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生科技论文范文

高中生科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生科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生科技论文

第1篇

中药药性的发挥与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有关,而要想加快溶出速度,必须强化药物粉碎度。近年来,包括超声粉碎、超低温粉碎技术在内的超微细粉化粉碎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种技术极大地改进了传统的粉碎工艺,提高了药材细胞的破壁率。这种技术的适应性极为广泛,对大多数药材均有效,有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使得药效的发挥更为迅速。特别是超低温粉碎技术,严格控制了粉碎过程的温度,这样对中药生物活性物质起到了保护作用。在选择粉碎技术时,要综合考虑药材的特性,比如糖分较大粘性较大的药材,适合使用串料法;含油较多的药材适合采用串油法;水飞法适合珍珠等粉碎过程;热可塑性的物料适合采用低温粉碎。

二、浸提技术

近年来,许多浸提技术纷纷涌现出来,大大地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如酶法提取、半仿生提取、加压逆流提取、超声提取、旋流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等。酶法提取是利用酶分解的原理去除一些中药制剂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杂志。酶反应较为温和地实现植物组织分解,而且由于酶的专一性,这种提取发可以很好地使得一些脂溶性或者难溶于水或者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的苷糖中。半仿生提取适合一些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其实质就是模拟胃肠道的环境,以一定酸碱度的酸水提取药粉,再以一定酸碱度的碱水提取,通过控制最佳的酸碱度和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来达到优选目的。超声提取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和频率,最终提高哑无溶出次数和溶出速度。

三、分离纯化技术

分离技术主要有离心分离、沉降分离、过滤分离等等,兼职主要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盐析法、结晶法、酸碱法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新的分离纯化技术纷纷涌现,如大孔树脂吸附、高速离心、絮凝沉淀、超滤、分子蒸馏技术等等。絮凝沉淀一般通过添加絮凝沉淀剂沉淀杂质,从而达到精制目的。超滤的实质是利用膜的选择性,加以筛分,达到分离纯化脱盐等作用效果。高速离心主要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机,通过提高离线加速度、沉降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去除药液中的杂质沉淀。分子蒸馏营造低温真空环境实现分离纯化,比较适用于一些低热敏的物料。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其实就是利用有机高聚物吸附来实现药物成分的分离纯化。在提取和精制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多种工艺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分离纯化效果。

四、浓缩及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的速度比较快,适合用于液态物料和一些热敏性物料,通过喷雾干燥获得药剂产品质量稳定而且易于溶解。冷冻干燥主要通过低温脱水原理来实现物料的干燥的,这种技术的干燥环境是低温和真空环境的,对于不耐热的物料具有极大的适用性。近年来,对膏状物料和粘稠物料干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流态化技术、喷射技术、惰性载体技术,则是在此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旋转闪蒸干燥机、热喷射气流干燥机、惰性载体干燥机均适合热敏性物料和膏状物料的干燥。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将大大改善中药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五、制粒技术

流化床制粒技术制粒过程相对较为封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交叉污染,使得药剂品质有了大幅提高。而且这种制粒技术的特点就是涉及的辅料较少,制得的颗粒形态均匀流动性良好。

六、包衣技术

包衣主要包括糖衣、药物衣、薄膜衣等。糖衣的主要材料是蔗糖,主要作用就是掩盖苦味,防潮作用,还可以起到美化外观,方便吞食的作用。薄膜衣的主要材料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近年来,这种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甚至有代替传统糖衣的趋势,因为这种技术的生产周期更短,所用的包衣生产材料也较少,生成的药物易崩解。包衣技术是重要的制药技术之一,可以改善药物易吸湿和易霉变的缺点。传统的包衣材料多为小肠溶解和胃部溶解,现在的包衣材料有了新的发展,大肠和结肠溶解已经成功实现。一般是通过控制包衣材料的PH来控制药剂的崩解部位,也可以控制膜的神柔性,实现药物不同部位的缓解释放。

七、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指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中的体系。水溶性和亲水性很强的物质常作为固态分散物载体,以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增加药物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载体中分散的状态分为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溶物、偏晶体、玻璃态固溶体和分子复合物等。常用于增溶作用的载体有水溶性聚合物,如PVP、.PEG等;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如糖类物质蔗糖、葡萄糖等;有机酸类物质构栋酸、唬拍酸等`;其它亲水性辅料,如改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八、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O计问题 解决问题 感悟提升

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次,我们依然要强调这个概念。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提问是一个很需要技术水平的事情,提问环节设计的不好,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比如说,提问环节的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同学们可能会产生自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同学们会觉得生物这门课没有挑战性,总而言之,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反之,提问环节的问题设计的过于难,大多数同学都答不上来,这样也不好,会磨掉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打击同学们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同学们会失去对高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问题设计是一个严谨的教学环节。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分层次的设计不同的问题,以便应对学习水平不一致的同学们。

