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品技术创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

第1篇

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productsystem,简称cops),是指高成本、高技术、大规模、工程密集型的产品、子系统或设施。其中,“复杂(complex)”一词是指这类产品包含大量顾客定制的零部件、需要多种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融合多种新知识。复杂产品系统的分类非常广泛,如航空航天系统、大型电信系统、智能大厦等。复杂产品系统的订货量和产量很小,一般是基于工程项目或者小批量、单件生产的产品。

由表1可见,cops的定义范围主要包括资本品、高价值产品等。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虽然成本高但技术要求较低的成熟产品并不属于cops。例如汽车这类包含大量零部件、涉及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产品,虽然生产技术也比较复杂,但其大量零部件是标准化制造、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因此不属于cops的范畴。

英国Sussex大学SPRU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英国之所以能够维持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cops创新功不可没。我国正面临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研究cops技术创新过程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提升我国基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cops技术创新过程

cops创新过程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创新过程,它是围绕着cops技术创新项目展开的,将众多的参与企业以及用户方以项目为纽带联系起来。

cops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分为六大阶段:创新思想形成、研发任务分解、模块外包选择、模块开发、模块集成联调、交付与跟踪完善。集成开发商、分包商和最终用户是cops技术创新的三个关键性角色,政府、专业研究机构等外部机构也是cops的技术创新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

2.1创新思想形成

由于cops的高度定制特性,创新思想是由最终用户定制性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以及技术进步产生的。但在创新思想阶段,由于产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需求往往是模糊的,用户很难详细地描绘出具体的需求,甚至无法具体描述出最后的产品形态,而只是简单地从功能方面加以定义。集成开发商则根据用户初步的需求和综合的自身能力提出复杂产品系统的初步解决方案。整个系统技术创新的架构和形态是由系统集成开发商界定并且提交给用户的。因此,创新思想是由最终用户在系统集成开发商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

2.2研发任务分解

cops的集成开发商在获取订单以后,对任务进行分解。在基于对整个系统框架以及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整个cops的研发任务按照应用技术类别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子系统。在划分模块的时候,涉及到整个系统协调运作和集中控制的模块,应由系统集成开发商自己完成。这将有助于系统集成开发商在后期完成系统集成。

2.3模块外包选择

cops模块分解以后,系统集成开发商根据对自身的能力评估,确定能在内部完成的模块。其他模块进行外包选择。由于cops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贯穿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外包选择要异常谨慎。有时甚至要借助外部机构协助来对外包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技术能力、营运能力、信用等诸多方面。

2.4模块开发

cops集成开发商和外包供应商根据各自的任务,组织研发团队,在项目制的基础上进行研发活动。在这一阶段里,用户参与到开发过程中,cops的需求逐步明晰,形成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参数。

2.5模块集成联调

cops模块开发完成后,交由系统集成开发商进行系统的集成,其他分包商进行协助。对于集成过程中出现的涉及到各模块间协调运作的新问题,需要通过联合调试来解决。整个过程通过联合调试和仿真试验成功后,复杂产品系统初步成型。在集成联调结束前,用户对系统做交付前的初步验收。

2.6交付与跟踪完善

复杂产品系统的交付不再是一个瞬间行为,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复杂产品系统在交付后,集成开发商仍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以解决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问题。整个系统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在跟踪完善过程中,一些系统运行的信息反馈到下一个类似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并使之完善。

3cops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3.1项目制的组织形式

对于一般的规模制造产品,职能型组织具有有效降低规模化生产的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等优点。但复杂产品系统一般只是小批量或一次性的项目,不具有规模经济性,职能型组织的优点体现不出来。由于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通常由跨企业的多职能项目小组共同承担,项目制组织是适合于cops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所谓基于项目的组织,是指以项目作为组织生产、创新和竞争活动的基本单元的组织形式。

复杂产品项目是在一个创新的网络下进行的,该网络包括用户、系统集成商、分包商、政府等单位。与大规模制造业中的线性设计开发过程相比,cops的创新活动需要合作。系统集成商和分包商在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常常暂时组成跨公司/用户的联盟。不同于传统制造过程中只注重边界清晰的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易,在cops技术创新的网络中,企业(系统集成制造商)和各相关机构(原材料和模块的供应商、政府部门以及用户等)的联系更加注重于企业间的协调机制。如在模块开发阶段,各个模块最终是会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复杂产品系统,所以各项目小组在开发自己模块时,要兼顾到其他项目小组模块的开况。各模块之间协调和与客户之间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在集成联调阶段,复杂产品系统的集成联调主要是由集成开发商来完成的,其他分包商要进行协助。

基于项目的组织形式不但能够灵活地配置各种资源,方便地完成与外界(如用户)的技术沟通和交流,而且随时根据新知识的出现、相关技术的变化、政府规制的要求和客户反馈意见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因此,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项目制度的组织形式比职能型组织形式更有优势。

3.2与客户合作创新

复杂产品系统供应商面对的是数量有限的大客户,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是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许多创新活动也是与客户合作完成的。与规模化制造产品不同,用户很大程度地参与到复杂产品技术创新过程中来。

在创新思想阶段,根据用户从功能角度对cops提出的要求,系统集成商界定整个cops系统的实际构架和形态。因此,是由最终用户在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开发商的引导下逐步形成创新思想并转化为需求定义的。

在整个模块开发的过程中,各模块与用户之间的协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两种沟通协调的方式。一是客户分别参与到一些模块的开发过程中,并且承担一些应用开发任务。各模块的供应商根据需要在研发过程中与客户进行直接交流,征询客户的意见和新的需求。二是cops的集成开发商根据需要将各单位以及最终用户集合起来召开联络会议。各单位将自己模块的研况进行汇报,并对各模块间需要协作的事宜进行交流。用户方在听取各方的汇报情况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因此,对复杂产品系统这类产品来说,用户和供应商的合作创新对双方来说都是必然的选择。

3.3跨项目的学习效应

对于制造复杂产品系统的企业而言,要保持或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就必须设法将以往项目的成功经验移植到新的项目中去。

假设在单一的公司和重复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收集、映射、试验和组织完善,使新的学习过程融入到公司中去,进而形成一种学习文化,如Argris提出的“双环学习”模式。然而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的合作者众多,很难把握多项目公司和多公司项目殊学习的困难。由于复杂产品系统各个项目之间差异巨大,不像规模化制造产品是重复、基本无差异的工作内容,使得cops的组织学习过程比较抽象,但实际上,在项目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相同的环节,如搜集客户的需求、对复杂产品系统进行概念设计、成本估算、风险管理、分包商的选择、资源的合理配置等,这些活动的最佳实践经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在不同项目之间传播。

对于类似的项目而言,跨项目的学习就更有成效。复杂产品系统在交付后,为了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集成开发商要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必要的时候,甚至安排分包商到现场为用户解决相应模块出现的问题。这些反馈的信息和问题可以直接作用到下一个类似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复杂产品系统基于不同项目之间的学习效应得以体现。

3.4政府支持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层面的创新体系来支持。而且由于很多复杂产品系统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部门,甚至政府本身就是复杂产品系统的最终用户,因此政府的政策对于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创新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复杂产品系统的制造和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是肯定存在的,而且一旦决定对某个复杂产品系统项目进行投资,将会产生巨大成本,如果日后出现问题,就面临着继续投资/撤离的两难选择。政府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对这种项目产生预警,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尽量保证有替代方案使得项目存活下来。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哲学思想継电保护

2004.9再修定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主要不再是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独立“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相对“既有理念”而言)类发展进步模式,而是与时俱进地演化为各种“新兴发展的共性技术理念(后简称“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如“数字计算机技术”升华形成的“数字化共性技术理念”等)在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推广应用类再创新发展模式。所谓“理念”就是指规律性本质特征。

本文探讨上述这种再创新发展模式中技术思想观点方法方面的一些规律性。同政治经济领域一样,自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也需要加强构建学术民主文化氛围与健全法制法规建设,以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光辉典范,同样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1、创新发展的同一标准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其创新发展的标准都可归结为具有内在同一性规律的统一标准。这就是哲学思想早曾倡导过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针对自然科学技术范畴,是否适宜增补一点,即:

“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为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所用。

这里在于强调与明确:

对于自然科学技术范畴的整体、全局意义上,无疑“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然而对于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而言,则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使相对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形成与存在,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往往是滞后性的。毕竟“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创新发展的“内因、依据”,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则是创新发展必要适应的、有利性“外因、条件”。

2、“捷径、同化”潮流、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依然同针对科学技术整体、全局意义那样继续强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则容易导致忽视甚者摈弃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满足、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并无建树阻力。

该技术观点,是发达国家、先进性“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推广与追求立竿见影效益、尽早占领市场的“捷径、同化”潮流。对其产生之根源,另文分析讨论。

显然,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相对这种“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的“捷径、同化”潮流而言,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其“全”创新发展的“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必然是要付出持续更多的研究与时间(滞后)代价的(技术性研究的分野,将是具体实际、明晰确凿的)。

3、“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全”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认知与正视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时,将能够超越(而非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与“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后来居上实现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相结合,达到“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模式。“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全”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

这一技术观点,主要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的深入性研究;

“共性技术理念”在专业个性技术领域里应用与发挥的、充分必要的个性特征形态的深入性研究。

其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诞生,都是同一轮与时俱进新共识的基础。

这种技术观点之所以不可能忽视或摈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给予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开辟了付诸实践的有利性保障条件(独立“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进步发展情形除外)。

这一技术观点将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滞后性“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必然后来居上的一种发展进步道路。特别是针对普通工程技术产品领域,认知、正视与研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及其后来居上的规律性是必要、有益的。主要是事物本身内在性质规律的客观反映。

4、“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认知的升华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与“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两者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简单的、无需研究确认“精华”与“糟粕”的划分,沿袭“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的全部或主体特征的,它是构成“捷径、同化”潮流模式的本质性标志(包括承袭既有遗留技术问题的无奈);

“既有理念(非优)”不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的结合,是有如“穿新鞋走老路”的、“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而非“高标准”的技术进步,不足以代表发展进步的主流。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困难的正是必须研究提取“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中的精华部分与升华发展为先进、新颖、现实性优势特征的;它是构成“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本质性标志与存在建树阻力的认知过程;又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其与一具体专业领域“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难产”并无矛盾,如当今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发展理念”的形成谈何容易;

“发展理念优势”符合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结合,是“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经得起认真对比、论证检验与新的共识的抉择,代表着发展进步的主流。

如果说客观上必要走过前者的发展阶段,那么两种技术观点的分野在于:

前者技术观点主要反映为,在其现行“半”创新发展进步形态停滞不前;

后者技术观点则主要反映为,主动进取、持续发展进步,直至实现这一轮到位为“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开头善始难,到位善终亦难。

如涉及人为思想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前者反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一种绝对化倾向性;后者则反映为对于相对普遍的“优优融合互补”理念重新的共识。

5、既有技术产品垄断性消极因素的转化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其权威专家方面忽视或摈弃了“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步入了单纯“高起点”的、“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的、“捷径、同化”潮流与“半”创新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不承认其“半”创新发展技术形态的固有技术欠缺,不给予“全”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以内部“技术交流、奉献”、对比论证、检验共识的机会(后者又不能以“论文”方式公开,以免可能失去本应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使其“奉献无门”正是对于后者的遏制)。这些非积极性意义的反映,是否正是现实一些相对比较突出的、垄断性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的弊病或隐患?

