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闻本科论文范文

新闻本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闻本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闻本科论文

第1篇

作者:央视评论员杨禹

自从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说传出后,社会上褒贬不一,争议很大。10月22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播出了记者对四川大学领导和新闻系负责人的采访。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在直播节目中随即发表评论指出,不赞成川大新闻系“以新闻作品代替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不仅不应取消,还应加强,因为本科论文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杨禹指出,近年来我国新闻学高等教育发展很快,遍地开花。大量的新闻系新闻系毕业生虽然总体水平不错,但暴露出一个普遍缺陷,就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脱节。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新闻学师资和课程设置脱离新闻实践。川大有关负责人希望学生能够更多地、更早地进入到新闻实践当中,这是有益的。但如果按照川大的新规定,可以用学生学习期间发表的新闻作品来替代毕业论文,就值得商榷。新闻教学增强实践性,和新闻教学保持学术性,这之间并不矛盾。现在很多走上职业岗位的记者,把新闻写成了论文;而他们在学校里,又把论文搞成了新闻。不能简单地以学生的新闻作品就代替了毕业论文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珍惜高校里的新闻学教育和学习,在增强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而不是把二者对立起来,用一种形式代替另一种形式。

针对校园里普遍存在的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轻视现象,杨禹指出,当我们抱怨学生们“剪刀+浆糊”来糊弄毕业论文时,要探究一下,如何加强对这种现象的约束,而不是因此而取消论文;当我们抱怨老师不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时,也应探究一下,这些老师为什么不能来完成自己的教育职责。杨禹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现在从大学毕业生里,找到一个英文说得利索的,比找到一个中文写的利索的人,要容易得多。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不太会用中文写作的方式,将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系统的逻辑思考表达出来。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放弃本科毕业论文这一要求,而是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用更多的办法来提高本科学习中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度,最终使本科毕业论文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引导和检验作用。

第2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介绍说,随着大学教育作用的转变,本科论文已成鸡肋。“按说,论文要求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可是你想想,要一个本科生在新闻学研究或新闻学史论上有什么突破或是真知灼见,可能么?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等于把学生往剽窃上赶;老师呢,只是反复强调一点:‘不要抄,抄了你脱不了手,我也脱不了手’,导师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论文写作进行一一指导。因此,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棘手,社会又指责论文太水,与其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

张小元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真正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论文“太水”,形同鸡肋,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业界评价我们,有句非常不好听的话,说什么‘本科生知道《泰晤士报》是哪一年办的;研究生知道《泰晤士报》是哪一月办的;博士生知道《泰晤士报》是哪一天办的’—虽然很刻薄,但也反映出我们的大学教育与业界脱节,学的东西和实践完全没有联系的现象。”

第3篇

 

应用型新闻人才,主要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服务地方的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并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在新闻工作中熟练运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核心,新闻是专业指向,应用性是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独立完成这项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这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应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是优秀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试金石。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一,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社会性源于自身的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局面,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强,其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实证研究行列,同时考虑以多种方式呈现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撰写深度报道或调研报告;第二,把论文写作与分层级、分模块、分方向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多个模块,如各类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策划与文案、网页制作与维护等作品替代毕业论文写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将会妥善解决,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终会呈现新的局面。

第4篇

动画产业与其他的产业一样,是知识、能力、高科技密集型的文化产业,这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综合能力水平。所以动画教育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要求,而且还有艺术素质、文化知识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而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框架,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不完善或偏激现象,不能从学科的实用性上与市场接轨。

明确人才定位,调整课程设置方向。应用型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修养,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课程的设置不能一味地侧重单纯的技术,也不能单纯地追求理论教育,而是要尽可能地把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完整统一的动画专业课程链,因此,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建立,动画专业课程在设置方向上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外来条件的综合因素中,权衡利弊,选择自己的侧重点,重点发展,才能有的放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动画教师是动画专业建设的主力军,是培养学生将来成才与否的保障者,更是高校动画专业生存和繁荣的根本,所以动画教师的素养及实际创作能力直接决定一个专业的成败。

