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主题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建筑装修装饰,建筑安全,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必须强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一、行业高危现状严峻,定性意义积极深远
高危行业通常是指生产危险性系数较高、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对生产造成危害的行业。包括建筑装饰工程--内装和外装(幕墙)。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2006年12月8日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共同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中明确认定,建筑施工,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装修工程,属于“高危行业”。2006年12月25日,建设部发出“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函[2006]366号)。
2008年3月6日,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7年度)》(建质函[2008]53号),从发生事故的五个形象进度统计中,装饰装修阶段发生事故264起,占事故起数的30.73%;死亡283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7.96%,仅次于主体结构(发生事故414起,占事故起数的48.2%;死亡50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9.9%),位居第二,远高于基础施工、拆除阶段和施工准备。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除了在投标时不要忘记将2%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中,还要格外注重安全施工。建筑装饰行业被国家认定为高危行业的意义还在于:应按高危行业重新制订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日常工作安排。
二、统筹安全措施,收益大于成本
众所周知,安全是需要进行成本投入的,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投入后才可能直观地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正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最直接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安全需要投入(投资),另一方面成本须严格控制。安全与成本如何统筹,以实现用最少投资,得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如果仅仅停留在凭经验、主观意志和思想意识进行安全投入的层次,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就容易使工程项目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难以做到安全与成本的统筹兼顾。安全投入应是经济、技术、安全的合理统一。安全投入与成本控制在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
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企业安全生产做得好,可以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如果事故频发,且不说造成的巨大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对企业形象损坏和生产经营、市场行为的限制是真正致命的。如2008年3月19日上午,北京市丰台区韩庄子住宅小区二号楼在施工中发生高空坠亡事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卸料平台的制作、安装和使用,未按方案投入、实施。北京市建委依法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事故责任人作出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停止投标资格和停止执业资格的严肃处理。安全投入不足,酿成了“损失大、影响坏、教训深”的苦果。
三、辨识危险源,落实防范措施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是滋生事故的土壤,也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设备故障或缺陷、人为失误和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可能性的主要因素。
搞好辨识危险源和落实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是一项事前控制。只有系统辨识危险源,以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去实施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在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强化检查与整治,促进稳定及好转
安全检查是发现、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比较有效和直接的方法之一,是主动性的安全防范。深入生产的现场,采用问、看、量、测、运转试验的方法,重点查安全思想、查安全责任、查安全制度、查安全措施、查安全防护、查安全设备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查伤亡事故处理等十项工作的现场情况。其中的查安全设备设施工作的现场情况,需全面查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卫生方面的设施及生产辅设施。根据检查的目的、内容,进行定期、经常性、季节性、节假日安全检查以及开复工、专业性安全检查与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搞好安全检查即主动性安全防范。
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 号)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各级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合理投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坚决杜绝因高处坠落、坍塌和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等导致的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及好转的局面。
五、按“目标管理”方法,实行安全问责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不是理论、技术、能力的问题,而是实践、管理、责任心的问题。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按“目标管理”方法,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分解,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对项目安全生产控制负责,过程安全控制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同时成立项目工会安全监督小组,设立工会安全监督检查员,履行工会监督职责。项目经理部每周至少一次,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工程、安全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重要生产设施和重点作业部位加大巡查密度。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巡查制度,对于高危险性的作业实行旁站监督,并做好记录。工长对所负责的施工区域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做到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或冒险作业。
六、培育文化脉,促进执行力
培育项目安全管理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一堂必修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项目安全管理文化是施工企业的成功之本、活力之源之一,经历逐步完善、定型、深化的过程。广泛宣传,反复灌输,项目安全管理文化逐步被员工所接受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能够强有力促进安全生产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发展力,继而达到争创平安项目、构建和谐项目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概念意义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建筑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然而,建筑安全事故是影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保证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业目前重要的使命。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不仅体现在安全控制资金、人员素质等方面,还有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管理等原因。通过安全责任制的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实行、加强安全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展,保证建筑施工顺利稳定的发展。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该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但有一些企业的领导安全意识较淡薄,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注重抓经济效益,忽视施工的安全管理,对企业安全机构运作情况和安全生产情况不了解,对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运作情况长期不管不问,导致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未能正常开展,形同虚设,安全生产管理岗位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单位未能针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及时建立健全相应安全管理制度或虽建立了制度但未能有效地贯彻落实,导致无有效手段来约束和管理施工单位。
2、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建筑企业进行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了部分技术和管理人员外,绝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差,又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建筑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很了解,违章作业、冒险操作,都给建筑项目的安全施工埋下重大的事故隐患。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待遇低、未经任何业务和安全培训等特点,在作业过程中拼蛮力,凭经验,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用工方式,为事故的发生留下了伏笔。
3、建筑施工的安全投入不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不能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教育、安全技术资料普及、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措施投入很少,很多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将安全生产管理费用纳入到建筑工程成本预算中,这也导致了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现场不实行封闭施工,导致闲杂人员随意出入施工现场;建筑机械乱停、乱放;施工用具、施工材料随意堆放、水电管网布置杂乱、现场施工人员始终超时、超量、加班加点工作,休息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的事故隐患。
4、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理履行职责不到位
一些建筑施工的监理单位没有严格地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认真履行建筑施工安全监理职责。不能及时地发现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对明显的违规操作也不加以制止,甚至有些监理人员不到施工现场,只是隔三差五地去看一下,走马观花。监理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三控二管一协调”的旧模式上,只重视建筑质量,不重视安全防护。个别监理人员对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操作标准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监理的职责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形同虚设。
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加大安全教育,政府应勇于挑起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目前,农民工的安全教育主要由企业负责,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对农民工来说,流动性更强,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建立一支稳定的施工队伍,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性的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禁止挂靠施工。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政府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私自分包的工程经查出,坚决严肃查处;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只有从源头上根除挂靠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私人包工头非法承包工程,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二级单位(项目部)教育和班组教育。在公司教育中,主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二级单位(项目部)主要进行安全生产操作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文明施工要求及工程的基本情况、现场环境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班组对新分配来的职工进行工作前的安全教育。
5、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反映安全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的安全理念,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更加具体地反应出安全生产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施工现场的班前安全活动会就是经济性教育的一个缩影。
坚持长期有效的班前活动,使其更面向一线、贴近生活,具体地指出了职工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怎样做,该注意哪些不安全因素,怎样消除不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效率。
6、 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度。企业和各分公司、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
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人员日常工资挂钩,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对发生事故或安全管理不善,按照《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表》的内容,给予工资浮动。