具体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科学技术产品领域,现实既有“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就是典型的“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产物。近20多年来,“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创造累积的财富与使之成为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其代表的只是“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相对于机电式传统保护技术产品的进步,然而如今它相对于“全”数字保护理念技术无疑又是确凿地落后了。

当前“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的“微机保护”技术产品方面,针对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全”数字保护、“全”创新发展)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请求,何以再三再五不予置理、长久给予“拒之门外”?现实是多数?于是不以为然?然而终究是局部、暂时的,因为“半”的落后保守性质是人为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现实一些垄断性行业的“技术垄断”消极性因素反映,可能算不上是国家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性大问题,毕竟是其深入层次意义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中国现实市场经济机制下,在其主流的“技术转让”法定规范模式之外,针对“技术奉献”应该保障其具有同样法定规范的一席之地。因为在上述垄断性行业里对于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敞开法定规范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直接关系到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符合国家发展进步大局利益的。否则就为以“不予置理”来遏制“不同”研究成果问题,遗留下法律空白的滋生土壤。不难共识:

①融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优势因素等方面需要法制法规保障,传承与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本质优越性、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方面,同样离不开法制法规的充分保障。

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科学性,能够成为将上述向消极性方面转化了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的重要精神力量。客观上,唯有将其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并使之继续发挥起支配作用的积极性意义,才是创新发展所期望的、相对充分有益的结果(也是互补融合优势)。

③对于“交流、奉献”目的的、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成果,试建议:可否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给予同样奉献爱心的关注,随时充分敞开“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将可能建树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又一本质特色。

④与此同时,如果国家专业大企业,对于针对现行技术产品的固有技术欠缺请求“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者,是真诚欢迎(而非“拒之门外”),这样不仅与国家反技术垄断法规精神完全一致、更是维护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特色的、模范的具体贯彻执行者。

在“三个代表”思想精神指导激励下,中国革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已经做出与继续展示自己典范的光辉,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笔者确信,在李教授及其著作的引导下,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全面把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也定将取得应有的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肇始于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该书中,熊彼特论证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还根据创新对利息、利润、经济周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现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由于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发展无法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因素来解释,人们开始相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加上研究开发方面公共投资的意义相继得到证明,加深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的共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因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愈来愈强,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几个主要视角

我国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在1973-1974年间,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内部刊物《国外经济学动态》上,有专文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济学讲座》一书,再次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熊彼特以后创新理论的发展。在此之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陆续介绍国外创新研究的成果,如翻译出版了《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0辑)(商务印书馆1986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系列报告》(《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1年第1期)等。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技术创新就是在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的技术条件或水平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结果将带来经济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结果,首先将直接影响成本、价格与利润。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京大学经济系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才开始逐渐地从介绍西方的技术创新模型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就是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所以各位经济学家在对于技术创新这个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这其中包括各种概念的界定、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结果衡量等等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

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目前技术创新管理学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类别:一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政策研究、过程研究、环境研究等等;二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依据,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模型。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即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人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目的的社会行动。

二、《技术创新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有益尝试

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以下简称《技术创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该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技术创新哲学进行思考的一个归纳,共分五章来展开叙述。第一章是绪论,作者总结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多重视角,说明了技术创新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意义。作者指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并且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我国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较少的社会学层面展开的,哲学层面的研究目前则是处于技术创新研究的边缘。不过,他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的兴起持乐观态度,因为,技术创新中确实包含令人感兴趣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第二章是技术创新本质论,作者从熊彼特、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的经典论述出发,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特点,揭示了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并给出了技术创新的哲学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作者对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加以总结为:(1)历史性(2)不确定性(3)创造性(4)过程性(5)协同性。对于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作者提出,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分,借用日本学者森谷正规的话就是,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发明,确切地说,它是通过技术进行的革新(即创新),技术本身无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总结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各种研究之后,作者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了技术创新的本质:(1)技术创新是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2)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过程。

第三章是技术创新活动论,作者探讨了技术创新从创新决策,到创新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动特点,说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和技术创新各阶段协同作用的必要性。现实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作为行为者的创新主体依一定的中介作用于作为行为对象的创新客体而使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同时发生改变的过程:创新主体把创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等本质力量,完成“人的自然化”,而创新客体则按照人的目的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被改造为适合主体需要的创新结果,变成“自然的人化”。作者指出,技术创新决策就是作为决策主体的企业家面对实然创新客体作出选择,从而形成技术创新活动方案的过程;创新R&D是从无形技术到实体产品的过程,是创新决策方案的第一个物化环节;生产技术创新则是从一品技术到多品技术的过程,标志着技术创新从技术的认知与实践过程,进入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市场创新则是从创新产品到创新商品的过程,即把创新产品变成消费者满意的创新商品;管理创新则是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过程。作者在分析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后,指出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一个完全线性的过程,相反,创新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并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反馈回路在起作用。

第四章是技术创新能力论,作者从剖析技术创新的能力系统结构人手,提出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第五章是技术创新条件论,探讨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如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健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度以及文化创新。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一一加以详细介绍。

总的说来,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活动,在论述时旁征博引,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成果都尽可能地收集和引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覆盖,对于受众而言,《技术创新论》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创新学术界信息的好机会。阅读本书,读者会感受到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新颖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庞大的信息量,引人深思的见解,尽管对于从哲学的视角来解读技术创新活动,读者可能见地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创新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技术创新活动的全新视界,毫无疑问将对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论》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兴起

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是其中之一)本来就是一个较新的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很晚才进入西方哲学的视野。究其根源,这与西方哲学的“理论”取向有关。“哲学一科学”史从苏格拉底一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以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实践活动则不予重视。技术创新活动一向被看成知识贫乏的实践活动,因而被认为不值得哲学研究。到了今天,即使有人考虑到现代技术的巨大影响,但也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现代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工程被看作“应用科学”,对技术及技术创新的哲学反思通常是科学哲学的附属产品。因此,尽管技术(及技术创新)与人类同时产生,甚至人类漫长的历史是由它来标识的(石器、铁器等),技术及技术创新对历史发展也有巨大影响,但技术及技术创新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不过,夏保华教授认为,在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虽然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问题。但是,在技术创新中,也包含了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解决的哲理性问题。他列举了八组技术创新的哲理性问题,包括: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客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动机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知识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条件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问题。他还特别提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彻底解决的。为此,他呼吁科技哲学界应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以“面向文本”、“面向现实”和“面向自我”的“三个面向”为基础,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的发展中派生出技术创新哲学,而是要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出技术创新哲学;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这样才能显示出哲学关注时代变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特征。

第4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 特色化建设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06-02

目前,工程训练中心教育创新教学部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DSP原理及实践、可视化程序设计与工程实践、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UG三维机械设计实践、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实践、驱动及控制实践训练等七门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普遍具备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那就是选课人数往往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如何与部分教学院系开设的类似的课程相区别,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践选修课程,长期获得稳定的生源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教育创新教学部的教师在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始终结合学生就业和深造的需要,按照创新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实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卓有成效。

一 特色化建设成果

1.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框架

以DSP原理及实践课程为例,该门通识选修课程走过了学科型课程、综合性课程、模块化课程几个阶段。在课程框架、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框架、内容覆盖DSP软硬件开发的全过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弹性的教学模块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体现课程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学理念。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课程体系走规范化、标准化、格式化的路线,整个教学组织和过程管理也形成各种模板,其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思路具有在整个实践类课程中推广的价值。

2.以任务驱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针对所开设的专业通识选修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育创新教学部的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项目驱动式、轴心式、自主学习式、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由教师提出问题和项目,学生被动地解答问题并完成项目的封闭性做法,而是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提出明确的需求并给予各种参考思路,学生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在与同学的合作、讨论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项目,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使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充实、丰富、整理、提升和重构,具有独到的思维开发作用,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实施过程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根据项目开展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面授、网络、电话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真正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这些教学模式对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有相当大的提高,教学相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3.创新考核模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考核方法在某些方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改革。教育创新教学部的教师提出了“全程式—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模式。此类考核模式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课题式设计、答辩和撰写论文等完成全程式考核。考核成绩评定包括出勤率、开题、模块实践考核、答辩、课题成果和结题论文等部分。这样的考核模式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所占比重,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也使教与学充满个性。实践表明,全新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创新论坛

教育创新教学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启动创新论坛、扩大教育创新基地在校内外的影响(各行业技术专题和基地创新成果),使每一门实践课程成为行业技术创新平

台。创新论坛由教师主持,公司技术专家或者参与创新的骨干学生团队主讲,公司技术专家主要介绍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国内外状况和工程技术案例;创新团队主要介绍创新活动的过程、经历、阶段成果和感受。

5.校企联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培养过程严重脱离工程需求背景的问题,教育创新教学部在校企联合方面力求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技术力量,结合企业的技术需求展开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与深圳比亚迪公司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两个年度毕业生创新团队,经过指导教师深入调研,提前对公司产品的技术研发和设计有深入了解和参与,运用学校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与相关行业进行联合来培养人才,并通过技术合作来建设各个层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二 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创新教学部的几门通识教育选修课在特色化建设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与教学院系的专业理论课相比,我校的课程以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吸引了不少学生到教育创新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但也面临着选课学生达不到规定人数而无法开课的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教育创新基地缺乏了解,说明我校宣传的力度和方式还有待提高。(2)课程名称和内容与院系专业选修课类似,不具备吸引学生的能力。(3)受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课程的特色化程度不够。(4)对学生的需求缺乏了解,课程的受益面不够广。

三 打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品牌

随着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作为专业拓展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想在众多的选修课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来基地学习,必须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不断加强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努力成为实践课程领域里无可取代的亮点。以下是笔者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建设方面的几点想法与思考。

1.关注教师、加强学习、夯实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基础

我校的课程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鉴于此,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心也为教师的学习不断创新载体,创设情境,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今后仍然需要积极开展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选派优秀的教师赴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和学习,开展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能力,打造精通业务的教师队伍。

2.关注学生、激发兴趣、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效率

课程特色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上应增强互动性、参与性、扩大普及面、提高吸引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当主角,展现才华、享受实践课程带来的乐趣。

