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职业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众多论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观点中,对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的建设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之一。毋庸置疑,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工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提高自身学历水平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家长的共识。中职与高职之间的通路也更加顺畅。在此情况下,一些学者也提出要设置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甚至要培养专门的职业教育硕士、博士。“我们不反对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高移,事实上二战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教育期望的提升,高移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然而即使是在高等教育已经普及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基本上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比如德国的双元制其实是高中阶段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尚不成熟的职业学院,也只是处于大专阶段。”美国在界定职业教育时首先把它定义为“学士学位以下的教育”。在目前,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职业教育人一方面要紧抓机遇,大力推进职教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沉下心来,多研究多权衡,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来。
2职业学校学生升学通路与质量的问题
目前部分中职专业进入高职对口专业的升学通道已经打通,但是一些热门专业或招生形势较好的高职院(如卫生类高职院校)仍没有相应的通道。五年制高职和本科院校的通道更是犹如“独木桥”,只能通过专转本考试,一些专业甚至连“专转本”的机会都没有。如江苏省的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2014年在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双方达成意向的情况下,双方向省教育厅报批,被省厅驳回。在这种情况下,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职业学校之间生源来源与毕业生去向的问题上给出指导意见,上一级学校开设的专业应能覆盖下一级学校开设的专业,在录取的人数上应能达到一定的比例,这样这个体系在升学问题上才是完整的。在打通各级职业学校升学通路的同时,要注意职业教育质量的管控。目前一些学校的注册入学的做法,在短期内似乎增加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解决了某些学校的生源问题。但从长期来看,必将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弱,进一步降低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因此,在升学的问题上还是要来抓教学质量,要使有学习能力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不能达到的进入劳动市场,而不能无考核的注册入学。
3有效衔接的中高职课题体系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有效衔接的中高职课题体系已经是一个共识。“中高职衔接本质上是内涵的衔接,核心是课程衔接,如何落实课程衔接,实现课程重构是中高职衔接最关键的环节。”即要求,一方面中职学生所学习的课程要能满足其进入高职后学习需求,不能在基础上缺失严重;另一方面要求中高职在课程设置要减少重复,明确中高职课程的边界。
3.1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边界界定的问题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设置的特殊性,为了学习技能,中职高职开设同一门课程成为必然,那么这个边界如何界定呢?其实人社部门的职业资格鉴定已经为中高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界定提供了参照。中职生对应中级工的标准,高职生对应高级工的标准。当然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是主要针对短期培训的,对于全日制的学校仅仅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相关专业教师、负责人还应对课程的内涵、外沿进行讨论分析,中高职学校有对口专业的教师也应坐在一起对课程衔接的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
3.2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的定位问题文化基础课程在职业学校中往往容易被边缘化,在一段时间中文化课程的教学标准被定义为“必须、够用”。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发展,以人为本、终生教育等理念逐渐成为共识,文化课程的作用日益重要。文化课程的作用虽然在短期内未必能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反映出来,但在学生成长中,在工业化越来越发达的企业对员工日益提高的要求中,在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中起着基石的作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业中,相应课程的学习是有缺失的,从大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的中考成绩来看(职业学校的录取线大部分在总分的50%以下),这个缺失还相当的严重。职业学校不能把这个缺失再继续推下去,而应勇敢的将这个责任承担起来,把这个欠账补起来。之前由于学制的限制,这个欠账补起来有困难,同时由于学校、教师本身的惰性或成本上的考虑,大部分学校、教师也不愿做这样的工作。随着职业教育学制的更改(中职由2+1变为2.5+0.5,五年制高职由4+1变为4.5+0.5),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更加充裕,从时间上来看,各职业学校应充分调研,在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好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另一方面,江苏省开始推行的职业学校文化课程水平抽测工作及时的、有力的为加强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注入了推进剂。但是这项工作开展的还不够迅速、完善。一方面在抽测时间、所用教材等方面没有充分的调研,各职业学校没有根据抽测时间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致使部分学校、教师有所抱怨。另一方面在抽测结果应用上还没有触及到学校、学生的根本利益,还不足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对抽测的严肃性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学校抽测时偷梁换柱,用单招的学生、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参加抽测,普通中职生不参加抽测。在抽测中,必须要基于学籍管理系统,对弄虚作假的学校必须的严肃处理,要触到其痛处。总之,抽测的方向是好的,它给职业教育的质量划了道红线,使其有了基本的保证。但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在进一步完善,使其效果能扩大化、高效化。我们期待“普教有高考、职教有抽测”阶段的来临。
4研究教学方法中需注意的问题
4.1坚持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职业学校的教师当然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特色来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职业学校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是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更适合于职业学校的教学。
(一)现有的教师管理机制相对落后
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显得相对滞后。笔者通过调查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发现,大多数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力度不够,与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显得不相适应,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与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均较小,从源头上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一部分高校在授课报酬上,存在突出实践环节的实验课及实训课课时费减半或明显低于理论课课时费的现象,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制约了教师实践授课能力的提高;此外,在职称评审、聘用过程中,评聘与考核标准依然沿用原有的评价标准,而对教师实践教学与技能的考核评价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技能和授课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型职业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而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有些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有些教师与所在专业领域内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的意识淡薄,造成其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指导能力较弱,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相对较弱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普遍治学严谨,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专业理论教学水平高,能够深入地钻研教材,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是大部分教师与行业、企业接触较少,实践背景匮乏,参与企业实践与培训的机会甚少,缺乏与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的交流与合作,导致教师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质,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普遍不高,不能充分地将专业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利于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
(四)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比例偏少,流动性较强
兼职教师大多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需求。而笔者通过走访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发现,在师资结构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较小,实验课与实训课程大部分仍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一方面学校对兼职教师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企业一般追求较高的工作效率,一旦本职工作与兼职任教工作在时间上发生冲突,这些兼职教师往往将兼职任教让位于本职工作。
二、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机制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院校要积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模式,不断建立和完善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的教师管理机制。要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在教师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应当提高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和能力考核的比重,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聘用方面,也应当增加对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此外,要规范优质兼职教师的引进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程序和制度,并加大对兼职教师的监管和考核。
(二)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政策和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地对现有专任教师进行相应的实践能力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去企业调研实习,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并依据培训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业务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此外,学校要为教师与行业、企业一线技能人才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与一线人员进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
(三)充分重视优秀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
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性,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提高认识,有意识地引进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高端人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上,一方面,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突破原有思想观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有计划、有目标,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招聘原则和方案,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制定优惠政策,增强优秀人才在学校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学校高端人才的稳定性。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重地位、重层次极为严重的国家,再加上受“劳力者地位不高”“蓝领待遇比白领低”的观念与现状影响,高职受教育的学生其基本素养明显低于本科院校,再加上生均拨款也低于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是不足的。从国际上职业教育取得成功国家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是以国家资格框架为基准建立与普通教育学历(包括本科及以上)等值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培训)的分级制度,其关键是要获得社会认可的“等值”。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的教育是在国家包分配体制下,以“学制”或“学历”来确定人员的行政等级和工资标准。但现在高职教育的就业已经基本面向于中小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在这个前提下,高职教育的“大专”层次,即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本科”教育的企盼,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不能激发高职院校的发展的动力,这就很难实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国家应通过设置标准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使目前的高职院校和即将转型的本科院校在一个起跑线上,通过质量这个标杆来建立应用型本科预科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使质量和内涵真正成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
二、服务需求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技能型人才是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员设备操作能力、动作技能和产品的制作能力。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从职业教育的职责来说,职业教育要承担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承担着培养能够自主创业的从业者,同时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们需要的技能性培训活动。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开放性和多样性特色体系,他能够为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提供系特色列化的课程,也能为社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单项的技能技术培训,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更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于需求、服务于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十三五”,我们要建立符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中职学校分类为3B和3C,将高职院校分类为5B和ISCED4,完全摒弃高职(大专)这个教育层次,通过这种合理化的标准分类,可以界定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标准,也便于和国际教育的接轨和我国教育资源的输出。采用这种教育体系,初中毕业生就有三个选择,即选择3A、3B和3C,3B的学生完成其层次的课程可以直接升入5B学习,3C的学生如果想继续升学,就要去ISCED4类学校,完成5B的预科课程,才能升入5B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终身一体,就是要对3A、3B、3C、ISCED4和5B进行分类设置,实现分类管理和评价,而不是现在简单的高职院校不能升本科,部分本科院校转入职业教育,这种简单的设置解决不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也不能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
三、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类型
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好三个主要角色的作用:一是办学投资者和办学成果的购买者,要建立基于“分类设置的拨款制度”,建立基于“培训成果”的购买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二是职业教育区域统筹者和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建设的协调者,要统筹好区域各类职业教育的资源,形成有效合作和有序竞争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协调政府各职业部门,形成合力,支持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职业教育领域的规范者,即为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行业、企业的办学行为,确保学员利益。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规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建立“2+1”的联合办学模式,即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可以完全交给企业,学生的学费收入和地方政府的生均拨款,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支付给企业,使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办学中获得一定的收益,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是真正在教学层面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扩大和拓展行业企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加快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制。因此,我们要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研究出台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一些法规、规章和制度,使职业教育真正形成“招工”与“招生”对接的新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该在办学理念、办学类型上真正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要真正发挥职业院校“应用技能和动手实践方面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普通高等教育是靠“教”与“学”,“教室”与“实验室”;职业教育应该是靠“训”与“练”,“实训室”与“生产车间”,真正培养出追求“完善”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一定要走开放办学之路,要将行业、企业的产业技术标准迅速转换为岗位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考核评价与产品检验对接,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双向沟通的职业教育开放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适应学生和社会人员多种需求的教育,在这个教育体系里应该有四类课程,一是针对一些具体工作或特定行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一类是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技术性课程,一类是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和普通本科衔接的学术性课题,一类是服务社区休闲及单一技能的模块化、片段化课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一定是一个服务于学生、服务行业企业、服务于社区的课程集合,在这里学生、企业行业员工、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构建双向沟通的职业教育开放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互通的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平台,实行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课程相互认证、学分相互承认和成绩相互转换。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中学合作交流,深入区域初高中学校开设一些技能型、劳动技术型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与劳动态度。区域高中学校也应深入到区域中职学校开设一些高中的文化性课程,为普通高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创造条件。
同时,要完善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前中高职衔接基本上都是专业层面的衔接,这必然造成课程的重复设置,或课程内容的重叠。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性问题是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衔接体系,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认证体系。今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重点是实施课程内容及培养规格的衔接和课程选修机制,依据职业人成长规律,建立岗位新手、进步初学者、内行行动者、熟练专业人员和技能技术专家能力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中高职在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态度领域的有效衔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五、总结
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并提出“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主要措施有:由省级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遴选一批行业背景较为突出的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体系相互对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组织开展国家和省两级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随着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高层肯定了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但是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如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势?是值得教育界探讨的问题。
2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
