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基础论文范文

教师基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基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基础论文

第1篇

(1)设置符合需求的栏目板块学习空间主要包括四大板块:一是教育资源板块,包括专业资源和自制资源。省、市、区各级各类资源以学科、年级为线索嵌入个人空间。二是成长记录板块,不拘形式、随时随地记录个人成长的点点滴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的电子档案系统。三是成长航标板块,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不同身份,分权限、按需求推送各类教育讯息,为师生个性发展导航。四是互动交流板块,以空间为纽带,互联网捆绑手机网络,实现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信息通讯,实现即时、延时互动。另外,师生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增加个性化板块与栏目,实现高架构、可扩充。(2)注重再生资源的全网流动面对资源的淘汰更新与广泛需求的矛盾,该区探索了基于个人学习空间的再生性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一是通过政府采购,将各种专业资源注入个人空间。二是每一个空间都是资源开发主体,师生将自制或搜集的教案、课件等到自己的空间里。三是使用者根据个性需求对已有资源进行更新完善,实现再生成,形成新资源。个人空间的资源多管道、分权限进入不同的资源库与学校网站,最后汇集到岳麓教育信息网,资源实现全网流动,保障区域内不再形成信息孤岛,确保资源不断更新丰富。(3)重视个性数据的智能分析通过空间的“成长航标”,在集聚师生成长数据、智能辅助分析上进行探索,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以人为本。该区以采集“记忆数据”为例,学校通过网络向各空间推送采集学生记忆敏感期的调查问卷,当家长和学生参与回复后,即可以统计分析出同龄学生的记忆敏感时段、各区间值的数量。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记忆敏感期位于哪一区间,并获得针对这一区间的专业提示同时,学校可以将记忆敏感期与排课、作业布置等进行联系,科学安排学习时段。(4)突出网络空间的应用创新该区充分挖掘空间功能,让信息化的触角向教育的各个领域延伸。例如,以空间为平台实施的“绿色心吧”和“家长网校”项目都是成功的案例。“绿色心吧”通过网络关注师生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多位心理专家参与回答求访者的问题,实现“多对一”、“一对多”的网络指导。“家长网校”以空间为纽带,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走向“零距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岳麓区基于县域、城域网的网络空间的细胞化建设与应用模式,设置符合师生需求的栏目板块,注重资源的生成与应用,重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依托网络空间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对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创新、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具有积极作用。

2.普及推广:基于专一型网络空间平台的分步推进

(1)分步推进空间建设普及湖南省以中小学教师“人人有空间”为目标,采取由点到面、分步推进的方式,加快推进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普及。一是骨干教师优先推进。全省遴选骨干教师优先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组建教师空间建设的指导专家团队,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二是重点学校率先推进。在全省范围内选取具备基本条件和建设积极性的学校,组织教师参与空间建设试点,主要以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主。三是区域整体推进。例如,选择郴州地区作为试点,探索以全市中小学校为单位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模式。(2)注重空间应用管理与培训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全省中小学教师空间建设应用的实施单位,并设立空间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教师空间注册及购买服务,为试点学校、试点区域的中小学教师注册开通空间,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强化应用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同步实施教师培训,并开设多个专题培训班,深化教师对空间建设及应用意义及作用的认识,提高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的兴趣与能力。三是实施奖励机制。设立空间建设与应用奖励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促建、以奖促用的方式,表彰奖励优秀个人和先进单位,激发教师空间建设的成就感,使教师逐步形成持续建设及应用空间的内动力和责任感。(3)探索基于空间的教学模式在空间建设普及的同时,如何应用空间的交互技术与资源优势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必须同步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持续推进空间建设的关键。为此,湖南省积极探索基于空间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探索基于空间的学科群组教师研训模式,探索基于空间的管理评价和优质资源开发模式。湖南实施基于专一型网络空间平台的分步推进策略,构建省域范围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重要路径,让更多基层学校、教师认识到了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3.创新实践: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

(1)教师免费享受空间开通与资源服务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是省、市、县、校四级资源网管理统一架构的多级平台,以教师身份认证统一、资源目录管理统一的方式实现全省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是全省中小学教师使用、、评价、交流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也是全省各级教育部门掌握教师应用资源、开发资源情况的网络管理平台。为实现资源建设与社区空间的功能整合,网站开辟了“教师空间”专栏,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开通网络空间、提供资源服务。目前,全省近50万中小学教师已成为网站免费注册用户,并有30多万教师自主开通了教学空间。(2)打造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师空间模块基于资源平台的教师空间系统,不但拥有目前主流智能社区系统功能,同时为满足教学需求,优化资源整合、纵横流动、系统收集、资源推送功能,实现教学交互及过程管理,实现教师个人空间个性化资源与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深度融合。教师不仅能在空间内编辑、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同时智能社区系统还为其提供资源推荐、传播通道。教师可以在空间内结合各类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在线备课,实现资源再造,不断产生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解决资源应用与再生难题,让资源真正“活”起来。在实践中,教师在空间内自主选择资源网提供的各类应用,建设符合自己教学或学习需要的教师教学空间,通过空间系统实现教与学的过程管理、交互及记录,积极探索空间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平台还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向全省开通空间的教师提供学科教学指导、资源推送、在线咨询等服务,更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优质资源需求和教学研究需要。(3)尝试多个空间建设应用平台的综合管理据初步统计,湖南省借助“基教在线”和“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平台,全省中小学教师基本开通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在巩固现有空间建设与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中央电教馆国家教育资源公众服务平台为基础,加强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和“基教在线”平台的综合管理,实现多个平台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资源服务平台的基础性资源优势,推进资源规模化应用研究,开展基于网络空间的交互式、自主式、探究式教学的积极探索。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教师网络空间建设,实现了网络空间建设与资源规模化应用的深度融合,体现了网络空间建设和资源规模化应用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一致性,是湖南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4.结语