3.关注内容、丰富内涵、提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层次

实践教学的宗旨不仅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深层次的需求是希望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如何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的特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合作方式,获得最新的专业技术需求,作为教学和科研的追踪方向,将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创造机会深入企业参与调研,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与实际工程背景结合,形成科研和教学成果。

4.关注发展、长远规划、打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品牌

工程训练中心始终倡导科学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我校在不断丰富课程内涵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有的特色,不断超越自我,给特色赋予新的价值定位,精心打造,形成品牌。

第一,重视基地建设,使特色教育手段阵地化。目前教育创新基地已成为本科生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我校成立了E唯协会,创新论坛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实践的平台,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同时提高教育创新基地的知名度,有必要提高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

第二,重视教材编写,使特色教育项目课程化。实践教学往往没有指定的教材,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素材的积累,积极编著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教材。

第三,重视科技活动创新,使实践活动时代化。积极开展和组织电子类、机械类、控制类的各种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推广教育创新基地的知名度,在学生中赢得好口碑,有益于获得长期稳定的生源。

第四,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使课程特色化建设多元化。要充分利用好中心现有的设备资源,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四 结论

目前,我校所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合作性和主体性等特点。这是对以前综合课程的突破,也是对实践课程的升华。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各种新的挑战,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建设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我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谢韶旺、朱晓明、董慧卿等.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外教育研究,2009(9):13~14

[2]朱晓明、谢韶旺、赵晓丽等.综合性实践类课程中轴心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0(6):14~15

[3]徐岩、谢韶旺、赵晓丽等.自主学习模式在三维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外教育研究,2010(7):17~18

第5篇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物质资本的竞争,更是强调人力资本的竞争,一些大型企业树立的“国际化”目标也恰恰从一个层面说明了企业不仅仅要在物质资本方面做大做强,更要在人力资本方面达到国际化,达到一流水平。

目前,很多大型国企都在讲“三控制一规范”,既要求对用工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也强调对人工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管控,以及对收入水平进行监控及调控,这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机构体制的改革、规章制度的完善、薪酬激励的合理化、培训开发等各个方面。笔者想对通过培训创新塑造适应企业发展人才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抓住培训开发的要点

要做好培训工作,我们通常会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要做哪些培训?培训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些培训目标?怎样检验目标是否达成?其实,这也是培训管理过程中的四个要点,即需求分析、培训规划、培训实施和评估反馈。

我们在进行培训规划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企业整体的战略方向,例如,A研究院的战略方向是 “国际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这要求他们培训的方向应该是培养出高素质,高学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及丰富现场经验,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定发言权的专业科研、技术服务人才。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笔者认为,不妨通过多方面的培训工作来达成,例如:在职学历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现场的锻炼、外语学习等等。进而针对这些方面来设计培训项目,落实相关的培训课程设计、师资教材的选定、经费保障等方方面面的资源配置工作并开展实施,最后评价培训实施的效果,以期实现培训开发的良性循环。

培训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方式方法

以上举例说到几个培训工作的重点,现在谈谈具体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和评论。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在举国上下落实“十三五”的重要时刻,从上到下都在探索着未来发展之路,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当今世界的一个共同话题“创新”,足见创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的重要性。同时,在致信祝贺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时强调,要紧紧抓住“协同创新”的时代脉搏,促进中国深化改革,达到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还强调,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

“协同创新”理念,正是提供给校企双方一个共同的发展方案,通过“协同创新”将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深度合作。

以校企双方为核心要素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

作为用人单位,不论是企业还是研究机构,应该加快协同创新步伐,打造强强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借此鼓励员工开展再教育,不管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我们都希望员工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找到短板,并自觉自愿地接受再教育。同时,在课题研究、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互助等方面全面深入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良好通路和平台,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双增值。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包罗万象,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创新等等,这里分享一下科研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点对于一家研究机构来说,更显得格外重要。

应该说,科研技术的创新,首先是要有勇气去尝试,也就是敢于创新,而敢于创新与主管领导的支持,管理部门的认可密不可分。在创新方面应鼓励员工敢于提出新想法、新思路,管理者也应做到不轻易否决,鼓励原创。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国外的优秀创新实例,邀请老师讲授创新技巧等方法,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通过一种潜在的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员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提升

要培养在国际上有一定发言权的人才,无疑对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才能在国际会议上自如交流,要能与国外研究机构顺利沟通、进行讨论,要能在参观国外厂家、与国外机构合作或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较好地使用外语。

对于研究机构来讲,员工普遍学历较高,这个要求看似并不难达到,其实不然。语言的提升是需要良好的基础和长期的应用才能实现的,而科研机构大多数员工是理工科出身,日常的外语交流也不太多,因此,提升起来也较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员工自学,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聘请外部老师授课,并结合员工能力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约束和激励,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现场锻炼

人们普遍认为,研究机构的人才不缺高学历、高素质,缺的是现场的经验,没有现场经验做支撑,搞出的产品就不会被市场认可。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现场结合,人才要在现场实践中锻炼成长。一方面要加强新入职员工的现场实习,在科研人员较为紧张的前提下,仍然建议把新入职的员工送到一线开展脱产封闭式培训,从专业知识的强化、必备技能的训练、规章制度的了解、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各方面开展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员工深入基层现场,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博士后,都要到现场上上手,干干活,在技术服务、产品试验等过程中不断了解现场。同时鼓励员工走出国门,服务海外,了解海外现场的需求。

确保培训顺利落地

第6篇

一、典型带动,项目攻关,营造创新创效良好氛围

**团委将创新创效活动作为**团组织的核心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组织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项目攻关为切入点,树立创新创效的青年典型,确立建功成才的正确导向,营造被企业认可、受青年欢迎的创新创效活动氛围。

1、寻题攻关,个人建功

在**青年中流行这样一句话,“项目不是‘等’来的,是‘找’来的”。**青年就是在一次一次寻找中,与课题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好了三点:一是青年骨干提出的课题必须符合生产实际,同时还要具可操作性。我们要求基层团组织在立项时要从解决企业急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课题的选择定位为“小、实、新”,使攻关的课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生产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二是在各二级单位团委成立青年科技者协会,对立项的课题定期进行跟踪、指导和考核。这样,不仅使课题的参与者有了压力,而且有了动力,进而保证了课题的有效运行。三是公司团委每两年组织评审一次,并在召开的“青年创新创效表彰会”上,并奖励优秀青年创新成果,评出青年科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创新论文优秀奖,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重奖,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课题攻关已成为青年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建功成才的有效途径。如热电厂电气车间验电发生器的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经过实施立项后,重点锁定验电发生器的试验,一举攻克了这一“瓶颈”难题,填补了该厂工艺的空白,使之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培训交流,推动转化

我们作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全国百家试点单位之一,把单一的技术比武的模式改为技术培训与技术比武相结合的模式。以往开展技术比武轰轰烈烈,各单位往往派某个专业的技术尖子参赛,虽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往往成了精英赛,大部分青年游离于活动之外。而开展青年职工技术培训则着眼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更加切合青年成长成才的普遍需求。近年来,**团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联合组织部等部门举办了多形式、多主题的培训活动。一是针对新入厂的“新手”开展导师带徒帮教培训。二是针对提高企业的技术骨干的岗位技术,举行各种专业擂台赛,如2009年开展了化工分析、钳工、铆工、电工等四个工种的青工技能擂台赛。三是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的系统技术培训,如热电厂开办的“大专班”,电化厂开办的“周末课堂”。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进一步开发了企业的青年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工学习科学技术的动力,一大批青工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技术尖子、行家里手。2009年6月份,公司团委组队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首届“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十名的好成绩。

3、论坛,成果共享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越来越表现出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的强烈需求。为了迎合青年的这种需求,我们把以往开展的一般的知识讲座改为了“青年创新论坛”活动,并且在资源配置上从以往的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变为放眼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大大提高了论坛活动的科技含量。多年来,我们根据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需求将论坛对应分三级,一级论坛是公司级的论坛主要外请与行业相关或者对青年的创造性思维有帮助的教授、行业相关的专家授课,近年来先后请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晓波教授、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劲教授、省经贸委基地办主任凌云等为青年上课、交流,主要以引导青年的创新意识为主。二级论坛是各单位的论坛主要针对本单位的行业特点,请本单位技术总工等讲课。三级论坛是车间的小论坛以攻关研讨为主,主要针对具体项目。各级论坛为青工们介绍企业技术、科研等各方面的前沿动态,使青年了解行业技术未来发展的脉搏和方向,有利于青工对成功的创新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使其在创新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创新论坛上的交流,促进了成果共享,产生了“11>2”的最佳效应。

二、全员参与,岗位创造,掀起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的热潮

创新创效活动是一种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活动的主体是所有的青工,活动的着眼点在于推动青工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是成才的途径,创效是建功的核心,**青年建功成才必须在创新创效的实践中才能实现。

1、“用心干好”,开展岗位创新立功竞赛活动

“用心干好”是**青年的基本工作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青年立足岗位精心操作,大胆创新,追求完美。合成氨厂团委通过开展“青工创记录”竞赛活动,热电厂团委开展了“万步操作无差错”竞赛活动,切实加强了青工业务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在**青年中形成了人人用心干好岗位工作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创新创效的群众基础。

2、“以软补硬”,开展总结操作法活动

**团委把引导生产一线有志向、有头脑、技术精、善思考的优秀青年总结创新操作法,作为在一线青工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突破口。在各级团组织带领下,青工针对本岗位设备和工艺的具体情况,反复研究,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批成形的青年操作法,如电化厂团委总结出了“孔冬梅操作法”,优化了岗位操作。操作法的摸索有效弥补了工艺等方面的不足,创新了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过程控制水平,保证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共2页,当前第1页1

3、“积少成多”,全面开展青年改进活动

**团委积极引导一线青年从小改小革做起,开动脑筋,大胆创新,以小的积累来孕育大的创造,做到“西瓜”要抱,“芝麻”更要捡。电化厂离子膜烧碱团总支的青年改进活动,从车间管理人员到刚进厂的青工全部参与,形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改进大军。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改进。他们敢于对美国进口设备挑毛病、动手术,在小改小革上下功夫,通过月月考、天天跟踪的办法,对改进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青年改进活动为青工立足岗位成才搭建了舞台,铺设了道路,使一大批青工在小改小革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业务上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成为了技术和管理上的能工巧匠。几年来,全公司共完成群众性技术创新项目千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三点体会

1、观念是创新的动力。观念是一切工作的先导。我们团委充分利用青年工作简报、创新创效大会、青年创新论坛等各种阵地,深入浅出地宣讲创新创效的意义,大张旗鼓地表彰创新创效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在青工中树立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意识。

2、制度是创新的保障。要想将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建设完善活动的运行机制必不可少。创新创效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关键。为加强对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领导,**团委形成层层党政挂帅,层层团组织负责,公司团委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为创新工作提供了保障。

第7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型城市建设 作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高校在整个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创新型城市的涵义

