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林业大学硕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序列;道路线形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是研究公路景观问题的基石,因此在研究公路景观相关问题之前,必须构建合理而且尽可能完整的理论框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公路景观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基本含义
公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功能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的需求从运人载物转变到保证安全条件下的出行,而目前正向追求满足设施与自然和谐情况下的乘车舒适方向发展。正是这一功能需求的改变,公路景观设计才日益被重视起来。这里界定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含义: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是在公路可视范围内,研究公路景观规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如何保持与自然更好的协调,如何更好的服务用路者,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司乘人员舒适性的理论。
2 理论的基本框架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是以视觉原理、色彩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主体包括公路线形、公路景观的表现手法、景观地域分异规律、公路景观构成、公路景观序列和公路景观评价等内容,其中待研究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有多个,除了公路合理的线形外,其他基本的还有顺直路段(所谓顺直路段指直线路段和平曲线半径大于某临界值后的大半径平曲线路段)单一景观最佳长度、路侧结构物距路边的合理距离、立交桥空间尺度,对于路用绿化植物,例如中央分隔带,植物的高度、冠径、间距等都可以而且需要进一步量化。
3 高等级公路景观的涵义和构成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C.Troll将景观定义为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现在一般定义为:景观是指由地貌和各种干扰作用,特别是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在认识上人们通过视觉、感觉(知觉)对景观产生印象、生理及心理反映,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是“舒适性”。不同的建设(建筑)类型对景观的要求或研究有所侧重,道路景观侧重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四维景象。公路景观是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所能看到的各种自然景观与公路、交通要素的综合体,是公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和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等形成的综合环境效应,即道路使用者在乘坐交通工具运动过程中对公路及公路环境的印象。
图3-1 公路景观包含的内容
4 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百科全书对公路景观设计给出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
4.1 功能性原则
公路首先是供车辆行驶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始终要把公路的功能性原则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公路的特点,以满足公路的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
4.2 自然优先原则
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正视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植被、湖泊等,他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必须考虑自然景观资源。
4.3 可持续原则
景观的可持续性可认为是人——景观关系的协调性在时间上的扩展,这种协调性应建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维系景观生态整合性之上,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粮食、水、健康、房屋和能源;景观生态整合性包括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源。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的原则,把道路景观这个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进行多层次设计,使整个道路系统的结构、格局和比例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4.4 地域性原则
高等级公路少则几十公里,多则几千公里,故穿越的地区较多,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有不同的结构、格局和生态特征,因此修建高等级公路要统筹规划,分段设计,因地制宜,景观协调,注重特色,尽可能保持特殊地区尤其穿越少数民族地区时,要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4.5 综合性原则
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研究工作,其综合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不是某一学科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能完全理解景观内在的复杂关系并作出明智规划决策的。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多学科的专业队伍协同合作进行不懈的努力,这些人员包括道路工作者、景观规划者、景观建筑师、园艺师、地质工作者、生态学者等。其二,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要在分析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 高等级公路的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线形与地形配合是公路与环境协调的主要内容。线形与地形配合首先取决于合适的技术标准,从总体上看,公路路线线形的要求是随着公路等级的升高而升高的,一般来讲,公路等级越高几何线形越流畅越美观,而地形特征是影响选择设计速度的主要因素。公路建设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在所处环境中不但不刺目,不支配环境,而且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与周边的生物共生。公路要有合适的视觉比例,如视野中公路所占比例过大,也必然显得生硬单调。与地形不协调的路线极难形成优美的景观,因此公路与环境协调最重要的工作是抓住地形特征,避免对地形的任意分割,使路线与地形有机结合起来。
6 总结
现代的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事物的用途,还要求感受事物的美,这样人们总是尽可能使事物的功能与美融合起来。能吸引人并能给人以乐趣的各种事物与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同样交通也不能忽视功能与美的和谐统一。人们进行交通活动时,首先要求的是安全顺利的完成空间位置的变更,同时也要求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和良好的道路视觉环境。这些就是人们对道路美学方面的需求,也是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张阳.公路景观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3-48
[2] 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26
[3] 于胜男.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5
[4] 彭巍.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1998.5:3-62
[5] 黄笑锋.公路绿化与公路交通问题的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0.4:40-54
[6] 张秀丽.道路建设与景观协调性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2.5:11-36
[7] 尹吉光.高速公路绿化初探.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6
[8] 崔文波.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初探.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6:15-55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 景观设计 研究动态
伴着世界范围内关于工业生产形势的转变,在城市的市中心内不断出现了许多工业废弃地。这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使用价值,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把重心放在对于环境污染的解决上。在预想的范围内,提前对可能会发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做好处理方案。
一、概念
(1)工业废弃地
工业废弃地是只之前曾经进行过工业生产活动的地方,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交通,仓库等用途的地点,但最后废弃不用的地段。
(2)棕地
棕地是包括废弃不用的,在一定年限内未进行使用的,或使用价值为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性质的用地及在用地内存在的各类工业设施和材料。对于棕地型土地的重新开发和改造时,容易遇到一个在其他类型用地上不存在的问题———污染。这就给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同时,棕地也被认为是按照城市规划政策或城市复兴目标有再开发可能的土地。
(3)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
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是对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部分为重点的改造活动,而被改造的对象需要具备历史,文化,技术,审美和科学研究价值。景观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场地规划,废弃地设施以及废弃材料的艺术加工。从气候,土壤,水汽和植物等方面着手。具有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现实的研究价值。
二、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废气景观,国外的研究与国内相较是超前的,这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以及工业转型和城市的发展程度是分不开的的。而非其景观这一课题也成功地饮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也早已意识到,面对适量如此放大的城市废弃物以及废弃景观,规划和设计是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今年来哈佛大学提出的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是对四大学科(景观设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动反应,它是一种革新性的城市景观研究的实践方式。
(2)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逐渐兴起的,20世纪的90年代快速发展。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丰富经验的设计阶段如下:1960年由于传统的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开始出现,1970年美国景观艺术家参加在新的地方实践中更新了煤矿与大地艺术相结合,在20世纪的80—90年代,生态思维和进一步发展科学和技术促进工业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废弃景观;1990年,鲁尔区工业标记荒地景观设计成熟,21世纪初,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促进繁荣的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审美观念的普及。
(3)国内研究进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结语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较,我国目前的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明显还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出于对目前城市工业废弃地问题的急需解决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要对中国的工业废气地景观改造的问题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将研究深入下去。废弃景观是我们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的重要方法,是具体解决城市积极而有序前进的一个新方法,也是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手段。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课题那么简单,他代表了全世界人们对与城市环保问题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废弃地景观的发展和前景及其理论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景观设计实际操作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发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牛慧恩.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1
[2]梁芳. 我国后工业公园设计探讨[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3]蔡海燕,彭震伟. 德国埃姆歇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从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198921999) 到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200022010) [J]. 现代城市研究,2007(4):82288.
