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问题学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98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和教育学家霍德华•加德纳在他的《智能的结构》(FramesofMind: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在书中说:“一种人类的智能,必定伴随着一组解决问题的技巧,使人能够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如果需要的话,还使人创造出有效的产品……”[2]771999年,他又出版了《重构多元智能》(IntelligenceReframed:MultipleIntelligencesforthe21stCentury)一书。书中提出了智能的更精确的定义:“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3]2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具体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些潜能能否被激活,取决于人类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取决于那种文化背景所提供的机会是否允许,还取决于人类个体在他本人、家庭、老师和其他人影响下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3]27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所包含的多种智力与其所在群体的总体平均数或者与其自身的智力平均数相比,高于“平均数+标准差”的智力就可以称为优势智力,低于“平均数-标准差”的就是弱势智力。每一个人的智力结构中都有3—4项智力可以称为优势或者弱势智力[4]1。
二、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寻求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学校教育“重智轻德,重分数轻心理”的现象告诉我们,教育观念是产生“问题学生”的祸首之一。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能组成结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聪明的,教育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促进其各种智能发展,不应人为制造“问题学生”。加德纳认为虽然每个个体都具有多种智能,但不同个体拥有的智能的量是不同的。在具体教育情境中表现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教育应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树立乐观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对待“问题学生”,教育者要看到的是“学生”,而非“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所以并不存在“优生”“差生”之分。教学中教师应理解包容“问题学生”,公平的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
2.转换教育方式(1)因材管理。传统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处于青春期且自尊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叛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使问题恶化。因此,教师要多研究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平时多观察学生的行为举动,了解其性格特征及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因材管理,这对于转化“问题学生”极为重要。①为“问题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优势智能的平台。教师应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学习活动、社会活动、游戏、智力竞赛、文艺活动等。“问题学生”通过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力,可以感受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友谊、需要和依存,感受被尊重的快乐。这样有助于树立“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减轻其自卑感。②利用优势智能发展弱势智能。首先,通过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其次,帮助“问题学生”分析其在优势智能中所具有的特点,引导“问题学生”把在从事优势智能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如持久的注意力、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这样就能利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进而促进“问题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德育优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不少学校中存在着“重分数轻心理”、学校德育流于形式的现象。学校政策倾向于成绩好的学生,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则不被重视,还有可能受到同学或老师的讽刺嘲笑,长此以往的冷落,会使他们变得孤僻、自卑。一旦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没有了追求上进的动力,学生便会自甘堕落,慢慢地演变成“问题学生”。因此学校教育管理中应当德育优先,教会“问题学生”做人。如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要使“问题学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师眼中没有“优生”“差生”之分,有的只是人格魅力高下的人。不管学习成绩好与坏,只要道德修养好,教师平等的喜欢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良好的品德会让人终身受益。这样就把“问题学生”的注意力由单纯的学习转移到个人行为修养的培养上来。(3)自我管理。学生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能有效的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因此,引导“问题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对于“问题学生”自觉理性的控制自我行为,冷静的处理问题是极为重要的。教会“问题学生”自省,教师自己就要对“问题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包容“问题学生”所犯的错误,理解“问题学生”的心情。然后,引导“问题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3.优化教学方式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往的教学强调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有厌学、逃学的现象,进而逐渐演变成“问题学生”。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类,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最基本要求,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达到这一目标。提高目标就是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发展目标则是引导学生思维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目标[6]170。只有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2)提供灵活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仅仅来源于课本,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筛选适合学生学习的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资料,进行整理,精心设计。另外,还要考虑到所选内容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3)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特点将各种方法优化配置,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比如进行小组讨论,分组比赛,辩论,利用网络视频辅助教学等等。(4)作业布置多样化。授课结束后,教师应设计众多的、有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如可以设计基础作业和附加作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作业的情况下,可以选做附加作业中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完成基础作业即可。这样既能减轻学习困难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能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
4.在学校体制中应设专职人员负责对学生“指导”针对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同步统一的教学,缺乏灵活性,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独特性的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预防和转化“问题学生”,就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问题进行指导。“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形成作为独立教育职能的指导。在英语国家,采取指导概念,以指导代替训育。指导作为独立教育职能,定义为:为了个人的幸福和社会效益,在每个人努力发现、发展各自潜力的整个时期对其援助的过程。”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成分,是班主任工作的范畴,这里就出现了问题。首先,班主任工作繁琐,根本无暇顾及各个学生的指导;其次,班主任自身尚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识。由此,形成作为独立教育职能的指导,切中时弊,在学校体制中应设专职人员负责对学生的“指导”。
三、结语
论文关健词:问题学生 问题归因 档案 教育策略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关于问题学生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问题学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具有许多不良习惯和缺陷的学生。(2)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3)所谓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者心理发展不健康的学生。(4)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学生。他们在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达不到班集体或者学校群体的要求,达不到课程标准现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标准和纪律、侵犯他人或者公共利益的行为。(5)问题学生并非指那些已经构成犯罪或者精神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疾病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品德行为偏常,不思进取甚至于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6)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问题学生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我心理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性格发生偏差,情感意志和思维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上述六种定义,尽管认识的角度不同,但有两点共识:一是“问题”是指偏离常态的行为或表现;二是“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综合上述种种观点,可以界定“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但是“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数学生的问题,只要他本人意识到就能通过自我矫正,得到较好的解决。而“问题学生”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同时意识到了而又无力解决,等待他人的帮助。
二、问题学生的类型
按照心理学家赫伯特·奎伊提出的七个行为纬度划分的特征,我们可以把问题学生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行为障碍,表现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和人际关系恶劣等等。二是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等。由此,问题学生可划分为行为障碍型的问题学生和情绪问题型的学生。
如果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出发,又可以将问题分为下列四类:
(一)品行不端型。这类学生养成了横行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校内常常滋事,欺凌他人,不服管教。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转化难度很大。
(二)纪律松散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智力正常,有的甚至还特别聪明,但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
