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体育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他们热切期望自己的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能扬弃传统体育项目的程序和模式,摆脱规则的束缚,更多地灵活运用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进行体育活动,追求大学体育课程要有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突破传统和刺激体验等,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设如攀岩、轮滑、登山、体育舞蹈、健身艺术、健美操、搏击、电子竞技、皮划艇、游泳、桌球等减缓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体育课并使这些项目在高校流行和普及。由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标准》的硬性要求促使学校必须开设以田径的中长跑、立定跳远为代表的身体素质练习必选项目以及学校开设的选修体育项目种类较少,造成了学生对大学体育课上课的排斥性和选课的被选性。这些必然会对处于特殊时期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青年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压抑,不契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和热情呈现出分化和湮灭的趋势。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势不容缓。
二、现状分析
(一)全国艺术类高校分布情况
艺术类高校指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我国现在有本科艺术类院校40余所,并且在各类师范类院校、综合类大学中多设置音乐、美术、传媒等学院(系、科)。截止到2013年全国拥有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95所,其中本科42所,专科53所。本科中公立院校30所,民办本科院校7所,民办本科独立院校5所,河北省现有艺术类高校19所。
(二)河北省艺术类高校招生学生人数现状分析———以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作为河北省民办独立自主招生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受到社会的青睐。招生日益火爆,近三年来这两所大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800~4500人之间。在圆很多青少年梦想的同时也引来了连锁反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时男女比例1∶5,有的专业甚至只有1~2名男生或没有男生,这也就给大学体育课程造成很大困惑。
(三)公共体育课开设现状
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三自主”模式。各高校在遵循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同时,创新发展了自己的特色项目,努力满足当今学生健康需求,公共体育课选项课逐步增加,全国各地高校都已开始实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院校体育课程的有特色的创新改革。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也执行此规定,开设了不同的公共体育选修项目课程。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一年级开设了公共基础课(身体素质练习),二年级都开设了不同种类的体育选修课(专选),三年级没有开设体育选修项目。河北美术学院把散打和初级剑术分别作为一门选修课项目来上,这两所学校开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部分休闲体育项目。二年级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常规型教学课为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河北传媒学院为伤、残、病、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河北美术学院没有。但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文件的要求》,这两所学校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都没有达标(不少于15项),学期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三年级没有体育选修课)。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二年级选课时“被选课”和盲目跟随别人选课。同时对伤、残、病、弱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四)公共体育课师生比例
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为1∶150,从表4来看,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师生比都远远超出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数量缺口极大,尤其是河北美术学院。这就加重体育教师工作量,会导致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质量不高,消极怠工,身体疲惫。
(五)公共体育课班容量及男、女生比例
河北传媒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年的男女比例为:1∶6,2014年为1∶5。河北美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2014年男女比例均为2∶3,这两所学校的女生在学校中占主体地位。校园中的女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一方面,她们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她们也存在着“挑剔”和“求助”的消极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习惯,随年龄的增长其惰性明显上升,存在娇、懒、软、怕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形下,部分女学生走出校门后,便彻底与“体育”分道扬镳了。漂亮的面容、美丽的身材是当今所有女学生追求和向往的。有些女学生为了拥有美丽的身材往往去吃大量的减肥药,去过度地节食,这样大大地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女学生的身体的可塑性较大,她们的体型、肌肉和内脏机能都有显著的变化,她们除柔韧素质外,其他素质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差。女生被选课现象严重。
三、教学设施和场地利用
(一)教学工作实行微机管理
随着体育教学工作信息量越来越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已明显落后,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在繁杂的管理工作中导致低效率和高出错率,也不能更好地体现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在体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使用教务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可以网上查询体育成绩,网上选课。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已经基本实现了体育课程网络信息化管理。
(二)教学场地利用(以河北传媒学院运动场地为例)
学府路校区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8道),面积为18960m2(含足球场);室外篮球场7块,面积为3480m2;室外排球场2块,面积为2160m2(含周边空场地);羽毛球场地2块,面积为480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25080m2。警安路校区拥有300米标准田径场1个(6道),面积为6453.8m2(含足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室外篮球场1块,面积为420m2;室外排球场1块,面积为162m2;综合室内运动场地1个,面积为2738m2;室内综合健身房1个,为974m2;室内练功房1个,面积为368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7035.8m2;室内场地面积为4080m2。栾城校区拥有室外篮球场5块,面积为2864.47m2;室外排球场12块,面积为4571m2;室外网球场10块,面积为6937.33m2;室外毛球场6块,面积为491.4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14664.2m2。三个校区的运动场地合计室外面积为46780m2,室内面积为4080m2。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学生人数在10000~20000规模的普通高等院校,运动场地人均室外4.7m2,室内人均0.3m2,我校运动场地室外面积应为62571.1m2,室内面积应为3993.9m2。我校现今运动场地室外缺失15791.1m2,室内缺失0m2。健身房现空置,有攀岩场地和多功能健身器材。运动场馆基本保证了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使用。推进群体活动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有部分室内场馆资源浪费。
四、结论
社会需求的增大,为高校人才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去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过程中,仅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身心健康水平也成为当今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同时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全面发展的实现来说,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就其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旦失去身体这一资本,专业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达到市场的要求。基于这条件下,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与要求;不管是锻炼力度方面还是针对性方面,体育教学都较传统体育教学高一筹,因此,体育教学的有效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提供情绪发泄途径,缓解压力。体育教学的竞技性和突破性能最大限度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为整个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创造更为宽广的平台和空间,通过各个强度适宜的项目,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情挥洒汗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排解情绪的途径。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来说的确会发挥上述作用。但是体育教学本身发挥的也就是“外”的作用,即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训练和提升。要想将外部积极作用转换为内在的力量,还需要人文教育的辅助与催化。我们都知道,情绪虽然受到身体机能水平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意志力抱恙时,他的情绪也会相应变得消极;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坚持乐观的情绪,配以适当运动,并且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话,他的情绪会相应变得更为积极。学生通过人文角度约束和引导自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享受教学过程,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且受益无穷。世事无绝对,并不是说只要高校课程按照教学步骤一步步实施了,就一定能收到预计的效果。“人文教育”概念的应用,对学生人文关怀及引导的强化,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学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一部分的空白,对于课程教学活力及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有了了解与认识,但是从高校人文教育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认识不足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单单意味课程减负,降低学生的课程压力,它应该是一种与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态度高度契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在合理教学范围内,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学习的体验度与感受度,让学生享受整个教学过程,由衷的喜欢体育课程教学,并且在过程中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从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将课程人文教育的要求仅仅理解为从人文关怀角度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作为学生来说,心理及学习的“负担”究竟有没有减轻其实是个未知数。从高校学生具体特点来看,现阶段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和负担就是无兴趣却不得不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就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说,应从学生的特点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手段有效性待提高
除理念认识不足的问题外,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手段有效性亟待提高。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能极大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有工作的开展均需战术及战略的支撑,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人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走不出传统的框架与套路,要么重学生却轻了课程,要么顾课程又忽略了学生,难以把握二者关系的平衡。鉴于这一现状,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建议应从宏观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各个击破,一步步建立和形教育的氛围,让学生从心底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走上综合发展与成长的道路。
三、落实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有效对策
结合时展趋势及现代高校学生具体发展特点来说,要想提高体育人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时代潮流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着力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具体策略及措施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特点
高校学生与过去高校学生的特点相比,多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如果始终按照人文教育的老套路开展教学的话,不会发挥太大作用。比如教师如果想将“减负”这一内容作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突破口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在施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解相应“减负”工作的意义。这一环节对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者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不严格把好关口,所有的工作都将会是徒劳。鉴于此,就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现状来说,应着力提高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多样化教学内容,结合时展潮流及趋势对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的课程张力,通过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受益。
(二)与时俱进,充分融入时代性
除了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设计中外,还应从时代特点入手,对新元素及要素进行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过程及内容,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及提升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激发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理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将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身心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延伸到更多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智慧与体质并重的综合型人才。时代性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应与课程教材内容保持高度一致性,不能偏离高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从教育的角度对时代内容进行筛选。时代性的东西总是具有正反一,两面的,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高校学生去吸取。在这两点问题上,教师一定要提高警惕。
