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化职称论文范文

信息化职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化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化职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信息化;理论;内涵

一、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学科建设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的让・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智慧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在此观点基础上,他提出认知结构的两大立论基础:认知结构功能不变性和认知结构的可变性。同时,他指出认知结构产生的原因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包含着双向建构,即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动建构认知图式的过程”。建构主义与以往的学习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它强调人在学习时产生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个体的前期经验有关。

(1)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为基础,认为知识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知识的积累是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主动建构的结果。同时,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赋予的,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和叠加,而是根据学习主体的背景经验重新创建,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色彩。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区别于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将信息进行加工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主动对新知识进行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使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或经验学习,以便于对新知识进行构建。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是唱独角戏,要转变自身职能,由学习活动的领导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它是学习主体将知识基于自身经验而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征,学习主体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正自己对知识的内部表述,并不断加以完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学习活动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叠,而是一种互动的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学生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用所建构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m Theory)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四五十年代,由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出现,使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日趋完善。斯金纳在《言语行为》中指出“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并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和对行为强化而达到行为的终极创造或改变。

该理论将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即反射与操作。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中,就是将信息化教学内容作为刺激源,利用声音、图片、影像、文本等对学习主体产生综合刺激,提高学习主体的记忆能力。在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练习中,运用该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有利于进行差异化教学。优秀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后进生也能专注学好基础内容,不必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

3.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ve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瑞斯尼克最先提出,而后的情境认知理论者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了《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一文,文章中明确提出学习主体所学习到的知识本身就带有情境性,也就是说知识是社会文化中的组成要素,是在社会活动中被传承和发展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可以说实践并不是孤立于知识而存在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

该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发生在运用知识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如果学习脱离了运用知识的情境就没有意义。因此,在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境,以及反映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方式方法,为学习主体获得经验创造机会。

二、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语文课程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而开展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性,决定了它是学生接受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课程,而且语文课程本身就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所以它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拓宽语文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语文教学难题,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运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

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改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信息化课程改革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中,使得信息技术成为高职教师的教学工具,成为高职学生的认知工具,成为主要的教学媒体。

浙江师范大学的赵慧在其《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中提出,“高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指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为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和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中,按照高职语文的学科特色,推动信息资源与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的深入整合,以协调完成高职语文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

基于专家学者的思考,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笔者认为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结合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特色,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完善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整体。

由于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应该随时代变化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为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3]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第2篇

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后的《化学分析》,其教学内容完全建立在“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企业化学分析工作设立学习情境,以真实的分析检验任务为载体设立子学习情境,每个子学习情境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元,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每个教学单元学习内容包括完成某一分析检测任务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知识,伴随一次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学习并体验该次分析测定正确规范的操作,同时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对同类测定的举一反三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改革后的《化学分析》教学内容参见下表。五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涉及到冶金、化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分析检测任务,教学内容对应于行业工作情境,实践技能处于突出的位置,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每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按照“情境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在《化学分析》学与教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情境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每一个工作任务按照资讯(提出分析检测任务,学习相关知识)———计划实验方案———决策实验方案———实验实施完成检测任务———评价反馈学习过程五个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

资讯: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活动由教师布置学习性工作任务开始,教师通过介绍任务相关背景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指出任务相关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方向,通过提供学生相关教学资源,设计案例、设问释疑、小组讨论、现场演练、自学作业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查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形成完成任务的初步方案。本教学环节以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获取知识为中心,但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的作用不容忽视,否则教学活动将走向无序和混乱,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计划、决策实验方案:主要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本教学单元中的分析检测任务制定实验方案,并决策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交换意见,共同研讨实验方案并进行人员分工、填写分工任务单、操作程序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记录学生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并回答学生的提问。而后由学生选派小组代表,陈述实验方案,并回答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提问;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汇报过程,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纠正学生不恰当的实验方案,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防止下一教学环节———实验实施时发生不可逆或危险事件。这一环节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实验计划、分组讨论、方案展示、集体决策,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通过积极探索、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形成实验实施前的可行方案。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创新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实施实验:主要是学生亲手实践决策形成的分析检验方案。学生根据决策环节形成的方案,修改各自操作程序表,按个人操作程序表分头实验;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检查实验操作,组长协调好本组实验进度;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实验实施过程,记录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在关键操作之前,预设问题,控制危险、不可逆事件的发生,保证学生操作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习惯,同时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适时进行示范操作演示。本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学生亲手动手实验以及教师的检查、控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协作精神。

评价反馈:学生给出本学习单元的习题、练习题、作业、实验报告和学习体会,这标志着学生完成了本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馈总结;学生通过总结学习、操作过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自评和小组间互评,教师通过总评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本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成果展示和学习过程的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

考核评价改革

考核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化学分析》课程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课程采取贯穿教学全过程,分阶段、全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的学业评价方式。课程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根据以下标准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本课程十个教学单元的成绩加和,将形成本课程占60%的过程考核成绩。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们在期末进行课程全部知识的综合测评,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可以看出本课程的学业评价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考核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表现。过程性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传统考核方式“平时不用功,考试抱佛脚”的弊端,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采取快速的教学应对,体现了评价的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第3篇

1)管理区域比较大。石油化工监督工作由每个省或者直辖市设立一个监督站,管理本省或直辖市的监督工作,地域比较广,一些企业不能及时申报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2)化工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规范不能及时得到推行。一些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从事生产工作,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石油化工工艺设备多为高温高压条件下生产,其产品一般为有毒有害,一旦工程质量发生问题,极有可能造成起火爆炸等重大事故。

3)在工程质量监督巡查中,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改和解决;一些好的施工和管理方法得不到推广。基于以上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网站上设计并建立了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平台,便于对省内化工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2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平台的特点

结合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实际工作,网络信息平台除具备一般网站特点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信息系统要保证石油化工的工程信息能以最快的速度;

2)应用系统功能包含石化工程信息、工程图片信息、单位信息等;

