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构建RPT能力培养课程RPT能力培养课程指的是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及教育技术三种能力,学校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及教育技术等能力明确为师范生必须具备的三种核心能力,并提出“三种能力并举与三个课堂联动”的RPT培养模式。把原本穿插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计划当中的相关教育类课程有效的提炼出来,并且单独进行设置,同时建立成为以T类课程的建设队伍作为核心,并从属与国家级别的教学队伍以及以国家的精品课程作为可信的能力培养RPT课程群,而能力培养RPT课程群的核心主要有《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以及《实验心理学》等,其能够有效地强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1.2完善教学的技能考核制度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对教学的技能考核不可或缺,而考核必须成立相应的培训中心与考核点,培训中心应当包括教育心理的实验室、微格教室以及教育研究的实验室等。此外,教学案例实验室与多媒体实验室等所具有的多功能性成为教师教育中首选培训中心。拥有相应的培训中心后就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技能的考核制度与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竞争制度,而竞争制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在各大师范院校中开展,从二十一世纪开始,要求每一个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课程制作、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讲解内容等一些列教学技能的考核,并且这一项考核在当前逐步地完善中持续应用,并且不管是考取教师资格证还是入职教育行业,都不能脱离这些考核制度的规范。
2采用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来提高教师的素质
通过振兴教育的行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地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制度,建立能够普遍的接受各种层次与形式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机构,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师教育目标体系的创新,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与高创新能力的教育人才,不断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为培养经济性高效教育人才做贡献。还要不断的深化改革,建立教育基本框架的新体制,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采用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教育在改革的基础上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教育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3结语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2]。毫无疑问,这些新特点将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知识构成等方面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过程而不是内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更加倾向于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启发式、体验式和探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转变。众所周知,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准确地分析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地设计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这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之外,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研究对于教师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教学问题,对教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3]。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著名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经说过:“教育变革的实施取决于教师的所思和所为,就这么简单,也这么复杂。”之所以这么简单,是因为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需多言;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教师在教育变革中的适应与改变并不容易[4]。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一定程度上来自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确实不令人乐观,教师群体的素质普遍偏低。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仅占3.6%;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仅为0.64%,专科生比例高达34%,甚至部分教师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5]。具体到各省师资情况,以甘肃为例:甘肃省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27万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6.41万人,学历合格率84.80%;高中专任教师1.86万人,学历合格率56.59%。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甘肃省农村地区还有2万5千多名代课教师[6]。虽然学历并不代表一切,但是学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能间接反映出教师的综合素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教师们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难以应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可知,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急需得到优化,教师队伍中那些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尽快坚决辞退。总之,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几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情况,对优化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无疑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教师来源的要求
在芬兰,教师工作被认为是最有地位和吸引力的职业。每年大约5000名学生申请教育专业,仅有约10%被录取到大学教育学院。芬兰的师范生基本上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7]。在加拿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到师范院校就读,只有成绩排名占到前30%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8]。芬兰和加拿大都注重把好教师入口关,这样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了教师的质量。
(二)关于教师培养的要求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特色是将教师职前培训的教育实习分散到大学四年中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一方面,要将在实习学校取得的实践研究成果及时反馈给大学所在院系,另一方面,还要将最终研究结果在实习学校进行发表和交流[9]。芬兰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必须由综合性大学采取“做中学”“研究性”的模式来培养[10]。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精深的教育学、教学法和学科课程的知识,而且最易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继续自己的研究和创新。
(三)关于教师发展的要求
英国白皮书《儿童、学校和我们的未来》引入一种需要更新的“教学许可证”,其有效期为5年。5年期满时,证书持有者如果通过了一系列审查,方可使证书再次有效,否则,就会面临失去教学许可证进而失去教学资格的危险[11]。近十年来,为了应对日本国内教育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变化,日本适时推出了强制性的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化,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进行定期审核和再授予,确保教师的资质能力能够满足新形势的要求[12]。这种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有利于督促入职后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三、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若干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在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现结合发达国家师资建设的经验,就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教师准入的制度不完善,即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对教师素质的考查手段不够科学,认证过程不够细致,很难做到真正的“择优上岗”。事实上,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很多人浑水摸鱼进入教师行列。另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本质上是专门为那些不具备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人员而设置的一种补偿性考试,其本意是为教师队伍招揽更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的各项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被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合理利用,成为其增加收入的手段。可以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质,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让一些“伪师”“劣师”有机可乘,混进教师行列。学者杨随军指出:“2002年以前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几乎全部属于‘自然过渡’,缺乏必要的专业水平鉴定和评估;而近三年对在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实行教师资格认定,更缺乏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测试和有力的监督机制。”[13]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认定过程有点不太可靠,流于表面形式,可能导致教师质量大幅度缩水。因此,要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把好教师准入关,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质量。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应坚决解聘,对于那些在特殊年代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应进行合理安置,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转变教师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着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注重系统的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这种教育模式体系缺乏新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加之,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这将很难保证未来教师的质量。根据国外的教师教育经验,教师培训内容不但要与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而且要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和趋势为重点。用学者龚森的话说,“培训的内容应为相关的研究证明是必要的,既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要,又不失其前瞻性”[14]。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很有必要从“学科本位”的模式转向“研究型”的模式。“研究型”的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同等地看待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尽可能地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学科整合成几门核心的综合课程,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为教师以后的行动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可否认,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利于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和未来教育的方向。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教学内容不断注入新的成分,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保持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当然,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必然要求打破终身制的教师资格期限,使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与教师后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挂钩。我国目前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容易导致部分教师对学习深造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激励教师进一步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实行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同时明确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结束语
