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第1篇

一、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培养目标

陆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陆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陆港物流、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熟悉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与技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从事陆港物流、国际物流、货运、仓储与配送、现代物流组织与规划、陆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保税区流程等物流业务及外贸进出境报关与报检相关工作的应用开发型高级陆港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二)能力要求

根据陆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陆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分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其他能力。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核心能力包括陆港物流运作管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力、陆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他能力包括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应岗能力等。陆港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不仅需要相关教学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直接培养,更需要通过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培养和训练。

二、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一)专业理论课程内容

陆港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包括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平台课程等(见表1)。

(二)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特点

1.增加课程容量,扩大知识面

在课程体系中,“陆港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国际货代与报关”3门课程采用课程包形式。陆港物流学课程包包含了“物流管理基础”“港口管理学基础”“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4门课程;供应链管理课程包包含“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生产物流”“销售物流”4门课程;国际货代与报关课程包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运输”“报关实务”3门课程。

2.推行标准化课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采用标准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表现:

一是课程设置体现供应链管理流程标准化思想。整体课程体系按照陆港物流供应链运作流程设置,注意系统运作顺序及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课程包内容同样体现供应链流程思想:陆港物流学课程包注重物流基础的培养,并重点介绍物流核心功能———运输和仓储,使学生能掌握运输仓储与配送的运作流程;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按照供应链运作的基本流程设置课程,即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与配送物流,并重点掌握三者之间的无缝衔接;国际货代与报关课程包是陆港物流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包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基本运作流程。

二是教学过程标准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选择性的对部分课程进行标准化课程设计,即课件标准化,教案标准化,课时标准化,上课讲述程序标准化,案例标准化等,并通过网络教学,让同学们能随时听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教学掌握港口物流操作环节及流程,参与现实陆港物流管理问题的调研,解决现实的陆港物流管理问题,是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解决陆港物流管理问题的重要载体。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社会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结合陆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陆港物流行业参观调研、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学年论文、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实习基地在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中,每个实践环节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陆港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是通过资料搜集、陆港企业参观、社会调研等内容,并写调研报告,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感性认识的体验性实践环节;课程实验教学对所学各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环节;案例和企业视频录像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在课堂接触最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学完相关几门专业课程后在实验室或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或实践;学年论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毕业论文打基础的实践环节;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物流运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的强化性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在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以上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分别强化了学生的各种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

四、实施方法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法。

(一)陆港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

陆港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调查实习和陆港行业参观、物流企业参观、相关专题讲座等。通过陆港物流参观、现状调查以及相关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陆港物流管理专业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实验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对所学各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陆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国际货代与报关”“陆港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制定实验项目,并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任课教师讲解到这部分内容时,在物流实验室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物流软件进行实验或安排学生在课外学时进行验证性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主要在陆港物流实验室、RFID、条码实验室进行实验。

(三)物流案例教学

物流案例教学是运用与所学课程理论相近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对案例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必须有引导案例。(四)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陆港物流系统观念,培养物流系统规划能力。教学过程中主要有陆港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五)学年论文学年论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毕业论文打基础的实践环节。学年论文开设2~3个学期,首先要求学生撰写文献综述,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撰写小论文,并鼓励学生进行公开发表。发表文章可与学分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性。

(六)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

陆港物流软件模拟仿真主要利用信息化实验室进行综合性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对陆港物流企业实际运作的理解。物流实验室拥有多套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国际货代系统、报关系统、港口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模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在短期内集中进行实验。学生可通过角色转换完成所有信息系统的模拟,理解各角色的工作;也可以分角色合作模拟实际企业的运作,了解物流企业运作中各角色间是如何协作完成任务的。

(七)在岗实习

为了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了解实际企业的操作,我院与西安国际港务区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不但促进了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相互交流,而且让学生实地参与物流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利于用人单位借助这个平台了解、考察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物流人才。

第2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一个好的论文选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前提,作为毕业论文质量控制起点的选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过大或空乏

部分学生在选题时非常盲目,不能判断题目是否过大,应怎样去缩小选题。如每年都有学生选择我国货代企业发展、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等题目,这类论文题目过大,最终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

2、选题陈旧无新意

从专业题目汇总来看,学生热衷选择讨论了很久的题目,因为学生自己能力有限,又不愿意花过多精力在毕业论文上,所以文献资料丰富的题目成为首选。

3、理论性选题偏多

由于经管类学生论文固有的特点以文字表述为主,而理论性文章相关资料无需实际调研容易取得,结果就是过于依赖网络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堆砌成文,容易造成论文内容雷同,质量不高。

二、原因分析

导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共性方面,从参与毕业论文的主体进行分析。

1、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1)思想上重视不够

有的毕业生缺乏对毕业论文的正确认识,认为毕业论文只是走个形式,与就业关系不大能通过即可,论文质量高低无所谓,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学生写作论文的积极性,导致选题比较随意。

(2)时间分配上存在矛盾

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启动时间是在每年的11月中旬,上报毕业论文计划即题目大致在12月中旬,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准备考研、求职或实习过程中,由于远郊办学学生基本已退宿离校,因此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减少,学生投入毕业论文的精力和时间明显不足,选题方面更多体现了学生的主观意识。

(3)能力不足的制约

部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分析处理问题,也缺乏创新能力,对于专业热点问题把握不住或驾驭不了,只能选择资料收集容易、内容大而空的论文题目进行写作。

2、教师的主导作用受限

(1)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考核以数量为主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是专业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对论文质量的考核比数量的考核更为复杂也难以操作,因此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只偏重数量的考核,按指导学生数量来计算工作量,后果就是部分指导教师只关注指导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当然更不关心学生的选题。

(2)师生比制约导致指导作用限制

近年来,随着经管类专业连续扩招,导致生师比过高,通常一个教师每批要指导8- 10名学生,学生人数过多造成教师对学生指导的平均时间减少,而教师自身教学工作量大,还要兼顾科研工作或自我充实等,致使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明显偏少,对学生论文选题放任或者把关不言的情况增加。

三、本科毕业论文中对选题的指导实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必须是在教师和学生充分配合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是有差异的,指导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加深了解,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分类指导。结合专业热点、兴趣专长和实践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帮助学生进行选题。

(1) 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

在实际指导论文选题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方面专业热点问题有兴趣,其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又能满足要求,这样的选题就容易写出比较好的论文。如有学生在选题之前跟笔者的沟通中提到对供应链金融问题感兴趣,通常此类问题对物流专业学生来说研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当了解到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比较熟悉,同时在拍拍贷有过比较成功的实践经历,因此建议可适当缩小范围对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该学生论文通过对电商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的研究,参考银行传统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融资业务设计和电商金融系统设计,并构思了未来电商供应链金融的参与各方、合作模式和业务形态,答辩时获得一致好评成为优秀论文。

(2)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选题指导

有的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之前,已经有过暑期实践或者正进行的实习工作,通常笔者鼓励学生把毕业论文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当然直接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与论文结合相对较容易,如有学生在制造企业的采购部门实习,在选择时就以《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某新资企业JIT采购的分析和优化》作为论文题目,以具体企业实际操作出发,从物料管理、JIT采购具体的实施、采购流程等方面作为分析切入点,着眼于当前的运营流程的改善和未来的组织系统架构,制定了一套OEM公司JIT采购方面可以选择和借鉴的系统方法。有时候学生实习岗位与物流没有直接关系,笔者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尽量启发学生发现工作与物流的切入点,如有学生实习岗位是质量管理,经过多次沟通,最终确定的题目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企业物流改进研究》,论文从全面质量管理和企业物流两者的关系入手,剖析制造型企业在物流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某某电机制造企业为例,从质量管理角度分析该企业在物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这些贴近实践的选题再加之学生后期的努力,最终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赫连志巍.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点选取与对策.教学研究,2007(3)

第3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摘要: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冶金业中的应用我国已经自主开发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控制软件。本文从物联网技术、数学模型、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及能源管控一体化对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了更深入的分析。

近些年我国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已经被推广至制造业的应用中。并且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有很显著的成果。本文主要以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为主进行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