第2篇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经费严重短缺的结果不仅导致学校运转陷入种种困境,也使得教师工资无法保障,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村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在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分配问题上,国家政策倾斜城市的做法也是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教师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与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宏观控制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其中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相当部分的农村教师专业知识低,难以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公办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欠缺,加之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上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专业展,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

其一,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偏多,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对紧缺。虽然有的学科教师如此缺乏,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大量招聘相关学科教师,其原因在于教师招聘受到人事编制和县可用财力的限制。其二,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

1.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新教师队伍质量。在新教师招录上,对师范毕业生实行公开招考;在新教师配置上,在采用提供教师岗位与考生填报志愿相结合的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向农村学校倾斜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师范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而对于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和硕士学历以上的研究生,要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本着引进人才的目的,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破格录用。

2.政策支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学历不合格教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学校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优先安排学历不合格教师进行学历教育,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合格。

1.齐全各学科教师。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不齐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引进教师。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所缺学科教师;第二,“一师多能”。鼓励现有教师学习第二专业,培养多种技能,以适应多学科教学。

2.改善教师年龄结构,通过加强农村教师编制管理,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目前教师编制大多按师生比为准,一个地区内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相同。但是城乡学校差异大的矛盾要求我们在核定编制时,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通过选派大量师范毕业生到学校,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另外,还要通过采取限期与脱离学校的办法,坚决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和年龄较大的不合格教师。一是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公开面向全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考试,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

在录用新教师时,必须把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作为选聘教师的先决条件,并对应聘者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以确保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改一次性资格考核为每5年考核一次,探索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

二是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以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为主要考核依据。

第3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回到课堂再实践

第4篇

【论文摘要】:通过片滨州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分析,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并进一步对教学双方提出更高的要求。

0、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 的计算机必修基础课程,其内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基 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暴露了很多弊端,导致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为此,笔者认为,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是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的精神指导下,并借鉴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和山东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模式。

1、现状分析

1.1学生特点分析

(1)学生起点不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滨州学院为例,每年近loo个教学班约4000名学生必修本课程。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学生人学前接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经很高,而约10%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甚至没有见到过计算机。这种明显的差距主要来自地域的差别,来自城市和经济繁荣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人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前程度低的学生又感到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图圈吞枣,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学习态度不同。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包括学生的专业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两个方面,文艺类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不如普通系学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学生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只是把这门课当作一门课来学习,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信息素养的要求。

(3)学习目的不同。有的学生想专升本,学习比较积极主动,其学习的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就是一种工具,只注重动手操作,而忽略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还有少部分学生纯粹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好玩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知识掌握不系统,没有完整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结构。

1.2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几年来一直使用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及其配套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其特点是内容详细,系统性强。分析非计算机专业白尔学生学习这门的目的,所以泛泛地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难以突出重点,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1.3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陈旧,难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学院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本课程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从传统的课堂转变到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的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的基本关系没有改变,仍然是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始处于被动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 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单一,这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是无法 适应当前形势的。实际上,学生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通 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另外,由于同一学习起点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习上的差异,采取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利于因材施教,从而压 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设计

2.1打破传统自然班授课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同,进行 分组教学。

开课前首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首先进行摸底考试,根据调查结果或考试成绩重新分配这门课的学习班。对于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一方面可以缩短上课学时,另一方面提供上机和上网学习的环境,使这些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或者是没有基础的学生,应该加大课时数,加大学习内容的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尽可能对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活动。

2.2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采用班级授课与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结合。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网络课程及其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放在校园网上,机房全部开放,提供学生自由上网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单渠道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信息的状况,以培养学生通多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具体在理论课上,加大教学容量,缩短学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进一步对课程自主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字间和学习内容的选择。在这个教学模式的要求下,借鉴北京交通大学王移芝教授的教改经验,我们可以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即理论知识、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对于理论课,我们采用课堂面授、网上自学、周末讲座的形式。对于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重点、难点辅导,网上答疑等。对于实践教学,必须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

2.3加强立体化资源建设、体现数字化学习。

教学资源的建设非常重要。教学资源的建设应遵循以教学设计一体化即内容有机结合、媒体呈现立体化即形式互相补充、教学应用多元化即满足多种应用的原则。配备一立体化教学资源包,主要应包括教材、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网络课件、试题库、在线测试、教学支撑平台、考试系统等多个方面。鉴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学习平台的建设不容忽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从茫茫网海中搜索信息的随意性,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这也是笔者申请滨州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课程建设课题的重要原因。

