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来自父母的过多关心和溺爱,这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推迟。这种身心成熟的反差性势必给青少年性意识上的困惑和法律制约性攻击行为的增加。在市场经济大浪的冲击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发生裂变,人们的观念越来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方向发展,导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异和扭曲。由此而产生的、吸毒、赌博、腐败等社会丑陋现象,其滋生蔓延的不良风气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很容易诱惑他们的思想,放弃自己原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走人歧途。
2.学校教育的缺陷
长期以来,学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升学率和学习分数,造成了教育的畸形发展。其一,只重视智力发展,不重视道德教育,只抓好少数成绩好拔尖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大多数中等学生的教育,结果培育了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的并非社会所需之“人才”。其二,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呆板、单调致使一些学生成为双差生,这样被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过早地推向社会,这些学生心理本身很脆弱,对社会又极为不满,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出现毫无心理准备和抵抗能力,加之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家庭因素影响
1.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促使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瓦解,而转向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这种家庭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使得父母在抚育孩子上无法尝试和比较,没有学习机会。很多父母因此诚惶诚恐,不能放开手脚。其次,这种家庭结构还减少了父母可以对子女进行公平教育的机会,也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同伴和很多学会互助和自助的机会。不过,这种结构问题在孩子进一步长大之前还不明显,对独生子女的打击通常来自以后(例如在学校中),即当他不能在学习中成为关怀的中心时。但是,优点也是存在的,因为这些孩子从小便和成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到了较多的理性和认知熏陶。
2.家庭角色结构演变
这是家庭结构变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家庭角色结构,已经从传统社会中以父亲或家族中的长者为核心的形态,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这种变化的特点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人易位了。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并且,不同于过去,因为这个位置是很早就获得了的,所以,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和忍受压力的经验。不过,尽管如此,这种变化仍然是表面的,因为以特定个人为核心的传统倾向没有变化,只是这个核心由父亲尊长转向了孩童。以孩子为中心的结构形式为什么不合理?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使儿童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通常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勇气。”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懒惰表明这种雄心掺和着悲观,他的雄心如此之高,以致自认根本没有实现的希望。”因此,这些孩子在性格上是脆弱的,自我期望值太高。
3.家庭经济结构变化
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对家庭和个体心理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其中主要是人们开始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转变,这种需要转变的心理学含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定向转变。是个人从一种以生存为中心的目标定向向以自我满意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转变。当社会经济水平还相对落后时,个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更倾向于去追求那种实际上可能并非自己自觉选择的目标,只有这种目标定向才有可能使个体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实现和被社会接受。因为在他的周围,无论是父母、爱人、子女或是亲友,都以他是否能争取到安全的职业和适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来衡量他的价值。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更容易受到鼓励去发展那些与追求目标相一致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变得相对富裕起来的家庭中,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具有目标定向的父母们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关怀,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缺憾。他们开始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变得更加强调自我满意,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兴趣。这时他们选择参与生活与否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定向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家庭中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个人享受,这很容易形成青少年极其自私的性格。
4.亲子关系及教养方式
既往研究结果证实:83%存在外向问题的7岁儿童,在幼年期的依恋关系是组织混乱型且智力发展低于平均水平,幼年期的回避型依恋关系与以后的内向问题。Caner等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非安全的依恋关系与儿童的行为问题正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信、自尊、自我效能等产生重要影响。E31(P102)蒋奖等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因子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而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并发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lie等研究发现:家庭的情感支持及凝聚力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呈负相关,起着保护功能;而情感和支持不易得以表达的家庭中养育的儿童,是行为问题的高风险人群。在情感上遭受忽视的儿童较低风险对照组在行为问题总分及外向因子得分更高,尤其是攻击行为的得分更高。因为一个情感不能适当表达的家庭可能让儿童有更少的机会学习怎样处理负性情绪,并且可能不能让小孩体验到安全、信任的正性情感。低的家庭凝聚力与增高的外向问题之间的关系,提示了家庭成员问相互支持的程度对于处理儿童破坏尤其重要。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很不利。在家庭中遭受躯体虐待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尤其是表现为退缩,且显示更差的学校适应性。JAF2FEE等在研究中指出导致儿童发生外向问题的病因的5%及内向问题的2%可由家庭暴力解释,其余的是由遗传因素及非共享环境因素所致。此外,MaryA等在研究中发现:暴露于母亲的IPV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不论存在共同发生的儿童虐待与否。所以对于居住于存在IPV的家庭的儿童给予适当的关注是必需的。当父母卷入经常的、激烈的、难以解决的冲突时,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遭受高水平的内向性及外向问题。当父母间的冲突演变成身体暴力时,儿童就可能处于问题行为的高风险中。一个解释就是:儿童可能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或家庭暴力增加了儿童的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另外,如前所述,攻击行为本身就有较高的遗传可能。
三、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策略
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一般都是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产生的,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盲目性,只有从感化他们的内心,措施得当,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是可以预防的。针对以上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把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应对是关键,也就是从抓好外在层面和个人层面两方面着手:外在层面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受到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对应策略有: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惩治司法腐败分子,严肃法纪,在社会中树立法制的权威,打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时,加大素质教育推行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完善青少年立法工作,对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权益,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以得到司法保障。
2.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常会让他们产生情绪障碍,在一定的外界诱因的刺激下,很容易违法乱纪。当这类情况发生时,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冷静勇敢面对处理。在青少年成长中,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Baumrind曾提出三种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权威型和放纵型。家长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爱好选择,充分信任和爱护孩子。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宜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事情,以冷静、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引导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
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因此,本文研究的青少年孤儿是在12-18周岁的孤儿群体。
二、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本文从青少年孤儿的认知和情感方面做了一些调查,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总结出以下特点:
(一)认知方面的特点
孤儿学生的认知特点表现在思想偏激、固执,看待问题角度单一。他们往往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且过度概括化,并坚信不移。如一些同学上课积极发言,会被有的同学认为是为了向老师表现自己,争得老师表扬的谋取利益的行为。在这些学生眼里,发言不是一种正常的课堂活动,而是为了争取个人利益的自私表现。
(二)情感方面的特点与成因
在消极情感方面,主要表现在自卑和孤独方面。有的学生虽然表面上与大家有说有笑,但心里却认为无人关心自己,不被关注。在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与校外学生联谊时,部分孤儿学生不敢正视对方,不敢与人对话。在积极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热情不足,情感冷漠。[1]在学校活动中,一些学生缺乏热情。例如,学校组织高中生观看中超足球联赛,无论比赛有多激烈,学生在球场里的情绪过于平淡,与现场的氛围不符。在情感调节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情绪情感的自控和调节能力。[1]部分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指责时,表现出过于激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如大喊大叫、动手泄愤。
三、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建设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
(一)加强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制度建设
制度是维持体系正常运转的规范和保障。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规范的孤儿心理健康帮扶制度势在必行。学校现有的职能科室如下:教务处、生活处、政教处、行政科、综合办等行政部门,都与孤儿学生养教息息相关。在制订本部门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孤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从这方面入手强化日常事务和工作流程管理,切实做到按章行事,做到科科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同时密切配合其他科室,做好青少年孤儿的养教工作。
(二)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现在采用面面咨询、团体咨询、宣泄疏导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整合资源,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从课堂上到生活中都要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进行投入,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校本教研,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等。开展青少年孤儿的教育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比如积极调动校内外的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爱心人士和团体,以来校做义工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堂不再是主要的教育阵地,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吉林省孤儿学校现有书法、围棋、国学、篮球、足球、心理游戏、微机、十字绣、钢琴、手工制作、英语情景剧、音乐、名著欣赏等课堂。在这些活动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机会。因此,课余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非常重要的阵地。通过定期举行各种课余活动,积极组织青少年孤儿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找到家的感觉,增强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体会到健康成长的快乐。
(四)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对学生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面对孤儿学校的校情、学情,可以从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入手,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五)建立健全教师与孤儿的谈心制度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三个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家长言传多于身教;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即发挥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的作用。
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人们更重视教育问题,家长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几年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标,用来比较人的聪明程度。情商指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及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乐观进取的性格等对人的影响。情商教育让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为人处世,让他们更加快乐、自信、受欢迎、有爱心和意志力,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这是指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现实地接受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适应环境,表明其心理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情绪反应适度。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识性东西的认识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愠则小愠。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情绪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处在健康正常状态的表现。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够以正常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往,没有诸如社交恐惧症和极端的自我中心之类不正常的交往行为。
(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健康的人格是统一的,因此它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然而当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
1.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
