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农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针对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黄羊河集团公司抢抓机遇,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措施。在甜糯玉米、制种、芦笋、辣椒、果品等作物上全面积推广使用粘虫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生物诱芯、生物农药等物理及生物防病、防虫技术。果品公司有1000亩果园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013年黄羊河肉羊养殖合作社被甘肃省农牧厅确定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迄今,黄羊河集团共有2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3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二)规范农产品生产技术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公司注重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推行院企合作,加快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近年来引进推广甜糯玉米、芦笋、辣椒、洋葱等作物新品种12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膜下节水滴灌、玉米精量播种、“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物理(生物)防虫等先进农业技术。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以及肥料等农资投入品的统一购入、统一管理、统一发放,使农业新技术得到了快速、高效推广和应用,同时杜绝了不合格农资产品乱购乱投现象,确保了农产品生产投入品安全。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重点做大做强食品公司、种业公司、蔬菜公司、果品公司和肉羊养殖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发展。食品公司主要从事甜糯玉米、芦笋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现有标准化甜糯玉米种植基地2万亩、芦笋基地3000亩,已建成3000万穗真空保鲜甜糯玉米生产线、4000吨速冻玉米(蔬菜)生产线、2000吨玉米干籽加工线各一条,年产值1亿元。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HACCP、ISO22000、GAP及出口食品种植基地备案认证,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种业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杂交种繁育、油葵制种,每年落实制种面积3万-5万亩。投资3000万元建成现代化良种加工中心,拥有一套700吨/批玉米果穗干燥系统,一套10吨/小时籽粒干燥系统,一套10吨/小时精选分装加工流水线。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2000万元。蔬菜公司年生产销售脱水蔬菜1000吨、辣椒酱1.2万吨、鲜洋葱1万吨;果品公司建有标准果园1万亩、建成1万吨恒温气调保鲜库,生产的金冠苹果、皇冠梨、早酥梨销往全国各地;养殖合作社已建成8个规模养殖小区,养殖户160户,年出栏肉羊6000只,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各产业均形成了规范的基地栽培技术、生产管理规程、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主导产品的科学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
(四)探索节约生产模式
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公司探索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体系。一是引进大型饲草收获机、柔丝机、打包机,开发便捷式塑料包装青贮饲料等,在收获农产品的同时,对玉米秸秆等产品辅料进行收割青储,成为肉羊养殖优质饲料的主要来源。二是充分利用甜糯玉米秸秆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玉米果穗苞叶、玉米芯、穂柄、穗尖、花丝、不合格玉米果穗、麸皮等副产品,经再回收青储或粉碎风干后,成为养殖业的辅助饲料。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又能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形成“玉米种植(加工)秸秆等副产品加工饲料畜牧养殖有机肥玉米种植”的循环再利用模式。
(五)加强环境建设
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模式主要有松江模式、宁波模式、武汉模式、延边模式、郎溪模式等。松江模式是以政府主导,通过顶层设计,以政府完善家庭农场之后向市场推出;而宁波模式则是自下而上推动,以当地经营大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其自发组织注册登记,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而成,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模式。通过借鉴这两种模式,可对崇明家庭农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1松江模式
上海市松江区自2007年推出家庭农场,截至2012年6月,已发展1173户,经营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7.3%,户均经营面积7.607hm2,户均年收入10.1万元。松江区家庭农场是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从事粮食、蔬菜种植或生猪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松江的家庭农场别出心裁,是高度“计划性”的“定人定产”农场,规模在6.67~13.33hm2之间,农场主是本地职业化的家庭成员,基本不超过3人,只从事粮食生产和养猪。这一模式有着非常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势,保障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村生态,培育了职业农民,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并且便于管理;在引入竞争机制后,更能激发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粮食的高效生产。
1.2宁波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宁波市就有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良田适度规模经营大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大户自发或在政府部门引导下,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以期寻求法律的保护和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截至2012年12月,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家庭农场有295家,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有90家。宁波模式主要是由民间自发组织而成,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主要由经营大户自发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以得到法律保护。这一模式由农民自发而成,政府给予适当引导,更能为当地种植户所接受。
2崇明生态农业的现状
崇明作为上海都市农业的范本,是目前上海市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是上海市农业土地资源最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上海市农业人口最多的地区。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截至2012年,崇明县现有耕地面积50505hm2,农机总动力234611kW,农业生产总值586644万元,粮食总产量301378t,棉花总产量486t,油菜籽总产量3729t,农业从业人员13.95万人。目前崇明县高效生态农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各级弄业标准化示范区9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8个、市级示范区17个、县级示范区70个。推广机插稻面积0.787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3%。切实加强设施菜田建设,建成3个千亩绿叶菜生产基地,完成5个市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完成22万t绿叶菜供应任务。推进堡镇丰艺翠冠梨、庙镇鲜切花和长兴镇长丰葡萄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申烨奶牛场和鳌山奶牛场等规模化畜牧场以及上海裕安水产养殖场等标准化水产养殖场的建设。推广商品有机肥2.5万t,秋季种植绿肥1.733万hm2,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0.913万hm2次。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夏收二麦秸秆机械化还田0.707万hm2,秋收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1.467万hm2。继续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
3崇明生态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崇明定位于生态立岛,就目前来看,发展家庭农场、实施规模化种(养)植(殖),能更好地控制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使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发展家庭农场可以在政府指导协调之下,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力度,以此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家庭农场对农业面源污染也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甚至可以改善原有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为做好崇明家庭农场,使其更好地促进崇明生态农业的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建议。
3.1积极引导扶持,充分培育家庭农场
由于崇明交通相对不便的特性,崇明农产品面临质优价低的境地,成为崇明发展农业的瓶颈,这是现有崇明家庭农场主的主要担忧之一。政府必须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倾斜力度,并积极发挥好“中介”作用,组织好农产品的销售,以此解决农业从业者的后顾之忧。
3.2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制度
崇明土地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政府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好土地产权的问题,以使土地承包顺畅可行。同时,推动小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为进城农民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以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土地适度集中提供保障。
3.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生态农业主要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这种新型的农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能够节省生产的成本,节约能源,进而实现农业环境的自净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纵观这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属于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以及多成分有机组合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内外交流、开放循环以及关系协调发展。在微观层面上,其利用多层次的物质循环与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效率。例如,在生态农业系统内微生物可以利用植物作载体,可以将植物的秸秆、树叶以及草等植物进行加工处理,生成饲料,饲料可以喂食牲口,牲口的粪便又可以养蘑菇、饲养其他的动植物,将饲养的动植物喂食另外种类的生物。如此循环,就形成了市郊生态系统。由此可见,微生物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的。