(三)创新模式,强化情感路线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应从模式创新入手,强化情感路线,让学生用心参与训练与教学,为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更多新的途径和模式,从体育人文教育教学传统教学目标转向更新的、更接近当代高校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争取最大化体育人文教育教学价值与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集智慧与高反应能力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人才。情感路线的强化并不代表体育课程性质的变化,只是将知识教学的途径从传统一板一眼的传授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放大学生的情感感受,可以是团队中合作精神的感受,也可以是与对手竞争的体验与感受,在体验这些情感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更新和调适,从而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并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
1.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应遵循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满足学生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符合学生发展的自然成长规律,也要培养学生适应学校教育及外部社会环境,设计、开发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课程。体育课程的职责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教育。
2.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随经济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当前,人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其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全面的知识,还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通过运动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身体体质,丰富社会生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目标来看,体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实现,是促使普通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1.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需转变观念
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增强体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体育观念的更新客观反映了人们对体育活动认识的进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我们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结合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各种各样的认识和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对人类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理念,反映了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总和。科学重视理性思考,追求真理、规律和知识。人文精神是基于人的基础上,追求感情、信仰和价值观的。体育课程本身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科学和技术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强大动力,课程也是在文化和教育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体育教育的功能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为体育人文观念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为体育科学的发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我们找到它们的交集点,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的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课程文化探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体育课涵盖了体育和健康两个学习领域,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这一门新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关照下,人们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显然,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运动技能的获得是体育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知识这一维度的课程目标。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也要关注体育知识教学,揭示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的整体修养。从课程文化的视角,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任何一种课程的产生和存在都有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背景。大学体育课程在近十年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组织形式、课程内容等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全方面渗透,体育课程非理智地追求完美与反驳“传统”,“课程改革”成为了全盘的“改革课程”,基本的体育课程文化价值取向越来越走向消退,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导致了课程文化的一些“疲惫”与“异化”问题,偏离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涵。因此,对课程文化问题进行探讨,展开不同甚至对立观点的争辩,是十分必要的。
1.体育课程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发展的可供选择的一种路途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建设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学生的民族,性别,体育文化传统,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体育文化体验。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就相应的要求坚持多元文化视野、多样性原则和个性化指向,进行课程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课程是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精粹,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更表现在课程特别是教材有着区别于其它文化材料的特征。而现代课程改革在“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偏差下,课程从“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转为“学生选择的内容”。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我们认为,学生多学或少学些竞技运动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一定要规范并不是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
2.学生是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不同个体的遗传素质各不一样,不同地区间在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个体的体育价值观和目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是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体育课程内容必须保证丰富性,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使不同个体的专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的需要。课程应该能够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关注并体现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的心理世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施教的对象来自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因而要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个体,尊重不同文化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习俗,理解并反映出不同文化族群的生活景观和思维方式,开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以人为本”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吸取,但我国的高校体育不能以学生为本位,也不能以社会为本位,更不能以学科为本位,而应使三者有机结合,既考虑学生个体的健康需要,又考虑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还要兼顾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理念。
3.学校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
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无疑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程改革日益成为教育推动力的今天,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办学个性,主要不是看其外显与物化的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而是看学校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及这种课程开发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形成各校独特的课程文化特色,是学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课程文化发展实质上是一次次课程改革累积的结果,而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文化价值的重新审定,也是对课程文化发展自身进步问题的认识。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以激活受教育者的文化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是课程文化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把中国体育的传统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人现代课程,则是课程文化的必要选择。我国的大学体育必须在教学的任务上突出其学科体育教育的特殊性,提出清晰的重点目标。大学体育课程是关于人体运动的知识与学问,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应有其本质的文化内涵。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人类文明的精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竞技运动的力量,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
参考文献:
[1]吴双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刍议[J].湖北体育科技.200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校的体育教师,而体育教师又担负着培养我国下一代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检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标准是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而田径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是具有重要的锻炼价值,而且对于培养体育教学师资有着特殊的作用。随着课改的推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掌握锻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新时期下
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作为一名田径教师不仅要学习拥有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另外,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现在大部分高等教学专业的目的仍然把教学课程的目的局限在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而且并不能满足21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田径课程教学实质性内容十分匮乏。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缺乏独立性,没有时代性,不能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实质性价值。这是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杂乱无序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与全面化的趋势发展,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不然教学目标就等于空头支票,无发兑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将一些落后的,不符合教学目的的,缺乏实际的教学内容淘汰掉,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然而,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仍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约束,教学内容也仅仅涉及运动技巧运用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田径教学与健身和心理健康等的联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学生也难以接受。另外,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杂论无序,存在很多重复的教材。从中学到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与中学相比,递进性较差,不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很难构建完整的体育教材体系。
(三)教学方式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方式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与授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而学生也仅仅因为学而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这种注重书本知识,缺乏生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将来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来当这些学生成为田径体育教师的时候,那么他们也会成为教学的奴隶,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那么田径教学改革则寸步难行。