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
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当年恰逢哈雷慧星临近地球,改革计划又是为了使美国当今
的儿童——下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慧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
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Project2061)。
一、“2061计划”的指导思想
“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
扫盲;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
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而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基础素质。
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
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二、“2061计划”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1985~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首都华盛顿建立了领导实施“2061计划”
的总部,并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
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
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于1989年推出了阶段性成果《普及科学——美国2061
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的下一代必将面临巨大的变革;科学、数学和技术位
居变革的核心,它们导致变革,塑造变革,并且对变革做出反应,它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
日的世界十分重要。该报告提出了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应掌握的科学、数学
和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的框架,包括主要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学科间的
有机联系,以及掌握这些内容、概念和联系的基本态度、方法和手段。
第二步,1989~1993年,“2061计划”总部在旧金山、圣地亚哥、费城、圣·安东尼奥、
麦迪逊郊区麦克伐兰、阿瑟农村等六个有不同代表性的地区建立了分部,根据第一步提出的
理论和指导思想,研究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手段及战略,并设计不同模式的课程。同时,散
发第一步的研究报告,展开广泛讨论,制定相应的教育改革和革新工程。1993年问世的《普
及科学的阶段指标》报告,标志着“2061计划”第二阶段圆满结束。该报告阐述了数学、
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性质、特点,确定了不同年级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及发展程度。
第三步,1993年以后,在完成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2061计划”拟用10年或更长
的时间,在一些州和学区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教育改革实验。目前的实验以“2061
计划”的6个分部为骨干向四周辐射。一般每个分部新建或接管5至6所实验学校,依据《普
及科学的阶段指标》制定实验学校的科学教育大纲,组织编写相应教材,进行教师培训,开
展大学、中学、科学家、企业家甚至包括家长和社区之间的多向交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1996年,“2061计划”设计了进一步的改革蓝图,编制丰富多彩的参考材料,并使之变
成电子信息,广为传播;制定关于课程改革和工程推行情况的评价标准;促使各级教育的一
体化,特别提倡大学要继续支持基础教育;加强教师培训和对科技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筹
集和落实改革所需资金。
三、“2061计划”的特色
1.综合性。“2061计划”实施的对象是综合的,它力图在实验区内,面向从幼儿园到高
中各个阶段的所有学生和学科,进行科技普及;实施的范畴是综合的,它在制定新教学大纲
的同时,配套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技术、考试方式和学校的组织机构;参与者也是综合的,
要使这些改革措施彼此兼容,就得顾及家长、政策制定者、教师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长效性。“2061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后付诸实施的,它的效果要通过几
十年而不是几年来检验。
3.基础性。“2061计划”强调基础学科,主张在中小学开设数学、科学、技术方面的核
心课程;同时,各学科内部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主。
4.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学校中,学校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思
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其现成答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像能力并解
决实际问题。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061计划”非常注重发挥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的主导
作用,认为只有教师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直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也只有教师才能
根据改革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更新课程、改善教学。
6.协作性。“2061计划”认为,没有一个团体或部门是唯一具有智慧和权威的机构,改
革离不开合作与交流。中小学教师、行政官员、社区领导者、大学教授和政策制定者应取长
补短,共同参与教改。
四、从“2061计划”看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1.谋求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力求处理好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的关系,以核心课程为主;
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改变过去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
做法,增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传授时间。在加大科技知识教学力度的同时,重视文化、历
史、地理等社科知识的传授。为此,近年来,“2061计划”提倡使用“大科学”的概念。
2.继续保持课程的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发展特长,允许提前升级、捷足先登。
选修课比例较大,特别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注重因
材施教,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
3.教学安排开放化。教学人员有本校教师,也常请教授、专家、科学家等来校讲课。教
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有时也走出校园,到政府机构、企业、大学或田间,接触社会和自然。
近几年,美国中小学普遍加强了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加大国际知识传授的力度。
4.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美国中小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非常普遍,例如计
在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要求下,在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愿景下,以及美英两国各自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两国分别推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3月《改革蓝图———对〈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ABlueprintforReform:TheReauthorizationofthe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以下简称《改革蓝图》),致力于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提升教师质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执政后的首份全国性学校教育白皮书于2010年11月应运而生,即《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白皮书2010》(TheImportanceofTeaching:TheSchoolsWhitePaper2010,以下简称《教学的重要性》),全面规划了新一届政府的教育改革蓝图,标志着英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面和实质性阶段。
二、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无论是《改革蓝图》,还是《教学的重要性》,都高度强调教师质量、教育问责制、经费投入、关注弱势群体、赋权学校等内容。美英两国试图通过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美英两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公平性的提高,从而达到建立世界一流学校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
1.突出教师的重要性,强调教师质量
《改革蓝图》前言中指出:“我们要提高教师和校长的工作效率,其目标是要确保每间教室都有优秀教师,每所学校都有优秀校长。因为学生从步入课堂的那一刻开始,决定他们学业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既不是他们的肤色,也不是他们父母的收入状况,而是站在教室前面的教师。”[2]可以看出,奥巴马将教师放在至高的位置,强调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此外,还将设立教师实习计划(TRP),为亟需教师的学校提供经过培训的新教师。[3]一方面解决了某些地区“教师荒”的问题,另一方面实习也锻炼了新教师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素质。《教学的重要性》前言中指出:“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任何教育体制的质量,都好不过其教师的质量。[4]此次《教学的重要性》中提出了严格教师聘任标准,即加大“教学优先”项目(TFP)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其得以顺利开展;增设“教学后补”项目(TNP),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来吸引其他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保障“军人当教师”项目(TTP)的实施,为那些有相关经验和技能但没有学历水平证书的退伍军人提供学费,促使他们接受再教育,进而鼓励他们从事教师行业。[4]同时指出教师应当接受适当的培训,政府将效仿如芬兰、新加坡等国实施的性向、人格及调整力测验,建立高效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2.推行教育的问责制,促进学校稳步发展