2.4改革现有考试机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当前的考核方法是,第一学期期末为考试,全校统一命题笔试。这样的考试方式很难体现一个学生的能力,因为本门课程实践性强,单纯的笔试很难靠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往往是教学重点与考试重点相脱节。第二学期任课老师自行考查,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随意性很大。改革现有的考试机制,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记录,进行资格认定,占期末成绩的50%,而最后的水平测试也只占期末总成绩的50%。这种新的考核机制的特点是突出能力考核、注重学习的过程

3、教学改革对师生双方的要求

3.1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教学改革虽然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并不是把教师给解放出来,而是对教师有更多的要求,教师的任务较以往更加繁重,压力较以往更重。因此,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第二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另外,还要注重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

3.2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学会学习。第二要充分了解计算机课程的特点.了解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它是一种技能(各行各业的应用工具);是各专业课程学习的实践工具,是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等,不要把这门课单单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要学会与其他学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整合。这样才会有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第5篇

1.1学校特色发展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师范院校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许多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文献资源的收集和积累,在教师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学科、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其他图书馆所无法相比的。师范院校图书馆服务基础教育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师范院校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打破传统的封闭瓶颈,不仅对高校师生开放,还为广大基础教育师生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资源建设,创新对外服务方式,加强学科馆员的建设,提升馆员素养和服务水平,这将极大地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

1.2基础教育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迫切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教育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有着迫切的需要。究其原因:①因为学校教育提倡以生为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对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相互关系、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必然需要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②教师新准入制度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这也需要大量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③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快速推进,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MOOC、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极大地激励了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师范院校图书馆有非常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专门从事教育信息服务的人员,能较好地满足他们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2师范院校图书馆提高服务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1科学配置馆藏,优化教师教育特色资源库和相关信息资源库

2.1.1大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文献资源库,改善馆藏结构。

①通过各种途径全力收集兄弟院校、研究院所在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馆藏资源。如通过收集教育报刊、大学学报、国外原版报刊等纸质期刊和非纸质的电子期刊、光盘数据库等。②全力收集本校和本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研究成果,建设特色资源。③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大力建设服务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校已建成“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资料库,藏书3.5万余册,藏有湖北省教育厅指定的基础教育方面所有的教材、教参、教案、课件等,还有与之相配套的磁带、光盘、挂图等教学用具及部分教师教育资料。目前,学校以省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平台,以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1.2组织开发和构建基础教育课件资源库和优秀案例库。

当前,国内面向中小学教师,为师范生教学实习服务的课件特色资源库和优秀案例库较少。但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和实习期间对课件和基础教育优秀案例的需求是很大的,图书馆针对实习生建设课件资源库是十分有必要的。师范院校图书馆课件资源库的构建,可以组织相关教授、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于基础教育教材,收集制作教学PPT、设计教学课件和一线的优秀教学案例等,以满足教师课改、师范院校学生实习的需要,基础教育课件和优秀案例资源库的开发和构建,促进了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

2.1.3注重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基础等资源库。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呼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充分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科学教育研究,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基础方面,无论是教学、研究及信息资源,师范院校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比其他高校有着自身优势和特色。但在服务基础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范院校图书馆必须将原有资源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提升师范院校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实效。

2.2加强教师教育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教师教育学科馆员是掌握一定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并精通专业情报知识,拥有丰富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经验,能为教师教育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第一,他们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对口学科教师、学生、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学术带头人、院系资料室人员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同时还要理解与跟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与基础教育师生的联系,了解他们对文献的需求状况,收集院系推荐书目给采购人员当好参谋,为特色馆藏建设提供依据。第二,要在教师教育专题检索与定题跟踪、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展课题查新、学科导航服务,掌握相关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为师生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信息保障。第三,要尽可能地融入到教师教育科研活动中,成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发挥信息管理专家的作用。第四,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信函、电话、QQ、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对用户的咨询实行跟进式服务,从根本上实现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作为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国内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立学科馆员,开展对口学科文献服务,然而大多数院校在具体实施中停留于表面。师范院校图书馆要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2.3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促进师范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为大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在我国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常常被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被重视。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快速发展,文献信息检索对师范院校学生未来工作的极其重要。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讲授基本的信息检索理论外,重点是提高学生通过信息查找,获取知识和信息技能,对师范生日常学习、撰写毕业论文、课程设计与课件制作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他们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切实促进师范生信息素质的提高。

2.4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2.4.1定期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据调查,我国许多中小学图书馆(室),特别是乡镇级的中小学图书馆(室),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平时参加图书馆专业方面培训的机会很少,师范院校图书馆有义务承担起对地方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工作,重点讲授图书购置、整理排架、信息检索、用户服务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从本校的教学出发,掌握本校师生对图书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并利用图书,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

2.4.2通过各种渠道,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文献资源服务。

①捐书赠书。可以弥补中小学图书室馆藏不足,也可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②对中小学教师办理图书借阅证,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③加强与中小学之间教学活动的联系。利用学生实习、教师下基层挂职锻炼等时机,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科研立项等方面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使师范院校图书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以便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更好的文献资源服务。

