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第三,师资培训加力度。《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转变为现实的功效,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其次是已有教学习惯的挑战,再次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陈旧的知识、观念、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学习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对其中的某些理念有所了解,但还不深入。我对其中的几处做了深入地思考,在头脑中渐渐形成了清晰的印象。
一、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不是单指学习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而是指学生学习任何形式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
“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当然在课外的自由度比课堂更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要坚决打掉教师暗中操纵的那只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知道学习是自己受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否则的话,他就会认为学习就是为老师服务的。为了教师能完成任务,为了老师顺利地获取某种奖励……,“自由”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形式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但真正意义合作却不容易。“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没有分工就不能谈合作。“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合作”学习的范围也不单是课堂上,它包括学生课内外的一切学习。
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是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是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合作更可以是全班的交流,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地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去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的分工可以明确,也可以“暗中”设定。在分工的同时,共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争取获得良好的效果。
“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不仅是思想内容,更有方法、情感、态度,内容是浅层次的,而其他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文本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美”,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二、关于教师的地位
原来的课堂是师本位,一言堂,后来是一问一答,群言堂,但仍是师本位,再后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看起来教师退位了,但整个过程仍是教师的暗中操纵,所以仍是师本位。
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应该是本质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伙伴,这样二者的关系才平等。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不至于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非让学生配合自己,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老师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教师才能有投入,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其次,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倾诉包括学习在内的任何内心体验的人,教师是理解、支持学生的人,是温暖学生心灵的人,是慰藉学生灵魂的人。
再者,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学生不能领悟的,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需要教师帮助的,教师在鼓励的同时,给予学生以帮助,使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取更多的乐趣。
所有这些,都是教师的“服务地位”决定的,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为学生现在学习和今后学习服务的人。
三、关于语文实践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给语文实践下准确定义。它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一切的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都应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否则的话,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中来,过去那种以教师讲为主、问为主、操纵为主的课堂,剥夺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实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外的语文实践应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过程。可以是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访问、参观、上网等多种形式的亲身“实践”,锻炼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外语文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读书,学生通过大量直接地接触语言材料,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语文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美真实、扎实的“语文实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大量的“语文实践”,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在过程中感悟方法,在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
当然“语文实践”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既然是理念,那么它的表现形式就会有千千万万。但永远不要忘记,“语文实践”姓“语”,叫“实践”。
四、关于“词句训练”
《课标》中关于词句是这样讲的: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低)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中)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及在课外自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中)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高)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高)
从低、中、高三个年段可以看出,是这样三种层次:
1.了解(意思)——理解(意思)、体会作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推想(意思)
2.积累(词语)——积累(词语运用
从这种层次的设置中,可以看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词句的训练,并且应该是两条线,一是理解,二是积累和运用。《课程标准》中谈了很多的理念,知识和能力是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词、句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给予充分地认识。否则,谈过程和方法,谈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能的。词句是语文这座大厦的根基,学生的其他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解读的序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亲自撰写,题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它从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我认真地读了几遍序言,感受到了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我认为,领导的重视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
正如王湛副部长所说,教育部正是想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瞧,领导的决心有多大。那么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更加要有决心,搞好小学基础教育,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代昭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目标明确,标准详尽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制订解说,《解读》用词准确无误,同时,不难看出,它具有超前意识,时代感强的特点,我把它的六个方面的实质简单的概括为:改革就是在有针对性和讲究实效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功能,学校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制订各项目标的过程中,标准力求站在高处,把握大局,建立一个总的目标性纲领。在具体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解读》又制订的非常具体。例如:对语文学科各个阶段的实施目标及实施建议方面,标准就制订得非常全面,不光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而且各部分制订相当完善。例如关于“阅读”,“标准”分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1.确立现代阅读理念。2.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详细。为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又明确了目标,一举两得。
三、有纵比和横比
“标准”除制订了当代课程标准外,还对比分析了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未来的教育寄予了厚望,同时在书后还附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摘录,使我们有的比较,更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探索出新的适合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 语感观
1.丰富的积累是促成语感发展的基础。《课标》把语文学习的“积累”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解读这段文字,我们最起码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语文积累是“形成良好语感”最有效的途径;②语言的积累要与“感悟”、“运用”相互生发,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意“梳理”;③对高中学生的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语文积累要围绕着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即形成个性化的积累;④语文积累的价值还在于通过积累式的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积累,不是要学生成为吸水的“海绵”,而是“积累―消化―吸收―创造”,做一只食桑叶的春蚕。
