国

美国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保护弱势群体,虽然美国各州政府基本都没有明确针对实学生权益保护的特殊立法,但早在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案》就明确规定,雇员(即劳动者)是指“被雇主雇用的任何人”。根据该法案,受雇佣的全日制学生,也被纳入劳动者范畴,各项权益均受法律保护。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各类帮助实学生就业以及维权的非营利性组织十分发达。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最为著名。该协会创建于1956年,每年为100多万大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该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帮助雇主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与此同时,美国大学一般都设有保护实习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的“职业服务中心”,负责和雇主沟通联系实习内容、劳动强度、拟定详细周密的实习协议。

(三)我国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地区明确要求高校设立自己的“校外实习委员会”,其职责类似于美国高校中的“职业服务中心”,负责为学生挑选合适的实习机构;书面实习协议的拟定审核及确认;接受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估;受理学生实习有关的申诉;统筹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宜并为实习学生投保意外保险。此外,台湾地区于2006年颁布了“大专院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对台湾境内实学生合法权益保护进行了统一立法。2012年2月9日,政府将该办法更名为《专科以上学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并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明确规定:学校为与合作机构办理学生校外实习,应设学生校外实习委员会。合作机构提供学生相关操作训练,并与学校指派之专责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合作机构负责学生实习前之安全讲习、实习场所安全防护设备之配置及相关安全措施之规划。同时,该办法还将发生争议的处理方式及解决办法强制纳入到实习合作协议中去,更加充分的保护了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借鉴完善与创新

通过对域内外实习相关立法的了解,不难看出国外在对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立法比我国内地完善许多。因此,在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构建我国自己的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保障体系,现阶段应着力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明确实习学生身份及其享有的权利内容法

美两国在立法上直接赋予了实学生劳动者资格,我国台湾也在《劳动基准法》第64条规定:中央主管机关规定的技术生可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而事业单位中的养成工、见习生、建教合成班的学生同样适用《劳动基准法》。在未来立法中,我国完全可以参照法国、美国的相关立法,明确实学生特殊的身份及其享有的具体劳动权益。鉴于实学生非劳动者这一特殊身份,笔者认为,实学生至少应当享有:平等实习权;劳动信息知情权;休息权;劳动报酬请求权;损害赔偿亲求权。只有在立法上赋予实学生明确的身份定位,针对具体的“准劳动关系”特点,参照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制定更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具体权利内容,才能切实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不受侵害。

(二)签订规范的《实习保障协议》

由于我国现阶段法律还没有明确赋予实学生劳动者资格,绝大多数实习单位不能够和未毕业的大学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所以用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唯一书面文件就只剩下校方、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三方共同签署的实习协议。如前文所述,高校自行拟定的实习协议版本各异,内容多偏重规避校方责任,纵观各发达国家早于我国起步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美国大学内部成立的“职业服务中心”制度十分值得借鉴学习。我国高校也应当组织负责指导实习的专任教师会同学生代表成立“实习就业服务中心”,其职责除了代表学生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以外,还应包括拟定切实可行的《实习保障协议》。协议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实习的起止时间、实习期间的报酬、实习过程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归责原则、发生纠纷后的处理方式等。明确校方、实习单位以及学生三方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三方相互配合同时相互监督,才能够避免问题发生以后学生维权无依据或是校方与实习单位相互推诿责任。

(三)全面推行实习责任险实习责任险

指实习单位和学校作为被保险人,在其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所造成的实习学生的人身伤害,依法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保险制度。域内外国家及地区的先进经验表明,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将学生实习期间可能遭遇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交由社会分担,可以拓宽赔偿渠道,保证赔偿额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校方、实习单位与学生在实习伤害事故发生之后的后顾之忧。具体做法,可由国家统一立法强制规定必须为实学生办理实习责任保险,费用由学校和实习单位依约定按比例分摊。

(四)尽快出台《大学生实习条例》

第4篇

2、学历要求。大部分高校要求应聘者具备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少部分岗位还需要具备博士以上文化程度,最好是名校毕业或者海归博士。

3、学术研究成果。想要当一名大学老师,应聘者最起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者是在某些行业领域具有一些突出的研究成果。

4、工作经验。在你应聘大学老师前,曾经从事过教师相关的工作,对于教师这一工作性质了解透彻,如果没有工作经验的话,一般都是要先从助教开始做起,最后经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学校的考核,决定你是否具有成为大学教师的资格。

第5篇

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青岛科技大学,和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位教授进行了交流碰撞,他们各自对“校企合作存在哪些阻碍”的话题发表了意见。

《商周刊》:您认为,目前阻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王志义(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最大的障碍就是国家政策引导的问题。按照目前考核机制,我们这些大学老师实际上是不适合于搞产学研的,因为职称的评价标准是论文的发表数量。

杜芳林(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我觉得,跟考核机制没有太大关系,关键还是要转变全民意识,尤其是企业家的意识。现在的企业家,赚了钱,不投在技术研究上。