创新型城市中的“创新”概念,是一个外延较宽的概念,它不是指仅仅局限于传统经济活动领域的创新或者产业创新,而是指包括城市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精神文化等广泛内容的有机体系。[1]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知识、人才、信息为核心要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

二、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高等学校和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城市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承担着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从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看,基础研究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因高等学校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地方高校是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发挥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不仅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提高地方高校整体实力和打造学校品牌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在科技创新上的生力军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

(3)高等学校是创新文化的引导者。创新文化是指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尤其是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制度等。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崇尚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使其在城市创新文化建设中起着示范作用。作为城市创新主体的高校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素质,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创新文化的营造,高校的创新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作用的途径

(1)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人才。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城市建设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另外,地方高校要通过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改造老专业、扶持新专业来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创新为引导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重点专业;把一批适应地方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培育成为特色专业。[2]

(2)改善并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发展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根据自己所在的区位优势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首先,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以地方服务为中心,努力提升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其次,地方高校要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积极构建与地方政府互动合作平台,争取在政策导向、资金资源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促进学校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

(3)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是城市的智力密集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地。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就要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需要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增加高校的知识和技术供给。首先,要提高地方高校知识和技术产出的创新性。创新性高的高校研究成果才能通过企业的转化活动转变为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高校研究成果的成熟度。另外,要强化大学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并且充分发挥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孵化器的作用。再就是要完善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组织、机制和政策,搭建产学研良性互动平台,拓宽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

(4)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建设创新型城市,既是一个丰富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精神文明的过程。地方高校要发挥好在培育城市创新文化中的作用,重要的是要强化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3]首先,地方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要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此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地方高校要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投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创新型大学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来。最后,地方高校要围绕内涵发展,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地方高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要将教育发展的重心加快转移到提高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上来。[2]

参考文献:

[1] 李永胜.论创新型城市的涵义、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天 府新论,2008,(1):98-101.

第8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机制;路径

前言

回顾我国企业的传统经营经营模式,管理者通常将利益的提升放在首位,重视科技的创新与品牌的建立,对文化却有所忽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内部文化对自身的独特作用。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也是竞争的核心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文化也是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从企业发展的整体性来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探索与变化中得到发展。我们也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在此系统中有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技术能力处在最表层,它体现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结构。创新能力处于中间层。它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将一些比较新颖的元素加入到其中,以形成本企业的特殊优势。而综合管理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方面,它处在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之中,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探索出来的独特思路与特殊形式。其中包括管理者的一些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是其他企业所没有,也效仿不来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形成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所有企业发展之中的灵魂所在。为了使企业内部达到平衡,使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去进行自我优化。这也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内容上。第一,挖掘和实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第二,整合管理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整合。第三,更新阶段。更新阶段主要是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结出自身的优势并加以延续。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企业文化都会作为探索中的强大后盾进行支持,并随着企业的更新灌注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价值观确定组织战略目标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企业精神与道德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整体性阐述。同时,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内部自发形成的一种条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第一,它是企业生存进步的精神支柱。一个企业若想要实现稳定性,就要使员工具有认同感,构建内部的和谐氛围。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讲,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管理者可以形成有效的、科学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战略方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合各部门的任务计划。有了规范、标准的任务计划,员工能够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为企业向心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具体来讲,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只有能够根据现有形式做出最及时的调整,不断形成自身的小目标,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进步。在此探索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内容来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且制定出符合价值行为模式的活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创造条件。从深层次来讲,如果价值观出现了持久不变的情况,企业员工也无法根据当前的要求作出适合的技术性调整。这样会造成生产效益不佳,企业的动态性不强。第二,企业价值观对员工向心力的提升。价值观不是企业管理者独自创造的,它需要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够确立。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讲,它使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动力不断突破自我。在价值观的支持下,员工会真正将企业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竭尽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形成自身优势

管理创新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的关键内容。“管理”二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许多实际内涵。企业管理主要在于“人”和“资源”的发展上。从员工的角度来讲,它能够实现人员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加。从资源上来讲,管理方式的优化可以使得产品得到有效配置,并且实现模式的革新。站在文化管理的角度上,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第一,管理理念的创新。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部分。例如:对于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不同的措施进行推进。在企业发展初期,应该将重点放在产品经营数量与企业知名度的提升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者应该将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上。第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上。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制定出最符合其发展的策略,并且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根据客户的要求顺应市场的形式。第三,战略创新。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与人们需求的变化,应该转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进行多方合作与业务扩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第四,管理工作创新。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开创先进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是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品质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质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技术、品牌、资源、企业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的构建。第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打造企业的自主化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更愿意化高价去购买具有质量保障的产品,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长期占据经济市场的份额,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以“奔驰汽车”为例,它是一个百年的老品牌,也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产品。该企业不管是在产品的质量上,还是在技术的先进性上都有着良好的保证,使消费者购买的更加放心。它也以高端的售后服务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另外,奔驰公司非常注重员工先进理念的培养,时刻将为客户服务放在是首位,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试问,这样的品质文化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第二,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也是企业品质文化的象征之一。只有恼飧霾忝胬唇行突破和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立足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之中。以“索尼企业”为例,在它经过不断的探索将微型化电子技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增加,形成自身的优势化。从以上情况中也可以看出,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纽带,它能够使企业的自身特点突出,并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整体性企业文化

构建整体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观确立在于企业要不断宣传本企业的内部文化,设定企业的发展口号,在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在各部门进行推广,让员工牢记自己是企业中的一员,并且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基本准则。第二,在价值观规划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市场的发展要求,是价值观贯穿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第三,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各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义务,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检验,做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以“联想、海尔”等企业为例,他们不但坚持产权的建设质量,最终获得了成功,也提升了内部的核心竞争力。第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在这个方面,麦当劳企业就是一个很高的典范。在企业核心价值的打造上,它以食物的口感和质量出发,以清洁的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从品质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本着为消费者打造新鲜食物的原则,绝不将前一天的食品放到第二天销售,使消费者感受到该企业的诚意。从每个店面的整洁程度来讲,麦当劳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最舒适的体验。并且每个服务人员够笑着去面对消费者,将服务中的友好与热情传递出来。从企业的文化主体建设上来讲,麦当劳会定期的展开晨会,将员工工作期间的体会记录下来,并且以互相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提出自己的有效意见,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

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的不断探索与践行。第一,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上。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其中包括员工的考评方式以及福利待遇等等。企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使创新型的意识深入到企业内部之中。以“海尔”为例,他们力求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精神,打造“卓越品牌”。第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至高战略目标。企业经营者应该在产品中更多的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形成本企业的内在优势。另外,也只有技术是其他企业无法借鉴、无法窃取的,是企业本身的创造性所在。例如:英特尔、松下、微软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甚至成为民众所喜爱的品牌,就是它们在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以韦尔奇“追求卓越”的经营方式为例:首先,他将员工的潜力进行不断的激发,采用“绩效考评”的方式来规范员工行为。每位员工每个月都有自身的任务标准,此标准也是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如果完成,则说明合格。如果超额完成,会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但如果能够达到任务指标,也要扣除一部分资金。这样的方式使得员工有了压力,能够使他们的潜能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其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薪水涨幅与考评成绩挂钩,以“优胜劣汰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另外,该企业还为员工定期的提供一些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来分别进行培养,为优秀人才的挖掘创造机会。最后,管理者也会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以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人员评估,令一些优异人才的能力得到发挥,给予他们一定的升职机会。反之,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人员要进行贬职。从以上方式上来促进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学习型文化

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得到一定的成长。第一,学习型文化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有效利用。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主要操作业务进行培训,聘请专人进行指导,提升员工内涵。第二,在各部门建立相关科研团队,团之间可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以“微软”为例,该企业提出了学习型的组织框架。首先,鼓励员工进行产品开发,并进行第一时间的体验。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探究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第二,要不断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将自己的一些信息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记录,从每个阶段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和突破点。第三,员工要学会总结与客户交流过程中的需求性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从实际数据中获取经验。第四,员工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与小组成员进行协商和探讨,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水平的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出发,对打造企业文化的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企业要始终将文化价值观放在发展的首位,对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建立先进的考评制度,在技术创新机制得到完善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生,支育.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软实力与现代化管理实`――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2]张力.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2004:6

[3]邱全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2008:7

[4]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2011:7

[5]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部崛起与企业文化战略――首届中部地区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集[C].2012:4

[6]詹柏丹.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大学,2009

[7]随守信.水电港航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

第9篇

关键词:创新管理 创新经济 研究体系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市场化,作为学术概念,自从熊彼特教授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研究,这其中英国的freeman教授、美国的nelson教授、Hippel教授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在世界范围内对具有广泛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创新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相对来说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者主要有:李京文院士(2012)、许庆瑞院士(2010)、傅家骥教授(2001)、周寄中(2011)、陈劲(2012)、雷家(2005)、吴贵生(2010)、柳卸林(2010)、王春法(2008)等。

我国也自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研究体系,这其中包括技术经济、工程经济、软科学、科学学等,目前情况下又有创新经济、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技术管理、科技政策等。目前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的在于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

创新研究学科体系

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比较如表1所示。上述从四个层面五个维度对创新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论述主要集中在具体研究方面的区分。如果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可以认为四个层面既然都是研究科技、创新问题,一定具有联系,这就涉及到创新学科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更宏观的方面来看,四个层面之间的区分是什么,相互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逻辑体系,这就是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问题。从以上四个层面相互联系交叉比较明显,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在于四者研究的都是关于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包括这些内容的研究开发、实施运行、效果评价,以及在这个过程发生的人的因素的考虑,例如激励、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以上四个主要层面相互联系的最重要的原因,从这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出发,能够大致理出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科学学、软科学更加偏重学术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科技哲学、科技史方面的问题,这是这个创新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因此考虑底层是学科研究基础,中部是四者之间的关系,技术经济、工程经济和创新经济、创新管理的研究,二者互有交叉与联系,而科技管理、技术管理、科技政策可以作为具体研究内容。整个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学科基础,这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笔者主要学科基础,可能还有其他的学科,其中哲学主要解决科学的认识问题,如何判断科学本身能够反映出现实世界,这其中牵涉到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不同认识问题,前者主要的代表如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等,后者主要的代表包括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这是哲学基础解决的问题。经济学解决学科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方法问题,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历史学主要给予学科应用中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判断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科技史、人文历史,特别是经济史的研究;心理学主要给予学科研究的人的行为解释的支撑作用。当然这只是主要的考虑方面,创新研究作为综合交叉学科应该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中层是主要的学科领域,这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四者的共同指向科技与创新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是科技的市场化,创新不仅是科技问题。四者之间相互之间具有联系,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借鉴,研究进程可以相互促进。上层是学科动力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学科动力来源于现实的需要,从前面四个研究领域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现实需要是促进这几门学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四个研究领域共同的大力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即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历史时期,当时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现实需要促进了创新研究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创新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一)基于创新本身相关问题的研究