3)网页设计突出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特点,做到布局简洁大方、页面美观实用,同时体现出政府网站的正规严肃而和科技进步的特点;

4)交互平台简易快捷,特别是在技术讨论区,可以使网站的会员随时随地把需求、个人见解以及相关资料发至网站数据库中,方便实现双向沟通。

5)作为服务型政府网站,应做好业务受理与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在网上办公方面,要体现便民快捷、高效,针对性强,且通过申办流程实现网上申报与信息反馈等功能。

3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网络信息平台运行

网站主要栏目有法律法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下载中心、新闻中心、联系我们、网上办公、论坛等栏目,网站主页面如图1所示。针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特点,网站增加了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实现了监督工作过程的透明性、可控性和可追踪性,从而达到了行政管理系统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网上办公栏目主要围绕3个子栏目进行设计。

3.1质量监督手续申办

这个子栏目主要是为企业申办质量监督手续提供服务的,它可以为申办质量监督手续的企业提供一个可靠、便捷的工作平台。质量监督手续申办的特点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受理企业用户的工程质量监督申报与信息反馈,主要解决的办法是“外网申报—内网审核”的工作模式,将前台申报与后台审核有机结合起来。质监手续申办流程可以导引用户进行质监手续的申办,使用户更清楚快捷地办理质监手续;质监手续申办需要用户填写有关信息并提供相关资料,填写完全后一并提交后台数据库,管理员审核信息通过后,授予该工程备案登记号,并将该工程项目存至受监工程栏目下。有了这个平台,企业用户可以减少了往返路途的奔波,缩短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手续办理的时间,提高监督部门工作效率。

3.2受监工程

工程在建设期间,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远程跟踪质量监督,该工程的整改通知并接收企业质量整改报告,服务于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站对受监工程进行不定期现场监督抽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发至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受监方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形式回执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整个过程完全可以在受监工程栏目中完成,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提高了监督工作效率。

3.3备案工程

工程竣工后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将工程建设中全部质监资料存于备案工程栏目下,通过工程质量监督备案登记号可以查询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检查情况,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情况具有可追踪性,便于企业日后查询。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文化 传播 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1

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信息必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也将构成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物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加速了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扩展,同时对于信息时代下大学文化传播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大学文化传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应该适时地利用高效的传播操作模式开展大学文化的传播。所以,探析信息时代构建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支撑,能够为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丰富的实践意义和指导理论。

1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

信息时代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知识继承传播活动也在经历技术变革的洗礼。信息技术在被时代灌注以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革新,并逐步衍生出教育现实的各种新现象与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物质的投入,也离不开对大学文化的传播,两者相辅相成。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群体精神意识的传递,即大学文化的传播。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需要继承和借鉴中外经典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构建新模式来提升文化建设的传播效果。

2 文化传播的经典理论模式及借鉴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和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有构造和解释两大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有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和“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在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中,将其经典传播理论应用其中,吸取精髓,创新探索,构建符合时代气息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执行模式,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建设,推动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及其借鉴

2.1.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后,便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就是其一。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不再是直接产生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大学文化的传播者的精神意识影响接收者的精神思维,使接收者产生与传播者相近的精神意识,大学文化传播者的目的是促成大学文化接收者的精神生产。

2.1.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扩展“精神交往”视域下“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信息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进步,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育的传统方式应由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思想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价值取向的现念的转向。因此,就学校课堂教育的传播而言,课堂上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众通过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即人类的精神交往关系。

实现“精神交往”视域下“QQ工具”的利用。大学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和接收者的关系,还是彼此间精神交往的对象。利用QQ工具,教育者可以在课堂甚至通过网络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向上给予学生加以指导,并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上的精神困扰和思想迷茫给予疏导和引路。

运用“精神交往”视域下“校园微博”的发展。当前,网络传播具有的巨大能量,正影响着文化导向。“微博”正是当前社会精神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学校选择“微博”作为文化教育工具,恰恰迎合了当前国家建设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同时,“校园微博”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学校的这一选择顺应了时代和学生的普遍要求,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2.2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及其借鉴

2.2.1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场论思想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场模式,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诸多因素。这一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2.2.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把大学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教育者向大学生传达相关道德信息的传播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将教育内容蕴含于各种信息之中,使道德教育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逐步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传播模式,以促进大学文化教育在网络领域中的有效开展,探索解决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借助网络媒介开展教育时,首先应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校内人人、社区、论坛、Email和MSN、QQ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某一现实或热点问题进行网络探讨。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模式的交流沟通方式,使教育者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围中,真实地掌握了解学生综合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向着主流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开展网上讨论和虚拟课堂等形式,利用大学生教育网站,或者利用电视教育专题片、经典视频教育课来开展网络“虚拟课堂”,进一步增强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的实效性。

2.3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3.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

1948年,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模式简明而清晰,成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

2.3.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以5W模式分析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因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五个层面找出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路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应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主,其组成要素为:传播者―教育工作者、信息(传播内容)―以声音、文字或图像为形式的网络形式(QQ、博文、微博等);媒介―教育者的网络媒介(微博、博客、QQ空间);受众―在校大学生;效果―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它的传播模式就是教育工作者创作撰写的日志、博文、心得和转载优秀经典网贴,之后通过网络传播这个媒介传播给学生并取得教育效果的过程。

作为大学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并喜欢,能否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指导和引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能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决定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播的实现,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文字和思维能力提升的考验。

2.4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及其借鉴

2.4.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模式中提出了A、B、C的概念,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传播过程的交互性,注重了反馈的重要性。

2.4.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用这一模式解释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时,可视为:A为网络文化的知识载体,B为大学生,C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图1。

图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大学文化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创新,更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超越与延伸。在大学文化传播设计中引入模式来指导大学文化的传播既理清了教育层次的思路又确保了校园文化的时代创新的实用性。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设计不断完善与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功能日益丰富、逻辑日益复杂,这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视角来传播大学生文化必将成为一条化繁为简的捷径。

2.5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5.1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