语文积累应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基本技能的积累、语文知识积累、文化积累、生活积累等方面。根据语感培养的规律,应该做到强化语言材料积累,加强基本技能积累,淡化知识积累,触摸文化积累。发掘生活积累。
2.灵活务实地处理好语文知识与语感能力的关系。拨正“知识中心”教学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规律。坚持“精要、好懂、有用”的处理语文知识的原则。
首先知识必须为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所用。新课标淡化了一般常识,而对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强调“必要”,突出“随文学习”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在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才具有“造血机能”。这种处理十分符合母语学习实际。
其次,语文的基本技能必须大力强化。如关于认字与写字的要求,对背诵的篇目的要求,新课标对五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规定。注重向基本技能转化的途径和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思维训练要强化语文意识,语感培养要指向思维发展。最新科学研究表明,语言与思维并不完全等同,但密切相关,而思维能力却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新课标吸收了这一研究成果,并且更进一步强化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在“培养目标”中就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语言现象和所阅读的各种文章中认识思维规律,并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注重在思维活动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评价也要落根于语言,“考查学生发现他人语言表达的语法规范、逻辑层次和修辞效果的敏感性,以及考查学生对自己语言表达中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的关注程度”。
其次要区别不同的文体和语体培养不同类型的思维。“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对理论类文本阅读的评价,也要“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阐发与实证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评估文本的理论自足性;能否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研读文本、评述作者的思想。对持之有故的独特见解,应在评价中予以鼓励”。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结合不同文体特征进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以及动用有关资料阐发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突破;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19-03
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标准的发展历程
经教育部批准,从1994年起,江苏省率先试办五年制高职班。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五年制高职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苏州大学版五年制高职《语文》编写、出版、修订的过程中,《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也应运而生。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够科学的。教学大纲应该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而2000年的《大纲》是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大纲》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说明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对大纲进行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这一部分,《大纲》直接阐述的是苏州大学版五年制高职《语文》这套教材的编写结构和教学内容。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这份大纲很显然有较大的局限性。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滞后性和课程标准研制的迫切性。
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及课程内涵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研究课题组组织专门人员于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历时三年时间,研制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随之产生。
《标准》分为三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前言部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个角度分别展开阐述。课程目标部分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则分别对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提高模块、选修课程·专业类模块进行具体阐述。实施建议部分从教材建设、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课程管理建议等五个角度分别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突破与发展
《标准》(2009年)与《大纲》(2000年)内容结构比较详见表1。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从2000年的《大纲》到2009年最新研制的《标准》,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做出艰苦的探索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两者均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角度展开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研究。语文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下的分科目标,是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它也就成为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准则。[1]没有语文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课程编制工作的科学化。
基于原有的五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诞生的仓促性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内涵发展,2000年研制的《大纲》已经暴露出它自身的局限性,如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够科学完整,缺乏对课程独特性的分析,课程设计思路中缺乏理论依据,实施建议过于简单等。而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历时三年研制并作为“十一五”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成果之一的《标准》则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其深刻创新的理念、丰富完整的结构、科学细致的表述令人耳目一新。该《标准》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考虑了语文学科的一般规律和职业教学的特殊性。在课程理念方面,则彰显出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以必修和选修形式分编,并分模块设计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课程目标有总有分,具体入微。课程实施建议涉及教材建设、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附录直指教材选文内容选编及教学基本要求,极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和承载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2]综上,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教科书)的变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有关文件提出,21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为母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于历史原因和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也成为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据统计,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同时也是国际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
纵观各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交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欧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13个国家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制定了纲领性的外语教学文件(EuropeanFramework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从理念、目标和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外语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文件体现了国际上语言学、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强调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交际性教学思想。我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教学大纲设计中也基本采用了这种思路(如香港地区1999年版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2.在高中外语课程的设置上采用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日本将高中课程设置为英语一、英语二和口语一、口语二以及阅读与写作课程。其中英语一和口语一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而英语二和口语二为选修课程,阅读与写作也为选修课程。韩国也是同样,高中一年级英语为必修课程,从高中二年级起开设英语阅读、写作和会话等选修课程。一些欧洲国家则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设出不同语种的第三外语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兴趣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重视外语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作用,强调外语在加强各国人民理解和沟通中的作用;强调外语对于各国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4.教学资源的扩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使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5.评价改革形成潮流,各个国家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与检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重视研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力求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全面和公正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一些新的评价和检测方法正在得到实验和推广。