虽说目前动画教育的师资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来改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解决。所谓“走出去”,就是鼓励一些有敬业精神、肯钻研的教师攻读硕士、博士或出国留学、研修,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深造和提高的机会,还可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动画院校、权威的动画论坛和有影响的动画节等活动进行信息交流,提高教师对专业信息及新技术的把控能力;而“引进来”则是聘请社会上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进行不定期的讲学和指导,甚至可以把企业的实际项目带入课堂,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制作,缩短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加强动画专业课程建设与动画产业相结合。动画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创造型的应用性人才,所以课程的建设应紧跟市场,应根据动画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去科学地构架。比如学生在接受了两年的基本理论和基础专业知识教育后,对动画的制作流程、造型上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在第三年中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并选用有实际创作经验的、有责任感的教师作各类学生的辅导者,在此过程中,把动画公司重要的生产环节和工序以模块的形式嵌入到课程设置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使他们有侧重地进行专业学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动画专业课程建设构架的科学性。动画是集合绘画、数字媒体、电影、音乐、文学于一身的综合艺术门类。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可分为通识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及专业拓展课五大块。课程的框架应紧紧围绕“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形成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通识平台课。通识平台课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开设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等。专业基础课。动画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动画专业技能的基本条件,是通向动画后期技能学习的桥梁。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动画专业基础,在基础课训练中要求同时穿插融入动画设计的表现元素,在课程设置中强调要提高学生对造型的把握能力和对美的认识能力,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视觉语言的表达。

第5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English Undergraduate

PAN Qinf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 is not so satisfying.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choosing the topic and the related materials, the lack of logic in organizing the structure, the lack of fluency in using the language and the inconsistence of the forma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from the viewpoint, material, and the form and suggests tha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English undergraduate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operative work of the authorities, the teachers, the student staff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Key wordsEnglish major students; dissertation; innovation

毕业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其学业成绩,其主体实践者是学生。从论文的选题,可以考察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的创新能力,从论文的结构,可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论文的写作,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毕业论文也是考察教师教学成败的有效手段,是最为直观的检测教学成果的方式。

毕业论文是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早在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就已经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对于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也指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今后数年摆在英语专业面前的主要任务。”

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历时长,跨度大,包括选题、申报、开题、初稿、修改、定稿、评阅、答辩、归档等环节,在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如选题鲜有新意、材料拼拼凑凑、结构不甚合理、语言错误百出、格式不一而同等问题。究其原因,不难看出,除了语言因素,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欠缺,仍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围绕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也是造成毕业论文人云亦云,没有新意的一个原因。没有心得,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最后的结果是,毕业论文成了他人观点的堆砌和拼凑。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成了没有办法、仓促应付的环节。而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论文成了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教学环节。这不符合《大纲》中关于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精神。

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

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第三稿)中,学生的毕业论文被划入到了检验教学效果下的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栏里。可见,毕业论文不该只是资料的整理和重排,而应该反映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可以有所创新。论文所讨论的“相关问题”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这是创新。从不同视角、不同观点来讨论毕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这也是创新。毕业论文写作中使用实践中新发现的材料,这同样也是创新。

不仅如此,毕业论文在形式上也可以有所创新。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新模式是对课程改革的延伸。以翻译方向为例,翻译课改的直接好处是学生参与大量的翻译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而毕业论文形式上的创新正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为基础,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杜绝了抄袭的现象。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形式,教育部学位办[2007]78 号文件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有以下规定,MTI 学位论文除了研究论文形式外,还可以采用项目、实验报告等形式。项目主要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 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 字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 字的实验报告。

那么,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两种形式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英语专业的高年级段开设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口译、实用翻译等翻译方向课程,翻译课程已形成体系,而且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互译)课和口译课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此外,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还有短学期做翻译大型练习的传统,每年有“翻译大赛”, 暑期有全省英语纠错活动,高年级的同学还成立了翻译社团,积极参与翻译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毕业论文新模式的尝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 实现创新的举措

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反思: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错,但毕业论文却写得不怎么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实现毕业论文的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学管理者、论文指导教师、学工人员的联动配合。

3.1 从教学管理者层面

首先,教学管理者要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制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及专业实践设置。课程设置可以针对培养目标进行拓展,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设置要以课程为基础,可以针对各个方向课程设置短学期大型作业或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允许学生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素材,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其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选拔,推进导师制的实施,并且严格控制指导学生人数,保证指导时间和指导质量。建议在大三年级实行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取相应学科的导师,在专业知识及相关课程上予以指导。第三,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拓宽视角,开阔眼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2 从教师层面