王志义:这也不能光怨企业家。坦白说,我们这些大学老师,开展的科研项目有多少项是可以转化的?有多少是根据生产实际去立项的?这主要还是归因于政策指挥棒,如果它是以生产实际为中心,让大部分高校面向企业需求,那就好了。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从1995年到2005年,是科研成果最丰硕的时期,获得了许多科技奖项,当时在青岛市、甚至山东省都是一个典型。现在为什么退步了?就是因为从2005年以后,开始过于重视。现在,跟我们大学老师的利益直接挂钩的就是评职称,而评职称需要什么?论文。

其实,现在很多企业家都非常反感老师,甚至反感高校。因为他们认为,高校老师都是夸夸其谈,没有真材实料。

杜芳林:我不太认同,我认为,现在一些企业家的眼光还是比较短浅,他们太在意技术能不能立竿见影。实际上,在国外,十个项目中,有一个成功了,企业就能赚钱,就满意了,他们容忍失败,可是中国的企业是:你上―个,就必须盈利一个。科研本身就是必须容忍失败的,如果企业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这种意识:我投入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打算收回的。虽然,我们一些老师由于跟企业接触少,做了一些对于企业来讲“没有用”的研究,但是反过来说,要求每个高校老师都跟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也不切合实际。基础性研究也是必须有人做的,它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它就没有后劲。

王培山(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现在,大学老师缺什么?第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第二,缺乏信息的收集,我要搞研发,必须得了解现在我所处的这个专业、我所从事的这个研究,有哪些企业需要它?没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最后都是束之高阁。第三,老师们缺乏对接的途径,为什么我们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对接活动,包括跟校友(尤其是企业老板)建立联络?为什么我们学校层面,包括市科技局等部门也是有意识地打造平台,让科研人员和企业进行对接和交流?因为老师们不愿出去,也没有门路,搞产学研必须要走出校门,必须要进入企业,而且必须要走到企业的一线,到现场去跟一线的研发团队交流碰撞。

《商周刊》:产学研合作方式有哪几种?

杜芳林:一是与企业联合成立高新技术公司,第二是成果转让给企业,再一种是共同研发,专利共同所有,还有一种是共建,企业出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我们来承担科研与转化。

《商周刊》:哪一种方式比较有效?

王志义:很难说。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并不进行自主研发,它们有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所以很难确定高校跟他们开展哪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更有效,要看具体情况。

杜芳林:实际上,中国有很多产学研项目是进行不下去的,因为有很多企业不讲信用。比如,你说你技术入股,最后,你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

王志义:对!因为你不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现在很多企业是两本账,特别是民营企业,你都不知道他们的收入是多少,你怎么分红?

《商周刊》:青岛缺乏中试机构,会不会也,给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带来很大不便?

王志义:对,中试机构很欠缺。

杜芳林:其实市内也有很多孵化基地,里面建有中试机构。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现代化

大学老师不同于中、小学老师的显著之处是:中、小学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教会学生“是什么?”,以此完成基础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牢固的基础知识。而大学教师则有两项职责,即科研与教学。而教学与科研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一个好的大学老师应该是科研、教学都突出、优秀,如果缺少其中的一项就似一个人缺了一条腿一样,他也只能是一位“残疾人”;如果教学、科研都十分糟糕就像没有腿的人一样,现在的学生戏称这种老师为“垃圾”。

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拿到新学期的课程表后,先到图书馆了解一下每位任课教师的科研情况,查阅它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术著作的情况,给这位老师在研究水平上进行一个定位,接下来在课堂上,“聆听”每位教师的教学,然后对他的教学再作出一个判断,而中国的大学生往往缺少了解任课教师科研情况这一程序。

就教学而言,当今中国大学的教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深入浅出型、浅入深出型、不入也出型(就是通常所说的照本宣科型)。

一、深入浅出型

一位老师如果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深入”研究他所讲授的课程,教学时呈现给学生的就是“浅出’一用最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解深奥的道理,所以,我们听大师讲课时就像是听大白话一样,既轻松又愉快。古希腊、中国古代把它称之为“寓教于乐”,并被奉为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凭教师的博学,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

有的同学会觉得在高中刚毕业的时候,大学是可以放松的天堂,但步入大学,我却不这么认为了,刚从填鸭式的教育中走出来的,开始步入更自主性的生活,我想,大学不是完全放松的场所,而是可以做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真正可以尽情地为自己那份心底的梦想而奋斗的场所,而对于大部分同学,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真正的能力是在未来的工作中积累的,而非大学这理论性的东西,也因此,很多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在玩电脑游戏上面,玩电脑游戏固然没有错,但它绝对不能作为大学生活的主流,然而,也许在大学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大家却麻木地把它当作是时尚。

“深入浅出”的关键罢“深入”。“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鲁迅等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师,他们的授课“征服”了当时听他们讲课的学生,而真正使它们青史留名的是他们的学术著作。所以,科研就是大学教师教学的发动机,一个好的大学老师首先科研能力要突出。一个大学老师如果缺乏科研的保障,即便授课能“征服”学生,这位老师也只能算是个街头巷尾的鼓书艺人,因为他没有传世的学术论文与著作。

以鲁迅先生为例,他留给这个世界一大批宝贵的著作,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在文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通晓古今中外,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一定的造诣。但教学时,他仍然觉得“是很吃力的”,他怕“上讲台,讲空话”,怕“误人子弟”。鲁迅在《北京通信》中写道:“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途,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可见鲁迅先生对教学的要求是非常的高。