二、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自1985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是高中英语课程得到了普及,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经过1993年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经济和科技建设对人才质量的要求。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教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对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此次参加调查和测量的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共87所,学生达15,937人。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与1985年的全国英语教学测试调查相比,平均分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主要表现如下:
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学多以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语言输入量偏小。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993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所有高中学生设计一个目标和要求。1996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了一级和二级两个不同的目标要求,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基本按照一种课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和一个要求开展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常常对有些地区和学校偏高、偏多、偏难,但对其它的地区和学校则又偏低、偏少、偏易。
3.高考外语科目虽然近年来逐步改革,从重语言知识转向重语言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导向,但是同一标准的一次性考试无法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必然导致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步履艰难。
4.近年来,各地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实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条件较好的高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课程的资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英语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现行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的需要。
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高中课程应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潜力、个人的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具有体现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特点的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高中英语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同时,又按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设置相应的教学级别以及相应的语言水平测试级别,为学生提供相对客观的监测语言水平的标准。
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关系
2001年7月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整体思路设计的,当时国家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尚未出台,因此,其高中部分的课程标准基本是按照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分级目标的课程模式进行设计的。虽然在高中阶段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因此,课程标准研制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这次又重新对高中课程进行设计,力求体现实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以学分制的方式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又与英语语言的水平级别相联系,形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设置模式。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将以新制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准。
第二部分高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及内容结构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既立足于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现状,又充分考虑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我国对外开放、综合国力增长的需求,力求使课程标准做到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体现时代性的要求。
2.第一次在高中英语教学指导文件中明确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提出:“外语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中,提出了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级别要求,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为全面和丰富。
3.既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基础性,又适应高中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成长需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设计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课程,以学分制为基础、以模块为基本教学单元,使课程体现多样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4.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英语教学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5.根据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社会对英语的要求,提出基础教育英语水平级别证书制度的设想。
二、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结构
1.基本框架
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分别由若干个模块组成。其基本框架图如下:
附图
高中英语课程基本框架图(详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正文中表1)
2.必修课程
原则上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必修课,共5个模块,计10个学分。高中英语必修课程的内容将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注重语言的输入量,必修课程由综合英语和阅读与表达两个部分构成。两部分课程的课时比例为3:1。
3.选修课程
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若干模块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进行选修,分为两个不同的系列课程,即B系列和C系列课程。B系列课程为顺序选修课程,应在完成A系列课程后顺序选修。B系列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与A系列基本相同,在继续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的同时,重点发展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选修课程共设6个模块,计12个学分。
C系列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的课程: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专项语用技能,发展特长与爱好,满足兴趣和需求而开设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或就业,特别是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目的和有选择地设置C系列课程。以下课程仅为建议性课程。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可以包括: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语言应用类课程可以包括:文秘英语、科技英语、社科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欣赏类课程可以包括: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
第三部分原有大纲与新课程标准的比较
说明: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以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版本为基础修订的,其修订工作是在新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参加修订的人员同时是新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因此,2000年版的高中大纲吸收了一定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前该大纲尚未普遍实施;1996年供试验用的高中大纲到目前为止只在个别试验区使用,未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因此,实际上全国广大地区的高中教学仍遵循1993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的理念和要求。
第四部分征求意见的重点
希望专家和学者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提出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一表述以及教学重点是否恰当?你对此有何看法?
