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

想象力是重要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于很多的伟人科学家来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想象力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也是创新的开始,只有想到了才能够做到.因此我认为要想加强小学教育的创新,首先一定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动手能力,便是对想象力的进一步升华,动手能力即是将想象力落实于实际,最终作出完美的成果.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常常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们一边想一边做一边说,使脑、手、口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达到了统一和谐.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不采用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小组为单位给同学们发下我事先准备好的直径4厘米、6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自己手中的圆的周长直径并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亲自去测量、讨论,同学们很快就可以明白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不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都是与这个圆本身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最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巧妙地设置一些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上的情景,使学生们产生一定的新奇感与求知欲望,从而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就提出以下的问题:“同学们,大家谁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们都回答:“知道,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都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们一听,马上就议论纷纷,这时我就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同样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工作极具特殊性,它是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教师的思想、情感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它对学生的情感建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说话的态度、语气会直接给学生的成长打上深深的烙印。因此,教师讲话时态度要诚恳、谦逊;语气要温和、宽厚。与学生交谈多用商量的口气,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在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要亲切地关注学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个体。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在课外要与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想法;关怀、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沟通与他们的思想感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温馨、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人格交流的生活互动关系。

二、创设情境,唤起情感

也许有教师认为,数学课特别是计算课,讲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和加、减、乘、除运算符号,要设计情境来调动情感不太容易,由此导致了计算教学气氛的沉闷、单调。但如果我们能重视设计特定的情境,那不仅起到激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情与境中的情融合,起到导学的作用。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他们就会乐意学习,积极探究,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中,一开始我便带领学生走进这样的情境中:老师有一位好朋友叫猩猩博士,它可有学问啦!它家呀,就住在森林王国里,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果树上长满了智慧果,等会儿谁表现的好,老师就摘一个送给它。博士就住在森林深处的聪明屋里,你们想不想去它家做客呀?去它家可不容易,一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和美丽画面的展示,使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望,唤起了学习数学的情感。随之带着学生集中到屏幕上复习了有关的知识,让情感急速地导入正确的思维轨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堂互动,调动“爱学”的情感

课堂上,老师的一举手投足,一个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恰到好处的体态语,都会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我是对的”“我能行”;提问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并加以点拨引导,肯定正确、补充不足,讨论问题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倾注关怀和爱护,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离不开教师的诱导,小学生对待老师的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和漠不关心有着绝然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有了进步不能及时得到表扬奖励。有了不足也不能及时得到批评和纠正,那么学生(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学生)也同样会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强调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看,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中能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表扬与批评有机结合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者如果能通过及时反馈知晓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知晓者学习动机强。因此,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看,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能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就的评价形式,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或纠正不健康的学习情绪,以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可导。

四、用教师的情感,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不成其池塘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师生之间进行爱心交流,情感交汇,用爱去滋润学生心田,以言行去感化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对赢得学生的心灵寄托,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代沟,营造教与学的“安全”平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要告诫自己和我的同事们:“一定要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成长、在成功中发展!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心理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从家走进学校,教师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中最亲的人,他们的内心渴望从教师身上得到“父母式的爱”。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尊重和爱。当学生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多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出发,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等,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马金丰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汀流河镇张王庄小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组成,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维目标”。三者之间是这样的关系: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关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最高追求。三者之间层层递进,学生要在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积极实践,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育。换句话说,如果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只是掌握了知识,尚未形成能力,更提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或者知识掌握了,能力也有了,却依然缺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升华,依我看来,这样的教学绝不能算是有效教育。掌握了知识和能力的人,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不太可能对社会做出多么大的贡献,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知识和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反而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真正有效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教育才算得上有效教育。因此,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尤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升华。

二、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缺少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我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注重说教的做法,经常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把教材上过于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的情境中去学习知识,探究未知,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爱上数学,通过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总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为学生创造温馨的、可感的情境,学生则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首先,我在备课时,除了常规的备课项目外,还特别加上一项“备情感”,就是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比如,在讲到“圆周率”时,我就深入挖掘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的事迹,告诉学生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了视野,并通过祖冲之的故事,学冲之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这也是最为关键的。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与我们学科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可以更好地为改善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学习是有用的,也从一定程度上破除一些学生和家长头脑中“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观念。最后,情感的渗透要延续到课后,我们应该做学生的朋友,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拉近学生和我们的距离,增强他们对我们教师的信任感,从而使学生爱上我们,并爱上我们的学科,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