授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采用开放式、合作式、发现式、研究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论文指导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

3.3 从学工层面

学生工作管理者要积极配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科研助手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把课外实践、研究、创新等活动纳入综合考评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除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推进学生毕业论文创新,还要做好毕业论文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工作。各院校的英语专业要设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细则,完善规章制度,解决疑难问题。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论文进程,尽量减少学生的考研、专八考试、实习、求职等对毕业论文的影响,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查找资料,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选取自己感兴趣而又切实可行的方向或选题。为避免毕业论文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还要严把选题关。可以公布近几年的学生论文题目,要求学生不得重复选题,在此基础上,再请指导教师、学科方向负责人等把关,督促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创新。除此之外,对论文的评定也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注重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把论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论文写作和修改以及答辩情况等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创新。

4 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创新,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所在,为此,广大外语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无论在视角上、观点上、材料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可以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四者联动,缺一不可。在强调毕业论文创新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时也会面临各种困惑。比如“如何衡量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创新”,“创新能力与语言能力哪个更为重要”。要解决这些困惑,需要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本文为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083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6篇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

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

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优秀学生科研报告会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二、总结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

第8篇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第9篇

1.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118.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第10篇

1.1当前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较少

并且没有很好地将教学与良好的思辨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缺少切实有效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措施。此外,当前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经济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目前教学过程中虽然注重数学实验,但相对而言针对性不强

许多教学实验仅在研究者自己所关注的小范围进行,缺乏大型的、开放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和教学改革方法可推广性不强。

1.3对大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只是理论性的

不具备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差。此外,对于数学建模竞赛研究很多,但针对第二课堂的研究很少,受益的是少数学生,对于整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来说意义不大。

2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在管理类专业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时,尤其需要注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经济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位经济数学老师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此外,随着近几十年来,具有创新性的数学建模比赛的相继开展,对培养学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具有了积极影响,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工作。以上分析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同时也表明了培养管理类本科经济数学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

2.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当前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大学生才能顺势适应时代的呼唤,这就需要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做好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

2.2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的经济数学创新能力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急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经济数学的思维和理念已经渗透到管理的各个领域,加强创新型思维,创新性意识的培养已成必然。

2.3培养管理类本科生的创新性经济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使学生保持努力奋进,刻苦钻研的精神。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自我判断,缺乏韧性,而培养学生的经济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予以弥补。

3构建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思考

3.1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注重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在总结各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和高等数学竞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施细则和管理规范,建立数学应用问题数据库,营造应用和创新氛围,使数学教学、数学竞赛、第二课堂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培养本科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最终使所有大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受益者,从而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2依据学生的概念意象与概念误解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当前经济数学教学没有很好地将教学与思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在充分考虑学生对概念与知识背景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克服经济数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忽略数学知识背景分析等问题。通过良好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

3.3组建经济数学核心教学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与教师教学规范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的数学素质,以克服当前存在的仅注重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教师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的问题,进而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3.4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大学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模型

第11篇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结构是指学校承担教学工作的群体中具有不同特征人员的配备及其构成关系,包括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要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历史不长,高学历和高级职称不足;青年教师比例大;知识结构不均衡,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缺乏专业教师。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教学水平及一定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大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从业经验的非常少,通识英语(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教师偏多,真正能够从事与商务密切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教师短缺。再加上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到相关部门实习和培训。没有实践经验和从业经历,专业理论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脱节,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将行业、职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的能力,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制约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3.教科研意识薄弱、水平较低

西方现代教育强调,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社会能力和培养学生个人素质能力,其角色要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转换为研究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上不断进行调整和提高的能力。在我国,科学研究是高校基本任务之一,优秀的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教学和科研能力,既要懂得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能从实践中从事理论研究。

4.师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在缺乏教学质量赏罚机制情况下,很多教师在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同时,缺少危机感和紧迫感。许多教师进取心缺乏,责任感不强,不重视进修,个别教师甚至只顾兼职讲课挣钱。多数女教师在结婚后,生活重心逐渐转向家庭和孩子,较少关注自我发展提高。此外,有些教师对学生和所授课程缺乏必要的感情投入和责任心。一些教师很少或者根本不跟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其需求。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构想