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被认为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对物联网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物联网在冶金工业领域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制生产关键特殊传感器――工业用传感器。工业传感器能够对物体的状态和变化进行测量或者感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电子信号。工业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实现的首要环节就是研制生产工业用传感器。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必须注重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的监视和控制,从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使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佳效果,而对各个参数的监视和控制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实现的。因此,质优价廉工业传感器有助于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2)通过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布局和建设工厂传感网。工业无线网络将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起来,它是一种由大量随机分布的、具有实时感知和自组织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状网络。继现场总线之后,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是工业控制系统领域又一热点技术,它能够使工业测控系统成本得以降低并且能够使工业测控系统应用范围得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引起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

冶金自动化的不断突破是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如果把数学模型这项技术掌握了,就拿到了自动化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要想生产国家急需的钢铁产品,就需要高水平的自动化技术做支持,而发达国家在自动化技术发展上比较成熟,他们为了某种目的是不会将其高端技术转让出去的,他们所转让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过时的要不就是有条件限制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冶金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开展高端冶金自动化领域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条件基本成熟,能够满足市场的广泛需求。另外,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富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为数学模型的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数学模型是对象表征的控制,是对象可执行的表述,数学模型与信息技术、工艺能力以及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数学模型的优势更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数学模型通常被称为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我国钢铁工业要想生产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钢材品种,就需要建立高可用性和高精度的数学模型。高可用性和高精度的数学模型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节能效果,促进产品可持续发展。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目前还刚刚起步,方兴未艾,随着需求的发展,未来的数学模型还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从现在起,形成社会的关注,这对数学模型的未来发展,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打破数学模型的神秘感。相信自己的力量,鼓足自己的信心,模型应用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不断积累技术,不断培养人才,踏下心来,抓上几个项目,就一定能搞出名堂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自动化技术,是落实科技创造未来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新的腾飞的助推器。在过程控制数学模型的研发与应用上,要实现重点突破,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模型产品与技术,走出一条研制一批,储备一批,生产一批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出产品、以产品保应用的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来。

以国产化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

目前,我国冶金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许多都处于开环控制或局部闭环控制阶段。而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就要在全过程方面实现真正的闭环。当然,这还要涉及到有关执行机构、检测单元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核心是国产化的技术与产品,并广泛采用国内外其他先进技术做支持,以保证整套系统的品质与质量。如果仍然还是停留在实现局部闭环控制上,就不能真正称之为系统的集成与创新。以国产化创新型产品与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创新是在控制系统、控制工程设计和组态软件、工业通信网络、制造管理和执行软件等多方面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与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管控一体化和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能源管控一体化建设

冶金工业是耗能大户,能耗将制约冶金工业的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也正面临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以耗能来核定产能,或许将成为可能。所以整个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工作十分繁重,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降低能耗,是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工厂的重要手段之一

WiseMedia

冶金企业能源管控一体化建设,如果只停留在数据采集阶段,那么意义不大。这也是目前已经普遍实现的事实。针对冶金工业能源管控的特点,一是耗能大户,二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又伴生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所以能源管控的工作重心是能源使用管理的优化、二次能源的安全合理使用、多种能源介质统一平台操作、改变传统的能源计量方式以及能源安全管理预警等。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特点是控制模型和管理模型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郭雨春,陈志,王昊宇.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J].自动化博览,2015,(S1).

[2]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山东冶金,2015,(S1).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摘要: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发扬务实求实,注重实效的作风。努力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做好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利于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的资源浪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对企业的意义极大,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出发,对管理人员、管理部门、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提高整个行政管理的效率。

企业行政管理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各企业的顺利发展都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这为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目前,每个企业都在加强与有效落实我国各项经济战略思想与战略任务,而这些思想与任务都要通过企业的行政管理来推动。各企业只有合理设置行政管理制度、结构体制,有效加强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改变以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无章可循的现象,才能激发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与业务范围,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项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

WiseMedia

企业各部门在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下,也会始终处于良性的运作状态,这样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

有助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给企业行政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为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新形势的发展,各企业都会加强行政管理行,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加强行政管理,努力同相关部门及协作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给企业自身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内外部环境,扩大企业的发展模,使企业做强做大。此外,加强行政管理通过各种方法解决企业员工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难题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人性关爱,使员工感受到单位的温暖,从而提升他们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快乐的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并自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提高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法

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是保持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贯彻的重要前提。因此,合理选择与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实施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合理建构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将行政与管理合理有效的进行结合,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坚持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方法

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制度。同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形成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充满竞争、激励、开放、交流的特征,管理者不完全控制员工做事情的方式,而去衡量做事情的结果。对于企业项目建设,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监督。高度重视成本预算,合理进行预测。科学地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充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沟通与协作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领导、下属、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表述或潜在的含义,明确问题的实质,同时要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清晰地传达给上级领导。要有较好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方能与上级领导步调一致,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领导的决议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灵活的变通能力,缓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分歧。横向沟通包括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与关系企业的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及政府机关的沟通等,务必真诚、谦虚、谨慎,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沟通协调为纽带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加强协作,提高经济效益。

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当前,要想更好地应对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创新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非常重要。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要想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进行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适合当前运营状态,且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首先,要积极健全企业行政管理领导体制。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拥有完善的行政管理领导体制制定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监督体制,以确保监督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使得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积极完善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其他规章制度。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一定会保证企业健康有效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制成为企业员工明确遵守的信条,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提高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

行政管理部门拥有优秀的有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石。企业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因此,企业应当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机制,尽可能的选拔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来企业工作。加大对现有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提高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否能够与企业的企业部门密切的合作。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职责,保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加强对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让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到兄弟企业或者国外企业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再次,企业行政管理团队的建立务必要选用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在选取过程中要务必保证过程透明化,这样才能保证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快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进程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应着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的需求和趋势,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首先,通过办公自动化、ERP等软件逐步实现网上办公,借助于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随身携带的终端设备,只要在网络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可上网办公、处理事物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也就是说,办公地点不固定在办公室,而是在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这种改变将使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更为方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WiseMedia

其次,引入可视电话、可视聊天等网络工具办公。可视、语音等网络工具可以使上级公司与下级公司、上级与下属可以实现网上会议,既节约时间,彼此之间又实现了广泛的互动。另外,网上点播电视、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子图书馆、电子博物馆等也可逐步引入企业行政管理领域,成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总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紧密同工作结合起来,这样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杂而不乱,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马蔚然.论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J].企业导报.20XX(17).

[2]康音.关于企业行政管理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XX(18).

[3]毛慧娟.浅析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J].经营管理者.20XX(17).

[4]郑斌.关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定位和发展的审视[J].管理科学20XX年第5期.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

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竞争也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问的竞争,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选择,从而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不败之地,企业积极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运而生。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为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库存,改善产品的质量,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对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中潜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相应的对策及方法,进而更好的选择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Abstract

Withthecoming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eraofknowledgeeconomy,enterpriseoperationwithoutnationalboundariesisbecomingmoreandmoreapparent.Thewholemarketcompetitionalsopresentsobviousinternationalizationandintegration.It'samongthesupplytrainswherethecompetitionlies,notjustamongtheenterprise.Inordertokeepintheinvinciblepositioninthecompetition,theenterprisemustselectandevaluatethestrategicpartnersscientifically,consequentlykeepingthesupplychainstableandefficient,alsoholdingtheadvantageoftheenterpriseinthefiercecompetition.

Inordertoimprovethemarketcompetitivepower,keeptheinvincibleposition,theenterprisestoactivelyseeknewmanagementmode,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ypartnerrelations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Intheincreasinglycompetitivebusinessenvironment,toreducetheproductioncost,reduceinventory,improvethequalityoftheproducts,strategicpartnerselectionisparticularlyimportant.Thisarticlethroughover-indulgenceinsupplychainmanagementstrategicpartnersinthechoiceofapotentialproblemanalysis,proposedthestrategiccooperationpartnerschoos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methods,andthenbetterchoicesupplychainstrategiccooperationpartners.