7、加强技术措施。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材料机具、劳动力的供应情况等,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出最经济、最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监理公司工程师批准。对于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如:模板施工、吊装施工、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施工及现场临时用电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要按照技术负责人审批、监理公司工程师批准的程序进行。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并加大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按照防雨、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做到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坚实,施工生产与生活区要设置在不同的安全位置,要有足够的水源,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编制消防预案,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8、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只有事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高空作业、高空坠落、塌方、特种气体等。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通知现场作业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警示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动或拆除,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的安全动态,危险源发生变化必须及时更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生产项目管理
一、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筑业,特别是施工企业是一个高危险性、事故多发的行业。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益的提高,也是建筑业及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技术性等特点,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之一。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我们的施工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主要表现为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管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来讲,建设方和监理更关心的是质量进度等,而施工方则更关心的是安全与成本等,当然这几个方面是不能机械地分割,它们是密切相关的。通常说来,项目是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但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是保障,严格地说,安全是第一位的,无安全事故就是效益。
二、认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班子成员配备,通常是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小组组长、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小组的副组长,具体工作由安全员完成,安全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情况配备的数量不等,而技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处于淡化位置。事实上,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淡化的,一个工程项目的运作,从立项开始,工程技术人员就已经为安全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安全生产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如投标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方案选择、图纸自审、会审、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测(计)量仪器和仪表的年度报检(审)、开(停)工报告的报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特别是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设备吊装方案、深基坑坑壁支护等)、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验收等等,其实,这中间每一项技术工作都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尽职尽责,千方百计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其中的一个“长”字和一个“常”字,道出了安全工作的经常性,不间断性,也就是说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生产的全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情,而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全员牢固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安全工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工作支持,事实上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安全工作,从本质上讲,技术工作和安全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当我们的建筑产品(半成品)质量缺陷小的时候,就表现为不合格项,或出现质量事故,当不合格项质量缺陷增大或累积迭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质变为安全隐患,甚至酿成安全事故。
前几年,南方某高楼,因为基坑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技术工作做得不彻底,基坑技术方案没有严格审查,安全措施不全等原因,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整体坍塌事故,这起事故造成了周围建筑下沉,几千万的机械设备埋入深坑,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等严重后果。这次事故已经给我们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敲响了警钟。大家都知道,深基坑开挖、支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边壁支护的设计计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应全程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但是在很多施工现场时候,施工技术人员为了省事,往往没有真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或验算,而是根据经验进行指导施工,有的项目的施工方案纯粹是本应付性“资料”,根据不能指导施工,也根本不用它来指导施工。甚至有的工地搭设脚手架完全是由架子工自己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施工,根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接受安全教育。而另一方面,现在的许多施工企业都已经完全转变为管理型企业,分包单位建制不健全,农民工多,大部分都是临时雇用,农民工的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这样就造成了施工安全技术的严重脱节,安全隐患质变成安全事故早在情理之中了。
从建筑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上来看,特别是大的工程项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施工现场每个专业的施工、每道施工工序都完全介入和监督,一般采用层层分包分管的办法,这无疑又涉及到另一个管理问题;从业务工作范围上来看,技术管理工作同安全管理工作业务有完全的融合性。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有着同样不可推卸的联系和责任。
三、如何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工作
技术工作与安全生产的联系千丝万缕,如何真正在项目管理与生产过程中处理好技术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是摆在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工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编制真正能指导施工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
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材料机具、劳动力的供应情况、资金状况等,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出最经济、最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便于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和合理的进度计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对工人要进行三级教育,施工中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法,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对于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如外架搭设方案、模板支撑加固、吊装施工、深基坑支护以及采用新的施工工法等,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分析和论证,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
2、正确运用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来指导施工
作为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和调整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在各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时,首先要保障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没有安全生产,不搞好工程质量,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更不要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多技术人员在检查验收时,往往会偏重于有关技术质量指标的检查,这无可厚非,业主和监理最关心的也正是这些方面。而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其实更需要注重的恰恰是验收标准中的牢固性、稳定性等安全要求部分。在工序交接时,应明确各个工序的工作职责,要在检查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对接,在中间交接表上也可考虑增加安全施工交接一项,必要时工序交接应邀请安全管理人员参加。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十倍”规律:如果上道工序产品质量的缺陷的处理费用为“1”的话,那么等到下一个工序完成时,相应缺陷所须的处理费用就为“10”,依次类推,到再下一道工序完成时,所须的处理费用将达到“100”。并由此兴起了“零缺陷”产品运动。如果我们对每道工序工作在安全方面也这样严格实施的话,安全事故必定会大大降低。
3、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种常规安全检
安全检查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项目领导害怕检查,一到检查,就突击准备,应付、走过场,这其实是一种对安全工作极不负责的举动。事实上,安全生产工作,几天时间是无法突击准备的,必须靠平时的良好的管理和不懈的保持。安全检查其实更是一种手段,我们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种设备、特殊场所和特殊施工工序,除安全管理部门的综合性检查外,应组织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性安全检查。检查前应明确检点、检查手段和检查方法。如对电气焊机、起重设备、运输车辆、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高空作业场所、深坑施工场所、临边洞口防护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并有记录,以确保安全生产。
论文摘要:运用著作权法和物权法有关理论知识,对体育教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教案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职务作品,具有著作权,应当适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并提出对体育教案著作权进行保护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权利。目前,教育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未进行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受害方未得到知识产权法律救济。2002年重庆市语文教师高丽娅与自己所从教的小学之间的教案纠纷是我国首例教案著作权纠纷。原告诉称自己的44本教案本已被被告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原告认为,教案是个人智力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学校检查之后应该退还原告,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请法院判令被告返还44本教案,并赔偿损失8800元以及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此案的审理可谓一波三折,最后原告变更案由,以被告侵犯自己作品的著作权为诉讼理由才使本案最终审结并获胜。本案涉及到教案是否属于作品?教案是否是职务作品?教案本所有权与教案著作权之问的关系?等等。体育教案属于教案中的一种,同样属于著作权客体。笔者企图通过本文来唤起教育行政管理机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知识产权意识,切实保护体育教师的智力成果,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工作,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案的含义
体育教案(也称体育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教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体育教师对学习领域的有关学习水平目标及其内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凝聚着体育教师对学习对象、教学条件、组织形式和方法等钻研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体育教案包括纸质教案或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体育教案包含了教案格式、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场地利用、教学组织、教学进程、运动负荷、课的密度、学习评价、体育绘图、录音资料、录像资料、摄影资料、学习资源、参考书目、体育作业等具体内容。
三、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与教案本的所有权
1.体育教案具有著作权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所保护的不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是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或者说,著作权是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来达到保护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作品的著作权伴随着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须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续。