2微生物技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2.1微生物在肥料中的作用利用特定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废弃物、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从而解决和控制污染问题,进而为作物提供养分。例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生物有机肥就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兽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等进行降解和转化而来的。这种肥料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植物根际的微环境,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能,同时还减少了合成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合成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微生物技术将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方法。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式的今天,微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2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中的农药降解起主要作用,目前已经分离出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因它们受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所以难以大规模使用。近期又有学者提出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农药残留。由此可见,如何更多、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解决农药残留是生态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3微生物在大型生态农场中的作用在大型生态农场生产与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排污系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每年都以单调递增的速度增长。现代的养殖场将新技术、新设备引进来,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养殖场的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能源供应紧张的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微生物围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与废物进行处理。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有机废物就会转化为能源、肥料、化工产品甚至是食品。
2.4微生物技术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庭院经济营养项目较多,集约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资金周转与积累较快。其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系统的过程中,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被人们所接受。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粪便与生活垃圾进入发酵池,可以直接改变生活环境。这样的方式构成了多层次、多途径与多功能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在庭院生态农业系统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为生物技术应用于其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结语
1.1农民观念上的排斥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广大农民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另外,由于资金投入、技术服务、文化素质以及社会经济大环境等方面的限制,造成农业新技术在推广应用中难度大、周期长、短期效果差。我国的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因为质量管理不规范、资金保障与技术服务不到位等各种原因而先后衰落,给农民造成了思想上的阴影。
1.2沼气生态农业推广技术上的困难
沼气生态技术是以沼气应用技术为纽带,连接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各技术的综合体系,这套体系随着各种专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也受到这些专门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组合方式的制约。在各地的实际推广中,形成了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五配套”模式、以辽宁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四位一体”模式、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地区“猪—沼气—果”模式。然而,在推广过程中,不同地区农民掌握沼气技术的程度不同,沼气配套技术的发展状况等因素,都对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实际困难。另外,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是自己先研究学习然后再进行本地示范性的推广,这一过程也不同程度地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影响。
1.3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种,沼气生态农技推广同样也需要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况且沼气生态农技推广又是集沼气建设、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系统性的工程,就更需要丰富的资金支持,完善的政策支持。从目前来看,资金方面,虽然广大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但因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无法在农业发展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无法保障。在政策方面,虽然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家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法律体系来保障生态农业的顺利推广。在农村侵占耕地、乡镇企业污染等干扰着生态农业的建设,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行为仍很突出。
2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的困难与对策
2.1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生态农业观
为了解决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中思想观念上的问题,离不开宣传教育。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政府、学校及新闻出版单位等是教育宣传的主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及农民技术培训等渠道系统的分期的组织各级干部和农民,进行专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开展此项浩大工程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在内心引起重视,通过教育,让他们掌握生态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消除思想上的排斥。
2.2联系各地实际情况,加快技术研究
各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生态农业发展的全局为出发点,集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部门,抓住适合当地生态农技的关键性问题,规划好推广项目及资金,设置推广区域示范点,开展与之配套的相关技术研究。重点要研究出适合本地的沼气建池技术、种养配套技术、日常管理技术,研究出不同模式的沼气生态农技体系,让农民有选择的空间,用先进完善的技术来支撑沼气生态农业的发展。
2.3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国家把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任务,大幅增加沼气建设的资金投入,这是广大农民发展沼气农业难得的机会。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上,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巨大意义和影响,积极争取国家的建设项目和资金,并切实的投入到应用推广当中,积极推出相关政策,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3结语
对于玉米秸和稻秸,多采用粉碎翻压还田,也采用玉米秸秆高温堆沤还田和稻秸留高茬15cm机械旋埋;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经验,金安区主要的秸秆是稻秸、小麦秸、油菜秸、玉米秸、芝麻秸等,可采用高温堆肥或机械粉碎翻压还田等方式。
二、油菜、小麦秸秆快速堆腐还田技术
金安区午收油菜农时紧,抢收抢栽劳动强度大,农民往往就地焚烧油菜秸秆,污染大气,影响交通和造成秸秆资源严重浪费。本人经过几年实践和试验,总结出油菜田头快速堆腐还田新技术。该技术的操作方法是:
1.就地堆腐
油菜田间打晒后,秸秆采用田头就地挖坑堆腐。一般堆坑挖深30至40厘米,长宽为3×2米,堆垛高2米左右;也可根据油菜秸秆量,加长堆坑。堆坑挖出的表层泥土用来做埂,下面再挖的泥土留作压盖农膜。田头堆腐不需挑运,可节省劳力和时间。
2.一次堆制
一次码堆,再浇匀浇透拌有速腐菌剂的水,最后用0.8丝农膜1至1.5公斤盖好即可。每堆制1000公斤秸秆,加入“腐秸灵”或“速腐301”菌剂0.5至1公斤,尿素3至5公斤,水10至15担。速腐剂分两次拌入水中,前8至12桶水加入速腐剂的1/3,余下放入后2至3桶水。部分在稻场、路边脱粒的油菜秸秆,也可就近利用有水空地或荒沟,挖坑堆腐。
3.快速腐熟
要使秸秆在20至25天完全腐熟,必须注意堆垛补水和密封增温。堆制时应在垛顶堆放松软菜籽壳,防止硬秆戳破盖膜。膜盖好后四周用泥土压实,两块膜接口处可用胶带粘牢,垛顶撒少量稻草或杂草并封泥。一般封堆7至10天,应揭膜补浇5至7桶水,保证速腐剂生长的潮湿条件。
三、秸秆还田技术的效应分析
1.土壤效应
土壤有机质和N素水平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较高,土壤是肥沃的好耕层,高性能、更耐用。秸秆还田现场技术是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活化土壤N,P,K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根据含有水分的玉米地里的秸秆有机物质的测定,平均约为15%,速效钾含量为2.28%,氮含量为0.61%,磷含量是0.27%和一些微量元素镁、钙、硅等也是农作物生长所需。一根稻草一年后,返回的分解率可以达到80%-90%,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大大增加,表层土壤速效N、P、K养分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该报告,黑龙江省兰西县,由于长期施用化肥,黑色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从6%降到现在的1.8%左右,且平均每年仍以0.1%的速度下降;854和855农场的黑龙江省常年坚持秸秆还田,其农场土壤有机质、N、P、K含量显著增加,所以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与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2.改土效应
秸秆还田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补充土壤养分平衡,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效方法。此技术主要提供更稳定的腐殖质物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体积密度下降,土壤松散,水分和肥力的增加,土地温度的上升,加速了土壤养分的循环。
3.微生物效应
土壤微生物是重要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和净化效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是基本的反应之一,秸秆微生物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有益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成分从细菌类型化为真菌型的转型趋势,有利于微生物土壤有机质转化积累丰富的土壤微生物。
4.经济效应
在望城街道大岗头村多年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跟踪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平均增产4%-9%,而且多表现为连续还田的产量逐年提高。秸秆具有明显的抑制病害作用,对水稻和稻瘟病,过早老化性能也明显的有显著疗效。作物生长、根系发达,茎粗壮,作物产量显著增收。因此,此技术,以提高可再生利用的秸秆,回收的作物产量潜力和节约肥料投资成本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5.环境效应