Keywords:SupplyChain;Supplychainmanagement;Supplychainstrategypartnerselection;Supplier;Competition

绪论

本文的选题背景

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开发新产品、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进客户服务的压力。这些压力归根到底是要求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

世纪全球竞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要求的提高;(2)产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3)全球化市场的建立和无国界竞争的加剧;(4)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现;(5)全球化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而企业也面临着挑战:(1)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降低库存水平;(3)缩短交货期;(4)全球性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在这科技迅速发展、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的形势下,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暴露出了许多缺陷,它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迫使企业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导致了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它使企业集中自己的核心优势,就是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迅速响应市场需要,只抓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只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甚至全部委托其它企业加工。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Festival车就是由美国人设计,在日本马自达工厂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生产其他零件和装配,最后在美国市场上销售。制造商把零部件生产和整车装配都放在了企业的外部,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了其他企业的资源促使产品快速上马,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基建周期长等问题。赢得了产品在低成本、高质量、早上市等诸方面的竞争优势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如何选择与自己企业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也说成了一个新的、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

本文研究的重大意义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问。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问的交流、保持战略合作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选择了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必然将使核心企业在很多方面产生一系列在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申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文章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447484755409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然而,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所带来的破坏性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对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本文以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通过分析来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益处与风险,进一步了解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现状,进而更好的进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挑选出最合适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

从结构上看本文分成五章。

第一章:绪论

WiseMedia

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第二章:简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三章: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意义及必要性。

第三章:研究分析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中的潜在风险。

第4篇

论文摘要:首先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开展实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针对我院《供应链管理》目前采用供应链模拟软件和企业参观实训的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比较可行的以比赛为主的实训实践教学方案。

本文将对《供应链管理》展开校内实训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开展供应链管理实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说明了供应链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首先要从高校的培养开始,但在高校的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多数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少之又少。所以,开展实训教学是教之所然,原因如下。

1.1 《供应链管理》实训教学可以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供应链是物流的高级形态,所谓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应用实践实训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无缝连接”。

1.2 高校本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经管类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中,实训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满足学生具有完整、系统的从业能力的要求。其次,通过实训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个别调研、创造力训练等能力。另外,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锻炼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抗挫折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科学构建经管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许多经管类院校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是相关专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培养质量。

1.3 《供应链管理》这门学科本身性质决定需要实践教学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描述的理论知识和构架,就是去了企业也难以看清它的全部面貌。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手段及新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不断应用,供应链课程内容更新变化速度加快,理论教学又往往滞后于实际发展,造成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所脱节,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供应链管理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目前最新的、常用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这也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 我院《供应链管理》实训教学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在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中,主要以模拟软件操作和企业参观学习的方式为主,两种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2.1 模拟软件实训教学存在的局限

目前的供应链管理模拟软件主要从“供应链计划(SCP)”和“供应链执行(SCE)”的角度去考虑,通过“操作层”、“决策层”和“供应链电子商务层”这一框架以及各种企业经营思想来模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基本流程。在运用供应链管理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每组5-6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模拟,这样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较好的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实工作联系起来,每个角色利用自己跟自己进行交易的方式进行操作,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2.1.1 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幅度较小

由于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较低,供应链系统中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部分,在学生模拟操作过程中,模拟问题与现实问题有些差异,使得角色只能按照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去完成,或多或少的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除了模拟某公司的业务流程外,实际上也是熟悉该软件的整个操作过程,所谓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操作软件的能力,没从根本上解决动手能力的问题。

2.1.2 软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模拟软件对硬件要求一般都比较高,使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速度偏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外,由于软件本身的缺陷,出现基本资料不能保存的现象,而有些地方却是不能写入,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2.2 企业参观学习的教学问题分析

另外一种较常见实训教学方式,就是到企业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其形式要么是课程老师联系实训单位,要么是学校有固定实践实习基地。无论何种方式,都摆脱不了“参观”的窠臼。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参观实习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效益,反而还会给企业添加不少麻烦,所以到企业的实践实习,特别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实践实习活动,学生没有固定的岗位,最终演变成企业某位主管人员的讲座形式、参观车间和简单介绍。这样既达不到供应链管理实践学习目的,又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居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了如下方案。

3 《供应链管理》实训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3.1 比赛物品采购

此项目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比赛确实需要物品,都要花时间去购买。另一方面,把这个任务给学生去做,正好可以锻炼他们对采购的理解。比赛用的物品是鸡蛋,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计算好物品数量,给每组学生一些现金,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先回到指定地点和物品保质保量的为胜者。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关于采购策略的问题,等全部小组回来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锻炼。比赛名次排在后面的小组其成员将有不同程度的淘汰,具体淘汰对象由成员自己决定。

3.2 扩展型啤酒游戏设计

此项目的思想来源于著名的啤酒游戏,故称其为扩展型啤酒游戏。比赛规则是将上一轮没被淘汰的成员重新分组,比赛在各个小组中进行,为了让全部同学都参与到比赛中来,同时也将被淘汰的学生重新随机分到相应的小组,主要充当后勤和协助小组成员的角色。供应链模型可以用图1来说明。模型中,将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其中市场部分4个组,配送中心和生产商都分别为3个组;在生产商和配送中心之间、配送中心和市场之间,都会有多条路径可以选择,学生在运输产品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最优路径。在比赛过程中,为了展示自己的优点,每个小组先将自己的经营目标写出来,形成文件,以备下游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作参考。比赛可以在一个大操场进行,市场组的同学根据手中的地图,到校园角落寻找预先存放好的订单,并回答订单上的问题,将其要求的数量和地点等信息送到市场,市场将订单信息传送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自己的策略再将订单信息传送给生产商,生产商根据要求将散装的鸡蛋经过优化的路径运输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拣和包装,通过最短路径搬运到市场。在整个过程中,下游企业角色第一次订单都有选择选择供应商的过程,而上游企业都有选择最优路径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盈利的多少为依据对小组进行排序。

3.3 供应链知识竞赛

经过上面各环节的比赛,将没被淘汰的学生分成两个组展开问题抢答,被淘汰的同学作为他们的拉拉队和亲友团。问题主要设计供应链各方面的问题,比如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的核心理论以及供应链的前沿问题等,当然还可以涉及其他基本常识的问题,以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

3.4 两人循环搬运

在几个环节的比拼中,最终淘汰留下的两位同学,通过连续搬运货物来决定胜负,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中,甲乙双方的搬运路径都设置了一定的障碍。比赛开始,甲乙双方以自己的方式向对方搬运的鸡蛋,然后空手返回,继续搬运,在规定的时间内,鸡蛋少的一方获胜。

4 结论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一周的实训,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去实践、在比赛中去体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牺牲精神,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进行实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道平,鲍新中.供应链管理教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4.

[2] 谈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实训系统建设研究[J]. 中国市场,2008(45),119~121.