(1)体育教案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规定。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对体育教案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做出明文规定,但是,通过对相关法律的解读,可以判断体育教案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和其他文学作品;讲课、演讲、讲道和其他同类性质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舞蹈艺术作品和哑剧;配词或未配词的乐曲;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图画、油画、建筑、雕塑、雕刻和版画作品;摄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实用艺术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或科学有关的插图、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四)美术、摄影作品;(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一章“一般规定”中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依据以上法律条文,体育教案以文字(包含图形、图画、影像资料等)形式存在,可以复制、保存、出版。因此,体育教案无疑属于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范畴。同时,体育教案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著作权法》第4条第1款规定:“依法禁止}u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了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范围,包括3类:(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很显然,体育教案不在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之内,可以适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
体育教案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其中的每个部分如体育绘图、摄影资料、板书设计等可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来看待,都有著作权。体育教案的任何组成要素如图形、文字、照片、录音、动画、录像等都是作品,对其利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就会造成著作权纠纷。
体育教案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判断体育教案是不是作品,首先要看体育教案是不是具有独创性,其次要看体育教案内容能不能以有形形式进行保存、复制。
第一、体育教案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完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
目前许多国家对于私人之间的通信、日记、律师的辩护词、法官的判决词等进行保护,其立法着眼于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而不强调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在我国的著作权实务中,将节目预告表、火车时刻表等列入著作权保护范围,也不是保护预告表、时刻表的内容,而在于这些作品的独创性编排形式。体育教师教案是体育教师对所教授的动作要领理解与表达,对教学时间、课的密度、运动负荷等合理的安排,是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
新的体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促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由传统的“由传统的‘经验辛苦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年年重复旧教案”、“陈陈相袭老一套”的做法已经没有出路了,体育教案的编写必须兼顾诸多要素:教学对象——学生在性别、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课程标准》实施后,国家不再制订、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取舍、比较、综合;教学空间和形式开放,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各地地理境气候的不同、教学器材设施条件的不足等客观现实需要体育教师开动脑筋,因地制宜等利用好体育教学资源;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之下,许多体育项目需要经过改造后才能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工作,教案设计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体育教案很个性化,它凝结着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经验和对某些问题的独特见解,优秀教案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可能具有很高的创造性。总之,体育教案是体育教师独创性的无形智力成果。
第二、体育教案可以以有形形式复制。教案分纸质教案和电子版教案。体育教案以文字、图形、图画、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存在,具有知识产权的容易被复制的特点,可以以抄写、印刷、拓印、复印、录音、录像、翻拍、翻录等形式进行复制、保存、出版。电子版教案的复制甚至无需成本,只需在电脑上点击“复制”和“粘贴”按钮就完成复制。非法复制的成本及其低廉,但给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体育教案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体育教师对其教案拥有著作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便复制和出版,体育教师有权维护自己教案的版权。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的体育教师教案书籍和名师教案不可以随便盗版复制。
(2)体育教案是职务作品
体育教案虽然可以成为作品,但是该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教案著作权的归属取决于该作品的性质。
首先,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法人对其法人作品享有除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全部的著作权。教案是教师为课堂教学所撰写的一种作品,是教师思想的结晶和人格的体现,它不是在学校的主持下完成的,其教案撰写的好坏一般也不是由学校来承担责任,因此教案不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
其次,教案应属于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1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应当履行的职责。”教师撰写教案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所以教案是职务作品。但是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由合同约定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尚没有明确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一般情况下,学校和教师之间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也没有合同约定。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作者除了享有署名权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归法人所有。法律之所以将上述作品的著作权归法人所有,按照当时的立法意图,主要是因为上述条件下产生的上述作品不适宜由公民个人享有著作权,例如,工程设计包括建筑、桥梁、道路、水库等,由具体设计人享有著作权显然是不合适;产品设计图为工业用途,同时受到工业产权法,如专利法、技术秘密法等的规范,由设计人享有著作权也是不合适的。地图是国家正式出版物,与一般图书不同,个人也不能享有著作权;企业投资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也不能由个人拥有著作权。教案显然不能归人上述作品。
第三种情况:其余情况下的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都归个人所有。由于教案不能归人本文上述的两种情况,那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只能归教师本人所有。
综上所述,在学校和教师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教案的著作权应归撰写该教案的教师所有。但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学校依然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教案,比如说学校将其教师撰写的优秀教案作为示范文本供其他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就不能认为是侵犯了教师的著作权。同时,在教案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教师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其学校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教案。
2.体育教师享有教案本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排除他人,独占其所有物,并依自己之意愿通过占用、使用、收益及处分等方式利用其所有物,以实现其作为物之所有人之应享利益的权利。空白教案本是一种物品,具有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通过教师撰写教案而不断被消耗,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物品——体育教案本,教师成为新物的所有人。一节课要写一份教案,教师凭借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后,这份教案的使命就完成。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通常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教案本由学校所有的物品就变成了教师所有的物品,其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由学校“公有”变成教师“私有”。此时,教案本的使用价值主要是其所承载的无形智力成果——教案,而由原空白教案经使用转移过来的使用价值显得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从法理上讲,只有将教案本的所有权和教案的著作权相结合由教师享有,才能使教师切实享有著作权。在执行教学任务期间,教师作为教案的著作权人,享有除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完全著作权,学校作为单位只享有有限的管理权和优先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学校对教案的一定期限的掌握和控制,是非所有人的占有行为,不能改变教师对教案的所有权。教学任务完成后(体育教案完成两年后),教师则享有完全的著作权。
另根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第2款的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由于教案是一种无形财产,所以在其受到他人的侵害时,作为教案的著作权人,教师有权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提起财产侵权之诉,可以主张包括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在内的民事救济。
学校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行使管理的职责,对教案进行检查监督、质量评价、评优评先、优秀教案展示,但不能随意更改、隐匿、毁灭、出卖体育教案。当体育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后,其职务任务就结束了,教案本也变成了教师的所有物。此时,学校对体育教案的利用要坚持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价有偿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
四、体育教案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今后在著作权法修改时,要明确毁失著作权的(唯一)物质载体同样构成侵犯著作权,而在诉讼程序法当中则明确证明著作权物质载体非唯一性的举证责任由被诉的侵权人承担。
体育教师因教学或科研需要引用他人教案时要注明出处。使用他人体育教案要征求其许可使用,出版物中引用体育教案要取得许可使用权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
【关键字】建筑施工;施工安全;施工管理;问题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作业过程当中,我们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指导原则,把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知识教育作为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方式,把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作为支撑途径,对建筑施工实施科学的安全管理,达到安全施工生产的主要目的。
一、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措施指的是,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探究的基础上来确保施工基本要求,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从建筑施工的基本特征入手对施工安全所潜存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究,针对施工作业当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安全问题开展全方位的预测,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这样才能够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将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的程度。
2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作用
2.1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可促使施工安全管理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