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5.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文化传播理念――波纹教育,它的核心是波纹的传播模式所带来的强大聚众效应和受众主动参与学习的多极传播行为。波纹式传播能有助于实现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虚拟课堂三大平台的价值递增。

从图2来看,传播的中心是文化,传播的第一层是将一个明晰的文化知识传递到三大平台上。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发挥三大平合开展教育的优势,在一个融会中外精髓文化的基础上,突显三个平台的模式传播文化的优势,配合校园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同时抓取三大平台所覆盖的有效目标受众的目的。

图2 “波纹教育”图

第二、第三层可理解为,文化知识经过三大平台的传播给各自所覆盖的受众后,吸引和深入影响了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受众群体,由此在每一个平台下面,都培养出一批对各类文化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受众学生圈”。“波纹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通过教育传播定向及其他技术模式,以每个“受众学生群体”为原点,通过其个人现实行为或虚拟的网络活动模式,可进一步将文化知识扩散出去,实现多个原点的多极化传播的后续行为,形成多个高效覆盖的圈子文化,即形成波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站――“受众学生圈”的概念。

3 结束语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机制发生重大变化,也使文化传播研究的各方面呈现出新的范式,将不断为大学文化传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在这种环境下,若要发扬和传播大学文化,必须着眼于其载体,结合中外经典传播理论,构建大学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模式,为新时期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大举.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6).

[2]罗文涵.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3,(1).

[3]胡钦太.论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研究范式[J].理论探讨,2010,(12).

[4]苏婧.解读“精神交往”视域下政务微博发展[J].科技传播,2012,(9).

[5]吴果中.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6]刘春花.QQ访问:师生闲话中的精神交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徐婷婷.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8]史迎霞.基于5W传播理论的思政博客教育功能的实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9]徐鹏.大视频整合传播的波纹营销模型[J].市场观察,2010,(11).

作者简介:吴建利(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136

房宁,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136

第6篇

论文关键词:XBRL,系统集成,会计信息系统集成

 

一、XBRL概述

1、XBRL的定义

XBRL(eXtensible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其实质是一种数据描述语言,通过它可以使各种商业信息在不同软件、平台、技术间(包括Internet)实现数据的可靠提取和顺畅交换。它是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XBRL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会计信息提供模式的革新引入了崭新的思路。美国注册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Charles Hoffman)于1998年4月最早提出了XBRL的构想。

XBRL国际组织网站(xbrl.org)对XBRL给出了如下定义,“XBRL是商业和财务数据电子化交流的一种语言,是用来改革全世界商业报告的语言。它有助于商业信息的编制、分析和交流,为提供和使用财务数据的所有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以及可靠而准确的商业信息”。

2、XBRL的组成

XBRL的技术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XBRL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XBRL分类标准(Taxonomy)、XBRL实例文档(Instance Documents)和样式表(StyleSheets)。XBRL技术规范提供了描述XBRL如何运作的基本技术细节,规定了XBRL分类标准和XBRL实例文档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XBRL分类标准是XBRL技术的核心部分,定义了各项目的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等,它是在XBRL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国家、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XBRL

实例文档是根据XBRL技术规范,依据某些XBRL分类标准制作的财务事实数据文件,一个XBRL实例文档就对应着一个企业财务报告的实例文件;样式表用于定义财务报告时的显示项目和格式职称论文,将实例文档以用户可读的方式显示出来。

二、XBRL的技术优势

1.利用XBRL可以快速、精确地检索信息,并且有利于财务报告数据间的比较。以往的网络财务报告主要采用HTML技术和PDF技术。由于HTML只是一种简单的表示性语言,无法表达和区分数据的具体内涵,检索信息有如大海捞针;而PDF格式文件无法通过程序自动从中读取数据,需要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造成数据处理的差错率提高。在XBRL中,数据间建立了一些关联,在检索数据时可以根据其所在的背景进行查询,从而加快了检索速度。此外, XBRL提供了丰富的语意,计算机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等深加工工作。

2.XBRL技术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便利。XBRL具有良好的动态分析功能,并且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建立链接,跟踪相关的信息线索,对于XBRL标记的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通过运用恰当的搜索工具,使用XBRL的“下钻”(Drill-Down)功能,就可以自上向下考察数据源头直到底层的数据,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有利于数据的获取并且进行挖掘分析。

3.利用XBRL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以XBRL为基础编写及财务报告,有利于各方监督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因其具有良好的信息开放性,数据可定制、可扩展,使用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获得个性化信息,从而增强了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XBRL财务信息系统能够随时生成“实时会计报告”,从而使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动态地、及时地得到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实时性。

4. XBRL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可以跨平台使用。XBRL是基于XML的,由于XML是跨平台的语言,因此XBRL也是跨平台的,通过XBRL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之间进行传输和交换,消除了个别软件不兼容的问题。此外,XBRL具有自定义标签以及支持多国语言的特性,从而消除企业报告中的语言障碍,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5.使用XBRL可以避免数据重复录入的问题。传统的财务报告由于非结构化信息导致了信息不可重用,需要人工进行重复录入,而采用XBRL后职称论文,因其显示格式放在单独的“样式表”中,财务数据只需录入一次,就可呈现为各种格式的财务报告,从而降低了数据录入错误的风险,提高了信息的准确度,有效降低了公司编制与财务报告的成本。

三、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

1.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的含义

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行业。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的和可维护的系统。系统集成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但其本质是一种技术行为。

会计信息系统集成通过将销售、生产、采购、库存、以及市场信息、政府政策等相关信息采集部门对应的业务模块封装为Web服务,经过企业服务总线标准化接口,实现与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平台的交互(其中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又是通过对各个财务功能模块的整合实现的,包括账务处理、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非财务信息交互等等),用户根据应用需求可通过互联网络或移动网络在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上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实时访问与处理,如在外出差人员可以及时进行相关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而不用等到出差结束回来再对相应业务进行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实时反映效率。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可实现对业务信息模块数据的直接读取,但是在此之前业务信息模块并不需要通过事先的数据库集成等集成化处理,只是在应用需求产生时才通过调用相应的服务,实现相应的操作,从而达到企业会计信息应用目的。会计信息集成系统要求对每个业务单元制定相应的信息采集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全企业角度考虑的,而不是局限于业务部门需要或管理者意愿而随意采集的。