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环节、多因素、多类别的复杂系统过程,就多主体来说设计到的创新主体包括个人、企业、产业、国家、社会等不同的主体,与多主体相互耦合交叉的是多层次,比如企业、产业、国家等就是不同的研究层次,创新过程环节众多,一般包括知识创造、研究开发、生产设计、市场推广等,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这其中包括复杂的反馈及各环节的交互作用。创新过程的多因素包括不同的影响因素,经过研究发现创新不仅是简单的设计开发过程,创新包含复杂的人文社会文化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明显的影响因素有相应的激励、不同的社会资本体系、主体所处的社会网络内容等。创新的种类不同,也有众多的内容,比较突出的有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战略创新、价格体系创新、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营销创新等。就这些不同的主体、层次、环节、因素、类别目前国际国内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基于社会学研究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体系研究

从当前国际和国内的论文研究范围和研究数量来看,应用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创新研究较多。学科交叉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现象,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学科交叉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复杂特征决定了现实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只用一门学问能够完成,因此需要多种学科的交叉。社会学理论在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就是明显的例子,其中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较多。其他用到的社会学理论包括社会交换理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应用)、符号互动理论(在创新交流过程中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在创新扩散中应用)等。在所有这些理论中,基于网络理论的应用最多,社会越来越体现出网络化的特征,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理论中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规则网络、小世界、随机网络、自相似网络等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验证,因此各主体进行创新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前所处的网络以及在社会网络中存在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这是创新研究中网络理论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在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设计的研究内容较多

在创新研究所有研究类别中,新产品开发研究数量最多,研究质量较高,新工艺的研究内容居于其次。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客观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市场或者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技术路线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开发为主,真正的自主创新相应较少,因此市场需要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表现比较明显的在电子领域我国代工生产了很多电子产品,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与能力,但是设计到高精尖的芯片设计、生产与研发我国一直没能实现重大突破,而国外已经掌握芯片技术的企业或者相关主体设置层层技术壁垒对我国的研究开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是,芯片开发一定要掌握,况且这种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只能靠自主研发。另外在钢铁生产工艺上,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非高炉炼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有了可以实行的商品化产品,我国目前处于落后的位置,但是落后的水平不是太多,在此种位置,我国应该努力抓住这次钢铁工艺进步的机会,争取我国钢铁技术水平的升级。

结论

第一,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的程度,因此研究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时期更为迫切。我国的学者和科学家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老一辈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李京文、许庆瑞等院士,也做出了有价值的成果,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年轻的研究者沿着老一辈开创的道路进行前进,在目前的整个经济态势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创新研究是一门具备明显综合交叉特征的学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成思危教授(2000)提到的要具备宽广扎实的研究基础,在上述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构造中,本文也着重对创新研究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特别是哲学进行了论述,这对于创新研究的指导意义重大。

第三,从学科动力来看,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现实需要,走出象牙塔,这样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成果,这不仅是创新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科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郭重庆院士多次提到的“学者的天职就是透过纷繁芜杂的事实找出规律,满足现实需要”,这在创新研究领域表现的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叶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英]弗里曼.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华宏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曾国屏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美]希普尔.民主化创新:用户创新如何提升公司的创新效率[M].陈劲,朱朝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李京文.李京文文集:技术经济研究卷[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6.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9.陈劲.协同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0.雷家,程源,杨湘玉.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吴贵生.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2.柳卸林.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M].科学出版社,2010

13.王春法.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

15.[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2

16.[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

17.[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

18.[英]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 中小企业 思想认识 发展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缩小贫富差距等,都是大型企业无法替代的。可以说“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仅以浙江省为例,据上一次经济普查,截止2004年底,浙江拥有各行业中小型企业30.41万家,资产总量达到35683.81亿元,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7703.85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130.71万人;企业单位数为全省企业单位数的99.6%,资产总量达到82.6%,营业收入达到71.7%,从业人员占到82.7%。以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交的税金总额为3773.83亿元,其中,仅中小企业上交税金总额就达到677.15亿元,占了87.5%。但在本次金融危机及经济萧条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又最大。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4059.27亿元,12.06%的同比增长,比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低0.21个百分点。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与销售虽然稳定增长,但增速比去年略有回落;二是出口虽然保持较快增速,但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在持续削弱;三是经济运行虽然质量良好,但企业效益提升遭遇“天花板”;四是产业机构虽然调整加速,但整体转型仍难如人意。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逐月有所回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经济增长压力。中小企业的困难虽然有多方面多层次原因,但认识问题上的缺陷,是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一些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观念改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已成为影响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当前特殊经济情况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前置性障碍,需要予以廓清和纠正。

一、中小企业认识问题的理论梳理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从某种程度和角度上将,其实质是中小企业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在若干重要问题上的理论认识问题,极大地关系着中小企业的兴衰成败。

手工作坊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中小企业”。大工业由手工作坊演化发展而来,但迅速替代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英国出现“手工业淘汰论”,德国历史学派提出“手工业或小工业没落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到,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必然导致资本的集聚和集中,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做了不容乐观的估计。19、20世纪之交,大企业发展迅猛,但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中小企业破产现象频出,但其重要性日益提升,在这种矛盾交织的情况下,许多理论学家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存互补”的角度,论证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这些理论包括马歇尔提出的大中小企业共同构成“生物链”、企业经历“生存——发展——衰亡”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理论”;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则从“产品差别性”和“市场不完全性”论证了不同规模中小企业存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乔治·施蒂格勒则指出,某行业“最佳经济规模”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在这个区间带内有中小企业存在的广阔空间。后面的理论,除了“技术创新论”,基本上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的衍生。

我国中小企业的存在理论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最开始是“补充论”,认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大企业(国营企业)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然后发展到“重要组成部分论”,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逐渐兴起的是“统筹城乡二元结构论”,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乡镇中小企业)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那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政府扶持重点应该扶持大企业大集团还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均量小,怎么扶持?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困绕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的准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包括“抓大放小”的历史惯性和中小企业自力更生的“印象后遗症”,至今影响着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推进。

二、中小企业认识问题的实践梳理

两大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在实践中拥有更大舞台,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抓大放小”的历史惯性。改革开放初期改制,提倡“抓大放小”,抓大主要是抓国营大企业,放小也主要是放国营小企业,当时对民营企业还是比较慎重管理的,在相对程度上,民营企业处于“既不被扶持(抓)”,也不被放(放权)的尴尬境地,基本上是“自生自灭”。在本世纪头十年,“物以稀为贵”,追求“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省级500强”“市级上百亿”“县级上10亿”等规模经济的冲动,再一次提升了“抓大放小”的强度,这时,以规模而非所有制“论英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扶持优惠;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逐渐统一了对中小企业存在必要性、发展重要性、突破可能性、扶持必然性等的认识,“抓大扶小”成为主旋律。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性”与“操作性”脱节。在文件描述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真正操作中,有的地方却自觉或不自觉排斥中小企业,如在地铁运营中主张因地铁特殊性而剥夺小企业招标资格,优惠大型连锁企业等。

二是抓中小企业“重点难突出”“成效出得慢”。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容易使人感觉无从抓起,不像大企业一拿就是一重点,掰着手指头就能“如数家珍”,因此许多官员感觉中小企业“不好抓”。而且抓大企业举措明确,核心抓投入就行了,思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就行,抓中小企业更需要“结构性减税”等复杂操作,很“伤脑筋”。加上单个中小企业的产值很小,见效慢,扶持起来不容易出业绩,等成绩出来说不定早已不在任上,等于是“前任栽树,后任乘凉”,不像抓大企业见效快,“立竿见影”,政绩兑现性强,因此“不愿抓”中小企业。还有部分人认为,大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更强,以中小企业技术整体一般掩盖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优势;认为中小企业安全性、环保性、社保方面问题太多,很难治理,因此容易以“管制”的心态去面对中小企业。

目前,中小企业因自身独有特点及认识误区,在“船小好调头”的同时,发展面临七大风险:一是资金供给风险,包括资金链断裂;互保链多米诺骨牌效应;高利贷高发;企业倒闭等;二是外需出口风险,包括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外需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出口退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时局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三是资源涨跌风险,包括能源类、资源类、原材料、生活资料价格涨跌多变;四是产业投资风险,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等;五是粗放生产风险,包括高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高排放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社会对高污染企业容忍度越来越低;六是法律风险不断加大,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加快,法律法规规范化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明显大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甚至普遍得益于法治规范化);七是中小企业创业动能越来越小,收益与付出不成比例的现象并没有缓解,在新形势下反而有所扩大,因此,愿意创办中小企业的人数增长不快,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愿意专注主业不动摇的也是非常多。这些都急需政府政府跳出理论束缚,打破条条框框,出手、出招帮助化解。三、必须重新认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目前,“抓大扶小”虽已成为广泛共识,但重“大”轻“小”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引导和扶持小企业发展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沿用大企业的扶持手段来扶持中小企业日益行不通。这些都深度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从国际上来看,人均生产总值在5000美元左右这一关口时,能顺利实现加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实行“抓大扶小、两头并举、差别扶持”的政策,在促进大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小企业的发展,为本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增加创业活力和经济增长源,消减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处理不好,将陷入“拉美陷进”。

第11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企业锻炼 “双师型教师”

今年暑假期间,我校推出了“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专业教师无特殊情况都要每两年下企业锻炼两个月。学校希望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使教师亲身体会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且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今年暑期有幸进入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践锻炼。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小型工程机械的主要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三吨以下小型装载机系列产品、工程机械配套件(包括3T-25T叉车驱动桥)。在这两个月中我收获多多,尤其是在个人的思想、工作、实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装配车间的收获

(1)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三级安全教育。

包括厂级、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系统地学习了《安全成产法》、《员工安全手册》。通过三级安全教育我深切体会到了安全、正确操作的必要性,也同时体会到了工作时间守纪的重要性。

反思一下在学校实习时各个实训车间的情况,学生存在许多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的行为:如实习时无视教师的警告把工具乱扔、车床前打闹、防护眼镜戴不舒服就不佩戴等等,这些无视纪律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学生付出血的代价。我们学校要把工厂严格的管理制度引进过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引入有效公正的奖惩制度,好的纪律才会出好的成绩,才是真正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2)进行完了安全教育后,我被分配到了装配车间。

进车间前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必须要穿戴劳保服装,否则一律不准进入车间。装配车间一周配料工作让我了解到即使一份简单的工作也马虎不得,要养成细致、快速的工作态度。

反思一下,我们学校各个试验室的情况,每个实验室的各个工位都没有工具架,工具无法摆放,既显得乱,又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看来,工具架的配备不可缺少。