目前的建筑市场大环境下,我国建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当中,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为使得职工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可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措施,把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有效综合起来,促使本企业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要知道,唯有提高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2促使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技术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丰富劳动力市场,增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出自农村地区,都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的施工培训的农民,因他们知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欠缺一定的安全保护观念,为此,则需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定期知识培训,转变其固有的传统思想,提升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这样才能够促使施工效率及社会生产力水准得到显著的提升,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2.3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建筑施工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建筑业中,施工事故频发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然而,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建筑施工作业当中,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对于整个建筑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则需要在平时的时候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观念及安全技术具体操作,严厉避免有违规施工的情况存在,可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够将施工安全问题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佳的保障,这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施工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基本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只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够促使施工安全目标得到最终的实现。在建筑施工作业当中,施工企业需从建筑施工中潜存的不安全性要素、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准求,采取与之对应的保险、保护、救助等一系列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与此同时,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主要内容。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教育培训系统,创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定期检查,从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着手进行安全方面的工作。作为施工企业则需创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以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机制及具体操作流程,施工项目负责人要肩负起建筑施工的具体责任,真正的落实安全生产机制,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完全遵循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安全工作的实际安排。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建筑施工的前提性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作业的施工组织、技术及经济文件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建筑施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对施工组织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好施工组织平面工作的分布。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需要针对施工组织各项工作作出科学的安排,以免使得现场施工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防止有影响施工人员施工的问题发生,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作业流水线的科学安排,以免出现危险性的交叉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够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完全安全施工。
3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建筑施工现场当中,需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安全警示标志,提前做好相关季节性的准备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前期,需要施工部门负责管理技术工作者针对施工技术情况作出详细的施工人员安排,在经过双方签字后加以确定,施工部门则需在施工现场入口的位置、临时用电设备、出入通道入口、隧道口、基坑边沿及有害危险气体等危险的位置,设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与此同时,施工部门需要从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及季节气候的改变状况入手,在施工现场采取与之对应的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三、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
大量的建筑施工实例表明:文明施工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这一认识在当前已经获得乐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重视,唯有文明施工才能够促使施工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为自身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安全文明施工技术系统
建立建筑文明施工,推行文明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具有明前的管理特征,同时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为严重的要求,而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一体化,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则一定要利用先进的安全文明施工技术,在现有的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做好各项施工作业。施工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目标是创造施工生产安全文明状态与对施工安全的一种规范化处理。施工安全文明包含了利用先进的安全文明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进行工程施工作业,然而施工安全文明行为则是对施工安全文明作业的具体实际操作。
2施工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构成单元,其中,施工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施工安全不仅仅需要促使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需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这对于促使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益的提升有着实际性的作用。
结束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当中,需调动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发挥每位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为创建安全的、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贡献自己一份专属的力量,同时为创建安全生产所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作者:张文健 吴纯洁 单位: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
裂块层状结构。坚硬的岩层经常会被具有规律的裂隙和切面切割成为较大的结构体。块体之间的相互吻合和挤压,物性之间为同性体,此结构在裂隙中常常出现。碎裂块的结构。岩层被裂隙、节理等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面分隔,物性的特征是非均质各向异性体,这种结构出现在规则的冒落带内。散落体的结构。岩体被不同的组结构面分切,呈小碎块、小颗粒状,物性特征为非均质各项异性体,这种结构出现在不规则冒落带内的机率很高。采空区的“活化”机理冒落带岩体的结构为碎裂结构或散落结构,之间存在的空隙率和残余碎胀系数。裂隙带存在的岩体属于块裂结构,岩体之间相互咬合。这样就会形成铰接砌体岩梁悬臂梁的结构和半拱形结构。采空区中部是完全的下沉区域,冒落的断裂岩块承受着各个方向压应力的作用,因为破裂岩块不可复原,所以岩块裂隙存在的时间很长,由于受到上部的负载压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几次压密,地表沉陷的几率就相对比较小。采空区砌体岩体梁结构稳定条件和失稳形式有相关研究表明,开采开始带结束并岩移稳固后,采空区的边缘可能仍然存在没有被冒落岩块充填好的空洞,其旁边的采空区形成上覆岩层的复合砌体梁结构。砌体梁之间有仍存在明显离层区(图略)。对非完全采动的采空区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砌体梁的离层区,这些区域采空区的覆岩“活化”主要形式是,外力与外因作用之下岩块的结构失稳,并由此而造成的裂隙与离层再压密产生的。荷载大小对覆岩移动与地表形变影响的分析对此实行最实际的实验方法,就在采空区上面覆岩层基本稳定、结束之后,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空区呈现逐级地加大荷载,经过实验加载后覆岩中的位置位移来探讨采空区之上的覆岩体,在荷载改变的作用之下形成的规律。实验I中的荷载施加到受力的2侧,其中第1处距离开切眼40m(c点),第2处距离停采线60m(d点);实验II中所加的荷载中第1处距离开切眼10m(e点),第2处位于其中央距离开切眼150m(f点)。在每个点分别施加了一样大小的荷载,分为一二三级加载,逐级的大小为0.205MPa,0.615MPa,1.435MPa。需根据相似的实验方法来探讨研究其实验的结果,对其的覆岩“活化”原由进行研究和总结。将采空区划分为失稳的运动形式、覆岩的结构与冒落带岩体结构类型。经过观察和测定加载后观测位移点,研究随着荷载的变化,采空区中“三带”残余变形量变化的规律,建筑物与采空区位置相对不同时,地质的变形值在采空区的不同地段变化的规律。
采空区问题治理方案的选择程序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对较完善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应用于采空区的处治技术方面。在建筑物的下面伏采空区稳定方案筛选,首先要考虑到采空区的规模、成因、埋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矿的采用方式等很多因素,还要考虑与经济条件、地基条件、施工技术等相关联。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同的采空区的处理方案不同,而且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采空区的治理方案选择,先应根据建筑工程具体特点,充分考虑到采空区地基的条件与施工条件,之后通过对待选择的几种处治的方法,在经济上、技术上及施工进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评选择,选1个或者几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又可以满足施工的进度要求处治的方法。建筑物的下伏采空区处治的方案选择步骤,(图略)采空区问题治理的选择原则方案选择必须遵循以下的几点原则:在不同的塌陷区,通过工程勘察、稳定性分析及严格的调查之后,如果不能符合工程要求,就应该实行加固的处理方案。采空区的治理方案选择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特点,同时要考虑地基的条件及施工的条件因地制宜。采空区问题处理的方案要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可靠,不留任何隐患,用以保证工业厂房投产之后的安全和后续工程的施工安全可靠。应确保施工的设备简单,采空区的治理方案拥有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设计可靠,方案可行。在经济上要有合理性,并且考虑治理工程的工期。沙沟亦煤矿采空区的治理方法对于采空区问题的治理是项大投资和有很深远影响的、区域性的、相关地质问题的治理方案与工程。采空区的治理方案有很多。在一定的资料调查和大量的研究中,应该发现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来治理采空区。可行方案的建立就是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因为最后方案的采用是看其可行性与可靠性。到底这1方法是不是有效,可靠可行的方案集是不是就是“最优”的方案是关键因素。因此为您提供最为可行方案集。现在采空区的治理方向和研究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其特点是先着眼于特定的采空区的特征,重视实践的经验,分析和研究采空区内外环境的特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提出各种的设想方案,然后通过比较与筛选,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依据系统层次性和系统工程学原理,经过对实际过程分析,利用层次的分析法和模学相关的理论,建立优选采空区的治理方案评价体系,对有关采空区的治理处理方案集进行相关调查及研究。
经过对沙沟亦煤矿采空区的了解,地质环境、基本特征、破坏特征与变形,综合各种处置措施及稳定性评价,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论述,总结出了几点:煤矿采空区的面积太大、形状分布不规则,井下的维护不好,采空区现在较为稳固,但内部发生了顶板岩体与冒顶塌落的变形。该处的地质层主要是,泥岩、第四系的黄土和侏罗系的砂。在降雨或人类工程的活动之下,容易造成采空地区的塌陷。经过对沙沟亦煤矿采空地区的基本情况调查,此处的采空区失稳和破坏并致使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是:煤柱压迫底板和底鼓造成顶板坍塌、煤柱破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地发展,建筑工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安全事故难以避免。主要是因为建筑业一般是在高空中施工,存在的风险比较大,不安全的因素会影响到整个施工企业。所以,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探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做好安全管理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在项目施工现场中,通过实施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基本方针,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各种安全措施和安全设备的基本效用,可以贯彻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创造安全是施工氛围,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如果是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施工,操作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
2、做好安全管理控制是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关键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安全伤残事故日渐频繁,触电,高空坠物砸伤,墙体破裂坍塌等等各种安全事故给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业虽已形成了“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的三级格局,但结构不尽合理,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资质体系尚未形成。建筑市场较为混乱,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制不健全,跟上不发展的需要,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2、职工整体素质低,安全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人多混杂,特别是对施工人员来说,整体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差,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团队,从工程开工就能以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要求自己。各个部门的一些负责人不定期到现场检查工程的时候,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可是对于一些工地,他们事先就已经跟相关部门打过招呼前来检查,但一到现场时,却总是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3、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高空坠物、物体打击、触电、中毒、以及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施工现场存在场容场貌较差、场地高低不平、道路不畅通、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施工现场无安全标志或有安全标志却悬挂位置不合理、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生活设施不符合规定等现象,安全状况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善,最终影响了施工进度、成本和效益。