[4]潘百红;吴健 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北方园艺
[5]吴健;潘百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综述。现代农业科技
[6]吴健城市记忆的延续:长沙火车南站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7]谢欣明上海产业类历史地段景观改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8]黄滢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的更新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关键词:满族;审美文化;清代;玉雕插屏
清代玉雕插屏作为一种器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玉雕插屏的材质及装饰入手,试分析其体现的满族审美文化的本质,以深化人们对玉雕插屏中蕴含的民族审美意识文化性的理解。
一、清代玉雕插屏的材质与装饰
1.材质特征
清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因此清代玉雕插屏尺寸较大,用料广泛,有和田玉、岫玉,独山玉,青金石等①。清代玉雕插屏利用玉石坚实的硬度、密度和透光性共同体现了材料自身刚性的美感。其细腻温润的色泽又体现了柔性的美感,所以是刚柔相济的美感复合。
清代玉雕插屏的用材有通体使用玉石和由木材配合衬托玉雕主题两种类型。其中通体使用玉石雕制的插屏多采用白玉与碧玉相配合,如图1所示玉雕插屏为清代中期的藏品,白玉屏板,青玉底座,玉质莹润细洁、色彩温和。白玉与碧玉的材质特征相近,都具有明净温婉的特点,二者色彩上的差异又打破了单一材质的沉闷感与单调感,使插屏整体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协调的美感。
清代嵌玉插屏制作的木材多为红木,珍贵者有黄花梨与紫檀。由木材配合衬托玉雕主题的这类玉雕插屏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将光素玉板直接插到木制屏座上;另一种是将玉雕主题镶嵌在木制屏板的中心位置再插入木制屏座。图2为将光素玉板直接插到木制屏座上的种类,屏板材料大多采用白玉和青玉两种,底座大多使用紫檀和黄花梨等硬质木材;图3所示玉雕插屏将玉雕主题镶嵌在木制屏板的中心位置,此类屏板使用的木质材料或仅仅作为玉雕屏板的边框,或以透雕或浮雕的方式将玉雕主题镶嵌在内。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将玉雕主题放在视觉的中心位置,都是为了衬托和丰富玉雕主题。
总之,此类清代的玉雕插屏多使用硬性木材与玉石配合。木材的切面呈现出的天然光泽和自然纹理,与玉石光洁的表面肌理和冷硬质感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一定序列的秩序感。这种人工搭配的材质组合,很好的利用了玉石与木材的材质肌理与自然属性,使清代玉雕插屏的整体效果体现出强烈的韵律感,从而具有更为丰富的美感。
2.装饰特征
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手法有百宝嵌、浅浮雕、高浮雕、阴线戗金等。②其中百宝嵌是玉雕插屏的装饰手法里最为瑰丽多彩的一种装饰方法。玉雕插屏的百宝嵌装饰多使用翡翠、玛瑙、水晶、青金石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对光的折射率又各有不同。如图4所示清代百宝嵌花卉岫玉插屏,以屏板洁白纯净的颜色衬托出百宝镶嵌的斑斓多彩,营造出华丽精致的效果。阴线戗金也称阴刻填金。清代玉雕插屏的阴线戗金表现的装饰图案通常是将立体形象压缩后雕刻在平面的玉板,构图明快醒目,线条纤细柔美,风格清丽脱俗。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题材所展现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花卉翎毛、祥龙瑞兽、历史故事、诗句文警句等,但以人物图而著名。如羲之爱鹅、苏武牧羊、抱琴访友、福禄寿三星等。
总之,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手法是把绘画的构图布局融进琢玉的过程之中,使玉雕插屏平添了艺术情趣又不失琢玉工艺的本色,同时利用多种装饰材料和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其服务③。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特征淋漓尽致得表现了清朝统治者的雄伟气魄,以一种繁复奢华的世俗格局体现了清代满族华丽和富贵的审美倾向。
二、清代玉雕插屏的审美本质
探讨满族审美文化的发展,既要着眼于满族自身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也不能忽视满族对外部审美文化的选择与改造。满人入关后,以其帝王之尊,在承受汉族审美文化之际,也强势引入草原文化之美学,然而这一过程是经过选择与改造而成为适合满族社会需要的审美规范或准则。
1.材质特征的审美本质
皇太极曾对诸贝勒大臣所说:“凡人之营求富贵,不过欲鲜衣良马、甲胄华丽,名望出众耳。”由此可知,满族的审美文化中对器物材质的审美偏好是以金、银、玉石、琥珀等金银宝石为贵,并且用色崇尚明亮艳丽,以材质华丽,颜色肌理瑰丽富贵为美。
清代玉雕插屏在以白玉为主要用材的基础上添加了玛瑙、翡翠、螺钿、金泥等装饰性材料,这些材料的运用使玉雕插屏的整体美感更加丰富奢华。与玉雕主题相配合的木材的选用也多以红木、紫檀这种具有浓重色泽的木材为主,与玉石绚丽剔透的质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玉雕插屏作为清代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性器物之一,鲜明地反映了清代玉雕器物中的满族审美文化。
同时清代玉雕插屏的玉质上乘,与前面所有朝代相比有一个质和量的飞跃。而且玉雕插屏的玉石用料更是十分广泛,有和田玉、岫玉、独山玉、青金石等。由于在汉族的审美文化中和田玉的材质特征恰好体现了其温厚内敛的审美特点,因此清代皇室插屏的材质崇尚和田玉这一用材特征也体现了满族吸收了汉族“器以载道”的审美文化,表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兼收并蓄的伟大气魄。
2.装饰特征的审美本质
满族的审美文化自然要适应自身的民族喜好、生活习惯等特点④。满族的旗标装饰多以镀金、镀银、镶嵌、雕刻、起花或彩绘等加饰为美。同时藏传佛教的器具俱施金镶嵌,纹饰亦细致繁复,极大影响了清代的玉雕器物。因此清代玉雕插屏在装饰特征上体现了“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的满族审美文化。
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题材以自然方刚为美。满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刚健审美的浪漫情怀。在这种审美文化的深层意蕴影响下,清代玉雕插屏的整体装饰题材风格呈现出一种“方刚”之美。同时满族在与自然相处的相互作用下把人的祈福愿望寄予自然生灵,是满族审美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审美特性。这种审美取向表现在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题材方面,即为用特定动物植物的谐音来表达吉祥富贵的寓意,用飞禽走兽类装饰图案的组合,象征太平昌盛、繁荣欢腾的景象。
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构图以繁缛风格为美。清代玉雕插屏的通体全用纹饰镶饰,它诠释了满族审美文化中崇尚华丽繁复的文化内涵,承载了满族民族特征的文化根源。满族的这种民族审美倾向是清代玉雕插屏的生产设计理念和装饰指导思想。这种审美文化借助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构图被淋漓尽致得表达出来,造就了其经典的清代玉雕插屏的艺术风格。
三、结论
清代玉雕插屏以其选用材料的性质特点和装饰特征突显了满族审美文化内在的精神旨意和艺术价值,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审美文化。满族崇尚金银玉石这种光鲜显贵的用材审美文化和以自然方刚为美、以繁缛风格为美的装饰审美文化共同影响和创造了清代玉雕插屏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同时清代玉雕插屏所具有的美感在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将满族的审美文化融入了更多汉族与西洋的审美文化因素,使清代玉雕插屏展现的满族审美文化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
注释:
①张建平《玉雕插屏艺术断想》,《上海工艺美术》,2008
年第3期。
②吴少华《插屏砚屏多姿多彩》,《大美术》,2007年第10期。
③唐美玲《传统屏风装饰艺术及其现代衍变的研究》,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④褚潇《器以载道_试论清代玉器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国地
质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作者简介: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林业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森林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过度的幵采以及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都在不断削弱自然资源基础,不但缩短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寿命,还影响了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结果就是将自然资源变成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更为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自然资源,并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森林资源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森林资源起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原材料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林业资源经营和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将工作重点集中到木材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上,而很少忽视森林资源中其他价值,这就造成整个森林资源中出现明显的管理不平衡缺陷,给森林资源发展带来影响。现代社会发展中,林业工作人员基于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就林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工作将实现资源新价值作为主要的工作重点,进而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森林资源管理。
2 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管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其管理主要对象为林地、野生动物、林业环境以及林木材料。而在现阶段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体制为主,优化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现阶段林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 森林资源经营范围发生变化而产生新的管理问题
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森林管理资源是围绕树木生产经营为中心展开的林业管理工作。这种管理工作是围绕树木这一核心进行林业资源面积、树木生长情况和森林资源的采伐现状进行调查,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林业资源认识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也由传统的管理模式朝着现代化、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随着目标的不断丰富和拓展,其传统的专注于林业生产的管理体系逐步朝着森林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方向发展,生态建设也逐渐成为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伴随着近年来各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不断更新和推进,森林资源经营对象也出现了新的改变,其由传统的人工存林和用材林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拓展到目前天然林的领域当中,同时由于森林资源繁衍出的各种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的广泛采用,森林管理工作也逐步囊括了这些方面,将这些管理工作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出现与产生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同时其与传统经营管理策略存在的不同方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在近年来社会发展中,无论是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对象、目的以及调查结果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且森林管理经营工作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2.2 林权变动带来新要求
在目前的林业生产经营工作中,以科学化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深入分析森林资源的管理现状和形式,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基础进行深入总结和研究,进而制定出新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模式。
3 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取得较好的成绩
近年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工作中能够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强化管理体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强调服务至上,在工作中积极努力,不断进取,同时要培训员工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管理理念,这种做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明显。
3.1 森林管理体制完善逐步完善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主要是围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同时对其相关配套任务提出了完善的思考理论。通过多年的林业改革和创新,其逐步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的林业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措施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为林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改革动力,极大的解放了林业生产能力,提高了林业管理技术水准。就目前我国社会生产技术发展中,林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全面配合。这就为林业管理体制和技术的完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依据。
3.2 林地林权保护更加规范有序
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由于林业破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十分严重,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下,实现合理有效的科学技术管理是目前工作人员探究的重点,也是林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前提。在林业发展中能够,既要保证现代化林业建设覆盖率目标,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通过过去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得出,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林业征地目标基本编制明确,林地保护利用逐步规范,同时对于林业生产技术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优化。
3.3 森林资源监督执法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森林资源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森林资源监督工作逐步形成了联席会议、监督通报、案件督办、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制度,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监督机构还聘任了基层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联络员,充实和完善了监督体系,使森林资源监督的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二是森林资源管理队伍素质得到切实加强。
4 正确把握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方向和原则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激活各类林业生产要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4.1 高质量地完成林业发展区划、矿区植被恢复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这三项工作都是国家林业局党组确定的重点工作。
4.2 认真组织实施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及林地保护管理的相关政策。一是要做好征占用林地定额的分解落实工作。二是要抓紧出台征占用林地专家评审办法,今后原则上对征占用自然保护区、重点公益林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地,都要经过专家评审,各地也要抓紧建立省级评审专家库,出台相关办法。三是要尽快建立征占用林地预审制度。