第5篇

选题要以小见大,小问题更具有现实性,其所隐含的问题更能体现行业发展的现状。因为小问题往往存在于我们现实工作中,如“传统仓库货位管理的研究”涉及的是仓储管理过程中一个具体操作环节,传统仓库中“桩脚卡”运用得较多,则存在着卡与现实货位不符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观察目前仓储行业或者物流中仓储环节的发展的现状,并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个选题则比“论我国仓储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这一选题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容易完成。

难易度适中

本科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非常紧张、艰巨的任务,所以在选题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选题时尽量选择一自己熟悉的、擅长的,并且要考虑论文所需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难易程度。比如“长江三角洲港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这一选题所要涉及到长江三角洲的众多港口的资料收集、整理,这对完成该论文所需的时间、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是力所不能及。

具有专业特色

首先选题不能偏离的物流专业的范畴,即选题应对物流领域中的专来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从物流公司或者是某一物流环节入手,分析研究现实作业过程中价值的问题。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高等专业人才,所以毕业论文既是对大学四年物流管理本科理论学习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物流行业发展现状的一种观察和思考。选题的理论基础应来自于物流管理本科的课程学习,分析研究的问题应紧贴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选题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扎实理论基础上注重论文的实践调研的可操作性。

 

附录: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举例

 说明:下列选题仅供参考,请各地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尽量结合企业或行业,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拟定物流管理领域的题目进行写作。

 

一、第三方物流发展方面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运输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创新研究

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实现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需求和提供物流服务,以合同的形式向供应链的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核心业务。那么如何能有效的发挥第三方物流在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的优势是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值得研究的问题。运用分析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法、SWOT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结合内外部环境提出对策。在目前经济环境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生存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控制成本,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来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二、仓储管理方面

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分析

某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

某企业仓储设备闲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自动立体仓库系统规划分析研究

某仓库流程的优化与设计

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规划布局设计及信息管理规划研究

物流一体化中库存控制的策略研究

条形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医用材料仓库管理的特点分析

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研究

某企业综合库存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企业零库存管理问题探讨

(仓储管理一直是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比如较为常见的传统仓库中货位准备率的问题、进出库货物的流转与控制问题、货物安全管理问题、货物流转路径优化问题、传统仓库向现代自动化仓库改造问题、现代自动化仓库操作过程中人工与自动化之间的衔接问题、工作人员观念转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于我们仓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而且类似的问题只需通过调查、走访都不难分析其原因,再根据已学习的仓储管理理论知识结合具体企业的情况亦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对策。)

 

三、配送中心方面

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模式的合理选择

现代物流配送形式的优缺点分析

浅议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及优缺点

某企业(公司)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

某企业(公司)配送网络设计或线路优化

药品配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食品配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企业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条件分析 

连锁商业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策略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研究

零售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及对策

冷藏配送中心设计研究

连锁企业越库配送应用研究

共同配送形成决策及运作机制研究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

柔性化配送中心构建研究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

(配送中心作为实现配送功能的物流场所,为更好的实现期配送功能,可以通过分析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对某一环节操作的合理性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进行考察,根据配送优化的原则提出优化方案。而不同的配送中心由于服务的市场不同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药品配送,整车配送、超市物流配送,那么如何抓住各自的特点进行配送中心的规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题方向。)

 

四、货运方面

国际货运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

某货运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国际货运企业的应用研究

谈国际货运的风险及其防范

货运公司货运方案研究分析

国际货运实务运作与管理

货运站业务流程与改造

国际货运业务中的客户服务

国际货运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管理

试论国际货运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

有关国际货运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

(目前货代企业、物流企业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势,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就是胜利。那么货代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生存下来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经营观念。目前货代企业已经过了“一部电话,一部传真做货代”的发展阶段,那么企业如何能持续发展则是十分值得分析研究的课题;市场上众多的货代公司造成的恶性竞争,如何将只压价格的竞争手段转变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留住顾客、维持经营;通过借助一些分析方法为具体企业量身订制合适的对策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五、新型物流形式的发展

浅谈第四方物流的优势和功能

第四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收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论企业的绿色物流管理

论绿色物流及其发展战略

对绿色物流实施策略的思考

浅析回收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某企业销售物流问题分析与改进

某企业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分析与对策

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论保税物流创新模式研究

(随着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深入,物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比如绿色物流。最近几年废旧家电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废旧家电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通过发展废旧家电的逆向物流来回收利用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六、物流服务管理方面

物流客户服务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关系探析

物流最优服务水平的确定方法研究

铁路货场物流服务水平的综合评判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论中小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如何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汽车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模式研究

(物流服务对于提升客户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如何改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是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各种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如管理成本、服务内容上的增值创新及从业者的服务意识等从而提出如何从效率和效能两个方面入手提供良好的客户物流服务。为了科学地反映物流企业服务的状况,使物流服务管理分健康地发展,构建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则显得格外重要。)

 

七、物流客户关系管理方面

物流业务外包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模型研究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第四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整车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某公司基于大客户关系管理的竞争战略问题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面对客户的工作流程以减少获取客户和保留客户的成本。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它追求的不是短期的产品效益,它追求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及回头率。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非人性化的服务都影响企业的客户关系,甚至丢失已有的客户。)

 

八、企业物流发展方面

某工业企业物流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某商业企业物流现状及改造模式分析

工程物流的特点与作业组织研究

现代物流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 

(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物流业务发展模式,自营模式、外包模式或者是建立物流战略联盟,那么制造企业如何在进行决策时更科学合理,则需要我们对制造企业本身进行考察并结合各个物流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综合分析。)

 

九、物流技术发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物流模式选择的若干问题分析

物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网络营销中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物流信息化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和需求问题研究   略论物流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运作模式 

(高科技的发展与运用,为人类提供了一些全新的管理、交易的方法。如电子商务因其可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而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物流却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方式,这就对客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物流模式、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改善。物流新技术的运用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无线射频技术的运用需要对传统仓库进行改造,对工作流程需要进行优化,对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等等。物流技术的更新给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港口物流

提高港口物流增值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洋山港港口物流的定位和发展研究

基于服务供应链的港口服务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

港口民营化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提高港口物流效率研究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其功能逐渐从原来的海陆中转,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是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为实现传统港向智能港的转变,我们运用一些模型方法,比如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港口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论证。)

 

十一、多式联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研究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虚拟企业协同生产管理研究

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优化

大连铁路集装箱海铁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策略研究

多式联运条件下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集装箱多式联运责任的划分

集装箱多式联运内陆环节优化研究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装卸与运输一体化优化问题

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决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一个运输合同、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统一理赔,并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运输全程负责,这种新型的现代化“门到门”运输服务方式受到普遍欢迎。但是作为一种建立在单式运输基础上的新型运输方式,它也不可避免地与单式运输产生冲突和摩擦。多式联运由于涉及的节点和中转环节多,要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和参与联运的各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合作,所以在多式联运中如何整合各种运输方式、企业之间如何合作达到双赢、各方的责任权限如何界定等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供应链管理

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物流环境分析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机制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研究

某公司改进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性物料需求预测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供应商合作关系维护机制研究

供应链管理在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应用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

电子商务下供应商管理的运作模式研究

某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与分销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控制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情况,使供应链绩效最大化。而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牛鞭效应则使得企业产品的库存水平提同、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这必然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牛鞭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企业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有益的控索。供应链管理过程还有许多问题同样值得研究,比较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等等。)

 

十三、物流园区发展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物流园区的建设、营运及盈利问题研究 

上海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分析

区港联动型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研究

港口国际物流园区规划研究

城市物流园区合理规模与布局选址研究

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运营与发展

影响区域物流中心物流效率的因素研究

(物流园区对于实现物流企业集聚、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促进物流技术装备等级和服务质量提高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如何定位并确保有效实施、园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园区的选址问题、园区与相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等等。)

 

十四、物流标准化

企业实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

物流标准化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

汽车物流标准化建设的研究

对物流标准化建设主要问题的思考

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硬件标准化问题:使用的设施、设备的是否实现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带来了哪些具体的提高,未实现的存在哪些冲突与阻碍);比如考察某仓库或配送中心使用的垫仓板情况,调查类型、规格、性能来分析是否符合货物运输、储存的要求,是否提高了物流操作效率等。软件标准化问题:信息化代码运用后的操作流程上出现了哪些与传统“桩脚卡”方法的差异,EDI文件的普及要求物流企业作出哪些方面的相应改进与调整;公司ISO质量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存在哪些困难等。比如考察某物流企业的一个具体的岗位的ISO文件规定的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流程的差异,由此思考:存在差异的原因、差异存在可能引起的后果、如何改进、改进后的效果。)

 

十五、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箱型发展趋势及其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影响

集装箱电子标签信息管理系统

洋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研究

远洋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

某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研究

集装箱船运公司在华东地区经营发展对策研究

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研究

陆运与海运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研究

太平洋航线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6篇

内容摘要:连锁超市已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我国主要的零售市场。本文在对我国连锁超市价值链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展开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连锁超市价值链与商贸流通新业态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专注于核心价值环节进行的商贸流通新业态创新能够增加连锁超市企业利润、培育核心竞争力。由此提出了连锁超市向商贸流通新业态模式创新发展的优化路径,促进零售行业的健康、创新发展。 