1.合理调整师资队伍基本结构

优化教师结构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针对年龄、学历、职称制定有目的、有重点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通过多渠道培养、强化管理、稳定骨干、发展内涵,采取校外引进、特邀、校内培养提高的双轨措施,调整现有的教师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建立“老中青”相结合、“中高级”职称比例合理的教师梯队,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2.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数量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应主要从其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指导能力三方面入手。商务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有商务专家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如: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校要积极拓宽“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为教师提供学习跨学科理论和实践机会。如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经济和社会实践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加强校企间合作,让老师走出课堂,深入企业、公司等单位实岗锻炼;同时重视引进和培养既有英语教师基本业务能力、又熟悉商务工作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3.注重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和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条必由之路,教和研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教师没有一定质和量的教科研成果,很难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大学教师,商务英语老师首先应该开展教材教法、教学策略研究。其次,可进行语言学和翻译等方面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均可以结合教学实践设立教科研课题。第三,商务英语教师可开展对跨文化交际者对话的话语分析,进行社会心理、语言文化、语用规则的交叉研究等等。只要有科研创新意识,找到学科交叉点,就能不断有新的观点、新的课题,于教、于学、于科研均有利,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

4.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

第12篇

基础教诲的基础即体育“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教诲,是由体育教诲使命所决定,也是由门生所处的年岁阶段所决定,更是现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配置条件所决定。职业学校门生与一样平常中学门生类似,正处在长身段,长知识的时期,但职业学校因资金等缘故原由,其体育教学措施又大大逊色于一样平常中学,因此增强基础教诲,即是一种变劣势为上风的战略,把门生的求知向上积极,引到走、跑、跳、投和行列步队、队形等基本素质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锻炼上来,以较多的精神,以较多的时间,来夯实基础这一课。为活动本事的生长打好基础,也是完成教学使命的基础标志。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平地虽然是指夯实基础的平地。但是现在有部分门生,急于求成,不爱学基础课,因此需要我们西席耐心引导。因些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照旧要围绕《体育教学大纲》和《职业高级中学体育课本(试用本)》所划定的要求去教学,前进门生基本活动本事;前进身段素质温顺应本事。

第二,遵照科学原则。在职业学校体育教诲中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注意与门生年岁阶段生理生理生长的基本规律,并与身段素质和活动本事生长的现状和要求相顺应。一样平常地说,随着年岁增高,门生能逐渐理瓦解育锻炼的社会心义,把当前的学习、锻炼与未来的事情讨论起来,对体育锻炼的明确越发全面、深刻,加入体育锻炼的自觉渐渐前进,盼望自己在体育上有所专长。因此,在课本的革新选择与部署上应科学公正地顺应门生生理和生理的各项指标。比喻:男生更喜欢表现气力的(健美)、敏锐的(篮球、排球)、速率和大胆的(足球)活动,而女生一样平常更喜欢姿势精致、韵律强,表现柔韧和和谐的健美操等活动。二是课本选择与部署注意自身的体系,具体地说处理好课本纵、横讨论,即要注意到某项课本部署的连贯,也应注意到该项课本与本专业的讨论,处理好差异工具的教学要求。如:对绝大部分门生仍应坚持基础教诲,全面生长目的。对个体门生则可采用单项突破的措施。使选择的各项课本在部署的时间上、条理上、专业要求上都纳入一个完备的体系之中,科学地排列,公正地组合。

()

第三,突出实用。一是现在职业学校的基础体育教学条件尚有不够,体育园地、器材有限。在选择课本时要注意可供教学能使用的时空条件,充实地使用园地器材,马马虎虎、因地制宜地选择课本。二是还要思量选择课本上与该专业特点相团结,如国防保安专业可以在课本选择上,多部署些与国防和保安有关的武术、耐力、体操等方面课本;幼教专业可部署些舞蹈、健身活动;部署些适当幼儿体育课教学原则和教学要领的理论课本,体操和游戏等方面课本;电子电工专业可部署些爬杆、登高、爬山等方面课本。从而前进门生学习的实用价钱,也增强了门生学习的积极。这样职业学校门生在完成一样平常身段生长的同时,还顺应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团结的内容和要领,举行职业所必须的身段基本活动本事的训练,前进对职业情况和条件的顺应本事,到达职业教诲岗前培训的目的。虽然实用是统一于大纲的基础上,在有利于全面生长门生身段的条件下而言的。