二、浅入深出型

一个老师对于所教的课程研究得不深入,就是“浅入”,他讲课时就必然“深出”,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他自己还没有研究透彻,缺乏对这门功课总体的认识,就似盲人摸象一样,难免把大象讲成是“一把蒲扇”、“一条绳子”、“一堵墙”,或者是“一根柱子”。

没有“深入”的研究,讲课时就必然是“深出”,本来简单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只能用晦涩的言辞使简单的问题越来越深奥,最后是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不明白。整个教室就似一具棺材,学生昏昏欲睡、痛苦不堪;老师度日如年、如坐针毡。当然,也有些厚颜的教师大声叫嚣,课堂上讲授的大多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这些东西远离现实生活,学生听起来枯燥也是必然的,学生逃课、睡觉等足以说明这位老师讲课的深奥、研究的精深,他们是最有水平的。易中天讲三国,其中三国人物都远离我们一千多年了,而且《三国志》这本书又十分难懂,但易中天却讲得人人喜爱,如果换成其他老师来讲,估计能让听众跑光,甚至于发疯。有些教师喜欢用爱因斯坦为自己来辩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课,开始时听课的人满为患,听者总希望从他的言辞中得到智慧与启迪,但最终满怀希望的听众们都以绝望而告终,因为他们根本就听不懂爱因斯坦到底在讲些什么。他们放弃了爱因斯坦同时也放弃了神奇的物理学。好像他们就是爱因斯坦一样,我要提醒的是全世界只有一个爱因斯坦,而爱因斯坦研究的是最最前沿的东西,没有人明白是必然的,但你研究的是最最前沿的东西吗?

三、不入也出型

“不入也出”的大学老师们所追求的目标大多也是谋官,有的是直接谋官,有的是曲线式的,先谋个职称,最后凭高职称再去谋官。这年头谋职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学术刊物如此之多,只要肯花钱,刊物的主编及编辑们正等着你哪!或许你的文章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位读者,那就是作者本人。有了文章后,把文章交上去,填写几张表格,你摇身一变就是教授了。

参考文献

第7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接近了尾声,回首两年的校园生活,感慨颇多,收获亦颇多。研究生生活的结束,却又意味着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一大连海事大学、我的老师、父母、亲人、朋友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首先,我要对我的导师***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能成为*老师的弟子是我一生中非常幸运的事情,在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您平和的生活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让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升华,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引导了我以后的发展路程。感谢您从本论文研究选题开始一路指导至论文的完成,有了您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才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感谢您在我研究生生涯中遭遇困难时给予我及时帮助和莫大的鼓励。毕业在即,在此谨向您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师恩难忘,当结草衔环以报。同时,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另外,还要感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的其他老师.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生动的传授知识、课堂下语重心长的教诲和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引导并鼓励着我,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受益匪浅挥洒自如并会受益终生。在此求学生涯结束之时,我也要向悉心培育我和教育过我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表示感谢,我能有今天的知识和成长经历,离不开每位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求学路上每一步的谆谆教诲。难忘师恩,我在这里向各位老师鞠躬致谢!

研究生期间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是我最难忘的回忆,感谢我的同门……给我的莫大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师姐们……、我的朋友们和我的同学们,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是你们让我在这里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是你们让我在这里找到家的幸福感觉。感谢企业管理专业的所有同学,研究生生活有了你们的陪伴而更显丰富多彩,认识你们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幸运,但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祝福各位同学前程似锦!

在我告别求学阶段之时,请允许我向我最爱的家人和疼我支持我的亲友表示诚挚的谢意,父母养育了我,并一直在我背后无私的奉献,默默的支持,你们的哺育之恩,爱护之情让我永生难忘。还有我的亲友,感谢你们对我从小到大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帮我在困难中坚强,为我在成功时喜悦,恩情我将铭记于心,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你们!

第8篇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改的,当然可以再修改了。修改是一种提高,水平再高的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很多学校、大学老师也是希望学生能认真的多多修改几遍。

扩展资料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开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那么,创新教育到底做得如何呢?冷眼观察,我们并不乐观。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教育

高考是分水岭,这是中国的教育的基本特点。虽然近年来,大学迅速扩招。上大学已不再是难事,一考定终生的就业体系也已不复存在,但是,高考仍然是中国教育的指挥棒,仍然发挥着巨大的魔力。现在,高考仍然是分水岭,只是它分流的不再是“干部”和“群众”,而是“一本”和“二本”,是“名牌”和“普通”。

要上名牌大学,就得上名牌高中,要上名牌高中就得上名牌初中,依此类推,瞄准高考的教育已提前到了娘胎,人生的马拉松从孕期就开始了冲刺。

由于高考题量越来越大,知识面越来越宽,考生答卷时根本来不及思考,中学教育为了应对这个指挥棒,不得不走题海战术,通过增时补课的方式,三年的课程用两年时间完成,接下来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和模拟考试。高考前训练的目标是机械反应和死记硬背,学生要练到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的水平,不能思考,更不能推演,因为高考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时间。由于高考题中的超纲题目,导致了高考前的教学中必须补充大量的超纲内容。这样,教学内容增加,而教学时间却被压缩,双重的挤压,除了囫囵吞枣,学生别无选择,这使大量学生的课业做成了“夹生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没完没了的疲劳战。长期严重的睡眠不足。这就是高中学生的常态,