家长很舍得教育投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除了正常在校学习之外,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为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在他们看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这样做完全忽视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觉得学习不快乐,生活没意思,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离家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教不断,整天对孩子唠叨做人的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而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按不同的原则处理问题。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经常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会。
3.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
家长普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家长大都有求必应。如果孩子学习进步,成绩提高了,家长更乐于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负面情绪,多表现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学习,否则会影响成绩。虽然丰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爱护,觉得孤独无助。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家长只重视青少年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进步,严重忽视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忽视了要教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如何为人处世……而这些才是让青少年受益终生的。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攻击反应试验,结果发现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这一实验向人们证明了榜样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甚至神态表情,动作细节,无不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示范行为会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2.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
(1)教养方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溺爱型。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爱使孩子自私,任性,骄横,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关心和感谢。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会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家长的爱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种,专断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苛刻,粗暴生硬,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家长的简单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或唯唯诺诺,或冷漠麻木,或无所畏惧,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孩子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
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爱和关心,行为放纵,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这样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导致违法犯罪。
第四种,民主型。家长对孩子关心、尊重、理解、信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对孩子多鼓励和引导。家长的关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诚、自信、自尊,积极进取,有责任感,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适应良好。显然四种教养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长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家长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孩子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开朗,能促进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发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
孩子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智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关心帮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会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3.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气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只讨论夫妻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时刻感染着孩子,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成长有重大意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了他们的快乐成长和一生幸福,父母应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这是家庭氛围良好的基础。夫妻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孩子创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成长。夫妻间有矛盾分歧,应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爱着自己。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也懂得了爱,学会了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长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滋养。
参考文献:
[1]王楠.现代青少年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时代教育,2009(1).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研究”课题组.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
[3]南怀瑾选集:第10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三个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家长言传多于身教;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即发挥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的作用。
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人们更重视教育问题,家长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几年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标,用来比较人的聪明程度。情商指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及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乐观进取的性格等对人的影响。情商教育让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为人处世,让他们更加快乐、自信、受欢迎、有爱心和意志力,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这是指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现实地接受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适应环境,表明其心理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情绪反应适度。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识性东西的认识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愠则小愠。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情绪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处在健康正常状态的表现。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够以正常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往,没有诸如社交恐惧症和极端的自我中心之类不正常的交往行为。
(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健康的人格是统一的,因此它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然而当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
1.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
家长很舍得教育投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除了正常在校学习之外,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为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在他们看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这样做完全忽视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觉得学习不快乐,生活没意思,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离家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教不断,整天对孩子唠叨做人的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而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按不同的原则处理问题。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经常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会。
3.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
家长普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家长大都有求必应。如果孩子学习进步,成绩提高了,家长更乐于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负面情绪,多表现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学习,否则会影响成绩。虽然丰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爱护,觉得孤独无助。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家长只重视青少年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进步,严重忽视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忽视了要教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如何为人处世……而这些才是让青少年受益终生的。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攻击反应试验,结果发现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这一实验向人们证明了榜样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甚至神态表情,动作细节,无不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示范行为会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2.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
(1)教养方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溺爱型。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爱使孩子自私,任性,骄横,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关心和感谢。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会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家长的爱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种,专断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苛刻,粗暴生硬,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家长的简单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或唯唯诺诺,或冷漠麻木,或无所畏惧,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孩子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
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爱和关心,行为放纵,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这样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导致违法犯罪。
第四种,民主型。家长对孩子关心、尊重、理解、信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对孩子多鼓励和引导。家长的关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诚、自信、自尊,积极进取,有责任感,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适应良好。显然四种教养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长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家长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孩子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开朗,能促进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发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
孩子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智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关心帮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会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3.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气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只讨论夫妻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时刻感染着孩子,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成长有重大意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了他们的快乐成长和一生幸福,父母应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这是家庭氛围良好的基础。夫妻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孩子创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成长。夫妻间有矛盾分歧,应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爱着自己。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也懂得了爱,学会了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长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滋养。
参考文献:
[1]王楠.现代青少年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时代教育,2009(1).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研究”课题组.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
[3]南怀瑾选集:第10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李 鹏 刘爱书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 要 目的:了解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2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生活事件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弹性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受惩罚、学习压力、情绪控制、其他、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生活事件可以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弹性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生活事件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ffairs,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LI Peng, LIU Aishu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ffairs,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By using MMPI,ASLEC and resilience scale,420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ere measur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level of resilience,life affairs and mental health. Results: life affairs degree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ir mental health.Be punished,study of pressure,emotional control,help-seeking,other and family support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loneliness. Conclusion: Life events can lead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resilience may have function of protection.