第四,巧用多样和意见意义课本。职业学校门生需要多种多样的体育课原来锻炼身段和餍足他们的兴趣与喜欢,这与他们这一阶段身心特点是同等的。课本过于单调,倒霉于全面生长身段,使门生感想枯燥乏味,无法变更他们的积极,会影响教学的全历程,倒霉于教学质量的前进。从门生身心特点出发选择好富厚多彩的教学内容;比喻:举行一些班级内的小型篮球角逐、小型排球角逐,小型田径角逐,还有即是当心视察电视上“健身百法”、“快乐大本营”、“时尚俱乐部”等节目,选择一些可行项目,作为我们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小型角逐会,到达以赛代教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进。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具体文化教诲的一个组成部分,选好课本,议决体育教学,还要教会门生部分体育文化娱乐的活动项目;开导门生加入体育活动的兴趣,前进活动技能水平,以及扩大来往,富厚课余文化生存,形成良好的品行风俗都有重大意义。

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一经建立,教学内容是否革新的科学公正、切合现实,某种水平上说课本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前进,直接关连到是否确切可行地完成教学、教诲使命,有用地增长门生健康与增强体质;作育优良的思想品格和生长天。影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遵照体育教诲规律,选择好课本议决西席主观开心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本文仅是笔者的穴见,供在职业学校从事体育教学的偕行参考,愿起抛砖引玉之作用,为生长职业学校体育教诲奇迹而开心。

第13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文化育人 必要性

一、引言

新建院校受先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与重点高校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只有以“文化育人”为统领,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深厚内涵,助推其科学发展。培育、构建和创新大学文化是社会赋予高校“文化育人”的责任,是促进高校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挖掘校史资源、融合地方文化、追求特色发展、培育校园文化特色,不断夯实底蕴,丰富内涵,展现崭新的精神风貌,从而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维系学校存在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文化育人”工作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1.新建本科院校环境文化分析。

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升本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都比较注重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建设,但是文化设施的使用、文化阵地的内容、视觉识别系统等“软件环境”建设却普遍较“软”:首先,在校园环境上,各新建本科院校都优先加强了校园规划、校舍建筑、文化景观的建设,形成了具有文化气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大学实力。但是,在较强“硬实力”的背后,却凸显出文化“软实力”薄弱。如对许多校园建筑、景观设施的文化内涵挖掘、宣传不够等;其次,文化阵地方面,各新建本科院校均注重校园网、电视台、广播台、校报、橱窗、宣传栏、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的建设,但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专门工作人员及对高校文化阵地的重视度不够等原因,管理欠规范,出现了部分文化阵地利用率低、内容吸引力不强等情况。

2.新建本科院校人文文化分析。

人文文化主要包括:教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校貌等。首先,在学风教风方面,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普遍紧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难有时间和精力进修提高,因此学校教学能力提升、教学风气改善任务迫切;其次,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虽然各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生文化活动方面开展了形形的校园活动,但部分学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各新建本科院校应全面规划、整合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再次,在校风校貌方面,优良校风的形成需要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对师生的教育,多措并举地促进良好校风形成,初步营造崇尚学术、勤学务实、敬业创新的校园风气。但是,校风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建设和积累,表述准确、独具特色的校风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尚不多见。

3.新建本科院校内涵文化分析。

目前各新建本科院校对以前的不适合学校现实和时展的旧制度进行了改革和修订,将学校发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建立起了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办学特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更精细化、专业化、高标准的趋势。因此,各新建本科院校要不断地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新的定位,并不断地修改和制定各项制度和培养方案。

4.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表现为对文化育人工作缺乏认识不够,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自身大学文化的建设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更没有认识到自身建设大学文化的必要性;其次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基本都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确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而,有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大学文化建设。而且,其办学资金只有靠校方自己解决。因而,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创办初期的办学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等硬件建设方面,而在大学文化等软件建设方面所投入的人、财、物却明显不足;存在对于工作存在盲目性、创新意识薄弱和育人工作方式单一等问题。