在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中高职衔接,与本科院校对接,专科层次定位,办出特色等是高职院校今后发展的主要路径。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同样也面临竞争和压力。当50%的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而高职院校只能是专科层次的时候,更多的生源将会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此时的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生源问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探索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有以下几种。
2.1改革:努力建设“品牌”、“一流”的高职院校
一些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环境下,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应从内部进行改革,努力向“品牌”、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特色,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品牌高职院校是指该学校具有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具有示范性,影响力大;具有特殊性,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品牌的发展性要素主要包括专业特色、产教融合实力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三部分。专业特色是品牌形成的重要基础,体现在专业设置具有行业性;专业定位具有适应性;专业储备具有前瞻性;专业调整具有动态性。产教融合实力是品牌扩张的关键,应立足于区域、立足于应用、立足于自身优势,在应用技术研发上找项目、寻突破,扩大与企业的研发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在成果转化中增强产教融合的实力,在产教融合中聚焦学校品牌。就业质量是品牌提升的核心要素,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培养质量,主要包括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二是需求量与供给量。一流高职院校的形成,院(校)长的治校思想是引领学院发展的关键,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不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不懂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管理规律,而只热衷于搞规模宏大的新校区建设、热衷于靠贷款搞大楼建设是难以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与国外高职院校相比,我们的差距不在校园占地面积上,也不在教学设施上,而在其办学理念上。例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遵循规律、追求特色、产教结合、突出技能、适应市场”的办学理念。遵循规律——即学院的人才培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生源的成长规律;追求特色——即学院的办学要具有行业特色、理念特色和办学特色;产教结合——即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做到产业、生产过程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突出技能——即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适应市场——即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要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一流大学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全,关键在于有特色,并把特色发挥到极致”。即大学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在规模,关键在质量和特色。办学水平——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的水平。办学实力——体现在要成为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必须有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结构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这是一流高职院校形成的一条重要指标。核心竞争力——主要反映在人才的培养质量上。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就业导向这个纲,在定位上下工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实际上,水平是通过特色来彰显的,有了特色,就有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和发展价值。例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以负面清单的形式确定了“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和“以小见大、以精见强”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是符合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要求的。“不求大”就是办学规模控制在万人左右,并以此规划学院的建设和资源配置;“不求高”就是安于其位,精心打造专科层次高职教育;“不求全”就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强项,在专业特色、教学特色和管理特色上下功夫。在品牌效应方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和创新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先后有数十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及成果进行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星级示范学校’”和“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特色高职院校”、“2010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2.2探索:示范性高职院校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和发展良莠不齐,有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已超过了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招生好、就业率高。而一些质量不高的民办高职却升了本。高职教育应千差万别,办出特色,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来允许办得好的高职院校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这并不是说高职院校一定要升本,而是可以有本科层次的专业和学历。例如,一些行业背景深厚的高职院校,又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某些专业办得有特色、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率高,这样的专业可以办本科层次,即学生可以拿到本科学历。
目前,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而专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却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是高职教育的延伸。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届时,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将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但可以改变人才的结构,更主要是能够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充分体现其“职业性”,要延续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又是高职教育中的较高层次,其培养目标定位和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相比,应具有“高等性”,其专业口径更宽,专业基础理论更厚,使学生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能够担任工程师的职业角色。
2.3拓展:积极建设培训基地和服务中心
高职院校的另一种发展路径将是积极建设培训基地和服务中心。一是建设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岗位提升的重要培训基地。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采用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生产一线涌现出许多与高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岗位,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难以满足岗位的需求。因此,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企业的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势在必行。职工继续教育和岗位提升的市场需求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高职院校可针对行业、企业的员工开展继续教育和岗位提升的培训,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二是形成有特色的技术服务中心和社区学习服务中心。
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服务可以拓宽学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路子,促进高职院校三大功能一体化;可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的优质办学资源,依托特色专业,建立灵活开放的社会服务网络,设置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等工作。此外,在传统三项职能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承担着对当地居民进行文化休闲教育,引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当地精神文化品质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调动学校其他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其他人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建立和谐、文明的社区贡献力量。这也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高职院校只有积极为社会提供智力和文化建设支持,才能赢得当地居民、政府、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3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形成过程
一、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
企业文化的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在先后经历了“泰勒式”管理模式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削弱,远远落后于东方岛国日本的经济。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美国派出了由几十位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前往日本进行考察研究。研究揭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是美国的企业管理没有日本好。在日本的企业中,全体员工每天清晨都要在上岗前集体高诵厂训、高唱厂歌,强化企业的宗旨、规范。可见日本强调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美国则倾向于战略计划、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硬件管理,缺乏对人的重视,因而管理僵化,阻碍了企业活力的发挥。目前,在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小型企业靠人际关系;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企业文化。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指出:“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
二、企业文化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根本
我国高职教育相对于美国、日本来说起步较晚。但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部在200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各高职院校要深化产学合作,鼓励“前厂后店”、链锁办学等新模式,提高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集中。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初步实现了“产学合作、校企共赢”这一目标。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重在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及管理模式。既然目前国际上一致认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就像人的生命一样,用文化去滋润才有生命的绚丽多姿。学生时代容易受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喜欢接受新的思维方式,用年轻人特有的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演讲能激起无数年轻人心潮澎湃,梦想将来有一天,我能拥有这样的企业。显而易见,用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去影响学生,使他们对企业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有较全面的理解。一定会在以后的创业生涯中自觉并灵活应用,让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所以说,企业文化在高职院的传播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是现代高职教育办学的根本。
三、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播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是传播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构、同质”。文化是一代人通过教育或示范传授给下一代人知识、价值或其他影响人们行为因素的过程,通过教育和模仿而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学生时代容易受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喜欢接受新的思维方式,用年轻人特有的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去接受新生事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传播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根本。
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由传播主体(传播者)运用共同享有的符号、系统、媒体(统称媒介),将信息传递给传播受众(传播客体、传播对象),并接受其反馈的过程。根据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特点,企业文化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传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明析企业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同企业独特的文化特色
企业文化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思想的一次革命。高职教育对企业文化的传播,首先要克服许多人对企业文化的模糊认识,使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国内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一是“五因素”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其四个必要的因素,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另一最大的影响因素。二是两种文化总和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三是群体意识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四是精神现象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企业的“意识形态”。五是“同心说”。“同心说”将企业文化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企业精神层为企业的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企业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尽管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有其共同的本质。即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高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广大的学生传播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明析企业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同企业独特的文化特色。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帮助学生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是共同的价值体系。每个企业有其独特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管理文化的选择取决于领导层面的思维模式。领导一方面需要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要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做出积极的回应,为企业进行变革与重塑选择独特的企业文化。国外许多学者把企业文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教师通过分析各种类型企业文化的表述,使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独特文化特色。如德国学者海伦的企业文化16种类型及双层观察说,是对企业文化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其媒介的传播的最好诠释。他的理论强调搞好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在于现行领导与所选择的企业文化的和谐度,重点是能把企业价值观念扎根在企业员工的头脑之中,即企业全体员遵循的共同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其次是习惯性的行为规范。所谓企业的行为模式是指管理层在理解高层领导决策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价值体系目标而建立的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选择差的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导致企业的瘫痪,使学习理解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在管理企业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学校和班级制度规范和文化规范的优略,投身于改革,并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并坚持用企业文化管理实践的企业,必然形成良好的整体风貌与形象,使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企业声誉和品牌影响力。教师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领悟到成功的企业文化有其共性,那就是“自强不息”。激励学生做一个自强不息的现代青年。
(二)了解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明确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是从实践上以企业文化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是高职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和企业全体员工可以从多层次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管理实践的手段,明确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管理实践首先是理论文化、行为文化与形象文化的定位。它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的三方面是统一的。
理论文化的定位是企业的文化管理实践的根本。“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企业是人,文化是魂。”它全方位地反映某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行为文化的定位,可以认为是企业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行为化实践,即企业文化实践机制的外化。具体地讲,就是每个企业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企业的制度范,因此,每个员工的行为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各个环节。细节决定一切,只要每位员工坚守自己的职责,多些沟通、多些理解、少一些报怨,相互合作,那么一定会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创造品牌的效果。
形象文化的定位在于企业整体风貌与形象。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社会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是人构成的,所以不同的企业文化又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也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各个不同的层面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都体现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员工才有凝聚力,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并推动企业文化自身的建设。
(三)倡导学生自主创业,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与传播者
高职教育要倡导学生自主创业。学生自主创业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学院和社会在各方面的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重在阐述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实践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本质,并成为企业文化的自觉传播者。
彭剑锋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本质,对领导层是一个“权力智慧化、理念政策化和行为规范化”的复合过程;对文化参与者是一个“员工对价值观认知的过程、价值观转化为制度和领导行为的过程,价值观内化为员工信念和契约的过程,员工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行为的过程,价值观变成共同习惯并创造财富的过程”,其中也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内在管理逻辑。
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领导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不够;团队的目标感不强、团队的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当然年轻人比较容易塑造,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业可以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在指导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别要重视以下两点。
第一,施展领导才能,突显灵性思维。学生的自主创业可以是一个理想化的设想。在此前提下,学生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阐述文化选择的理由,运用先进的理念,结合国情与地方实际建构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设计有组织效能的行为规范。年轻人在畅所欲言中更容易被他们自己的灵性所感化,容易接受不同的观念并达成共识。自由民主的氛围能充分施展他们的领导才能,让拥有企业家的梦想的人首先步入创业的大门。从虚拟走向现实。
第二,力求全员参与,加强团队建设。学生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的团队比较有默契,但我们必须还应该引导全员参与团队目标的确立,力求全员对核心的价值观有共同的认识,并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同时,强调团队的协作与配合,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为创造企业的共同财富而努力。
总之,企业文化的传播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根本。通过文化的教育内化功能、文化氛围熏陶功能和文化情感感染的功能,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达成共识,并自觉地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两翼齐飞,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发达[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编.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2]《培根人生随笔》,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英)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著;何新译,ISBN号:9787800028397 / 7800028399.