Key words junior school students; life affairs; resilience; mental health
心理弹性是在重大的灾祸或者是生活压力之下成功适应的过程,心理弹性既是一种功能的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包含了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①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青少年可能会以不同的应对方式做出反应,将低抑郁、低焦虑作为弹性结果指标的研究中,Weed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②而Cowen等人的研究发现,SR与SA组在于焦虑、抑郁的自我评价上并没有显著差异,③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④甚至还有研究者发现弹性青少年比其他个体反而表现出更多的内化问题。⑤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有关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仍有分歧。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被试为哈尔滨市与双丰镇某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420名学生。其中男生167人,女生253人;初一142人,初二146人,初三132人。
1.2 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由胡月琴等2008年编制,⑥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刘贤臣等1987年编制,⑦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
(3)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由王极盛于1998年编制,⑧量表共有60个项目,量表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和均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
2 结果
2.1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
表1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 、标准差(N=420)
从表1可以看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表2 心理健康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Stepwise法)
分别以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 = -0.0642,P≤0.001),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 = 0.726,P≤0.001)。
为进一步探索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生活事件的六个因子、心理弹性的五个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本研究中考察的三个变量间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问题,面对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进一步分析显示,受惩罚、学习压力和其他的生活压力事件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受惩罚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父母或老师在与儿童的沟通的同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少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而引发的心理症状。另一方面,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情绪控制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学校和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Ackerman等人发现那些适应能力很强的个体,即使遇到危险的环境或者挫折时,他们有较少的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情绪稳定。⑨
以往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受欺负儿童、⑩农村留守学生11以及吸毒人员子女12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心理弹性能够使更少表现出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本研究中的得出的结论和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① Luthar LutharS, ZelazoL. B. Research on resilience: an integrative review. In: Luthar(Eds.),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1 , 510-54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② Weed, K., Keogh, D., &Borkowski, J. Predietors of resiliency in adolescent mother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0, 21, 207-231.
③ Cowen, E.L., Work, W.C., Wyman, RA., Parker, GR., Wannon, M., &Gribble, P. Test comparisons among stress-affected, stress-resilient, and nonclassified fourth-through six-grade urban childre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2, 20, 200-214.
④ 吴胜涛,李娟,祝卓宏.地震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及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杂志,2010.24(4):309-312.
⑤ Luthar S.S., Cicchetti, D., & Bee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562.
⑥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⑦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4-36.
⑧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行为科学,1997.4:15-20.
⑨ Ackerman,B. P., Izard,C.E., Schoff, K. et al. Contextual risk, Caregiver emotionality, and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six- and seven-year-old children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J]. Child development, 1999, 70(6):1415-1427.