2.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将系统集成运用于会计领域,是实现优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手段,是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职称论文,是进一步发挥信息系统优势的必由之路。会计信息系统集成与会计信息化相辅相成,其实质是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系统进行重构、优化,以及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融合,实现会计信息化。

在管理与信息系统集成理念的指导下,对企业业务流程集成和再造是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而XBRL为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注入了生机和活力,XBRL与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能为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会计报告输出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向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具有检索快速精确、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便利等优势,而且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基于当前会计业务流程所产生的XBRL会计报告去匹配决策者的会计信息需求,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为实现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奠定了基础。

系统的集成并不是简单的物理集成和数据共享,而是在逻辑和概念上的集成,从根本上打破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构造,有效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均衡,形成了多种基于不同平台、不同语言、功能和数据彼此独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存的局面,部门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随处可见,从而削弱了信息对决策的支持程度,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以及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利用XBRL技术可以跨系统、跨平台使用,而且通过软件能够方便地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的多语种输出,以及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等技术优势,结合会计信息系统集成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原则,弥补了以往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能够将孤立、分散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起来,通过加强系统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实时控制,以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总结

XBRL是集优点与挑战于一身的商业报告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XBRL分类标准不完善职称论文,导致XBRL相关软件不成熟;财务信息安全以及网络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企业应用XBRL的制度不完备,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等。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XBRL分类标准,加快XBRL相关软件的开发,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完善应用XBRL的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随着XBRL的逐步完善,未来XBRL的应用领域和商业价值将无可估量,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与升华。

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并不是简单的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而是根据应用需求,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信息系统集成与融合技术等,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到一起,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优势,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再造以及系统的高效运行,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融为一体,共同支持企业的决策活动,从而真正地实现会计信息的优化和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当然,这一工程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吕科,谷士斌.XBRL数据集成处理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及技术[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田凤彩.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探析[J] .财会研究,2008(19)

[4]续慧泓.浅议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方法[J].会计之友,2008(8)

第7篇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精品课程研究的深度与维度,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对已形成的事实的考察和研究。笔者将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课程的现状,探寻精品课程健康发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研究结果

(一)精品课程类别分布

教育部精品课程项目启动十多年,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设评审出102门精品课程,其中4门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国家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3.92%;14门天津市精品课程(简称市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13.72%;66门校级精品课程(简称校级精品课),所占比例为64.71%;18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简称校级建设课),所占比例为17.65%。具体情况如下页图1所示。内容涉及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学科领域。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精品课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呈逐年平稳增加的态势。2003—2010年,我校市级精品课与校级精品课两类课程平行有序发展并不断增加,为我校2012年实现建成4门国家级建设课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还积极探索双语精品课的建设思路,共建设评审出6门双语校级精品课,扩大了精品课程的种类范畴。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精品课程院部分布

我校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和汽车学院三个学院既拥有国家级建设课和市级精品课,又拥有校级精品课和校级建设课,说明这些学院无论从层级上还是从数量上来讲,都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职教学院的国家级建设课“职业教育学”在业界亦有较深的影响;信息学院、电子学院和理学院则从数量上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如表2所示。然而,从整体来看,我校精品课程院部发展很不均衡,外语学院等文史经管院部的精品课程建设相对薄弱,这与其他研究者对精品课程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课程学科分布

根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本科)分类体系,我校的精品课程学科大致可以分为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两课”等四类。为了统计方便,笔者将社科部的两门精品课归为“两课”类。我校理工类、教育学类的精品课程一共有94门,占全部精品课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与我校拥有强大的特色品牌专业紧密相关。我校拥有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动画、网络工程、交通运输、教育技术学、电子商务。这些专业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学科,在国内业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依附特色学科而建的精品课程亦显示出强大的专业匹配优势。相对而言,我校管理学和“两课”类精品课程还需要加强建设力度。

(五)精品课程进入方式

课程进入方式犹如打开精品课网站的一把钥匙,醒目的进入方式能让学习者非常容易找到课程网站,对利用精品课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课网站的进入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务处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院部主页进入。图书馆主页进入和教务处主页进入两种方式最终链接的是同一个精品课网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课程。但是,通过院部主页能够找到入口的精品课只有26门,占课程总数的25.4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有2门,占总数的50%;市级精品课有9门,占总数的64.29;校级精品课仅有15门,占总数的22.73%;而校级建设课信息则没有出现在各院部网站上,如表4所示。这些数据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课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课程宣传上还存在很大欠缺。师生为了解信息会经常浏览自己院部的网站,这个途径也是师生最易获得精品课信息的方式,而调查结果却凸显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对精品课重建设、轻宣传、轻应用的问题。

(六)精品课程可用性

精品课的关键在于建设,核心在于资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访问课程网站则是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第一关。我校有72门精品课是可以成功访问的,约占课程总数的70.59%。其中,国家级建设课均可使用;85.71%的市级精品课可以使用;77.27%的校级精品课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级建设课可以使用。网站可用性依课程级别高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精品课不可使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服务器链接不通、网页无法访问、域名解析错误或该地址无效等。国家级建设课因其拥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平台,技术标准高,维护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课没有专门平台,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网络课程资源部负责、维护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较繁重,导致访问使用率不理想。这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课网站资源 开放共享性较差,缺乏后期管理维护,从而给师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开放教学理念在精品课中得不到体现,严重偏离了精品课建设的初衷。