[3]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论文摘要]远程职业教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远程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实施中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数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教育结构、建立健全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有更新的发展。远程教育以其便捷性、实用性和高效率等特点,成为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探讨、尝试和研究的热点: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远程职业教育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实际应用层面上来看,没有真正融人到职业教育中去,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的现状
1.职业教育界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实践和研究
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对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还以探索职业教育界的硬件环境、数字化水平、师生的信息技能等为主,对于如何按照远程教育的规律和原理,切实地组织远程职业教育项目,有序地开展远程职业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长,如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教学质量的保障等还没有考虑到。两者只在师资和招生环节上有一些合作,在远程职业教育实践组织、管理和办学上基本没有交叉,并没有深入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等内核的合作上。真正体现远程教育本质特色的远程教学管理、学习材料开发、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等都尚有待关注和真正实施。也就是说远程职业教学应该包括“软”和“硬”两个方面。“硬”的方面是指技术、媒体和设备等,“软”的方面是指理念、思路和策略等。“软”和“硬”两方面形成了远程职业教育后续发展的两条腿,只有两腿都健全,路才能走得好走得顺,但现实中更注重的是“硬”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它方面.特别是理念和方法的论证和探讨,教学实践等都没得到全面开展,这是当前职业教育界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远程教育界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实践和研究
一些电大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力图在职业教育中发挥自己远程教育的多年实践经验和教育资源。当前开办了高职学院的电大基本上是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形式在运作着,即老师和工作人员们既处理电大远程教育这边的工作也兼做着高职学院的工作,但实际上由于电大的教师和管理者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够深入,对开展职业教育的准备不足,对职业教育所面向的具体行业和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没有清楚的把握,当前电大的高职办学基本上以借鉴电大系统已有的办学而开展的。课程的设置仍以学科逻辑关系为主线,与职业的实际需要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制化”要求的对应并不明显,技能实践方式和安排与职业实操要求间也还存在距离。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被彰显出来。
各试点院校开办的远程教育和培训项目,多是根据院校本身依托的行业和对该行业所需要人才多年培养经验及教学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脱生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培训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面向从业第一线的实际操作还没能被放到第一位上来,因此这些远程职业培训课程的学术性较强,而与行业从业所需要的实践有一定距离,严格意义上更应该是一些在职进修课程,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并不突出。
各种教学机构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资源向社会和企事业等提供远程培训项目和课程:这一类型远程职业培训活动的开展多是各教育机构利用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根据人力市场的需要,面向各级各类的职业技术资格考证开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对实践技能环节的培训过程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等尚没能做到以用人市场的需要为导向的定制化,因此对考证外的实际职业技能培养效果尚有待考证。
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职业教育界和远程教育界都根据自己对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理解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但由于双方都仅对自己熟悉的领域有深入了解,而分别对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没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因此让远程职业教育出现要不就“不远”,要不就“不职”的现象,没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二、我国远程职业教育实施中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远程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
远程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在教学和管理上有一些新的要求和特点。远程职业教育既要借鉴远程教育的理论方法,同时也要遵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发挥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才能发挥出其本来应有的作用为了能使已经开展了实践和将要开展的实践活动能够科学地、可持续性地良性发展,应该在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方法的有机结合下,开展对远程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研究。否则,在教学和管理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不会遵循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规律来进行。
(二)制定远程职业教育的相关评价标准
标准对于现代社会的任何系统都是最重要的。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正在进行并已经陆续颁布了一些标准,但没有将远程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研究纳入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之内,这无疑将影响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对远程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认识不足的情况。远程职业教育的实施目标是其实践最基本的指引。远程职业教育的实施应该是以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为目的,还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和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目的,还是以满足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决定了远程职业教育实施的模式、过程和途径,会让远程职业教育走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应对远程职业教育的相关标准有个清楚的界定。任何实践在明确目的后才能有正确的实施方案。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并没有开办远程教育的经验,同样远程教育院校也大多没有进行职业教育的经验,双方应该如何结合,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将由既定标准来决定,也才能达到有的放矢和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探索有效的远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远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与以往远程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专门的教学设计。现在有的学者在研究远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如首都师范大学的杨卉、马陆等人的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为远程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要求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仅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更应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因此应由企业专家、学校教师组成教师团队,该团队应成为不仅拥有学术水平,也拥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远程职业教育中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也处于研究摸索阶段,远程职业教育呼唤更多的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
(四)丰富适用于远程职业教育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答辩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为适龄青年提供了难得的教育机会,为积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远程高等教育中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远程高等教育实行宽进严出,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又是在职学习,其工作和学习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把关和答辩审核,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答辩大都采取指导教师或答辩小组写评语的方法,由于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相关限制因素,论文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目前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多为在职人员,多种因素导致他们主动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取得文凭。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时间都较为松散,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简单比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师生沟通不便、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下,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选题
一是学生主动性较差。虽然指导教师提供了论文题目方向,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岗位和爱好不完全了解,所以提供的题目不能非常全面和具体。对此,一些学生不是根据职业特点或个人特长对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作调整,而是依赖老师给出的论文题目。究其原因是学生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盲目崇拜指导教师的权威性,或者因为工作繁忙,难于搜集资料等原因,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撰写论文较为被动。
二是选题不规范,表现在选题超出规定的范围,不能结合自身职业背景选题,专业相关性较弱。很多毕业生来自中小学的教学岗位,常常忽略专业要求,而是以自己承担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选择教学改革类的题目。另外,大多数选题存在“泛、大、空”的问题。
三是选题重复程度高,没有新意,多数都是“老”话题。不仅是远程教育教学点间重复程度高,跨年度重复程度也很高。比如中国四大名著、“李”、“杜”等文学大家,已经成为每年毕业生的惯例首选,能反映中文学科热点或者新观点的选题却较少。
2.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是写好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依据。阅读文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逻辑推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写过文献综述,对文献综述的意义和基本要求知之甚少,对文献的辨析和综合能力差,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多数学生来说,互联网变成“互贴网”,大量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文献综述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古典文献,很多资料学生还没有读过,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文献综述中还经常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这些充分说明学生不重视文献综述对毕业论文的意义。
3.开题报告
它是毕业论文正文的框架,是开始进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起结构谋篇、纲举目张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写论文的经验,常常理不出头绪,不知道如何下笔,开题报告往往缺乏逻辑性,人云亦云,有不少是东拼西凑,没有新意,只能依赖指导教师的指点多次修改。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调查学生情况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毕业论文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工作岗位和学习兴趣,从而明确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内容,以便采用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计划。为此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调查,了解学生在专科、本科学习阶段的成绩、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以及论文选题意向。
2.抓好论文指导环节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重点抓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写作、定稿、答辩等关键环节。
“开题”工作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召集全体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视频或音频“毕业设计动员会”。这样使全体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师生网络间的咨询辅导,改变以往直接给学生提供题目的做法,帮助学生确定并审核选题。一方面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选题方向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双向选择,再正式确定题目名称,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教师与每个学生交流,分析题目的研究价值、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学术论文的陌生,教师为他们介绍相关范文,指导学生借鉴、学习成熟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论文的规划和意见,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及时向老师陈述选择的题目、意义、写作计划等。指导教师逐一点评,明确学生论文的题目和内容,给出开题成绩。
做好“中期检查”,保证写作进度。随时调整教学指导形式,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导。
按计划审稿定稿。每一次交稿都是一次验收过程,教师会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处,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学生在拿到反馈回来的文稿后,也必须及时修改、充实论文,再次反馈给老师。改变以往“一锤定音”的做法,更好地检查了远程高等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考察了学生的实际科研水平。这种系统的“修”、“改”,也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定稿装订后,按照统一标准,公平评判成绩。为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专门建立“评分标准”和“论文初评制度”、实行多位老师审稿制。指导教师给出自己所带学生的论文初评意见和成绩,并将意见、成绩和论文送交其他教师再次评审。明确学生论文的水平,给出能否参加答辩的通知。通过的学生,抽签进入以教师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组。答辩工作安排在期末进行。答辩工作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匿名打分,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加强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辅导资料。包括:开题报告样例、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点评报告稿、中期工作总结报告样例、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样例、如何准备本科的毕业答辩、答辩注意事项以及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等。
论文指导教师还在答疑界面给出推荐书目和网址链接,帮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对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开放,为他们查阅文献提供便利。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中之重。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有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等。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汇集各系(专业)精华,实行以老带青,重视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目的在于将各系毕业设计指导的成功经验与远程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远程论文指导、探索,总结出适合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的教师组织模式。
5.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辅导学生写出有水平、有质量的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目标。毕业生一般都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广泛调研、深入学习和严谨论述的写作过程中,着重训练、深化和提高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与同学老师协作的能力;写作学术论文等能力。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路还漫长,“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能培养他们的这些学习能力更有意义。
从几届毕业生的情况看,优秀的毕业论文,一般都和学生的职业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于题目相对具体,学生对论文的范围、深度较易把握,也较易体现创新性,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还为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个性化、探索性、协作性、终身化学习。
6.增加远程高等教育的辅助手段
实施一年两次的毕业论文指导、答辩以及存档工作,除了常规的在网上教学通知和教学辅导资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及论坛互动,定期召开远程视频、音频会议。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平台,在场所、技术和设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高校都有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校园网的服务器,各个学习中心的每台电脑都可以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终端,帮助学生接受远程高等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西南科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获得良好的资料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彪,蔡立军,等.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体系及其量化模型[J].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 肖胜旗.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远程答辩的基本构思[J].湖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现代汉语 教学问题 解决对策