⑩ 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11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07.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43-44
关键词: 足球运动 青少年 身心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健康的身躯,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内容。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和热爱,其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内涵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撰写论文需要,查阅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大量有关足球运动对青少年影响的优秀学术论文,对其进行筛选引用。
1.2逻辑分析法
通过研究文献了解足球运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针对现状采取措施对足球运动的普及推广提出合理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身心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柔韧性、耐力素质、肺活量等指标近十年来出现呈下降或停滞的趋势;肥胖儿童比率明显增加,肥胖正逐步取代严重的营养不良,成为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有人曾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做过调查研究,在这时期容易出现几个问题:一是这个时期的生理发育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冲击;二是冲动性、易变性的情绪导致问题的产生和心理抑郁的出现;三是自我意识虽然增强,易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但自我评价能力有限。所以,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预防青少年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那么面对这样一群新时代的年轻人,足球运动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且青少年普遍比较喜欢这项运动,因此可以以足球运动为切入点地开展对青少年身心的教育。
2.2足球运动的特点
开展条件灵活,规则简易,足球运动规则简便易行,有利于青少年健身、游戏和竞赛。它与其他任何球类相比,足球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人数、年龄、性别不限,既可男女混搭,又可以家庭为单位等,组织形式多样。
2.3足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培养
2.3.1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培养
足球运动在锻炼青少年的耐力方面、肺活量方面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在足球比赛中,每名青少年在做突然加速、变速过人时都可以锻炼青少年的爆发力,并且在足球场上争抢高空球的时候锻炼青少年的弹跳力,在做变向时对青少年的柔韧性有所提高。
2.3.2足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
踢球有助于塑造孩子的情商,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自制力、责任感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等品德情操和协作共赢、密切配合的集体精神。
2.3.3足球运动对青少年良好的品质意志培养
足球运动对抗性较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经常地在强烈的对抗中必须运用各种战术进行强烈对抗,这种需要具有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中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勇猛、机智、灵活果断的意志和精神。足球训练、教学过程因长期面对失败、面对竞争,在比赛时为追逐进球的挑战和艰难困苦,因遵守竞赛规则而受到限制和约束,为了最终获胜利而需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的努力奋斗等,有助于培养人的精神与人的全面的和谐发展,为人生的奋斗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一个美育的过程。
2.3.4足球运动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现代足球的显著特点是攻守双方各十一人在足球场上进行争夺,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以射门得分为中心的一项集体性项目,为了取得胜利,它要球队每个队员必须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只有以个人为集体,才能为个人技术的发挥创造机会。青少年时期好胜心非常强,常常为胜利而自豪、激动,为失败而懊悔、惋惜。为了争取胜利,他们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争取让技术发挥得更好,以争取竞技场上的胜利。
3.结论与建议
3.1总结
足球运动的开展能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提高青少年各方面的素质,使参与锻炼青少年的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都得到良好的刺激和锻炼,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开展足球运动,能够积极地调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使青少年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使青少年从运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因此,足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体质,还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陶冶青少年的良好情操,培养青少年完善的人格,使青少年更自信自强,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
3.2建议
加大青少年足球场地活动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社区陆地中大力托建青少年足球活动场地,免费为青少年开发。建立以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统一的青少年足球注册系统,注册的青少年可以参加体育系统或教育系统组织的比赛,竞赛成绩互相承认,并要严格要求注册学生学习成绩达到良好标准,以达到竟教结合的目的;可以建立足球活动的保障体制和奖励体制,即鼓励省、市教育与部门制定足球特长生升学加分政策;对足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校给予奖励,教练员奖励;可利用课余时间聘请退役球员担任教练组织足球夏令营,以提升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景瑞.小议足球运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176-177.
论文摘要:青少年逆反心理给教育工作、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探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主客砚两种因素。教育工作者必烦从加创建优良的社会大环境、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强感价投入,密切教育者和放教育者的关系、加强同华群体的指导、净化校国环境.注调动他们白旁的积极性子几方面浦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1.育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1.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宜传。
1.2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1.3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底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2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1主观原因
(1)青少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对成人言行的耳濡目染之后,他们逐渐掌握了逆向思维,正是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由于青少年在青春期到来之际,性发育逐渐成熟,导致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出于心理上的“断乳”,进而形成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而成人的老师和家长在较多场合中忽视了青少年极为敏感的心理需要,苦口婆心的教育方法使青少年自尊心受到挫折,进而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
(3)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尽管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又是不平衡的,甚至是矛盾的。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由于看问题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把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往往看成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到对立面上。
2.2客观原因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专制型、放任型的父母以及残缺家庭,由于教育手段、方法及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当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甚至给孩子造成心理的压力,并且他们找不到排解的适当方式时,便会在感情上产生抵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在现代社会里,父母对孩子已不再是权威,“反向社会化”和“反哺”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得代际之间出现价值观念的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冲突,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的不良因素是促成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偏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满堂灌和填鸭式,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加之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无形中产生了对立情绪;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惩罚,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
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对置身于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促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如今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健康可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和黄色东西,无形之中使青少年学习到的尽是一些肮脏的东西,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也侵蚀着青少年纯净的心灵。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对策
3.1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它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2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所产生的是一种推动,消极不良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
3.3净化校园环境.创建优良的社会大环境
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和谐场所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各界应相互配合,多创设一些内容健康丰富、形式生动多样、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隔断产生不健康思想的源头,消除滋生逆反心理的温床。同时加强社会治安,文化环境的管理,减少社会阴暗面和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侵蚀和毒害。
3.4要重视膏少年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抵触;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现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谈谈个人的看法。
1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就是“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其表现多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会遇到教师表杨一个学生,却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服气;教师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
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3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一种现实且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与家长的抵触更为尖锐;中学生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学生既是成熟的儿童,又是幼稚的青年。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尽管方式和程度有差异,但给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障碍,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自古,为人师者便是“传道授业解惑”,时至今日,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教师应是出色的指挥家,他所指挥的不是学生的形体,而是学生活蹦乱跳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及时进行引导。
(2)明辨学生逆反心理的性质。
发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要冷静对待,准确判断其性质。一般来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其受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成反向性。负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是正确的,正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则是错误的。对待逆反心理,就不应冷漠批评,而应热情支持、赞扬、保护。
(3)对学生逆反心理要“对症下药”正确处理。
对于正确合理的逆反心理,我们要给予支持、激励,促其强化并引导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促其个性和特长健康发展。对于偏激的甚至错误的逆反心理,我们也不要盲目地排斥或压制,而应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教育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主观与客观一致,保持认识上的正确性。