三、新建本科院校加强“文化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文化育人工作建设,是提炼办学特色、合理定位的基础。

一所大学给人的印象往往来自这所大学里面的人,这里面每一位大学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构成了大学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文化能够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渗透于学校事务的方方面面,大学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以及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等的确立和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时间不长,在社会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更需要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不断总结、提炼自身的办学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就应成为其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课题。

2.加强文化育人工作建设,是实现大学育人目标的关键。

大学文化本身的育人功能及大学的职能的需要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对每一位大学人都具有潜在的、无形的,却是深远的影响。文化使人的生活具有了一定的样式和样法,而一个人怎样生活,他就成为怎样的人。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真正形成对他们一生有决定意义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要靠这种文化。比如,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通过大学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这种氛围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提高素质。

3.加强文化育人工作建设,是大学内涵体现的保障。

一所大学的发展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大学不仅应传承社会文明,更应承担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尤其是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它们往往是地方的为数不多的高等学府,更应为社会树立文化之榜样,弘扬社会文明之风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对于正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将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育人建设,既要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又要在继往开来中秉持自身的文化理想、信念和追求,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新建本科高校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既面临着选择,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文化追求,将会带来新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崭新的精神风貌,从而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维系学校存在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力量。

参考文献:

[1]胡仁东.大学定位研究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2]王运来.从英美名校的大学文化看创新人才的形成条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

[3]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与“老牌”本科院校展开竞争.中国教育新闻网.cn.2008-10-6.

第14篇

【摘要】远程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远程教育成本构成、目前远程教育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远程教育成本控制策略三方面,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远程教育;成本构成;成本控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远程教育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它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为追求高质量、快节奏和个性发展的现代人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远程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如果不能正确地、科学地把握远程教育成本信息,就无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国家和地区远程教育投入量;对于政策制定者,在开发新的教育项目时,面对不同的教育模式选择,不探讨教育成本问题,就不能做出明智的、合理的决策;对于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如果不了解远程教育的成本结构特点,不了解远程教育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势必不会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视角来分析成本控制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一、远程教育成本构成

远程教育成本的定义,目前有多种表述,但具体含义基本一致。郝源、张华(2007)提出远程教育成本是按照教育经济学对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义,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和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或接受该种形式教育服务时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量。简言之,远程教育成本即提供或接受远程教育服务时所耗费的资源价值量。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远程教育成本的构成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根据远程教育成本支出的时间,可分为资本成本和经常成本;②根据远程教育总成本中各项投入资金按其与教育产出数量的关系性质,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③根据远程教育成本的系统管理要求,其管理的涵盖面将涉及教育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市场拓展成本、课程资源开发成本、技术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控制评价成本、教学过程管理成本、学习材料的发送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成本。本文主要根据远程教育成本支出用途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资源开发成本

教学开发成本指远程教育活动中用于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成本,又分为自制成本和外购成本。自制教学资源成本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人员、内容开发人员、程序设计人员、多媒体素材制作人员、内容整合人员、测试评估人员等人力成本;服务器、计算机及外设、网络、网络课程材料的印刷复制等材料成本;日常耗材、差旅费、公务费的维护及修订成本。外购成本主要指版权费、使用购买的教学资源的相关培训费、购买教学资源的维护与升级成本。

(二)教学资源传送成本

教学传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①教学资源传送过程中涉及的全部人力资源成本。②培训费用、邮寄费用、电话传真费、租用卫星信道费、接入Internet费、其他通信联络费等构成的维护成本。③卫星传送及相关设备、计算机及外设、有线电视传送设备及配套硬件、传送的相关软件的设备成本。

(三)教学与支持成本

主要包括教学人员(主讲教师及助教、辅导教师等)和支持人员(教学过程中技术、服务、资源环节,实验室人员,图书、电子资源工作人员等)的人力成本;教学支持设备成本(服务器、计算机及设备、教学支持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电话机和传真机等硬件设备,支持教学的电子图书和相关资源购买、收集、整理费用,实验室及相关设备);其他教学支持成本(电话费、传真费、联网费等通讯费用,面授环节教学集中辅导的场地费、组织费等)。