基于教育公平的要求和追求卓越的目标,《改革蓝图》设立了严格的问责体系,奖励取得重大成功的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将包括在‘为大学和就业做准备’这一标准的问责体系当中,对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学校给予奖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学校则实施严格的干预措施。同时,要对那些提高学生成绩、缩小成绩差距的州、地区和学校予以奖励。”[2]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责框架,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校长和管理以及学生行为和安全。新的监督框架将更好地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这个新框架已经在2011年秋正式执行。[4]因此,此次教育标准局的督导重点回归到它的原点“教与学”上,加强对中小学的学业成绩考核,从而让学校承担起责任。
3.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证资源合理分配
美国联邦政府将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美国机会税收抵制制度(AOTC),使所有美国人都能负担得起上大学的费用,这一制度覆盖范围非常之广。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全额免费的制度能够保证大学教育中的最初4000美元费用均可免单,而且能覆盖普通公立学院或大学学费的2/3,同时也能使在社区学院修读的大多数学生完全免费上学。[3]此外,联邦政府设立了50亿美元奖励资金和创新基金,其中用于奖励的资金就高达43.5亿美元,从而可以有效调用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教学成效,促进教师的公平调配,为那些高需求的学生群体分配合格的教师。[5]英国联合政府将设立新的“教育资助机构”(EFA),取代之前的“青年学习机构”(YPLA)作为教育部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向有关学校直接发放资助金[4],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中间环节的干扰,从而确保了教育经费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4.改革课程内容与评价方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改革蓝图》在此次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应加强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地位。21世纪,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科学和数学知识,这不仅仅是就业的需要,更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需要。更何况,日益增长的工作80%以上都需要科学和数学知识。同时,《改革蓝图》要重点改革“标准化考试”,因为这种方式迫使学生去背诵一些“标准”的课程知识,评估时根据考试结果实施奖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为此,奥巴马承诺将增加经费投入力度,帮助各州研发高质量的评价机制,开发能够激励学生从事探究与创造的评价体系。《教学重要性》指出,英国需要制定一种更紧凑、更严谨的新的国家课程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每个阶段的核心课程。这是基于英国教育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英国目前的国家课程教较陈旧,包含太多不必要或过时的知识,对于教学方式有过多的规定束缚,阻碍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5.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缩小学业成就差距
《改革蓝图》中提出,通过支持“大学拓展”计划(COP)来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如支持“及早具备大学升学意识与准备”计划(GEARUP),该计划由联邦拨款资助,集中对7~12年级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资金、信息和学业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三重奏(TRIO)计划实现向所有美国人提供教育机会的承诺,而不论其种族、民族背景和经济状况;通过“向上跃进”计划(UBP)帮助那些处境困难而天资聪颖的学生完成学业并继续上大学深造。[3]同时,重视通过《残疾人教育法》(ESEA)来支持那些弱势群体学生,此次ESEA的重新授权将增加弱势群体学生上学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多方准备来满足各个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3]英国联合政府为了缓解贫困家庭子女的经济压力,特别设立了“中小学生助学金”项目(PPP),在2014—2015年将额外加拨25亿英镑专款以推进新的奖励金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新的“中小学生助学金”的开展,计划在未来的4年内尽可能多地资助那些贫困家庭子女。为此,联合政府在最终的预算时,计划每年专项拨款25亿英镑用于助学金计划的顺利推行。[4]
6.赋权学校自主自治,推进学校制度建设
在《改革蓝图》中,奥巴马政府将为各州、各地区以及非盈利组织等提供竞争性资助,用于继续扩大和发展有效的特许学校以及其他有效的自主公立学校。自主学校是公立学校,一般要比特许学校的数量要多,它一直在关键性操作层面拥有较高的自,包括教师聘任、财务预算、课程安排以及程序运作等。不管是特许学校还是其他自主学校,都必须和传统的公立学校一样实行教育问责制度,问责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提升。自的扩大,增强了学校间的竞争,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办学效率,促进了学校的制度建设。由于英国政府给予了学校更多的干预和压制,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此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帮助每所学校享有更大自由来实现“院校地位”。其改革方向是学校作为自治的机构与教师设定的条件相协同,大幅减少学校的压力和负担,减少学校不必要的职责、程序、指导和要求,以便学校可以自由决定并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高度自治和自由主要表现在:学校自由决定教职工薪金水平,更加自主地控制学校自身财政事务,在实施国家课程中享有高度自,自由变更学生在校时间,不受地方政府干预等。[5]
三、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于对《改革蓝图》和《教学的重要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美英两国在基础教育改革无不突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追求教育卓越的基本理念,这无疑对美英两国建立世界一流的学校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提高质量是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美英两国重视教师的质量,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基础教育质量,希望通过提升教师质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此外,还通过加强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提高教师的地位来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美英两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提倡教育的问责制,希望学校、家长和学生为达到高标准而负起责任。从两国的改革文件我们可以看出,美英两国都纷纷强调学校的责任,并将问责制在学校中贯彻实施,让学校承担起教育的重要责任。
2.促进公平是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诉求
公平的教育体制应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美英两国在此次改革中都特别强调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资源,让他们能公平地享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体制。奥巴马政府强调要为各州和地区提供各种资源,不仅在资金上支持发展欠佳的学校,还鼓励支持一些优秀教师在这些发展欠佳学校中任职,从而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联合政府强调基于公平的标准,主张建立一套清晰、透明和公平的国家拨款分配标准,从而确保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侧重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完善教育资助制度,让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奥巴马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学拓展”计划的实施以及ESEA来支持那些弱势群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新的“中小学生助学金”的实施来资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这个计划将同基于公平的标准协同促进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性。
3.追求卓越是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除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还应该突出应用。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和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利用计算机”和“解决问题”这两点为主线展开。当代计算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可以多角度使用,它可以像汽车一样,通过简单操作来驾驭;也可以像数学原理或公式一样,需要懂得原理才能深度使用。对计算机多层次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应该定位于肩负历史和时代使命,不能只将计算机作为低层次工具开展教学。面对“利用计算机”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从计算机原理角度组织教学内容,这种定位并非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而是真正将大学计算机回归到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同样基础性地位的过程。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进一步展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就涉及到如何抽象问题的计算特性,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2.1课程设置的调整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是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必修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内的课程体系有很大不同,应用型大学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当前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学生进校时的个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学生进校后应进行一次摸查,对确实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其他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是指在学指导的前提下,基于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专业进行的,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教学过程和教学实验等。可以通过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计划的缜密分析,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访谈沟通,特别是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对计算机科学的依赖,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分为社科人文类、理工类、经管教育类、大农类等4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重点强调某些内容,这是面向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所以分类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不仅体现在课程讲授,也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中。