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状况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准。森林在发展过程中因受人为经营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森林资源始终处于消长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必需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1]徐永飞.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04,01:
[2]张美华.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05,01:
[3]邢红.中国国有林区管理制度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05,01:
[4]李红勋.西部大幵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05,01:
关键词:林业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 就业
充分就业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大学生就业日趋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人社部统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将成为城市新增就业人口的主力军,就业的总量压力依旧很大[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调查显示,工商管理专业是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前十位的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排名第六位[2]。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之一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一、国内研究现状
自1996-1998年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很少。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从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并不高,社会对大学生还有很大的吸纳空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不是很严峻。2000年以后开始有了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研究,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升温。主要围绕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就业政策的扶持来进行。
在就业服务体系研究方面,国内最早文献是1993年发表在《南方经济》第四期的《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问题》,文章主要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和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使它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表了一些看法。而最早研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文献是2001年刘和忠的《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3]从2005年开始出现有关“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硕士论文形式的研究文献 [4][5]。
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问题和影响。张秋莹从政策设计和执行方面谈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低效的原因[6]。杨伟国基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促进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7]。杨歌舞认为在政府就业政策影响上,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的选择和就业能力。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均会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8]。刘克鹏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如政策规划缺乏统一性,可行性不强、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9]。陈海林从公共政策供给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政策。张凌云认为需要在规范各行动者的行为和加强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性上进行制度创新[10]。徐燕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短期性和有限性,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规范就业市场、健全就业信息体系方面构建了长效机制[11]。
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文献大多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从学生层面、高校类别、具体专业等研究视角的成果鲜有。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林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
二、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西林)工商管理专业1999年开始招生,属于二本招生。在林业院校大背景下,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人才。以下对2009-2012年该校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西林2009-2012年向社会输送了262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四年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出现了下降趋势,2012年有小幅增加。
图1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的一个变动趋势,年终就业率呈现出先下降后逐年上升的趋势,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在2010年为近四年最低。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大环境因素导致。
为便于分析林业院校就业现状,本文选择云南大学(一本院校)及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三本院校)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
1.初次就业率处于云南省中间水平
图2 西林、云大、师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初次就业率对比
注:此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
从整体情况看,西林工商管理专业近四年的初次就业基本处于中间水平,稳中有升,而一本院校的该专业初次就业率有下降趋势,三本院校则稳步上升。
2.以云南为主要就业区域
经整理近四年的年终就业统计数据,按生源地情况(省内外)分别统计了就业地区,得到如下数据。
表1 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
从上表数据看,整体而言,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四年来74.78%的毕业生在云南就业,超过云南籍生源的占比约10个百分点。进一步结合生源地情况分析,云南籍毕业生到省外就业的人数非常少,四年仅有10人离开云南就业。而省外生源四年共有35人留在云南就业,由于云南经济不够发达就业岗位有限,外省学生挤占了云南就业市场,导致就业压力加剧。
3.以大中城市为主要就业地
图3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09-12年毕业生就业地
根据09-12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汇总,该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是大中城市。总体比例在70%以上,但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中小城市的就业人数逐年呈现增长,说明大学生就业开始趋于理性。
4. 以私企为主的就业结构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09-11年人数比例均在一半以上,11年达到最高值62.5%。12年呈现大幅下降。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就业方向开始分散,就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图4 西林工商管理专业以私企为主的人数比例
5.自主创业及考研人数较少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掀起了我国第四次自创创业的。近四年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极少。平均每年1人创业成功。
该专业考研升学比例也较低,09年3人,2010-2012年都为2人。
三、西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为探寻该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就业期望、就业管理等问题在该专业应届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问卷,有效回收48份,问卷整理出如下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获取就业信息的主动性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就业信息很了解的仅4 %;41.6%的毕业生对就业信息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就业信息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学生主动寻求就业信息的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学校对就业信息的频繁性与学生对信息获取的麻木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2.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从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人才,但现实经济社会中,企业的财务岗人员需要财会专业毕业生;人力资源岗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行政管理需公共事业管理或文秘等专业毕业生,因此,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市场营销岗位寻求就业。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在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尚有47.6%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
3.学生就业期望值高
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如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等。由网上薪酬数据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2011年的平均起薪点是2900元左右。云南等二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薪资状况,刚进入企业的薪资一般在1500-2000元[13]。而笔者的调查数据显示(见下图),73.8%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2000-3000元。被调查人群中超过半数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偏高,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自愿性失业,或者产生更多的摩擦失业。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该校在就业工作中采取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设立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建立西南林业大学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赢在协诚大学生创业文化交流中心、昆明创业青年俱乐部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们对学校的就业指导看法不一。9.6%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重要作用。65.4%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有一定作用。21.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没有太大作用。3.7%的同学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作用说不清楚。从这个数据显示结果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部分同学仍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存在一些看法。由此看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四、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的社会形势、专业特点,林业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全方位的就业扶持体系的前提下,林业高等学校应该从教学培养目标、人才定位方面寻求自己的特色,并从以上基于学生视角的就业调查中得到启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1.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多是在高年级中进行,但就业理念应该从低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校的专业教育开始就应该具有就业引导的意识,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尽早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分析专业出路,了解职业空间,另一方面将职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做好职业规划指导。
2.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就业信息的意识
目前许多高校都是通过网络、飞信或qq进行就业需求信息的,而如前分析,目前的现状是学校信息密集而学生视而不见,信息越密集,学生越过滤各种有用信息,因此,应该加大学生对就业信息获取的主动性教育,变被动接纳信息为主动寻求信息。当然,意识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教育应渗透到各项学习和生活当中。
3.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将选拔与培养相互渗透
用人单位如果仅通过面试和简历选拔人才,可能导致对招聘人才的不满意,从而导致学生暂时性失业,而学生仅通过招聘宣讲了解企业,也可能导致后期人才流动的普遍性,继而产生较多的摩擦失业。因此,如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将企业尽早引入学校,通过实践活动、竞赛活动、论文指导、奖学金设立等多种形式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同时,邀请用人单位进行求职前的模拟面试,既可以使企业做到早选苗、早培养,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度,提高初次就业的比例,更减少后期的摩擦失业。
4.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就业过程是从职业理想走向社会现实的转变过程,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难免出现患得患失、急躁焦虑、自卑自弃等异常的求职心理,从而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制定一个相对明确、合理的求职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D].北京:现代出版社,2010
[2]陈光金、李伟.2010年学生就业蓝皮书麦可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28(5):42-45
[4]吴薇.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邬红波.宁波、香港地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张秋莹.大学生就业政策低效原因及对策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4(4):43-46
[7]杨伟国.中国就业促进政策的三大支柱[J]新视野,2008,(2):18-20
[8]杨歌舞.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9]刘克鹏.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向导,2012,(8):78,121
