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

数字化转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化转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字化转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模式;转型;创新

1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利用为大规模信息系统和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条件。目前,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技术和数字式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各国都为此投入了相当的实力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将其视为21世纪信息产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数字化与网络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尤其是对于育人与科研并重的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服务中心,是教学、教研的服务基地,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搜集、整理和提供各方面的资料。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开发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项目,积极做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工作,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2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

2.1封闭型建设模式

由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是受限制的,可谓自我封闭内向型。形成“小而全”、“大而全”、“备而不用”、“万事不求人”的自我封闭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试图建立自己的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在藏书建设中,自我发展,限定服务对象和范围,致使某些文献,在一个地区可能有多所高校同时订购几十份,既浪费资金且利用率极低。由于每个图书馆的都资金有限,人员有限,服务有限,不能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2.2被动型服务方式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一般是等读者上门,所有的服务基本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可谓是围绕图书馆馆舍展开的。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服务设施齐全,有比较舒适的环境。主要服务方式是:馆内阅览、图书流通、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图书馆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取取归归的服务方式。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同时也束缚了图书馆员的思想,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2.3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主要是对整体文献的加工和处理,也可称为“粗加工”,例如:图书以整体图书为著录单元,期刊以一种刊物为著录单元。工作人员从书刊的采访、编目、加工、入库、管理,主要是从事重复性劳动,工作繁琐,劳动强度较大。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率,往往是以图书的流通量作为唯一的标准。每一个图书馆以收藏和占有文献的数量,作为图书馆级别的标准。从一个图书馆整体工作而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1]

3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3.1开放型服务模式

图书馆开放型服务模式是相对于过去的封闭型服务模式所提出的,是现代图书馆的本质特征和标志。开放式服务的具体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对本单位或本市区的读者实行全方位开放,将全部馆藏都实行开放,改变过去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二是各类图书馆都向社会开放,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图书馆不仅要为社会个体读者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知识信息需要,而且也应向社会团体、各种机构提供服务。在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开放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1自由的时间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使读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使用图书馆。

3.1.2开放的空间

图书馆通过调整馆藏布局,打破以往藏书区与阅览区的分离状况,在充分实现文献开架的基础上实现流阅合并。读者可以随意从书架上选取所需图书,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度来决定是阅览还是外借。

3.1.3无界的权限

图书馆不对读者进行身份界定,任何人可以自由出入高校图书馆。读者进入图书馆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也无需签名登记,来馆人数自动统计,馆藏文献几乎全部开架阅览,读者阅览后不必上架,也无需代书板。读者阅读姿势不受限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2]如:2006年,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宣布向市民开放。在开展开放式服务的情况下,读者进出图书馆更加方便,入馆人数有较大幅度增加;充分体现读者平等的思想,读者权益平等化、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3.2主动型服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外部信息环境和内部业务机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3]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读者、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在当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与读者联系,掌握信息需求,及时收集、加工信息,在各种专业平台上,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就聘用各种专业背景人员作为馆员,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质量,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

3.3知识密集型劳动

信息社会需要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图书馆开始从以文献单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借借还还的服务,转移到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有更多馆员从事信息资源建设并直接参与市场,成为信息技术的中介,在信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增加智力投入。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产生了新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被称为“网络信息导航员”、“网络信息咨询员”。信息服务人员已经从简单重复性劳动,逐步转为知识密集型劳动。

4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如前所述,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信息处理、存储和传递的能力与效率。使大规模、整体化开发和利用信息成为可能,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除了做好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型之外,还要提升服务的创新功能,将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多的为各类读者提供广泛、准确、时效的优质服务。近期,笔者通过参观一些兄弟院校新校区图书馆并检索相关专业文献,发现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在改进服务模式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创新:

4.1集成式服务

集成式服务也称为“一站式”服务(FirstStopService),这种服务集成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使用户用最少的步骤,就能获得他所需要的多种分散的服务。一站式服务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查询和利用的效率,给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的“IC一卡通”服务就是一站式服务的典型代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独立,分别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当用户需要利用图书馆完成多项任务时必须穿梭在各个部门。而“IC一卡通”这种服务模式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存在的局限,这种服务模式大多数是在原来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图书馆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甚至馆外的网络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等资源的服务,将用户的需求纳入一个整体中,使参考馆员伴随在用户的周围。协助用户完成信息的识别、检索、处理、存储并用适当的格式表现输出。这个服务的实质就是在同一空间,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并顺利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服务模式。

4.2针对模式

针对就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的为具体用户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特色化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并帮助用户建立定向化的个人信息系统。具体的讲,就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专门的定题跟踪和检索服务。这是一种关注用户个性需求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展开定制。利用个性化书签,读者可以挑战“权威”,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分类标引。如:开源软件建立的个性化门户,提供定制个性化资源和栏目功能,使用户可以轻松建立与众不同的网页;RSS服务聚合了多种类型信息资源,用户只需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新闻就可以享受信息自动上门的便捷。此外,用户还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空间,依据本身的需求和爱好自行组织信息内容,享受在线网摘、信息上传、分类或主题词标注、建立知识库、搜索、共享等功能。

4.3图书馆特色服务

图书馆特色服务是针对传统服务而产生的新服务观念及在此基础上开拓的新型服务模式的总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将馆藏的局部优势体现出来,文献特色鲜明,主题明确。这种特色服务,打破了传统的阵地阅览服务方式,组织与自身特色相关的活动是它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俄罗斯的木头图书馆,泰国的水上图书馆、北京的服装资料馆和地质资料馆等等。高校图书馆应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读者状况展开特色服务,如: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提供海事行业相关的专题信息查询服务;日本的早稻田医科大学图书馆提供针对盲人读者的服务,有专门为盲人读者提供语音阅读的阅览室,提供一些学科的盲文书籍;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徐特立老院长著作阅览区,向读者展示徐老生前捐献图书、杂志、信函;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近几年建立的天津市名老中医文献资料室,专门腾出几间阅览室,将郭霭春、哈荔田等老专家学者捐献的图书分类上架,供读者查阅。

4.4读者自助式服务

所谓“自助式服务”是指图书馆的读者以类似在超市购物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信息资料的一种自我服务的模式。读者自我导向学习相对于馆员导向学习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学习过程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本身的积极参与,表达自己正确的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对图书馆服务的看法,馆员则成为文献服务指导者和信息环境的构建者,引导和指导用户学术信息流,如:课题信息、会议信息、同行信息、出版信息、自存储信息、投稿信息、评价信息等等。图书馆馆员采用读者需求调查等手段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是这项服务开展的关键。当代图书馆已经开始利用各种互动工具创造读者自导式服务的客观环境。高校图书馆利用RSS建立图书馆新闻、公告、新书通报等信息推送,整合商业数据库的RSS服务,建立相关信息聚合、推送服务;利用博客可建立资源介绍、服务介绍、最新消息等网页,让读者进行评论和反馈,建立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利用社会性书签,可以尝试让读者对网络资源导航等进行资源的分类标引,提供用户容易理解和便于使用的分类体系;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可提供实时的虚拟参考服务等。如: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重视与用户接触的每一次机会、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服务,建立了与用户在线沟通的MSN或QQ,拥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中课堂”、“科苑星空”(BBS)账号,与用户保持紧密互动中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

5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和创新尚需加强的工作

当前,图书馆界正处于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型的一个过渡期,新服务模式尚处于初创的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和创新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做好服务模式转型和创新,还应不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的形成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大胆破除以往那种“以藏为主”的非人性管理模式,建构“以人为本”的图书管理思想,即以用户为龙头,以服务为导向,实施个性化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与信赖。而实施科技含量高的个性化服务,既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更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应尽快完成由传统的科学化管理向现代的人性化管理的转变。科学化管理是以传统的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TQM)为主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服务的效果—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人性化管理是从塑造高校图书馆的背景文化和人文精神出发来对员工进行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服务的主体—人。[4]高校图书馆就得以师生员工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这就是我国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思路,若无此发展思路,则一切皆空。要尽快达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校图书馆事业服务模式转型、创新的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4.2对于图书馆传统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用户多元化多层次的文献需求与知识个性化需要,教育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与知识资本的竞争化,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中,由于其自身原因,长期得不到开发,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网络发展的需求。没有市场便没有竞争,没有市场也就失去生存的价值。由于所承担的特殊职能的原因,我国高校图书馆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模式进行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使其长期保持非市场性和非竞争性。要冲破此类束缚,就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加强优质服务和提高服务效益是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观念,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大胆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模式,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使图书馆服务工作具有更高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4.3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

校园网接通了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带来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不但能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与科学管理方法,而且可以获得先进生产技术和各种产品的供求信息。如何在因特网上检索、转存资料,并为校内外用户提供主动的信息服务,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对此有效的做法是:根据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等情况,确定信息搜索的范围与重点,以及开发利用网络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开发利用计划与实施方案。不但要重视信息的搜索.更要重视信息的开发利用,要立足校内,面向社会寻找信息用户,以便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4.4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提供特色数据库服务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建立,使高校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CALIS的宗旨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它的100多个成员馆已经开始联合引进国外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联合编目、联合建库等。[5]据统计,就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而言,将自己的局域网连接到校园网,继而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图书馆已超过300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的构建,打破了图书馆之间的相互独立、封闭的局面,使得信息交流、数据获取畅通无阻,有形的、独立的图书馆概念将不可避免地被无形的、广义的图书馆概念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图书馆如果缺乏共享观念,开发其他图书馆开发过的东西,将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大多数网站并不能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教育科研网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专题文献数据库、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科研成果与论著数据库及多媒体资料数据库,还可以收集国内外在线数据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产品,为教学科研及社会上特定用户提供专业的服务。

4.5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其馆员具有较高的分析、管理、开发信息的能力。因此。馆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新型文献信息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应该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信息搜集、组织、加工、以及信息教育,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能自觉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了解信息资源发展的动向,发现和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应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积极做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工作,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换言之,高校图书馆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大胆改革传统的运行体制,不断增强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投入,并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图书馆业才能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国际环境,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洪明禄.传统模式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2):214—215.