高中生为了高考而战,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们状态又如何呢?初中生要为考个好高中而奋斗,小学生要为考个好初中而奋斗。孩子们除了在校的学习,还必须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为了全面的“素质”,为了在高考中能加个“特长”分,更要参加各种课外班。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就是中国孩子的基本状态。玩,对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已成为奢望;累,已成为中国孩子们的常态。

事实上,在整个教育环境唯笔试成绩论的大势下。教师个体搞创新教育,是很难的。靠个别有真知灼见的老师搞创新教育,也难以有实在的成效。因为创新教育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教育的创新,所以说,只要应试教育的现状得不到真正的革命,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二、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教育

中小学教育为了高考分数而战,那么,没有了统考压力的大学,创新教育又搞得怎样呢?

纵观我国大学教育,对于知识和技术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当时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等等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教材中没有,教师也不讲。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对这些重要内容也不了解。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死知识,没有了解到这些知识和技术所体现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所产生的闪光的思想,更没有领会到科学伟人们身上所体现的强烈的创新意识,

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很多大学老师,特别是基础课老师,几十年教授同一门课程,多年使用同一部教材。大学里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各门课程考试的题目稳定性极高。每年的试卷只是在前一年基础上稍作改动。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大学老师也习惯于“教书匠”的工作和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创新的能力与动力都严重缺乏,创新教育也就不可能在大学常规教学中体现出来。

近年来,有些大学设置了《创新学》类的选修课,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置了“创新”学分,也有几部关于创新的书如《创新学》、《创新学教程》等教材出版,但大学中的创新教育并未真正“热”起来,大部分学生拿创新学分是被动的,就像高考中的物理“实验”题目仍用笔答一样,大学中的创新学分往往也是用笔回答问题来完成的。就像很多教师只是在面临职称或考核问题时才制造论文一样,大部分学生拿创新学分也是制造出来的。这样的“创新”,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三、对创新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浏览创新教育方面的论文,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完成的创新教育论文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数量不同,中小学教师写的论文远多于大学教师。其次,论文角度不同,中小学老师写的创新教育论文,基本上都把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而大学教师中只有少数人把创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这些人成为创新学专家,而其余大部分人却与创新教育无关。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体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论文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都具有超重的地位。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以教学研究为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内容,在考核制度特别是职称的压力下,中小学教师很自然地会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这样的口号引入自己的教学,形成这样的论文也就成为自然。而我国大学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教学研究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中小学,大学要求的论文要有“大学的水平”,偏重于“学术”,要“科研”成果,大学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的人不多,写教学论文的更少,要研究创新教育,也必须把它当作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成果要么叫“创新学”要么叫“创新论”,似乎只有达到“学”和“论”的水平,才算达到了“大学的水平”。

任何能形成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都有两种力量在起作用,就是前引力和后推力。前引力的基本特征是“引领”,就像羊群需要领头羊一样,人群也需要领头人。通常,前引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主动的。后推力的基本特征是“推压”,主要来源于制度和行政推力,在这样的推力下,不论是否愿意,都得去做某些事。后推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被动的。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不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创新教育都缺乏前引力,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职称的压力,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会大幅度减少。事实上中小学老师搞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尝试,大部分没有合作团队。也没有“科研”立项,更无经费支持,自己在教学中试了,能够写成论文,如果能发表或评个什么奖,最终为职称评定创造了“条件”,就算“圆满”了。而大学教师要搞创新教育,则一无前引力,二无后推力,因为大学的评价体系中,目前很普遍的是重科研而轻教学,科研工作与培养学生分离,文章与教学分离。没有几个教师对创新教育真正有兴趣。在高校搞创新教育,按现在的体制,合适的做法就是把创新教育当作学科来研究和建设,要立项,要经费,最后完成一两部专著,才算有始有终。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创新教育基本上还处于最初级的起步阶段,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对创新教育的探索道路完全不同,体制上严重缺乏创新教育的前引力和后推力,师资队伍本身目前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教育的理念,也缺乏创新教育的动力和能力。

四、对推动创新教育的构想

创新教育应该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终生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育,是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全社会的责任。

首先,必须为创新和创新教育提供足够的前引力。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前引力具有更大的作用,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让创新者能够得到创新带来的实在利益,如果老百姓能看到大量创新创富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就会激发出无尽的创新动力。如果人们认识到创新能够创富,创新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创新教育的理念也就自然在民众中形成。但要真正解决创新前引力的问题,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制度体系的支持,必须很好地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完善,而且要有很好的执行力度,新闻媒体的宣传、社会力量的促进,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校搞创新教育,也要解决前引力的问题,在目前没有太多创新教育成功经验可起引领作用的情况下,要出相应的政策,鼓励广大教师大兴创新教育之风,要把创新教育的成就作为重要的成果予以认可,将创新教育的成果予以大力的宣扬和推广,树立榜样,形成引力。