4、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投人不足,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1)企业认为安全投入没有经济效益,常常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上面,导致现场的安全防护得不到所达目标,同时还把一些旧设备或者器件与新产品鱼目混珠,针对一些施工人员无证上岗,自我安全意识缺乏,甚至存在着违章施工、冒险施工的现象。(2)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投入。企业为了在工程的投标中有加分的优势,一心将精力都投入到争创文明工地,却将原来工地中的安全管理转移了。(3)一味追求工程成本低。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人,发生安全事故受到最大威胁的还是人,所以要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展开宣传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施工中能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建筑单位要根不同岗位进行安全培训,对于施工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事先的预测,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2、要抓好安全生产基本措施的落实
(1)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特殊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3)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4)安全网措施。安全网是高空作业发生坠落不至于落地造成伤亡的救命网。在施工中,建筑物竖向、横向、垂直运输设施的四周,必须按规定满挂安全网,横向要挂双层网,这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一道重要防线。
(5)安全棚措施。安全棚是交叉作业保护下边操作人员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其搭设必须安全可靠。建筑工程在组织施工生产的过程中,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的现状,控制安全生产一定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时刻牢记安全,把安全控制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在项目实施中,必须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优的工程质量。
3、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必须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建立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定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排查,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把关,要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是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施工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地制止,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比如,要加强对现场脚手架施工的检查,高支模工程的检查和各项机械设备的检查,尽可能避免高空坠物、机械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建立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违章人员要进行严惩,予以罚金或开除处理,对于严格遵照施工制度和安全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
4、要确保一定安全费用的投入
建筑企业一定不能一味追求利润而压榨建筑的成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备的投入是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的,安全基金一定要充分地投入到安全管理上面,保证安全设备的投入使用。如果安全费用没有投入到具体的工作生产中而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失要比日常的安全费用多上几十倍甚至更多。
总之,在施工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查出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漏洞,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保证其经验的丰富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能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范红静.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 科技风. 2010(02)
[2] 曾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7(12)
1.1社会中介。
这里所指的社会中介主要是指与建筑安全管理组织相关的各种安全中介组织,如相关咨询公司、安全卫生监督鉴证机构等等。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数量不少的建筑安全管理的社会中介,但是其在发挥安全管理作用方面依然存在一定欠缺。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行业安全卫生管理组织,现有的行业管理组织多是在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并不完全属于社会独立经营行业。另外,现有的安全中介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过于单一,不能提供全方位多样的安全评价服务。很多社会中介所使用的技术较为落后,相关设备也亟待更新,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缺乏资金支持。因此很容易出现乱收费的现象。
1.2企业。
建筑企业作为建筑施工的直接主体,其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施工安全。而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就要求企业有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并组织和安排安全施工生产。同时,建筑企业也是接受各种安全管理组织监管的对象,其要受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限制,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但是受职能分工不明确的影响,很多企业并不能真正按照所有的监管要求来实现安全生产,甚至在合同中都列明相关的安全生产条例。再者目前我国的小型建筑企业数量较多,这些小型建筑企业并不像大企业那样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甚至根本不设置安全管理人员,给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带来较大难度。
2、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建筑安全管理组织的相关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对其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有效完善。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应当按照以下几点基本原则来实施:
2.1管理与监督实施。
建筑安全管理与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性质存在差异,管理者不能同时充分监督者,为此相应的机构也应该分开,分别成成立不同等级的建筑安全管理与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并且要求监督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进行相关注册,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以此来约束监督人员的行为。2.2实施考评管理。为了能够尽快规范建筑安全管理市场,应该采用考评的方式来对建筑安全管理相关组织进行考核。
2.3组织形式多样化。
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因此需要尽快实现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分专业的划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3、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措施
3.1明确职能,分级负责,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的综合指导,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辖区内建筑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分级负责本辖区内建筑安全生产具体实施工作的管理。
3.2资质管理与建筑安全管理相结合。
中国建筑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组织根据建设部或者法律授权,代替政府实施部分具体的行业管理职能,包括对建筑企业实施资质管理,参与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和安全标准的制定。协会在实施资质管理的同时,与建筑工伤保险协会相配合,将企业安全卫生管理与企业资质挂钩,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自觉性。
3.3成立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协会。
工伤保险协会通过施工现场安全卫生监管和实施地区差别浮动费率将工伤保险制度和建筑安全事故预防结合起来,促使企业提高安全卫生管理水平。建筑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采用商业保险、自保或者组成意外伤害保险团体(或协会)实施团体自保。意外伤害保险组织直接或者间接介入建筑企业安全卫生管理,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最终使工伤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互为补充。
3.4建立安全中介服务体系。
安全中介不仅面向企业提供安全评价、培训、管理支持、检验检测等服务,而且面向政府、工伤保险协会、意外伤害保险机构等,接受委托参与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等。
3.5企业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同时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4、结语
1.1国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据调查显示,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往往会被看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学科,并且将其划出许许多多的专业,属于一种管理型的服务领域。国外有许多的国家把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看的十分重要,比方说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英国、美国等,都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看的很重要。建筑工程的管理往往被单独拿出来另起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服务业主、平衡开发商与业主之间关系的一个企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在一些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比较早,但发展存在着许多障碍,目前来看,只有英、美等发达国家将这项制度发展的越来越完善,领先与世界,其建筑工程在这一制度的带动下充满了发展的活力。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上具有业务面广水平高的特点,凭借着这一特点,管理业务以及咨询业务得到了全方位的开展,最重要的是他们把该项业务应用于整个工程,无论是QS制,还是CM制,在核心上都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这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这项制度上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调查显示,一些质量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部门里面积聚着许许多多的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们能够熟练的进行各项事务,并且能够做好各项管理。他们对监理工程师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经过一定年限的学习然后讲过层层考核,通过后才可以颁发证书。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国外的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上更加的模式化,并且酬金高,在职业道德方面有完善的准则。
1.2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首先来说,我国是在1988年才开始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并且在发展上遵循理论结合实践,效果显著,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得到快速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上的限制,初步的形成了一种工程项目的管理局势,并且有效地加快了我国建筑工程在管理水平方面的提高。近几年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在建筑工程上实施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在成本方面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是一种一举多得的举措。政府也积极地作出回应,极大的支持这一制度的开展,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部门队伍越来越壮大,工作质量也得到更加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一管理制度对于整个工程来说,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上的效率,减轻了以往业主的工作的负担。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部门缺少独立性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许多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都是依靠着政府或是一些研究机构而成立起来的,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必须要高,一旦缺少独立性,往往会导致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不足,甚至会降低他们的责任感,不能够认真地对待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大幅度的降低工作效率。