一、高职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开设专业分析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他中文或者语言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以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的讲授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方面知识,是阅读、写作、理论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以促使学生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文相关类专业都选择性地开设了语言类、文学类和文艺理论类三大类型的课程。一般而言,《现代汉语》所属的语言类课程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不是很大,文学类课程却大受学生欢迎。
2.课时及学生重视程度分析
就我校文秘专业教学实践表明,同《现代汉语》相比,同样是语言课,《大学英语》更受重视些。现在四六级英语考试正在改革,由应试型英语向实用型转变,英语的教学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英语成绩要与文凭学位挂钩的,关系到个人的前程和事业,所以学习热情普遍高涨不下。
作为理论知识传播课程,《现代汉语》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尤其是语法部分,对各种语言单位的分解组合,显得更是抽象乏味;现行的几种影响较大的教材,大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教学理念上重理论轻实践,过于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现代汉语》课不重视对口语的研究,脱离现实语言生活,只是从静态的、形式的角度去研究语言,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度很低;大学《现代汉语》课中的许多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就接触过,到了大学不过是将其系统化条理化,并增加一些深度而已,很多人认为在汉语母语国家考试《现代汉语》,不学也能够混个及格吧,这样的心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
3.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系统地教授学科知识,但是这种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值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理论、方法、技能、操行等诸多方面。以上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深刻的共识。不少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争取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提问也有局限性,提问过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等,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甚至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更多的时候,不少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情绪低落、消极漠然,教师的热情反而被学生给冷却了。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冲着学分来学《现代汉语》的,这种心境下,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都很难进行,更不要说理想的教学效果了。
二、解决《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教学对策
1.打破现代汉语原有的教学体系,调整原来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特点,废除落后陈旧的知识体系,取消原来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大板块各自独立的格局,吸纳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等方面的科研新成果,建构一个各部分密切相关的科学的动态的汉语教学新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重视语言和社会、语言与人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把最新的科研成果适时的介绍到课堂中去。教师要多做科研,以科研促教学,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充实、更新教学方案,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
2.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课堂设计有关语言方面的趣味问题,或者选择一个语言热点 ,或者引入一些精彩范例,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寓教于乐,乐中有得。如在讲授语音时,不妨举些这样的例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中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吗?首先提问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而不解的情况下,结合方言知识把答案讲出来,原来“孩子”是南方方言“鞋子”的谐音,南方一带,声母“x”也有发“h”的习惯,“鞋”一般读成“hai”,所以这里的“孩子”应是“鞋子”,因为做父母的不可能狠心到把孩子扔出去套一个狼回来的地步。讲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时,举例说明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名词不能重叠,但有一个例外,儿童语言中常把名词重叠起来。
其次,课堂上经常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灯谜、歇后语、笑话、幽默小品等,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好的帮助。还可以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体验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如比较下面两句话“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两句话中胜利的是哪一方?学生们会迷惑起来,因为可以体会出两句话意思完全一样,但是表面用字却是相反的。这时,教师再适度引导答疑则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突破教法上的单一性、一贯性,适当引进现代教学技术,把有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进行演示,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包括知识、理论和技能,但是教师往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却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一学就会、一用理论分析问题就不知所措的现象。在《现代汉语》课上使用问题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和意义,就是督促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现代汉语各部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将自己的观点自如地运用普通话来表达,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现代汉语》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指引性作用,但是学生对于自己一知半解、没有多大趣味的教材内容,感到味同嚼蜡之余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浏览一遍,学而不思则罔,慢慢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问学生一个为什么,施行启发性教学,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老师要因势利导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是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工具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发现《现代汉语》不仅仅是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而且是可以用来解释说明奇妙的生活语言现象的工具,这样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这门课程在学生的心目中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
4.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开展适当的专题讨论课
在教学中,除了讲授书本知识外,要较多的引用并分析现实语言生活中的相关用意,引入相关学术性的信息。例如,对歌曲《牵手》中的“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这句话中的快乐和悲伤二词的用法解释,前一个“快乐”“悲伤”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后一个“快乐”“悲伤”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再有分析歌曲《大中国》中的“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这句歌词里长城的量词用“条”可以不可以……通过分析这样的例子,学生就懂得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开展适当的讨论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提高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三、文秘专业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改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能力的理念来进行,建立面向21世纪的实用型的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模式,让现代汉语教学充满生机和美丽,让《现代汉语》课成为老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我校文秘专业教师大胆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
1.删除教学中过于繁琐的语法理论知识,以贵在精要而不在繁复的原则去构建知识点体系,适量增加与语言运用密切的文化内容,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能分析并解释语言现象,并长于听说读写,具有较高的语言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安排丰富的技能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构建一个技能训练的结构,课堂上安排合适时间进行这种有语言背景的技能训练,课后还要求学生做若干练习,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语言实际的联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1)讨论式教学。课前拟好问题,发给学生资料,课堂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师生互动,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发式教学。教师尽量少讲、精讲、讲关键内容,尽量多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去观察研究。
(3)比较式教学。通过古今对比、汉英对比,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实践性教学。建立现代汉语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如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普通话知识竞赛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4.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网络提供大量的与《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有关的资料,吸收《现代汉语》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和优秀教学软件,并应用于课堂,精心挑选和设计网络教学内容和课题,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5.选取据有广泛代表性的语料进行课堂分析。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的语料,应用写作中的语料,提高知识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6.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着民族的思维模式、习俗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我们认为不能离开文化的背景去谈论语言教学问题,适量引进文化内容到现代汉语的课堂,以增强课程的厚重感,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热情。
四、《现代汉语》教学今后仍将努力的方向
1.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活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信心。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和过程。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尝试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改变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1)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教师的作用下,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而言,既没有高涨的参与热情,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这很容易使人厌倦,因此提倡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将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变成积极,这样,教学效果则事半功倍。
(2)就思维能力而言,要把讲给学生问题,指给学生思路,转变为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联系当代社会语言世界中的语言现象,列举他们感兴趣的语言事实,促进言语表达的丰富性。
(3)就实践能力而言,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设计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要把学生上课――做作业――参加考试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创设广阔健康向上的学校大舞台和社会大舞台,引导学生自我投入、自我选择并全身心活动起来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利用时间能力,开创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效
近些年来,诸多职业学校为了推进教学环境的改革与创新,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多媒体、校园网已像校舍、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透过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繁荣现象,作为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科――语文,也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
受益者之一。与传统的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相比,可以自豪地说,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正在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步
前行。
笔者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线的语文教师,理性地分析其成效,不难发现,与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分不开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教师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来设计
语文教学,或者说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
传统语文教学在上古典诗词,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
梅》的时候,以教师泛读、引导分析并板书为主。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后,笔者设计了多媒体教学。首先把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监督引导,并检查笔记完成情况;其次教师下载视频朗读,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效果,同时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加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再次是利用PPT
课件上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最后是利用一些辅资料,强化学生的学习效
果,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歌曲,学生聆听乐曲并学唱,学生喜而乐之。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容量大,学生喜欢,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效果佳。
二、教学信息资源的统整优化了语文教学资源
陈至立同志强调,“要把教育信息源建设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筛选和梳理网上的有关信息;二是发掘、整合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适用的教育网站和信息资料库。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要以此为原则。”
用我们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做例子。我校根据这一精神指示,从2005年前后就进一步开发并完善适合我校的校园网站,2008年前后就开始着力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信息资源。平时教师授课需要的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源源不断,足以进行日常教学,甚至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我校网络教育信息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教学信息,是精选且多样的。二是教和学的参考或备用资料,这是大量且有序的。并且这些都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优势实现的。其充分体现我校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呈现。这样,无论从质或量上都对传统的教材、教参、习题集等产生巨大的超越。
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条件的改革与授
课方式的创新,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
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是我们一贯的追求。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习中的失败者。由于屡屡失利,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特别对文化课甚至产生了恐惧感,见到科任老师尽量避而远之。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目光都不敢正视老师,更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条件的改革与授课方式的创新,模糊了师生界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导者。这样,教师对每个实践操作的学生个体或学习团队可以全方位的掌控,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不会拒绝老师的引导,而是有问题时都能积极主动的询问。
四、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环境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了课内,延伸了课外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底蕴都相对薄弱。教学信息化后,我们有条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内外的教学。最基本的教学中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可以被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演示环境、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等所取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学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提升了课内,也延伸了课外。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
再者,职业学校因材施教或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教学状态。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几十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即便人们探索出分层教学、差异教学等教学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进,难以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然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宏富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可能差异实施较大面积的覆盖,从而实现对个性化的较全面的关照。计算机网络可以递进具有较大预设空间的课件,学生能从课件中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服务,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合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这样,因材施教或学生个性化发展会得以更好实现。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基于“十”的召开,我们有理由相信,职业教育一定会向繁花似锦的职教大道继续大步前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也将成为职业教育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广东省高职教指委教改项目:《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论文,项目编号:YGL2013050。