(4)善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论文摘要:随著全球范围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高速会路的建设,一个薪断的时代已呼喻而来一一“网络社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借助电脑的高智能化、信息交换与传播的快捷、跨越时空子优势,时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把社会成员带入了一个度拟的世界,形成了网络对道德的冲击,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抵制其消极作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1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2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
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3.2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恋上网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要发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适合网络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应网络对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战。
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引一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荞,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带入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神圣殿堂,让他们阅读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培养,力求成为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开辟学校虚拟德育阵地。
利用网络媒体,改革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转变为参与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师进行教育时,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强化青少年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向题,进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要把青少年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还要加强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开设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 .3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3.5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
摘要:我国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论文为青少年呈现了一个多元的社会。开放与多元,在使得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较难适应的境地之中。开放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要求全社会通过强化认知、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帮助青少年顺利的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
我国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我们的社会由单一、保守走向了多元、开放,这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政治方面,我国进入了一种从“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过渡的转型期[1]。
在经济方面,我国从供给型经济转向需求型经济,从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转为开放型的经济,从温饱型经济转为小康型经济[2]。
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文化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迅速与国际接轨,文化的功能、形式、内涵、传播等由单一走向了多元。
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在青少年时期(处于11、12岁到17、18岁的个体)[4],这种发展变化是暴风骤雨式的,个体的生理特征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的第二性征在这一时期出现显著的变化),由此伴随着明显的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随着生理特征的剧变,个体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情绪情感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化发展。[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生理发展为社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蓬勃发展、急剧变化。这一时期,个体的身体外形更具有自己的性别特征了,个体的体魄更加强健;内脏的机能健全了,大脑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加强,个体的精力更加旺盛;性的发育成熟使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向成熟过度,同时给个体带来对性的好奇心和新颖感。[4]
2.认知能力的发展与社会化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脑机能发展迅速,趋于成熟,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已经完善,神经元完善化和复杂化,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已完成,保证信息传递畅通,不相互干扰。[4]个体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上的一系列变化大大促进了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在青少年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渐渐地由表象深入到本质,开始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开展系统的理性活动,能变通思维方式,能用新异独特的思维观点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个体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开始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逐渐由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为社会化的个体,开始学习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步适应社会的要求。
3.情感发展与社会化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情绪情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稳定性,易出现极端情绪。他们时而唯我独尊,时而又沮丧万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对这种不断增加的需求时而感到满足与认可,时而又否定,使得他们的情绪出现摇摆不定的状态。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1.过渡性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充满矛盾的时期。2.动荡性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思维比较敏捷,他们的情绪发展更为激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与影响,因此在行为、情绪上表现得很不稳定。3.闭锁性青少年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仍处于发展之中,因此青少年只会向外界展示他认为的对他的社会化有利的内容,而将一些矛盾的、迷茫的心理困惑等他们认为对自己不利的心理特征隐藏起来,因此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会给他们带来一些烦恼。4.社会性青少年的这些特征归根到底是因为个体必须经历由单个的人向社会的人的转变过程,青少年发展中的危机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则是个体的自我成长与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1.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这为青少年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2.开放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都被调动起来,多种思想都会在社会中交汇、碰撞;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让青少年可以便捷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丰富的信息,对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十分有利,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加深他们思维的深度,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让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不易盲从与偏激。
3.先进的社会文化能够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和发展意识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探求外在事物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开放的社会环境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大众传媒能及时地将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传播给青少年,向青少年展现多元的文化现状,丰富的知识、精彩的技艺能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让他们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为这种自主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多元的社会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信息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社会,正确地评价社会,学习到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的社会文化规范;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社会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个体正确的评价自我,帮助个体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再盲目地乐观或绝望。
开放、多元的社会能为个体提供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良影响
1.良莠不齐的社会信息与青少年过渡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青少年不再为衣食担忧,奢华的物质生活对于青少年存在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迷恋物质生活,使他们缺乏进取心。有些格调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会让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乐,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健康的人格。
2.多元的社会文化与青少年动荡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动荡性的特点,他们思维比较敏捷,对社会的看法容易极端与片面,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与影响。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都会通过大众传媒来争夺市场,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导,相互矛盾、冲突的社会思想观念就会给青少年带来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些对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响。
3.虚拟的社会文化与青少年闭锁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不用面对压力的文化空间。在这种相对安全的文化空间里,社会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现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这种表现手法容易吸引逐渐将内心世界关闭起来的青少年,而沉迷于虚拟文化中的青少年会看不到真实的社会,失去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力,失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
开放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是前人所不曾遇到的,旧有的一些经验对青少年的成长不一定是有帮助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一生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发展的过程拥有独特的规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还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积极与青少年一起了解社会环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感受问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构建起抵御社会文化中负面影响的“防火墙”。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地了解社会,对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社会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认真地思考与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青少年中可能出现的失范现象和经常出现的偏离行为进行预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绸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学校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三)社会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文化传播的管理
加强文化传播的管理,主要是实施文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引导职能、规范职能、惩戒职能。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的伦理、道德的研究。对传播文化中出现的偏离行为、一般性误导行为进行合法跟踪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开的处理。推进法制化进程,就是要对信息的生产、交换、传递、消费进行单独立法,即使初始阶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渐走向成熟。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贻误了青少年就贻误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参考文献:
[1]沈立新,吴新叶.中国政治转型的理论研究:综述与评价[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
[2]李曙光.中国的经济转型:成乎?未成乎?[J].经济战略,2003(3).
[3]何少林.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及发展趋势[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62~374.
[5]续冰.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2005(4).