2.2没有一套完备的收费标准
在这方面,主要是管理部门在这方面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使得在收费标准上缺乏科学依据,很难适应现在的发展状况。另外,甚至还会有一些管理部门,在收费方面过于盲目,随意的收费,导致形成了一种恶性的竞争,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2.3建立制度存在缺陷
前面说到,我国是从1988年才开始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起步较那些发达国家来说,非常的晚,以至于到现在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直到近几年,管理部门提出了终身责任制,稍微的有了一些起色,但是也忽略掉了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使得从业人员工作更加的随意,这极有可能使得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落得一个有职无权的位置。
2.4管理过程要求过于松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的受管理过程的影响,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来看,我国的质量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上表现的比较消极,工作中不够认真仔细,进而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障,得不偿失。
3、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3.1在平行检验方面要加大力度
平行检验主要是管理部门对工程的一些部位进行独立检测或是进行相关的质量判断等等。在这方面,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检验、判断,同时应用一些先进的设备、手段,来确保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工作中为了是检验更加准确,可以惊醒复核检验。
3.2管理人员要做好充分准备
管理人员在工作之前,一定要把工程图纸阅读理解一遍,弄清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并且要提前到施工现场进行了解,必须保证对于施工现场以及流程心中有数,切不可模棱两可,马马虎虎。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的与施工单位一块商讨,做好一切准备。
3.3签字验收要把好关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验收时,都要保持隐蔽性,管理部门一经发现质量隐患要立即向施工单位反映,并要求其做出整改,在这方面,首先要让施工单位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再由管理部门核定,核定完成后双方签订相关协议。与此同时,要求管理部门发现问题时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当施工单位处理好问题后进行复检,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4、结语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疏散楼梯;疏散通道;避难间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大体量的综合性的高层建筑,这对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建筑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区之外,还必须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组织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多样,交通路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设计成了高层建筑中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已有的火灾案例来看,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火险隐患,特别是在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突出,其防火设计必须受到重视。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在满足《高规》规定的基础上,还应有其更严格和具体的要求。
二、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其二是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难,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其三是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而且在疏散过程中人往往具有一种恐惧心理,往往是向熟悉的路线疏散,向明亮的路线疏散,也增加了疏散的困难。
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交通路线通畅,人员安全疏散快捷,不仅反映了一个建筑物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还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性问题。对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应从其建筑及使用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的合理关系。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攸关人员生命安全,要求高、难度大,无疑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若干对策
对于综合性的大型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
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在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因为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同时,要防止疏散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凹廊作前室。因为这种布置方法,在火灾时会发生疏散人员与消防人员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有碍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
2、合理布置环形、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现举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实例如下: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廊式或内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其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平面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核心的四周。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平时使用,又便于火灾时紧急疏散。办公和旅馆高层建筑,凡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采用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3、合理布置疏散出口
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向两个不同疏散方向进行疏散,一般应在靠近主题建筑标准层或其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在火灾时人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就得掉头寻找出路,尤其是人在惊恐、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details easy to be overlooked in the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 so that might give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electrically unsafe and inconvenient of using,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which easy to be overlooked in the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Key words: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电气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住宅的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舒适、安全、可持续的要求。但在住宅电气设计中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这样可能会给广大居民带来电气上的不安全和使用上的不方便。近几年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户家庭住宅面积的扩大,家用电器产品的增多,不少家庭用电负荷已达4kW及以上。目前应当按照新的住户等级标准,普通住宅4kW/户;中等住宅6kW/户;高等住宅10kW/户的负荷要求,进行供电设计。一、配电箱配置(一)住宅设计大量选用模数化配电箱,其中大部分型号是PZ30,但PZ30是不应该在住宅中使用的。因为,PZ30和PZ20是同时开发的两个系列,分别按两种使用场合设计的,PZ20按非熟练人员场合设计,主要用于家庭和类似场所;PZ30则按熟练人员使用设计,主要用于工业场所。
(二)住户用的小配电箱中,进线开关多是选用微型断路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合格MCR,其爬电距离、空气间隙等参数均能满足隔离电器的要求,因此常将其当作隔离电器使用,忽略了隔离电器对“明显断开点”的要求。目前,某些断路器已有触头状态显示窗,即用红、绿两色分别表示触头是处于分断还是合闸的状态,应该说选用这种有明显断开点的断路器才是符合隔离电器的要求。(三)《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每套住宅空调电源插座、其他电源插座与照明应分路设置;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源插座,宜设置独立回路。”这里要求分路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某个插座回路中电气设备出故障时,影响照明灯具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这样,一般家庭住宅至少应有照明、电脑、空调、厨房、卫生间及其他普通插座等5个回路以上。可根据住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增设回路数。如:照明也可设两个回路,当其中一个回路故障时,不会造成宅内全部黑暗,能给检修带来方便;在天气较炎热的地区,有的家庭使用多台空调器,放在客厅的制冷量较大柜式空调器,放在多个卧室的壁挂式空调器,若这些空调器同时使用,负荷可超过4kW,就需增设空调的供电回路。厨房和卫生间家用电器较多,可分别送一个总电源,在就地装一个插座箱。二、电气设备布置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水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mm2。”据此,房地产开发商提交给住户的进户电源:其电线截面按规定应选3×10mm2,或选2×10mm2+1×6mm2,可承载57A的电流量。
(一)户内配电箱不宜设在建筑物外墙内侧,防止室内、外温差变化大,箱体内结露产生不安全因素。(二)配电箱与浴室不应共用一个墙体。因为配电箱所在墙的另一面,往往是浴室的0、1和2区,住户在洗澡时,水份会渗透墙体而进入配电箱内,从而会造成电气事故。另外,配电箱与浴室共用一个墙体,就会有其他房间的线路经过浴室内的0、1、2和3区,而这样又违背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中规定的“在0及1区内,不允许非本区的配电线路通过;也不允许在该区内装设接线盒”的规定。(三)在装有澡盒和淋浴盆的场所:在0、1、2区内,严禁装设开关设备及辅助设备。在3区如安装插座,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是允许的:a.有隔离变压器供电。b.由安全电压供电。c.由采取漏电保护措施的供电线路供电,其动作电流IΔn值不应超过30mA。所谓的3区界限是:2区外界的垂直平面和2区之外2.40米的平行垂直平面,地面和地面之上2.25米的水平面。即住宅卫生间的电热水器插座安装高度应为2.3米,除非该插座安装位置距淋浴盆边缘0.8米以外或距淋浴喷头1.2米以外。三、导线及电器设备
(一)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1、导线的选择: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2)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3)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二)电器设备的选择
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三)线路敷设1、直接埋于素土内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气钢管。2、电气立管不宜布置在住宅套内,应设在共用部位。3、出灯头盒、开关盒的线管数量不宜超过四根。4、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制楼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1/3。5、卫生间的电气线路应成为线路敷设的末端。6、有的住宅设计的电气线路采用钢管保护,在浴室里也是一样,对于这一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没有任何规定。但是,IEC标准却要求进入浴室的电气线路应具备双重绝缘,即导线应穿塑料管敷设而不应穿钢管敷设,即便住宅内线路都穿钢管敷设,进入浴室也应加穿塑料保护管,这样既可提高线路绝缘水平,还可避免穿线钢管引入不应有的电压。7、室内强弱布线应避免“强”“弱”干扰:电源线通过的工频交流电是强干扰源,因此不能与有线电视电缆、电话线、信号线等弱电线缆合穿同一硬塑料管,而应分开分别布线。按相关规范要求,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及插座水平间距不应小于0.5米,若间距太小,应考虑将弱电线缆穿金属管屏蔽;电话线通过的是较弱的音频电流,但在拨号或来电时产生的强脉冲却不容忽视。它照样会串入电视线中干扰视频,因此电话布线也不能与电视电缆布线在同一管道。四、安全技术(一)为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在住宅楼总电源进线电气装置处设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500mA、带延时的防火三相漏电断路器,但必须注意与住宅插座回路的漏电断路器有选择性的配合。
(二)为防人身触电事故,漏电保护电器(RCD)是防电击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RCD在使用中也存在局限性。RCD的这种不足是可以通过等电位联结保护措施来弥补的。故要求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必须实施总等电位联结;实施等电位联结后,故障接触电压只取决于室内部分PE线的压降,可将接触电压降到安全值(50V)以下,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
(三)为保护建筑物免遭雷电袭击,设计了由避雷带(针、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但雷电电涌可通过室外线路入侵建筑物内的设备,造成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护的。装设电涌防护器(SPD)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其作用是在最短时间内(纳秒级)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从而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保护用电设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铁岭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安全管理素质比较低,针对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查,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有关安全管理问题。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与健康意识淡薄,在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面对一些基本的生产安全技术措施,基本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基础安全防护措施没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多数情况下只是依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操作,经常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安全操作规程有视无睹,这也构成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