關键词:连锁超市 价值链 新业态 优化路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消费理念的不断提升,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10.3%。200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兑现入世承诺,逐步取消外国零售业进入我国市场的各种限制,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背景下,零售业国际巨头纷纷转战中国市场,连锁超市企业竞争日趋激烈。2012年起,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向中高速换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向创新驱动,任何行业都必须转型升级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同时,2015年10月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连锁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主流业态,价值链向新业态模式创新也将成为竞争的最高形态。对于连锁超市而言,以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价值活动作为切入点与商贸流通新业态模式相融合,是创新的核心所在。 

我国连锁超市价值链发展现状分析 

(一)连锁超市行业大多采取集中采购,生鲜食品向“农超对接”模式转变 

在价值链各环节中,采购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连锁超市行业大多采取集中采购(中央采购),即企业中专设采购机构与采购人员,统一负责企业的商品采购工作,实现低成本、采购集中管控。集中采购有助于连锁超市企业发挥连锁经营优势、提高议价能力,实现规模化经营,保证超市在价格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从而满足顾客求廉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鲜食品的要求日益提高,连锁超市纷纷改革传统生鲜食品采购模式,通过“农超对接”模式,即由农户与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目的在于缩短流通时间、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食品安全。如2016年新丝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三峡区域展开农超对接项目,参照PGS成立有机种植基地,帮助农产品进入欧尚、沃尔玛等连锁超市,解决销售渠道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零”中间商。 

(二)连锁超市物流价值链管理落后,成为限制发展的“瓶颈” 

物流价值链贯穿于连锁超市运营始终,对于调整和优化各价值链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物流价值链运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一味追求门店的扩张,忽略了后台物流体系的构筑与管理。有的连锁超市企业在追求规模扩张时,只重视门店布局以赢得更多的消费群体,但物流网络未及时扩大、管理观念陈旧,导致商品的调配费时费力,企业总利润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第二,盲目构建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导致资源浪费、经营成本上升。有的连锁超市企业意识到物流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构建属于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在仓储、设备、运输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由于自营物流配送规模小、作业体系不完善,导致运作成本高、效率低下。 

(三)生鲜产品销售作为超市经营重点,成为拉动其它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 

当前,生鲜已成为集客能力最强的板块,成为拉动其它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据我国连锁超市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生鲜区销售额约占销售总额的20%。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约为1/3,尤其以经营食品为主的生鲜超市这一比重更是高达70%。可见,我国连锁超市生鲜板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润发超市通过对收银条的大数据研究,重点推出荤素搭配好的净菜生鲜品,进行负、中、高毛利商品的混搭,加速生鲜品的周转率,解决生鲜经营的核心问题—新鲜度。由此,还带动了其它商品的销售,如调料、粮食、食用油等。另外,我国连锁超市生鲜产品销售仍旧面临着障碍,如缺乏标准化的农产品、冷链供应体系不完善、深加工冷链食品匮乏等。 

(四)连锁超市价值链体系对接不完全,导致运营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已基本实现了设备自动化、价值链流程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实现了价值链体系的无缝对接,减少无效价值链,以信息技术为驱动促进运营效率的提升。但本土的中小型连锁超市价值链管理不容乐观,据我国连锁超市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型连锁超市比例为70%左右,多集中于中小城市或城乡结合部,信息技术应用率仅为18.3%。中小型连锁超市企业构建信息系统往往面临着投入大、缺少技术人员等困境,甚至在运营中根本没有能够统筹全局、进行价值链管理的人员,由此要实现商贸流通新业态创新几乎无从谈起。 

连锁超市价值链与商贸流通新业态的关系分析 

(一)研究模型设计与问卷设计 

为了研究我国连锁超市价值链与商贸流通新业态的关系,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着有效性、可操作性原则,从多角度设计模型与问卷、选取相关的变量与指标。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监管;供应链;蔬菜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09-0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66667万公顷(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53333万公顷(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人均占有量由170千克左右增加到370千克左右。我国居民的蔬菜消费也开始由以产量为中心的“数量型”消费转向以健康和营养为中心的“质量型”消费。然而近些年来,从“毒豇豆”“避孕黄瓜”再到近期的“垃圾肥种菜”,无疑都暴露出我国蔬菜产业市场的种种问题。

1 我国蔬菜产业供应链现状

蔬菜供应链可以理解为是基于蔬菜所形成的供应链,指蔬菜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网络链条,它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在现阶段我国的蔬菜供应链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随机型供应链、农户自助型供应链和计划型供应链。

11 随机型供应链

随机型供应链属于我国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模式,其支撑平台一般是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对蔬菜进行采摘,使用自有运输工具运往产地批发市场,蔬菜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出售。或者由收购商在蔬菜产地进行收购后运往批发市场销售。若是短途运输,蔬菜可直接进行简单分拣后装车运输,而长途运输蔬菜一般需要进入冷库打冷,再被运往销售地批发市场。如图1所示。

在随机型供应链中,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一般较低,且规模一般都较小。资产的非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表现为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力资产以及特殊用途的资产,是为支撑某种具体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由于专用性较强的资产在提前结束的交易中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一旦投资专用性资产,主体就会有冲动维持交易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在准租不被剥夺的情况下继续交易,主体会寻求一种相应的治理结构。因此,专用性资产投资越大,就越有一体化的倾向,反之则相反。(如作为运输工具的农用三轮车等,并不是专门针对蔬菜运输)导致了这种供应链模式下市场主体的交易具有松散性,大多数是随机交易。这种情况下,供应链难以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政府也就就很难对市场的蔬菜信息进行监管。

12 农户自助型供应链

农民自助型供应链运作模式是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但是供应链运作过程的综合程度没有提高的条件下,存在的供应链形式。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组织,一方面在与蔬菜买卖市场上争夺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交流,加强蔬菜的种植水平和对外界蔬菜供需关系的搜索能力等。如图2所示。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议不仅有利于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也提高了蔬菜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组织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与他人重复博弈,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被舍弃。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合作组织的行为取向必然是向有利于蔬菜质量安全的方向发展。

13 计划型供应链

计划型供应链强调了这种供应链模式在蔬菜流通活动的计划性,它是伴随着蔬菜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蔬菜进军国际市场这一营销背景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计划型蔬菜供应链的核心是蔬菜加工企业,它的核心工作是对蔬菜的流通加工。加工企业与客户签订订单合同,加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要求企业蔬菜供应农户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蔬菜种植。如图3所示。在计划型供应链中,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高低约束着蔬菜加工企业的规模,出于自身产品质量的考虑,有些蔬菜加工企业会在当地建立本公司的蔬菜基地,给予农户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2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的问题分析

21 蔬菜产业消费市场的“柠檬市场”现象

“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是指产品的卖方对

图1 随机型供应

图2 农户自助型供应

图3 计划型供应链

产品质量、价格比买方具有更多的信息时,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低质量的产品将驱逐高质量的产品。在蔬菜产业的消费市场,蔬菜的经验性和信任性特征同样造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仅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外表观察来了解蔬菜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用平均质量来支付价格,而高质量的蔬菜如绿色蔬菜投入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生产低质量蔬菜的成本,所以造成利润下降,缺乏高质量带来的激励。

22 蔬菜产业中市场主体间力量失衡

我国农业生产自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呈分散化、小规模化、低组织化的特点,农户的力量在整个供应链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以蔬菜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最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也要比个体农户要丰富迅速的多。各级别的经销商成为蔬菜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纽带,在蔬菜销售议价权上既强于个体农户,又可以一定程度地对抗农业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整、惩罚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倾向,总是试图在契约约束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3 蔬菜产业政府市场监管的缺失

(1)市场监管的法律缺失问题。在我国农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一方面适用法律部门门类少、法规的周密性与操作性不够强,不同部门之间在法规上存在积极或消极的冲突。另一方面在惩罚机制上,不能全面深入的对违法行为实施及时有效的惩罚和规制。