附图
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推行学分制,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您认为其意义如何?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七至九级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否恰当?
4.《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国家认定的英语分级水平测试,设7、8、9三个级别的考试和相应的证书;高校自行确定所录取学生的英语水平级别;学生可在高中阶段通过级别考试获得级别证书,并凭相应的级别证书申请不同大学和不同专业的入学资格。您认为此设想是否可行?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
【关 键 词】 课程标准;语文教师;素质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理念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因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挖掘自身潜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人生要求。”具体目标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认识和情感整合发展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依据这种培养目标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要有爱业的精神、过硬的基础、科学的理念和开阔的胸襟这四个方面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要有爱业的精神
在我国自古就有“干一行,爱一行”之说。只有爱才会用心去做,才能做的好,做中学语文教师也同样要有这种爱的精神。
首先,要爱教育事业。教书是个良心活儿,它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语文更需要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要比别的学科更辛苦,如果事先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日后难免会打退堂鼓。因为,今后的语文是要将“语言文字”的语文变为“语言文学”的语文,以更加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树立人文信仰,“语文”可谓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身教胜于言传,要有“献身精神”,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其次,要爱学生。做教师不同于别的,它要求教师必须耐心,不厌其烦,十年如一日地去面对一个个性格不同的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的话很难坚持长久,而要想有足够的耐心就必须爱他们。好的老师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要教育学生,必须要热爱学生。要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种爱必须是博爱的,不可以是偏爱,更不能有溺爱的成份在内。
二、要有过硬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不了解一个字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检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体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强调的就是要修炼、磨砺,下苦功练习基本功。对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能力的高低。在我看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除了上述以外,还应该大致包括如下几点:
(一)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最低要求。流畅自不必言,试想一个语言表达不流畅的教师怎么可能与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又怎么可能与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交流,又怎么可能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呢?从表面上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似乎做到流畅就可以了,至于优美好像纯属锦上添花之举。实则不然,优美的语言有其优美的音节韵律及其形式上的美,这些都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中学生是以一个以模仿为其学习途径的阶段,优美的语言课可唤起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较强的写作能力
这一点其实与前面一点有交叉部分。写作能力其实就是表达能力之一种,只不过前一点指的是口头表达能力,这里指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前一种能力的好处前文已述,今就写作能力一项作些分析,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的终极要求,也是教师行为的一个纲领性准则。当初沈从文、朱自清都曾用师生同题作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这种方式便于诱导学生写“下水作文”,并且老师的文章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样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本身不断地学习,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更在无形之中启示学生去学习模仿教材中的课文,并进而培养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和兴趣,从而使教材充分地发挥其功用,达到语文教育的目标。因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这就是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
(三)一话三字
首先要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重任有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和自己的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还要能让学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就是所谓的要让学生“拿得出手,张得开口”。其次要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让别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语文教师,要让字成为自己的脸面和招牌。其实,认真说来中学语文教师练成一手好字,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对于学生而言也有着很大的熏陶、带动和引导作用。
(四)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现在讲学科渗透,文理交叉,一招鲜早已不能吃遍天了。将多个学科知识融合起来既能提高语文教师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更好的服务态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即时可信的服务。更何况思维在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是相通的,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有可能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去,如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等。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杂家,努力去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要注重培养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要有科学的理念
(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科学的不一定是最时髦的,古代也有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未过时,依然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例如: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等。由此可见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总结、继承和扬弃的过程。总之“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的就是科学的,不符合这个规律的就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教育理念都是优秀的古代传统与先进的现代思想相结合的有机合体。
(二)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
这一点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语文教学的新趋向,如针对阅读教学的对话互动理念、个性化阅读理念、整体把握的理念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输血”,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逐步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转向“平等的对话者”,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为平等对话者。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关键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长期以来“授受”的教学方式,领会对话教学理念的精髓,与学生在平等地位上以“文本为中介”展开的认识、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要有开阔的胸襟
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生在世就要不断地学习,而生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更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作为一个新课改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师更要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正的学习,对于个人而言涉及人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通过与别的老师合作会使语文教学工作完成得更加完美。另外还要有能与学生合作的意识。新课改要求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怎么培养?老师通过与学生合作给他们一个范式让他们去模仿岂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有利于和同学们之间增进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与感情以便于日常教学。语文很难教,它包罗万象,既要教语文知识,又要考虑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大多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不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情感交流,通过情谊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又应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着力点。如布鲁纳所言:“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反思自己的思维从而以某种方式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的能力。这也是一个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成自我感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其基本理念主要表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它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同r还要能够积极倡导并切实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士泉. 关于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1(1).