【摘要】
区别于国外职业教育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视角,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是基于课程开发的有序、整体及生成,从职业需求和教育需要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地开发出能够同时遵循职业成长和理论认知学习两个规律的教育逻辑路线。在课程设计上在考虑课程内容选择的同时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排序,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应用的参照系,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人力资管理
党的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指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明确要求,也把职业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通过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产教对话活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凸显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辨识度。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规模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22万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虽然高职院校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但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若想让中国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努力为职业学院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就业和学历歧视之外。还需要在高职院校在教育教改方面下苦功夫。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工作过程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市场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熟练实践操作,履行好岗位职责。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机理
20世纪90年代,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观盛行于德国,其出发点是为了摆脱“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及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达到“参与构建或工作世界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008年,国内专家学者姜大源教授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一书中将理论延伸到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姜大源认为,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讲授模块的选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数职业院校授课方式与所用教材,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打转。通常一门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概念、特征、原理等方面的“描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及操作步骤的“操作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普通高教注重学科逻辑结构,主要以传授“描述性知识”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操作性知识,由经验上升到策略讲究知识的快速回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即培养“职业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结构分为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学科体系课程的编排体现的是一种“横向延伸”,易于使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心理学、劳动关系管理等。但平行课程的展开,导致了描述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分裂,大部分学生即使学习了学科领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依然不能应用于实践。显然这与我们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行动体系课程的编排则表现为一种“纵向拓展”。基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情景,对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整合后形成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基于串连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同时强化了操作步骤,理实融合,效果事半功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并未改变教授知识的总量,而是打破原有框架,将知识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排序,这便是其改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化”模式,将所要学习课程内容融入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与总结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现下许多高职一线教师提出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成效并不显著,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填写就业调查问卷时表示,在校学习的许多理论并不能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其实,管理类课程是研究一般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方法的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用于提升学生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才能自如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情景模式。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操作情况来看,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开发主要聚焦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及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目前来看,专家与一线教学人员对其必要性都已达成共识。在其实施路径方面,还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北京社会保障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着傲人的成绩,但其成功的条件对于其他职业院校而言不具有可复制性。在教学体系设计方面,多数老师强调“多元化”实践教学,从案例、软件运用及实践实习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多元化本身亦存在隐性冲突的问题。其一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时间分配问题;其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之间也会有冲突,如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如何有效融合,以及理论点讲解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性程度也会影响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混合使用的功能和效用;其三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愿意扮演主体角色。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管理类课改与开发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重点工作之一,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成型,还没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课程教学之路,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中,因此改革过程也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否意味着淡化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序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二重属性。前者重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后者强调通识性与学术性,便于以后的研究能力发展。高职教改实施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更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工具”作用,甚至一些学校提出去理论化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不同于中职或技能培训机构,若是过渡弱化其通识教育的功能,一味地倾向“职业”功能最终将背离高职教育本来的意义。问题二:如何解决管理类课程开发中针对性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高职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性强,其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某一行业或职业范围的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上岗必须的相关技能,以便能在入职后缩短适应期,快速上手。根据这一目标要求,高职课程体系就必须保持动态开放的形式,紧跟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动态要求,及时了解企业职位变动及岗位素质要求,然后将其体现在课程设计之中,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紧跟时展,迅速适应工作。但是,这并不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培养旧式学徒,高职课程开发既要体现专业性,又不能过于细致,这是从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灵活适应社会职位变化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要求高职生成为“通才”,但需要培养学生有职业发展与规划的能力。问题三:如何避免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陷入中自编自导自演的误区?高职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表明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或社会其他机构的基层管理及服务人员”,明确了培养的是对行政事务、财务会计及市场营销等学科有所了解的操作性人才,但实际上大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定位与本科区别不大。从教学大纲到实训手册,并没有体现技能和操作的特色,或者没有条件去体现其技能和操作的性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又要受到实训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管理类课程上无法做出突破性创新。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难以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实践,又无法经历模拟工作情景,导致“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多少带着“纸上谈兵”的意味,效果大打折扣。最终教师难以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训环节设计之中。问题四: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管理类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设计与构建?管理类课程实训环节的开发,意味着接下来要主动创造实施条件。但与理工科的实训环境不同,管理类课程的实训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方案上,管理类课程通常设计为理实一体,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要保证理论教学,就难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社会有针对性地参与实际管理或进行社会调研,课堂实训难免有隔靴捎痒之嫌。在实训机电建设方面,由于管理类课程实训室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导致部分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较少,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或是模拟管理者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没有高仿真的工作情景设计,学生难以进入角色,也缺少对具体工作情景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凡此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高职课程改革的程度和进程。
三、工作导向系统化视角下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反思
高职课程开发是高职教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管理类课程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创造财富的行动者”?如何摆脱教师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的状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入国内发展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相较而言,国外整个人力资源学科发展较早,有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构建适合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来说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来看,除了案例教学模式之外,还包括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内容来结合相关软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将角色模拟与上机演练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该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将学生定向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其教学效果也较为突出。“社会实践教学”,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学生到企业中检验课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工学结合”。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实习基地和参与社会实习多种渠道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否则将寸步难行。
(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实训基地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硬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管理类课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应用型课程,配套实训设施建设及方案设计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一般来说,管理类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建设多个功能类似,作用相同的实训室。若想使得实训室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学院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工作情景模块分别建立不同的模块实训室,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另外,对于人力资源专业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实训基地建设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即模块实训室及模拟人力资源工作室,用于满足课程实践教学以及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校企结合模式,利用校外资源,将教师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机构;学生与岗位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推动优势就业。
(三)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方案也是课程设计与开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课堂方面做出较多改革和新的尝试,但回归到期末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例如笔试或是课程报告。笔试,作为传统考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为考试而学习”,考完之后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课程报告能够结合平时实训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专业思路,但是,伴随着网络及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简单化和大量化使得课程报告演变成学生偷懒躲巧的温床。在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课程名称,数以百计的格式课程报告便可随意复制黏贴。最终使得考核沦为形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案,并不是摒弃传统考核手段,而是去粗取精,组建课程考核研究小组,在确保考试科学规范的前提下,注重考核形式的全面性,照顾管理类课程的实操环节考核,将模块方案设计、模拟实训参与融入考核中来,注重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避免课程考核流于形式。
(四)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研究,笔者选取所在学院2012级文秘专业人力方向66位同学,其中男生5人,女生61人。实验分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形式,全部学生即使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课程的全部内容均由具有同一教师授课。教材采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李琦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笔者将授课模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按两个教学时段进行教学。第一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将“人力资源规划、薪酬及劳动关系”三个模块以理论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第二教学时段将剩余三个模块:“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采用,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工作导向系统化”课程观,教师为“导演”,学生做“演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学习热情。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及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管理实践能力”等7各方面进行调研,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发放66份问卷,回收66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结果显示,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模拟“工作情景”组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升95.45%;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提升的达到90.91%,有84.85%的学生认为,工作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是值得管理类课程在开发和改革中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焓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J].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康灵姝.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
[3]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9.