[2]杨雪晶,孔凡晶.学习型社会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J].现代情报,2009,(10):18—21.

[3]吴熨慈,张久珍.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38—139.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一、现阶段地方教育出版社转型现状

1.转型意识不强,转型动力不足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教育出版企业对于数字化发展仍然处于观望阶段,数字出版与传统的图书编辑、发行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尽管数字化出版早已成为出版社的发展趋势,但是出版企业往往很难放弃原有的已经成型的系统化模式,陌生的数字出版让企业难以适应,继续维持现状,没有发展壮大的动力以及实施转型的勇气。很显然,地方的中小型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2.综合性人才不足,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数字出版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地方出版社在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数字出版技术人才的缺乏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教育社数字转型难度。

3.数字出版的法律建设还不完善

数字出版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因此数字出版的标准和法律制度并不完善。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国内有关数字出版业务的网站就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但是真正通过法律手段审批通过的数字出版单位不足百家。由此可见,数字出版的标准制度和法律监管的滞后,也加大了转型难度。

二、地方教育出版社转型的具体策略

1.打造优秀纸质教辅品牌

打造有品牌的、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众所周知,地方教育出版社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无法和其他企业抗衡,但是作为出版社个体,地方教育出版社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它对地方教育出版市场的判断力、对教育出版选题的策划能力,以及对教学资源的加工技术和作者资源的拥有程度是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地方教育出版社首先仍然是重视传统的纸质教辅出版业务,打造有品牌的、高质量的教辅资源。对于地方中小型出版社来说,纸质教辅出版仍然是教育社的稳固发展的根本,并且打造良好的纸质教辅品牌,才是提高出版社知名度,加强与其他主体合作的重要发展战略手段。因此,对于中小教育出版社而言,未雨绸缪,打造好纸质教辅品牌,为学习机、点读机、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教辅产品做好基础工作,才是地方教育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首要措施。

2.完善出版社自身网站等数字平台建设

出版社应该建立自身的教育网站、构建教育资源交流平台,这是促进地方教育出版社稳定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分类建立数字化题库、课程资源数据库(如教学音视频资料等),通过免费提供本版教辅图书的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上查询服务,快速集聚网站固定注册用户,充分发挥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的优势。并适当开展电子商务,图书销售,教辅售后等业务,建立网络与实际出版相结合的教育出版数字服务平台。或者,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把出版社的网站建成一个具有学习功能、测试功能与教学资源下载功能的教学系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将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和家庭辅导结合起来,通过销售点卡等方式为一线师生的日常教学提供“在线备课”“智能出题”和“在线作业”,进而添设“互动教学”“互动培训”等服务;以网站为主的教育服务模式,是建立“教育服务平台”的重要形式之一。

3.加强商业联盟

就现阶段来看,赢利成为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一大难题,数字出版资源如何收费应该是地方教育出版社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智能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成为互联网的新载体。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出版社应该抓住机遇,增设以手机阅读为主的资源获取方式,教育出版社可以加强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很多中学生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而手机拥有得成熟收费模式,使得学生易于接受通信基本功能之外的消费。传统的出版商没有理由忽略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开展手机教辅数字出版,通过流量进行计费,达到共赢。此外地方出版社也应该加强与硬件商的合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辅产品琳琅满目,出版社也应高度重视这一市场,加强与教辅产品硬件商的合作。将自身优秀的教辅资源植入教辅产品中,利用硬件商的销售渠道提高出版社以及教辅品牌在教学领域的知名度。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我国教育出版作为一个特殊的出版群体,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人才和经验,在这个优势和基础上,抓住时代机遇,积极面对目前出版社存在的一些问题,快速稳步实现转型,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国内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1)“互联网+期刊平台”的形式《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第4篇

关键词:纸媒数字化;战略转型;云报纸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47-02

一、引 言

报纸乃至整个纸质媒介会走向消亡吗?自从互联网的兴起、电子书的流行、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开始,这就成为了人们日益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从众多的相关论文来看,一部分观点是集中在了信息载体的变迁上,因为纸媒的最基本特征就在于其信息的载体为印刷品,一旦其信息可以能够以更为先进和方便的载体表现出来,纸媒就必将面临时效性降低、销量下降等危机。不过从手机报到微博再到互联网技术下的内容APP化,我们可以发现,长期而言,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还是最重要的。而报纸、杂志这样的平面媒体所要做的就是,顺应潮流、做好内容,以不变应万变[1]。

新传播时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纸媒也必须转型。因此,除了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之外,纸媒还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延伸。在这种大背景下,用于计算机、随后又用于广电发展的“云”概念,也出现在了纸媒中。

二、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及困惑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产物如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等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传统纸媒面临着重大冲击。在数字出版被认定为21世纪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之际,报业纷纷面临数字化转型考验。

大势所趋之下,数字化报纸网站大行其道,但其实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目的、盈利模式、前景预测等各个方面大多准备不足,大多数报社属于被动转型,没有将数字化同报业的核心利益相挂钩,甚至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国内大部分报业的转型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多,收益少。只是将报纸数字化的网站,想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中占有一席之地、分一份蛋糕,比在传统报业中竞争还要难得多[2]。

总体来说,国内报纸的网站建设除了强大的宣传功能外,盈利模式依然不够明确和完善,仅仅是报纸的同步数字化远远不足以在信息繁杂的虚拟世界中生存。当然,数字化转型为报业所提供的巨大机遇和动力是不容忽视的。

数字化转型初期,“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产生了对立,对数字出版认知上不健全。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的报社认为信息载体只是末端,自身内容做好了,纸媒影响力大了,转型之后必然可以吸引到大批忠实读者。但事与愿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品牌排名中几乎没有重合,从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两种媒体品牌的价值体系不同,评判标准不同,产生过程不同,因此难以延伸,忽略了网络用户的实际需求、行为特点和消费习惯,导致无法有效地吸引到受众。另一方面,看重网络渠道的报社可能会盲目跟进,去模仿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形式和内容,反而丧失了自身的内容优势,得不偿失。

对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的还有渐渐有进展的三网融合。如果说新媒体的出现对报业和广电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么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却使广电行业获得了发展的良机,而进一步压缩了纸媒的生存空间。尽管目前对于“三网融合”应以内容为主还是以渠道为主,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融合方案,但对报纸而言,面临的却同“邮发合一”时代一样的尴尬:基本丧失对发行渠道的主导权[3]。三网融合带来的是受众需求的大变化,不太会像以往那样对报纸进行精读。要知道,连博客也是为了受众需求变为微博,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至关重要。

报业想要在数字化转型中突围,首先要坚持的便是新闻性。也就是说,虽然报纸受到区域性限制,但正因如此,更要回归自身,打造新闻特色和地方特色,为进一步的技术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网络信息的传播和整合方面,首先要发挥信息的过滤和整合功能,使手中能够获得非同寻常的信息;另外,当前报业的数字化过于依赖云出版平台,例如方正阿帕比和中国知网,报社自身对信息的数字化整合较差,独立数字化营销能力不足,如此看来,云报纸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三、数字化浪潮下《京华时报》的第一个十年

在第一个十年面对数字化浪潮和“报纸消亡论”时,《京华日报》的战略转型还是集中在了纸媒载体本身。首先其强调了相对于网络媒体纸媒在内容创新上可发挥的优势,提升内容质量,加强内容整合;而在拓展市场份额方面,虽然当时中国报业的实际收入呈现负增长趋势,但是《京华时报》依然采取进攻策略以扩大声场份额;另外,其在售价、广告、文化推广、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也是全面创新,使其影响力和公信力既在读者群体中得到认可,又在广告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虽说如此,发展数字媒体确也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像大部分纸媒那样,其采取基本的“一报一网”模式。而在数字化战略转型方面,《京华日报》社长吴海民表示,要着重培养在网络时代的复合型的人才,这也是《京华时报》第二个十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人才资源积累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京华时报》云报纸的开拓

2012年5月17日,京华云报纸全球首发,标志着京华时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云报纸”简而言之,就是京华时报将有前后两个终端,前端是传统形态的报纸,后端则架在“云”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延伸[4]。

这是纸媒具有开拓意义的一步,初步实现了纸媒同数字识别技术的结合。而除了新闻内容外,京华时报云报纸同时也可以实现电子交易、网络游戏的下载等功能。只要装上特定的客户端,用手机一拍,经过后端平台的编辑和整合,便可以看到相关信息、链接和视频等。京华日报的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统一的良好尝试。

与此同时,云报纸的开拓也必将带来生产方式、整合方式、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型。首先,在自身定位方面,京华时报将不再是“一报一网”的简单组合,而会成为一份平台型的报纸,深度报道不会再成为报纸发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反而详尽而全面的咨询讯息成为关键,因为只需一拍,相关信息就会尽收眼底;其次,内容的生产与整合方式发生转变,前后两个终端各司其职,更为关键的便是进一步探求如何很好的实现两个终端的无缝连接;再次,商业模式也需要发生改变,如何处理好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同云报纸内容生产的关系,成为京华日报短期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很显然,在面对第二个十年伊始,《京华时报》坚定地采取了技术转型。当然,这也是由于在第一个十年中,《京华时报》坚持实行了进攻战略,成功夺取了大片市场份额,并在读者心中树立了权威性和好印象,为其进一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技术转型同时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支持,《京华时报》便选择了和联通的相关合作。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如果读者真的可以完全通过京华时报云报纸实现商业互动,那么无疑这将是一种引领未来的商业模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拍摄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流量,而且软件的系统要求也提醒着我们,云报纸的商业模式不能急功近利,需静待良机。

在2012年的首届京交会上,《京华日报》参展5天,至少发出去15000份报纸,在公众开放日更是两小时内5000份变一扫而光。可以预见的是,当前云报纸的发展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的,如何根据合理的预测来构建市场成为主题。技术的增长和传播是飞速的,《京华时报》作为先驱无疑在云出版市场占得先机。但现阶段技术的深化和模式的思索还是重点,毕竟《京华时报》目前所提供的云搜索范围不广,应用版以推荐和介绍目前智能手机平台上的软件、游戏及服务为主要内容。要想保持长久竞争力,当前品牌建设仍是重点。