现在很多农业人员直接将秸秆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同时秸秆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也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那么如何将秸秆做到最有效的利用呢。古人说“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秸秆生于土壤,含有很多对土壤有用的成分。如果将秸秆粉碎,最后回归土壤,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土壤养分,使土地长时间保持肥力,同时,秸秆还田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农田因常年使用所形成的沉积,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对土壤的长期有效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未来展望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
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
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
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
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2014年我市地膜覆盖面积大约15万亩。应用量608.2吨左右,具体的应用作物为露地蔬菜、棚室蔬菜、烤烟、瓜类、棚膜的应用面积为11.9万亩,其中蔬菜大棚1.3万亩,水稻大中小棚育苗面积为10.6万亩。我们积极开展工作,使全市的残膜回收率达到92%。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是一件大事,我市一直都将农田废膜清理工作作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并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内。对各乡镇要求要加强对农田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分村进行落实。使农民能结合灌水、犁地、耙地、播种等对农田残膜进行清理,把促进农民增收与农田环境保护宣传相结合,确保了及时将残留地膜进行有效地清理。
2、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使用地膜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容易影响土壤透气性,造成土壤板结,阻碍水分流动和作物根系发育,影响农作物收成;还会缠绕农机,影响田间作业,长期下去会影响深层土壤,使土壤环境恶化,进而威胁人类生存。为此我们多次印发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免费发放到各家各户,并且我们环保站的工作人员亲自到田间地头,现场讲解塑料地膜的危害以及再回收利用的好处,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3、根据生产季节积极开展活动
各乡镇在大力引导农民应用地膜科学种田的同时,加大了应用残膜后的回收和清理力度,建立了回收清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动员广大农民及学校的师生进行清理农田残留地膜活动。目前各乡镇基本杜绝农田、林带、渠道和房前屋后废膜随处飘飞的现象,清理工作较扎实。4、做好检查、督促和落实工作我市农委始终把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当作农业生产技术保障措施来抓,高度重视地膜清理工作,专门制发了关于残膜治理的文件,对农田残膜清理的重要性、开展方式、检查方式、统计方式进行了要求。并安排农业环保站工作人员在春播前对各乡镇进行农田残膜检查和调查工作。
二、调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事件
随着标准化农业生产的贯彻落实及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大,农业环境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一是农药污染情况大大降低,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以生物农药和农业措施、物理措施为主的防治病虫草害的手段,保护了农田自然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二是土壤结构有所改善,随着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农民不再盲目施肥,农肥、有机肥、作物专用肥、生物肥及叶面肥的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实现平衡发展。三是对有化肥厂、水泥厂等企业采取重点监测的方法,将污染事故扼杀在萌发前,全年无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投诉。
三、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调查
1.传统农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诸多的环境问题与现行有关农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合成化学杀虫剂和肥料污染土壤、水和空气,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据国务院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1]我国的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量据世界首位。然而,由于农业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这会直接引起生态危机。人类已经从事农业上万年,但是只有在过去的50年左右,农民严重依赖合成化肥、农药、化石燃料和农业机械。在这半个世纪的崛起中,农业大幅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植物品种、机械化和合成化学物质输入,增加收益。例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过度使用的水和创建新农田或新牧场,直接导致沙漠化,使得生态系统失衡,更容易引起干旱。世界上的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在下降,我国也是如此。
2.传统农业威胁生物多样性单一栽培正在侵蚀生物多样性,土壤中过剩的氮威胁着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减少生物的生长繁衍。农业是依赖生物多样性而存在的,但与此同时,也会威胁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侵蚀生物多样性,不仅因为它有利于单一栽培,也因为这些单一栽培取代不同的栖息地。例如大米的生产方式的单一栽培,排挤当地野生品种。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超过80%的农民栽种现代水稻品种。在印度尼西亚,这导致了1500种当地水稻品种的灭绝。传统农业对合成化学物质的依赖减少了昆虫的多样性。杀虫剂杀死了野生蜜蜂和其他有益的物种。此外,传统农业还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3.威胁人类的健康土壤侵蚀改变了土地的肥力和营养,食物供应变得更加密集。饲养场和工厂化农场(鸡、猪、牛、羊)是密集型的单一栽培,为了增加产量,他们过量使用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最常见食源性病原体绝大多数是与动物有关的产品,其中大部分来自农场和工厂的加工设施。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动物性饮食在我国逐年上升,成为危害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慢性疾病的诱因大多是这种饮食的转变,在1950年之前,麻疹、肺结核和衰老是三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在1985年以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农药残留进入我们的身体、空气、水和食物,提高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以及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高速肉类生产导致更大的病原体风险,在养殖的牲畜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菌株微生物,人吃了这些肉会转移到人体内。我国肉类饮食逐年上升,而这些高饱和脂肪的饮食导致慢性退化性疾病,是在富裕人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二、传统农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1.过于追求市场利润如果我们现在的农业系统是有害的,不可持续的,但为什么还被延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强大的经济利益,那些受益集团得利于当前的农业现状。因为,农民为了从他们的作物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率,严重依赖外部输入(如合成化学肥料、化石燃料、农药、机械等),但更大的收益率一直喜忧参半,据农业经济学家分析,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农业利润主要是以降低成本,扩大生产等。然而,每一新的一轮削减成本技术已经导致了增加产量和更低的价格,消除最初的盈利能力。因此,追求更大的收益,农民越来越依赖非农形成的资源和遥远的农贸市场获得盈利。
2.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生态是万物生长的自然生存状态,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盲目地任意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有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为活动创设条件。否则,人们违背生态规律就会带来各种危机。生态危机是人类活动的负性后果,生态本应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2]在人类的农业活动中,人既要掌握与利用生态农业规律,使生态农业符合与适应人的需要,又要服从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定性,受制约于生态规律。否则,一旦生态危机的出现了,会给人造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害和困扰,甚至会中断人类社会发展,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果人类能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消除盲目的活动,及时作出卓有成效的应战,那么生态危机就会嬗变为人类的美好的契机,整个人类社会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构建的途径
生态农业体系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水平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调控和政策支持下,通过农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方位的整合,使生态体系协调发展。在经过沉痛的工业化负面效应的反思以后,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应运而生,并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生态农业体系是基于相对较少盈利的农业,使用更少的非农输入,使得动植物生产保持一个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采用适当的生态技术生产规模,并过渡到可再生能源。这对建构生态农业体系是前提和基础。生态农业体系应更少的依赖化学物质的输入和减少经济效率,同时把生产成本分流给社会。
1.运用生态系统方法简而言之,生态系统方法是一种建立或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的总和。生态系统方法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共生,如应考虑到长期或短期的生态利益,即所有可以预见的和确认的生态及经济后果;加强政府内部机构间及社会各个组织的协调统一;在各级政府与当地民众、土地所有者及相关方之间形成紧密合作的一体关系;积极加强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合作交流;采用生态科学技术;建立生态信息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如良好的土壤管理,通过科技检测对其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进行维护和有效管理。传统农业倾向于只强调土壤的化学性质。一英亩良好土地的土壤可以包含4吨的生物,构成土壤的生态系统,包括有机质、有益的细菌、真菌、线虫和原生动物。如果管理得当,这些土壤生物能执行至关重要的功能,不容易受到害虫侵蚀。种植不同的作物能缓解生态问题。单一栽培更容易受到害虫及其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过作物品种还可以创建更多的更加细化的市场管理。此外,通过不断移动动物的不同放牧地区,循环放牧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足够的植被。它也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增强土壤肥力。