其次,必须为创新教育提供足够的后推力。就是用制度和行政的力量去推动、督促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尝试,在制度上鼓励和要求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把创新教育作为对教师的一种考核指标。笔者认为,在目前教师队伍普通缺乏创新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情况下,后推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状态下,要真正让创新教育热起来,这种后推力是主要的动力。

如果创新教育有了前引力和后推力,那形成创新教育的大好局面就为时不远了。

五、对大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构想

在大学搞创新教育,可以使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推行,一是组织力量专门从事创新研究和创新教育,开设创新学课程。二是把目前中小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方式引入到大学教学中,即把创新教育融合到大学其他课程之中。经过一定的发展,如果形成既有专门的创新学教育,又有所有课程都蕴含创新教育的局面,创新教育就真正蔚然成风了。

目前创新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体系尚不成熟,譬如对产生创新思考、创新过程、创新规律的研究,还没形成较系统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已出版的教材和专著较少,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教学训练的方法步骤等,值得研究的内容还很多。笔者构想,创新学课程应该以大量的案例为基础,通过解读案例,使学生得到启示与启发;创新学的规律应该不是死板的,而应该是多样的;创新学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有“标准”答案的;创新学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而不是“填鸭”的。创新学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意识,激励创新欲望,总结创新规律,启发创新灵感,寻求创新方法。

第10篇

实习是我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做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不断的学习新的事物,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整理转正自我鉴定,需要收藏哦

大学简短教师转正自我鉴定光阴荏荏,自2xx-xx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即将一年了,面对我人生另一起点的第一年自己充满信心,因为我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回顾这一年,自己是不断探索奋斗、不断检讨完善的一年。

在参加工作的这一年来,本人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认真文听讲,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自从2xx-x年8月23日的教师宣言后,我光荣的加入了教师这一行列。成为教师的那一天我深深体会到“为人师表”的意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每个老师都应该遵循的,是对老师行为的一个规范。这一年来,我很注意自身的品德行为,努力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具有叛逆的个性,没有成熟的善恶分辨的能力,很多坏习惯也有很多好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是好是坏跟教师的言传身授有很大的关系。

我本着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想法去工作。坚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问心无愧的上好每一节课,积极思考改变体育课中的游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写教后感和教学杂记,不断积累经验,懂时立即向师傅、组里其他老师请教。尽职尽责做好学校交给我的每一份工作,热心帮助同事,能团结同事,协调工作。关心爱护学生,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

在工作的这一年里,我积极参加区里面的新教师培训,认真听讲,吸取了不少名师的经验以不断来充实自己,坚持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校领导的支持下2xx-x年上半年成立了健美操小组,带学生参加了区里面健美操比赛,还参加了区里面的体育能手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谨严,在这一年里我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未来路漫漫,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定能改善不足,发扬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我会努力加油!

大学新教师转正自我鉴定时光荏苒,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回顾回头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受益颇多。站在新的出发点,回望来时的路,是为了接下来的历程更加夸姣。下面就这一年来,本人各个方面的表现作如下。

一、坚取信念,健康成长

教授教养的岗位是平凡的。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外边的诱惑向你招手时,看到那一双双渴想知识的眼睛,那清澈明亮的眼神,你会被深深的打动,守住心中那一份梦想,就点燃了千千万万孩子们的梦想,照亮了他们人生的历程。学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的理念也要求我们不只是春蚕,不只是烛炬,照亮他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充实、晋升自我,只有自身得到发展,才会从教育中得到快乐,才有动力一往无前。

评价一名教师,心理的健康状况是很重要的一个尺度。在工作中,在人际交往中,在家庭中,如何灵活多样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风采,这些是我们每一个走出校门不久的人都必需学会的。这一年来,在对待糊口上,我的立场较以前积极良多,每一天都布满决心信念的糊口,碰到事情也能理智冷静的处理,见到以前的朋友,都说我成熟良多,这让我跟到十分兴奋。社会是一所大学,我学习到了良多在学生时代学习不到的东西。

工作一年来,我的作息规律了,做事效率高了,常常参加体育锻炼,常常和同事谈心。在体检中,身体健康状况是历史以来最好的一次。这让我感到很兴奋。事业和健康应该是兼顾的。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一次上课之前,我都作了最充分的预备。每一堂课都去当真听老教师的课,而且听不同人的课,进行分析比较,自己的教案要反复修改。除了本科目的课,还去听了语文、英语课,还有班会课。不同科目的课堂相互鉴戒,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而且在教授教养中可以适当联系其他科目,教授教养内容丰硕生动了,又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爱好进步了。从其他教师身上,我学习到良多教育教授教养的宝贵经验,更感慨感染到了崇高师德的魅力。

课后,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教授教养意见和建议,在师生同等的基础上开展教授教养,学生真正感慨感染到民主。学生的意见是直接的,是最真切的,从他们那里我熟悉到自己的良多不足,而自己经由努力也改正了良多缺点,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步了。

同时,我还广泛阅读各种教授教养文章,吸取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同时自己坚持每一堂都有反思,坚持写教授教养随笔和教授教养论文。