[2]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守恒,讼虎.教育学教程[M]. 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创新. 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5] 宁鸿彬.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 祝新华. 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7] 杨成章,谢贤扬,李丽.语文创造教育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8] 倪文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语文的高考试题中,作文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满分是60分,占了语文试题总分的40%。所以,语文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平时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抓住了作文教学,使得学生学会了作文怎么写,应该写什么,在高考作文的考试中才能够游刃有余,打有准备之仗。
一、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作文状况
当代高中语文课堂中,虽有作文课,但是教师还是以高考为原则教授作文课。高考考什么,课上教什么,学生学习到总是围绕着高考作文写作,从立意,拟标题,写开头,写结尾,文体选择等等方面,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作文的写作准备着。教师们不关心学生是否感兴趣,怎样理解题意,只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加强,使得学生对作文写作越来越没有兴趣,而教师又因为学生们的态度对作文教学越来越没有信心,提不起兴趣去教。
同时,有些学校和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阅读教学中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和融入也不全面。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教师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了阅读教学中,对作文教学只是略带。学校安排作文课间隔也过长。而教师的讲评,也只是粗略而笼统地概括一些学生写作上出现的问题,只是单单地隔靴搔痒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写作上的教导。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叛逆,对于教师来说,有些学生就很不好管,对于他们不喜欢的老师,会不理、不闻、不听、不看,更有甚者会在课堂上捣乱。笔者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钻研教学教法,以便取得学生们的信服和喜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时,不应该一味地责备学生,教师也应该写一写这些作文,多与学生交流,看看对学生来说写作文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更加合理地计划和调整;而对学生来说,会觉得和教师是平等的,“我们都一样,都要写文章”,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相处和交流,减少学生的对抗心理。
(二)学生学作文现状
教师愁作文教学,学生也焦虑作文该怎么写,面对教师所留的作文题目,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感觉没什么可写的,或者一肚子话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这些都是学生们面对写作文时感觉到的无措和无助。
再看了一些学生的作文和网络资料后,笔者发现学生们的作文有三点缺陷:其一是“假”,感情是假的,故事是假的,甚至思想都是假的,在高考中甚至有考生为了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而得高分,编写自己亲人的死亡,这些都是极为不对的;其二是“大”,什么都往大了写,颇有些夸张满嘴跑火车之感,写什么都能够与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前进相关联,文章架子摆得很大,中间却是空的;这便是第三点“空”,没有多少让人觉得有价值的意义,也就是说文章是“空洞”的,没有感情,也许文章的辞藻很漂亮,也许结构很新颖,但是就是没有意义,文章可以质朴,可以简单,但是其中必须有感情,有价值,有意义,或是给人以启迪,或是催人泪下,或是让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慢慢地,一些学生因为不知道作文怎么写,从而硬凑出来的文章没有感情,假大空,也就对写作文没有了兴趣,这些也是学校和教师亟须改善的状况。
二、对《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的理解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使教师对“新课标”有“法”可依。《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修改了原有的课表的情况下,保证了学生应学到的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学生们的各项能力,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新课标中认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1,这便是语文课程要求学生懂得并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笔者认为语文课程中最能塑造学生这些能力的就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部分,而作文教学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新课标》里给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应让教师教会学生的各项语文表达技能: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新课标》中给出了作文教学的各种目标和教学建议,不再桎梏于过去那种僵硬的写作教学模式,不再禁锢学生们的思维与想象能力,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写作的天空。但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部分差别不大,但是实际教学操作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一点在《新课标》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只能依靠教师的经验去完成衔接,摸着石头过河。
课程目标中有“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思考感受”[1]9,这是对学生的要求,在作文教学过后,学生应该获得课程目标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要求。相对应地,在实施建议部分也有对教师的建议“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1]17。这给了教师一个大体上的目标和实施建议,教师是“鼓励”学生去丰富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的思想,但是只有“鼓励”是不够的,作文教学也不能仅仅控制在作文课上,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要启迪学生,语文老师是一个“全能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方面给予学生写作方面的积累。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学生在写作文时总说看见一个话题,不知道怎么写,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观察没有感受,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想法”,又怎么会有东西可写呢。
备课之先,目的领前。我们总会想,上这节课的意义何在,目的何在,我能为我的学生带来些什么。若是找准了方向,便能一气呵成、教案即成;若是前路未清,思绪万千,则冥思苦想也难成篇章。可是,学生学习也一样!奔走在教育一线的我,接触到的那些学习迷迷糊糊、浑浑噩噩的学生还真不少,他们只知道长辈要求学习而学习,却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于是,我想既然《语文课程标准》能为教育者导引方向,它也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航!我们应该让《语文课程标准》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告别迷茫。
一、《语文课程标准》应走进学生学习领域
1 《语文课程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上这节课是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领航标,它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任务,构建了新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于转变语言教育观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建议又从教材、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方法的指导,这对教学目标的实施会起到有效的保证作用。
2 《语文课程标准》不是教育者教育的专利,它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航。了解、学习、审视《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成为教育者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教师重视它,部分家长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以求让教育能走上正轨,有的放矢。而我,也是这样,规规矩矩地教书,认认真真地育人。《语文课程标准》不但为我们教育者道明了语文是什么,解答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同时,它也说明了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如果说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那何不让学习的主人——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目标,让他们目标清晰,提高学习效率呢?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探究