2.2理论课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它是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一定要主动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死板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现在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设计好自己的课件,课件要丰富多彩,同时在内容组织上要合理生动,有吸引力,笔者认为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以讲授和演示为主,而对于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应采用渐进式案例教学,每一部分内容设置两个案例,让问题复杂程度从简到难,从基础到综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多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总之,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驱动,以渐进式案例教学为线索,以服务专业应用为目标,在高度浓缩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3实验课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就更为重要。实验应注重对已有知识的验证,突出对未理解未掌握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对知识体系的探索,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2.3.1对于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实验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一下,最后让学生去设计一个方案———配置一台具体的计算机。
2.3.2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则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是让学生使用实验平台,每个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练习题,这些是必须提交的,学生是必须完成的,同时每次实验都设计了思考题和实验相关知识,配置了综合学习与拓展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向更深层次拓展。
2.3.3针对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配备一些虚拟实验,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做,这些虚拟实验兼顾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训练,考虑到与现行教学内容的关联,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培养基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计算意识,在有限的学时内将计算机科学的本质以及专业知识以有效的手段展示给学生,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技术途径。这部分实验可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3结语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两个平台呈现在广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至立部长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信息化社会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A、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语文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B、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C、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对资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
(1)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2)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持互动化教学。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从交流中、从信息资源中学习。隐性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尚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如经验、意识等等;二是隐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析方可挖掘出来的知识。显性化是指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用媒体表达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使隐性知识共享、互动,实现知识创新。
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一般是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让信息技术有计划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也各科教师在具备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
2、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我国的基础教育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但是,近几年来,在大广大农村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体系紊乱,生员极度短缺,投资严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育跛足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产生这种局面的因素也是复杂的,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质力量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欠账过多的问题
农村教育一直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加之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片面的思想认识,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城市,轻乡村;重考分,轻素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育体系呈分崩离析之状。农村教育体制改革,通过考试,解决了民办教师的供养问题。将一部分合格的教师纳入了财政分配的行列;而将另一部分教师清除出了教师队伍。通过精简机构,撤销了乡镇级的教育组,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减赋,取消了教育附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成绩是主要的,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也为教育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农村小学的老师减少了,却没有想办法予以补充;体制精简了,对农村基层学校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去。弄得乡村学校有没有老师没有人管,学生有没有地方上学没有人管,农村有多少适年儿童辍学更是没有人管。说到底,还是对农村教育的管理投入没有跟上。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造成严重的教育缺失,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不良后果。
2、农村学校生员有青黄不接之势。随着打工族的增多,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选择了就近的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里购置了房屋,将自己的孩子转学到城里读书。这样一来,有一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就逐渐少起来了。有些地方,不仅学生少,老师也少。某市徐刘小学2006年全校只有2个老师和3个学生。其中一年级一个,二年级一个,五年级一个。老师教了一段时间,维持不下去了,就将学校撤销了。这三个孩子没有地方上学,其中有一个小孩投靠亲友在镇上读书,另外两个学生就只有辍学。农村类似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今农村富裕了,上学的孩子却减少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3、农村投入不足如断乳待哺之羊。所谓的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究竟是指的什么呢?除了一些特困地区的学校没有校舍,没有课桌之外,应该说在中国的中东部地区的乡村里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是有的。村镇中小学主要是老师不足和教师的工资没有着落。在财政、地方和农民共同负担的年月里,供养了大部分民办老师,他们的素质虽然不高,但他们能解决学生的识字问题;他们虽然没有养老保险,但是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的农村小学生也无怨无悔;他们虽然很难造就出批量的大学生,但他们却为农村减少了成千上万的文盲。他们是深受当地的老百姓爱戴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农村,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学校收费过高,农民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让孩子停学;另一方面,有许多中小学却成了欠账大户。几乎每个学校都欠着一屁股的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投入不足,还是经营不善呢?人们是该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有受农村整体投入欠账的牵连,也有人们对农村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有受城市教育挤压带来的伤痛,也有形式主义带来的困惑;有农村的瓜果熟得快,农民的孩子当家早的惯性,也有长远的利益见不着,眼前的利益来得快的误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重城轻乡的教育投入方式使得农村学校负债累累。长期以来,城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着基础教育,几乎没有一个城里的孩子不是高中毕业的;而农村的孩子没有进过学堂门也不足为奇。一方面,城市学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多,上面来检查也可以装一装门面,教育经费偏向城市的自然也就多一些了;另一方面,农村面宽点多底子薄,要想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的确不容易,再加上过去的农村学校,大多数是靠农村收取提留的一部分来供养的,有的地方提留收不起来,就只有欠着学校的。日积月累,学校的欠账越来越多,经费越来越紧,无米之炊的日子也越来越频繁。过去的一村一校,慢慢地变成了由邻近的两个村或者是三个村联合办一所学校,有些地方甚至把联办学校也撤销了,孩子们只好跑上十多里路到镇上去读书。有些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干脆就不上学了。农村的孩子没有上学的地方,虽然说不完全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投入不足却是最根本的问题。
2、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检查使得农村学校雪上加霜。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活动,的确促使农村教育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有很多中小学就是在达标中欠下的账。有些学校本来就不富裕,为了按照上级的要求达标,就不得不大兴土木,不得不咬紧牙关增加一些设施。检查一阵风就过去了,可学校的债务却不是一时半载能还清的。学校又没有正当的资金来源,只好以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为代价来逐年偿还债务。负担加重了又迫使有些家庭不宽裕的人家望而却步。这种恶性循环把农村的基础教育不断地推向了深渊。
3、农村教育整体滑坡使得投资载体发生变化。农村基础教育是以中小学为载体的。目前,有些地方出现了村里没有小学,镇上没有中学的问题,没有了学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钱该往什么地方投呢?是这些村不需要学校,还是领导者的心中没有农村学校呢?是农村的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还是先把别的大事抓好了再来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呢?是脚踏实地逐村逐户地调查拿出农村教育投资方案,还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呢?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有些人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归根结底,还是存在着对农民的感情问题,存在着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的问题。尽管农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会损害某些领导者的切身利益,但可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尽管农民的儿子提前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尽管农民的子女辍学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却是可能造成未来国力减弱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不重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行吗?