五、云报纸的探析及思索

很显然,云报纸并不等同于纸媒的数字出版,而更像是数字出版的一种趋向,其本身具有极大的变革意义。前车之鉴,报网融合并不能挽救报纸的颓势。报纸在最初拥抱网络媒体时,趋之若鹜地想借网络“推广自己的品牌”,然而最终发现,互联网已经消灭了所有报纸的品牌[4]。 无疑,单纯的新闻专业主义和简单的报纸网络复制是片面的。

业界对于云报纸的前景也是一致看好,因为云报纸以原报纸为依托,同时将互联网带入,通过终端和云计算,为原报纸实现巨大的增值,且其所需的增值代价较低。的确,技术的介入扰乱了平静的媒介环境,改变了技术人员一直处在辅助地位的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介从业人员的边缘化,这需要我们去遵循技术这个规则,并发挥平台中专业素养的巨大优势。

随着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会在未来引领这种云阅读的潮流吗?传统媒介的确在探讨自身出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是,毋庸置疑,电子阅读将成为主流。当然,云报纸的发展依然面对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做终端软件下载的,接下来如何把传统纸媒的广告商导入进来?如何跟其他门户网站的客户端竞争?“云报纸”虽然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商业模式上也创意性地和电商平台、付费下载结合,但读者体验受制于纸质报纸发行量,没有报纸你如何拍照[5]?另外,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虽然当前有政府的政策保护,但是却不能去完全依赖这些政策,否则一但失去保护,没有改变的行业就会被技术的浪潮摧毁。传统媒体的技术改革必须一直向前推进。

数字化浪潮和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纸媒无法避免同新媒体和全媒体的竞争,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完成华丽的翻身迫在眉睫。此时的纸媒必须明确自身定位、读者需求、传播渠道和商业模式。然而当前的纸媒数字化大多流于形式,数字化转型不但没有成为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反而成为报社的一个额外开支负担,内容生产上也出现被渠道化,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而京华时报云报纸的诞生却提供了一条纸媒的改革创新之路。目前,云报纸的技术完善和商业模式依然是重点,终端的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云报纸是纸媒拓展的重大尝试,是数字化时代纸媒十字路口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吕择.平面媒体的十字路口[J].今日科苑,2012(4).

[2] 徐伟.数字化:如何给报业一个未来[J].青年记者,2008(24).

[3] 沈天舒.“三网融合”下的报业突围[J].编辑之友, 2010(8).

第5篇

关键词:报业转型;数字化;全媒体记者;二维码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74-02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融媒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愈演愈烈。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媒体在传播的互动性、传播的内容量和传播速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使得其在媒体新闻影响力的竞争中力拔头筹,并以其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报道方法抢占新闻市场,争夺受众,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纸质媒体面临发行量减少、广告减少以及受众流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报纸媒体的持续发展和转型成为报业转型时期业界和学界所讨论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内大多数报纸正在向数字化转型,寻求与网络媒体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数字化转型成为报业发展的显著趋势。作为江苏地区都市报的典型代表,《扬子晚报》自1986年创刊以来发行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已密集覆盖江苏全省,并在江苏周边的上海、安徽等地共设有17个分印点,每天凌晨同步传版印刷,清晨上市,日发行量保持在180万份左右,并不时突破200万份。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的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扬子晚报》以99.2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52位,成为江苏地区唯一上榜平面媒体,也成为江苏唯一连续9年每年都上榜的平面媒体[1]。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从过去单一的报纸发行转向报网建设、微博平台拓展、全媒体等多元运作方式,其数字化的转型策略也为国内其他报业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

一、报网建设:《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联动策略

纸质媒体的电子化是传统媒体融入网络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打造新闻网站成为纸质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早期举措。把报纸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网络,受众上网看网络报纸,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媒体采用的方法,也是扬子晚报网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扬子晚报网是依托《扬子晚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平台,是江苏省首家获得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站。自1998年6月创办以来,扬子晚报网以信息量大而受到广大网民青睐,并与全国多家重点网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的新闻被人民网、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大量转载,转载量一直在江苏省名列第一,成为宣传江苏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前《扬子晚报》电子版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往下罗列,2012年起电子版全新改版,改版后电子版清晰地分成A叠、B叠;在版面目录上把报纸的排版扫描,用缩略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突出网站的视觉冲击力,让受众一目了然,提高了点击率和关注度。

纸质媒体在电子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在做好网站的同时扩大报纸销量成为报业不断探索的话题。对比《扬子晚报》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可以发现,电子版呈现的内容往往不是报纸的全部内容,读者通过浏览电子版可以阅读到A版的焦点新闻版面,B版的“网罗天下”栏目、文体类报道和副刊等内容。而报纸上有些版面如江苏新闻、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等这些版面在电子版上是没有的,而这些版面的内容却是非常精彩的。《扬子晚报》在电子版上呈现了一部分精彩内容,也保留了一部分,读者如果想看这些内容需要去购买纸质报纸,这样报纸的销量就会有所保证。《扬子晚报》在做好纸质内容电子版的同时,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新闻社区网站。扬子晚报网除了转载《扬子晚报》纸质版的新闻以及大型门户网站所刊载的重要新闻,更侧重服务性,将其目标定位主要立足于江苏地区,以江苏省内和周边地区的重大事件和社会新闻为主,辅之以教育、时政、民生、活动等栏目,不断扩充内容和信息量,成为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复合型新闻社区网站,引发目标受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纸媒和网站都活跃起来,提升了报纸的新闻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二、官方微博:《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拓展策略

近年来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广播式的传播深受众多网民喜爱,成为网民在网络上交流互动的新平台,也成为报纸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2012年7月18日,新浪江苏公布了2012上半年江苏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扬子晚报》微博在活跃度、转评指数、粉丝数等多个指标上位居榜首[2]。根据新浪江苏统计,“@扬子晚报”2012年上半年微博一万多条,是江苏地区微博量唯一过万的媒体,平均每条微博的转评指数接近180,粉丝地区分布涵盖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区,《扬子晚报》官方微博呈现出立足江苏,辐射全国的特点。

《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设有微博编辑栏目“即时新闻”,也有“在线报料”、“编辑记者”和“专栏版面”等栏目。由于纸质媒体一般版面和栏目众多,把这些栏目的微博都罗列到官方微博未免会有些杂乱,而开通各个专栏版面的“子微博”可以更有针对性和互动性,网友对哪个栏目感兴趣只要进入《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之后点击“子微博”即可更好的参与互动、分享信息。记者们把他们的微博链接到官方微博之中,网民通过微博也能直接找到记者。2011年,新浪微博和重点合作媒体联手打造了“在线爆料”平台,为纸质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广泛来源。《扬子晚报》的新浪官方微博在全国各媒体官方微博中率先升级为媒体高级版,其“在线爆料”平台强化了网民与报纸的互动,网民在微博上把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各种新鲜、有趣、好玩的新闻线索以直接的方式反映给编辑。巨大的微博粉丝数量为《扬子晚报》提供广阔的新闻来源,也成为《扬子晚报》的影响力资源。微博编辑也通过官方微博这个平台强化与网民的互动,引领网民进入第一新闻现场,为网民提供第一资讯和第一服务。2012年8月台风“海葵”给江浙沪皖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从8月6日起持续不断地关于“海葵”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网民台风动向、政府防台措施以及台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等信息。在数量上占优的同时,《扬子晚报》坚持以质量取胜,做大做强官方微博,把广受欢迎变成具有核心竞争力,成为《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拓展策略。

三、全媒体记者:《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策略

纸质媒体的记者一般可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媒介融合时代纸质媒体的文字和摄影记者或多或少都兼具一些摄影技术或文字功底。报网融合的不断深入对纸媒记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单一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全媒体记者是“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3]”打造全媒体记者,推进报网融合,是《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又一重要策略。2012年4月28日,《扬子晚报》首推66名全媒体记者,邀请南京大学老师为全媒体记者进行上岗培训,并给每位全媒体记者配备32GiPhone4S手机,同时为相应工作团队配备发稿和编辑视频的专用笔记本等工作设备,确保全媒体记者全天候全媒体发稿,开启了《扬子晚报》的全媒体记者时代。由于全媒体战略的实施,《扬子晚报》不断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全媒体新闻,如2012年5月3日《扬子晚报》封面刊发一条题为“好大一枚‘钻戒’”的图片新闻,内容是太阳出现在圈圈云的边缘时,两者合起来就像一枚巨大的钻戒。这张图片是当日早晨6点左右,《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途经沪宁高速镇江段时,发现东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大面包圈”,随着观测位置的变化,“圈圈云”的形状和颜色也有所不同。记者随即拍摄新闻,通过官方微博图片,在扬子晚报网视频栏目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伦敦奥运会期间,《扬子晚报》派出四位全媒体记者赴伦敦报道奥运盛况,在半个月的比赛中《扬子晚报》每天推出16个版面伦敦奥运会特刊《笑傲伦敦》,同时注册官方微博“@伦敦时间”,通过微博即时奥运新闻及花絮,与网民进行实时互动。在此期间,《扬子晚报》推出3G版“手机奥运”,手机上网用户只需用手机输入网址或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指尖”即时看奥运。此外,报纸还与网站以及手机报、客户端等多媒体渠道充分互动,丰富报道手段,倾力实施了奥运报道的全媒体传播行动。《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通过《扬子晚报》官方微博报道最新新闻,进行视频采访,让《扬子晚报》的新闻通过微博“滚动”起来,依托视频等流媒体“生动”起来,为受众创造出喜闻乐见的全媒体新闻。