在讲到《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设计一个简单有趣的问题,来引入这节课所学内容: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万里的进行着迁徙,沙漠中的植物扎根于几米、几十米的低下,这些生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们是在找什么东西呢?同学们纷纷思考,随后回答道,这些生物是在寻求水资源。这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入新课时,并向同学们讲述水对生物生命的重要性。在顺利引入新课时之后,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讲解,举例论证水在不同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并带领同学们了解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特征。

二、循序渐进解决问题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新课内容,接着就该讨论如何引导同学们解决问题了。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只有迎难而上解决掉这些问题,才能够取得进步。学习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进行实践,才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但是,实践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之,学习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同学们一起解决问题,并不断培养和训练同学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呢?在这里,我们总结为四个字――循序渐进。《论语・宪问》中讲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要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学习与思考。

在讲到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课之后,老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这样一张图片:一株虚构的植物,上面结着番茄,下面长着马铃薯,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如何得到这样的一株植物。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种方法:①让两种植物进行异花传粉;②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马铃薯的基因转移到番茄体内或相反;③进行人工诱变育种。但是在随后的讨论中,这些方法都被否定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之下,同学们明白,番茄―马铃薯可以说集中了两种植物的许多性状,性状由基因控制,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一种植物表现出两种植物的性状呢?同学们纷纷回答道――植物体细胞融合。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自由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在过程中感悟提升

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较受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使同学们在过程中感悟知识,提升自我。学生在掌握新知识之后,应该及时向更高层次发展,引导同学们感知生物学的魅力和价值,领悟生命科学的规律,提高自己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

还以我们上面提到的植物体细胞融合为例,在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老师可以请同学们思考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有哪些异同点,如果让学生培育一个新的植株,要选择哪一种方法呢?育种中最关键的操作对象是什么?与传统的育种方法比,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经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相信同学们对生物学科的感悟能力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

生物是一个有趣的学科,只要用对了教学方法,学生的生物成绩不愁提不上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就是高效教学手段的一种,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宋立宇.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目标与策略[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第3篇

学生的学习活动,知识的获取只是“标”,不是“本”,从根本上来讲,其最终目标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形成,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学习能力,通过“授之以渔”这种手段,让学生形成“渔”的根本能力,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取之不尽的“鱼”,这种鱼是一种可再生的能力和资源,即使获取“鱼”的环境发生变化,学生依然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新的学习能力,然后调整“渔”的方式方法,继续获得“鱼”资源。

当下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就是“渔”这种技能的缺失,我们只是功利地盯着“鱼”的数量多少与丰腴与否,而没有时间去考虑是否具备和如何具备“渔”的能力与条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不能单一地将其归到教师或学生头上,要充分认识到出现这种状况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见行为出现。

首先,就教育行政管理者来看,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是最根本的作祟者。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主掌一校之政的校长,都在高考升学率、本科上线率、重点上线率、单科优秀率等芜杂的评价指标的天罗地网下,无力顾及其他,唯指标、率是从,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逼迫教师、学生不择手段提高成绩,唯分数论英雄,得分数者得天下。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极为短见和功利,只看见眼下的分数,眼下的进步,而无法顾及、也无心顾及学生的长远发展。

因此,要改变当下的这种教学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单一的、片面的、狭隘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完整的、以人为本的综合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既要看分数,更要看能力、看综合素质。当然,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我想,这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需要过程,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先形成共识,然后循此努力。

其次,就课堂的主导者就是来看,在前述评价体系之下,一些教师也缺乏整体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手段陈旧,应试教育倾向严重,也削尖了脑袋适应这种评价体系,没有了具有前瞻性、全面性、科学性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要站在生物教育哲学和生物教育学的高度审视和实施生物教学。要树立“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观。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生物学科认知体系,保证学生“即能看到树木,又能看到森林”。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学生的“学”组织教学,成为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咨询者和服务者。教师要高度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训,摒弃“教教材”的陈腐观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因此,要积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之余,要大力开展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课程要求、学校和地方课程资源情况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将进一步巩固、检验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例如,以“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环境”为题目的研究性活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相关章节知识的学习成果;通过探究性活动、调查研究、课外预习、课堂收集学习资料、撰写小论文和小制作等方式将生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切实解决教学内容多、课时不够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形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要大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要重视生物科学实验。生物科学实验能使我们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活动,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学方法式转变切入点和突破点,是学好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究式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生物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既有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也有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某些侧面的活动。探究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既有实验的方法,也有观察,调查,测量的方法,这我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

最后,最为生物教学主体的学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抛却过去那种等、靠、要的思维,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探究。传统的教学,知识量大,面面俱到,严重挤压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不利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离开了科学探究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的形成,必须改变学习方式。也就是要变被动地听讲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如:在上开花和结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已动手拼合花的结构图,在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要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