2.4.3对在职基础教育教师进行信息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要想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目前,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利用教师教育方面的信息资源,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师范院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和学校的整体人才优势,协调和组织人力,根据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承担培训地方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工作,组织编写中小学信息技术及应用教材,推进地方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2.4.4共建共享素质教育特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

学校优质资源的利用率。目前,许多中小学、幼儿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较好的经验,积累了较丰富的特色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但因种种原因,这些特色资源还不很完善,缺乏系统性,师范院校图书馆应和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发挥高校的研究和资源优势,将特色资源系统化,形成优质的特色资源,通过师范院校图书馆这个平台,共享特色资源。

2.5盘活特色馆藏资源,以“国培”为契机服务基础教育教师

从2010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3年10月,教育部又《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17年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国培”计划为师范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教师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师范院校,大多都承担有“国培”任务,国培学员大多是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图书馆就成为他们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和获取教育教学研究资源的重要场所。①应根据“国培”计划实施情况,依托该校图书馆拥有的特色馆藏资源,利用晚上时间开放“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色资料库”,为“国培”学员提供开放式阅读,使之能够在课余时间获取更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也使得各种教学资源库发挥应有的作用。②利用图书馆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培”学员提供高质量的、可利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使许多学员既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技能,又较高质量地完成在“国培”期间的研修任务。

3结语

第6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实践能力。对于医学本科学生而言,这不仅包括了实验能力、实训能力和实习能力,还包括在能力实现过程中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基础医学实验是诸多知识、能力和素质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一方面是因为基础实验先于专业实践,学生对人体与动物、活体与尸体、细胞与细菌等各种实验操作都主要在基础实验中进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与单纯学科理论课相比,医学实验具有人数少、互动多、时间长、分组分批、开放式和易于个性化教学等特点,使基础医学实验在培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比较有优势,兼具较好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功能[3]。而现有学科模式的基础实验教学,由于长期依附于学科理论,处于从属地位,使得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

2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2.1目标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目标的构建必须符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要以实验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3个层面,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现代实验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职业素质[4],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2.2基本框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由独立实验课程、课外实验项目和基础医学实验中心3部分构成。

2.2.1设置独立实验课程,明确其核心作用按照基础医学学科的内涵和相互间的关联进行系统整合,将基础医学实验分设成形态实验学、机能实验学、分子医学实验学和病原生物实验学4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形态实验学以组织和器官系统为中心,融合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实验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正常与异常、镜下与肉眼形态的观察、识别技能;机能实验学以整体和器官机能为主线,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的实验内容,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认识机能、机制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子医学实验学则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特征,有机地组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的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对各类分子成分进行分离、检测等的现代生物技能;病原生物实验学以寻找和识别病原为重点,整合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和鉴别病原生物的技能[5]。上述的课程化模式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以此来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在教学内容上,取消或大幅度减少验证性实验,大幅度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由单学科、低水平向多学科、整体性、高平台转变,使实验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新技术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引入PBL和CBL等方式的教学,使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现代技术型转变。

2.2.2规范课外实验项目,固化其辅助功能作者将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基金、学术基金、年度实验竞赛和教师课题等5个课外实验教学项目整合为二大类,一类以培养操作动手能力为主,包括实验室开放和年度实验竞赛项目;另一类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学术能力为主的项目,包括实验室基金、学生学术基金和教师课题项目。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将课外实验活动纳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并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可使课外实验活动与课堂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外实验能较好地补充课内实验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及个性化等的培养,切实体现其教学辅助功能[6]。

2.2.3设立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形成统一管理平台要实现上述实验教学的改革,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7]。本院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下设形态学、机能学、分子医学、病原生物学4个实验室,各实验室与4门独立的实验课程相对应。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安排各类课内外实验教学活动,实现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共享,为实验教学体系的运行提供了较好保障。

3新、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比较

3.1教学计划的比较以本科护理学专业为例,与旧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比较,实验教学体系的设置体现了一种多学科的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教学时数显著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大幅度提高,考核要求更加严格和全面,对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具有更大优势。

3.2教学效果的比较近3年来,通过实施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已逐步显现。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实验考核呈现出常态结果;教师对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研项目、论文数量及水平均有较快提升,教学大纲、实验报告、考试总结及课程质量评价等更加规范完善,以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为平台的实验室建设投入也大大增加,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4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运行中需注重的问题

4.1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参与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认识和做法是否正确关系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成败。教师需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轻实验能力的传统观念,学习领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教学改革上,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接轨[8]。

4.2正确处理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学科理论依然是整个基础医学教育的主体和基础,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着实验教学,实验的设计、原理、结果(现象)的解释主要依据理论知识进行,但实验教学有其独立性,特别是操作技能、技术创新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方面,学科理论是无法替代的。因此,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应当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2个不同方面,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4.3明确课堂内、外之间的关系实验教学课程化后,课堂教学随之成为实验教学的核心,以课堂为主体,以课外为辅助,二者互相协调、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事实上,由于课堂上学生相对较多,设备有限,学生个体操作动手的机会是有限的,课外的实验室开放等项目反而成了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方法[9]。