四、二维码:《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多媒体策略

二维码是一种连接报纸、手机和网络的新兴数字“桥梁”,读者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条码扫描软件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可以轻松阅读观赏报纸的延伸内容。报纸记者采访,一直是文字记者负责撰写稿件,摄影记者负责拍摄图片,展现给读者的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二维码技术的出现,使报纸记者的采访活动实现“升级”,记者可以通过手机或摄像机记录画面和声音,写完稿件之后将拍摄的录像剪辑上传报社网络,报社主编根据需要将相关新闻的视频网址生成二维码印刷在稿件旁边,读者在读报的同时用手机观看视频更能够感受新闻的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纸打造文字、摄影和视频合一的全媒体记者,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与视频信息相整合,使得新闻内容具有了更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对于一些受众关注度较高的重大新闻,《扬子晚报》在新闻边上都会打上二维码,读者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关新闻的视频信息。2012年高考期间,《扬子晚报》推出了《高三这一年》、《忧与爱》、《考·声》、《我最想》等系列“微电影”高考报道。读者扫描二维码观看全媒体记者拍摄的高考视频,不仅可以看到各个角度的高考报道文字、图片,而且可以看到视频等,这样报纸内容就“动”了起来,报纸显得更加立体化,信息得以全方位呈现。随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趋势的推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读者借助手机通过报纸看视频这种方式将指日可待,二维码的使用将是纸质媒体电子化转型的一次“革命”,也是实现报纸与网络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多媒体策略。

参考文献:

第6篇

国防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期刊是指由国防装备研制、教学和使用等相关单位主办的期刊,既包括军队科技期刊,也包括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办的期刊。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主要包括船舶、航天、航空、兵器、核、电子等行业,承担着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研制的主要任务。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研究院(所)办刊相当普遍,“一所一刊”或“一所多刊”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既包括众多公开出版期刊,又包括为数不少的面向国防系统或本行业发行的内部期刊。国防科技期刊同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问题。

国防科技期刊的特点

国防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国防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和评述国外国防领域新的理论方法、技术进展和研究动向,是国防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期刊在为国防科技工作者交流成果、扩大视野、启迪思路,在推动国防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民用科技期刊相比,国防科技期刊由于国防科研的特殊性而有其自身特点。

与办刊单位主业一致性高,期刊特色比较鲜明。我国国防科技期刊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分工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分工有很高的一致性,期刊的选题范围一般均与其办刊单位的主业相当吻合,期刊特色比较鲜明。

保密要求严格,内容需经脱密处理。国防科技期刊因为植根于国防科研一线,其选题和组稿多来自于科研一线的需求,稿件具有型号研制和工程应用背景,因此对保密的要求很高。在投稿和审稿过程中均应符合相应的保密程序和要求。无论公开期刊还是内部期刊,来稿中涉及到的关键数据和技术细节等要按其发表范围经相应脱密处理方可发表。

读者群相对固定,具有小众期刊特点。国防科技期刊均以服务科研、引领创新、支撑发展为办刊宗旨,内容专、深、新,其读者群主要分布在本单位、本行业及相关单位,读者群比较明确和稳定,发行量一般不大。

较受国内外关注,有较高影响力。国防科技具有高、精、尖性质,除了电子信息领域部分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之外,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大都是在国防领域率先得到使用的。作为国防科技成果的交流载体,国防科技期刊不仅受到国防行业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民用行业读者和国外相关机构的关注,因此,国防科技期刊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一般较高。以中船重工集团主管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为例,该集团公司主管的公开出版期刊有28种,分布在3个直辖市、9个省的12个市,分别由集团公司下属的21个研究所主办。其中核心期刊为13种,占比46.4%,而核心期刊一般是从各学科前20%~30%期刊中选取的,可见中船重工的科技期刊大都处于相应学科的前列。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与不足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公开出版期刊大都加入了国内的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国内的学术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主要有3家:一是同方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包含168个学科专题数据库,收录国内出版期刊9400余种;二是万方数字化期刊群,收录自1998年以来自然科学为主的国内出版期刊7300余种,其中核心期刊1600余种;三是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约9000种。

公开出版的国防科技期刊大都加入了上述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以船舶科技期刊为例,中船重工主管的28种公开出版期刊中,除个别大众消费类和科普类期刊外,其他均包含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数字化集成平台中。这些数字化集成平台通过商业化运作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得到推广应用,有的还发行到了国外,大大提高了国防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部分国防科技期刊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这些期刊网站不仅可提供论文摘要和全文下载,有的还整合了期刊介绍、在线投稿、在线编审、流程管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参考文献校对等功能。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对于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有一定积极作用。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议中存在的不足。如前所述,我国国防科技期刊大都由研究院(所)主办,处于“一所一刊”状态,期刊集中度小。目前,除了个别行业学会主管的期刊“抱团”与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洽谈独家授权的期刊数字出版合作之外,众多的国防科技期刊基本上是独自与数字化平台运营商签订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在合作中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国防科技期刊淹没在普通期刊中,国防特色得不到彰显,并且期刊编辑部的经济利益难以保证。部分期刊虽然申请了域名,建立了自有版权的期刊网站,但是网站推广力度小,网站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将纸质版内容数字化后搬到网站上,且内容更新慢,网站访问量小,影响力不够。

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大部分隶属于国防科研单位的科技信息部门。由于国防科技期刊具有公益性,编辑部赢利能力弱,期刊办刊经费基本上是由主办单位划拨。期刊编辑部及其所隶属的科技信息部门均不属主办单位的主要经济实体单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地位相对边缘化,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要么内生动力不够,要么外部推动力不够。国防科技期刊编辑部规模一般较小,少的2~3个人,多的10来个人,满足日常的组稿、约稿、编辑、出版尚可,在数字出版方面人才明显不足。

并且,我国的数字出版不是出版界首先提倡并促成的,而是由数字技术提供商、开发商等企业率先提出的,出版部门大多是在数字化出版的大趋势下顺势而为。因此,期刊出版部门在主观上缺乏引导数字出版的主动性,在客观上缺乏数字出版的技术和人才。

国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途径

“借船出海”,发挥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的传播力。在目前国防科技期刊分散运营、期刊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国防科技期刊借助国内外大型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实现期刊数字化仍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国外科技出版集团,如汤森路透、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出版平台并持续更新,建立了信息采集、资源集成、在线服务、版权保护、学术评价、按需印刷、咨询分析、流程管理等―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加入其数字出版平台,有利于更大范围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吸引国际稿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乃至我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显示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国内期刊数字化集成平台运营商也在不断加强内容建设,推出特色服务。如中国知网正在努力建设文献检索平台、编辑出版平台、评价分析平台、学习研究平台。其于近年力推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单篇或整期优先出版。这对于转变出版模式、缩短期刊时滞、确认论文首发权、加快学术成果传播速度、吸收高质量稿件、提高期刊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作共赢,建立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目前,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甚至形成集群效应。在行业期刊门户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数“中国光学期刊网”,它集成了国内50种优秀光学期刊,成为了我国光学业界的门户网站。该网站还设有资讯、社区、培训、会展、企业等栏目。其中,资讯栏目又开辟有特别推荐、行业动态、科技动态、市场分析等子栏目。该网站的资讯栏目已成为众多高校、研究所、企业了解行业资讯的首选。

基于期刊集群的行业门户网站建设,一方面能将最新科研进展和成果介绍给产业界,另一方面又能将市场需求反馈给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这对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国防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门户网站建设,形成集群效应,有利于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国防科技期刊支撑行业发展、引领知识创新的办刊目标。

在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国防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应该打造龙头、联合图强。按照期刊集群的规模和目标用户群,优势期刊出版单位可以通过与行业期刊的互利合作,逐步建立三种层次的门户,即:单一行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工业期刊门户;国防科技期刊门户。

内外有别,打造内网特色的互动出版平台。国防科研单位大都建有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内部网,这些内部网部署有身份鉴别、入侵检测和审计跟踪等保密技术手段,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保密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内部网为国防科技期刊,特别是内部期刊的数字出版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基础平台。

无论是自建期刊网站,还是集成数字出版平台的内网镜像,都可以利用内部网建立特色信息服务的互动数字出版平台。Web2.0技术的兴起,为互动出版提供了机遇。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型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内网数字出版平台上,由于用户专业相近,且与社交网络一样有很长的在线时间,因此,可以开设兴趣组、知识论坛和博客、RSS、订阅推送等特色栏目。利用知识论坛、博客,用户能够发表博文,尤其是当用户在浏览期刊论文的时候,可以发表评论,从而实现期刊论文的在线评价和推荐;利用知识论坛和博客,也能够形成用户之间的更深层交互,促进企业内部学习型团队的形成。在保密前提下,甚至可以建立在线实验室,授权用户可以实时查阅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使数字出版平台与知识创新平台无缝对接。

适应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数字出版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旨在逐步提高期刊集中度,树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如前所述,多数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对国防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转型既是机遇又充满挑战。要想化“危”为“机”,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必须直面期刊转型所带来的挑战,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出版模式等多方面加以适应和转变。

我国科技期刊的赢利模式基本上为“上级拨款”+“发行、版面费、信息服务、广告”中的一种或多种。不靠拨款而能独立赢利的期刊少之又少。

在数字出版时代,国外科技期刊创造了开放获取的运营模式:其一是读者免费在线访问,年终发行印刷版支付较低费用;其二是发行两种版本,收费版提供附加服务;其三是作者付费模式,而付费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协会或基金会的资助。这些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议国家和国防相关行业设立出版基金,使国防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建立起“出版基金+作者付费(版面费)+信息服务+广告”的赢利模式。当然,无论采用何种运营模式,期刊内容的生产和加工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唯有一流的内容,才能带来衍生的增值服务及服务收益。

第7篇

模式一综合性出版单位转型为电子书产品提供商

2012年,随着Kindle、iPhone、iPad、黑莓和Android手机(HTC)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Apple iTunes、AmazOn Kindle shop、GOogleeBookstore为传统出版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内容运营理念,引发了电子书阅读需求和消费的双高速增长。以国外电子书市场为例,2011年亚马逊的Kindle Store占全部市场份额的61%,巴诺平台占20%。索尼平台占5%。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所作调查,美国电子书销售额到2015年将翻三倍,增长至28亿美元。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抓住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市场机遇,国内大型出版商加快了从提供传统阅读服务向数字阅读服务的转化步伐,开始加大对电子书等数字内容的开发力度,积极涉足电子书业务,部分出版商已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特别是手机阅读一经出现就表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个人阅读市场成长最快的种类。