[10]陈海林.公共政策供给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决策与信息.2012下,(7):28-29
关键词:满清文化;历史;遗产;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装饰
沈阳故宫作为《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资源,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如果简单将沈阳故宫这一世界遗产资源,其旅游装饰产品简单地按照市场化的旅游方式定位,必然造成以旅游价值评价取代遗产价值评价的后果,甚至可能引起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历史的深刻性和文化的传承性的丧失。所以,对沈阳故宫这样世界遗产的旅游装饰产品的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潜在作用,对遗产资源要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包括美学、思想史、宗教、社会学、历史、科学与技术等,即通过考察研究、审美实践而不断发掘其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断提高对遗产所在地的文化、民风、习俗等资源价值的研究与开发。这就是笔者对沈阳故宫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基本定位。旅游装饰产品开发设计定位是旅游目的地不断扩展和深化其旅游产品的前提。通过对沈阳故宫旅游装饰产品开发设计定位的分析,今后沈阳故宫博物院旅游装饰产品的深入开发,似应将重点放在能够充分反映满清历史文化民俗特点的旅游装饰商品的开发上。而在设计这些旅游产品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文化架构上要充分反映满清文化的特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清代初期政治的中心,充分体现着满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满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长期居住在祖国白山黑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在不断的生息繁衍中,经历了从野蛮社会形态进入文明阶段的历史进程,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内不断分化、整合,最终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习俗、文化。其中不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风俗,也被列入保护或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满清的这些民族文化习俗,虽然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里没有逐一的具体展现,但是人们从其建筑风格、艺术设计、展品陈列中,仍会领悟到这些民族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一定要坚持以满清宫廷文化为其内核,以满清民俗文化为其外延,充分挖掘满清文化的深刻内涵,以生动的形象设计体现满清文化的独特个性。
2 商品品味上要体现旅游地的地方特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所在地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美称。沈阳作为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既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沈阳远在七千多年前,本土先民新乐人就在这里农耕、渔耕,生息繁衍,创造了光辉的新乐文化,成为华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系。之后,这里发展成为汉族和东北各民族的共居地。由于沈阳靠近中原,作为其进入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因此被历代中央王朝列为其控制东北的战略要地。沈阳城邑形成于汉代,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历经数代王朝的更替,几经废置,又不断得到复建,并逐渐形成规模,而且始终处于东北边地军事重镇、区域内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后,它是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沈阳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它区别与其他地区的产品开发的特殊性、地域性,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开发设计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旅游产品时。一定要以当地的民风、民艺为载体,充分反映当地物质文化产品的历史渊源,使每个旅游者所购到的旅游商品,都能铭刻着对这个旅游地难忘的经历。
3 商品装饰上要坚持满清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如前所述,我们在开发设计沈阳故宫博物院旅游产品时,一定要突出满清民族文化的特点,就是说,要以博大精深的满清民族文化作为支撑和根基,但又不能拘泥于满清文化的传统特点,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的装饰艺术的设计手段与方法,使传统的满清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将现代的设计元素合理的运用到传统文化的设计中去,使二者恰到好处的融合起来。创作既有深厚的满清历史文化的气息,又能反映出现代装饰艺术特点的优秀设计作品。
4 市场定位上一定要坚持实用性、方便性和礼品性
我们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市场需要。它必须从旅游者的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我们在高度重视其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其实用性、方便性和礼品性。所谓实用性,就是所设计的旅游纪念品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用途,如文化衫、风情包、特色扇子、室内装饰产品等;或者有一定的收藏和保存价值,如历史文物的复制品等。方便性就是体积不要过大,要便于旅游者携带。礼品性就是包装要牢固轻便,外观造型要美观大方、精美别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建筑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M].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3]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M].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摘要】“余额宝”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方贷款销售平台,刚刚出现就对我国的金融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网络化的 21 世纪,投资网络化也将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在网络方面的创新,也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人应当顺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弥补我国法律在网络投资这一方面的空白,本文仅从经济法简论之。
【关键词】余额宝,证券投资,法律,网络化
2013 年 6 月 13 日,余额宝正式推出“余额宝”这一业务,余额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内,既可以随时用于余额宝消费、付款等支出,同时也能够购买货币贷款投资收益,获得增值。余额宝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用户将自己余额宝中的资金转入余额宝用户,后者中的资金平时用于投资金融产品,而当用户需要用钱时,可直接从余额宝用户提取。
余额宝实际上是将贷款机构的贷款直销系统内置到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中,余额宝和贷款机构通过系统的对接将一站式为用户完成贷款开户、贷款购买等过程。而目前仅有天弘贷款“增利宝”一家贷款机构作为余额宝的对接贷款机构。
用户存在余额宝的投资所获取的利益并非是银行利息,而是投资货币贷款的收益,银行利息至少在国内是无风险的,而投资货币贷款尽管投资风险极小,但并不属于无风险投资。贷款机构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贷款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的情况,而贷款手中所持流动性资产又不敷支出时,曾在 2006 年就出现过这种现象,这将是对货币市场贷款重要一击。货币市场贷款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在 2006 年就曾出现过。
T + 0 交易适用于用户的不固定性,同时余额宝可以给用户贷款,使用户可以用此笔钱投资、消费,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使用余额宝。以前对于现金的管理一直以传统货币独占鳌头,但是因为传统货币不够方便,在 2012 年,贷款机构就要用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来替客户先垫付资金,此时是最早的 T +0 产品的赎回过程。
虽然省略了传统货币带来的不便捷,但如果销售量增加,对于中小型的贷款机构的资金流动量是重大压力,此时需要贷款机构提出高效的营销方式来度过难关,不论是哪里信用体系没有 100%完善的,虽然淘宝推出天猫利用成交数建立信任度,但是对于信用体系依然不是完全靠谱的,信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支持。
如此看来,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小额价值、数量较少的商品后由作为第三方的直接余额宝垫付,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快捷。而增利宝则是作为一种货币贷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直接被消费者购买。
相对于用余额宝购买商品只能在网络上进行的局限性,用户将资金存放于银行零风险,以及购买商品的平台不受约束。由此而来,更多的人信赖有实力的贷款机构名而非排名 50 名左右中小型贷款机构,大型贷款机构介绍的产品也更受欢迎。
证券投资贷款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贷款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贷款托管人托管,由贷款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炒股、债券等金融手段投资。人们平常所说的贷款主要就是指证券投资贷款,它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投资者通过购买贷款的方式来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贷款的设立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发行贷款股份成立投资贷款机构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机构型贷款; 二是由贷款管理人、贷款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贷款契约设立,我们通常将其称为契约型贷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证券投资贷款基本都是契约型贷款。
随着网络在社会应用中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网络也逐渐深入到金融行业中,银行销售的产品也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上,其中也包含贷款。银行以往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储户的存入银行的钱来获得利息差额,像余额宝这样的新式业务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老百姓传统的投资、理财理念,虽然现在这种新的网络贷款形式没有像银行的存蓄业务一样被大众完全接受,但是作为网络的金融界势必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严重冲突,同时网路上的金融行业一定有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必将成为金融 IT 及大数据挖掘机构的新宠儿。
虽然我国在证券方面法律不断加强如《证券法》、《证券投资贷款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依然不及贷款业法律。liuxue86.com
证券投资贷款的法律依然不够完善,没有以此为主导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连较为相配套完善的规范性文件都没有,没有一套完善的证券投资贷款法案,对于在贷款中产生的问题,政府即使参与进去监管,但是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政府也很难有效担任起监管的重任,监管的操作性差,监管力度便跟不上去,国外的证券投资贷款具有延续性,法律法规相对健全,而我国到现在为止,监管贷款行业的机构如中国证券业协会主要要求大家以自律为主,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利,一次监管的力度一定会受影响。
目前,我国网络证券投资贷款的法律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我国2012 年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贷款法》,及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部门规章均未出现与证券投资网络化相关的条文,这也让目前的网络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缺乏相关保障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投资现状。
这要求有关国家权力机构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章的制订,弥补我国法律在这方面存在的空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尽量规避法律的滞后性。从而,为调控证券投资网络化中出现的各种法律关系提供法律上的支撑。同时,我们也应当完备相关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相关法律得以准确适用、实施。
余额宝的一经投入市场,便以惊人的迅猛速度发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网络证券投资贷款将会为我国金融界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金融界发展创新的同时,法律应当与时俱进,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参考文献:
[1] 欧丽君,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 王怡,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大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家具 图案特征
一、喀尔喀蒙古部溯源
1. 地理位置
喀尔喀蒙古部是一支历史渊源悠久的蒙古族部落分支的总称,据文献记载,“喀尔喀”这一称呼始于清末明初,是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该词源于著名的喀尔喀河。从地理位置分析,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
2. 历史渊源
分布于喀尔喀河的蒙古诸部落统称为“喀尔喀蒙古部”,喀尔喀蒙古部的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叶。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今中国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其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今蒙古国。
根据上述有关地理位置对蒙古族渊源的描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部落属于“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部也称为“漠北蒙古”。
3.
鉴于喀尔喀蒙古部的历史渊源,其也保留了较为完整和淳朴的,进而又影响到了喀尔喀蒙古部的民俗民风和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
“佛教”和“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的两大。佛教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喀尔喀蒙古部及中国境内内蒙古地区信奉的佛教均为藏传佛教。
蒙古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这也体现在其对各种宗教的广泛接纳。在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原来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 (公元1209~1259年),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蒙古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公元1247 年蒙古皇子阔端台与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晤,标志着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正式结缘的开端。在这之后,藏传佛教(主要指格鲁派)逐渐在蒙古草原传播开来,与萨满教共同构成了蒙古族传统的两大主体。
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蒙古族的先祖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二、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