1.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为了中标,各建筑工程不惜血本,竞相让利,尽管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建筑单位必须设立专项安全管理资金,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安全管理资金或许以让利的形式被消化掉了。有的时候建设单位不能按时履行合同,及时付款,这便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安全生产管理资金首当其冲地被滥用或者挪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现场安全保护用品投入少,安全防护设备不到位,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很多情况下心有余而力不足,仍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节省下来的就是利润,增加了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就是减少了利润,所以就减少了必要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领导有时候谈到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就与成本增加挂钩,总认为这些资金投入就是一种负效益,没有意识到可以转化为正效益,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1.3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安全责任不明确,管理责任脱节,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落实不到实处的主要原因。虽然建筑工程建立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但是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经常出现“开会时说起来积极,工作时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安全管理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只会相互推卸责任,降低了解决安全隐患的效率,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安全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会议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建筑工程的项目有一小部分能够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管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总结上周的问题,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涉及安全管理的部分比重较小。
1.4建筑工程监管部门安全监督缺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政府部门已经不再仅仅充当领导者的角色,还增添了服务角色。针对建筑领域,政府部门不仅要对建筑建筑工程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而且应该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监督管理体系。然而,目前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意识还不够强烈,监督管理的力度仍有待提高。
1.5建筑工程安全监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负有安全生产监理的责任,而且监理单位的参与会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监理单位的工作比较被动,对监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安全生产的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监理人员和单位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监理费用里指增加了监理安全的工作量而没有增加相应的费用。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制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纪守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根据辽宁省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安全生产指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
2.2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是维护员工和建筑工程利益的重要举措。因此,建筑工程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同时保证安全生产制度的切实可行性。为了使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应该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把责任和奖惩结合起来,奖惩分明,并且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里找到主要责任方,采取有效的措施挽回损失,把危害降低到最小值。
离开了奖惩措施,安全责任落实就是一句空话。要落实措施,必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挂勾。设立安全奖励基金,形成奖惩分明的安全目标和考核体系,做到奖惩兑现。在兑现上实行重奖重罚原则,随奖随罚的原则。
2.3加强危险源控制管理
危险源是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根源,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各方面安全意识的淡薄等原因造成了建筑工程危险源的存在。做好建筑工程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环境,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因此,建筑工程应该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制定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办法,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认真履行工程安全监管职责,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
2.4.1落实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进一步落实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尤其是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单位的安全标准规范的培训;在监理招标时增加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费用和责任要求,建立安全监理合同备案制度;对安全监理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与资格挂钩。加强各级安监机构的建设,不断提高安监人员的职业素质。面对铁岭目前的安全监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素质的状况,要加强各级机构的建设,不断提高安监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进一步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监督机构的业务管理水平。
2.4.2规范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自控自律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要立足长远,要有竞争力,就要依法经营,加大自身建设的投入,加强信用制度的建设,规范施工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中从业人员的自控自律行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如何,重视与否,领导是关键。可是,有些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生产安全管理中,不但不能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对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的投入,相反,为了降低成本不愿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施工过程中只注重质量、成本及工期的控制,而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尽管制度健全,方案可行,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安全生产不交底、不自查、不整改,应付检查;开再多的会,做再多的工作,收效甚微,不能达成共识。殊不知,久病不医殃及其身而后患无穷。施工安全责任的主体是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能否履行职责,关键在领导,如果领导既能从企业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又能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能在不断拓宽经营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那么,施工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管理;房间施工;问题;对策
1 加强房建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各行各业的范围内,安全问题始终都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头等问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其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尤其要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在社会上的声誉,更是关乎施工现场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门所在。施工企业必须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旦对安全管理工作放松要求,就有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损失。
2 房建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被不断应用于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使得房屋建筑的施工工艺也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进步。然而,与施工工艺的动态发展相比,由于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形势变化的估计不足,我国许多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却依然止步不前,施工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时所秉承的管理理念仍然是上世纪的那一套东西,没有发生任何质的变化。这种滞后于时展的管理理念正是房建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管理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即使对安全管理工作再重视,也无法真正达到保障施工安全的目的。
2.2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在基层岗位上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实践表明,凡是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施工单位,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工作在一线的施工人员都积极负担起相应的责任,明确各自的职责,那么就会有效的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然而,根据实地的调查得知,我国许多房建工程的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不到位,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为了一纸空文,无法真正从制度上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3 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够
要切实做好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在这方面投入一定的管理资金,用于安全保护设备的采购、维修,现场安全设施的搭建以及支付安全管理人员工资等。然而,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存有侥幸心理,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导致其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难以有效的展开,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在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管理需求的情况下,许多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设施得不到及时的维护,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而且由于缺乏采购资金,一些用于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施工装备如安全帽等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事故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2.4 安全监督工作不到位
要做好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那么就必须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许多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从而无法发生发现可能会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造成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经济利益的损害。
3 加强房建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安全事故的教育
要针对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在房建工程施工前切实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为了达到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目的,就应当把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放在首要的位置,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以真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培训过程中,注意根据施工人员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使施工人员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以及突发事件下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2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职责,厘清责任范围,提高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加强对施工项目安全性的检查,更要提高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使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担负起管理职责。