4.4提高跨学科的实验融合跨学科实验内容的融合与设计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着先易后难、先生理后病理、先基础后临床的原则,优先选择相近学科如与分子水平相关的生物化学、生物学、免疫学,与形态学相关的组织学、病理解剖学之间进行融合,最后以细胞水平、整体动物水平和分子水平实验串联多个学科,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良好对接[10]。

第7篇

第一,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导学案教学,让学生提前预习,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对有疑问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让学生发散思维,共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第二,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大纲,提出了新课程标准,主要是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了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以往的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基本在课程中不涉及生活常识以及课外知识。但是,基础教育改革却改变了这种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体现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学生知道了学习这节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从而拓宽课外知识面,这样才能达到会学,学会,乐学的目的。第三,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以往只重视知识的学习,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开展了校本活动课,每周一次,这样不仅在学习中寻找乐趣,而且在玩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够接受学习,而且还能发现学习。从而使学生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发展。

二、高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师院校也力求培养师范生成为综合性人才,注重师范生个性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高等师范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按照综合性大学模式来设置专业课,一味地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不注重专业课与中学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得师范性很难体现。与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尽管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建设逐步受到重视,课程改革不断完善,但是,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这样,就导致师范生厌学,逃课现象,失去了高师教育的本质特征,出现“师范性不明,学术性不强”的现象。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与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课程取向偏颇。高师院校还是以以往教学模式为主的,大学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课堂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二是课程结构狭窄。高师院校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为主体,以科研为主,培养研究型人才。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术性研究,这样一来,使师范生失去了本质,出现“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现象。这样的课程结构导致师范生认为学科专业知识与今后职业无关,不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可能造成师范生厌学,逃课现象。三是课程内容陈旧。在课程内容方面,大学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陈旧,基本还是以以前的教学重点为主,不适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当今信息科技发达的社会,以往的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陈旧单一,总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没有教师技能方面的课程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师范生只有专业知识,没有实践能力和教师的基本技能。所以,高师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基础,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优化高师教育课程的对策

高师院校也努力构建符合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技能娴熟、仪表儒雅”的卓越教师,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所以,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师范院校必须优化高师教育课程。

1.改变课程取向偏颇,探究新方法和手段,培养创新型教师

在基础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的意识。那么,师范大学在课程取向方面,更新以往的实施观念,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传授知识的同时,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师范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方面,高师院校的教师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反思、研究和创新能力。高师院校的领导要重视和鼓励专家治教,突出新、精、实的教学内容,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奠定他们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他们实践活动能力。这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在高师院校的课堂中,仍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这种教育观念,提倡民主教学,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要以师范生为中心,鼓励师范生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通过师范生不断深入的研究,找出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以便今后教学中使用。这样,使师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高,培养师范生创新的意识。

2.改变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类型,培养卓越型教师

从目前高师课程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基本思路是:以突出师范性和学术性为特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即在培养专业和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注意提高人才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发展素质。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从事基本专业和职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基础,具有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格修养。高师教育引导学生对基础教育内容深入分析,形成与高师课程内容体系对应分析知识结构图,这样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加清楚直观地找到相应的知识在大学课程中的对应内容,并依次更好地获得解决问题的信息。另外还可以帮助师范生更有针对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有关知识内容在高总新课程教学中的位置,准确把握知识内容的切入点,有效进行知识的传递。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也需要发生相应变化,增加课程类型。主要课程结构为三大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实习和见习);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修养。通过课程结构改变可以看出:扩大选修课的比例,专业教育课程中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教育课程中也开设了选修课。增加实践课的学时,见习和教育实践是师范生锻炼能力的机会,师范生进入实习学校,像在职教师学习,通过讲课和课后反思,不断地改进,反复磨炼,亲自备课,教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重视培养师范生综合能力,人文精神,艺术修养,使师范生全面发展。所以,改变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类型,有助于培养卓越教师。

3.改变课程内容,扩充现代新知识,培养卓越型教师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为了培养高质量的教师,突出体现了精品师范的战略,因此,改革高师课程内容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远离中学实际的状态,把改革的基点放在素质教育上。首先,在保证总课时不增加的条件下,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本着把握重点、介绍经典、删除重复的原则。属于通识教育类的课程,要删繁就简、择其精华;属于专业基础类的课程,要删难显易、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属于专业课程的,要纠偏取精、推陈出新。其次,高师课程内容要与中学教学衔接,高师院校适当的更换教材,在选择高师课程教材时,必须要与中学教学知识交叉内容多,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的教材。这样有利于高师课程内容的开展。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现代新知识。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师范生必须对这种新鲜事物有所研究,提倡师范生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教与学,特别是大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师范生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今后的职业中能更快地适应多媒体教学。这样,高等师范教育才能突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和传统的学科优势,集中学校优秀教师教育资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卓越教师的培养路径,创新教育理论、知识和方式方法,实现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实现由“大师范”向“精品师范”过渡和转变。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94-01

1 自主学习理论概述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让个体采用真正学习主体身份,主动开展有预见性的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活动主体为学生,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为“交往理论”与“建构主义”实施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哈马贝斯的“交往理论”指出,每一个学习个体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但其不将交往对方当成是客体。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并非是经由教师讲授来获取的,而是学习人员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经由别人帮助,经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活动才实现的建构知识意义的整个过程。上面两个理论为自主学习理论奠定基础。