1. 图案的原生态特征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具有很强的原生态特征。“原生态”一词原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形态,是一种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的代名词。在这里借用“原生态”一词指代没有被外来其他文化侵袭的,具有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特征的图案及表现形式。
“纹样”是蒙古族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类型,而在喀尔喀蒙古族传统家具中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得尤其具有地域特征。在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家具彩绘中,多数实物样本中的绘画均采用图案化的特征,具象的图形出现的较少,大量实物样本的调研很好地例证了这一“原生态”特征。
实物样本“双屉朱底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1)”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边角纹样、连续纹样和中心纹样,这样的全部采用纹样的组合来装饰家具表面的做法在其他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上均有反映。调研中的有些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彩绘图案用今天的印刷工具甚至都很难完成,而在过去全由工匠手工绘制,由此可见喀尔喀部传统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图2)。
白色被蒙古民族视为圣洁的颜色,白云在蒙古族中是吉祥圣洁的寓意,云纹是蒙古部传统家具中应用较多的纹饰图案。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彩绘图案中,对云纹图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变形处理,而是用了较为淳朴的绘画方法,将云纹直接沿小木桌的束腰处连续围合绘制,再在云纹中填以金漆,这样的图案及彩绘方法也决定了该木桌作为供奉的明确用途(图3)。
2.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用色丰富,具有多样化的色彩特征。这一特征在橱柜类家具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家具彩绘图案中,色彩搭配采用较接近的色彩,一般不会采用明度、纯度或色相相差太大的配色方案。但是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调研,使我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色彩有了重新的认识。在相当数量的样本中,图案色彩采用了色彩相差较远的搭配方法,这不仅没有让图案色彩混乱,反之这样的“非常规”的配色使得家具整体视觉感受变得更加丰富。实物样本“三屉红底单面金漆彩绘盘肠纹木橱”中红色做底,加以金漆彩绘花纹和浅蓝色彩绘边框装饰(图4)。另一件实物样本“五屉红底单面彩绘卷草纹木橱”也采用了类似的色彩搭配方法,这样的色彩搭配案例是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传统家具中没有的(图5)。
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用色中,偏好使用红色和金色,黑色较少出现,黑色的使用也是很慎重的。关于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彩绘中使用黑色的案例,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家具中均未见案例,但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中,这样的实物样本也使得我对黑色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中重新审视。实物样本“翻盖红底单面金漆彩绘卷草纹经卷盒”(图6)中间“池子”部分用黑色做底,在其上施以金漆彩绘,加之这件家具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是收纳经卷所用。另一件实物样本“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7)”也采用相似的彩绘技法,是不可多得的该类家具的精品。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同一家具上相同图案采用不同色彩但又采用对角线呼应的彩绘方法,“对开门红底彩绘团花盘肠纹橱柜”就是这样一件精彩实物样本(图8)。其他在同一家具上具有丰富色彩搭配的实物样本均印证了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这一特征(图9)。
3. 图案的宗教气息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图案的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现为具有明显的佛教题材特征。如实物样本“翻盖红底三面彩绘生命树小盒(图10)”中,绘制了佛教有的生命树,其所绘形态同时也可视做或喻为萨满教中的“长生天”。由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创建的八思巴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图案彩绘中可见其一斑(图11)。为了表达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并寄托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彩绘时将八思巴文加以美化,升华了图案彩绘,创作了赋予精神追求的、经过美化的八思巴文纹饰(图12)。其他实物样本中均不同反应了浓郁的宗教题材,“红底单面彩绘佛教故事纹经卷盒(图13)”上的图案是佛教八宝纹样和佛教故事纹样的结合,“束腰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摩尼宝珠纹供桌(图14)”样本中图案为佛教中有美好吉祥寓意的莲花座和摩尼宝珠纹样的结合。
三、结论
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实物样本的调研和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家具图案特征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图案的原生态特征;2.图案色彩的多样化特征;3.图案题材的宗教化特征。
在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的影响中,又数藏传佛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刻”题材两方面。家具表面彩绘中大量佛教题材的绘画、图案和文字使家具的装饰更好地服务于功能,这样的家具用于供奉、诵经和藏经,家具表面各种关于佛教题材的内容寄托了使用者虔诚的祈祷和企盼。在普通牧民家庭中常见的诵读经文的诵经桌,既有诵经的台面又有储藏经卷的抽屉,这便于虔诚的信仰者在草原上随身携带经卷、随时诵经(图15)。
在喀尔喀蒙古族的传统家具上,装饰题材较多地使用了“佛教”题材。通过调研发现,佛教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用具和家具等方方面面,这种在家具上施以宗教题材的彩绘和雕刻更反映了喀尔喀蒙古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对于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将逐渐得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特色,对完善草原文化研究体系也将作出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乌日切夫.《蒙古族家具》.民族出版社,2009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郑宏奎.《蒙古族文化图典――游乐卷》.文物出版社,2008
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
郭雨桥.《细说蒙古包》.东方出版社,2010
额博.《蒙古人写真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韩宝花.《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郑宏奎.蒙古族游乐文化.艺术评论,2008(12)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家具,2006(01)
张欣宏.艳丽吉祥的蒙古族家具.新居室,2007(01)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研究―分类与审美.艺术评论,2008(12)
王丽.蒙古族传统家具造型特色研究.美与时代,2010(07)
王丽.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金光.传统蒙古包装饰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关键词:城市公园 地域文化 扶风县 应用
一、 引言
城市公园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园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如今在城市公园中,优美的环境已经不再是整个园区的重点,文化景观逐步成为了整个园区的核心亮点。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作为城市的形象,打造特色城市公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 地域特色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综合研究
2.1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设计手法
(1)利用相关要素结合象征与隐喻手法
象征是景观设计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抽象的内涵常常以具体的形象体现,这样不同层次、范围的意义被充分表现。象征这样的体现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文化变得简单,让游客一目了然,它延续了文化的内涵,创造了别样的艺术效果。
(2)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借鉴手法
传统设计方法流传至今主要通过后人的借鉴和继承,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古典园林中最普遍和常见的方法。将传统园林中的传统手法继承和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注重城市中蕴含的不可磨灭的文化,传统的艺术手法应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形式。
(3)挖掘地域文化直接表达的手法
直接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从来都没有处理过的直观的为游客展现文化的手法。这样的手法往往体现在民俗节日、历史事件阐述等文化元素上,可以强化人们对生活中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2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形式
(1)民俗活动
56个民族和各个城市地区经过漫长历史的洗涤,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的活动很大意义上体现了民族的特色性,同时也成为十分有意义的地域人文特征。比如西安大雁塔的雕塑展现了陕西的日常生活状态,大唐芙蓉园更多以演艺来体现。
(2)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对城市公园设计来说,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它不仅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记载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城市的历史痕迹。在设计中,把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含义的物质保护和继承下来,才能把城市的地域特色维持下来,维护城市的个性。
(3)地方材料
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地方材料、废弃材料常常被设计师应用,不管是景观小品的塑造,还是栏杆、座椅等辅助设施,都尽量选取地方材料,地方材料的融入可以给有课带来亲切、自然、特殊的情感。
三、 实例分析――宝鸡市扶风县城市公园
3.1地理区位
扶风县位于陕西省中西部,宝鸡市境东部河流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以黄土台塬为主。扶风地处关天经济区核心城市西安与副中心城市宝鸡的中点,是宝鸡市的东大门,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
3.2文化背景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扶风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佛教名刹法门寺的所在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是中外闻名的周原文化宝库、万众朝拜的佛教圣地。境内有各类文物保护点747处,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古周原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新发现之一。1987年举世仅存的佛指舍利从法门寺地宫出土,被誉为继秦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迹,2010年,法门寺文化景区入选“中国之美”十大自驾游目的地和最佳佛教文化景区。
3.3平面设计
(1)从功能分区上分析:从动静、商业经济、人群分类、历史文化等方面将功能分为入口广场区、商业餐饮区、主题广场区、文化展示区、儿童活动区、湿地景观区、植物园区、体育健身区、管理服务区、老年活动区八个片区。
(2)从规划结构上分析:在规划结构上采用主轴线和环形轴线,使每个片区能相互联系。同时在节点上分为主节点、次节点和三级节点,使整个公园有主有次,围绕一个文化主题中心展开,产生开端-过渡--过度-结尾这样一种效果。
3.4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及体现
扶风县城市公园中对地域文化的利用遵循设计原则,以宝鸡市和扶风县的地域文化为内涵,依托宝鸡市扶风县的地域特征和自然景观风貌,使该地成为扶风县新区的城市生活商业功能区和生活休闲区,展现出扶风县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中央公园、华夏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区,带动生态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城市文化进程,使之成为扶风县乃至宝鸡市的城市中心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1) 利用自然因素突出文化主题
深入挖掘运城的文化,将其文化和自然要素相结合,突出文化,营造一个具有独特性、时代性的综合性公园,并对园区内的景点通过地形营造空间层次。在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长期形成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文化,将自然和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设计中。
在植物的选取上,结合历史上的记载,采用适宜该地边生长的乡土植物。扶风县当地有一个杏林镇,相传宋代医家石泰住此为人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如主题广场周边的银杏片区,利用了当地的景观植物,既能展示气公园的高贵,又能给主题广场和入口一个无形的限定。
(2) 利用历史典故再现历史
利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借鉴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传说,并借助历史再现的体现手法等,营造具有艺术感染力、特色历史文化的景观风貌。如园区内历史文化区的浮雕墙和四个展馆,展示了扶风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体现了宝鸡市的周礼文化之乡,如马援、班超等人的历史故事。
(3) 利用景观小品展现地域文化
景观小品的营造过程其实是对地域文化内涵挖掘、剖析、表现、提纯的过程,反之地域风情常常也是通过景观小品的外在形象所反映。建筑物可以因为周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景观小品的设计亦应如此,与本地区的人文风情达到一个文化融合的层次。如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中心的主题广场和凤凰雕塑展现了青铜器文化和宝鸡凤凰这一城市形象。
四、 结语
通过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1)从人类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园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空间,更是一个满足人类需求的绿色场所。城市公园设计,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深入挖掘,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协调,创建具有创新性的地域特色公园。
(2)从生态的角度研究,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现代城市中的人们逐渐开始遗忘前人多留下的文化,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在认识生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营造人和自然、文化相融合的绿色空间。城市公园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也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一个真正可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公共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今琪. 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曹峰.地域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关键词:沿海滩涂;绿化树种;耐盐性