(四)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与合理性,整个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考核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而且对课程评价的目的理解不正确,他们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筛选优与劣,并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的意识,不断进行提高与创新,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及进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另外,田径课程评价仅仅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将最后的一次性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仅仅死记硬背,考后对自己所学内容失去记忆,这样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很难实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也应随着进行。本文通过前面分析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用外国一些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课程的改革中,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应紧随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明确自己的重任是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所以,随着课改的提出,对师资得得要求也逐渐从重数量上转移到重质量上。培养具有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促进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已经把体育作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那么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田径教学课程目标也应做适当的调整。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在将来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使田径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田径这门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会使教师及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密切联系社会现状,拓宽田径教学目标,挖掘田径教学的潜在价值,使田径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课程,也能够成为学生的娱乐项目,使孩子真正热爱田径,那么,将来他作为教师使将这种对田径的热情传染给他的学生。
(二)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针对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其内容应更加注重培养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团结能力,在重视学校体育的基础上,要将学校体育逐步转变为终身体育。以此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对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时,可以增添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将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将田径与健康、养生、物理等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也增加了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激发孩子对田径课程学习的兴趣。田径运动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要增加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一些传统的田径方法进行比较改革与创新,使田径也能玩出新花样,充满娱乐性。
(三)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探讨,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吸收学生的宝贵观点与想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在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并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田径教学上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的教学能力。所以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未来学生的授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在评价内容上,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方式上,要打破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及教师评价进行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另外,也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践练习,不断进行总结
学好田径课程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的结果。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在生活中练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总结
面对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现状,各高校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和学生不满情绪滋生。据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且重实践的方法,而对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德育活动。德育需要主体性教学,需要实践教学与活动教学,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德育课程实施中,主要仍以传统的方式,即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灌输和传授德育课程内容,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聆听教诲。而当代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德育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德育成了空谈之说。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说法早已不新鲜。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政治的、世界观的、人生观的因素等,所以,德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德育课程基本上以说教的面目出现,教师常常运用道德禁令或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旨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德育实施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说教课程。德育也随之成为空谈。
再次,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学生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为单纯的训练行为,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高校德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后果是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德育内容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
导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第一,德育按照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和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这是德育的目标和本性。但德育过于理想化虚化了德育目标,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它决不是唯一的,德育政治化偏离了德育规律,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第三,我国德育工作片面强调即时性,在德育现实中有太多应时、应景、应制的成分。这种德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德育本性,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我国德育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客观地对待其他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封闭化禁锢了德育资源,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的网络传播和影响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好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消费,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因此,德育网络化极易淡化德育功能,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第一,长期以来,在教育强调只是知识习得、观点记忆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陪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德育的定位误区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高校德育习惯于课堂教学传授,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加之德育教材内容比较深奥苦涩,很少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而且,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第三,高校大多数道德评价还只是一个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较为抽象,评价方法刻板,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国德育还没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的现象。教育目标阶段性不明确,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重复、脱节;在德育的管理上,中小学严格有余,大学则管理不够。第五,高校德育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而且,学校与家庭基本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案与途径,家庭德育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其一,大学生若普遍没有德育实践,不可能全面认识社会,践行社会规范。缺乏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德育成为纸上谈兵。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交面广、读书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加之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忽视价值观培育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与过去几代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大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在增大,给注重共性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破除德育中存在的模式化现象,加强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固则根生,大学生健康心理是德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知,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原因。这些因素和原因相互牵肘、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目标和理想效果。
三、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几条建议
1.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
对于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东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东方国家倾向于开设专门的课程,而西方国家多倾向于否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在我国,系统化、专门化的德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课程化与知识化。德育课程化使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德性培训的任务,而德育知识化则很可能造成德育的教育形式沦为灌输式,也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这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归纳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渗透教学是难度很大的课堂教学,提
高教师的渗透能力,成为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治”对抗德育实效性低迷
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正面的显性课程可能引起的冲突和逆反心理增强,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并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体悟,对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洗礼和较持久的影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2)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师设置等;(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4)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风、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等。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感叹:“无为而治,其舜也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无为”反而能“取天下”。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理行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为无为,则而是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无不治。”高校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意识的成年人,虽然缺乏社会实践而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有着辨别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于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规章制度与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
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也是在扬弃与继承中变化着,因而客观上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现实的。真实的德育在于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淡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教育更为人性化的使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祛除伪善的说教,还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德育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理论化、政治化突显的趋势。德育课程改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是保证德育实效的紧迫要求。
4.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明了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自身提出任务,并独立地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3]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地选择道德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精神状态并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教育,使大学生们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善恶,遵从道德之善,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堂,王莎.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课程改革和实施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4-36.
[2]胡弼成,佳.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原因剖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133-137.