2 明确自主学习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关系

自主学习理论就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在教学环境内,由教师充当指导者与组织者,切实利用好协作、情景以及对话等学习环境方面的要素来切实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充分实现对当前学到知识的进行意义上的建构。采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成为知识层面上的主动建构人员;教师是整个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更是整个意义的促进与帮助者;初中语文教材内所提供的知识不再为教师传授的方法与手段,而是用来开展协作学习与会话交流,也就是学生能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方式去学习语文。

3 自主学习理论指导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具体措施

3.1 分析学生学习需要

首先,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成绩现状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让学习者明确其当前的水平和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一些学习困惑,并且让教师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将收集上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来确定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选定需要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在讲授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要让学生回想下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区别,老舍先生为什么偏爱济南的冬天?教师这样问学生的话,学生自然就会出现学习上的困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致到底如何,进而在解决学生困惑后还学习了有关写景方法,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

3.2 启动学习策略,明确学习内容

首先,启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一般来讲,包含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其它策略。学习策略是对学习者基本需要来展开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来确立学习策略。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春》时,学生对春天景致是非常熟悉的,如何能激励学生抓住春光、努力工作才是最主要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从文中感受到这一高度,成为学习的重点。因此,就从常见春天美景入手,来搭设桥梁,让学生明确课文意蕴。其次,明确学习内容。而学习内容是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是学生进行系统知识学习以及行为经验之和。在进行教学设计的程序内,学习内容包含学科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两大类别。例如,课文《春》中是表达了珍惜春光积极工作、奋进的理念,教师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上来,抓住当前的大好时光,刻苦努力,让学生和作者实现共鸣。所以,教师重点应该放在策略性知识方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提炼文章深刻内涵。

3.3 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选取自主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形式,是探讨教学顺序、建立教学活动安排,选用科学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充分解决好教与学的基本问题,“自主性学习”教学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组织、内容、指导以及帮助下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基本活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将外部的教学目标逐渐转变为内部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新知识学习,推动学生经由自身学习来获得新知,进而内化知识,形成并不断发展自身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范进中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丈人等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能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以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3.4 制定整体教学方案

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创建教学情境,并且能赋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开展自主探究,推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安排,明确教学设计的重点,形成课堂教学教案。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点:确立教学目标、准备好教具、明确教学设计理念、安排好教学过程。比如在文言文课文《期行》中,教学目标是:为人处事中应遵守诺言的基本道理,教学工具为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的理念:让学生能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个讲诚信的人,在整个教学中明确突出“守诺”这一主题。

3.5 做好教学设计评价工作

采用自主学习理论制定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试用,并且明确该方案运转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如果是教学设计存在某些缺陷的话,可再进行修订,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设计质量,确保好的教学效能。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学生以及教师对教案的反馈信息,并且将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与教师对该设计的反馈情况,加以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对教学设计加以修改与完善。

总之,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应该采取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启动学习策略,明确学习内容,做好教学设计评价工作等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

(1)创建模拟公司

鉴于学生在掌握理论方面存在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模拟公司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提升他们运用理论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企业当中获取一整套业务资料,经过加工之后,使之成为完整的教学案例,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会计知识,来解决业务当中的实际问题,如收集进账单、入库单、转账支票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按照公司的实际账务流程来开展会计工作,按照角色进行实习,并尝试所有的会计角色,使学生切实拥有公司会计工作的实践体验。通过模拟公司的创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下来,学生在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下会大大提升参与感,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2)推行双轨三段式教学

所谓双轨教学就是将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记账原理及其应用部分依旧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而账簿、凭证部分的教学则要求教师进行实物展示,指导学生进行账簿登记、填写凭证,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三段式教学则需要教师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教学模式:

①要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感性认识,再将知识点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如讲授账簿知识时,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填制要求来进行实际练习,将知识点落到实处;

②教师要将教授的知识点连成线,在知识点之间建立关联。如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时,同时将多个会计知识点融入其中,拓展学生的会计工作思路,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要注重全面教学的开展,即在学完会计基础课程之后,教师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会计知识及会计循环的实践,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双轨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引领之下,能够使学生的会计知识形成体系,会计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优化考核体系

单纯的笔试考核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难以考察出学生的实际会计能力。因而优化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势在必行。在理论考核方面,不仅要包含考试成绩,还要将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考核当中,把学生每一阶段的知识测验成绩记录下来,将最终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学生的理论成绩;在实践考核方面,可以将实践操作所占的比例设定为40%,统一进行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考察。如设置会计账簿登记、会计凭证填制、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性题目,将账簿、档案、资料等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通过学生的实践结果来进行评分。在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进行查看,对学生的会计操作步骤进行纠正。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会计水平,通过对学生会计成绩的分析,来为教师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方向。

(4)完善辅助教学体系

会计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决定了会计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完善辅助教学体系。如收集、整理一套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财务报表及各种账簿,购买会计工作需要用到的会计用品,将它们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具体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好这些会计工具。教师还应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上将会计工作的流程通过图片、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或者将会计实际工作的场景拍成短片供学生学习,并进行模仿实践。通过这些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更加直观,在具体的会计操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使会计理论知识真正与实践相结合。