三、东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一年来的教授教养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实践新课程。课堂上,我尝试不同的教授教养手段,知识探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动员尽可能多的学生介入进来。课后的功课处理中,我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小论文,小故事,漫画,诗歌,题材、题材均不限,同学们的激情被点燃,他们的才华在习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这些在短短的课堂是不能做到的。如何让历史课堂布满活力,我从学生的习作中学习到良多。学生们心中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是鲜活的,是布满人道毫光的,是社会的真实反映。不要以为学生没有当真听课,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完成的非常当真。批阅学生习作的历程就是一趟布满神秘的旅程,不同社会轨制下,古今中外,不同阶层人们的糊口,有血有肉。优秀的功课到各班展出,一来刺激了学生的成就感,二来避免功课在统一班级之间比较的局限,实现了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在各班之间就课堂表现、功课完成效果展开评选,评选出五星级班级,给予奖励。我还开通了教授教养博客,和泛博同行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也成为第二课堂。

在教授教养中分层教授教养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出发点的学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授教养方式。我常常指定一些较轻易的标题题目让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鼓励他们相互抽背;或者是基础较好的同学带动基础轻微差的同学。每一次课堂提问,我都有记实,不同难易度的题目,我会让不同的学生往返答,尽量使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那些主动发言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每一次谈话都有记实,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制定不同的目标,实时给予奖励。有几位同学在历史课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树立了决心信念,整体成绩上升四百多名。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有些班级的整体水平直线上升,这次期末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欣慰。

四、任重道远,一往无前

作为刚刚工作一年的新教师,我的提高是微小的,是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中,在大家的关心中取得的。存在的题目还良多:教授教养水平有待进步,论文写的不是很好,与学生交流还应增加,读书不是良多等等。我会在下一年里争取更大的提高。

跟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的分层教授教养题目更加凸起;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如何进步教授教养质量,这些都是摆在眼前而又急需解决的重要题目。而自己作为新教师教授教养经验仍很欠缺,需要在教育教授教养中努力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多少风风雨雨,我坚信,只要保持一颗坚守梦想的心,理智冷静的处理各种关系,我的未来不是梦。学校为我们的教育教授教养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家长和学生对大学梦深深的期望,都鼓舞着我一往无前。

关于大学新教师转正自我鉴定转眼间,我在XX大学参加工作已近一年。这一年来,我满怀信心,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的工作有校领导的支持和校老师的关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一总结。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教师的举止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特别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自己的品德非常重要。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新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尽量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工作之余我还不断看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

在教学中,我每次都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好课后反思,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平时我还虚心向学校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并及时向他们请教。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外,我与学生一起玩、一起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姐姐。在班级管理中,我组织好班干部的管理工作,让他们做我的小助手,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我努力用一颗平等、博爱及宽容的心去看待、教育每一位学生。这一年我有幸能与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董老师一起管理班级,她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这一年虽然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我所带的班的学生在每次比赛中都能积极参加,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还被评为“优秀班级”。他们的每一次收获就是对我的鼓励,同时我也被评上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在校教学技能比赛中取的“小荷奖”。收获最大的是这一年在校领导、老师的关怀下,我的教学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成绩是可喜的,收获是丰硕的。

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待提高;在处理已有的知识与传授知识的时候,有时还不能很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部分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全面。其次论文意识不强。最后,有时自己的脾气太过孩子气,在处理有些事情时过于急躁,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经验。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反思。我相信在反复的总结与反思中,我会不断地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越做越好的。

第11篇

毕业后的学生再回来,真的当母校像母亲一样亲,见到老师,不再是挑剔和傲慢,而是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叫一声“老师好”,犹如旧时胆怯的教书先生的温顺弟子。

这样的惆怅,是用了在社会中行走一程的代价,才成功换到的。假若他们在毕业后,还是自由人士,没有历经俗世无情的棒打和白眼;那么如此黏稠到化不开的哀愁,大约依然不会有。借用同是大学老师的朋友的话说:这群孩子被工作一醺一烤,终于知道当初老师是如何爱护着他们了。

学生小米读书的时候出了名的懒散。毕业的时候交论文,快要答辩了,他的初稿都没有完成,带他的老师着急,发了脾气,他这才紧赶慢赶完了工。这时的他像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将军,迫不及待地约见老师,恨不能老师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为他的大作点评把关。他不知道,那时临近期末的老师,也被许多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不会闲到随时为他待命。不过这些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向来像孩子一样任性,觉得老师们皆是家里人,就像父母一样,他咧开嘴一笑,要立刻过去哄劝。所以,他的论文刚刚收了尾,便打电话给老师,说想马上过去面谈。老师有些不悦,告知他下午有会要开,不在办公室。他不管这些,说一句“我马上就到”,便挂断电话,奔老师办公室而去。

当初老师喋喋不休地催他,这时换成了他喋喋不休地询问老师,那架势恨不能将老师此后的时间都占为己有,为他服务。但事实上,他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成绩单上还有两门功课挂科,但这并不妨碍他突然高涨起来的学习热情。老师们当时也都纳闷,怎么一个小混混,突然改邪归正了?直到毕业答辩完成吃散伙饭时,他敬老师酒,开玩笑说,我要是毕业时不勤快一些,估计老师肯定不给我的论文过关。老师当即语塞,只好将一杯酒喝下肚去,省却了对他突然精明起来学会算计老师的感慨。