当前,正在转型的出版商中,主要通过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来提供电子书阅读服务,内容主要以大众图书为主,言情类内容居多。随着亚马逊中国、当当网、京东商城等众多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内容分发业务的陆续启动,2012年将成为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化出版转型事实上的业务元年。

模式二专业图书期刊出版单位转型为专业数据库提供商

专业图书,期刊受到技术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影响进一步显现,通过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已渐成趋势,提供的阅读内容从以单本电子书刊为主,向同时提供电子书刊、视频和工具书相结合的多媒体转化;阅读行为从单向、被动式阅读行为逐渐向双向、交互式阅读行为转化;阅读功能从单一的内容阅读拓展到阅读、检索、体验等多种方式;服务方式从仅提供纸质出版物向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多终端多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转化;销售服务方式从售卖书刊内容,向售卖数字内容访问权转化;销售渠道从单一的传统新华书店,向传统渠道与电子商务网站相结合的模式转化;销售方式从单一的中盘,向对用户直销的方式转化。

专业内容阅读需求变化的多样化,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专业图书期刊的内容组织、产品实现和推广销售方式。专业出版商正由传统纸质内容提供商加速转型为数字内容提供商,其营销方式也已开始逐渐转变为专业数据库定向服务(检索、阅读)、内容付费下载和按需印刷(POD)等相结合的复合出版模式,以专业图书、期刊、论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图书馆成为数字出版重要的出版形式之一。

根据国外STM出版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经验,国内专业出版单位正力图通过内容采购和订阅模式,形成以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学术机构、公共图书馆以及大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专业内容付费商业模式。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更新内容的专业内容数据库,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可能成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模式三报刊出版单位转型为社交网站

读者人数持续下降、广告收入不足、经济增长放缓、阅读习惯改变等诸多原因,使国内外部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处境艰难,日报和周刊尤为严重,这大大加速了报刊等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化的速度,这种趋势在2009年以后尤为显著:2009年1月,有30年历史的美国《亚洲周刊》宣布放弃印刷版,仅出网络版;2009年3月,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放弃出版纸质报纸,转变成为电子报纸。传统报刊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纸质阅读逐渐被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所取代,经营方式也开始从以报刊为主、网站为辅,逐步向以网站或虚拟社区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

新技术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对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要求,通过将网络阅读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将传统的平面广告及时转化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广告,从以纸质报刊期发和平面广告收入为主的经营方式,向以提供持续更新内容和个的社交网站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成为部分传统出版单位的探索模式。

模式四音像电子出版单位转型为全媒体内容服务商

以全媒体出版为显著特征的数字出版业务,对传统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电子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程等多媒体内容,提出了新的需求。

部分出版商已开始从原有的音像制品、多媒体节目为主的光盘出版方式,迅速向以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学等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在线内容服务方式转化,以期在数字化领域中重新定位这部分内容的市场价值。

模式五教材出版单位转型为教学服务提供商

为了更有效地支撑教材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大型教材出版商已开始从原有的纸质教材销售和服务模式,逐步向提供互动、全媒体的综合教学服务方式转变。通过教学资源网等学习平台,在提供教材的同时,为学校提供网络增值内容和培训服务。

模式六部分厂商拓展为平台提供商

国内实力较强的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发行中盘、电子商务网站,从2008年开始已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开始采用兼并、收购、重组等手段,加大相关领域的整合力度,打通产业链,进一步强化其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上海新华传媒、四川文轩、深圳书城、安徽书城、北京报刊发行局也已纷纷搭建了数字内容分发平台,开始了数字产品销售业务。

第8篇

本刊秉承“传播显示技术、服务完整产业链、立足科技情报”的办刊宗旨,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完整的服务,加速科技信息化转型,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专业科技情报期刊。本刊所设栏目有“专家的思考”、“《Information Display》精选”、“技术交流”等。

阅读对象:从事显示相关领域科研和生产的企业决策者、专业科技人员和相关大专院校师生。

征稿范围:涉及平板显示或其他各类显示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的论文或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类报道,包括上游材料、中游器件以及下游应用各方面的内容及信息,体裁、题材不限。

投稿需知:

(1)来稿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2)论文结构完整:

①标题、摘要(100~200字为佳)、关键词(3~8个)——中、英文对照;

②正文——字数不限(以5000字左右为佳),语句流畅,结构清晰,文中所提及术语及名称等尽量为中文,所配图表(含标注)皆以中文表述,且图片清晰;

③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次序列于文后,如引用期刊文章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④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学历,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E-mail等。

(3)来稿一经录用,本刊将按规定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

(4)注: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和“龙源期刊网”。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信息,将统一由编辑部全文入编上述刊、网,并一次性付清稿酬。若不同意入编,请在来稿中声明。

投稿方式:

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寄发。E-mail:。

《现代显示》杂志社通讯方式:

第9篇

引言传媒产业的兴旺发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兴旺发达的标志,是一项能够极大造福于人类社会、提升人们生活素质的公共事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正面临着一场新闻革命,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一员,已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1新媒体带给传媒产业的冲击

新媒体以其传播快捷、资源丰富、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个性化强的优势,快速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分食着科技期刊的广告市场和读者群体,科技期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这场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传统媒体人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更是科技期刊急需解决的问题。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就目前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具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2.1传统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长期形成的权威性、品牌性和公信力带来的深远影响,有着忠实的目标读者群、编辑队伍和原创作品的天然优势、精美图文并茂所产生的阅读乐趣,以及大幅面精美广告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但是,科技期刊限于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周期长,印刷成本高、出版时间固定、版面受限、互动性差等等。

2.2新媒体的优势是其实效性极强,内容随时上传、更新,检索方便快捷,易复制,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动性强,编读之间可随时交流,相关内容报道全面,便于查询,广告更有针对性,出版发行简洁快速,成本低,受众面广;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Phone的出现,新媒体已不再那么受终端设备、电源和线路的限制,也能随时随地阅读了。但是仍不能像传统媒体(报刊、杂志)一目十行,不如传统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强,导致深度文章阅读率低,广告视觉强迫性差,效果不以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业向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会彻底改变。

3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机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中国正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科技期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报纸、书刊的责任是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科学技术乃是强势文化及第一生产力,相应地,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传播者,拥有引领科研方向、凝聚科技力量、汇集创新成果的科技制空权[1],它是反映一个时代及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

3.1与互联网相融合完成科技期刊向数字化的转型互联网日益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更快捷和更普遍的信息源,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和新媒体,充分发挥期刊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实现刊网互动,这也是期刊业转型的重点方向[2]。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2011年5月19日北京举行的“教育出版数字化交流讲座开班仪式”上强调,对中国出版界而言,现在已经到了不是研究数字化重要与否的时候,而是要迅速行动抓紧完成数字化转型。对于科技期刊,应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利互补,掌握在数字化时代的主动权,跟上世界的数字化潮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实现传统媒体向现代传媒产业的转型。科技期刊承担着确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传播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文化、促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的重任,还承载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3]。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受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的形势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新兴的多媒体和网络传输的发展,科技期刊除了应该充分发挥文字、印刷品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外,更应该积极地采用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更方便、迅速地为受众服务。②对内容需求的变化,也是重要的方面。内容一直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保有话语权的资源优势,但网络媒体正分流着内容资源和功能的异化。③受众角色和阅读方式的变化。网络媒体模糊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使传播者和受众者在互动的基础上发生了角色的变化,而且地位平等。受众者也由沉默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参与者;阅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个性化、移动化的趋势。

3.2转变经营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科技期刊的核心是内容,质量是提升科技期刊的生命力的关键。科技期刊的文章内容应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该领域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所报道的技术成果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把网络技术运用到编辑工作中,改变传统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模式,对来稿进行信息检索,核对数据、引文,方便快捷,提高组稿、审稿的时效性;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索平台,可以更好更准地搜索、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净化学术环境,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坚持自己的办刊特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利用期刊网站平台,增加电子期刊、与读者的互动、下期内容预告提前上传期刊网站等,将原来文章发表滞后2个月上传改变为内容提要当期上网。将一条腿走路变为两条腿走路,以此来吸引读者,增加发行量。

3.3努力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素质科技期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科技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编辑加工时对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检索的情况。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①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地跟踪世界最新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和关注本行业本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对论文的审读能力,从中发掘和采用那些技术先进、见解深邃、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推广价值的文章。②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网络环境下对编辑提出的必备要求,这也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前提。③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熟悉出版业务知识。④具有创新精神,多元化经营杂志。要有组织专题的能力,组织学术会议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术会议议题的选择上。⑤要有版权意识,对于来稿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杜绝侵权行为。⑥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的编辑规范和标准,为确保质量和出版周期,严把质量关,使编辑和出版质量不断提高。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1.027

随着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意义在于:一是提高编辑出版效率,网络投稿、在线编辑、在线专家审稿、网络发行以及作者、读者和编辑之间的互动,将大大地提高杂志社的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学术产品的获取性增加,个性化服务增强;三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将打破纸质期刊出版日期、刊期的限制,可以实现即时在线出版,以及通过互联网络实现期刊的国际化,极大地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1]。然而,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对期刊数字化出版认识不够,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期刊数字化出版模式单一,平台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受众的阅读习惯改变还需时日,体制机制和行业标准滞后,版权问题突出等困惑[2]。目前,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高校学报有必要率先对数字化出版模式进行探讨。

一、牢固树立内容第一的观点

高校学报的生存之本是学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高校学报体现出的学术性、创新性,以及每一项科研活动和实验过程成果的记录都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因此,注重内容质量是高校学报走向数字化出版的必要条件,学术期刊的核心在内容,数字期刊的基础也是内容[3]。相对于内容,出版技术永远排在后面,平台永远是第二位的,技术供应商能够给予内容提供商最先进的技术生产,最快最好的传播,但绝不可能替代内容的价值创造。国际上一流的学术期刊,他们的编辑都把主要功夫用在学术论文上,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想方设法争取高水平的论文[4]。