2结束语

第10篇

1.评价标准出现了偏差

在当前考试制度没有较大改革的情况,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因此,教师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也是向分数看齐。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博取高分的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养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从高中生、大学生文章中别字频出就可以看出来。学生语文成绩最终是以分数检验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唯分数论,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许多教师沉不下来心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中也不注意分析总结,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往往倾向于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语文教学被各种花样思潮所左右,脱离了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不认认真真地研究文本,扎扎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时间就在这样浮于表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流逝了。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下提倡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人文性就搞自由主义,随意地解读文本,追逐时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一节课下来,看着热闹,学生们却没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难有积累,这是造成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方式僵化,花大量时间灌输文章结构及语义,烦琐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昏昏欲睡,也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见木不见林,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学习无论如何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但无论何时,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基础知识永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在当下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考虑分数,两者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这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如果不那么浮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语言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力肯定会稳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会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要表达的要义反过来更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其中的重点字词只有在通篇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其正含义。只有在对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了才能去谈人文性,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感受与情怀,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文章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第11篇

1.评价标准出现了偏差

在当前考试制度没有较大改革的情况,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因此,教师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也是向分数看齐。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博取高分的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养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从高中生、大学生文章中别字频出就可以看出来。学生语文成绩最终是以分数检验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唯分数论,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许多教师沉不下来心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中也不注意分析总结,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往往倾向于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语文教学被各种花样思潮所左右,脱离了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不认认真真地研究文本,扎扎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时间就在这样浮于表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流逝了。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下提倡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人文性就搞自由主义,随意地解读文本,追逐时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一节课下来,看着热闹,学生们却没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难有积累,这是造成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方式僵化,花大量时间灌输文章结构及语义,烦琐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昏昏欲睡,也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见木不见林,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学习无论如何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但无论何时,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基础知识永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在当下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考虑分数,两者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这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如果不那么浮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语言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力肯定会稳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会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要表达的要义反过来更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其中的重点字词只有在通篇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其正含义。只有在对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了才能去谈人文性,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感受与情怀,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文章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语文课堂是学习母语的重要渠道。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运用语言,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语言背后的智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敬畏感,这是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有了对母语热爱和敬畏,学生在读和写的时候将会更加认真,语文基础的提高也会更快。

四、小结

第12篇

在现代科学哲学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如果说“物质”是对现实的自我组织和某种长期存在的能力属性的描述;“能”所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能力,“能量”这一概念描述了关于物质运动的强度;那么,信息所描述的则是有组织的物质或能量系统的复杂程度,它可以对系统的复杂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21世纪以来,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在现代文明的浩淼烟海的信息资源的总量中,如何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与处理、创新与应用,以及对其具体的内容进行解释等,这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人类现在所面临的许多复杂性问题的需要。为此,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知识信息量以几何倍数量级增加且不断变化和更新,无论你怎样用知识去填充学生的头脑,都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哲学的观点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高等教育系统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评价体系。于是,主张开展通识教育,回归教育的真正本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全人教育”,作为一种对现代教育“非人化”回应的教育思潮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目前通识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的一大潮流。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英语中有两个词:liberaleducation、generaleducation可译为“自由教育”、“博爱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现在所说的“通识教育”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的涵义。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成为我们认识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基本问题之一。一般说来,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传承和狭隘的专才教育。首先,从性质上来说,通识教育被定义为“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本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其次,就教学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因此,更加注重人在生活和情趣、道德和理智、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再者,从教学内容上,通识教育不再局限于对单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追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三、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和多元性乃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1.基础性。通识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备的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全人”。因此,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属性。

2.多元性。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其内容涵盖德、才、学、能、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多种元素、多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矛盾统一体。

3.自主性。作为古典“自由教育”的延伸,通识教育继承了自由教育的注重理性、有修养和主体能动性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放性。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不再局限于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5.发展性。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通识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且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的过程,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通识教育中的多重关系及矛盾统一性

1.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过程把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比如在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气氛也显得比较沉闷和松散。另外,教师的讲课往往很满,现成的结论和定理较多,未能给学生留下太多思索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主体施与和客体接受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而是学习的主动进取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和完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良好互动仍然是今后教改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客观世界具有二元论的特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可以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教育则依托特定的背景,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与技能。但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对立统一,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构成整个高等教育的架构。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局限于狭窄的专业范围和单纯的知识传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识教育虽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点,但过于空泛的通识教育又往往因缺乏明确的应用背景和专业支撑,也会使学生感觉学无目标和无所适从。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通识教育与哲学教育。通识教育是“全人”教育,因此应重视哲学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其原理和规律可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通识教育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实践规律以及对事物的批判性思维等。(2)哲学教育可有效地将传统教育中的单纯知识传承转化为通识教育中的智慧建构。哲学教育与科学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有机地融合,能促使学生思想、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如在新生研讨课和专业课中适时地将赫拉克利特的“性格就是命运”、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时代的“知识与德行合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美是道德善的象征”等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与学生一起分享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第13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讲授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高校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实践教学的引入既能充分活跃“基础”课的教学气氛,也能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反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开设将能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实际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从“人”的角度来说,首先,部分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不重视,认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已经足够了,虽然绝大部分高校按照教育部的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其次,教师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基础”课是全校各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公共政治课,只由“基础”课老师组织协调远远不够,还需要其他专业老师共同参与配合,可是很多老师都采取应付的态度,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最后,学生对实践教学不重视。由于高校与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学生也很难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2、实践教学从“财”的角度来说,学校经费保障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基础”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筹资渠道不畅通、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各高校遇到的主要问题。要开展好实践教学,教师的学习、培训、实践基地的建设、社会考察和调研、志愿者服务等都需要学校的资金作为支持,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实践教学寸步难行,甚至部分高校连最基本的路费、食宿费等相关经费都无法保障。