3.3 规范安全防护设施
在施工现场,对于那些先准备进场的机械设备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机械设备要严禁其进入施工场地。针对购买后的施工机械设备执行备案制度,做好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维修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要禁止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达到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
3.4 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一方面,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自身的监督,建立一支专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小组,由工程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在施工过程中以巡视、旁站的方式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在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并采取及时的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房屋建筑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向施工单位提供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敦促施工单位尽快进行整改,以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质量问题是关乎施工现场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需要施工单位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现阶段,我国的施工单位在房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真正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保障施工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建筑施工
引言
建筑起重机械在如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的分析,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后,抓紧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走向专业化管理方向迫在眉睫。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是在高空中工作,机械旋转范围不但在工地内也包括工地外的范围,一旦发生事故,比如高空坠落、倒塌等,不仅直接影响作业的完成情况,而且有可能严重危及到工地内的工作人员及工地行人的人身安全和周围建筑物的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塔吊起重机械在作业中,假如钢丝绳发生断裂,上面所吊重物将从高空中直接坠落,其过程的危险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发生类似事故的教训也不少。
起重机械作业事故由此引起的伤亡后果对施工单位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将会被停止在经营中的投标资格,企业的生产奖无法正常的运转从而产生生存的危机;其次将会被停止施工生产,工作进度受到影响,施工单位经济上受到损失;最后因为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赔偿费用和财产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搞好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设备出租行为不完善
由于建筑起重机械投资的回报率较高,因此有很多单位和个体都选择购买起重设备向外出租,其中由个体出资购买的设备一般是挂靠经营。这些出租单位的管理水平、资质、人员素质各有不同,对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大多数的单位是不具备进行施工作业的资格的,更不具备对起重设备的安装、检查、维修的资格。一些出租单位聘请司机来开机,在缺乏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以及设备的使用技术和设备的管理的培训的情况下,对设备初始安装后就让自己的司机使用设备并对设备进行自行检查、维护和附墙装置的安装。
2.2建筑起重机械的维修和保养问题
机械在施工场地正常使用时,按照管理上的规定,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工作应该是由施工使用单位负责进行。但是施工单位一般使用的设备都是从外租借来的,这样就导致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工作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还有一些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过于陈旧,有的使用年限甚至超过了报废年限,这样使设备问题不断堆积,安全隐患也不断升级,维修成本也随之增加,大大的超出了预算成本。也有一些企业将临近淘汰的设备再另行转让给一些要求较低的小型单位或个体户,这样旧设备经过几次周转后,设备自身的情况变得模糊不清,没有使用经历也没有说明书,安全隐患也随之变大。
2.3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不完善
如果没有完善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就无法控制建中起重设备机械的使用寿命。根据《备案办法》的规定,设备备案时的产权单位只有提供完整有效的技术资料证明,才能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合法正常的使用。但是现在任然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①设备备案往往与实际使用情况不一致,导致政府管理部门无法有效的进行监督管理。②设备在备案时一般情况只需要出示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复印件,但是有好多的企业使用的都是经多方转让的旧设备,很难对其生产厂家的状况进行查证。③机械设备的合格证或其他有效的证明文件遗失,虽然有些地区运行以设备安全技术性能评估来代替遗失的证明材料,但这种安全技术性能评估往往趋于形式。所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也为设备使用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实行对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出租管理
要想切实做到对设备的出租管理就要对设备产权单位的出租行为加以规范,制止转租行为,希望能够做到有效的避免没有起重设备安装资质的出租单位实际管理设备。
起重设备经产权单位出租后,建筑施工使用单位不得再将设备转租给第三方,即只能由产权单位将自有的产权设备直接出租给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租单位和承租单位在签订设备的租赁合同时,必须将起重机械设备的相关信息全部包含于合同内容,并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3.2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俗话说,磨刀子不会耽误砍柴的功夫。首先要重视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因为在施工现场,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工作,是要求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维修保养工作,且时间也较短,所以决定了此维修工作必须交由专业性比较强的人员专门进行维修,因此从事起重机械设备维修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设备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检查。其次政府应该将设备的维修检查工作作为监管内容之一,将其看做与安装后的检测检验一样重要,能够确保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万无一失。
3.3完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
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严格的执行力度,仔细的完善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的每一项规定,由地级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对起重机械设备备案工作的统一办理,并由备案机构定期的向社会公示有关备案信息,不但提高了起重机械备案工作的水平也极大的保障的第三人的知情权。在当地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协会,由其代安全监督机构检测司机信息档案,避免无相应资质的司机操作起重机械设备,并定期的向外界公布司机的档案信息。将起重机械设备及司机的相关信息录入互联网,由社会大众均可实行对其的监督。
4.结语
社会还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新问题也将不断地出现,所以要做到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管理责任的认真落实,真正的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恩来.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及监督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5:288-289.
[2]陈作武.关于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11:140-143.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一、建筑行业现场施工的特点
第一,是高空作业时间较多。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基本上每一个工程现场都不可避免有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是极大的挑战,另外,高空作业也是事故的多发地点。第二,露天作业居多也是建筑施工的特点。和其他工种不同的是建筑施工更容易收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的寒冷,夏季的酷暑对于建筑施工而言,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在新疆大多数地区,因为冬季相对比较寒冷,所以很多户外施工工程在进入冬季之后都会停工,这种受天候影响的不可避免因素也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安全。第三,工期时间紧、机械化程度不高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特点。日夜加班赶工期的状况在建筑业是很普遍的,再加上一些工作内容必须由手工操作来完成,在人力紧张和工作内容繁重复杂的情况下,手工操作必然会带来进度慢和人员体力下降过快,所以疲劳性工作成为众多事故的诱发因素。第四,各种工作交叉进行。建筑行业的工作并非其他工作行业那样,每一个工作内容都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往往在施工中,各种工作同时或者交替交叉进行,这势必对于衔接管理和责任管理带来众多不便,所以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在施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五,由于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多处同时进行施工,所以对于人员的需求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在专业和熟练工人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只能选择一些农民工短期加入到施工队伍中,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一方面对工程的质量会产生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容易成为施工的安全隐患。
二、常见施工现场的事故因素
(1)资金缺乏、安全意识较差,导致施工现场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在现有的事故发生中,因为企业的相应资金不到位或者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不足或者质量不过关,这是现场事故高发的重要因素。(2)监管单位不得利,施工单位设备简陋是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病结之一。有个别监理单位在施工监督中不负责任,使得监督成为了一种形式,更有企业把工程合同进行转卖,让一些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违法施工,导致事故高发。(3)行业竞争激烈,缩减成本导致的事故高发也不可忽视。由于安全维护等方面的费用投入较多,但是在企业生产中却不能直接表现为经济效益,所以很多企业减少投入,在人员成本、施工成本等方面克扣现象很严重,这大大的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
(1)构建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是避免不必要事故发生的关键。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在现场监督管理体制健全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在操作中所出现的各种违规操作必然会及时得到纠正,将一些不安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尽可能的排除安全隐患,才能最大限度的产生效益,只有监理单位有效负责才能对施工单位形成威慑。(2)完善施工企业现场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各种制度能付诸于时效而不是一纸空文。对于各种安全制度的完善和管理,必须要求企业落到实处,并派有专门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周期内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排查,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现场施工中的问题清理出来,与此同时,企业在施工和竞标的过程中,应该把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和安全隐患排除等方面的指标作为企业竞标的重要考核依据,而并非仅仅采取价格竞标手段。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多方面影响
(1)施工安全与企业声誉的关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声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社会影响才能使企业走的更远,而安全是建筑企业发展的生命,没有安全保障的建筑企业最终只有萎缩和倒闭。(2)施工安全与企业效益。追求利益是企业的目的,但是如果没有人员的安全,企业的效益也就不复存在了,对于一个成熟的建筑企业而言,人员的损失比经济上的直接损失造成的影响要大的多,毕竟生命是不可弥补的。(3)施工安全与企业法人的关系。企业的法人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企业法人而言,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管和人员配备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4)施工安全与企业职工的关系。企业是职工的第二个家,任何企业都必须依靠施工才能生存下去,职工是企业的核心主体,二者相互之间是不能分离的,所以企业的发展关乎着职工的发展,职工的发展同样也促使着企业的发展,没有安全保障的施工不仅对企业发展不利,也会被职工所唾弃,所以企业在对职工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职工对企业同样也在进行安全监督。
参考文献
[1]何世武.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J].安徽建筑.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