(四)日常管理和基础设施成本

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成本、日常管理成本、办公所用建筑及配套设施成本、办公局域网成本四项内容。①网络平台成本。主要是参与平台开发的所有人力资源成本,购买计算机,相关设备,服务器,相关软件的版权购买及升级费用,站点运行费用,域名申请费用及联网费用,站点内容的编辑、维护、修订、更新所需费用。②日常管理成本。主要是教务人员,市场宣传人员,财务人员等人力成本;市场宣传费用;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等日常运行费用;其他日常办公耗材费用等。③办公所用建筑及配套设施成本。主要包括自己筹资建造、购买已建成或租赁建筑物的费用,办公桌等相应设备的费用,以及维持建筑物及配套设施日常运营的水、电、暖等能源支出费用及房屋修缮费用、物业管理费用等。④办公局域网成本。主要包括设计咨询费、室内布线费、技术支持费、初始培训费等初始人力资本费用,技术维护人员、后续培训人员等持续投入的人力资本;计算机、服务器、各种应用软件等局域网硬软件成本;局域网的升级、联网费用等其他各种费用。

二、目前远程教育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远程教育成本控制手段,成本控制观念有待深入

远程教育本身具有市场属性,自20世纪末我国大力开办远程教育以来,大多远程教育机构在经济上都是独立核算的。但是很多远程教育机构在成本控制中往往只注重技术、课程开发成本的管理,而忽视了其他远程教育成本的内容,忽视其成本控制的系统性,成本控制手段较少,成本控制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重复建设远程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目前各远程教育机构是各自为政,各远程教育机构所开发出来的平台系统,功能大同小异,但各平台、支持系统之间互不兼容,远程教育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同时各远程教育机构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他们并不是每门课程都擅长,因而常常出现课堂搬家、传统教案网页化等做法,使得大部分远程教育机构建设的网络课程耗费大量有限的资源,教学资源建设重复且没有任何特色。

(三)片面强调“低成本”,导致远程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目前有些远程教育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片面强调低成本的管理。例如片面减少教育资源开发费用而使教育产品创新难以实现、片面节约管理费用而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等现象。一方面会挫伤为使远程教育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不断投入的积极性,以至于加大本已存在的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的矛盾,同时会影响远程教育技术创新和远程教育产品的更新;另一方面还会因过分顾及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

三、远程教育成本控制策略

(一)正确认识成本投入的必要性,处理好成本增减的关系

远程教育成本控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教育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尽可能完善的教育服务,力求使远程教育事业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远程教育成本控制中,应从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成本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远程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及教育服务经验,开展教学咨询、学术交流和课程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因为这种投入将会使远程教育服务品质大幅度的提高,尽管为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在短期内需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教育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会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第15篇

2001年教育部确定经济法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所属各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经济法成为经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然而,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的领导、教师和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些许疑问:经济法教学什么?怎么教学?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促进市场的交易安全,迫切需要我国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民商法、经济法、经济行政法、财税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等经济法律知识。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内容上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使经管类专业人才具备经济法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在精通经济、企业管理、财务会计、金融的同时,获得系统的经济法律知识以及独特的经济法学思维方式,增强对经济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减少对经济法律的错误适用,提高追求交易安全、事前防范交易风险的实践能力。

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应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统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目标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不少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在教学目标取向上,还停留在把学生培养成经济法研究型人才,而不是经济法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理论教学主宰课堂,认为只要把经济法基本理论框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将经济法概念、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在这样的观念和教学目标定位下,经济法教学摆脱不了对理论的依附,课堂课成为理论课的演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冲突和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任课教师对经济法课程的设置目的认识不清,不少教师将对法学专业经济法学的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移植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之中,从而产生教学内容严重偏离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窘境。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

经管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金融、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学生缺少民商法、经济法的基础,因此就需要在经济法课程中补充,经济法课程实质上应成为教授与经济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济法教材有的选用法学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法教材,也有的选用通识性较强的经济法概论或经济法通论教材。但是学生要么反映学理性的东西太多,看不懂,要么反映教材过于简略,不能支持他们解决实际案例。于是,由于经济法课程涉及的经济法学概念、经济法律原则、经济法律规范等理论知识较多,并且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最终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妨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只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进行构建,按章节结构、各种概念分析来编排,而不是作为一个开放的、活的、实用的市场经济法体系。这对于学生对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整体掌握大有裨益,但只注重经济法的逻辑框架和对经济法相关概念的解释,不能很好解释抽象的经济法律与具体的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比如公司法、合同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等,从而使学生对经济法知识性的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的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差距。由于经济法教学内容不实用,课本知识与实践案例之间容易出现脱节,结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业务的需求,致使熟悉经济法的经管类复合型人才奇缺。