(一)目标学习课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学习课程目标,明确阶段学习内容,知道自己学什么。②在学习中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用讨论法来理解不明白的地方,用对比法来明确各年段的不同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有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操作程序:
(1)活动导入:把《语文课程目标》引入学生的视野,简单介绍,让学生获得初步的认识,产生好奇和喜爱的学习态度。
(2)感知目标: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其编排特点,以竞赛的形式加深认识,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目标:对本年段的学习目标有个清晰的了解,解答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4)对比目标:对于即将转换年段的班级,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两个年段目标的差异。
3 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又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目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
(二)目标生成课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自己的学期计划和目标。②找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明确如何学。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充满信心。
2 操作程序
(1)回顾目标:回顾阶段学习目标,以此作为目标生成的准绳。
(2)形成目标:结合实际,学生填写个人学习目标。
(3)讨论目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互相对比,修改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查漏补缺课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评价阶段学习的情况,逐渐培养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②对欠佳的地方加以重视,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总结的方法查漏补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有信心,追求进步。
2 操作程序
(1)复习引入,明确任务:回顾阶段学习目标。
(2)回顾过去,初次自评:感性认识自己过去的学习情况,下发评价量表,初步完成自我评价。
(3)对比参考,发现不足: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
(4)再次自评,展望未来:再次完成自我评价,正确评价自己,对优秀的同学加以表彰,并谈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四)典型教案
课题:
学生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大检查系列活动
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
执教者: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陈颖谊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评价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方面的学习情况,逐渐培养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2 对欠佳的地方加以重视,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总结的方法查漏补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有信心,追求进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任务。1 出示课题;2 复习旧知;3 引入新课。
(二)回顾过去,初次自评。
1 回顾过去。
2 初次自评。(1)如何评价;(2)交流评价。
(三)对比参考,发现不足
1 关于“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1)游戏检验;(2)小结读书兴趣。
2 关于“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 关于“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1)查找书的相关信息;(2)交流分享;(3)小结读书方法。
4 关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1)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读书笔记);(2)乐于与人交流(名人格言);(3)推荐阅读。
5 关于“喜欢图书,爱护图书。”(1)情景童话,猜猜谁是书的主人;(2)“爱书小天使”;(3)倡导同学要爱护书本。
(四)再次自评,展望未来
1 完成评价量表。
2 交流评价结果。
3 选出读书优秀之星和进步之星。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本文主要就“自主学习”方式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思索,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自主学习”与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英语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自主性。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且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5.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三、“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21世纪地球村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而掌握英语则是首选。英语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最近,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一、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
就尊重学生而言,我们也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二、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下图所示,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
①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②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同时还要指导中小学生选择正确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学习方法(包括应试技巧)就是充分运用智慧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现在我们教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备课要备学生,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要讲究英语学习策略,以便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IT技术。
IT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近年来,IT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极大变革。利用IT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什么?仅仅是追求教学方式层面上的变化吗?答案远非如此。我们认为,IT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课程;百年;流变
核心素养,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对21世纪学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评价,指的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1]。2014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发编辑部文章《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即它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
自此,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做好了哪些准备?或者说,走进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经历了哪些流变?未来又将怎样与核心素养深度贯通?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对此,本文通过梳理百年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主要理念等的变迁,以期为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贯通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话文普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首次对接