老师们还是在毕业之后挂念着这个孩子,不知道散漫执拗惯了的他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甚至有时候还发狠话,说不能这样宠溺这帮学生,要让他们首先在学校里就懂得社会上的优胜劣汰之法则,宁肯做被他们痛恨的心狠手辣的老狼,也不能因为短期的仁慈让他们最终被社会的险恶人心淘汰。

半年后,小米再次出现在老师们面前,变了脸似的,满是谦恭与随和。到办公室来,他不会随便拉一把椅子便大大咧咧地坐上去,而是小心翼翼地撇一眼老师的眼色,看到老师依然亲热如昔,这才放下心来,慢慢回复到读书时那个爱吹牛皮的狂放模样。但他的眼睛,并没有因为胡吹神侃而忘记了察言观色,看到老师杯中的茶稍稍空了,便立刻起身,续上新的热水;而且是两手捧杯恭敬送上,感觉像是在侍奉某位居高临下的总裁。一旁的老师竟有些坐不住了,甚至怀疑他是否有事相求。

小米其实无事可求。他只是在领导面前做过一年的下属后,习惯了卑躬屈膝,端茶倒水。他也在领导一次次的脸色里,懂得甜言蜜语是比当面对峙更有效的解决矛盾的方式。所以见到了恩师,也习惯性地尊为领导,在老师身后,卑微但机敏,一副做好了随时冲锋陷阵准备的好士兵模样。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手段;科研;教学态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59-02

大学老师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直接执行者,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大学老师的不懈追求。笔者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结合所承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做好课前准备

针对所承担的课程,授课老师首先必须查看教学大纲,理解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课程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然后制定教学日历,对全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分解。在研究生教学中,许多课程并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大纲只给出了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根据要求,仔细选择参考教材,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并将其细化到教学日历中。教学日历应该包括每次课时间(由于许多高校老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繁重的科研任务,教学日历可提醒老师每次课时间)、内容、课内时间分配等,在制定好教学日历后,授课老师可根据教学日历细化每次课、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制定教学日历的好处是使授课老师在上课前清楚每一次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并且使授课比较成体系,不会出现该重点讲透的内容由于缺少时间而不得不匆匆带过。制定好的教学日历是上好课的基础。

除了制定好教学日历、备好课外,在上课前,授课老师还要花点时间了解听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所具备的课程基础,针对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还要了解其将来的课题研究方向(可在第一次课老师学生相互认识的时候关注这一点),了解这些的目的是为课程设计(如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准备)做好准备,争取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使他们对授课内容感兴趣。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给大学生上课时,特别是给研究生授课时,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特别关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综合利用。在给研究生授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讲述解决问题思路为主。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都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有的具备较强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授课对象,老师不可过多将重点放在传授知识方面,而是应该更加关注如何讲清楚问题的来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时甚至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启发,多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十分重要。

2.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和老师构成了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教师与学生达成良好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1]。大量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输的知识、观点,可以大幅改善上课效率。在面对某些基础课教学时,某些内容可能比较枯燥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此时老师需要采取手段,比如引导学生联想前面学到的相关知识内容、举例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等,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改善课堂沉闷的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选择研讨课题与自由讨论。老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针对研究生专业背景和某些内容的特点,可采用研讨式教学,指导学生选择一个大的研讨课题,但不局限于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课堂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深入、自由讨论,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将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2]。比如笔者承担的研究生课程电磁散射测量与分析,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了角闪烁噪声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后,给学生布置了有关角闪烁噪声的抑制和利用方面的研讨课题,学生在接到任务后,不仅要重温、理解有关角闪烁方面的知识,还要查阅大量的科研文献,了解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克服角闪烁噪声对跟踪雷达和末制导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目标的角闪烁特性,对雷达实施干扰降低雷达性能的有关工程案例。在再次上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就角闪烁对实际工程的影响展开自由讨论,经过讨论后,学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学到了有关工程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来面对同类问题的解决能力。