(七)精品课程运行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是共享,不仅要有科学丰富的课程资源,更要有资源利用的技术保障。如果课程不能正常运行,再好的资源建设亦是无效的。相比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电子教案等课程资源,教学录像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课程资源,在资源大小和使用难度上对课程建设的技术要求更高。教学录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检验精品课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仅有30门精品课可以在线点击播放,占课程总数的29.41%。其中,个别录像在播放过程中会出现声音画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畅等现象;有16门课程需要安装插件或者下载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课程虽然下载安装了插件,但是依然无法播放;录像无法打开的课程共有10门,占9.8%;还有17门课程没有教学录像。如表5所示。教学录像文件比较大,占用了大量的网络空间,而课程建设中又会存在带宽限制、无法顺畅浏览以及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学录像失去其实际应用价值。这些现象对我校日后教学录像的制作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带宽学习者的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可以考虑提供清晰版和流畅版两个版本的教学录像。

(八)精品课程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工具的建设是衡量网络课程是否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校精品课程互动交流工具可用性统计如下页表6所示。在102门课程中,只有34门设置了互动交流工具,仅占课程总数的33.33%。其中,“网上留言”、“网上答疑”和“联系我们”三种传统的异步交流工具应用比较广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台,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实践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课网站中却极少出现。整体而言,我校精品课网站互动交流工具部分建设内容比较薄弱,应该引起课程建设者的重视,要充分考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学习者进行人机对话或人人对话的渠道,从而将网络精品课打造成没有学校围墙的第二课堂。

三、几点思考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资源建设,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资源规模优势,但是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亟须我们努力改进,继续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

(一)精品课程平台存在缺憾

标准统一的技术平台,不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更能保证课程资源网站的正常运行。我校精品课程由各个参与院部自主确定技术规划方案,独立开发制作,由学校图书馆统一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缺乏一个成熟的课程平台,导致网站的稳定性不高,后期的课程更新和维护更是困难,极大地阻碍了我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共享。

(二)重评建、轻应用现象有待改变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课程建设投入比较大,课程数量很多,但是根据课程进入方式的调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课程应用效果差,开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课程互动性薄弱,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很多课程为评而建,课程申报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维护,缺乏对课程的大力宣传,导致课程变成无人问津的僵死课程。这些现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门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相应的总体指导与规划。

(三)教师团队意识应加强

在课程建设中,我校各院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组建了自己的精品课团队,由学科教师、教育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等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开发精品课程。有的院部则没有组建课程团队,课程建设基本由申报课程的教师负责。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担负了课程开发者、课程设计者和技术实现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的资源设计上。因此,导致许多课程网站建设留下了粗制滥造的痕迹,从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课程中得不到体现,使课程资源共享成为空谈,所以,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是当务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罗双兰,等.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41-44.

第8篇

近几年,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丁快速发展⋯.省级期刊投稿开展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综合评估对于进一步推进当前教育电子政务的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政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包括两部分重要内容:一是建立科学、完整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二是选择科学、适用的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国家级期刊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已在【2J中介绍.作者将采用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

综合评估方法¨】目前有多种,如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BP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目前,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方法和模型.作者提出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估模型来进行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价,原因在于因子

分析法能解决多指标情况下指标相关性的问题“1.进行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涉及的指标较多,综合评估时权重确定难度大,而且综合评价指标是通过定性分析确定的,指标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影响综合评估的合理性.因子分析法可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简化评估的复杂性.

1因子分析模型

1.1指标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法¨1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的多元统计分

析方法.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将原变量进行重新组合,利用

数学工具将众多的原变量组成少数独立的新变量,这种新变称为因子.因子分析就是找出这些影响

系统的最少独立变量的因子,用较少具有代表性的因子来概括多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找出影响观测数据的主要因素。反映变量间的内在关系.

根据建立的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

的方法,对120家教育行政部门、大学本科院校、各

类专科、职业技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信息化建设

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有效回收调查问卷89份,并对取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用于实证

分析的样本数据矩阵.

根据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部分指标之

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可考虑利用因子分析来简化降维,以较少的但又包含大部分原始信息的综合因子

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电子政务的综合水

平.具体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1.2关键因子的选定

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得到特征值.按照特征值

大于1的个数来选定关键因子个数,选取了15个关键因子描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电子政务综

合水平.

1.3关键因子命名

采用映像因子(image factoring)分析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矩阵反映了各个关键因子在

原指标变量上的载荷值情况,即说明了各个关键因子对指标变量的影响程度,可根据影响较大的指标

对各个关键因子进行命名.由于初始的因子载荷矩

阵系数不太明显,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了方差最大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根据旋转

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较明显地看出各关键因子对应原始变量载荷值情况.据此,得到15个关键因

子。分别是管理信息化水平(F,)、规划与制度建设

(F2)、基础建设(F3)、效益(F4)、标准规范(F5)、政

务改革(F6)、组织保障(F7)、效率(F8)、安全建设

(F9)、门户网站建设(Flo)、门户网站建设深度

(F11)、信息资源建设(F12)、决策影响程度(F13)、在

线办公水平(F14)和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F15).

1.4各关键因子得分函数

利用sPSs软件,采用回归(regre∞ion)方法【61

可得出各个关键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矩阵.15个

关键因子可分别由对其影响较大的几个指标的线性

组合近似表示。根据上述因子命名,可将各关键因子

得分函数表示为:

F.≈0.38*基础类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水平+

0.149*业务信息化深度+0.148*信息资源数据库

的利用程度+0.41*干部管理素质+0.197*创

新力;

F:≈0.379*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与实际应用匹配程度十0.135*建设投资与实际应用匹配度+0.642*建设计划贯彻落实力度+0.127*运行维护

管理制度;

F,≈O.308*单位计算机产品人均拥有量+

O.522*信息化培训机构建设水平+0.151*运营维护人员信息技术掌握与开发水平;

凡≈0.292*单位办公质量提升度+0.229*对区域相关产业的带动指数+O.227*物资消耗费

用降低率+0.231*行政费用降低率;

F;≈0.338*法律法规遵循程度+O.423*项目标准遵循程度+0.224*技术规范遵循程度;

