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园林建筑论文范文

园林建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园林建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园林建筑论文

第1篇

我国园林的形式大多是以山水为主,通过营造建筑、筑山、理水、配置植物等构建园林主体,然后采用一系列艺术创造出多彩多样的园林景观。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有的建筑小品,它不仅能满足园林造景需求,还能为游客提供一个休息、赏景的场所。按照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分类,可以将园林建筑小品分成管理类小品、展示小品、装饰小品、服务小品等几种情况,园林建筑小品必须和园林整体景观相符合,从而在不同的园林环境中,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小品。

2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植物配置

2.1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园林建筑小品,还能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建筑小品时,要选择合理的植物品种,并坚持实用性、经济性、观赏性等原则,从而充分发挥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2.2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园林植物时园林景观的基本构景元素,它能将大自然的生态美充分体现出来,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的硬质景观,是人工景观,处理好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小品的关系,不仅能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完美,还能体现出人与自热和谐发展的理念。园林建筑小品可以为园林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园林植物还能软化建筑小品的硬质条件,通过枝叶、自然颜色等消除建筑小品的生硬特性,这样就能显得整个园林环境动静有序。

2.3园林建筑小品与山水的关系自古历来我国就喜欢用“山水”来称呼自然风景,因此,我国很多园林景观都是建立在山水的基础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以湖、池为中心,在周围设置山谷、溪涧、瀑布等,再设置花草、阁、亭、轩榭等建筑小品,从而构建水面清净、山石峭拔、亭阁精致、林木浓郁的画面,这样明暗、虚实、形体、空间等相互结合,不仅能给人一种开朗、幽静的感觉,还能对园林建筑小品进行装饰,增添园林空间的优美感。

3园林成果要素在建筑小品中的应用

3.1园亭要素园亭是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建筑单元,具有四面开敞、玲珑小巧的特点,园亭的基本功能是为游客提供遮阳避雨、休息赏景的场所,例如苏州古典园林中,园亭的样式有很多,有方亭、扇亭、六角亭、笠亭等多形式,又如拙政园的绣绮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三个园亭相互呼应,构成一个不等边三角_形,在园中的各个角度都有良好的观赏感受,亭下是荷花池,并且用溪桥将假山相互连接起来,让人感觉充满活力。这些园亭充分体现了建筑小品与周围环境创造的优美景观。

3.2园林廊道园林廊道是指房屋内通道、屋檐下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园林廊道具有息赏景、遮阳避雨等基本功能,在廊道中添加栏杆、彩画、座椅等装饰物,在隔墙上装饰灯具、月洞门、漏窗、瓶门等构件,从而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优美。

3.3园桥要素园桥是园林建筑中的水上通道,通过园桥可以讲不通的景点联系在一起,为游客提供游玩线路,对园桥进行精心的设置,也能使其成为园林的景观,如西湖断桥、颐和园玉带桥等。为有效地减少园桥的跨度,可以将园桥设置在水面、溪谷比较狭小的位置,为提髙游客在水上游玩的乐趣,可以讲园桥设置成曲桥的形式,也可以将园桥设置成平桥、亭桥、花架桥、廊桥等多种形式,从而丰富园林水景,增添园林的美感。

3.4雕塑小品雕塑小品能赋予园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雕塑小品不仅能将设计师的思想表达出来,还能通过艺术手法,将园林景观的氛围烘托出来。园林雕塑小品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在园林景观中,合理的设置雕塑小品能起到美化人们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如将一些名人的雕塑设置在绿地之中,然后使用一些枝态轻盈的树种进行装饰,能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他们的典故。

3.5园発和园椅园赛和园椅是园林中必须的基础设施,能为人们提供交谈、休息、?赏景,一般情况下,圆発和园椅会设置在园路两侧、广场周围、湖边、山下、花间林下等位置,错落有致的园赛和园椅,能增添园林的空间感。制作园発和园椅的材料有金属、钢筋混凝土、木材、石材等,不同的材料能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要根据园林主题,选用合理的材料制作园発和园椅。

3.6服务小品在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小品有候车亭、电话亭,这些服务小品是园林景观组织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不仅能装饰园林景观,还能满足人们的行为活动需求,同时这些服务小品还能将城市特色及文化内涵体现出来。例如苏州园林中的电话亭具有十分独特的样式,与园林城市的大环境和谐统一,将电话亭设计成园林特有的建筑形式,使其充满园林气息,达到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

4总结

第2篇

中国园林讲求诗情画意。正所谓文章华美,只因意于笔先,再优秀的文笔,缺乏“意”的引导,也难成大器,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写意一直是精髓所在,这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立意,在结合一定的主题形式,使园林从整体到独个景观建筑,都能够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气息。如景观或建筑的建设时,尽可能采用仿古的设计,并以匾额昭示其名,如此便能够给人以中国园林的感觉。而实现上述方法,并不依靠表面功夫,这也要求在勘察时能够合深入的挖掘当地文脉,以当地的文化特征建设景观,并将其融入到园林之中,如此才能够具有真正文化气息。