1904年之前,我国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语文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从殷商甲骨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经”“四书”,再到《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读古文、写文言文,应付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开始废科举兴学堂,民主、科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语文也开始单独设科,语文课程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但是,不像其他学科,古文读写仍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袭传统科举考试的陋习,存在着大量言文脱节,远离现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现象。五四时期,在我国一大批学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始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作用。在此影响下,小学《国语》开始学白话文,中学《国文》主要学习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话文。自此,两汉以来的“言文脱节”开始变为“言文一致”,白话文正式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普及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准备即核心素养首次接轨。对此,高度评价,说此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语文名称确立: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亲近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拉近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人们开始大力关注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成功生活和社会良好运转的影响。为了在语文教育中“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叶圣陶、夏D尊为首的语文教育家倡议把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此后,“语文”首次作为正式术语确立,并随着《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的推行流行开来。其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至此,语文课程开始听、说、读、写并重,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了和书面语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国语、国文更名为语文,不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语文课程自觉走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力图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听、说、读、写训练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话文,语文课程再次向中小学生个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迈进了一步。
三、“一语一文”观滥觞: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渐行渐远
1956-1958年,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其时,教育部颁发了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人员编写了各自的课本。尽管改革仅试行了三个学期便匆匆结束,为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语一文”观的长期流行。所谓“一语一文”指的是语文课程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两种要素构成的语文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语言学和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忽视实用文章学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语文教育向核心素养的前进。这种观念表现在教材编写领域,就是“文选组合”式教材长期占据语文课堂,教材编写则是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1978年,面对“”后以此种观念为主导编写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胡乔木同志做出了“跟过去差不多”的论断。对于此套教材,叶圣陶也同样尖锐地指出:“连革新都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并发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很少变革”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一语一文”的语文观又以新的形式主导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声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叹息,揭开了语文教育界与外界对话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语一文”观,即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构成的语文课程观。这种观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即语文既是人们思维、工作、学习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载体。在这种语文即语言和文化的“一语一文”观影响下,识字和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惊呼初中3年6册教材,二三十个主题,初中学过,高中再学,学到了人文,丢掉了知识和技能。学生课业负担重不说,走到社会上,连用实用文章办事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观,本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过犹不及,语文课程逐渐偏离了现实应用的轨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一语双文”言语观: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融和
觉察到“一语一文”式的语文观所带来的众多现实弊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从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角度,重构语文课程言语观。其突出表现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地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以语文教育家、实用文章学家曾祥芹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的“一语双文”思想较为系统地概括了这种课程观。在这里,语文首先二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继之,书面语言的文章又二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3]其中,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实用文章主要指与文学对举的传递真实经验的叙事类以及说明类、论辩类文章。其具体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普通文章,新闻、学术论文等专业文章以及传记、游记等两栖文章三类。
“一语双文”的语文观,强调建立“语言、文学、实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凸显“双文教育,实用文章教育第一”的应用取向。其旨在矫正顽固潜行于百年语文课程中的“学文学,用实用文章”的学用不对称弊端。
“一语双文”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视。结果发现,中小学语文教材有63-76%的实用文章。但由于受传统“红领巾”文学教学模式(1953年)的影响,加之语言文学观的滥觞,课堂中很多实用文章的教学变味为“文学分析”。“把语文教材当成文学教材,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学教学”的现象愈来愈多,以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实用文章读写素养差强人意。因此,彰显“一语双文”观,重构语文课程,拓展21世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综上可知,我国语文课程自设科伊始,就是为了构筑社会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态,同时为学生成功工作、学习、生活做准备。其后百年,尽管遭遇各种困阻,但语文课程发展的主流方向始终是努力朝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即始终朝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扬传统,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现实应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种语文课程观与实践形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学和实用文章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走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条捷径呢?