[3]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01.303.(责任编辑刘平)TheReformoftheCurriculumofMoralEducationand
关键字:成人教育 函授 毕业论文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授教学方式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需求,是传统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1]。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成人教育模式主要形式仍然是以函授模式为主。
对于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检验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检验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显然,“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教育的目标,而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是这种“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培养过程,毕业论文是研究能力的书面反映,毕业论文答辩是对研究能力的考核[2]。迄今为止,在大多数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答辩依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如果我们有机会对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阅读,并且有机会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就不难发现,如今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所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 存在的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差,包括论文本身的质量和论文答辩水平都比较较低,与相应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函授毕业论文论文中常见的问题有如:论文选题太大但内容范而空,没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仅局限于泛泛而谈;所研究的主题与所学专业严重脱节,无法看出作者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论述问题时系统性条理性较差,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所探讨的问题几乎无任何学术性和实用价值可言;所提出观点和所做结论只凭感觉信口开河,找不出任何强有力的依据。同时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不少的学生对毕业论文中相对重要问题的阐述把握不住,对答辩委员们提出的即便是很一般问题解释不清,甚至由于从未对此认真思考而根本无法回答,等等,种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二、 主要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成人教育函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出现问题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1.社会影响。社会对成人教育文凭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根本没有把函授学习视为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途径,而只是将其作为提高自身地位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够重视,得过且过,其中也包括了毕业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2.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函授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需要同时应付工作、学习、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函授办学过程中 “学员到课率低,日常管理难;考试纪律不好抓,考试秩序难;专业分散,组织学习难[3]”的三难现象一直都存在。学生留给自己的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加上对所学专业发展现状认识不到位、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研究论文写作方法也不了解,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学习环境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函授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效直接有关,其中也包括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对各个学习环节的管理模式安排以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和选择等等。显然,教学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对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应该是导致毕业论文出现较大问题的主要原因。虽说影响高校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来说,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学校方面、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三、关于提高成人教育在职学习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1. 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积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强化教育,提高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毕业论文环节重要性认识的教育,提高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2. 制定严格可行的管理规程,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3. 科学安排毕业论文的教学时段,改变以往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才启动毕业论文工作的做法,提一个学年进行毕业论文安排,便于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拥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选题和思考;
4. 完善毕业论文的监控模式,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时解决所发现问题;
5. 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学生从事科研的水平;
6.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承担课题中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并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7.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展开研究,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并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
8. 完善毕业论文的评阅和教师指导工作的考核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制度;
9. 制定合理地毕业论文的实施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征,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和结合专业进行设计撰写设计方案的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安排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着任何课堂教学或教学实习不可代替的功劳[4]。因此,值得高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投入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去研究,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教学毕业论文质量有效的途径。
[1]鄢烈洲,曹艳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规范管理与持续发展研究 [J]. 继续教育,2011,(1):15-19
[2]张勇,赵勇. 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J]. 西北医学教育,2004,17(2):225-226
摘要:双语教学是地方高校大学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教学过程中的英语使用比例、课前准备、课件制作、作业和考核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改革方案。
关键词:双语教学;英语使用比例;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95-02
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国际化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师生国际流动。双语教学能为学生出国留学做全方位的铺垫。因此,双语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
早在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材料类人才,我校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采取了双语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双语教学定位
从双语教学的英文表述(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中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学科内容、语言技能、整合学习。其中“学科内容”置于“语言技能”之前,是首要目标。“整合学习”是双语教学的精髓,体现了双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上,要将学科内容和语言技能两个教学目标整合,处理好语言与学科内容之间的依存关系:语言是学科内容的学习媒介,而学科内容是语言学习的资源。“整合学习”也是双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在教学设计上,要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成任务链,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努力探究、亲身体验的学习情境。
二、教学实践
1.课程性质与目标。本课程是我校为材料类宽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凝聚材料学科知识和应用型英语知识的精髓,使用全英文专业教材,通过中英双语授课使学生在学习材料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和交流的能力。
2.教学方式与考核。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课件以英语为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每6学时布置一次课后作业,要求用英语完成。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兼顾双语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试卷的卷面采取英文题目,学生作答可以用中文。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30%(考勤+习题)和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
3.授课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班级人数在20-40人之间。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已学的专业课有《材料科学基础》。由于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约有1/3学生通过英语4级考试。
4.教师与教材。本课程授课教师为本学院材料学R到淌ΑV鹘滩奈青岛科技大学陈克正教授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材。该书以国外原版教材做参考并根据国内的教学情况及材料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全书共分固体材料的结构、常用工程材料结构等9章。
三、问题与改进
1.英语使用比例。在双语课程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到底占多少,极大地决定了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环境限制,本课程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即部分采用双语教学。一般情况,双语教学要求英语使用比例不低于50%。在最初的教学中,因为追求英语使用比例,所以除了教材全英文外,电子课件也是全英文的,教师讲课采用中英文结合。但是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较难接受,教学效果较差。分析原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原本就比较差,再加上诸多生僻的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长难句,使得大部分学生上课无法听懂。根据双语教学“学科内容”为首要目标的原则,结合课堂互动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计划将教材更换为许并社编写的全中文教材《材料概论》,从而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双语教学“语言技能”目标,仍然保留了多媒体课件中较高的英文比例。
2.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于很多专业英语词汇甚至大学英语词汇都没掌握,造成了学生听课困难。因此提高本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另一个措施是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每节课下课前,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的学习章节,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预习准备。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会有更好的预习效果。同时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提供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回答,使学生都能参与。
另外,为了使学生理解英文课件内容,编写专业词汇集发给学生,使其提前掌握每一课的专业词汇,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理解专业知识而不是查找单词。
3.课件制作。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从方便学生理解出发,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对英文专业词汇加以中文注解。为了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收集视频、动画、图片等各种教学素材,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课题或学术论文等,特别是教师科研工作中的收获或遇到的问题,相比刻板的教材理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可见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将科研引入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科研兴趣和信心。在本课程中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展示写科研成果或论文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开拓学生在材料领域的眼界,从而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其今后在本专业中的工作或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4.作业与考核。由于全英文教材中没有习题,所以课后作业题为教师自拟题目。主要针对的是课程的重点知识,题型多数为简答题。为了督促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采用英文答题。但是学生反应太难,多数学生直接照搬教材相关文字,效果非常不好。后来简化为可以用中文答题,大部分学生能把教材中文字翻译为中文答题,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将互联网搜索的中文解答直接照搬。不过至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中文答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程期末考试采取笔试闭卷,但是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经过实践反思后采取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查阅参考书和英文字典,但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等电子词典。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开卷后,学生的考试结果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成绩及格率还是偏低。将试卷的大部分题目改为中文撰写,降低了试卷中的英文使用比例后,及格率提高许多。但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出发,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又将开卷考试改为了闭卷考试。经过几次考试改革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良好,及格率达到正常范围。
5.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总课时为32课时。采取双语教学后,要兼顾专业知识和科技英语的学习,课时量明显不够。因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授课,然而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某些重点难点句子,教师必须反复讲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慢了授课进度。这就产生了课时不够的问题。为了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修改教W计划,增加总课时数到48课时,才能实现本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6.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法单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教材时,注重对ppt课件或教材内容的讲解,主要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讲解,没有形象的描述和过多的专业阐述。这种授课方式枯燥单一,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和上课的积极性。解决方法之一在继续使用英文课件的基础上,更换教材为中文教材。方法之二是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加强师生互动。采用小组讨论等其他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丽文,等.《材料概论》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47-48.