[4]马树超,范唯,郭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职业教育词典[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
[5]王长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际职教论坛上的讲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6]吴婉怡,罗杰.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
[7]张成涛.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4.
[8]杨海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调整策略——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1.
[关键词]文秘专业;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05 ― 03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一种高职与本科分段协同培养的办学模式乃应运而生,这就是所谓的“3+2”模式。201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文秘专业与苏州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3+2”分段培养项目,成为本年度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招生两年来,双方经过多次协同磋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高职3年与本科2年培养中的衔接问题,成为双方合力攻克的最重要难题。
一、高职与本科“3+2”分段协同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高等教育(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阶段;第一阶段又分为5A(理论型,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实用技术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两类,5A类又分5A1和5A2两个层次。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5A1相当于中国的学术研究性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生教育,5A2相当于应用型本科教育,5B则相当于高职高专教育。5A2层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为研究做准备,而是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它可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5B类型的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型专门人才”。〔1〕
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西方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状况来看,5B类型的高职高专与5A2应用本科教育,同属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两者只有培养类型之异,而无培养层次之差。但在目前的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实际存在含金量和规格层次上的落差。同时,高职高专培养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强调应用,理论课程相对弱化;而应用本科则理论、应用并重,强调理论向应用能力转化类课程的设置。结果是,高职高专教育越来越重技能,轻视甚至忽视理论,而应用本科教育则长期重视理论,对应用技能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即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技能而乏理论;应用本科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扎实而应用能力缺乏。随着现代社会产业的升级,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既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做针对性的改变。在健全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建成的情况下,我们采取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联合培养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这既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又能保证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实践的能力,还能弥补职业技能性人才学历层次“低”的缺憾。
另外,就人才培养规格而言,实用技术型高职高专教育面向具体职业,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面向行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科技运用能力的行业人才〔2〕,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实用技术型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旨在培养应用型的,面向行业与职业要求的人才”,也可以说,两者都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3〕;并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存在学历层次的递承性、课程内容的承接性〔2〕,在这个意义上,两者进行分段协同培养、进行衔接,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文秘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衔接的基本原则
高职高专与应用本科在人才培养上施行分段协同,是学界较早关注的课题,但总体上而言,目前仍是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基于对中国当代高职与应用本科教育现状以及自身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与不足之处的清楚认识,苏州市职业大学文秘专业与苏州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乃积极筹划与实践“3+2”分段培养办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两者相衔接的两个基本原则,亦即差异性与连贯性。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天然存在一个特点,即“3”和“2”是存在差异的,前面多有引述,兹不赘言。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培养的实际来说,前者主要培养掌握文秘职业技能,会英语、能沟通、懂商务,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高级秘书人才;后者则主要培养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文秘、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机构从事研究、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文秘人才。两者的终极目标,虽然都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文秘或秘书人才,但他们培养的立足点显然是有差异的,概括地讲,就是前者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后者强调理论素养与技能培养并重。只有清醒认识到两者间的差异性,才能合理地理解“3+2”分段培养的“联合”之意,才能避免“3”与“2”趋同的可能。
连贯性是指高职阶段3年和本科阶段2年的人才培养,必须有内在的承接性、连贯性。高职3年与本科2年的培养,固然存在差异,但是既然要实行“3+2”、实行联合,那就必须考虑到两者相衔接的连贯性问题,否则“3”与“2”各自为政,难以达成联合培养的初衷。以课程设置为例,注重实践技能、应用技术培养的3年高职阶段,必然会设置足够数量的职业技术基础与能力课程,到了强调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行业基本技能的2年本科阶段,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提升课程;同时,考虑到3年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而短时间的培养很难让学生迅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在3年高职阶段,适当设置语言、文学、文化基础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变成衔接顺畅、连贯,总体培养效果大于“5”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预期,在充分认识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人才培养差异性及联合培养连贯性原则的基础上,双方通力合作,其所培养出来的文秘专业学生,应当既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又有较好的理论和知识素养,既有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硬功夫,又有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软实力,是兼具应用特色与本科底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4〕;应比单纯的高职文秘专业和单纯的本科文秘专业学生,有着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就业本领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文秘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中的主要衔接点
理想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衔接,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与质量监控、本科准入机制等诸多方面的衔接。这里重点就课程体系、学生管理和本科准入机制三个方面,具体解析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3+2”分段培养中的衔接问题。
在培养目标确定以后,合理的分段培养方案制订,是头等大事。经过对分段培养专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将3+2共5年的课程,大体分为3个类型,即突出应用技能导向的高职课程群、高职与本科对接课程群、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并重的本科课程群。在课程体系类型化区分的前提下,又将这3个课程群统一分为通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5大模块。
这里重点分析高职与本科对接课程。如为了能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本科2年的文化基础课学习,比较轻松地迈入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概论等课程学习的门槛,在高职阶段3年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设置了大学语文、吴文化、管理哲学等文学、文化和哲学基础课程。同时,为了使得“3+2”的培养具有延续性、提升性的特点,在本科阶段2年的“职业技术能力课程”模块,设置了中国秘书史、秘书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申论、市场调研与预测、传播学概论等秘书职业技术能力继续培训课程,这能使学生在高职的前3年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秘书实务、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概论等课程所获得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在本科的后2年得到延续和提升。另外,本科2年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论文、报告写作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秘书技能训练与测试等课程,也是为了实现与高职3年开设的秘书实务与应用写作综合实训、中英文秘书技能综合实训、论文写作等课程的衔接。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的学生管理,是存在问题比较多的环节。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高职高专与本科还存在社会认可度及招生批次、层次方面的落差,因此高职学生的入学基础要求要低于本科,这就导致两个问题:其一,高职阶段的学生,自我定位普遍低于本科学生,心理上的就业功利需求远胜于努力学习、继续深造的需求,这就使得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甚至自律较差;其二,由于高职起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而高职的培养以应用为主,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本科2年阶段学习时,存在先天的“营养不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第一,高职阶段采取严格的导师制,导师兼任班主任,并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实行介于高中层次与本科层次的管理方式,比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日常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职业规划。第二,与高职相衔接的本科专业,提前介入高职教育,协助高职专业进行学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教代管”,即本科专业派遣专业教师,通过讲座(如入学时的“3+2”全程学习内容、特点与要求介绍讲座、学期中的不定期语言、文学与文化知识讲座、高职阶段毕业前的本科准入考试注意事项讲座等)与课堂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调整心理定位、提高学习兴趣、打牢文化基础、规划5年学习与毕业就业蓝图。
“3+2”分段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学历层次,这就涉及到本科准入机制的问题。为了使分段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历、能力提升培养,必须有严格而可行的准入机制。学生在高职3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以选择进入本科2年的学习,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但是要想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必须参加由本科学校牵头、本科与高职学校共同命题的本科准入考试,这一考试包括两个环节,即专业知识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专业知识考试扣紧职业技术基础,重点考察学生秘书学综合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考试,重点考察学生秘书综合应用技能,包括写作、档案管理和秘书实务技能。考试合格者,可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顺利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苏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及文学学士学位。
四、结语
高职与本科实行分段联合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衍伸出的必然产物,从学理上讲,这种分段联合也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想行之有效地实行这种培养模式,必须考虑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的衔接或说对接问题,应当注意两者间的差异性及衔接过程中的连贯性;同时,必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与质量监控、本科准入机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衔接。应当说,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可以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逐步完善。文章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分段培养的例子,已经对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作了正面的回应,希望可以为国内同行提供一点有意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03):8.
〔2〕 鲁武霞,李晓明.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50,47.