F6≈0.270*业务流程改革状况+O.392*组

织结构优化状况;

F,≈0.334*领导重视程度+0.461*组织保障程度;

R≈0.242*公众满意度+O.313*单位办公

效率提升度;F口≈0.300*人员安全意识+0.153*信息安

全设施建设+0.285*安全制度保障建设+0.266*人员安全技术掌握水平;

F】o≈0.235*政务信息公开水平+0.402*网站质量建设水平+0.210*网站访问量;

F11≈0.377*单位网站的整合程度+0.355*网上监督水平;F12≈O.778*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F13≈0.629*决策影响程度;

F“≈0.776*网上办公水平;

F。。≈0.651*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

1.s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以旋转后各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15个关键因子累积方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线性加权汇总后,得到了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得分函数模型,

F;0.141F1+0.117F2+0.088F3+

0.082F4+0.075F5十0.074F6十

0.071F7+O.065F8+0.063F9+

0.052Flo+0.041Fil+O.039F12+

0.034F13+0.034F14+0.024F15.

根据以上得出的各因子得分函数和综合得分函数,可以计算出调查单位的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并进行排名和聚类分析,从而可以对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

对比分析.以调查的某省教育厅为例,得出的15个关键因子的得分分别为1.11.0.87,一0.08,1.15,0.04。0.75,0.17,0.52,1.11,一0.52,一O.06,1.64,

0.64,一O.99,一0.3,综合得分为0.535.从得分结

果看.该省教育厅在管理信息化水平、规划与制度建设、建设效益、安全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而在基础建设、门户网站建设、门户网站建设

深度、在线办公水平、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方面还低

于所有调查单位的平均水平.从综合得分上来看,该单位建设水平在所有调查单位中处于中等偏上水

平.这与了解到的调查单位情况基本相符.

2结束语

利用因子分析法消除了多指标变量间相关性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客观分配评价因子的权重,简化了评估的复杂性.教育职称论文投稿另外,从案例研究结果来看,利用评估模型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教育电子政务综合评估是可行的.

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主管部门或第三方咨询服务

机构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更客观准确的样本量来建立评估函数模型,会使得出的函数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更普遍地应用于教育电子

第9篇

社会发展

2000年前后,我国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工具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21世纪之初,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驾照、外语以及计算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充满了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热情,这自然也就迁移到学校教育之中,人们期待着学校教育能培养儿童的基本信息技术能力。当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就定位在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虽然提的是信息素养,但人们还是在进行一些信息技术技能的教育。

如今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家庭,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特别是随着社会进入移动时代,移动支付等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操作逐渐“隐藏”在身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使用信息技术了。社会对于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需求逐渐降低。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走入新常态,创新成为新的热点,“创客”一词的流行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功利化应试教育的反思。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必须积极地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将信息技术课程放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不回应社会发展的呼唤,自然不会研制出最佳状态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学生发展

课程发展的核心还是基于学生的,不考虑学生状况,不是为了学生发展而设计,就不会是一个好的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今的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能力上的已有状况以及他们的需求。不可否认,今天的高中学生跟2000年左右的学生相比,其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今的高中学生虽然不能全部是“数字原住民”,但是许多人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或者在家中等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操作训练。面对学生信息素养普遍提升的今天,仍然沿用相似小、初、高内容的课程标准一定是不妥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必须针对如今的高中学生入学的信息技术技能起点,从他们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出发,搭建出小、初、高螺旋梯状课程内容体系,努力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符合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长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发展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设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以来,先后经历了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信息素养论等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其实都受到每个阶段的社会、技术以及学生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在深入,“为什么”以及“教什么”等信息技术课程核心问题逐渐清晰和明了。当前摆脱单独的技能训练式课程样式已然成为许多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识。课程发展主要体现在理论根基的夯实、课程教学样态的多样化等。课程发展使得人们也逐渐在追寻信息技术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素养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各个学科都在本学科课程标准研制时加强了培养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方面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还要培养哪些方面能力?特别是STEM、创客等最新教育理念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冲击必须要深度思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必须解答核心素养为何,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历史的审视以及现实状况的考虑,从而在全国状况不平衡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发展

从文件课程到学生的经验课程阶段,教师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水平是课程标准研制的关键性因素。

从2003年至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整体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随着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的不断产生、优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涌现、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研修团队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怎么教”的教学能力有了稳固的保障,同时,对于“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也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网络团体的推动,信息技术教师获取最新课程信息以及交流研讨的几率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水平的提高,要求课程标准的研制必须认清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状况,认清他们所理解和认识的课程是什么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不仅仅是几个课标研制专家的任务,而应该是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和决策的产物。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Scratch在国内的普及,它的普及并不是源于专家的推动,而是依靠一线教师的积极尝试和大胆实践。创客思想的普及也必然会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产生影响。而创客教育思想与实践正是由一线教师首创并推广。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女子沙滩排球;奥运会;战略思考

沙滩排球自1996年被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已逐步发展成为风靡全球的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球类运动。中国沙滩排球正式起步于1994年,相对于国外一些国家来说发展较晚,到目前为止,仅有十多年的历程。但中国沙滩排球的发展是快速的,尤其是女子沙滩排球,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都获得了并列第9名的不俗成绩。[ 1 ]针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在2004年全国沙滩排球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比赛目标是: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要进入前8强,力争夺得奖牌。[ 2 ]从近几年来在世界性大赛上所取得的成绩来看,我国女子沙滩排球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实力和基础。但是,不应当忽视目前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内所存在的诸如体能、技战术、发挥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既定目标,中国女子沙滩排球还必须孕育新的突破。

1 中国女子沙滩排球在世界女子沙滩排球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1. 1 与美国、巴西差距较大,处于第二集团

巴西和美国在世界女子沙滩排球的竞争格局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属于第一集团。在我国女子沙滩排球界被称为“黄金组合”的田佳/王菲在近几年的世界性大赛中获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使得我国女子沙滩排球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目前与澳大利亚处在第二集团的位置上。