[论文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实行有效教学应从课前精心备课、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课后及时反思、建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及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五个方面做起。
随着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一一课堂:为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难以真正落实?为什么“三维”课程目标仍然游离于我们的教学表面?为什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走向形式主义?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仍然很累、我们的学生仍然很苦?等等,种种洁问最终集中到了一个话题—“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实就是伴随着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学习和思考,拟就“什么是有效教学”、“为什么要追求有效教学”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概念的解析—什么是有效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想学到乐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并不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而是看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看学生能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当前,在人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内涵丰富的教学,教师们对于有效教学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维度:
首先,从两个不同角度看:一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在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观等教育教学理论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二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给课堂教学提供一系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测性。
其次,从有效教学的要求看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们课堂教学永恒的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第二个层次应该是课堂教学更高的追求—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第三,从教与学的过程看,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教师“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学生有效的学习指通过学习学生获得了进步与发展。
二、时代的呼唤—为什么提出有效教学
(一)学校教育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学领域、企业注重的是经济的效益。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一样,学校也追求教学效益。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专利,从有学校教育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益就应该是学校教育必须注重的。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则可能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提倡有效教学,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形式化”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现状的迫切要求
目前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为了追求成绩、升学率,那种“片面的、短视的”传统的教学效益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三)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按照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教学,其核心是反对低效的教学,追求最大教学收获的教学。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状态下追求最大的教学收获的教学,是综合利用各种策略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
三、策略的探讨—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课堂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的素质,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位思想政治教师都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课前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政治学科独有的与时俱进的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我们的备课要素相比于其他学科也更加丰富。备课也应该讲求效益,实现“有效备课”。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钻研教材、筛选时政,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精选、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认真钻研教材是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学科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对教材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②合理整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对“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社区资源”等所有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按照新课程理念,备好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又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仁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
(3)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一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首先,有效“讲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讲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如果内容过多或过长,就极容易使那些注意品质不佳、记忆力差的学生少有获益。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总是源于某种过度的、不恰当“讲授”。但是,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是并不完全排斥教师的“讲授”,而是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一直以来,好教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教师,好的“讲授”也总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其次,有效“提问”与“倾听”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和“倾听”。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问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有效性。只有那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那些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只有那些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问题”的有效性还在于提问方式的选择,思维的深刻、问题的语境等等,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会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思考和研究。
有效教学还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其实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中生成的亮点,就是教师在有效倾听的时候发现并运用个人的教学机智实现的。
最后,师生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是主战场,因为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摒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当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及时和不断的反思。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又如何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思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反思的策略就是写本课教后小结,就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方面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写总体的成绩与收获,力求新颖有意义;写局部的做法与经验,力求独到而实用;写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力求解决而提高;写过程设计的缺陷与教训,力求深刻而警醒;写学生的创造智慧与评价,力求激励而发扬。要体现“以小见大”,从细微处人手,点滴细节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笼统反思,抽象而不着边际。通过这一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好形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加强教学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四)建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新课程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的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标准以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程度,影响着课程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有效教学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可以说,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工作的效应,取决于评价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落实情况。因此,重视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不断激励教师和学生,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明确重过程、重情感、重个性、重发展的评价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确匕发挥课程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人。所以,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人浅出,左右逢源。
(3)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一是课堂调控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二是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三是评价指引能力。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子防身术选修课,可行性
1、引言
女子防身术是一项集拳击、散打、自由搏击、泰拳、截拳道、擒拿等防身实用技击动作于一体,是女性在受到歹徒各种非法暴力侵害时,运用头、手、脚、膝、肘等或就地取材进行防卫和攻击,以制服歹徒,保护自己为目的一种专门搏击技法。免费论文参考网。女子防身术不仅能够培养女性果断、沉着、勇敢、机智的心理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爆发力、敏捷的反应力、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让女大学生学习防身自卫的技巧,提高女性自我防身的能力,避免日常生活的突发事件。因此,女子防身术作为选修课进入河南省普通高校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依据河南省普通高校女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分别从女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女生对开设女子防身术的欢迎程度;河南省普通高校硬件设施水平是否具备开设这门课程的条件等展开讨论,旨在为分析将女子防身术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笔者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中随机抽取15所有代表性的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免费论文参考网。
2.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调查表采用发放形式,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回收738份,回收率达 98.4 %。其中有效问卷为731份,占回收问卷的99.1%。
(2)数理统计法。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在计算机上运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
(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析与综合。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普通高校女生对大学体育课现状评价
表 1河南省普通高校女生对大学体育课满意程度调查(n=731)