传统期刊的出版单位,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把现有的内容优势与信息化条件的传播优势进行链接,在期刊数字化出版进程中,将多元化的传播手段融入数字化出版进程,同时创新和拓展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确立在数字期刊源头的主动地位。

二、建设中国特色OA期刊集成平台

(一)OA出版的定义及意义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对OA出版的定义是[5]:任何经由同行评审的电子期刊,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读者或机构取用、下载、复制、打印、发行或检索文章。简单地说,OA就是开放存取,在科学领域,对学术论文采取“出版付费,阅读免费”的一种全新传播模式。

OA出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主要讨论狭义的范围,即专指学术信息传播。OA出版的最大特点是践行“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理念。实现OA出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文献的可获取性,追求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等体现期刊学术指标的最大化,在最大限度吸引专业读者的同时获得更多采集高水平论文的机会。如:STEVE LAWRENCE 在《NATURE》发表的《Online or Invisible》,通过对119 924篇公开发表的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调查发现,OA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为7.03,非OA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为2.74,前者较后者被引频次增加了2.56倍[6]。

(二)OA期刊的实现形式

OA期刊的实现形式,按其内容是否完全公开分为半OA期刊和完全OA期刊。半OA期刊有的学者又称复合OA期刊,是指期刊中的论文,只提供部分的免费公开,作者每篇文章一次性地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实现该文的半OA;完全OA期刊,是指期刊中的论文完全采用作者付费而读者免费获取的期刊;OA仓储式则是国际上OA出版的又一种重要形式,截止2008年11月6日,全世界已有68个研究机构、资助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制定了开放仓储政策,已经注册到ROARMAP的OA仓储有926个,可免费获取的论文有约1 100万篇。

OA期刊的出版形式有多种,但并不是一种排它的模式,它可以与其它的出版模式共存、融合和互补,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自由选择。OA期刊将不再被某一个出版公司的预算或财政所限制,因此OA所能达到的境界将不是任何一个出版集团所能够胜任的。

(三)中国特色OA期刊出版体系的构建

我国80%的OA期刊分散上网,处在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情实际出发,推动多元发展。对国内精品学术期刊要建立国际化的OA出版系统,政府应该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重点扶持。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影响有规模的数据库,已成为我国学术传播的主渠道,可以说具备了OA出版的雏形,但并没有具备OA出版平台的完备功能,而且他们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差额补贴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公益化转型[7]。对于自建网络为手段的自主化OA出版系统,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他们推动在自建网站上进行OA出版。高校学报应该率先试点这几种多元化的OA出版模式。

中国科学院主持建设的OA期刊集成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承办,已于2010年10月25日正式上线。平台中已经收录了111种期刊,近45万篇论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建立功能强大的个性化自有网站

高校学报自建网站是数字化出版最有效的途径。国际一流的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Lancet,BMJ等在网络上的表现也是一流的。首先,各个网站都有详尽的基础信息和完善的在线投稿系统,能充分提供信息为作者服务,例如登录Nature网站,不仅可以了解NPG(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40种刊物的报道范围和具体内容,更可清楚地知道这一创刊于1869年的刊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其次,这些网站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形式灵活,充分为读者服务,浏览这些刊物的网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信息和数据极其丰富,能通过不停地链接,找到许多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源,让人应接不暇,在网站内的各个刊物,不仅可以通过作者、题目、任意关键词等检索,还可通过引用情况、DOI号等检索。另外,这些网站都有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如有偿订阅,即在摘要和部分范文免费的基础上,有偿提供全文;单篇购买,每篇文章可“单篇/单面”购买;参与数据库盈利,刊物本身是某些数据库的一部分,从数据库的集成收益中盈利;增值业务,通过期刊的延伸服务获利,如Lancet的服务就可与手机运营商互联,还有广告收益和个,等等[8]。

高校学报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目前已有的自建网站还很不成熟,由于实力和重视的程度不一,导致传播效果差异明显,文献检索不便,利用率也不高,与国外的一流期刊自建网站相比,应该在以下功能上努力探索:第一是稿件采编功能和互动功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学报启用了期刊采编系统,也有的开辟了网上互动功能,但这项工作还需要在所有高校学报中普遍推广和使用,并完善相应的功能系统;第二是学术交流功能,高校学报可以利用网站建立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比如针对学术前沿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科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吸引大家开展讨论;第三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功能,即不受日期、刊期等因素的限制,实现即时出版,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第四是多媒体传播功能,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站相当于建成多媒体传播平台,可以通过视频、音频、Flash等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服务,这是传统传播手段所不具备的,应该说多媒体互动网络期刊是各类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前景广阔。

四、构建规模化、集成化的出版平台

数字化出版平台成为当今国际出版潮流,数字化期刊集群发展最为成功的平台基本由传统出版商主导。如总部设在荷兰的跨国科技出版公司――爱斯唯尔公司,其Science Direct期刊全文数据库有2 500多种期刊;德国施普林格科技出版集团,其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系统也超2 500种期刊;世界范围内的出版商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其Wiley interscience 期刊全文数据库有1 400多种期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投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积聚期刊资源。

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在《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要求实施数字化出版战略,整合已有的数字资源,将内容采编、信息加工、自动排版、网络销售集于一体,打造数字出版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推动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和示范工程的建立。几年来,各相关单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发展,但由于国家、学术界等对纯数字化出版的认识和接受认可程度还不够,真正定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几乎没有。目前可以探索一批有相当规模的,数字化出版走在前列的高校学报,成立数字出版集团,实现集约化运行,增强竞争能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9]。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针对参加试点的各高校学报,把创刊到现刊的所有文章全部作数字化处理,实行网上传播;其次是实现论文的在线预出版,凡是通过了评审和编辑编校过的论文,先期在网上以单篇论文为单位在线,后的论文仍然继续按照正常期刊出版印刷;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出版真正意义上的纯数字版的数字化期刊。

2010年10月《酿酒科技》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合作开办的《“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正式启动运行,该平台将先于印刷期刊发表作者的数字版论文,彻底地解决学术时滞过长的问题,缩短了出版周期,快速实现期刊论文按篇即时在线出版,切实提高了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数字资源平台期刊项目的启动,依托中国科学院,以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为基础,以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建立起集内容采编、信息加工、网络传输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形成了完整的期刊数字出版链,形成对院内院外期刊提供服务的,代表中国期刊出版“国家队”水平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和产业。该项目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三步来完成。

五、结 语

需要决定供给,只有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媒体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高校学报要紧跟世界数字出版的大潮,改变原来单一的载体形式,以满足网络时代的读者需求,要积极采用新技术,转变出版模式,促进高校学报网站的信息集成和网络传播,推进高校学报开放存取出版,促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过渡,建立数字化出版新的盈利模式,这些探索将是高校学报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汪新红.优先数字出版是提高学术期刊出版速度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90-92.

[2] 关卫屏,刘 斌,游苏宁.科技期刊“受众即市场”理论初探[J].编辑学报,2010,23(1):5-7.

[3] 周小华.中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问题探讨[J].理论学刊,2009,182(4):108-111.

[4] 晋雅芬.科技期刊数量增幅较快,质量差距不小[EB/OL].(2008-10-22)[2011-06-30]http:∥news.省略/a200810111001s33/htm.

[5] 卢小文.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的路径选择――兼议学术期刊与数据库出版平台的关系[C]∥第八届(2010)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万方数据资源合作中心出版,2010.

[6] 余 望.OA期刊与传统学术期刊的比较及我国发展OA期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编辑,2007(6):52-54.

[7] 吴月红.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3):202-204.

[8] 钟丽君.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89-692.

[9] 刘泽林.科技期刊:规模化出版•集约化经营•集团化管理[J].编辑学报,2010,22(6):508-510.

Study o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Model of University Journals

LI Guo-hua

(Periodical Press,WUT,Wuhan 430070,Hubei,China)

第11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期刊影响因子;文化传播载体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6-0001-0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化,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化出版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统出版方式相较,数字化出版具有以下特点:(1)写作、编辑的便利性,缩短出版周期;(2)可以同步出版、印刷、发行,做到按照发行数量决定印刷数量,从而减少库存;(3)节约出版发行的开支,方便检索,绿色出版。本文结合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浅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

1 目前国内外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

1.1 国外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

在国外,数字化出版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初露锋芒。数字化出版运作主体主要是期刊出版大集团,在当时数字化出版虽然与印刷化出版是并存的,但是数字化出版已经开始在网上相关信息,这也就标志着印刷化出版已经慢慢向数字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如Wiley-Blackwell等国际科学出版商(社)都相继建立了期刊的网络采编和平台、引文链接、全文数据库等各网络平台,并且还创建了链接多种资源的一站式网络服务出版平台。据有效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国外大约总共出版了6000多种高水平的学术期刊,ISI已经收录了超过50%的期刊。所以我们已经可以得出,当前数字网络化出版已经几乎覆盖了国际主流科技期刊。

1.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情况

在我国,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一直都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就有一项是推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书、收集报刊、网络出版物。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即将的“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出版业及出版社的数字化改革是重点

内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化出版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大约为799.4亿元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404.4亿元人民币增长了50.6%;2011年的收入又比2010年增长了40.2%。据统计我国总共有4800多种科技期刊,超过八成的期刊已经通过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家大型信息服务数据库实现了期刊的数据网络化出版。在我国按需印刷(POD)、期刊同步数字化上网、纸本期刊数字化等形式都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主要形式,然而与国外同行业的相比较,我国的数字化出版仅仅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2011年数字化出版的收入只达到了传统印刷化出版收入的4%,然而在国外,数字化出版的收入与传统印刷化出版之间的比例已经可以基本达到持平,甚至数字化出版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印刷化出版的收入。

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中现存的问题

2.1 期刊学术水平偏低

在我国,虽然科技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技论文,然而这些论文却普遍缺乏学术质量,无论是在国际学科影响力方面,还是在论文的引用率方面都不高。据有效数据统计得知,从2001年到2011年6月,我国科技论文的引用率为6.2,而在国际上,科技论文的引用率已经达到了12.03.按照论文的引用率进行排名,我国只能屈居第14位。期刊学术水平较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因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比较迟,所以在国际学术影响力较小;(2)根据现有的科技评价系统,学术质量高的科技论文一般都鼓励向国外期刊投稿,这是导致我国科技期刊学术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从21世纪开始,我国科技研究论文越来越少选择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其数量从2000年的42.6%跌落到2010年20.2%;(3)数字化出版的科学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数字化科技期刊的社会肯定度不高,很多学者认为利用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缺乏制约性,其论文的价值认可方面没有权