三、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策略
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每个行业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然而教育却是一项基础建设,它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而人的素质的高低却对未来经济建设的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就要十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就要改变投资载体的现状,注重主体投入的方式,确定总体投入的方向。
1、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载体的引导、指导和督导。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忽视,不能断档,更不能荒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摸清投资载体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的格局,建立基础教育的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引导、指导和督导。所谓引导,就是要逐村逐户的调查摸底,并且登记造册,彻底清查出农村究竟有多少孩子是在外地上学,有多少孩子没有上学,要像抓计划生育工作那样,来一个全民动员和全民配合,对适龄的辍学儿童要进行分类排队,有多少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没有能力上学的;有多少是因为教育环境欠佳而导致孩子辍学的;有多少是受其他因素的制约而上不了学的。摸清情况以后,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力争不漏掉一个孩子,不发现一个新文盲,不为今后留下一个新的遗憾。所谓指导,就是要对农村缺师少教的问题拿出一个指导性的工作方案出来,要进一步整合农村教师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在舆论上引导老师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任教,对在这方面成绩突出者予以大力表彰;在工作待遇上要尽可能地给予改善,为他们创造一个在艰苦的环境里教书育人的良好条件;在对农村教师师源的补充上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设想和长远的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抓出成效来。所谓督导,就是要恢复或者重建农村教育体系,对农村教师的设置、定位、培训、检查、考核以及职称和职位的晋升等工作要有人问,有人管,并且要层层落实督导责任。只有建立起农村教育体系,解决好农村的师资力量问题,让农村的学校里有人教书,有人读书,才能为农村的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那些不能读书或者不愿意读书的孩子请进学堂里来,才能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变为有效投入。
2、注重对农村教育投入主体的吸引、引进和联合。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对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对社会资金的投入有着永久的期待和经常的渴求;同时,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对相关产业也有着推动和牵引作用。因此,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能只当作一项事业来办,而应该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要用吸引、引进、联合等多种办法来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一是要吸引多种经济成份办教育。对农村教育,仅靠国家的财政投入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该启用教育信贷、教育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相关财团和个人投资教育产业。要彻底地施行政教分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工作只在政策和业务上把住关就行了,而在经营上则应尽量放开搞活。要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成立中等教育或者是基础教育集团公司,并积极为其上市创造条件,国家对在基础教育中成绩突出的产业部门应该给予重奖,以鼓励更多的人来投资这项对经济建设有着特殊意义的教育产业。二是要引进外地资金办教育。近年来,有不少的巨富无偿捐资助学,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应该鼓励一些富商投资兴教。要在基础设施、税收等方面给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而不能看见外地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眼红,更不能使绊子有意刁难投资者。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投资法规,从政策和法律制度上保证教育投资、兴业和分红的合理合法性。要使各行各业投资兴教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为世人所称道的现代产业。使由单纯依靠财政一家投入变为多家投资办教育;由单纯依靠本地资金办教育变为本地资金与外地资金相结合的局面;由单纯依靠农村资金办教育变为全民参与,全社会努力,全方位投入兴教的态势,努力把农村基础教育推向一个新的起点。三是要联合相关产业办教育。农村基础教育不能走封闭式办教育的老路子,要打破行业界限,走联合办学的路子。农村的一些专业技术学校,可以挂靠一些大专院校或者是一些大型的集团公司,一方面可以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对口单位培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或者作为其实验基地,为其开展专业研究提供场所;另一方面,可以由农村学校与某些集团公司联合办厂,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劳动力,由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以半工半读,也可以将做工作为一种实习,不拿工钱,但毕业后可以享受优先被录用的待遇。总的来说,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应该囿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多层面的和相互联系的工作。谁都可以成为投资主体,谁都能从教育投入中受益。这件事只要兴起来了,不仅投资者能从中受益,而且最终受益的应该是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不尽相同,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部分农村学校而言,课堂依然是老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使新课改理念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难度,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一些农村学校多媒体设备和基本实验条件缺失,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基本是口述实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式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课本插图加大脑想象的层面上,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探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作为凸显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或进行自主实践探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题,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活动最后变成了少数人的任务。此外,住校因素和当下繁重的课业也会使该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2.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综合型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会更倾向于效率更高的讲授法。对一些老教师而言,往往会拿着新教材,凭借以往的经验,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在部分校方人士看来,新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旧教材更有利于学生参加高考,迫于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有的学校也更加倾向于使用旧版教材。这就使新课程改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3.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改革取向
Abstract: Presently, in medium vocational education universal existence neglect culture basic course present situation, from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curriculum, from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dea to the teaching behavior, often only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but the light cultural basic course, the cause culture basic course’s teaching has come under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s teacher often is in the very awkward region, implements the teaching without knowing where to begin.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in the medium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al basic course present situation briefly, pointed out that the student overall quality the landslid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causes the education idea to be unbalanced, the policy-maker lacks the big education idea is it forms the reason, and has analyzed the harm which the neglect culture basic course create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duty education culture basic course curriculum reform proposal: Acquires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understands it fully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tus and the importance; The correct localization culture basic course, processes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 relations; Multi-channel strengthens the cultural basic cours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al basic course; professional course; reform orientation
当前,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对于文化基础课的争论特别多。总体的趋势是从管理体制到课程设置,从师生观念到行动取向,都往往注重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致使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中职学校在技能教育、实践教学导向引领下,普遍对专业课的教学、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予以空前的重视。这纠正了以往实践教学薄弱的弊端,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取向,但遗憾的是,这一取向有走向极端的趋势,从管理体制到课程设置,从师生观念到教学行为,都只注重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的“地位”一降再降,课时与内容大量削减,致使文化基础课很难进行系统地教学。文化基础课固然要为专业课和实习实验服务,但每一门文化基础课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体系,盲目地打乱与拆解,势必影响其学科价值的整体发挥。那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1.1学生整体素质的滑坡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中考成绩还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学点技术”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几乎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根本不听,他们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我来职业技术学校是学技术的不是学文化课的,否则就去读高中了”。[1]
1.2就业压力导致教育理念失衡
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扩大生源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不得不降低门槛。但做不到“宽进严出”,因为毕业生就业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这就使得人们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2]职业教育对于一个人的一切功能均可归结到就业导向上来。