论文摘要:对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滞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视体验与参与对竞技项目的改造模式。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编排体系,高校1年级基础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复。考核项目主要针对运动技术严格执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地进行,缺少与社会责任、开发行为有关的发展能力考核。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培养体育骨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1前言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在现代教育思想影响下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与看法并相继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又进一步加快了改革的进程。本研究在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调查基础上,分析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江苏省50所高校的1—4年级大学生和部分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778份,回收问卷1605份,回收率为90.27%;其中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88.30%。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为研究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3.2访谈法
为了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进行实证调查,走访了江苏省部分大学的1—4年级学生40人(男、女各半),体育教师5人。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询问,探询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编制问卷做好准备。
3.3调查法
为了全面了解江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设计问卷,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3.4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l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为研究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供依据。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江苏省大学生对目前体育课课程设置的态度
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最多的是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而大学生工作以后由于缺乏场地、器材,选择锻炼身体的方式比较多的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项目。调查中有36.0%的学生对体育课课程设置不太满意,36.4%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设置一般,多数人认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忽略了人体在各生理发展时期的情况变化及工作、生活环境对锻炼者的影响(见表2)。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不论是刚入校的新生还是将要毕业的老生,对体育课程都有很高的期望,体育课程的改革空间还很大。
4.2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课程设置的态度
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课课程设置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由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当前体育课程的设置状况存在一定想法,体育课程改革的空间很大。
4.3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3.1教学观念陈旧
80.5%的大学生认为现有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急待转变观念,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校体育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法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加上现有的体育教育内容片面,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的特长,而素质教育则必须保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显然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原有的体育教育惯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这就造成了体育素质教育目标在执行上混乱,使旧体制下的优点无法保留,素质教育的优势又无法发挥,这种矛盾的冲突导致教学中常出现左右为难的状况。
4.3.2教学内容繁杂。针对性差
64.2%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不适合学生实际需要,内容选择过于繁杂,针对性差。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还是强调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教材选择过多地从运动技术角度考虑,大多数活动项目缺乏终身受益的内容,使得不少学生大学毕业后,体育活动也停止,教学内容安排与中小学雷同,基本上选用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分类方式和直线式,间隔式或混合式的排列方式,理论课教学内容太偏重目的、任务、原则、意义等概念,忽视了体育人文学与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用价值不高。
4.3.3.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法竞技化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往往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及游戏和比赛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些新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似乎还没有被高校同仁所接受,在实践课的组织上,习惯将课堂常规简单的队列队形练习、队伍的排列与调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主体,而忽视了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论文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健康状况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如何更好地在高等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巫需解决的问题。但纵观近几年国内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宏观层面,而对于具体的课程实施则甚少涉及。针对现状,本文作者从高校传统体育课程入手,运用调查法,文缺法,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这些高校实施公共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最后本文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0.前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了学生未来健康状况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开展体育工作,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以适应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的挑战,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函需解决的问题。但纵观近几年国内的健康教育研究,大多停留在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宏观层面,而对于具体的课程实施甚少涉及。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对于改变现实的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策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对象为山东省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1.2.1.1问卷调查法,随机发放14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07份,(男生721人,女生686人)回收率为98%。
1.2.1.2访谈法。分别对各所被调查学校的分管校长,体育教师。
1.2.2文献法。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学学校体育的资料,以及在各学校查阅了在校生的体育课成绩以及素质达标成绩。
1.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结果。本研究利用MicrosoftExcel以及SPSS11.5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各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这一指导思想的理念显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强调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2.2教学模式现阶段,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改革有着极高的期望,山东省各所高校也有不同形式的探索,有些学校已经逐步地改变了传统的上课方式。如有些学校在2006新学年将实行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即从新生人学即开始上选项体育课,打开行政班的界限,实行一、二年级必修公共体育课选项的方式,三、四年级开设选修体育课的方式(原则上一年选择一项课程,个别素质全面的学生可以一年选择两项)。一年级选项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等实际状况,在进行分班,摸底,体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选项需求进行分班分项教学。二年级选修课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三年级开设选修课,主要以提高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部分学校也开设了保健与康复体育课。该课程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以及物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为主。这一系列的尝试,使得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
2.3教学项目选择在体育课的选择项目上,各所高校都呈现了项目多样化、娱乐性的现状,学生更关注一些娱乐性强,易于开展的项目。如体育舞蹈、武术搏击、球类项目等。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应注意以人为本,淡化竞技体育,注重健身性的体育健康项目和竞技项目的搭配,选择那些难度不大、易于开展,能延续到成年期进行的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避免竟技体育教学内容的低层次重复,降低难度,改变规则,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感兴趣的、有特长的终身体育项目。
2.4考核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向导,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各高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课考核,逐步步人综合的轨道,一般考试内容包括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占总成绩80%;理论知识,占总成绩10%;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占总成绩10%。但是这种考试的内容、形式不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过程评价纳人最后的成绩,并且在占总成绩80%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山东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为目标。
3.1.2教学模式实施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健康需求,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3.1.3山东省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喜爱,易于掌握的项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
3.1.4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较科学客观,且易于操作,能对学生的三维健康观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3.2建议
3.2.1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摒弃注重技术的教学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模式。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健康发展自始至终贯穿于体育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进健康,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3.2.2以学生为本,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强调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性质;类型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是在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后启动的,在这次会议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健康第一”成为学校工作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述的理念和思想势必会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一些理论进行反思,对一些与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课程名称