(3)最后两周,我被分配在了涂装和调试线上。

在这两个线上,我了解到了各种油漆的组成及用途,以及喷涂的过程及人身防护(喷漆对人体有害),还了解到新车装载完成后要进行调试检验,以验证安装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地方重新补装,并且还要扣除工资。一个公司想要长久地发展,必须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一个学校也是如此,实习中加强纪律的约束,是为了学生人身安全,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是为了学生技能的规范,是为了学生以后到企业能尽快地适应那里的管理氛围,这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两个月的企业锻炼很快就结束了,在这里,我锻炼了自己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了解了企业的管理氛围和工艺流程,提高了自己的装配技能。我要把工厂里所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把工厂里所学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二、思考与探讨

学校和企业是鱼儿与水的关系,学校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学校。学校离不开企业,下企业锻炼使教师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其实践能力,以至成为“双师型”教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教师下企业能收集大量的信息,如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员工素质状况、职校毕业生在企业的适应性状况等等,这些对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职工培训及其它一些教学改革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学校,企业需要我们学校为他们培养、输送大量中、高级技术人才,需要我们学校为他们开展职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也需要我们学校的科研力量帮助他们攻克技术难关,协助他们开展技术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尽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讲究的是经济效益,到企业锻炼,学校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提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真正达到学校培养人才、企业谋求发展的利益双赢。而且,对于教师实践锻炼的企业学校最好能给予相应的感谢,以保证校企合作关系长久。

(2)锻炼必须明确时间,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到目前为止,被下派锻炼的教师相对有限,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应让参与锻炼的教师更多一些,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加大教师锻炼的力度,努力开创校企联合的新局面。

(3)建立毕业生实习、就业跟踪制度,建成毕业生实习、就业跟踪服务网,提高校企合作的信誉度。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4)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要逐步深入,就要吸收企业专家参与机电专业课程改革,并完成相应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纂。

(5)校企合作途径方式应更加丰富。可以通过教师实践锻炼、技术合作、学生工学交替、管理借鉴、成果交换、共同育人等多种合作方式。

(6)校企文化有机融合。学校可以吸引企业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大赛,校园创新大赛,通过校企的长期合作将企业优秀的文化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增强学校企业文化的氛围,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大力营造专业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彭移风.2005年高职教师情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6).

[2]朱晓红.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校论文,2004.

[3]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

[4]李惠成.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有效应对[J].经济师,2006,(02).

[5]范进祯,郑卫东,袁豪杰.高职高专机电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职业技术,2006,(14).

[6]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7]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需求;价值共创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8.002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8-0007-05

知识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集成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与传统信息服务相较,更具有能动性、增值性和创新性,是高校图书馆不断摸索和实践的服务方式。近年来,业内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多数研究成果基本从图书馆角度出发,围绕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和技术支撑而展开。极少有学者站在用户角度,挖掘用户对知识服务的需求,也鲜少对知识服务做实证分析。本文拟在用户需求的视角下,以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为案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探究,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提出知识服务创新的新理念。

1知识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知识服务概念被引入到图书情报领域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随着知识服务的开展,学者们不断阐释和丰富知识服务内涵,孙丹霞认为知识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采用知识整合和开发的方法与手段,提供给用户专业化知识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提供决策支撑的服务;苏格兰NHS教育委员会信息管理者McLeod,Lorraine认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实现各种异构系统和分布式资源的互操作性最大化,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3]。从国内外对知识服务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服务的首要特点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脱离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即便所提供的知识成果体现出极大的创新和增值价值,也是不切实际的、无用而徒劳的服务,对用户而言,毫无价值。知识服务工作应始终围绕“用户”这一轴心开展,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准确、动态地分析和把握不同时期用户的知识需求。因此,分析用户需求,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首要任务。主动根据用户的身份、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通过与用户进行多方交流和沟通,挖掘出用户潜在的知识需求,融合馆员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为用户提供超乎用户预期的知识成果,从根本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对象及其需求特点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对象有其特殊性。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因此,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一直主要面向校内的教学和科研,为教师更新、深化教学内容,为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研究动态,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辅助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等做出较大的贡献。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呈指数化增长,经济发展、行政决策对信息采集、资源整合、知识挖掘和创新等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信息、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可以并已经渗透到学校各类人员、各项工作中,且逐渐向外扩展,成为全校师生乃至社会各行各业日趋依赖的知识渊源,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对象愈加广泛化、社会化。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高校的行政部门(决策机构与职能部门)、高校师生(个人与课题组)及校外用户。不同对象有其特殊的身份和职责,信息需求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见表1)。根据各种人员的需求差异,我们总结出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需求的主要特点,如下:

2015年8月第35卷第8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Aug,2015Vol35No82015年8月第35卷第8期面向用户需求构建基于价值共创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Aug,2015Vol35No821需求扩大化

用户需求不再停留在教学与科研有关的科技文献上,逐渐向多学科领域的学科发展动态、课题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战略情报等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扩展,甚至延伸至高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学术引领、科研管理、人才引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决策支持数据信息。

22内容深层化

用户需要的知识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通过检索、分析、挖掘、整合后的有序、高质而易吸收的知识产品。

23知识个性化

用户在年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所承担的责任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知识服务需要根据不同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24服务手段多样化

用户由本校、本地扩大到整个社会乃至全球,其服务对象的范围广而庞杂且具有不确定性。传统信息服务“守株待兔”的服务提供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再满足用户的需求,亟须寻求新的服务手段,跟踪用户的动态化需求。

31服务内容:以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为例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服务内容见表2。

32服务方式和手段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变革着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也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信息获取手段、知识生成方法到服务提供途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以到馆服务、电话、E-mail服务为主逐步被以虚拟咨询服务为主取代。国内典型的知识服务提供方式主要有:中山大学与德国Central and Regional Library Berlin进行联合咨询服务、东南大学建立CALIS分布式虚拟咨询系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注册人人网宣传并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移动图书馆。

表2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案例

服务内容案例决策支持东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色专业国际前沿、学科发展态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分析;浙江大学图书馆决策咨询情报分析东华大学图书馆科技论文统计、读者统计、馆藏使用、读者到馆情况分析等;浙江大学图书馆专利信息、学科情报等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专利文献分析”服务;东南大学图书馆成立“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工作绩效评估

人才引进东华大学图书馆配合科研处、人事处进行科研人员的学术绩效、论文分区奖励可行性分析、学术水平测评研究等教学与培训清华大学图书馆定期组织图情教授与学科馆员的研讨会,围绕特定主题举办专题讲座,对用户进行图书馆使用技巧和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培训教育;浙江大学采用新型的微视频教学;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教学模式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等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网络在线课程、国内教授精品课堂学科服务平台武汉大学图书馆采用美国LibGuides内容管理与知识共享平台制作“学科服务平台”;南京大学图书馆开发“Subject+学科知识服务平台”进行信息聚合、互动问答特色资源建设暨南大学图书馆“学术成果数据库”;武汉大学图书馆“名师库”、“长江资源库”、“测绘文摘数据库”;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生优秀作品数据库”、“原创视觉空间”;北京大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共享平台建设广州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复旦大学图书馆“e-Learning平台”;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交流园地”;南京大学图书馆Book+移动平台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与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进行整合知识发现暨南大学图书馆“EDS/FIND+资源发现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云平台架构的“智立方知识发现系统”;南京大学图书馆“Find+知识发现平台”服务宣传、提升武汉大学成立图书馆相关学生社团、开发了“新生游戏-拯救小布”;清华大学图书馆制作微视频教程、纪念宣传片及系列短剧;复旦大学图书馆成立了“咨询委员会”,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听取广大教师意见,获得高水平的咨询建议交流讨论空间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教师研究间与小组研究间”

4创新服务,理念先行:提高用户参与度,构建价值共创体系现有的服务内容和深度与用户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为学校决策机构、职能部门以及校外企业用户提供的决策支持和战略情报服务不够深入,信息挖掘有待进一步延伸;且知识服务方式以“阵地性”服务为主,通常是用户主动上门要求,馆员则被动提供服务的模式。馆员需要转变观念,走近用户,深入跟踪用户的研究需求,与用户进行积极的对话和交流,共同创造有使用价值的知识。

图书馆知识服务可以看成是由图书馆、用户和馆员构成的三元组合(见图1)。用户不仅仅是图书馆知识的接受者,还可以成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积极参与者[4]。这种参与不仅表现于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表现在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图书馆员与图书馆员之间的互动上。用户在将自身经验赋予知识本身,和馆员一起创造出贴合需要的、有价值的知识产品的同时,也将融入知识服务评价与推广的过程中;馆员着重于知识挖掘与组织,促进知识交流与传播,与用户一起创造价值;图书馆则加强和完善“交流”机制[5],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支持协同创新,桥接天才创意和激发意外收获[6],实现价值共创。

“价值共创”理论最初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积极互动,消费者贡献智慧和劳动,从而与企业协同创作、设计和生产对消费者有价值的商品[7]。基于共同的消费理念,我们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视为一种“商品”,同样适用于这一理论。对信息的需求,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以及用户的认可与分享创作等都可以成为用户参与知识服务价值共创的动机。图书馆及其馆员根据用户的体验和需求,与用户协同完成服务。与以往图书馆单方提供解决方案不同,用户的参与在提升用户的成就感和满意度的同时也将激发知识创造,对于图书馆而言,则将获取更多的效益,提高其地位。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共创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共创模型

馆员和用户合作并分享经验、共同创造价值,实现高质量的交互融合。在共创体系中,图书馆员通过扮演“价值放大器”或“创新催化剂”的角色促进价值创造;用户则通过整合馆员提供的知识产品以及其他个人及公共资源进行价值共创,履行服务诊断者、价值共创者和知识产品营销者的责任;图书馆作为价值创造过程的组织者,着重于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技术以及多样空间支持。在协同合作中,图书馆、用户与馆员之间达成互利共赢的模式(价值共创体系见图3)。图3馆员与用户组成的价值共创体系

5结束语

知识服务在图书馆界方兴未艾,高校图书馆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知识服务,形成了包括个性化服务、多样化服务、专业化服务、顾问式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内容,但由于各馆信息资源、技术手段、馆员素质等条件参差不齐,知识服务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就目前而言,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在很多用户需求的领域尚未展开,服务能力与用户的真实需求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图书馆员以及图书馆员之间存在知识分割,开展面向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显得尤为迫切,开拓我们的思维,更新我们的理念,发挥图书馆用户本位思想,构建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知识服务体系,促进图书馆、用户与馆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促进知识服务成效。美国雪城大学RDavid Lankes博士曾提出的“交流创造知识”理念[8],也正是“价值共创”理论的延伸,因此,构建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知识服务体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切实可行的全新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Zhang J.,Yao J.,Zhai D.Research on an index system for university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quality assessment;proceedings of the QR2MSE 2013-F,2013[C].