(2)市场监管的技术标准缺陷问题。农业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平均2~5年修订一次,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资品种不足40%。以蔬菜农残标准为例。规定我国蔬菜最大农药残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冲突。如表1所示,GB2763—2005对常用农药六六六(HCH)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GB184061—2001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2mg/kg。这就可能在日常的检测中出现符合GB184061—2001要求,却又违反GB2763—2005要求的情况。

(3)市场监管机构的松散问题。表面上看蔬菜监管由卫生、工商、质检、农业、环保等部门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实则由于存在多头管理,以及部门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在具体的监管中各部门行动难以协调,最终形成“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监管机构众多,协调成本高,造成联合监管成本巨大,并且在国家层面上缺乏总体协调,效率低下。我国的蔬菜检测检验机构体系也无法为执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现有的部级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有的科研单位基础上筹建起来的,大多数实验室是由办公室改建而成,许多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标准规定要求,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重现性。

3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在蔬菜销售市场,包括交易主体——消费者和蔬菜零售商,监督主体——政府和媒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不会故意购买低质量蔬菜。因此唯一能够影响蔬菜安全属性变化的是零售商。根据产权的最优配置原则当多人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时,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将蔬菜安全属性界定给销售商,才能实现蔬菜安全属性产权的最优配置。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这种产权安排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监督。与此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销售商的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蔬菜市场的监管,“政府+市场化认证”的双重治理机制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如图4所示,在该机制中,市场化的认证机构对零售商进行认证,并对认证结果承担责任。政府通过对蔬菜市场的蔬菜进行检测、奖惩监督认证企业,自由媒体可以对政府、认证企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宣传曝光,以起到监督警示作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过程中,蔬菜安全属性的信用品质转变成了搜寻品质,只需要了解那种认证值得信赖即可。其中,认证市场的开放,自由媒体是建立有效的蔬菜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石。

图4 “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32 构建实施配套的市场监管制度和标准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蔬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应尽快有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产地环境监管、生产与加工过程监管等的规定,实现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法律来规范。

(2)建立农产品监管综合协调部门。我国的农产品监管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各个部门,在分散的管理体制下,因为分工不明确容易产生监管上的空白。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应该整合现有监管机构,将食品安全协调和监督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综合协调部门,建立高效运转、反应迅速的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与监管配套的蔬菜检测体系、整合资源、提升检测水准应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3)构建蔬菜可追溯体系。我国现在的蔬菜供应链中,蔬菜生产阶段大部分仍然是由分散的农户完成,即使在供应链末端发现质量问题,一是难以查找责任人,二是追溯成本巨大。为此,加快推进农业合作组织(如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功能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和生产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从而降低供货商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成本和提高其追溯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蔬菜产业市场中市场主体创新,培养运销联合体,开展和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准入制度。

33 整合升级现有蔬菜产业供应链

蔬菜供应链中的市场主体众多,从上文论述可知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实力最强的主体,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也较高。从整个链条的方便性上看,农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业务交叉也更多,农业企业应该视作整合蔬菜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为了实现蔬菜供应链中各方的共同利益,必须形成一种长期的博弈机制来加强蔬菜供应链中市场主体间的合作,使得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传统的随机型供应链中“分散农户+经销商”的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习惯于分散经营,也一直没有利益激励进行合作组织的创设。农业企业的出现,有利于刺激农户进行联合统一生产。农业企业通过例如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对园区统一设计,农业投入品的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农户通过联合成立合作组织成为具体的生产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放弃不符合长期要求的短期利益。建立农业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机制,以合同契约的形式将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减少企业分散导致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是蔬菜供应链未来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

[1]戴维·G布隆伯格,斯蒂芬·勒梅,乔·B汉纳综合物流管理入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安德鲁·伯杰,约翰·加托纳网络时代的供应链管理[M].马士华,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汝宜红物流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杨顺江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7]胡莲基于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平台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8]王艳林食品安全法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9]钱永忠,王芳,王可山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张晓涛,王扬大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政策演变与食品安全监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2]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王会欣,乔敬图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10(1).

第8篇

关键词: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

一、供应商选择的基本概念

供应商选择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识别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选择标准除了经营水平和技术能力等关键因素外,供应商所处的环境、供应商的发展潜力也是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的主要因素。

二、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的意义

(一)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缩短供应商的供应周期,提高供应的灵活性;可以降低企业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

(二)长期合作关系仅占客户与供应商关系种类中的一小部分。合作关系强调的是同时为双方创造价值,而不是相互争夺控制权,也不是把焦点放在如何砍价上面。长期合作关系是在协作关系之上发展而来的,致力于实现合作关系价值的最大化。

(三)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合作双方提高生产率,对共同参与的产品开发工作也 有促进作用,而不像在协作关系中只是将焦点放在价格和交易成本之上。

(四)与供应商双赢,就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友好、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整条供应链上去,而不只是内视自身的成本与利益,有时还得暂时忘却自我,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耐心地了解供应商,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供应商。

三、发展长期合作供应商的途径

(一)与一般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长期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公开、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定制化的商业关系。这种关系会创造竞争优势,产生比单个公司所能达到的绩效的更大绩效。采购方和供应商是同一个供应链上的两个节点成员,这个供应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上,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成为链中所有参与成员共同追求的绩效管理目标。作为链上的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供需双方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原则,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采购方式的转变推动供需双方从传统的竞争走向竞合。在实际中可将超市化或带储代销作为合作突破口。

(二)发展战略供应商。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企业提供战略性物资的供应商即为战略供应商。战略物资往往是具有其特殊标准,具有差异性和定制性的产品,或者是一些紧缺物资。可以具体为采矿大型设备部件、火工品、选矿专用药剂等,对于这种产品,需求方与供应商的合作极为关键,这种产品往往能够决定需求方生产是否顺利及最终产品质量如何,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

四、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价格因素。物美价廉的商品是每个企业都想获得的。各个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连同各种折扣是最明显的比较。虽然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价格是采购方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间接影响采购方产品利润的形成,所以价格的高低仍是选择长期合作供应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二)质量因素。质量是选择长期合作供应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的企业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高质量的产品,而有的企业只想购买廉价的物品,质量的选择应根据所采购物资实际类别而定,并不是质量最好的就是最适用的。要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适合本企业的高质量的产品。

(三)服务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残次品更换、设备使用指导、设备维修等。类似这样的一些服务在选择长期合作供应商时,会起关键性的作用。

(四)位置因素。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送货时效性、运输成本、紧急情况的回应时间等都有影响。由于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就是要提高采购的时效性、灵活性,所以,长期合作供应商的地理位置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五、长期合作供应商选择方法

(一)现场考察。现场考察时最直接的方法,现场考察的目的是核实供应商在问卷调查中所回答的信息是否与现实一致,当面讨论产品和后续服务,以及如何来满足买方需求,长期合作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问题或矛盾以及冲突解决机制,建立买卖双方企业的关键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招标法。选择合适长期供应商也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招标选择是企业就单项服务选择招标方式吸引多个有实力的供应商来投标竞争,然后经过评标小组分析评比而选择最优的供应商的方法。

(三)协商法。在供货方较多、企业难以决策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由企业先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适当的供应商。与招标法相比,协商方法由于供需双方能充分协商,在物资质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保证,但由于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最便宜、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商。当采购时间较为紧迫,投标单位少,供应商竞争不激烈,订购物资规格和技术条件比较复杂时,协商选择方法比招标选择方法更为合适。

(四)考核选择法。根据企业供应商日常考评及年度考核方法,根据以往合作经历,在同类别供应商中根据商务部门及生产单位的评级结果选择合适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六、 结论

企业与供应商不再是讨价还价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选择方法是否科学与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主编.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吴隽,杜朝辉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95-98.