2.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要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必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农业实质上就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践方式。”这不仅是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系统,还有诸多其它社会系统的协调。农业生态体系的子系统如食物系统,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即农业生态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通过农贸市场,向当地消费者直接营销食物,把生产风险与社会共同承担。据估计,世界人口将继续增加,在未来的50年将增加约18亿人,所有的增长将发生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加上继续迁移到城市)。这使得农业生态体系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会产生更接近消费者,降低能源成本,农业运输、存储和减少包装费。此外,它还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废物循环系统(如废水灌溉),既能创造经济发展,又能改善粮食安全。例如CSA模式,农民可以通过增值产品或直接从农贸市场或营销策略获取更多的利润支持农业。消费者购买“共享”一个农场和接收部分收成。在生长季节和保证市场的开始时就支付给农民足够的工作收益。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他们的食物供应和输入。因此,我们应扶持更多的生态农场业务。
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现代生态农业等各种不同的模式,因为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巨量化学物质的投入来提升产量与经济收入的,因而也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极大消耗,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所有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随之,生态农业这一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全球范围内各国关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名称有所不同,一些国家称之为有机农业,一些国家称之为生物农业或者无公害农业,还有一些国家称之为持续农业等,但是对于其内涵之理解却是一致的。生态农业事实上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技术加以结合,全面而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让农业能够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所以,它已经逐步成为如今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潮流之一。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之间具备了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循环经济理论认为这反映出人类积极寻求和自然界和谐共处之理念。循环经济运用于农业上即为生态农业,所以,生态农业也属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之实质在于用环境友好方式来运用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活动趋向于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相互统一。有鉴于此,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之间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两者均要求在农业生产活动之中和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发展的新机制,以达到节约资源与重复利用能源之目标。
2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
(1)资源化
也就是要以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应当针对产业链之输出端,即废弃物,以充分提升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要运用对废弃物实施多次的回收、利用与资源闭合式循环,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而。资源化原则是一种输出端的方法,能够将废弃物再一次地转换成为资源,从而减少最终的处理量,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品回收以及综合利用。为了和资源化的过程保持适应,消费者要提升购买再生产品之意识,从而促进循环经济之实现。
(2)再利用
也就是以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属于过程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延长产品与服务时间,尽可能地多次或者以多种不同方式来使用物品,从而避免其太早成为垃圾。要致力于发展白色农业,也就是要开发与利用各种微生物资源,从而生产出各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饲料和其他能源。
(3)减量化
也就是要用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这一原则所针对的主要是输入端,目的在于减少进入到生产与消费过程之中的物质与能源流量,对于废弃物之产生,主要是运用预防方式而非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避免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于各种不可再生资源之耗竭性开采与运用。对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则应当实施总量控制,在农业上主要是运用好该原则,使用最为科学和灵活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循环经济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路
(一)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当前,循环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并非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引导规范。因为我国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上较低,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显得极为淡薄,所以在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时可向其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带领农民群众实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对农民群众实施培训,从而让其更好地了解资源和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之宣传,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进程,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要逐渐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
从而形成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体系。鉴于生态农业具备了人、财、物力的投入量相当大以及技术含量较高之特点,国际上通常采用投入和补贴等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起步比较晚、层次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比较差、经营较为分散,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比较小,消费者的认知度相当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减免以及补贴等多个方面实施政策倾斜以及必要扶持,从而更好地拓宽农业投资途径,持续增加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之投入。
(2)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激励体系
要更加积极地倡导与鼓励企业承包与租赁荒地、荒山和荒滩等,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切实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
(3)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的出现。要积极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之实际来发展好生态农业,控制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不断加大有机肥、无毒性的生物肥料的施用力度,从而切实减少因为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各类污染,并且积极整治水土流失。四是要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出标准化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三)提升创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要妥善处理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能,加强农村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应当建立健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之引领机制,有效改进与优化资源在城乡间的有效配置以及重新组合,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加以引导,对于环境友好的措施应当进行全力扶持与鼓励。应当建立起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切实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促进对新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之投资,并且致力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完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办法,各地政府要设置农业生态发展专业机构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并且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加以支持之力度
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持续增加国家财政对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用在生态农业科技建设与开发上,从而逐步形成和健全投资与收益相互挂钩的新机制,并且形成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条件。
(2)要认真汲收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之精华
切实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因为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因而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非常好的继承与借鉴价值。然而,生态农业同样还需要高新农业技术之支持,如今,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均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之中,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技术化以及信息化,因而值得我们认真进行学习与借鉴。
(3)要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积极培育我国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咨询以及转让等各类中介机构,全面鼓励与引导建设各种生态农业协会,从而健全完善生态农业领域的科技推广网络,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为生态农业科技实现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说
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之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尚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为不够系统和灵活,通常是照搬与照抄城市环保立法,在现实之中很难加以执行。相关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着大量空白,往往只能零星地散见于各类单项法规之中,缺少一部真正具备了统领性与可操作性的高位阶法律。因此,要想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迫切需要以整合当前较为分散的条文或者立法为基础,形成一部以广大农村地位为主要对象,在农村具备了极强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农村领域循环经济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法当中也要明文规定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内容列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之发展状况真正视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明确相关监督机构以及人员,保障生态农业在农村地区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有效减缓我国农村环境恶化之速度。