中图分类号:S718.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06602
1引言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海平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人均耕地仅1亩左右,但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1951~2008年江苏省累计匡围滩涂207个垦区,总面积412万亩。根据2008年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908专项江苏部分),全省沿海未围滩涂总面积750.25万亩,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46.12万亩,潮间带滩涂面积704.13万亩\[1\]。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的南通、盐池、连云港3市滩涂围垦开发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于沿海滩涂围填形成的土地资源,农业、生态、建设用地分别占围填面积的60%、20%和20%左右\[2\]。适合新围垦滩涂农业与生态用的相关植物品种匮乏,而沿海地区植物生长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是盐分。为促进沿海防护林、村镇、工业园区绿化建设逐步实现树种多样化,本文对其中的6个绿化树种耐盐性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分析。
2材料与方法
2011年引进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 Sieb. et Zucc.)、海桐(Pittosporum tobira)、蜀桧(Sabina komarovii)、龙柏(Sabina chinensis)和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的1年生或2年生苗,于春季定植于江苏森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沿海滩涂园区(位于江苏如东东陵垦区)。试验地土壤为沙性滨海盐土,pH值8.5,含盐量5‰左右。
由于沿海滩涂土壤盐分含量的高度变异性,为明确6个绿化树种可能的耐盐性水平,2013年9月26日,对正常生长的植株根部的土壤电导率进行了测定,测定位置根据树冠的大小而确定,距植株基部25~50cm。每株测定3点取最高值。电导率测定仪为WET-2(Delta-T Devices Ltd生产)。
3结果与分析
3.1弗吉尼亚栎
共测定51株,其中3株死亡。死株根部的土壤电导率为18.00~20.06 ms/cm,平均19.23 ms/cm;48株正常生长的植株中有4株电导率较高为10.04~15.41ms/cm,平均13.14±2.67ms/cm;4株电导率次高,为7.07~7.96ms/cm,平均7.64±0.39ms/cm;其余40株为0.77~5.36ms/cm,平均1.91±1.08ms/cm,表明该树种在高含盐量(13ms/cm)的沿海滩涂也可正常生长,但高于18ms/cm该树种即死亡。
3.2海滨木槿
共测定22株,该树种无死亡植株。电导率最高的1株平均9.35ms/cm,其余植株电导率较低,为0.67~4.59 ms/cm,平均1.81±1.26ms/cm,表明该树种可在较高含盐量的沿海滩涂种植,9ms/cm的土壤电导率可正常生长。不过该结果因样本极少尚需进一步检验。
3.3海桐
共测定23株,该树种无死亡植株。电导率较高的7株为6.49~9.72ms/cm,平均8.00±1.05 ms/cm;其余16株为0.86~3.83ms/cm,平均2.48±0.74ms/cm。该树种的耐盐性也较强,在8ms/cm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
3.4蜀桧
共测定28株,其中2株电导率较高,为9.95~10.60ms/cm,平均10.28ms/cm,表现出轻微的盐害症状;8株次之,为4.10~6.93ms/cm,平均5.27±0.96ms/cm;其余18株为0.88~3.68 ms/cm,平均1.93±0.97ms/cm。该树种的耐盐性强,在10ms/cm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
3.5龙柏
共测定18株,其中5株电导率较高,为5.51~7.51ms/cm,平均6.40±0.75ms/cm;其余13株为1.11~4.38ms/cm,平均2.86±1.07ms/cm。该树种的耐盐性较强,在6.4ms/cm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
3.6朴树
共测定22株,其中4株电导率较高,为5.54~6.80ms/cm,平均5.91±0.60ms/cm;其余18株为0.99~4.06ms/cm,平均2.35±1.08ms/cm。该树种的耐盐性较强,在5.9ms/cm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
4讨论
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6个绿化树种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其耐盐性的强弱为弗吉尼亚栎>蜀桧、海滨木槿、海桐>龙柏、朴树。不过本文所给出的结果并非这6个绿化树种耐盐性的高限,而是在本试验环境下所能测得的耐盐性的高值。
本研究的6个绿化树种中弗吉尼亚栎、海滨木槿、海桐和朴树均来自沿海地区,弗吉尼亚栎属壳斗科栎属树种,常绿乔木,分布于美国东南沿海和墨西哥湾海岸,北自弗吉尼亚州向南至佛罗里达州,西至得克萨斯州的沿海一带,是美国沿海硬阔林和灌丛林地的重要组成树种\[3\]。海滨木槿系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自然分布于我国浙江舟山群岛和福建沿海岛屿,被浙江省列为珍稀濒危植物\[4\]。海桐为海桐科海桐属,台湾原生常绿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和兰屿,耐盐碱和风沙,为台湾南部海岸林带常见防风定沙树种\[5\]。周国红(2005) 报道在福州闽江口琅岐岛发现了罕见的滨海沙丘朴树林\[6\]。由此可知这4种绿化树种具有很强的耐盐性。
至于每种绿化树种的耐盐性水平,目前仍鲜有报道,大多仍处于定性阶段。弗吉尼亚栎在土壤含盐量0.4%~0.5%的海涂造林生长良好\[3\];滨海木槿在土壤含盐量0.6%~0.8%时,生长良好且能开花结实\[7\],而以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盆栽沙培,在高达400 mM NaCl中处理2个多月后海滨木槿仍在进行生长\[8\]。黄胜利等(2012)野外调查了在杭州湾南岸滨海盐碱地生长的94种植物,其中龙柏在土壤含盐量0.39%、海桐在土壤含盐量0.33%、海滨木槿在土壤含盐量0.62%的盐碱地上生长良好。刘寅也在其硕士论文中将龙柏列为特耐盐植物\[10\]。而蜀桧、朴树尚无耐盐性的定量报道。
本研究的6种沿海滩涂盐碱地绿化树种均具有很好的绿化观赏价值,且耐盐性均较强。滨海木槿作为一种半红树植物,耐干旱贫瘠,且耐海水淹浸能力强\[7\]。该树因其树冠宽大,枝叶浓密,花色金黄,花期长,而成为优良的绿化及观赏树种;同时,该树枝干皮层富含纤维,柔软坚韧,又成为本地滩涂护堤防风的首选树种。弗吉尼亚栎具有常绿、长寿、抗风等优点,在本试验中未见冻害,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海防护林和沿海城镇绿化建设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缺乏发达的侧根和须根,不容易移植成活,应采用容器育苗和带土大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3\]。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沿海办.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R].南京: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沿海办,2009.
[2]国家发展改革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改革委,2009.
[3]陈益泰,陈雨春,黄一青,等.抗风耐盐常绿树种弗吉尼亚栎引种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4):542~546.
[4]张若惠.浙江珍稀濒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73.
[5]林武星,黄雍容,聂森,等. 盐胁迫对台湾海桐幼苗营养吸收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33(2):1~5.
[6]周国红.福州琅岐岛的滨海沙丘植物群落[J].福建地理,2005,20(1):9~11.
[7]郑文炳,吴蓓莉.海滨木槿的滩涂生态适应性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6):83~84,89
[8]王秀丽,张获,刘红梅,等.海滨木槿耐盐性的初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21(3):248~254.
关键词:房地产;估价;比较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6-017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也被不同行业的人士进行关注,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产业,因此,对房地产进行合理的估价,选择合理的估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房地产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简述市场比较法
1.市场比较法的定义
在房地产进行估价时,利用市场比较法就是能够相比较与相似的房地产的成交价,对待估计房地产进行合理估价的一种方法。市场比较法主要是将等待评估的房地产与相似的近期房产成交价格进行比较,通过对相似已经成交的房地产价格的充分研究,最后得出等待评估的房地产的可能实现的合理的成交价格,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区域因素、个别因素修正等等。在对房地产进行估价使用市场比较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基准就是市场实际的交易价格,因此,这种对方非常进行估价的方法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且估计出来的价格是比较合理、说服力也是比较强的,而利用市场比较法估计出来的价格被称为比准价格。
2.市场比较法的应用
在对房地产进行评估运用市场比较法时,需要对相似的大量成交房地产交易进行充分的搜集,只有正确的对房地产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充分对市场行情进行了解,再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比对和分析,才能够房地产的价格进行基本确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可能所搜集的相似房地产中不是全部都适合用来比较,需要对搜集的房地产进行仔细的筛选。在对可比较实例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选择比较类似的房产,如相同的用途、相同的性质等等;选择出来的实例交易案例,需要与等待估计的房地产具有类似或温和的情况;选择出来进行比较的实例案例,所进行成交的时间要尽量的接近所需要估计房地产的时间。如果选好了可以比较的实例案例,就要建立合理的比较基准,对不同因素进行合理的修正,从而更加准确的计算出比准价格,最后才能够保证分析方法是准确的、合理的,从而计算出比准价值,这样才能够计算出等待估价的房地产的准确价值。
二、房地产状况修正应注意的问题
房地产状况可以分为区位状况、权益状况和实物状况,从而房地产状况修正可以分为区位状况修正、权益状况修正和实物状况修正。进行实物状况修正,是将可比实例房地产在其实物状况下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对象房地产实物状况下的价格。在这三种修正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因素的调整。进行房地产状况调整,是市场法的一个难点和关键。1.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无论是区位状况、权益状况还是实物状况,都应该是其成交价格所对应或反映的房地产状况,而不是在估价时点或其他时候的状况。因为在估价时点或是其他时候,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可能发生了变化,从而其成交价格就不能反映了。除了期房的成交价格外,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一般是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时的状况。2.不同使用性质的房地产,影响其价格的区位和实物因素不同,即使某些因素相同,但其对价格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也不一定相同。特别是在房地产状况修正中进行实物状况修正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三、利用市场比较法进行房地产估价的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的估价市场资料库
在利用市场比较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的本质就是房地产的市场价值转换成货币,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要想能够更准确的利用市场比较法进行房地产估价,就需要准备更加准确的数据资料,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估价市场资料库,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估价的可靠性。
2.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估计信息系统
虽然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大量可比的实例,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比如房屋交易信息系统以及房屋出租信息系统等。在信息系统中,详细的对实际交易或出租情况进行阐述,进而可以有效的将影响到房屋价格的因素清晰的反映出来。另外,在信息充足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做好可比案例的选择,通过运用模糊聚类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将数据做的更加客观和准确。
3.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操作规范
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房地产估价理论的研究,只有将房地产估价理论研究清晰,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规程编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进而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工作当中,加强估价人才的培养。然而,我国目前的研究者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各个房地产估价机构,十分缺乏专业的学者。高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应专业,进而才可以更好的对估价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市场比较法的运用方式加以完善。
4.科学确定估价结果
第一,要想保证市场比较法能够更好的运行在房地产估价中,就需要对自身的市场信息资料库进行充分的完善,从而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在利用市场比较法对房地产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数据资料,从而与相似成交房地产进行实际的对比,从而得出准确的估价。在利用市场比较法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市场交易资料,如今计算机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的成熟,获得相似比较实例案例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充分的对计算机进行利用,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信息资料库,更好的收集到完善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得到相似的成交房地产案例,从根本上将评估的结果进行提高,也能够更好的使市场比较法运用到实际的房地产估价中去。第二,要想保证市场比较法在房地产估价中更好的被应用,就需要评估人员能够对调查的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保证其准确性,并选择合理的案例,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技术水平能够适应全面的发展,并进行全面的比较,确定适当的修正系数,这样才能够保证房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评估人员的评估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关系着房屋评估准确性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能够对评估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水平,并从根本上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第三,对各界人士对房地产市场的观念进行改变,是保证市场比较法进行应用的关键因素。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能够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对市场比较法的应用环境能够进行改善,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市场比较法的被关注度。结语:综上所述,市场比较法与其他的房地产评估方法相比较有非常多的优点,在房地产的评估过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也有比较明显的成效。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的成交量也在不断的攀升,这就可以为市场比较法的运用提供更好的基础,也能够保证更广泛的运用到房地产估价工作中去。因此,需要对市场比较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秋丽.房地产估价的市场比较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8.1.