2巧于因借拓展

西方园林建筑,习惯于采用“借”的方式,这一点也值得我国设计师学习。虽然整体看上去,园林作为一个封闭的公园,但是并不妨碍将园林之外的景物借入到园林中。通过一定的设计,使视觉能够收入到景观,如此能够实现“借”。借景的方式有很多种,可采用仰视、俯视等方式,也能够选择远借、应时而借等,如附近存有景观,但园林无法扩展至此,则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仰视借景,或在道路的修建上能够让风景实时进入眼底。总体而言,西方园林建筑的“借”,讲求于将景观放入到园林中,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也有着“借”的形式,其名为借势,实质上是指一种组合而来的美,如在园林中以绿色烘托红色,成包围之势,众星拱月,体现出红色区域的华美。在现代园林中,可直接采用2种方式。西方的借景是指将园林融入到城市中,将园林与城市合而为一,以真正实现环境的交融,而借势则是园林建设的艺术手法,体现出宏伟、华美等气息所采用的手段。合理地运用2种方式,必然能够将园林的审美价值和城市功能极大的提升。

3以小见大

在上述内容中提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其它艺术形式相似,都有着写意的特点,而在园林中,则具体转化为“小中见大”。园林的空间往往有着限制,但是中国人总能够突破不可抗力的现实,在人的精神层面上给以无限遐想。这一方法完全应归功于自然给人的启迪,通过江南园林能够发现,假山假水依然能给人以逼真之感,这边是完全根据自然的形态,辅以能工巧匠雕琢,才使得能够在意境上以假乱真。事实上,假山水无论在比例,还是形态上都与真实的山水一模一样,也由此可以说明,我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师是通过观察和感悟而创造的“小中见大”景物。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而言,便是空间意境越发狭小。事实上古人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如错落起伏、蜿蜒曲折,在地形上设计出地势,同样仿照自然环境中的比例,但地势空间必须有效掌握,否则会由错落起伏变成凹凸不平,而曲折和蜿蜒所指的便是道路设计。曲折的道路虽然降低可达效率,但是能够延长线路,再结合地势设置,使园林中的道路蜿蜒无尽,如此便可极大体现“以小见大”。若是整体场地较小,可采取大量面积的统一植被,如草坪、疏林等,已达成视觉上扩充场地的目的。

4结语

第3篇

佛寺园林根据所处位置不同主要分为城市型、山林型、综合型三类。北魏洛阳佛寺园林大多兴建于城中,以城市型佛寺园林居多。佛寺园林的主要特征如下:1)宗教性———是宗教的载体,核心功能就是为宗教服务。2)大量性———数量众多,分布广泛。3)公共性———面向大众开放。4)旅游性———把朝圣进香和游山玩水旅游观光结合起来。5)灵活性———选址自由,规模及形制大都不受限制。6)持续性———寿命较长,不断扩充规模,精化景观,持久开发,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积淀。自佛教的传入及洛阳白马寺的兴建,洛阳佛教的历史拉开了序幕。后因北魏皇室笃信佛法,佛寺数量剧增,遍布全国。洛阳作为都城,佛寺建设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以及奢华精美尤为出众。佛寺的大量兴建,成为促使佛寺园林这一新的园林类型出现的客观条件。

北魏洛阳佛寺最多的成因是“舍宅为寺”。这部分佛寺的建筑格局与形式,受住宅原有格局与建筑特点的影响很深。私家的宅邸园林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佛寺园林的一部分,换言之,佛寺园林自产生伊始就深深的烙下私家园林的印记。在艺术表现上,不仅有佛教宣扬的清净避世思想,同样深含中国山水园林的自然美。

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特点

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数量在鼎盛时期大概有1300余座,但因年代久远,遗构稀少,现存或记录较为详细的仅69座,分布在城东的佛寺最多,为26座。北魏洛阳的里坊制度严格,所以城市型佛寺园林的分布必然受到里坊制度的影响与限制;另一方面,许多来自“舍宅为寺”的佛寺园林,因其旧制,也坐落于里坊之中。山林型佛寺园林及综合型佛寺园林,因分布于洛阳城外,所以不受里坊制度制约。

佛寺园林的选址是在满足佛寺建筑布局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到自然以及社会因素[2]。洛阳佛寺园林的选址有两种方式:1)因袭旧址。先有宅,后有园,园是在宅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受原宅园环境的影响,佛寺的整体结构系统一般由宗教活动中心与周围园林景观两大板块所构成,佛寺园林实际是私宅园林经过改装后的园林形态。2)相地选址。“相地”对寺院的经营和佛寺园林的开发都非常重要,能为佛寺园林的营造提供理想的物质基础。一般说来,最理想的基本条件:一是交通方便,利于僧徒进城及香客朝拜往返;二是环境幽静,自然风光优美怡人,有利于僧人们的潜心修行。佛寺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园林景观与宗教空间互为映衬,布局至关重要。根据园林环境的形态,可以将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布局归纳成三种情况:庭园式(寺园结合)、附园式(寺园分置)和风景式。前两种形态于魏晋时期形成并且传承下来,第三种形态于北魏初现,成为今后佛寺园林的三种固有形式。多数情况下,佛寺园林都可能同时运用这三种布局形态,丰富了佛寺园林的空间格局和艺术风格。