3、实践教学从“物”的角度来说,教学基地有限。实践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教育形式,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另外实践基地实用性和应用性差,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远远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实践教学从评价角度来说,评价体系不健全。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许多高校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在评价时主观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能给予公平公正的结果,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基本途径

1、加大学校的重视程度。要求与大学生实践相关的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最好由校领导牵头组建一个专门的实践教学单位,明确职能及管理细则,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另外学校还要提供经费支持,这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学校应将实践教学经费纳入到每年教学经费预算中,同时要注意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于其他用途,加强监督,使得实践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又要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最后,充实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基础”课教师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要协调校内各部门的力量,整合好实践教学人力资源,分工协作、共同努力。

3、创建实践教学基地。首先,实践教学基地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平台,实践基地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最终能够达到学以致用。其次,建立长期有效的实践基地,短期实践基地不仅耗费组织者的精力还浪费学校的财力,只有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才有利于实践教学长远发展。最后,确保实践基地的安全性。实践基地可以是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类团体,场地安全才能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事前做好检查工作,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第14篇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基础教育视野下班级管理中人文素质的构建与培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文素养 误区 对策

历年来,古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专家们普遍认为一线教师古文学养不足,不能满足高中古文教学需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初高中衔接失当,难以取得成效;家长们认为古文学习很重要,在学校没学好,可以在课外辅导班补足。这种三方都不满的趋势愈演愈烈,矛盾焦点全部集中在一线教师的古文教学能力上。

一、高中语文老师古文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养。

胡明德认为:“关于语文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固定期限内,在自己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等。”古文素养就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古代文学素质和修养。

(二)古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为教授高中古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的语法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基本古代文论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新课改过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语文老师在提高古文素养方面陷入的误区

陈大维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古文修养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语文知识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论修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一)知识储备层面的误区:一头扎入浩瀚古文书海难以自拔。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为弥补自身古文知识不足,笔者确定如下阅读书目(节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这批书选本精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高中语文老师如能好好加以研读,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养。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这些优良选本大多是权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图书馆内,市面上很难买到;其次,这些书古奥精深,若非一番艰辛仔细地研读,一时之间很难消化。看来,仅凭普通一线老师的满腔热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个打牢古文素养基础的重任的。

对策:

1.以教学组为单位,设立阅读古文典籍兴趣小组,重新确立书目,动手搜集所需书籍;

2.以定期活动检查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或者论文;

3.在老中青各年龄层教师中,通过定期听课,积极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术运用层面的误区: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忽视教学规律。

毋庸赘言,古文教学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地方很多,如讲白居易的以乐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师都会选用音乐辅助教学。课前可选用《高山流水》调动气氛,课中选用林海的《琵琶语》创设情境,进而辅用《十面埋伏》展现琵琶乐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红尘》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类共同情感主题。这样的多媒体使用可以说和课堂教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苏轼《赤壁赋》这样的情理佳作,多媒体技术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笔者见过有老师选用多媒体讲解这篇需要耗费三课时的重点课文,该课件共使用50张课件,数量不算多,课时安排紧凑,内容详略得当。细看多媒体使用,并没有出彩之处:除了音频朗读和图片展示(共计7张幻灯片,仅占总数的14%)利用到多媒体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为课文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用状况极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费时费力不讨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鼓励使用多媒体,绝不滥用。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学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三)理论实践层面的误区:轻视文言语法教学,偏重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生学古文几乎不讲语法,以至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文言文语法体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马上要求他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分不清。

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得语法者得天下”,教学实践中分别做出不同调整:很多教师不惜放慢教学进度,用8~10个课时疏通这些语法知识,以期学生迅速获得高中古文教学必需的语法知识;更多教师则是顺应课时安排,将语法知识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期学生能缓慢学习这类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与“《考纲》精神”多少有点相悖的“灵活处理”,实属无奈。

笔者认为,“文”“言”之争在初高中教学中实在是大可不必的,应该回归到“言”为“文”之基础,“文”为“言”之升华的轨道上,这才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对策:

1.高一教师讲授古文之前,务必统一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关专题语法知识;

2.授课内容、课时和相关练习由高一教研组研究统一部署,以期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笔者有共识的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古文修养时,一定要极力避免上述三种误区,从知识储备、技术运用和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上参照建议执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