[6]吴彩云.信息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青海教育,2005(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昆明五华区;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6-03
组织体系健全 心育成果丰硕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您好!2012年,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五华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李劲局长(以下简称李):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五华辖区内小学35所,初中及普通高中11所,共计46所,其中农村学校9所,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了心理辅导室。辖区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兼职146人,覆盖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师生比)为1.65:1000。
2.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五华区成立了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有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各中小学基本建立了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五华区青少年宫建立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
3.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评价体系
2006年五华区教育局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五教发〔2006〕34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74号),要求各校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颁发《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151号),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予以指导和规范,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档案也统一了标准;在《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及其要求。
4.投入了一定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经费
建立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及《五华区师生心理档案系统》;划拨了93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经费及心理健康教师师训经费;划拨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经费。
5.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较为丰硕
与省内其他县区相比,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全部在五华区,五华区有8人次获“健康杯”十佳心理健康教师、十佳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五华区的心理教师群体中有7位骨干教师已成为云南省较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昆八中、昆二中、昆二十八中、龙翔小学被认定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专家团队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与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生命、生存、生活》《教师心理健康成长读本》;与其他机构共同编写了青少年课外读本《七彩心桥》、教师培训教材《搭建农村青少年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开发了远程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量表,完成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2012年五华区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行动计划领航 积极应对困难
记:在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中,五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只有一位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难以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成果。心理教师中专职比例低,师生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根据201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我区选拔了93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仅有2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部分原有的专职心理教师由于多种原因不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在学校也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故心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教师缺员严重(全区4000余名教师,缺员近400名,近10%),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难以以专职心理教师身份进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2.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2006年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力度不够,且文件依据是教育部2002版《纲要》,需修订完善方能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实际。《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制性不够,《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权重较轻,五华区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的运行也缺乏有效制度。
3.心理辅导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
各中小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离《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徒有虚名。目前还缺乏相关管理规定对各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规范管理。
4.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均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补助经费、心理教师持续培训经费、心理教育研究经费、校外心理辅导中心运行维持经费等都需要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5.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亟需构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属于系统工程,不可单靠学校一方之力,还需家庭、社区全力支持配合,只有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才能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6.横向纵向交流合作和示范引领作用还需保持和扩大
从目前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看,玉溪、红河等州市,盘龙、西山、安宁等昆明市其他县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我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报请政府发文,举全区之力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推进六大项目 突出心育重点
记:今年6月25日,五华区教育局就《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讨论稿)召开了听证会,请您谈谈这份行动计划方案的主要设想。
李:本行动计划拟经过三年行动,建成1个区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8个校级心理辅导站、11个校外心理辅导站,形成五华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能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类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健康行为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以家庭教育方法为主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辅助支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辅导,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创适合五华区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新局面,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后三年,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六大项目来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这六大项目是:“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三位一体”工程 编织心育网络
记:这份方案中提到要进行“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请问“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个方面?这项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李:“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是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其在规划制定、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内实现100%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验收,已成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三所中小学保持省内示范领先,20%的中小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有学校完善校内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宫及街道办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三年内实现10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达标、8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达标。
提高师资水平 完善队伍建设
记:目前社会、政府、学校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五华区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将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专门项目提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目标是:优化配备与准入,强化培养与管理,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证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和分层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校外心理健康辅导队伍。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优化心理教师的配备
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比例,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三年内全区学校心理教师与在校生师生比不高于1:1000,心理教师中专职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中学(含一职中专和新萌学校):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心理教师,少于1000人的学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
小学: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生少于1000人的学校可以兼职心理教师为主,但城区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城区普通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50%以上,城郊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也要力争达到20%以上,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10%以上。
2.强化心理教师的准入
进入中小学从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教师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的学历。
专职心理教师:须具备全日制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不含自考、函授、夜校),并取得相关学位,同时要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要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三年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取得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含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
兼职心理教师:有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的相关工作经验两年,取得省市区任一级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3.规范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待遇