4结束语
(一)生态大农业与生态物质循环的助推器农业参与大自然的循环、大农业中各产业之间的循环以及农作物种植业自身包含的“无机—有机”、“二氧化碳—氧气”三大生态循环。农村图书馆应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大农业内部全过程、多层次的循环,实现生产废弃物再利用,增加对可更新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生态大农业与生态物质生生不息的循环演进。(二)传承、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农村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应利用传播文化职能宣传生态文化,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农民的生态危机意识,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认知程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观念。通过传承、传播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生态文化发展,为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实践提供强大的生态文化支撑。
(三)促进信息生态平衡的生态信息中心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地方政府政策差异等因素,我省目前存在区域间、城乡间的信息差距。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农村图书馆,应发挥信息服务的职能作用,致力于推进我省社会生态公平、信息公平,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进行信息援助,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信息鸿沟,推动我省信息生态平衡。
(四)进行生态教育的公共教室现代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农民的参与,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与推广,是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农村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应利用社会教育职能,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进行环保科普宣传,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农民生态能力,培育生态农民,为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生态人才支撑。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阵地目前河南省农村发展中存在着人与自然非和谐发展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农业资源掠夺式开发,农药、化肥滥用,农产品污染,农业废弃物肆意排放,农田生态失衡。作为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的知识宝库,农村图书馆应利用科学情报传递职能,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传递科学情报,提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生态科技信息,为农民推荐科技图书、发放科技快报,举办科技咨询、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农民利用生态科技科学种植,减少农药、肥料的使用,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生产绿色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农村图书馆服务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策略
(一)积极履行农村图书馆文化信息传播职能,重点服务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图书馆应树立“大文化观”(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大服务观”,打破传统图书馆的思维定势,以服务河南农业为宗旨,以文化信息传播为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村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主动投入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和新农村信息化服务大平台建设中,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方面注重彰显农村特质,满足我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需求,在促进河南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推进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等方面发挥农村图书馆的作用。
(二)优化服务模式,拓宽农村图书馆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
1、农村公共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模式。农村公共图书馆与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企业图书馆等各种文化机构、组织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集聚优势,和区域中的所有类型图书馆共享区域图书馆系统内的文化信息资源,发挥图书馆的生态效益。
2、农村公共图书馆+其他政府机构模式。一是农村图书馆与政府信息网合作模式,与政府信息网组成农村文化信息传播整合平台。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农民在网络信息与服务的利用上处于弱势,基层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农民为中心来考虑。没有设立独立网站的基层图书馆应和政府网站协作,利用政务信息网构建文化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建立“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信息专题数据库,提供农村图书馆有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文化信息分类检索、政策信息解读、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二是农村图书馆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模式,与当地电视台组成农村文化信息传播整合平台。据学者调查,在发达地区农村,电视仍然是农民的首选信息获取渠道;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农民选择信息的渠道更偏好电视。由此可见,作为传统大众传播渠道的电视,因其成本低、覆盖广、直观性强、传播速度快仍在现阶段农村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县级电视台在农村受众广、覆盖面大,在河南省现代生态农业服务上更具优势。农村图书馆应和县电视台之间拓展合作空间,建设有关“现代生态农业”电视频道,设置生态农业专题栏目,制作一些适合当地农民群众需求的农村实用生态技术节目。三是农村图书馆与县科技局合作模式,与科技局组成农村生态科技信息传播整合平台。农村图书馆应主动参与科技局的生态科技推广工作,制作生态科技进村入户的实用技术光盘,为基层群众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农村图书馆与政府信息中心合作模式,与政府信息中心组成农村信息员培训平台。农村图书馆应积极配合政府信息中心搞好信息员培训工作,为农村信息员培训编写培训教材,提供师资力量。
3、农村图书馆+涉农部门+电信运营商服务模式。由于手机易操作、普及率高、可移动等优势,以手机为文化传播平台在现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的我省农村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农村图书馆应与涉农部门、电信运营商联合组成以现代通讯为支撑的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在农村开展信息声讯服务、短信服务,将图书馆收集、整理、组织、加工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所需的文化信息通过声讯、短信提供给农民,如,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农业新品种信息、农业生态技术信息、农情预测、病虫害预警防治、气象信息等等。另外,还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开展移动互联网服务,使农民利用手机上网获取网络信息,提高农民的网络信息利用能力。
4、农村图书馆+农村人际网络服务模式。农民较为依赖非正式信息传播渠道,偏好信息互动的口头传播。基于农民的文化信息获取渠道的偏好,亦鉴于目前我省农村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薄弱,在现阶段充分挖掘农村读者乡土资源、扩大服务联动效应不失为一条可行、有效之路。农村图书馆应与农村人际网络组成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平台,把农民视为主要资源和合作伙伴。一是农村信息员人际网络服务模式。现阶段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来自于人际传播,农村图书馆应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信息员队伍,通过农村信息员和农民的面对面传播、交流与示范,传播生态信息,推广生态技术,及时有效地解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农村能人人际网络服务模式。建立“乡村人才库”,将田秀才、土专家、农业大户的生态农业种植经验进行推广,如有基层群众需要,组织田秀才、土专家、农业种植大户在生态农业示范田现场传授,充分发挥他们在实现有机农业、低碳农业中的联动作用。三是乡村知识群体人际网络模式。吸收乡村知识群体为兼职农村图书馆员,利用乡村知识群体在农民中的正向影响力,使之成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兼职农村图书馆人才,发挥他们在传播推广生态信息、生态技术中的积极作用。
(三)细分服务对象,制定培育生态农民的分类服务策略
1、生态技术示范带头型。培育生态技术示范带头型农村科技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形成农村生态科技聚集,促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农村图书馆可选择一些文化程度高、脑瓜灵、热心肠的农民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提供科技图书和农村实用生态技术光盘,培养他们成为生态农业技术人才、专业大户,并且利用他们所学生态科技知识,通过实地指导、咨询、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创业致富,使更多的基层群众共享生态科技成果。
2、生态文化引领型。实现文明的革命必须先有观念的革命,作为上层建筑,农村图书馆服务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应注重从精神层面的推动,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引领型农村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通过宣传生态观念,提供生态化文化产品,培育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生态农民。农村图书馆可加强对农村乡土艺术家、民间艺人、特色文化户的培训辅导,培养他们成为农村生态文化人才、骨干,成为农村生态文化发展的领军人物,支持和鼓励他们组建乡土文化团体,帮助他们创作、排演一些乡土气息浓厚、地域特点鲜明的文艺节目,如,戏曲、秧歌剧、小品、快板等,利用这种鲜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原生态艺术形式,传播生态思想,宣传生态文化,普及科普教育,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1.1混凝沉淀技术
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将混凝剂加入水中,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石灰铁盐与有机絮凝剂等常用的混凝剂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直接在养殖用水中应用,而是用在水产养殖排水水质的处理上。
1.2臭氧氧化技术
臭氧如果具有强氧化性,就能在水中迅速自行分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除臭、杀菌、脱色以及去除有机物的作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绿色氧化药剂,这种技术主要运用于海水工厂养殖排水水质的处理中,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分解、溶解以及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1.3紫外辐射技术
紫外辐射技术利用紫外辐射对水体进行消毒,不仅能够破坏水中残留的臭氧,还能将大量的病菌杀死,具有无毒、高效以及低成本的特征,紫外辐射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养殖排水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产生殖排水的循环过程中。
1.4其他处理技术