[2]项均.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的改进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8.25.
[3]项昀.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的改进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关键词:模型检测;知识库模型;状态迁移图;时序逻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4)02-
The Research of Model Checking Application Method for
Forestry Information System
WU Di,JI Mingyu,TAN Keshan,WANG Hui,ZHANG J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As a formal verification technique, model checking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property verification process of hardware and protocol and is turning to the field of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gradually expanded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Aiming to the knowledge base of expert system 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rules,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formal verification problems for properties specification to be satisfied. Fist, the rule body is described as state transition graph and the state transition process and state properties of graphs are effectively illustrated by introduc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Then the corresponding temporal logic expression for the properties specification is described. Finally, the model checking process is detailed describ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correctness and prove that model checking can be applied to the forest fire prevention expert system and other forest information systems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Model Checking; Knowledge Base Model; State Transition Graph; Temporal Logic
0 引 言
如今,随着社会对软件需求的不断增加,软件设计的复杂度日渐提高,软件测试也日趋困难。与其相应地,模型检测作为一种形式化验证技术,因其自动化程度高并能够自动提供性质反例信息等优点而在软件验证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信息化的今天,各种数字化林业系统应用广泛,已然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病虫害检测及防治、森林火灾监测和动态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并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时,实现了对林场的自动化、专业化、高效化和实时化的管理。但在此过程中,也对林业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却也提出了与以往相比更高的要求,除了对硬件方面的改造升级,如何测试发现系统的潜在错误状态并及时改正则显得尤为重要,模型检测即提供了一个严密,高效的验证手段。
1 模型检测
模型检验[2]以穷尽搜索为基础,通过对软件系统或系统的某一部分建模,利用某种形式化方法说明系统应满足的属性,以此来判断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这些期望的属性。模型检测的一般流程是:首先将待检测的系统抽象建模为状态迁移图(不同的状态通过状态变量取值加以区分),然后使用时序逻辑表达式描述待验证的系统性质,进而通过模型检测工具完成系统性质的自动验证[3,4,5]。模型检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模型检测流程
Fig.1 Model checking process
2 林业信息系统分析
林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涉及林业管理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以林火子系统中森林防火专家系统性质验证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形式化验证分析。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理机、解释模块和知识获取等部分组成[6],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结构图
Fig.2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expert system
通过对系统结构分析可知,系统建立的重点在于对知识库的构建。下文主要针对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的部分系统规则,对具体的验证过程展开分析。
3模型检测过程
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的模型检测过程主要为:对森林防火专家系统进行抽象建模,得出具体的状态迁移图;通过时序逻辑表达式描述森林防火系统的重要功能需求;应用具体模型检测器进行性质验证[7,8]。
通过对森林专家防火系统的知识库进行分析可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主要是应用了“规则架+规则体”的形式,即知识库中的每条规则都有一个规则架,每个规则架对应一个或多个规则体,并且每条规则架或规则体都是多个前提一个结论的结构(如:if 火焰高度,火速 then 扑火方式)。
森林防火系统中的林火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防火预测,火灾处理,火后状态等多个分类状态。每个分类状态又是由不同的子状态组成的。各子状态之间通过状态迁移进行联系。
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的状态迁移过程需满足如下待验证规范:
(1) 每个规则架或规则体都是对应的多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即不存在不符合规则体的状态);
(2) 不存在多个前提多个结论的状态(即不存在不符合规则体的状态);
(3) 无论什么状态最终都会迁移到某个特定状态(如所有分类状态最终会达到正常状态);
(4) 不存在某几个变量同时为真的状态(如火焰高度大于2m,风速较大时不能采用飞机喷洒这种间接扑火方式);
(5) if变量组合只能与特定then变量同时为真的状态等。
4实例分析
本文将多个规则体中的前提和结论看成系统的状态变量,从而抽象出迁移系统模型,并设置系统的入口,以便进行性质验证。
下面对知识库部分规则体进行说明如下:
(1) if 无火源 适当湿度 温度 降水量 then正常状态
(2) if 林中可燃物湿度>60℃ hen 林区不会发生火灾
(3) if 林区被积雪覆盖 then 一定不会发生火灾
(4) if 某区域出现红外线光长>=3.7微米 then 该区域一定有火源
(5) if 林火区出现高空逆温层 then 林火影响因子不大
(6) if 林火区出现快性冷锋 then 林火影响因子很大
(7) if 发生火灾 坡度 风速 then 火焰蔓延速度 火焰蔓延速度=F(坡度, 风速, 可燃物湿度)
(8) if 火焰高度
(9) if 直接扑火状态 then 扑火方式为人工扑火
(10) if 火焰高度>=2m 火速>=20m/min then 间接扑火方式;
(11) if 间接扑火状态 风速较小 then 扑火方式为飞机喷洒
(12) if 间接扑火状态 风速较大 then 扑火方式为隔离带
(13) if 火后无明火 湿度较小 then 需要二次扑火
(14) if 火后无明火 湿度较大 then 无需二次扑火
其正常状态为状态(1);防火预测状态为状态(2)(3)(4)(5)(6);火灾处理状态为状态(7)(8)(9)(10)(11)(12);火后处理状态为状态(13)(14)。
上述规则体中可抽象出状态迁移变量如表1所示。
图3 状态迁移图
Fig.3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对于系统的状态迁移图,待验证的性质为:每一个有火源的状态必然存在一条以上的迁移路径,使其到达火后处理状态。对于这条性质可采用计算树逻辑[9,10]对其进行描述。具体的逻辑表达式为 。
对于系统状态变迁过程中的状态变量描述,本文对系统中涉及的数值类型迁移变量进行了规范化处理,通过变换函数的方法在保证其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将数值域状态变量转化为布尔域变量,相应的数值类型迁移变量如表2所示。
变换函数为 ,其中参数 代表数值型数据的值,参数 表示当前状态所处的分类状态(正常状态、防火预测、火灾处理、火后处理),不同状态下临界值不相同,若 临界值,则 ,否则 。通过上述变换函数处理后,即可得到数值型数据的布尔型数值。
最后,基于上述状态迁移图及性质描述,作者通过相应的模型检测工具完成了性质的验证,关于模型检测工具的使用不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在此就不作赘述了。
5结束语
本文将模型检测技术应用到林业信息系统性质验证,针对森林防火专家系统提出了模型检测状态迁移图表示方法,并给出具体的验证过程说明,下一步笔者将更进一步对模型检测算法的设计和优化细节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惠民,张文辉. 模型检测:理论,方法与应用[J]. 电子学报,2002,30(12):1907-1912.
[2] 王飞明,胡元闯,董荣胜. 模型检测研究进展[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24(4):320-328.
[3] 顾滨兵. 一种软件模型检测方法及其原型系统[J]. 微计算机,2010,31(11):39-40.
[4] 张宁宁,刘孟仁. 模型检测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数字,2006,34(2):93-96.
[5] 袁志斌,徐正权,王能超. 软件模型检测中的抽象[J]. 计算机科学,2006,33(7):276-279.
[6] 王阿川,曹琳,冯艳红. 基于网络的森林防火专家系统实现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1):109-110.
[7] 肖健宇,张德运,郑卫斌,张勇. 程序条件化用于软件模型检测中的状态空间缩减[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4):377-380.
[8] 黎吾平. 模型检测在软件方面的应用[D].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08.4.
【关键字】Ecotect,气候,分析,生态建筑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d the Ecotect, and through the Ecotect for xi 'an building towards, and climate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provides a data support for xi 'an.