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课时/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分钟/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4.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可以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教学能力考核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能力,鉴定论文限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内容。兼职心理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其参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成效可作为重要参评依据和条件之一。专兼职心理教师均可申报参评“五华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三年内拟评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学科带头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骨干教师”。
[论文关键词]高师 公共心理学课程 内容改革 文化
一、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心理教育是“文化过程”
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规定……简单的说,把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文化包括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培养、发展人的教育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源自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并转化为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具体观念形态的课程属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教育是文化的子系统,教育是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文化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知识和经验的保存和发展,也促进了人的发展。在这里,文化、教育、个人是一种“生动的循环”,教育“以环绕个人周围的客观文化为材料,使个人心灵获得适当的陶冶”,同时,也“使已有的客观文化体系,由于个人心灵的不断介入,得以更为生动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了文化积淀、文化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通过文化的积淀使以前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通过文化的传递使这种被保存的文化被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态,从而再创造出新的文化。更为简单地说,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既非单纯的文化传递,也非单向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淀、传播文化的活动中再创新文化,并把人的内在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人的心灵得以陶冶。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是高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亦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具体形态。其过程既是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亦是对文化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的过程。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如何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既受政治、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制约,同时又受到文化本身特征的制约。
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源自对文化的选择
从文化学的视野看,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复合的整体,教育的目的则在于教会儿童在不同的人类文化共同体、不同的符号世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人作为动物也就意味着他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不仅生活在物理及现实的世界里,还生活在理想及可能的符号宇宙里。文化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则有着多元性与多样性的特征。一个事实是,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反对把一元主流文化视为唯一合理和正确的,倡导所有文化群体和各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价值的平等性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种社会思潮而备受追捧。学校教育课程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要把它组织转化为学校课程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甄别及规范的整合、舍取,析出最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文化要素成分。这些要素成分要在整体上反映文化的全貌,学生只有接受全面完整的文化才能受到全面完整的教育,也才能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这些要素成分要综合反映出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学生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文化要素。
毫无疑义,教育的文化使命这种内在规定与文化的多元生态使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面临着挑战。用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去统一学生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拼凑成一本《心理学》教材也显得不合适宜。打破心理学学科分支理论体系的藩篱,以高师生当下与未来文化生活为着眼点,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整合心理学学科内容,既是教育对文化选择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中的体现,也是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走出困境的出路。
三、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是文化模式差异对教育课程制约的化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丝·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整合的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外一些文化特征被抑制、排除、扬弃,失落了整体意义和价值。文化的这种内聚和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文化模式。文化的这种内在结构及其特征的稳定形态称之为文化模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一个独立的文化世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价值意义。源于古希腊文化,以宗教神学、科学技术、经济学、法律为基本结构特质,以宗教、自然、物质、法律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与发端于封闭的黄河流域的千年儒家文化,以个体农业和宗法家庭为基本结构特征,以土地、道德和礼教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期间还有过一段波折。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西方心理学的复制、推介与跟随。一方面,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这意味着人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置身的文化环境。很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其实亦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测,具有或然性。更直白地说,西方心理学也不过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本土心理学,其学派和理论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源于文化传统,西方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力图追随和模仿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试图研究发现并推介具有普遍性、适用性,超越其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这种学术霸权可能造成其他民族心理学学术思想与教育实践自主性的丧失乃至被殖民化。
同样,我国高师公共心理学开设时间不长。在不少高校里,教师教育专业的心理学还被视为“不那么专业”的公共课。综观近年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版本不少,但推介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居多,能真正融入民族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反映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教材并不多见。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本土化的路径之一是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资源。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心性心理学”、“人性理论”,我国众多先哲对人的心理、人性有着不同的解说。而这些心理理论在西方实证心理学看来未必很“科学”,但中国历史文化心理资料的介绍终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师范生学会建立心理学与文化、社会资源的关联,这可能是心理学尤其是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方法、范式的一种转向。路径之二是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与中国教育传统、具体教育实践的结合。其必要性无需赘言,核心乃在于对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教育实践结合点、生长点的找寻。
四、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拓延性是文化变迁在课程中的应然要求
文化变迁就是文化本质性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并因此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变化。文化变迁主要是通过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两种方式来实现,文化积累就是文化的保存和增加,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文化突变是指文化结构性变化,是文化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质的飞跃。文化变迁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只有经过不断的文化变迁,文化才能得到创新和进步,社会才能随之不断发展。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并处于一种“生动的循环”,文化变迁特别是出现文化突变时,作为教育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学校课程也必然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唯有如此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从文化的视角看,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促进人“文化化”的活动。当今,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大爆炸,人类文化变迁剧烈。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物的人也被深深烙上了时代印记。在此背景下,高师公共心理学进行自觉的文化择优汰劣,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拓延,构建起具有新的文化结构与特征,能使高师生理解掌握并促进其社会化的内容体系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应然要求。传统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明显存在着两个问题:精致的空洞与解决已解决的问题。当然,日益精细化和专门化是所有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把心理学学科发展的路径作为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选择的逻辑,其结果是由于没有对研究结论的梳理和概括又缺乏对具体历史文化时空下人的关注,这样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就成了一堆无序的“碎绸布”,精美而空洞。传统的高师心理学内容大多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大篇幅地讲授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人类认知理论。当然通过这些基础内容的学习让高师生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掌握认知策略是必要的。但问题是,高师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不等于他们获得了必要的生活技能,高师生掌握了教育心理规律能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并不意味着他能幸福和快乐地生活。因此,唤醒高师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帮助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应是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拓延而不是遗漏。
五、文化学视野下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狄尔曾指出:“在文化定义的最核心之处是一种习得的无意识(或半意识)的思想模式概念,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并得到加强,默默地但有力地形成一个人的经验。”课程作为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具体形式,既有着承载文化的功能,亦将形塑着人。因此,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亦应该是多元化。蔡笑岳等学者就认为其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技能的职业发展目标;能服务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发挥现实心理生活指导作用的现实指导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性观、人理观,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人类自我认识目标。具体地讲,通过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规律;学会预防青少年消极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引导青少年建立完整人格;激发师范生个体内在力量,陶冶自己的心灵,唤醒自我价值感。