(三)学习困难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也不小,约占10%左右。他们从人学开始成绩就一直较差,不但基础薄弱,而且无自学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丧失信心。
(四)全面后进型。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他们在品行、纪律、学习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往往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综合上述分类,同时根据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我们又可以把问题学生分为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三类。如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做作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马虎,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贪占小便宜、经常迟到、顶撞教师、说谎、离家出走、抽烟酗酒等;心理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早恋、痴迷网吧、自残、孤独、不合群、自卑、考试焦虑等等。
三、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问题学生的形成,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外因条件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三个要素。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用表表示如下: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还有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方面的教育因素影响,一是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影响;二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偏低,只教书不教人,造成学生问题的产生;三是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厌学。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只爱不管;二是父母文化背景不一,如思想愚昧,谈吐粗野,生活方式不良等;三是家庭结构使然,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使学生失去家庭温暖等等。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不成熟,自我约束力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来的干扰和诱惑等等。
四、问题学生的档案设计
依照学习、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系部管理为主,排查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个人档案”。学习问题由任课老师提供,行为和心理问题由班主任老师提供。偶发事件、平时表现、阶段性考核都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学生的“自我鉴定表”设计如下:
五、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就问题学生的转化而言,有两个原则,一是情境性,二是技术性。所谓情境性,即注意方法选择的情境性。转化方法因问题解决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对方法的选择总是要考虑具体情境。有时一种情境需要兼用多种方法,有时一种方法可以支持多种情境,各种情形不一而足。这就要求在选择方法时,既要灵活又要有针对性,更要充分考虑情境中的具体人物关系、人事关系、人际关系。二是方法使用的技术性。这种技术性主要体现在:转化方法要指向特定的目标,转化方法的使用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分寸、火候或者尺度,唯有如此,所选择的方法才具有可操作性。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暗示法。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行为主体借助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者其他信号和暗号,含蓄、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期待,以对其心理、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暗示包括他人暗示、自我暗示和环境暗示。
(二)榜样示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展示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教育价值或者成长教训,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正面引导的一种方法。典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种典型最好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这样的典型可亲、可信、可学。
(三)事例指导法。这种方法是结合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具体事例,通过事例的起因、情境、情节、后果、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达成对个案问题的归因,进而具体指导问题学生找到科学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但直到今天,诸多调查显示,仍然有10%~20%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据2004年7月《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呢?如何才能有效的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为了提高我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来做简要分析。
1.个人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人因素方面主要归结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在心理因素方面表现形式很多。其中,自我评价存在偏差,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大学阶段,学生个体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看问题往往存在片面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评价,却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而痛苦;还有大学生意志薄弱、心理耐挫能力差也是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在家里占有特殊的地位,许多学生感情脆弱,喜欢表扬,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锻炼,经不起挫折,如考试失败,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等等,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大学生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这种学生往往心绪压抑,行为消极,觉得生活缺乏意义,严重时出现伤人或自杀行为。在个人生理因素方面其中生理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学生个体的疾病和缺陷,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有的大学生脸上有疤,走路时总是不敢抬头,有的男生个子太矮小,有的女生体态太胖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其次,青春期的性困惑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性心理基本成熟。正处于“疾风怒涛”的时期,渴望性的满足,渴望接近异性,但社会阅历浅,理解性差,由此而出现了性困绕。在情感上难以自拔等这些都造成心理失调的原因。
2.环境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
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当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思想教育轻心理引导;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重于整体,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教育远远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加之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分析能力,必然产生失望与迷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对个体打下深深烙印。家庭教育过分重视子女学业,对孩子的心灵关爱及对孩子尊重过少,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品德规范教育放松,造成孩子心理脆弱,行为放纵;特别是家庭不和,甚至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会使孩子造成自卑、痛苦、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许多有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认为,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一些实验研究也证明以上结论。家庭因素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因素环境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杠杆,不少学生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去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短期目标,注重现实,讲求实效,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滋长了学生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学生意志消沉,甚至堕落。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现代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当代大学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常常感到茫然、疑惑、混乱,心理失衡再所难免。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探讨
1.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以及校内外传媒,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强化自助,寻求帮助,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积极缓解排除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面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紧密围绕常见的心理问题分阶段进行教育,让学生从一进校门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不仅能够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等,以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增强预防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校报、櫉窗、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
2.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作用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常设机构,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并为每一位大学生设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和测验,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和主要问题,分类进行心理辅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建工作
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生活的各种问题,都会给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家长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之一,一般来说,多年来对儿女的抚养和共同相处使他们对儿女的了解胜于其他人,他们是影响儿的行为最强有力的因素。因此,教育部门应积极动员学生家长通过各渠道,参加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让他们在学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推行民主、平等、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摒弃家长制,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也应采用宽容的态度来接纳他们、帮助他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赵亮.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教育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91-92.
[2]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