威性。

2.2 缺乏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

目前,信息传播的方式日益增多,而主要的传播方式必然是网络传播,然而很多科技期刊并没有达到这个认识,很多科技期刊主要负责人至今对数字技术缺少认识,而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所以缺乏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局限于已有的出版方式及出版形式,大家都在观望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形势,与国外传媒相比较,我国的数字化科技期刊在动力、效果、方法方面都明显存在较大的距离。

2.3 人才与资金缺乏

如果推行数字化出版的方式,在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经营效果都不是很好,面对这笔较大的前期资金都只能望而却步。另外在人才方面同样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如今数字出版方面的工作一般都交由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但是这部分工作人员却普遍缺乏出版编辑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国的数字化出版一直都举步维艰。

2.4 科技期刊的网站格局缺少创新性

现在虽然很多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却缺乏创新性,很多网站无论在格局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出现了“千网一面”的现象。大部分科技期刊的网络版只是其纸质版的附带形式,常常忽略了对网站上的信息进行维护及定时更新,其传统品牌的效力在网络空间没有办法得到延续。网络服务、技术力量、信息量及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紧缺,所以根本就没有力量维护大访问量。很多科技期刊网站缺乏时效性及交互性,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只有不到30%的科技期刊网站具有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正是因为缺少这个平台,读者进入网站之后,只能浏览文章,不能与网站的后台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同时,为了不影响传统期刊的发行销售情况,大部分科技期刊故意推迟网络的时间,对期刊数据库的光盘发行也是一拖再拖,最长的时间可以达到4个月,甚至更迟。缺乏时效性。

2.5 数字化出版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

如今,我国知识信息的检索方法及期刊的网络格式都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知网、维普、万方这三家大型的信息服务商都有各自的技术标准。知网及维普在页面打印、页面原样浏览的方面都是采用自己公司开发的系统软件,只有万方是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浏览器。因为有不同的存储格式,所以在进行期刊维护、资源共享、数据交换的时候没有办法使用统一的全文管理系统,从而为资源的传播带来难度。这样对于资源交流、共享、监督、整合方面都是不利的。

3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

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运用有效对策为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摈除阻碍,让我国科技期刊以更快地速度实现网络化、国际化及现代化的

转变。

3.1 改变理念,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

如今,科技期刊的传统出版形式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变革,它们必然要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的问题,每一个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都要开拓自己的思维、扩大视野,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出谋

献策。

在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的进程中,很多科技期刊都做了不少有效的探索。例如,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就与很多科技期刊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就像是中华医学会所属的系列期刊的结盟,这一结盟标志着重复出版、资源的多方授权的局面的结束,这是我国首个与信息服务商达成的独家合作。而广东省出版集团也在2009年1月开辟了新传媒的商业化运营的新局面,该集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独立运营的数字出版公司,探索了数字出版新的运营模式。

3.2 加大资金量的投入,重视数字化出版相关人员的培养

在人才方面,数字化出版比传统出版方式要求更高,它需要的是既懂得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计算机技术、现代化传媒技术、网络技术方面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涉猎的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而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在硬件设备的采购上,资金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大资金量的投入,才能为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3.3 建设科技期刊新颖的网络系统,积极建设数字化编辑部

据统计,已经有1000多家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各个网络编辑部要紧跟国际数字化出版的技术,利用好网络的便捷性,构建网络编辑、产业整合等平台,提高编辑工作的时效性,从而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建立网站互动交流平台,提高读者间、读者与编辑间交流的便利性。利用网络平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读者。

3.4 促进科技期刊国际技术标准的建设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是依托于网络的,所以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最好要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如知网、万方、维普这三个信息服务商的管理都是采用信息的集成化,也就更要求一致的标准。在制定及执行技术标准的时候,要将灵活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合作性和国际性几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标准更具可操作性及兼容性,从而确保了网上资源信息开发利用的效果及水平。

3.5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现今虽然我国数字化出版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但是它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发展中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相关法律法规已经跟不上形势,严重落后于数字化出版的发展。为了建设更优良的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要求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在评估标准、行业规范,还是在版权有偿使用机制或版权登记制度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健全,从而保护数字

版权。

3.6 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

不论出版业出现怎样的变革,质量优先的原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信息的生产及传播是期刊的生存之本,相对于其他因素,质量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传统纸质化出版,又或者是数字化出版,只要掌握了质量,就把握住了竞争的优势地位,所以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是谋求期刊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提高期刊的创新性和学术性,才有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只有顺应这个趋势,及时改变办刊理念,才能在出版业中求得生存,谋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佳宁.我国图书情报学与化学期刊信息化现状对比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8,(1).

[2] 李娜.高校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与前景分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8,(6).

[3] 何丽.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动因、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5).

[4] 王书柏.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理念探索[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

[5] 龙秀芬,等.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

第12篇

《锻造与冲压》杂志近年来在数字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文希望能就数字出版的本质,结合单本科技期刊的特点,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为业界同仁提供一些粗浅的参考。

一、数字出版的本质特征

要了解数字出版的核心,必须要理解数字出版的本质。从编辑出版流程上分析,传统编辑流程一般为“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而数字出版的流程一般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两者相互比较,数字出版只是缺少了“校样处理”和“样品检查”步骤,其他内容处理流程并无不同。对于科技期刊来说,数字化只是产品形态的改变,而阅读本质并没有改变。

二、科技期刊的特点

了解了数字出版的本质,我们再来看看科技期刊的特点。按照期刊内容,我国的科技期刊分为5大类:①综合性期刊,指以刊登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②学术性期刊,指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③技术性期刊,指以刊登新的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④检索性期刊,指以刊登对原始科技文献经过加工、浓缩,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编辑而成的目录、文摘、索引为主要内容的期刊;⑤科普性期刊,指以刊登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期刊。

与社科类期刊相比,科技期刊一般具有固定的作者和读者,阅读群体较为专业,读者数量也较少,在做数字化转型工作时,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非常重要。而且鉴于科技期刊的特征,如时效性(文章内容要求新、求快、求好)、深透性(科技期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复杂性(文章插图、公式、外文符号较多,排版难度较大)等,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相对更加困难,阅读体验也相对较差,尤其在手机等阅读器上阅读,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

《锻造与冲压》杂志为半月刊,每月1日出版锻造版,15日出版冲压版。杂志作为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的一本服务于锻压行业的期刊,定位为综合性期刊和技术性期刊的结合体,希望打造一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信息、技术、产品、市场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端杂志。杂志提倡“工业休闲”的主题风格,注重图片的表现,减少公式等纯学术性的内容,开辟了“资讯”“行业综述”“企业报道”等新闻、人文性栏目,整体来说,杂志的版式和内容比较符合也有利于数字化的传播。

三、科技期刊的互联网传播

据笔者了解,科技期刊的互联网传播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被知网、维普、万方等科技数据库全文收录,根据文章下载收益分成,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式,但有可能存在单篇文章作者授权的纠纷;②与平台类期刊展示网站合作,如读览天下、龙源期刊网等,但由于此类网站的受众较广,展示多为大众类、社科类期刊,所以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的平台还要收取高昂的电子杂志的制作费用,同样也存在单篇文章作者授权的纠纷;③期刊自办网站,可以将整本杂志电子版以PDF形式上传至网站,可供读者在线浏览或下载,基本上保持了期刊版式的“原汁原味”;也可以将单篇文章上传至网站,或制作电子报通过邮件定期发送到读者邮箱,读者可以通过点击链接上网站浏览。

目前,《锻造与冲压》杂志主要采用第三种方式进行互联网传播,而没有采取第一和第二种方式,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杂志定位为综合性期刊,所以内容方面要求严格,不刊登主要为评职称等而发的论文,而且很多为杂志原创性内容,出于对版权和品牌的保护,没有授权和第三方合作;②锻压行业是机械行业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相对较窄的行业,而杂志背靠协会平台,拥有非常成熟的读者资源,而且杂志主要靠免费寄送的方式发行,主要靠广告收入运营,所以和其他机构合作意义不大;③杂志通过自办网站传播,保留了杂志网络传播的自,另一方面,也免除了与部分作者授权的纠纷。

四、科技期刊的移动互联网传播

目前,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阅读开始普及,为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和消费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以手机、手持阅读器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产品层出不穷。在科技期刊领域,笔者所接触到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摘取部分内容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另一种是将杂志内容制作成App程序,通过手机、Pad等手持式阅读器进行浏览。第一种形式无需缴纳费用,依靠腾讯、新浪等运营商提供的平台,读者用手机或Pad登陆社交软件关注订阅,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内容,随时随地,及时方便;第二种形式需要科技期刊社将杂志内容进行重新编辑加工后,采用App封装的形式,在移动应用程序商店中付费或者免费提供。读者可以使用手机或Pad下载相关App程序,打开后就可以看到内容。科技期刊App发行主要以期刊社独自发行,或者由第三方平台如VIVA、ZCOM、龙源等制作发行。目前有的期刊还是以整本杂志的PDF版形式浏览,保留了原来的版式,可以有放大和缩小页面的功能,Pad等手持式阅读器因为屏幕较大,阅读体验还可以,但手机因为屏幕太小,阅读体验就要大打折扣;有的期刊已经开始专业制作适应于手机和Pad浏览的版本,将文章打乱根据需要重新排版,只刊登适合于移动阅读的文章,真正实现了从内容到版式全新的手机版或Pad版杂志。