山水、建筑、植物、小品等要素也是佛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将这些要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又一个富有情趣的园林空间,创造出园林意境之美。北魏洛阳佛寺园林开创了向自然山水园转化的过程。佛寺园林的山,大多顺应自然,极力保持和追求自然山体的脉络,注重建筑与山体的有机结合。佛寺园林的水,往往与宗教功能有机结合,如放生池。自佛教传入中原后,佛塔的形式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木结构楼阁式的佛塔。以佛塔为主的佛寺,一般会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佛殿是寺庙供奉佛像的殿堂。舍宅为寺的风行,使得北魏洛阳的佛殿开始从外传宗教的形式向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转化。从布局上看,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布局。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取“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的形式。北魏洛阳佛寺数量众多,当时许多佛寺的建筑规模也比较大,房屋数量多,房屋的功能自然也具有多样化。供僧尼使用的房屋,主要有讲堂、禅房、僧房三类。

山林型佛寺园林地处山林,其植物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城市型佛寺园林更为注重本身的庭院绿化,在佛寺利用植物群落来障隐建筑物,形成幽静的佛寺园林环境。北魏的佛寺园林多位于城中里坊之内,不得不借助植物去营造环境[3]。如:栽植松、柏、银杏、榕树、花卉等富有画意的植物,增加观赏效果及情趣;种植菩提树、银杏、婆罗树等植物,烘托宗教意味。又如植物优化配置法:1)乔灌草花相结合,种类繁多,遍布宅院;2)已经能够考虑植物四时的季相变化,通过合理安排种植,使不同时令都有相应的花草树木供人欣赏。

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艺术文化特色

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布局艺术正处于转型期———院落型空间已经确定,但其内部组成要素及布局形式较为多样,大体可分为无塔型佛寺与有塔型佛寺两种。1)无塔型佛寺。以佛殿为主,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院落型布局,佛寺在中轴线,两侧另建若干庭院,包括戒坛、罗汉堂、藏经楼、钟楼、鼓楼、放生池等多种建筑物。2)有塔型佛寺。以佛塔为中心,其他的建筑环绕布置,形成四方对称的平面结构。就佛塔在寺中的布局而言,又可分为:与殿并列、殿前设双塔、塔移出寺外三种类型。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建筑,形成了兼具传统文化气质、传统建筑风格,以及园林建筑属性的建筑和环境,主要包括殿、塔、厅、堂、馆、亭、台、楼、阁、廊、桥等类型,在佛寺园林内承担构景、点景、赏景、组织游览路线,以及组织园林空间等作用。这些建筑大多属于木构架结构体系,立面可上中下三分,以高台基、木屋身、大屋顶著称于世。总之,北魏洛阳佛寺园林建筑不强调突出的形体,也不拘泥于内部空间的实用性,而是用最灵活、最积极的手段去满足功能需要、营造景观环境,挖掘物质形态之后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境界。北魏洛阳很多佛寺都有独立设置的佛教雕塑,其内容大多来源于佛教的经典,其手法受到西域艺术风格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形成了人物瘦削,服装饰物质朴平直,雄浑刚劲的风格,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佛像艺术成就。佛教的绘画艺术,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美的表达,也是佛教激发信徒热情、扩大和宣传宗教的一种手段。同时,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心的控制、调摄乃至创造功能,由顿悟而达到精神升华的至高境界。

佛寺作为宗教场所,往往定期举行一些宗教活动。这些宗教活动使得佛寺在宗教的神秘感之外更有一种世俗性。其中,“行像”(用车载着佛像在城市的街道巡行的佛教仪式)就是代表性的宗教活动,规模盛大,成为全国性的重大活动。伴随着各种宗教活动的开展,这样的盛事往往也成为了百姓欢庆的节日。而且举办宗教活动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杂技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将宗教的严肃与世俗的享乐相结合。后来,佛寺的活动也不再局限于宗教内容,更是常常在佛寺园林内举行歌舞、器乐表演。宗教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终于变得世俗化。北魏洛阳佛寺园林的风景秀美,不仅是宗教圣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人,成为京城庶士、文人骚客的游览胜地。佛寺园林的社会功能逐渐开始产生,成为城市的公共资源。佛寺园林产生以前,中国的园林主要隶属于皇家或者私人,这两种形式都属于上层社会所独有,为统治阶级所使用。佛寺园林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使城市的平民百姓也能游览参观,具有社会属性。北魏洛阳城作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政治中心,对待外来文化有着包容及肯定的态度。同时,因其统治下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与发展,所以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也开始频繁,各地方的物产,文化在洛阳城交汇。佛寺园林更是城中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因此佛寺园林的兴造便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