(四)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雷同

对于经管类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经济法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经济法教材,在教授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把握好不同专业的侧重点。而在实际教学中,经济法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同一教案轮流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学生在将来经济管理工作中最需要的经济法知识教师就没有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经管类专业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了经济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的安排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经管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且经济法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经济法教学必须满足培养经济管理应用人才的要求。经济法教学应根据经管类不同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区域,或者专业定位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取经济法学教学的内容,在不忽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不同的专业都有着自己的培养目标,因此对经济法的教学要求就不同,经济法教学在着重阐述运用广泛的经济法律问题、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体系以及主要法律法规有全貌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选择与专业相适应的经济法学知识和经济法律法规去教学。比如针对会计专业,就需要讲授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税法、票据法、银行法等;市场营销专业的就需要重点讲授合同法,特别是各种合同的签订;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多讲授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法等等。

(二)根据综合性原则设置教学内容

经济法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它涉及到法学基础、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门学科知识。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虽然从理论深度上来讲比法学专业要求低,但其综合性和所涉及到的知识非但不比法学专业少,甚至超过了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因为在法学专业中,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票据法、公司法等一般都是单独开设课程的,但在经管类专业中则将这些内容全部归入经济法。因此,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要融会贯通,要突破传统部门法的划分来确定教学内容,揉入、物权、债权、合同、国际经贸等民法、商法、国际经济法以及经济行政、仲裁与诉讼等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较多经济实体法的同时,对经济程序法也有相应了解。

(三)根据实用性原则设置教学内容

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应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内容不同。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真正掌握一些有关经济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提高经济法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轻理论体系重实际应用应该是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设置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内容时,应着重安排实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经济法知识,使学生学到的法律知识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应当与我们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接轨并且实用,而不是只是涉及到经济类的法律。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法律体系等与后续学习内容相关的简要知识点后,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构建一个结构清晰的经济法理论和知识体系。融入民商法、经济诉讼、经济行政、行政管理、法律文书以及经典案例,使得学生增强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种独特的经济法思维,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具备学习新法律、法规的思维方式与能力;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自我遵守法律,自我运用法律处理问题。学生按照这一体系,再就具体的部门法深入学习,学生的思路就会非常清晰,并且对经济立法的现实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还要注意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如果不注意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容易使学生感到学无所用,学习兴趣下降;相反,如果做好知识衔接,则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根据互补性原则设置教学内容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设置应与专业其他课程内容相辅相成,根据专业教学计划需求和其他课程内容删减与调整,以适应经管类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固守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体系中原有的架构。要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重点、难点。如会计专业的专业课中已经包含的内容,那么经济法课程中就可以删减这部分内容;金融保险专业要专门学习金融法规,其证券法、保险法以及会计法的内容在经济法中也都可以删减,从而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市场营销专业就要以合同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为重。这样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既不会使学生觉得内容晦涩难懂,又能够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知法守法,更好地使用经济法律来解决问题。

四、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以民商法为核心构建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毕业后主要在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学习一些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对于他们以后依法从事经济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因此,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应当是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做人的素质的经济法律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与本专业紧密关联的经济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经济法律知识、与人的道德教育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按此标准并考虑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则下列经济法律知识应为经管类专业学生所掌握: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合同法、担保法、企业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教学内容上看,以上内容中有很大的篇幅都属于民商法,如市场主体法中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而市场行为法中的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又属于典型的民法范畴。我国现在是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和商法在调整对象、法学理论的运用上都基本一致。其它法律制度如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财税法等按法律部门归类应该属于经济法部门,但因其本身内容少,非教学重点,教学大纲安排的授课时间较少。因此,以民商法为核心构建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该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目的,这既反映了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遵循了法学学科体系的内在规律。

(二)按通论+专论的模式构建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