1.3决策者缺乏大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中的决策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决不是“终结教育”,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而职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不能人为地终止这个持续性。另外,政府的一些错误导向也从中发挥了作用,一味地强调“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用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来衡量一所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但如若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就值得商榷了。
2对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的改革新取向的思考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轻视文化基础课的倾向已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对学生进入社会的生活前景和职业前景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有效地进行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的改革。
2.1树立人文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人文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普通教育,应该是与每一阶段的形式和教育都相称的,从而使每一个人在通过专业训练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专才的同时,成为一个有充分人文精神的、心灵健全的社会人。学校应设置一些以人为核心整合自然、社会的课程,并在专业课教学中体现人文教育。专精的学问钻研后,也是可以达到人生之“道”的,就如庖丁因解牛而达到对人生游刃有余的感悟。中职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
2.2正确定位文化基础课,处理好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之间的关系
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基础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2.3多渠道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建设
首先,要加强文化基础课教材建设,根据学生的现状,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难易程度上、知识数量上等方面下功夫,编写出适用的教材。其次,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再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清醒地认识忽视文化基础课所造成的危害,正确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间的关系。打破文化基础课教学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局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 教育 理念
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是:发展性的课程功能观,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观,生活化的课程观内容观,创造性的课程实施观,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观,民主化的课程管理观。但理念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而这种差距正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问题所产生的。
新课程改革后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课改意味着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转变时期,一些老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想转变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转变还是存在困难的,他们想用新的教学方法却缺乏新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想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又不符合新的改革要求,他们变得束手无策。
其次是一些年轻教师更新意识强,在新课改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却带有盲目性,没有看到新课改的实质。例如福建师大文学院的孙教授前一段时间去一所中学听语文课时,上语文课的那位老师给学生们上的课是《木兰辞》,在讲课前那位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部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这挺有新意的,这位语文老师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起到开拓学生视野的作用,还看出这位老师认真施行新课改的政策和方针,但他没有把它落到实处,原因就在于他的实施方法带有盲目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播放的这部影片内容,孙教授说这部影片只是动画片与所上的《木兰辞》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这种做法就是硬套新课改的公式,用的是新思路走的还是老路。我们说“教师对新课改的接受表现为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一是把新课改文化合理化为自己的观念过程,二是相信这个观念的正当性,并把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观念过程”①。但这位老师没有做到使价值观念向行为观念转变。
第三,新课改后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像传统的那样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自己向老师提问题或发表意见。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学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同时教师们不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对学生的问题或观点持尊重的态度。可以看出师生目前的状况还不能形成一种默契的配合与互动,这对新课改的实施包括其中教学方式的转变都是一个阻力。还有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一些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时间以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甚至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第四,在教材方面,目前新课改内容比新课改前增加了许多。如高中思想政治原来只分经济、哲学、政治常识三个部分,新课改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生活内容。高中语文原来新课改前只有6册书,新课改后必修课教材就有5个模块5本书,选修课共有5个系列,每一个系列一本书,共10本教材。内容上的增加是为学生减负还是加负?加负并不是新课改应有的。学生的基础并没改变,学习时间有限,每科学时又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和完成这些学科上就存在很大的压力,教师们也觉得时间紧,任务重,难以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可以看出新课改后出现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第五,高考新方案尚未公布,这使得教师在备课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教学上难以突出重点,同时也造成学生学业上的茫然。不少学生对课程尤其是选修课没有一个较熟悉的认识,教师也没有对此认真讲过,也没有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少学生反映新教材例题少,书看不懂,只好通过买参考书和练习题来应付;教师反映的是教材版本多,教师怕知识遗漏就把它们全部都讲解给学生,另外找时间补上,可见高考新方案仍未公布造成了师生仍旧走应试教育的道路,这样新课改的理念也就无法得到内化与外化。
新课改的问题可归纳为:1.大部分教师在适应这一改革方面存在困难,也有一部分教师则是硬套新课改的教学公式,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2.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强,师生还不能够完全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默契的配合。“新课程师生理念的改变,要求教师从权威的角色走向与学生平等合作的伙伴”②;3.课时与教学内容发生了矛盾;4.高考新方案不能与新课改同行以致新课改无法充分发挥作用;5.师生都感到茫然且各自的任务都很繁重。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供它们的解决办法仅作意见供参考。首先要加强对教师“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秉承终身教育”③的继续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时为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在培训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也可以运用以往教学模式中的精髓与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还要求“教师的学习需要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的引领”④。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利用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课堂讨论发表观点的积极性,在讨论中教师要不时地引导学生,并要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教师让学生讨论问题前应先教授有关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并让学生充分理解,然后再开讨论课,讨论课上不能硬抠教材知识点而应该联系当今社会热点将知识进行迁移,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科间的互动,扩大学生的综合知识面。第四,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掌握所传授的知识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不断给学生以引导,为学生多出例题,例题要经典、新颖、质量高,有针对性。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真正从学会变成会学。第六,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后的反思。第七,高考应尽快制定出新方案,让师生们都能够有个提前的适应,高考的新方案应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新课改成了时代的需要,这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并不是说明以往的教育制度不好,以往的教育制度适应的是当时该制度所在的时代,也就是说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应时而变的制度才是好制度。从总体上说新课改还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未来,新事物一开头一般是不容易马上被人们所接受的,但新课程改革始终体现着人性化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创新型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⑤,新课程改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关注学生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许多课程增加了小组活动,综合实践,专题讨论等内容,大体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参与程度低的状况,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们有了亲切感,学习兴趣倍增,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新世纪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新时代呼吁新人才,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否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和手段。我相信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让教师们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更加出色的水平,让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地进步成长。
注释:
①林正范等著《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60页
②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61页
③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5页
④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7页
⑤彭兴顺著《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林正范等著《课程更新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彭兴顺著《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1)教材及内容没有得到完善和形成体系