由于美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沙滩排球开展的历史较长,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雄厚的后备力量, 加之运动员的职业化和竞赛水平较高。在前八或前四强方面与欧美等国相比,由于我国沙滩排球开展较晚,国内巡回赛的竞赛水平较低,很难有像巴西或美国那样有一大批选手达到世界水平。从整体上来说,在短时期内还很难与之抗衡。但是,根据沙滩排球的项目特点,可以重点培养一对或几对选手,来实现点的突破。

中国女子沙滩排球在近几年的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和世界女子沙滩排球锦标赛上的成绩逐年上升。中国队的黄金组合田佳/王菲在2005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上一共获得了3 744个积分,排在第3位,与处在第2位的巴西的阿德里安娜/谢尔达这队组合的3 752个积分十分接近,但与第1位的朱丽娜/莱瑞萨德6 404个积分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1. 2 发展快速,潜力巨大

通过2003—2005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锦标赛、奥运会的奖牌及前四强分布来看(见表1) ,毕业论文我国女子选手的成绩提高很快,成较快的上升势头,说明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需要发挥技巧的隔网对抗类项目中,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赞叹。虽然这一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十分短暂,但是所呈现出来的潜力是巨大的。我国女子沙滩排球应努力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最佳机遇,开创出崭新篇章。

2 中国女子沙滩排球竞技能力现状分析

2. 1 身高、体重、年龄三项指标与国外队员的比较分析

将中国队与获得雅典奥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前4名的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队的身高、体重、年龄三项指标进行比较(见表2) ,硕士论文可以看出中国女子沙滩排球不同位置的队员在身高、体重指标上都略高于国外队员,经T检验无明显差异,说明我国女子沙滩排球队员已经具备了世界优秀沙滩排球队员的形态(身高、体重)基础。在年龄指标上,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 < 0. 05) 。中国和国外攻手的平均年龄分别是22. 5和30. 75,相差8岁。防守队员年龄分别是24和30. 5,相差6岁。[ 4 ]

由于我国运动员的年龄普遍较低,拥有的沙滩排球运动年限较短,导致赛场经验相对不足,同时,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运动员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尚未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中国女子沙滩排球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 2 体能和技战术方面与国外优秀队员的对比分析

在体能方面,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与国外队员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反映无氧运动能力及灵敏素质的快速移动和主要得分手段的扣球、拦网移动距离上均明显低于国外队员。快速动作可部分反映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灵敏性,而跳发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动作是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手段。这些技术动作在比赛距离分配上的差异可能是影响甚至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在跳发球方面与国外优秀队员的差异不明显,在发球速度上甚至占有一定的优势,平均发球速度在70千米/小时,最高发球速度达77千米/小时。

在技战术方面,我国女子沙滩排球主要表现出主动得分能力弱,特别是防反系统落后,据研究发现,发球和防反扣球的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为防反系统关键部分的拦网,目前我国女队的水平还较低。注重各项技术之间的串联能力,加强技战术实效性训练,不但能减少运动员的无畏体能消耗,还能有效提高技战术的发挥和击球的成功率。

2. 3 心理和运动智能方面的现状分析

沙滩排球的比赛性质和形式规定,比赛只能有两名队员参加,不能有替补,不能有教练员进行场外指导。这对运动员的个人独立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自我指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方面我国运动员的情况也差强人意。据调查发现,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极少接受专门的心理培训。在智能方面,运动员智力状况及一般的和专业的知识水平则对其战术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其个人的独立能力来说有决定作用。同时,尽快加强运动员的外语交流能力和沙滩排球专业外语知识的教授,对运动员参加世界性大赛或与外籍教练之间的交流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女子沙滩排球已逐步开始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智能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排协为此专门派出了三名沙滩排球教练员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专门举办的心理培训班,医学论文 以希望能指导运动员在比赛心理素质上的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运动员自觉主动、充满信心地参与比赛,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并顽强地、灵活地寻找竞技取胜的途径。

3 实现北京奥运会夺牌目标的几点思考

3. 1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在提高竞技体育成绩方面的优势

我国女子沙滩排球必须充分运用“举国体制”这一优势,进行统一组织,统一调配资源,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参与。沙滩排球自独立建制以来,已经在体制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其在组织指导、科学管理方面的长处,及时解决所存在的阻碍因素。

3. 2 充分运用现代生化技术,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生化监控是训练成功的科学保证,现代生化技术监控运动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功。生化监测在疲劳的判定以及消除疲劳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恢复手段科学化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职称论文 [ 4 ]提倡科学训练,必须以科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为基础。事实证明,在现代体育竞技比赛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否,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

3. 3 加强运动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外因和内因作为一对矛盾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运动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是竞技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及外语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运动员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运动员今后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较高的起点,符合我们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精神。

3. 4 注重信息化技术在女子沙滩排球中的运用

建立在以计算机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在当前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和比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运行相关的软件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能、心理水平、专项素质进行科学评价,辅助比赛统计和训练监控工作,另外,还可结合数码摄像机和计算机,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解析,提倡科学训练,必须大力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训练监控、比赛指导方面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丹,等. 实际比赛中田佳/王菲与阿德里安娜/谢尔达的体能分配比较[ J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 2 ] 高沈阳. 中国沙滩排球的2008 [ J ]. 中国排球, 2005 (2).

[ 3 ]李王杰,等. 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比赛技术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 J ]. 四川体育科学, 2005 (3).