【Key words】Ecotect,climate,analysis,ecological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其开发量也持续增长。经相关的数据统计,仅建筑行业每年的碳排放量就占到了我国总碳排放量的30%,并有上升趋势。面对这一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些建筑师开始将目光转向生态建筑的设计研究工作[1]。
当前我国仍处于生态建筑初级探索阶段,对于生态建筑尚未有成熟的设计理念与模式,许多生态建筑的设计还处于“标签式”的阶段,其中对于一些生态设计手段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还增加了建筑施工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然而,要设计一个真正的生态建筑,要求在设计之初设计者就应该对于建筑所在地的各项气候数据有所了解,并做出相应的分析以引导后续设计的方向,根据建筑所在场地的特质而做出特定的回应,而非一种程式化的设计套路。
2 Ecotect简介
Ecotect是一个全面的技术性能分析辅助设计软件,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分析方法[2],只要输入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可以提供数字化的可视分析图,随着设计的深入,分析也越来越详细。Ecotect可提供许多即时性分析,其的操作界面友好,与建筑师常用的辅助设计软件Sketch Up、Archibald、3DMAX、AutoCAD有很好的兼容性,3DS、DXF格式的文件可以直接导入,而且软件自带了功能强大的建模工具,可以快速建立起直观、可视的三维模型[3]。然后只需根据建筑的特定情况,输入经纬度、海拔高度,选择时区,确定建筑材料的技术参数,即可在该软件中完成对模型的太阳辐射、热学、光学、声学、建筑投资等综合的技术分析。计算、分析过程简单快捷,结果直观。模型最后还可以输出到渲染器Radiance中进行逼真的效果图渲染,还可以导出成为VRML动画,为人们提供一个三维动态的观赏途径[4]。 Ecotect采用权威的核心算法,和RADIANCE、POV Ray、VRML、Energy Plus 、HTB2热分析软件均有导入导出接口[5]。Ecotect的另外一个主要方面是它新颖的3D界面的开发,其采用了出奇简单的建筑构件的内在关系,极大地简化了最复杂的几何体的创建过程,也极大增加了它的可编辑性[6-8]。
3.气候特点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采用西安市气象数据,通过Ecotect 对西安市某建筑进行朝向、气候等进行分析。
3.1最佳朝向分析
建筑布局是方案设计阶段要首先考虑的因素。Ecotect 通过对任一朝向接受的年热辐射总量给出了最佳朝向的分析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最佳朝向分析图
图中红色与蓝色区域分别代表过热与过冷的月份,较粗的黄线表示宜昌地区平均曝辐射量,蓝色区域表示过冷时间段的总曝辐射量,红色区域表示过热时间段的总曝辐射量,蓝色区域表述平均曝辐射量。通过分析可知,建筑最佳朝向为南偏东10°。
3.2风分析
风分析也是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应节能减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Ecotect分析发现,在107°方位,风频最小(小于107hrs),风速多数小于20km/h,风温在20°~25°之间,湿度大于75%,舒适度较高,风频、风温、风湿分别如图3.2、3.3、3.4所示。
3.2风频图 3.3风温图
3.4 湿度图
3.3逐时相对湿度分析
我国于2005年7月1日始实施的GB 50189 - 2005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规定, 建筑的空调和采暖能耗应该采用逐时的典型气象年数据进行能耗计算,生成逐时相对湿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国家相关气象单位共享数据一般为4次定时数据(观测时间分别为2 时、8 时、14 时和20时) 。通过分析可知,西安市春、夏季相对干燥,秋、冬季相对湿润,湿度如图3.5所示。图3.5中,下方区域为一天(4月26日)的温度、湿度、风速、折射太阳辐射、漫射太阳辐射数据图,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为空调通风设计专业提供数据支持。
图3.5 逐时相对湿度图
3.4空气相对湿度与太阳辐射逐时分析
在满足室内舒适性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途径来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因此地域空气相对湿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空气相对湿度是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温差,可作为通风空调设计、优化参考数据。干球温度(DB)是普通温度计测得的空气温度,湿球温度 (WB)则是湿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图3.6中蓝色折线区域为逐时干球温度逐时图,图3.7中绿色折线区域为逐时湿球温度逐时图。
3.6 干球湿度逐时图
3.7 湿球湿度逐时图
图3.8说明西安市全年辐射量较高,有利于太阳能的利用,但6月、7月、9月、10月份阴雨天较多,太阳能利用率有所降低 。
3.8 直射太阳辐射逐时分析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但一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研究生态建筑的设计研究工作的必要性日益明显。但当前我国仍处于生态建筑初级探索阶段,对于生态建筑尚未有成熟的设计理念与模式,许多生态建筑的设计还处于“标签式”的阶段。Ecotect作为一个全面的技术性能分析辅助设计软件,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Ecotect为西安市的建筑朝向、气候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西安生态建筑提供了一种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洪实.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对亚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24.
[2]董妹婧.ECOTECT在辅助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初探.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9-20.
[3]王瑞锋.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热模型的比较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严钩,赵能.ECOTECT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高等建筑教育.03.(2009):140-144
[5]云鹏.ECOTECT建貌环境设计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王真琦.ECOTECT在园林被动式生态设计中的应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7]李鲲,余庄.用ECOTECT来模拟和评估建筑物理环境.CADDM.12(2006):44~50
关键词:城市道路;水损害;机理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新建成的城市道路出现松散、坑槽等路面表面损坏的现象明显,这严重影响了驾驶者的行车舒适性与路面使用功能性。研究表明,水损害问题是造成城市沥青路面表面破坏的主要原因[1]。因此,本文结合笔者的从业经验对城市道路水损害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1.城市道路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水损害产生的外因
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如图1所示,来自外界环境的雨水、雪水等极易通过沥青道路表面的连通孔隙渗入到结构层内部,同时伴随着行车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的反复冲刷作用,使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害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交通量逐年增加,促进了行车荷载产生动水压力的冲刷及泵吸作用。过量的车辆尾气排放,使大气降水中的酸性物质增加[2]以及降雪后大量融雪剂的使用等因素,使沥青材料与集料间的粘附力降低并产生剥落、松散等城市道路水损害现象。
1.2水损害产生的内因
不合理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时产生的材料离析以及温度离析等因素导致的摊铺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使外界水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问题加剧;沥青材料与集料选择不当,出现材料间的粘附性不足,使沥青材料和集料遇水剥落;结构层自身的排水性能较差(如半刚性基层结构)、结构层内部的排水系统、防水结构功能设计不当或缺失等原因是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出现水损害的内在因素。
2.城市道路水损害预防和治理对策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并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城市道路水损害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城市道路的水损害预防和治理,主要应该从合理的结构设计与良好施工工艺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2.1合理选择原材料,提高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能力
要保证沥青材料与集料间的粘附力,首先应使集料表面有良好的清洁状况,必要时应对所使用的集料进行清洗,避免集料表面附着有灰尘,降低材料间的粘附性。
集料的物理性质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能力起关键作用。研究证明,通常碱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明显优于中性和酸性石料[3],如图2所示,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用做沥青面层的石料通常有石灰岩、玄武岩、安山岩三种,玄武岩与石灰岩石料都与沥青材料有较好的粘附性,玄武岩材料硬度好常用在沥青道路上面层中,石灰岩硬度稍差常用在中、下面层中。安山岩碎石硬度虽然好,但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当受料源供应的限制时,安山岩碎石可通过复合使用的方法,将其破碎成细集料与玄武岩材料组成复合集料在上面层中使用。
2.2合理选择结构类型与配合比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根据各层的功能要求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类型。通常上面层应具有抗车辙、抗裂、抗水损害能力;中面层应具有抗车辙和结构稳定性的能力;下面层应具有抗疲劳的能力。由于上面层直接与车轮接触,同时受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温度、降水)等作用,因此,对上面层混合料的原材料的技术指标、级配设计等质量控制要更为严格。就防治水损害而言,上面层应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同时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严格控制其设计空隙率指标,研究表明,设计空隙率不大于5%时,水基本无法深入沥青混合料面层,当空隙率达到8%时,路面渗水效果明显,但过小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将变差。综上考虑,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控制在3%~5%较为适宜[4]。另外,沥青路面的施工摊铺压实质量也将影响路面的抗水损害能力,如压实程度不均匀、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的离析现象(摊铺离析、温度离析)等,都将使现场的空隙率与设计空隙率产生偏差,压实度不足将使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下降,而压实过密则易使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能变差。
2.3控制及改善半刚性基层开裂现象
以水泥、石灰等稳定类材料为混合料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在城市道路中应用广泛,但半刚性基层易开裂,受干湿作用明显,开裂后半刚性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将被积水所弱化,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及改善半刚性基层开裂现象是必要的。
研究认为,半刚性基层的开裂是其本身的固有属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但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5],具体措施有:
1)控制水泥剂量。过多的水泥剂量将使基层表面出现裂缝,通常认为水泥的剂量应不大于6%。
2)选用骨架-密实型结构。在工程应用中证明,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路面的横向开裂现象。
3)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以及应力吸收层等措施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2.4严格控制路面摊铺压实质量
如图3所示,除一些成规模的市政主干道路工程外,很多市政新建和养护工程施工地点相对分散,工程规模较小,单次摊铺使用沥青混合料数量较小且运距较远,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路面摊铺压实质量,而路面摊铺质量不佳,压实度不足将引起道路的水损害。
为保证沥青路面摊铺后的压实度,无论新建工程或是养护工程,都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以及摊铺中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并配套相应的压实设备;同时应注意环境条件对摊铺的影响,如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得摊铺,更不得冒雨摊铺等。在一些无法满足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的施工工点,可在热拌沥青混合料中掺入温拌剂或直接采用低温沥青混合料的办法,以保证摊铺成型后的沥青混合料达到基本不渗水的要求。
3.结论
本文从产生机理以及防治对策两方面入手,对引起城市沥青道路表面破坏的水损害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科学的结构设计与良好施工工艺是预防和治理水损害的关键,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规范的施工管理才是从根本上克服水损病害出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孟余、冯德成、沙爱民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释义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葛文璇.城市道路和城市环境关系的研究[M].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3] 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