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一样,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纲要》也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很明显,这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出的一个新举措。那么,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为什么要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有没有必要把它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
在国外,确有改变体育课程名称的做法,如日本,把体育课改为“保健体育”课。实质上是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交叉开设。这种安排确保了学生学习体育技艺与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也有把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其目的并不是把两门课交叉开设,而是要用健康的目标来指导体育课,并且在理论课中增加一些与体育有关的知识。而这里的健康教育仅是体育的关联课程,并不足两者交叉。我国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依据这种设想。作为交叉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有二个方面:①安全、健康地从事体育运动;②安全、健康地生存与生活。但作为和体育关联的健康教育就仅有一个内容,即安全、健康地从事体育运动。如果我们硬把环境、营养、疾病预防、性教育等列入体育课程之中,势必冲淡体育技艺性的学科特征,减少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另外,和健康关联的课程难道只有体育课程吗?开设“体育与健康”课能解决健康教育的各种课题吗?看来是不可能的。即没有必要把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
2学科性质
在分析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之前,必须把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性质和高校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区分开来。体育专业教育是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而建立的一个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学科性质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群的学科性质。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则是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通过有效的身体练习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上述两类高校体育课程虽密切联系,但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
20世纪80年代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高师体育本科教材《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性质作如下阐述:体育的研究对象是体育中的社会现象和从事体育的人,从体育是研究社会中的体育现象来看,体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从体育的对象是从事体育的人来看,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体,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这使以完善人为目标的体育具备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性质,体育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体育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这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总体性质,也是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性质,这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不是一回事。
高校体育的学科性质能用自然性和社会性包容吗?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实践类课程,按其学科的分类体系来分析,把它作为自然类学科不妥,把它作为人文社会类学科也不妥,把它作为人文与社会的综合类学科更不妥。因为,体育最重要的特征是从事身体练习并承担一定负荷,体育的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因此,它的技艺性是体育实践类学科的重要特征。此外,体育实践过程中角色扮演多样,人际关系密切,情感体验丰富,除了认知过程的发展外,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任何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体育实践类课程和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一样,学科性质必然是“技艺性”。但是,该课程同时又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必须提高课程的人文精神,并重视该课程在发展非智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其“自然性”、“社会性”、“情意性”兼备。由此可见,高校公共体育实践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以“技艺性”为主,“自然性”、“社会性”、“情意性”四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
3运动技术的地位
“淡化竞技运动,树立健康第一”或“淡化运动技术,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成为改革的时尚口号,但仔细分析,这种判断是不严密的、不科学的,它会造成种种误导。首先两者是不对应的,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内容,而健康第一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判断。没有理由说淡化了竞技就能实现健康第一;其次,何谓竞技,高水平选手的竞技是竞技体育,作为娱乐和健身的大众竞技就不是竞技了吗?作为高水平选手的竞技,它正向高难度、高精度、高强度的方向发展,它的目标只是为了取胜。而离开了竞技发展初期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它和学校体育的目的正发生抵触。但是,作为大众竞技,它保持着竞争性和娱乐性的特征,从来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理论方面,我们反对“学科中心论”,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力求从知识技能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轨道上来。但是,这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指体育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更不是指体育这门学科的内容体系。
可以明确地指出,运动技术和身心协调发展也是不相对应的,前者表现了体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同时他又是体育学科实现身心协调发展的一种手段、一种载体。
4课程类型
2O世纪9O年代,国家教委曾颁布过《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曾经出现过种种高校体育课程类型,如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专项提高课和保健体育课。一股兄是,大学一年级学习普通体育课,大学二年级学习选项体育课,学生在全面发展身体的基础上,掌握一至两项专项技术,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运动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学习专项提高课,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取比赛胜利。对体残病弱的学生则可以学习保健体育课,以利于个别学生进行康复保健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校 体育成绩客观评定 制约因素
学生体育成绩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情况、身体综合发展水平和教学目标实现情况最直观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及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体育课成绩还是评判学生学业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体育成绩与学生申请“奖学金等级、评选。三好生”等评奖评优挂钩,因此,学生对此十分重视。成绩评定客观与否,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客观的评定能够使学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非客观的评定只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那末,成绩在评定过程中是否受某些因素的制约?这是本文所要探析的问题,探析的目的之一,是为今后完善考评制度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先后收集到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十所普通高校编写的教学大纲,并就其考核评分办法及其实箍情况作了调查。
(2)文献研究法:查阅当代目标教学、课程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等专著及我国普通高校教学改革论文数十篇,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92,简称《纲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90)》。
(3)逻辑分析法:根据有关原理,对调查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客观评定,首先要知悉成绩的形成要素,弄清成绩的由来,这样才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目的、客观地进行评定。
高校学生体育成绩客观评定的制约因素是指:在体育课程考评过程中,对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在成绩评定中能够限制评定结果的客观性。高校学生体育成绩根据学生所上的体育课类型,以及各类课程设置的考核内容测试结果,经评分标准核算得出。也就是说,学生体育课成绩与课的类型、考核内容、评分标准直接相关。作为高校学生必修基础课的体育课,一般上两年,分四个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设四项内容(包含体育理论、技术技能、身体紊质等)。整体考核评价内容还包括学习态度(主要以考勤为依据)。学期单元考核时,四项内容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80~85,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20~15。学习态度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率虽很大,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在这方面所给的分数相对较均匀.相差不是很大,而对学生最终成绩起决定作用的是四项内容的考核评定。本文依研究需要设置如下制约因素:课的类型、考核内容、评分标准。
(一)不同课型成绩的分析讨论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作出规定,它们是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保健体育课四种类型。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体育课普遍按照《纲要》中规定的四种类型设置,并基本上按一年级基础体育、二年级选项体育、三年级选修体育的顺序构成课型结构,保健体育作为一种特磷形式贯穿于一、二年级之中。
由于选修体育课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有半数以上没有开设,所以这里不予讨论。保健体育课由于其特殊性,把它放在后边专题讨论这里主要就基础体育课与选项体育课进行讨论。
基础与选项两类体育课是高校体育的主干课程,在课程比例中占90以上,因此,其影响力也是决定性的。那么,基础体育课与选项体育课两种课型在成绩评定上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一问题,笔者曾撰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剔除学习态度因素,基础体育课与选项体育课、选项体育课与选项体育课之间学生成绩的确存在差异,以班级平均成绩为单位,差距在4.3分~12.5分之间。基础体育课成绩低于选项体育课成绩。造成成绩差异的原因在于:(1)考核项目在技术特性、难易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2)学期单元考核项目组合结构不合理,有的单元难度大的项目组合在一起,有的单元难度小的项目组合在一起;(3)单项评分标准不平衡,单项考核标准缺乏正态分布检验,单项与单项之问缺乏同一性比较,有的标准偏高,有的标准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学习哪一类型的体育课现实当中并不由学生主观愿望决定,即学生没有选择权。课程的设置由学校管理部门决定,学生具体上哪类课,由教师决定。由于客观原因,学生只好上不同类型的体育课,而各类型课程考评本身存在差异,从而造成学生学业成绩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及奖学金的申请等级,不同程度地影响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上可见,课程的设置制约着成绩的客观评定。
(二)同{粜型不同班级成绩的分析讨论基础体育课各学期单元考核内容列于表1中。
选项体育课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毽球、武术、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由于分项较多,其内容不一一列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高校,无论是否实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其基础体育课的考核内容都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内容为主体[100m、跳高、跳远、铅球、l000m(男)与800m(女)等],附加标枪、跨栏、武术、体操等其他内容学期单元考核虽然在项目组合上略有出入,但一致的作法是把l000m(男)与800m(女)跑作为重点,每学期进行考试。而各类选项课考核内容的设置不同程度地显现出高考体育术科测试项目的影迹,其内容设置多数雷同,评分标准大同小异。对于学期单元考核内容中武术、体操等量化程度较低的项目,在考核评分中,由于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之间的成绩评定结果差异较大,从而导致班级总体评分的结果出现较大偏差。这是同一课型不同班级成绩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此外,前述不同课型成绩差异的原因同样会影响到班级成绩评定的结果.