第11篇

关键词:GIS;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forEnvironment,简称EGIS)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是GIS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技术等各种环境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SpatialStatisticsAnalysis)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OverlayAnalysis)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如利用类型叠置分析获取新的类型。如土壤图与植被图叠置,以分析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可以计算某一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的数量及面积,即通过对同一地区、相同属性、不同时间的栅格数据的叠置,可以分析由时间引起的变化,通过与所需提取的范围的叠加运算,快速地进行范围内信息的提取等。

4.缓冲区分析(BufferAnalysis)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由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硕士论文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维和3维的显示等功能。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国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重点

1.数据采集的技术比选

当前环境管理决策要求EGIS提供的数据种类及其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同时信息采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GPS技术、视频技术、高清晰卫星图像、实时环境监测技术等等。这些实时信息采集系统都有很多传感器,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气压及水质等等。如最近微软公司正在基于VirtualEarth开发一项新技术,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搜索大量的实时信息,如道路拥堵情况、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甚至是汽油价格等等实时信息,这需要大量的传感器采集空间及其相关的实时信息,这无疑会推动更多的数据采集技术的开发。

2.EGIS与环保信息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可以预计未来五年内EGIS将会与环境信息化越来越紧密地集成起来,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有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二者的紧密集成还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制定所需空间数据及环境数据的标准,以保证系统的扩展性与兼容性;

2.空间数据的获取渠道以及更新途径,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及可靠性;

3.研究以何种方式进行有效集成,并分析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4.研究环境信息与空间信息及其分析、模拟结果的综合表现方式;

5.建立示范项目以便分析和测试集成的效果。

3.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

随着空间信息与环境信息的积累,EGIS的数据库的维护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可能会使数据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维护是要继续研究的课题。如:采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空间数据的更新与历史数据的备份?如何实现新旧空间数据的合并和统一?如何利用数据挖掘与信息抽取技术来更好地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遥感数据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等等。

四、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的重点领域,从GIS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开发的珠三角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等,但鉴于我国GIS基础工作薄弱,特别是基本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因此EGIS的开发费用十分巨大;加上EGIS的发展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技术,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开展我国EGIS的发展策略研究。

发展EGIS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由于EGIS的发展不但涉及众多环境部门,还包括与其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如土地管理、环保、环境管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又涉及多种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由于我国GIS发展基础薄弱,数据基础是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失去了完善可靠的基础数据的支撑,系统的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职称论文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

影响EGIS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五、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原有的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环境模型、环境规划分析)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GIS)。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GIS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 ,简称EGIS) 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 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是GIS 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技术等各种环境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 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 空间统计分析(Spatial Statistics Analysis) 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毕业论文 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 叠加分析(Overlay Analysis) 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如利用类型叠置分析获取新的类型。如土壤图与植被图叠置,以分析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可以计算某一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的数量及面积,即通过对同一地区、相同属性、不同时间的栅格数据的叠置,可以分析由时间引起的变化,通过与所需提取的范围的叠加运算,快速地进行范围内信息的提取等。

    4. 缓冲区分析(Buffer Analysis) 是GIS 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由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 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 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 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 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 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 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 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 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 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 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硕士论文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 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 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 维和3 维的显示等功能。

    5. 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 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国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重点

    1. 数据采集的技术比选

    当前环境管理决策要求EGIS 提供的数据种类及其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同时信息采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GPS 技术、视频技术、高清晰卫星图像、实时环境监测技术等等。这些实时信息采集系统都有很多传感器,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气压及水质等等。如最近微软公司正在基于Virtual Earth开发一项新技术,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搜索大量的实时信息,如道路拥堵情况、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甚至是汽油价格等等实时信息,这需要大量的传感器采集空间及其相关的实时信息,这无疑会推动更多的数据采集技术的开发。

    2. EGIS 与环保信息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可以预计未来五年内EGIS 将会与环境信息化越来越紧密地集成起来,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有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二者的紧密集成还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 制定所需空间数据及环境数据的标准,以保证系统的扩展性与兼容性;

    2. 空间数据的获取渠道以及更新途径,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及可靠性;

    3. 研究以何种方式进行有效集成,并分析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4. 研究环境信息与空间信息及其分析、模拟结果的综合表现方式;

    5. 建立示范项目以便分析和测试集成的效果。

    3. 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

    随着空间信息与环境信息的积累,EGIS 的数据库的维护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可能会使数据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维护是要继续研究的课题。如:采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空间数据的更新与历史数据的备份? 如何实现新旧空间数据的合并和统一? 如何利用数据挖掘与信息抽取技术来更好地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 遥感数据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等等。

    四、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 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 的重点领域,从GIS 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开发的珠三角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等,但鉴于我国GIS 基础工作薄弱,特别是基本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因此EGIS 的开发费用十分巨大;加上EGIS 的发展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技术,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开展我国EGIS的发展策略研究。

    发展EGIS 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 统一规划。由于EGIS 的发展不但涉及众多环境部门,还包括与其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如土地管理、环保、环境管理等部门) 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又涉及多种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 的发展框架。

    2. 注重基础。由于我国GIS 发展基础薄弱,数据基础是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失去了完善可靠的基础数据的支撑,系统的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 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职称论文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 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 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

    影响EGIS 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 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第13篇

[摘要]研究社会不同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细分层次及其内在关联;分析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及信息传播特征,阐述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现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差距的成因;在国家层面上,确定相关的治理政策视角,设定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两个阶段性战略目标,具体提出各阶段的不同措施。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论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形成与治理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

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

增强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高级蓝领短缺的就业市场状况会延续。城市信息贫弱群体就业以蓝领职业为主,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就业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利于蓝领。国家应提高职业教育的成效,创建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使蓝领在社会参与、经济与文化资源分配中获得更为公平的机会,提高收入和职业满意度。论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形成与治理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电子政务,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div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div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龄,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国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对策,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12]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优先领域和推进策略,中国信息界,2009.1:36-43

第14篇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

第15篇

[关键词]城市 互联网 信息差距 治理

[分类号]G203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

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

·增强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高级蓝领短缺的就业市场状况会延续。城市信息贫弱群体就业以蓝领职业为主,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就业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利于蓝领。国家应提高职业教育的成效,创建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使蓝领在社会参与、经济与文化资源分配中获得更为公平的机会,提高收入和职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电子政务,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p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p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龄,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国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对策,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12]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优先领域和推进策略,中国信息界,2009.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