基于以上目标,高师公共心理学应彻底打破过分追求所谓体系完整、结构统一的倾向,在心理学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学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拓延。应该以心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作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三维架构建立起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不应该再是一个在心理学分支学科间徘徊的“流浪儿”。笔者以为,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导论
介绍心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以及趋势,旨在为以后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引导性与概括性的支架。介绍心理的生理基础,重点介绍脑的功能与遗传基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将当前脑科学以及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整合进来,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学科前沿等内容。
(二)认知编
主要围绕认知能力尤其是高级认知能力,将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基本认知成分融于迁移、问题解决、有效学习等综合知识框架中,既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形成全面的认知,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证。
(三)动力编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等理论,着重介绍动机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分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该部分将教育心理中的学习动机规律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机整合到课程内容中。
(四)人格编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容。将围绕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群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与不同个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两条主线分别展开,并结合教育分析如何因材施教。
(五)发展编
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矛盾与教育、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该内容将整合吸收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拓延并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状与需要。
艺术大学生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李建伟刘昌龙张乐华张庆辞(304)
不同背景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差异原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军超(306)
广州地区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的影响黎建斌司徒巧敏(308)
大学生厌学的有效干预模式——团体心理咨询李杨(314)
SARS期间云南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田军杨玉宇(316)
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的调查申小莹李静(319)
中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良陈丽国杨开发(321)
广西贫困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研究张旭叶发钦耿春华韦俊卿(323)
大学新生UPI问卷调查分析杨新华谢倩周贤君朱丽芳(326)
中学生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分析李箫史新广童辉杰(329)
森田疗法治疗强廹症及其机理探析:案例研究李明超李淑梅徐焕章(331)
同一专业与混合专业成员宿舍人际关系差异性比较刘亚平(336)
父母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及干预措施的研究郭苏嫣(351)
性犯罪服刑人员不同刑期及服刑时间心理特征分析廖勤张存国(359)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李海华王涛(361)
性犯罪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廖勤张存国张恒军杨海波(363)
犯罪性评估周新静李小平(366)
中学教师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训练研究王宁逯海福周钦(410)
无
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分析王树华(311)
情绪调节困难模型——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研究中的新模式罗晓云李辉(378)
近20年国内外老年心理学研究现状张玲(385)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术简介侯会玲(388)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及特色技术孙华平李芳芳(391)
家长帮助孩子克服大学阶段的心理障碍初探周驰(393)
浅谈病人的心理护理段雪融(397)
心理学新概念——积极错觉吕丽霞(398)
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成因及矫治策略姜微微(400)
认知方式的测量及其在我国的研究进展陈彦垒胡竹菁(403)
6例者的心理分析曹文改吴江胡赤怕(405)
征文通知(407)
调理疏情助人自助——一则癔症心理咨询案例李自璋(408)
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段雪踪(4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发展思考王晓刚(413)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会议纪要李建明(419)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简介(420)
临床研究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研究戢秋明谢良平程五福(333)
产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马琳郭丽(338)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陈茂卉周建国沙榆波(341)
抑郁症的自杀言行陈绍华李晓波李凌(346)
养治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康复对策杨耀华(347)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遗忘症内隐记忆研究刘蕴(357)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担忧及其测量韩雪童辉杰(375)
新四结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例的对照研究周用桓周佳魏勇魏琛庄淑云刘姿荣董敏华(417)
群体心理研究
社会支持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王世嫘(342)
团体心理咨询运用子新兵心理健康维护的可行性余江李辉(349)
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的调查分析梁瑞优(352)
浅论记者的职业心理动机王娜张巍肖淑一(415)
綜述与讲座
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的综述研究王晓燕(368)
叙事心理治疗原理与技术述评张梦玲(371)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黄时华张娟(373)
国内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综述马素红胡景娣(380)
洛夏墨迹测验研究的新取向刘国华(382)
中国大陆心理咨询本土化发展:问题与对策岳晓东严飞(193)
香港与澳门中小学学校辅导发展的比较苏肖好(200)
完美主义与基督教信仰訾非(209)
诗的心理治疗作用吕伟红(213)HttP://
情绪与癌症关系研究的进展郭小艳(217)
心理治疗师在不同流派中的角色周嵚王宁(219)
儿童防御机制研究的新观点陈玉霞孟宪璋(222)
青少年嫉妒心理研究陈栩冷荣兰郭斯萍(223)
国外冲动性失调研究概述李寿欣金玉华(226)
健美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探析都玉华王加伟(228)
教师心理问题的职业原因及干预策略王国钧(230)
神的解读及对中医心理学的思考孙凤(232)
理性——情绪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苏朝霞刘猛袁立壮李玉霞(237)
军校学员自杀意念和自杀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刘学敏王海民杨志宏(239)
释梦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邵永宏盂繁娟(241)
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应用韩学功陶晓静秦龙(243)
无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张明霞李颖杰(234)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书写方法(235)
修改文章细则(236)
从近两年132例青少年心理咨询得到的启示俞承谋(275)
某高中文科生考试焦虑调查——兼对几个观点的考察闻军明熊剑锋陈彦垒窦温暖(277)
依恋认知机制初探彭贤马素红何婷(279)
初中生人性哲学的调查研究闫秀梅张雯顾玉春(283)
秩和比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董晓芳张良勇(285)
中学生抑郁量表的信效度分析史新广冯成志(287)
家庭内人际关系所致心理障碍的案例研究赵燕(289)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稿约(291)
新入监罪犯攻击行为与EPQ各维度的相关刘国华(294)
神经性厌食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李英琴(298)
臨床心理研究
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张继先戢秋明程五福赵正安(245)
不同类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应对方式的比较李薇李建明董晓雨(24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蒋军生徐鹏张新卿(249)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赵淑敏杜波田国庆栗克清刘杰宁征远刘建丛(250)
慢性分裂症脑电图、脑地形图随访分析张力国马文有彭精芬张素花许瑞芬(253)
精神分裂症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特征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分析梁文珍吴世荣王源舒放(254)
116例神经症临床分析及整体调整与综合治疗李书平苏颖李映源胡宝贤张叔敏(255)
204名军队基层政工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际交往品质相关分析杨莹汤家彦陆树林(258)
奎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张武文(292)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张武文徐建国吴国兰(296)
調研查究
昆明高校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马锦(261)
吗氯贝胺治疗社交恐惧症临床分析张力国马文有张素花(264)
高中生学习适应性、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李海华李春莉(265)
女性医务人员负性情绪临床调查与分析李俊爱李书平张淑琴马风红(268)
师专生情商研究——进取性与自信心统计分析李跃生彭海芹孟英红(270)
广东汕头大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及压力调适研究赖小林祝森志陈艳雅(272)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探讨张丽(97)
四论音乐心理学在精神病医院中的地位周用桓周怡赵慧林魏琛董敏华郭秀英庄淑荣(99)
逍遥丸治疗继发性闭经30例临床分析梁春莲蔡松涛(102)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与治疗邢乃愈龚燕高湘萍(103)
睡眠恐怖症的心理分析刘连龙胡明利(106)
10例性心理障碍案例分析万丽霞郭云英闫影(109)
忆诺思(万拉法新)和阿普唑仑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比较研究董发昌谢瑞满陈伟丁宁邱柬鹰(110)
精神疾病中心理与人格因素的作用以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蓝弘(112)
中枢性肌松剂巴氯芬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董发昌陈伟谢瑞满(11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张丽娟(117)
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个案探讨彭跃红(120)
学生心理研究
从中医“本于神”看临床带教技巧与方法李赛美(122)
拉萨市汉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陈国典王亮生林咏梅(125)
民族贫困地区高中生成就动机的研究何江军张庆林尹辉(130)
焦虑调查及其缓解与治疗研究李跃生彭海芹孟英红(132)
军校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讨唐云翔仇瑶琴刘晓虹邓光辉(135)
非学生青少年与学生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比较研究胡洁(139)
社会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分析吴敏时松和李幼辉葛菊红(141)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鲁娟刘伟志扈长茂(143)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建议余仙平肖三蓉(145)
湛江市1500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与分析左银舫陈日英(148)
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鲁娟刘伟志扈长茂(150)
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周引梅刘清彭回春(154)
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关系分析罗任周茜谢海燕(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