在对水产养殖排水水质进行改善处理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技术以及电化学技术也是一种水质处理技术,但是离子交换技术主要在水族馆或者科研项目中运用,应用范围较小,而电化学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不完全适用于生态农业园的需求。
2生物处理技术
2.1人工浮床净化技术
人工浮床净化技术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规律,利用高分子材料和混凝土等载体,对水生植物进行种植,使其发挥清除水体污染物的作用,这种技术能够净化水质、美化水体景观,为生物创造生存空间的功能,促进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加强其生态系统的完善,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生态农业园区的水产养殖排水中。
2.2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能够按照水体的具置和实际情况,模拟湿地的结构与功能,综合净化与处理污水,构成水体、基层、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等人工湿地的主要元素,对铵、氮、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进行有效清除。
2.3水生动物净化技术
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就是将水生动物放养于水产养殖所用水体中,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能提高生态农业园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水质净化技术。
2.4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水生植物主要有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漂浮植物,通过水生植物在生态农业园水产养殖区域的种植,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能够有效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3结语
(一)生态农业生产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生态”主要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协调好发展农业经济与保护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减少农业污染,保证淡水、土地等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环节能够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的生产技术。目前,洞庭湖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面源污染严重,而面源污染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污染。种植业污染主要指农田污染,又主要是长期使用化肥、磷肥和农药导致的污染;养殖业污染包括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形成污染的原因是,一方面,单一追求农业生产产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过度依赖化学肥料的投入;另一方面,对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物未采取无公害处理,如农业秸杆肆意焚烧、病死畜禽尸体随处乱仍、畜禽粪尿任意排放等,这些农业生产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会污染水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畜禽粪尿厌氧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吲哚、氨、酰胺类、胺等恶臭和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使空气质量下降。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如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良种良法技术、种养优化技术、生态农肥技术、生态饲料技术、生态农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有利于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技术。
(二)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一方面,生态农产品在内涵上与“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并无本质差别,它不仅要求农产品本身安全、营养,而且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符合生态的特点。目前,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领域,在产地环境、加工技术等方面已经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而农业加工技术是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关键环节。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橘、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较弱,使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要加快对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安全食品添加技术、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湖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三)生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面临的技术挑战
市场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快速的物流通道,就会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利益增长和新农村建设。按照流通技术的流程功能分,可以将其分为商流技术、物流技术、货币流技术和信息流技术。商流技术是指在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技术,主要是商品的采购和销售技术,如电子采购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物流技术是指服务于商品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转移过程的技术,主要有仓储、运输、包装、加工、销售、配送等技术。货币流技术是指应用于资金的结算、划拨以及收款、付款等方面的技术,如电子货币、网上银行、自动结算等。信息流技术指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及处理方面的技术,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商品流通技术应用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信息采集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筛选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受湖区农户文化素质的限制、信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及计算机应用类技术人才缺乏等的限制,农民获得信息及使用信息的方式仍然十分落后,导致湖区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地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经常出现“滞销卖难”现象。
二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库兹涅茨、索罗等经济学家在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原因时,都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同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对相关技术进行整理,可以将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分为四大子体系。
(一)生态农业环境改良技术体系
一方面,积极研究生态农业各环节的单项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病虫控制技术、沼气生产技术、果园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堆肥生产技术、免耕少耕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防护林带营造技术、盐碱治理技术、天敌饲养与释放技术等。另一方面,利用生态经济工程学、湖沼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湿地环境生态平衡、洞庭湖防洪抗旱功能恢复、湖区农业种养环境方面,利用生态农业的层级结构,研发和推广改良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技术模式。如段正梁等学者运用灾害学、农业、林业、牧业、水产、生态、系统工程等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将自然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中的生态基础性工程(防浪固堤生态林建设工程、草场建设工程、低产芦苇田改良工程等)、生产性工程(特种鱼及产业化工程,畜禽养殖及产业化工程,优质林、芦荻及产业化工程等)、防洪排涝工程(堤防加固、改造涵闸、疏浚河道等)以及灭螺防鼠工程(水利灭螺防鼠、环境改造灭螺治鼠、兴林固沙抑螺等工程)与湖洲高效生态农业结构的优化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湖洲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了湖草洲畜、禽、鱼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防洪技术集成模式与荻芦洲荻、芦、林、牧、农一体化开发的灭螺治鼠抗洪技术集成模式。李景保等学者设计了洞庭湖垸内居民区庭院循环经济型灭虫防病技术集成模式和垸内生产区水陆循环经济型血防治鼠避洪耐涝技术集成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已在华容县的幸福、注滋口2个乡镇区做了典型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
洞庭湖区农业发达,盛产大米、鱼类和棉麻。洞庭湖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已形成了粮食、牲猪、水产、棉花、油料、蔬菜、家禽、饲料、苎麻、楠竹、茶叶、柑橘等支柱产业。因此,必须根据洞庭湖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着重研究与推广有利于生态农产品发展的产地环境监控技术、良种良法技术、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及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测技术、绿色品牌营销技术等,从源头上推动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从技术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安全,从而达到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目的。如平江县中南有机茶生产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技术培训、统一良种茶苗和生态农药与器械的供应、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组织产品加工销售等做法,已经把3000多亩茶园的60%发展为有机茶。
(三)电子信息技术体系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农业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说离不开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需要通过网络搜寻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搜索技术、信息筛选技术及信息共享技术等让市场信息精、准、及时反映给每个农户。在农业生产、加工的产中环节,可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依靠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电脑控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水平。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等这些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湖区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的产后环节,可运用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技术、电子交易平台技术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改进农产品的交易方式。