第9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岗位分析;人才培养;精准服务

近几年来,我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监测报告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4.8万亿,增长28.6%,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9.4%,2016年上半年为2.6万亿,增长30%,占进出口贸易比重达到23.36%,预计到2020年达到12万亿,占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37.6%。跨境电商贸易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人才缺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像张家港市县域跨境电商的发展人才紧缺。

一、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精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2016年,我们开展张家港市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调查企业50家,有效信息47家,调查中企业近期招聘跨境电商人才6人-10人的占36.8%,3人-5人的31.6%,1人-2人的26.3%,10人以上5.3%。人才需求还是很强烈。通过调查,企业招聘的跨境电商人才层次主要是本科(36.8%)、高职(34.2%)无所谓的占(26.3%),还要极少数招中职的。

调查数据揭示,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基本素质,首先要求具有团队意识,占52.6%,其次爱岗敬业,占47.4%,对企业忠诚占28.9%,奉献精神占26.3%,能吃苦占26.3%,具有创业意识占23.7%。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加强培养这些基本素质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调查显示,企业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好(60.5%),工作有创劲(57.9%),能留得住(47.4%),要有自信心(42.1%)(见图5)。而现在招聘的学生普遍存在产品知识缺乏(42.1%),语言水平不够(39.5%),责任心不强(39.5%),沟通能力弱(21.1%),还存在性格内向、动手能力不强等。目前跨境电商紧缺的人才岗位主要是网络营销策划员(39.5%)、跨境作业操作员(31.6%)、网络运营员(21.1%)、供应链管理员(18.4%)、企业网站管理员(13.2%)

二、跨境电商主要业务流程和工作岗位

1.跨境电商基本业务流程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整个跨境电商贸易真实流程,包括前台和后台。开店注册、产品选择、上传产品、图片处理、网络营销、数据分析、客服咨询、包装发货等环节。

2.跨境电商主要的工作岗位

庄小兰(2015)认为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相对于传统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外语基础,第二层,网络信息技术,第三层,文化和法律背景,第四层,物流与金融。朱超才(2016)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结构:客服,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运营推广,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美工和摄影,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采购和选品,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刊登,具有上传和产品的能力,熟练运用数据分析,物流,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产业链中涉及的岗位主要包括网站平台管理专员、市场策划专员、跨境电商运营推广、网上营销专员、客服专员、供应链管理等。网站平台管理专员,搭建和管理维护网站平台,对网络数据进行提炼分析,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能懂得网络管理。跨境电商运营推广,对企业市场运作做战略规划,包括产品定位、客户定位,营销方案等。跨境电商运营推广,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跨境电商销售专员,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具有上传和产品的能力,向潜在客户宣传产品、发送信息,能用英语熟练的解答客户疑问,推销自己的产品,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进行贸易业务谈判,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跨境电商客服专员,主要是售后服务,解答客户关于产品的疑问,使用中的问题,退换货等。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员,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

三、课程设置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根据前述的主要岗位设置和能力要求,按照教学课程体系设置规律,按照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模块、创业知识与技能模块、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五大部分构建。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等,另外包括身体素质课程:体育及体育能力课程。军事修养知识,涵盖军事知识和军事训练。

2.专业基础课程

从事跨境电商需要的基本知识,首先强化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如实用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贸易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等。

3.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与操作模块

培养从事跨境电商岗位的职业技能课程: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产品图片处理技术、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基础,另外培养服务外包技能,开设服务外包实务课程。

4.创业知识与技能模块

企业现在对创业型人才也很重视,也很需要,学生自己也要适应创业大潮,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SYB创业培训,沙盘训练、企业管理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

5.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

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之后,应该到相应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适应企业需要、适应岗位需要,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准备。并就自己在与企业、与岗位适应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知识、经营等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一支专业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跨境电商是新生事物,教师普遍短缺,除了引进教师外,将教师送到企业实习实训,或者外出进修培训是一条高效保质的途径。另外像企业聘请专业高技能专家参与教学是目前相对可行的办法。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跨境电商具有实操性,跨境电商企业是培训学生能力的最好场所,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保障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是建立实训基地,其次是校企教师、专家互相交流,提高教师的劫难那个谁平的同时提高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三是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共同实施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

3.强化技能训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正如调查所显示的,企业需要英语基础好,电商操作熟练,职业运作训练有素的学生,学校应加强英语教学,以商务英语职业水平考试为标准,强化写作训练;以英语口语能力证书考试为目标,提高英语会话水平;以跨境电商职业水平考试为目标,提高跨境电商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急需人才。

总之,现在企业继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只有认真分析企业人才需求规格,摸清人才职业岗位需要能力,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加强训练,才能精准为企业服务,为县域跨境电商发展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2.

[2]庄小兰.跨境电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J].管理观察,2015.6.

[3]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4]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2.

第10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体制也应适应国际需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外高等学府间有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这也使得外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部分国内高校开始效仿国外大学实施学分制改革。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国际环境下的从业能力。因此对中外物流管理高等教育进行比较,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外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本文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各选取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介绍。美国约有50余所大学开设了供应链管理或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层次设置齐全。经过4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目前美国物流管理高等教育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其主要特点:以基础概念、理论、方法为学科体系主线;以经济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学科理论与方法基础,借助现代信息、管理、物流等技术,结合储存、贸易、运输等实际需要构筑的学科体系。以美国迈阿密大学为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以配送和物流的核心要素为主线,开设物流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与管理等课程。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信息技术与信息规划方法的使用和开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还开设其他学科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学、国际沟通、管理会计等。此外,他们根据各门课程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构建合理的体系。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专业核心课与前期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前更有目的性。在实际应用方面,每门课程教授一项实务技能,若干门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使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欧洲的应用型大学―丹麦VIA大学,开设面向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行任务导向型的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每个学期都设有一个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更有目的性,适合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安排。为防止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脱节,该大学进一步明确抽象、笼统的培养目标,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将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市场,学习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各类经济现象。对本专业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解,并学会在实际中准确识别他们。主要课程包括: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数学基础、技术制图以及学期任务。第二学期主要学习市场需求预测和产品计划制定的相关知识,生产过程相关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产品技术、产品计划制定、Excel使用、预测技术、统计学、经济学等;第三学期主要学习流管理的知识。生产建模与仓储布局设计、采购管理、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围绕每学期的课程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此外,还开设学期课程融合项目,将所有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最后是学研项目,即将社会工作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项目。这些项目构成的实践体系层次分明,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到第四学期后学生基本学会知识的应用方法,所以将部分实践类项目的开设顺序调换。开设的课程包括:价值链优化课程模块、工作实习机会引论、金融方法及其在投资中的应用、战略管理、科学论、价值链设计、成本理论与预算编制方法等。第5学期,为期20周的企业实习。第6学期开设的课程有:流程再造与专业化、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的改造、产品研发管理的改造及选修课。第7学期主要学习谈判、商务模式。随着年级的增加,从第四学期开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的方式。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让企业提出问题由学生来解决。每学期期末有2周实践周,由学生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毕业论文也是如此。

2 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启示

1.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推广实施微课程、互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将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层次由“听懂、理解、掌握”进一步延伸到“批判和创新”。

2.要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思想、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获取知识成为良师益友。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新奇想法,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c老师共同探讨问题,在争论中深入理解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关心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3.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以及同行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及个人修养,适应教育、教学发展新需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要求教师在掌握本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及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为讲授内容补充新鲜血液。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诲人不倦。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梦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4(5).

[2]陈丽萍,朱玉成.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77-83.

[3]闵文.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J].新校园旬刊,2015(11).

[4]郭丽君,李慧颖.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制度与文化分析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4(5):49-54.

第11篇

B2B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B2B电子商务框架结构.

BtoB电子商务的主要技术.

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与安全

PDA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PKI构建安全电子商务的基石

XCBL及其在2BB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XML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把电子商务引入图书营销.

产地证电子签证与贸易链电子商务

从电子商务走向电子业务.

从范式的转变看证券电子商务

戴着锁链跳舞──发展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国际动向与借鉴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的变迁

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与环境构筑

电子商务的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的特征及企业对策

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与体系结构模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

电子商务犯罪初论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安全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电子商务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渠道的影响

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展望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市场结构

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交易费用基础和发展障碍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SET技术.