实际上,除了上面几点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授课性质、授课对象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积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是教书育人为主科学研究为辅的单位,传授知识、给学生上好课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大学老师应该注重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科研成果走进教室,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在理工科类院校中,许多老师都承担了科研任务,有的甚至同时承接了几个工程项目,这样会导致其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较少,教学时往往随意讲解了事。实际上,对于这类老师来说,丰富的工程经验应该是他们的巨大优势:一则通过工程实践,他们对教材中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入,给学生上课时就容易将内容讲得更透彻些;再则,他们上课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以列举他们从事的工程实例,讲课将更加生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这类老师,只需要他们多投入一点教学精力,将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某些只从事教学活动,很少有工程项目的老师,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多注意阅读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包括期刊论文和专业学位论文,这样即使自身没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机会,也可以通过间接学习,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上课时可以列举相关知识点在某个项目中的作用,同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讲授电磁散射测量与分析课程时,充分认识到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努力将课堂中的知识点与本人的实际工程经验结合,在讲到问题时列举当年在某个项目中是如何处理此类问题的,比如,讲解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时,讲解我所在课题组如何应用紧缩场进行某型飞机RCS测量,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对于笔者没有工程经验的知识点,比如利用材料对目标进行隐身时,我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看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是如何做的,然后在讲到目标RCS规划时,列举别人的实际应用,同样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5.热情洋溢的教学态度。心理学家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情绪是相互传导的,性格开朗热情的人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对于课堂而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也相互影响[4]。假如老师上课时说话软绵绵,下面听课的学生想不睡觉都难,反之如果下面听课的学生思想都开小差,心不在焉,上面讲课的老师必然也讲得索然寡味,可见学生和老师需要共同配合才能上好一堂课。但由于老师占据课堂支配者地位,需要通过自身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首先需要老师用热情洋溢的课堂语言去感染每一位听课者,提振学生的情绪,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每一位授课老师对待每一堂课都应该充满热情、声音洪亮地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并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情绪反应,适当调整策略,努力让课堂上保持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将有利于提高知识的记忆和对问题的理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师地位的自我认同是保持教学热情的基础和动力,只要我们每一个老师重视这份工作,认同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就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陈登福.参与性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09).

[2]马焕.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探讨[J].文教资料,2009,2(中旬刊):123-124.

第13篇

还有一个月,准大学生们的大学生涯就要正式开始了。那么你们知道温州大学开学时间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温州大学开学时间2021安排一览,欢迎大家来阅读。

温州大学开学时间新生开学:8月25日 非新生开学9月5日

温州大学简介温州大学(WenzhouUniversity),简称“温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浙江省教育厅和温州市共建的浙江省重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浙江省省级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发起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温州大学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茶山和学院路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73.44亩;校舍面积99.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9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31.57万册;设有20个学院,开设在招46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有专任教师1199人。截至2020年11月,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754人。

大一新生学习注意事项学习内容变多了: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时间都把精力砸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师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

自习变多了:中学里,经常有老师占用自习课,让同学们非常苦恼,大学里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因为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

第14篇

刘雨鑫是景山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这名看似柔弱娇小的女生,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因对教科书中内容“存疑”探究起“丁达尔”现象,并凭此实验摘得一等奖。

两年前,作为北京市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成员,一直对化学非常感兴趣的刘雨鑫,获得了进入北京服装学院应用化学实验室学习、联合做实验的机会。一次,她不经意间拿起一支绿色的激光笔,照向一杯品红色溶胶时,惊讶地发现,透过玻璃杯并没有看到“光路”。

“为什么这瓶溶胶没有丁达尔现象?怎么和课本上说的不一样,不是说这是区别溶胶和液体的办法吗?”带着种种疑惑,刘雨鑫向实验室老师提出了问题。

让她遗憾的是,老师当时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你自己可以找到答案”。“幸亏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才让我有了发现创新的机会。”回想往事,刘雨鑫反而对老师当初的未解答抱有感激。

“自己找答案”,这句话激发了刘雨鑫的斗志。喜欢钻研的她,在大学老师支持下,找来了初三化学课本和高中物理光学教材等,开始在书海中探寻“丁达尔”消失背后的谜底。同时,还下载了大量专业论文研读,找来北大、化工大学等高校教材,着手研究怪现象与光线颜色的联系。

通过大量实验后,刘雨鑫细心观察后发现,丁达尔现象突然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互补色的光线通过溶胶时,在很大程度上被溶胶吸收了。那条光亮“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绿色正是红色的互补色,一旦光线被吸收,自然看不到光线散射的通道。

刘雨鑫的探索没有止步,她又开始改进课堂实验演示,将本次实验方法运用到中学教学演示、科学普及展示中。最终,她研究的新型实验设备,替代原有的氢氧化铁溶胶,入驻了中国科技馆进行科普演示。

第15篇

点评:时隔20年,清华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引发关注。1993年,清华开始试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2014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目前,方艳华已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然而,因“辞方事件”产生的“教学与科研孰重孰轻”的争论仍在继续发酵。

清华大学“非升即走”条款引发争议,直接原因显然是两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清华大学老师离开清华大学,但最根本问题并不是“非升即走”条款本身有问题、不科学,而是背后的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高校对教师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才让“非升即走”条款显得不科学。

然而,美国的研究早已经表明,大学里不做研究的教师与做研究的教师相比较,学生从前者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这个结论对所有学科都成立。换句话说,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并不会转化为教学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业能力和水平的帮较小。对学生成长、成才真正有帮助的恰恰不是科研能力强的老师,而是专心教学的老师。这就与高校的教师评价标准相矛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不见得是教学能力强、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而那些受到学生欢迎、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反而可能是科研水平低、没有,职称难以提升的“不思进取”的教师。所以,才有了清华大学学子为被“非升即走”条款赶走的教师求情。

可见,要让“非升即走”条款真正深入人心,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机制都必须改革,要从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标准转变为重教学轻科研,或者是科研、教学两条线的评价机制上来,让广大教学能力强、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可以顺利升迁,而不是被论文困死。

中瑞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经国务院批准,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210亿瑞士法郎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