【关键词】企业 高职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督管理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起到直接作用的外部条件。所以, 政府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学校进行相应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政府要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参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制定激励和督促企业参与的相关制度、政策等。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由于职业教育对办学经费的需求比普通教育要大得多,而实际得到的中央财政补贴又不够维持学校的运转,这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过度依赖学费。这势必会减少其对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继而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背离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初衷。国家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二、高职院校应完善内部保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涉及到学校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而且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企业的利益。高等职业院校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高职院校的产品是课程及其教学服务。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开发的, 通过教学活动向被服务者提供教学服务。
(一)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内部的自我管理机制。
作为高职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体的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对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管力度。首先要重新定位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要使此体系能灵活、适时地反映社会、企业、个人等的需求,要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 这些需要要能反映在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与时俱进。还要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和沟通, 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化”办学。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确保提升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注重考核标准紧扣职业能力培养,在企业的参与和指导下,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注重考核主体的双线性,由企业和学校考核评价实习过程与效果;注重考核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学生现场操作、实习周志、实习报告、毕业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对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轮岗/顶岗学习工作经历证书》。根据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教师参加留职带薪培训,实行教师适度超前学习,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使教学内容始终处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前端。
三、企业主动参与外部保障体系的质量评估
评估是企业培训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与反馈的重要措施。障体系的实际效果时,企业应该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对质量进行评估及改进。
(一)对教学过程的质量保障参与评估。
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是要为企业所用的。而教育影响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所以企业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应尤其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此阶段,企业对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可以体现对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的设计和参与、对实践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监控等。第一、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课的设计与参与。工作现场的学习已经被赋予全新的理念,它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课堂学习、书本学习或以培训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更加关注从经验中学习、从项目中学习、从与他人的共同交流与合作中学习。第二、参与实践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监控。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是评价者依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客观标准,利用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职业技术学校各方面的教育现象和活动的质量或功效做出价值判断,为深化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信息的一种活动。企业管理中对技术型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样适用于学生实践课教学结果的评价。
(二)对教育售后质量跟踪、反馈。
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教育产品和服务,是内化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为企业所用。而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获得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份额,达到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认可,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企业对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则可以使职业教育的质量提高事半功倍。第一、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职业院校毕业生任用期间的考核。企业要对毕业生在企业岗位上的就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要求企业给予客观的评价数据,从企业对毕业生的期待值的满足状况入手,统计企业对毕业生能力满意与不满意的方面和程度,并以此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第二、企业要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这里的反馈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考核出来的结果要反馈给职业院校,二是职业院校根据企业考核结果所做出的反馈。
总之,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能通过那些自我激励的人、通过教师和培训者、通过学习者和所有的其它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来实现。而如果质量提高的战略和实施是由职业教育提供者本身来掌握和领导的,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只会有维持的作用。质量是整个机构的质量:越多的人被卷入并积极参与质量过程,质量的提高会越有效。
备注:此论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051276。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顺应国际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从转变观念、确立核心价值、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师德建设、注重知行统一等方面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创新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论题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众多有识之士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绝大多数论者依然强调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差异与对立,没有看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区别,认为只要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模式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本文提出,应当把职业人文主义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以人文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构建基于职业特性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
一、职业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具体体现在:第一,职业具有社会性。职业本身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只有在社会之中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职业才能存在,才有它自身的意义。第二,职业具有历史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经历着一个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第三,职业具有道德性。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是社会生产实践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因此,职业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服务于社会,从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职业具有“生活”性。任何职业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承担,每一个人也都必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事一份职业。因此,职业不仅关乎社会,而且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来说,职业本身就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之所在。总之,职业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人文主义为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要突破“专业学习训练+人文(通识)课程=融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框架,以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属性为基点,全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职业人文主义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职业社会使命。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网络上不可或缺的纽结。每一种职业都以其专业化的劳动和贡献服务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每一种职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选择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一个直接服务社会的舞台,也是选择一种社会使命和责任。崇高的职业社会使命,体现着具体职业和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也为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意义源泉。
2.理解职业历史文化。在职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那些影响行业兴衰的典章制度文献、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职业技术革新事件、成就卓越的行业先驱人物等构成了每一种职业或行业发展变迁的轨迹,积淀为每一种职业或行业的独特历史文化。只有理解职业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当下职业选择的社会意义。
3.培养职业价值意识。特定职业既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包含着特殊的职业价值意识。职业价值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信仰、职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凝结为每一个从业者的职业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职业价值意识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从业者的内在价值理性和道德自觉,这是职业人文主义诉求的核心内容。
4.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亦是一种人生教育。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人生需要引导,职业生涯需要设计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目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确定人生的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真正体现着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依据
1.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职业人文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彰显职业的人文主义性质,真正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社会需求、职业特性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实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职业水平和职业形象提供人才支持。
从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个体。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职业人文主义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为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方向感与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开拓和谐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样,高等职业教育就能够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
2.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的要求。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倡导和关心职业教育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文主义取向。
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办人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指出“办职业教育,最易犯两种病。其一,学生误解了‘自尊’的一个名词,于是不知不觉看轻一切作业。随你学什么工艺,都成为贵族的工艺。除掉规定工作课程以外,不愿动手。其二,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绝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为了防止这两种弊病,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一律要写誓约书。誓约书的内容是:“一、尊重劳动(学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由全体学生轮值担任);二、遵守规律(校中有全校学生组织自制团,自订一切规律而自守之);三、服务社会(学生除校内服务外,兼于校外从事一切相当之服务)。”此外,黄炎培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在培养崇高的人格及深博的学术,而以职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专科学校的使命在造就实用人才,同时亦须重视人格训练,以免由实用而流于功利化。”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时。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他还强调“生利主义”对师生之精神的指导作用:“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所呈现象正与衣食主义相反。生产一事一物之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这种“利群之精神”就是一种超越一己私利、以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族群共同福祉为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总之,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强调必须把正确价值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才是真正健康的职业教育。
3.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出现了新职业主义思潮,主张把职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构建一个以培养高技能的、弹性的、富有合作精神的劳动者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其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定位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要从“培养工人从事单一的、刚性的和细琐任务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中摆脱出来,以培养“核心技能”为目标。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通常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的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学习经验”等。显然,这里强调的“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人文素质。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影响。美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兴起过一项以提升青年的学术成就和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学校向工作过渡”(简称STW)改革运动,进入21世纪之初,这项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持续。在其基础上,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学校向生涯过渡”(简称STC)改革。从STW到STC的转变,绝不是单纯的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倡导学生本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终身发展。很显然,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努力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职业训练和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大势所趋。
三、实践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
1.确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阶层逐步分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样化、世俗化和功利化。我国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呈现出式微之势,教育目标也越来越功利化和工具化。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重实用轻人文、重技能训练轻道德养成、重专业成长轻全面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被误读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技能训练、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找个工作,而作为人的发展必需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谐人格的塑造、全面素质的培养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人才培养周期较短,不可能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大量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从职业教育的特性出发,消除“职业/人文”二元对立的思想,充分挖掘“职业”本身的人文内涵,确立职业人文主义理念,探索基于职业特点、面向职业生活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这应当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价值诉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理念。
2.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在劳动对象、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其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办学所面对的主体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理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以财经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人文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财经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们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确立为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这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简明性和整体性,构成了一个从情感层面到认知层面再到行为规范层面,紧密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
3.科学设计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注意其职业性和全面性,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和职业生活实际,发挥对学生职业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二,职业历史文化课程,主要介绍职业发展的历史和独特文化。例如,根据行业和职业特点,我们筹建了中国商业文化教学中心,就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街、中国货币史、中国广告文化史、立信会计文化等专题编写教材,开设通选课程,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第三,职业道德和法规课程,使学生全面理解并牢牢掌握所选择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法规。第四,职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普通心理学常识的基础上,了解并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第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活与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关系,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把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按照“社会所需、个人兴趣所好和力之所能”的原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思考。
另外,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以“丝绸之路”“运河通商”“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雕塑,举办中国货币史的展览,张贴古代著名商人、现代财贸行业先辈和模范人物的画像和格言,邀请知名商贸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意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教育板块,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构成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体系。