因为经费有限和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锻造与冲压》杂志主要采取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效果较为显著。每期杂志出版后,由当期责任编辑精选几篇文章制作成“微刊”,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给关注的读者。由于是原创稀缺的内容,很多读者都通过朋友圈转发,使得扩展面越来越广,短短两月,关注人数已过千人,这在一个如此专业的行业,已经很不容易。至于App版杂志,因为我社人员有限,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发,而对外询价后,认为报价偏高,而且不是一次性投入,每月的更新都需要付费,所以暂时放弃了。但笔者以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日渐普及,肯定会制作出我们的App版杂志,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目前科技期刊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一部分依靠科研经费,一部分靠主办单位补贴,还有一些靠收版面费维持,仍有大部分刊物没有实现转企改制,很多还是靠行政,而不是靠市场运作,很多期刊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依靠平台类数据库的推广能获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成收入外,单本科技期刊普遍缺乏数字化的能力和动力,但长此以往,必将对期刊的发展及生存造成巨大的危害,在强大的数据库集成商面前,科技期刊将越来越没有发言权,也将变得越来越懒于走向“数字化”,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第13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文献信息;采编;管理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之下,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就文献采编行业而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文献采编工作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环节,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一、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

文献采编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献资源建设又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文献采编工作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传统的文献采编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即采编方式过于简单。在新时代背景下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文献采编工作逐渐脱离了传统模式,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现阶段,相关信息服务机构对文献采编工作的定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大”和“全”。

在网络环境下,目前的文献大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对文献的整合的共享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些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中文期刊文章、专利、会议论文等,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从上述数据库中非常方便的搜索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

笔者认为目前文献采编工作具有下述特点:第一,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选择文献的主要依据;第二,采编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采编工作,在工作中考虑文献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第三,在采编时有效的使用各种网络工具;第四,文献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鉴别能力等。

二、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

(一)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

现阶段,多种形式的载体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文献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文献以纸质化为主,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数字化的文献成为潮流趋势。相关机构应该重视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存储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逐渐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

数字化的文献逐渐引起了用户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偏爱数字化文献资源,于是文献部门应该不断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数量,满足用户需求。具体来讲,现阶段比较典型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主要是数据库镜像站,如NSTL本地镜像站和“中外专利数据库”等。

(三)开展专题文献收集与报道工作

文献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各类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整理和报道,这也是文献采编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和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机构可以尝试构建“网上阅览室”,根据不同的专题对文献进行分类采集和报道。

三、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管理工作:

第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健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献服务也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精神。重视用户的服务体验,及时了解用户反馈的意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第二,构建多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平台。当今时代处速发展的状态,文献机构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热点问题。并以数字服务平台为依托向用户介绍一些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对新事物的了解欲望。

第三,对文献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首先,健全呈缴制度;其次,构建期刊交换制度;再次,关注二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文献荐购体系。

第四,纸质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存储方式,信息服务机构应该重视对现有纸质文献的整理工作,及时开展剔旧工作。对于纸质文献进行剔旧处理不是一项新任务,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相对比价传统的方式开展文献剔旧工作。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剔旧时充分考虑现有数据库资源,同时开展一定的统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用户的具体要求,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给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文献剔旧方法。

四、结语

网络时代到来为文献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文献采编工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采编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洪武.论网络技术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卢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D].复旦大学,2012.

[3] 赵晓宇.网络时代高校校报信息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第14篇

[关键词]网络背景 文献信息 采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27-01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之下,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就文献采编行业而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文献采编工作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环节,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1 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

文献采编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献资源建设又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文献采编工作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传统的文献采编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采编方式过于简单,最为主要的采编方式就是以出版物为主要依据,对相关书籍和期刊进行采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文献采编工作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固定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相关信息服务机构对文献采编工作的定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大”和“全”。

在网络环境下,目前的文献大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对文献的整合的共享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些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中文期刊文章、专利、会议论文等,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从上述数据库中非常方便的搜索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

笔者认为目前文献采编工作具有下述特点:第一,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选择文献的主要依据;第二,采编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采编工作,在工作中考虑文献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第三,在采编时有效的使用各种网络工具;第四,文献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鉴别能力等。

2 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

2.1 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

现阶段,多种形式的载体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文献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文献以纸质化为主,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数字化的文献才是潮流趋势之所在。相关机构应该重视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存储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逐渐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

数字化的文献逐渐引起了用户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偏爱数字化的文献资源,于是文献部门应该大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抓紧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数量。具体来讲,现阶段比较典型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主要是数据库镜像站,如NSTL本地镜像站和“中外专利数据库”等。

2.3 开展专题文献收集与报道工作

文献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各类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整理和报道,这也是文献采编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和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机构可以尝试构建“网上阅览室”,根据不同的专题对文献进行分类采集和报道。

3 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管理工作:

第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健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献服务也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精神。重视用户的服务体验,及时了解用户反馈的意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第二,构建多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平台。当今时代处速发展的状态,文献机构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热点问题。并以数字服务平台为依托向用户介绍一些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对新事物的了解欲望。

第三,对文献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首先,健全呈缴制度;其次,构建期刊交换制度;再次,关注二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文献荐购体系。

第四,纸质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存储方式,信息服务机构应该重视对现有纸质文献的整理工作,及时开展剔旧工作。对于纸质文献进行踢旧处理不是一项新任务,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相对比价传统的方式开展文献踢旧工作。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踢旧时充分考虑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开展一定的统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透彻的了解现阶段用户的具体要求,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给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文献踢旧方法。

4 结语

网络时代到来为文献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文献采编工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采编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洪武.论网络技术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卢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D].复旦大学,2012.

[3] 赵晓宇.网络时代高校校报信息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4] 葛连兵.学术文献知识元数据库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6.

[5] 赛青.新形势下图书采编业务工作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230-231.

第15篇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信息建设逐渐向全球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检索、储存、加工文献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高校图书管理模式也迎来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方式不同,特色资源建设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时至今日,数字图书馆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特色资源建设即特色馆藏成为了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标志。所谓特色化建设就是要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根据所设专业以及教学目标的实际特点构建组织结构的过程。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为个性化教研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实现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1 特色资源数据库的类型

1.1 学位论文特色数据库

学位论文主要是指高校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为了取得学位所写的论文,大多数指博士或者硕士论文。图书馆对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形成特色数据库,同时为日后的文献检索提供参考依据。

1.2 专业文献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收集国内外的专业期刊、教学材料以及学术会议资料,其专业性比较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专业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内容相对多元化,对于教学以及科研有一定促进作用。

1.3 网络版特色数据库

网络版数据库主要以客户需求为立足点,对供需价值体系进行全面考虑。其次,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推动重点学科建设。第三,要根据专业特点购买数据库,将性价比最大化。

1.4 影音光盘特色数据库

目前,很多书籍都会赠送光盘,以影音课件的方式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不过,由于光盘不易保存、共享,因此,对于图书馆而言,还应构建一个特色影音数据库,压缩随书赠送光盘中的内容并上传。当然,构建该数据库时,需要与书籍作者做好沟通协商,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

2 特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逐渐意识到特色数据库的重要性,并已开始筹建准备当中。但是,就目前来看,实践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特色资源建设过程仍存在缺陷,亟需改善。

2.1 效率有待提高

现行的绝大多数数据库都是由专业的软件公司负责制作,图书馆只需交付费用则可直接使用,日后的更新也是相当简便。但是,对于高校自己构建的特色资源库来说,过程就十分复杂了。首先,要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数据收集。比如说往届毕业生的硕博论文、特色学科相关的参考书籍等。还要将收集到的资料扫描、加工,生成PDF文件存入电脑。其次,要将上述电子文件进行元数据加工、处理,核对无误后传至服务器,实现资源共享。整个过程工作量庞大,特别是出现忘扫、扫偏、阴影过重等现象时,还需重新扫描。因此,工作人员往往会觉得枯燥、死板,工作效率不高。假如数据处理不及时,还会延迟数据更新时间,导致读者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对相关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2.2 文献检索不便

标引数据的时候,通过文献资源可以取得检索标识,并对信息进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进而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包含:分裂音标--主题四标引--关键词标引等等。标引的好坏对读者的检索效果有着直接性地影响。举例来说,自标引阿拉伯语的时候,因为字库不支持该小语种,导致出现乱码的现象,而信息加工人员又不能熟知各国语言,无法人工修改,以致于结果延迟,导致读者无法检索。再比如,标引英语课题的时候,由于大小写以及空格违规等情况,导致读者检索遗漏,为后续工作添设障碍。

2.3 建设成本偏高

构建特色数据库需要第三方软件公司介入,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成本。尤其是涉及到国外项目的时候,有些数据库每年光手续费甚至就需要10万美金左右。如此昂贵的费用,很少有学校可以承担的起。与此同时,数据库需要定期进行更新,这也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成本过高,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构建困难重重。

3 解决资源建设中各类问题的方法

3.1 合理安排选择

要全面收集具有价值的特色资源,并经由加工、处理、分类等流程,对建库以及管理软件进行最优化选择,为数据、信息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要保证系统实用性,尽可能简化操作界面,提高制作流程的统一性,从而完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简而言之,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助于减少冗余的流程,实现集中管理。

3.2 加强人才培养

构建特色资源数据库,高精人才储备是必要保障。现代图书馆集信息技术与高质服务于一身,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全面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英语以及图书管理方面的技能,评鉴数据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踏实稳重、进取创新,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快速平稳心态、不怒不燥,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在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时,应该抽选经验丰富的管理员负责审核工作,检验特色资源在字段检索、全文?z索以及分类归类等方面的功能是否正常,并且要将繁体字、小语种以及特殊符号纳入审核范围,全面检验数据引标水平,避免出现读者检验失误的现象。

3.3 优化资源配置

除了人力投入之外,图书资源特色数据库的构建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假如学校能够自行加大资金投入,则简便很多;如果学校资金不足,那么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应该保持专业心态,构建特色资源,将利益提高至最大化。同时,图书馆也应采取应急措施,积极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制作电子书时,假如用来加工的电脑、扫描仪购入时间不长,相关设备比较新,则会大大提高成品的质量,使得生成的文件占用很小的硬盘空间,而清晰度却很高,信息处理速度较快,节约了大量时间,进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图书馆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向政府、社会等多方取得支持,可以与其他高校按照地区或性质组合的形式共同购买大型数据库。