电子商务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与影响

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

试论电子商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数字双签名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

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汽车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浅析

西部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途径.

西安杨森的电子商务站点案例研究

香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新经济时代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

医药企业内部信息化与外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支持技术研究

以工作流系统和电子商务技术构建企业数码平台

用企业级Java计算方案构建B2B电子商务软件平台.

政府商务和网络经济的法律激励和管制.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探索

中国电子商务的量化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中国企业如何走向电子商务时代

中国实施B-C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赢利模式的探讨

中小企业怎样实施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保险电子商务在中国

产学研结合建设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电子商务、采矿及战略

电子商务B2C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标准

电子商务的避税与反避税探析

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commerce电子商务中的国际避税思考.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企业运营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战略成本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业的策略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实施网络财务的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性及实例分析

电子商务技术在现代粮食流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交易中法律冲突问题的思考

电子商务教育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实施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分析以制造商和市场营造商为例

电子商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电子商务涉税法律冲突及其解决方案探讨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价值创新.

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市场营销理念.

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谈中国养蜂业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铁路物流的电子商务策略及其应用系统

保险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探讨

电子商务的金融服务初探

电子商务发展以及税收问题浅探.

电子商务立法问题探析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

乡镇企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初步

第12篇

B2B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B2B电子商务框架结构.

BtoB电子商务的主要技术.

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与安全

PDA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PKI构建安全电子商务的基石

XCBL及其在2BB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XML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把电子商务引入图书营销.

产地证电子签证与贸易链电子商务

从电子商务走向电子业务.

从范式的转变看证券电子商务

戴着锁链跳舞──发展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

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国际动向与借鉴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的变迁

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与环境构筑

电子商务的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的特征及企业对策

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与体系结构模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

电子商务犯罪初论

电子商务的风险及其安全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电子商务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渠道的影响

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展望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市场结构

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交易费用基础和发展障碍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SET技术.

电子商务时代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与影响

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

试论电子商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数字双签名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

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汽车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浅析

西部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途径.

西安杨森的电子商务站点案例研究

香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新经济时代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医疗器械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

医药企业内部信息化与外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支持技术研究

以工作流系统和电子商务技术构建企业数码平台

用企业级Java计算方案构建B2B电子商务软件平台.

政府商务和网络经济的法律激励和管制.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探索

中国电子商务的量化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中国企业如何走向电子商务时代

中国实施B-C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赢利模式的探讨

中小企业怎样实施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保险电子商务在中国

产学研结合建设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电子商务、采矿及战略

电子商务B2C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标准

电子商务的避税与反避税探析

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commerce电子商务中的国际避税思考.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企业运营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战略成本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业的策略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实施网络财务的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性及实例分析

电子商务技术在现代粮食流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交易中法律冲突问题的思考

电子商务教育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实施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分析以制造商和市场营造商为例

电子商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电子商务涉税法律冲突及其解决方案探讨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价值创新.

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市场营销理念.

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谈中国养蜂业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铁路物流的电子商务策略及其应用系统

保险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探讨

电子商务的金融服务初探

电子商务发展以及税收问题浅探.

电子商务立法问题探析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

乡镇企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初步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第14篇

摘 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现代应用型人才,高校就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介绍入手,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各个方面的方法,最后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先进的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掌握一定物流经营管理方法和物流技能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高校通过3年或4年的培养,要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而实际多数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投入较少。不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条件较差,校内没有实训室,校外没有实训基地,即使有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因此如何建设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

1.1 应用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从课堂上获得理论知识,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得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1.2 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围绕专业课程开展,可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进行,当然也可以在专业课程基本学完之后,以毕业实习形式进行。

1.3 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课程结构与知识体系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从高中的文化课学习到进入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从对专业的懵懂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需要一个过程。通常按照教学大纲,学生大一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大二才真正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应该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因此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应从物流运作流程和有关设施设备认知开始,再到实际的情景模拟或物流软件模拟,最后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找出该企业在物流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1)课堂实践;(2)校内实践;(3)校外实践。

2.1 课堂实践方法

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使用的方法有:

(1)小组讲授法。在授课过程中如遇到一些章节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便可采用小组讲授法,其方法为:根据章节内容安排所需小组数量,每组4人,将课堂所需讲授的内容分配到每小组,小组针对指定内容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写好大纲,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讲,每个代表讲完后先由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对所讲内容的不足进行补充说明。此方法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相关论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并安排小组长,由组长安排组员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要点后派出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述,讲述完毕后,小组间互相评价,最后由学生分析优劣,形成对论题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3)案例教学。根据本节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引出相关案例(案例以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处在物流工作的职位上思考问题,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

2.2 校内实践方法

学生在校内除了课堂实践外,还有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活动,在此统称为校内实践,每学期根据课程开设一定时间的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有以下几种:

(1)企业参观。在完成相应理论教学后,带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可以安排企业物流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一次座谈会,物流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的物流运作体系和物流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好的解决方案等等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直接询问工作人员,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实际的物流知识。如《仓储管理》中讲到仓储设施设备时,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了解相关设施设备以及仓储基本的作业环节。介于物流企业大多采用轮班制,企业参观可安排在周末进行。

(2)调研报告。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考察调研,自己查找资料,就某一项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先由学生就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撰写提纲,再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提纲。例如讲到配送方面,可以让学生就当地快递行业快递服务做个调研报告。

(3)撰写专业小论文。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毕业后希望从事的工作,学生自己选择论文题目,或者由指导老师帮其选定题目,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小论文,论文一定要突出实践性,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积累经验,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获取知识的乐趣。

(4)实验室实训。如果高校有物流管理方面的实验室,可安排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通过操作物流软件形式进行专业模拟实践。实训可以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如《供应链管理》课程,我校有一套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在开课前把学生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担当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五大角色,并规定流通的产品种类,通过8次左右的实训,让学生体验物资流通的整个过程。

(5)参加物流比赛。近几年全国的各种物流比赛较多,有实际操作方面的,也有就企业实际情况调研写调研报告的。资金方面较宽裕的高校可以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一些这种比赛。我校在2010年12至2011年6月组织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专业竞赛,从2010年12月10日举办的知识赛开始,经过知识赛、物流仿真模拟赛到总决赛,从开始的80多位同学参加知识赛,最终有五位同学参加了总决赛,我校以西安顺丰速递为调研对象,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了全国总决赛。此次比赛让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获益匪浅,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借鉴了其他高校在学生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2.3 校外实践方法

校外实践就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物流企业现场实践。形式有:

(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使学生全面感受物流岗位的所有职责,让学生在担当企业员工角色中提升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方法按学生就业感兴趣的方向,有选择地进入相关的物流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学校派实习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正常作业。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以2~3个月为宜,安排在学生毕业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是为了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前体验实际工作中的艰辛与收获,培养学生物流岗位的动手能力。

(2)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自己联系企业或在学校推荐的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学年放寒假前确定好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色,将有机会被实习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或实习企业可以帮学生推荐工作,因此毕业实习是学生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3.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指导老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高校要制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激励机制,在任职条件、职称评审、工资待遇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一方面鼓励在校老师分期分批地到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物流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

3.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应从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物流实训室建设应满足学生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的要求。校内物流实训室是为了配合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建立的,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校内物流实训室应以仓储管理作业、流通加工作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货物分区、储位分配、验收,货物编码、堆存和养护技术,分拣、配货、配装,叉车操作,包装,集装技术操作,条码、RFID技术设备使用等作业功能的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学生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甚至就业一体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使学生熟悉物流相关工作环节的工作环境、流程,熟悉相关的设施设备;体验,通过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短期实习,使学生体验到相应的岗位角色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掌握岗位操作的基础技能和操作要点;顶岗,使学生能够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3.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高校应在借鉴其他院校成功做法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等方面,建立覆盖实践教学各环节、全过程的教学管理制度。

4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正是解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15篇

分析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发展战略

摘要:我国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xx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

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1、2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1、3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1、4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2、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2.1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xx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国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2.2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2.3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 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2.4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2.5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6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2.7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

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8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