我院目前使用的教材已经将近十年没有得以更新,内容较为陈旧,难度较大,学生反映问题较多。实用的教学内容要通过高质量的教材来体现,教材是主要载体。高职目前推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且要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但我们现有的教材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操性不强,指导性也不强。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利用度不高,这正是体现了教材的局限性。国家主张编写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编教材,国内现在虽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教材质量相差较大。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没有相应层次较为合适的教材。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使用,改革力度不大
大部分高职学院院校对英语的要求较多注重于等级考试过级率的提升,忽视了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虽然近几年得到了部分改善,但没有彻底颠覆。没有意识到英语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技能和素质。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即便是设计一些小组互动活动,形式也较为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很大。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率也不是太高。我院之前虽然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对基础英语进行分层教学,但由于经验不足,力度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意识很重要。介于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分院专业学生在后期必须学习全英文状态下的部分专业课程,因此,基础英语是每位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但随着近年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分院专业学生民族学生招生比例的逐渐增加,零基础英语水平的民族学生也进入了专业基础英语学习,但他们的英语基础很难适应目前的实际状态。部分汉族学生的英语基础也非常弱。为了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且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结合以前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基础英语为突破口进行分层教学改革,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二、基础英语分层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1)指导思想
为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依据学院教学整改指导建议中关于“对民族班的教学,各分院要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做到因材施教”的思想,结合国际合作分院专业学生民汉英语基础差异大和汉族学生英语水平也有一定差异的实际现状,我分院拟结合该指导思想,通过提取学生英语高考英语成绩和进行综合测试,将分院四个专业的学生分二个层次进行教学。
(2)教学改革以“因材施教”为基本的教学原则
将学生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标准和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切实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习个体,课程教学也要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学得舒心,学有所获。
(3)具体措施
1)学生分层
①结合学生高考成绩,测试成绩和自愿选择,将学生分为A班和B班两个层次四个班(A班和B班各两个)实施教学。分层标准为:一、学生英语高考成绩;二、综合测试成绩(新生入校后,开课之前进行)。②两个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阶段测试成绩进步情况自由流动,建立较为灵活的课程学习机制,让学生有更大更广的选择余地和机会。
2)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A、B两个层次使用不同的课程标准(教材可以相同),依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大一两个学期执行。①教学目标A班学生旨在培养较高素质的技能竞赛类人才。学生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300分以上。B班学生教学以兴趣为目标,通过合理化教学能够恢复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潜能。达到全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级50分以上。②教学要求A班要求逐步适应全英语授课。能对一般性听力内容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够就教学内容,围绕主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连贯、清楚地表达主要意思;能够读懂一般应用类英语文章;能撰写常用应用文且无明显错误;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恰当的翻译技巧。B班教学内容力求牢固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以兴趣为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减少上课容量。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分层
①A班学生,教学的重点在加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提升和实战经验,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添彩。②B班学生,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增加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
4)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分层
①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根据分层后的教学班级A班和B班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学时设置相同,总体来讲A班课程标准较高,进度计划较快,B班课程标准较低,进度计划较慢。②考核评价:分课程考核(A班和B班依据教学内容不同,执行不同的相应层次的考核与评价。)和英语等级考试考核(A班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300分以上为合格。B班学生参加全国应用英语能力考试A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50分以上。)
5)教学实施
两个层次班级同时段上课。虽然排课有一定难度,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保和其他课程实施时间不冲突。
三、结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自我更新 终身学习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大纲――课本――教参――练习册――试卷集。认为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如教师变成了各教学环节的奴隶、出现不会教书的先生和不会读书的学生。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丰富多彩的、可操作性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在此主要谈谈英语教师的自我更新问题。
为适应这次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1 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本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涉及各国普遍强调的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索发展性的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等等。近几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发展深化,促进了我国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蓬勃发展,广大教师应重视这些新的思想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1.2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课程意识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中,课程理论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教学内容一章中,肤浅地介绍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个概念,导致现在的广大在职教师对课程理论、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知之甚少。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重视课程理论的学习,了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树立课程本质观,并懂得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课程开发的能力。
1.3重视从现代文化中汲取广泛的营养
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新兴学科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社会生活常识等,以适应课程设置综合化的需要。
二、优化个性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面对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课程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是相互间的联系,而且更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切磋与碰撞。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教师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不断优化自己的个性品质,其中包括:
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并愉快地接受自身的职业,热爱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学相长。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关心社区建设,协调自身与社区的关系。
教师要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开朗的情绪,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他人情感相容,彼此真诚、热情、友好而不是虚伪、自私、冷酷。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与他人及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
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活动,要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还必须掌握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交往的原理,了解人际交往过程的心理规律,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
三、反思自身实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回到课堂再实践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关系处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语文教学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借口教学改革,只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借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而不顾人文素养的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主要受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受此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教学活动的性质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框架之内,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形成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这种教育观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基本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只见文不见人、技术化的倾向。这容易使人们认为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性,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的错误认识,人为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
实际上,二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就无法理解和领会语文教学材料中的丰富内涵,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无法发挥。