参考文献:
[1]张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
[3]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全球化语境下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J].语文建设,2009,(11):4-8.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执行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巨大成就的语文特级教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辽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习惯不但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江东区“走进新课程”备课活动。(2003年2月24日下午1点)
2、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
3、 假期备课情况检查。
三月份
1. 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分发资料)讨论通过本学期实验工作计划,实验教师再根据计划分头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工作,保证实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展开。
2.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学习、搜集相关理论及研究资料,为本学期实验打好理论基础。(集中学习《语文教学生活化》,谈感想,集中进行讨论。体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精髓。)
3. 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江东区教研活动)
4.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四月份
1. 中旬进行备课检查。
2. 下旬参加学校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演讲比赛。
3. 撰写“课改”学习论文。
4. 开设组内实验课,全体教研组老师听课,课后除教师自己评课,自评得失外,其他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实验课发现实验的进展,看看形成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按的出发有哪些不足,便于下一步工作有的放失。(家长展示课准备)
5.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6. 期中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检测学生的各项能力。(期中测试)
五月份
1. 组织教师认真上好研讨课,为参加学校教学大比武作准备。
2. 认真上好写字课。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保证课上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指导,加强督促,教给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3. 参加江东区“我爱语文”—走进新课程主题展示活动。
4. 理论学习:“语文素养”科学评价大讨论(围绕评价考卷,练习题展开)
5. 教研组成员开课。
六月份
1、 新教材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回放与评价。(课件、教案、反思等)
2、 每位教师每人出期末试卷一份。
3、 写好教学论文。
4、 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A.2001年 B.1949年
C.1956年 D.2006年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写字的数量是
A.2500个 B.3000个
C.3500个 D.2000个
3.目前规定: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的篇(段)是
A.150 B.160
C.170 D.180
4.口头语言的特殊品质是
A.深刻性 B.情境性
C.规范性 D.严密性
5.小学作文训练的体裁最主要的是
A.议论文 B.说明文
C.记叙文 D.科普文
6.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是
A.科学发展观 B.语文教学原则
C.言语发展规律 D.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7.各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是课程的
A.分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综合化
8.语文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是
A.作业批改 B.日常观察
C.阶段考查 D.课堂提问
9.对语文教学现象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构想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研究法 B.教学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资料统计法
10.在我国明确提出小语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的是
A.1956年 B.1949年
C.1978年 D.2001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小语界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12.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阶段的“作文”改称为“习作”。
13.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终结性评价。
1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15.语文课程标准比以前提高了拼音教学的记忆和拼读的要求。
16.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是根据音、形、义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17.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创始人是丁有宽。
18.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19.“先放后收”是前苏联作文教学的主要思路。
20.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提倡少命题作文。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表现为工具、教育和______功能。
22.“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学校是山东省______。
23.口语交际教材包括课本和______两部分。
24.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______、情感态度价值观。
25.一项语文教学研究任务完成后,需要形成一份书面材料,这就是______。
26.语文教学调查报告由五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是______。
27.语文教学实验报告由七部分组成,最后部分是______。
28.语文学术论文结构的最后一部分是______。
29.在小语发展,______年,曾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30.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工具性和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教学策略
32.口语交际
33.成长记录袋
34.个案研究
五、简答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的经验是什么?
36.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
37.当前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38.如何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六、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