4.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想实现职业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必然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作为学院师德建设的主题。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真诚地爱学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诚信的表率、严谨的模范和创新工作的标兵。我们相信,只有师德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5.注重知行并重。职业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只有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利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体验职业生活,逐步培养清晰、自觉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同职业价值、体验职业精神,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人文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余祖光.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6]石伟平,等.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新趋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7]刘春生,等.美国基于新职业主义的职教理念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8]付雪凌.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9]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0]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11]陈新文.从人文学科到人文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12]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6).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率;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7-0055-06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构建更有质量、更有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既有1997~2001年管理体制调整后的相对低谷期,也有2002年之后的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召开,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支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职业教育发展起伏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存在于教育行业,还存在于劳动力就业市场,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背景,分析把握中等职业教育效率及其变动趋势。
行业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水平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来反映。目前,对于 TFP 的测度主要有“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和非参数法。其中,建立在距离函数基础上的非参数 Malmquist(曼奎斯特)指数是目前分析教育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并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宏观系统和高等教育子系统效率的研究。傅毓维、邵争艳利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1]。梁文艳、胡咏梅利用Malmquist指数刻画了我国高校合并前后整体科研生产率的动态变化[2]。潘海生、周志刚,韩海彬、李全生等运用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高等教育技术进步的收敛趋势进行了分析[3][4]。景琴玲运用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效率进行了评价[5]。
从研究现状看,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目前基本处于空白。本研究将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力图在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第一,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据不全,故未纳入分析范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关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效率(TFP)的现实判断。第二,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属性和发展历史阶段特征,从区域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第三,对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变动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Malmquist指数方法
Malmquist指数法是通过R.W.Shephard提出的投入产出距离函数来定义的,1982年,Caves,Christensen和Diewert首次将Malmquist指数引入生产率分析领域,并提出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的概念。Rolf F?re和Grosskopf等人在1992年给出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非参数线性规划算法,使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以被用来建立多产出、多投入的技术描述形式[6][7]。
(一)Malmquist指数定义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Malmqusit指数基于生产前沿面的分解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产出角度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分析图1,以t时期技术Tt为参照的Malmquist指数可表示为
(1)
同样,以t+1时期技术Tt+1为参照构造的Malmquist指数为
(2)
t时期到t+1时期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可运用t时期和t+1时期Malmquist指数的几何平均值作为度量,即:
(3)
其中,D(X,Y)=inf{θ:(X,Y/θ)∈P(X),X∈Rm,Y∈Rk,θ≥0}
=[sup{α:(X,αY)∈P(X),X∈Rm,Y∈Rk,α≥0}]-1
P(X)={(X,Y)}:投入X能产出Y}表示一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可能集,θ∈[0,1]表示产出效率,如果θ=1,那么表示投入资源的搭配是合理的,并且所有投入要素都发挥了自身最大效用;如果θ
(二)Malmquist指数分解[10]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Technical change,TC)和资源配置效率指数( Efficiency change,EC)。
(4)
(5)
(6)
当规模报酬发生变化时,资源配置效率指数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PTE)和规模效率指数(Scale Efficiency,SE),其计算公式如下:
(7)
(8)
(9)
当Malmquist 指数大于1 时,表示TFP 水平提高;当构成Malmquist指数的技术变化指数和资源配置效率指数大于1 时,表示其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反之,则是导致TFP下降的根源;而规模效率指数和纯技术效率指数的高低,则反映了它们对资源配置效率指数的影响。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我国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部分。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从20世纪末的10余所发展到如今的1200多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数据变化过大,容易对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干扰。而且,基于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数据统计主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现实,为此,将研究视野限定为中等职业教育。
在研究的时间跨度上,考虑到我国近年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经历,其间经历了1998年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目前可获得的数据截至到2012年),本研究将研究时域确定为1998~2012年。
评价一个系统的效率,需要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综合考虑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职业教育的属性看,其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产出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投入指标确定为:专任教师数、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及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在产出指标上,选取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与普通高级中学学生数的比值,这既可以反映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相对变化,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度量职业教育的相对吸引力,从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进行测度。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在面板数据覆盖范围上,选取除以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按照中国经济划分的一般方法,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海南、辽宁、山东11个省份;中部包括安徽、河南、黑龙江、吉林、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山西9个省份;西部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宁夏、陕西、青海、甘肃、新疆10个省份。
四、实证结果和分析
运用1998~201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EMS软件,计算了1998~2012年15年间全国30个省份的Malmquist指数,再对其进行分解,由此得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变动情况。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总体分析
表1列出了1998~201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在1998~2012年期间均值为1.001,这主要是由于此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大起大落的阶段性发展造成的。从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指数的分解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主要是技术进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共同提升的结果,其中技术进步效率年均增长率达到0.1个百分点,资源配置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3个百分点。但技术进步效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之中,技术进步效率与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资源配置效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的提升,1998~2012年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达到4.3%,与此相比,中等职业教育的纯技术效率却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但两者均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1998~2012年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技术变化效率主导的特征。
表1 1998~2012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分解
年份 Malmquist指数 技术变化效率TC 资源配置效率EC 规模效率
SE 纯技术效率PTE
1998~1999 0.863 0.819 1.054 1.035 1.018
1999~2000 0.971 0.939 1.034 1.151 0.898
2000~2001 0.882 0.864 1.021 1.183 0.863
2001~2002 0.906 0.865 1.047 1.081 0.969
2002~2003 1.030 1.121 0.919 0.976 0.942
2003~2004 1.050 0.969 1.084 1.044 1.038
2004~2005 1.059 1.061 0.998 1.022 0.977
2005~2006 1.041 1.028 1.013 1.032 0.982
2006~2007 1.097 1.042 1.053 1.052 1.001
2007~2008 1.028 1.082 0.950 1.081 0.879
2008~2009 1.023 1.057 0.968 0.994 0.974
2009~2010 1.019 1.058 0.963 0.993 0.970
2010~2011 1.024 1.051 0.974 0.984 0.990
2011~2012 1.015 1.049 0.968 0.979 0.989
均值 1.001 1.004 1.003 1.043 0.963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如图1所示,1998~201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发展性特征。
图2 1998~201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变动
从图2可以看出,从时间维度看,1998~201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保持明显的增长趋势,1998~2002年期间,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2003~2012年期间,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全部大于1。从发展趋势看,1998~200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相对的发展低潮期,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增长率均处于较低水平,Malmquist指数均小于1。进入2003年以后,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在2004~2005、2006~2007年出现两个高峰,其中,2006~2007年期间,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达到1.097。这两个高峰值均出现在2002年、2005年国务院召开职业教育会议之后,这说明,自2003年以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相对的发展高峰期,表现出明显的行政主导特征。而进入2008年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增长率(TFP)开始回落,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区域变动分析
从表2、图3中可以看出,1998~2012年期间,我国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增长率(TFP)变化基本一致。其中1998~2012年期间西部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均值最高,达到1.008,中部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均值达到1.006,而东部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均值仅为1.000。从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增长率(TFP)的变动情况看,表现出相对比较一致的发展规律。即在1998~2002年期间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低迷,进入2003~2012年期间,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均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在1999~2000年期间,东部与中部、西部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出现较大差异,东部的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仅为0.897,低于中部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的1.017和西部的1.066。另一个差异点出现在2006~2007年期间,此时中部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为1.124,高于东部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1.086和西部的1.084。而从各区域的全要素分解来看,技术变化效率与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资源配置效率却刚好相反,因此技术变化效率在各区域均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决定因素。
图3 东、中、西部各区域职业教育Malmquist指数变动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变动动力因素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1998~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看,还是从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差异看,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都是技术变化效率主导的结果。而资源配置效率中,规模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纯技术效率对于TFP的增加作用不明显。为了更好地说明1998~201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TFP的变动及各因素对其的影响,本文以1998~1999年的Malmquist指数及各分解指数为基准年,其余各年分别与1998~1999年相比,得出Malmquist指数及各分解指数的变动情况,见图4。
图4 1998~2012年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相对变化趋势
从图4中可以看出,1998~2012年期间,Malmquist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与技术变化效率(TC)的变化趋势完全吻合,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说明技术变化效率是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TFP效率的重要因素。技术变化指数描述了前沿产业科技的变化,可定义为技术进步部分,其代表两个时期内生产前沿面的移动――“前沿面移动效应”或“增长效应”,这种效应表明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该效率的度量与所选参考期t的生产前沿面有关,当TC>1时,直观上意味着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技术进步来源于投入要素的提高和知识进步中所含的技术知识进步部分。这些进步具体体现在: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职业院校资源整体配置能力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办学基本设施的改善,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专业设置的合理化、科学化等方面。从1998~2012年期间技术效率指数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在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这种波动都发生在国务院2002和2005年作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之后,与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本能力建设,师资培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08~2012年期间依然得到较好的保持,但增长速度减缓。
资源配置效率指数可定义为技术效率改善部分,一定程度上描述了t到t+1时刻之间的相对技术效率变化,也被称为“追赶效应”或“水平效应”,其衡量了生产单位是否更靠近当前的生产前沿面进行生产,当资源配置效率大于1时,表示决策单元的生产更接近于生产前沿面。从Malmquist指数变动看,1998~2002年期间,资源配置效率与Malmquist指数基本一致,但在2003~2012年期间资源配置效率与Malmquist指数之间的变化差异越来越大,说明与技术变动效率相比,资源配置效率在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这与我国人口变化带来的职业教育适龄人口逐步减少,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职业教育人口产生的竞争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有着密切联系。
而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纯技术效率指数反映了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其衡量了生产单位是否更靠近当期的生产前沿面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当PTE>1时,表示决策单元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效率有所提高。规模效率指数反映了生产规模的有效程度,即规模效率反映了是否在最合适的投资规模下进行经营。当SE>1时 ,意味着规模经济,扩大规模总能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反之,则意味着规模不经济。从1998~2012年期间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变动看,两者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保持着明显的一致性,呈现出逐步下降的发展趋势。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一,1998~2012年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TFP)整体均值为1.001,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的剧烈起伏导致的。
第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的增长明显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表现出明显的行政主导特点。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产率区域间表现出相对比较均衡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表现出更大的增长趋势。
第三,从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分解来看,技术进步是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增长率(TFP)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保持同步变化,但对职业教育TFP 的变化作用不明显。
第四,从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技术进步效率发展进入相对平缓的阶段,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效益、纯技术效率均处于逐步下降的发展区间。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规模难以维持的困境;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效率开始逐步下降。
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明确中等职业教育面向产业办学的定位,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加强工学结合,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其次,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角色,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机制,建立和完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再次,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积极借助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优势,推进中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自身建设能力,不断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傅毓维,邵争艳.Malmquist指数在评价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2006(2):93-95.
[2]梁文艳,胡咏梅.高校合并后科研效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C].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6.
[3]潘海生,周志刚.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14.
[4]韩海彬,李全生.中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J].复旦教育论坛,2010(4):58-62.
[5]景琴玲.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6]Far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 Society,1957,120:252-259.
[7]F?re Rolf, Grosskoff Shawna, Lindgren Bjorn, et al. Productiviity Changes in Swedish Pharmacies 1980-1989:A Nonparametric Malmquist Approach[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85-101.
[8]孙巍.基于非参数投入前沿面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1):22-26.
[9]张建辉,李光金,李发勇.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的投入产出型Malmquist指数[J].运筹与管理,2005(3):34-38.
[10]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7):37-42.
Abstract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trough, rapid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from 1998 to 2012. The changes of TFP of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be analyzed base on the Malmquist Index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owth of TFP of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s efficiency, while the effect of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is limited. Meantime, scale efficiency and pure technology efficiency also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The future strategy of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ts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