其次,人文性是工具性的提升和丰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语文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后才能获得的,并且是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最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语文实践。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并巩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升华的。二者不但不矛盾,反而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二、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新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意义深远。“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性,而且要注重综合性,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既不能借口综合性否定学科性,又不能借口学科性忽视综合性,人为地制造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对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增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首先,“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基础。“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才能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语文学科之美,达到有效综合。没有语文学科做基础,综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语文“综合性”是服务于语文“学科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综合学习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学习,而不是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综合性”只是培养语文探究实践能力的外在手段,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性”,但归根结底要体现内在的“学科性”。
最后,综合性和学科性是统一的。不管老师采用的“综合性”有多么“综合”,它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离不开“学科性”的。不管“综合性”有多么华丽,它都是植根于“学科性”的。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是语文课,一切都应该建立在“语文学科性”的基础上,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只有“综合”而没有的“语文”的“杂课”。最近,北京多所小学在实施弹性课时中“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 [1],实现了学科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新课标》的实施鼓励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的教师认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崭新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新课标》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扬弃与发展。教学改革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不矛盾,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
首先,继承性是创新性的基础和前提。再好的教学改革也要有适合其存在和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在对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继承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比如,熟读精思、质疑问难、整体阅读、整体感悟、诵读品味、以读代讲、背诵积累、边读边想等,这些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训练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绝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样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因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更不会有创新。
其次,创新是继承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对擅长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新课标》并没有提到相应内容。因此,一些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就不能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义,应该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有用就可以继承,但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把它作为唯一的方法教学,加上对这种方法的机械套用和不适宜的强化,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发展和创新都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积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要多一些辩证思考,准确地理解和诠释现代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走进新的境界。
最后,继承性与创新性是统一的。任何改革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教学改革更是如此,这是由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加以修订的,而修订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前面实施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基础上的修订,不是全盘否定。这种修订本身就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在新形势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性与综合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一、引言
目前,国家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创业的新型人才,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之一。《软件工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是理工科物联网等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实践提高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建立软件开发工程化思想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运用科学、系统、工程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二、《软件工程》课程的现状分析
1.知识点丰富,学时短,难以保证讲授所有的知识点。《软件工程》课程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抽象、抓不住重点。随着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和技术要点越来越多,而教学学时却是不增反减,不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2.综合性强,难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充分理解。《软件工程》课程的内容包含了计算机、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涉及内容太多、太宽,知识点丰富,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仅通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面授讲解知识点,难以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
3.实践性强,难以保证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相关课程难以比拟的。必须结合实际项目和实际应用加以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仅通过有限学时的课内实验环节,难以达到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的目标。
4.时效性强,难以保证教学适用性和内容先进性的统一。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类型的软件层出不穷,开发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总结和提炼软件的开发技术和方法需要一段时间的積累,因此教材中总是缺少最新技术。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完成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等资源的自主学习,师生在课堂内交流和讨论并完成习题。本文分析并研究了翻转课堂中一刀切的缺点(即将所有知识点的都以视频这种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自学),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知识点划分为适合翻转教学、传统教学、混合教学三类:翻转教学采用课前视频+课内讨论,传统教学采用课内面授+课内讨论,混合教学采用课前视频+课内讨论+课内讨论;再辅以课内联系、课内实验等手段。翻转课堂+是一种以翻转课堂为主、传统课堂为辅的混合教学方式。
四、《软件工程》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江苏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课程,是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计划学时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8学时,实验4学时。教材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Roger S.Pressman编著,郑人杰等翻译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7版)。受学时数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特点的限制,精心选择了其中的12个章节。为了能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知识点重新划分、组织和设计,学时安排如下所示。
第1章软件和软件工程:软件本质、过程、神话,Web App特性:翻转教学:0.5+1.25学时;补充手机App的特性:传统教学:0.25+0.5学时。第2章过程模型:通用、惯用、专用过程模型,过程评估:翻转教学:0.5+1学时;统一过程:混合教学:0.25+0.5+0.5学时。第5章理解需求:需求工程:翻转教学:1+1学时;开发用例混合教学:0.5+0.5+0.5学时;构件需求模型:传统教学:0.5+0.5学时;课内习题:1学时。第6章需求建模:场景、信息与类分析:需求分析、基于场景建模、数据建模:翻转教学:1+0.5学时;补充用例的UML模型、基于类建模:传统教学:1+0.5学时;补充Rational Rose:用例图、活动图、类图:翻转教学:1+0.5学时;课内习题:2学时。第7章需求建模:流程、行为模式:需求建模模式、Web App的需求建模:翻转教学:0.5+0.5学时;面向流程建模:传统教学:0.5+0.5学时;补充手机App需求建模:传统教学:0.25+0.25学时;补充Rational Rose:时序图、状态图:翻转教学:1+0.5学时;课内习题:1.5学时。第8章设计概念:设计概念:翻转教学:0.5+1学时;设计模型:传统教学:0.5+0.5学时。第9章体系结构设计:翻转教学:1.75+1.25学时;补充Structure Chart:传统教学:0.5+0.25学时;课内习题:0.5学时。第10章构件级设计:翻转教学:0.5+1学时。第13章Web App设计:翻转教学:0.5+1学时;补充手机App设计:传统教学:0.25+0.75学时。第14章质量概念:翻转教学:0.5+1学时。第16章软件质量保证:翻转教学:0.5+1学时。第22章软件配置管理:翻转教学:1+1学时;补充手机App配置管理:传统教学:0.25+0.25学时。
课内实验:分析与设计给定课题,4学时。
在所有知识点中,翻转课堂(课前视频+课内讨论)14次;传统课堂(课内面授+课内讨论)9次;混合教学(课前视频+课内面授+课内讨论)2次。其中,课前视频16次,共10学时;课内面授11次,共5学时;课内讨论25次,共18学时;课内练习4次,共5学时;课内实验2次,共4学时。课外10个学时用于视频学习,课内28学时用于面授、讨论和习题,课内4学时用于实践提高。每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如下。
1.视频学习是上课前的学生自学过程。实施时选择一个固定主题或知识点录制视频,时长为0.5学时(即2025分钟)。有些知识点由于内容较多、逻辑性较强或完整的软件操作过程演示,视频时间为1学时(即45分钟)。某些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同时采用视频+面授教学,视频时间为0.25学时(即10分钟)。本课程的学习视频根据章节知识点内容,总共安排17次。
2.针对课本内容先进性不够的问题,补充了手机App的相关知识点,采用面授的模式;针对即具有实践性又具有概念性的知识点,采用面授模式。
3.针对既有实践性又有时效性的知识点,采用视频+面授的混合模式。
4.课内讨论是知识内化的必要环节。課程中的每个章节都有设置课内讨论,这是翻转课堂+中极其重要的内化环节,是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消化知识点的关键环节。
5.课内练习是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针对软件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相关知识点,设置了4次练习。该环节是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有效方法。
6.实验环节是检验知识内化效果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为23人一组,给定软件开发类的相关课题,采用课程中所学的方法,进行软件分析与设计过程,并最终进行汇报讲解并提交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