孙丹霞.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满意度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McLeod L.,Thain A.,Wales A.Influence of strategic direction for NHS Scotland knowledge services on indexing policy for the NHS Scotland e-library[J].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2005,22(1):44-53.

[4]石艳霞,刘丹丹.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共创的实现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51-53.

[5]辛小萍,吴新年,李娜,等.交流创造知识:美国学术图书馆知识服务新理念[J].图书情报工作,2014,(7):25-29.

[6]张晓林.开放获取、开放知识、开放创新推动开放知识服务模式――3O会聚与研究图书馆范式再转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2):1-10.

第1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环境知识产权

Abstract:Thenetwork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modernizingITismoreandmoreadvanced,thewholeworldinformationizetidehasbroughtforwardnewchallengestonowavailabl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legalsystem,lower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ofnetworkproblemhasalreadybecomeeverycountryinformationizeoneofcoreprobleminproces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hasthenewcharacteristicundernetworkenvironment,intheInternettechnologybringingdevelopandSaturnianenormousatthesametime,todevelopandSaturnianenormousatthesametimesocietycultureandeconomicgrowth,upperprotectionofth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hasbroughtaboutenormouschallengealsofortraditionsignificance.Exclusiveinformationlegalprotectionwaitsforalotofnewproblemstowillurg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legalprotectionamarriagepartnertoprotectwitharchitecturaladjustmentoflaw.

Keywords:ITnetworkenvironment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

1、基本概论

1.1知识产权的概念

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被称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属于“智力成果权”,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1.2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2、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

2.1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2.2分类

从权利的内容上看,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是与智力活动成果创造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专属权,比如: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则是指享有知识产权的人基于这种智力活动成果而享有的获得报酬或其他物质利益的权利。按照智力活动成果的不同,知识产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等。对于上述知识产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作了明确规定。

3、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落后。中国很多科技工作者仍然“重成果,轻专利”,很多企业对商标的保护意识不强。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落后,一方面表现为不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2)中国专利审查周期长,专利司法与行政执法不严格。对专利保护力度不够,已严重影响了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

(3)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中国企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不高。

(5)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投入太低。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额不及美国的三十分之一、约为日本的十八分之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网络革命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交流。现代信息技术最主要的特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通常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的,任何作品都可以很容易地被数字化,自然也就便利了侵权行为的发生,增加了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难度,引发了一些现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4.1信息产品在网络上的著作权问题

从著作权的原则中可以看出,无论出自那种目的的合理使用,基本原则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使用。由于网络传输的便利造成合理使用的层层转发,给著作权人权益带来极大损害。例如CIIED项目,目的是寻求对数字化作品侵权加以控制和赔偿的有关办法。英国出版商协会成立工作组提出,推行合同办法控制电子复制问题。不少国家的法律将“私人复制”和“家庭复制”的“合理使用”变为“法定许可”,即允许复制,但应向版权所有者支付报酬。报酬的标准由政府规定,或由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与电子信息网络经营者签订合同约定。目前,世界上普遍认为,需要进一步合理拓宽“复制或复制品”的概念,即明确复制将包括对作品进行单纯数字化处理。

4.2信息产品在网络中的传播发行问题

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信息的传播是用户通过计算机存储器先把传播的信息固定,在存储器中形成一个作品的复制品在屏幕上显示,以供用户浏览。信息的发送、接受构成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版权作品在计算机通讯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以电子脉冲形式的数据流方式传播,将成为版权作品发行传播的重要形式,这就产生了作品在网络中发行的问题。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作品的发表和传播很可能构成出版行为。美国IITF知识产权工作组也认为,应明确规定在网络上传送和传播属于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之一。我国作品的出版发行是通过出版社或一定机构进行的,著者和出版者是两者。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决定一件作品是否发表是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因而网络环境的出版发行将对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出版社的权利、出版合同等现行出版制度造成冲击,不仅涉及著作权及其邻接权还将涉及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各个方面,成为著作权法律急需解决的复杂问题。

4.3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知识产权保护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上看,信息可以分为作品性信息和非作品性信息。作品性信息主要指经智力加工过或经激活的信息产品,如情报研究作品、咨询研究作品、计算机程序作品、数据库作品、多媒体作品等;非作品性信息主要指未经智力加工过或未经激活的信息产品,如社会、经济、军事等事实性信息。只有对作品性信息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可能会遇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属于不同著作权人的、分别处于各种媒体上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正享有版权的作品,也有可能是不受版权保护的,还可能作品财产保护已期满。如果使用一些正在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作品,就必须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不经著作权人同意,对作品随意使用,则构成侵权行为。但是,使用者很难完全掌握各种享有版权作品权利人的信息,在不了解一项作品的著作权人是谁的情况下,这种授权问题的处理根本无法进行。对于使用已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必须明确所有的权利人,以便取得联系获得授权,而这些查询费时、耗财。因此,建立一个同网络管理相结合的、既合理又方便可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紧迫问题。

随着互联网络INTERNET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应用,广大用户急需专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国外,这种网络服务业务的经营者分为两类:一类提供网络的接入服务和使用服务,被称为ISP;另一类提供信息内容服务,被称为ICP。当然,往往也有同时经营这两种服务业务的,这种经营者通常被称作ISP。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一个著作权管理机构,代表著作权与作品使用者洽淡使用许可事宜,负责监督各种侵权行为以及追究法律责任,并提供各类版权信息数据库检索,是协调著者与社会公众关系并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信息网络的日趋化,使得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突出,问题是复杂的,涉及法律、行政、技术等方面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探讨。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知识产权法律理论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的一些特征,使其对传统知识产权的定义、范围、权利的行使与限制、社会利用权利人利益的平衡等法律理论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

5.1对传统知识产权特征与范围的影响

(1)权利载体的非物质化使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淡化。传统的知识产权,只是知识产品是无形的,但总要以物质形态固定在有形的载体上表现出来,从而使权利能够识别区分,便于界定知识产品的使用是否违背了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构成侵权。互联网上的知识产品是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以电子形式存在于磁盘、光盘、光缆等介质上,呈现状态的无形、非物质化特点,使权利的识别,使用是否违背专有性,是否侵权都难以界定,使权利的专有性减弱、淡化。

(2)信息交换的迅捷使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受到冲击。传统理论规定权利保护时间限制,一是考虑知识产品的更新发展,二是用产品所有人享有专有性的一定时间的保护,来换取其产品的公开,为社会创造财富。权利保护时间的长短以其在保护期普遍所得与创造知识产品的智力劳动相抵为标准,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平衡的结果。而互联网上的知识产品比以往传输、扩散更快捷,使用更方便迅捷的优势,一件知识产品的远程传输、使用可能在几秒钟就可完成,知识的更新老化周期加速缩短,往往只需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这使如何适用相抵标准确定保护期限长短带来了困难,过长则因知识老化而浪费智力资源,减少社会利益,过短则伤害产品创造者的积极性。

(3)信息电子服务的全球化使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受到冲击。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除参加的条约外,权利只在取得国受承认和保护。互联网是跨地域的、全球性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使之不复存在,知识产品可迅速跨地域传输、使用。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知识产品要受所在国法律的制约,而世界各国的法律虽有一些共识,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有许多差异,保护水平也有所不同,法律的冲突使网上的权利行使和保护难以认定,准据法、执法主体和管辖也难以确定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以预见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将日益淡化。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上,近年许多西方国家对作为互联网信息源的数据库、作为应用工具的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多媒体作品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保护,我国也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文件。这些保护对象是传统知识产权法律所未曾涉及的,也不符合原规定的种类,这些规定实质是扩大了传统知识产权的范围。

5.2对传统知识产权权利义务格局的影响

知识产权法律制定,实质规定的是智力成果的创造者个人与社会公共利益间平衡的权利义务格局。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互联网对这一传统的格局和平衡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

(1)权利享有不完整。传统的知识产权理论,是把权利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一次性授予一个知识产品的创造者,即其享有的权利是完整的,这是权利授予的原则。而互联网上的信息知识作品,因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多表现为多媒体作品,其创造包含了多种信息原创造者、多媒体组合者、最后加工者的智力劳动,从而使权利的享有格局难以确定。多媒体作品往往只采用许多信息原形作品的某一部分,如权利分别归属享有,则权利处于零散的分割状态,难以授予、行使和保护。因此互联网上信息知识产品的权利是一种复合状态的权利,就单个创造者享有的权利是部分的,不完整的,不独立的,而作为一个整体则享有权利的完整形态。

(2)义务承担的不确定。知识产权法中的义务主要指知识产品的使用者对权利人承担的义务。互联网因庞大的用户遍布世界各国,并因开放式而处于隐蔽状态,当其享有网络上的信息知识产品时,因其所在国法律的不同,使其使用行为的性质、方式,是否承担义务,承担何种义务,如何承担义务等都处于一种难以确定的状态。

(3)权利义务实现过程中的非均衡(不对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对等性是传统民法的基本原则。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在知识产品的流动交换中获得利益以弥补创造知识产品而付出的智力劳动,以鼓励创造,产生社会效益,并求得二者间的均衡。互联网上的信息产品流动交换,打破了这种原有的均衡,如因网络上信息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实际利益更多得落在传播者甚至参与者手中,而不是权利主体的创造者手中;作品的个人使用者与权利人间的权利义务难以确定,处于不对等状态,使用者往往基本不承担什么义务。

5.3对著作权法的影响

互联网的信息知识产品传输,对著作权法的影响最大,产生的问题也最多。

(1)对传统著作权种类范围的突破。

主要是数字化多媒体作品、数据库和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问题。

所谓多媒体作品是指运用计算机数字技术,以文字、数据、图形、影像、声音等同时或交替表达的综合体式作品。多媒体作品的交互性、软件复合性特点,使它有别于传统的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突破了著作权客体的种类。

数据库是互联网的主要信息源,是一种编制集成的、动态的可以随时修改的信息资源系统。它可以被廉价复制和利用,被大范围的传播。对此传统著作权法从未涉及,只可以原有规定的汇编作品略加比拟,但并不相同,数据库的特点使其权利保护需要新的规定,如数据库界定、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欧共体委员会于1995年在世界上率先通过了《数据库保护指令》提出一些保护原则,并指导各成员国立法,但其对权利人保护过分,破坏了权利人与公共利益的均衡。

对于计算机软件,亦为传统著作权法所未涉及,世界各国近年大多立法以著作权保护。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一是著作权只保护软件的表现形式而不保护其内在构思,而构思是软件最有价值的部分,同时计算机软件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很难分开;二是著作权法从不反对他人实施作品,而软件的价值主要在于实施,则因允许实施影响了权利人的利益。