由上可见,考核的内容制约着成绩的客观评定。
(三)男、女生成绩的分析讨论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原本是针对青少年的一个统一标准,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除个别学校完全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基础体育课进行评分外,大部分高校采取的办法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评分基准,男生降一个分数档,女生降两个分数档。这样就从主观上人为地造成了男、女生成绩评定不平等,出现差异也就可想而知了。基础课如此,选项课同样如此,人为地降低女生考核项目难度,降低女生评分标准,在普通高校中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男、女生在生理特点上固然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而忽视评价的客观性。主观的倾向使女生在学业成绩及评奖评优中获利,结果会挫伤男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由上可见,评分的标准制约着成绩的客观评定。
(四)保健体育课成绩的讨论
对于部分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保健体育课,目前已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其功能,各高校在考核内容设置上,不约而同地以武术、健身及理论知识加学习态度评定其成绩。保健体育课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保健班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不应与普通班学生等同比较也就是说,保健班学生80分的成绩实际上只相当普通班学生60分的成绩,而不能只看其表面的分数。保健体育课的成绩不应以分数形式进行评定,最合理的评定应为合格与不合格,且应在成绩单上注明“保健”宇样,以与普通班学生相区别。这样做,还可消除普通班个别学生为获得考试成绩及格而冒病混入保健班的隐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此往往有忽略的现象。
由此可见,学校考核管理规定的某些方面也制约着成绩的客观评定。
三、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于当年试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此《纲要》在对高校体育的课程性质上明确表明: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身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进行素质教育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由此看出《纲要》中的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其指导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将体育与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的人联系在一起,标志了高校体育教育人文意识的觉醒。由于在新的《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面临许多难题与困惑,如体育观念因循守旧,课程体系内容固化,教学过程单一,大中小学“一贯制”的体育课程形式等,使得从《纲要》试行几年来的效果来看并不乐观,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关注欠缺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为高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具体地考虑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实际需求。在《纲要》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在原来的竞技项目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群众体育及健身体育等的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反映出了高校体育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但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任务方面仍然过于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这种体育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缺乏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人格,是指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和独特的个性品质。其基本品质表现为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就是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是以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据,在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自律、能动和创新等品质的社会主体。免费论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体育实际需要对于教学的主导性;二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独立和创造性。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张扬个性,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还原体育本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就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在现实体育教学中,由于选项课的出现,多数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开设学生喜欢的课,满足学生的上课需要,使得大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了相对自由选择的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上课内容,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张显。免费论文。但受原有的课程本位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基本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教学手段也是鲜有创新,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没有得到真正充分发挥。
三、缺乏对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课课时是两学时。然而这一周一次体育课的运动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进行自我锻炼习惯,而事实是现在高校中很多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是每周一次的体育课,长期坚持参加课外自我健身的学生仅占一小部分。曾在2000年国家体育局对大学生体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于是于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高校大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为《标准》。此《标准》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解决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保证其增强体质的前提条件,有32.2%的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35.2%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有32.6%的学生极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在课外其它时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而同样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极少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是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的。导致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近些的各高校大量扩招使得现有体育教学设施的严重匾乏以至影响到课后体育的实施,同时场地不足也造成学生没办法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淡薄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他们大多数不能在课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这主要源于目前大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仍片面强调体育增强体质的目标,强调技能的掌握,并没有真正把“健康第一”思想放到首位,缺乏对学生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同时,向学生传授健康意识和自我健身思想,使学生树立起自我健身意识,传授一定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能自觉地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校期间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离开校园后进行终身体育关键因素。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总结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体育从属于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使人身体健康和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拥有好身体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国家性。免费论文。因而高校的体育目标更多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三基”和集体主义、协同思想与进取精神的教育,强调体育的社会功能与政治作用。正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制过分地强调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追求把个体塑造成社会所需要的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把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理解为传授知识而存在的体系,从而使得体育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一大批身体强壮的青壮年来为社会服务,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也就成了一个培养场所,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就只是简单的“身体教育观”,并且这种观点在人们心目中己经是根深蒂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只能够沿着铺好的道路向前走,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师徒相传”的接力赛式的人才,忽视了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感知、认知、精神、情感、意志、愿望等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较为片面的结果,只把体育看作是同人体生理活动有关的事情,体育只是一种达到社会、政治、经济等目的手段,即体育为政治服务,忽视了人的身心和谐对于生命健康的价值,忽视了体育“以人为本”的人本属性。
参考文献:
[1] 左海燕. 2008奥运理念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 甘肃科技, 2010, (02) :207-208,212
[2] 高斌, 秦纪强, 费战斗.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与改革研究[J].内江科技, 2010, (01) :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