(四)循环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技术,实现“变废为宝”。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污染表现为上游的工业点源污染及湖区内部农业面源污染,所以要重点突破对工业和服务业排放于农业和农村的废物、农业自身排放的垃圾、农村与城镇生活垃圾再回收利用的循环技术的开发,实现城乡社会的生态互动与和谐发展。具体可包括:第一,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堆肥回田模式、稻-鸭模式。这类循环模式简单易行,应首先在湖区得到广泛推广。第二,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鱼一猪一草模式。目前湖区已经广泛推广和应用了沼气技术,所以可在沼气循环模式当中重点开发其它能够实现农牧生态技术循环模式。第三,农村循环模式。如卫生厕所和农家肥堆沤回田模式。第四,城乡循环模式。加工副产物利用模式、城市有机垃圾利用模式。通过利用和结合传统技术及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内部、农村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生态循环。
三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对湖区技术项目研发及资金投入
首先,积极鼓励省级高校、科研院所及地方龙头企业申报有利于攻克湖区技术难题的项目。重点开展有利于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区域性重大应用技术、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积极引导地级市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的研究。其次,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合作创办农业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使企业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快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再次,健全湖区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技项目支出占农业财政支出的比例;另一方面,引导和建立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的融资平台。可借鉴目前长沙市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模式,湖区发展前景大、效益好的农业技术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对其进行项目评估,并提供一定的风险资金进行项目担保向各大商业银行机构贷款,以解决农业技术开发前期的资金问题。
(二)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根据湖区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开展高校特色教育,大力培养农业技术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首先,在教育助学方面提高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如学费减免、贫困助学、助学贷款、提高研究生科研补助比例等。比如将师范类专业毕业后支农的学生减免学费的政策经验借鉴过来,探索农业类院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学费减免政策。其次,创新农业类专业高等教育。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教学。再次,拓宽农学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如国际交流、校企联合培养、地方政府选拔人才送读等方式。最后,逐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具有农业技术研究资格机构的科研项目与湖区涉农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科技示范园区对接,高校的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贫穷社会农民接受一种新农业要素的速度取决于采取和使用该要素的有利性,有利性取决于价格和产量及采用新要素的成本。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并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根据湖区产业结构需要,科学选拔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逐步形成以高校、农业科技园及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研发部门的技术人才为技术传播主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专业大户为科技传播中介,广大农业产业工人为服务客体的一体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通过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产品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一样具有效益的外溢性特征,要积极探索各种途径降低农户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成本,提高生态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如降低农户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风险,建立生态生产行为的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农机具的价格补贴比例、提高农业科技示范补贴等。
(四)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在农业生态技术模式中,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多个单项技术。不同部门的技术之间是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共同应用可实现“1+1>2”的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及社会效果。但从目前的行政管理机制来看,农业部门各级科研机构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规划。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在湖区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建立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及其它涉农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制度,强化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加快农业科技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采用的激励机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发展观念,以传统农业的精华作为发展基础,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作为支撑,走多层次利用资源、综合发展的路径,为农民提供一套新的生产要素,以替代常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才能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区域发展的政策与技术支持改进农业投资政策,增加农业生产领域的投资,建立直接面向农民的投资机制和绿色通道,鼓励引导农民转型发展。
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扩大补贴范围,把生态补贴扩大到农业生产领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两个“反哺”落到实处,建立“反哺”基金用于生态补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特别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特产业的同时要生产出自己能吃的粮食,为农民提供适合山区生长的小麦、水稻新品种,鼓励农民增加小麦、水稻的种植面积。
建立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增设区域生态研究机构,对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改进技术服务方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及时培训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新技术、新的生产要素,制定生态农业生产标准,解决生态产品认证问题。加紧研发有机肥生产技术,将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人粪尿、食用菌生产废弃残渣、植物秸秆等利用生物发酵等技术,综合无害化处理,为农民提供有机肥源。
2.怎样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发展观念。发展首先要尊重现实条件,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总是空想,不要忘记农民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不是工作人员要做什么,而是帮助农民做什么,养牛还是养猪,用牛耕种还是用机械耕种,那是农民自己的选择,外部只是鼓励和引导,提供咨询和支持。
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生态上的低输入、自我维持的小规模经营,所以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农户在种好地的同时饲养畜禽,种养结合,综合发展,作物秸秆用来喂牛,粮食加工的糠皮用来喂猪、喂鸡,畜禽粪便用来肥田,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循环。
(一)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生态农业旅游是民族地区经济走向生态化的重要带动力
由于以往过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对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生态技术的推广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是一个有较强关联性的产业,其自身的活动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一方面为饭店、餐饮、交通运输、商业网点等带来大量的客源,另一方面也带动影响了建筑业、加工制造、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因此,民族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定会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各行业加入生态的范畴,从而带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走向生态经济之路。
2.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其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生态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它不仅可以带动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同时带动与之有关的当地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产销活动,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此之外,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较多的闲置劳动力,而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第三产业的生态农业旅游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需求大、受经济影响小等特点,可以有效缓解民族地区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10年湖南省芷江县全年实施招商项目18个,实际到位资金84000万元,同比增长12%。全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7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2%。2011年实际到位市外境内资金92900万元,同比增长25.2%”。
3.可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民族地区奔小康
生态农业旅游在民族地区最明显、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在增加当地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居民可以摆脱以往的贫困,能够实现上岗就业的愿望,从而可以使家庭收入普遍提高。另外,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以促使当时居民发展绿色食品和当地特色作物的生产,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外来游客等多方面的需求,增加农业的产品收入,进而实现民族地区奔小康。如“2005年广西恭城县GDP实现2313亿元,增长1418%,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1512亿元,增长912%;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增长30%,净增670元;水果总面积2.5万,年产水果4612万t,人均水果面积、产量、收入名列全区前茅”。