(2)对几种著作权利行使的影响。

①对发行权的影响。发行权是指著作权人以出售或其他转移所有权的方法,或以出租、租赁、出借方法,向公众提供作品或复制件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也规定“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著作权人的这一权利实行首次销售规则,即首次销售后,权利人权利用尽,作品复制件所有人发行不构成侵权,这是对权利的限制。但是,在网络上传输作品,因传输的作品或复制件仍存储于原介质中,并不发生有形载体的实际转移,只是传输作品的信息,是否属于发行,是否适用首次权利用尽原则,是需要回答的问题。对此,美国《知识产权白皮书》认为,将信息从一个终端通过网络以数字信号形式发往另一个终端也是发行,这就对传统的发行作了扩大,带来了权利人和使用人之间新的利益格局。

②对复制权的影响。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形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权利。著作权法对于个人使用的复制是不禁止的。但是,在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何种情况是复制,怎样界定个人使用,用传统的著作权理论则不易回答。网络的交互开放性结构特点和用户的庞大数量,使作品极易被复制而不易被察觉。如果用户将作品拷贝到光盘或脱线存储介质上属于复制,那么出于浏览信息使作品暂时存储于计算机内存而显示于屏幕,关闭计算机后作品会消失,这是否为复制则难以把握。美国《知识产权白皮书》把这种情况也认为是复制,则对权利人保护过分,对使用人过于苛刻了,将打破二者利益平衡,使使用者丧失许多原有的权利。

③关于合理使用权。各国法律大多规定了作品的合理使用,这是出于平衡权利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充分发挥作品效用的考虑,是对著作权人财产权的限制,虽然规定的范围并不一致。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主要限定于个人使用和出于公益目的的12种情况。但是网络使作品的复制极其方便容易、迅捷和隐蔽,著作权法规定的情况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情况,而且使用者是出于个人使用目的还是出于商业目的,是十分难以确定的。如先作个人使用后作商业使用或作个人使用后大量复制散发,是否合理使用就不易界定。

结论:面对因特网和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知识产权的建设应作出迅速的反应。针对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权的冲突,以及网络上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如果长期没有法律加以规范,其不良后果的消除就会愈加困难。尽快将网络纳入法律管理的范畴内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而也只有在网络纳入了法律管理的范畴以后,我们才能谈所谓网络上的知识产权问题。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信息技术与民主政治——浅析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天府新论2008(6)

[2]期刊论文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城市研究的新方向-人文地理2007,22(2)

[3]期刊论文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开展中学信息技术网络课程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0)

[4]李雪松.张丽萍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立法的几点建议[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4)

[5]樊丽娜国内外之比较:网络链接的著作权保护[期刊论文]-现代情报2008(01)

第14篇

(一)经济环境复杂化,产业转移新变化,河南进入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保持复苏回升态势,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等高度化转变。从国内看,中央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这些转变也要求河南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新使命,在承接产业转移消化落后产能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消费结构升级,生产模式转变,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要求更严苛

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以个性化定制化为主要特点的新消费快速发展,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成长,引导生产链向柔性化、智能化创新升级,高效率定制化生产趋势将推动生产线向以用户直连工厂模式为代表的信息化与规模化生产深度融合转变,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即河南需提升高成长性与生产业的承接比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研发成果产品化能力,否则,新产能仍将无法匹配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继而陷入“落后-承接-再落后-再承接”的恶性循环。

(三)要素成本增加,政策支撑差异化,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竞争更激烈

受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内我国总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矛盾持续存在。外贸增长趋缓,内需拉动乏力,人口红利消失以及资源约束增加;地方债务风险积累,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性投资失衡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扭曲、地方恶性竞争及产能过度扩张风险。与安徽等毗邻东部发达沿海地区相比制造业创新速度处于劣势;与湖北等中部其他地区相比产业同构程度更甚,消化过剩产能与人口就业压力更大;与重庆等西部竞争城市相比政策支撑处于劣势;与东南亚邻近港口中心城市相比物流成本处于劣势。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的竞争优势与突出问题

(一)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的优势

一是资源丰富,能源、电力及水价格较低,劳动力要素资源充足且成本低廉,有利于精细化分工与协作,产业升级后劲足;二是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运输物流成本相对较低,经济要素流动速度快;三是工业基础良好,配套设施完善,优势产业中高成长性产业增长值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利于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拓展;四是人口规模大且密度高,拥有一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创新创业土壤肥沃,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共享经济成本低;五是多种优惠政策叠加,有利于投资环境加速改善。目前,河南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接纳国际国内高水平、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

(二)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面临的挑战

一是承接理念相对落后,产业布局相对分散且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与产业链延伸能力不足。前期重点规划建设功能区的产业发育度低、竞争力弱,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且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完整,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且关联性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二是承接区域不均衡,产业融合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凸显。各地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力较强,其他地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偏弱。此外,河南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承接产业的根植性不够,带动和辐射作用未充分发挥。三是要素生产率低下,产业结构优化内生动能不足。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与技术项目对接、技术创新论坛、科研成果交流会等产业技术合作交流招商引资渠道不畅导致技术性人才稀缺;现有土地、资金、技术等制约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导致土地指标少,同时审批烦琐、非耕地利用优惠政策缺失;配套基建等软环境相对薄弱,影响龙头企业入驻并通过技术溢出帮助本土企业提升复杂协同能力等问题共同导致河南经济要素的生产效率不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生驱动力不足。

三、新阶段河南省加快承接专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以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一体化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突破口,以调整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方向为抓手,夯实产业基础,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与平台支撑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构建多层次招商格局

一是转变招商引资理念,优化招商选商。狠抓地块招商与总部招商,落实行业龙头企业引进、项目筛选与追踪以及各部门信息共享,确保入驻企业落地;健全招商引资平台体系。精简审批环节,创造“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低税费成本、低物流成本”的招商引资环境。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与配置,营造自由开放的经营环境。二是改进招商引资模式。配套产业联合招商、驻外招商、专题招商与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并举,梳理河南省优势特色企业,发挥区内大型企业及跨国企业的载体作用,以商招商,引进各领域知名企业总部,提升河南省企业规模与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河南省六大高成长性主导产业优势重点承接“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与总部经济,通过服务外包推进服务业从制造业剥离,通过业务高端化推进生产业提质升级;改善投资结构,增强一三产业投资比例,农业领域吸纳资本重点投向农产品深加工、新品种研发及推广、生态农业与环保型农业开发,服务业领域吸纳资本向高成长业集中,推进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化。二是改造升级本土企业。加快企业合并重组,强化本土企业科研与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推进制造企业向柔性化生产与个性化产品供给升级;专注产品质量与性能改良,深挖市场潜力;加强与大型企业配套合作网络建设,丰富高素质人才储备,推动区域分工精细化,提高本土产业自主创新与复杂协同能力。

(三)加快完善集聚区功能

优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分类指导、重点布局,围绕主导产业定位与交通网络体系壮大产业发展带,带动产业链与产业网络整体转移。形成地区间分工协作精细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快完善特色园区、专业园区与示范基地载体功能。重视园区公共服务配置远期规划,着力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的载体功能,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与人口密度。 [ dYLw.net 提供毕业和会计学论文服务] 

(四)创新工作推进保障机制

第15篇

作者:王淑芳 赵林慧 李明海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 全程介入 高职教育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索。将“企业全程介入”校企合作理念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并提出与企业合作的内容与方式。该模式强调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全程合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一、高职教育使命以及存在的问题

衡量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产品数量和产量,更重要的是质量。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很窘困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何时能成为“中国创造”。由此引发了中国产品如何由“低端”向“高端”升级的思索。这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是高校培养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但不得不承认,高校在培养高质量人才过程中陷入了两极分化的误区:一种是把学生当机器人培养,按照实际操作步骤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操作,结果是学生只学会操作技能,没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失去思考能力,更提不上创新。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学生总是问老师,这个步骤怎么做,而不是问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考虑;另一种则是盲目地套用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实践的土壤,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同样产生不了创新的种子。

教育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应该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同时,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教育必须与企业合作,为师资的培养、学生实习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也同样需要依靠学校培养的人才来为企业服务。高校不仅要结合企业需求更新教学理念,更要在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和企业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有实力的高职毕业生。只有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达到共赢,共同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

校企合作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想法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创新性、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炙手可热。为培养这类学生,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思索和探讨教育制度改革,并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使高校、企业双方共同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法律责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形式多样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CB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

加拿大、美国合作教育CBE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的学术要求确定学制和安排教学的教育教学体系,重点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其中,应用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其核心是从市场的需要出发,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根据企业知识需求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设置能力培养相关能力的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后按需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认为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还应获取一些工作经验,于是产生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作训练的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是校企合作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也是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是由澳大利亚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提供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该模式已发展成为教育体系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国际高职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使工学结合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开展企业需要的职业培训,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一方面使企业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而形成校企合作培养创新的人才模式。

这些国际国内的办学理念都给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方向,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校企合作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果企业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合、教学方法合作、人才共享等方面全程介入学校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三、“企业全程介入”高职办学理念的渗透

“企业全程介入”高职办学理念是指高校吸引企业将职工培养教育阶段移至高校阶段,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成果的评价等阶段全程介入,建立深度产学合作平台,形成联合培养格局,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夯实理论基础,参加实践锻炼,培养创新意识,真正缩短学生从“学生”到“工程师”角色的转变过程。这样,学校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得到了技术发展和更新的人才,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空间,真正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赢。

当然,在“企业全程介入”实施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平台,使企业能有意识地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制订;需要打破学校企业之间的藩篱,实现师资共享;需要逐步消除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隔阂,双方达成共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其项目成果可由企业和高校共享。

1.合作制订培养计划

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草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公司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派专人对教学计划、教师的授课内容与课时安排进行审订,并对主干课程教学课时的安排、选用的教材、讲授的重点等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既符合学生毕业的一般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的特殊要求。校企双方认可后,再严格据此组织教学。

2.合作建设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密不可分,应该两者兼顾,整体设计。企业应该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来,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3.师资配备共享

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讲授实践课程,学校教师也能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师在为企业员工做培训的同时,可以获得企业最新的动态、最新的资讯、最新的要求。

4.人才共享

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将会有四大收获:第一,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充分检验在校期间的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项目应用能力;第二,更加深入地了解项目完成流程和规范,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加强岗前训练;第三,公司将指派资深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并推荐学生参加企业创新大赛。如果学生的作品能为企业所用,企业也将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些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将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企业获得需要的技术创新,高校得到人才培养的口碑,学生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实施实例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秉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与华德液压、北京意欧替起重机等企业建立长期、友好、深入的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把企业实际需求以及需要技术革新的领域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同研发,学生也参与进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逐步提高,教师申请并获得专利两项,学生获专利一项。真正形成了校、企、学生三方全赢的局面。

五、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探索,“企业全程介入”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来说,能得到更多技术熟练且有创新能力的职员;对高校来说,不仅降低了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解决了上学的目的——就业问题。高校、社会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链,才能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超.高职动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方黛春.高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方新,赵林惠.应用性本科工科综合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