4.有利于扩大民族地区的经济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作习、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生态农业旅游是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的紧密结合,这样不仅为传统的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样也是第一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除了能为民族地区获得高额的经济收入外,也可以实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
较好的可进入性和接待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民族地区具备便捷的交通、良好的通讯、舒适的酒店和餐饮等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这一切也都建立在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之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决定了能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多高的农业观光质量和水平,具有多大的接待能力。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2.日益发展的经济为生态农业旅游制定了发展规划并强化了制度保障功能
与以往的旅游产业不同,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必须以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现有资源,开发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如绿色饭店、绿色购物、绿色交通、生态旅游景区等。这就需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支撑,提供一定的物力及财力的支持。随着旅游业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和日前环保意识的高涨,并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更好的发展旅游业,环保部将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立足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强化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等三个方面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如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省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快速的发展。“在2012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贵州省应该继续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发展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贵州省旅游业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会。并积极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消费需求和发展空间
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旅游消费需求变化和旅游消费的升级。研究国际数据发现,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之时也是休闲旅游开始启动之际,当达到3000美元时,此时度假旅游开始启动,进入到休闲旅游成熟时期,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度假旅游趋于成熟,旅游目的地也开始走向国际,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出游比例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27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8年仅为307元,但直至2008年增加到13170元,增长了30多倍”。所以,在人们收入不断增加,旅游消费升级过程中从而也促使旅游业的附加值不断提高,促进了行业利润的逐步提升。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稳定发展的势态下,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也会不断的提高,相应地民族地区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也会进一步的扩大。
4.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统
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数地处较边远的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也相对落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也是在这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当地的农户也就成了这些经营者,但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决大多数人缺乏相应的管理适应和能力。但是,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驻足,可以为民族地区注入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提供更加完整的管理系统。民族地区的农户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主体,可以通过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企业+农户”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户参与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边从事农事边向游客展示真实的乡村文化;另一方面,企业的加入也可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提供更加规范、合理的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管理,定期培训。这样不仅克服了农户专业知识欠缺的弊端,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
二、民族地区生态农业旅游与经济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继续坚持政府的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生态农业旅游是由传统的旅游业转化而来,加之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和产业的联动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完善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修建,并加以指导和宏观调控。就传统的旅游业而言,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户是重要的主体,此时政府就要作为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给予较强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上的优惠,如加大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和资助一批绿色环保企业的建立。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经营法规,对那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做法严惩不贷。并以此吸引企业与政府共同开发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共同推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
(二)合理规划资源和促进产业链形成,发挥生态农业旅游与经济的双向推动作用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观光的交叉性产业,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本地区的农业资源基础,并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农业资源的特点,选取能够代表当地特色、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才能合理的加以规划并进一步的谈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民族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应该适当借用其它地方的成功经验,时刻坚守遵循自然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原则,切勿急功近利,一哄而上,盲目开发。由于农业旅游本身就是关联性非常强的产业,这就要求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必须树立整体和统筹的观念,在合理规划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其它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民族地区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并加强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范畴,并以此实现生态农业旅游与经济的协同互动发展。
(三)创新经营模式,加强农业旅游产业管理
由于生态农业旅游较传统诱变珠特殊性,这就要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加强产业的管理。对于极具特色的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并围绕特色农产品展开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可以在发展本土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国外新品种,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加之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在人们闲暇游玩大自然的同时,也可以切身感受山村田园的劳动智慧和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改变单一的纯农业旅游或纯观赏旅游的传统模式,使传统经济农业和传统观赏型旅游向现代化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展现特色农业生产景观的经营模式,让游客对农业生产有进一步系统地了解,并使之对农业文化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在创新经营模式之时,也应随之改善其产业管理,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应始终坚持这两个原则,首先,应坚持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和公平性;其次,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整体统一的原则,不能顾此失彼,必须处理好局部与全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维护相结合的问题。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生态农业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在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的今天,促进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也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这也就决定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与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建立在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脱离这个基础也就不从谈起,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就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的,不可只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应该严格按照科学原理加以指导建设,杜绝开发性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除此之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应该坚持走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也即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生物的不同层次中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如应严格控制旅游地周边地带的工业化、城市化对旅游地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避免造成的噪声、水源、空气污染等等。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